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信息安全

数据库信息安全
数据库信息安全

浅谈数据库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及防范

何成;遵义职业技术学院;530000

摘要:计算机网络系统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信息系统的迅猛发展,这时信息系统的安全也成为个人信息安全的重点。本文对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安全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笔者自己关于数据库信息系统安全技术以及安全策略,保证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关键词:数据库;信息系统;安全风险;防范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很多单位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数据库来存储、管理各类信息。但由于数据库的系统安全技术还不完善,系统可能随时面临遭受病毒、黑客的侵害,导致出现数据泄露现象,造成巨大损失。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为了确保、提升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有必要深刻地分析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安全风险内容,并采取具体、有效的防范措施。

二、数据库信息系统安全现状

(一)、信息系统安全范围

实行信息管理,信息的所有者在国家和行业法律规定之内建立安全组织,并制定符合组织的管理政策。提高内部人员的素质及安全意识,通过培训使其执行安全政策。建立审计制度来监督实施。保证信息所在的信息系统的安全必须通过技术的手段得以实施。如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病毒检测、入侵检测等。只有通过技术才能实现对目标的管理。将管理和技术有机结合才能最大程度保障安全

(二)、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水平差

信息安全还存在一些问题,很多企业和单位的信息安全设备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没有相应技术保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企业和单位的相关信息安全制度和信息安全的标准还比较滞后,原因是没有充分落实安全管理制度,且安全防范意识也比较薄弱;另外,安全产品达不到相应要求、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培训、安全经费不足等都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三八信息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1.人员的威胁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自动化设备的提高,使人们对信息处理过程的参与越来越少,人员降低安全意识、蓄意破坏、误操作等行为严重影响了信息的安全。

2.信息安全组织的不完善

信息的安全组织不完善不能建立有效管理体系,不能有效地协调资源,也就不能够对管理体系实施有效地监督和维护,就会给信息的安全造成危害。应该规划维护、部署,建立信息安全组织管理系统。

3.政策和措施的不完善

信息安全组织需要制度相应的政策、信息安全策略和高素质人才。政策指导人员按照制度进行相应的日常工作。如果缺少了安全政策就会导致滥用或误用信息处理设备,缺乏合理的使用控制和对信息系统的维护,信息的安全性也极容易受到相应危害。

4.技术上的威胁

对系统的威胁。由于技术有限,传输设备、处理和信息存储系统中的

漏洞很容易被木马、病毒、黑客侵入,造成损失。对应用的威胁。不适当的

应用程序本身就存在安全隐患,误用、滥用都会是信息的安全受到威胁。对数据的威胁。篡改、伪造、窃取等手段造成数据泄露和失效,其损失也是不言而喻的。

5.物理面造成威胁

信息的存储、传输、产生、使用、处理等的环节离不开物理环境。物理环境就是信息的载体,没有物理环境信息也将荡然无存。

三、数据库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一)、数据库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1.用户鉴别和认证

这种安全机制是对于所访问的主体进行的,用户认证主要指的是通过访问时所必须向系统提供的身份证明。它主要是由和它相对应的密码以及用户标识ID所构成,且用户标识必须是唯一的。而用户鉴别指的是具有能够检查用户身份的功能,通过它来对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进行鉴别。

2.数据加密

通常所说的数据加密指的是为了使数据泄露而设计的手段,它是把明文数据通过一定的交换转换为密文数据的形式。和传统的数据加密技术比较起来,数据库具有自身独特的要求。传统的加密主要是以报文为单位进行的脱密和加密,而大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平台使用的都是Unix和

Windows NT这些操作系统的安全级别通常都被

分为C1级和C2级。他们都具有识别用户、用户注册以及任意存取控制等功能。虽说DBMS在OS的基础上增加了不少安全措施,但是对数据库文件本身仍然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黑客和病毒往往会通过细微的漏洞进行数据库文件的篡改,使用户难以察觉。堵塞和分析“隐秘通道”被认为是B2级

的安全技术措施,然而对敏感数据进行加密是使数据安全的有效方式。

3. 操作审计

对数据库系统系统进行操作审计就是检查、记录以及回顾所有相关的操作行为。审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应用程序和用户使用系统资源进行审查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设计人员就可以直接通过审计进行跟踪,追究相关负责任的责任,防止问题再次发生。这个过程是不可绕过的,设计记录也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使其不轻易的进行更改。

(二)、数据库系统安全策略

1.数据加密

在数据库信息系统当中为了能够不使非授权和非法用户越权操作数据和窃取机密,可以对信息系统当中的重要数据进行相应的加密处理。数据库加密处理有三种方式。字段加密:这种加密模式是直接对数据库当中的最小单位进行加密。文件加密:把重要的信息和文件进行加密,使用的时候解密,不用的时候再进行加密。记录加密:这种加密模式和文件加密相似,但是加密的单位主要是记录不是文件。

2.数据库备份和恢复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是整个安全的基础之一,是信息系统当中的重要内容。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能够有效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增强,最大限度的对硬件和软件故障进行减少,以防止丢失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3.资源管理

实施资源管理的内容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控制用户的资源开销。另外,还包括的有磁盘镜像和用户对段的使用。把数据段和日志段

区分开来建立磁盘镜像恢复数据库,也可以使用特殊的段

来保存敏感的数据,这也是一种安全措施。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计算机作为重要信息交换手段,数据库信息系统被企业者广泛采用。这需要不断加强应用新技术,及时升级自身防御系统,日益完善数据库信息系统的安全防范。但是,只有在充分了解信息系

统的潜在威胁和脆弱性时,才能有效地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全策略。

参考文献:

[1] 史震宇,李刚,吴九天,谢小荣,辛耀中,张志磊,罗拥军?基于嵌入式数据库SQLite的电力直流监控系统[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02): 1256-1258.

[2] 张华桁,宋立群,柯科峰,王虹菲,宋志成.B/S构架信息系统的安全策略研究与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应,2009, 40 (13):2491-2493.

[3] Litchfield D ;An ley C; Heasman J The Dstabase Hacker's Kandbook: Defending Database Servers 2010.

当前数据库安全现状及其安全审计

当前数据库安全现状及其安全审计 大学数据库原理教科书中,数据库是这样被解释的:数据库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一种专门管理数据库资源的系统。数据具有多种形式,如文字/数码/符号/图形/图象以及声音。 数据库安全现状 数据库系统立足于数据本身的管理,将所有的数据保存于数据库中,进行科学地组织,借助于数据库管理系统,并以此为中介,与各种应用程序或应用系统接口,使之能方便地使用并管理数据库中的数据,如数据查询/添加/删除/修改等。 数据库无所不在。海量的数据信息因为数据库的产生而变得更加容易管理和使用。政府、金融、运营商、公安、能源、税务、工商、社保、交通、卫生、教育、电子商务及企业等行业,纷纷建立起各自的数据库应用系统,以便随时对数据库中海量的数据进行管理和使用,国家/社会的发展带入信息时代。同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数据库作为网络的重要应用,在网站建设和网络营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包括信息收集/信息查询及搜索/产品或业务管理/新闻发布/BBS论坛等等。 然而,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带来遍历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隐患。对数据库而言,其存在的安全隐患存在更加难以估计的风险值,数据库安全事件曾出不穷: 某系统开发工程师通过互联网入侵移动中心数据库,盗取冲值卡 某医院数据库系统遭到非法入侵,导致上万名患者私隐信息被盗取 某网游公司内部数据库管理人员通过违规修改数据库数据盗窃网游点卡 黑客利用SQL注入攻击,入侵某防病毒软件数据库中心,窃取大量机密信息,导致该防病毒软件公司严重损失 某证券交易所内部数据库造黑客股民入侵,盗窃证券交易内部报告 …… 数据库安全面临内部恶意操作以及外部恶意入侵两大夹击。如何有效保护数据库信息成为当前信息安全界最为关注的课题。 数据库安全分析 三大安全风险

数据库安全性练习试题和答案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 一、选择题 1. 以下()不属于实现数据库系统安全性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A. 存取控制技术 B. 视图技术 C. 审计技术 D. 出入机房登记和加锁 2.SQL中的视图提高了数据库系统的()。 A. 完整性 B. 并发控制 C. 隔离性 D. 安全性 3.SQL语言的GRANT和REVOKE语句主要是用来维护数据库的()。 A. 完整性 B. 可靠性 C. 安全性 D. 一致性 4. 在数据库的安全性控制中,授权的数据对象的(),授权子系统就越灵活。 A. 范围越小 B. 约束越细致 C. 范围越大 D. 约束范围大 三、简答题 1. 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答:实现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的常用方法和技术有: 1)用(户标识和鉴别:该方法由系统提供一定的方式让用户标识自己的名字或身份。每次用户要求进入系统时,由系统进行核对,通过鉴定后才提供系统的使用权。 2)存取控制:通过用户权限定义和合法权检查确保只有合法权限的用户访问数据库,所有未被授权的人员无法存取数据。例如C2级中的自主存取控制(DAC),B1级中的强制存取控制(MAC); 3)视图机制:为不同的用户定义视图,通过视图机制把要保密的数据对无权存取的用户隐藏起来,从而自动地对数据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护。 4)审计:建立审计日志,把用户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自动记录下来放入审计日志中,DBA可以利用审计跟踪的信息,重现导致数据库现有状况的一系列事件,找出非法存取数据的人、时间和内容等。

(安全生产)数据库的安全性与完整性

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概念。 2、掌握SQL Server2000中有关用户、角色及操作权限管理等安全性技术。 3、掌握SQL Server2000中有关约束、规则、默认值的使用等完整性技术。 二、实验内容和步骤 ㈠数据库的安全性 1、SQL Server的安全模式 认证是指来确定登陆SQL SERVER的用户的登陆账号和密码是否正确,以此来验证其是否具有连接SQL SERVER的权限,但是通过认证阶段并不代表能够访问数据,用户只有在获取访问数据库的权限之后才能对服务器上的数据库进行权限许可下的各种操作。 ⑴设置SQL Server的安全认证模式:使用企业管理器来设置,步骤如下: Step1: 展开服务器组,右击需要设置的SQL服务器,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属性”。 Step2: 在弹出的SQL服务器属性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性”选项卡。 Step3: 选择仅Windows选项(NT/2000验证模式) 或SQL Server和Windows选项(混合模式)。 注:设置改变后,用户必须停止并重新启动SQL Server服务,设置才生效。 如果设置成NT认证模式,则用户在登录时输入一个具体的登陆名时,SQL SERVER将忽略该登录名。 ⑵添加SQL Server账号:若用户没有Windows NT/2000账号,则只能为他建立SQL Server账号。 ①利用企业管理器 Step1: 展开服务器,选择安全性/登录。 Step2: 右击登录文件夹,出现弹出式菜单。 Step3: 在弹出式菜单中选择“新建登录”选项后,就会出现一个登录属性对话框。 step4: 在名称框中输入一个不带反斜杠的用户名,选中SQL Server身份验证单选按钮,并在密码框中输入口令(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8-07-18T11:40:05.357Z 来源:《科技研究》2018年6期作者:罗晓 [导读]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安全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黑龙江工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1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 1.1 涵义 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已得到全面普及,作为核心数据管理技术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主要是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结构基础上,对各类数据进行储备、组织和管理;根据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通过储备、组织及管理数据来进一步促进信息安全管理功能,与用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完全一致。 1.2 特征 (1)独立性;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均存在明显的独立性特点。其中,物理结构的独立性具体体现在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有所变化时,比如之前使用的数据信息存储方法发生了变化、重新购置了数据信息的存储设备等,这对计算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实际不会造成影响,无需重新设置计算机原有的应用程序。逻辑结构的独立性具体体现在存储于数据库内的信息资料与计算机应用程序在逻辑结构上是彼此相互独立的,就算数据库内的信息资料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也不用更改计算机的应用程序。 (2)组织性;存储于数据库内的大部分文件相互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文件会根据某一关系而组成相应的组织结构,以整体角度而言,均体现出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形式,尤其是存在于统一集合中的数据彼此均存在一些相同的点。 (3)灵活性;灵活性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中十分明显,除了能做好数据的储备、组织及管理工作外,还发挥着修改、编辑和查询数据的功能,能帮助人们及时的查找到所需的数据信息。此外,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充分考虑了用户们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具体的信息安全管理需求,明确与之匹配的信息数据库,实现管理的统一性。 (4)共享性;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最为关键的一个特征就是共享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做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能够及时处理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同时,还能将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应用到一个计算机应用程序中,也可同时应用于多个计算机程序中。由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具有资源共享性特点,所以对于不同用户提出的信息安全管理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 2 信息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首先,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数据库技术是从最早的网状数据库到层次数据库再到关系数据库,最后生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 其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数据库技术逐渐成熟与完善,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功能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其未来发展中将会涉及到更大的领域。另外,根据数据库当前的应用情况,实践中最常用到的是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这两项技术。最后,以未来发展角度而言,在多媒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下,要求数据库系统实现对图形、声音及影像等复杂对象的存储,同时,采用数据库技术促进复杂对象顺利完成复杂的行为。所以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有机的结合,能够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方向,全新的数据库技术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2.2 信息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通过有机结合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不仅增强了生命力,且在市场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到了商业、工业、农业等诸多的行业领域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保证了信息安全管理效率。三,随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各个行业在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由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安全系数高及适用性广,所以其有着明显的应用优势,得到了诸多行业的青睐。 3 强化信息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措施 3.1 保证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高安全性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严防不法人员入侵数据库,避免因大量的数据丢失、被不法者使用等而引起安全隐患。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安全性能高与否直接决定了数据库系统质量。由于数据的共享性,所以会不可避免的降低数据库的安全,不过,并非所有数据均应做到共享,比如部分与国家利益军事机密、商业机密等相关的数据,不但严厉禁止共享,还必须制定严格的保密措施。因此,我们在实现一些数据的共享的同时,还要做好必要的保密工作,比如针对 DBMS 的统一控制要求,严控使用权限,用户访问过程中必须采取数据加密、视图机制,对于没有合法使用权限的用户,不得实施相关操作。 3.2 促进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由于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理论是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原理的发展基础上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其实践应用过程中必须以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最新发展成果为主要指导,从而保证实践具有更高的科学性;此外,还应根据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实践应用情况开展计算机数据库系统的理论研究工作。总而言之,计算机数据库系统只有具备广泛的适用性方可实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不过为了其持续快速的成长,相关的研究依旧不可少。未来中,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会更安全更高效的应用于信息安全管理领域中。 3.3 保证数据的完整性 首先,凡是通过窗口操作输入的数据,通常都会以客户端应用程序为主提高数据的完整性,这不仅能够防止非法数据进入到数据库中,而且第一时间将操作反馈信息告知给用户,保证用户选择的正确性。其次,凡是利用其他渠道转入到数据库中的数据,通常采用服务器端数据库管理系统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此外,通过表定义的约束统一维护数据,能够减少客户端应用程序的大量开发,发挥应用系统的维护性和可靠性作用。再有,凡是在数据完整性和安全性方面提出高要求的系统,应通过多层保护屏障促进数据的完整性与安全性提升,比如,在客户端应用系统程序中对输入数据是否具有有效性进行检查,同时在服务器端数据库中设置表的约束、规则及触发器等对数据的

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实验报告

信息工程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 实验项目名称:数据库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一、实 验 目 的: (1)掌握数据库约束的概念; (2)熟悉SQL SERVER 的完整性约束技术。 (3)了解SQL SERVER 的违反完整性处理措施。 (4)了解登录账户的管理理念与具体方法。 (5)了解数据库用户的管理的要则。 (6)了解用户权限管理的内涵与方法。 二、实 验 设 备 与 器 件 Win7 +Sql server 2008 三、实 验 内 容 与 步 骤 (一)测试完整性 运行附录中的SQL 语句,理解SQL 语句中包含的完整性定义。然后执行下面的SQL 语句,看是否能正常运行,若无法执行,请说明原因。 1.对dept 表进行数据增删改,并检查完整性规则 Dept 已存在的完整性规则如下: dno CHAR(2) PRIMARY KEY dname VARCHAR(20) NOT NULL,UNIQUE (1)增加数据 INSERT INTO dept VALUES('D1','计科系');----正常插入 INSERT INTO dept VALUES('D2','电信系');----正常插入 INSERT INTO dept VALUES(NULL,'机械系'); ----违反dno 主键(NOT NULL )规则 INSERT INTO dept VALUES('D2','机械系'); ----违反dno 主键(UNIQUE ) INSERT INTO dept VALUES('D3',NULL); ----违反dname 的NOT NULL 规则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物联网信息安全》 结业论文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2015年6月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 摘要:数据库安全(DataBase Security)是指采取各种安全措施对数据库及其相关文件和数据进行保护。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是确保系统安全,以各种防范措施防止非授权使用数据库,主要通过DBMS实现的。数据库系统中一般采用用户标识和鉴别、存取控制、视图以及密码存储等技术进行安全控制。 数据库安全的核心和关键是其数据安全。数据安全是指以保护措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可控性和可审查性。由于数据库存储着大量的重要信息和机密数据,而且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供多用户共享,因此,必须加强对数据库访问的控制和数据安全防护。 数据库技术是应用最广泛的一门计算机技术,它的安全越来越重要。该文从数据库安全入手,对用户认证、存取控制、安全管理和数据库加密等数据库安全技术的几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并对国内目前采用改造数据库的方式来提高数据库安全的几个主要应用,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后指出了数据库安全现存的问题和将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数据库加密;认证;数据库改造;安全管理 Abstract:The DataBase Security, DataBase Security) refers to the various Security measures to the DataBase and its related files and data protection.One of the important indexes of database system is to ensure that the system is safe, in a variety of preven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unauthorized use of the database, mainly by the DBMS.Database systems generally use user identity and identification, access control, views and password storage technology for safety control, etc. The core and key of the database security is its data security.Data security refers to protecting measures to ensure the data integrity, confidentiality, availability, controllability and can review.Due to the database to store a lot of important information and confidential data, and a large number of data in the database system are centralized, for users to share more, therefor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trol of database access and data security protection. Database technology is one of the most widely applied computer technologies, its securit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efinition of database security, discusses the problems of user authorization, access control, security management and database encryption. The main present domestic applications that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database through the method of revisions of database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At las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database security are proposed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also indicated. Key words:Database security; Revisions of database;Authentication

数据库系统安全性.

计算机网络安全与应用技术 课程论文 题目数据库系统安全性 姓名熊斌 学号 20127345 系部理工系 专业班级2012级计算机2班 指导教师黄成

2015年 05 月 30 日 摘要 数据库系统是信息仓库,管理着大量的数据信息。可能受到来自多方面频繁的安全攻击,从而导致一系列安全问题。随着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框架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各个层次是相辅相成的,防范重点和技术手段也不尽相同。 数据库安全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指系统运行安全,系统运行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如下,一些网络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局域网等途径通过入侵电脑使系统无法正常启动,或超负荷让机子运行大量算法,并关闭cpu风扇,使cpu过热烧坏等破坏性活动;第二层是指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安全通常受到的威胁如下,黑客对数据库入侵,并盗取想要的资料。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特性主要是针对数据而言的,包括数据独立性、数据安全性、数据完整性、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几个方面。网络的开放性给数据库系统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本文从数据库系统安全的各个方面,对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策略进行粗略的探讨。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安全;防范

1.数据库安全国内外研究现状 数据库安全问题是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一个子问题,数据库技术是构建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在当今开放式的互联网时代,许多关键的业务系统运行在数据库平台上,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为众多用户所共享,如果数据库安全无法保证,其上的应用系统也会被非法访问或破坏,所以数据库系统的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已成为现代数据库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如何保卫信息战的核心资源—数据库,已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数据库界对此十分重视,各数据库厂商纷纷在自己的产品中实现其安全功能,如安全控制策略,资源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锁定和审计等。这些功能显然是不够的。其主要原因是,数据库中数据是以明码方式存放的。国外对计算机安全及数据库安全的研究起步较早,包括政府部门在内的各种研究机构及公司对此投入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和应用都较为丰富。从年代开始,以美国军方为主的研究队伍对多级安全数据库系统伽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含安全需求,安全模型,系统结构,某些特定数据库应用系统的特殊安全问题,存储管理以及原型系统的实现问题。数据仓库的安全保密问题,安全数据库系统中的推理控制问题等等。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在产品开发方面,分别推出了到达安全级的商用数据库产品。基于对安全数据库的需求,国内学术界对数据库的安全问题也进行了研究。国内对数据库安全的研究开始于年代末年代处,从目前掌握的资料看,国内对数据库安全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相关实用产品上都落后于国外。国外几大数据库厂商的低安全级别的数据库产品占据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 2.数据库安全性综述 数据库安全技术作为信息安全技术的分支开始于年代中期,自年代末和年代初开始迅速发展,目前己得到被许多国家的重视,将其作为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础技术。国外一些成熟的商用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都具有诸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审

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

第九章数据库安全性习题解答和解析 1. 1.什么是数据库的安全性 答:数据库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或破坏。 2. 2.数据库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有什么关系 答:安全性问题不是数据库系统所独有的,所有计算机系统都有这个问题。只是在数据库系统中大量数据集中存放,而且为许多最终用户直接共享,从而使安全性问题更为突出。 系统安全保护措施是否有效是数据库系统的主要指标之一。数据库的安全性和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操作系统、网络系统的安全性是紧密联系、相互支持的。 3.试述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的情况,试述TDI/TCSEC标准的基本内容。 答:各个国家在计算机安全技术方面都建立了一套可信标准。目前各国引用或制定的一系列安全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美国国防部(DoD)正式颁布的《DoD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简称 TCSEC,又称桔皮书)。(详细介绍参见《概论》。 TDI/TCSEC标准是将TCSEC扩展到数据库管理系统,即《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标准关于可信数据库系统的解释》(Trusted Database Interpretation 简称TDI, 又称紫皮书)。在TDI中定义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中需满足和用以进行安全性级别评估的标准。 TDI与TCSEC一样,从安全策略、责任、保证和文档四个方面来描述安全性级别划分的指标。每个方面又细分为若干项。这些指标的具体内容,参见《概论》。 4.试述TCSEC(TDI)将系统安全级别划分为4组7个等级的基本内容。 答:根据计算机系统对安全性各项指标的支持情况,TCSEC(TDI)将系统划分为四组(division)7个等级,依次是D、C(C1,C2)、B(B1,B2,B3)、A(A1),按系统可靠或可信程度逐渐增高。 这些安全级别之间具有一种偏序向下兼容的关系,即较高安全性级别提供的安全保护包含较低级别的所有保护要求,同时提供更多或更完善的保护能力。各个等级的基本内容为:D级 D级是最低级别。一切不符合更高标准的系统,统统归于D组。 C1级只提供了非常初级的自主安全保护。能够实现对用户和数据的分离,进行自主存取控制(DAC),保护或限制用户权限的传播。

10大最常见的数据库安全问题

10大最常见的数据库安全问题 数据库作为非常重要的存储工具,里面往往会存放着大量有价值或敏感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金融财政、知识产权、企业数据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因此,数据库往往会成为黑客们的主要攻击对象。网络黑客们会利用各种途径来获取他们想要的信息,因此,保证数据库安全变得尤为重要。 尽管意识到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但开发者在集成应用程序或修补漏洞、更新数据库的时候仍然会犯一些错误,让黑客们乘虚而入。本文列出了数据库系统10个最常见的安全问题。 1.错误地部署 开发者在部署过程中的粗心大意会很容易让数据库陷入危难之中。在现实中,有些公司会意识到优化搜索引擎对于业务取得成功的重要性,但只有对数据库进行排序,SEO才可以很好地对其优化。尽管功能性测试对性能有一定的保证,但测试并不能预料数据库会发生的一切。因此,在进行完全部署之前,对数据库进行全面的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2.数据泄露 你可以把数据库当做后端设置的一部分,并将焦点转移到保护互联网安全上面,黑客很容易操纵数据库中的网络接口的,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工程师在进行数据库开发时,使用TLS或SSL加密通信平台变的尤为重要。 3.数据库维护 你是否还记得2003年的SQL Slammer蠕虫病毒,该病毒利用SQL Server的漏洞进行传播,导致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瘫痪,中国也有80%以上网民受到影响。该蠕虫的成功充分说明了保护数据库安全是多么的重要。不幸的是,现实中很少有公司对他们的系统提供常规的补丁,因此,他们很容易遭受蠕虫攻击。 4.数据库备份信息被盗 通常,数据库备份信息外泄一般会来自两种途径,一个是外部,一个是内部的。这是许多企业会经常遇到的问题,而解决这种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对档案进行加密。 5.滥用数据库特性

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数据库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已得到全面普及,作为核心数据管理技术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主要是 在计算机内部的数据结构基础上,对各类数据进行储备、组织和管理;根据信息安全管理的 要求,计算机数据库技术通过储备、组织及管理数据来进一步促进信息安全管理功能,与用 户提出的个性化需求完全一致。 1.2 特征 (1)独立性;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均存在明显的独立性特点。其中, 物理结构的独立性具体体现在当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有所变化时,比如之前使用的数据信息存 储方法发生了变化、重新购置了数据信息的存储设备等,这对计算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实际 不会造成影响,无需重新设置计算机原有的应用程序。逻辑结构的独立性具体体现在存储于 数据库内的信息资料与计算机应用程序在逻辑结构上是彼此相互独立的,就算数据库内的信 息资料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也不用更改计算机的应用程序。 (2)组织性;存储于数据库内的大部分文件相互间都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文件会根据某 一关系而组成相应的组织结构,以整体角度而言,均体现出了相应的组织结构形式,尤其是 存在于统一集合中的数据彼此均存在一些相同的点。 (3)灵活性;灵活性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中十分明显,除了能做好数据的储备、组织及管 理工作外,还发挥着修改、编辑和查询数据的功能,能帮助人们及时的查找到所需的数据信息。此外,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充分考虑了用户们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具体的信息安全管理需求,明确与之匹配的信息数据库,实现管理的统一性。 (4)共享性;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最为关键的一个特征就是共享性,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计 算机数据库技术做到了资源的有效共享。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能够及时处理数据库内的数 据信息,同时,还能将数据库内的数据信息应用到一个计算机应用程序中,也可同时应用于 多个计算机程序中。由于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具有资源共享性特点,所以对于不同用户提出的 信息安全管理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 2 信息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现状 2.1 计算机数据库技术已成为信息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发展趋势 首先,数据库技术在信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与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程保持密不可分的关系, 数据库技术是从最早的网状数据库到层次数据库再到关系数据库,最后生成了面向对象数据库。 其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数据库技术逐渐成熟与完善,其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功能作用 越来越明显,因此其未来发展中将会涉及到更大的领域。另外,根据数据库当前的应用情况,实践中最常用到的是关系数据库和面向对象数据库这两项技术。最后,以未来发展角度而言,在多媒体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下,要求数据库系统实现对图形、声音及影像等复杂对象的存储,同时,采用数据库技术促进复杂对象顺利完成复杂的行为。所以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 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有机的结合,能够为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提供新方向,全新的数据 库技术会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2.2 信息安全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步扩大 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通过有机结合计算机技术与数据库,不仅增强了生命力,且在市 场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二,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到了商业、工业、农业等诸 多的行业领域中,为各行各业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方法,保证了信息安全管理效率。三,随着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各个行业在信息安全管理过程中得到了强

数据库安全设计与分析

井冈山大学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报告》 选题名称数据库的安全与分析 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 专业网络工程 班级网络工程13本(1) 姓名何依 学号130913029 日期2016.10.08

目录 一、背景与目的 (3) 二、实施方案概要 (3) 1、用户权限 (3) 2、访问权限 (3) 3、再次校对 (4) 4、登录 (4) 三、技术与理论 (4) 1、三层式数据访问机制 (4) 2、数据加密处理机制 (4) 3、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策略: (5) 四、课程设计实施 (6) 1、第一步 (6) 2、第二步 (8) 3、第三步 (9) 4、第四步 (10) 5、第五步 (11) 五、课程设计结果分析 (11) 六、总结 (12)

一、背景与目的 无论是从十大酒店泄露大量开房信息,到工商银行的快捷支付漏洞导致用户存款消失,这一种种触目惊心的事件表明数据库的安全性能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数据库安全是对顾客的权益的安全保障,也是国家、企业以及更多的人的安全保障,从而数据库的安全性非常值得重视。 对于数据库的安全我将进行以下分析,旨在了解更多的数据库安全技术和对常见的数据库攻击的一些防范措施,并借鉴到今后的实际开发项目中去,更好的保护客户的权益。 二、实施方案概要 本次的数据库主要基于我们比较熟悉的SQLSever进行。 为了保障用户的数据的存储安全,保障数据的访问安全,我们应该对拘束看的用户采取监控的机制,分布式的处理各种应用类型的数据即采取三层式数据库连接的机制。 1、用户权限 当一个数据库被建立后,它将被指定给一个所有者,即运行建立数据库语句的用户。通常,只有所有者(或者超级用户)才能对该数据库中的对象进行任何操作,为了能让其它用户使用该数据库,需要进行权限设置。应用程序不能使用所有者或者超级用户的账号来连接到数据库,因为这些用户可以执行任何查询,例如,修改数据结构(如删除表格)或者删除所有的内容,一旦发生黑客事件数据库的安全将会岌岌可危。 2、访问权限 可以为应用程序不同的部分建立不同的数据库账号,使得它们职能对数据库对象行使非常有限的权限。对这些账号应该只赋予最需要的权限,同时应该防止相同的用户能够在不同的使用情况与数据库进行交流。这也就是说,如果某一个入侵者利用这些账号中的某一个获得了访问数据库的权限,他们也仅仅能够影响

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XXXX安全管理制度汇编》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 - 1 -

目录 编制说明 (2) 第一章总则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办公区出入管理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办公区防火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办公区安全保密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办公区安全检查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附则 .. (5) 第一节文挡信息 (5) 第二节版本控制 (5) 第三节其他信息 (5)

编制说明 为进一步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意见》及其“重点保护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的思想、贯彻信息产业部“积极预防、及时发现、快速反应、确保恢复”的方针和“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依据我国信息安全的有关法律法规,结合XXXX的自身业务特点、并参考国际有关信息安全标准制定的。 《XXXX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安全管理制度》规范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安全日志等日常运维操作。

信息安全操作系统及数据库配置建议

1.网络安全篇 1.1.目的 通过针对网络安全相应技术标准,规范的定义,以能够配合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指导太保在技术层面实现合理的网络安全的实现和部署,达到网络层面的安全防护能力。 1.2.网络安全技术标准 1.2.1.网络结构安全及网络设备通用安全配置标准 1.2.1.1.网络冗余 局域网网络 ?局域网必须采用冗余设计,不存在网络单点故障。核心交换机都采用双冗余设备; ?各接入换机必须有双链路(光纤或超5类线路)上联核心交换机; ?总部核心交换机配置双电源、双引擎卡。 广域网网络冗余备份技术规范 ?核心路由器配置双电源、双引擎卡; ?城域网连接采用冗余网络,使用双线路、双路由器设备; ?总部Internet出口采用双电信运行商链路。 1.2.1.2.网络设备安全通用安全配置标准 ?网络设备的不必要的服务须关闭,包括ftp服务、http服务、dhcp服务,domain-lookup等; ?网络设备的本地登录密码不允许以明文方式在配置文件中体现;

?网络设备需开启AAA认证模式; ?网络设备需设置NTP并和并设定指定的NTP服务器IP地址; ?网络设备须设定Console及远程登录的Idle Timeout时间在5分钟内。 1.2.2.网络访问控制 1.2.2.1.数据中心及同城灾备中心网络安全域访问控制策略总体原则 OA与生产区域: ?OA区域应该通过功能互联子区和生产网络核心设备连接,主要用于普通用户接入生产网络,在功能互联子区边界配置安全设备做访问控制; ?运行维护人员仅可通过运行管理区域对生产网设备进行维护。 测试开发与生产区域: ?测试开发区域必须和生产区域必须完全隔离(田林数据中心); ?测试开发区域必须和生产区域逻辑隔离(同城灾备中心)。 测试开发和OA区域: ?原则上测试开发区域可以通过功能互联子区和OA区域互联但需要通过防火墙。 具体的网络安全域访问控制策略可以参考《数据中心网络安全域访问控制策略》。 1.2.2.2.第三方接入控制 第三方连接:在日常工作过程中,CPIC与第三方系统的连接需进行合理的管理与控制,提高对第三方的安全管理。 ?第三方对CPIC内网服务器的访问应通过DMZ区域。 ?和第三方的连接应有网络路由控制。

浅析数据库的安全需求与安全技术

浅析数据库的安全需求与安全技术 所谓的数据库安全具体的讲是说保护该库,目的是为了避免不正当使用而导致的信息外泄以及变更等。该库在当前的社工中占有非常关键的位置。文章具体的分析了它的关键意义和安全规定,进而阐述了它的安全方法和相关的技术。 标签:数据库;安全需求;安全技术 1 关于其安全意义 该体系是一个体系软件,具体应用的时候它和别的软件是相同的都要维护。该安全之所以非常关键,关键是因为有如下的一些缘由。第一,在库中放置的总数较多的数据,其重要性和保密级数可以分成如下的一些类型,此类信息为很多的使用人享受,但是因为使用人不一样,所以他们的权限也有差异。所以,该体系要切实的结合不一样的使用人的权限,确保他们获取其所需的,和其权限能够有效对应的一些信息,并非是所有的使用人都能够访问这些信息。此时对使用人开展分类设置,认真的掌控好使用人并更信息库中的信息的权利,进而最大化的降低一个使用人在没有授权的背景中变革信息的几率,而对别的使用人的活动带来一些不合理的干扰。第二,在数据库里,其冗余度不高,如果信息被改动的话,之前的内容就会丢失。所以,要设置信息恢复科技,以此来确保在体系或者是步骤发生问题之后,能够迅速的复原。其次,因为其是联机活动的,所以可以许可很多的使用人一次的开展存取活动,所以要使用合理的方法来避免因此而导致的完整性被干扰的现象。其牵扯到别的软件,所以他的安全还牵扯到其软件和信息的安全。所以,要切实的分析其安全事项,设置综合化的预防方法。 总体上讲,该体系在给我们带来益处的时候,也对使用人提出了更为严苛的安全性的规定。因此,其安全十分的受人们关注。 2 关于其安全威胁和应对方法 它是存在于操作体系以上的,要靠着电脑硬件来活动,因此它的安全性完全的要借助于该体系的安全以及硬件的安全。而且相关的工作者的不当操作以及不法人员的故意攻击同样会影响到其安全性。通過分析如上的两个要素,我们可知,该问题关键有如下的一些。第一,硬件导致的信息丢失。比如存储装置受到影响,体系掉电带来的信息破坏。第二,软件维护不合理导致的信息外泄。比如操作体系之中的不利点或者是缺乏存储机制,又或是干扰到其机制,进而使得信息外泄。第五,电脑放在不安全地方容易被盗听。第六,授权人设置了不合理的维护方法。第七,信息输入不合理。比如在输入之前的时候被改动,关键信息在输入之前被外泄。第八,没有授权的使用人的不正当使用,或者是授权的使用人不顺着设定的权限来活动。其受到的不利现象是多方面的,要想确保其安全性,就要设置合理的安全方法,采用优秀的技术方法,财会确保信息库不被外泄,不被破坏和干扰。

数据库安全及其防范措施

2017年第11期 信息与电脑 China Computer&Communication 信息安全与管理数据库安全及其防范措施 姜?可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中心,北京 100018) 摘 要:据调查显示近些年数据库经常出现泄漏或被盗取信息的现象,严重破坏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目的,使网络系统陷入瘫痪的状态,直接降低数据库的使用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访问对象的身份和来源,定期检测数据库的审计功能,对数据信息进行加密和权限设置,从而有效解决漏洞问题,预防数据库发生类似的问题,提高数据库的利用率。 关键词:数据库安全;数据加密;身份鉴别 中图分类号:TP31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767(2017)11-217-02 Database Security and Precautionary Measures Jiang Ke (Information Center of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Beijing 100018,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it is shown that the database is often leaked or stolen information in recent years, which seriously destroys the stability and security of the database system and can not realize the purpose of network resource sharing. The network system is paralyzed and directly reduces the database usage. In order to change this situation, it should take the appropriate security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identity and source of access to the object, regularly check the database audit function, Encrypt the data information and set permissions, so a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vulnerability problem,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similar database problem,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the database. Key words: database security; data encryption;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数据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安全使用数据库,要求用户要准确鉴别存储信息的身份,按照规定流程使用数据库系统,避免出现操作不当,致使系统出现诸多问题,影响数据库的正常使用,以全新的方式管理数据库系统,弥补传统数据库运行的不足,以免数据库系统被黑客攻击,随时检测数据库的计算功能,保证数据库始终处于稳定安全的运作状态,从而提高数据库安全防御功能。 1 当前数据安全研究存在的问题 早期数据库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并获取了很多显著的研究成果,一些企业和部门对数据库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没有注意到数据库的安全性能,使数据库长期处于不稳定、不安全的状态,经常出现漏洞和数据丢失的问题,导致数据库无法正常使用;对数据库管理和检测不足,不能及时发现系统内部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直接降低数据库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无法提高数据库的安全性;在使用数据库系统时,没有按照规定步骤进行操作,致使黑客侵入系统的内部,进而丢失很多重要的文件和数据信息;制定的安全策略不全面,不了解访问对象的身份,一些信息资源很可能携带病毒,严重破坏数据库系统的防御功能;数据库管理系统不完善,没有及时备份和管理数据信息,不注重加密数据信息,导致频发漏洞和丢失数据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以下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从而有效解决这一问题[1]。 2 数据库安全防范措施 2.1 控制存储的信息资源 控制数据库储存的信息资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全面理解信息资源的特点,并获取储存信息资源的权限,根据不同的信息资源,用户要设计不同鉴别方式,并按照规定合理管理和控制储存的信息;为了防止其他人随意 作者简介:姜可(1974-),男,北京人,本科,中级网络工程师。研究方向:网络设计、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网络运维、数据保障、IDC运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