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操作流程

电除颤操作流程
电除颤操作流程

、 定义 用电能治疗异位性快速心律失常,使之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方法。 二、组成

电除颤需要:除颤电源装置;同步触发装置;电极板;心电示波器; 装置:可

控制放电时间,使电击脉冲刚好落在心电图心室除极波( 此时心肌处于绝对不应期,因而可避免放电击中心室易颤期( 20—30MS 而引起心室颤动的可能。用于转复室颤以外的各种类型的异位性快速 心律失常。 三、电复律与电除颤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电转复和电除颤的适应证主要包括两大类:各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恶 性心律失常, 以及各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总的原则是, 对于任何 快速型的心律失常, 如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或心绞痛发作加重, 而且对药物不能 起反应者,均应考虑电复律或电除颤。但是对于异位兴奋灶(自律性增强)性快 速型心律失常, 例如伴有或不伴有房室传导阻滞的房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交界 区心动过速和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等, 对电复律的反应较差, 并有可能增加自律 性和触发激动, 一) 适应症

室上性心动过速先用药物或其它方法,无效或伴有显著血流动力

二) 禁忌症

左房大(大于47mm 伴高度或完全性AVB 的房颤、房扑;

电除颤

同步触发

R 波)降支, T 波顶点前 所以一般不主张电转复。

首选: 室颤、 室扑、房颤、房扑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

次选: 室性、 障碍时用电复律。 2. 有栓塞发生的高危险性的患者; 3. 低血钾和洋地黄中毒者; 4. 伴SSS 的异位快速心律失常;

5. 不能耐受转复后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者。

1.

四、电极板放置位置

一)胸前位心尖部:避开胸骨,左锁骨中线第四、五肋间沿心脏长轴(心尖部电极板中线与腋中线齐)。

心底部:胸骨右缘2—3 肋间。

二)前后位心尖部:左锁骨中线第四、五肋间。

心底部:左背部(肩胛下避开椎骨)。

三)要求

1. 两电极间隔大于10cm。

2. 佩带起搏器时,电极板绝不可放其上,最少要隔10cm 。

3.力度:电极板紧贴皮肤,用约9-13kg 的力量下压。

4.次数:择期电复律一般不超过3次,对于室颤次数没有限制。

5. 能量选择:

室颤:300—360J;房颤:100—200J;室上速:100—150J;房扑:50 —100J; 室速:00 —200J;

腔内:小于70J。

五、择期电复律

一)病人准备

1.禁食4—6h。

2.平卧位,解开胸衣。

3.做EKG

4.建立静脉通路。

5.遵医嘱用药:咪唑安定、安定、氯胺酮。

6. 解释到位。

二)电复律操作流程

评估病人、评估电复律仪的性能T开机-调菜单EKG导联为paddle -描记心电图确定心律失常类型-涂导电糊-选择同步、非同步-选择能量-充电-再次确定心电情况-放电-立即行CPR2 分钟-效果评价-观察并发症-处理病人- 维护电复律仪-洗手-记录护理单和仪器使用登记。

三)并发症

1.心律失常:如窦缓、房性及交界性逸搏、停搏。

2.栓塞:外周动脉栓塞、肺栓塞。

3.低血压。

4.肺水肿:见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或左心功能不全者、5.皮肤灼伤、呼吸抑制、心肌损伤等、

四)电复律后观察要点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血压;心电监护。

五)除颤仪的保养

1.定位放置,保持干燥。

2.每周至少检查一次,确保性能完好。

3.有故障及时送修。

4.用后及时擦拭干净、充电备用。

5.及时登记使用、检查、送修情况。

6.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外借。

六、对室颤及无脉性心动过速的具体操作

1.给予一次电击(150-200 焦耳双相波形或360 焦耳单相波形)后立即实行5 个循环的CRP然后检查心律。

2.如果在CRF和1-2次电击(200焦耳双相波形或360焦耳单相波形)后室颤及无脉性室速依然存在,可给予血管活性药物。

3.在2-3次电击(200焦耳双相波形或360焦耳单相波形),持续的CRP和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之后,应该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

电复律后应立即进行心电监测,并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和神志。监测应持续24 小时。

电除颤操作流程

、操作前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动作敏捷。

2.评估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局部皮肤情况,评估患者意识、心电图状况(是否为室颤波)、是否安装起搏器;去除金属饰物,暴露体位,平卧于硬板床。

3.物品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生理盐水纱布、干燥纱布2块、湿纱布5块、弯盘、电极片、护理记录单。

4.环境准备:使用隔帘,清除无关人员。

二、操作中

1.开机,连接电极。

2.再次评估患者意识和心电图,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以提高室颤阈值。

3.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或包裹生理盐水纱布。

4.选择除颤的方法(非同步)。

5.根据医嘱选择电击能量:单相波360J,双相波120?200J。

6.放置电极板:一电极板放置在心尖部((左腋前线平第五肋间),另一电极板放置在心底部(胸骨右缘第二肋间),两电极板相距10cm以上,电极板需全部与皮肤紧帖。

7. 术者确认自己和周围人无直接或间接接触患者。

8.按充电按扭充电,术者两臂伸直固定电极板,并以9?13 kg力量按压,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定需要除颤,双手同时按下放电按钮进行除颤。

9. 放电后立即CPR, 2 分钟后观察心电示波,了解除颤效果以及局部皮肤情况。

10. 评估有无并发症发生:心律失常、肺水肿、低血压、栓塞、心肌损伤及皮肤的灼伤。

、操作后整理床单位,继续监护并记录。

四、注意事项

1.对心室颤动或伴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快速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因需紧急心肺复苏,无须向家属详细交待,应立即开始电除颤。对于其它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应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电复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电复律对患者的利弊,取得其合作。

2. 施行电复律的房间应较宽敞,除了除颤器外,还应配备各种复苏设施,例如氧气、吸引器、急救箱、血压和心电监护设备。

3. 除患者已处于麻醉状态或心室颤动时意识已经丧失,而无需麻醉外,一般均需要快速、安全和有效的麻醉,以保证电复律和电除颤时患者没有不适感和疼痛感。这对于可能需要反复电击者尤为重要。目前最常使用的是异丙酚或咪唑安定直接静脉注射。

4.患者仰卧于硬木板床上,连接除颤器和心电图监测仪,选择一个R 波高耸的导联进行示波观察。患者一旦进人理想的麻醉状态后,则充分暴露其前胸,并将两个涂有导电糊或裹有湿盐水纱布的电极板分别置于一定位置。导电糊涂抹时不应太多或太少,只要能和皮肤达到紧密接触,没有空隙即可。

5.电极板的安放:两个电极板之间距离不要小于10cm ,电极板放置一定要贴紧皮肤,并有一定压力。准备放电时,操作人员及其它人员不应再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同患者相连接的仪器,以免发生触电。

电除颤操作技术评分标准

10

65

操作程序

3. 物品准备:除颤仪、导电糊或生理 盐水纱布、干燥纱布 2块、弯盘、电 极片、护理记录单2. 再次评估患者意识和心电图,必要 时遵医嘱给予药物,以提高室颤阈值。

5. 根据医嘱选择电击能量:单相波 360J ,双相波 120 ?200J 。

6. 放置电极板:一电极板放置在心尖 部

(左腋中线平第五肋间),另一电极 板放置在心底部(胸骨右缘第二肋 间),两电极板相距10cm 以上,。

放置电极板一处不正确扣5分,电极 板与

皮肤接触不良扣5分

3.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或包裹生理 盐

水纱布。

电极板选择不当扣2 分, 或未包裹生理盐水纱布扣 不匀

扣1分

未涂导电糊

2分,涂抹

4.选择除颤的方法(非同步)。 同步/非同步选择不当扣 评分标准

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动作敏捷

一项不符合扣1分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年龄、 体重、

局部皮肤情况,评估患者意识、 心电图状况(是否为室颤波)、是否安 装起搏器;去除金属饰物,暴露体位, 平卧于硬板床

评估少一项扣1分,未去除金属饰物 扣3分,未暴露体位扣2分,未卧在 硬板床扣

3分,有植入性起搏器未避 开该部位至少10cm 扣3分,

缺一项扣1分

25 4.环境准备:使用隔帘,清除无关人 员 环境未准备扣3分 1.迅速携用物至病床旁,开机,连接 电

极。

未连接电极或连接不当扣 未评估扣5分

未选择能量或不当扣5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