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名词解释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

名词解释

“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化”的本义是改易。这种改易既包括从无到有的“造化”,也包括宇宙生成以后的“演化”和“分化”。

1,广义文化: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2.狭义文化:又称人文文化。它是某一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属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

3.文化产品:它分广义的文化产品和狭义的文化产品两种。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L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4.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实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资材等,一般不称为文化产品。

4.文化内涵:它是把一些不屑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凸现出来,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如筷子属于生活用品,只有实用功能。但它有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民族饮食特点的适应性(也就是其样式的民族化)、各时代对其美化的方式、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以及命名的由来等等,这些都属于它的人文精神属性的表现,所以,就是它的文化内涵。我们平时说的“筷子文化”,就是针对所指事物的文化内涵而言的。

5.文化现象:指的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6.文化事象:在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反复出现时,这种含规律性的现象称为文化事象。

7.文化观念: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诸如价值观、审美观等等,称作文化观念。

8.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

9.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10、民族文化;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而民族又是文化划分的依据。但由于历史发展条件和文化本身的结构、功能等的特点,不同民族的文化在发展中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正因为每个民族文化都是独特的,所以作为一种价值而言,它们均处于平等的地位。

11.国别文化:它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就是在统一的国家内民族共同体的文化。

12,上层文化:指宫廷与上层文入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13.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14—,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15.文化传统: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的文化,既因时因地而异又有一定的稳固性和延续性。贯穿于民族和

1.方志时期:因为明清两代我国多数地方都有了方志,对区域性的气候做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特别是对认识各种异常气候所引起的灾害很有帮助。所以,竺可帧把从公元1400到1900年的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称为“方志时期”。方志时期又称为寒冷时期。

2.仪器观测期:因为自1900年以后直到现在,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所以,竺可帧把此一时期称为“仪器观测期”。

3;地线:此地线概念不同于现代的领土观念。它指的是当中原文化中心形成后,与北方范围更加广阔的草原游牧文化之间的关系。

4。通漕四渠:指的是以宋都汴京为中心开凿的四条用于漕运的人工运河,即汴河(或称通济渠)、广济河、金水河、惠民河。

1.新石器时代: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始于距今1万年左右,大约结束于距今4000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新石器文化遍布中国黄河、长江两大流域和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各地。其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大时期,即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2.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因最早发掘的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遗址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间。以彩陶文化最为著名。

3.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因首先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城子崖而得名。时间在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以黑陶文化最为著名。

4.羲和敬顺昊天:传说尧曾命羲和到四方去测量一年的四季的至点,将一年确定为366日,并“以润月正四时”,以便“敬授民时”。

5.敬授民时:在上古时期,人们是按着时节的序列敬奉上天的。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他们的恐慌。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人们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则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6、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分布于豫西晋南,是夏文化的重要遗址。遗址中发掘出青铜器、玉器等礼器、祭器,还有大型宫殿的基址;此外还发现了少量非正常死亡者的乱葬境,乱葬者可能是战争俘虏。这些都显示着夏已初步进入国家阶段。

7.分封制: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姓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叫分封制。

8,二王之后:周武王为了巩固周家统治,在分封诸候的同时,还把部分商人的后代封到宋国,把夏朝之后封到杞国,所以称为“二王之后”。

9.西域:西域分狭义的西域和广义的西域两种。狭义的西域指新疆地区、天山南北,汉时分布着大小36个国家,文明水准相当高。广义的西域,除新疆外,还包括中亚、印度、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部分。

10.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200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

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城最明显的结果之一。

11.察举制: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它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孝廉重德行,茂才重才能,贤良方正则重学问。像汉代的晁错、董仲舒、公孙弘等都出于此。其他科目科学家有明经、明法、尤异、治剧等。

12.征辟:汉代征集贤士为官的一种方法,也叫“公府辟士”。朝廷招聘为征;三公以下召布衣人仕为辟,是一种中央地方并行征集贤士为官的方法。汉代风尚,往往有名望的公卿,身居高位,以能罗致天下名士,充当自己的幕僚为荣,而世间的英才俊士,亦以此途益自奋勉,作为出身捷径。这种选举取土方法,始于西汉,盛于东汉。

13.孝廉: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为土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远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

14.茂才: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茂才即秀才,后汉时为避。武帝刘秀名讳,改秀才为茂才,与孝廉同样重要。

15.贤良方正文学: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目的是广开言路,每当有天灾时,便多有此科,意在选出那些能“究天人之际’’的读书人,对朝廷有所明示。

16.重本抑末:重本抑末是重农主义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本”指农业,“末”指工商业。小农是王朝统治的基础,重农主义(本)抑制工商业(末)作为国策,即重本抑末。17.独尊儒术:在西汉前期,封建统治者多信奉黄老之学,从道家“清静无为”思想出发,实行“我无为而民白化”的治民之策,这样的政治理念特别适宜汉初社会经济恢复时期的现实。但当西汉国力强盛,“清心寡欲”的无为思想就不适宜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要“兴太平”,就要制礼作乐,要“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

18.永嘉之乱:晋末八王之乱时,成都王颖招引匈奴贵族刘渊作外援助战,刘渊就以“赴国难”的美名,长驱直入,攻城掠地,蹂躏中原。晋永嘉二年(308年),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 (311年),刘渊率军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19.十六园:西晋之后,初期进入内地的少数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相互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20.玄学: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的哲学思潮。一般认为玄学的开创人是曹魏的何晏、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清谈。清谈的内容是谈玄论道,剖析妙理,提倡放荡,是老庄思想的发展。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

21、清谈:这是魏晋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清谈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清谈时谈士手持廛尾(由廛鹿尾做成的拂尘一类的东西挥动时可以生风),一主一客,主者称述自己的意见为“通”,客方

起而论难为“难”。清谈在辩理时很讲究言语简洁,切中要害。一“通”一“难”下来,有时分出胜负,有时各自言之成理,持之有故,有时则需要第三方出来作一总结。

22、般若学:这是佛家“空宗”的理论,强调以“空观”看世界。在中国般若学的代表人物早期有道安,之后有鸠摩罗什及其学生僧肇。

24。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印度籍的僧人,在西域成名,来到中国时正值十六国的后秦时期。政府在长安为他专门设立道场从事经典的翻译和讲解。

25。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隋、唐朝廷行政机构。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各司其职。

26.科举制:科举制是隋唐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新制度。大致分制科和常科两项,制科由皇帝临时安排,以待非常之才,官员和平民子弟都可参加。常科基本每年一次,科目主要有进士、明经等六科。其中进士一科要考经典、诗赋和时务策论,难度大、录取率低,中举后前程却好,所以特别受士于重视。

27、“荫子”制度:宋代—种特殊的补官制度。凡文臣到一定级别的都可以享有子孙补官的特权。它不仅“荫”同姓子孙,也可以“荫”异性亲戚。

28.租庸调制:唐前期赋役制度的田租、力庸和户调的简称。由于隋末农民大起义及长期内战,使得唐朝手中掌握了大量无主荒地。于是,政府将这些土地按规定分配给成年男女;受田农民按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纳租税(租)及乡土所产的绢、帛若干斤;尺(调),并无偿地为政府服役若干时日,不服役则折交相当的绢布(庸),这就叫秘庸调制。

29.两税法:中唐时期制定的赋役制度。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朝廷采用杨炎的建议,颁布实行“两税法”,它以夏、秋两次征税而得名。其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同时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后来两税法历代相沿,至明不改。

30.古文运动:古文运动是中唐时期一场文风、文体和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主要倡导者是韩愈、柳宗元,参加者有李翱、皇甫堤、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其主旨是为了恢复和发扬先秦、两汉散文质朴流畅的传统,使散文更适宜于叙事、说理和抒情。因为先秦、两汉的时间比六朝为古,所以,文学史上称这次运动为“古文运动”。

31.新乐府运动:新乐府是一种自命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在中唐,经白居易、元稹的大力倡导下,加上李绅、王建、张籍等一批诗人的积极参与,形成一场规模不小的诗歌运动,史称“新乐府运动”。它以“但歌生民病”为宗旨,实际是有意恢复《诗经》和汉乐府开辟的文学传统。

32.王安石变法: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在他担任宰相期间,企图以种种新的政治举措改变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他积极推行青苗、均输、市易、免役、农田水利等新法,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以期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但由于保守派(旧党)的固执反对,新法推行迭遭阻碍,总的来说推行新法是失败的。

33;理学:理学是北宋兴起的一门学问;它以阐发孔孟学说中天道性命内容为主,讲究成贤成圣。理学的代表人物在北宋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在南宋则有朱熹、陆象山。他们要复兴儒学,

就是要从精神的层次救败。像先秦儒家一样,他们承认人性中有道德的根源,这根源就本于创生万物的天地。成贤成圣就是要修养成一种成天地合一的“天地境界”。但这境界不是要出世,也不是要逍遥,而是像天地那样”曲成万物”,也就是本着一种大公精神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4.色目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二等人;地位仅次于蒙古人。色目人包括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他们归顺蒙古人最早、所以,元朝政治深深打上了西域商人的烙印。35.南人:这是元朝把它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中的最低下的一等人,即四等人。南人就是南方最后被蒙古人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36.回回:它是元朝进人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相互学习后,所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现在称回族。

37:盂德高维诺:盂德高维诺是11世纪末期意大利方济合会士。1291年他乘船到达中国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今北京)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38.八思巴:西藏喇嘛教萨萨派的领袖,元世祖忽必烈奉他为国师,除“做佛事”,为皇帝及后妃传授佛戒外,并在宗教、文化等方面备皇帝咨询。朝廷又设宣政院,让八思巴管理全国佛教及西藏地区事务,加强了中原与西藏地区的联系。

39,一条鞭法:它是明朝张居正实行税制改革的名称。内容是:把田赋、力役及其他众多杂税合成一条,统一按田亩数量征收,简化手续;目的是:增加国库收人,减轻民众负担。

40.摊丁人亩:它是清朝的一种赋税制度。“丁”指丁银,即人头税。摊丁人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因为康熙五十年以后出生的人口不纳税,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口的增长。

41.儒户:这是元朝社会阶层中出现的一个新名目。它是根据宗教派别划分出的户籍,与佛教、道教、穆斯林、景教、阴阳先生、萨满教巫师户同等级。据说这是同情汉族读书人的耶律楚材建议的,蒙古人尊重通神的人,立为儒户可以像佛、道户那样免除赋役。

42.王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因为他把“心”当作宇宙万物之本,所以,他的理论被称为“心学”。心学的宗旨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也就是说,只要注意自己的内心修养,即可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这种理论,明中叶以后影响很大。

43.徐光启:明代著名科学家。他是个天主教徒,与西方传教土利玛窦关系密切,共同翻译了西方数学名著《几何原本》前6卷,并对作为天文学和数学基础的几何学作了深入的研究。后又与西方教士熊三拔共同翻译了西方水利工程名著《泰西水法》,将西方灌溉工具和技术介绍到中国。祟帧二年(1629年),被朝廷任命主持修订新历书《祟帧历书》,这是他融汇中西文化的结晶。这些都显示出西方学术对他的积极影响。他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重要的著作是《农政全书》,写成于1628年,共60卷,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和荒政12项,内容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44.文字狱:清朝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多发于康、雍、乾三朝。康熙朝的文字狱主要针对那些有反清复明思想的人物及著作,但《四库全书》编纂的进行,从搜集来的图书中,他们发现了大量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东西,于是故意从作者的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文字狱更加残酷。文字狱使清朝的知识分子走向纯而又纯的学术研究中去了。

45.乾亮学派:乾嘉指清朝乾隆、嘉庆年号。清朝实行文化高压政策,为使知识分子不问政治,走纯学术研究道路,让学者对传统的经史文献进行考订、校勘、辑佚、注释,由此考据文学大盛。这一工作在乾嘉年间最兴盛,被称之为乾嘉学派。

1、农业文明:指在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

2、社程:“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3、农耕自然经济:依靠种植农作物以自给自足的经济。

4民俗文化: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形成并沿袭下来的风俗、习惯。

5.仰韶文化: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也叫彩陶文化。

6、《农耕图谱》:元代王帧所写的一部“农具史”性质的著作的一部分。他把当时南北方田间使用的农具,农业运输、贮藏、加工的工具和各种零部件情况;插图配文,是一部有相当价值的农书。7.新石器时期:石器时代的晚期,这时人类已学会磨制石器,制造陶器,并且已开始栽种植物,从事畜牧。

8.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晚于仰韶文化。因发现于山东济南龙山镇而得名。遗物中有黑而亮的陶器,故亦称黑陶文化。

9.鸦片战争:1840—1842年英国因我国禁止英商贩卖鸦片而发动的侵略战争。虽得林则徐及广东爱国人民的反抗,但终因清政府腐败而失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10.政绩观:指历代统治者把农业收成的丰歉,当作考查国计民生好坏和自己得政或失政的一个标准。

11.勤农观:指确立以农为本的原则相制订11变劝勉农事的治国方方略。

12.《四时纂要》:唐末或五代初期韩鄂撰。逐月列举应做农事及其具体措施,近于农家历的性质。《四时纂要》是唐代一个重要的农业文献,它对农业的岁时变化、占验国运人事的观念做了总结。13.市: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即市场。

14.商业:以买卖方式使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15.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墟。

16.集:北方把称固定日期的贸易场所为集,通常是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

17.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18.农商兼营:农商兼营从业者称摊贩。经营方式是把货物摆在道边、路口或集市地面上,也有推车、挑担或设架放货的。其中有些是以物易物的、与赢利无关的互惠行为。

19.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也就是从产地进货;到需地销售。靠行商运销,甚至长途贩运赢。历史上的徽商;晋商都很有名气,晋商以“船帮”车帮”等长途贩运方式,足迹及遍大江南北,以至日本、俄国等。

20.坐商经营:即以定点店铺经营,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从前的坐商经营都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形成了一些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的贸易集团。

21,市声:指行商小贩招徕顾客的叫卖声或代叫声。代叫声是以击打器具或乐器发出的响声以代替人的叫卖。

22.商幌:坐商店铺招徕顾客的一种传统标志是商幌。大致分实物幌子、实物附属品幌子、商品模型幌子、旗帘幌子等。辛亥革命后出现灯具商幌。

23.牌匾:大都以木料制成的为书写商店名称或营销物品的横长.方形或竖条形,挂在门头之上或门两侧校上的商幌。

24.字号:字号是店铺的名字,也是招徕顾客的手段。传统字号多选吉祥词汇组成并请名家书写刻于牌匾之上。大商店、老字号都很讲究字号牌匾的制作,这是无形资产。

25.工匠集团:手工技术工人,为了一定目的组织起来共同行动的团体。

26.行会组织:行会组织亦称行业组织,是手工业者自发组成的同行业组织,其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业利益。也叫同业公会。

27,采食经济:依赖大自然自生自长之物,采集起来以生存。

28、民居:民居是承担居住(住人)、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利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的场所。

29.烹饪:简单说就是熟食制作。即把自然状态下尚不能食用的原料加工成可食品,提高了人们利用生态环境的比率和生存能力。

30.仪式饮食:仪式饮食就是在传统信仰仪式活动中,既供奉饮食又唱诵经词,又称信仰饮食。31.阶层饮食:饮食受经济条件限制。古称上层阶级为“肉食者”,把庶民百姓称“菜食者”此即饮食的阶层性。

32.民间组织饮食:民间组织饮食是指办庙会或过善会时的饮食。这种饮食活动大都带有神圣信仰性质和民间习惯性<解决家庭、村落间的矛盾或协商、议事)性质。

33.待客饮食:待客饮食就是亲友间交往活动中的饮食。

34.馈赠饮食:过年过节或喜庆之日,人们交往活动中赠送食品以表心意的谓之馈赠饮食。35.服饰的环境标志:中国服饰与文化的关系,首先是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差异大,服饰的单、夹、皮、棉,各有地理与季节气候要求。服饰要随地理、季节气候的变化而更换。

36.服饰的性别标志:原始服饰之性别标志是各自遮蔽性器官部位。进入封建社会以后服饰附会阴阳五行学说,男为阳,女为阴,故男子服饰鲜亮,女子服饰相对暗淡。今日之性别标志大部表现在样式、色彩、形体等方面。

37.服饰的体型标志:主要根据人的高矮胖瘦制作并设计图案。

38,服饰的年龄标志:根据不同年龄设计样式、色彩、制作方法和用料等。这里既有生理原因也有心理原因。

39.服饰的信仰标志:在服饰方面主要反映在图案绘制上,表现神的信仰或图腾信仰,例如天子服饰的龙袍,龙、风、麒麟图案象征尊与贵,天体云霞图案象征吉祥等。女于附属装饰品必含有信仰标志,其簪花、插花都有镇邪驱祟之意。

40:服饰的阶层标志:随着社会等级制的产生和发展,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在服饰上就显示出来。在封建社会中,服装色彩有明显的阶层性。黄色为皇家标志。紫色为达官贵人之标志,平民百姓之标志色为灰与蓝。在服装面料上,葛麻与丝绸标志贫与富等等。

41,服饰的仪礼标志:我国传统的人生仪礼中,如诞生、成年、婚嫁和丧葬,这四次重大仪礼要进行换装仪式。幼儿生下后着装、挂锁,以示长命无恙。成年男子要“加冠”,成年女子要“加笄”

以示成熟。婚礼是建立夫妻关系的仪礼,服饰、装饰喜用红色,红色是血色,以示血亲关系之相传。丧札表达了中国人的较祖观念。丧服的种类较复杂,有一套严格的区分亲硫的丧葬等级制度。我国古代之丧服有五种(称五服),这五种丧服以麻布的粗细和制作的粗细来区分着装者的地位亲疏。42.服饰的政治标志:服饰还敏感地反映着政治制度。古代统治者在建立政权时,大都制定相应的服饰等级制。古代完备的政治制度是包括服饰制度的。唐初的“武德令”规定了上至帝王后纪,下至文武百官及其妻女的全部服饰,条款十分详细。至今某些部门的着装仍有相应之规定。

43.服饰的职业标志:社会分工促进了职业的发展,职业服饰依从职业的便利并随之复杂化。工、商;宗教等之服装有别。文臣武将、学生士兵服饰之不同早就有所区分。近来服饰的职业标志在某些行业渐趋淡化,如运动服成了休闲服,猎装也成了时装等。

44.服饰的审美标志:我国农业社会形成了一些约定俗成的审美观念,如古朴美、稚拙美、单纯美、自然美等等。上层审美观与下层审美观有对立成分,也有交叉成分。但服饰不可能是纯审美、纯装饰性的,它脱离不了自然与人文的影响。

45.区域社会:区域社会是指个人与群体取得社会化资格的文化认同单位。

46.家族: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其中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

系。 47.血缘九族制:血缘九族制有两种说法:一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为九族。二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九族。

48.血亲五服制:血亲五服制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是同宗。

49.字辈谱:字辈谱是把家族成员的传衍系统,跨时空地记忆成百上千年的记忆性文化链。50.家谱:家谱是中国传统社会保存和延续辈分等级的一种文化方式,维护家庭文化的经典。51.家风:家风是一种由家族共同体世代沿袭、用以规范家族内部行为和秩序的习惯法。

52.人生仪礼:人生仪礼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惯,一个家庭成员不同的人生阶段举行的仪礼,一般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寿礼和葬礼。

53.血缘凝聚力:血缘凝聚力是指家族共同体中的宗姓首先是血亲家族的符号。家族系内每一个家庭按照父系的血缘认祖归宗,单系传递。它排斥血亲内部的婚姻,以发展严格的家族体制,维持家族的伦理秩序。

54.地线凝聚力:地缘凝聚力是说家族共同体的感情归属离不开特定地域。在农耕社会中,人们的定居生活必须以土地为基础。共同的土地资源是家庭分享生命快乐的依据,是养育所有定居家庭的同一条血脉。

55、传统科技: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就是在中国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

56,中国传统天文学:中国传统天文学就是天象观测和历法制定两方面的知识与研究。

57.历法:历法就是用年、月、日计算时间的方法。主要分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王种。

58.阴历:阴历是以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12个月为一年。59.阳历: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为一年,乎年365天,闰年366天。

60.阴阳历:阴阳历(亦称阴阳合历、夏历)以且球统地球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但设置润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跟太阳年的平均天数相符合。

61.十二时辰:十二时辰是以太阳南中为正中点,一个昼夜分为十二等分,每一时辰为两个小时,如子时是夜间十一时至凌晨一时。这十二时辰以地支命名。

62;本草之学:本草之学就是中国古代的药学。主要记述各种药物的名称、性状、功能、主治、产地、采集、加工和保存等知识。63.传统算学:我国传统算学是计算知识,研究轻重、长短、形体、多少等以及记数方法和算术、代数等知识。

64.七巧板:七巧板是汉族民间智力玩具,从唐代流传至今不衰。是将一正方形板切割为五个小勾股形板的块状玩具,可以拼接成人物、动植物、房亭楼阁、车轿桥船等形状,可以阐明若干几何原理。

1.制度文化: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2.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之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3.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君主专制脱胎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权制。

4.三公九卿:秦朗统一之后,建立起来的中央官吏系统。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公之下有九卿(太常、朗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分理中央事务。5.三省六部制:隋唐以后,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同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决策、审议、执行等政务。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管理机构,六部隶属于尚书部。三省六部制的确立,表明了传统社会中央集权管理体制的成熟。

6。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的系列变动,土地兼并战争到处发生。在大国吞并小国之后,征服者大都将小国变成县郡,以隶属于自己的行政系统之下。这种郡县制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国内一般行政区划。秦汉时期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建立起天下一统的王权体制,君主集权达到空前的高度。

7.科举: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8、察举制:汉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荐贤士。这种由地主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称为“察举”。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的出现作了重要的铺垫。

9.九品中正制:是曹魏时期建立的一套较察举制度严格的选官制度。中央在各州郡设“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士,按其才德声望评定九个等级,然后根据士人的品级;向吏部举荐。九品中正制从其本质上看,同样维护的是土族的利益。

10.明经科:在于察举通晓儒家经典的人才,东汉开始设置。隋唐以后,汉代察举考试中强调的儒家经学仍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

11.诗赋取士:唐代科举考试中最重视的进士科,进士试主要是诗文,是一种文学考试,因此唐代崇尚文学成为一代风气。在诗赋取士的利益驱动下,唐人创作热情高涨,唐诗时代的形成与科举制度有相当的关系。

12.行卷:唐代的科举考试没有后代那样严格,考前的举荐相当重要。为了获得达官贵人、社会名流的赏识与推荐,士子们在应试前,带着自己平时所作的诗文投献给名公巨卿,这种诗文称为“行卷”。

13.法律制度: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

14.《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与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的李埋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

15.《唐律疏议》:唐高宗命长孙无忌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454年唐高宗颁行《唐律疏议》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

16。“春秋决狱”:从董仲舒开始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

17.五礼:是古代国家礼仪制度,大约定制于周代。五礼分为:吉礼、祭祀之礼;凶礼,死丧、凶荒之礼;宾礼,朝见之礼;军礼,出征、田猎等礼;嘉礼,冠婚、饮食、宾射等礼。

18.“五服”:按传统丧葬礼俗,亲属要依与死者关系的远近亲疏,穿戴不同的丧服“守制”,这本是周代的古礼,来自儒家礼制;汉代以后沿袭了这一丧服制度。传统的孝服分为五等,俗称“五服”。宗法人伦关系与等级制度在五服礼制中得到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

1,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领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它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包括天地人、万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

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4.天人合一: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通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这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起源于西周时代。

5、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中庸之道”又可称为“中和之道”,它要求人们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过激,要求其适中,“无偏无颇”。

6.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要在“两端”(如高低、长短、大小等)里面“允执其中”,即确实把握好“中”,就需要往返地调整以渐趋于和谐。

7.三纲: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8.五伦:是由孟子提出来的,即指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种人际关系.

9.五常:是由董仲舒提出来的,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10、五伦十教.是孟子对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提出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

11.前兆迷信:是原始宗教的一部分,指用神意或神秘力量来解释前兆现象与未来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

12.教学相长:是指教和学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对立统—关系。这一命题是《札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它指出教学活动并不是单项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师生双方都能受益、都能提到提高的双向互动过程。

1.语言崇拜:原始人类赋予语言一种神秘的力量,认为它可以改变自然、社会和人的命运。对它奉若神明,这就是语言崇拜。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在巫术中,用咒语就可以降妖除魔,这样语言就有了特殊的魔力。

2,避讳: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指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不能在口中宜呼其音。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3,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

4.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断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断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格。5.回文:是指掉换词的排列顺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

6.析字:是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

简答题

1.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

2.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是什么。

答: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

3人类社会的历史上,农作物的栽培驯化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由于农作物的栽培驯化,导致了人类的定居生活,导致了人口的稳定增长,导致了一个更为复杂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模

为什么说夏商时期,中国的农耕生产已达到了新的水平。

答:(1)在二里头遗址中,出土一批青铜制造的农、兵、乐器,种类多,技术成熟,说明农事活动的频繁。(2)在殷墟甲骨文中可以看到黍、程、麦、稻多种农作物字样,说明已实行分类栽种。(3)殷商时还订出了测查岁时的纪时法。

5.汉代以且,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成成世,原因何在?答:(1)汉代统治者把发展农业当做“理国之道”,由帝王颁令劝农,把社程、祷雨水、定岁时、议庆典,鼓舞天下农夫勤劳耕作。

(2)此一时期,兴修水渠。发明改造农具,改善耕作技术、撰写农书、移民屯田和开垦边荒等,被当做社会大事。(3)农耕区的范围随之扩大,岁时娱乐渐成风俗,农业文化日益兴隆。

6.明代是如何加强中央对全国土地、人口控制的?答:清丈田亩、制订赋税,继而又编造了赋役黄册和鱼鳞图册,从而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全国土地和人口的控制。

7.举例说明农耕灌溉思想体系,对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起到了重大的促进作用?答:在历代政府的国策和地方的实施中,大都在重视水利的地方,出现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例如黄河、长江文明的顺起,大运河对南北政治枢纽的联结,都江堰对西南巴蜀文化的提升,径渭二河的水利工程对西北三秦历史地位的确立等,都是例证。

8.明中叶以后,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这对传统的农耕经济有何影响?答: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出现,一方面加速了土地所有制的兼并过程,使许多农民离开了土地,加入了市民行列;另一方面也打破了传统农作物栽种布局的平衡,经济作物的种植量增加,农耕经济失调。

9,我国民族商业和手工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何作用?答:商业和手工业都是农业社会演进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们一旦发展起来,就会对农业经济生产起带动作用。因为没有商业,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产品就不能内销外贸,就不能被外地好东西刺激,从而发现自己的文化实力和别人的优点。没有手工业,中国的民族经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就无法借助大机器和新思想的力量,向现代社会转型。在世界竞争轨道上,就无法提速。

10.概述我国商业发展的过程?答:在商周时期,我国市商贸易有了一定的发展,并开始使用货币。春秋时各国都城均设置了市场。战国时商业都市崛起。秦汉以后长安、洛阳等地已形成商业网点。到唐代已出现专卖店。宋元以后商品经济逐步发展。至明代中叶,我国产生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商业经济更加显示其活力。

11.简述永嘉之乱后开发江南的过程?答:一是汉族与多民族地区的内贸活动频繁,商路通达,推动了各民族间的往来和文化交流。二是中国与东方邻国和西方国家对外贸易的兴起,历史悠久,开辟了中外交流的长期通道;

12,何谓以文促商?答:《周礼.地官》说:“大市,日反为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贸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这些条文说明我国很早就开始管理市商贸易,:并从礼俗文化制度上,规定了它的经营秩序。其他市、墟、集、会(庙会)的形成,市商经营之道以及营业习俗的市声、商幌、牌愿、字号,经营时的唱收唱付;广告的使用等等,这些贸易模式、经营方法及习俗把朝圣、游玩、娱乐等民族的传统文化事象揉进贸易活动之中。这种以文促销的传统,不仅在历史上具有积极意义,在今天我们所使用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即其发展和延续。

13.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有哪些?答:主要有四种:(1)市,即集中贸易的场所;明代以后逐渐形成街市。(2)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叫墟;(3)集,北方把约定俗成日期的贸易场所叫集,为三天一小集,五天一大集等。(4)会,从唐代起,把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较大的贸易活动叫庙市,后称庙会。庙会不全是官办的,而是官民合办或民间自发的。赶庙会不仅仅是购物,还要朝圣、游玩、娱乐,带有集体性、类型性的民族传统文化事象。

14.匠技的生产活动哪些与文化史有关?答:现在许多传统的工匠技艺已濒临消失,其原因较复杂,但其中两点与文化史有关:(1)一些手工制品无法转化为大机器生产,一转就变“味”,如“手工水饺”、“泥人张”、“面人”等。(2)工匠技艺的民族民俗,转化为大机器生产就消失了,如北京的“紫铜壶茶汤”、

大排档的面对消费者手工拉面等等,一且改为机器生产,那种技巧表演、人情交流的民族文化体验就没了。

15,历史传说解释工匠的三个特点?答:(1)具有手工艺性,讲究手的巧慧、经验,手工的审美效果,肯定用双手实现大脑想法的工匠能力。(2)缺乏大机器生产的合作性,传统的手工业劳动是小规模的,超出一定的控制范围,产品就变形。(3)惟一性,一些手工业产品被认可后,人们随之形成了比较固定的欣赏习惯,换人制作人们就不承认了。

16.行会有哪些管理方法?答:是祖师祟拜,每逢祖师之祭日或收徒拜师、出师立业,或商量大事等都要肉祖师致祭。二是师徒传承有一套行规,不可逾越。三是行业禁忌,如“生行莫入、熟行莫出”、“技不外传”等等。

17、祖师崇拜的行业规约有无实际意义?答:祖师崇拜不仅仅是对先人的崇敬与信仰,在传统社会,建立祖师祟拜的行规,等于建立了技能知识的分类体系,使各行各业都有精神支柱,也都有饭吃,这是他们能世代生存的一个文化原因。

18,我国生产经济的特征有几条?答:一是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二是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三是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

19.简述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答:按照季节从事种植劳动的农业生产活动,特别关注天时,遵循季节规律从事劳作;天文、历法就是从古老的强调天时的文化阶段演变过来的。我国的阴阳历法,便是在农耕土壤上生长起来并早熟的一种文化产品。农业生产不仅只看天时,还要通过多种经营,充分利用土地,鼓励人勤以争取丰收。这是一套由天时历法、土壤水文、动植物知识、岁时风俗和人文社会活动结合而成的系统经验知识,是中华民族经过世世代代的努力实践才形成的一种自我生存的文化关。

20简述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答: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仅包括农业经济也包括手工业和商业成分。中国早期的家庭经济的“耕织”分工,原有工农互补的趋势,其产品也与市场有一定联系。以工补农、以商求宫虽非主流,但仍有其文化价值:它促成了城市的出现;发展了市民文化;打破了小农经济的视野,引进了城市信息,并把地方或民族文化带向全国和世界。

21。简述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答:精细而知足是中国生产文化的一个特点。这不仅是生产生活计划的周密,资源的节制,而且包括择优生产方案和限制人对自然的无限索取欲望的集体规约。这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磨练出的可贵意识,积累的可贵经验。

22.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我国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居住建筑仪式三个方面。把以上三方面定义为文化,能使居室因人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而变得与众不同。

23,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格局的文化含义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我国古代民居建筑格局的文化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诸方面:(1)确定居室周围边界的院墙。(2)家庭与社会联结的通道;用处的入口、院门,必是神灵的把口。(3)庭院。是院墙与居室之间的空地,是人神相处、人与自然相处的场所。

(4)居室‘居室建造、使用的二个原则:一是睡处,二是接神、待友、议事的公共空间——正房。

24.中国传统社会中,居室建筑仪式的文化含义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房屋寄托着人们的幸福与希望和生命的安全感.因此,建筑居室的各种仪式应运而生,居室文化在各种建筑活动中显现出来,一是选址仪式。遵循宫廷、官府、寺庙的“子午向”(即坐北向南)稍偏一些定位,象征着一种社会秩序,表现一种人生哲学。二是上梁仪式。—梁是房子的心脏部位,关系全家安全,因此要举行带有浓厚信仰色彩的答谢馈赠仪式。三是房屋落成后的贺新房仪式,这是与古老“避煞”信仰有关的表现。四是放置祖传家具的仪式。五是祭祀家神灶王的仪式,祈祷丰衣足食全家平安。六是搬迁仪式。从前中国人盖房子就扎了根,不轻易搬家,除非万不得已。因之,搬家就成了免灾仪式。 25.答:在中国传统住宅格局中,以四合院为例,正房建筑高于大于侧房,是家长住处.又称堂屋。犹如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一明堂,后称正殿、

大殿。在一般居民中,正房是家庭议事、待客、举行红白事仪式之处。正房之中间二间(中堂)供奉神灵祖先。它把家庭、祖先、历史、社会和国家联系起来。因之正房是最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地方。26.我国节日饮食有哪些讲究?答:我国节日饮食有两种讲究,一是行为上的讲究,民间节日饮食强调全家聚坐并有相应的祭嗣仪式,也就是强调团圆与敬祖尊神。二是观念上的讲究,重视取吉利,如春节年夜饭要有剩余,称“留余头”。做菜要有色有鸡,表示“吉庆有余”。上菜要有十二种,表示对来年十二个月的祝福等等。

27,服饰的形制有哪些基本类型?答:服饰的形制有四种基本类型。一是衣着。最基本的是上下衣,其次是鞋、袜、帽。二是附属装饰品,如发夹、簪、钗、耳环、项链、胸花、手镯、戒指、脚环等。三是人体自身的装饰。如发式、画眉、描唇等。四是带有装饰性的所佩带的工具、武器和日用品。如佩刀、背兜、提包、折扇等。

28.概述我国交通行旅的文化心结有哪些?答:我国交通行旅文化,表现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各种文化心结,这主要表现在(1)交通设施的习俗传承。最初的交通设施是径路,它是人类沿着狩猎、采集的固定路线开启的。《周礼》把大小道路按其宽窄分为五等:“径”、“畛”、“涂”“道”“路”。宙人还把环境地貌不同的路加以区分,山野田问之路叫膜、畛、阡陌等。城邑之路称街、衢等。秦统一后,推行车同轨制度。(2)运输工具的习俗传承。早期运输以挑为主,后来又有抬,进而骑牛骑马。东北赫哲族用狗拉爬犁。传说黄帝发明了车,商周时车的制作已相当进步。到封建社会,车的使用有了等级制度。春秋时期出现舆轿,魏晋时舆轿是统治者的B常代步工具,明清后分官轿与民轿。桥的出现解决了河道对径路交通的阻隔,它在交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交通行旅行业的习俗与传承。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行旅行业增加,分工渐细,并由此形成了各自的一些行规、禁忌、技艺等行业习俗。行旅规矩:出行要祭路道神或祭祖先,启程要选定吉日,吃吉利饭,放鞭炮等。行业范围:浙江一带水多,以摆渡为生的船家其经营对象主要是当地人,不收船费,春秋两季到河岸农家收一定数量的粮食,多少不限。外地人过河给钱给物均可,不给也不强求等等,这是传统互惠行为的表现,也反映了我国人际关系的温厚。信仰禁忌:船家造好船要谢督班继之燃放鞭炮送神,而后新船下水。航行间同行各船要保持沉默,以防出言不吉。船行中有鱼虾跳上来要把它们这些龙王亲戚放回水中,以免惹祸。行业技术:如轿夫抬轿后边人看不到路,因之常需前边轿夫喊叫提醒并以喊叫作答,前呼后应。总之,中国交通行旅的习俗反映了人们离家外出的不安全感和对自然神的敬畏心理。

29.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家族共同体的地缘合作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生产互助,无报酬的劳力畜力支援或换工互助。二是生活互助,互赠农副特产调剂余缺。三是公共地的建设实行民主制,以维护村民的共同利益。

30、传统中社区组织是怎么组成的?答: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不同地缘的家族组织往往结成社区群体。他们以某一地方地或社区,人的农贸集散地为中心,以若干相毗连的自然区划为范畴,形成了历史上较大的社会活动。比起家族组织和地缘组织,这种社区活动在更大范围内带动了中国传统生活文化的发展。

31、社区与地方圣地活动有何特征?答:社区与地方圣地活动大都有以下特征;一是对神仙、圣贤所在地的崇拜:由祭祀活动而形成庙会。祭祀活动有各式各样带有表演性的仪式,由各社区民间的朝圣组织承担,约定俗成,定期举行。二是交换农副产;地方圣地活动不仅仅是庆典祭祀,它往往和商品交换的集市结合在一起,一道朝圣,一道购物,共同参与,使大家在思想上结成一体。三是

赌胜:如触摸寺庙某一装饰性建筑物以测运气之好坏,这是一种带有信仰色彩的游戏性赌胜败活动。四是吃喝:庙会上的饮食多为地方传统小吃,有特色且物美价廉。五是娱乐:除观看祭祀式带有娱乐性外,庙会往往要酬神唱戏或民间组成的舞蹈活动的赛会,很热闹。

32.社区文化活动有何历史价值?答:一是社区文化活动有的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线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二是可以保持各地、各民族的特质。三是可以保护地方文化遗产。它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现世的世俗利益,把含有信仰意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产品保留下来,使之遗产化,而不进入商品系统。

33,我国血缘社会有哪些礼俗美德?其产生原因何在?答:血缘社会的文化以血缘家族共同体为基础,结合地缘、社缘关系,形成集体观念和事象。它维系个人与群体、家庭与社会之间的平衡,提倡祖宗观念、孝养观念、家庭观念和乡土观念,营造亲睦样和的气氛,培养善良、正直、奉献的人格风尚。这对形成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文文化曾起到积极作用。

34.我国人情社会有何公益传统?答: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是中国人日常文化观中的一些公有共享的文化要素。诸如同情心、牺牲精神、乐善好施、不计回报、有容乃大、慷慨方正等等。

35、简答我国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的表现及产生?答:儒家赞美士耕、尚贤举才思想,由于它适应中国农业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水平,因而对上、下阶层的文化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隋唐后,实行科举,寒士崛起,更塑造了中国人的读书心态和生活道路。在社会各阶层中,耕读成了一种社会理想,也成了进己的途径。这就造就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奋斗传统,使他们蔑视社会等级,以天下国家为己任,满怀昂扬的自我意识、强烈的民族气节和奔放的爱国激情建功立业。这给中国文化带来了高亢、明朗、雍容、浪漫、从容不迫的气质。

37.我国传统算学有哪些特点/答: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一是其应用性,即研究轻重、多少、长短等方法。二是运算记数的方法。三是算术和代数、几何学不发达。

39、何谓中国医学的经脉学说?答:经脉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支柱之一。根据这一学说,人体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奇位八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和十五络经等,是一相互联系如环的循环系统,其中有人体器官的配属关系,人体与外界的天人配合关系,人体中的气结、聚、散与筋肉的关系

等,并据此施治。

40、何谓中国医学的针灸学说?答:针灸是针刺与灸法的合称,它的出现是对经脉学说直接曲用的结果。按照针灸学说;只要确定某病属予某经脉,即可直接施治,其要点是辩证解决人体健康的:阻滞”与“疏通”的矛盾关系。

41.简答我国的四大发明的贡献与局限?答:中国的四大发明,改变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这是举世公认的成就。东汉时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对我国文教政经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利宋代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方便了印刷、提高了工效。它的出现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施。唐代火药的制成,宋代火器的出现对政治、商业都发挥着极大作用。指南针促成了海运发展,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四大发明推动了整个世界文明的历史进程,是具有独特民族文化历史意义的伟大技术成果。但遗憾的是由于受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性质和制度的影响,这些发明始终未能成为社会前进的主流,没有能够得到更充分地推广应用和改进提高。

I,宗法制的特点是什么?答:宗法制的特点在于,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连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

2.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是什么?答: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皇帝总揽大权。封建帝王全面控制着行政、财经、司法、军事等国家权力。第二,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第三,严密的人身控制。

3.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第二,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第三,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政治的习惯力量。

4.科举制的特点是什么?答:科举制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与前代选官制度比较,科举制具有以下三个显明的特点:第一,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第二,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侯皇帝下达诏令;第三,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威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

5.科举制对唐宋文化面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科举制对唐宋文化方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行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

6.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是什么?答:科举制对中国文化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两点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

7.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是什么?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有以下表现:第一,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第二,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重要地位。第三,皇权至上,法自君出。第四,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

8.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表现为:其一,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其二,贯穿“德主刑辅”、“明刑领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其三,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9.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是什么?答:传统礼俗的核心是保证宗法的伦理关系,因此传统礼俗规约有着鲜明的伦理色彩。其特点是:第一,传统札俗的等差性,严整的礼俗制度维持的是不平等的社会秩序。

第二,传统礼俗的调和性,注意等级关系之间的协调。第三,传统礼俗的规范性,这是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礼俗对社会生活的规范是通过礼义原则与礼俗规制的内容结合实现的。

10.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区别与关系是什么?答:礼起源于俗,但礼不同于俗。礼与俗的区别在于:俗是民众自发形成的行为习惯,具有纷繁的复杂性的特点,礼是自上而下的一套社会行为规范,其中贯穿着特定的整合社会的理念。礼具有规范、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札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俗与礼的区别;伴随着既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

11,怎格认识皇家贵族礼制的文化特性?答:皇家贵族礼制可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无不以明示等级尊卑为宗旨,皇家贵族的礼仪活动注意规模与程式;将礼仪过程视为国家政治的重要组成

部分,从而强化王权,明晰统治集团内的等级与名分始系,礼制成为维系传统社会的强有力的文化纽带。

12.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的表现是什么?答;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有三个方面的表现:第一,岁时礼俗的伦理性。岁时节日礼仪对民众的伦理规范有两重意义,一是自然伦理属性,二是社会伦理屑性。第二,人生礼俗的家族性。人生礼俗的内容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在个体的人生礼仪上,有着浓厚的家族色彩。第三;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具有一定功能。13.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的表现是什么/答:从家训族规的内容看,其礼俗规范功能有如下表现:一是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二是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三是以劝戒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家训族规因为其与民人关系密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团聚宗族、联系乡里、保障地方、安定社会、服务国家的社会文化功能。

14、怎格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答:秦汉以后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熟和完善,高度集中的专制王权,皇帝总揽天下大权,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对民众进行严密的人身控制,这一切都给传统中国社会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在专制社会里,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形态和民众生活几乎很少不受到集权政治的影响。特别是在高度专制的明清时代,无孔不入的政治权力造成了传统文化的沉阿与单调。

15、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重视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这都表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封建伦理特性。由于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法律逐渐儒家化,礼法结合,古代法律既有明显的残酷性和严苛性,又保留社会成员之间的等级原则。以皇帝为中心的统治者享有法律的特权,强调家族内部的身份区别,家国相通,君父相联,伦理与政治的紧密结合,保证了传统中国社会伦理秩序的稳固。

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哪几种?答: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想维有什么特点?什么叫整体思维?答: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3.《易经》的结构布局是怎样的?这种结构布局有什么意义?答:《易经》的结构布局,是以代表天的乾封和代表地的坤封领头,以象征天的阳又和象征地的阴爻作为构成六十四卦的基本单元,以解说人事祸福的封爻辞附着于象征天地变化的卦象之后;以表明天地和同、万物化生、人与天地分而相合。这种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4、《吕氏春秋》的思维体系如何?答;《吕氏春秋》是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揉和为以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因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5.为什么说另古代整体思维是一种重领悟的,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答: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一地一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法穷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所谓“直觉”。就是对天地人、万物的诸般现象去进行观察3所谓领悟,就是在直观、经验的基础上去领会、顿悟。儒家和道家都主张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去领悟、把握宇宙人生之整体、系统。

6.什么叫类比思维?中国古代类比思维有什么特点?答:类他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思维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某种相关进行类比象征,以达到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分析与表述的目的,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这种类比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7.什么叫“观物比德”?它属于哪一种思维模式?答:所谓“观物比德”,是人与物的类比,是说用物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来类比人的品德、志行。它属于类比思维的模式。

8.什么叫辩证思维?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来源如何?答:所谓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统i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9.老人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答:老子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概括为三条:一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是说“有余”与“不足”经过损与补而走向乎正统;二是利而不害,是说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三是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是说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10.《易》对事物转化的规律是怎样概括的?答〈易》总结的事物转化(即对立物变化),的规律有三条:一是相反而相成;二是“生生”与“日新”’;三是“趣时”,是指天地万物都是自然地顺应四时的节律而变化。

11.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方面主要有哪几种特点?各观点的提出者是谁?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观点主要有:一是“天人合一”,提出者为宋代张载;二是“天人交胜”,提出者为唐代刘禹锡;三是“天人之分”,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苟子。

12.“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有什么积极影响?答:“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影响有:第一,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第二,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第三,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

13.“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及其发展有什么负面影响?答:“天人合一”观念对我国文化及其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是:①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⑨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⑧空想助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4)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14.什么叫“中庸”?什么叫“中和”?中庸之道是一种怎样的原则?它是由谁提出来的?答:“中庸”意为“中(执中、用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长短、高低、大小、先进与落后等)的调整而达到和谐”。中庸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它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15.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是一个怎样的问题?答: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

16.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的主要有哪几种说法?其代表人物是谁?答:中国古代关于知行关系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①“知易行难”说,提出者为《尚书.说命上》;⑧“知轻行重”说,提出者为战国时代的苟子;③“知先行后”说,提出者为宋代程颐,朱烹继承了这一主张;④“知行合一”说,代表人物为王阳明;⑥“行先知后”说,提出者为明清之际的王夫之。

17.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有什么特点?答: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特点有:①中国古代“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⑦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并不注重于建构理论体系,而是强调身体力行,以便真切地认识并实践“天道”和“人道”;③“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18.为什么说“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一合人”为前提呢?答:“知行合一”说要求人们既要认识“天道”、“人道”,又能在生活中实践“天道”和“人道”。而“人道”本于“天道”,所以如能做到认识并实践“天道”,也就是认识与实践了“人道”了。人要“知”与“行”,就必须和“天”认同。“天”与“人”是相通、相合的,因此,“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一合人”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

19,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社会影响较大的有哪几种?答:在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祟拜、鬼魂祟拜、祖先祟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2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有什么社会作用?答: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有: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与驯服被统治者。’

21.道教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倡导者、创建者是谁?答:秦汉以后出现的道教;是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的。它的倡导者、创立者为东汉时期的张道陵。

22、道教的信仰特征是什么?答:道教的信仰特征是,由信仰“道”演化为尊奉“三清尊神”。

23、道教的基本教义是什么?答;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24.道教择哪此文化领域有影响?答:道教对古代医学、古代化学、古代药物学、古代民俗及古代文学艺术等文化领域有影响。

25.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答: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6.佛教的创始人是谁?基本教义是什么?答:佛教的创始的是释边牟尼。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访”祛,即“苦、集、灭、道”。

27.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哪里?答: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主要区别在于:大乘佛教强调普渡众生,认为一切众生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是“菩萨”之道;小乘佛教则是指坚持“四访”等原有教义、重于自我解脱的教派

28、佛教是什么时候正式传入中国的?是怎样演变为另化的佛教的?答:佛教是在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人中国的。佛教传人中国后,由于受中国经济、政治条件及传统文化的影响,”逐步走上中国化的道路。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这一演变过程的主要环节有:在汉代,佛教在宗教观念上依附道术,在政治伦理观念上迎合儒学;在魏晋时,佛教则着重依附玄学,由此而扩大传播,并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庸宋之际,佛、道、儒三教在“修心养性:上形成大体一致的看法。三教之间的关系,也由魏晋时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三教并行的趋势又推动了三教在思想上的合流,促使佛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9,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最集中的表现是什么?答:佛教与中国文化的触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掸宗。这些中国化的佛教宗派提倡“方便”、“圆融”、“自悟”,以心性论为宗派学说的重心,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30,孔子的伦理思想是怎样形成的?其核心是什么?答:儒家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未年,他特别向往西周时代的政治秩序,祟拜西周时代制礼作乐的典范人物,仰慕西周时代盛极一时的礼制和文化,并在继承西周时代伦理观念的基础上,建构起了我国文化史上第一个究整的遵循规范体系,形成了相对系统的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思想。

31.孟子对孔子的伦理思想有哪些发展?答: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①孟子将孔子的“三母德”(“仁、义、礼”)发展为四母德——“仁、义、礼、智”;

②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②盂子为“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规定了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即所谓“五伦十教”。

32、董仲舒的“三纲五常”,指的什么?答:董仲舒的“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33.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哪些?答: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主要有:①仁爱孝梯;②重义轻利;

③谦和礼让;④真诚有信。

34.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中国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①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②强调教育的必要性;③主张德育和智育相结合。

35.中国古代教育总体目标是什么?答:中国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也就是要求人们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把“明德”发扬光大,使自—己始终要保持向善之心;要求人们将向善之心推广开来,去亲爱广大的民众;要求人们不懈地修养自己,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36,《大学》提出的教育的八步骤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答:《大学》提出的教育的八步骤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乎天下。这八个步骤实际就是八个学习防段的具体目标,反映了儒家所设计的从加强个人修养开始,然后推已及人,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程序。其中,“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修身”是中心环节、关键环节,“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方法,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修身的最终目的。

37.中国古代教育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教学原则和方尖,主要的有哪些?答;中国古代教育家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和方法;主要有:①因材施教;②启发诱导;②学思结合;④教学相长。

38、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哪些?答: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有:①文学艺术;②戏曲;③音乐;④舞蹈;⑤绘画;⑧建筑。

39,中国古典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中国古典舞蹈主要有三个特点,即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40、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中国画的主要特点有:①追求神似,注重意境;②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③与诗、书、印密切配合。

41,中国古代的建筑有什么特点?答: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特点的:①以木结构为主,这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⑨左右对称;②具有强烈的人文性。

42、关于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产生了哪些的重要命题?答:关于古代文学艺术的致用精神方面的重要命题有:①诗言志;(2)文以载道;③乐以教化。

43.中国古人在长期艺术的审美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具有东方特色的审美观念,其中主要哪些?答:中国古人的审美观念主要有:①中和之美。即:要求艺术所表现的内容要符合“温柔敦厚”的儒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