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移植患者入室后流程

骨髓移植患者入室后流程

新病人入仓后流程

7.移植护理篇——骨髓移植病房管理

移植护理篇 一、层流室护理常规 (一)五官护理 1)可乐必妥滴眼液滴眼,每日二次; 2)薄荷油滴鼻,每日二次。滴在棉签上后湿润鼻腔; 3)可乐必妥滴眼液清洗外耳道,每日二次。滴在棉签上后涂檫外耳道; 4)患者鼻腔干燥或血小板低下时,使用红霉素药膏涂擦鼻腔。 (二)漱口 1)预处理开始时,三餐前后及睡前使用瑞康漱口液(醋酸氯已定)和碳 酸氢钠交替漱口,需含漱三分钟以上,充分鼓动腮部; 2)口腔溃疡时,加用CF漱口液,康复新漱口液;化好的CF漱口液有效 期为24小时; 3)口腔霉菌感染时,加用制霉菌素漱口液,化好的制霉菌素漱口液有效 期为3天。 (三)口腔护理 1)每日二次,使用生理盐水棉球,做好的口护盘不超过24小时,每日 上午更换。 2)口腔护理步骤: ?漱口; ?观察口腔; ?棉球湿润嘴唇; ?依次擦拭外侧面,上牙咬合面和内侧面,下牙咬合面和内则面, 两侧颊面,鄂面及舌面; ?使用棉球螺旋形擦拭口腔粘膜,尤其是上颚、两侧颊部、舌面、 舌系带等处; ?漱口。 3)PL>30*1012/L时,晨起、三餐后使用牙刷刷牙;PL<30*1012/L时使用 海绵刷牙棒刷牙。 (四)皮肤护理 1)进仓时用洗必泰沐浴露药浴30分钟。 2)每日早上使用清水擦浴后更换衣裤和毛巾,睡前使用清水洗脸、洗 脚、清洗会阴; 3)每晚睡前使用艾叶汁熏洗足部15分钟; 4)每周一次洗必泰沐浴露擦浴; (五)会阴肛周护理 1)每日二次,使用稀释PVP碘纱布湿敷会阴,每次10分钟,之后肛 周外涂马应龙软膏,塞痔疮栓。 2)每日早晚二次使用稀释PVP碘坐浴肛周会阴。 (六)各项观察记录 1)测T、P、R、BP每日四次,发热时随时测量,并准确的记录在特护 单及体温单上,物理降温后30分钟必须复测体温做好记录; 2)特护单每小时记录脉搏、呼吸;使用心电监护时,每小时记录心律、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常规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常规 1、移植前的护理 1.1、供者准备选用HLA相合的同细胞作为最适合供者,移植前两周对供者进行循环采血。 1.2、无菌层流室的准备:室内一切物品需经清洁、消毒、灭菌处理,室内不同空间采样,行空气细菌检测合格后病人方可进入。 1.3、病人准备: 1.3.1、心理护理:对病人及家属详细讲解骨髓移植的方法,过程和相关知识,使其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经济准备,鼓励病人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2、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 1.3.3、无菌护理:进行口、眼、耳、肠道的无菌准备,行药浴,更换无菌衣裤后进入无菌室。 1.3.4移植前一天行中心静脉插管。 1.3.5预处理:是指全身射线照射和使用免疫抑制剂。其目的是杀灭受者的免疫活性细胞,使之失去排斥外来细胞的能力,从而允许供者的骨髓植入而使造血功能重建,同时还可消灭体内的异常细胞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执行预处理方案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鼓励病人多饮水,每天入水量4000ml以上,防止尿酸性肾病的发生。 2、术中护理 2.1、正确采集骨髓或外周造血干细胞,并保证足够的细胞数。 2.2、骨髓液回输:在无菌层流室6小时输完,每袋骨髓液至最后5ml时应留在袋中弃去,以防脂肪颗粒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肺栓塞,外周血干细胞不需要过滤。 2.3、病情观察: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并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胸闷,气促等情况,配合医生做好相应处理。 3、移植后护理 3.1、心理护理:护士应多与病人交谈,调节病人情绪,传递家属信息,以解除病人的恐惧心理和孤独感,充分调节病人的积极性。 3.2、并发症护理: 3.2.1、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对骨髓移植病人必须实行全环境保护:a严格执行无菌环境的清洁及消毒隔离制度b严格落实病人的各项无菌护理c 加强扩胸运动,防止肺部感染d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骨髓移植护理

骨髓移植护理 洁净室准备:应具备过滤除菌层流通风(生物净化)装置,为骨髓移植患者提供洁净无菌的休养室,还应配有洁净病房的各附属室,如更衣室、风淋缓冲室、卫生、治疗、办公室等。 消毒隔离常规:1.洁净室消毒隔离(1)患者入室前用消毒液擦洗室内墙壁、地面及物体表面。(2)室内用甲醛素蒸或氧化消毒两次,空气培养合格后才能启动层流通风装置,接受移植患者。(3)严格执行洁净室清洁、消毒制度,保持无菌环境,各室应备有专用抹布,每日擦洗所有室内用具及物品一次,用消毒液拖地板两次。定期作空气培养。(4)严格执行工作人员入室制度,入室前双手浸泡消毒,更换衣裤、鞋帽,戴口罩、手套,经风淋入室。控制无菌室的入室人数。(5)物品消毒与传递:凡带入无菌室所有物品均需消毒灭菌处理,并经无菌传递方式人室,被服类需经高压灭菌,每日更换。2.患者入室前各种检查及消毒隔离(1)检查患者各系统有无感染病灶、传染源及各重要脏器功能正常与否,无异常时可入室治疗。(2)入室前3d开始口服肠道抗生素,食用无菌饮食。(3)同时做好口腔、鼻咽、会阴的消毒,选用漱口液漱口,早晚及饭后各1次,用1:2000氯己定液洗手,便后冲洗会阴等。(4)患者体表清洁处理:剪短指(趾)甲,剃除全身毛发,入室沐浴后用1:2000氯己定液浸泡擦浴20min,特别注意皮肤皱格处、腋窝、会阴等部位,穿戴无菌衣裤、帽、袜,严格按规定入室。(5)帮助患者和家属了解骨髓移植的方法和作用,认识无菌隔离的重要性及可能出现的问题,熟悉无菌环境和内外联系的方法。3.患者入室后消毒隔离(1)五官护理:先做眼、耳、鼻护理,再做口腔护理,每日5次,常用1:2000氯己定棉球擦洗,根据病情选用漱口液,有溃疡时增加漱口次数。(2)皮肤护理:用1:2皿0氯已定液洗手,洗脸,全身擦澡每日1次,注意保暖。 (3)会阴及肛门护理:便后用1:2000氯己定液洗手,冲洗会阴,并用氯己定软膏涂抹肛周,每日用1:2000氯己定液或1:50见高锰酸钾溶液坐浴。(4)一切治疗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尤其要做好静脉导管护理。(5)提供无菌饮食,采用双蒸法。水果必须经消毒后用无菌刀削皮方可食用。 预处理护理:预处理指骨髓移植前给患者作大剂量化疗,以杀灭肿瘤细胞,抑制免疫,有利于造血于细胞植入。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包括放疗室、担架、车子以及运送过程中的保护措施。2.执行化疗、放疗护理常规,加强整体护理。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如消化道反应、有无出血症状等,及时记录。4.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促进毒物排泄。5.加强无菌护理。 移植术中护理:1.做好骨髓采集的配合给予供髓者心理护理,鼓励其爱心奉献精神,解除紧张疑虑。骨髓采集可安排在手术室中进行,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骨髓液需加肝素并经过滤,置于标准血袋中。供髓后需卧床休息数周,应用适量抗生素及止血药,加强营养,促进恢复。2.输注骨髓的护理骨髓液由静脉直接输注,先缓慢滴注20min后若无反应可调速到每分钟40~60滴,同时按医嘱输注适量鱼精蛋白以中和肝素。输注中严密观察有无发热。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饮食护理

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饮食护理 发表时间:2016-01-27T15:02:30.397Z 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7期供稿作者:张小花[导读] 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营养不良,使移植顺利完成,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江苏淮安 223002 【摘要】目的探讨饮食护理对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1月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3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下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造血功能恢复时间、体重增加情况,以评价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患者的住院天数,使患者造血功能尽快恢复,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结论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患者营养不良,使移植顺利完成,提高疗效改善生存质量。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 饮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血液系统肿瘤发生率逐年增加,随着人们意识水平、经济水平及医学水平的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我国广泛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越来越多,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对患者的造血重建,免疫功能恢复及移植后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多数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及家属只注重临床药物治疗而轻视饮食护理。据有关报道[1]患者在良好的饮食方式和营养状况下,较能承受肿瘤及其治疗对身体所产生的种种压力,同时接受化疗效果也会更好,相对来说移植成功率会提高,移植效果就会更好,因此做好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饮食护理,对移植的成功及移植后患者控制体重,术后恢复造血功能至关重要。我科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进行饮食护理干预,并通过移植后患者体重及术后恢复造血功能期间血红蛋白计数评价其营养状况,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2年1月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31例,年龄6-59岁,其中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5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26例,随机分给观察组16例和对照组15例。 1.2方法。观察组每天与患者主动沟通了解患者饮食习惯,食欲情况,医嘱饮食要求,对患者整体评价后制定饮食计划,与家属沟通食物品种,烹饪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及健康宣教,观察两组患者体重及术后恢复造血功能期间血红蛋白计数评价其营养状况。2结果 对31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有效的饮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营养状况,保证移植的成功率。3讨论 3.1影响进食的因素:(1)特殊的病室环境,移植期间患者独居无菌层流净化仓,没有亲人的陪伴,以及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担心。(2)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患者经过超剂量的放化疗预处理,对患者胃肠功能造成伤害,患者产生呕吐症状,食欲下降,进食明显减少。(3)因患者预处理期间体质虚弱,卧床休息,活动量减少,肠蠕动减慢,饥饿感下降。(4)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消化道反应影响消化功能,降低食欲。 3.2宣教饮食护理的重要性 移植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稳定患者的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向患者及家属宣教充足的营养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前提,破除饮食与食物致病的封建迷信的传统思想习惯,对这样的患者及家属要赖心的宣教,以保证患者能获取更全面的营养。 3.3饮食的消毒方法 为保证患者食物的无菌,患者的食物必须经过微波炉高火加热7分钟,告知患者家属选用微波炉专用的筷子、勺子、饭盒或器皿,所有食物必须装在饭盒中递给护理人员,如为馒头、包子、饺子等水分少的食物,放在蒸霸中隔水加热,水果应该洗干净去皮,剁成小块,煮成水果汤,进仓后护理人员再次高火加热,煮鸡蛋应该剥壳捣碎后递给护理人员,防止微波炉加热时发生爆炸,食物不要装的过满,防止经过微波炉长时间的高温加热而溢出,耽误病人的进食时间,也避免家属对护理人员的误解。患者预处理期间进食会减少,剩下的的食物禁止再次递给护理人员,必须重新再做食物。患者喝的水必须是二次烧开的水,避免进食或进水带给患者细菌。保证患者的食物及水的无菌。 3.4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饮食护理 正确指导家人配合做好饮食护理,注意饮食卫生,水果、蔬菜要洗干净,变质的食物勿食用,勿食生、冷、油炸、刺激性食物。食物必须新鲜,家人自己烹饪,勿食加工食物及零食,不可重复食用,避免消化道感染。饮食原则以清淡、易消化、高蛋白、高热量、为主,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注意品种多样化及色彩的搭配,增加患者的食欲,经常食用瘦肉、蛋类、牛奶、鱼类(没有鱼刺),多食新鲜水果及蔬菜,不易消化的食物、产气食物勿吃如:糯米面加工的食物,红薯,洋葱、大蒜、大蒜黄、韭菜、韭菜黄、,没有发酵的面食。预处理期间由于超剂量放化疗,患者会有呕吐症状,告知患者呕吐后仍需坚持进食,呕吐后进食可中和胃酸,促进肠蠕动,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饮食结构。进食与化疗时间间隔大于2小时[2]可以减轻恶心呕吐。这时候应少量多餐,两餐之间可以吃些不易引起恶心的辅助食物,饮食宜清淡,勿油腻,调料品种不宜过多,少量多餐,做好患者及家属心里沟通,鼓励患者进食,指导患者保持情绪乐观,介绍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听轻音乐,集中治疗和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进餐环境。如果患者进食量仍然很少及时与患者的床位医生沟通,通过静脉输液补充维生素及氨基酸,防止加重患者的营养不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化疗后4-8天易发生口腔溃疡,其发生率为83.7%[3],口腔溃疡影响进食,因此要做好口腔护理,做口腔护理时要用手电筒及压舌板仔细检查口腔情况,动作轻缓,避免人为损伤引起出血,指导患者每日晨起、饭前、饭后、睡前,用预防细菌和真菌感染的漱口液交替漱口,每次漱口用舌头上下、左右、里外、前后,反复搅拌,每种漱口液每次含漱时间大于3分钟。发生口腔溃疡时宜进温流食、半流食。口腔溃疡疼痛影响进食时,可用2%利多卡因漱口。预处理期间患者的血小板会降低,指导家人烹饪食物勿过干、过硬、带骨、带刺、宜流质或半流质。预处理期间患者的血红蛋白也会下降,指导家人给予患者多食补血的食物及水果如:菠菜、芹菜、红豆、红枣、花生、黑米、紫米、枸杞、龙眼、黑芝麻、南瓜、石榴、橘子、猕猴桃等,患者食欲下降的时候可以将这些食物烹饪成粥或者汤类。指导患者多食粗纤维的食物及水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预防便秘。

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后的护理

骨髓移植患者移植后的护理 【摘要】在骨髓移植过程中护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少患者对移植有所顾虑或产生恐惧,不能坚持治疗,因此,严格执行医嘱的同时做好观察病情深入了解每例患者的心理状况,解除其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使治疗顺利进行和缩短住院时间是很重要的。 【关键词】骨髓移植;护理 骨髓移植(bone marrowtransplantation)是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一种,是指患者接受超大剂量的化疗和放疗,以最大限度杀伤体内的肿瘤细胞,并抑制其免疫反应和骨髓造血功能,然后通过植入异体或自体骨髓来重建造血的过程。 1 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1.1 感染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移植成败的关键。感染的原因主要有:移植前预处理中使用大剂量化疗,造成了皮肤、黏膜和器官等正常组织损害,使机体的天然保护屏障破坏;大剂量的化疗破坏了机体的免疫细胞,当粒细胞降至零时,机体免疫力极度低下;骨髓移植中使用免疫抑制剂降低了移植物抗宿主反应的强度,但也进一步抑制了免疫系统对入侵微生物的识别和杀伤的功能。因此,骨髓移植患者必须实行全环境的保护。 1.1.1 无菌环境的保持移植后的患者当免疫细胞未升至正常时必须居住在空气层流病房;控制入室人员,医护人员入室前应淋浴,更换清洁衣服。先用肥皂洗手,清水冲净后,再用1:2000氯已定液泡手5 min,按无菌操作要求穿无菌衣、裤,戴无菌帽、口罩,更换无菌脱鞋进入风淋室,经风淋1~2 min后进入层流室。地板、门窗、墙壁、室内物品每日用1%过氧乙酸擦拭。各室用臭氧消毒,3次/d,每次30 min。脱鞋、痰盂、便器用后分别浸泡后方可使用。定期物体表面细菌监测、空气采样培养,每周一次。 1.1.2 病情观察及护理每天询问患者主诉,监测生命体征及精神状况。 1.2 出血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皮肤有无出血点及瘀点瘀斑,有无鼻腔、口腔黏膜和牙龈出血,有无胃肠道及颅内出血等。 1.3 排异反应异体骨髓细胞输注后,患者细胞免疫系统产生排除异体细胞的反应称为排异反应。主要表现为移植后患者的血细胞逐渐上升而后又降低,骨髓造血细胞由增生好转又返回移植前水平,故移植后每天或隔天需作血常规检查。 1.4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植入的供者造血干细胞含有免疫活性,与患者的白细胞或组织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可导致组织损伤。临床表现有急、慢性两种。急性GVHD在骨髓移植后三月内发生,主要表现有广泛斑丘疹、皮疹、腹泻、肝功能异常等;三个月后发生的GVHD为慢性GVHD.发生GVHD后死亡率较高,应

第二节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贫血病人的护理 一、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存在于骨髓、肝、脾等组织中的贮存铁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红细胞生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本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贫血,以婴幼儿和育龄妇女发病率较高。 人体铁有2种来源:外源性铁主要来自食物,内源性铁主要来自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食物中铁必须在胃的酸性环境中,或在有还原剂如维生素C存在下才能稳定在溶解状态而便于吸收。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肠粘膜是吸收铁的主要部位。铁的吸收量由体内贮存铁量来调节,当体内铁贮存量不足时,铁的吸收就增多,反之则减少,以保证体内铁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普通饮食每日含铁量约10~15mg,其中约10%被吸收(动物铁较易吸收)。被吸收的铁与血浆转铁蛋白相结合,形成转运铁蛋白复合体,将铁转运到全身组织中。正常人每日排铁量甚微,主要通过胆汁、粪便排泄;育龄妇女主要因月经、妊娠、哺乳而使铁的丢失增多。 临床表现包括贫血的一般表现,缺铁所致的营养障碍而出现的特异性表现,以及缺铁性贫血原发病的表现。治疗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病因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积极预防缺铁的有关病因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补充铁剂包括食物和药物,口服铁剂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法。常用琥珀酸亚铁及富马酸亚铁等,每日服元素铁150~200mg。特殊情况下可使用注射铁剂。常用右旋糖酐铁或山梨醇铁肌内注射,在严格计算总量后,成人首量50mg,如无不良反应,第2次可增加到100mg,之后每周2~3次,直至完成总的注射剂量。 [护理评估] (一)致病因素 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是慢性失血,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月经量过多、钩虫病、痔出血等;其次是铁吸收不良,如胃肠手术、萎缩性胃炎、慢性胃肠炎等;也见于需铁量增加者如婴幼儿、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此外,铁补充不足如偏食、挑食等也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因此应询问病人的既往健康状况、饮食习惯、进食情况等,婴幼儿要了解喂养情况。 (二)身心状况 缺铁性贫血起病缓慢,早期无症状,缺铁加重时才出现贫血表现。①贫血的一般表现如面色苍白、疲乏无力、心悸、气短、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等,重度者可形成贫血性心脏病;②严重缺铁而出现的特殊表现如皮肤干燥、皱缩,毛发干枯、易脱落,指(趾)甲变平或反甲、薄脆易裂;口腔炎,舌炎,甚至吞咽困难或咽下时有梗阻感;易怒、兴奋、烦躁、头痛、多动等;少数病人有嗜异食癖,喜食泥土、石子、煤炭、生米、冰块等。 长期轻度贫血病人大多对疾病未给予足够重视,部分病人可因记忆力差、工作效率低而有自卑感。一旦贫血加重,症状明显时,又常引起病人焦虑不安、容易激动。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象典型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比红细胞减少更明显。血片中可见成熟红细胞体积较正常为小,形态大小不一、中心淡染区扩大。白细胞、血小板多无改变。 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增生,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骨髓铁染色检查示体内贮存铁减少,可见细胞外含铁血黄素消失,红细胞内含铁颗粒减少或消失。 3.其他血清铁降低(血清铁即血浆转铁蛋白复合体);血清总铁结合力增高(总铁结合力即为

自体骨髓移植的护理(一)

自体骨髓移植的护理(一)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骨髓移植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94年我院开展的第1例自体骨髓移植患者采取全方位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采用一系列强有力的护理措施,该例患者在骨髓移植全过程未出现严重感染及并发症,使骨髓移植过程顺利完成。结论在进行自体骨髓移植过程中采取全方位有效的护理措施,可预防严重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保证骨髓移植顺利进行。【关键词】自体骨髓移植护理 自体骨髓移植是指将患者骨髓取出后,给予大剂量化、放疗,重新植入人体内,可以有效杀灭肿瘤细胞并重建造血系统。1994年本院顺利地开展了第1例自体骨髓移植,它的成功,标志着粤东地区为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先进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女,21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乏力2个月于1994年4月住院治疗,经骨穿检查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经HA方案,化疗2个疗程后达完全缓解出院,继续用环磷酰胺、6-硫嘌呤维持治疗,持续缓解6个月。要求做自体骨髓移植,于1994年11月13日入院。经肠道准备、备皮、药浴后于11月20日下午2点送手术室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抽髓术,术程顺利,术毕用无菌被单包裹后送入100级层流间行无菌特护,并按全国自体骨髓移植协作组推荐的MAC方案做预处理,56h后骨髓液经锁骨下静脉导管回输,回输前给地塞米松5mg 静推;+9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为零,持续5天后逐渐回升,至+17天时为1.5×109/L;7天骨髓象为重度抑制,见原始早幼细胞,2天时可见骨髓各阶段细胞生长,0天时骨髓增生活跃。证明移植成功。 2护理方法 2.1心理护理由于骨髓移植全过程较复杂,而且有较大风险,应反复向患者解释骨髓移植全过程及主要的不适感和并发症,说明克服办法。骨髓移植过程是在空气层流间中进行,没有家属陪护及探访,时间约需1个月以上,会造成患者孤独感与恐惧感。根据这种情况,我院安装了电话及对讲门铃,让患者随时可以和亲属通话或隔着层流间玻璃对话,排除寂寞情绪;并且在患者未进层流间前,熟悉其居住环境,尽量把患者层流房布置有家庭氛围,并根据其文化水平、职业及爱好与其亲切交谈,使其感受到亲人般温暖,从而信任、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要作。 2.2工作人员入室要求工作人员在进入层流室前,应先剪指甲,换拖鞋,然后清洁洗澡,更换无菌洗手衣,用75%酒精消毒外耳道,1∶2000洗必泰消毒鼻腔,无环鸟苷或氯霉素眼药滴眼,戴帽子、口罩,1∶100金星消毒液泡手5min。入第二更衣室后再换拖鞋,着袜套,再泡手5min后穿隔离衣进入风淋,工作通道,入患者层流房前戴无菌手套。避免细菌随工作人员进入层流间并在其中繁殖,从而杜绝外源性感染的机会。 2.3导管护理采用锁骨下静脉插管,进行大剂量化疗、输液及胃肠营养;导管插入后,每天更换插管处敷料1次,切口处皮肤及导管近心端处5cm每日用75%酒精消毒3次,插管处用无菌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更换无菌纱布1次。该患者+6天有低热,切口处皮肤有轻度红肿,除静脉给复达欣静滴外,切口处每天用75%酒精、复达欣生理盐水稀释液交替消毒各3次;2天后体温降至正常;每日更换输液器并用10u/ml肝素稀释液冲洗导管1次;静脉导管与三通连接处要牢固,每天交接班时应检查导管有无滑脱,如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2.4皮肤护理患者入层流间前1天剃去阴毛、腋毛、头发、修剪指(趾)甲,清洁洗澡后用1∶2000洗必泰药浴后入层流间,以后每天擦浴1次。该患者药浴后皮肤拭子培养有G+球菌生长、后加强擦浴次数,改为每天2次,特别是耳后、腋下等皮肤皱褶处应注意用力摩擦,以后每次皮肤拭子培养均为阴性。特别要注意擦浴时要认真,不可马虎;患者衣裤每天更换,高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