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高考真题 仿用句式含答案及解析

五年高考真题  仿用句式含答案及解析
五年高考真题  仿用句式含答案及解析

专题十三仿

用句式

高考命题规律

.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仿用句式的常见题型主要有命题(话题)式、自由(开放)式、补写(续写)式和对联式。.

2.选材时代感强。所选背景材料大都贴近生活实际,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

3.综合性较强。仿写题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反映出考生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命题角度仿用句式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Ⅱ卷·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扩展语句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先把后两行的词语按照“奋斗”“团结”“梦想”分组,分组正确了,解答就容易了。每组前两个四字词语的语序可以互换。

2.(2017浙江·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

翁了。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①内容上“符合归谬逻辑”,归谬法是间接反驳方法之一,为了反驳某论题(或某论据),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②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即为“如果……那么……”的形式;③“语言简洁明了”,字数不

能太多。最后,对照例句选择对象进行仿写。

3.(2015湖北·21)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

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

④构字、组词不必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亻口日又月言

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

..营造温馨社会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

..社会建和谐中国

(2)(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沐浴书香

..养成高尚人格

,意在引导考生据此构字,如“明”“信”“和”等;依字组词,即以该字为语素

组成词语,如“文明”“诚信”“和睦”等;据词造句,既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又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示例弄清题目要求,依次组字,组词,造句。难点在造句上,要求以该词为中心,两个句子的句式整齐,尽量运用对偶。

4.(2015天津·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水”字形如滔滔的水流,大水叫“川”,“大江东去”,意境阔大;小水叫“溪”,“兰芽浸溪”,意境清新。在中华文化中与水有关的字很多,这些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怀。“海纳百川”,要人有宽广的胸襟。

,按字、词、成语、诗句的顺序进行联想,注意字数的限制。(要点: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5.(2012课标全国高考·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桃花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枫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2)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

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要注意拟人修辞、象征寓意、句式结构等方面。

6.(2011课标全国高考·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孕育着大厦,只要你肯建造;

时间是水滴,孕育着大海,只要你肯流淌;

时间是绿叶,孕育着森林,只要你肯成长。

:一是句子的结构,这里要注意“……是……,……着……,只要你肯……”的句式。二是语意,这三句话的基本语意为“平凡”中孕育着“成功”,只是它需要你用努力去争取。三是修辞手法,这里用了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新题演练提能·刷高分

1.(2018山东青岛一模)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句子。要求:主旨与例句一致,句式相似。例句: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不是那招摇的枝条,却是它地下潜行的根系。

“平凡与伟大、小事与伟大的事的辩证关系”,仿句也应表达这一主旨;句式上要和例句保持一致,即“……的,不是……,却是……”。

2.(2018山东德州一模)仿照句中画横线的部分,续写两个句子,要求表达简明准确,内容合理。

人生是一张填不满的纸,汉字是一部读不完的书。中华汉字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舍”得给“予”他人,自己才能活得快乐,才能“舒”

心;;

上别人,超过别人“今”天努力一“点”,明天才有资格指挥别人,命“令”别人

,主要目的不在于形式的相似,而在于内容,要求从汉字的结构中体现哲理,如“赶”分解为“走”和“干”,然后解释其中蕴含的哲理:不停地走,不停地干,才会赶上别人,超过别人。

3.(2018河南洛阳第一次统一考试)阅读下面的文段,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相同的推论方法,句式基本一致,每句不超过50字。

当下,随着教育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新的“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一些家长认为,付出了成本毕业后还不一定有好收益,现在的大学不用上!暂不论其他方面,只因为付出了成本却暂时没有回报就能否定大学教育的价值吗?婴儿需要父母付出极大的关爱,却不能回报父母什么,难道父母就不养儿育女了

吗??

?教育是关系长久的大事。“风物长宜放眼量”,仅仅以短期的物质收益来考量教育的价值,未免失之狭隘!

,却不能马上收获谷物,难道农民就不春种夏耘了吗相对论的创立耗费了爱因斯坦十几年的心血,却未能让他快速变现,难道爱因斯坦就放弃向未知的探索吗

“读书无用论”,从内容上看,画线及仿写部分是论证“不能因为付出了成本却暂时没有回报而否定大学教育的价值”这一观点的依据;从形式上看,要使用“……(体现一种付出),却不能……(获得某种回报),难道就(放弃)……”的句式。

4.(2018福建宁德期末考试)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说,不上大学就没有出息,就成不了才,那么瓦特、高尔基、爱迪生、富兰克林等就都是没出息的人了!因为他们都没有上过大学。

,不是中文系毕业的,就成不了作家,那么鲁迅、周作人、沈从文、余华等都不是作家了!因为他们都不是中文系毕业的。

②如果说,不是年长的,就写不出流传久远的文学作品,那么王勃、李贺就写不出流传久远的作品了!因为王勃、李贺去世时才27岁。

“如果说……不……就……那么……因为……”的句式;内容上要符合归谬法的要求。

5.(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坚持进取借力

不到长城非好汉它山之石可攻玉咬定青山不放松

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借力打力绝不气馁定点打铁

,借力打力,它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

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

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中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6.(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万丈高楼平地起,道出了打好基础的真谛。

材料心境复习谦逊

不管风吹浪打温故可以知新虚心使人进步

虚怀若谷心如止水查缺补漏不耻下问充耳不闻亡羊补牢

,充耳不闻,不管风吹浪打,道出了良好心境的真谛。

查缺补漏,亡羊补牢,温故可以知新,道出了及时复习的真谛。

虚怀若谷,不耻下问,虚心使人进步,道出了谦逊好学的真谛。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7.(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苏武牧羊,持节出使,臣心一片“磁针石”,告诉我们要忠于祖国。

材料担当法治出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把权力关在笼子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弃医从文革故鼎新有法可依鞠躬尽瘁规矩方圆承前启后

,鞠躬尽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要敢于担当。

规矩方圆,有法可依,把权力关在笼子里,告诉我们要厉行法治。

承前启后,革故鼎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告诉我们要推陈出新。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8.(原创)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朝三暮四,见异思迁,这山望着那山高,奉劝我们做事要专心致志。

材料主见全面坚持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墙头上草顺风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一曝十寒人云亦云兼听则明见异思迁随波逐流偏信则暗

,偏信则暗,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奉劝我们做事要注重全面。

一曝十寒,半途而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奉劝我们做事要贵在坚持。

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墙头上草顺风倒,奉劝我们做事应有自己的主见。

,解答时先要对材料的词语意思进行理解归类,然后再比对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9.按照下面句子特点,再另外仿写三个句子。

读李白,让我们感受到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旷世豪情;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的世事沧桑;

②读杜甫,让我们领悟到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伟大胸怀;

③读苏轼,让我们体会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态度。

,首先要选择确立三个古代诗人,并要分别选择相关代表

性诗句,与“感受到……旷世豪情”的动宾句式保持一致。

10.互联网上的论坛是网民发表感言的地方。现在中国教育的“文学天籁”论坛向大家征集话

题“我最喜欢的课文”。请你仿照示例另外选择你记忆最深刻的一篇课文,写上几句感言。要

求中肯恰当,80字以内。(注意:不一定要在句式上模仿示例,关键在于要针对课文谈出自己的

真实感受)

示例:初读《阿Q正传》觉得阿Q滑稽可笑;再读,觉得阿Q质朴、愚昧、自私;多次阅读,发现《阿Q正传》就像一面人生的镜子,从中可以找到自己的身影。

,觉得祥林嫂愚昧可怜;再读,觉得祥林嫂周围的人精神麻木,缺乏

同情心;多次阅读,发现《祝福》就像一幅生活速写,从中可以看到旧社会的人情冷暖。

②初读《范进中举》,让人忍俊不禁;再读,既为范进喜也为范进悲,喜他终于中举,悲他为了地

位发疯;多次阅读,发现范进其实就是古代封建社会文人的一个缩影。

“初读”“再读”“多次读”三个不同阅读阶段的阅读感悟,其次注意阅读感悟

紧扣文章内容,语言要精练生动。

11.临近毕业,我们都要为同学留言赠别。假如你是老师,请你模仿例句,给你的同学写一则赠言。例句:英语老师——人生可以有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但绝不能有一般过去时和将来时。

——人生有曲线、抛物线,但绝对没有直线。

历史老师——曾经的辉煌,只能说明过去,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改写历史的,依然靠我们自己。语文老师——人生可以有逗号、感叹号、省略号,但不能有句号。或:人生是一篇文章,但不要写成旨在诠释自己曾经存在的说明文,也不要写成流水式的记叙文,最好写成说话不多却耐人寻味的小品文。

地理老师——人生和地质勘探不一样,可以向上看、向下看、向左看、向右看,但绝对不能向后看、向下看。

物理老师——人生的痛苦有裂变、聚变、衰变,但绝对没有永恒的不变。

化学老师——人生的方程也需配平,痛苦和欢乐共存,既要感谢欢乐,也要感谢痛苦。

,要考虑学科特点,还要扣住“临别勉励”这一主题。

12.依照下面这首短诗,续写两节文字,要求内容贴切,句式基本一致。

示例:

一粒树的种子

渴望冲破厚重的泥土

在熹微的晨曦中

绽放生命,努力生长

一朵花的蓓蕾

盼望冲出层层屏障

在芳香的空气里

灿烂盛开,香溢四方

一只折翼的鸟

梦想挥动强壮的翅膀

在蔚蓝色的天空中

自在滑行,优雅飞翔

,形似指句式、修辞一致,神似指意蕴、主题一致。原句选取大自然的事物,展现一种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分行写成四句,最后一句要用两个四字词语,字数与原句保持一致。可以选择某种植物,

也可以选择动物,描写其特点,并写出其勃勃生机和旺盛的生命力。

13.依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表达你对承诺的理解,要求使用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承诺不是水面上的一叶浮萍,飘游不定。承诺不是。

承诺如同珍珠,它的莹润是河蚌痛苦的代价,也是河蚌的荣耀;承诺如同

,转瞬即逝蜂蜜,它的甘甜是蜜蜂辛勤劳动的结晶,也是蜜蜂

的骄傲。

,那就是要求使用与例句相同的修

辞手法,句式也要与例句相同。本题旨在为“承诺”选取恰当的喻体,所用喻体应该具有深刻意蕴,并能表现话题所具有的特点,且要注意合理性和关联性。

高考英语一轮总复习 语法专项突破 真题分类 特殊句式(1)

特殊句式 【2013新课标全国卷II】12.Onl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doctors by 50 percent ________ properly in this hospital. A.can be the patients treated B.can the patients be treated C.the patients can be treated D.treated can be the patients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只有把这家医院医生的人数增加50%,病人才能得到适当的治疗。”“only+状语”位于句首时,句子须用部分倒装语序。 【答案】 B 【2013福建卷】34.Not until he went through real hardship ________ the love we have for our families is important. A.had he realized B.did he realize C.he realized D.he had realized 【解析】题干的意思是:“直到他经历了真正的困难,他才意识到我们对家人的爱的重要性。”由题干中句首的关键信息Not until可知此处要用部分倒装,排除C、D两项;而A项用了过去完成时,表示“realize表示的动作发生在从句谓语went through表示的动作之前”,这显然不合逻辑,所以排除A项;而B项无论从语序还是从时态上讲,都是非常正确的。 【答案】 B 【2013辽宁卷】26.At no time ________ the rules of the game.It was unfair to punish them. A.they actually broke B.do they actually break C.did they actually break D.they had actually broken 【解析】句意为“实际上他们从来没有违反比赛的规则。惩罚他们是不公平的”。at no time意为“决不;从不,任何时刻都不”,当其位于句首时,句子应该用部分倒装结构,故排除A项和D项;根据第二个句子的时态可知,此处应该用过去时态,故排除B项。 【答案】 C 【2013江苏卷】27.“Never for a second” the b oy says,“________that my father would come to my rescue.” A.I doubted B.do I doubt C.I have doubted D.did I doubt 【解析】句意:这个男孩说:“我从来没有怀疑过我爸爸会来救我。”当否定副词或具有否定含义的短语置于句首时,句子常用部分倒装。本题中,Never for a second置于句首,所以句子要用部分倒装。再根据would come to...可知,是在讲过去发生的事情,故应用过去时。故答案选D。 【答案】 D 【2013湖南卷】35.Not once________to Michael that he could one day become a top student in his class. A.occurred it B.it did occur C.it occurred D.did it occur

备战2020年高考语文历年真题 专题7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20高考试题解析】 1.(浙江)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如果他的“文笔”里也有文言的墨水,在紧要关头,例如要求简洁、对仗、铿锵、隆重等等,就能召之即来,文言的功力可济白话的松散和浅露。一篇五千字的评论,换了有文言修养的人来写,也许三千字就够了。一篇文章到紧要关头,如能“文白相济”,其语言当有立体之感。所以我的八言座右铭是:‘______’” A.文以为常,白以应变。 B. 文白相济,见真求新。 C.白以为常,文以应变。 D. 白话为本,力求立体。 2.(浙江)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4分) 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 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国)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愿意。(4分)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面形成的书面材料。 答: 【答案】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而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常常对前一段的情况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以利于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 【解析】做本题时先要抽出长句的主干独立成句,接着把句子中的定语都变成分句,可以增删个别词句,使得句子连贯,语意贯通;同时要注意不要改变原意。 4.(陕西)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

2014年高考语文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06 选用仿用句式变换与修辞

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1.【2014·眉山一诊】请从杜甫、鲁迅以及文学形象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作为对象,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我喜欢”为开头,另写一个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句式的句子。(60—100字)(6分)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 .....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 不是因为 .....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作用。....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 我喜欢 1.答案示例1:我喜欢杜甫,倒不是因为他被誉为唐朝诗坛最伟大的诗人,也不是因为他是七言律诗写作的高手,实在是因为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对于青年确有启迪作用。 答案示例2:我喜欢这位诗人,倒不是因为他“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的铁血柔情,也不是因为他“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壮志,实在是因他“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家国情怀。 答案示例3:我喜欢鲁迅,倒不是他在那无比险恶的战场里建树了超人一等的殊勋,也不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实在是因为他深刻与伟大的另一面,热情,睿智而又平和。 答案示例4:我喜欢鲁迅,倒不是因为他是新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也不是因为他的作品有直逼国人灵魂的分量,实在是因为他拥有无情解剖自己的勇气和率直。 答案示例5:我喜欢爱斯梅拉达这个艺术形象,倒不是因为他的舞姿让人痴迷,也不是因为他的容貌让人神魂颠倒,实在是因为她有着感人肺腑的美好心灵。 答案示例6:我喜欢爱斯梅拉达这个艺术形象,倒不是因为他灿烂阳光一般的美貌,也不是她在善恶纠缠间对真善的坚守,实是因为她对爱情尽管略显肤浅便纯真美好的不懈追求。(6分,符合人物特点,能表达也每个人物三个方面的特点。句子符合要求。)【解析】本题考查仿写。题目对句式作出了具体而明确的限定,即“我喜欢”为开头,句子中含有“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为……”。内容上,要求从杜甫、鲁迅和爱斯梅拉达中任选一个,不能另起炉灶。从示例来看,应当抓住对象的性格、成就、经历、思想情怀等内容,主题要健康向上。 2.【2014·成都一诊】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理解。请你从以下四位作家或文学人物中,任选两位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大致相同。(6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试题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试题 第十三节特殊句式第一部分六年高考题荟萃 2010年高考题 1. (10安徽27) It was from only a few supplies that she had bought in the village _______ the hostess cooked such a nice dinner. A. where B. that C. when D. which 答案:B. 考点:本题考查强调句型。解析:迷惑点在于强调部分中含有一个定语从句that she had bought in the village。 2. (10湖南25) John's success has nothing to do with good luck. It is years of hard work has made him what he is today. A. why B. when C. which D. that 答案:D 考点:考查强调句型。解析:题干为强调句型,被强调部分为years of hard work,故选D项。 3. (10全国Ⅰ26) I have seldom seen my mother _______ pleased with my progress as she is now . A. so B. very C. too D. rather 答案:A 句意:我很少看到妈妈像现在一样为我的进步如此开心。解答:此题考察so…as….的固定结构,题干中的关键词是as,译为“像…..一样,正如….. 一样”。因此选择A。 4. (10江苏31)―I have tried very hard to find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but in vain. w_w w. k#s5_u.c o*m ―why not consult with Frank? You see, _________. A. great minds think alike B.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C. 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D. it’s better to think twice before doing something 答案:B. 解析:B 表示三个臭皮匠凑成诸葛亮./ A 英雄所见略同./C 一鸟在手胜于二鸟在林./ D.三思而后行. 5.(10四川19) If you have a job,yourself to it and finally you’ll succeed. A.do devote B.don't devote C.devoting D.not devoting 答案:A 考点:考查谓语动词的强调及“祈使句+and+将来时句子”的固定搭配。解析:此处应是祈使句,又有谓语动词的强调要借助助动词do,故选A。句意为:“如果你有了一份工作,付出努力去做它,最后你定能成功。” 6.(10陕西17) . John opened the door . There _____ he had never seen before. A. a girl did stand B. a girl stood C. did a girl stand D. stood a girl 答案:D. 解析:考查特殊句式。Here, There, Thus, Then等副词位于句首,

高考文言文句式整理

高中文言文句式整理 考纲要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题型: 翻译题选择题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 1.判断句(包括肯定判断和否定判断) 2.省略句 3.被动句 4.倒装句(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5.固定格式。 在文言的翻译中要注意将其转化为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为谓语,对主语直接表示判断的句子。在现代汉语里,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一个判断词“是”来联系。如:“鲁迅是绍兴人。”但也有不用判断词的。如:“鲁迅,绍兴人。”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式通常是借助于虚词构成一定格式来表示,主要表示法有以下几种:1.“……者,……也”格式。“者”“也”都是语气词,“者”表提顿,“也”表肯定。这是古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者也”可以单用,可以双用,可以合用,也可以不用。如:“刘备者,天下枭雄也。”(“者也”双用)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是……”格式。“是”在文言中表判断的情况较少。先秦中几无,汉以后出现。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琵琶行》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3.动词“为”表判断。 “此为何若人?”(这是怎样的人?)《墨子》 4.副词“乃”“即”“则”“皆”表判断。 “吾翁即汝翁。”(我刘邦的父亲就是你项羽的父亲。)《汉书、项籍传》 “吾村十里皆平原。”《冯婉贞》 5.否定判断。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富贵非吾愿《归去来兮辞》 以上是判断句常见的表示形式,译成现代汉语时,都要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但是,在一些文言句子中,有的原来有“是”字,从表面上看,这个“是”字很像是判断词,其实,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不是判断词,而是一个指示代词,复指前文内容,译为“这”“此”。翻译时,有时要另加判断词“是”。如: “是时,曹操遗权书。”(这时曹操送给孙权一封信。)《赤壁之战》 “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儿是我的剑掉进水里的地方。)《刻舟求剑》 二.被动句 所谓被动句是就主语和谓语的关系而言的,主语不是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而是动作行为

高考语文仿用句式

高考语文仿用句式 题例及答案 1、请围绕“节约”这一话题,用“少一点……,多一点……”的句式写三句话,每句话的前后要整齐匀称。 (1) (2) (3) 2、《三楚中学报》设有四个版面,请在版面名称之后填写体现版面宗旨的句子。要求第二版与第一版、第四版与第三版字数相同,结构一致。 版次版面名称版面宗旨 第一版校园新闻聚焦学校大事发布热点新闻 第二版班级采风 第三版校际链接信息交流汇四面八方新资讯 第四版文学园地 3、给“写得好”加上一定的上下文,使它分别符合下面的表达要求。(可以只有上文或下文,字数不限) 例:表达的是“赞扬”:文章有气势,有文采,写得好! (1)表达的是“嘲讽”: (2)表达的是“威胁”: 4、在“生活/事业”、“友谊/信任”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5、标点符号往往能引发人们的联想,例如:“省略号像一条漫长的人生道路,等着你去书写它留下的空白。”请以一种标点符号(省略号除外)为描述对象,写一个比喻句,形象地阐发某种生活道理。 6、请以“和谐”为内容写三句话。要求每句话都使用比喻,三句话构成排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智者的思索是深深的泉眼,从中涌出的水也许很少,但滴滴晶莹;庸者的奢谈是浅浅的沟渠,由此流过的水或许很多,却股股浑浊。 8、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井拟出恰当的横批。 上联:华夏儿女文武双全建伟业 下联: 横批: 9、在“沙砾”、“星星”、“蜡烛”中任选一种,仿照下面《溪流》的格式,写一组句子。 溪流 没有江河奔腾的浪花, 也没有大海壮阔的波澜, 但山石间的那点叮咚 是你欢快的旋律。 10、以“关爱”为开头,仿写两个句子。要求:两句都要与例句句式一致、字数相等,第二句

2021届新高考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训练:第二部分专题十一 特殊句式

专题十一特殊句式 题组1 限时模拟 1.[2020安徽黄山一模,61]High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高原) (lie)China’s "water tower" Sanjiangyuan. 2.[2020天津七校期中联考,19]Fear is one of the many enemies hidden inside us, and if (leave)uncontrolled, it can destroy our lives. 3.[2020山东潍坊期中,62]Evidence suggests that you can remove more germs(病菌)from your hands for this amount of time while (wash)your hands. 4.[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65]It’s in th is magical world Miguel gets to discover the truth about his great-great-grandpa. 5.[2020安徽江淮十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9]Psychologist Adrian North from Curtin University in Australia says there (be)two groups of possible explanations as to why we enjoy listening to sad music. One is from social psychology, and the other is from cognitive neuroscience(认知神经学). 6.[2020内蒙古奋斗中学高三考试,24]She opened it and let out a deep breath. Inside it two sharp knives. 7.[2020黑龙江哈尔滨六中考试,52]Not until he retired from teaching two years ago he consider having a holiday abroad. 8.[2019陕西商南县高级中学高三二模,69]It was he first set up private schools and received students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ithout consideration of their social status. 9.[2019江苏南通高三模考,8]—What did she want to know, Tom? —She wondered when it was we could complete the experiment. 10.[2019江苏徐州第一中学高三检测, 19]Some of you may have finished the text. so, you can go on to the next. 11.[2019广东深圳耀华实验中学检测,15] (keep) a clear head when in danger and you’ll protect yourself from serious harm. 题组2 精选真题 1.[2018北京,8]In any unsafe situation, simply (press)the button and a highly trained agent will get you the help you need. 2.[2015湖南,31]Always (keep) in mind that your main task is to get this company running smoothly. 3.[2015北京,31]If (accept)for the job, you’ll be informed soon. 4.[2015湖南,24]Video games can be a poor influence if (leave) in the wrong hands. A专项语篇型填空(特殊句式) Only when Tom reached his home 1 he realize that he had left his keys in the office. 2 upset he was! He knew that the only way was to go back to the office to fetch his keys, though he hated 3 . Though 4 (live) near the office, he knew no one was in the office, 5 would it be convenient to call anyone for help at this time. 6 was on second thought that he decided to wander along the street to kill time, and 7 he did. At a bookshop, he came across a book. It was the very book 8 he had been looking for, one written by J.K. Rowling. He was crazy about Harry Potter series and 9 a great joy it was to

高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的选用(含答案)

专题六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 课案1 句式的选用 随堂演练 1.为画线处选择适当的句子,与文段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解析:B 原语段的感情色彩基调冷寂荒凉,B项所选景物及其特征与此协调一致,应为此题答案。 2.百度首页曾用一句话链接读者设百度为自己电脑的首页,它是:设百度为首页。后来百度把这句话改为:把百度设为首页。改变之后点击率明显提高了,请谈谈这两句话的差异。 解析:这是一种新颖的、富有生活特点的试题。其要点在于对两种句式表达效果优劣的判断与认定,即对“设百度为首页”与“把百度设为首页”两种说法的选择。从人文性与工具性上去比较其优劣,特别是从“受众”这个角度辨析会更容易解答此题。 答案:(示例)对于读者,前句带有强迫的意味,客观性强,缺少温情;而后者如读者自己的语言,主动性强,更带有 情感。后句表面上似乎给了读者更大的选择的自由,实际上是在不知不觉中诱导读者点击。 3.(2018浙江丽水月考)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 )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解析:C 题干中提到的“记忆”“理解”“刘言”“李莉”四个词语在选项中都按照次序再现,所以在后句论及两人的优点时也要有照应关系,即应先后按照“记忆”和“理解”能力和人物顺序写相应的“长”,词序上应相照应,故可排除B、D项,而A项不但陈述其“长”,也陈述其“短”,不合题意。只有C项才是最符合句意也是最连贯的。 4.就“衣食足方能知荣辱”这一辩题,针对下面正方的说法,用一个反问句,把反方的话补充完整。 正方:如果衣食不足也能知荣辱,那么请问:为什么在大灾之年会有易子而食的惨剧? 反方:如果衣食足方能知荣辱,那么请问: ? 解析:本题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答案符合反方的观点,且能够用反问句表达即可。 答案:(示例)杜甫在饥寒交迫时如何能拥有“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胸怀? 课案训练 1.填到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经过多日侦查,我公安人员获取了确凿证据后, 。 A.一下子就把犯案的逮住了 B.一举将凶犯逮捕归案 C.一下子就抓住了犯案的 D.一下子就逮住了犯案的 解析:B A、C、D都是口语,与上文的语体风格不一致,B项为书面语,应选B。 2.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 (1)每逢深秋季节, ,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 ;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D 第(1)句中,从句子结构看,前面是六字句,后面为四字句,根据句式整齐的特点,应选②。第(2)句中衔接“群山环抱”应是“层林叠翠”,再者,最后一个音节为“茂”,恰与“绕”同韵,音节和谐。

2020高考语文仿用句式(含修辞)

第2讲仿用句式(含修辞) 仿用句式要求考生按照规定的话题(或情境),仿照给定的(或暗示的)修辞手法、句式特点等,写一个或一组主旨统一、内容属同一话题的新句子。这类试题往往涉及修辞、句式、表达、照应等内容,综合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语言运用能力、联想能力和创新能力。常见的仿写形式有:命题式仿写、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和对联式仿写。 题型一命题式仿写 设定一个语言材料作为例句,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按照例句句式仿写。 典例1(2019·河北唐山模拟)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重整旗鼓,从头再来,哪里跌倒哪里爬起,这是正确做事不服输的精神。 【材料】坚持进取借力不到长城非好汉它山之石可攻玉咬定青山不放松登高而招锲而不舍逆水行舟借力打力绝不气馁定点打铁 [解题指导]就本题而言,先对材料中的词语、短语进行理解归类,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确定一个共同的主题,然后再观察示例句子,分析其句间的关系,最后参照示例作答即可。 答案(示例)登高而招,借力打力,它山之石可攻玉,这是正确做事借力的精神。 锲而不舍,定点打铁,咬定青山不放松,这是正确做事坚持的精神。 逆水行舟,绝不气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是正确做事进取的精神。 解题方略仿句要做到“三审” 1.审句式,定框架 即:审视例句(被仿句)的结构特点,提炼出句式框架,确定仿写可“套用”的部分。审句式要注意关注以下两点: (1)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注意分句间的结构关系 要明确例句是并列,还是对比;是并列,还是递进;是假设,还是条件;等等。 在明确结构关系时要注意关联词的使用及标点的暗示作用,如分号表示分句间是并列或对举关系,冒号有时表示分句间是总分(分总)关系,等等。 如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专练100题带答案

高考英语特殊句式专练100题(带答案) 1. Only after Mary read her composition the second time _____ the spelling mistake. A.did she notice B.she noticed C.does she notice D.she has noticed 2. _______, who was happy to be bathed in the warm sunshine. A.Lying on the grass was a boy B.On the grass had lain a boy https://www.360docs.net/doc/c71464871.html,in on the grass was a boy D.On the grass did a a boy lie 3. China's development can't continue without lawmakers, nor _______ move forward without scientists. A.it can B.can it C.can't it D.it can't 4. You might find the people who made complaints about our services unkind, but at no time _______ they were unreasonable.

A.I had felt B.had I felt C.I felt D.did I feel 5. Word has come _______ some American guests will come for a visit to our college next week. A.what B.that C.whether D.when 6. It is about ten years _______ I met you last time. A.since B.for C.when D.as 7. _______ back made her parents angry and sad. A.Not her coming B.your coming C.Her not coming D.Her no coming

高考语文高考真题+模拟新题: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2备考 语文新题分类汇编: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语文19.H2 [2011·安徽卷] 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照上下文,在横线上仿写出恰当的句子。(6分)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多么华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课标语文19.H2 [2011·安徽卷] 【解析】 本考查“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及“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答时,考生应着眼于整个语段,做到“形神兼备”,既要使整个语段形成排比格式,又要在两处使用比喻(暗喻)修辞。 【答案】 示例: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 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 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语文19.H1[2011·四川卷]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从下列词语中选择一个作开头,仿照例句写一句话。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5分) 康桥 边城 雨巷 蜀道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语文19.H1[2011·四川卷] 【解析】 本考查仿用句式和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解答此有四个关键因素:选择恰当的意象、选择合适的句式、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语言要生动。 【答案】 示例:康桥,你的明净艳丽,你的温婉灵动,你的宁静神秘,不正好唤醒了我生命的觉悟吗? 语文20.H2[2011·全国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谅解是一股和煦的春风,能消融凝结在人们心中的坚冰; 谅解是一场绵绵的细雨,能洗涤飘落在人们心头的尘埃; 谅解是一束温暖的阳光,能驱散积聚在人们心上的阴云。 语文20.H2[2011·全国卷] 【解析】 本主要考查仿写的能力。使用修辞,采用整句,是语言表达能力成熟的一种标志。其诀窍在于长期的锤炼与仿写训练,而且要展开想象,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这样才能形成倚马可待的语言表达能力。 【答案】 示例:友情是一把平常的雨伞,能为朋友遮挡人生路上的风雨;友情是一缕暖暖的阳光,能为朋友送去严冬季节的温暖;友情是一汪清澈的湖水,能为朋友滋润荒漠一般的心田。 【点拨】 仿写整句,是高级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虽然我们反对语言表达上堆砌华丽辞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使用修辞,采用整句来表达,具有鲜明、生动、形象的效果。这种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依赖于长期的仿写训练和思维训练。 课标语文23.H2 [2011·辽宁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哀怨; 人生如一幅画,应该多一些亮丽的着色,少一些灰暗的点染; 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激昂的欢唱,少一些悲观的咏叹。 课标语文23.H2 [2011·辽宁卷] 【解析】 本考查语言的仿写、修辞的运用能力。仿写的三个句子,内容要前后相连,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话,且内容积极健康。注意例句形式“……如一……,应该多一些……,少一些……”,即对所选用的表述对象先打一个比喻,然后用“多一些……,少一些……”的格式从两个方面阐述;话上要保持一致;结构上三个句子之间要形成排比;内容上要有积极意义。 【答案】 略。内容合理,给2分;比喻贴切,给2分;句式相同,给2分。 课标语文23.H2 [2011·课标全国卷]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 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 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11年语文高考试题分类解析 【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2011年高考全国新16题】(5分)把下面这个长句改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为建立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所做的工作,为促成制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做出的杰出贡献有了更深的了解。 【答案】巴黎之行让我对法国作家和诗人维克多·雨果有了更深的了解。他在著作权保护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促成了法国文学创作者的著作权保护机构——法国文学家协会的建立,促成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的国际公约——伯尔尼公约的制定。 【解析】抓住句子主干并单列为一个分句,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句中的定语或状语。注意使用“润滑剂”——介词、副词和关联词。长句变短句要抓住最难于理解的成分,使变后的文段语序合理,意思明了,前后通顺。 【2011年高考全国19题】(4分)把下面的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总结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的道理、得出规律性的认识,并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 答: 【答案】①总结是为指导今后工作而形成的书面材料。②它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工作、学习告一段落后进行的,③目的是进行回顾、检查、分析,从中找出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悟出个中道理,并得出规律性的认识。 【解析】这个句子是对“总结”这种实用文体下定义,根据下定义的语言表达规则,必然是“总结是……的书面材料”,于是第一个短句形成;再根据书面材料的属性来看,一是时间性“经过一段工作之后进行的”,一是目的性“为了回顾、检查、分析和评价……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于是又可形成两个短句。 【2011年高考安徽卷19题】(3分)下面是某班黑板报上的一段文字。请参考上下文,在横线上摹写出恰当的句子。 我不想知道你的电脑多么高级,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了解世界的窗口。 我不想知道你的语言有多么华丽,① ②,③ 我不想知道你的理想多么远大,我只想知道他是不是你学海航行的灯塔。 【答案】(1)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与人沟通的桥梁(2)我不想知道你的藏书多么丰富,(3)我只想知道它是不是你通向成功的阶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句式仿写,做好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续写的句子与前面句子在内容上要连贯,又要注意形式一致,找到仿写点即可。 【2011年高考辽宁卷16题】(5分)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较短的句子,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他的著作用康德、叔本华的美学思想,就境界的主客体及其对待关系、境界的辩证结构及其内在的矛盾运动、境界美的分类与各自特点,对境界这一中国传统的美学范畴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历年高考真题特殊句式

1.(13大纲realized the task before him wa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complete. A. when B. that C. which D. what 2.(13大纲32 Only by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doctors by 50 percent properly in this hospital. A. can be the patients B. can the patients be treated C. the patients can be treated D. treated can be the patients 3.(13福建34Not until he went through real hardship _____the love we have for our families is important. A. had he realized student in his class. A. occurred it come to my rescue.‖ A. I doubted B. do I doubt C. I have doubted D. did I doubt 6.(13江西25Only when he apologizes for his rudeness ____to him again. A. I will speak. B. will I speak. C. do I speak. D. I speak. 7.(13辽宁26 At no time _______the rules of the game. It was unfair to punish them. A. they actually broke B. do they actually break D. they had actually broken C. did they actually break B. it did occur C. it occurred D. did it occur 5.(13江苏27 ―Never for a second ,‖the boy says,― that my father would B. did he realize C. he realized D. he had realized 4.(13湖南35 Not once ________ to Michael that he could one day become a top 8.(13天津11 It was not until near the end of the mentioned her own plan.

句式选用高考题整理

1.(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 树叶掬起温润的阳光,向你展示森林的生机; 溪流吟唱欢快的歌曲,向你诉说春天的故事。 答: 【解题指南】如何解答仿写类的题目:第一步:审题目,明确题目类型。 (1)命题式:设定一个语言材料(或者例句),再另外命题确定内容。这类题目没有前后文,不需要考虑意义内容上的前后关联,只考虑句子本身的句式和意义即可。本题就属于这一类。(2)嵌入式:所写句子夹在已供材料的中间,一般限定了句子表达的思维空间,要求与前后语句搭配得当,句式与前文或后文相同。(3)续写式:根据例句的内容和句式,续写一个或多个句子。(4)开放式:不提供语言材料,只有内容或形式的要求;或提供语言材料,但所写内容自定。 第二步:审例句,明确句式特征。审例句,明确隐性要求。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我们一般可从“形”“神”两方面去考虑。从“形”方面一要考虑句子的类型,看它是单句还是复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是整句还是散句等;二要考虑句子的基本结构,是单句要注意句子内部短语的结构,是复句要注意分句间关系(特别注意关联词);三要考虑修辞手法的运用。从“神”方面,一要理解原句的意义,把握句子内容上的要求,注意内容上的一致性;二要考虑句子的感情基调,用词的褒贬色彩。

第三步:定解法,明确解题思路。一要“想得开”,即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从“形似”和“神似”两个方面进行相似联想。二要“仿得妙”,要组织好语言,句子的语法要正确,语言表达要合乎情理,并力求有文采,具体来说要做到“神似、形似、意达、文雅”。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的能力。这是一道另立话题的情境式仿写题。审题要注意两点:题干的明确要求——自选话题,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示例的隐含信息——“小草”“树叶”“溪流”是自然事物,分别和原野、森林、春天相对照,和生机有关,格调积极昂扬,三个句子都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格,且整体形成一个排比句。所以作答时只要另外选取三个特定的自然事物,写出三句格调积极昂扬,且各含有一个拟人的句子即可。本题在字数上没做限制,只要是符合句式上的要求,字数不是差别太大就可以。 答案:芝兰吐出淡淡的幽香,向你展示山谷的清高; 浪花奏起欢快的乐章,向你讲述江河的博大; 禾苗擎起晶莹的露珠,向你报告丰收的希望。 2.(2013·浙江卷)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青天”“月亮”“芭蕉叶”“露珠”作为描述对象。(5分) 示例: 青天,是一片芭蕉叶, 月亮是一滴露珠。

高考英语真题分类汇编 专题八 特殊句式

专题八特殊句式 考点一倒装句 1.(2014大纲全国,26) do the nurses want a pay increase,they want reduced hours as well. 1.答案 Not only 2.(2014湖南,29)Only when you can find peace in your heart you keep good relationships with others. 2.答案will 考点二强调句 3.(2014福建,29)It was the culture,rather than the language, made it hard for him to adapt to the new environment abroad. 3.答案that 4.(2014湖南,33)It s not doing the things we like,but liking the things we have to do makes life happy. 4.答案that 5.(2014四川,3)Was it because Jack came late for school Mr.Smith got angry? 5.答案that 考点三主谓一致 6.(2014湖南,32)All we need (be) a small piece of land where we can plant various kinds of fruit trees throughout the growing seasons of the year. 6.答案is 考点四其他特殊句式 7.(2014大纲全国,33) (call) me tomorrow and I ll let you know the lab result. 7.答案Call 8.(2014北京,24)(observe) carefully if any change occurs when doing experiments in the lab. 8.答案Observe 9.(2014天津,1)Give me a chance, I ll give you a wonderful surprise. 9.答案and 10.(2014福建,28)The climate here is quite pleasant,the temperature rarely, ever,reaching 30℃ in summer. 10.答案if 11.(2014湖南,30) (make) what you re doing today important,because you re trading a day of your life for it. 11.答案Mak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