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控制网CPI、CPII施工复测

平面控制网CPI、CPII施工复测
平面控制网CPI、CPII施工复测

平面控制网CPI、CPII施工复测

1 一般规定

1.1 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会同设计单位参加由业主组织并有监理单位参与的控制桩和测量成果资料交接工作。

1.2 施工单位应对设计单位交付的CPI、CPII平面控制网进行同精度复测。

1.3 为确保高速铁路轨道的线性,相邻施工标段、相邻施工单位之间应共同协商并现场确认交界处附近的同一对CPI平面控制点和同一个水准点作为搭接和公共点进行复测。双方应签订共用控制点协议并使用满足精度要求的相同坐标成果。

1.4 线下工程开工前或至迟在结构工程施工前应完成CPⅠ、CPⅡ控制点的复测工作。

1.5 基础平面控制网CPⅠ应采用GPS测量。线路控制网CPⅡ宜优先选用GPS测量,也可采用常规导线测量。

CPⅠ控制网和复测工作一般宜单独进行。当接收机数量较多时,也可和CPII的复测同时进行,但应分别处理数据。CPII的复测与加密工作可以同时进行,但加密点的数据处理应在完成CPII数据处理的基础上进行。

1.6平面控制网布网要求应按表1.6规定执行。

表1.6 控制网布网要求

1.7 平面控制网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1 GPS测量的精度指标应符合表1.7-1的规定。

表1.7-1 GPS测量精度指标

2 导线测量的精度及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7-2的规定

表1.7-2 导线测量的精度及主要技术指标

1.8 测量仪器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GPS接收机:CPI控制测量应采用双频接收机,CPII控制测量可采用单频接收机,其标称精度应不低于5mm+1×10-6 ×D;同步观测的接收机数量应不少于3台。

2 全站仪标称精度应不低于2″,2mm+2×10-6 ×D。

1.9 GPS测量外业除应遵照《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满足表1.7-1和表1.9的要求。

表1.9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1.10当CPⅠ、CPⅡ复测与设计的坐标X、Y较差超过20mm、时应再次测量确认;当核实复测精度符合相应等级要求后,应将复测成果报设计单位认定。满足精度要求时,应采用设计成果。

2 基础平面控制网CP Ⅰ复测

2.1 复测CP Ⅰ时应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并组成三角

形或大地四边形相连的带状网。

重复观测时应重新对仪器进行整平对中一次,一般需

要在180度方向上。

联测CP0时,可将其纳入CPI 控制网。每个CP0最好有三个方向与之相连。

2.2 用于基线解算的起算点的WGS -84绝对坐标精度应不低于15m ,各时段的基线解算应采用同一起算点推算所得WGS -84坐标。解算的基线向量结果应满足该仪器以及解算软件的质量指标。

2.3 完成基线向量解算后,应检查同步环和独立环的闭合差以及重复观测基线的较差,并应符合表2.3的规定。表2.3 基线质量检验限差表

注:σ—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σ=

当使用的接收机标称精度高于等级规定的a 、b 值时,应采用接收机的标称精度计算σ。

n —闭合环边数。

当闭合环由长短悬殊的边组成时,宜按边长和等级规定的精度计算每条边的σ,并按误,计算环闭合差的限差。

表2.4最简独立环或附合路线边数的规定

2.4 坐标转换时,应使用WGS-84参考椭球参数为基础,采用工程椭球直接投影法将大地坐标系转换为高斯平面坐标系成果。复测后的坐标计算应使用与设计坐标系相同的基准,如中央子午线经度、坐标系投影面高程和高程异常值等。

2.5 CPⅠ控制点复测成果与设计成果比较可采用点间距离、方位、坐标比较的方法,以判别控制点是否满足精度要求。当X、Y坐标较差超过限差20mm时,应再次测量确认。

CP0联测:作为CPI基础控制网的起算基准,如果有WGS-84坐标则可与设计坐标直接比较。一个CP0点,仅作为CPI控制网的位置起算基准坐标,需要提供(设计)WGS-84三维坐标,尺度基准需要顾及;有多个CP0点,作为约束平差的条件,位置、方位、尺度基准都可以解决,一般软件需要的是二维平面坐标;如果跨投影带,则需要分别提供各投影带的二维坐标作为约束条件。

没有联测CP0点时,需要对作为起算数据的CPI控制点的兼容性进行检验,然后作为约束条件进行平差,但处理总归不够严密。

长标段施工建议处理方法:

复测时由施工单位按测量技术方案、精度要求分段进行GPS测量,距离CP0近的,需要联测CP0,提供合格的基线向量结果数据,然后各标段统一处理联测了(1个以上)CP0点的GPS网。设计单位应提供相应的基准参数。

兼容性检验方法:选取测网两端附近的两对CPI点,检查基线的距离、方位,相邻边的距离较差满足(2S/17万)、方位较差满足1.8”,则可以作为约束条件;或使用约束平差分析法、应变分析法。

2.6 复测结果比较表:

CPI、CPII坐标比较表

注:CPII坐标限差也按20mm计

相邻CPI点对比较表

序号起

点终

设计

距离

(m)

复测

距离

(m)

较差

(mm)

限差

(mm)

方位

较差

(“)

(“)

1

注:距离较差限差按2√2*S/170000,方位较差限差按1.3”*2√2=3.7”。

相邻CPII、CPI点比较表

序号起

设计

距离

(m)

复测

距离

(m)

较差

(mm)

限差

(mm)

方位

较差

(“)

(“)

1

注:距离较差限差按2√2*S/100000,方位较差限差按1.7”*2√2=4.8

以下内容引自《铁路工程卫星测量规范》:

7.4 观测

7.4.1观测组必须遵守调度命令,按规定的时间同步观测同一组卫星。当不能按计划到达点位时,应及时通知其它各组,并经观测计划编制者同意对时段作必要的调整,观测组不得擅自更改观测计划。

7.4.2 观测者到达测站后,应先安置好接收机使其处于静置状态。并应在关机状态下连接接收机、控制器、天线、数据链间的电缆。

7.4.3 一般情况下,安装天线应利用脚架直接对中,对中误差应小于1mm;当精度要求较

低时,可用带支架的对中杆对中,观测期间对中杆上的圆水准气泡必须居中;需在觇标基板上安置天线时,应将觇标顶部卸掉,将标志中心投影到基板上,依投影点安置天线。

7.4.4 天线定向标志宜指向正北方向,对于定向标志不明显的接收机天线,可预先设置标记。每次应按此标记安置天线。

7.4.5 天线高应在时段观测前、后各量取一次,其较差小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天线高。当较差超限时,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天线高应根据仪器类型,量取至厂方指定的天线高的部位,并应注明天线高的类型(斜距、垂距)。

7.4.6 经检查,接收机的电源电缆、天线电缆等项连接正确,接收机预置状态正常后,方能启动接收机开始观测。

7.4.7 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应及时将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输入接收设备。观测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并记录卫星变化的升落时刻、各通道的信噪比、接收信号的类型和数量、卫星信号质量、存储器余量与电池余量等。

对特殊的变化过程(如刮风、下雨等作业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仪器显示的警告信息及处理情况等均应作必要的记录。卫星测量手薄(见附录G)中的内容应逐项填写。

7.4.8 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严禁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接收设备预置参数;改变天线位置;按关闭和删除文件功能键等。

7.4.9 观测员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应防止碰动仪器或仪器受震动。注意防止行人和其它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

7.4.10观测时,使用对讲机应距天线10m以上,使用车载台应离开天线50m以上。

7.4.11 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以防雷击。

7.4.12 观测记录应包括如下内容:

①接收机自动记录的信息包括:相位观测值及其对应的时间、卫星星历参数、测站和

接收机初始信息(测站名、测站号、时段号、近似坐标及高程、天线及接收机编号、天线高)等;

②测量手薄的记录内容应符合本规范附录G的规定。记录手薄中的记事项目应现场填

写,不得事后补记或追记。

7.4.13 经检查,调度命令已执行完毕,所有规定的作业项目已经完成并符合要求,记录和资料完整无误后方可迁站。

7.4.14 外业记录的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1)当天的观测记录数据应及时录入计算机硬盘,并拷贝成一式两份;数据文件备份时,不得进行任何剔除或删改,不得调用任何对数据实施重新加工组合的操作指令。

(2)测量手薄应按控制网装订成册,交内业验收。

8 数据处理

8.3 网平差

8.3.1在基线的质量检验符合要求后,应根据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以所有独立基线构成控制网,以三维基线向量及其相应的方差——协方差阵作为观测信息,以一个点的WGS——84的三维坐标为起算数据,进行无约束平差。

8.3.2平差计算应进行如下检验:

(1)观测值的误差分布是否合理,检验误差是否存在粗差。若有粗差,则剔除该观测值,重新进行平差和检查,直至参加平差的观测值无粗差为止。

(2)控制网方位角中误差、距离相对中误差、最弱点中误差应满足表4.1.1中相应等级规定的精度指标。

8.3.3 无约束平差结束后,应提供各控制点在WGS-84下的三维坐标,基线矢量及其改正数和其精度信息。

8.3.4 联测的大地点和高程点应进行可靠性和稳定性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联测大地点的可靠性检验可采用边长比较法(见附录H),其较差:三等点不应大于每公里±12.5mm,四等点不应大于每公里±25mm;

当联测点数量多于三个时,对三角点间构成的角度也应进行检核,其较差应小于

mβ(mβ按三角点等级选取);

(2)国家三角点检验也可以采用其它适宜的方法(见附录H)。

8.3.5 利用无约束平差后的可靠观测量为基础,在国家坐标系或地方独立坐标系下,进行三维约束平差或二维约束平差。作为约束条件的已知坐标、已知距离、已知方位角、可以作为强制约束的固定值,也可以作为加权约束的可变值。

8.3.6 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与无约束平差的同名基线改正数的较差(dv x、dv y、dv z)应符合式(8.3.6)的规定,否则,认为参与约束的已知坐标、已知距离、已知方位角误差太大,应删除误差较大的约束值,直至下式满足:

dv x≤2σ

dv y≤2σ(8.3.6)

dv z≤2σ

8.3.7 平差结束应输出国家或地方坐标系的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边长、方位角、转换参数及其精度信息。

8.3.8当卫星控制网长度太长、横跨多个投影带,在联测的三角点数量充足时,可采用分区平差。平差时相邻两分网应有一定数量的重合点,重合点在两分网中坐标之差不得大于点位中误差的2倍。

8.3.9 隧道、桥梁控制网应采用WGS-84无约束平差成果计算施工独立坐标。进行无约束平差时,应选取工程始端轴线上的控制点作为的WGS-84起算点,施工独立坐标可采用工程椭

球直接投影法(见附录I )或其它适用的方法计算。

附录H 国家三角点检验

H.0.1 边长法检验

边长法检验是将无约束网平差得到的国家点间的斜距经投影变换到地方坐标系后,与已知的国家点坐标反算边长值进行比较。

(1) 地面倾斜距离归化至参考椭球面的计算

h m ≤6000m △h ≤1000m

① 边长30~100km 时

S=D ′·22

2111223''1)cos 242m A A

D h D t A R R η?++??( (H.0.1-1) ② 边长小于30km 时

S= D ′·2

2'1)24A

D R +( (H.0.1-2) D ′=24

12()(1)28m A

h h h D D D R -??--?+ (H.0.1-3) 式中 S ──参考椭球面上的距离;

D ──地面标志间倾斜距离;

R A ──测边一端点在测边方向上的椭球法截线曲率半径,计算时取R A =6370(km ); h m ──测边两个端点大地高的平均值即 122

m h h h +=; △h ── 测边两个端点大地高之差即 △h=h 2-h 1

21η── 22211cos e B η'=?

t 1 ── t 1=tanB 1

A 1──测边的大地方位角

B 1──测边一端点的大地纬度

e ' ──参考椭球第二偏心率

(2) 椭球面上距离化至高斯平面上的投影计算

242

224()(1)22424m m o m m m

y y y S S R R R ?=?+++ (H.0.1-3)

m m

R = (H.0.1-4) 式中 y m ──测边两端点y 坐标的平均值,精度为0.1m ;

△y ──测边两端点y 坐标之差(m );

R m ──相当于测边两端点纬度平均值的平均曲率半径(m );

a ──参考椭球长半轴(m );

e ──参考椭球第一偏心率;

B m ──测边两端点纬度的平均值

S O ──高斯面上的距离

H.0.2 附合路线闭合差法

在两已知点之间选择一条连接它们的若干向量,形成附合路线,计算附合路线的坐标闭合差。若闭合差超过了按观测精度和基准点坐标应有的精度计算的限差(ΔW X 、ΔW Y ),则认为基准点精度较差或点位发生了变化:

ΔW X =ΔW Y <22

23??? ??+??? ??m L n λ (H.0.2-1) 式中: n —— 路线边数

λ —— 相应等级规定精度,λ=±(a +b·D)

L —— 两基准点间的间距

m —— 两基准点相对精度分母

H.0.3 尺度比变化法

按组合法将已知点分成几个组,各组按下式分别求取尺度参数:

K=()()

1222

222-?+?+??+?+?∑∑G G G L L L

Z Y X Z Y X

(H.0.3-1) 式中:△X L 、△Y L 、△Z L —— 在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增量

△X G 、△Y G 、△Z G —— 在WGS-84坐标系中的坐标增量

已知点按下式计算空间直角坐标:

????

??????-=?+-?=??+=??+=B e a N B H e N Z L B H N Y L B H N X 222sin 1sin ))1((sin cos )(cos cos )( (H.0.3-2)

若各组求得的尺度比参数K 呈现一致性,说明地面点间兼容性良好,否则说明地面点间的相互位置发生了变化或有粗差。

H.0.4 约束平差分析法

用二个已知点作起算,其余点待定作检查,求得的坐标与原坐标的差值作比较,坐标较差明显偏大者,点位存在问题。另外,以GPS 网约束平差前、后的单位权中误差及边长、方位角的精度进行比较分析:

①同名基线改正数有很大差异,则起算数据不合理。

② 边长相对中误差、方位角中误差、点位中误差结果应相近。否则有可能是引人了不合理的已知点。

③ 尺度比参数≤10-5

时,GPS 网兼容性较好,反之,则说明参与平差的某一个已知点肯定有问题。

经分析,确定所怀疑的控制点,用筛选法剔除不兼容的点。

3 线路控制网CPⅡ GPS复测

3.1 复测线路控制网CPⅡ的构网应以边联方式为主,组成大地四边形、三角形,并附合到就近的CPⅠ控制点上。

3.2 CPII基线解算、

基线质量控制、坐

标转换等应按照

基础控制网CPⅠ

复测处理的方法

和要求进行。控制

指标按C级网精

度要求。

3.3 计算复测控

制网平面坐标时,采用满足精度要求的CPI控制点数据对CPII进行约束平差。

3.4 当复测与设计的坐标X、Y较差超过20mm时,应再次测量确认。

4 线路控制网CPⅡ导线复测

4.1 线路控制网CPII的复测和加密测量可同时进行。

4.2 导线水平角观测应采用方向观测法。导线边长测量应进行仪器加常数、乘常数和气象改正,距离应归算至工程设计的投影高程面上。导线水平角、距离、竖直角观测应满足表4.2-1和表4.2-2的相关规定。

表4.2-1 导线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及限差规定

表4.2-2 导线测边技术要求和限差规定

4.3 导线的测角精度和测边精度估算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测角中误差应按下式估算:

??

????=n f f N m βββ1 (4.3-1) 式中:f β——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的角度闭合差(″)。

n ——计算f β时的测站数。

N ——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

2 测距中误差应按下式估算: ()2

2D b a m D ?+= (4.3-2) 式中:a —固定误差(mm )。

b —比例误差(mm/km )。

D —测距边长度(km )。

4.4 CPII 导线复测和加密控制导线测量的测角精度、测边精度、以及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的限差和方位角闭合差的限差,应符合表1.7-2的规定。CPII 复测和加密控制导线的外业结束时,应进行上述各项精度和限差的检验。

4.5 平差时,应将CPII 作为附合导线在CPI 的约束下进行平差。CPII 复测的平差成果满足精度要求后,再对加密点进行平差。

按验后精度估算的CPII 相邻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14mm 。CPII 加密点相邻点位中误差不应大于7mm 。

4.6 完成CP Ⅱ控制导线复测后,应将复测成果与设计单位成果进行比较。复测与设计的导线水平角、导线边长和导线点坐标较差的限差应符合表4.6的要求。

表4.6 CP Ⅱ导线复测成果限差要求

4.7 当复测结果不能满足表4.6各项限差要求时,应再次测量确认。

5 提交的测量成果报告

5.1 平面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工程概况、复测范围、设计CPI、CPII控制网概况、测量时间等情况。

2 CPI控制网测量网形略图、CPII测量网形略图。

3 测量仪器、人员情况。

4 测量外业作业情况(技术指标)与测量结果(含闭合环、重复基线检核)。

5 网平差与后处理结果(基准数据的采用与检验、基线边改正数与精度、无约束和约

束平差坐标及其精度、基线边距离和方位及其精度等)。

6 复测与设计成果比较结果(坐标、距离、方位等)。

7 复测结论。

8 标段搭接测量用桩协议。

9 主要测量人员的专业证书、仪器检定证书、测绘资质附件。

以下引自《铁路工程卫星测量规范》章节:

6 成果资料提交

6.0.1 卫星测量任务完成后,应完成如下成果文档资料:

①卫星网技术设计书

②卫星控制测量成果书

6.0.2 卫星网技术设计书主要内容应包括:

⑴任务来源,工作量、测区概况、采用的作业技术标准;

⑵测区既有国家三角点,水准点及其它控制点资料情况,既有资料精度及可靠性评价

和利用方案。控制网坐标系设计、不采用国家统一坐标系时既有大地点坐标的转换、控制网WGS-84坐标转换为国家统一坐标系坐标或者独立坐标系坐标的方法。

⑶控制网方案设计:以独立基线矢量形成控制网的图形,设计既有国家三角点联测方案。

⑷设计控制网精度等级、标志埋设规格,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数据处理的要求。对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应采取的措施,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⑸工作计划安排;参加测量作业的人员,预计任务的完成日期等。

⑹附件:既有资料成果表、控制网设计图。

6.0.3卫星控制测量成果书的编制应包括如下内容:

(1)测量说明:任务依据、工程概况、测区概况、测量日期、采用基准(坐标、高程)、作业技术标准、既有资料利用情况、作业方法、测量精度,数据处理及质量检验情况、无约束平差WGS-84起算点的三维坐标、约束平差的基准值(X、Y、H)、独立坐标系的建立方法及相关参数、对控制网的评价以及成果使用注意事项等。

(2)平面控制网图:控制网示意图和控制网布置图。控制网布置图应包括控制网范围内的地形、点位布设、线路方案、起讫里程、沿途主要地名、交通道路等。

(3)基线处理成果及质量因子、WGS-84三维无约束平差的控制点三维坐标成果及点位精度、基线的坐标方位角、边长及精度等。

(4)控制网成果(地方坐标系或独立坐标系):包括点名、平面坐标、坐标中误差、点位中误差、坐标方位角及精度、边长及精度等。

隧道控制测量,还应提供隧道理论中线选择、施工数据推算成果、横向贯通误差预计以及对洞内测量的建议。

桥梁控制测量,应提供桥轴线的长度测量中误差,施工放样数据及建议等。

⑸控制点点之记。

(6)附表:包括基线质量因子、同步环、异步环检验统计表、重复边检验、国家三角点检验表、WGS-84及地方坐标系(1954年北京坐标系、1980西安坐标系、独立坐标系)下的方位角和边长精度、仪器检定资料。

9.0.6 原始数据、基线矢量处理结果、平差计算成果书中的全部结果,技术设计书、控制成果书等电子文件均应储存在磁盘上并刻录至光盘上保存,与原始手薄记录一起上交存档。

控制网复测报告(定稿)

xxxxxxxx工程 工程控制网测量报告批准: 审核: 编制:

xxxxxxx经理部二O一八年六月

目录 一、任务目的................................................................................................................................................................... - 1 - 二、测区概况................................................................................................................................................................... - 1 - 三、已有资料................................................................................................................................................................... - 1 - 四、编制依据................................................................................................................................................................... - 1 - 五、控制网复测任务...................................................................................................................................................... - 1 - 六、控制复测................................................................................................................................................................... - 2 - 七、新增加密点测绘...................................................................................................................................................... - 2 - 八、成果及控制点点位图............................................................................................................................................. - 3 -

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水利施工施工测量控制 网方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工程 施 工 测 量 控 制 网 方 案 编制单位:上海闵富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日期:2016年3月 目录 施工测量控制网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闵行区浦江镇2015年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工程位于闵行区浦江镇南部,涉及交大浦江低碳基地、汇北村和北徐村,灌溉面积为656亩,其中菜田灌区140

亩,粮田灌区516亩。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泵站、地下埋管、道路、排水明沟、窨井、渡槽、放水口等设施。其中:翻(新)灌溉泵站2座(翻建1座、新建1座)、改建灌溉泵站1座、低压输水管道7116米、衬砌明沟3654米、倒虹吸7座、渡槽1座、混凝土道路11819平方米、平整土地98.80亩,疏浚引水河道土方7842.75立方米。 我公司确定本工程的工期为105日历天,按建设单位要求的工期完成。我公司拟定计划开工日期为2016年4月10日,竣工日期为2017年1月15日。 二、测量放样依据 (1)设计施工图 (2)工程师提供的施工范围内的等级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的基本数据 (3)《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197-2013) (4)有关测量的施工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5)施工组织设计 三、施工测量网布设 由于目前正处于工程前期准备阶段,所以工作相当繁重,加密控制网的布设以简单,高效,实用为原则。考虑到在本标施工区域内设了已经建好的观测墩,为了提高加密控制点的密度,方便施工,将对能利用的观测墩进行联测。 3.1次级加密控制测量 对于次级平面加密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灵活采用闭合、附合导线法,测边测角前方交会法和极坐标法进行加密;对于次级高程控制网点(临时工作基点),根据施测精度要求,采用三角高程观测法(对向观测)进行加密。 3.2 控制点埋设 控制点均现浇混凝土桩;加密的永久高程工作基点埋设不锈钢水准标志。至于临时测量点则灵活地采用插筋或坚硬基岩上设点的形式设置。 3.3控制测量的作业流程

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引黄入冀补淀工程衡水冀州段控制网复测加密成果报告一、概述 本标段位于河北衡水冀州境内,大型建筑物三座(东羡节制闸、冀马渠引水闸、东羡涵洞),桥梁四座,大小建筑物总共7座。 二、测量时间及作业依据 1、我项目部于2015年12月12日进行外业观测并作数据校核,并与2015年12月24日进行内业计算。 2、施测依据 本次对施工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依据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工程河北直管段E级GPS网成果表》。引用的技术要求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 3、《水利水电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00 4、《国家三、四等水准规范》GB12898-1991 三、平面及高程系统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统,3°分带。 高程采用1985高程基准。 四、控制测量 1、平面控制测量

(1)、我项目部测量队在工区内共复测业主、监理提供的《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直管段衡水冀州段E级GPS网成果表》中的6个控制点,并根据现场情况做了24个GPS加密控制点。 (2)、平差处理 1)、平差软件:平面控制E级GPS网采用南方公司的南方GPS数据平差软件进行解算,技术指标按《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执行。 2)、基线统计:外业观测结束后首先对观测基线进行处理,当基线满足限差要求时,说明组成基线向量网的所有基线解算质量合格、成果可靠。否则,需删除不好的卫星、时间段,并剔除含有粗差的基线边,不让其参与平差。 3)、平差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控制网三维无约束平差,以评定网的内部附合精度。 4)、约束平差以E023、E028两个点为起算数据,在1954年北京坐 标系下,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参数,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二维约束平差。 2、高程控制测量 (1)、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导线测量。 五、测量仪器设备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在现代工程施工建设中,工程控制网的建立是各项工程顺利进行的首要任务。工程控制网的作用是为工程建设提供工程范围内统一的参考框架,为各项测量工作提供位置基准,满足工程建设不同阶段对测绘在质量(精度、可靠性)、进度(速度)和费用等方面的要求,工程控制网也具有控制全局、提供基准和控制测量误差累积的作用。 施工单位作为工程的建设者,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和施工技术要求,将图纸上设计建(构)筑物平面位置、形状和高程,在施工现场标定出来,这种标定工作称为施工放样(或称测设)。施工放样也可以说是将图纸上的建(构)筑物放到地面上去的工作过程。首先根据工程总平面图和地形条件建立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控制网点在实地定出各个建筑物的主轴线和辅助轴线;再根据主轴线和辅助轴线标定建筑物的各个细部点。采用这样的工作程序,能保证建筑物几何关系的正确,而且使施工放样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避免误差的累积。 工程测量控制网一般建网顺序为:确定控制网的等级→确定布网形式→确定测量仪器和操作规程(国家和行业规范)→在图上选点构网,到实地踏勘→埋设标石、标志→外业观测→内业数据处理→提交成果。 目前,除特高精度的工程专用网和建设安装控制网之外,绝大多数收集工程控制网都可采用GPS定位技术来建立。 如何将现代卫星测量技术与地面测量技术相结合、取长补短显得非常重要。 施工控制网根据施工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一般来说,建筑和厂区控制网布设成矩形控制网,即所谓的建筑方格网;对于地形平坦但通视比较困难的地区,则可采用GPS与全站仪相结合布设的导线网;对于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岭地区(如水利枢纽)及跨越江河的工程,一般采用GPS网或边角网,对于线状工程(如铁路和公路)多采用GPS 与全站仪相结合所布设的导线网;地下工程一般采用导线测量。 目前在平坦、不隐蔽地区采用GPS实时动态定位放样已经成为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它的优点是:放样速度快、成本低、10——20KM只需一个参考站。但要求定位精度较高的工程还达不到要求。全站仪是目前施工单位使用最频繁、最多的仪器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既能测距又能测角,并且内置了放样程序,内存大,可将室内计算的放样元素存在仪器内。在野外,可根据放样程序用极坐标法放样并检核与设计坐标的差

控制点复测报告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本工程在重庆市万州区属于三峡库区中心,东经107°55′22〃-108°53′25〃,北纬30°24′25〃-31°14′58〃。设计修建位于万州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北接机场路,南接万川大道,交通较便利。江南新区位于万州城区以东,东依毡帽山,西傍长江,南起五桥河,北至晒网坝,江南新区以行政文化、旅游服务、商务商贸及港口物流为核心职能的新城区。其规划面积约为15.62平方公里,远期规划人口达到12万人。 联合坝立交至五桥立交是联系江南新区与百安坝片区的重要交通干道。经万州区政协委员调查,此段道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以下简称主线道路)在高峰时段交通压力较大,尤其是五桥立交拥堵明显。此外,莲花社区居民出行不便,绕行较远,故建议增设分流道,以解决近期居民出行不便、缓解机场路(莲花寺公园路段)与立交节点的交通拥堵现象。并打造由北滨路、长江二桥、南滨路、万川大道以及长江大桥组成的“环湖路”,形成万州特有的城市交通景观新格局。 2、现状道路情况介绍 五桥立交位于万州五桥移民新区,立交分两层,上层为立交桥主体桥梁系,包括环形匝道、匝道桥、高架桥;下层为万川大道,环形匝道内环半径20米。五桥立交通过莲花寺公园路段与联合坝立交衔接,联合坝立交是喇叭形立交,立交主线上跨南滨大道上段。两个立交的连接主线宽14米,双向4车道,无中分带,主线道路由桥梁段及路基段组成,其纵坡为0.3%+8%,其中五桥溪桥梁纵坡是0.3%,五桥立交高架桥梁纵坡8%。五桥立交、主线道路、联合坝立交现状路面结构均为沥青混凝土。 本次拓宽改造位于江南新区联合坝立交与五桥立交之间,主要改造内容是现状道路和桥梁拓宽。根据项目内容分为拓宽改造A段 拓宽改造A段:长约934.669米,此段改造范围是联合坝立交经五桥立交最后至万川大道,拓宽宽度主要分为10米(主线段)、6.25

精密工程控制网测量复测方案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 复测方案 (DIK44+~DIK53+640) 编写: 复核: 批准: 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大连铁路枢纽改造工程SN2标段第二项目部 二零一三年三月

目录 1.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复测技术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已有成果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工作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外业观测的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施工测量控制网建立.docx

4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 放样,又称为测设,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 及高程,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面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实质是将图纸上建筑物的一些轮廓点(特征点)标定于实地上,其工作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是由图纸到地面的过程。 通常,建筑物的设计思路是:首先作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确定各建筑物位置间的相互关 系(也就是各建筑物轴线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围绕主要轴线设计各辅助轴线,再根据辅助轴线 设计各项细部的位置、形状、尺寸等。 因此,工程建筑物放样工作的程序,应该与设计时的情况一样,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 即首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采取这样一种放样程 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的放样工作的紊乱,并且能严格保持各放样元素之间存在 的几何关系。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出厂房主轴线,再确定机械设备轴线,然后根据机械设备轴线,确定机械设备安装的位置。又如放样民用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建筑物外 廓轴线,再确定建筑物内部各条轴线,然后根据建筑物内部各轴线确定房间的形状、尺寸等。建筑物放样的要求 工程建筑物主要轴线放样要求,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它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及建筑区 的地形(主要决定工程量的大小)和地质(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定)情况来决定。例如扩建 的建筑场地上的建筑物的主轴线,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的联系,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主要考虑地形与地质状况。 主轴线的放样,可以根据在建筑区为施工测量专门建立的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进行。 而细部放样一般可根据主要轴线进行,但有时也可以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测量人员应该创造从现场标定的轴线进行细部放样的条件。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尺寸及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施工控制网仅仅用于放样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时,对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并不一定很 高。例如,工业场地上主轴线放样精度为2cm,建立厂区施工控制网时,控制网能够满足这 样的精度要求即可。但是,如果施工控制网除了用于放样主轴线,还用来放样各辅助轴线和 细部结构时,则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就大大提高。例如桥梁的施工控制网,除了用来精

控制测量成果报告

石家庄市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 控制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 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2014年12月 测量技术成果报告 项目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校核: 编写: 主要参加人员:刘晓亭张凯凯张进财张航天 报告编制单位: 中铁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地铁1号线14标段项目经理部

目录 1 概述1 1.1工程概况1 1.1.1地理位置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1 2 技术依据及平面坐标系统2 2.1技术依据2 2.1.1 测量技术依据2 2.1.2 现有成果资料2 2.2平面及高程坐标系统3 2.3测量仪器3 3 导线控制网测量3 3.1导线控制网简介3 3.2导线控制网数据处理4 3.3导线控制网坐标成果表4 4 高程控制网测量5 4.1高程控制网简介5 4.2高程控制网数据处理6 附件1 控制点平面布置图7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1.1.1地理位置 裕华路110kV地铁站输变电工程电力隧道为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配套电缆通道,裕华路110kV主变电站由留村、仓丰两座城市电网高压变电站引入两路110kV电源。 220kV留村站出线,留村站至闽江道已有隧道160米。沿闽江道向西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暗挖隧道,留村—珠峰大街2.2×2.45隧道1415米,断面为2.2×2.45米;珠峰大街—京珠高速隧道1035米,断面为1.9×2.2米;由闽江道沿京珠高速东侧至裕华路主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170米。 220kV仓丰站出线,仓丰站出线沿仓丰路、裕祥路、南二环至雅清街为已有隧道,长度约4900米,自雅清街沿南二环北侧、东二环西侧至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断面为2.2×2.45米;沿槐安路北侧、至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度约1540米,1.9×2.2米;施工井及通风井采用旁引式。由槐安路与京珠高速交口向北沿京珠高速东侧至海世界变电站,新修1回预制直埋沟,长约1570米。 电力隧道路径平面位置图见图2.1。 1.1.2新建电力隧道及施工井概况 留村-闽江道:已有隧道长约160米在建。 闽江道-京珠高速东侧:新修隧道长约2450米,以珠峰大街为界,珠峰大街以东至留村站口隧道断面2.2×2.45米,长约1415米,珠峰大街以西至高速公路东侧隧道断面1.9×2.2米,长约1035米。 闽江道-海世界(留村直出):新修隧道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共计1170米。宽:1.0米高:0.4米。 仓丰-雅清街:已有隧道长约4900米,直墙高约2.6米,净宽2.2米,已有电缆支架,仅敷设电缆。 雅清街-槐安路:新修隧道长约2830米,直墙高2.45米,净宽2.2米。 槐安路-京珠高速:新修隧道长约1540米,直墙高2.2米,净宽1.9米。 京珠高速-海世界(仓丰直出)新修预制直埋沟(跨路预埋直径2米混凝土管)共计1570

施工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技术依据及标准 (3) 3.已有成果资料 (3) 4.精测网复测内容及精度要求 (4) 4.1复测内容 (4) 4.2复测精度总体控制 (4) 4.3复测的具体精度控制标准 (4) 5.外业观测的实施 (5) 5.1高程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7) 5.2平面控制测量作业实施计划 (9) 6.精测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方法 (11) 6.1 高程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1) 6.2 平面控制网复测数据处理和平差 (12) 7.问题处理与复测评判 (14) 7.1 CP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4) 7.2 CPII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3 二等水准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6) 8.精测网复测应提交的成果和资料 (17) 9.测量人员资质和测量仪器检验证书 (17)

1.工程概况 标段项目简介: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站前工程NLZQ-II标施工总价承包设计起点为DK25+540,终点为DK55+530.72,线路正线长度29.991公里。NLZQ-II标段范围内站前工程包括:设计里程范围内的站前工程,包括改移道路、河(渠)道改移及其砍伐挖根、管线路迁移及防护、油燃气管道迁改及防护、通讯线路迁改、电力线路迁改、公跨铁立交桥、取弃土场临时用地,路基,桥梁(不含T梁预制、架设、现浇,包含桥梁支座),隧道,轨道(仅含无碴轨道道床及CPIII测设费用),站场,大型临时设施和过渡工程,以及需要与站前工程同步实施的接触网支柱基础、综合接地贯通电缆等工程,其中:房屋工程主要包括通所道路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站场建筑设备工程主要包括地道(不含照明),站场排水管(沟)、段所平台的土石方及道路工程等 改建铁路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精密工程控制测量网的平面控制网分级布设为:“坐标基准控制网(CP0)、基础控制网(CPI)和线路控制网(CPII)”。精测网的高程控制网为二等水准网。NLZQ-II标段范围内有CPI控制点6个,点号为“CPI047~CPI052(点号连续)”,各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段范围内有CPII控制点2个,点号为“CPII59-3、CPII59-4”,各桩点均保存完好。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段范围内深埋水准点共计2个,桩点均保存完好,本标深埋水准点编号为“XCBM08- XCBM09(点号连续)”,二等水准点7个分别是: CPI047、CPI048、CPI050、BM220、CPI051、BM221、CPII59-3。 中铁四院完成本标范围内精测网控制点交桩工作后,中水十四局南平至龙岩线扩能改造工程NLZQ-II标段精测队在项目经理和项目总工指导下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修改稿)

4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4.1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 4.1.1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 放样,又称为测设,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面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实质是将图纸上建筑物的一些轮廓点(特征点)标定于实地上,其工作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是由图纸到地面的过程。 通常,建筑物的设计思路是:首先作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确定各建筑物位置间的相互关系(也就是各建筑物轴线间的相互关系),然后围绕主要轴线设计各辅助轴线,再根据辅助轴线设计各项细部的位置、形状、尺寸等。 因此,工程建筑物放样工作的程序,应该与设计时的情况一样,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即首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采取这样一种放样程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的放样工作的紊乱,并且能严格保持各放样元素之间存在的几何关系。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出厂房主轴线,再确定机械设备轴线,然后根据机械设备轴线,确定机械设备安装的位置。又如放样民用建筑物,则首先放样建筑物外廓轴线,再确定建筑物内部各条轴线,然后根据建筑物内部各轴线确定房间的形状、尺寸等。 4.1.2 建筑物放样的要求 工程建筑物主要轴线放样要求,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它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及建筑区的地形(主要决定工程量的大小)和地质(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定)情况来决定。例如扩建的建筑场地上的建筑物的主轴线,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的联系,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主要考虑地形与地质状况。 主轴线的放样,可以根据在建筑区为施工测量专门建立的控制网——施工控制网进行。而细部放样一般可根据主要轴线进行,但有时也可以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测量人员应该创造从现场标定的轴线进行细部放样的条件。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形状、尺寸及放样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施工控制网仅仅用于放样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时,对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并不一定很高。例如,工业场地上主轴线放样精度为2cm,建立厂区施工控制网时,控制网能够满足这样的精度要求即可。但是,如果施工控制网除了用于放样主轴线,还用来放样各辅助轴线和细部结构时,则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就大大提高。例如桥梁的施工控制网,除了用来精

控制点复测成果实例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 望谟至安龙段 施工控制网精密测量成果报告 第1合同段 (K1+900~YK9+600) 独立坐标系-1

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2013年11月贵州册亨

项目名称: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望谟至安龙段第1合同段测量人员:张亮程刚改少轩闫骁恺杨君杰项鑫 成果编制:改少轩 计算: 复核: 审核: 成果编号:工程测字[2013]10号 测量单位:中铁航空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精测队 日期:二○一三年十一月二十日

目录 一、测量说明 (5) 1.1任务来源 (5) 1.2测区情况 (5) 1.3复核测量范围和内容 (6) 1.4复核测量方法及依据 (6) 1.5测量人员、仪器设备及组织安排 (6) 1.6坐标高程系统 (7) 1.7施工控制网平面实测概况 (7) 1.7.1施工平面控制网GPS测量精度及技术要求 (8) 1.7.1.1 GPS控制网复测构网 (8) 1.7.1.2 GPS控制网外业观测技术要求 (8) 1.7.1.3 GPS控制网观测数据后处理及其精度分析 (9) 1.8注意事项 (11) 二、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 (12) 2.1施工控制网复测成果表 (12) 2.2高程拟合成果表 (13) 三、平差报告 (14) 3.1平面控制网GPS控制网复测平差报告 (14) 3.1.1平面控制网复测环闭合差计算结果 (14) 3.1.2 重复基线长度差值比较 (22) 3.1.3 平面控制网三维网平差结果 (24) 3.1.4 平面控制网二维网平差结果 (49) 3.1.5 高程拟合平差结果 (76) 附录一:仪器鉴定证书 (80) 附录二:测绘资质 (93)

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复测方案

汉口至阳逻江北快速路(江岸段、黄陂段)工程八厂联防段、武湖街、花楼街段、沙口村段施工第一标段(二次公告)项目部 施 工 加 密 控 制 网 测 量 方 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武汉市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6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1) 第二章测区概况 (1) 第三章复测内容 (2) 3.1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2)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 (2) 3.3对控制网加密点联测 (2) 第四章导线已知控制点 (2) 第五章测量的技术依据 (3) 5.1测量技术依据 (3) 第六章人员及仪器的投入 (3) 6.1人员的组织 (3) 6.2设备的组织 (3) 第七章施工控制网复测 (4) 7.1平面控制 (4) 7.2高程控制 (6) 7.3控制点加密要求 (8)

第一章工程概况 江北快速路为城市快速路,项目线路经二七长江大桥、八厂联防段、朱家河、谌家矶段、新河、黄陂武湖段、新洲阳逻段,止点为余泊大道和柴泊大道交叉口,主路全长约27KM。而本项目路段为八厂联防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1+610-K4+140,本路段主线全长2530m,均为路基。主路临江侧利用边坡平台设置防汛道路,长约2533m;局部设置防汛道路连接线通主路与防汛道路,防汛道路连接线共计2段,长约119m。本路段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线、路基、路面工程、闸口工程。 第二章测区概况 本项目为八厂联防路段,起点里程为K1+610,终点里程为K4+140,其中本标段内已知控制点四个分别为HY43、HY44、HY53、HY54,在本标段前后相接的其他标段,我们需要共同取1-2个控制点进行复测,控制点为HY42、HY45、HY51、HY52。其中在汛期内HY53和HY54处于江水侵泡状态,故对HY42、HY43、HY44、HY45、HY51、HY52控制点进行复测。 测量方法 平面到线加密测量精度统计 该段导线加密测量时,采取附和导线的测量方法,按四等精度要求进行。使用全站仪(科利达),仪器标称精度为1″、±1+1.5ppm。导线水平角度采用全测回法观测4个个测回;斜距及竖直角均往返对向观测3个测回,测距时在仪器内置入当时气象条件,取往返观测的平均值作为边长成果。导线平差计算之前,首先对导线的方位角闭合差、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进行计算。当各项精度指标满足规范要求后,在进行严密平差计算。

施工测量控制网技术设计方案

技术资料 附件2 向家坝水电站 引水发电系统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合同编号:XJB/0184) 测量控制网技术方案 水电七局向家坝项目部 二零零六年五月九日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控制网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述 1、1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工程简介 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梯级开发中的最后一个梯级,位于四川省 与云南省交界处的金沙江下游河段,坝址左岸下距四川省宜宾县的安边镇4km 宜宾市33km右岸下距云南省的水富县城1.5km。工程开发任务以发电为主,同时改善航运条件,兼顾防洪、灌溉,并具有拦沙和对溪洛渡水电站进行反调节等综合作用。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混凝土重力挡水坝、左岸坝后厂房、右岸地下引水发电系统及左岸河中垂直升船机等组成。 本标的主要内容为右岸引水发电系统工程、右岸EL288.00m?384.00m坝基开挖与支护工程、排沙洞工程、施工支洞工程、右岸310m 混凝土生产系统工程的设计、建设与运行等。 本合同工程计划于2006年4月1日开工,要求2012年6月30 日全部完工。本合同主要工程量:土石方明挖4645075帛,土石方填筑230997用,石方洞挖1639190帛,混凝土970531^钢筋制安62030.06t.喷混凝土44867斥。 二、控制网的设计依据 2、1设计依据 2、1、1、2003年1月9日发布的《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DL/T5173-2003)。

2、1、2、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颁发 的《向家坝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细则》。 2、1、 3、XJB/0184标段有关施工设计图。 2、1、4、施工组织设计 2、1、5、《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 2、1、6、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有关测量规范 三、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和控制点的埋设 3、1施工控制网的布设 向家坝水电站引水发电系统测量控制网拟在三峡总公司向家坝工程建设部测量中心提供的首级控制网和加密控制网的基础上布设适合于本标段施工的三等加密控制网。共布设:三条附合导线,一条闭合导线,排沙洞附合导线。平面控制按照三等级布设,高程按四等水准测量布设;困难条件下也可以按四等级光电三角高程测距布设。其余工作面可以从此五条主干导线上引支导线进行施工放样,但尽可 能附合在主干导线上。 目前本标段的地面施工测量控制网点密度已经基本满足前期施工的需要。考虑到工程质量和以后施工放样的方便,对于引水系统工程中的进水口隧洞部分和厂房系统部分,要在业主提供三角基准网点和水准基准网点的基础上进行加密,加密的控制网的工作基点(永久工作基点)应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个单三角,中间用导线连接。采用三等精度,以边角网观测方法进行加密,每个点应进行三维坐标的观测。高程工作基点在进水口和出水口各布设一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 平面控制网复测报告 批准 审核 编制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11标段)项目部 二O一三年三月十三日

1 概述 (2) 1.1 复测目的 (2) 1.2复测内容 (2) 1.3复测工作量 (2) 2作业技术要求 (2) 2.1作业的技术依据 (2) 2.2坐标系统 (3) 2.3作业的技术方案 (3) 3控制网复测 (3) 3.1复测测量方法 (3) 3.2数据处理 (4) 3.3.质量检测 (4) 4数据分析 (5) 4.1 复测数据可靠性分析 (6) 4.2 复测与设计成果比较及复测结论 (6) 5 复测结论 (6) 附表1 17-2测量人员名单 (7) 附表2 17-2 控制点成果表 (8)

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 施工(11标段)控制网复测测量报告 一、概述 1.1复测目的 按照监理部的指示和有关规定要求,为了检验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所提交的现场控制网的精确度是否达到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保证施工测量所采用的测量控制网的可靠性,我标段将在施工前对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提交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1.2复测内容 我标段主要复测范围为桩号:L14+554.527处,终点为临颍县一、二水厂。该标段管线长7.59km,即“河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漯河供水配套工程施工(11标段)”。本次复测内容为平面控制网测量,其中校核河南省水利勘测有限公司移交的高程控制点共13个。. 1.3复测工作量 根据测区情况和采用的控制测量方案,此次平面复测由测量工程师带队,共投入测量技术人员5人,汽车1部,外业数据采集1天,内业数据处理1天。测量人员名单见附表1。 二、作业技术要求 2.1作业的技术依据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 (2)《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3)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精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 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 (DK709+980.98~DK713+501.65) 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 技术方案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一年十月

石武铁路客运专线 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报审表 施工合同段:SSZD-NO.2标编号: 致郑州中原监理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监理分站: 根据合同要求,我单位已完成SSZD-NO.2标DK709+980.98~DK713+501.65段CPI、CPII及高程(二等水准)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编制,并经我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批。 附件: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DK709+980.98~DK713+501.65段控制网复测技术方案。 承包单位(章): 测量队负责人: 总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监理分站审核意见: 监理分站(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分站长: 日期:年月日 评估单位意见: 评估单位(章): 项目负责人: 日期:年月日 指挥部审核意见: 指挥部(章): 总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注:本表一式7份,承包单位、监理2份,评估、建设单位各1份。

新建铁路石武客运专线 郑州东站工程SSZD-NO.2标 (DK709+980.98~DK713+501.65) 精密工程控制网复测 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石武客专郑州东站工程指挥部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五日

目录 1、概况 (4) 1.1、概况 (4) 1.2、任务依据 (4) 3、控制网复测采用的方法及精度 (5) 3.1、CPI、CPII、加密导线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5) 3.2、高程控制网的复测方法和精度 (5) 4、控制网复测使用的仪器和人员组成 (6) 4.1、拟投入使用的测量仪器 (6) 4.2、主要的测量人员组成 (6) 5、CPI、CPII、加密导线控制网复测实施 (7) 5.1、外业观测 (7) 5.1.1、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7) 5.1.2、GPS测量网形设计 (7) 5.2、与相邻标段联测贯通控制情况 (8) 5.3、GPS观测设站 (8) 5.4、GPS数据处理 (9) 6、高程控制网复测实施 (12) 6.1、外业观测 (12) 6.1.1、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 (12) 6.1.2、观测方式 (13) 6.1.3、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13) 6.1.4、设置测站 (13) 6.1.5、测站观测顺序和方法 (13) 6.1.6、观测中应遵守的事项 (14) 6.2、与相邻标段联测贯通控制情况 (14) 6.3、内业计算 (15) 6.3.1、观测数据质量检核 (15) 6.3.2、水准基点间高差计算 (15) 7、控制网复测评判方法及标准 (15) 7.1、复测网的精度分析 (15) 7.2、复测与原测成果的对比分析 (16) 8、发现问题的处理方法 (17) 9、上交成果 (17)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4 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建立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和要求 建筑物放样的程序 放样,又称为测设,它是按照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将设计好的建筑物位置、形状、大小 及高程, 按照一定的精度要求在地面标定出来, 以便进行施工。 实质是将图纸上建筑物的一 些轮廓点(特征点) 标定于实地上, 其工作目的与一般测图工作相反, 是由图纸到地面的过 程。 通常, 建筑物的设计思路是: 首先作出建筑物的总体布置, 确定各建筑物位置间的相互 关系(也就是各建筑物轴线间的相互关系) ,然后围绕主要轴线设计各辅助轴线,再根据辅 助轴线设计各项细部的位置、形状、尺寸等。 因此, 工程建筑物放样工作的程序, 应该与设计时的情况一样, 遵循从整体到局部的原 则,即首先在现场定出建筑物的轴线, 然后再定出建筑物的各个部分。 采取这样一种放样程 的几何关系。例如放样工业建筑物, 则首先放样出厂房主轴线,再确定机械设备轴线, 根据机械设备轴线, 确定机械设备安装的位置。 又如放样民用建筑物, 则首先放样建筑物外 廓轴线, 再确定建筑物内部各条轴线, 然后根据建筑物内部各轴线确定房间的形状、 尺寸等。 建筑物放样的要求 工程建筑物主要轴线放样要求, 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 它与已有建筑物的关系及建筑区 的地形(主要决定工程量的大小)和地质(主要决定建筑物的稳定)情况来决定。例如扩建 的建筑场地上的建筑物的主轴线, 要考虑与现有建筑物的联系, 而大坝主轴线的放样, 主要 考虑地形与地质状况。 主轴线的放样,可以根据在建筑区为施工测量专门建立的控制网 而细部放样一般可根据主要轴线进行, 但有时也可以根据施工控制网进行。 测量人员应该创 造从现场标定的轴线进行细部放样的条件。 这对于保证建筑物的几何形状、 尺寸及放样工作 的顺利进行,都具有很大的影响。 当施工控制网仅仅用于放样建筑物的主要轴线时,对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并不一定很 高。例如,工业场地上主轴线放样精度为 2cm ,建立厂区施工控制网时,控制网能够满足这 样的精度要求即可。 但是, 如果施工控制网除了用于放样主轴线, 还用来放样各辅助轴线和 细部结构时, 则对施工控制网的精度要求就大大提高。 例如桥梁的施工控制网, 除了用来精 序,可以免除因建筑物众多而引起的放样工作的紊乱, 并且能严格保持各放样元素之间存在 然后 施工控制网进行。

GS控制点复测成果报告

四川省武都引水第二期灌区工程 西梓干渠第九标段 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项目部 二〇一四年五月十日

目录 第1章工程概况 0 第2章复测依据 0 第3章控制点复测成果 (2) 第4章附合水准复测记录 (3) 第3章测量仪器 (6) 第4章施测方法 (6) 4.1施测程序 (6) 4.2施测规划 (6) 4.3施测原则 (6) 4.4准备工作 (7) 第5章成果精度评定 (9) 第6章控制点平差成果 (9) 6.1输入的基线及标准差 (10) 6.2控制点坐标 (11) 6.3平差后的基线及标准差 (11) 6.4基线改正数及标准差 (13) 6.5平差后站点WGS84坐标(XYZ) (14) 6.6平差后站点WGS84坐标(BLH) (14) 6.7平差后站点目标坐标系坐标(NEU) (15) 6.8基线最弱边和平面最弱点.......................................................................... . (16) 第7章控制点布置图 (16)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第九标段 控制点复测、加密成果报告 第1章工程概况 武都引水灌区工程西梓干渠第九标段起讫桩号为K35+500~K49+890,本工程渠道总长14390m,其中隧洞总长12037.76m。总体施工程序以隧洞工程施工为主线,穿插进行渡槽、明渠以及明渠辅助构筑物的施工。 本工程共有7条隧洞,9段明渠以及2个渡槽。其中,有两条隧洞较长,其长度均超过4km;另有一条隧洞中长,其长度近2km;其余四条隧洞长度较短,长度均不超过500m。本工程以两条长隧洞为施工主线,兼顾中长隧洞施工,其余四条隧洞穿插进行。 西梓干渠九标段位于盐亭县和南部县境内,沿渠线附近有乡村公路相连,各重点建筑物也有公路直达,对外交通较方便;场内交通需要从现有交通干道上“T”接,局部修建进场公路即可满足场内施工的交通要求。 因此,本工程两条长隧洞:金子岭隧洞和伞柏桠隧洞挖工序是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本标段控制点复核和加密工作自2014年3月1日开始,4月15日完成全部外业实测工作,紧接着完成了成果分析、计算和整理工作。 第2章复测依据 (1)平面高程控制资料采用甲方提供的《西梓干渠及金峰水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报告书》。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

测量控制网复测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2) 3、工作要求 (2) 4、起算数据 (2) 5、坐标及高程系统 (2) 6、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2) 7、技术要求 (4) 8、导线网与水准网复测实施 (5) 9、控制测量成果表、技术结论 (5)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2.1《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2.2《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 3、工作要求 根据佛山市《施工测量管理办法》要求,对本工程施工控制点进行定期复测,包括导线点和水准点。本次测量从2020年2月23日至2020年2月25日完成外业测量及数据内业计算。 4、起算数据 以已知点M1、M2为依据,复测平面控制为闭合导线,起始边以M1、M2,终边M2、M1,经点J1、J2、J3-1。平面控制网用按照国家四等的要求测设,起算数据均为首级交桩点。 复测水准线路走向为:以M1为起算高程,做闭合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用四等水准要求测设。 5、坐标及高程系统 本次复测所采用的坐标及高程系统,与施工所提供的坐标及高程系统相一致。 5.1平面坐标系统 平面佛山市2000坐标系统。 5.2高程系统 1985国家高程系统。 6、人员配置与仪器设备 6.1人员配置 参加此次控制测量的主要人员有:

6.2仪器设备 本次控制测量使用的仪器情况见下表:

7、技术要求 7.1四等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7.2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 7.3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 量值。 7.4四等水准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7.5水准测量观测的视线长度、视距差、视线高度的要求 8、导线网与水准网复测实施 8.1四等导线网的复测 采用拓普康GTS-102N进行观测,仪器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仪器检定证书见附件,导线控制网内业数据计算见附件。 8.2四等水准的复测 采用DS320进行观测,仪器经测绘仪器计量定点单位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仪器检定证书见附件,高程控制网内业数据计算见附件。 9、控制测量成果表、技术结论 本次复测按照《工程测量规范》 GB 50026-2007,《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执行,观测方案合理,外业观测严谨,各项限差满足规范要求;资料齐全,整饰美观;起算数据来源可靠,数据处理方法正确,成果质量满足规范及有关技术要求。具体成果表见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