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2019年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地理试题

2019年河北省保定市中考地理试题

第I卷单项选择题

本卷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年5月12日晚,“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顺利靠泊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国际集装箱码头。该班轮流来往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见下图),计划每周靠港1个班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该班轮航线连接的大洲是

A. 非洲和欧洲

B. 亚洲和非洲

C. 欧洲和亚洲

D. 亚洲和大洋洲

2. 甲地居民多信仰

A. 伊斯兰教

B. 基督教

C. 印度教

D. 佛教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该航线经过太平洋,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通过阿拉伯海、红海、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而苏伊士运河是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甲地为阿拉伯半岛,该地居民为阿拉伯人,信仰伊斯兰教。故选A。

【点睛】地球上共分为七大洲、四大洋,各大洲之间都有分界线,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为苏

伊士运河;世界上主要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三大宗教,中东地区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多信仰伊斯兰教。

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延庆出席了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世园会”)开幕式,本次世园会被称为“长城脚下的世园会”。会期自4月29日至10月7日,预计参观人次不少于1600万,世界目光将再次聚焦北京。下图为世园会导览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若选择精品路线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依次游览,最近便的入口是

A. 1号门

B. 3号门

C. 5号门

D. 6号门

4. 参观国际馆后,从最近园区道路步行去2号门,应该

A. 向西北方向走

B. 向正东方向走

C. 向东南方向走

D. 向西南方向走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若选择精品路线植物馆——中国馆——国际馆依次游览,入口6号门距离植物馆最近。故选D

【4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该图指向标上方为北方,所以可以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从国际馆沿最近园区道路步行去2号门应向东南方向走。故选C。

“穿衣指数”是根据自然环境对人体感觉温度起主要作用的天空状况、气温、湿度及

风等气象条件,对人们适宜穿着的服装进行分级,以提醒人们根据天气变化适当着装。下图为我国某日“穿衣指数”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图中所示季节最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 拉萨与上海穿衣指数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口密度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此时除青藏地区气温较低(穿毛衣)外,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穿衬衫、短袖)所以可能是夏季,故选B。

【6题详解】

从穿衣指数看青藏地区穿毛衣,上海穿半袖,说明青藏地区气温比上海低,而上海和青藏地区纬度位置基本相同,但青藏地区比上海地势高,所以影响拉萨与上海穿衣指数不同的主要因素为地形因素。故选C。

二十四节气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与之相关的谚语有很多,如“大雪河封住,冬至不行船”,人们常依据节气来安排生产活动。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冬至时地球位于上图中的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8. 该谚语主要流传于我国的

A. 青藏地区

B. 西北地区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东北平原

【答案】7. C 8.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当地球运行至①处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所以A错误;当地球运行至②处时为北半球的秋分,所以B错误;当地球运行至③处时为北半球冬至,所以C正确;当地球运行至④处时为北半球的春分,所以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我国的青藏地区和西北地区河流少河流水量小,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南方地区河流没有结冰期,而东北地区河流多,冬季气温低结冰期长,所以该谚语主要流传于我国的东北地区。故选D。

因距海遥远,周围又被其他内陆国包围,乌兹别克斯坦被称为“双重内陆国”(见图),但由于地处亚欧大陆交往的十字路口,乌兹别克斯坦又成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国家,我国古代的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到达过这里,正在筹建的中吉乌铁路使得该国更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一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推断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特点是

A. 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B. 常年温和湿润

C. 终年高温多雨

D. 终年炎热干燥

10. 农业是乌兹别克斯坦的重要产业,盛产棉花,其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①降水充沛②雨热同期③光热充足④灌溉便利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乌兹别克斯坦地处亚欧大陆内部的中亚,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所以A正确;常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B错误;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所以C错误;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所以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乌兹别克斯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雨热同期属于季风性气候的特点,该地夏季气温高光热充足,有阿姆河流经,灌溉便利,所以D正确。故选D。

芬兰(见图)位于欧洲北部,约三分之一的国土在北极圈以北。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为主。芬兰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6%,乳畜产品世界闻名。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芬兰位于五带中的

A. 热带和北温带

B. 热带和南温带

C. 北温带和北寒带

D. 南温带和南寒带

12. 芬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南部,最主要的原因是

A. 气候较温暖

B. 河湖众多

C. 降水较丰富

D. 交通便利

13. 森林工业是芬兰的支柱产业之一,其建立的基础是

A. 森林资源丰富

B. 技术先进

C. 劳动力素质高

D. 海运发达

【答案】11. C 12. A 13.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北极圈从芬兰的北部穿过所以芬兰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所以C正确。故选C。【12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由于芬兰的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气温比北部高,气候比较温暖,所以A正确。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图可知,芬兰丘陵面积广大,森林覆盖率高,森林资源丰富,而森林工业的基础就是森林资源,所以A正确。故选A。

近年来,我国瓶装水消费量增长迅速,于2013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瓶装水消费国。长白山地区因拥有丰富优质矿泉水水源,吸引了国内外资本投资建厂。下图为我国各省区人均水资源状况图和我国瓶装饮用水产量前十省份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4. 瓶装饮用水产量居全国前十而水资源又极度短缺的省份是

A. 广东、云南

B. 湖北、湖南

C. 吉林、四川

D. 山东、河南

15. 吉林省瓶装饮用水产量位居前列的有利条件是

A. 市场需求量大

B. 优质水资源丰富

C. 劳动力资源丰富

D. 交通运输便利

【答案】14. D 15. B

【解析】

【14题详解】

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华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广东、云南、湖北、湖南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所以A、B错误;吉林位于东北地区,四川位于南方地区降水丰富,水资源丰富所以C错误;山东、河南位于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吉林省的东部为长白山,降水丰富水质优良,瓶装饮用水产量高,所以B正确。故选B。

第Ⅱ卷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部地区(见图),包括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六省面积102.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国土总面积的10.7%。中部地区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全国新型城镇化重点区、全国现代农业发展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方位开放重要支撑区。中部地区工农业基础雄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梯队。

(1)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地跨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__级阶梯,同时兼具

“南”、“北”方特色,大致以__________(河流)为界,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显著。

(2)山西因居_________________山脉以西而得名,自古被称为“表里山河”;河南,古称豫州,因此简称“__________”;湖北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湖南、江西、安徽矿藏丰富。

(3)中部是我国铁路重要的枢纽地区,其中京广铁路与__________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州还是京广高铁上的重要一站。

(4)中部地区常住人口约36800万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__人/平方千米(保留整数),人力资源丰富。

(5)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发展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 (1) 二、三淮河 (2) 太行豫 (3) 陇海 (4) 358 (5)交通便利矿产丰富

【解析】

【详解】(1)中国中部地区,东接沿海,西接内陆,按自北向南、自西向东排序包括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六个相邻省份,所以地跨二、三级阶梯,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所以中部地区又以淮河为界,南、北方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显著。

(2)太行山脉以西为山西,河南简称豫。

(3)郑州是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它是我国两条主要的铁路干线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地。

(4)中部地区面积102.8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约36800万人,所以人口密度约为36800万人/102.8万平方千米等于358人每平方千米。

(5)中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人口稠密,交通便利,所以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利发展条件主要有交通便利、矿产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等。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洲流程最长、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河流,其支流众多,从东西两侧汇入干流,流域内是美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工业聚集带。俄亥俄河在开罗汇入干流后,为密西西比河下游,下游河段水量丰富,河道宽广,成一棕色洪流,流向墨西哥湾。下图为密西西比河流域示意图。

(1)密西西比河流域沿L线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2)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洪水期在每年1-6月,此时该河段的水文特征是__________、

__________。

(3)密西西比河流域拥有丰富多样的能源资源,如__________资源等。

(4)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下游最大可通航4.5万吨级船队。该河下游航运发达的原因有____、____等。

【答案】 (1)东西高,中部低河流流向:支流从东西两侧汇入干流;密西西比河为树枝(或羽)状水系。 (2) 水量大含沙量大 (3)水能、煤炭、石油 (4)河道宽广、水量丰富、水流平缓流域内工农业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解析】

【详解】(1)根据图可知密西西比河沿L线地势特点是东西高,中间低,因为河流支流从东西向中间汇入干流。

(2)密西西比河下游的洪水期在每年1-6月,此时该河段的水文特征是:水量大,含沙量大,水位高,流速快。

(3)根据图可知密西西比河流域拥有丰富的水能、煤炭、石油等资源。

(4)密西西比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下游最大可通航4.5万吨级船队。该河下游

航运发达的原因主要有:河道宽广、水量丰富、水流平缓;流域内工农业发达,运输需求量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