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

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
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

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乘着歌声的翅膀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展示器乐合奏教学过程;

(2)依据谱例,边弹边唱高声部旋律;

(3)依据谱例,边哼唱高声部旋律边指挥;

(4)展示板书。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星星索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讲解民歌的概念;

(2)依据谱例弹唱主旋律;

(3)依据谱例,指挥学生进行哼唱;

(4)10分钟试讲并展示必要板书。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马赛曲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要有师生互动;

(2)介绍歌曲的主题思想;

(3)要有指挥环节;

(4)10分钟内讲完。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歌声魅影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10分钟;

(2)试讲时要有教师范唱环节;

(3)教学中须突出学生主体性。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九九艳阳天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十分钟内完成;

(2)试讲过程需设置对比欣赏环节;

(3)试讲过程要有适当板书。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韦伯音乐剧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需在十分钟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弹唱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指挥演唱。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音乐与舞蹈——大河之舞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按照舞蹈课的教学顺序进行;

(2)教师要带领学生弹唱旋律;

(3)教师要进行哼唱旋律,并用指挥手势进行指挥;

(4)教授学生简单的踢踏舞动作;

(5)要有板书展示。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手拉手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教师弹唱主题旋律,并带领学生哼唱主题旋律;

(2)有民族合奏形式的加入;

(3)有适当板书设计。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1.题目:绣红旗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要在10分钟内完成;

(2)试讲过程中要有范唱;

(3)试讲过程中要有适当板书

1.题目:洪湖水,浪打浪

2.内容:

3.基本要求:

(1)教学过程中需要有提问环节; (2)环节设置需具备引导性,由浅入深; (3)教学过程中要有互动环节。

准考证号: 姓名:

所在考场:

某中学:

抽题时间: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弹唱示范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适当板书。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3.基本要求:

(1)试讲时间在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互动环节。

(3)试讲过程需要有适当板书。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模考题(高中音乐)

准考证号:姓名:所在考场:某中学:抽题时间:

【基本要求】

1、试讲10分钟之内完成

2、试讲时需要有乐曲讲解环节

3、试讲过程中需要有适当的板书

音乐面试及试题

第一部分: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实践(共10分) 根据音乐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得信息来源及主要活动方式,当前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第二部分:音乐教育的基本知识与技能(90分) 1、将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半音)的律制叫做。 2、在五线谱中,谱号的作用是用以确定音符的记号。 3、在乐谱中,小节线的作用是用以划分规律的记号。 4、调号是用谱号后升、降号的多少来表示的,c小调的调号有个,C商调的调号有个。 5、在五声调式中,由两音之间构成唯一的大三度。 6、近关系调的主要特征之一是两调之间的和弦较多。 7、在大、小调体系中,大、小调式各有种形式。 8、在单音程中,自然音程共有个。 9、在乐谱中“”这个记号的意义是。 10、由相邻音级构成的全音,称为,由或构成的全音,成为变化全音。 11、在单音程中,自然音程共有个。 12、B大调中的#G音用首调唱名法演唱,它的唱名是。 13、世界上第一位发明十二平均律的是中国明朝人。 14、歌剧《茶花女》的第一幕开始不久时,剧中男女主角的二重唱歌曲是《》。 15、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是选自的歌剧《》,这部歌剧描述了一个发生在中国元朝都城的故事。 16、中国现代歌剧发展史可以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创作的《扬子江暴风雨》算起。

17、是一种大型的器乐体裁,它是指富有深刻思想内容、结构形成严谨和表现手法丰富多样,并用奏鸣曲写成的大型器乐套曲。 18、有一首明清琵琶古曲,曾用过《夕阳箫鼓》、《浔阳琵琶》等曲名,1925年改成民乐合奏后,取名为《》。 19、《第一钢琴协奏曲》是1930年告别故乡波兰之前创作的一首乐曲。 20、京剧是我国戏曲艺术库中一颗闪亮的明珠,至今有多年历史,以和为主要唱腔。 21、五线谱有两种唱名法:唱名法和唱名法。 22、“atempo”的中文意思是。 1、下列速度术语中,哪一个是最慢的? A、Moderato B、Lento C、Presto D、Andante 2、调号相同的调称为: A、关系大小调 B、等音调 C、同主音调 D、同名调 3、下列标记中表示小快板的是: A、Allegro B、Andante C、Allegretto D、Adagio 4、下列音程中音数是4的有: A、增五度 B、大三度 C、减七度 D、纯五度 5、小字组a至小字一组c之间共包含几个半音? A、二个 B、三个 C、四个 D、五个 6、以E为下方音向上构成大七度音程,其上方音应为: A、C B、#D C、C D、D 7、将纯四度音程的下方音降低增一度后,其应成为: A、大三度 B、减四度 C、增四度 D、减五度 8、增六度与下列哪个音程互为等音程。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高中美术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美术《颜勤礼碑》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游戏导入,教师提问:“书法大师有哪些?”请同学跟着这种节奏以文字接龙的形式来做答:“王羲之、柳公权、赵孟頫、颜真卿……”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颜真卿,说说他的作品。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 学生交流回答,揭示课题:颜勤礼碑。 活动二:直观感知

教师提出问题: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什么时候的作品?作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学生浏览教材并回答:颜勤礼碑是《夔州都督府长吏颜勤礼碑》的简称;乃颜真卿71岁时为其曾祖父勤礼撰文并书碑。 活动三:形式分析 1.教师出示颜勤礼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此碑帖是什么字体?你是怎么判断的? 学生回答:楷书,横平竖直,结构方正。 2.引导学生观察作品中笔画、结构,追问:颜勤礼碑的书法特点是怎样的?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在笔画方面,横轻竖重,提按对比强烈,竖画微微相向而带弧势,点画笔法易方为圆,丰腴劲健,圆润饱满可爱。结构方面,结体平画宽结,开阔舒展,外紧内松,宽博浑厚,雍容大方。 活动四:总结领悟 教师引导学生尝试总结楷书欣赏的角度,并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一组进行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从笔画、结构、用笔、章法等方面进行欣赏。 活动五:对比欣赏 教师讲述颜真卿和柳公权并称“颜筋柳骨”,出示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图片,引导学生根据之前的分组,对比观察: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有哪些不同之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对比。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颜真卿横轻竖重,竖画微微相向而带弧势,柳公权书法画画匀衡瘦硬。颜真卿结体平画宽结,柳公权书法结构严谨、一丝不苟。即颜书厚实,柳书瘦劲。教师总结补充,反馈学生的回答。 活动六: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提示学生中国书法博大精深,各书体有不同的形式特点,希望大家多观察多欣赏多总结,并留作业搜集其他著名书体的作品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谈一谈书法的发展? 【参考答案】 先秦书法:主要有甲骨文,青铜文,石刻文,帛书和简书。 篆书是先秦时代、秦代和汉代前期通行的正体文字。 汉代书法:以隶书的成就较高。 魏晋南北朝书法:产生了楷书、行书和草书。特别是唐代楷书的楷法完备,后人称唐代书法“尚法”。主要代表书家有钟繇、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 宋代书法:宋人崇尚自然率意的情趣,故而体现在书法上是“尚意”。题目来源于考生回忆2.谈一谈书法中的用笔? 【参考答案】 中锋运笔是毛笔书写时的主要运行方式。由于毛笔是圆锥状态的,因此中间的笔毫要比两边的厚一些,墨汁多一些,所以写出来的笔画呈圆润浑厚的立体感觉,显得很饱满。这就叫“中锋运笔”。运笔的关键在于会使用中锋,会调节笔锋,令其保持中锋运笔,这就是笔法。 偏锋运笔与中锋运笔不同。偏锋运笔笔锋不在笔画的中间,而在其某一边行走;即笔锋处于

结构化面试:音乐教师面试考题

音乐教师招聘:结构化面试经典题型 1、面试问题:你认为什么样的教学形式能使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 与唱歌课相比,在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参与的机会大大减少。为了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使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我认为如下几种方式能够让我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充满活力。 第一,试讲过程中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音乐游戏具有愉悦性和互动性,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低年级的音乐欣赏教学。如:听赏《跳绳》中,让学生边听边跟着音乐节奏跳绳,感受乐曲快乐、活泼的气氛。 第二,结合生动的故事进行教学。每个儿童都喜欢听故事,利用他们这一特点,结合音乐来讲故事,能迅速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如:在欣赏《动物狂欢节》时,我编了一个动物们过新年的故事,并结合图片和音乐边听边讲,迅速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对作品的理解。 第三,亲身参与音乐表演。表演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伴奏表演、舞蹈表演、歌唱表演、各种角色扮演……教师可以根据音乐欣赏的内容进行选择,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表演时,主要是要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创造热情。例如:在欣赏《钟表店里》,让孩子们用不同乐器:三角铁、小铃、沙球分别敲击节奏来表现大钟、小钟、秒表在钟表店里开音乐会的欢乐场面。 总之,一堂充满活力的音乐欣赏课,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美妙和神奇,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浓厚兴趣,获得美好的音乐享受,从而逐步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逐步积累鉴赏音乐的经验。 2、面试问题:在如何在不违背新课标理念的前提下进行音乐“双基”教学? 音乐学科新课改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改变原来课程中的“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但如果将课堂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感受意境、创设活动氛围上,学生不学习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就不能深入音乐欣赏之中,去体验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学习“双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第一,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音乐。例如学习音阶关系时,可以结合歌曲《do re mi》;学习不同乐器音色时,可以结合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第二,加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通过任务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分组完成任务,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第三,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事物进行教学。例如学习附点音符时,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别看我只是一只羊》。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将陌生、难记的音乐符号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学习终止线时,可以编成:姐妹两个一样长,一个瘦来一个胖。排在队伍最后边,歌曲唱完它出场。 “双基”是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必备条件。音乐教学中,学生只有具备了最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才有可能对经典的艺术作品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3、面试问题:高中歌唱模块教学以合唱内容为主。由于学生合唱基础普遍薄弱,歌唱模块教学初始阶段进入多声部教学十分困难,而课程标准又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与要求。面对这一问题,你有什么可行的解决措施与方法? 面对合唱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应当耐心指导。具体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面试高中英语《Music》试讲稿

《Music》试讲稿 《Music 》选自人教版高中英语一年级下册 T:Good morning, class, yesterday, we learned the passage about the bands, so, does anyone want to sing a song of a band for us? Have a try! S:yes! T:Good, Li Hui, the angel, Maydays song, it sounds so marvelllous! Thank you! So, Mayday is a band, yes? Yes, Mayday has 5 members, yes? Yes, look at the two sentences, how to make the two to an attributive one? The monitor, Mayday is a band which has five members. Very good! We have already learned attributive clause in unit1. Today we’ll learn something new about attributive clause. Presentation Open your books, turn to page 34, look at the title, the band that wasnt. How do you think about this title? Whats the meaning of it? Okay, Xie Fei, please, good, the band was not the band, sit down, much clearer, anyone? Please, Wang Chanchan, the band is Monkees, Monkees was not a usual band. Thats right, sit down, please. “that” guide an attributive clause, now, 2 minutes, find out attributive sentences in the passage.

最新高中音乐教师资格面试真题及解析

2019年上半年高中音乐教师资格面试真题 高中音乐《如歌的行板》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在课堂伊始播放乐曲,设问:同学们,我们刚才欣赏的是什么风格的音乐?(俄罗斯)教师追问:大家感觉俄罗斯音乐有什么特点呢?(充满诗意、深情、宁静、忧伤) 2.老师讲解,1877年俄国大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听了柴可夫斯基的一部音乐作品后,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说:“已经接触到忍受苦难的人民的灵魂深处”这究竟是一首怎样的乐曲呢?以此带领学生欣赏《如歌的行板》。 (二)初步感知 1.介绍作曲家,播放视频资料,柴可夫斯基以及他的作品剧照。 柴可夫斯基,俄国作曲家,生于贵族家庭。他是一个善良、忧郁的音乐诗人,被奉为世界级音乐旋律大师,也是浪漫乐派代表之一。他动人的音乐深深地打动了全世界人民,提到俄国音乐家,往往第一个就会想到他,可以说他是俄国民族音乐继承者与西方音乐的汲取发扬者。他创作的作品中,有大家所熟悉的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和交响诗《罗密欧与朱丽叶》《悲怆》等。 2.聆听音乐《如歌的行板》并作背景介绍。 1869年,青年柴可夫斯基住在他妹妹的家里。一天忽然听到窗外粉刷墙壁的泥水匠在哼唱一支动人的民歌,柴可夫斯基立即被这支淳朴优美而又婉转凄恻的民歌吸引住了。第二天,他找到了唱歌的匠人,把民歌记录下来,配上和声,收进了他在这一年中编成的《俄罗斯民歌五十首》。两年以后,他在写作《D大调弦乐四重奏》的时候,又用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第二乐章就叫《如歌的行板》。 (三)探究学习 全曲由两个主题交替反复而成。乐曲的第一部分由三个乐段构成。 1.聆听主题一 聆听并设问:同学们,这段旋律给你怎样的感觉?(旋律委婉,给人忧郁、沉思的印象,情绪十分压抑。) 教师总结:第一乐段的旋律用变奏的手法重复了一遍,这就是第一主题,也就是《凡尼亚坐在沙发上》的民歌曲调,由四二拍与四三拍混合作成,但是过渡却很自然、流畅。

初中音乐11个-2020下半年2021年上半年1月份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初中音乐《铃儿响叮当》 一、考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演奏歌曲《雪绒花》,并提问:这首歌曲叫什么?描写什么景色的歌曲?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这首歌曲是《雪绒花》,描绘了冬天美丽的场景,从而导出课题《铃儿响叮当》。 (二)初步感知 1.初步感知 (1)初听《铃儿响叮当》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欢快) 教师总结:作品是一首情绪欢快地美国民歌。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师生共同总结:描绘了一群孩子冒着大风雪,坐在马拉的雪橇上,他们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马铃声回响在原野。 (三)探究学习 1.教师带领学生练习音阶吹奏,并提醒学生,练习过程当中,注意气息的练习。 2.教师带领学生吹奏旋律,吹奏的过程中给强调连音与非连音的区别,并示范演奏,反复练习巩固。 3.练习完毕后,提问学生:还有哪些难以掌握的地方? 学生学生自由回答。 4.教师分小节针对性的示范演奏解决,并反复练习巩固。 5.教师带领学生完整演奏一遍,并提问学生:音乐的旋律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旋律以上行为主,热烈欢快,表达了喜悦的心情以及对冬天的喜爱。 6.教师带领学生加入感情完整演奏一遍。 (三)拓展延伸 展示活动: 1.小组讨论如何用自己的才能表现节日的喜庆气氛。 2.三个小组的拓展活动:乐器组、歌唱组、舞蹈组。 3.教师指挥,三个小组合在一起进行展示。 4.小组之间进行点评,教师总结点评。 (四)小结作业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音乐,让我们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吧! 【板书设计】

(完整word版)2018下半年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2018年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美术学科-试讲及答辩-考题解析 高中美术《油画艺术的风格》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欣赏并说一说在视频中见到了哪些熟知的油画作品? 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油画艺术的风格》。 环节二:作品赏析 (一)直观感知 1.教师简单介绍油画的材料以及起源:油画是西方绘画艺术的一种,起源于15世纪,用含油质的颜料在布及木板上绘制。 2.教师播放一系列的油画作品(樱桃、红色瓶子、铜水罐)等,引导学生欣赏并思考:这几件油画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总结油画的流派分类:一类为写实性作品,另一类为表现性作品。 (二)具体分析

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欣赏《铜水罐》《红色瓶子》,小组尝试从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 (三)总结领悟 1.小组尝试分析《铜水罐》《红色瓶子》传达的情感。 学生大胆回答,教师总结:《铜水罐》揭示劳动人民质朴的生活;《红色瓶子》追求的是一种纯粹、诗意的表现。 2.提出问题:写实性油画与表现性油画有哪些不同?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总结:20世纪以前的油画风格大多以写实为主,利用透视等传统的艺术表现手段,真实地再现对象。当代的油画更多的是注重艺术家自身情感的表达,突出画面本身,突出色彩、形状与肌理。如抽象派、野兽派等。 环节三:比较鉴赏 教师展示一系列的油画作品,以小组为单位赏析,并选择喜欢的作品尝试分析。 《静物》构图简洁、平稳,色彩运用平涂的手法,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气氛。 《穿蓝色衣服的小结》构图均衡,造型夸张,色彩纯度较高,鲜艳明亮。 环节四: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回顾油画的不同分类及其特点。 2.课下查阅油画的资料,并尝试分析。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说一说你最喜欢的油画大师。 【参考答案】 蒙克,是德国表现主义美术的先驱,他出生于挪威,长期侨居德国。其油画作品描写了他的亲身遭遇和内心感受,主题大多都与疾病、死亡、性爱相关,呈现出颓唐、不安、悲观、恐惧等世纪末情绪。《呐喊》是蒙克重要的作品,它被视

2019年上半年高中音乐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

2019年上半年高中音乐学科教师资格面试试题精选 一、考题回顾 高中音乐《猎人合唱》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创设情境,播放歌剧《自由射手》片段;提问学生,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有什么感觉?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刚刚老师所播放的是德国作曲家韦伯的代表歌剧《自由射手》,反映了善良与爱情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主题。歌剧是通过歌唱的方式来体现故事的发展,歌唱的方式也是丰富多彩的。 引入课题,男声合唱——《猎人合唱》 (二)感受体验 1.初听歌曲,并设问:“歌曲的旋律如何?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曲旋律较为流畅、奔放,具有浓郁的德国的民间风格。咏叹调即抒情调。这是一种配有伴奏的一个声部或几个声部以优美的旋律表现出演唱者感情的独唱曲,它可以是歌剧,轻歌剧,神剧、受难曲或清唱剧的一部分,也可以是独立的音乐会咏叹调。 2.复听歌曲,并设问:“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歌词充分地表现了猎人们坚毅勇敢、勤于劳动的豪爽性格,也很好地表现了他们热情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面貌。 (三)学唱歌曲 1.进行简单发声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进行发声。 2.教师范唱歌曲,学生小声哼唱,边唱感受音乐结构。 3.教师讲解歌剧《自由射手》的创作背景,带领学生初步认识韦伯。 4.教师弹奏钢琴,学生跟唱乐谱,并提示每个乐段的不同音调不同。

5.教师讲解每个乐段的特点,并分段教唱。第一部分节奏感强,展现了策马奔驰森林狩猎、热情豪放,以及捕获猎物尽情欢乐喜悦的画面;第二部分通过倚音的加入,描绘骑马歌唱粗犷豪放兴奋的场景。 6.分声部进行学习,体会不同声部的音响效果,强调声部与声部之间的和谐进行。 7.教师指挥学生合作演唱歌曲。 8.填词演唱歌曲,并展现出合唱中,每个声部的和声魅力。 9.分组进行竞赛演唱,并进行评价。 (四)巩固提高 教师将学生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歌剧中的角色进行模仿扮演,提醒学生注意与组内其他成员的配合。 创编完成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那一小组。 (五)小结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猎人合唱》,了解到什么是歌剧,领略了咏叹调的风格特点。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为深入了解到歌剧的魅力所在。 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我国优秀的歌剧作品,对比欣赏一下,并和同桌讨论自己的心得体会。 四、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在教学过程中,你为什么采用分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巩固拓展? 【参考答案】 巩固拓展是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掌握的新知,拓展学生的视野。我之所以采用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根据歌剧的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模仿表演。增强对歌剧的理解以及加深对歌曲《猎人合唱》的掌握程度。这样做既能够对新学习的音乐作品进行巩固,同时学生又可以充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有所加深,也提高了音乐欣赏、表现、创造以及艺术审美的能力。 2.你的教学重点是如何体现的? 【参考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中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第一批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谈话导入,在我们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冬奥会是都有哪些体育项目,你喜欢哪一个?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花样滑冰可以说是最精彩的一个比赛项目,大家知道他的背景音乐都可以用哪些吗?并以此引出本节课的课题《溜冰圆舞曲》。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乐曲并设问:“这首作品的演奏形式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管弦乐演奏,在序奏中圆号奏出徐缓的低音,使人联想到冬天的景象。 2.复听乐曲并设问:“这首作品是几拍子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该乐曲为3/4拍子舞蹈,跳舞时一对对男女舞伴,按照舞曲的节奏旋转打圈,动作轻快、优美,情绪热烈、欢快。典型的圆舞曲伴奏音型是强弱分明的三个均匀的四分音符(在3/8拍则是八分音符),每小节一个和弦,第一拍是强拍,奏和弦的低音。第二、三拍是弱拍,在较高音区奏其它和弦音。 (三)深入探究 1.聆听第一小圆舞曲ab主题并设问:“第一小圆舞曲ab主题的节奏、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a主题节奏平稳,旋律流畅,使人联想到人们溜冰时优美的舞姿;b主题运用八分音符来强调节奏,使乐曲充满欢快活泼的情绪。 2.聆听第三小圆舞曲a主题作品并设问:“主要的演奏乐器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主要是小提琴演奏。”随后追问:“第三小圆舞曲与第一小圆舞曲a主题的节

奏有什么变化?”学生交流讨论后发言,教师总结发言:“第三小圆舞曲转回原来的A大调,性格相同,节奏平稳流畅。” 3.聆听第三小圆舞曲b主题作品并设问:“与a主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轻快活泼的情绪,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落在小节内最后的一个弱拍上,形成了一种切分的效果,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4.带着对歌曲的理解,跟着音频简单学唱第一小圆舞曲ab主题。 (四)拓展延伸 分小组尝试创编舞蹈动作,十分钟后请各组进行表演,并互相评价推选出最受欢迎的那一小组。 (五)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乐曲《溜冰圆舞曲》,并了解了舞曲的风格特点。在聆听与学唱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歌曲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够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音乐,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养成良好的欣赏音乐艺术的习惯。 作业:请同学们课后搜集其他国家的舞曲作品,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最新最全的学术论文期刊文献年终总结年终报告工作总结个人总结述职报告实习报告单位总结演讲稿 高中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汇总了历年教师资格证精选面试真题(小、中、高),欢迎阅读。 一、小学美术 1.剪纸 2.欣赏课,能区分油画,国画,雕塑,照片的特点,四幅画的描绘形象,价值观的取向。 3.低年级的漫画欣赏课 4.生活日用品的联想 5.玩玩水粉画 要求:让学生了解水粉工具及特点,认识三原色以及三间色,水粉线条的粗细,水粉的厚薄特点,画纸绘或板绘。 6.低年龄段了解线条纹样。 要求:为衣服画上条纹的纹样。粗细深浅。 7.《画中画》 8.我们身边的线条 要求:组织学生寻找生活中不同的线条;合理示范,不同线条所表达的不同情感;一些范画,罗冠中的春如风。 9.认识交通标志,低年级。 要求:制作头饰,步骤也要写。 10.小园艺师 11.阴刻与阳刻 12.给您提个醒,手工设计警示牌现场有道具 13.《记忆大比拼》 14.交通标识 要求:(1)认识并了解交通标志的含义。(2)设计并制作交通标志。

15.巨匠童心鉴赏齐白石画作 二、初中美术 1.我喜欢的动漫形象 2.希施金的造船林 3.《静物》,要求用静物改画的方法让学生画一副静物图。 4.达利油画:永恒的记忆 5.现代环境艺术设计 6.了解纹样 7.狼牙山五壮士 8.水墨中国画 三、高中美术 1.《卡通画》 要求:试讲十分钟示范方法过程 2.近代雕塑断臂维纳斯 答辩题目:教学重难点是什么?你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是什么? 3.写实主义雕塑 2017教师资格证面试常见问题 2017教师资格证面试问题及答案 2017国考教师资格证面试题库 2017教师资格证面试注意问题大汇总 2017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教师资格证面试常见问题2017 2017幼儿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题库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听说你对XX很精通,不妨谈些你的看法吧? 2、外企面试三技巧

2018上半年高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试题第四批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出新课。 故事:发生在越南战争中,主人公金与美国士兵克里斯在纷扰的战火中邂逅,越战结束后,美国撤兵,克里斯与金在大使馆擦肩而过,若干年后,克里斯在得不到任何金的消息后与其他人结婚,金则艰难的抚养与克里斯的孩子,默默承受生活负重,期盼与爱人重聚。也许只有悲剧才能释怀这段阴差阳错的爱情,才能成就一位伟大的母亲。

(二)学唱歌曲,深入学习 (1)完整聆听乐曲。 ①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 ②根据音乐情绪想象画面,并画出旋律线。 ③这段音乐剧才用了那种演唱形式? (2)再次聆听歌曲。(提问:音乐节拍是什么,歌曲速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3)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课件出示歌谱、节奏谱) (4)学唱歌曲 ①教师范唱,引导学生随着老师小声哼唱。 ②学唱第一声部的乐谱。(A:附点及连音线的把握;B:高位置演唱及气息控制) ③教师钢琴弹唱第二声部乐谱,学生跟唱(演唱三连音对节奏的把握。) ④分为男女两个声部,共同演唱乐谱。 ⑤分为男女两个声部,有感情的演唱歌词。 完整演唱歌曲,教师指导学生带着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感情演唱歌曲《太阳和月亮》。 (三)巩固延伸 (1)教师介绍及讲解音乐剧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四大音乐剧《猫》《西贡小姐》《歌剧魅影》《悲惨世界》并称为四大音乐剧。音乐剧是一门综合戏剧、音乐、舞蹈的大众表演艺术,是一种音乐舞台剧。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音乐贯穿始终。 (2)欣赏西贡小姐中《我们的歌》选段,感受音乐剧中不同选段的情绪。 (四)课堂小结,作业设置 教师总结:今天学唱了音乐剧选段同时掌握了音乐剧知识,丰富了音乐视野。学生课后欣赏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小学音乐——《放马山歌》 一、考题 二、考题解析 小学音乐《放马山歌》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同学们听说过“泼水节”、“孔雀舞”吗?②你知道他们是属于我国的哪个地区吗? (2)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导入本节课的新课: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2.新课教授 (1)初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进行绘画,将你听到的乐曲内容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聆听欣赏,你能感受出这首乐曲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3)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并轻声跟随伴奏哼唱乐曲旋律。 (4)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提出演唱要求: ①乐曲总共演唱4遍,请4组同学分别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舞蹈动作。 ②演唱顺序是:同学们依照谱例,1、2、3组同学依次按照谱例要求按顺序演唱,第4组同学演唱时跳过1、2、3组同学的标记小节来演唱。 (5)加入乐曲歌词,并跟随钢琴伴奏,依照刚才的分组顺序进行再次演唱。 (6)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运用欢快、活泼的情感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3.拓展延伸 (1)教师播放云南人民的生活场景视频,让同学们观察云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并通过视频观察云南人民放马时的动作特征; (2)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3组,进行小组讨论,为整首歌曲编配舞蹈动作; (3)教师为同学们进行钢琴伴奏并演唱,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

4.总结作业 学习演唱歌曲《放马山歌》,了解我国云南地区的民族音乐,了解云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56个民族是一家”的情感。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要求演唱第一段和第四段?【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因为本节课在教唱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反复记号”的运用原则。在本首作品中,第1、2、3段的演唱顺序是一致的,而第4段演唱顺序与前三段的演唱顺序不相同。因此,在教学演唱的过程中设计要求学生演唱第一段和第四段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反复记号的使用。 2.你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情感,并能够根据乐曲的情感来进行歌曲的演唱。我是通过让多次反复聆听歌曲,并进行听音乐绘画活动,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并通过观看分小组讨论编配舞蹈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这几种方式来多方面了解歌曲的情绪,再让学生们跟随钢琴伴奏来进行歌唱。 (第二批)

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10)

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考题:初中音乐《茉莉花》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音乐《茉莉花》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端出一盆茉莉花,请学生多角度观察并描述茉莉花。 (2)运用多媒体播放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学生边听边思考:这是北方还是南方的歌曲?你是如何区分的?表现了什么特色? 2.新课教授

(1)聆听本课歌曲《茉莉花》,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曲是怎样赞美茉莉花的?在 演唱的时候需要用什么情绪进行演唱?教师请同学们来回答并给予评价。 (2)完整再次聆听《茉莉花》,请同学们判断一下,这首歌曲可以划分为几个乐句?是 如何判断的?教师请同学们来回答并给予评价。 (3)学生在教师的钢琴伴奏带领下学习曲谱,并跟随教师哼唱旋律,体会旋律的起伏 和韵味,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4)学生朗诵歌词,教师根据乐曲意境和内容对学生的朗诵进行指导,为有感情的演 唱歌曲做准备。 (5)跟随教师的钢琴伴奏,分乐句演唱歌曲,注意乐曲旋律的起伏变化,注意情感的 表达: ①乐曲的前两句,表达了初见茉莉花的喜悦之情,因此在演唱时,要用活泼的情绪进 行演唱; ②乐曲的第三句,表达了对茉莉花的赞美,在演唱时要用深情、赞美的情绪进行演唱. (6)跟随示范带有感情的、并运用纯真甜美的声音进行演唱。 3.拓展延伸 欣赏意大利歌剧《图兰朵》选段,并联系《茉莉花》的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 在世界音乐上的地位和作用。 4.总结作业 学习演唱了乐曲《茉莉花》,并欣赏了意大利歌剧《图兰朵》,感受到其在世界音乐 上的作用。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更应该将这首经久不衰的佳作永远歌唱下去。 (二)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是怎样突出的?【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唱乐曲《茉莉花》。 在教唱乐曲《茉莉花》的时候,我用了对比、反复聆听乐曲、分析乐曲结构的方法让 学生感受乐曲的风格,并有感情的演唱。首先让学生初次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细腻、温婉 的情绪,接着让学生再次聆听乐曲,并结合谱例对乐曲结构进行划分,并通过朗读歌词的 方式感受乐曲不同乐句间表现出的情感变化,最后让学生反复聆听和学唱,掌握乐曲情绪,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如何才能确立鲜明而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呢?【教学设计】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是音乐教学活动的灵魂。他对于教师来讲是要通过教而达到的一种目的,它 对于学生来讲是通过学而达到的一项要求。 (1)深刻认识理解新课程的理念,带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上路。 (2)具体明确,有针对性、实效性、可操作性。 (3)系统有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4)体现音乐学科的特点。 (5)教学评价与目标紧密联系。 综上所述,有了明确有效的音乐教学目标,就犹如指明了方向,把音乐教学目标置于 新课程有效教学的核心,以目标为依据,设计评价方案,实施目标导引教学,做到音乐教 学目标的切实有效并具有可操作性。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17)

美术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高中美术《民间生活写照》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高中美术《民间生活的写照》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剪纸“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并提问视频中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什么?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并引出课题:剪纸是流传最广泛、数量最大、地域性最鲜 明的艺术形式之一。这一艺术形式从古至今几乎遍及我国城镇乡村,深深地扎根在民间沃 土之中。揭示课题《剪纸艺术》 环节二:欣赏作品,直观感知 1.教师展示作品“戏曲窗花”“门神”“图腾”,引导学生赏析并提问图中剪纸所表 现的内容是什么? 学生观察并回答,教师总结:民间剪纸所表现的内容很广,有流传久远的历史事件, 有神话传说,有戏曲人物,有生活中的花草、树木、房屋以及劳动的场面等 2.教师继续提问以上作品有哪些用途?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剪纸艺术广泛地应用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民居的窗花、炕围花、窑顶花、图腾和门神等。 环节三:交流探讨,形式分析 1.教师继续展示作品,引导学生认识剪纸的分类? 教师讲述:单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 2.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赏析图片,并提出问题:这两件作品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讲授其技法的不同: 阴刻:减去形体造型的线条,保留住块面部分,以剪刻后的空白来表现形象。 阳刻:在纸面上保留形体造型的线条,减去这些线条以外的空白部分,效果紧凑明快环节四:比较分析,学生评述 教师展示一系列的剪纸作品,引导学生观赏并分析其技法的特点。 环节五:小结作业,课后拓展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重难点(分类、基本技法) 2.查阅资料,了解剪纸艺术。 板书设计 中国民间生活的写照 1.分类:色剪纸、染色剪纸、分色剪纸、套色剪纸 2.基本技法:阴刻、阳刻 答辩题目解析: 1.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你对它了解多少?【专业知识问题】 【参考答案】 剪纸艺术是最古老的汉族民间艺术之一,作为一种镂空艺术,它能给人以视觉上以透 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每逢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便将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家中窗户、墙壁、门和 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也因此被烘托得更加热烈。在农村,剪纸通常是由妇女、姑娘们来做。在过去,剪纸几乎可以说是每个女孩所必须掌握的手工艺术,并且还被人们来品评新娘的 一个标准。在中国南北方的剪纸艺术,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纸,就可以表达生活中的各种 喜怒哀乐。 2.你怎么看待现在的新课程改革标准?【教育理念问题】 【参考答案】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根据学生发展规律与我国的教学实践设定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实 践的课程改革的标准,对教师的教学实践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作为一个准教师,应该 好好的参考学习,以便更好的从事教学工作。 新课程改革主要包括,包括了课程的目标,课程的实际教学建议等,这些对于我将来 备课,教材的写作,课堂的组织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对我最大帮助的地方我觉得是:第一,美术课程标准中对于美术课程性质的阐述使我更加明确了美术课不仅仅是画画 课具有实践性,同时也是具有愉悦性和人文性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8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音乐《阳关三叠》 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采用古诗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同学们能背诵曾经学习过的唐诗《送元二使安西》吗?”学生集体背诵。 之后,教师请学生分享对于《送元二使安西》的了解。

从古诗情感引申到音乐形式对于情感的表达,由此顺势导入本课《阳关三叠》的学习。 (二)感受体验 1.播放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听歌曲的旋律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是什么速度?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总结:歌曲情绪沉稳、坚定,速度为中速、稍慢的。 2.聆听《阳关三叠》感受音乐,请学生回答:歌曲描述了怎样的画面?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歌曲通过对于场景的描述,描绘的是送别友人的场景,感受到依依惜别,浓郁的离别之情。 (三)深入赏析 1.教师组织学生聆听歌曲范唱《阳关三叠》,并提醒学生对于嗓子的保护。 2.教师弹奏旋律,与学生共同跟唱高声部。 教师提问学生:歌曲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每句旋律的强弱变化,第二句前十六后八的节奏,唱满句尾两拍的时值,注意“遄行”这句八度音程的音准,第二个“遄行”比第一个多了一拍;唱准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注意“历历苦”的重音记号,通过力度变化表现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学生体会歌曲情感。 4.教师指挥,学生完整演唱高声部。 5.教师与学生共同朗读歌词,并提问学生:歌曲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柳色新”暗示离别在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唐诗宋词中常有借杨柳以寓离别意,带有依依惜别之情,歌曲主要是忧伤、惜别和期待的情感。中公讲师解析 6.教师、学生带着这种情感完整演唱《阳关三叠》 (四)巩固提高 请大家分小组讨论,采用各种形式表现《阳关三叠》。 学生表现,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五)小结作业 教师采用师生问答的方式,总结本课所学,呼吁学生珍惜友谊,互相关爱。 作业设置:思考古诗与音乐的表达方式有何不同,下节课进行分享。 【板书设计】 【答辩题目解析】 1.简单介绍《阳关三叠》这部作品。 【参考答案】 《阳关三叠》古琴曲,又名《阳关曲》《渭城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一首著名的艺术歌曲,是目前所见的一首中国古琴曲。“三叠”指的是歌曲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7)

小学音乐《放马山歌》 一、考情回顾 二、考题解析 小学音乐《放马山歌》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一)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教师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 ①同学们听说过“泼水节”、“孔雀舞”吗?②你知道他们是属于我国的哪个地区吗? (2)引导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导入本节课的新课:云南民歌《放马山歌》。 2.新课教授

(1)初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进行绘画,将你听到的乐曲内容以绘画的形式描绘出来”。 (2)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聆听欣赏,你能感受出这首乐曲的风格特征是什么?” (3)同学们再次聆听乐曲《放马山歌》,并轻声跟随伴奏哼唱乐曲旋律。 (4)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四组,提出演唱要求: ①乐曲总共演唱4遍,请4组同学分别小组讨论,设计一个舞蹈动作。 ②演唱顺序是:同学们依照谱例,1、2、3组同学依次按照谱例要求按顺序演唱,第4组同学演唱时跳过1、2、3组同学的标记小节来演唱。 (5)加入乐曲歌词,并跟随钢琴伴奏,依照刚才的分组顺序进行再次演唱。 (6)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的,运用欢快、活泼的情感完整演唱这首歌曲。 3.拓展延伸 (1)教师播放云南人民的生活场景视频,让同学们观察云南人民的生活习惯,并通过视频观察云南人民放马时的动作特征; (2)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3组,进行小组讨论,为整首歌曲编配舞蹈动作; (3)教师为同学们进行钢琴伴奏并演唱,同学们依次上台展示。 4.总结作业 学习演唱歌曲《放马山歌》,了解我国云南地区的民族音乐,了解云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培养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以及“56个民族是一家”的情感。 答辩题目解析 1.为什么要求演唱第一段和第四段?【教学实施问题】 【参考答案】 因为本节课在教唱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了解“反复记号”的运用原则。在本首作品中,第1、2、3段的演唱顺序是一致的,而第4段演唱顺序与前三段的演唱顺序不相同。因此,在教学演唱的过程中设计要求学生演唱第一段和第四段就可以让学生掌握反复记号的使用。 2.你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你的设计思路是什么?【教学设计问题】 【参考答案】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乐曲的情感,并能够根据乐曲的情感来进行歌曲的演唱。我是通过让多次反复聆听歌曲,并进行听音乐绘画活动,来感受歌曲的内容,并通过观看分小组讨论编配舞蹈动作来感受歌曲的情感,通过这几种方式来多方面了解歌曲的情绪,再让学生们跟随钢琴伴奏来进行歌唱。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高中音乐面试真题及答案 第一批 高中音乐《乘着歌声的翅膀》 二、考题解析 【教学过程】 (一)音频导入,引出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音频,请同学们欣赏一首《婚礼进行曲》。 (2)结合音频片段,学生根据自己课下查阅的文字资料,简单介绍作曲家门德尔松及其音乐作品。 (二)新课教授,深入学习 (1)初次聆听乐曲《乘着歌声的翅膀》,通过节奏、力度、速度、和声、织体等音乐要素感受乐曲的风格特征。 (2)再次完整聆听《乘着歌声的翅膀》,请同学们跟随音频,轻声哼唱乐曲的高声部旋律,感受乐曲幽静、舒缓的特点。 (3)将乐曲中的装饰音先去掉,跟随着琴声演唱乐曲的高声部旋律,同时注意演唱时的呼吸位置,以及换气的气口,做到声音的连贯、舒展,以及旋律的起伏。 (4)通过多次反复练习,加入高声部旋律中的装饰音,再次跟随钢琴伴奏,有感情的演唱高

声部。 (5)教师指挥学生进行高声部旋律的哼唱,并提出哼唱要求: ①注意乐曲的前奏和弱起小节的演唱,观察教师的指挥动作; ②跟随教师的指挥,注意气口的换气,以及旋律强弱对比的灵活处理。 (6)跟随录音带以及教师的指挥动作有感情的演唱乐曲高声部旋律。 (三)拓展延伸,演奏练习 (1)请同学们准备好自己的乐器—吉他,教师给同学们3分钟的时间,练习C大调音阶的弹奏作为课堂的基础练习。 (2)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两组,进行小组合作练习,并提出合作要求: ①一组练习高声部旋律,另一组练习低声部旋律; ②练习时注意相互配合,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练习时间为10分钟。 (3)全班同学合作进行乐曲《乘着歌声的翅膀》的合奏。 (四)小结作业 学习演唱、演奏《乘着歌声的翅膀》,了解了作曲家门德尔松以及他的音乐作品,通过合唱、合奏的形式,锻炼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请学生搜集门德尔松的相关作品。 【板书设计】 略 【答辩题目解析】 1.针对刚才教学过程的演唱指挥,你觉得你有哪些不足? 【参考答案】 在刚才的演唱指挥过程中,没有过多的涉及到对指挥手势的讲解,使得在教学过程中这部分进行的比较简单。只是让学生在演唱中,跟着教师的指挥手势进行演唱,却并没有很好的利用指挥手势来引导学生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 2.你是学习什么专业的? 【参考答案】 我本身学习的是音乐表演专业,但是在大四一整个学年的时间里,我在一所高中进行毕业前的实习工作,授课对象就是高中学生,进行的是音乐课的授课工作。因此,对于高中学生的心理状态以及认知水平,有一定的了解。

初中音乐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精选) (9)

初中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一、考题回顾

二、考题解析 初中音乐《拉德斯基进行曲》主要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在上课之前问学生有没有看过阅兵的视频,顺势播放阅兵视频短片,看完后问学生有什么感受?(雄伟壮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具有行进步伐展现军人风采的乐曲。顺势引出《拉德斯基进行曲》。 (二)初步感知 1.初听乐曲,乐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威武雄壮,轻松明快) 2.请同学们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简单介歌曲的创作背景,教师做适当总结。(本首作品的作曲家是老约翰?斯特劳斯,“拉德斯基”是人名,他是奥地利的军事将领,曾率领军队侵略意大利北部地区,并在哪里担任总统好多年。所以他在意大利被视为侵略者,而在奥地利却被认为是民族英雄。他死后由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葬礼,并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哀悼14天,由此可见他在奥地利人们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施特劳斯为了歌颂他的战争的胜利,专门谱写了这首歌曲。) 3.乐曲的体裁形式是什么?(民乐合奏曲) (三)探究学习 (1)分析第一段 ①聆听第一段,音乐描述了什么内容?(乐曲通过简短有力的引子进入第一部分,结合步伐行进的速度和雄壮激昂的的情绪展现了拉德斯基将军坐在站马上驰骋沙场的威武雄姿。) ②带领学生用la哼唱旋律。 (2)分析第二段 ①聆听第二段,并思考:这一段在情绪上与第一段相比有什么不同?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的?(情绪是:轻松优美的。乐曲的第二部分采用了和第一部分在家走合情绪不同的音乐,表现了拉德斯基将军坐在站马上检阅部队时,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②带领学生哼唱旋律。 (3)分析第三段 听赏第三段音乐,并思考:与前两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播放激战的视频。(乐曲与第一段相同,是第一段音乐的重复,音乐的情绪是相同的雄壮有力)并在此过程中按音乐的强弱随音乐拍手。(并总结这段音乐的重复让人们再次感受到拉德斯基将军率领战士们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光辉形象。让我们随着音乐的强弱变化用掌声为拉德斯基将军即将取得的胜利而欢呼) (4)再次聆听《拉德斯基进行曲》,通过欣赏和观察乐谱,学生划分乐段,教师做总结。乐曲分为几个部分?(一共三个乐段,其中第三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重复,我们称它为再现乐段。全曲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也就是ABA的结构) (5)复听全曲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得到了哪些启发?《拉德斯基进行曲》音乐非常有节奏感,而他的速度与队列的行进的速度一致,适合集体行进踏步,这就是进行曲的风格特点。再次聆听这首歌曲,感受将军和将士们的威武雄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