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84 学分:5.0 理论课学时:56 实验课学时:28

适用对象: 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检体诊断

第一篇问诊

第一章问诊的重要性

【了解】问诊是采集病史的主要手段,是诊治患者的第一步。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熟悉】问诊的内容

第三章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掌握】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了解】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第四章常见症状

一、发热

【掌握】发热的概念、临床表现和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熟悉】发热的常见原因。

【了解】发热的机理。

【自学】发热的问诊要点。

二、皮肤黏膜出血

【掌握】紫癜的概念、常见原因、。

【熟悉】紫癜的临床表现及其与充血性皮疹的鉴别。

【了解】紫癜的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自学】紫癜的问诊要点。

三、水肿

【掌握】水肿的概念、常见病因、临床表现、临床意义。

【熟悉】发病机制。

【了解】水肿的伴随症状。

【自学】水肿的问诊要点。

四、咯血

【掌握】咯血的概念、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咯血与呕血的区别。【熟悉】发病机制。

【了解】咯血的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自学】咯血的问诊要点。

五、胸痛

【掌握】胸痛的病因与发生机制。

【熟悉】胸痛的临床表现和临床意义。

【了解】胸痛的伴随症状。

【自学】胸痛的问诊要点。

六、呼吸困难

【掌握】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

【熟悉】呼吸困难的病因。

【了解】呼吸困难的伴随症状和临床意义。

【自学】呼吸困难的问诊要点

七、呕血与便血

【掌握】常见出血病因及出血部位,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与临床表现。

【熟悉】出血的伴随症状、体征及临床意义。

【了解】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非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区别。

【自学】出血量与活动性判断。

八、黄疸

【掌握】黄疸病因、分类及辅助检查及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三者的鉴别。

【熟悉】三型黄疸的发生机理、原因、临床表现。

【了解】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及黄疸的伴随症状。

九、其他

【自学】皮肤黏膜出血:(1)概念,(2)常见原因,(3)临床表现及其与充血性皮疹的鉴别,(4)临床意义。咳嗽与咳痰:(1)常见原因,(2)临床表现,(3)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发绀:(1)概念,(2)常见原因及发病机制,(3)分类与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心悸:(1)常见病因,(2)临床意义。恶心与呕吐:(1)常见病因,(2)产生机制,(3)临床表现及意义。腹痛:(1)常见原因,(2)发病机制,(3)常见伴随症状,(4)临床表现及意义。腹泻:1.急性腹泻:(1)常见原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及意义;

2.慢性腹泻:(1)常见原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及意义。便秘:(1)常见原因,(2)临床表现及意义。尿频、尿急、尿痛:(1)概念,(2)临床意义。少尿、无尿与多尿:(1)多尿、少尿、无尿、尿失禁的概念及临床意义,(2)夜尿增多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头痛(1)概念,(2)常见原因和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眩晕、晕

厥:(1)常见病因,(2)分类与主要临床特点。意识障碍:(1)概念,(2)常见原因,(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及临床意义。

本篇思考题:

1.问诊的重要性?

2.何为主诉?

3.问诊包括那些内容?

4.发热的分度?

5.发热的临床常见的热型?

6.水肿形成的主要原因?

7.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8.黄疸的分类?

9、肺源性呼吸困难的临床分型?

第二篇体格检查

全面细致的体格检查是临床诊断的前提,通过讲授和示教使学生掌握体格检查的概念和常用方法,熟悉体格检查的注意事项。

第一章基本方法

【掌握】触诊及叩诊方法。

【熟悉】听诊的方法及改变的临床意义。

【了解】嗅诊的方法及改变的临床意义。

本章思考题:

1.触诊的方法有几种?

2.深部触诊方法有几种?

2.试述间接叩诊法。

第二章一般检查

第一节全身状态检查

【掌握】掌握生命征、体温测量方法、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面容的检查及异常体征的意义。

【熟悉】一般检查的内容及体征的描述。

【了解】语调与语态、姿势、步态的检查及意义。

第二节皮肤

【掌握】常见皮疹的临床意义、肝掌、蜘蛛痣的检查及意义。

【熟悉】皮肤颜色、弹性、紫癜的检查。

【了解】皮肤湿度、脱屑、皮下出血、瘢痕及毛发的检查。

第三节淋巴结

【掌握】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分布。

【熟悉】肿大淋巴结的触诊内容,

【了解】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和临床意义。

本章思考题:

1.试述体温的测量方法和正常值?

2.成年人常见体型有哪些?其特点是什么?

3.简述常见病容。

4.常见的体位有几种?

3.简述异常步态及其特点。

4.蜘蛛痣和肝掌特点及临床意义是什么?

5.常见的皮疹有几种?临床意义是什么?

6.浅表淋巴结的检查方法和程序是什么?

第三章头部

【掌握】头颅畸形的临床意义、鼻窦的检查。

【熟悉】头颅的检查方法、眼、耳、鼻、口、牙的检查。

【了解】头皮和头发的检查、腮腺的检查。

本章思考题:

1.试述鼻窦的检查方法及顺序是什么?

2.鼻窦有几对?

3.试述扁桃体肿大的分类?

第四章颈部

【掌握】颈静脉怒张常见病因、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甲状腺的检查方法及改变的临床意义。

【熟悉】颈部的皮肤与包块的检查、气管的检查。

【了解】颈部的外形、分区、颈部的姿势和运动。

本章思考题:

1.颈静脉怒张的概念及临床意义?

2.甲状腺肿大的分类?

3.甲状腺肿大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第五章胸部检查

第一节胸部的体表标志

【掌握】胸部常见的骨骼标志、胸部垂直线的划分。

胸部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

【了解】肺和胸膜的界限。

第二节胸壁、胸廓和乳房

【掌握】常见异常胸廓的临床意义。

【熟悉】乳房的检查方法及病变的临床意义。

【了解】胸壁的检查。

【自学】乳房的常见疾病

第三节肺和胸膜

一、视诊:

【掌握】呼吸节律变化及临床意义,

【熟悉】呼吸频率和深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了解】正常呼吸运动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自学】自学呼吸困难的常见疾病、特点和伴随症状。

二、触诊:

【掌握】语音震颤的检查方法和语音震颤改变的临床意义。

【熟悉】胸膜摩擦感的临床意义。

【了解】胸廓扩张度。

三、叩诊:

【掌握】肺部的定界叩诊。

【熟悉】肺部的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肺部的正常及异常叩诊音和肺部异常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四、听诊:

【掌握】肺部正常呼吸音及听诊特点,湿啰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分类及临床意义、干啰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分类及临床意义。

【熟悉】肺部异常呼吸音极其临床意义。

【了解】听觉语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分类,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和临床意义。

第四节呼吸系统常见疾病。

【自学】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第五节心脏

一、视诊

【掌握】心尖搏动的部位和范围、心尖搏动位置改变的临床意义。

【熟悉】心前区隆起与凹陷。

【了解】心前区异常搏动。

二、触诊

【掌握】震颤的病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熟悉】心包摩擦感的触诊方法、临床意义。

【了解】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

三、叩诊

【掌握】心浊音界的叩诊方法、正常心界范围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

【熟悉】叩诊顺序,心浊音界的组成。

四、听诊

【掌握】心脏听诊内容、正常心音的组成、产生机理、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心脏杂音的类型产生机制、听诊要点、临床意义。

【熟悉】心瓣膜听诊区心音异常、心音性质改变、心音分裂的种类、听诊要点、临床意义、额外心音产生机制及类型、听诊特点、临床意义。

【了解】心包摩擦音的产生原因、特点、临床意义。

第六节血管检查

【掌握】水冲脉、交替脉、重搏脉、奇脉定义、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熟悉】周围血管征的常见病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血管杂音及常见病因、产生机制、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了解】血压的测量。

第七节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自学】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本章思考题:

1.胸部的体表标志有哪些?

2.常见的异常胸廓形态有哪些?

3.呼吸的频率、节律及深度可有那些异常改变?临床意义是什么?

4.触觉语颤正确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是什么?

5.正常肺部叩诊音有哪些?

6.肺部异常叩诊音有哪些?

7.如何叩肺下界及移动度?

8.正常呼吸音有几种?

9.病理性呼吸音有几种?

10.干罗音的产生机制与听诊及临床意义特点?

11.湿罗音的产生机制与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12.胸膜摩擦音的听诊特点及临床意义?

13.大叶性肺炎典型体征有哪些?

14.肺气肿的典型体征有哪些?

15.气胸与液气胸在体征上如何鉴别?

16.心尖搏动正常位置?

17.心浊音界改变的心脏病变?

18.正常心音有几种,其产生机制?

19.试述额外心音的分类?

20.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

21.心脏杂音的分析要点?

22.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的临床意义?

23.何谓周围血管征?

第六章腹部

第一节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掌握】腹部范围及分区方法。

【熟悉】腹部脏器的部位及其在体表的投影。

【了解】腹部常用的体表标志。

第二节视诊

【掌握】全腹膨隆的原因、腹壁静脉曲张原因的鉴别。

【熟悉】腹部视诊的体位及视诊条件、胃肠型和蠕动波的临床意义。

【了解】各种原因引起的皮疹、色素沉着、腹纹、瘢痕、疝、脐部改变、腹部体毛分布异常、上腹部异常搏动等特点。

第三节触诊

【掌握】脏器触诊的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熟悉】腹部触诊的基本方法、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的临床意义、腹部包块的注意事项。【了解】液波震颤的检查方法、振水音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叩诊

【掌握】脏器叩诊的方法及临床意义、移动性浊音的叩诊方法及临床意义。

【熟悉】正常腹部叩诊音。

【了解】肋脊角叩痛及膀胱叩诊。

第五节听诊

【掌握】肠鸣音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熟悉】搔弹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血管杂音及摩擦音的临床意义。

第六节腹部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自学】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急性阑尾炎、肠梗阻及腹部包块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本章思考题:

1.腹部视诊包括哪些内容?如有静脉曲张,应如何进一步检查?

2.全腹部膨隆见于哪些情况?如何进行鉴别?

3.试述腹部不同部位的压痛及其临床意义?

4.触及腹部包块时应注意什么?

5.腹部的分区法有哪几种?

6.当检查触及肝脏时,应从哪些方面描述?

7.正常腹部有哪些叩诊音,其变化有何临床意义?

8.试述移动性浊音的检查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9.试述肝浊音界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0.腹部听诊的内容有哪些?各有何意义?

第七章生殖器、肛门、直肠检查

第一节男性生殖器检查

【自学】阴茎、阴囊、前列腺及精囊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二节女性生殖器检查

【自学】女性内、外生殖器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第三节肛门与直肠检查

【自学】直肠指诊的正确方法及临床意义。肛门直肠检查的体位。直肠镜所观察到的病变特点。

本章思考题:

1.简述男性外生殖器检查的步骤。

2.试述前列腺检查的临床意义。

3.试述肛诊检查的临床意义。

4.试述尿道口检查的临床意义。

5.阴囊水肿和阴囊象皮肿是怎样引起的?

第八章脊柱与四肢检查

第一节脊柱检查

【掌握】脊柱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性变形的临床意义。

【熟悉】脊柱的生理功能及生理性弯曲。

【了解】脊柱活动度。

第二节四肢与关节检查

【掌握】四肢与关节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

【熟悉】四肢与关节的检查方法。

【了解】关节的活动范围。

本章思考题:

1.试述脊柱后凸易发生的部位及病因。

2.试述浮髌现象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3.正常颈椎活动范围是多大。

4.试述正常腰椎的活动范围。

5.爪形手常见于哪些病损?

6.单侧杵状指见于何病?

第九章神经系统检查

第一节颅神经检查

【掌握】脑神经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熟悉】脑神经检查顺序。

第二节运动功能检查

【掌握】运动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熟悉】肌力的分级、肌张力增高及降低的临床意义。

【了解】不随意运动的特点、共济失调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感觉功能检查

【熟悉】感觉功能检查方法。

【了解】各种感觉障碍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神经反射检查

【掌握】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熟悉】脑膜刺激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反射弧的组成、直腿高举试验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第五节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熟悉】自主神经对内脏器官的作用。

【了解】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肌力:肌力与肌张力是否是一回事?

2.反射弧由哪几部分组成?

3.某患者体检时发现颈强直,是否可以肯定为脑膜刺激征?

4.什么叫病理反射,出现病理反射是否都属于病理性的?

第十章全身体格检查

【掌握】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要求。

【熟悉】全身体格检查的基本项目。

第三篇病历书写

第一章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第二章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掌握】住院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熟悉】门诊病历的格式与内容。

本篇思考题:

1.病历书写有那些基本规则和要求?

2.病历的种类有那些?

3.医疗机构病历管理有那些规定?

第五篇辅助检查

第一章心电图

第一节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掌握】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熟悉】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了解】心电图的产生原理与心电向量的概念。

第二节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掌握】心电图图形的描绘和测量。掌握心电图的正常波形和正常值。

【熟悉】心脏转位。

【了解】小儿心电图的特点。

第三节心房、心室肥大。

【掌握】左、右心房肥大的心电图图形特点及诊断标准。掌握左、右心室肥大的图形特点及诊断标准。

【熟悉】双房、双室肥大的心电图改变。

第四节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熟悉】心肌缺血ST-T改变的类型及心肌缺血ST-T改变的临床意义。

【了解】心肌缺血ST-T改变的鉴别诊断。

第五节心肌梗死

【掌握】心肌梗死心电图的基本图形和心肌梗心电图的图形演变及分期,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熟悉】心肌梗死心电图形成的机理。

【了解】心肌梗死的分类和鉴别诊断。

第六节心律失常

【掌握】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掌握房性、

结性、室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房扑、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改变。

【熟悉】心律失常的概述、分类、产生机制。

【了解】逸搏和逸搏心律的心电图改变等。

第七节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自学】低钾血症及高钾血症及洋地黄中毒的心电图特点和电解质紊乱及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第八节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

【自学】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第二章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

第一节动态心电图

【自学】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评价。

第二节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自学】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的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运动试验结果的判断。

心电图思考题:

1.试述左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的主要条件?

2.试述右心室肥大心电图诊断的主要条件?

3.试述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点及演变过程?

4.述室性早搏心电图的主要特点?

5.试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6.试述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

7.心房颤动心电图的主要特点?

8.简述Ⅱo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主要特点?

9.简述左束支、右束支传导阻滞心电图的主要特点?

10.预激综合征心电图特点是什么?

第四章内镜检查

【掌握】各种内镜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证。

【熟悉】各种内镜检查前的准备。上下消化道疾病在内镜下的表现。

【了解】内镜工作原理,检查方法。

本章思考题:

1.上、下消化道内镜检查的禁忌证有哪些?

2.下消化道内镜检查前如何清洁肠道?

第六篇诊断疾病的步骤和临床思维方法

第一章诊断疾病的步骤

【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

第二章临床思维方法

【掌握】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

【熟悉】常见误诊、漏诊的原因。

本篇思考题:

1.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常见误诊,漏诊的原因有哪些?

3.临床诊断的内容包括哪些?

4.临床诊断需要收集哪些资料?

实验诊断

实验诊断学以临床诊断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选择,掌握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熟悉和了解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参考值和临床想结合正确解释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概论

【掌握】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熟悉】正确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了解】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测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正常值及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了解红、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思考题:

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

2、红细胞各种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增多、减低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如何,何为核左移、核右移?

5、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几种,形态变化如何?

6、三种红细胞指数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自学】溶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项目有那些?

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掌握】骨髓细胞的起源及发育演变规律。

【熟悉】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思考题:

1、骨髓增生度分级临床意义

2、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掌握】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则。【熟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思考题:

1、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临床意义?

2、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熟悉】各种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

【了解】各种白血病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

第三章血栓与止血检测

第一节血管壁检测

自学内容

第二节血小板检测

【掌握】血小板检测的诊断实验。

【熟悉】血小板检测的筛选筛选。

第三节凝血因子检测

【掌握】凝血因子检测的筛选实验。

【熟悉】凝血因子检测的诊断实验。

第四节抗凝系统检测

自学内容

第五节纤溶活性检测

自学内容

第六节血液流变学

自学内容

第七节检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了解】筛选实验的选择与应用、出血病项目的选择与应用、诊断血栓病项目的选则与应用、DIC项目的选择与应用,抗血栓和溶血栓治疗监测项目的选择与应用。

思考题:内、外凝血系统常见试验有哪些,临床意义?

第四章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测

第一节尿液检测

【掌握】尿液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熟悉】尿液标本的留取与保存。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及尿微量蛋白检查的临床意义。

【了解】尿液检验其他检验项目

思考题:

1、尿蛋白形成机制,病理性蛋白临床意义?

2、管型形成的机制,各种病理性管型临床意义?

3、何为多尿,少尿,无尿?

4、如何鉴别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

第二节粪便检测

【掌握】粪便检查方法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熟悉】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细菌学检查的目的及临床意义。

思考题粪便检查颜色变化临床意义?

第四节脑脊液检验

【掌握】常见的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变化特点。

【熟悉】脑脊液检查的适应症、方法、正常结果及临床意义。

【了解】脑脊液检验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化脑、结脑、病脑三种脑炎的鉴别要点?

第五节浆膜腔积液检测

【掌握】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熟悉】浆膜腔积液的检测项目

【了解】浆膜腔积液的产生原因

思考题:如何鉴别渗出液与漏出液?

第六节生殖系统体液检验

【了解】生殖系统体液检验方法、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思考题:阴道分泌物分级临床意义?

第五章常见肾脏功能实验室检测

【掌握】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熟悉】尿素氮和肌肝测定的临床意义

【了解】肾小管酸中毒类型及临床意义、肾小管功能实验的临床应用思考题:

1、肌酐、尿素氮检测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如何鉴别肾小球病变与肾小管病变

第六章肝脏功能常用的实验室检测

第一节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测项目

【掌握】常用的肝功能试验的基本原理、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熟悉】肝脏病实验室检查的选用原则。

【了解】其他检测

思考题:

1、蛋白质测定在肝脏疾病中的诊断意义?

2、胆红素代谢异常的临床意义?

3、肝功能检测包括那些检测项目?

第二节常见肝功能检测指标变化特点

【熟悉】急性肝损伤慢性肝损伤时肝功能检测指标变化特点

第三节常见肝脏疾病检测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

【熟悉】常见肝脏疾病检测项目的合理选择与应用的方法第七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

第一节血糖与其代谢产物的检测

【掌握】血糖与其代谢产物的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第二节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掌握】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项目及临床意义

第三节血清电解质检测

【掌握】血清电解质检测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第五节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

【掌握】心肌酶检测项目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熟悉】心肌蛋白组合项目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其他血清酶学检测

【熟悉】其他血清酶学检测及临床意义

第七节内分泌激素检测

自学内容

思考题:

1、空腹血糖耐量试验的临床意义?

2、常见离子变化的临床意义及正常参考值?

3、CH、TG、HDL、apoⅠ、apoB之间关系如何?

4、急性心梗不同时期如何选择不同酶测定?

5、急慢性胰腺炎如何选择不同试验进行诊断

第八章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第一节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掌握】体液免疫主要检测实验及临床意义

第二节血清补体检测

【熟悉】血清补体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细胞免疫检测

第四节细胞免疫检测的临床应用

第五节肿瘤标志物检测

【熟悉】常见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自身抗体检测

【了解】自身抗体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第七节感染免疫检测

【熟悉】感染免疫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

1、甲脂蛋白测定,癌抗原检测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2、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3、补体C3检测的临床意义?

4、感染免疫检测组合项目有哪些?

5、常见免疫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第九章临床病原体检测

【掌握】病毒性肝炎检测及各指标意义。

【熟悉】医院感染概念及监控方法。

【了解】临床病原体检查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思考题:

1、病毒性肝炎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2、耐药机制如何?

3、性传播疾病检测项目的临床应用?

第十章其他检测

第一节基因诊断

【熟悉】基因诊断的含义、在诊断学中的位置、常用的诊断技术

第二节流式细胞术及临床应用

【熟悉】流式细胞术组成及其工作原理及其临床应用。

四、实验

检体诊断

第一次实习一般状态检查、头颈部检查

【实验名称】一般状态检查、头、颈部检查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诊断、视诊、叩诊、听诊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实验时数】2学时

【实验教具】体温计、听诊器、直尺、软尺、血压计等

【实验要求】掌握一般状态、头颈部检查的内容、顺序、操作手法及注意事项;熟悉一般检查的内容和正常、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熟悉头、颈部检查方法与顺序;了解头颈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思考题】

1、六种热型定义及临床意义

2、发热临床分度。

3、甲状腺检查方法及肿大分度。

第二次实习胸廓、肺和胸膜

【实验名称】胸廓、肺和胸膜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胸壁、胸廓和乳房的检查手法。

【实验时数】2学时

【实验教具】听诊器、直尺、软尺等

【实验要求】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检查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熟悉肺部的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了解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壁、胸廓和乳房检查。

【思考题】

1、肺脏四个听诊音的特点和部位。

2、乳房发生癌肿时,为什么会出现“桔皮”样?

第三次实习心脏检查

【实验名称】心脏检查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目的】掌握心脏的视、触、叩、听诊方法。

【实验时数】2学时

【实验教具】听诊器、直尺

【实验要求】掌握心脏望诊、触诊、叩诊及听诊的检查方法,能比较准确地叩出心界;了解血管望、触、听诊的检查方法;了解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

【思考题】

诊断学实验报告电子稿版本(湖北民族学院医学院)

前言 物理诊断实验课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对基本技能的学习,全面掌握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临床见习是通过对临床典型疾病的了解及全面的体格检查,让学生掌握一套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疾病的方法,为将来做好临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实验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三年制)教学使用,中西医临床等专业可参考使用. 实验一基本检查方法、一般检查 (计划学时3) 【目的要求】 一、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检查方法; 二、熟练掌握一般状态、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重点掌握血压、体温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实习方法】 一、教师示教后,每两位学生一组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结束前教师小结同学存在的共同问题。必要时再示范一次。 三、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习器材:手电筒、压舌板、体温表、皮尺。 四、实习内容: (一 )生命体征: 1.体温:口测法,测前注意消毒,将汞柱甩到36 ℃以下,测时舌下放置 5分钟,然后读数,记录。 2.呼吸:通过视诊观察胸、腹部的运动的频率和节律,要求观察一分钟。 3.脉搏:一般常用桡动脉处通过触诊,记录一分钟频率和节律的结果。 4.血压 (略 ) (二)一般状态: 发育:通过身高、体重、年龄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判断为正常或不正常。 营养: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情况综合判断为良好、中等或不良。 神志:清晰、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体位:自动、被动、强迫。 表情:正常、淡漠、烦躁不安、痛苦、忧郁。 面容:急性面容、慢性面容、贫血面容、病危面容、二尖瓣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甲亢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等。 步态:正常,异常步态(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 (三)皮肤: 色泽:发绀,苍白,潮红,黄疸,色素沉着。 弹性:正常,减弱。 检查方法: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位,用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皱折立即平复;弹性减弱时皱折平复缓慢,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的病人。 温度:正常,增高,冰冷。 湿度:正常、湿润、干燥。冷汗即手脚皮肤发凉而大汗淋漓称为冷汗:夜间睡后出汗称盗汗。

检体诊断学教学大纲

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言 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的学科,本课程是临床医学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诊断原理和方法的理论与实践实习,学会采集与分析客观的人体资料,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各临床课程奠定基础。在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方面要求掌握常见症状的临床表现、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熟悉各系统各部位的检查内容,正常及异常体征的临床意义。重点了解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掌握血压测量方法。了解心电产生的原理及常用导联,熟悉正常心电图各波的图象、正常值,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以及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了解心脏超声检查的原理及临床应用价值。最终达到掌握诊断过程的思维方法,能独立进行病史采集、系

统体检、正确选择辅助检查项目并作出初步诊断;能完成格式正确、文笔通顺、简练,有系统分析与符合逻辑的完整病历;初步具备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绪论 目的要求 诊断学是阐述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是临床各科的入门和基础,是由基础过渡临床学习的桥梁课程。因此临床思维方法的培养及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诊断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主要内容 1、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习诊断学的方法和要求。 3、诊断学的基本内容:常见症状与体征、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心电图检查、超声检查及其他一些特殊检查,还包括病史采集与书写,通过临床思维分析得出初步诊断。 教学的重点、难点

1、掌握正确的诊断思维 2、熟悉诊断学的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自学(适当指定参考书及相关杂志)。 问诊 目的要求 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问诊的重要性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3.问诊的内容 ①一般项目 ②主诉 ③现病史 ④既往史 ⑤系统回顾 ⑥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问诊内容 2、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配合多媒体、录像。 水肿 目的要求 1.了解水肿的发生机制 2.掌握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主要内容 1.保持血管内液与组织间液平衡的主要因素及水肿产生的机制2.全身水肿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

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_A 一、单选题 1.(4分)骨皮质(A) ? A. 密度高,X线照片呈白影 ? B. 密度低,X线照片呈黑影 ? C. 两者均是 ? D. 两者均否 ? A. 肾及肾周脂肪囊 ? B. 升、降结肠 ? C. 十二指肠 ? D. 胰腺 ? E. 下腔静脉 3.(4分)24小时尿量小于400 ml,见于下列情况(E) ? A. 急性肾小球肾炎 ? B. 尿崩症 ? C. 糖尿病 ? D.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E. 慢性肾小管功能衰竭 4.(4分)“关于泌尿系结石的描述,哪项不妥(E)

? A. 较小肾结石常聚集于肾小盏 ? B. 膀胱结石可来自肾脏或发生于膀胱 ? C. 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自肾脏 ? D. 输尿管结石多停留于生理狭窄处 ? E. 结石越大越易引起绞痛 5.(4分)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主要见于哪类疾病(B)_ ? A. 细菌感染 ? B. 病毒感染 ? C. 贫血 ? D. 白血病 ? E. 免疫缺陷病 6.(4分)女,22岁,干咳,乏力2周,近五天来发烧、胸痛伴气促,胸部X光检查:右侧中等量胸腔积液,胸水比重1.020,蛋白定量35g/L,白细胞380×106/L,红细胞210×106/L,最可能的诊断是(B) ? A. 化脓性胸膜炎 ? B. 结核性胸膜炎 ? C. 病毒性胸膜炎 ? D. 风湿性胸膜炎 ? E. 癌性胸腔积液 7.(4分)下列情况RBC减少,Hb减少但应除外的是(D) ? A. 妊娠中、后期

? B. 产后大出血 ? C. 急性溶血 ? D. 高原居民 ? E. 6个月~2岁婴幼儿 8.(4分)患者尿沉渣镜下所见大型红细胞,胞浆呈葫芦状畸形,多形性变化达50%,其血尿是由哪种疾病所致(B) ? A. 急性膀胱炎 ? B. 急性肾小球肾炎 ? C. 尿道炎 ? D. 肾盂肾炎 ? E.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4分)引起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的疾病是(C) ? A. 维生素C、维生素P缺乏症 ? B.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C. 血友病(甲、乙、丙) ? D. 血管假性血友病(VW病) ? E. DIC后期 10.(4分)下列有关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实验室检查哪一组正确(D) ? A. 出血时间正常,凝血时间延长,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减少 ? B.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正常,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 C. 出血时间延长,凝血时间延长,骨髓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增多

诊断学学习方法

诊断学是我们所接触的第一门临床医学课程。临床医学课程跟生理生化这些基础医学课程有一个很明显的区别,就是临床课的内容都写得非常的详尽易懂,基本上不会有写得有所保留,让人不明白的地方,所以临床课比起基础课,即使是通过自学也能弄懂大部分的理论知识。但是临床课的实践部分的重要性也会相应的增加,当见习实习工作的时候,就需要将临床课的知识加以应用。另外还有一点就是随着内容条目的易懂性增加,文字量和记忆量也会随之增多,因此临床课的书都会比较厚,记忆是学习该类课程的主要难关。 诊断学并非是学习怎么去诊断一个具体的疾病,这是内科、外科等具体临床课的任务。诊断学是学习怎么从病人身上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得出一个诊断的方向,从而延伸进行进一步的信息采集,通过整合采集到的信息,得出诊断结论的过程,说的简短一点,就是临床思维。 诊断大致分为四个部分,下面将会分别讨论。我采取的顺序是授课顺序,而不是临床工作中的顺序: 一、体格检查 中山医临床五年制在大二下学期将会开始学习诊断学的体格检查部分,其他的专业如口腔则会等到大三上学期才会开始直接学习全书,临床五年制也会随之学完其他的部分。对于护理专业而言,诊断学会适应专业的属性称为健康评估,不过我并没有接触过健康评估的任何内容,因此我也只能按照临床口腔公卫等的要求进行阐述。下面进入正题。 体格检查是最基本的检查方式,通过它能获得诊断所需的第二批信息。体格检查只需用自己的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即可对病人进行一个最初的临床判断,即检体诊断。感官检查是这个部分的重点掌握内容,并不是说工具检查不重要,而是工具检查一般学个两三次就会了,并没有什么难度。 体格检查有视触叩听嗅五种检查方式,但是由于嗅诊并不是每个领域都用得上,因此重点掌握的是视触叩听。在见习实习中需要反复练习,因为它是最最基本的基本功,别小看这个检查,通过检查我们不仅要对病人进行检查,还要同时问诊(语言接触),通过交流沟通,取得病人的信任,这样才能更好的采集信息,而且体格检查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诊断结果,检查的时候,应该以病人为中心,对他们进行必要的照顾,比如尽量减少身体的翻动,检查完之后整理好衣服和盖好被子等,我们面对的是人,不是练习用的模型。 关于检查的方法,我不再赘述,因为如前文所言,书上写的相当详尽,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我在这里强调的是学习的途径。 第一就是要认真学习好书本的理论知识,明白视触叩听各种检查包括哪几种方式,病人的异常状态应该怎么描述,这些异常状态和正常状态的属性(看起来怎么样,摸起来怎么样,听起来怎么样)是怎样的,提示可能是什么疾病导致的等等。 第二就是学习的重心——实习课。光有理论知识究竟只能沦为纸上谈兵,最多能拿去考研,要是有志于成为一名医生,就需要不断的实践。诊断学的授课方式是不同的班级会由不同的附属医院带教,一个班的理论课和实习课都会由同一个附属医院负责,体格检查考试亦同。在医院的带教室里,大家会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一组由一名老师带教,老师会回顾一下理论知识,然后就会示范检查并让同学互相练习。既然有示范,自然就要有模特,当然这个模特肯定是男生的,我觉得,男生应该踊跃一些当模特去示范,因为老师们都是长期战斗在一线的临床医生,检查手法都是很到位的,当模特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通过老师的检查和自己的身体,知道检查的力度和手感,很多人对体格检查感到困难,并不是不会手法,也不是找不到位置,而是不知道自己检查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感觉,到底是不是对的。自己当模特,就会知道这种感觉。 第三就是不断的练习,由于临床的时间充裕,一般同学们都会平时疏于练习,不过说实话大二下学期的压力真的不大……而且大三才学习的口腔等一般也会这样……我自己也不幸堕入此懒惰循环,不是个好例子。所以大家自己努力吧!每逢体格检查考试的前一个星期,都会有一个现象,就是女生集体冲入男生宿舍对男生动手动脚……哦不对,是检查身体,临床由于此时正值盛夏,不会怎么样,但是口腔等则是适逢深秋,女生手脚就请快一点,不要冻坏男同志了……= = 第四就是体格检查阶段有小测,对,实习课上每一个部分的检查开始之前都会对上一次的部分进行小测,内容可以参考诊断配套书的那本《检体诊断学实习手册》,顺带一提,诊断除了课本还有很多配套的实习用书。这些小测的题目都是英译中和简答,而且有可能会在理论考中出现。

诊断学实践简答题

诊断学实践简答题 简述问诊的方法与技巧。(8版诊断学P73) 答:(1)以礼节性的交谈开始;(2)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的询问;(3)避免暗示性提问及逼问;(4)避免重复提问;(5)避免使用特定意义的医学术语;(6)注意及时核实患者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生理性和器质性收缩期杂音的鉴别要点。(8版诊断学P160) 试述引起中性粒细胞增多的原因有哪些?(8版诊断学P248) 答: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2)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及严重的血管内溶血后12~36小时;(3)急性大出血;(4)急性中毒;(5)白血病、骨性增生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简要总结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外周血及骨髓检查特点。(8版诊断学P248) 答: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中度或重度减少,呈正常细胞正常色素性贫血;白细胞增多者,多在(10~50)×109/L之间;血小板计数减少;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或极度活跃,一系或二系原始细胞明显增多,其他系列血细胞均受抑制而减少。涂片中分裂型细胞和退化细胞增多。 试述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8版诊断学P249) 答:(1)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①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减少,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②白细胞明显减少,多数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极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多在60%以上;③血小板明显减少,常<20×109/L;④网织红细胞明显减少,绝对值<15×109/L。 (2)骨髓象:骨髓损害广泛,穿刺液中骨髓小粒减少,脂肪滴明显增多,多部位骨髓穿刺结果显示:①骨髓增生重度减低;②粒、红两系细胞极度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高,可达80%以上;③巨核细胞显著减少或缺如;④浆细胞、组织嗜碱细胞及网状细胞等非造血细胞增多。 简述血沉增快的原因。(8版诊断学P255) 答:(1)生理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①12岁以下的儿童;②60岁以上的高龄者;③妇女月经期;④妊娠3个月以上。 (2)病理性红细胞沉降率增快见于:①各种炎症性疾病;②组织损伤及坏死; ③恶性肿瘤;④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球蛋白相对或绝对增高时;⑤贫血;⑥高胆固醇血症。 简述正常骨髓象的特点。(8版诊断学P266) 答:(1)骨髓增生活跃,粒:红比值为2~4:1; (2)粒系占有核细胞1/2(40%~60%),原粒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占15%,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3)红系占有核细胞1/5(20%),原红细胞<2%,早幼粒细胞<5%,中、晚幼粒细胞各占10%,各阶段细胞形态正常; (4)巨核细胞在1.5cm×3cm涂片上为7~35个,以成熟型巨核细胞为主,血小板及血小板簇易见; (5)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20%(小儿40%),单核细胞及浆细胞各<4%,以成熟为主; (6)可见少量非造血细胞; (7)无特殊及寄生虫。

西医诊断学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病情,辨别病证 的一门学科。 《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内容有绪论、四诊、辨证、综合运用四个部分,主 要内容为诊法与辨证。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 与基本知识,具备一定诊察病情、辨别病证及书写病案的能力,为今后学习中 医各门临床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它是一门衔接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和临 床各科的桥梁课程。 2、【课程教学要求】 《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时数为108(其中课堂讲授81学时,临床见习 27学时),教学中应注意理论教学和直观教学及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在课堂 教学中,充分运用图表、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适当进行病例分析讨 论,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完成了课堂教学的二分之一的内容后,可适当安排临床示教与见习,以便及时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临床见习中要注意诊法、辨证与病案书写等基本技能的训练。 绪论 一、掌握中医诊断学、诊法、症、证、病、辨证、辨病、病案等概念的含义。掌握中医诊断学的基本法则。 二、熟悉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主要内容。 三、了解中医诊断的发展概况。 四诊 第一章 望诊 一、熟悉望诊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掌握得神、失神、假神的观察要点、典型表现与临床意义;熟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诊断学 英文名称:diagnostics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64 学分:3.5 理论课学时:44 实验课学时:20 适用对象: 医学影像学(工程方向)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诊断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是由基础医学向临床医学过渡的桥梁课程。诊断学的内容包括问诊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诊断、器械诊断等,横跨多个学科,内容涉及面广,实践性强,课程十分强调临床技能训练和诊断思维及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因此诊断学可以说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诊断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临床技能培训、课间见习、考试。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结合CAI 课件、VCD、录像、录音、投影、模型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检查方法和思维程序;临床技能培训在临床技能训练中心进行,临床技能训练中心采用了现代化、功能强大的电子模拟人教学设备,从心肺听诊,到腹部触诊等各种教学功能,训练学生的临床技能。各种穿刺模拟人,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课间见习是在病房进行,学生下科后,深入病房,进行床旁训练,在病房中了解病史采集方法,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了解各种异常体征及正规的检查手法。在反复医疗实践中,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检查方法和检查技术,逐步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考试是检验《诊断学》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分理论考试与形成性考试两部分,理论考试是对学期末医学生学习本学科的结业考试。形成性考试采用实验课出勤考核及实际操作的完成情况考核,是检验学生的实际动手查体的能力,是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检验与考核。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篇问诊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临床医学概要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本科生用)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临床医学概要Synopsis of clinic 课程号(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 学时:51 学时学分:3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一)教学目的 《临床医学概要》着重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及其它检查对疾病诊治的联系,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要内容,从而对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认识。 通过讲授、自学、讨论等方式,按理论联系实际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来组织教学,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中心,旨在提高学生学习该科的兴趣,提倡学生自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将临床医学与临床药学各科相联系,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基础。 (二)基本要求 本课程除诊断学基础为基础章节外,涉及内、外、妇、儿、传染病等临床各见疾病,该科所占课时不多,但要求学生能通过临床医学概要的学习,对体格检查、常见症状和各科疾病有一概要的认识。结合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概念叙述清楚,着重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原则。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诊断学基础3学时 常见症状:发热、头疼、惊厥、咳嗽与咳痰、咯血、呼吸困难、心悸、恶心与呕 吐腹痛、呕血、便血、黄疸、水肿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问诊的重要性,问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问诊的内容。 体格检查: 1、基本检查方法:视、触、叩、听、嗅。

2、一般检查: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发育和体型、营养、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检查、淋巴结检查。 3、头部及其器官:头颅、眼、耳、鼻、口腔。 4、颈部:外形、姿势和运动、血管、甲状腺、气管。 5、胸部:体表标志、(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凹窝和解剖区域)、胸壁、胸廓和乳房、肺和胸膜及心脏的视、触、叩、听。 6、腹部: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的视、触、叩、听。 7、脊柱与四肢:脊柱、四肢与关节。 8、神经系统检查:深反射、浅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第二章急症医学3学时 心跳呼吸骤停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昏迷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因诊断、昏迷病人的急救和处理。 休克概念、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诊断、治疗。 急性呼吸衰竭概念、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有机磷农药中毒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预防、治疗。 烧伤概念、烧伤面积的估计、烧伤深度的估计、烧伤严重程度分类、病理改变与临床分期、治疗。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第三章传染病3学时 传染病流行过程、影响传染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病毒性肝炎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预防。 霍乱病因、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防治原则。

2016秋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_C剖析

影像与实验诊断学课程作业_C 交卷时间:2016-08-31 17:32:37 一、单选题 1. (4分)急性化脓性骨髓炎CT扫描最优越处在于 ? A. 显示软组织肿胀 ? B. 显示小的骨破坏和小死骨 ? C. 显示骨皮质破坏 ? D. 显示骨膜增生 ? E. 确定死骨的存在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七章 展开解析 答案B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七章第三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 2. (4分)下述不是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的一项是 ? A. 软组织肿胀

? B. 骨质破坏与骨质疏松并存 ? C. 片状或条状死骨 ? D. 层状及花边状骨膜反应 ? E. 骨包壳形成,骨干不规则增粗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七章 展开解析 答案E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七章第三节:化脓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 3. (4分)经导管周围动脉内溶栓术,国内最常使用的溶栓药物为? A. 尿激酶 ? B. 链激酶 ? C.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D. 菱精纯抗栓酶 ? E. 蝮蛇抗栓酶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二十章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二十章第四节:导管药物灌注治疗4. (4分)骨肿瘤及肿瘤样病变的影像学首选方法是 ? A. MRI ? B. CT ? C. X线平片 ? D. ECF ? E. DSA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七章 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七章第三节:骨肿瘤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5. (4分)胰腺CT检查前口服造影剂的主要目的是 ? A. 充盈十二指肠及空肠上段 ? B. 同时观察胃病变

? C. 同时观察十二指肠病变 ? D. 排除胃内气体 ? E. 排除十二指肠气体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医学影像学第十四章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医学影像学第十四章第三节:胰腺检查技术6. (4分)痰镜检查到色素细胞最常见于 ? A. 心衰引起肺淤血 ? B. 肺包囊虫病 ? C. 阿米巴肺脓疡 ? D. 支气管哮喘 ? E. 以上都不是 纠错 得分:4 知识点:实验诊断学第四章 展开解析

兽医临床诊断学讲义01

绪言 一.兽医临床诊断学的概念 诊断学(diagnostics)是系统地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兽医临床诊断学(veterinary clinical diagnostics)是以动物为对象,研究检查疾病的方法和分析症状、认识疾病的基本理论的学科。 本学科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把基础课和临床或专业课程相互联系起来的一道桥梁。它为临床的内科学、外科学、传染病学、寄生虫病学和产科学等学科提供诊断疾病的通用检查方法、基本原则及必要的理论知识。 二.症状、诊断和预后的概念 ㈠症状(symptom) 动物患病时,由于受到病原因素的作用,细胞内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出现变化和生理机能发生紊乱,在临床上常常呈现出一些病理性异常现象,这些异常表现就称为症状。它是诊断的依赖条件。在医学临床上,将病人主观感觉到的机能紊乱如头痛、胸闷、吞咽困难等称为症状;而把由医生客观察觉到的形态异常如罗音、浊音、肝大等称为体征(sign)。广义的症状包括体征。在兽医临床上,因动物不能用言语表达其自身的感觉,只有依赖临床兽医进行客观检查,才能获知其异常的表现,故无症状与体征之分,而统一用症状这个术语来表达。症状是在病理生理和病理形态改变的基础上发生发展的,它是认识疾病的向导,可为诊断疾病提供重要的线索或佐证。从症状的以下分类中,可了解某个症状本身的内涵及其在诊断过程中的意义。 1.全身症状(constitutional symptom)与局部症状(local s.):全身症状是指动物机体对致病因素刺激所呈现的全身性反应,如热性病时表现的体温升高、脉搏与呼吸加快、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也称一般症状(general s.)。虽然据其不易确诊为何种疾病,但全身症状的有无、轻重、缓急与发展等,对于病势、疾病种类和性质、病程长短及预后各方面的判断,都可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例如胃肠卡他一般很少呈现全身症状,预后良好;而胃肠炎则全身症状明显,预后慎重。局部症状是指病畜仅在其主要的受害组织或器官表现出明显的局部反应,如呼吸系统患病时表现的鼻液、咳嗽、胸部听诊异常等。局部症状直接与发病部位有关,它并非为某种疾病所独有,但具体的哪种机能障碍则具有一定的特异性,据此可明确患病的主要部位,甚至有时可确定病名,如血循障碍大多因心血管疾病所引致。另外局部症状也可提供有价值的诊断依据,如从采食和咀嚼障碍,自然会想到齿、舌、唇、颊、口粘膜、颌骨或相关神经的机能障碍。 2.主要症状(cardinal s.)与次要症状(incidental s.):主要症状是指对疾病诊断有决定意义的症状。例如在心内膜炎时,常常会表现出心搏动增强、脉搏加快、呼吸困难、大循环瘀血的症状以及心内杂音等,而其中只有心内杂音,才是最有份量的确诊依据,即为主要症状。其它那些症状,相对主症而言,则属于次要症状。 3.典型症状(classic s.)与示病症状(pathognomonic s.):前者是指可反映疾病临床特征的症状,也称特殊症状(characteristic s.)。如大叶性肺炎时肺部叩诊呈现的大片浊音区。示病症状是指仅凭它就能建立诊断的症状,如三尖瓣闭锁不全时的阳性颈静脉搏动。 4.固定症状(constant s.)与偶然症状(accidental s.):前者是在整个疾病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症状;后者是指在特殊条件下才出现的症状。例如消化不良的病犬,肯定会出现食欲减退、有舌苔、粪便性状异常,这些属于固定症状;只有当十二指肠发生炎症,使胆管开口处粘膜肿胀,阻碍胆汁排出时才可能发生轻度黄疸,故消化不良过程中的黄疸表现,就属于偶然症状。

医学考试系统针对诊断学命题的实践

医学考试系统针对诊断学命题的实践 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桥梁课,是医学生了解临床应用的一个重要窗口。考试作为衡量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手段,要求试卷内容能够真实、恰当地反映学生的水平。但如何才能对学生进行合理考核,一直是众多教师在思考与追求的目标。考试工作一般包括复习、确定考核目的、选择考试方法、命题、确定标准答案、评阅试卷、对卷面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等许多方面,其中命题是最主要的环节[1]。传统人工出卷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很难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随着教学现代化步伐的加速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广泛开展,在线考试系统的研究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广泛关注的研究领域。智能组卷是在线考试的核心,它以试题库为基础,通过简单的操作,高效、快速、灵活的生成随机、合理的试卷。但是大部分考试系统的智能组卷不能满足覆盖面广,重点突出,难度适中等组卷要求,组成的试卷难以测试考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真实水平。我中心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出针对医学考试实现快速精确组卷,保证了在线考试的合理、公平、公正。 标签:诊断学;网络教学;智能组卷;题库 诊断学的命题和组卷操作,早期都是使用纸质题卡依靠手工抽拼来完成的。现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教育亦紧跟科技发展步伐,基于互联网的无纸考试模式应运而生[2]。现代化题库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测验项目的存储、浏览、修改、增删以及试卷的编辑、打印等都可以由计算机完成。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已跟现代测量理论相结合,通过合理的组卷策略,这样就能智能地自动生成试卷。组卷策略是试题库研究的一个难点,它直接影响到试卷的知识覆盖面,难易程度以及组卷成功率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试题库的推广使用。将一个好的组卷策略运用于教学实践当中,可以节省教师出题制卷的时间,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以避免因不同教师出题而产生的试题内容及重点,难度的差异;可以使教学与考试分离,有利于对教学质量的统一评估;可以使考试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自动组卷代替了手工组卷,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組卷的有效性。 1 现行诊断学考试命题的问题 1.1试题内容形式化当前的考试内容的拟定上,多是依据教师主观的思想来确定,试卷中关于记忆力的考核内容很多,但关于理解能力的测评内容却很少,然而考试不代表检查,理论基础再强最终也需要运用到实践当中,而这样的考试形式无疑的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面对期末的学习考试,学生必须要临阵磨枪的强化快速记忆,极大的限制了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从根本上来说是十分不利于医学科学的发展和进步的。 1.2命题审批把关不严最近一些年来,我国的医学院校都在持续的扩大办学规模,然而教学资源方面却十分匮乏,教师的工作压力较大,在工作量上也不堪重负[3]。而各医学院校所制定的相对规范的命题审批制度却仅仅只是纸上谈兵。

诊断学基础Z作业答案

诊断学基础Z作业5答案 (2014-10-23 19:04:49) 转载▼ 标签: 健康 A型题: 1、高钾血症就是指血清钾: A、>5、0mmol/L B、>6、0mmol/L C、>5、8mmol/L D、>5、3mmol/L E、>5、6mmol/L 2、关于HBV得叙述,下列哪项就是错误得? A、为乙型肝炎得病原体、 B、为一直径42nm得球型颗粒、 C、外层为一厚约7nm得胞膜,称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D、内层得抗原称为乙型肝炎核心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 E、主要由肠道传播、 3、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就是反映: A、近端肾小管排泌功能、 B、远端肾小管排泌功能、 C、肾小球滤过功能测定、 D、、肾脏浓缩稀释功能、 E、、肾血流量、 4、反映远端肾小管功能得试验就是: A、酚红排泌试验、 B、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测定、 C、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D、浓缩稀释试验、 E、对氨马尿酸盐清除率试验、 5、引起胸腔积液最常见得原因就是:

A、化脓性胸膜炎 B、结核性胸膜炎 C、癌性胸膜炎 D、缩窄性心包炎 E、肾病综合症 6、鲜红色血丝痰常见于、 A、肺炎 B、慢性支气管炎 C、支气管扩张 D、早期肺结核 E、、急性肺水肿 7、痰液涂片找癌细胞最好选用得染色方法: A、Wright 染色 B、Gram 染色 C、Papanicoalou 染色 D、抗酸染色 E、H-E染色 8、血清钠降低不见于 A、慢性肾炎并发尿毒症 B、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C、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 D、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E、大量出汗 9、关于急性病毒性肝炎得血清转氨酶测定,下列哪项就是正确得? A、在发病之前,ALT与AST不高、 B、重症肝炎时一度上升得ALT,如在症状恶化得同时,ALT反而下降,提示肝细胞坏死、 C、最高值可达200U 以上、 D、多数情况下AST>ALT、 E、转氨酶阳性率<80%、 10、脑脊液呈微绿色改变常见于 :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蛛网膜下腔粘连梗阻 C、病毒性脑膜炎 D、肺炎双球菌、甲型链球菌感染所致脑膜炎 E、化脓性脑膜炎、

诊断学

1 症状(Symptom):疾病引起患者主观感觉到的生理功能变化和病理形态改变。 2 体征(Sign):医生通过自己感观或借助简单工具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疾病所引起的机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客观变化。 4.外源性致热原(Exogenous pyrogen):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是通过激活血液中白细胞,使其产生并释放内源性致热原的生物毒性物或产物。 5.内源性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生物毒性物或产物,又称白细胞致热原。 6.热型(Fever type):发热患者在病程中体温检测结果在体温单上记录连线。 12.水肿(Edema):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液体积聚便组织肿胀。 13.积液(hydrops):在体内浆膜腔内过多液体积聚。 14.出血点(Petechia):直径不超过2mm的皮肤、粘膜下出血。 15.紫癜(Purpura):直径3-5mm的皮下出血。 16.瘀斑(Ecchymosis):直径超过5mm的皮下片状出血。 17.皮下血肿(Hematoma):大片皮下出血伴皮肤明显隆起。 22.Kussmaul呼吸:各种酸中毒所致的深长规则性大呼吸。 23.放射痛: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 31.问诊:医师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有系统性询问而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作出临床判断的方法。 33.现病史:是病史中主体主体部分,包括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过程。34.视诊(Inspection):医师用眼睛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诊断方法。 35.触诊(Palpation):医师用手接触被检查部位时的感觉进行判断的一种方法。 36.叩诊(Percussion):用手指叩击体表某一部位,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通过震动和声响来判断被检查部位脏器状态有无异常的一种方法。 37.听诊(Auscultation):医师通过病人身体各部分发出的声音判断正常与否的一种诊断方法。38.Louis角:即胸骨角,为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 39.扁平胸(Flat chest):胸廓扁平,前后径不及左右径的一半。 40.桶状胸(Barrel Chest):胸廓前后径增加,有时与左右径几乎相等或超过左右径。 41.佝偻病胸:为佝偻病所致胸廓改变,前胸各肋软骨与肋骨连接处隆起,可形成串珠状。 42.漏斗胸(Funnel Chest):胸前壁正中凹陷,形如漏斗状。 43.潮式呼吸(Tidal Breathing):又称Chenyne-Stoke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变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如此反复。 44.间停呼吸,又称Biot呼吸,是周而复始的间停式呼吸。表现为呼吸均匀几次后,停止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均匀呼吸。 45.叹气样呼吸:表现在一段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并常伴有叹息声 46.支气管呼吸音:呼吸气流在声门、气管或主支气管形成湍流所产生的声音 47.肺泡呼吸音(Vesicular breath sound):呼吸气流在细支气管和肺泡内进出所产生的声音。 48.支气管肺泡呼吸音(Bronchovesicular breath sound):兼有支气管呼吸音和肺泡呼吸音特点。49.湿罗音(moist rale):指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内稀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所产生的声音。50.干罗音:由于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空气吸入或呼出时发生湍流所产生的声音。51.Broadbent征:心脏收缩时心尖反向内陷,见粘连性心包炎等。 52.心尖搏动移位(Apical impulse):心尖搏动位置因病理或生理因素发生改变。 53.负性心尖搏动(inward impulse):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 54.震颤(Thrill):触诊时手掌感到的一种细小震动感觉。 55.第一心音:二尖瓣和三尖瓣关闭,瓣膜突然紧张引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标志心室收缩的开始。56.第二心音: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瓣膜突然紧张引起振动所产生的声音。标志心室舒张的开始。57.第三心音:出现心室舒张早期,第二心音后。可能系心室舒张早期血流自心房突然冲入心室,使心室壁、乳头肌和腱索紧张、振动所致。 58.第四心音:出现心室舒张晚期,第一心音前与心收缩收缩使房室瓣及其相关组织突然紧张、振动有关。59.额外心音(extra cardiac sound):指原有的第一、二心音外,出现的病理性附加心音。 61.开瓣音(Opening snap):又称二尖瓣开瓣音。当二尖瓣狭窄而瓣膜弹性尚好时,在第二心音后出现一个音调较高而清脆的额外心音。 62.Austin-Flint杂音:在主动脉关闭不全时,主动脉瓣返流致左室血容量增多,左室舒张压增高,二尖瓣前叶上抬引起相对性二尖瓣狭窄,从而产生的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63.Graham steel杂音:当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时,引起肺动脉瓣相对性关闭不全而产生的舒张期杂音64.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指心律绝对不齐、第一心音不一,脉搏短绌。 65.脉搏短绌(pulse deficit):指心房颤动时脉率少于心率。 67.心音分裂:当S1或S2的两个主要成分之间的间距延长,导致听诊闻及其分裂为两个声音。 68.第二心音生理性分裂(S2 physiology splitting):见于部分青少年,深吸气末出现的S2分裂。69.第二心音反常性分裂(S2 paradoxical splitting):指主动脉瓣关闭迟于肺动脉瓣。 75.导联(lead):记录心电图电路连接方法。 76.平均QRS电轴(mean QRS axis):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 77.R波时间(R peak time):指 QRS起点至QRS顶端垂直线的时间。 78.低电压(low voltage):6个肢导联的QRS波群振幅<0.5mv,和/或6个胸导联QRS波群振幅<0.8mv。79.肺型P波(P pulmonale):P波高尖,其振幅≥0.25mv。 80.二尖瓣型P波(P mitrale):P波增宽,其时限≥0.12秒,P波常呈双峰,峰距≥0.04秒。 81.P波终末电势:V1导联上P波常呈先正后负的双向波,V1负向时间与V1负向振幅的乘积即P波终末电势。 82.逆行P波(retrograde P wave):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R导联联直立。 83.异常Q波(abnormal P wave):Q波时间≥0.04秒,其振幅≥同导联的R波的1/4。 84.冠状T波(coronary T wave):心电图上出现倒置深尖、双肢对称的T波。

诊断学实习指导

诊断学实习指导 【正常和异常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实习一正常一般检查及头颈部检查 目的要求: 学习及掌握—般检查头颈部检查的方法及认识正常现象。 教学内容及方法: 请一个学生作被检查者,由老师作示范性检查,一边检查,一边讲解检查的方法及正常现象。检查时,医生位于被检查者右侧,面对被检查、充分暴露检查部分,尽量利用自然光线,检查时注意力要集中,观察要仔细、准确,内容如下: 一、一般检查: ( 一 ) 一般特点:年龄、性别、身高 ( 注一 ) 、体重 ( 注二 ) 、体温 ( 注三 ) 。 ( 二 ) 一般状态:体温、呼吸、脉博、血压。 1. 面容及表情。 2. 发育及营养状态:主要观察皮下脂肪之多少,肌肉发达情况及第二性征发育情况。 3. 体位。 4. 意识状态、神志是否清楚,查体是否合作。 ( 三 ) 皮肤和粘膜:弹性、湿度、皮肤颜色、毛发分布、指甲情况及浮肿。 ( 四 ) 淋巴结:检查枕后、耳后、颌下、颏下、颈部、锁骨上、腋窝、滑车上、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是否可以扪得,注意其大小、硬度、压痛、活动度。 二、头部检查: ( 一 ) 头颅:大小 ( 注四 ) :形状及有无不自主运动或局限性凹陷。 ( 二 ) 眼:眉毛有无脱落、眼睑有无浮肿、睑裂大小、睫毛情况,眼球突度、结合膜颜色 ( 注五 ) 、巩膜颜色 ( 注六 ) 。角膜透明度、瞳孔大小、形状及对称性。对光反射 ( 注七 ) 、调节反射 ( 注八 ) ,聚后反射 ( 辐辏 )( 注九 ) 、晶体透明度 ( 裂隙灯下观察 ) 及眼底 ( 检眼镜观察 ) 。 ( 三 ) 耳:耳廓形状、外耳道有无分泌物及乳突有无压痛。 ( 四 ) 鼻:外形,分泌物、鼻前庭情况,通气是否良好及鼻副窦有无压痛。 ( 五 ) 口:呼吸气味、唇颜色及湿度、牙齿外观及排列情况、齿龈颜色、舌质颜色、舌苔、乳头情况、颊粘膜的颜色、光滑程度、腮腺导管开口情况、扁桃体之大小 ( 见书 ) 、颜色、分泌物咽部情况。 三、颈部: 软硬度 ( 注十四 ) ,气管位置 ( 注十五 ) ,甲状腺检查法 ( 注十六 ) ,颈动脉搏动,颈静脉怒张。( 附注 ) :检查法: 注一、身高:测量身高时必须绝对直立,后背要有三点 ( 足跟、臀部、肩胛骨 ) 贴靠测量柱,头应保持一定的姿势,即外耳道上缘与外眼角在同一水平,然后将身长计的规尺恰落到头顶。观察身长计上的刻度。 注二、体重:正常成人体重(kg)= 身长 (cm) — 100 ± 10% 注三、体温:体温的测量: ( 一 ) 测量法 1. 腋窝测量法——取一体温计,于测量体温前用手甩之。使水银面下降到最低度,然后将体温计的末端 ( 水银球部 ) 紧密地挟于腋窝内, 5 分钟以后取出,观察表上水银柱上升的度数,正常为 36 ℃~ 37 ℃。 注意点: ①测体温时患者应保持安静,最好卧床。 ②腋窝的皮肤应干燥。 ③体温计附近勿置热水袋。 ④病人处于重危状态而不能合作时,最好由直肠测量。 2. 口腔测量法:测量前半小时内勿饮水及进食,将体温计置于病人舌下、闭唇,保持 3 分钟后取出观察,但此法不适用于小儿,意识不清及张口呼吸者、寒战、抽风及口腔内有炎症者亦不适用。正常口温较腋温高 0.2 ℃ (36.3 — 37.2 ℃ ) 。 3. 肛门测量法:将温度计 ( 肛表 ) 水银球部 ( 圆形 ) 涂油后,轻轻插入肛门约 3 — 4 厘米深,以手持住, 3 分钟后取出观察,正常肛温较腋温高 0.5 ℃ (36.5 — 37.7 ℃ ) 。 ( 二 ) 热型 ( 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