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案大全基础篇.doc

作文教案大全基础篇.doc
作文教案大全基础篇.doc

基础篇第二课写人?多次突出人物某一特点

基础篇第二课写人?多次突出人物某一特点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人物某一精神面貌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对内容主次、详略之分的把握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用自己的话将下而内容给孩子讲述就OKTo

讲解:我们在上节课学了记叙文的标准写作流程,所谓标准,就是符合最基本的要求,我们在写具体的作文时,当然需要有一些适当的变通,才能给读者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的几个课程,我们就来学习记叙文的几个主要类型。今天我们先来学用几件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其中一点精神面貌的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可以让他的这点精神而貌更加突出,说明他并不是心血来潮时突然这么好或这么坏,而是经常这样。好的,接下※,我们就一步一步来学习这一种写法。

二、确定中心

教学方法:妈妈用自己的话将下面内容给孩子讲述就0K 了。

讲解:按照上节课的方法,先确定要写的人物是谁,在这篇作文里要表现的又是他的哪一点精神面貌,你对他的这点精神面貌是表扬还是批评。

范例:中心:人物妈妈;精神面貌品德:“爱管闲事”(热心助人);我的态度表扬温馨提示:所选择的精神面貌一定要真实地符合人物,否则就想不出真实的事例來,事例不真实,就很难写出生动细致的文章來。

三、选准事例

1>

罗列事例:

教学方法:让孩子根据确定的中心,罗列出5—7个符合中心要求的事例。

范例:

中心:人物妈妈;精神而貌品德:“爱管闲事”(热心助人):我的态度表扬妈妈“爱管闲事”的参考事例:

A、买菜回家路上,下大雨了,一位老奶奶没带伞,妈妈送她回家。

B、公交车上,一个抱孩子的妈妈没有人让座,妈妈叫一个小伙子起來让座。

C、小区楼层的楼梯灯坏了,妈妈主动找人换。

D、邻居的小宝宝生病了,只有小宝宝的奶奶一个人在家,妈妈陪他们去看医生。

E、一次碰见小偷偷别人的东西,妈妈故意喊叫,差点被小偷打了。

F、小区有人养狗,狗狗经常在公共场所拉屎,妈妈劝说人家,有几次甚至吵了起來。

G、在网上听说有个孩子病了没钱治疗,妈妈去参加义卖活动。

2、筛选事例:

教学方法:让孩子从上述事例中选出3个或4个比较有意义或者自己比较熟悉的事例。

范例:

以刚才的例子为例,上而的事例都符合“爱管闲事”这个耍求,但事例B和事例C 相对来说,意义不是那么重大,还有事例F是屈于维护公共道德的范畴,不屈于助人为

乐,所以这三个事例都可以删除。

3、区分主次:

教学方法:让孩子从筛选出的事例屮挑选出最有意义或自己最熟悉的事例作为重点,作为木次作文主要叙述的事例,其他2个或3个事例即作为简单叙述的次要事例。

范例:

还是以上而的例子为例。在筛选出来的事例A、D、E、G中,有意义的程度都差不多,所以,可以挑自己亲眼见到的事例作为重点,因为这样才能将当时的细节(比如一些动作、语言和环境氛II等)生动地写出来。

四、排列要素

教学方法:妈妈先给孩子讲解一下模式,然后指导孩子按照模式列出要素,列要素的样式可以参考范例。

1、

模式:

第一部分(基本上用1个段落):开门见山地介绍人物的某一点精神而貌。

第二部分(重点事例单独1个段落,其它事例1个或2个段落):重点事例要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同时将时间、地点和人物点明;并按事情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讲清楚人物在某时做了什么事,接下来乂做了什么事;最后交代结果。次要事例,则将事情的经过简单介绍一下即可,不要求刻画语言、神态、动作之类的细节行为,甚至可以将经过省略不写。

第三部分(基本上用1个段落):介绍其他人(公众)对人物这一点精神面貌的看法,并表明自己的态度。

2、范例:

第一段:简单介绍妈妈的年龄、外貌等,然后指出“爱管闲事”这一特点。第二段:详细描写邻居的小宝宝生病了,只有小宝宝的奶奶一个人在家,妈妈陪他们去看医生这一个事例。可以写宝宝的奶奶着急的样子(神态、语言、动作),妈妈体贴热心的样子(神态、语言、动作),去看医生的路上有没有遇到什么阻碍,到了医院妈妈怎么样跑前跑后照顾宝宝等。

第三段,叙述妈妈参加义卖活动的事例,先说明起因,然后简单介绍妈妈准备了什么东西、卖出的结果是怎么样了,小孩后來的情况。

第四段:用一两句话,告诉读者有事例A和事例D这么回事就行了。第五段:爸爸、爷爷奶奶、邻居等对妈妈的评价,我自己对妈妈的看法。

3、训练:让孩子根据自己确定的中心和所选的事例,仿照模式或范例排列好要素。

五、想象具体场面

教学方法:妈妈以前面的事例为案例,做一些简单的提示,让孩子按要求独立完成写作。

训练1、将人物遇到事情和处理事情时的动作、语言、神态和心理等详细写出來。训练2、将当吋的环境(室外景物、市内摆设布置、天气等)写下来,目的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

六、正式作文

孩子将想象的场而内容补充进排列好的事例要素里而,稍微加以理顺和扩充,再对词语进行一些简单的修饰(比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一篇像模像样的作文就新鲜出炉了。

基础篇第三课写人?多角度全方位介绍人物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全面看待人物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中心的确定和要素的排列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将下而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则OKTo

讲解:我们知道,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一个人,并不只有一个性格,也不止只有一个习惯,能力和品德也是多方而的,耍比较真实地介绍一个人,就需要我们在写作文的吋候,从更多的角度来综合描写他或她的多个性格、习惯、能力或品德。那么,应该怎样来写,才能做到比较全面地介绍人物的同时,文章又不会让读者感觉到混乱和没有中心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这类作文的一些基本方法。

二、确定中心

教学方法:妈妈按照下而的4个步骤,一步一步地让孩子完成各项要求,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妈妈需提供适当的指导。

1、

确定要写的人物

参考范例: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亲戚(七大姑八大姨姑表堂亲)、同学(张三李四王麻子)、老师(各科任、行政人员)、邻居、朋友等等,选一个自己感兴趣且比较熟悉的。

2、

至少找出要描写的人物的2点或2点以上(对于学生作文來说,3点比较合适,最好不要超过5点)不同的精神面貌来。

温馨提示:所选择的精神面貌一定要真实地符合人物,否则就想不出真实的事例来,事例不真实,就很难写出生动细致的文章来,毕竟,孩子凭空编故事的能力还是不大强的。

参考范例:人物爸爸;精神面貌A、做事认真B、性格乐观C、待人热情

3、表明自己的态度,对哪点精神而貌是表扬,哪点精神而貌是批评。

参考范例:人物爸爸;精神面貌A、做事认真B、性格乐观C、待人热情;我的态度全部都表扬

4、将确定好的屮心用文字明确地写下来。

参考范例:屮心我的爸爸是一个做事认真、性格乐观、待人热情的人,我非常敬佩他。

三、选准事例

教学方法:让孩子按要求独自完成,如确有困难,妈妈可提供适当的提示,当孩子完成后,妈妈再与孩子一起讨论,最后将典型事例确定下来;如果有3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则可以让孩子先独自完成,然后相互讨论,一起评选,报备妈妈并获得同意后确定典型事例。

1、给要写的每一点人物精神面貌分别列举出3个或3个以上的事例来。

参考范例:

人物:爸爸

做事认真:事例A、上网聊天都不写一个错别字,遇到不确定的字都要查字典事例B、到超市购物时,对购买的商品每件都要看包装、生产日期,以及原材料是否环保

事例C、我在小区捡到一个可爱的玩具,他带我费尽周折地找到失主并还给

人家

性格乐观:事例A、妈妈的钱包丢了,急得不得了,可他还不断讲笑话让妈妈开心事例B、一次工作(或生意)遇到挫折,依然相信只要通过努力就会变好

事例C、我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妈妈骂我,爸爸说这是“打破水平”,是好兆头

待人热情:事例A、我的同学来了,爸爸都会拿东西吃,或者陪我们玩

事例B、妈妈和邻居闹矛盾,一次邻居阿姨忘了带钥匙,爸爸邀她进来坐

事例C、每次出门都和小区的保安、清洁工打招呼

3、

从以上事例中,每一点精神而貌都筛选出一个最符合中心或最一意义的典型事例來。温馨提示:有意义的事不一定就是大事,一些小事有时更能表现出人物的真实面貌,相对大事来说,小事要写好关键是抓住细节详细展开。

参考范例:

做事认真事例C、我在小区捡到一个可爱的玩具,他带我费尽周折地找到失主并还给人家

性格乐观事例C、我不小心把家里的花瓶打碎了,妈妈骂我,爸爸说这是“打破水平”,是好兆头

待人热情事例A、我的同学来了,爸爸都会拿东西吃,或者陪我们玩

四、排列要素

教学方法:妈妈先给孩子讲模式,让孩子将模式内容作为笔记抄下来,然后参考范例,辅导孩子排列他自己作文的要素

模式:

1、在第一段将所有的精神而貌点都简单介绍一下。

2、采用添加小标题的方法,给要写的每点精神面貌都加上一个小标题,然后各自列出六要素。

3、在文章的最后一段,对人物的每一点精神面貌都作出自己的评价(赞同或否定、表扬或批评),然后说一说自己对人物的总体印象。

参考范例:

第一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爸爸,可爸爸有好爸爸也有坏爸爸,我的爸爸,是个最好最好的爸爸,他做事非常认真,性格也很斥观,待人就更是热情啦,因为喜欢笑,他的脸上都爬上:麻花”了。

第二段「做事认真的爸爸”(小标题)1、事例C起因、时间、地点、人物,2、经过,3、结果

第三段「性格乐观的爸爸”(小标题)1、事例C起因、时间、地点、人物,2、经过,3、结果

第四段:“待人热情的爸爸”(小标题)1、事例A起因、时间、地点、人物,2、经过,3、结果

第五段:虽然我的爸爸不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也不是什么人人称颂的英雄,可是, 他在我的心中,是一个最好的爸爸,他的一切都值得我学习和敬佩。

五、想象场面

对每一点精神面貌事例中的“经过”要素展开想彖,将其中一些比较有特色或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岀来,并适当用上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一、具体写作

将想象的场面补充进排列好的要素里面,通过默读的方式加以修改理顺,比如在参考

范例的第二段就可以加一个过渡句“爸爸做事的认真劲,我可领教了不少,记得有一次”将第一段的内容和第二段要写的事例巧妙地连接起来,直至语言流畅为止,一篇作文即宣告完成。在止式作文中,排列要素时所添加的小标题可以保留,也可以撤去。

基础篇第四课写人?前后事件对比反映人物变化

教学冃的:让孩子掌握反映人物精神而貌变化的基本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如何更深刻地揭露出人物发生变化的原因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将下面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跟孩子讲就行了。

讲解:我们可以把人的形象分成两种,一个是长相外貌,二是性格、习惯、能力和品德等精神而貌,就象人的长相外貌会随着岁月的增长发生变化一样,随着时间的改变,人们的精神而貌也是会发生变化的,性格会转变,习惯也会改变,能力会进步或退步,品德会败坏或改进,好人会变坏,坏人会变好。我们在写作文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题目,就是“某某变了”一类,这里的'‘变了”,主要就是指精神面貌的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是学习怎样來写这种作文。

二、确定中心

教学方法:妈妈按照下面的步骤,让孩子选择自己熟悉的人物和这个人物精神面貌的真实面貌,教案中的参考范例只是让妈妈明白大约是怎么回事,可以在教学中作为例子来跟孩子说,但千万不要让孩子按照参考范例来写,如果这样,就脱离了孩子的实际,势必导致他想破脑袋瞎编,没有真切的感受,作文也写不好。

1、

确定要写的人物

提示:所选的人物首先要自己比较熟悉,然后是精神面貌的前后变化比较明显。参考范例:同学小明

2、确定要写的精神面貌

将人物发生变化的好的和坏的一对精神面貌点写下来,这对精神而貌点是屈于同一个方而的。

参考范例:

习惯:随口吐痰讲究公共卫生;性格:暴躁温柔;能力:成绩差成绩好;品德:自私自利乐于助人

3、指出人物精神面貌发生变化的原因

参考范例:

习惯:随口吐痰讲究公共卫生;原因:小明看到一篇新闻报道,说国外的风景区特意用中文写“禁止随口吐痰”的标语,并说中国人没有素质,感到民族自尊心非常受伤害,并且为自己也有这样的习惯而感到羞愧。

性格:暴躁温柔;原因:小明因为暴躁的脾气,遇到很多人的打击,老师用“你要别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的道理教育,按照老师的话温柔地待别人后,发现果真是这样的。

能力:成绩差成绩好;原因:小明一次偶然的发现,妈妈为了省钱既然带病工作, 很是感动,并为自己以前不认真读书感到羞愧,于是发愤图强。

品德:自私自利乐于助人;原因:小明一次脚扭伤了,因为平吋自私自利,几乎没有

一个人站出来帮忙,但以前得罪过的某某却伸出了援助之手。

1 >

对人物的变化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向人物学习或得到什么经验教训,提议大家应该怎样做。

参考范例:

性格:暴躁温柔;原因:(略);看法小明的变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

5、将确定好的中心用文字明确地写下来。

参考范例:

中心在遭遇坏脾气带来的挫折后,小明通过老师的教育和自己的实践,变得待人温和了,我也从屮明白了“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的道理。

三、选准事例

教学方法:让孩子按要求独自完成,如确有困难,妈妈可提供适当的提示,当孩子完成后,妈妈再与孩子一起讨论,最后将典型事例确定下来;如果有3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则可以让孩子先独自完成,然后相互讨论,一起评选,报备妈妈并获得同意后确定典型事例。

1、

改变前的精神面貌点事例列举3个,改变后的精神面貌点事例列举3个。

参考范例:

改变前:事例A:开会集合排队吋,小军不小心踩了小明一脚,小明暴跳如雷,揍了小军一顿。

事例B:坐公交车回家,下车吋司机没及吋开门,小明用力捶打车门。

事例C:拔河比赛时,小黑对小明所在的组说风凉话,小明和他干了起来。改变后:事例A:体育课上踢足球时,小军不小心踢到小明脚上,小明很大度地说没关系。

事例B:班级组织的做好事活动上,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小明耐心地劝说。

事例C:运动会上,小明跑接力赛,因为小林没交好棒输了,小明反过来安慰小林。

2、

从列举出来的改变前后的事例中,各筛选出一个更符合中心的典型事例来,要注意这两个事例的对比要比较明显。

参考范例

上面的事例屮,都符合屮心的要求,不过改变前的事例A与改变后的事例A屮人物相同,并且对比明显,原来踩了一下脚就干仗的小明,后来既然踢到脚上也没关系了。改变語:事例A:开会集合排队时,小军不小心踩了小明一脚,小明暴跳如雷,揍了小军一顿。

改变后:事例A:体育课上踢足球时,小军不小心踢到小明脚上,小明很大度地说没关系。

四、排列要素

教学方法:妈妈先给孩子出示和讲解模式,模式有很多种,这里只介绍2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妈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来讲,然后让孩子按照模式排列要素。

模式1

第一段:介绍人物改变前和改变后的精神面貌

第二段:详细叙述精神而貌改变前的事例起因(顺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经过、结果

第三段:通过适当的过渡,引出精神而貌改变后的事例起因(顺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经过、结果

第四段:说出人物精神面貌改变的原因

第五段:对人物的整个变化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

模式2

第一段:介绍人物在改变前的精神而貌

第二段:详细叙述精神而貌改变前的事例起因(顺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经过、结果

第三段:说出人物精神面改变的原因

第四段:详细叙述精神面貌改变后的事例起因(顺便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经过、结果

第五段:对人物的整个变化过程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范例

第一段:小明是我的同班同学,以前是出来名的暴脾气,可是,他现在却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

第二段:说起小明的暴脾气,小军可是“深有体会”了。记得那是一次开会,……, 从此以后,大家都不敢跟小明接近,对他“敬而远之”。

第三段:可是,昨天的体育课上,小明的表现让大家都吃了一惊。……,大家都为小明的话鼓掌。

第四段:小明为什么会这样“脱胎换骨”呢?原来,……

第五段:小明的变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要得到别人的尊重,就必须要学会尊重别人。

五、想象场面

对每一点精神面貌事例中的“经过”要素展开想彖,将其中一些比较有特色或让人印象深刻的动作、语言、神态写出來,并适当用上比喻、拟人和夸张等修辞手法。

六、具体写作

将想象的场面补充进排列好的要素里面,通过默读的方式加以修改理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增加适当的过渡词句,直至语言流畅为止,一篇作文即宣告完成。

基础篇第五课写人?集体活动中的主配角安排基础篇第五课写人?集体活动中的主配角安排

教学冃的:让孩子掌握集体活动类作文的写作要领教学重点:主角与配角的选择和点面关系的协调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将下面的内容转换成自己的语言跟孩子讲就行了。

讲解:我们前面学习了写人的几种方法,但都是介绍一个人物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人并不是孤零零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集体当中,比如家庭、班级、学校、公司等等。和个人有精神面貌一样,集体也有精神面貌,比如我们经常说的家风、班风、校风,如果要我们通过作文来介绍一个集体,又该怎么来写呢?和写一个人时一样,

要反映一个集体的精神面貌,也必须通过事例才能生动地介绍,并且只有事例才有说服力。集体活动的事例有很多,例如班级旅游、游戏、体育比赛、科技比赛、少先队活动等等,实际上,我们也会经常遇到这一类型的作文题目,比如《记一次运动会》等,对于这一类作文,我们必须吋刻记住,写作的目的,也就是文章的中心,不是这些活动本身,而是参与活动的这一-群人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一类作文的具体写作方法。

二、确定中心

教学方法:妈妈按程序对孩子提岀要求让孩子完成,重点是集体精神而貌点必须先跟孩子讲解一些,自己先举几个例子,然后让孩子自己补充,最好对此做一个笔记。1、确定要写的集体

参考范例:我们家、我们班、我们学校、我们学习小组、我们篮球队

2、确定要写的集体精神面貌点

参考范例:

集体精神而貌的主要表现:

好的方面: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勤奋好学、勤俭节约、遵守纪律、平等民主、斗志昂扬等等

坏的方面:勾心斗角、不思进取、贪图玩乐、攀比浪费、纪律涣散、专职独裁、意志消沉等等

3、表明自己的态度

参考范例:表扬或批评、赞同或反对

4、确定中心

参考范例:我们班是一个充满斗志、积极向上的好集体,我为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感到非常自豪。

一、选准事例

教学方法:让孩子按要求独自完成,如确有困难,妈妈可提供适当的提示,当孩子完成后,妈妈再与孩子一起讨论,最后将典型事例确定下来;如果有3个以上的孩子在一起,则可以让孩子先独自完成,然后相互讨论,一起评选,报备妈妈并获得同意后确定典型事例。

1、

根据所确定的屮心,列举3到5个符合屮心要求的事例。

参考范例:

事例A:与(2)班的拔河比赛中,我们赢得了比赛。

事例B:为了争夺“优秀班级”的流动红旗,班干部提议进行义务劳动,大家都踊跃参加。

事例C:在学校的科技发明比赛中,全班齐心协力,获得了集体一等奖。

2、从所列的事例中筛选出1个最符合中心并且内容相对丰富、集中的事例。参考范例:

事例分析:在上述三个事例屮,它们都符合中心的要求,但事例B相对来说情节和人物都比较散,要组织起来,作文基础不好的孩子不一定能行,事例C的事情经过会比较长,涉及的事情也不止一个,所以也不太适合基础不好的孩子,因此, 我们可以选事例A作为写作材料。

事例A:与(2)班的拔河比赛中,我们赢得了比赛。

二、确定事例中出现的主要人物及他们之间的主配角关系

教学方法:妈妈先用自己话将“解说”内容向孩子讲解,然后参考“参考范例”辅导孩子根据的实际情况选出自己作文的主要人物和主角。

解说:在集体活动中,由于参与的人物比较多,将他们全部都写上去,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并且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很啰嗦,不知道你要写的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要从中挑出几个表现比较突出的人来,以他们为代表,通过他们的言行反映出整个集体的精神面貌,在一篇作文中,主要人物不要太多,3到5个最为合适。另外,主要人物也不可能个个都详细描写,就象《哆啦A梦》的动画片一样,主要人物有好儿个,但主角就只有一个,就是A梦,其他人比如大雄、胖虎等都是配角。所以,在主要人物屮,我们还要选出1个最有特色、最能体现屮心的人物來作为主角。

参考范例:

主要人物:大力士、拉拉队长、老师、(2)班大力士、(2)班拉拉队长;主角:我们班的拉拉队长

三、排列要素

教学方法:妈妈先给孩子讲模式,让孩子将模式内容作为笔记抄下来,然后参考范例,辅导孩子排列他自己作文的耍素

模式:

第一段:活动的起因,参与活动的集体名称,吋间和地点。

第二段:活动的准备。

第三段:活动的开始、高潮和结局

第四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集体精神面貌,作者的态度。

参考范例:

第一段:为了促进班级的交流和提高大家的集体荣誉感,在班主任刘老师的安排和带领下,今天上午,我们班和(2)班在学校的操场上举行了拔河比赛,这是一场激烈的、激动人心的比赛。

第二段:比赛前,老师指挥选手排好阵型,刘咪咪同学还自发组织了拉拉队。

第三段:只听艸”的一声,比赛开始了……

第四段:通过这场拔河比赛,大家都强烈地感受到我们班充满斗志、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作为班级成员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四、想象场面

教学方法:妈妈按照程序,参考“范例”,辅导孩子将想象的主要词句按顺序写下来。

1、

以主角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行为作为描写重点。

参考范例:拉拉队长刘咪咪是怎样号召其他同学组织拉拉队的,她乂是怎样率领拉拉队呼喊的,当比赛选手吃力的时候,她又是怎么样的。

2、

以配角与主角的对话、行为配合作为次要描写拉开场而。

参考范例:其他同学是如何响应刘咪咪的,比赛选手听到拉拉队的呼喊后又有什么样的反映等等。

3、适当注意周边的景物和群众人物的反应。

参考范例:当吋的天气,(2)班同学的表现,其他观众的反应。

五、具体写作

将想象的场而补充进排列好的耍素里而,通过默读的方式加以修改理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增加适当的过渡词句,直至语言流畅为止,一篇作文即宣告完成

基础篇第六课与小物品相关的人和事

基础篇第六课与小物品相关的人和事

教学目的:让孩子掌握通过对与小物品有关事件的介绍抒发情感或发表看法的基木方法

教学重点:与小物品相关的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课程引入

教学方法:妈妈参考下而的内容,结合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做些变动,用口语向孩子讲解介绍,在孩子回答问题时如果遇到困难,则适当做些启发或提示。讲解仁在家里或者学校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一些小物品,比如盆景、相片、衣物、笔、板凳等等,这些小物品,每一个都有自己的故事,其中的一些,肯定有和你有关的故事,比如家里的那个小存钱罐,或者床头柜上摆放着的相框,或者教室门口那盆兰花,它们都可能与你发生过许多有趣或难忘的故事。好的,接下来想一想,再跟妈妈讲一讲和你之间发生过故事的那些小物品,它们是怎么来的?你们之间有过什么样的故事?你为什么觉得它有趣或者难忘?孩子回答并简单地叙述故事:(略)

讲解2:太棒了!你讲得太好了。那么,我们能不能把刚才的故事写成一篇作文呢?(插入孩子的回答),当然可以,但是作文有作文的套路,要把刚才的故事写成一篇有模有样的作文,还是要讲究一些方法的,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这些方法。

二、确定要写的小物品

教学方法:妈妈按照下而的步骤进行教学,在讲解时,尽量根据实际变通并用通俗的口语,确定小物品的儿个要素最好让孩子作为笔记记下来,“参考范例”只是本人为妈妈在进行教学时打开思路用的,妈妈最好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来举一两个和他有关的例子来启发。

1、引入:一般来说,写这一类作文,出题目的老师都不会指定要写哪一个小物

品,只是告诉你要写一件与小物品有关的作文,题目比如《有趣的》、維忘的》、《我最喜欢的》,所以,写这一类作文,第一步要做

的,就是确定好要写的小物品。

2、确定小物品的几个要素:

A、首先,这个小物品一定要自己熟悉的;(不熟悉的东西,你是写不出什么内容來的。)

B、其次,这个小物品身上一定要发生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故事;(如果没有故事,作文就展不开來。)

C、还有,与这个小物品有关的故事必须是让你感动的;(自己都不感动的故事, 不可能写得让别人感动。)

3、根据上面几个要素,罗列3到5个小物品,并用文字简单介绍与这些小物品有关的故事。

参考范例:

小物品A、我的专用电脑;相关故事:一家人经常争用电脑,为了我,爸爸不顾妈妈反对给我买了一台专用;

小物品B、一支]口钢笔;相关故事:爸爸送给我一支I口钢笔,这是他当年上学吋

爷爷送给他的;

小物品C、我们班的黑板擦;相关故事:粉笔尘伤害师生健康,小明想了许多办法,最后发明了吸尘黑板擦;

小物品D、一盆菊花;相关故事:一次我生病住院,情绪很低落,爸爸送给我一盆菊花,让我学习菊花精神;

小物品E、会唱歌的布娃娃;相关故事:小时候妈妈买给我的,陪我度过孤独的童年。

4、确定要写的小物品

一起分析和讨论刚才罗列的小物品及其相关故事,最后让孩子自己确定最适合他自己写的小物品及其相关故事。

三、确定中心

教学方法:妈妈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教学,在提炼屮心人物的精神面貌点时,由于孩子的抽彖思维还不是很发达,概括能力比较弱,需要妈妈多花点时间,一步一步地归纳、概括。(题外话:这套教案最主要的是培养孩子拥有思维方式,)

1 >

把要写的与小物品相关的故事中将出现的人物姓名写下来,并确定其中一个人物作为中心人物;

参考范例:小物品A,我的专用电脑;故事人物:爸爸、妈妈、我;中心人物:爸爸2、将中心人物在与小物品相关的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而貌点用文字提炼出来; 参考范例:中心人物:爸爸;故事中的冲突:妈妈怕我迷上电脑游戏极力反对,爸爸跟我约法三章,并对妈妈说只要大人给孩子做好榜样,相信孩子就能够做到; 提炼爸爸的精神面貌点:敢于做榜样?责任心强。

3、对中心人物在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表明自己的态度(表扬或批评);

参考范例:我要学习爸爸敢于做榜样的认真负责精神。

4、用一小段文字把刚才的内容连起來,确定这次作文的中心。

参考范例:通过爸爸不顾妈妈反对,和我约法三章买电脑这件事,我看到了爸爸敢于做榜样的认真负责精神,我要向爸爸学习。

四、排列记叙六要素

教学方法:

模式:

第一段:点明要写的小物品名称,简单描写小物品(形状、颜色、光泽、状态等等,参考入门篇第一课内容)

第二段:过渡段,通过一两句话引出与小物品有关的故事,说出故事的起因,并在其中点明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

第三段:详细叙述故事的经过,在叙述经过时着重描写中心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参考入门篇相关课程)

第四段:交代故事的结果。

第五段:对中心人物在故事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表明自己的态度。

参考范例:

第一段:我家有两台电脑,其中一台放在我的小房间里,是爸爸买给我专用的。显示器、键盘、鼠标、摄像机和主机外箱,都是我喜欢的粉红色,它们的外形都非常小巧精致,是电脑生产厂家专门为我们小朋友设计的。……

第二段:说起这台电脑的来历,我们小小的三口之家还有一场“风波”喽。我们家原来只有一台电脑,可爸爸、妈妈和我,都是典型的“电脑迷”,每天晚上吃完饭后,都会发生争夺电脑使用权的“内部战争”,俗话说的好,“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战争”时间长了,我们都非常渴望和平,终于,在今年的“六一儿童节” 到來的时候,爸爸作出了“停止战争”的决定。

第三段:“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晚上,我们一家吃完饭后,我和妈妈正准备冲刺前往电脑桌,爸爸忽然用拖长了京剧腔调唱道:“且慢!娘子、公主请听我说”

第四段:第二天一大早,爸爸和妈妈就带着我到了电脑城。经过大半天的“狩猎”, 终于在一家联想电脑专卖店里发现了一套粉红色外观的儿童电脑,在“砍价高手” 妈妈的“利斧”下,我们用四千块钱就把它们噺获”了。

第五段:通过爸爸不顾妈妈反对,和我约法三章买电脑这件事,我看到了爸爸敢于做榜样的认真负责精神,我一定要向爸爸学习,不但要好好地利用电脑來学习,在学习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也要敢于做榜样。

五、想象场面

教学方法:经过前面几个课程的单独训练,现在可以试着让孩子在排列好要素的同时展开场而的想象了。

1、

以中心人物的语言、神态和动作行为作为描写重点。

2、

以其他人物与中心人物的对话、行为配合作为次要描写拉开场面。

六、正式作文

将想象的场面补充进排列好的要素里面,通过默读的方式加以修改理顺,在段落与段落之间增加适当的过渡词句,直至语言流畅为止,一篇作文即宣告完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