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管理系统(平台软件)

加油站管理系统(平台软件)
加油站管理系统(平台软件)

系统设计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需求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结构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构成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功能设计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结构设计及拓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总体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监控中心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监控现场的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地加油站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系统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区域管理中心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级管理中心的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管理中心的硬件构成及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级管理中心系统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服务器管理功能的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控应用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心报警处理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字矩阵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地图显示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服务器软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级管理中心所有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省级中心系统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省管理中心的硬件构成及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管理中心系统功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中心各个应用之间的逻辑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设备选择及软件系统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字视频服务器参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软件系统介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带宽方面的考虑 ............................................................................................ 错误!未定义书签。系统配置清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加油站现场监控系统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数字视频服务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摄象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ADSL 拨号路由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市级管理中心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服务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存储设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服务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控客户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警处理客户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地图显示方式分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视墙控制及显示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省级监控中心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录服务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分控客户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报警处理客户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子地图显示方式分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视墙控制及显示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同尊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简介

同尊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平台简介 TiVS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平台是同尊公司视频监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的系统核心。通过 TiVS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平台,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统一管理、统一控制、统一存储、统一 媒体转发调度。软件系统各部件之间采用标准的信令、媒体、存储和视频编解码协议,可以实现各功能部件的灵活部署,系统容量可弹性扩展。软件平台各部件通过HA和负载均衡设计,实现电信级的高可靠性保证,满足电信级和高端行业应用的可靠性要求。 1.1.1. 系统管理平台的构成 TiVS智能监控管理软件平台是同尊公司面向专业监控领域推出的监控方案,包括视频管理服务器软件VSMC1.0、数据管理服务器软件VSIM1.0、流媒体服务器软件VSMD1.0、WEB客户端等。由于TiVS基于IP网络构建,系统中各个部件,都可以根据需求分布式部 署并加以集中管理。 1.1. 2. 系统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 1.1. 2.1. 视频管理服务器软件(VSMC1.0) 功能分类功能项说明 设备管理功能 网管特性支持SNMP协议;支持Trap告警,MIB 设备故障恢复1、前端设备掉电或重启时设备自动上线、业务自动恢复(手动恢复实时 监控、轮切功能);2、存储设备上线后能继续存储;3、中心服务器掉电或重启后设备自动恢复、业务自动恢复(恢复实时监控、轮切、中心存储 功能客户端实时监控/轮切功能需要手动回复) 解码器管理增加、删除、修改、查询、保活、注册等,支持解码器的批量增加、基于通道的模板配置、激动升级。支持监视器和解码器的绑定。添加设备时,自动根据设备型号映射出视频输出通道、告警输入、告警输出、音频输入和音频输出。 编码器管理增加、删除、修改、查询、保活、注册、流套餐设置、相应的摄像机管理(增加/删除/查询)等。支持摄像机和编码设备的绑定。实况分发模式选

itop运维综合管理平台使用手册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 操作手册V1.0 xxxx(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记录

目录 1.平台介绍 (3) 1.概述 (3) 2.平台架构 (4) 2.1展示层 (5) 2.2功能层 (6) 2.3技术层 (7) 2.4外部接口层 (8) 1.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软件功能 (9) 2.1服务台 (9) 2.2自助服务中心 (10) 2.3配置管理模块 (10) 2.4事件管理模块 (12) 2.5问题管理模块 (16) 2.6变更管理模块 (18) 2.7服务管理模块 (21)

1.平台介绍 1.概述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是为了业务需要进行开发,适用于IT服务的日常运维管理。它基于ITSS最佳实践,适应符合ITSS最佳实践的流程,同时它又很灵活,可以适应 一般的IT服务管理流程。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包括: ?记录IT配置项(如服务器、应用程序、网络设备、虚拟机、联系人、位置、VLAN等)及其各个配置项之间的关联关系; ?管理事件、用户请求和变更审批与执行等; ?归档IT服务及与外部供应商的合约,包括SLA(服务级别协议); ?手动或脚本方式导出所有信息; ?批量导入或同步/联调所有来自外部平台的数据; xxxx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基于Apache/IIS、MySQL和PHP,它可以在任何支持这些程序的操作平台上运行,如Windows、Linux(Debian、Ubuntu和Redhat)、Solaris 和MacOS X等。此外,由于平台是基于B/S架构的应用程序,不需要在用户电脑上部署任何客户端,只需要一个简单的Web浏览器(IE 8+、Firefox 3.5+、Chrome或Safari 5+)即可使用。 2.平台架构 平台架构如下图所示:

综合管理平台联网监控解决方案品牌

联网监控解决方案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2-09

目录 一:项目背景 (44) 二:设计原则 (44) 设计标准 (44) 三:系统总体设计 (55) 3.1总体设计说明 (55) 3.2系统结构 (77) 3.3系统组成 (77) 3.3.1监控前端系统组成 (77) 3.3.2监控中心系统组成 (77) 3.3.3高清显示系统组成 (88) 3.3.3.1高清显示系统 (88) 3.3.3.2液晶拼接控制系统 (99) 3.3.3.3监控指挥中心效果 (99) 四:系统设计 (1010) 4.1系统结构 (1010) 4.1.1前端 (1212) 4.1.2 分控中心 (1212) 4.1.2.1 分控中心架构图 (1212) 4.2传输系统 (1313) 4.2.1 数字传输网络 (1313) 4.4 存储系统 (1313) 4.4.1 前端分布式存储 (1313) 4.4.2 中心存储 (1313) 4.5监控中心组成 (1313) 4.5.1中心显示和控制部分 (1414) 4.5.2解码子系统 (1414) 4.5.2.1简述 (1414) 4.5.2.2数字矩阵工作方式 (1515) 4.5.2.3数字矩阵功能 (1515) 4.5.2.4数字矩阵优势 (1616) 4.5.3综合矩阵管理平台介绍 (1616) 4.5.3.1应用模式 (1818) 4.5.3.2视频综合平台优势 (2020) 4.5.3.3技术参数 (2121) 4.5.4 拼接显示屏介绍 (2323) 4.5.4.1 DS-D2046NH液晶屏 (2424) 4.5.5 服务器IS-VSE2056介绍 (2727) 4.5.5.1应用领域: (2828) 4.5.5.2技术特色 (2828) 4.5.5.3系统特性 (2929) 4.5.5.4性能参数: (2929) 4.5.6 DS-1100K网络控制键盘 (3030) 4.5.7 软件平台 (3333) 4.5.7.1 平台概述 (3333) 4.5.7.2中心服务模块 (3434) 4.5.7.3存储服务模块 (3535) 4.5.7.4流媒体服务模块 (3636) 4.5.7.5电视墙服务模块 (3636) 4.5.7.6报警服务模块 (3838) 4.5.7.7配置客户端模块 (3838) 4.5.7.8 网管服务模块 (4141)

智能交通综合管理平台软件使用手册

目录

第一章版本说明 版本说明 河南联大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分为八大业务处理模块及一个安全管理认证系统,在实际中应针对不同的应用及需求予以选择配备;如本系统发生变化,恕不予以通知,请向河南省联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索取最新版本。 第二章软件设计原则 河南省联大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联大智能交通综合业务管理平台软件是一个综合性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具有实时数据管理模块、黑名单管理模块、红名单管理模块、图像监控模块、设备管理模块、违法业务处理模块、违法数据统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等八大模块及一个安全管理认证系统。它实现了对实时布控、视频监控、交通信息采集、违法业务、处罚业务、前端设备管理等系统的管理与综合利用。 软件特点 系统采用三层架构和B/S 结构的来实现,具有下列特点:1.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2. 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3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4. 开发简单,共享性强。从而减少额外开发的IT投入及其应用的复杂性。 本系统将交通信息采集、电子警察系统集成到统一的平台,采用统一的数据结构和存储方式,从而实现信息共享和网络化管理。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指挥调度反应能力。支持基于权限的安全访问机制,通过统一的角色和权限管理使得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得到保证。 可以与机动车管理系统、驾驶员管理系统、交通违法管理系统无缝对接; 可以与视频监控系统结合,在系统中直接调用视频;

系统具有具有灵活的适应性和强大的兼容性。使用XML 作为数据中介,可以实现不同数据结构中数据的交换与集成,从而可以获取集成不同厂家的各种设备数据,提高各种资源的共享与兼容。具有开放扩展性,系统提供开放的接口协议,支持将来其他的扩充系统接入(如交通信号控制、GPS定位、接处警系统等)。 业务方案框架 通过对公安交通管理涉及到的各项业务进行整合,形成一个覆盖交警工作范围的信息采集、处理、交换、查询的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使得各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交警部门的工作效率和反应能力。 现有平台已经集成了卡口、电子警察、监控、测速等多个子系统。实现所有工作点、所有部门之间数据统一管理。全程操作日志跟踪,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在系统管理和信息集成上提出面向业务的行业平台,行业平台以违法处理、稽查布控、指挥调度、勤务管理等业务为主,业务更加贴近实际使用,同时可以针对当地进行定制。兼容不同前端监控设备,可以将这些监控设备集成到一个平台。实现对其他平台的对接,与其他系统的对接全部基于标准WEBService服务。 应用软件架构设计 1)设计概述系统采用B/S三层架构,可根据不同的需求使用一些架构模式(如:MVC)和设计模式(如:Singleton,Facade,Factory 等)复用已经封装好的的一些组件。 2)体系架构分析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都在设计时考虑了对群集的支持。通过采用多层应用程序模型架构,特别是合理利用EJB组件来进行事务控制,可以实现系统对群集的支持,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的分布式三层架构:1.数据访问层,在数据访问层DataAccess中,完全采用“面向对象接口编程”思想,同时使用设计模式中的工厂模式为主。抽象出来的数据库访问模块,脱离了与具体数据库的依赖,从而使得整个数据库访问层可根据数据库迁移。2.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Business的核心模块包含了整个系统的

大华综合监控管理平台软件说明书

软件功能介绍 4.1平台结构设计 大华综合监控管理平台软件从上至下共分四个层次,分别是业务展现层、业务接入层、操作和管理业务层、设备接入/数据持久层,最底层是前端设备与存储设备及数据库。具体结构参考下图: 图表 1 平台软件功能结构图 4.1.1业务展现层 业务展现层是提供给用户直接使用的,是系统功能的对外展现。业务层不仅仅要求软件能够满足客户的应用需要,而且还要美观易用,让用户体验到快捷和方便。结合客户的个性

化需求,还可以快速定制出个性化的业务展现程序。此外,客户端程序在安装部署、维护升级方面的便捷性,也是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课题。 根据功能和最终用户的不同,可以把系统的业务展现层分为管理员客户端和操作员客户端,管理员客户端采用B/S模式,主要提供系统管理与配置功能,面向系统管理员使用。操作员客户端采用B/S和C/S两种模式,用户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选择。B/S模式无需安装客户端,体现了异地浏览的方便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系统中,只要网络连通,就可以直接使用浏览器连接服务器,任何电脑都可以作为客户端使用。C/S模式信息采集灵活、负载均衡、服务稳定等的优势,保证了客户端有更多的事务处理能力,分流服务器的工作负担,使整个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4.1.2业务接入层 业务接入层是系统业务层和业务展现层之间的中间层,实现业务接入和业务控制功能,为业务展现层提供连接管理,WEB请求处理,认证权鉴、业务流转等接入服务,为系统提供管理命令处理、命令调动与处理等系统处理服务、及对外提供平台互联等服务。 独立的业务接入层设计,可以保证系统内部的低耦合,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4.1.3系统业务层 系统业务层是大华综合数字监控系统的核心层,提供系统业务的逻辑实现,各个业务系统通过组件的方式,相互独立,功能齐备。根据功能的不同类别,可以分为操作业务层和管理业务层两大部分:操作业务层包括语音对讲模块、实时监视模块、录像回放模块、报警处理模块、解码上墙模块、电子地图模块、云台控制模块等;管理业务层包括用户权限、组织结构、设备管理、录像任务、系统配置、日志管理、网管功能、资产管理等。 系统业务层与系统展现层相分离,将应用逻辑单独进行处理,大大降低了客户端负担,从而使得用户界面与应用逻辑位于不同的平台上,两者之间的通信由业务接入层完成。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应用逻辑被所有用户共享,客户端和应用服务层、应用服务层和数据库服务层之间的通讯、异构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等都可以通过中间件或者相关程序来实现。当数据库或者应用服务层的业务逻辑改变时,客户端并不需要改变,反之亦然,大大提高了系统模块的复用性,缩短开发周期,降低维护费用。

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设计

1.1智能运维管理系统 1.1.1设计目标 公安将关键业务运行于IT网络系统之上,那么该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直接关系到业务是否能够正常运行的关键之所在。但目前普遍管理人员经常面临的问题是:网络变慢了、设备发生故障、应用系统运行效率很低、想升级改造系统但无法说清问题的真实原因。网络系统的任何故障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妥善处理都将会导致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灾难。因此,如何保障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实现:预知故障,即在故障发生之前发现故障;实时告知,即在第一时间将故障情况通知相关的管理人员;有效处理,即在预定的时间内处理故障,若未及时处理将采取升级措施;以上问题简单来说,如何实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通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处理问题”,成为智能运维管理系统主管关注的重点问题。 本系统设计目标是建设一套对平台服务器、服务软件模块、数字视频设备、监控摄像头和图像质量进行定时巡检诊断、故障记录、告警、统计分析、故障旁路、设备和软件模块整合于一体的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 1.1.2系统组成结构 系统由设备巡检服务器、视频信号诊断服务器、报警转发服务器、网管客户端和数据库组成。 设备巡检服务器通过向各本服务器、服务软件模块、数字视频设备发送巡

检指令来获取设备运行状态,对于故障设备,按照服务器热备策略自动启动备份服务器(如流媒体服务器),或重启设备和服务模块,以实现故障旁路和自动恢复功能。 视频信号诊断服务器对系统内视频信号轮巡检测,检测结果在数据库自动产生记录并告警; 故障信号通过报警转发服务器向网管客户端、手机和电子邮件发送告警信息。 为了提高故障检测诊断效率,增强故障发现的实时性,设备巡检服务器可以分布部署,设计在每个分局部署一台设备巡检服务器,负责对本网络区域内设备的巡检。 报警转发服务器和数据库仍利用一期的设备,无需另外配置。 系统原理结构图如图4.5所示。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 在模拟视频监控时代,系统的核心是视频矩阵,信号采集、传输、显示、存储都是模拟信号,管理控制系统可以通过电路开关独立工作,不依赖于任何软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视频图像数字化、网络化,监控系统的架构不再像矩阵一样集中管理控制,监控的范围也越来越大,设备也原来越分散。小规模的监控局点通过DVR可以完成管理控制,高清网络摄像机的流行,让NVR有了替代DVR的趋势。在大规模的视频监控系统中,主要还是由功能丰富的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进行管理控制。 6.1视频监控管理平台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代视频监控系统是采用闭路电视系统构建的模拟系统,由摄像机、监视器、磁带录像机等构成,由于不能对前端进行控制且价格昂贵、操作管理复杂、扩展能力差、很难实现较大系统的要求,已经逐渐被淘汰。 第二代视频监控系统是以数字硬盘录像设备为核心的视频监控系统。 第三代视频监控系统是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第四代视频监控系统是智能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每一代视频监控系统的进化,作为整个系统的核心,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也随着行业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丰富功能。管理平台显示的界面是面向最终用户,可用性、可维护性非常重要。 6.2 DVR平台 数字视频录像机(或叫硬盘录像机),简称DVR(Digital Video Recorder),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在本世纪初得到了迅猛发展,DVR是集多画面显示预览、录像、存储、PTZ控制、报警输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DVR是视频监控数字及IP时代最早的先行者,首先实现了视频图像的数字化录像。 初期的DVR是“磁带录像机VCR”的替代产品,相比磁带录像机,DVR具

视频监控解决方案-视频监控管理软件

某煤矿厂区电视监控系统(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目录 第一章系统设计综述 第二章系统软件设计 第三章系统组成及解决方案 第四章系统设置及选型

第一章系统设计综述 1.1引言 随着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需要,视频监控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煤矿生产的各个重要环节。目前,大部分煤矿使用的视频监控系统基本都是早期的模拟()和数字()系统,性能和稳定性不高。模拟监控系统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传输受距离限制,并且易受干扰,影响图象质量;无法实现联网,只能以点对点的方式监视现场;数据存储需要大量介质,不易于检索查询。另外,基于多媒体卡的()系统,由于可靠性和性能差,灵活性和扩充性差,难于维护,不能实现多监控中心和多级管理,不适合当前有关部门对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要求。 现在,随着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的视频监控技术,由于其具有分布式接入、便于共享访问和控制、视频信号占用带宽资源少、图像质量好、易于存储和管理等诸多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因此,在煤矿安全监控系统中采用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是发展的大趋势。 1.2系统建设规模 一个总监控中心:设在厂区调度中心。包括系统管理服务器、大屏幕显示系统系统。 分控端:厂区内各领导采用式客户端实时浏览图像。 监控点:包括厂区内部的监控点和厂区以外的监控点,均通过光纤接入。主要设备包括光纤及接入设备、监控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等。 1.3设计标准 在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遵循了国家与行业有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具体如下: 《通信网技术标准汇编》( 84)

《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 50252-9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50054-9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501071-92)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75-9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16-92)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5-87)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50174-93) 《电子设计雷击保护导则》( 1450) 《计算机接地技术要求》( 2887) 《计算机软件开发质量及配置管理计划规范》12504-12509-90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8567-93 802.3网络技术标准等 1.4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的技术要求,系统遵循以下原则设计,确保研制系统的完整性、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开放性和可扩性。 1.规范化 系统设计依据最新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遵守开放的原则。 系统设计有外部接口,很容易与其他应用系统共享数据,实现无缝衔接。 2.安全可靠性 建立完善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确保系统运行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使用消息队列、数据冗余等技术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即使在网络暂时中断时也不会丢失数据。 3.控制优先级 使用全局统一的逻辑授权机制,保证全局同步更新授权,避免造成控制混乱。 4.实用性

医院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医院综合管理平台 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文档编号:FHI_CMMI_VER_201601231_RPA 文档信息:医院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文档名称:医院综合管理平台系统测试分析报告 文档类别:项目文档 密级:无 版本信息:1.0 建立日期:2016-6-14 编辑软件:Microsoft Office 2003 中文版

文档修订记录 版本编号或者更改记录编号*变化 状态 简要说明(变更内容和变更范 围) 日期变更人批准日期批准人 V1.0 C 创建2016-6-14 赵永安*变化状态:C――创建,A——增加,M——修改,D——删除

目录 1引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背景 (5) 1.3定义 (5) 1.4测试依据 (7) 1.5参考资料 (7) 2测试环境 (7) 2.1生产环境 (7) 2.2测试环境 (8) 2.3客户端 (8) 2.4网络环境 (8) 3测试组织结构 (9) 4测试目标及范围 (9) 4.1测试目标 (9) 4.2测试范围 (9) 4.2.1功能测试9 4.2.2界面测试9 5测试结果及发现 (10) 5.1功能测试结果 (10) 5.2界面测试结果 (11) 5.2.1 功能界面测试结果 (11) 5.2.1 IE6.0浏览器测试结果 (11) 6对环境支持的结论 (11) 7对软件安全性的结论 (13) 8对软件功能的结论 (13) 9软件界面测试结论 (13)

10对软件性能的结论 (14) 11分析摘要 (14) 11.1能力 (14) 11.2缺陷情况 (14) 11.2.1 缺陷分析表 (14) 11.2.2 缺陷级别分布图 (15) 11.2.3 缺陷类别分布 (15) 11.2.4 缺陷模块分布图 (15) 11.3建议 (16) 11.4评价 (16) 11.5测试时间及工作量统计 (16) 12测试资源消耗 (16)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软件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应充分考虑用户的应用需求,能在同一系统同时兼容主流高清网络摄像机和视频服务器等,实现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视频监控和管理;基于中间件技术、面向业务的四层体系架构模式,可确保新需求的增加无需改变软件核心模块;系统各接口应满足用户应用开发的要求,无偿提供接口开发包,配合用户调用相关安防视频数据满足应用需求。本系统所提供的产品需具有相当成熟的系统设计,保证产品能与采购人正在运行的视频监控管理系统的连、报警系统等的连接。 本系统承诺产品可在今后使用过程中无条件按采购人的实际应用需求修改;确保产品具备各种类信息标准接口,保证产品在今后使用中能与不同品牌的各种类型硬件设备实现无缝接合。本次安防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用于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周界及各区域的视频监控等。 视频监控系统招标内容主要包括:前端摄像机及其编码器设备、网络系统及设备、后台视频管理和存储设备、视频数字解码设备、显示设备、室内外摄像机安装平台、实现视频监控功能的其他相关设备以及配套的线缆敷设等安装工作。 所有监控点在网络接入上采用M-JPEG、MPEG-4、H.264等压缩方式压缩传输,视频质量达到CIF、2CIF、4CIF或D1、720P、1080i及其以上高清效果,实现实时预览、按需录像;室外安装智能高速球,具有自动定位、自动巡航、设置预置位、设置巡航轨迹等功能,具有低照度功能,借助灯光或附近的辅助照明,实现24小时监控、高速巡航。 采用基于IP网络的数字化编码设备,可以兼容硬盘录像机模式兼容目前市场上主流数字压缩卡,主流嵌入式DVR,DVS,网络摄像机等设备,考虑到未来系统扩容和设备更换等因素,为了有效的保护长期投资,系统平台的选择必须可以同时支持10个以上国际和国内知名厂商的产品(),以便于业主可以不受某一单一厂商的控制,能够根据性价比最优的原则采购硬件设备;这样可以满足以后的系统扩容和其他厂家产品的接入。 利用单位之间的IP网络平台构建数字化视频监控系统;系统能够将摄像机根据监管需要任意分配给领导或者其它相关用户,这些用户可以共享或者独立拥有某个摄像机的监视和控制权。系统能够将同一个摄像机的图像保存在多个录像服务器上,需要独立保存录像资源,因此系统需要支持对同一摄像机进行多重录像的能力。 为了确保系统稳定可靠,视频编码器及网络摄像机等设备应该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产品,选用的产品必须在环境大致相同有过成功应用,能够经受住恶劣环境的考验;考虑到模拟摄像机大多在国内设有学校,用户可以选择国内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产品; 系统应该支持目前市场上各种存储系统,包括DAS、NAS、IP-SAN、FC-SAN等,以便为用户在建设项目时可以不受限制地选择最优的存储设备; 为了使系统的日常操作灵活方便,系统应该支持用户使用模拟监视器或者数字显示器显示图像,支持采用鼠标、计算机键盘及模拟CCTV键盘等多种操作终端进行摄像机控制和切换显示操作; 功能介绍: A. 基本功能: 通过采用数字化编码设备,对监控现场等进行实时、有效的监控、显示和记录。采用先进的编解码、存储和网络传输技术,实现远程监控、图像传输、联网报警、智能调控、设备巡检、历史资料查询等功能。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规定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1总则 1.1为加强和规范公司视频监控系统及设备的日常管理,提高安全生产和保卫防控应变能力,保证安全生产及内部社会治安管理顺利进行,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1.2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和保卫安全视频监控系统是指公司对行政办公楼、生产现场及重要目标、要害部位等区域装设的视频信息采集(摄像探头)、信号传输、信号处理、显示(监视)设备信息存储的综合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的视频监控场所部分由分管生产的公司主要领导及相关二级部门主要领导、生产调度室掌握和监控使用。安全生产管理视频信息采集由安全生产技术部、生产部负责调取、使用和管理。保卫安全视频信息由办公室负责调取、使用和管理。 1.3本规定适用于对视频监控系统设备负责采购、安装、使用、维护、检修的部门和有关工作人员。 2职责范围 2.1保卫部负责行政办公楼及安全保卫所辖区域内所对应的视频监控场所的监控值班和信息的控制、使用、调取。根据监视控制区域内所发生的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保证正常生产秩序。 2.2安全质监部、生产计划部、动力装备技术部、输油处负责安全生产管理所对应得视频监控系统所辖区域的监控值班和视频信息的采集、使用和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2.3动力装备技术部负责公司所属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依照监控系统的操作说明,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操作使用手册,在监控系统投入使用前组织使用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使用操作手册。建立监控系统设备档案。设置监控操作员管理权限、管理员和操作员密码、严禁将权限和密码告知无关人员,做好保密工作。 2.4动力装备技术部负责(生产计划部配合)监控系统设备安装、调试和移交相应管理部门使用,异常情况和故障的排除。确定摄像监控器系统的专门管理员,制定定期检查维护制度,做好每周技术维护、检修等工作,如:异常发热、异常噪音、图像消失或不能录像以及监控值班人员不能处理的其他异常情况,建立检修档案,保证及时为生产、安全管理提供第一手录像资料和现场状态。 2.5生产计划部、办公室分别负责制定对本部门所辖视频监控值班的值班制度并监督值班工作人员认真执行。 3管理维护 3.1使用视频监控系统的部门和有关工作人员在监控时应切实加强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发现监控设备和所对应监控场所的异常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对不安全情况进行处理,保证监控设备正常运行,保证安全生产及内部正常社会治安管理顺利进行。 3.2使用监控系统部门的值班工作人员应做好值班记录以备查,不得擅自更改监视画面,改变监视摄像角度,发现生产现场或安全保卫场所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置并报告部门领导,避免扩大事故及造成治安案件。

集中管理互联网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集中管理互联网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V1.2 深圳市天视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概述 (3) 2.系统特点:(解决关注的问题) (3) 3.组网应用: (3) 3.1.应用系统架构: (4) 4.主要组件功能: (5) 4.1.中心平台子系统VM6000服务器的主要功能: (5) 4.2.(aUC)移动监控客户端的主要功能: (5) 4.3.(IPC)网络摄像机的主要功能: (5) 5.主要产品技术规格书和典型配置清单 (5) 6.典型案例:详见“附件H:典型案例列表”。 (5)

1.概述 总部集中管理互联网视频监控解决方案,是基于IP架构,是针对有总部、分部概念,有用户权限管理和级别的概念,通过互联网传输图像,总部有专线(固定IP)接入Internet,分部有非专线接入到Internet的网络环境,总部多人同时看任何摄像点,分部用户只看本部的摄像点的商用行业的应用。在分部安装网络摄像机,将分散、独立的视频采集点进行联网,满足在中心多人同时实时视频监控,实现跨区域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统一管理、统一调度等功效。适用于有分部的企业、集团等场景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各行各业的管理决策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直观的扩大视觉和听觉范围工具,成为一种对各行各业都较为行之有效的监督手段和管理资源。 2.系统特点:(解决关注的问题) ?快速搭建分散摄像点的统一监控系统:该系统能把跨区、分散、离城市较远的摄像点,快速搭建成总部统一的实时监控系统。 ?总部多人实时监控系统:该系统能解决Internet传输带宽瓶颈,满足某摄像点处于焦点时,多用户同时浏览,没有带宽瓶颈。 ?节省网络传输资源的监控系统:与同类产品相比,该监控系统的前端存储、按客户端的需求勾流。在按需勾流机制下,系统中的网络摄像机、平台服务器、客户端等组件之间不产生多余视频流的传输,能够控制接收实时流的总入口网络带宽,可根据用户优先级勾流,这种机制大大节省通讯带宽。 ?强大统一的WEB客户端:VM6000集成WEB服务器,对外提供统一的Web访问界面,与用户PC建立B/S架构。通过VM6000提供的Web管理界面,用户可以在任何一台带有网络浏览器的终端上,轻松实现系统的业务配置、用户管理、设备管理、音视频实况预览、实况轮切、历史图像的点播回放、云台控制、告警联动、Web客户端抓拍和录像、录像下载。 3.组网应用: 该系统主要由前端网络摄像机、中心监控平台、监控客户等组件组成。中心监控平台是1台VM6000集成监控平台服务器,总部的监控中心采用C/S架构的统一客户端7×24小时监控,管理型用户采用B/S架构,通过办公PC的IE根据职能要求监视,前端摄像机前端移动侦测储存,前端在紧急按钮、固定时间、移动侦测上传VM6000中心录像备份。总部中心监控平台VM6000采用固定IP地址的有线/光纤宽带接入Internet,分部的摄像机统采用ADSL或宽带接入Internet。摄像机前端D1存储,总部、分控中心、WEB用户远程调用,而且随时实时CIF@25F实时监控和双向对讲。单台VM6000最多可管理1000个

海康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平台V13用户操作手册

min 海康威视iVMS-9300综合监控与运维管理平台 用户操作手册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2016.3

目录 目录 (1) 第1章前言 (5) 1.1编写目的 (5) 1.2术语和缩写 (5) 第2章平台概述 (6) 2.1环境要求 (6) 2.1.1运行硬件环境 (6) 2.1.2运行软件环境 (6) 2.2用户登录 (7) 第3章运维概况 (7) 3.1视频概况 (11) 3.1.1视频概况 (11) 3.1.2一键运维 (13) 3.2卡口概况 (14) 3.2.1过车统计 (15) 3.2.2资源信息 (15) 3.2.3服务器信息 (15) 3.2.4最新异常信息 (16) 第4章巡检中心 (16) 4.1运行监测 (17) 4.1.1监控点视频 (17) 4.1.1.1 监控点明细查看 (17) 4.1.1.2 视频预览 (18) 4.1.1.3 工单上报 (19) 4.1.1.4 视频质量诊断图片查看 (20) 4.1.1.5 图像重巡 (21) 4.1.1.6 查询导出 (21) 4.1.2录像 (22) 4.1.2.1 录像详情查看 (23) 4.1.2.2 巡检一次 (24) 4.1.2.3 工单上报 (24) 4.1.2.4 查询导出 (25) 4.1.3卡口 (26) 4.1.3.1 卡口信息 (26) 4.1.3.2 异常信息 (28) 4.1.4编码资源 (29) 4.1.4.1 设备详情查看 (30) 4.1.4.2 工单上报 (31) 4.1.4.3 查询导出 (31) 4.1.5解码资源 (32) 4.1.5.1 解码资源详情查看 (33) 4.1.5.2 工单上报 (33)

智能化IT运维管理平台方案建议书

智能化IT运维管理平台 方案建议书

目录 1技术方案概述 (6) 1.1编制说明及依据 (6) 1.1.1编制说明 (6) 1.1.2编制依据 (6) 2项目需求分析 (10) 2.1成果预期与成果目标 (10) 2.2对项目的解读与理解 (11) 2.2.1强化主动监控,实现集中管理 (11) 2.2.2快速定位故障,减少维护成本 (11) 2.2.3提升主动管理、辅助分析决策 (12) 2.2.4直观运行展现,快速指挥调度 (12) 2.2.5规范日常流程,有序高效协作 (12) 2.3主要问题、重点及难点的阐述 (12) 2.3.1实现统一监控、处置及展现 (13) 2.3.2完整、有效、统一的配置管理库 (13) 2.3.3符合ITIL规范的基础服务流程 (14) 2.3.4可灵活定制的运维流程引擎 (14) 2.3.5通过服务目录、服务级别管理提升运维服务质量 (15) 2.3.6简单易用的报表设计器 (15) 2.3.7统一的运维服务门户 (16) 2.3.8面向不同运维视角的个人工作台 (16) 2.3.9完善、严格的权限和认证管理 (16) 2.3.10标准、灵活的开放接口和扩展需求 (17) 3体系及制度建设 (18) 2

3.1参考标准与方法论 (18) 3.1.1运维体系参考标准规范 (18) 3.1.2IT运维管理成熟度分析 (19) 3.1.3运维体系建设方法论 (21) 3.2运维管理体系规划 (24) 3.2.1运维管理规划目标 (24) 3.2.2运维管理总体规划 (24) 3.3运维管理管理制度建设 (26) 3.3.1运维流程管理规范 (26) 3.3.2IT运维操作管理规范 (26) 3.3.3进行运维服务提升评估 (27) 4平台技术方案 (28) 4.1总体设计方案 (28) 4.1.1总体设计技术路线 (28) 4.1.2系统总体功能架构 (29) 4.2功能设计方案 (31) 4.2.1资产配置管理库(CMDB) (31) 4.2.2集中监控管理(监控中心) (48) 4.2.3操作审计管理(操作中心) (115) 4.2.4运维服务流程(流程中心) (123) 4.2.5运维统计分析(度量中心) (179) 4.2.6运维管理门户 (189) 4.3非功能设计方案 (225) 4.3.1系统性能设计 (225) 4.3.2系统扩展性设计 (225) 4.3.3系统安全性设计 (229) 3

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1.1.ESB服务总线 1.1.1.概述 各业务系统提供大量的服务接口,如何实现这些服务和接口的编排、调用、重组等,我们采用的是应用服务总线的模式。通用服务总线采用可靠消息服务(不丢失,不复传)在应用系统之间通过基于消息的异步方式集成各应用系统。 1.1. 2.架构设计 ESB服务总线架构图 ESB服务总线是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的一个中心组件,它负责接入各种服务资源,通过采用统一服务接口使得各种服务或应用与服务之间可以相互方便访问,以星形结构替代了原来各服务之间的点对点结构,极大地优化了系统连接架构,降低了系统集成的复杂度。 1.1.3.功能设计 ESB应用服务总线基于消息交换组件开发。采用消息交换组件提供的可靠消

息服务(不丢失,不复传)在应用系统之间通过基于消息的异步方式集成各应用系统。针对不同系统所处理的消息格式各不相同的特点,ESB应用服务总线提供了专门的格式代码转换器在不同的消息格式之间按照预先定义好的转换规则进行自动的格式转换,然后将结果自动路由到目标应用系统。在消息转换的过程中ESB应用服务总线能够识别XML,C结构,JMS等多种消息格式;对消息的各种操作包括消息的来源、消息的目标应用、所期望的消息格式等通过定义各种操作规则(Rules)进行。 ESB应用服务总线可以作为一个消息代理来实现这些功能。 消息代理提供了消息传递层以及消息代理集线器,可被用于消息的处理、转换和分发,并能够将这些功能与发布/预订功能结合在一起。 应用程序格式转换和智能路由功能 作为各个应用的数据吞吐机,提供多种数据格式服务,其中包括:用户自定义格式,用户可以为每一种应用定制自己的消息格式,通过这种消息格式来连接原有的旧的应用; XML格式;面向纪录的信息格式,如C的头文件,COBOL records 等。对于这些消息格式,提供相应的剖析器进行解析,实现它们之间的格式转换。如对于用户的bit stream的输入信息可以输出为XML的格式,反之亦然。从而无缝地连接现有的应用,并可以采用XML的新标准开发新的应用。提供检查和过滤功能,根据所传输数据的内容做动态路由。 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作为各个应用的数据处理机,对经过BPI的数据进行各种处理操作,如计算、过滤等,使得数据在从BPI经过时便可以被进行相应地计算,从而发往目的应用系统;支持数据仓库,对各应用系统所传输的数据进行集中记录,便于以后的审计和分析。 对各种应用系统的接口功能 提供强大的连接性,既提供各种与现有商业应用连接的Adapter,可以将企业内部各种应用系统进行无缝连接,如SAP,Notes,Sibel,SWIFT,People Soft,I2等,支持各种标准数据格式或应用的接口,如XML, JDBC,对于这些应用可以不必开发新的接口,减少开发的工作量;同时提供应用程序接口,以开发客户化的连接件。

大华综合监控管理平台软件(DSS-T)功能和环境描述(方案用)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DSS-T功能及运行环境介绍 大华综合监控管理平台软件系列 2014-01-27 该文档主要介绍DSS-T平台软件产品的功能及运行环境方面的内容,可供各区域了解新产品特性及用于各招投标或项目方案中的软件介绍部分。其中章节排列及字体、字号等篇章设计,请应用时自行按需调整。

目录 1 平台软件功能 (2) 1.1 功能结构 (2) 1.1.1 用户界面层 (2) 1.1.2 业务应用层 (3) 1.1.3 系统服务层 (3) 1.1.4 设备接入层 (3) 1.2 基础功能 (4) 1.2.1 视频实时监控 (4) 1.2.2 录像回放 (5) 1.2.3 实时图片监控功能 (7) 1.2.4 布撤控和黑白名单功能 (8) 1.2.5 数据比对 (9) 1.2.6 历史数据查询 (9) 1.2.7 流量统计 (10) 1.2.8 数据手动校准 (11) 1.2.9远程管理 (12) 1.3 亮点功能 (12) 1.3.1 视图结合 (12) 1.3.2多级布控 (13) 1.3.10 车牌识别 (14) 1.3.3事件检索 (15) 1.3.4组合查询 (16) 1.3.5灵活联动 (17) 1.3.6图片合成 (17) 1.3.7 非现场执法 (18) 1.3.8 数据库分类设计和管理 (19) 1.3.9 大屏控制接入 (20) 2平台软件运行环境 (21) 2.1 硬件环境 (21) 2.1.1服务器配置要求 (21) 2.1.2服务器性能指标 (21) 2.2 软件环境 (22) 2.2.1 操作系统要求 (22) 2.2.2 数据库要求 (22) 2.2.3 IE要求 (22)

视频网络监控中的综合平台的重要性

视频监控平台一体机的重要性 视频综合平台一体机是集视频接入、存储、转发、管理于一体的软硬件设备,采用高性能硬件平台,内嵌视频监控系统软件,可直接实现视频监控的前端接入、媒体调度、视频存储、业务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对于前端设备较多的场合,使用上述模式联网已经不能满足用户方的需求,对于多类型设备联网后功能要求包括设备管理、参数设置、报警分发处理、分布式存储以及后期的分析处理都需要专门的平台软件配合相应硬件服务器群组备完成。一些增值服务需要在中心管理软件来实现,所以中心管理平台软件相应模块在整个系统中非常重要。 管理平台软件在应用中的特点 1、系统负载能力 系统负载能力是指平台管理软件能够支持的最大负荷稳定运行的视频监控点数和客户访问数。这项指标决定了平台软件系统的建设规模。当前,随着平安城市、金融联网等大型联网项目的实施以及跨地域性联网项目的建设,系统链接的设备越来越多,分控规模也不断扩大,因此整套系统的负载能力决定着联网项目的规模。为了满足上述需求,在平台软件系统中越来越多的引进了多级目录架构、多服务群组处理功能,以适应大规模联网需求。 2、人性化用户界面 以往的一些安防系统软件专业术语较多,影响了一部分普通用户的使用。所以一个成熟的平台监控系统需要简化用户操作,通过简便的图形化操作使功能菜单更直观,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的用户都能快速上手。例如采用web方式访问,通过页面快捷方式进入分级菜单以及充分利用鼠标功能等等,软件系统操作简繁与否在很大程序上影响系统的友好度。 3、简便的调试工具 在施工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预先对大批量的前端设备进行分配地址和参数设定,如果针对每个设备都要进行单独配置会是一件分厂繁琐的工作,通过使用平台软件中的配置功能,就可以实现对前端设备的批量设置修改,一方面可以大量节省调试时间,另一方面可以确保设定的一致性,提高前端产品的调试成功率。 4、功能模块化组合 由于前端设备在选用上比较灵活,分为PC式数字硬盘录像机、嵌入式DVR、视频服务器、网络摄像机等产品,因此在功能模块上可以根据需求配备不同的模块,例如客户端的基础上增加用户验证服务器、数字矩阵服务器、流媒体转发服务器等组件即可组成总和管理平台系统。另外,可以同时支持QCIF到D1的不同分辩率的前端设备,同时支持双码流压缩传输,满足不同行业对不同画质的需求。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的功能指标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必须的功能 1. 系统大容量。系统具备足够大的容量,满足长期业务发展、升级和扩容需要。采用平台分布部署架构,能够满足构建大型监控网络的需要; 2. 系统高质量。监控系统业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提供清晰的视频。为了保证视频质量,平台要能根据网络变化有一些应对措施,即要有较强的网络适应性。例如,在编码端可以依据网络带宽的变化,对编码的速率作适当调整;而在监控中心,可以采取流畅优先和实时优先两种策略供客户去选择; 3. 系统可靠性。视频监控已经被引入到很多领域的业务中,用户对视频监控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所以对系统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平台供应商应该在网络方面满足这个要求,例如,如果一条路由器的链路中断,那么要事先采取路由备分措施,保证整体链路的畅通;另外,在中心管理单元、媒体管理单元可能要做一些负载均衡的考虑; 4. 系统安全性。用户对安全性的要求比较高。安全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安全,一个是应用安全。应用安全,比如用户登陆方式的管理。传统的可能是用户名和密码,这种方式的安全级别比较低,中兴力维开发了USB-KEY的方式,除了用户名和密码的匹配之外,还要通过USB-KEY,用户才能够登陆系统。此外,对于安全性要求特别高的业务,系统能够指定每个用户的操作终端,只能在规定的终端看图像信息。通过这样的处理,为用户提供安全的监控业务和良好的管理接口,保证系统正常运营; 5. 专业化管理。以前监控系统都比较小,不需要专业的管理软件,有问题派人到现场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大型网络监控系统不可能采取这样的办法,而是需要一个专业的管理终端和一个专门的管理业务台,实现对监控业务的监控与管理,当摄像机出现问题或者网络中断,监控中心要能产生告警,及时处理系统故障,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发展迈向新的应用需求 随着网络视频监控的普及,而针对中小企业不同细分市场也将使中心管理平台呈现系列化趋势。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在运营商市场,由于运营商本身的策略、需求以及运营商本身对服 务器架构的开放性和可移植性考虑,软件平台仍将占据主导地位;而在行业和企业级市场,出于客户对稳定性、安全性、简单性、易维护性的考虑,硬件平台逐渐被行业和企业级用户认可,未来会成为行业应用的主流。NVR作为一个小型的、高度集成化的管理平台,作为硬件平台的代表,相信在以后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更广泛的部署,不管是带网络功能的DVR,还是混合型DVR。 网络视频管理平台这一市场在目前来讲,还没有形成统一的产品定义和标准,什么样的产品或系统才是真正的网络视频管理平台,各家有自己的看法,各家的解决方案也不一样。同时,也意味着这是一个蕴藏着巨大商机的市场,近几年来,监控厂商、网络设备厂商、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