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三角形边角关系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三角形边角关系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三角形边角关系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

(命题及三角形边角不等关系)

一、选择题:

1、如图8-1,已知AB =10,P 是线段AB 上任意一点,在AB 的同侧分别以AP 和PB 为边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PC 和BPD ,则线段CD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 ) A. 4

B. 5

C. 6

D. )15(5-

2、如图8-2,四边形ABCD 中∠A =60°,∠B =∠D =90°,AD =8,AB =7, 则BC +CD 等于 ( ) A. 36

B. 53

C. 43

D. 33

3、如图8-3,在梯形ABCD 中,AD ∥BC ,AD =3,BC =9,AB =6,CD =4,若EF ∥BC ,且梯形AEFD 与梯形EBCF 的周长相等,则EF 的长为 ( ) A. 7

45 B. 5

33

C. 539

D. 215

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为A 、B 、C 且α=A+B ,β=C+A ,γ=C+B ,则α、β、γ中,锐角的个数最多为 ( ) A. 1 B. 2 C. 3 D. 0

5、如图8-4,矩形ABCD 的长AD =9cm ,宽AB =3cm ,将其折叠,使点D 与点B 重合,那么折叠后DE 的长和折痕EF 的长分别为 ( )

A. 4cm cm 10

B. 5cm cm 10

C. 4cm cm 32

D. 5cm cm 32

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a ,b ,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b ,b ,其中a>b ,若两个三角形的最小内角相等,则b

a

的值等于 ( ) A.

2

13+ B.

2

15+ C.

2

23+ D. 2

2

5+ 7、在凸10边形的所有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是 ( )

A. 0

B. 1

C. 3

D. 5

8、若函数)0(>=k kx y 与函数x

y 1

=的图象相交于A ,C 两点,AB 垂直x 轴于B ,则△ABC 的面积为 ( ) A. 1

B. 2

C. k

D. k 2

二、填空题

1、若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的长为d ,另一组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则d 与2

b

a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

60°

A

B

C

D

A

B

C D

P 图8-1

图8-2 A

D C

B

E F 图8-3 图8-4

B

A D C F C

B E

2、如图8-5,AA ′、BB ′分别是∠EAB 、∠DBC 的平分线,若AA ′=BB ′=AB ,则∠BAC 的度数为_

3、已知五条线段长度分别是3、5、7、9、11,将其中不同的三个数组成三数组,比如(3、5、7)、(5、9、11)……问有多少组中的三个数恰好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_____

4、如图8-6,P 是矩形ABCD 内一点,若PA =3,PB =4,PC =5,则PD =_______

5、如图8-7,甲楼楼高16米,乙楼座落在甲楼的正北面,已知当地冬至中午12时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此时求①如果两楼相距20米,那么甲楼的影子落在乙楼上有多高?______②如果甲楼的影子刚好不落在乙楼上,那么两楼的距离应当是______米。

6、如图8-8,在△ABC 中,∠ABC =60°,点P 是△ABC 内的一点,使得∠APB =∠BPC =∠CPA ,且PA =8,PC =6,则PB =__

三、解答题

1、如图8-9,AD 是△ABC 中BC 边上的中线,求证:AD <

2

1

(AB+AC )

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周长为P ,问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度在哪个范围内变化?

图8-6

P 16 米 20米

A

B

C

D

图8-7

图8-8

B

A

C

P A

B

D 图8-9

· A

B B ′

D

C

图8-5

E

A ′

3、如图8-10,在Rt △ABC 中,∠ACB =90°,CD 是角平分线,DE ∥BC 交AC 于点E ,DF ∥AC 交BC 于点F 。

求证:①四边形CEDF 是正方形。

②CD 2=2AE ·BF

4、从1、2、3、4……、2004中任选k 个数,使所选的k 个数中一定可以找到能构成三角形边长的三个数(这里要求三角形三边长互不相等),试问满足条件的k 的最小值是多少?

A C

B

图8-10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过C 作CE ⊥AD 于E ,过D 作DF ⊥PB 于F ,过D 作DG ⊥CE 于G 。

显然DG =EF =21

AB =5,CD ≥DG ,当P 为AB 中点时,有CD =DG =5,

所以CD 长度的最小值是5。

2、如图延长AB 、DC 相交于E ,在Rt △ADE 中,可求得AE =16,DE =83,

于是BE =AE -AB =9,在Rt △BEC 中,可求得BC =33,CE =63,于

是CD =DE -CE =23 BC +CD =53。 3、由已知AD+AE+EF+FD =EF+EB+BC+CF

∴AD+AE+FD =EB+BC+CF =

11)(21

=+++CD BC AB AD ∵EF ∥BC ,∴EF ∥AD ,FC

DF

EB AE = 设k FC DF EB AE ==,1

41161+=

+=+=+=k k CD k k DF k k AB k k AE , AD+AE+FD =3+13131416++=+++k k k k k k ∴111

3

13=++k k 解得k =4

作AH ∥CD ,AH 交BC 于H ,交EF 于G ,

则GF =HC =AD =3,BH =BC -CH =9-3=6

54==AB AE BH EG ,∴52454==BH EG ∴5

39

3524=

+=+=GF EG EF 4、假设α、β、γ三个角都是锐角,即α<90°,β<90°,γ<90°,也就是A+B <90°,B+C <90°,C+A <90°。∵2(A+B+C )<270°,A +B +C <135°与A +B +C =180°矛盾。故α、β、γ不可能都是锐角,假设α、β、γ中有两个锐角,不妨设α、β是锐角,那么有A +B <90°,C +A <90°,∴A +(A +B +C)<180°,即A+180°<180°,A <0°这也不可能,所以α、β、γ中至多只有一个锐角,如A =20°,B =30°,C =130°,α=50°,选A 。

5、折叠后,DE =BE ,设DE =x ,则AE =9-x ,在Rt △ABC 中,AB 2+AE 2=BE 2,即

222)9(3x x =-+,解得x =5,连结BD 交EF 于O ,则EO =FO ,BO =DO

∵1033922=+=BD ∴DO =

102

3

在Rt △DOE 中,EO =2

10)1023(

5222

2

=-=-DO

DE ∴EF =10。选B 。

6、设△ABC 中,AB =AC =a ,BC =b ,如图D 是AB 上一点,有AD =b ,因a>b ,

A

B

C D P E

G 60°

A

B

C D

E

A D C

B

E F H

G Q A D

故∠A 是△ABC 的最小角,设∠A =Q ,则以b,b,a 为三边之三角形的最小角亦为Q ,从而它与△ABC 全等,所以DC =b ,∠ACD =Q ,因有公共底角∠B ,所以有等腰△ADC ∽等腰△CBD ,从而得

BC BD AB BC =

,即b b a a b -=,令b

a x =,即得方程012

=--x x ,解得2

1

5+==

b a

x 。选B 。 7、C 。由于任意凸多边形的所有外角之和都是360°,故外角中钝角的个数不能超过3个,

又因为内角与外角互补,因此,内角中锐角最多不能超过3个,实际上,容易构造出内角中有三个锐角的凸10边形。 8、A 。设点A 的坐标为(y x ,),则1=xy ,故△ABO 的面积为

2

1

21=xy ,又因为△ABO 与△CBO 同底等高,因此△ABC 的面积=2×△ABO 的面积=1。

二、填空题

1、如图设四边形ABCD 的一组对边AB 和CD 的中点分别为M 、N ,MN

=d ,另一组对边是AD 和BC ,其长度分别为a 、b ,连结BD ,设P 是

BD 的中点,连结MP 、PN ,则MP =2a ,NP =2b ,显然恒有2b

a d +≤,

当AD ∥BC ,由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知M 、N 、P 三点共线,此时有

2b a d +=,所以d 与2b a +的大小关系是)2

(2d b

a b a d ≥++≤或。

2、12°。设∠BAC 的度数为x ,∵AB =BB ′ ∴∠B ′BD =2x ,∠CBD =4x

∵AB =AA ′ ∴∠AA ′B =∠AB A ′=∠CBD =4x ∵∠A ′AB =)180(2

1

x -? ∴

?=++-?18044)180(2

1

x x x ,于是可解出x =12°。 3、以3,5,7,9,11构成的三数组不难列举出共有10组,它们是(3,5,7)、(3,5,9)、

(3,5,11)、(3,7,9)、(3,7,11)、(3,9,11)、(5,7,9)、(5,7,11)、(5,9,11)、(7,9,11)。由3+5<9,3+5<11,3+7<11可以判定(3,5,9)、(3,5,11)、(3,7,11)这三组不能构成三角形的边长,因此共有7个数组构成三角形

三边长。

4、过P 作AB 的平行线分别交DA 、BC 于E 、F ,过P 作BC 的平行线分别交AB 、CD 于G 、H 。 设AG =DH =a ,BG =CH =b ,AE =BF =c ,DE =CF =d , 则

2

22222222222DP a

d c b BP d b CP c a AP ++=+=+==, ,,

于是2

2

2

2

DP BP CP AP +=+,故184532

222222=-+=-+=BP CP AP DP , DP =32

5、①设冬天太阳最低时,甲楼最高处A 点的影子落在乙楼的C 处,那么图中CD 的长度

就是甲楼的影子在乙楼上的高度,设CE ⊥AB 于点E ,那么在△AEC 中,∠AEC =90°,∠ACE =30°,EC =20米。

A

B

D

C

P

M

N A B C

P E F H a

a b

所以AE =EC 6.113

3

2030tan 20tan ≈?

=??=∠?ACE (米)。 CD =EB =AB-AE =16-11.6=4.4(米) ②设点A 的影子落到地面上某一点C ,则在△ABC 中,∠ACB =30°,AB =16米,所以7.27316cot ≈?=∠?=ACB AB BC (米)。所

以要使甲楼的影子不影响乙楼,那么乙楼距离甲楼至少要27.7米。

6、提示:由题意∠APB =∠BPC =∠CPA =120°,设∠PBC =α,∠ABC =60° 则∠ABP =60°-α,∴∠BAP =∠PBC =α,

∴△ABP ∽△BPC ,PC

BP

BP AP =

,BP 2=AP ·PC 3448==?=

PC AP BP

三、解答题

1、证明:如图延长AD 至E ,使AD =DE ,连结BE 。

∵BD =DC ,AD =DE ,∠ADC =∠EDB ∴△ACD ≌△EBD ∴AC =BE

在△ABE 中,AE <AB +BE ,即2AD <AB +AC ∴AD <2

1

(AB +AC ) 2、答案提示:

在△ABC 中,不妨设a ≤b ≤c ∵a+b>c ?a+b+c>2c 即p>2c ?c<2

p , 另一方面c ≥a 且c ≥b ?2c ≥a+b ∴3c 3

p c p c b a ≥?=++≥。 因此

2

3p c p <≤ 3、证明:①∵∠ACB =90°,DE ∥BC ,DF ∥AC ,∴DE ⊥AC ,DE ⊥BC , 从而∠ECF =∠DEC =∠DFC =90°。

∵CD 是角平分线 ∴DE =DF ,即知四边形CEDF 是正方形。 ②在Rt △AED 和Rt △DFB 中, ∵DE ∥BC ∴∠ADE =∠B ∴Rt △AED ∽Rt △DFB

BF

DE

DF AE =

,即DE ·DF =AE ·BF ∵CD =2DE =2DF , ∴BF AE DF DE DF DE CD ?=?=?=22222

4、解:这一问题等价于在1,2,3,……,2004中选k -1个数,使其中任意三个数都不能

成为三边互不相等的一个三角形三边的长,试问满足这一条件的k 的最大值是多少?符合上述条件的数组,当k =4时,最小的三个数就是1,2,3,由此可不断扩大该数组,只要加入的数大于或等于已得数组中最大的两个数之和,所以,为使k 达到最大,可选加入之数等于已得数组中最大的两数之和,这样得:

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987,1597 ①

共16个数,对符合上述条件的任数组,a 1,a 2……a n 显然总有a i 大于等于①中的第i

个数,所以n ≤16≤k -1,从而知k 的最小值为17。

16

米 20

A

B

C

D

甲 乙 E

A

B

D

E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讲座第5讲三角形的五心

第五讲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内心及旁心,统称为三角形的五心、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简称外心. 与外心关系密切的有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 例1.过等腰△ ABC底边BC上一点P引PM∥CA交AB 于M;引PN∥BA交AC于N.作点P关于MN 的对称点P′.试证:P′点在△ ABC外接圆上. (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分析:由已知可得MP′=MP=MB,NP′ =NP =NC,故点M 是△ P′BP 的外心,点 N 是△ P′PC的外心. 有11 ∠BP′P= 1 2∠ BMP= 1∠BAC, 22 11 ∠ PP′C= ∠ PNC= ∠BAC. 22 ∴∠BP′C=∠BP′P+∠P′PC=∠BAC. 从而,P′点与 A,B,C共圆、即P′在△ ABC外接圆上. 由于P′P平分∠ BP′C,显然还有P′B:P′C=BP:PC. 例2.在△ABC的边AB,BC,CA上分别取点P,Q,S.证明以△ APS,△BQP,△CSQ的外心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 相似. ( B ·波拉索洛夫《中学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设O1,O2,O3 是△APS,△BQP, △CSQ的外心,作出六边形 O1PO2QO3S后再由外心性质可知 ∠PO1S=2∠A, ∠QO2P=2∠B, QC ∠SO3Q=2∠C. ∴∠PO1S+∠QO2P+∠SO3Q=360°.从而又知∠ O1PO2+ ∠O2QO3+∠O3SO1=360° 将△ O2QO3绕着O3点旋转到△ KSO3,易判断△ KSO1≌△ O2PO1,同时可得△O1O2O3≌△ O1KO3. 1 ∴∠ O2O1O3=∠KO1O3= ∠O2O1K 2 1( ∠ O2O1S+∠ SO1K) 2 1 = ( ∠ O2O1S+∠ PO1O2) 1 = 1∠ PO1S=∠ A; 2 同理有∠ O1O2O3=∠B.故△O1O2O3∽△ ABC.

高中数学竞赛教案讲义(7)解三角形

第七章 解三角形 一、基础知识 在本章中约定用A ,B ,C 分别表示△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分别表示它们所对的各边长,2 c b a p ++=为半周长。 1.正弦定理:C c B b A a sin sin sin ===2R (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推论1:△ABC 的面积为S △ABC =.sin 2 1sin 21sin 21B ca A bc C ab == 推论2:在△ABC 中,有bcosC+ccosB=a. 推论3:在△ABC 中,A+B=θ,解a 满足) sin(sin a b a a -=θ,则a=A. 正弦定理可以在外接圆中由定义证明得到,这里不再给出,下证推论。先证推论1,由正弦函数定义,BC 边上的高为bsinC ,所以S △ABC =C ab sin 2 1;再证推论2,因为B+C=π-A ,所以sin(B+C)=sinA ,即sinBcosC+cosBsinC=sinA ,两边同乘以2R 得bcosC+ccosB=a ;再证推论3,由正弦定理B b A a sin sin =,所以)sin()sin(sin sin A a A a --=θθ,即sinasin(θ-A)=sin(θ-a)sinA ,等价于21-[cos(θ-A+a)-cos(θ-A-a)]= 2 1-[cos(θ-a+A)-cos(θ-a-A)],等价于cos(θ-A+a)=cos(θ-a+A),因为0<θ-A+a ,θ-a+A<π. 所以只有θ-A+a=θ-a+A ,所以a=A ,得证。 2.余弦定理:a 2=b 2+c 2-2bccosA bc a c b A 2cos 2 22-+=?,下面用余弦定理证明几个常用的结论。 (1)斯特瓦特定理:在△ABC 中,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BD=p ,DC=q ,则AD 2=.22pq q p q c p b -++ (1) 【证明】 因为c 2=AB 2=AD 2+BD 2 -2AD ·BDcos ADB ∠, 所以c 2=AD 2+p 2-2AD ·pcos .ADB ∠ ① 同理b 2=AD 2+q 2-2AD ·qcos ADC ∠, ② 因为∠ADB+∠ADC=π, 所以cos ∠ADB+cos ∠ADC=0, 所以q ×①+p ×②得 qc 2+pb 2=(p+q)AD 2+pq(p+q),即AD 2=.22pq q p q c p b -++ 注:在(1)式中,若p=q ,则为中线长公式.2 222 22a c b AD -+=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1,2 B .3,7,11 C .6,8,9 D .3,3,6 2、下列语句中,不是命题的是( ) A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B .对顶角相等 C .不是对顶角不相等 D .过直线AB 外一点P 作直线AB 的垂线 3、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A .如果|a|=a ,则a ≥0 B .如果 ,那么a=b 或a=-b C .如果ab>0,则a>0,b>0 D .若,则a 是一个负数 4、若△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关系式∠B +∠C=3∠A ,则这个三角形( ) A .一定有一个内角为45° B .一定有一个内角为60° C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D .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相邻的一个内角,则它是( )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6、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可分为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锐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任一个内角都有可能是钝角或直角 C .三角形外角一定是钝角 D .△ABC 中,如果∠A>∠B>∠C ,那么∠A>60°,∠C<60° 7、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那么相对应的三个外角的度数之比为( ) A .3:2:1 B .5:4:3 C .3:4:5 D .1:2:3 8、设三角形三边之长分别为3,8,1-2a ,则a 的取值范围为( ) A .-62 9、如图9,在△ABC 中,已知点D,E,F 分别为边BC,AD,CE 的中点, 且S △ABC =4cm 2,则S 阴影等于( ) A.2cm 2 B.1cm 2 C.12cm 2 D.14 cm 2 图9 图10 10、已知:如图10,在△ABC 中,∠C=∠ABC=2∠A ,BD 是AC 边的高,则∠DBC=( ) A .10° B .18° C .20° D .30° F E C A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讲义及习题解答 第21讲 从三角形的内切圆谈起

第二十一讲 从三角形的内切圆谈起 和多边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多边形的内切圆,这个多边形叫做圆的外切多边形.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这个三角形的内心,圆外切三角形、圆外切四边形有下列重要性质: 1.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的三内角平分线交点,它到三角形的三边距离相等; 2.圆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之和相等,其逆亦真,是判定四边形是否有外切圆的主要方法. 当圆外切三角形、四边形是特殊三角形时,就得到隐含丰富结论的下列图形: 注:设Rt △ABC 的各边长分别为a 、b 、c (斜边),运用切线长定理、面积等知识可得到其内切圆半径的不同表示式: (1)2 c b a r -+=; (2)c b a ab r ++= . 请读者给出证 【例题求解】 【例1】 如图,在Rt △ABC 中,∠C=90°°,BC=5,⊙O 与Rt △ABC 的三边AB 、

BC、AC分相切于点D、E、F,若⊙O的半径r=2,则Rt△ABC的周长为.思路点拨AF=AD,BE=BD,连OE、OF,则OECF为正方形,只需求出AF(或AD)即可. 【例2】如图,以定线段AB为直径作半圆O,P为半圆上任意一点(异于A、B),过点P作半圆O的切线分别交过A、B两点的切线于D、C,AC、BD相交于N点,连结ON,NP,下列结论:①四边形ANPD是梯形;②ON=NP:③DP·P C为定值; ④FA为∠NPD的平分线,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思路点拨本例综合了切线的性质、切线长定理、相似三角形,判定性质等重要几何知识,注意基本辅助线的添出、基本图形识别、等线段代换,推导出NP∥AD∥BC是解本例的关键. 【例3】如图,已知∠ACP=∠CDE=90°,点B在CE上,CA=CB=CD,过A、C、D 三点的圆交AB于F,求证:F为△CDE的内心.

三角形五心性质概念整理(超全)

重心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平方的和最小。 证明方法: 设三角形三个顶点为(x 1,y 1 ),(x 2 ,y 2 ),(x 3 ,y 3 ) 平面上任意一点为(x,y)则该点到三顶点距离平 方和为: (x 1-x)2+(y 1 -y)2+(x 2 -x)2+(y 2 -y)2+(x 3 -x)2+(y 3 -y)2 =3x2-2x(x 1+x 2 +x 3 )+3y2-2y(y 1 +y 2 +y 3 )+x 1 2+x 2 2+x 3 2+y 1 2+y 2 2+y 3 2 =3[x-1/3*(x 1+x 2 +x 3 )]2+3[y-1/3*(y 1 +y 2 +y 3 )]2+x 1 2+x 2 2+x 3 2+y 1 2+y 2 2+y 3 2-1/3(x 1 +x 2 +x 3 )2-1/3(y 1 +y 2 +y 3 )2 显然当x=(x 1+x 2 +x 3 )/3,y=(y 1 +y 2 +y 3 )/3(重心坐标)时 上式取得最小值x 12+x 2 2+x 3 2+y 1 2+y 2 2+y 3 2-1/3(x 1 +x 2 +x 3 )2-1/3(y 1 +y 2 +y 3 )2 。 最终得出结论。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数, 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 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纵坐标:(Y1+Y2+Y3)/3,纵坐标:(Z1+Z2+Z3)/3 5、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6、在△ABC中,若MA向量+MB向量+MC向量=0(向量),则M点为△ABC的重心,反之也成立。 7、设△ABC重心为G点,所在平面有一点O,则向量OG=1/3(向量OA+向量OB+ 向量OC) —

三角形边角中的边角关系一对一辅导讲义

教学目标 1、了解三角形的概念,掌握分类思想。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的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感受几何学中基本图形的内涵。 3、让学生养成有条理的思考的习惯,以及说理有据的意识,体会三角形三 边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价值。 重点、难点 了解三角形的分类,弄清三角形三边关系;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的领悟 考点及考试要求 考点1:三角形边与边的关系 考点2:三角形角与角的关系 考点3:三角形边与角的关系 教 学 内 容 第一课时 三角形边角中的边角关系知识梳理 1.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cm ,2cm ,4 cm B .8 crn ,6cm ,4cm C .12 cm ,5 cm ,6 cm D .2 cm ,3 cm ,6 cm 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 cm 和10 cm ,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 A .15cm B .20cm C .25 cm D .20 cm 或25 cm 3.如图,四边形ABCD 中,AB=3,BC=6,AC=35,AD=2,∠D=90○, 求CD 的长和四边形 ABCD 的面积. 4.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锐角,至少有_____个锐角,最多有______个钝角(或直角),三角形外角 中,最多有______个钝角,最多有______个锐角. 5.两根木棒的长分别为7cm 和10cm ,要选择第三根棒,将它钉成一个三角形框架,那么第三根木棒长xcm 的范围是__________ 三角形边角性质主要的有: 1. 边与边的关系是:任意两边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差小于第三边,反过来要使三条线段能组成 一个三角形,必须任意两条线段的和都大于第三条线段,即最长边必须小于其他两边和。用式子表示如下: 知识梳理 课前检测

(完整版)初中数学竞赛相似三角形专题

初二竞赛专题:相似三角形 1.如图,AB BD ⊥,CD BD ⊥,垂足分别为B 、D ,AC 和BD 相交于点E ,EF BD ⊥,垂足为F .证明: 111 AB CD EF += . 2.如图,在梯形ABCD 中,AB CD ∥, 129AB CD ==,,过对角线交点O 作EF CD ∥交AD BC ,于E F ,,求EF 的长. 3.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396AD BC AB ===,,,4CD =,若EF BC ∥,且 梯形AEFD 与梯形EBCF 的周长相等,求EF 的长. 两个常见模型:如图,已知直线EF BC ∥,直线EF 分别与直线AB 、AC 、AD 相交于E 、F 、G 点, 则 BD EG DC FG = . O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F E D C B A G F E D C B A B D A E G F C

4.一条直线与三角形ABC的三边BC,CA,AB(或其延长线)分别交于D,E,F(如图2-68所示).求证: 5.如图所示.P为△ABC内一点,过P点作线段DE,FG,HI分别平行于AB,BC和CA,且DE=FG=HI=d,AB=510,BC=450,CA=425.求d. 6.如图,边长为1的等边ABC △,BC边上有一点D,1 3 BD=,AC上有一点E ,60 ADE ∠=o,求EC的长.7.已知,B是AC中点,D、E在AC的同侧,且ADB EBC ∠=∠,DAB BCE ∠=∠,证明:BDE ADB ∠=∠. E D C B A D E B C A

8.如图,在ABC △中,60BAC ∠=o ,点P 是ABC △内一点,且APB BPC CPA ∠=∠=∠,若8PA =,6PC =,求PB 的长. 9.如图,在锐角ABC △中,AD 、CE 分别为BC 、AB 边上的高,ABC △和BDE △的面积分别等于18和2, 22DE =,求点B 到AC 的距离. 10.如图所示,已知3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相邻并排,求EBF EBG ∠+∠. 11.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 ∠,AD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E ,交BC 的延长线于F ,求证: 2FD FB FC =?. E D C A B P C B A H G B A

三角形五心的经典考题

有关三角形五心的经典试题 三角形的外心、重心、垂心、内心及旁心,统称为三角形的五心. 一、外心. 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简称外心.与外心关系密切的有圆心角定理和圆周角定理. 例1.过等腰△ABC 底边BC 上一点P 引PM ∥CA 交AB 于M ;引PN ∥BA 交AC 于N .作点P 关于 MN 的对称点P ′.试证:P ′点在△ABC 外接圆上. (杭州大学《中学数学竞赛习题》) 分析:由已知可得MP ′=MP =MB ,NP ′=NP =NC ,故点M 是△P ′BP 的外心,点 N 是△P ′PC 的外心.有 ∠BP ′P =21∠BMP =21∠BAC , ∠PP ′C =21∠PNC =2 1 ∠BAC . ∴∠BP ′C =∠BP ′P +∠P ′PC =∠BAC . 从而,P ′点与A ,B ,C 共圆、即P ′在△ABC 外接圆上. 由于P ′P 平分∠BP ′C ,显然还有 P ′B :P ′C =BP :PC . 例2.在△ABC 的边AB ,BC ,CA 上分别取点P ,Q ,S .证明以△APS ,△BQP ,△CSQ 的外心为 顶点的三角形与△ABC 相似. (B ·波拉索洛夫《中学数学奥林匹克》) 分析:设O 1,O 2,O 3是△APS ,△BQP , △CSQ 的外心,作出六边形 O 1PO 2QO 3S 后再由外 心性质可知 ∠PO 1S =2∠A , ∠QO 2P =2∠B , ∠SO 3Q =2∠C . ∴∠PO 1S +∠QO 2P +∠SO 3Q =360°.从而又知∠O 1PO 2+ ∠O 2QO 3+∠O 3SO 1=360° 将△O 2QO 3绕着O 3点旋转到△KSO 3,易判断△KSO 1≌△O 2PO 1,同时可得△O 1O 2O 3≌△O 1KO 3. ∴∠O 2O 1O 3=∠KO 1O 3=2 1 ∠O 2O 1K = 21 (∠O 2O 1S +∠SO 1K ) =21 (∠O 2O 1S +∠PO 1O 2) =2 1 ∠PO 1S =∠A ; 同理有∠O 1O 2O 3=∠B .故△O 1O 2O 3∽△ABC . 二、重心 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重心.掌握重心将每 A B C P P M N 'A B C Q K P O O O ....S 123

三角形竞赛练习题(难)

三角形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若AB=3,BC=4,CD=5,则AD的长为() A.3B.4 C.2D.4 2.如图,在线段AE同侧作两个等边三角形△ABC和△CDE(∠ACE<120°),点P 与点M分别是线段BE和AD的中点,则△CPM是()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D.非等腰三角形 3.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且AB=10,BC=15,MN=3,则△ABC的周长是() A.38 B.39 C.40 D.41 (1)(2)(3) 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B=135°,∠C=120°, AB =,AD=1+,CD=2,则BC边的长为() A.2﹣B .C .D . 5.已知某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分别是一元二次方程x2﹣6x+5=0的两根,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 A.11 B.7 C.8 D.11或7 6.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D是对角线,△ABC是等边三角形.∠ADC=30°,AD=3,BD=5,则CD的长为() A .B.4 C .D. 7.如图,在△ABC中,AB=AC=m,P为BC上任意一点,则PA2+PB?PC的值为()A.m2B.m2+1 C.2m2D.(m+1)28.如图,在△ABC中,AC=BC,∠ACB=90°,AD平分∠BAC,BF⊥AD,AD的延长线交BF于E,且E为垂足,则结论①AD=BF,②CF=CD,③AC+CD=AB,④BE=CF,⑤BF=2BE,其中正确的结论的个数是() A.4 B.3 C.2 D.1 (6)(7)(8) 二.填空题(共12小题) 9.如图所示△ABC中,AB=AC,∠BAC=90°,直角∠EPF的顶点P是BC中点,两边PE、PF分别交AB、AC于点E、F,给出以下四个结论: ①AE=CF;②△EP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③S四边形AEPF =;④EF=AP; 当∠EPF在△ABC内绕顶点P旋转时(点E不与点A、B重合),上述结论始终正确的有(填序号). 10.如图所示,在梯形ABCD中,AD∥BC(BC>AD),∠D=90°,BC=CD=12,∠ABE=45°,若AE=10,则CE的长为. 11.如图所示,点E、F分别是正△ABC的边AC、AB上的点,AE=BF,BE,CF相交于点P,CQ⊥BE于Q,若PF=1,PQ=3,则BE=. (9)(10)(11) 12.如图,已知△ABC中,AB=AC,D是BC上一点,且AD=DB,DC=CA,则∠BAC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 1、 A+B+C=π , 2C = 2 π-( 2A + 2 B ) 2、 sinC=sin(A+B), cosC=-cos(A+B) sin 2 C =cos( 2 A +2 B ), cos 2 C =sin( 2 A + 2 B ), tan 2 C =cot( 2 A + 2 B ) sin2C=-sin2(A+B), cos2C=cos2(A+B) 3、 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2 absinC= 12 bcsinA= 12 casinB p= 12 (a+b+c ) 4、 正弦定理sin sin sin a b c A B C = = =2R sinA ?sinB ? sinC ?a = b ? c sinA= 2a R ,sinB=2b R ,sinC= 2c R a=2RsinA , b=2RsinB , c=2RsinC 适用类型:AAS →S ,SSA →A (2,1,0解) 5、余弦定理2222cos a b c bc A =+- 2 2 2 co s 2b c a A b c +-= 适用类型:SSS →A ,SAS →S ,AAS →S(2,1,0解) 5、 判定三角形是锐角直角钝角三角形 设c 为三角形的最大边 2c <2a +2b ??ABC 是锐角三角形 2 c =2 a +2 b ??ABC 是直角三角形 2 c >2 a +2 b ??ABC 是钝角三角形 6、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cotAcotB+cotBcotC+cotCcotA=1 tan 2 A tan 2 B +tan 2 B tan 2 C +tan 2 C tan 2 A =1 7* 、若三角形三内角成等差数列,则B=3 π 三边成等差数列,则0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训练之例题及三角形边角不等关系

A. B. 33 C. 39 D. 15 C A B C P 图 8-2 图 8-1 D A A. 4cm 10cm B. 5cm 10cm C. 4cm 2 3cm D. 5cm 2 3cm a C. D. 初中数学竞赛专项训练(8) (命题及三角形边角不等关系) 一、选择题: 1、如图 8-1,已知 AB =10,P 是线段 AB 上任意一点,在 AB 的同侧分别以 AP 和 PB 为边作两个等边三 角形 APC 和 BPD ,则线段 CD 的长度的最小值是 ( ) A. 4 B. 5 C. 6 D. 5( 5 - 1) 2、如图 8-2,四边形 ABCD 中∠A =60°,∠B =∠D =90°,AD =8,AB =7, 则 BC +CD 等于 ( ) A. 6 3 B. 5 3 C. 4 3 D. 3 3 3、如图 8-3,在梯形 ABCD 中,AD ∥BC ,AD =3,BC =9,AB =6,CD =4,若 EF ∥BC ,且梯形 AEFD 与梯形 EBCF 的周长相等,则 EF 的长为 ( ) 45 7 5 5 2 C D A D D E F B 图 8-3 4、已知△ABC 的三个内角为 A 、B 、C 且α =A+B ,β =C+A ,γ =C+B ,则α 、β 、γ 中,锐角的个数 最多为 ( ) A. 1 B. 2 C. 3 D. 0 5、如图 8-4,矩形 ABCD 的长 AD =9cm ,宽 AB =3cm ,将其折叠,使点 D 与点 B 重合,那么折叠后 DE 的长和折痕 EF 的长分别为 ( ) E A D B F C B C C 图 8-4 6、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a ,a ,b ,另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a ,b ,b ,其中 a>b ,若两个三角 形的最小内角相等,则 的值等于 ( ) b A. 3 + 1 2 B. 5 + 1 2 3 + 2 2 5 + 2 2 7、在凸 10 边形的所有内角中,锐角的个数最多是 ( ) A. 0 B. 1 C. 3 D. 5 8、若函数 y = kx (k > 0) 与函数 y = 1 x 的图象相交于 A ,C 两点,AB 垂直 x 轴于 B ,则△ABC 的面积为 ( ) A. 1 B. 2 C. k D. k 2 二、填空题 1、若四边形的一组对边中点的连线的长为 d ,另一组对边的长分别为 a ,b ,则 d 与 ______ a + b 2 的大小关系是_

八年级数学竞赛讲座全等三角形附答案

第十讲全等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是平面几何内容的基础,这是因为全等三角形是研究特殊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性质的有力工具,是解决与线段、角相关问题的一个出发点,运用全等三角形,可以证明线段相等、线段的和差倍分关系、角相等、两直线位置关系等常见的几何问题. 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问题,关键在于从复杂的图形中找到一对基础的三角形,这对基础的三角形从实质上来说,是由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中的一对三角形变位而来,也可能是由几对三角形组成,其间的关系互相传递,应熟悉涉及有公共边、公共角的以下两类基本图形: 例题求解 【例1】如图,∠E=∠F=90°,∠B=∠C,AC=AF,给出下列结论:①∠1=∠2;②BE=CF;③△ACN≌△ABM;④CD=DN,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把你认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填上). (广州市中考题) 思路点拨对一个复杂的图形,先找出比较明显的一对全等三角形,并发现有用的条件,进而判断推出其他三角形全等. 注两个三角形的全等是指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对应’两字,有“相当”、“相应”的含意,对应关系是按一定标准的一对一的关系,“互相重合”是判断其对应部分的标准.实际遇到的图形,两个全等三角形并不重合在一起,但其中一个三角形是由另一个三角形按平行移动、翻拆、旋转等方法得到,这种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动叫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例2】在△ABC中,AC=5,中线AD=4,则边AB的取值范围是( ) A.1

三角形边角关系培优训练经典

三角内角与外角典型题 1、①求下图各角度数之和。 ②如图,已知∠BOF=120°,则∠A+∠B+∠C+∠D+∠E+∠F=__________. 2、如图,BE是∠ABD的平分线,CF是∠ACD的平分线,BE、CF相交于点G,∠BDC=140°,∠BGC=110°。求∠A的 度数。 3、如图△ABC中, ∠BAD=∠CBE=∠ACF, ∠ABC=50°,∠ACB=62°,求∠DFE的大小。 4、△ABC中,AD、BE、CF是角平分线,交点是点G,GH⊥BC。求证:∠BGD=∠CGH. A

2 1 P C B A 5.如图,已知CE 为△ABC 的外角∠ACD 的角平分线,C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E , 求证:∠BAC > ∠B 6、△ABC 中,∠A: ∠ABC: ∠ACB=3:4:5,CE 是AB 上的高,∠BHC=135° 求证:BD ⊥AC 7、三角形的最大角与最小角之比是4:1,则最小内角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8.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的比是2:3: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的度数是 . 9.如图,在△ABC 中,∠ABC = ∠ACB ,∠A = 40°,P 是△ABC 内一点,且∠1 = ∠2.则∠BPC =________。 10.锐角三角形ABC 中,3条高相交于点H ,若∠BAC =70°,则∠BHC =_______

11、如图,BE平分∠ABD交CD于F,CE平分∠ACD交AB于G,AB、CD交于点O,且∠A=48?,∠D=46?,则∠BEC= 。 12.已知△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O,则∠BOC一定() A.小于直角 B.等于直角 C.大于直角 D.不能确定 13. △ABC的三条外角平分线所在直线相交构成的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不能确定 14、若?ABC的三个内角满足3∠A>5∠B,3∠C<2∠B,则三角形是() A.钝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锐角三角形D.都有可能

初中数学竞赛常用公式

初中数学竞赛常用公式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初中数学常用公式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 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三角形的五心性质以及典型问题--初中数学竞赛

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的“五心”指的是三角形的外心,内心,重心,垂心和旁心. 一.三角形的外心 定理1:三角形的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外心(外接圆圆心). 定理2: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都等于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定理3:锐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内; 直角三角形的外心在斜边中点; 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外. 定理4:AOB C AOC B BOC A ∠=∠∠=∠∠= ∠2 1 ,21,21 1.如图所示,在锐角ABC ?中,BC AD ⊥于D ,AC DE ⊥于E ,AB DF ⊥于F ,O 为ABC ?的外心. 求证:(1)AEF ?∽ABC ? (2)EF AO ⊥ O F E D C B A 2.设O 为锐角ABC ?的外心,连接CO BO AO ,,并延长分别交对边于N M L ,,,则 CN BM AL 1 11++的值是_______________.(设R 为ABC ?外接圆半径) 二.三角形的内心 定理1:三角形的三条内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称为三角形的内心(内切圆圆心). 定理2:三角形的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都等于三角形内切圆半径. 定理3:内切圆半径r 的计算: 设三角形面积为S ,并记p =12(a +b +c ),则r =S p . 特别的,在直角三角形中,有 r =1 2 (a +b -c ). A B C O I K H E F A B C M

B C D A I B C E D A 定理4:I 为三角形的内心,A 、B 、C 分别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延长AO 交BC 边于N ,则有AI: IN=AB:BN=AC:CN=(AB+AC):BC 定理5:,2 1 90A BIC ∠+ =∠ B CIA ∠+=∠2190 , C AIB ∠+=∠2190 。 3.如图所示,⊙1O 与⊙2O 相交于B A ,两点,且2O 在⊙1O 的圆周上,弦C O 2交⊙2O 于D 。证明:D 是ABC ?的内心. 4.如图,在ABC ?中,点D 、E 是ABC ∠,ACB ∠的三等分线的交点,当?=∠60A 时,求BDE ∠度数 5.如图,I 是ABC ?的内心,AI 的延长线交ABC ?的外接圆于D ,则,DC DB DI ==

数学竞赛三角形五心讲义

数学竞赛讲义第一节 一.高中数学竞赛介绍 一试 考试时间为上午8:00-9:20,共80分钟。试题分填空题和解答题两部分,满分120分。其中填空题8道,每题8分;解答题3道,分别为16分、20分、20分。 加试(二试) 考试时间为9:40-12:10,共150分钟。试题为四道解答题,前两道每题40分,后两道每题50分,满分180分。试题内容涵盖平面几何、代数、数论、组合数学。 二.答题策略 保证1试所有知识点都练习过的基础上,2试选择平面几何+1题的方式去练习。 三.考试知识点 一试 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一试竞赛大纲,完全按照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和内容,即高考所规定的知识范围和方法,在方法的要求上略有提高,其中概率和微积分初步不考。 二试 1、平面几何 基本要求:掌握初中数学竞赛大纲所确定的所有内容。 补充要求:面积和面积方法。 几个重要定理:梅涅劳斯定理、塞瓦定理、托勒密定理、西姆松定理。 几个重要的极值: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之和最小的点--费马点。到三角形三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的点--重心。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重心。 几何不等式。 简单的等周问题。了解下述定理:

在周长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面积最大。 在周长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面积最大。 在面积一定的n边形的集合中,正n边形的周长最小。 在面积一定的简单闭曲线的集合中,圆的周长最小。 几何中的运动:反射、平移、旋转。 复数方法、向量方法。 平面凸集、凸包及应用。 2、代数 在一试大纲的基础上另外要求的内容: 周期函数及周期,带绝对值的函数的图像。 三倍角公式,三角形的一些简单的恒等式,三角不等式。 第二数学归纳法。 递归,一阶、二阶递归,特征方程法。 函数迭代,求n次迭代,简单的函数方程。 n个变元的平均不等式,柯西不等式,排序不等式及应用。 复数的指数形式,欧拉公式,棣美弗定理,单位根,单位根的应用。 圆排列,有重复的排列及组合,简单的组合恒等式。 一元n次方程(多项式)根的个数,根及系数的关系,实系数方程虚根成对定理。 简单的初等数论问题,除初中大纲中所包括的内容外,还应包括无穷递降法,同余,欧几里得除法,非负最小完全剩余类,高斯函数,费马小定理,欧拉函数,孙子定理,格点及其性质。 3、立体几何 多面角,多面角的性质。三面角、直三面角的基本性质。 正多面体,欧拉定理。 体积证法。

最新三角形五心定律教学内容

垂心 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叫做三角形的垂心。 锐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内部。 直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直角顶点。 钝角三角形垂心在三角形外部。 垂心是高线的交点 垂心是从三角形的各顶点向其对边所作的三条垂线的交点。 三角形三个顶点,三个垂足,垂心这7个点可以得到6个四点圆。 三角形上作三高,三高必于垂心交。 高线分割三角形,出现直角三对整, 直角三角有十二,构成六对相似形, 四点共圆图中有,细心分析可找清, 重心 重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三线交一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证明过程又是塞瓦定理的特例。 重心的几条性质: 1、重心到顶点的距离与重心到对边中点的距离之比为2:1。 2、重心和三角形3个顶点组成的3个三角形面积相等。 3、重心到三角形3个顶点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重心的坐标是顶点坐标的算术平均,即其坐标为((X1+X2+X3)/3,(Y1+Y2+Y3)/3);空间直角坐标系——横坐标:(X1+X2+X3)/3纵坐标:(Y1+Y2+Y3)/3竖坐标:(z1+z2+z3)/3

5、三角形内到三边距离之积最大的点 内心 内心是三角形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即内切圆的圆心。 内心是三角形角平分线交点的原理:经圆外一点作圆的两条切线,这一点与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原理:角平分线上点到角两边距离相等)。 内心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注意到内心到三边距离相等(为内切圆半径),内心定理其实极易证。 若三边分别为l1,l2,l3,周长为p,则内心的重心坐标为(l1/p,l2/p,l3/p)。 直角三角形的内心到边的距离等于两直角边的和减去斜边的差的二分之一。 双曲线上任一支上一点与两焦点组成的三角形的内心在实轴的射影为对应支的顶点。 希望对你有帮助!三角形五心定律 三角形的重心,外心,垂心,内心和旁心称之为三角形的五心。三角形五心定律指是三角形重心定律,外心定律,垂心定律,内心定律,旁心定律的总称。 一、三角形重心定律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中线交于一点。该点叫做作三角形的重心。三中线交于一点可用燕尾定理证明,十分简单。(重心原是一个物理概念,对于等厚度的质量均匀的三角形薄片,其重心恰为此三角形三条中线的交点,重心因而得名) 重心的性质: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分类解析 第三讲:特殊三角形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分类解析:特殊三角形 一、基础知识: 1)等腰三角形:对称性;底边上的高、中线和角平分线三线合一。 2)正三角形:旋转中的不变性,60 度和120 度;重心、外心、内心、垂心四心合一;内部任何一点到三边的距离和为定值;…… 3)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代数化与数形结合;射影定理;斜边中线;共圆; 4)特殊的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对称性,旋转不变性;含30 度角的直角三角形—30 度角所对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包含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顶角为120 度的等腰三角形。 二、例题分析 例1、如下左图,在四边形ABCD 中,∠B=135 度,∠C=120 度,AB=2, BC=4-2,CD=4,求AD 的长度。 例2、如上右图,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 交于点E,I 是△BEC 的内心,BD⊥AC,且BD=AC=BC,M 是BC 的中点,求证:IM⊥AD,AD=2IM.

例3、如下左图△ABC 中,AB=AC,在AB 边上有两点P 和Q,在AC 边上有两点R 和S,且PQ=RS,M 和N 分别是PR 和QS 的中点,求证:MN⊥BC。 例4、如上右图,等腰△ABC 中,AB=AC,BE=CD,BD=CF,作∠C 的平分线交DF 于点G,DG=3,BC=16,若∠BED=2∠D FC,求BE 的长。 例5、如下左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4,D 是AC 边上的动点,连接BD,以BD 为斜边向上作等腰直角三角形BDE,连接AE,求AE 长的最小值。 例6、如上右图,△ABC 中,∠B AC=60 度,∠AT C=∠B TC=∠CT A=120 度,M 是BC 的中点,求证:2AM=TA+TB+TC。 例 7、如下图,△ABC 中,AB=AC,AD⊥BC 于点 D,DF⊥AB 于点 F,A E⊥CF 于点 E 且交 DF 于点 M,求证,M 是 DF 的中点。

2020中考数学专题练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含答案)

2020中考数学专题练习:三角形的边角关系 (含答案) 1.已知在△ABC中,∠A=70°-∠B,则∠C=() A.35° B.70° C.110° D.140° 2.已知如图1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则角α的度数是() 图1 A.72° B.60° C.58° D.50° 3.如图2,∠A,∠1,∠2的大小关系是() A.∠A>∠1>∠2 B.∠2>∠1>∠A C.∠A>∠2>∠1 D.∠2>∠A>∠1 图2 图3 4.王师傅用四根木条钉成一个四边形木架,如图3.要使这个木架不变形,他至少还要再钉上几根木条() A.0根B.1根C.2根D.3根 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 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 D.周长相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6.小华在电话中问小明:“已知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4,9,12,如何求这个三角形的面积?”小明提示说:“可通过作最长边上的高来求解.”小华根据小明的提示作出的图形正确的是() A B C D

7.不一定在三角形内部的线段是() A.三角形的角平分线B.三角形的中线 C.三角形的高D.三角形的中位线 8.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则能说明∠AOC =∠BOC的依据是() A.SSS B.ASA C.AAS 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图3 图4 9.如图4,在Rt△ABC中,∠ACB=90°,BC=2 cm,CD⊥AB,在AC上取一点E,使EC=BC,过点E作EF⊥AC交CD的延长线于点F,若EF=5 cm,则AE=________cm. 10.如图5,△ABC中,AB=AC,BD⊥AC,CE⊥AB.求证:BD=CE. 图5 11.如图6,点A,B,D,E在同一直线上,AD=EB,BC∥DF,∠C=∠F.求证:AC=EF. 图6

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之三角形

初中数学竞赛试题之三角形 满分: 100 分 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 1.在△ABC中,AB=AC,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则∠B的度数为() A.40° B.70° C.70°或20° D.40°或70° 2.如图,在△ABC中,∠C=90°,AB=,BD平分∠ABC交AC于D,若AD∶DC=5∶2,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A.10 B. 4 C. D. 3.如图,△ABC中,AB=AC=BD,∠ADC=108°,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点D是线段BC的黄金分割点 B.△ABD中∠BAD的角平分线与CD 相等 C.BC-AD=CA D.CD=BC 4.如图,△ABC中,∠B、∠C的角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分别作三边的平行线,若AB∶BC∶CA=6∶7∶5,则阴影部分面积之和与△ABC面积之比为() A.B.C. D.

5.已知在Rt△ABC中,D为AC上一点, ,则等于()A. B.2 C. D. A 第7题 D 第4题 C B 第3题 第2题 6.老师给小明一道数学题,要求他将题补充完整:某农民要在一块面积为144米2的矩形荒地上建一个花坛, 花坛四周是宽度为1米的小路,中央是矩形的花圃,要 求花圃面积为99.2米2.已知小明列出的方程为,那么小明找的等量关系是() A.荒地的长或宽B.四周小路的面积C.花圃的长或宽D.只有设两个未知数才能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7.如图所示,□ABCD中,∠BCD的平分线CE交AD于点E,DE = 2AE = 4cm,梯形ABCE的面积为12.8cm2,则CE的长为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