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实习报告植物

庐山实习报告植物

庐山实习报告

---植被土壤水文篇

一、庐山地区概况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高等植物近3000种,分布有野生观赏植物528种,,乔木类138种,灌木类140种,藤木类52种,草本类198种。按中国亚热带自然历史条件,结合庐山地区地貌类型,其自然植被应该是森林,主要是阔叶林。庐山由于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许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存下来。庐山植物区系成分丰富、起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等征。

庐山地区水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降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庐山地区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山顶山行行宽谷通过河流袭夺作用而沟通,下切V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邃的峡谷。在庐山景区多借袭夺弯筑坝蓄水成湖,并建给排水系统调节用水,或借以发电补充供电,同时增加了水体风光旅游。

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形成丘陵平原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壤的垂直带谱,同时,由于其独特的形成过程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土壤的类型也变的多种多样。

二、实习线路

8月29日:植物园

8月31日:卢林大桥-交芦桥-三宝树

8月01日:三叠泉

三、实习内容

实习点1庐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创建于1934年,原称庐山森林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地处北纬29°51’,东经,东经115°59’,海拔1000-1300米,,是一座亚热带高山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植物科学研究的植物园。

常见的植物种类

1.鹅掌楸,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

叶大,形似马褂,故有马褂木之称。

2.鸡爪槭又名鸡爪枫,属槭树科、槭树属落叶小乔木或乔木,树冠伞形,姿态雅丽。树皮平滑,深灰色

3.玉簪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丛生,卵形或心脏形。花茎从叶丛中抽出,总状花序。秋季开花,色白如玉,未开时如簪头,有芳香。

4.醉蝶花花梗长而壮实,总状花序形成一个丰茂的花球,花形优美别致,花瓣团圆如扇,花蕊突出如爪,形似蝴蝶飞舞,花色娇艳,初为粉白,次转粉红,后变紫红,一花多色,兼具蜜腺,常令飞蝶陶醉,故名。

5.四照花,原产东亚,落叶乔木。因花序外有2对黄白色花瓣状大型苞片,光彩四照而得名。四照花树形美观圆整呈伞状,叶片光亮,入秋变红,且留存树上达1月有余。

6.豪猪刺,常绿灌木,老枝黄褐色或灰褐色,幼枝淡黄色,具条棱和稀疏黑色疣点;茎刺粗壮,三分叉,腹面具槽,与枝同色。叶革质,椭圆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绿色,中脉凹陷,侧脉微显,背面淡绿色,叶缘平展。

7.糯米条,忍冬科,六道木属。幼枝红褐色,小枝皮撕裂状。叶卵形或卵状椭圆形,对生,边缘具疏浅齿,叶背中脉基部密被柔毛。

8.金钟花,落叶灌木,茎丛生,枝直立,拱形下垂,小枝黄绿色,微有四棱状,髓

心薄片状。

9.凹叶厚朴,落叶乔木,小枝粗壮,幼时有绢毛。通常叶较小而狭窄,侧脉较少,呈狭倒卵形,聚合果顶端较狭尖。

10.紫荆花,豆科紫荆属.该属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单叶互生,全缘,叶脉掌状,有叶柄,托叶小,早落。

11.山胡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树皮灰白色、平滑;小枝初有黄褐色毛,后脱落;芽鳞片红褐色。单叶互生,叶薄革质,多为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椭圆形,背面苍白色,密生细柔毛。

12.阔叶箬竹,禾本科箬竹属灌木型竹类植物,生于山坡、山谷、疏林下。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四川等省。

13.白豆杉,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星散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西和广东海拔900至1400米陡坡深谷密林下或悬岩上。

14.南方铁杉,乔木,.叶多少呈二列,线形,先端有凹缺,上面中脉凹陷,下面有白色气孔带。分布于华东、华南和西南地区,生于海拔600-2100m处的针阔混交林中。

15.黄杨,常绿乔木,叶革质,正面呈深绿色,背面为浅绿色,在严寒的冬天叶色碧绿,无落叶现象。

实习点2芦林湖

植被:800米以上为黄山松林

800米以下为马尾松

外貌特征:四季常绿,无明显的季相变化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升高,地表水热状况形成垂直分异,使气候和土壤呈现出垂直分布特征,最终导致了植被垂直分布的情况。由山麓到山顶植被的分布规律是: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实习点3交芦桥

河流的水流特征:流速大,水量小

河床沉积物特征:粒径很大,粒径差距很大

粒径的平方与流速成正比

河流的横剖面形态:V型

纵断面特征:起伏不平,坡度很大

依据:中泓线(河流每段最低点,水深最大,水流最快)

庐山河流特点:上流性河流(源头性河流)

水库的基本组成:

1、大坝:拦截水流

2、输水洞:高于水库4-5米

3、溢洪道:通过此道的水为无功率弃水

按照规模分类:小型水库、中型水库、大型水库、特大型水库

地下水:主要为裂隙水:稳定,水质好(硬度小,酸性大)

孔隙水:疏松颗粒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年蒸发量为,水分有余,庐山水源来自大气降水。庐山是一座中山,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貌条件比较复杂,以致天然降水对地表水的补给,使地表水存在着不同的形式。它们既是庐山风景名胜的组成部分,也是居住居民和疗养旅游者日常生活的水源。

实习点4黄龙寺

认识土壤

天然土壤一般有六个层面有机质层(0)腐殖质层(A)淋融层(E)淀积层(B)母质层(C)母岩层(R)。土壤的性状包括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干湿度、土壤孔隙

度土壤pH值、土壤松紧度、土壤新生体、土壤侵入体。

庐山土壤的垂直结构类型比较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

庐山土壤的四个特征①有机质层较厚②含有大量次成矿物③pH值有变化④大量的石块

庐山地区主要土壤类型为:

A.红壤广泛分布于山麓地带、山体外围平原地区

B.黄壤及山地黄壤黄壤发育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山地黄壤分布在9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

C.山地黄棕壤分布于海拔8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

D.山地棕壤分布于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地

E.山地草甸土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

F.山地沼泽土主要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

G.浅色草甸土分布在江河、湖泊低平地段母质为河流冲积物或湖积物植被为草甸H.水稻土在山麓、岗丘和江、湖平原有分布

划分层次:腐殖质层:由于腐解作用,呈深褐色 20CM

过渡层:20CM

Bs层:富铝化作用 75CM

观察内容:厚度、颜色、质地(砂土、壤土、粘土)

手搓法:取土在手,去除杂质,用手搓,看能否成团

判断标准:砂土,不能搓成条

壤土,能搓成条,但有裂痕

粘土,能搓成条,并且无裂痕

测PH值:使用PH试纸

四、实习总结

通过了此次庐山的野外实地实习,植物学和土壤学方面,我们基本能把书本的知识带入到大自然中,通过观察庐山的自然地理特征,掌握庐山的植被、土壤类型及演替规律,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水文学方面,基本对庐山的水文概况和水环境进行了深入的了解;人文地理方面,开阔了我们的视野,锻炼提高了我们对新鲜事物的解毒能力。庐山是个旅游胜地,此次实习也让我们领略了名山的风光,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正所谓受益非浅。不足: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此次实习安排的时间非常紧张,对一些地质地貌现象缺少相对深入的认识和研究。如对庐山河流袭夺地貌认识不清楚;对于庐山在第四纪是否出现过冰川地貌,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但却,不能够及时的掌握理解,同时,老师的讲解并不是分组进行,耽误很多同学接受知识。而且,我们并没有请导游,所以,由于不熟悉路线,也耽误了实习的进程。当然,同学们野外实习的意识也不够强,旅游的成分比较多,并且,很多人的身体素质比较差,这就意味着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价钱能够身体素质的提高。

最后,我希望我们应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发挥不怕吃苦、团结友爱的精神,善于合作,秉承科学严谨的态度,精益求精,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完善。

庐山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庐 山 地 理 野 外 实 习 报 告 地理学院0907070098 2011年8月27日

1、前言 1.1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意义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地理现象形成的过程和分布规律的科学。自然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复杂多变,课堂上讲授的地理知识是前人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到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原理,高度概括归纳的结果。实际自然地理现象往往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非常错综复杂。通过野外实习可以把抽象的自然地理理论与实际的自然地理现象相结合,真正理解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因此,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自然地理教学环节的有机组成部分。 1.2实习目的 1、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和掌握有关仪器和工具(罗盘、海拔仪、GPS、放大镜、小刀、瓷板、锤子、土壤环刀、铲、钻等)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工具; 2、培养学生阅读地质图,通过分析了解庐山区域地质概况; 3、培养学生学会野外仔细观察主要岩石、矿物、构造的主要特征,重要自然地理、地质现象,并准确、完整记录所观测到的现象、特征和数据,标本与样品的采集方法,学会初步分析有关现象、特征形成的原因; 4、培养学生独立从事自然地理野外考察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初步掌握确定地壳运动的一般方法; 5、通过实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庐山主要地貌类型、基本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了解地质、水文、气候、土壤与植被等对地貌形成的影响。 6、使学生学习掌握自然地理野外调查全过程的程序与方法,包括资料的搜集、野外观测记录、标本与样品的采集、资料的综合分析整理等。 7、了解庐山植被类型和代表性植物的种属,观察植物生态与环境的关系; 8、使学生学习掌握植物群落调查的样方法; 9、学会对土壤剖面进行观测及对土壤组成、结构等特征和PH值进行简易测定; 10、掌握土壤路线调查、土壤标本的采集、土壤分布草图、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庐山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_

庐山实习报告 :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 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8月8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生:地理系2000级本科函授班张雅芸 [一]、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雾日19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8%,每年7月——9月平均温度16.9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32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分述: 庐山植物 实习时间:2002年8月1日至2002年8月8日 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沿途认识植物。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8月8日:乘车下山,经秀峰观察常绿阔叶林。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76.6%。高等植物近3000种,在钟灵清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

珠”——庐山植物园。 1、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其中,庐山牯岭街10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10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途: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途: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途:观赏。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途:观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途:观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途:材用及观赏。⑦、青杆:松科,原产河北、山西、陕西。用途:材用及观赏。⑧、厚皮香:茶科。⑨、日本木槭:原产日本,用于观赏。⑩、么锦杜鹃:杜鹃科,原产云南、贵州、江西。用途:观赏、花作为药用。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针叶林和阔叶林。 (一)、针叶林: 对于针叶林,我们所抽取的样方有两个点,一个是日照松林——黄山松群落。另一个是8月3日上午在回龙路1000米处的扁柏林——线状植被。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中国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

庐山实习报告——植物地理实习报告

植物地理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通过庐山植物地理的野外综合实习,了解亚热带区域的常见植物种类及其地理分布,掌握固定样方调查方法,熟悉了植物群落的识别方法。 二、实习内容 1、参观庐山植物园了解并记录50余种植物的科属种,以及外部形态。 ①水杉:杉科,水杉属 ②马醉木:杜鹃花科,马醉木属 ③糯米条:忍冬科(产于江南,我国特有) ④肉花卫矛:卫矛科,卫矛属,产地我国南方 ⑤天目铁木:桦木科,用作木材,产于浙江天目山 ⑥结香:瑞香科,结香属,用作药用、纤维、观赏 ⑦普陀鹅耳枥:桦木科,鹅耳枥属 ⑧鹅掌楸:木兰科,鹅掌楸属 ⑨金缕梅:金缕梅科,金缕梅属,药用观赏 ⑩小蜡:木犀科属,分布于江南,我国特有 11海南粗粝:三尖杉科,分布于江南,我国特有 12四川山矾:山矾科,山矾属,江南及台湾,可作油料 13油茶:山茶科,分布于江南,我国特有 14四照花:山茱萸科,分布于长江流域 15红皮糙果茶:山茶科,山茶属,观赏 16山茶花:山茶花,山茶属,观赏 17红毒茴:木兰科,分布于贵、鄂、湘、华东,我国特有,药用,观赏,芳香,有毒18具柄冬青:冬青科,药用,分布于辽、皖、赣、浙、湘、鄂,我国特有,药用19庐山忍冬:忍冬科,我国特有,南方 20多花泡花树:清风藤科 21大青:马鞭草:大青属,分布于南方 22枫香:金缕梅科 23猫儿刺:冬青科,冬青属,分布于南方 24豪猪刺:小檗科,小檗属,提取黄连素,药用 25皂荚:豆科,产地南方,药用

26山胡椒:樟科,山胡椒属,分布于江南,北方,日本、朝鲜、越南27青钱柳:胡桃科,分布于华东 28猴头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29老鼠矢:山矾科,山矾属 30百合花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31伞形绣球:虎耳草科,绣球属 32微毛柃:山矾科,柃木属,江南、东南 33日本香柏:柏科,崖柏属 34罗汉柏:柏科,罗汉柏属,日本 35青灰叶下珠:大戟科,叶下珠属,药用 36牯岭山梅花:虎耳草科,山梅花属,江西,观赏 37匍地龙柏:柏科,圆柏属,栽培变种,观赏 38金星桧:柏科,桧属,栽培变种,观赏 39线柏:柏科,扁柏属,栽培变种,日本,观赏 40金球桧:柏科,圆柏属 41紫藤:豆科,紫藤属 42云锦杜鹃:杜鹃花科,杜鹃花属 43龙柏:柏科,圆柏属 44阔叶十大功劳:小檗科,十大功劳属,药用观赏 45交让木:交让木科,虎皮楠属,长江以南 46鹿角桧:柏科,圆柏属,栽培变种 47青杆:松科,云杉属,华北、木材,工业原料 48南方铁杉:松科,铁杉属,江南、日朝,木材 49匍匐栒子:蔷薇科,栒子属 50红豆杉:红豆杉科,红豆杉属,裸子植物,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51银木荷:山茶科,江西,湖南、广西、西南 2、植物群落调查

庐山实习报告

地理学综合实习报告

目录 一、庐山实习简介 (3) 1.1.实习概况 (3) 1.2.庐山自然地理与人文概况 (4) 1.3.庐山地质地貌概况 (4) 地质概况 (4) 地貌概况 (5) 二、地质基础与构造地貌 (6) 2.1褶皱构造地貌 (6) 2.2单斜构造地貌 (8) 2.3断层构造地貌 (10) 三、流水地貌 (12) 3.1谷地地貌 (13) 3.2河流袭夺 (14) 3.3裂点 (15) 四、冰川地貌 (16) 4.1庐山冰川的学术争议 (16) 4.2“疑似冰川物质”介绍 (16) 4.3我看庐山冰川 (18) 五、植被 (18) 5.1庐山植被概况 (18) 5.2实习所见植被 (19) 六、土壤 (20) 6.1庐山土壤概况 (20) 6.2实习所见土壤 (21) 七、资源与环境 (22) 7.1资源与环境 (22) 7.2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23) 八、总结与收获 (24) 附录 (25)

一、庐山实习简介 1.1. 实习概况 实习目的 1.将课本理论与实际地理实体和对象对照,用理论解释实际,通过实践及调查以理解和丰富理论 2.通过实地考察,与地形图等工具的利用,为学习地理学其他知识打下扎实基础 3. 锻炼学生野外实习的能力与 素养,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地理工作打下基础 实习时间:2013年9月2日—2013年9月13日 地点:庐山北部地区 实习内容: 此次我们在庐山实习的主要内容为庐山的地质基础与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冰川地貌、植被类型及分布、土壤及其分布规律、庐山资源与环境等。 实习路线

1.2. 庐山自然地理与人文概况 庐山地区北至长江,南至星子县,东到鄱阳湖东岸湖口县,西至瑞昌县。气候上属于亚热带东南季风区,其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约10℃,空气中水汽充足,云雾天气多,降水丰沛,通常夏短冬长,春长于秋,且山地气候明显;在地势上属我国第一级阶梯;地貌上属上江中下游平原区,地势平缓,水网密布,植物葱郁,土壤肥沃,为富饶的鱼米之乡。 庐山是断块作用形成的地垒式褶皱山体。山峰险峻、怪石集聚,峰岭景观构成极富观赏性的旅游资源。庐山的人文胜迹,遍布山上山下,并呈现出山上近代为主、山麓古代为主的特色。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珍贵的诗篇,给庐山增添了神韵。同时,庐山上1000多栋西方典型建筑风格的别墅以及近代和现代中西合璧的别墅,使庐山成为了别墅的宝库。 1.3. 庐山地质地貌概况 地质概况

地理(庐山)实习报告-13页精选文档

地理(庐山)实习报告 地理(庐山)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时间3 二、实习目的3 三、实习内容3 四、庐山概况3 五、实习内容3 【气象篇】3 【地质地貌篇】4 【植物篇】7 【土壤篇】8 六、实习感想10 庐山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19.7.1-2019.7.6 实习地点:江西庐山北部 指导老师:贾玉连老师,刘春燕老师,郑院长老师,曹禺老师

实习目的与要求:通过野外实习认识并学会应用地理测量工具;认识庐山的气象气候及地区差异,并对气候垂直地带性精心观察;认识庐山的土壤类型及组成,结构及分布规律;了解庐山地质构造,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原因;认识庐山的植物,植物类型和植物分布。 实习工具:罗盘,地质锤,铁锹,样品带,皮尺,剪刀,记录本,笔,干湿球温度计,气压表,比色卡。 实习内容:认识庐山地区地形地貌及基本构造。 观察褶皱和断层构造地形,向斜谷,向斜山,单面山。 观察山地河谷地貌,了解河流形成与地质地貌关系,如河流袭夺,悬谷。 观察庐山土壤,红壤,黄壤,山地棕壤,山地黄壤,网纹红土,山地黄棕壤等土壤剖面。 认识庐山植被类型,进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了解植物生长与周围环境关系。 了解庐山独特气候气象和自然环境关系,及对庐山居民的影响。 实习路线:7.1牯岭-气象局-月照松岭 7.2牯岭-月照松岭-天桥-锦绣谷-仙人洞-龙首崖 7.3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月山-五老峰-植物园 7.4香山支一路-博物馆-黄龙潭-乌龙潭-黄龙寺路旁 7.5植物园-含鄱口 7.6王家坡-好汉坡 庐山概况:庐山位于赣北,扼长江,鄱阳湖,处于赣、鄂、皖交

界处,地理位置:115.8333-116.1667。E,29.4667-29.75。N;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为东北-西南走向,庐山地质地貌复杂,植被保存较好,风景秀丽,为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内五教祈福圣地,避暑胜地。 庐山气候气象概况:(二)庐山气象站: 海拔:1164.5m 地理坐标:11559E 2934N 气象站的选址: 1、选在开阔地带; 2、风向、风速标杆要在10m以上。 庐山位于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气候明显,年均温11.6摄氏度,夏季极端高温32摄氏度,极端低温16.8摄氏度,年降水量2018mm,日照时数1715.3小时,风大多无,大风达100天,年均雾XXXX年积雪日30天,积雪深可达66厘米。 海拔600米以下,庐山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拔600-800之间,庐山是山地暖温带气候,海拔800-1000之间,是山地中温带气候,海拔1000米以上是山地温带气候。 近五十年来,庐山年均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19年后气温持续偏高。但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为打破过去记录,80年代以前,庐山气温较稳定,周围地区气温波动大,原因是良好的植被维护了稳定气候。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正文:实习报告院系:专业:学号:姓名:一实习目的 1、通过实习,使每个同学对庐山地区的地质、地貌、土壤、气候、植被、水文等自然地理因子及综合体系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掌握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对地球人类的重要性,庐山实习报告。2、要求识别庐山地区的地貌类型、形态、分布及其发生发展演化规律,初步掌握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学会作地质地貌剖面。3、了解庐山地区的鲜明山地气候特色和小气候特点,土壤、植被的纬向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认识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分布和发生过程,初步掌握土壤野外调查方法,识别地带性代表植物、主要植被类型及其分布规律,了解各类植物群落结构、生态特征及植物群落的演替,学会采集主要自然地理因素的相关标本。4、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地图信息的野外表达,认知自然、人文地理、资源环境等信息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反演。5、通过野外实习,使学生增强集体观念,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物产资源,浏览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专业的热情。二实习时间:2011 年 5 月 22 日~ 2011年5月28日三实习地点:江西庐山四实习内容 1、了解庐山底层与地质构造基本轮廓,观察褶皱、断层、掀斜等地质构造和河流地貌(峡谷的形成、河流袭夺、裂点等)、坡地重力地貌(崩塌、滑坡、夷平面等)、冰川地貌(冰斗、角峰、刃脊、冰川漂砾、U型谷)等地貌类型,掌握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和岩层倾向、走向和倾角的测量。 2、观察红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土壤、山地棕壤的土壤剖面,掌握野外挖掘土壤剖面的方法。 3、观察柏松、常绿阔叶混交林黄山松林和落叶阔叶群落,学习植物群落调查的基本方法,了解山地土壤、植被的垂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特征。 4、了解山区河流水文特征。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及地图信息的野外表达。(一)庐山地质地貌实习部分主要实习地点:地质博物馆、月照松林 1、地貌概况:庐

董亚东庐山实习报告の植物2

庐山实习报告2 1. 三尖杉 中文学名:三尖杉拉丁学名:Cephalotaxus fortunei Hook. f. 科:三尖杉科 基部扭转排成二列状,近水平展开,披针状条形,常略弯曲,约由中 2. 蝴蝶荚蒾 中文学名:蝴蝶荚蒾拉丁学名:Viburnum plicatum f.tomentosum 科:忍冬科 特征:落叶灌木。叶对生,叶片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叶背面具星状毛,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复伞形花序。 3. 拐芹 中文学名:拐芹拉丁学名:Angelica polymorpha Maxim 科:伞形科 特征:生于山沟溪流旁、杂木林下、灌丛间及阴湿草丛中。多年生草本,根圆锥形,外皮灰棕色,有少数须根。 4. 山姜 中文学名:山姜拉丁学名:Alpinia japonica (Thunb.) Miq 特征:多年生草本,根茎横生,分枝。叶片披针形或狭长椭圆形,

两端渐尖,两面,特别是叶下面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花序轴密生绒毛。 5. 蜡瓣花 中文学名:蜡瓣花拉丁学名:Corylopsis sinensis Hemsl. 科:金缕梅科 特征:落叶灌木,枝有柔毛。叶互生,卵形或倒卵形,先端短尖,基部斜心形,边缘为波状小齿牙,背面灰绿色,密被细柔毛。总状花序下垂。花黄色,有香气。 6. 银杉 中文学名:银杉拉丁学名: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科:松科 7. 丝棉木 中文学名:丝棉木拉丁学名:Euonymus meaackii 科:卫矛科 特征:落叶小乔木,树冠圆形与卵圆形,幼时树皮灰褐色、平滑,老树纵状沟裂。小枝细长,无毛,绿色,近四棱形,叶对生,卵状至卵状椭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近圆形,缘有细锯齿,伞形花序,腋生。 8. 罗汉柏 中文学名:罗汉柏拉丁学名:Thujopsis dolabrata (Thunberg

庐山实习报告——植物地理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植物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7月7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 一、实习目的。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对庐山植物地理的调查和研究,加深对庐山 植物群落特点和分布规律的了解,同时提高实习生的实地调查和研 究能力。 二、实习内容。 1.庐山植被类型调查,我们实习小组深入庐山各个景点,对不 同海拔、不同地形的植被类型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记录,包括森林、草甸、湿地等不同类型的植被。 2.植物物种采集和鉴定,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采集了大量的植 物标本,并进行了详细的鉴定和分类,记录了每一种植物的科属、 习性和分布情况。

3.植物地理特征研究,通过对庐山植物的地理分布特点进行研究,我们发现庐山植物种类丰富,分布广泛,不同海拔和地形条件下的植物群落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4.实习总结和报告撰写,实习结束后,我们小组进行了实习成果的总结和归纳,撰写了一份详细的植物地理实习报告,对庐山植物地理特征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三、实习收获。 通过本次植物地理实习,我们不仅加深了对庐山植物地理特征的了解,还提高了实地调查和研究的能力。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植物地理研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这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实习感想。 庐山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山,其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多样的植被类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实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还锻炼了实地调查和研究的能力,这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深刻认识到植物地理研究的重要性,也更 加坚定了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决心。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庐山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合理利用贡献自己的力量。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姓名:*** 学号:01 日期:2011-10-22

前言 庐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我国的国家级地质公园;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其险内秀,风景优美,是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内部有河流、湖泊、坡地、山峰、峡谷、断层等多种地貌,且其位于亚热带地区,山地气候显著,因而土壤和植被的垂直分带具有明显的特点,并且有很多名家大作曾留驻于此,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因而是一个很值得学生探索发现自然的地方.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通过本次实习,掌握地质罗盘的实际操作和应用的方法 2.加强教学与实际的结合,使学生认识普通的地貌,岩石类型以及地质的演变过程 3.熟悉庐山上面生长的植物,认识一些珍贵树种,以及植物的地域分布规律,及所生成的土壤及土壤的变化 4.了解庐山地区的宗教文化以及人文环境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2011年10月14日——2011年10月17日

庐山国家地质公园 三.实习安排及路线 四.实习详细内容 1.庐山概况 庐山,位于我国江西省北部,115°52′E—116°08′E,19°26′N—29°41′N,面积约302平方公里,与长江和鄱阳湖相望,主要山峰有99座,最高峰为大汉阳峰,海拔高度为;庐山的地貌特征发育较为明显,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评判庐山为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并于1947年发表冰期之庐山,总体的讲述庐山的形成,使庐山的地质历史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第四纪的典型地区;以伸展运动为主体,伴随庐山出现的断块山构造和变质核杂岩构造1,组成庐山地学景观的一大特征;庐山沟梁相间,且沟谷相对开阔,山脊陡峭如刃,其可以为冰川地貌的研究提供真

庐山实习报告三篇

庐山实习报告三篇 庐山实习报告篇1 1、实习时间:8月1日至8月8日 2、实习内容: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3、实习路线:8月2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8月3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1000米处。下午:黄龙寺、三宝树简易公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 一、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 1000~1400米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庐山在气候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植被土壤垂直带谱的性质;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 二、主要土壤类型 (一)垂直地带性土壤 1、红壤: 广泛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说明成土过程当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2、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粘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或800米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米左右。二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 3、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米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三宝树简易公路500米,海拔980米和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这两处的土壤剖面为例。 野外土壤调查记录表3 日期:8月3日(阴、雨、晴)调查人:张雅芸 土坑编号:00-3土坑类型:对照剖面 土坑地点:三宝树简易公路100米海拔930米地形部位:山麓 土壤名称:山地黄棕壤地下水位:低 母质:冲积物+砂岩指示动植物:毛竹子、灌丛、草木 排灌情况:良好土壤剖面所在地示意图: 土壤利用状况:绝对自然保护区 土壤剖面图Ao枯枝落叶层Ah有机质层发生层剖面深度(厘米)采样深度(厘米)颜色质地结构干湿度松紧度孔隙植物根系新生体侵入体PH值AoAhB1B2B3Bc0-77-4141-7070-9191-140>1405YR4/25YR5/47。5YR5/67。 5YR6/85。5YR5/8暗灰棕紫棕淡棕暗黄橙淡棕红中粘中重粘中粘轻粘中重粘团粒块状块状块状棱柱状润润潮润潮润潮潮松紧紧紧很紧很多多少无无多多少无无无无5。15。45。15。15。4;

庐山实习报告

庐山实习报告 关于庐山实习报告 转眼间充满意义的实习生活就已结束了,相信你会领悟到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写一份实习报告做好总结了。那么你知道实习报告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庐山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庐山实习报告1 1、实习时间: 20xx年8月1日至20xx年8月8日 2、实习内容: 庐山地貌状况;庐山构造地貌类型;庐山谷地地貌类型;庐山河流袭夺情况。 3、实习路线: 8月4日: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地貌实习。 8月5日上午:牯岭西谷锦绣谷仙人洞黄龙潭;地貌实习。 8月6日:大月山五老峰;地貌实习。8月7日:三叠泉;地貌实习。 一、地貌概况: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成的断块山,平面形态呈肾形,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逐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最高峰为汉阳峰,高1474米。山体内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此外,还有尚在争论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六十多年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过反复考察和研究,认定庐山第四纪时发生多次冰川,并命名为:鄱阳冰期、鄱阳—大姑间冰期、大姑冰期、大姑—庐山间冰期、庐山冰期,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构造地貌类型: 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五列,由南向北,高度逐渐降低,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四列。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一)、褶皱构造地貌分述如下: 1、8月6日:大月山五老峰,进行地貌实习。五老峰单面山: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 2、青莲寺七里冲向斜谷: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3、大月山背斜山: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 4、8月4日:牯岭汉口峡大校场芦林盆地,进行地貌实习。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5、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 6、东谷:(又称中谷)莲谷向斜谷: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北侧。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向东北倾斜。 7、虎背岭单面山: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北翼断陷后残留的南翼,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二)、断层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1、虎背岭断层崖地貌: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层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2、五老峰断层崖地貌:因庐山垄正断层切过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米,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三、谷地地貌类型: (一)、成因: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岩层和地质构

庐山地理调查实习报告

庐山地理调查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调查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主要是地貌、土壤和植被的概况。 实习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实习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习内容:庐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实习生:地理系级本科函授班张雅芸 一、概况: 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度分——度零分,北纬度分——度分,面积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出名于世。 庐山地处中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面江临湖,山高谷深,具有鲜明的山地气候特征。年平均降水毫米,年平均雾日天,年平均相对湿度,每年月——月平均温度摄氏度,夏季极端最高温度摄氏度。良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庐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 二、分述: 庐山植物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实习内容:调查庐山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构造动态和分布规律。 实习道路:月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含鄱口。沿途认识植物。月日上午:庐山会址——回龙路米处。下午:黄龙

寺、三宝树简易公路。土壤植物综合实习。月日:乘车下山,经秀峰观察常绿阔叶林。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高等植物近种,在钟灵娟秀的庐山,更有集庐山植物景观之大成的璀璨的“山中明珠〞——庐山植物园。 ⒈月日下午:庐山牯岭街——大月山简易公路——植物园,沿途认识植物。其中,庐山牯岭街种植物的科名、属名:①、黄山松:松科、直条型。 ②、扁柏:柏科。③、马挂木:木兰科。④、化香树:胡桃科,落叶阔叶树。 ⑤、金钱松:松科。⑥、小叶柏了树:安息香科、落叶阔叶树。⑦、灯台树:回照科,落叶阔叶树。⑧、大花金鸡菊:菊科。⑨、胡桐树:胡桐科。⑩、红豆杉、柳杉和冷杉:三尖杉科。其次,庐山植物园种植物科名、产地和用处:①、白花杜鹃:杜鹃花科,原产江西、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用处:欣赏。②、杉木:杉科,原产河南、安徽、广东、广西。用处:材用。③、金缕梅:金缕梅科,原产广西、湖北、江西。用处:欣赏。 ④、山茶:山茶科,原产云南。用处:欣赏及药用。⑤、平枝荀子:蔷薇科,原产陕西、四川、云南。用处:欣赏。⑥、南方铁杉:松科,原产安徽、浙江、福建、湖南。用处:材用及欣赏。⑦、青杆:松科,原产河北、山西、陕西。用处:材用及欣赏。⑧、厚皮香:茶科。⑨、日本木槭:原产日本,用于欣赏。⑩、么锦杜鹃:杜鹃科,原产云南、贵州、江西。用处:欣赏、花作为药用。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程度地带是常绿阔叶林,

地理(庐山)实习报告

地理〔庐山〕实习报告 地理〔庐山〕实习报告 目录 一、实习时间3 二、实习目的3 三、实习内容3 四、庐山概况3 五、实习内容3 【气象篇】3 【地质地貌篇】4 【植物篇】7 【土壤篇】8 六、实习感想10 庐山实习报告 实习时间:2021.7.1-2021.7.6 实习地点:江西庐山北部

指导老师:贾玉连老师,刘春燕老师,郑院长老师,曹禺老师实习目的 与要求:通过野外实习熟悉并学会应用地理测量工 具;熟悉庐山的气象气候及地区差异,并对气候垂直地带性精心观察; 熟悉庐山的土壤类型及组成,结构及分布规律;了解庐山地质构造, 地貌类型,并分析其原因;熟悉庐山的植物,植物类型和植物分布. 实习工具:罗盘,地质锤,铁锹,样品带,皮尺,剪刀,记录 本,笔,干湿球温度计,气压表,比色卡. 实习内容:熟悉庐山地区地形地貌及根本构造. 观察褶皱和断层构造地形,向斜谷,向斜山,单面山. 观察山地河谷地貌,了解河流形成与地质地貌关系,如河流袭夺,悬谷. 观察庐山土壤,红壤,黄壤,山地棕壤,山地黄壤,网纹红土,山地黄棕壤等土壤剖面. 熟悉庐山植被类型,进行植物群落样方调查,了解植物生长与 周围环境关系. 了解庐山独特气候气象和自然环境关系,及对庐山居民的影 响. 实习路线:7.1牯岭-气象局-月照松岭 7.2 牯岭-月照松岭-天桥-锦绣谷-仙人洞-龙首崖 7.3 汉口峡-大月山水库-大月山-五老峰-植物园 7.4 香山支一路-博物馆-黄龙潭-乌龙潭-黄龙寺路旁 7.5 植物园-含鄱口

7.6 王家坡-好汉坡 庐山概况:庐山位于赣北,扼长江,鄱阳湖,处于赣、鄂、皖 交界处,地理位置:115.8333-116.1667 E,29.4667-29.75 N;最高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为东北-西南走向,庐山地质地貌复杂, 植被保存较好,风景秀丽,为世界地质公园,也是国内五教祈福圣地, 避暑胜地. 庐山气候气象概况:〔二〕庐山气象站: 海拔:1164.5m 地理坐标:11559E 2934N 气象站的选址: 1、选在开阔地带; 2、风向、风速标杆要在10m以上. 庐山位于长江中下游,亚热带湿润气候,山地气候明显,年均温11.6摄氏度,夏季极端高温32摄氏度,极端低温16.8摄氏度,年降水量2021mm,日照时数1715.3小时,风大多无,大风达100天, 年均雾XXXX年积雪日30天,积雪深可达66厘米. 海拔600米以下,庐山是亚热带湿润气候,海拔600-800 之间,庐山是山地暖温带气候,海拔800-1000之间,是山地中温带气候,海拔1000米以上是山地温带气候. 近五十年来,庐山年均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1998年后气温持 续偏高.但极端高温和极端低温为打破过去记录,80年代以 前,庐山气温较稳定,周围地区气温波动大,原因是良好的植被维护了稳定气候

野外考察植物实习报告

野外考察植物实习报告(总6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野外考察植物实习报告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野外考察植物实习报告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计调人员即要具有正常作业的常规手段,还要善于学习,肯于钻研及时掌握不断变化的新动态、新信息,以提高作业水平,肯下工夫学习新的工作方法,不断进行“自我充电”,以求更高、更快、更准、更强。如要熟练掌握宾馆饭店上下浮动的价位;海陆空价格的调整,航班的变化;本地新景点,新线路的情况,不能靠“听人家说”,也不能只靠电话问,应注重实地考察。只有掌握详细,准确的一手材料,才能沉着应战,对答如流,保证作业迅速流畅。 这一次我们要走到野外中了,我们要到山上去采集标本,进行实习了,这一次实习根本不同于以往,所以我们感受到了更多的刺激,我觉得我应该做出更多的努力,因为这样的机会大学中只有一次,错过了就没机会了,我相信我会做好的! 实践地点:江西省庐山 实践人员: 实践用具:数码相机一台,每位成员备用记录用的笔记本和笔等 本人性格开朗热情,诚实可靠、为人随和、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进取心,有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在工作期间表现一直良好,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服从公司领导的安排,完成任务。若贵公司给予我机会,我相信我会做好。谢谢

实践方法:1. 查阅现有资料,了解庐山的植物多样性及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2. 实地考察,分门别类地记录,采集标本并拍成照片 3. 成员之间互相交流讨论,整理材料,分析记录成果并总结。 在xx县地理同样不参加中考,学校没有专业的地理教师,学校的相关设施也不齐全,地理在教学上一直处于半空白状态。但地理是一个兼容败家的学科,生活中的地理又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观察生活中的地理,探索地理的奥秘变成了我又一项重大任务。 本次活动的开展主要是让广大的同学了解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植物种类的多样性的破坏可以引发生态性“灾难”的后果,结合生态旅游关注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让广大的同学乃至整个社会认识到植物种类多样性的重要,并且通过庐山生态环境的调查和开展校园图片展活动让我们能够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能有更大的热情和动力去保护我们的大自然母亲。另外,通过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增强了集体观念,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同时开阔眼界,了解祖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美丽的大好河山,从而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爱专业、爱祖国的情怀。 指导老师: 实践时间: 20xx年X月XX日至X月XX日 辨认测量:①学会了怎样利用色环来读电阻,然后用万用表来验证读数和实际情况是否一致,再将电阻别在纸上,标上数据,以提高下一步的焊接速度;②学会了怎样测量二极管及怎样辨认二极管的“+”,“—”极,③学会了怎样利用万用表测量三极管的放大倍数,怎样辨认三极管的“b”,“e”,“c”的三个管

庐山植被与土壤

浅析庐山的植被与土壤 实习地点:庐山,位于中国江西省北部,东经115度52分——116度零8分,北纬29度26分——29度41分,面积302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地带面积500平方公里.北濒一泻千里的长江,南襟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大江、大湖、大山浑然一体,险峻与秀丽刚柔相济,素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 主要内容:庐山的植被与土壤.庐山植物概况、主要植被类型及组成、结构动态和分布规律.庐山土壤地带性分布;庐山非地带性土壤;庐山土壤的分布规律. 一、植物概况: 庐山植物区系特征.庐山植物分布种类及丰富,据初步统计有2231种,1019属,其中蕨类植物41科83属217种,裸子植物9科34属94种,被子植物154科902属1017种,庐山野生植物中有不少的稀有和珍贵的植物,野生种的比例相当高,达91.8% .由表 1 可以看出庐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1热带、亚热带植物种类丰富,特别是亚热带种类是庐山植被的主要成分. 2温带、热带区系成分的渗入,反映了庐山植物区系过渡性的特点. 二、庐山群落类型: 庐山在自然植被上,由于它地处中亚热带,海拔1400多米,属于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离海700公里左右,在植被分布上,其水平地带是常绿阔叶林,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分异,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导致植物群落类型多种多样.从大的方面来分,主要分为两部分:阔叶林和针叶林. 一、阔叶林

在庐山,常绿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也有着广泛的分布.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叶光亮、革质、墨绿色、而落叶阔叶林夏绿阔叶林叶薄、草质、淡绿色. 1、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海拔一般为700米或800米以下.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洞、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我们实习所看到的主要是秀峰那一个点. 2、落叶阔叶林:分布在海拔1000或1100米以上.地带性植被类型的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 3、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分布在海拔700或800至1000米西北坡或1100米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林两种植被类型之间的过渡带.目前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1乔木: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白楠等.落叶树种有锥粟、四照花等.2灌木:有细齿叶柃、钩樟、红脉钩樟、山鸡椒等.3草本:主要有淡竹叶、沿阶草等. 二、针叶林: 1.黄山松群落:分布在牯岭,属于落叶阔叶林的一个群落.黄山松,又名台湾松,它属于阴性树种,耐低温,能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一般分布在海拔800或850米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米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我们所看到的绝大多数都是人工再种的,它属于松科,裸子植物.黄山松与广东的马尾松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黄山松枝条平直生长,主茎与枝条成直角,而马尾松成锐角.马尾松的叶子两伸为一出,较长、细.而黄山松的叶子也是两伸为一出,但较短、粗. 2.扁柏林:扁柏是一种针叶松,呈塔尖状,叶子呈鳞片状.庐山典型的扁柏林主要分布在海拔约1050米的回龙路旁.我们在回龙路1000m处,作了扁柏林的样方抽查.扁柏林分布在山坡中部、上部或山脊平坦处.对土壤适应性,能耐中性和微碱性,耐干旱瘠薄.庐山扁柏林多分布在东谷回龙路两侧,西谷如琴湖西测.我们所看到都为树干通直的纯林.扁柏属于松

庐山实习报告植物

庐山实习报告植物 庐山实习报告 ---植被土壤水文篇 一、庐山地域概略 庐山植物质源丰富,丛林覆盖率达 %。高等植物近 3000 种,散布有野生观 赏植物 528 种,,乔木类 138 种,灌木类 140 种,藤木类 52 种,草本类 198 种。按中国亚热带自然历史条件,联合庐山地域地貌种类,其自然植被应当是丛林, 主假如阔叶林。庐山因为山地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很多植物比平原更有条件保留下来。庐山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发源古老和南北植物区系成分交汇过渡等征。 庐山地域水资源丰富,有着丰富的降水、地表水甚至地下水。庐山地域的沟谷水系自成系统,各以庐山为源,流归江湖。山顶山行行宽谷经过河流袭夺作用而交流,下切 V 型谷多瀑布跌水转入山侧深沉的峡谷。在庐山景区多借袭夺弯筑坝 蓄水成湖,并建给排水系统调理用水,或借以发电增补供电,同时增添了水体风光旅行。 庐山在天气上处于中亚热带的北缘,这决定了本区山地土壤垂直带谱的性 质,形成丘陵平原的红壤——山地黄壤——山地棕壤的垂直带谱,同时,因为其独到的形成过程和地理地点的差别,土壤的种类也变的多种多样。 二、实习线路 8月 29 日:植物园 8月 31 日:卢林大桥 - 交芦桥 - 三宝树 8月 01 日:三叠 泉三、实习内容 实习点 1 庐山植物园 庐山植物园创立于 1934 年,原称庐山丛林植物园,位于庐山东谷大月山和含鄱岭之间,地处北纬 29°51’,东经,东经 115°59’,海拔 1000-1300 米,,是一座亚热带高峰植物园,也是中国第一座正规的、供植物科学研究的植物园。 常有的植物种类 1.鹅掌楸,中国独有的珍稀植物,鹅掌楸为木兰科鹅掌楸属落叶大乔木。

庐山实习报告,武大资环

庐山实习报告,武大资环 2)崩塌地貌天桥现状的形成,龙首崖的断层陡崖地貌以及五老峰南翼断裂都是典型的崩塌地貌。 3)滑坡此次实习沿途看到的一些防滑坡措施说明,庐山地区也存在较为普遍的滑坡现象。如庐山直升机场旁有一防滑坡带。草地破公路旁有滑坡监测装置; 东谷河西路旁有防滑坡和锚索。 3、庐山的植被3.1植被概况庐山植物种类丰富,区系成分复杂。初步统计出,本区分布有野生维管束植物2004种,隶属于843属187科。庐山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向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类型,植被垂直分布比较明显。主要植被类型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于南坡海拔700m以下,北坡600m以下。在南坡海拔700一1000m和北坡600m—900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南坡海拔1000—1250m和北坡900—1150m分布温带落叶阔叶林。海拔1300m以上,往往为次生灌丛和山地草甸所占据。 植被的分布,是受热量和雨量的影响.庐山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在植被类型上是以亚热带植被类型为主,兼有温带植被类型,而在垂直分布上明显地反映出亚热带低山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一,南坡为例(见图1).3.2植被知识1)植被样本调查取样方法:草本植物取样面积1mX1m;灌木5mX5m; 乔木10mX10m。 测乔木树径(胸径):在距地约1.2m处测量测树高:在相距一定水平距离d 处,观测树顶的仰角α。若仪器或测量者高h,则树高H=d/tanα+h测树龄:树龄不能准确测量,因为树的不同部位测量结果是不同的。通常采取的方法是用空心钻,插入树身中,在取出物中数年轮。但年轮也不能准确反映树木年龄,因为年轮不一定是一年长一轮,在气候恶劣条件下,树木有可能休眠或者生长变缓; 而在气候条件十分适宜时树木也有可能一年长几个年轮。 2)植物分类木本:植物体木质部发达,茎坚硬,多年生。木本植物因植株高度及分枝部位等不同,可分为: ①乔木(tree)高大直立的树木,高达5米以上,主干明显,分枝部位较高,如松、杉、枫杨、樟等,它们有常绿乔木(evergreentree)和落叶乔木(deciduoustree)之分。 ②灌木(shrub)比较矮小,高在5米以下的树木,主干不明显,分枝靠近茎的基部,如茶、月季、木槿等,有常绿灌木及落叶灌木之分。 ③半灌木(亚灌木sub-shrub)植物多年生,但仅茎的基部木质化,而上部为草质,冬季枯萎,如牡丹。 一片次生荒地中最先生长的是一年生草本,逐渐过渡为两年生草本,再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再几年后灌木开始生长,最后过渡到乔木。 草本:木质部不甚发达的草质或肉质的茎,而其地上部分大都于当年枯萎的植物体。但也有地下茎发达而为二年生或多年生的和常绿叶的种类。 藤本:茎细长,缠绕或攀援它物上升的植物。茎木质化的称木质藤本。茎草质的称为草质藤本。 3)植被特征鉴别通常植被的鉴别是根据植物各部分的特征在植物图鉴中进行检索。主要是通过茎,叶,花等进行鉴别。 茎:直立茎、缠绕茎(分左旋,右旋)、匍匐茎、平卧茎(如西瓜)叶:①叶序:互生、对生、轮生、簇生②叶形:根据叶子的长宽比例,以及最宽的部位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