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单元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2016高考导航

考纲展示

考情分析核心提示

2012

2013

2014

命题特点

1.哲学与时

代精神

广

东·35

1.从考查内容看,

本课考查的重点有哲

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

作用、马克思主义哲学

的基本特征。

2.从考查形式看,

以选择题为主,多采用

时政热点和公众关心

的热点问题或古今中

外著名思想家、哲学家

的言论作为背景材料。

3.从能力考查看,考

查学生对课本基础知

识的识记与理解。

1.两个基本特征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

有机结合和唯物辩证的自

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的有机统一、实践基础上

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两大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三个产生条件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

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

直接理论来源2.哲学的作

津·9

建·35

3.马克思主

义哲学产生

的历史条件

4.马克思主

义哲学的基

本特征

苏·26

5.马克思主

义中国化的

理论成果

核心考点1哲学与时代精神(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199]

一、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二、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全面理解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1.哲学来源于时代,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第一,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是对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它的内容来源于时代。第二,真正的哲学能

够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反作用于时代,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第一,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第二,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第三,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误区警示

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决定作用

[点拨](1)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它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

念,解放人的思想。它还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

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不管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有多么巨大,归根到底都是第二位的,不能起决定作用。

决定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哲学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事后诸葛亮”;但它一旦产生又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哲学要成为“事前诸葛亮”,需要()

①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③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反映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④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成为“事前诸葛亮”必须成为真正的哲学。为

此,必须正确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

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①②③正确。④是一切哲学的共性,应排除。

[答案] B

2014年9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写的《新大众哲学》(七卷本)出版发行。该书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解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人们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这说明,《新大众哲学》()

①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该书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解答了……面临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说

明《新大众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

经验和认识成果,①②③符合题意。④与题意不符。

核心考点2哲学的作用(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199]

一、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看

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二、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看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三、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看

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四、从哲学的功能看

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具有帮助人们确立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信念的功能。

一、真正的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

3.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可以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误区警示

哲学决定着社会的进步

[点拨]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社会发展趋势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

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但是哲学并不能成为决定社会进步

的力量。决定社会进步的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社会进步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题组一哲学的作用

(2013·高考福建卷,35)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

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

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

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④B.①③

C.②③④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哲学的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当选。材料强调的是社会意识的反作用,即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④符合题意,③干肢不符。②夸大了意识的作用。

[答案] D

1.恩格斯说:“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进行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以往的哲学都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导

B.学习哲学是人们获得认识的根本来源

C.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随实践发展的科学理论

解析:选C。哲学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功能,哲学能够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恩格斯这句话强调的也正在于此,C项符合题意。哲学有不同性质,性质不同作用不同,A项观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项观点错误。D项不合题意。

题组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推动全党学习掌握历史唯物主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这是因为() A.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美好的艺术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

[解析]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党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D项说法正确。B、C两项与题意不符。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A项观点错误。

[答案] D

2.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②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③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④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①③

解析:选A。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是中共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指导自身的实践,③表述错误,排除。④本身虽正确,但不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因,故排除。①②正确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先进性和开放性,符合题意。

核心考点3马克思主义哲学(高考指数:★★)[学生用书P200]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2.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3.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从其产生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一定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上产生的,是在对人类哲学思维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

2.从其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基础上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有机统一起来。

3.从其使命来看,以往的哲学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解释世界,更强调要革命地改造世界。

4.从其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哲学从不自封为终极真理,而把自己看作是一门发展的科学,强调随着实践与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完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

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构原则,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2.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

3.在历史观中,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

4.在认识论中,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离开实践,就不能科学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可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易混提醒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是指它的严密性、完备性和正确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误区警示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一切哲学的不同就在于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结合[点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一切哲学的不同,不仅在于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还在于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题组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和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进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与黑格尔的辩证法意见完全不同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③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④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二者的区别在于对世界本原问题认识的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而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客观唯心主义辩证法。②④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 D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的

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前人理论成果的态度是() A.机械相加B.全盘吸收

C.直接利用D.批判继承

解析:选D。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崭新哲学,虽然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精华,但这种吸收不是简单的机械相加,而是在总结工人运动的丰富经验和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汲取前人的合理思想。可见,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旧哲学的态度。

题组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有机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一切唯物主义者都是可知论者,他们坚持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可见,并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才实现了唯物主义与可知论的有机统一,②观点错误,含②的选项均应排除,故答案选B。

[答案] B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唯物主义往往受到形而上学的束缚。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是因为,它在内容上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④思维和存在的统一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故答案选B。

题组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①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②都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④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A.①②B.①④

C.②④D.③④

[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①观点错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③观点错误。

[答案] C

3.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以下关于科学发展观论述正确的是()

①科学发展观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科学发展观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前进的步伐③科学发展观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科学发展观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分析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解答此问题,可以从人与世界的关系、历史观、认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角度进行分析。具体包括:在人与世界的关系方面,从实践出发理解周围的世界,实现了唯物主义与

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从历史观方面,把实践作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根据,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从认识论方面,把实践作为全部认识的基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面,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实践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学生用书P202]

《新大众哲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

[背景材料](链接生活实例!)

材料一20世纪30年代,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开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大众化之先河,在民族危亡的时代,启蒙了成千上万青年走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道路。时隔70多年,时代的主题由“救亡图存”变为“改革发展”。时代依然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共产党人的强大思想武器。

材料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品质。在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今天,以当年“大众哲学”的方式解释、解答、解决新的时代问题,是实践的新需要、人民的新期求、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因而,《新大众哲学》可谓应运而生。

2014年9月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新大众哲学》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座谈会上,与会代表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新大众哲学》的精神内涵、主要特点、时代价值等进行了研讨与座谈。

《新大众哲学》由王伟光教授主编,人民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全书共分七篇:总论篇、唯物论篇、辩证法篇、认识论篇、历史观篇、价值论篇和人生观篇,每一篇都对应着相关的哲学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解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人们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

《新大众哲学》努力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进程,凸显新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大众化的时代印记和特征。《新大众哲学》努力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认真剖析令人们迷惘、困惑、辨不清是非、找不到理想的追求和前行方向的错误思想,在吸取先进思想文明的基础上,向世人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追寻幸福最强有力的理论武器。《新大众哲学》力图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涌现出的新经验,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中国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新鲜经验做出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哲学阐释。

[命题视角](打开思维之窗!)

命题角度1:结合材料一,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提示:(1)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实践,都需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理性、智慧和思想方法。

命题角度2:结合材料二,说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

提示:(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新大众哲学》力图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涌现出的新经验,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中国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等新鲜经验做出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哲学阐释。从不同的角度和领域解答了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人们在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理论和现实问题,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依法治国实践,都需要哲学提供理性、智慧和思想方法。《新大众哲学》努力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认真剖析令人们迷惘、困惑、辨不清是非、找不到理想的追求和前行方向的错误思想,在吸取先进思想文明的基础上,向世人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追寻幸福最强有力的理论武器。

[创新体验](提升做题能力!)

1.《新大众哲学》努力回应当代国内外流行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认真剖析令人们迷惘、困惑、辨不清是非、找不到理想的追求和前行方向的错误思想,在吸取先进思想文明的基础上,向世人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始终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追寻幸福最强有力的理论武器。这表明真正的哲学()

①可以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④坚持科学性与革命性,揭示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律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真正的哲学是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追寻幸福最强有力的理论武器,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不能说是直接的“物质力量”,所以③说法错误;哲学揭示的是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不是“具体科学的发展规律”,所以④说法错误。

2.《新大众哲学》力图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涌现出的新经验,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中国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新鲜经验做出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哲学阐释。这是因为真正的哲学()

①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②正确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和要求,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牢牢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为社会的变革提供巨大

的物质力量④是“科学之科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选A。《新大众哲学》之所以“力图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涌现出的新经验”,就是因为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必须准确把握时代的新变化,反映新时代的新问题;《新大众哲学》之所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新鲜经验做出世界观方法论层面的哲学阐释”就是因为真正的哲学能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故①②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提供的是精神力量,排除③;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不是“科学之科学”,排除④。

3.在国际国内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今天,以当年“大众哲学”的方式解释、解答、解决新的时代问题,是实践的新需要、人民的新期求、党和国家的新要求。因而,《新大众哲学》可谓应运而生。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新大众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④《新大众哲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C。①③正确指出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且符合题意,应入选。②④与题意不符。

,[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一、选择题

1.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这表明哲学() 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

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

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解析:选B。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源于一定时期的经济和政治,A错误,B当选;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D错误。

2.毛泽东从青年时代起就钻研哲学,有很高的哲学修养。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了中国社会尖锐而复杂的矛盾,回答了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中国革命为什么只能走农村包

围城市的道路等问题。这说明()

①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②哲学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前进的方向③哲学都是对时代实践经验的正确总结④哲学能够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D。材料强调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②④符合题意。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对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的正确总结,①③表述错误。

3.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和他所开辟的哲学道路,是“沿着实证科学和利用辩证思维对这些科学成果进行概括的途径去追求可以达到的相对真理”,它把现实生活和时代的科学精神所引起的人类思维方式变革升华为时代的理论思维。这说明真正的哲学()

①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④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它把现实生活和时代的科学精神所引起的人类思维方式变革升华为时代的理论思维”,说明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①②③符合题意。④将真正的哲学混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错误。

4.马克思说过,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人类“文明的活的灵魂”。这是因为它()

①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把握了时代的脉搏

③概括和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④决定着社会发展走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④夸大了哲学的作用,含④的选项应排除,故答案选A。

5.中国思想理论反思与创新论坛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把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创造性地推出能代表中国水准、具有世界影响、引领时代进步的优秀成果。这是因为哲学可以()

①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③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精神力量④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决定着时代的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解析:选A。①②正确指出了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符合题意。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本身就是变革社会的精神力量,③错误。④夸大了哲学的作用。

6.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强调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与当前我们党强调的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共同强调了() A.哲学对时代的批判功能

B.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D.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解析:选B。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为了用马克思主义武装群众,从而把马克思主义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可见,这里强调了哲学对时代的塑造引导功能。故选B。

7.下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了黑格尔唯物主义和费尔巴哈辩证法的精华

B.马克思主义哲学等于黑格尔辩证法与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之和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D.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解析:选D。A项颠倒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机械相加;C项错误,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而不是继承和发展。D项符合题意。

8.随着时代的转换、实践的深化、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时代精神之精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必然要关注重大现实问题,增添新的内容,以新的理论观点、理论体系满足时代的要求和实践的需要。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A.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

B.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C.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D.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解析:选C。A、B、C三项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但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根据实践变化而发展,故选C项。D不符合要求,排除。

9.与一切旧唯物主义相比,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的特点是在科学基础上()

①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③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④建立了百科全书式的完备的知识体系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选A。①②③正确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符合题意,应入选。哲学

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④观点错误。

10.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写道:“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主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阶级性B.革命性

C.实践性D.科学性

解析:选C。“改变世界”是做、行动、实践,因此,马克思这句话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故答案选C。

11.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总结十年奋斗历程,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一系列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这告诉我们()

①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③科学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有的品质④科学发展观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

A.①②B.②④

C.③④D.②③

解析:选A。“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说明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①②正确。科学性是一切真理共有的品质,③错误。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④错误。

12.2014年6月17日,《湖北日报》发表了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崔唯航的文章《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汉语》。从哲学上看,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汉语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B.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

D.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解析:选B。让马克思主义哲学讲汉语就是强调要把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具体国情结合起来,B项符合要求。A项与题意不符;C项只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项虽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作用,但不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

13.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是一场反映新兴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文化运动,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锋和文化巨匠,促进了欧洲文化的空前繁荣,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

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哲学与时代关系的具体内容,然后结合材料有效信息,分别从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和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两个方面,谈对哲学与时代关系的理解即可。

答案:(1)真正的哲学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是对时代状况、任务和矛盾的反映。

(2)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文艺复兴运动通过对旧制度、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14.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通过三个“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一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形成了体现中国特色、民族风格、大众需求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把国情同世情结合起来,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既突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民族性,又彰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性。三是把科学认识同价值目标结合起来,坚持在理论创新中做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

(1)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必须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

(2)上述材料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哪些基本特征?

解析:第(1)问,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必须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的原因,因为真正的哲学必须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真正的哲学也必须要如此。第(2)问,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本题涉及的特征主要有: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坚持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答案:(1)①真正的哲学必须正确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只有既立足国情、扎根本土,又洞察全球风云、把握世界潮流,才能真正地反映时代的任务和要求,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2)①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立足国情,又

把握世界潮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坚持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出发,立足国情和世情,坚持了科学的实践观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指导性的基本理念和哲学基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