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第六章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a.情绪是与生理需要(如安全、饮食、性活动等)相联系的内心体

验称为情绪;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如交往、文娱、教育、道德、劳动等)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b.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

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联系: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情绪和情感不是认识过程的消极产物,它不仅仅对人的认识过程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的活动等方面也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四)表情

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表情可分为三种:

1、面部表情

2、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

3、言语表情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形式

心理学界一般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需求关系不同将情绪分为四种形式: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二)情绪的种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分为三种状态: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其具有弥散性。

2.激情

一种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激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都是激情状态。

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能催人向上,而消极的激情却对人产生

3.应激

一种由意外的紧张情况、危险情景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能使人的身体受到紧急动员,以应付突发事件,但时间过长,对人的心身健康十分不利。

(三)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号社会道德标

准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

是指人认识事物和探索真理的需要是否相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对客观事物或艺术作品是否符合审美要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美感有主观性、时代性。

三、情绪与情感在学习和教学中的应用

(一)情绪与情感对学习的影响

1.积极的情绪情感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情感对学习有阻碍作用所

2.学习的材料的情绪与学习者情绪一致时,记忆效果较好。

(二)焦虑与学习

1.所谓焦虑是对当前或预计到的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景而产生的一种担忧的反应倾向。

2.要使学生保持适度的焦虑水平,教师应该在故意以下工作:首先,应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正确的导向;其次,要对学生做出正确的估计,以确立适合学生能力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

1.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高涨的情绪

2.要热爱学生

3.要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要注意控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

四、中学生的情绪情感的调节与培养

(一)情感的品质

1.情感的倾向性

2.情感的深刻性

3.情感的稳定性

4.情感的效果性

(二)中学生的情感发展的特点

1.充满热情,富有朝气

2.情感的两极性明显

3.情感逐渐深刻

4.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

5.中学生重视友谊,两性爱情开始萌芽

(三)中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的培养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树立远大的理想

2.组织和参加各种活动,丰富人生阅历

3.教会学生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方法和技术

医学心理学情绪和情感教案

情绪和情感的过程 一、设计思路 通过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的“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的故事来导入今天上课的主题“情绪”,进而介绍情绪的含义。再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情绪和的外部表现。最后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二、教学目的 1.知识层面:了解情绪的含义、知道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和功能。 2.能力层面:加深学生对情绪、情感的了解和把握,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我们的影响。 3.情感层面:引导学生明确情绪、情感是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情绪,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 三、课型 新授课 四、课时 20分钟 五、教学重点 本课的重点是学习情绪的基本知识,通过对生活中小事的分析认识到什么是情绪,切实理解情绪的含义。 六、教学难点 本课难点是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在案例中切实理解情绪的功能。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情景表演法。 八、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利用故事:“一个小丑进城,胜过一打医生”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丑可以治好法拉第的病? (二)讲解情绪的基本内涵 引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来让学生感受情绪的变化,并提问大家我们的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引导学生来回答。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对比下雨这件事引出情绪是和自我认识相联系的,相同的事会引出不同的情绪。强调自我需要在情绪中的作用。 (三)开展教学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性 情绪表演:出示词语卡片(手舞足蹈、泪流满面、咬牙切齿、心

惊肉跳),请学生上台做情绪表演,其他同学猜猜他表演的是什么情绪。让学生讨论下大家是通过什么猜到的学生表演的是什么情绪。引导学生分析情绪的外部表现,然后总结情绪的外部表现。 (四)进行案例分析,引发学生思考。 1.此时无声胜有声 心理学家在对英语国家人们的交往状况进行研究后发现,在日常生活中,55%的信息是靠非语言表情传递的,38%的信息是靠言语表情传递的,只有7%的信息才是靠言语传递的。特别是在言语信息不清时,表情往往具有补充作用,人们可以通过表情准确而微妙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也可以通过表情去辨认对方的态度和内心世界。表情作为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被视为人机关系的纽带,很多时候我们用情绪的表露代替了语言的表达。 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分析出情绪情感的第一个功能--信号功能。 2.哪只猴子死了 两只猴子同时关在笼子里,一只被捆住,不能动;一只可以在笼子里活动。实验者每隔20秒对猴子进行一次电击,每次放电前5秒,笼里的红灯就会亮起。笼里有一个开关,每当红灯亮起,只要按动开关就可以逃出笼子。可以活动的那只猴子发现了这个开关。实验进行二十多天后,结果有一只猴子死了。 引导学生回答,最后总结学生的回答。分析正确答案,死掉的猴子是会动的那只。因为这只猴子一直处于焦虑和恐惧的负性情绪下。而焦虑会引发消化道类的疾病。 3.羊羔之死 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把两只同窝生的羊羔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给它们相同的养料,相同的水分,相同的阳光....几乎什么都相同,但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就是在某只羊羔旁边拴了一只狼。没有拴狼的羊羔正常地发育起来,而旁边拴了狼的羊羔在惊恐万状中,不思饮食而死。这个实验生动地说明了情绪对动物生长有着不可思议的作用。同样,对人来说,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基础,不良的情绪是产生疾病的原因之一。 4.嫉妒的力量 医学心理学家用狗做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 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 5.生气水实验。 把人在不同情绪状态下呼出的“气体”分别进行采样。然后,将这些气水混合物依次放人实验基样中,进行技术性处理,结果表明:

【人力资源】基础心理学2情绪情感资料

一、单选题: 1、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5.0分)(回答错误) A、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 B、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 C、心境、激情、应激 D、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解析:按情绪状态,就是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可以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 2、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是对()的分类。(5.0分)(回答错误) A、情绪 B、基本情绪 C、情感 D、情绪状态 解析:人的高级情感包括很多种,主要的有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此外还有宗教情感,母爱等等。 3、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5.0分)(回答正确) A、动机功能 B、组织功能 C、适应功能 D、信号功能 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功能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 4、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都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5.0分)(回答正确) A、双重趋避式冲突

B、双趋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避式冲突 5、表情包括()。(5.0分)(回答正确) A、外部表情和内部表情 B、面部表情、动作表情和言语表情 C、音调表情、节奏表情和速度表情 D、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 解析: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模式——表情,包括:面部、身段和言语。 6、表情的产生()。(5.0分)(回答正确) A、是先天遗传的结果 B、既有先天的,又有后天学习模仿的成分 C、是后天学习得来的 D、是在人身上建立条件反射的结果 7、()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5.0分)(回答正确) A、人格 B、情绪和情感 C、动机 D、需要 解析: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8、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分为()。(5.0分)(回答正确) A、初始阶段和结果阶段

第六章 主要内容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掌握情绪和情感这两个基本概念并能区分它们的异同;理解掌握心境、激情和应激这三种基本情绪状态,理解掌握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这三种重要情感类型;懂得情绪对人的学习、工作的影响,对教学中学生情绪调节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理论认识;掌握焦虑这一心理现象的定义和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掌握主要的情感品质和培养方法。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和关系;心境、激情和应激的含义及其特点;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培养。 3、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 4、教学时数:5课时 5、教学过程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是指狭义的爱情而言。后泛指各种情绪。 1、定义: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 2、情绪与需要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具有主观性,当客观事物符合人的需要使,就会产生肯定的态度,从而引起人的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等内心体验;如果不符合人的需要,则产生否定的态度,从而引起恨、不满意、不愉快、痛苦、忧愁、恐惧、羞耻、愤怒、悲哀等内心体验。由此可见,情绪情感并不反映事物本身的属性,而是反映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与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所以,情绪和情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3、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两个概念有细微的差别。 (1)情绪更多地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更多地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2)情绪发生较早,动物和婴儿都有情绪,但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也是个体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 (3)情绪具有情境性,直接受情境的影响,而情感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定性。 (4)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性,较少地受意识控制;情感则比较深沉,往往以内隐的形式存在和以微妙曲折的方式表达出来,更多地受意识的控制。 以上区别是相对的。在现实的心理生活中,情绪与情感并无明确的界限。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感对情绪又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可能会使人抑制暂时的不愉快的情绪。 4、、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有着密切的联系。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没有认识,情绪和情感就无从产生。人们的认识越深入,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越持久、越稳定。常言说:“知之深,则爱之切”就是这个道理。反过来,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深刻的影响,它对人的认识能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各个方面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心理学 动机与情绪情感

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动机: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只能从观察表面行为的变化来推测背后的动机。 动机作为行为过程中的一个中介变量,在行为产生前就已存在,并以隐蔽内在方式支配着行为的方向性和强度。 动机的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会推动人们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转化为活动状态。动机的驱使下,个体会产生某种行为,并维持一定的行为强度。 2.指向功能:动机使个体进入活动状态之后,还能引个体的行为指向一定的方向。动机不同,有机体行为的目标也不同,这就是动机的方向性在起作用。 3.调节与维持功能:动机会决定行为的强度,动机愈强烈,行为随之强烈。动机也决定个体行为的久暂性,在没达到目标之前,行为会一直存在。有时行为看似不在了,但只要动机仍存在,行为就不会完全避免,只是以别的形式存在。 动机的产生:受内外两种因素的共同影响。 1.个体内在的某种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根本原因。 需要:有机体内部生理与心理的不平衡状态,它是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需要一旦产生,就成为一种刺激,人的行为动机就是在这种刺激下产生的。内在的生理需求是行为的直接推动力量。 2.外在环境则作为诱因,引导个体趋向于特定的目标。 环境刺激是动机产生的诱因。诱因: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有时,即使有机体没有特别强烈的内在需要,外在诱因也可能成为动机产生的一个条件。 动机中,需要与诱因紧密相连。需要比较内在、隐蔽,是支配人们行动的内部原因。诱因是与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它吸引有机体的朝向性活动,并使需要有可能得到满足。需要推动人们去活动,并使活动朝向外界的诱因,从而使活动具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当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诱因吸引力降低,动机的强度随之减弱或消失。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普通心理学》: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我们一直将情绪和情感作为一个统一的心理过程来讨论,但从产生的基础和特征表现上来看,二者有所区别。 首先,情绪出现较早,多与人的生理性需要相联系;情感出现较晚,多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婴儿一生下来,就有哭、笑等情绪表现,而且多与食物、水、温暖、困倦等生理性需要相关;情是在幼儿时期,随着心智的成熟和社会认知的发展而产生的,多与求知、交往、艺术陶冶、人生追求等社会性需要有关。因此,情绪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但只有人才会有情感。 其次,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情绪常由身旁的事物所引起,又常随着场合的改变和人、事的转换而变化。所以,有的人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很难持久。情感可以说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如对一个人的爱和尊敬,可能是一生不变的。因为如此,情感特征常被作为人的个性和道德品质评价的重要方面。 最后,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人在情绪左右下常常不能自控,高兴时手舞足蹈,郁闷时垂头丧气,愤怒时又暴跳如雷。情感更多的是内心的体验,深沉而且久远,不轻易流露出来。

二、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和情感虽然不尽相同,但却是不可分割的。因此,人们时常把情绪和情感通用。一般来说,情感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反过来,情绪的表现和变化又受已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当人们干一件工作的时候,总是体验到轻松、愉快,时间长了,就会爱上这一行;反过来,在他们对工作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之后,会因工作的出色完成而欣喜,也会因为工作中的疏漏而伤心。由此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 【《

心理学-第七章 情绪和情感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 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 3.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 B.意志 C.思维 D.需要 4.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 5.“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对情感的影响。 A.认知 B.意志 C.需要 D.个性 6.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焦虑 C.悲哀 D.愤怒 7.“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情绪状态下。 A.心境 B.紧张 C.激情 D.应激 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 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 10.()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高兴和喜悦 B.高兴和快乐 C.喜悅和兴趣 D.快乐和兴趣 11.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D.组织功能 1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 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 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 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A.愤怒 B.恐惧 C.应激 D.激情 17.小杨在月考中进步了,这段时间他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这种情绪状态是()。 A.应激 B.激情 C.狂喜 D.心境 18.“捧腹大笑”、“手舞足蹈”体现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热情 19.“乐极生悲”、“破涕为笑”、“喜极而泣”等成语说明了人的情绪的两极()。 A.不可调和性B.因一定条件而相互转化C.具有社会性,可相互调节和控制D.可以找到平衡点20.“心有余悸”是描写人在恐惧中的()。 A.心境状态 B.应激状态 C.激情状态 D.热情状态 21.高兴时手舞足蹈、恐惧时手足无措的情绪表达方式是()。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_1

---------------------------------------------------------------最新资料推荐------------------------------------------------------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二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主要包括以下 5 种: 1、自我意识调控。 2、理智调控。 3、转移调控。 4、激励调控。 5、合理宣泄。 三、消极情绪情感的调节与控制(一)排除抑郁 1、铲除抑郁根源。 2、改变认知角度。 3、适当释放情绪。 4、改变行为方式。 5、调换环境。 6、休息。 (二)学会制怒 1、拓宽心理容量。 2、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 (三)克服自卑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四)消除紧张与焦虑 1、积极的认知方式(1)勇敢面对焦虑与紧张,想一想事情最坏会到什么程度。 (2)排除极端的想法,不随意夸大生活状态。 (3)用欣赏的态度看待世界。 1 / 12

(4)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5)理智的面对冲突,权衡自己所冒的风险。 2、积极的行动方式积极的行动方式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1)赶快行动起来。 (2)融洽社会关系,运用社会支持。 (3)学会宣泄和倾诉。 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和行动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的个性,有了健康的个性,消极的情绪就会减少许多。 第六章情绪与情感本章主要内容: 如何理解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的生理变化及表情动作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 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情感?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的主观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1、需要及所属不同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为人所独有。 2、稳定性不同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一)区别3、外显性情绪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则多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4、发展时间情绪发生在先,

教育心理学情绪与情感总结

教育心理学情绪与情感知识点总结 心境、激情、应激、焦虑概念与区分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弱、速度、紧张感、持续性区分。 情绪状态可以分为:心境、激情、应激、焦虑 心境:持续、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这类情绪状态有两个主要的特点,即弥散性和长期性。弥散性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如我们比较熟悉的诗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体现的就是这个特点。另外一个特点是长期性,指的是心境产生后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主导人的情绪,如高考成功后很长一段时间还很开心,就是一种心境。(持续性,无紧张慌乱的感觉,不是爆发式也就不是短暂的,感情教平和)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具有明显的生理反应和外部行为表现。【激愤、暴怒、恐惧、狂喜、剧烈的悲痛、绝望】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多带有一定的指向性和外部动作。如我们看世界杯比赛,自己支持的队伍获胜时狂喜的状态即是激情状态。(来去匆匆,强度大,无紧张感,短暂时间。多有外部表现,如大喜大悲) 应激是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它往往是由外在压力造成的,如新教师上讲台的慌乱;学生课上突然被点名起来回答问题时的情绪状态都是应激。这里需要注意,激情和应激都是比较短暂的状态,但是应激会强调紧张的状态,而应激不强调这个特征。(紧张,慌乱之感,意外,强度中等,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事,持续短)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看到的未知的事,事情不解决,焦虑消除困难。) 情感与情绪的联系与区分

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情感与情绪。 联系 情感与情绪都伴随着认知过程而产生。又反过来影响认知与活动。 它们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另一种反映形式,即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它们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它们产生或触发的原因在客观事物本身,而不是主观需要。但是它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不是只有客体。 情绪依赖于情感,情感也依赖于情绪,即人的情感需要通过不断变化的情绪所表现。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区分 情绪是与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情绪与低级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 情绪是动物和人都具有的。但人即使最简单的情绪都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因为人的生理需要受到社会生产及生活条件的制约。人的情绪活动具有社会性。 情感是人独有的。情感同社会性的需要,人的意识(包括愿望、期待、目标)紧密相连。具有社会历史性。 情感可以多种体验交织,也有不同的情绪。 情绪的表现一般是不稳定,带有情境性。 情感比较稳定,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客观事物比较稳定的态度。

心理学基础说课稿情绪与情感部分

心理学基础说课稿情绪 与情感部分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尊敬的各位专家,早上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情绪情感概述》,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所用教材《心理学基础》是全国卫生职业院校规划教材,心理学基础是现代护理学的一门重要课程,掌握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开展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以及个体心理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以及意志过程,本节课处于整个教材的第二章第二节,是在学习了认知过程之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心理过程的章节,并为之后的心理健康及评估等章节做出铺垫,同时情绪情感也是学生对自我认识的窗口。 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分别为:重点是情绪、情感的概念理解以及情绪状态的三大分类;难点是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状态中对应激概念的理解。 3.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认识并理解情绪情感的相关概念;了解情绪情感产生的原理;能够辨识人的基本情绪及基本的情绪状态;②能力目标:能准确的体会自身的情绪变化;能初步识别他人的基本情绪及情绪的变化;提高对客观道德情境的情感体验能力;通过对他人情绪情感的解读提升共感能力,③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促使学生更好的开展医疗工作、维护与改善医患关系;促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更加清晰准确的认识自身的心理状态。

二、说教法 学情分析:中职学生多数处于15、16---17、18的年龄阶段,即是由少年到青年的过度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情绪和心境呈现出动态的发展趋势,诸多不良习惯与行为的原因与未正确认识情绪情感有关,但同时,他们有很强的学习热情,一旦教师教学内容、方式、方法能贴近他们的日常生活,就能最大的调动学习主动性。 基于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和中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情况,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方法进行教学。 1.讲授法:主要针对情绪情感的概念、区别与联系等教学内容进行讲授,讲授法可以简明扼要清晰的讲解清楚重要的概念与理论知识。 2.情境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情境示例的展示,对本节课的难点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述,使得学生能通过情境的体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兴趣。 通过以上两种方式方法,可以掌握重点、理解难点。通过讲授、情境,教师主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探索学习,避免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也完全的参与进来。 三、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教会学生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本节课所用的学法如下:

第六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六章、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的特点,情境性,激动性,暂时性 情感的特点,稳定,持久,深刻 认识和情绪情感的区别。 内容不同,认识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应。 情绪情感是对客观事物育人的主管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 反应的形式不同,认识是通过形象和概念反应客观事物 情绪情感是通过态度体验反应客观事物的需要 特点不同,认识过程有随意的性质,情绪情感具有不随意的性质 联系,情绪情感影响着认识过程,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的基础 情绪的外在变现,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言语表情 情绪情感的功能,信号功能,感染功能,调节功能 心境——持久,微弱,弥散 激情——短暂,强烈,爆发(已经发生过) 应激——短暂,强烈,突发事件,高度紧张(正在发生时) 情感的种类——理智感,好奇心,求知欲,热爱真理 道德感,根据道德标准评价一个人的思想言行 美感,审美标准,自然或社会现象在艺术上的表现(直觉性,社 会性,个体性) 情绪产生的理论——詹姆斯和兰格的外周理论 埃农和巴德的情绪丘脑理论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沙赫特的情绪激活归因理论(辛格) 伊扎德的动机分化情绪理论 压力是指有机体在心里或生理上收到威胁是出现的非特异性身心紧张的状态 压力三要素,压力源,认知,反应 适应综合征的三阶段,警觉反应阶段,抗拒阶段,衰竭阶段 压力源主要有,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 压力防御机制,压抑,否认,置换,文饰,投射,代偿,升华 压力的心理反应,抑郁,焦虑,恐惧,躁狂 焦虑障碍是受不合乎现实或不合乎理性的害怕所困扰的状态 考试焦虑的基本特征是担忧 *健康情绪的培养——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丰富积极的情绪体验 学会自己接纳和自我欣赏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立目的,有意识的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也叫意志过程 意志是与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第六章 情绪情感

第六章情绪情感(emotion & feeling) 本章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三、情绪的表现 四、情绪情感的分类 五、情绪情感对人的影响 重点讲述第一、二部分,共2学时。 一、情绪情感(感情)的概念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1、对情绪情感的进一步的认识: (1)是人与现实的关系,即好恶倾向。 (2)与认知不同,重在内心的体验。 如嗅觉——嗅到汽油味-----------属于认知 好恶------------------属于情绪 (3)与需要有直接的关系(关键是满足的情况如何) 满足时产生积极的情绪情感 不满足时产生消极的情绪情感需要是产生情绪情感的源泉 与己无关时不产生什么情绪情感 (4)影响人的心理活动,是一切心理活动的背景。 2、情绪情感的区别 通常,我们是把情绪与情感联系起来说,但是它们虽同为态度的内心体验,仍有一定的区别: 情绪情感 需要的种类与生理性需要有关与社会性需要有关 特性情景性、短暂性稳定性、深刻性 冲动性持久性 有明显的外部表现内在 代表感情反映的过程代表感情反映的内容 3、情绪学说/理论 (1)情绪的感知学说(James-Lange theory,詹姆斯—兰格的外周理论)美国心理学家W·James 于1884年提出,丹麦生理学家C·G·Lange(1885)也提出:认为人体内对生理唤起的知觉就是情绪(来自于情绪行为变化和内部生理功能改变的结果)。即外界刺激产生内脏反应和行为;内脏的反应通过植物神经被个体感知,并与由危险信号引起的感觉融合,产生情绪。 (2)情绪启动学说(Cannon-Bard theory,坎农—巴德的丘脑理论)James-Lange theory的提出,引来诸多学者的研究。人们认为,若James-Lange theory成立,则应有下列的现象:实验条件下,引起内脏反应,应能给个体带来相应的情绪体验;不同的内脏反应应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或相同的情绪体验应该由相同的内脏反应引起;药物可引起身体变化,产生相应的情绪;切断内脏与大

心理学复习与练习第7章情绪与情感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教学要求: 1、了解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情绪情感与认知 的关系;表情的分类;情绪和情感的种类;情感的品质。 2、掌握焦虑对学习的影响;青少年情感发展的特点;教学中学生情绪的调节;青少年良 好情感品质的培养。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思考:人为什么会产生喜、乐?而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怒和哀? 情绪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概念的关键词: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态度体验) 思考:什么是幸福?(根据情绪情感概念谈一谈对幸福的理解。)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①情绪是与机体的生理或物质性需要能否满足相联系的体验,较低级,人和动 物共有;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或精神需要相联系的体验,较高级,人所特有。 ②情绪可由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易随情景变化,不稳定;情 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不易随情景变化,较稳定。 ③情绪易冲动,外显性强;情感不易冲动,较深沉而含蓄。

思考:愤怒——恨喜欢——爱 分别属于哪种心理现象? 2、联系: 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和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举例说明。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没有认识,情绪与情感就无从产生;反过来,情绪与情感又影响人的认识活动。 (四)表情 情绪与情感发生时有其外部表现,这就是表情。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分为三种: 1、面部表情 2、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 3、言语表情 通过观察人的表情,了解人的心理活动。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种类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其具有弥散性。 2.激情 一种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激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都是激情状态。

第六章 情绪和情感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教学,掌握情绪和情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性知识,懂得情绪情感对人的工作、生活、学习、身体的重要影响作用。 ?掌握情绪情感的分类,情感的两极性,情感的功能等内容。懂得不同情感状态对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了解青少年学生情感的特点,正确认识情感现象,掌握情绪调节的主要方法,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情感品质和运用情绪情感知识于教育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与情感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这里的“情”,是指狭义的爱情而言。 后泛指各种情绪。 ?1、定义:情绪与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在人脑中的反映。 对情绪情感的理解 ①客观事物是情绪之源; ②情绪以需要是否满足为中介; ③情绪是对事物态度之体验而非态度。

2、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与情感的比较 ?情绪和情感的联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要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感对情绪又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对一个人的积极情感可能会使人抑制暂时的不愉快的情绪。 3、情绪、情感与认知的关系 ?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人们的认识越深入,由此产生的情感体验就越深刻、越持久、越稳定。常言说:“知之深,则爱之切” ?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情感对人的认识活动有深刻的影响,它对人的认识能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情绪情感对人的活动各个方面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现代情感心理学研究认为,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受到环境事件、生理状态和认知过程三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过程是决定情绪和情感性质

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主要包括以下5种: 1、自我意识调控。 2、理智调控。 3、转移调控。 4、激励调控。 5、合理宣泄。三、消极情绪情感的调节与控制(一)排除抑郁 1、铲除抑郁根源。 2、改变认知角度。 3、适当释放情绪。 4、改变行为方式。 5、调换环境。 6、休息。(二)学会制怒 1、拓宽心理容量。 2、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三)克服自卑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四)消除紧张与焦虑 1、积极的认知方式(1)勇敢面对焦虑与紧张,想一想事情最坏会到什么程度。(2)排除极端的想法,不随意夸大生活状态。(3)用欣赏的态度看待世界。(4)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5)理智的面对冲突,权衡自己所冒的风险。 2、积极的行动方式积极的行动方式表现在以下个方面:(1)赶快行动起来。(2)融洽社会关系,运用社会支持。(3)学会宣泄和倾诉。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和行动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的个性,有了健康的个性,消极的情绪就会减少许多。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本章主要内容:如何理解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的生理变化及表情动作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情感?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的主观体验。二、情绪与情感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1、需要及所属不同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为人所独有。 2、稳定性不同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一)区别3、外显性情绪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则多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4、发展时间情绪发生在先,情感发生在后(二)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1)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2、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三、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1、极性上:肯定与否定2、强度上:强与弱3、紧张度:紧张与松弛4、复杂度:单纯与复杂5、快感度:愉快与不愉快四、情感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前者是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而后者则是 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2、联系:情感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又影响着认识过程。五、情绪的功能(一)动机作用 1、情绪是伴随动机性行动产生的;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情感本身就具有动机的作用。 2、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有正反两方面: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三)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兴趣、喜悦等的作用具体体现以下方面: 1、促成知觉选择。 2、监视信息的移动。 3、影响工作记忆。 4、影响思维活动。(四)信号作用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信号作用,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表情。(五)感染作用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某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影响功能。(六)迁移作用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第二节、情绪的生理变化及表情动作一、情绪的生理变化 1、呼吸系统 2、循环系统 3、消化系统 4、

第六章 情绪情感

第六章情绪和情感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关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情绪的理论和情绪的调节 二、教材分析 1.本章重点: (1)情绪的理论(2)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分类、情绪的外部表现--表情 2.本章难点: (1)情绪的状态分类(2)情感的分类 三、教学手段和方法 1.多媒体教学 2.讲授法 四、教学时数2学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节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一、情绪和情感的性质与功能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其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感与情绪有以下区别: ①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 ②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无论从种系或是个体发展来看,情感体验都发生得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 ③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永远带有情境性,而情感有可能既具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稳固的情感体验是情绪概括化的结果。以上区别是相对的。 ④从强度和外部表现看,一般说来,情绪的强度相对较大,外部表现较明显;情感的强度一般不如情绪强烈,外部表现也不如情绪强烈。但这种区只是相对的。 联系: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既相互转化,又相互依存。 ①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情感,可能以强烈、鲜明的情绪形式表现出来,又能表现为深沉而持久的情操。

②与生理性需要相联系的情绪,都可能由所赋于的社会内容而改变它的原始表现形式,从而表现为情感。 ③具有高级社会内容的情操,即可表现为情绪,又可表现为情感。 (三)情绪情感与情绪和需要的关系 1.需要是情绪产生的重要基础。 2.在起主导作用的情绪通常与人的主导需要相联系. (四)情绪情感与认知 1. 情绪总是伴随一定的认识过程而产生,认知在情绪产生中起着重要决定的作用。 2. 情绪情感不同于认识过程 (1) 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情绪情感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 (2) 一般说来认识过程无明显的外部表现,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比较明显. 3. 情绪情感反作用与认识过程. 二、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一)适应功能 (二) 动机功能 (三) 组织功能 (四)信号功能 三、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一)什么是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情绪的维度,主要指情绪的性质 .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幅度又具有两极性,每个特征都存在两种对立的状态。 1.情绪的性质有肯定与否定两极. 2 情绪的动力性有增力和减力两极。 3.情绪的激动性有激动与平静两极。 4.情绪的强度有强、弱两极。 5. 情绪紧张度有紧张和轻松两极。 第二节情绪情感的种类 一、原始情绪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二、情绪状态的分类 1. 心境 2.激情 3 应激 三、高级情感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第三节情感教育

心理学 第六章 情绪与情感

第六章情绪与情感 一、情绪和情感的一般概念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和情感是指人对于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1、区别: a.情绪是与生理需要(如安全、饮食、性活动等)相联系的内心体 验称为情绪;情感是与人的社会需要(如交往、文娱、教育、道德、劳动等)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b.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和暂时性,往往随着情景的改变和 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2、联系: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而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三)情绪情感与认知 认识过程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和前提,但是情绪和情感不是认识过程的消极产物,它不仅仅对人的认识过程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的活动等方面也有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四)表情 情绪的外部表现称为表情,表情可分为三种: 1、面部表情 2、身体姿势或动作表情

3、言语表情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一)、情绪的形式 心理学界一般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需求关系不同将情绪分为四种形式:快乐、悲哀、愤怒和恐惧 (二)情绪的种类 根据情绪发生的强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情绪可分为三种状态: 1.心境 一种强度较小,持续时间长的情绪状态。 喜、怒、哀、惧各种情绪都以心境的形式表现。其具有弥散性。 2.激情 一种强度较大,持续时间短、有明显外部表现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狂喜、暴怒、激烈的悲痛、极度的恐惧都是激情状态。 激情有积极与消极之分。积极的激情能催人向上,而消极的激情却对人产生 3.应激 一种由意外的紧张情况、危险情景所引起的紧张情绪状态。 应激能使人的身体受到紧急动员,以应付突发事件,但时间过长,对人的心身健康十分不利。 (三)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指人对自己和别人的思想言论、行为举止是否符号社会道德标

第六章 情绪

第六章情绪、情感、意志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情绪、情感、意志的含义、特征,了解情绪、情感的关系、功能与种类,了解意志行动的阶段,明确良好意志品质及培养方法,掌握挫折产生的原因及挫折对人心理的积极、消极影响,使学生学会如何正确面对挫折、如何进行心理调试。 教学重点:1、情绪与情感的含义 2、情绪的种类 3、意志的含义及特征 4、挫折 教学难点:1、情绪、情感的关系 2、意志品质 3、挫折的心理调试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辩论法等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3课时 第二节意志 2课时 第三节挫折 3课时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 (一)什么是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情绪、情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也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所反映的不是客观事物本身,而是具有一定需要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在主客体关系中不是任何客观事物都能引起人的情绪、情感体验,只有当它与我们的需要、愿望、观点联系起来的时候,才能引起情绪、情感反映。 (二)情绪与情感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1)情绪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与动物共有。情感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人所特有。 (2)情绪常用于表达感情的表现形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短暂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3)情绪带有更多的冲动性和外显的表现,并伴有机体的变化。情感比较深沉、内隐,始终在

意识支配的范围内进行。 (4)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情绪出现在前,情感表现在后。 2、联系: (1)人所具有的高级情感可能以鲜明的爆发形式表现出来,表现为一种情绪。 (2)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由于社会内容的改变而改变了它原始表现形式上升为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可以区分的,它们各自有特定的含义,但这种区分是相对的,在现实具体人身上常常交织在一起,很难严格区分。 二、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一)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 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这些变化可作为情绪状态变化的客观指标。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呼吸的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人平静时平均每分钟呼吸20次,高兴时每分钟呼吸17次,悲伤时每分钟呼吸9次,愤怒时每分钟呼吸40次,恐惧时每分钟呼吸高达64次。心血管系统在不同情绪状态下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人在愉快和满意时,心跳正常,血管舒张;惊恐时,心跳加速加强,血输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人在羞愧时面红耳赤,气愤时脸色铁青,就是由于面部血管的舒张和收缩造成的。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随情绪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人在愉快时胃肠的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会加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会提高;人在悲伤时,胃肠蠕动功能下降,消化液分泌减少,造成食欲减退。不同情绪也会引起泪腺、汗腺分泌的改变,如高兴激动或悲伤时禁不住流泪;羞愧时汗流满面;恐惧时出一身冷汗。 由于情绪和情感发生时,总要引起一系列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所以情绪和情感与人的健康密切相关。乐观开朗、心情舒畅能促使各种内脏功能正常运转,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利于保持身心健康。而不良情绪情感状态,则会损害人的身心健康,使人得病或病情加重。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极度紧张和过分激动的情绪对人身心健康十分有害,甚至可危及人的生命。 (二)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当情绪情感发生时,不仅身体内部器官有一定变化,而且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姿态也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表情,即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人的表情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面部表情:是指由面部肌肉和五官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如愉快时面肌横伸,面孔较短;不愉快时面肌纵伸,面孔较长。眉也是表现面部表情的主要部位,展眉表示欢欣;皱眉表示愁苦;扬眉表示得意;竖眉表示愤怒;低眉表示慈悲。嘴也参与表情动作,哭与笑是面部表情最明显的表现,哭与笑都离不开嘴的动作。在面部表情中,最值得注意的是目光的运用。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