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8年农产品加工拟制修订标准汇总表2

20142018年农产品加工拟制修订标准汇总表2
20142018年农产品加工拟制修订标准汇总表2

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2014-2018年农产品加工拟制(修)订标准汇总表2

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议书

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依据 (一)项目背景 固原市地处宁夏南部,位于著名的六盘山地区,这里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冷凉,由于这里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无大气、水源和固体污染物,生长和生活在这里的动植物资源绿色、环保、无污染,是国家农业部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有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果蔬、畜牧业产品等,其中粮食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荞麦、莜麦、糜子、谷子、豆类、小麦等八个方面,油料作物有胡麻、芸芥两类,药食同源植物有菊芋、枸杞、仁用杏、山核桃四类,果蔬有长城塬菌草、西瓜、苹果、人参果、油桃、胡萝卜、黄瓜、芹菜、包包菜、菠菜等十个方面,畜牧业产品有隆德獭兔、彭阳生态鸡、原州区细毛山羊、西吉山毛驴、泾源虹鳟鱼、六盘山肉牛、六盘山瘦肉猪和蜂蜜、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蜂蛹、蜂蜡等十五个方面。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检验认证中心(北京)认证检测表明,固原市的这些产品不但绿色无污染,且有效成分含量高、营养较其他地区丰富,十分适宜人类食用。

由于固原市经济条件限制,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很不发达,也不规范,仅有的加工业有马铃薯淀粉和粉条加工、面粉加工、牛羊肉屠宰等,加工种类少、规模小、档次低,附加值不高,特色农产品除农民自用外,其余的主要以原料形式低价流通和销售,农民出现农产品增产而不增收的现状,且由于农产品加工企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农民大多外出务工创收,从而导致农村普遍出现农民田间不种、圈里不养的状况,农民日常生活高价买粮、买肉,出现贫困山区农产品价格市场高于城市的怪象。据固原市农调队2011年一季度抽样调查显示,固原市农村市场标准面粉85元/袋,而固原和银川80元/袋;牛羊肉农村市场37元/公斤,而固原和银川35元/公斤;猪肉农村市场33元/公斤,而固原和银川30元/公斤。 这些问题的出现,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农副产品加工业严重滞后,附加值不高,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低价进入市场或销往外地,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本地农产品缺乏的情况下,从外地长途购入,在流通环节要增加运输费、管理费、物流企业利润等的各种费用,待进入农民手中,价格已经很高了。 (二)建设单位:固原市扶贫发展试验区管委会 (三)项目负责人:赵万华 (四)产业规划

作业指导书标准格式

检修作业指导书 作业项目:给水泵 作业日期: 批准:XXX X年X月X日 审核:XXX X年X月X日 编制:XXX X年X月X日 2009-12-31修订2010-01-01实施 大唐XXXX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给水泵检修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1.1规范检修行为,确保给水泵修后达到原设计要求。 1.2本作业指导书为所有参加本项目的工作人员所共同遵循的质量保证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上海水泵厂生产的FK5D32LI型水泵标准检修。 3 职责 3.1 工作负责人职责:组织得当、分工明确,对安全和质量负责,指定专人做好记录, 确保记录真实、准确。 3.2 监护人职责:按安规要求对检修工的安全进行监护。 3.3 其他工作人员职责:按安规要求和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认真完成工作负责人布置的任务。 3.4 质检员职责:负责项目质量验收、签证。 4 人员资质及配备 4.1 专责检修工1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五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熟悉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较高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2 检修工3名:具有从事水泵专业三年以上工作经验,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检修上岗资格证,了解设备结构与工作原理,具备基本的转动机械检修技能的资质或条件。 4.3 其他:行车司机和起重工各1名,具有通过厂部组织的安规考试及拥有特种检修上岗资格证的资质或条件。 5 检修内容(或流程) 本给水泵的检修作业内容包括给水泵抽芯包及水泵本身的解体检修。 5.1 给水泵检修的准备工作。 5.2抽出芯包。 5.3芯包解体。 5.4检查、更新和修理及清洗各零部件。 5.5芯包组装。 5.6芯包回装。 5.7小汽轮机与给水泵找中心。 5.8靠背轮检查及装复。 5.9装复各连接管道及仪器仪表。 6 质量标准 6.1导叶紧固蝶形弹簧不变形、无裂纹、所有螺杆无裂纹,螺纹完好、套装松紧适度。 6.2齿轮联轴器齿面啮合均匀,无严重磨损,光洁平整无毛刺。联轴器喷油管清洁畅通。6.3泵壳表面光洁,无裂纹,无吹蚀,各密封面平整无沟槽。叶轮、导叶轮流道光滑,密封环处无严重磨损,叶轮两端面与轴线垂直,平面光洁平整,无吹蚀。泵轴表面光洁无吹蚀、裂纹、丝扣完好。 6.4轴承清洁、无锈垢杂质、轴瓦、推力瓦块合金无夹渣、气孔、凹坑、裂纹、脱胎。 6.5泵轴弯曲度及推力盘瓢偏≤0.02mm。转子小装测量:传动端密封轴套处、各级叶轮密封环处、平衡轴套处、自由端密封轴套处径向晃度均≤0.05mm。 6.6轴径的椭圆度和不柱度应小于0.02MM(要改为mm),轴的径向晃度应小于0.03 mm,轴的弯曲度不大于0.02MM。 6.7叶轮和挡套等套装件的内径与轴的配合间隔,一般为0.03∽0.05MM,最好在0.03MM 以内。

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

附件 供电公司 农电典型标准化作业指导卡范本 二〇〇八年十月

目录 110kV变电站作业类: 110kV变电站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5) 110kV变电站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5) 110kV主变高压试验作业指导卡 (26) 110kV开关大修作业指导卡 (32) 110kV开关安装作业指导卡 (39) 110kV主变大修作业指导卡 (46) 110kV电流互感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53) 110kV变电站接地电阻试验作业指导卡 (59) 110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微机) (63) 110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继电器) (70) 110kV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检修作业指导卡 (76) 110kV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卡 (80) 110kV变电站清扫作业指导卡 (84) 110KV输电线路作业类: 110KV线路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93) 110KV线路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00) 110KV停电更换绝缘子作业指导卡 (105) 110KV电杆组立作业指导卡 (110) 110KV铁塔组立作业指导卡 (115) 110KV线路检修作业指导卡 (121) 110KV线路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128) 110KV 输电线路砍伐树木作业指导卡 (133) 110KV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卡 (137) 110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卡 (141) 110KV电力电缆敷设(更换)作业指导卡 (145)

110KV电力电缆试验、核相作业指导卡 (151) 110KV线路清扫作业指导卡 (156) 35KV变电站作业类: 35kv变电站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164) 35kv变电站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174) 35kv主变高压试验作业指导卡 (185) 35kv开关大修作业指导卡 (191) 35kv开关安装作业指导卡 (198) 35kv主变大修作业指导卡 (205) 35kv电流互感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212) 35kv站用变压器的安装作业指导卡 (218) 35kv变电站接地电阻试验作业指导卡 (224) 35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微机) (228) 35kv变电站主变保护校验作业指导卡(继电器) (235) 35kv变电站站用交直流电源检修作业指导卡 (241) 35kv变电站站用蓄电池充放电作业指导卡 (245) 35kv变电站清扫作业指导卡 (249) 35KV输电线路作业类: 35KV线路日常巡视作业指导卡 (258) 35KV线路特殊巡视作业指导卡 (265) 35kv停电更换绝缘子作业指导卡 (270) 35kv电杆组立作业指导卡 (275) 35kv铁塔组立作业指导卡 (280) 35kv线路检修作业指导卡 (286) 35kv线路避雷器安装作业指导卡 (293) 35kv 输电线路砍伐树木作业指导卡 (298) 35kv 输电线路交叉跨越测量作业指导卡 (302) 35kv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电阻测试作业指导卡 (306)

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2015年)

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编者按:4月以来,农业部、国研室、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税务总局、银监会等联合组成调研组,分赴11个省区就农产品加工业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总的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正引领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和特殊困难,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现将《关于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印发各地,供学习参考。 今年4月以来,由我部牵头组织,国研室、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税务总局、银监会等部门参加,共同组成调研组,分赴各地对农产品加工业情况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总的看,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产业关联度高、行业覆盖面广、中小微企业多、带动作用强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并且正引领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三农”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面临着下行压力加大,自身发展、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和特殊困难,迫切需要加强引导和扶持。 一、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总量增加、品种丰富和消费升级,以粮油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步入了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 (一)总量迅速扩大。2014年全国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大45.5万家。2003-2014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63万亿增加到18.48万亿元,年均增长19.4%,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

到17%,加工与农业产值比值从1:1提高到2.1:1。近5年每年上交税收超过1万亿元,2014年达到1.17万亿元。 (二)产业加速集聚。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向优势主产区和城近郊区集聚。2014年,河南方便食品已超全国四成;山东、河南、四川、内蒙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各地形成了湖南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河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一批区域集中区和品牌。 (三)规模企业增多。2003-2014年,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从5万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增加到7.6万家(年销售收入2000 万元以上),大中型企业比例达到16.15%;2014年,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5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在食品加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已占到50%以上;在肉类加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到10%,但其资产总额却占60%以上,销售收入和利润占50%以上。 (四)结构优化升级。2014年,食用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达53%,比2003年提高了10多个点。主要农产品加工初步形成齐全的国产化机械设备品种,如肉类加工设备国产化达90%以上,粮油加工设备逐步替代进口。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培育名企、名品、名家,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五)融合趋势明显。一是接二连三融合。据抽样调查,3.08%的农民合作社吸收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交售农产品入股发展加工流通。如福建连城县13万农民合作加工10万吨地瓜干。二是前延后伸融合。企业向农户注资建基地,向经销商注资连物流。如山东临沂畜禽加工、福建平和琯溪蜜柚、浙江黄岩蜜橘、广西容县黑芝麻糊等产业,都是将农户、企业和客商在园区空间聚集,实现集群化、网

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为了推动农村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减少和防止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对环境的污染,提高我国有机农 业的生产水平,促进有机(天然)食品的开发,保证有机(天然)食品生产和加工的质量,向社会提供纯天然、 无污染、高品位的食品,满足我国和国际市场的需求,国家环境保护局(简称NEPA)委托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简称OFDC)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n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Organic Agriculture Movements,简称IFOAM)有机农业生产和粮食加工的基本标准,参照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 (organic Crops Improvement Association,简称OCIA)、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机农民协会(California Certified Organic Farmers,简称CCOF)以及其它国家(德国、日本等)有机农业和食品生产、加工标准,结合我国食品行业标准和具体情况制定了《有机(天然)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它是我国有机(天然) 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主要参照标准,也是OFDC颁发有机(天然)食品证书的重要依据。 所谓有机农业是指一种完全不用人工合成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和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农业生产 体系。有机(天然)食品则是指根据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准而生产出来的经过有机(天然)食 品颁证组织颁发给证书供人们食用的一切食品,它包括蔬菜、水果、饮料、牛奶、其它农产品、调料、油 料、蜂产品以及药物、酒类等。

本规范共分八个部分,第一、有机农业生产的环境;第二、有机(天然)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第三、有机(天然)食品加工技术规范;第四、有机(天然)食品贮藏技术规范,第五、有机(天然)食品运输技术规范;第六、有机(天然)食品销售技术规范,第七、有机(天然)食品检测技术规范;第八、有机农业转变技术规范。 第一章有机农业生产的环境 1.选择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一级标准GB3095—82(见附表1)的地区进行有机农业生产。 2.有机农业生产用水(农田灌溉用水、渔业用水、畜禽饮用水及食品加工用水等)水质应符合有关标准(附表2—5)。 3.在土壤耕性良好、无污染、符合标准(附表6)的地区进行有机农业生产.4.避免在废水污染源和固体废弃物(如:废水排放口、污水处理池、排污渠、重金属含量高的污灌区 和被污染的河流、湖泊、水库以及冶炼废渣、化工废渣、废化学药品、废溶剂、尾矿粉、煤矸石、炉渣、 粉煤炭、污泥、废油及其它工业废料、生活垃圾等)周围进行有机农业生产。 5.严禁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废渣、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等废弃物进入有机农业生产用地,采取严格 措施防止可能来自系统外的污染。 第二章有机(天然)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第一节农作物生产 1.栽培的种子和种苗(包括球茎类、鳞茎类、植物材料、无性繁殖材料等)必须来自认证的有机农业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 一、发展现状 (一)经济总量不断壮大。依托资源优势,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年,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215户,比年净增113户,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5.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亿元,较年年均增长18.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33.5%;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258.9亿元,较年年均增长21.7%,占全市规模以上主营业务收入的34%。 (二)企业规模不断扩张。随着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整体培育和推进,农产品加工企业扩张加快,规模化程度明显提高。目前,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81户,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的37.7%,实现销售收入201.5亿元,占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77.8%,成为农产品加工业的中坚力量。 (三)产业聚集初步显现。以园区为载体,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和产业链的延伸,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发展态势明显,初步形成了以李记酱菜、吉香居食品、味聚特为龙头,年加工达85万吨的蔬菜加工集群;以蒙牛、新希望、菊乐为龙头,日加工鲜奶能力达1400吨的乳制品加工集群;以金锣、玉泉、碧海为龙头,年加工达220万头的生猪加工集群;以西龙纸业、丰华纸业为龙头,年加工竹浆达20万吨的竹浆加工集群;以通威、新希望、永祥、丰美为龙头的饲料加工集群;以爱心木业、申宇木业为龙头的竹木加工集群。 (四)产业布局渐趋合理。充分发挥各区县农产品资源优势,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初步布局形成了以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县为主的粮油、果蔬加工业;以东坡区、仁寿县为主的肉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洪雅县为主的乳制品加工业;以东坡区、彭山县为主的饲料加工业;以洪雅县为主的茶加工业;以洪雅县、彭山县、青神县为主的中药业;以东坡区、丹棱县、洪雅县、青神县为主的竹木加工业等特

2016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报告

2016年中国农产品加工业运行报告 2016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坚持强基础、补短板,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总体运行继续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实现了“十三五”时期的良好开局。 一、基本情况 (一)总体发展稳中有升。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速为5.8%(扣除价格因素),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2933亿元,同比增长5.3%,比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高0.4个百分点,比2015年增速高0.3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6032亿元,同比增长5.6%,占农产品加工业的比例达到62.1%,比2015年提高0.6个百分点。 图1 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

(二)利润总额小幅增长。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利润总额13394亿元,同比增长4.1%,比2015年放缓1.2个百分点。其中,粮食加工与制造、饲料加工等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速分别为5.1%和5.3%,较2015年增速分别 图2 2016年1-12月农产品加工业分行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速(%) 放缓3.1和1.3个百分点;植物油加工、肉类加工和粮食原料酒制造等行业的利润总额增长情况较好,分别达到9.9%、8.8%和8.7%。 (三)结构持续调整优化。精制茶加工业全年增加值增速为11.4%,领跑农产品加工业。果蔬加工、中药加工等经济作物加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6.0%和8.2%。粮食加工与制造业、饲料加工和粮食原料酒等加工行业发展情况良好,

增加值增速分别为7.9%、8.1%和8.9%。乳品加工、水产品加工等行业发展平稳,增加值增速分别为5.5%和5.7%。植物油加工业和肉类加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低于平均水平,分别为4.0%和4.2%。烟草制造业与制糖业发展呈萎缩趋势,2016年增加值较2015年分别下降8.3%和3.9%。 (四)出口呈恢复性增长。2016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出口交货值11167亿元,增速为2.2%,实现了转负为正、恢复增长。从海关数据看,2016年主要食品行业商品累计出口总额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3%,扭转了2015年下降2.5%的状况。食用类农产品加工业出口好于整体水平,全年出口交货表1 2016年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及主营业务收入累计增长速度(%) 注:因缺少小类行业增加值增速数据,部分行业增加值增速测算为估算值。

20172018年中央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补助项目及标准

2017-2018年中央财政扶持农产品加工产业政策补助项目及标准 财政专项资金补助政策 1、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本项目往年补贴比例为总投资额的30%,自2016 年起,国家在全国范围内对项目对象实行定额补贴,标准为1-34万元。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 以财政补贴和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合作组织和涉农企业发展建设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副产品初加工建设,合作社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30~80万元,涉农企业类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50~100万元,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等财政补助项目中央财政资金额度为20~40万元。 3、国家扶贫开发资金扶持项目 国家扶贫开发资金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对贫困地区带动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给予支持。2004年开始,国务院扶贫办在全国范围内认定国家级扶贫龙头企业,并给予贷款贴息支持。据统计,在扶贫龙头企业中,80%以上都是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200-500万元。 4、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项目 2008年开始中央财政设立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把支持农产品加工、推动建立一批集优势产业生产和加工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企业群体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一项重要资金来源,资金规模不定,一般为30-150万元。 5、主食加工业示范企业申报 畜禽水产调理制品,蔬菜调理制品,生制或熟制菜肴调理制品等的加工生产等,从事主食加工的企业可以申报,往年申报时间在4月左右。 6、农产品加工专项补助项目 项目范围:粮食、果蔬、畜产品、油料、水产品、食品、液态奶、酒花麦芽类等。项目要求:对企业年内新增固定资产有要求,具体各地要求不一致。 项目补贴:20-50万元 7、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 项目范围:种养植、加工、农产品流通销售、休闲农业等,原则上不支持纯农业生产类项目。 项目要求:省级以上示范社和省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项目补贴:农民合作社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不超过2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试点项目中央财政资金补助规模不超过300万元。 8、开发性金融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项目 项目范围: (一)粮油加工、果蔬加工、畜产品加工、水产品加工和特色产品加工等(二)农产品加工专用原料基地

农产品加工项目实施方案

农产品加工项目 实施方案 泓域咨询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从2005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突飞猛进,从不足400亿元增长到2000亿元。虽然目前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保健食品消费仅为24美元,是日本的五分之一,澳大利亚的七分之一和美国的八分之一,人均消费依然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保健食品的消费将持续旺盛,预计行业将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该薏米粉项目计划总投资7732.2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595.3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36%;流动资金2136.91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7.64%。 达产年营业收入1603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2719.41万元,税金及附加140.84万元,利润总额3315.59万元,利税总额3913.75万元,税后净利润2486.6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427.0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88%,投资利税率50.62%,投资回报率32.16%,全部投资回收期4.61年,提供就业职位259个。 大健康产业是指与维持健康、修复健康、促进健康相关的一系列健康产品生产经营、服务提供和信息传播等产业的统称,具体包括五大细分领域:一是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二是以药品、医疗器械、医

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三是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保健品产业;四是以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五是以养老市场为主的健康养老产业。

农产品加工农业行业标准制定

附件: 农产品加工农业行业标准制定 和修订项目书 项目任务: 项目类型: 项目单位: 首席专家姓名: 通讯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手机: 传真: 电子邮件: 法人代表姓名: 编制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制 填制说明 1.基本要求 所有条(栏)目均不得删减、合并、漏填。本申报书由项目单位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编制,主管部门(单位)要对申报单位进行指导并对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连带责任。 2.项目类型 填制定、修订或其他。 3.项目单位 指项目第一承担单位。 4.项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填写与本标准项目有关的国内外标准现状,相关技术成熟情况,生产、加工、贸易、检测、管理对标准的需求状况。若为修订项目,还应当说明原标准存在的主要缺陷以及修订的主要方面。 5.技术路线 填写标准编制的技术过程,具体说明开展编制工作的各个步骤及具体操作。 6.预期效益 填写项目完成后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项目内容及金额

项目内容要细化,要明确分项金额,并与“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明细表”、“申请资金经济分类汇总表”一致。 8.项目实施进度与工作保证措施 要详细列出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完成的时间,保证措施主要填写承担单位和起草组人员保证工作进展的组织、技术、资金等措施。项目实施时间一般为1年。 9.涉及的相关单位及事项 包括与实施项目有关的基层单位、科研院校、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以及项目单位所属独立法人等单位和组织。参加标准起草的单位应当有代表性,各参加单位之间分工要明确。 10.现有工作基础 填写申报单位近年来进行的与申请项目有关的研究(含制定标准)及取得的主要成果,收集资料或试验材料情况,掌握制标方法情况,以及为制标工作所能提供的设施、设备和试验场地等情况。若有标准制修订基础,应附表列明任务下达时间、计划号、完成情况、标准发布的标准号、标准名称等信息,包括首席专家接受标准化知识的培训情况等。 11.人员构成 首席专家应当是在职人员,具有相应的学术水平,行业中要有学术影响力并应具备高级技术职称。标准起草组成员应当具备代表性,广泛吸收科研、生产、检测等方面的专家

农产品标准化

农产品标准化情况调查 先来看案例:“农超对接”已不再是人们生活中的什么新名词。它减少了流通环节,农产品安全也更有保障,是消费者、农户、超市、都从中受益。从2007年实行农超对接以来,参与对接的超市从九家发展到2000多家,合作社也由2家发展到15000家左右。然而农超对接的规模的壮大,农产品标准化的问题也更加凸显,农户和超市都普遍反映,农产品标准化问题已经成为他们面前最难的一道考题。 社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认为,农超对接最主要的挑战是传统的小规模农户所具备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意识与现代化零售 业的产品标准化之间的矛盾。目前我国农产品标准化程度很低,广大农民仍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无法适应和满足超市现代化的采购准。农超对接亟待提高农产品的规格化、标准化、包装化。由此可窥见农产品标准化问题已经阻碍了经济的合理发展! 了解农产品标准化——农产品生产过程的标准化管理和产品质 量达到标准。农产品质量标准制订要从生产环境(土壤、水质、大气等)、生产过程(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等的施用量、施用方法、施用时间、施用次数等技术规程)到产品品质(外观、营养、卫生质量等)、加工包装(保鲜、贮藏、分级、包装等)等环节的一系列标准,使农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纳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全程标准指标体系,达到农产品质量从土壤到餐桌的全过程控制。农产品标准化,就是要以技术标准为基础,质量认证为形式,标志管理为手段,研究引进国外先进标准,制定主要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标

准,建立和完善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主,地方标准和农业规范为辅,既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产品标准体系,满足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以及国内外市场对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质量标准的基本要求,做到各个环节有标准可循。 标准化的作用——一是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二是实现农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三是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四是有利于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五是促进对自然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与维护人类社会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六是有利于保障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调查中的农产品标准化现状——1.农业标准化体系已基本形成。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制定的各类农业相关标准已达到8000种。标准范围从原来只涉及少数农作物种子和种畜方面发展到了种植业、养殖业、饲料、农机、再生能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基本涵盖了农业的各个领域,贯穿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已初步形成了一个以国家标准为主体,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相配套的农业标准体系。2.农产品标准化意识已明显提高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农民已充分认识到只有按照标准化的生产要求进行生产,才能真正提高农产品的内在品质,也只有提高了农产品的内在品质,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达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因此,农产品标准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3.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自1 996年开始,就

作业指导书格式、内容要求

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及内容要求 一、作业指导书的结构 1、审批意见页; 2、封面; 3、目录; 4、编制依据; 5、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6、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准备; 7、劳动力配置及职责权限; 8、机械及工器具的配备;9、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10、作业过程中质量控制点、质量标准、检查验收和质量保证措施;11、作业的安全要求、危险源识别与控制、安全保证措施;12、环境因素辩识与控制措施环境保护;13、作业进度计划和保证措施;14、节能降耗;15、各种记录表样。 二、作业指导书的格式及内容 1、审批页 2、封面

3、目录各章节应编写页码。 4、编制依据 内容包括:与本作业项目有关的图纸资料;招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施工合同;已签约的与工程有关的协议;本公司的《一体化管理手册》和《一体化管理程序文件》;相关的现行标准、规程、规范。 5、工程概况及工程量 主要应对本作业项目的工程范围、施工特点、主要结构和工程量进行准确说明。 6、作业前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应做准备 作业前应从人、机、料、法、环等几个方面作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

要求应具体、可行。 7、劳动力配置及职责权限 1)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要求; 2)对施工人员的基本要求。 3)劳动力配置及职责权限,作业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利于保证每个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工程的安全、质量。 8、机械及工器具的配备 1)机械配备 2)仪器、仪表、量具配备 3)三大工具配备 4)手工具配备 9、作业程序、方法和内容 作业项目每道工序的施工程序、方法应详细说明,且具有可操作性,真正能够指导施工。 10、作业过程中质量控制点、质量标准、检查验收和质量保证措施 对作业项目中施工难点或重要结构、工艺单独提出,作为重点控制对象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兽医、农垦、农产品加工、渔业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农业部有关司局、直属事业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部署要求,我部研究编制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农业部 2016年11月14日 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年)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阶段,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农产品加工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展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四化同步”、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为促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简称“产业融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制定本规划。

一、环境条件 农产品加工业连接工农、沟通城乡,行业覆盖面宽、产业关联度高、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作用强,是产业融合的必然选择,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建设健康中国保障群众营养健康的重要民生产业。“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大量涌现,为“十三五”发展打下扎实基础。 (一)发展基础 1.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持续向好,奠定了产业融合的坚实基础。2015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2145万吨,棉油糖、肉蛋奶、果蔬茶、水产品生产水平不断迈上新台阶。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1000元,“十二五”年均增长10%。物质技术装备条件建设取得新发展,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56%和63%。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多种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2.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成为了产业融合的重要力量。规模水平提高,2015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8万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近20万亿元,“十二五”年均增长超过10%,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由1.7∶1提高到约2.2∶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5%。创新步伐加快,初步构建起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框架,突破了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示范推广了一批成熟适用技术。产业加速集聚,初步形成了东北地区和长江流域水稻加工、黄淮海地区优质专用小麦加工、东北地区玉米和大豆加工、长江流域优质油菜籽加工、中原地区牛羊肉加工、西北和环渤海地区苹果加工、沿海和长江流域水产品加工等

农产品深加工的意义

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产品加工是指以人工生产的农产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加工为原料所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狭义的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林、牧、渔所属某种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进行的工业生产活动。在我国,人工生产的农产物料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并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 何为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以农产物料为原料进行加工的一个产业或行业,在整个加工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也是一个涉及多部门多行业复杂的系统工程,除农业部门外,农产品加工业大多集中于食品、轻工、化工、纺织、医药等行业部门,产品繁杂。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农产品加工业逐渐涉及和应用的技术属多学科、多专业、高新技术和综合技术。 国际上通常将农产品加工业划分为5类,即:食品、饮料和烟草加工;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木材和木材产品(包括家具制造;纸张和纸产品加工;橡胶产品加工。 我国在统计上与农产品加工业有关的为12个行业。即食品加工、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它纤维(包括麻类)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和橡胶制品业。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尤其近20多年来,已经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具有一定规模的加工体系。农产品加工业属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 农产品的初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一次性的不涉及农产品内在成分改变的加工,初加工一般只是使农产品发生量的变化而不发生质的变化。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是指对农产品二次以上的加工。主要是指对蛋白质资源、纤维资源、油脂资源、新营养资源及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 我国目前农村的农产品加工大多属初(粗)加工,技术相对较简单,设备单一,如米、面、油的加工等,其加工链较短,各种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增值也不高。而相对于初加工的精深加工,大多在一次加工的基础上进行二次或多次加工,投入的设备、技术、资金都较多,产值也随之有大的增值。我国目前一些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多进行农产品的初加工和开发产品的精深加工。 农产品加工是我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一个亮点。农业部先后提出了农产品加工行动和活动计划,计划到2005年,农产品加工的一次转化率要达到55%,二次以上加工达到35%以上。 为什么要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业 农产品加工业是贯穿一、二、三产业,衔接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突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组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解决“三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是保障新时期食物安全的现实需要;二是突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三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途径,四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五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关键

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前景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呈现空前的繁荣景象,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教学、科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产品加工还有很大不足,典型的特点就是在加工过程的各方面耗费太大。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尽管给食品加工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但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劳动力资源优势就会逐步削减,市场对科技的需求会大大增加,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项目和产品的科技含量,坚持走科技兴企的道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精深加工等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的应用必将大放异彩,农产品加工前景一片大好。 【关键词】农产品精深加工现状前景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我国农产品加工的教学、科研得到了迅速 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70年代末我国高等农业院校相继恢复了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教学和科研工作,到80年代初期,北京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开设农产品贮藏加工专业,后成立了食品科学系,以后华中农业大学、浙江农业大学等也成立了食品科学系,经过几年的努力组建了一支多学科师资队伍,包含果蔬贮藏、加工、畜产品加工、食品化学、食品微生物、食品工程和食品科学。农业科研单位也相继成

立了食品科学研究所或食品科学研究中心,形成了我国高等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农产品旺的教学、科研体系[22]。目前从事农产 品贮藏、保鲜、加工科研和设计的单位近180个,大专院校95所,其中农林院校30多所,还有249所中等教育单位口。一支比较完整的、有一定水平的农产品贮藏、保鲜、加工的科研队伍[23]。这为我国农产品加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把科技转化成为生产力,提供了保障。 我国是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近年来,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迅速提高,小麦、稻谷、棉花、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等农产品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部分农产品人均占有量已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因而对于农产品的加工当仁不让的就成为工业发展中的一个重头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点。但是怎样正确认识农产品加工现状及前景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国现代化前进的脚步。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科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要使科技充分转化成为生产力,就要让农业科技与农民零距离[3]。十二五上,更是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农业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措施。 有了坚实的科研基础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不是就意味着有先进的农产品加工技术呢,当然不是。但是农产品加工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一是人们对食品的多样化要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我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农产品加工业年年鉴

食用菌加工业 年鉴资源名称: 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 年鉴资源卷次: 2007 作者: 林彩民 正文 一、基本情况 2006年,中国食用菌协会围绕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发挥食用菌产业优势,在各地方协会和全体会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全国广大菇业生产的农村开展了“小蘑菇、新农村”建设活动,在这一活动推动下,我国食用菌生产又取得了新的进步。据对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2006年全国食用菌产量已达14 74万t,比2005年增加了10.49%;总产值达638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9.06%;出口食用菌产品60.39万t,比2005年下降了3.84%;创汇11.21亿美元,比2005年增加了16.30%。 从全国食用菌产量分布情况看,2006年河南、福建、山东三省的食用菌产量仍居全国前三,与2005年相比,三省分别增长了5.26%、1.51%、16.14%。其中,河北省食用菌产量增加到112万t,进入了年产100万t以上的行列。从食用菌年产值分布情况看,2006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有河南、广东、山东三个省,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26.86%、57.42%、17.25%;年产值为20~49亿元的有河北、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等8个省;年产值为10~19亿元的有安徽、广西、云南、陕西4个省、自治区;年产值为1~9亿元的有福建、北京、天津、山西、上海、贵州、新疆、宁夏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年产值下降幅度比较大的是福建省,由2005年的全国前三跌到2006年的第四梯队,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从品种产量来看,年产量超过100万t的有平菇、香菇、双孢蘑菇、毛木耳、黑木耳等5个品种;年产量20~99万t的有金针菇、姬菇、鸡腿菇、草菇、银耳、茶薪菇等6个品种;年产量5~19万t的有滑菇、杏鲍菇、白灵菇、秀珍菇、灵芝、小平菇、茯苓、天麻、姬松茸等9个品种;年产量1~4万t的有竹荪、牛肝菌两个品种;年产量1万t以下的有灰树菇、松茸、羊肚菌3个品种。年产量超过100万吨的5个品种总产量占当年全国食用菌总产量的71.1%,可见这5个品种已成为我国食用菌的当家品种。2006年我国食用菌产量按品种划分增长情况见表1。 表1 2006年我国食用菌产量按品种划分增长情况 据中国食用菌商务网调查,全国食用菌主产县已发展到500个,产值超过亿元以上的县有100多个,食用菌年产值50万元至100万元的企业约3万多个,年产值100万元至500万元的企业约3000个,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000多个。从总量上看数量不少,但能够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大型企业不多。2006年虽然全国食用菌总产量已达1474万t,但因产量增长的速度远不及市场消费量的增长速度(消费量增长速度为15%~38%),造成当年国内食用菌50万t的缺口。所以,我国食用菌产业若想做大做强,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我们必须尽快解决食用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是部分地区单产水平较高,但二潮菇质量较差;二是食用菌生产资源成本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三是基本设施不配套,特别是菌种生产不适应食用菌发展的需求;四是现有生产企业规模小,大型企业数量少;五是国内南北方食用菌产业化程度发展不平衡等瓶颈问题。加快改造和提升现有食用菌企业产业化、规模化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二、科研、新产品、新技术 中国食用菌协会一直高度重视食用菌的科研、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始终如一地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坚持栽培技术创新、保鲜技术创新、产品加工技术创新、营销模式创新,作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根本,持之以恒紧抓不放,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食用菌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协会组织行业内专家委员会,积极开展向各地政府主管部门申报食用菌科研星火计划项目;组织行业内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攻关;在行业内大力

作业指导书/电动葫芦工安全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40842 作业指导书/电动葫芦工安全规程 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作业指导书/电动葫芦工安全规程 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电动葫芦工安全规程 1.凡有操室的电动葫芦吊必须有专人操作,严格遵守行车工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2.开动前应认真检查设备的机械、电气、钢丝绳、吊钩、限位器等,是否完好可靠。 3.不得超负荷起吊,起吊时,手不准握在绳索,与物件之间。吊物上升时严防撞顶。 4.起吊物件时,必须遵守挂勾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捆扎应牢固,在物件的棱角快口处,应设垫衬保护。

5.使用拖挂线电气开关启动,绝缘必须良好,正确按动电钮,注意站立位置。 6.单轨电动葫芦在轨道转弯处或接近轨道尽头时,必须减速运行。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