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浪漫的乡间园舍--英国20世纪初期乡村花园及代表人物小记

自然而浪漫的乡间园舍--英国20世纪初期乡村花园及代表人物小记
自然而浪漫的乡间园舍--英国20世纪初期乡村花园及代表人物小记

自然而浪漫的乡间园舍--英国20世纪初期乡村花园及代表人物小记

    与多数的欧洲国度相比,花园的设计和建造在英国更为风行。这一方面归因于英国平和适中的气象条件,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起伏不定的大海和壮大的英国海军保证了这片领土的安定,使越来越多的英国人热衷于对自家花园的精心打造,出现了众多颇有建树的园艺师。除公寓房之外,典范的英国住宅均是一个小屋配备一个小花园,而王公贵族既在城内坐拥一套越冬住宅,又在乡村享有一处消夏居所,花园普及率和质量都到达相当程度。

最初的乡村花园重要种植本土植物,且多数是可为餐桌供给食物的瓜果蔬菜类,所以,在花园中呈现几只鸡或一头猪,不足为奇。自然,房舍周边丛林中的薪柴也成为制作园林家具的便捷用材。花园中也会种上一些药草,用以医疗、烹饪、染色等。直至19世纪末期之前,英国的乡村花园仍以适用性为重点,那些纯洁作为装潢的花草是不会被园主采取的。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方法的改变和相互来往的增进,装潢性的乡村花园开端呈现。

20世纪初,现代主义活动的影响遍及各国的设计界,传统的英国园艺师们也在这样一个进程中影响着英国乡村花园的发展。其中有一位当时最负盛名的女园艺师一一格特鲁德·杰基尔(gertrude·jekyll,1843~1932),她对于造园艺术的影响力遍及今天全部世界,而且,她在园艺知识方面的著书相当多,身后留下了有关园艺学的若干著作及几百篇论文和照片集。杰基尔将园艺知识在英国普遍传布,使许多爱好园艺的英国人受益匪浅。

杰基尔一生共设计了约398座花园,但遗憾的是,今天所存无几,且只有少数几个被精确修复,人们只有通过她的著作记忆那些作品。杰基尔既观赏自然之美,又爱好规矩情势之美,而且,无论花园的范围大小,她对构造、比例、颜色、气息和质感的看重都是不遗余力的。在她的造园成绩中,尤以对花园边沿不同颜色的绿草带的设计最为出色。例如,她可以应用不同色调的黄色和橙色草本植物组合成“金色”边沿。

杰基尔诞生于一个富庶的艺术之家,并曾在伦敦的艺术学校求学并结交了许多工艺美术界的朋友。由于视力不佳,医生建议她废弃刺绣和其他善于的利用艺术工作,于是,杰基尔将身心投入园林设计中。在她46岁时,遇到了年青而有抱负的建筑师埃德温·勒琴斯(edwin·lutyens),他们尊敬彼此的工作,并树立了深厚友情。他们重要从事乡村住宅及花园的设计义务,重视发扬本土艺术和选用合适的本土植物。

1908年,年届65岁的杰基尔为工艺美术活动的领头人物查尔斯·霍姆(charles·holme)设计了一处著名的花园——领主宅邸花园(manorhouse)。霍姆曾在1893年开办了当时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thestudio“工作室”》杂志,并任其编纂。当时,霍姆的丝毛产业已扩大至远东,并是日本协会的开创成员之一。他非常推重日本艺术文化。1902年,霍姆移居至厄普顿,并购置了几处住房及大片土地。老领主宅邸年久失修,霍姆便委托当地建筑师欧内斯特·牛顿(ernest·newton)加以改革,同时保存了屋顶上可追溯至1480~1540年的许多原始木头。如今,爱德华七世时期的立面内还包容着橡木板的房间和16世纪的楼梯。1907年,改建工程停止。

1908年,格特鲁德为霍姆的占地1.8公顷的花园草拟计划。在这片白垩质坡场地上,她设计了自己最漂亮的一座花园。其中包括了杰基尔造园的许多典范特点,但与杰基尔其他大多数委托项目相比,这座花园的标准要纤巧许多。房舍一侧为“野生花园”,花草夹道的小径从

半圆形草阶蜿蜒而出,再穿行于涣散栽种的各种玫瑰花间,直至花园另一端的胡桃木小丛林、更具野性的植物和丛林外的小池塘。如今,在野生花园的尽端还保存着杰基尔当初种植和布局的水仙花丛。草坪上的花儿、池塘旁自然围绕的岩石群和英国本土的亲水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向观者浮现极富自然情趣的宜人风景。

房屋的西南部是看不见曲线的规矩式花园。杰基尔将屋外的草坡改革成一些由干砌石墙支持的台地,并通过种植设计发生垂直花坛的视觉后果。一个悬挂着船只缆绳的橡木棚架,从屋宅引向规矩几何形体的“玫瑰草坪”。“玫瑰草坪”由一层层向心的方形石砌花床构成,边沿的草本植物色彩成丛变更,有冷色调的蓝色、白色系,也有暖色调的红色、橙色系。而网球场和保龄球场草坪则是由紫杉树篱加以隔离。

另一位同时期有名的英国园艺师托马斯·h·莫森(thomas·h·mawsonl861~1933),被誉为爱德华七世时期的领衔景观建筑师。他的作品范畴颇广,从小面积的花园设计到大范围的市民公园和城市计划等,且大部分作品创作于1890~1925年。

托马斯诞生于兰开斯特南部,其父为纺纱厂的整经工,后来自己开端经营建造业。托马斯从小就对园艺学感兴致,1877年,其父逝世后,他前往伦敦,在若干个景观园艺师和园丁手下干活。1884年,他开办了个人行业——湖泊苗圃,并开端向外追求园林设计项目。其早期作品中最具意义的要数1889年始建于坎布里亚郡的graythwaite厅花园。1890年,莫森逐渐成名,他的大部分作品集中于英格兰北部和苏格兰。后来,他与建筑师丹·吉布森合作,为国度公园湖泊区的管理中心设计房屋和花园。1900年,他出版了《造园的艺术和技艺》。再后来的项目便超越了景观建筑学的内容,而进入市镇计划范畴。莫森的主体工作包含雅典和温哥华的城镇和城市计划,而其所竣工的最有名的海外项目是海牙的和平宫花园(1908年)。

1905年,莫森开端为其最主要的个人客户w·h·利弗先生工作。首个项目是在博尔顿东部160公顷的高原沼地建造一个市政公园。另一项目则是汉普斯特德希尔的一个花园,其特点是可以俯瞰下议院的240米高的平台和棚架。当时为利弗领主所作的那些项目均表示出好汉主义的成分。1910年,托马斯的大儿子——在英格兰和巴黎都接收过数年建筑业培训的爱德华参加其父的设计队伍。爱德华是一位有才干的建筑师和艺术家,特殊在大战后,他成为首席设计师,并于1926年负责修订了《造园的艺术和技艺》的最后版。当时,托马斯正经受着帕金森综合症的攻击,但他仍能口述其自传《一位英国景观建筑师的一生及其作品》。该书出版于1927年,其扉页为作者肖像,这幅肖像也是莫森为画家设计花园后的报酬。

最近,莫森设计的两座花园已被归入电视台组织的花园整治项目。2004年,克里斯的“暗藏的花园”节目以多希特的一座花园为特殊报导对象,而这座花园不仅由莫森计划设计,还接收过格特鲁德·杰基尔对于种植设计的咨询。因此,这两位重量级的维多利亚女王时期/爱德华七世时期的园林设计师,便在无意间合作建造了一处花园。

托马斯·h·莫森逝世于1933年,享年72岁。生前,他愿望自己被人们视为一名“景观建筑师”,而非“花园设计师”,事实上,他并不负于“景观建筑师”这一现代意义上的称号。莫森的花园设计通常标准很大。他联合现状设计了大平台和棚架,从而使那些处于挑衅性场址的设计独具特点,表示出建筑式园林的特色。尽管他在世时受人注视,但其大部分作品却随作者的过世而很快遭受冷落。不过,随着1994年《巨大的花园,巨大的设计师》的出版,人们重新开端关注莫森,并于这几年呈现对莫森园林设计作风的复兴。

正如格特鲁德·杰基尔所述,“种植植物就如同应用具有性命力的植物在地面上描画景观”,园林植物展示于人类的是生生不息的精美图景,园林艺术必定因其独有魅力在世界各地洋溢愈久愈浓的性命气味。

本文来源:第一园林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72714658.html,/news/lunwen/2012121910142197941.html)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与音乐

浅谈浪漫主义时期的建筑与音乐【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浪漫主义时期建筑和音乐的艺术特色,文化背 景,思想根源及其和相互影响 关键字:起源,发展,艺术,联系 一、浪漫主义的由来及其思想文化 浪漫主义(英语romantic)一词源出南欧一些古罗马省府的语言和文学。这些地区的不同方言原系拉丁语和当地方言混杂而成,后来发展成罗曼系语言(the Romance languages)。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法国著名浪漫主义女作家乔治·桑曾对批判现实主义大师巴尔扎克说:“你既有能力而也愿意描绘人类如你所眼见的。好的!反之,我,总觉得必要按照我希望于人类的,按照我相信人类所应当有的来描绘它。”乔治·桑的这段话表明她在创作上所遵循的是与现实主义不同的创作方法,这就是浪漫主义。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是理想主义,就是按照作家认为生活应当有的样式来反映生活,因而总是理想地描写对象或者描写理想化的对象。 浪漫主义由于理想性质的不同,分为积极浪漫主义和消极浪漫主义两种。积极浪漫主义的理想,是与社会发展的趋向,与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相一致的,因而能够激励人们改造现实,增强人们的斗争意志。高尔基说:应用浪漫主义的方法,可以美化人性,克服兽性,提高人的自尊心。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诗歌,吴承恩的《西游记》,郭沫若的《女神》,就是我国这类浪漫主义的代表作。消极浪漫主义的理想,反映的是没落阶级对现实变革与社会进步的敌视。消极浪漫主义作家总是美化和怀恋已经消逝了的社会生活与制度,妄想历史能够按照他们的愿望倒退,因而思想悲观,情绪悲哀,作品内容表现为怀旧,逃避现实,或者陷入神秘主义。在艺术上则是格调低沉,色彩灰暗,往往蒙上一层迷离恍惚、虚无缥缈的纱幕。十九世纪英国的湖畔派诗人的作品就属于这一类。 浪漫主义作为欧洲文学中的一种文艺思潮,产生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年代。它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在艺术上与古典主义相对立,属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一种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思潮的兴盛衰落,是由各国历史条件的特点所决定的。作为一种成型的文艺思潮,它首先产生在德国。由于当时德国容克贵族势力猖獗,资产阶级软弱无力,因而消极浪漫主义得势,积极浪漫主义发展迟缓。只有海涅登上文坛之后,积极浪漫主义在德国才有所起色。 法国的浪漫主义思潮,犹如大海的波涛,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来势迅猛,激烈异常。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封建贵族的复辟和资产阶级的反复辟斗争分不开的。浪漫主义首先从古典主义设置的种种障碍中冲杀出来,历经短兵相接的搏斗,一举获胜。继而在漫浪主义内部角返相争,积极浪漫主义者组织了包括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在内的广泛的统一战线,打败了消极浪漫主义。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以前,消极浪漫主义称王称霸,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由于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胜利,积极浪漫主义骤然兴起.并取得了主导的地位。 在俄国,浪漫主义的发展是较迟的。它在十九世纪初期才形成为一种流派。其中积极浪漫主义与俄国十二月党人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贵族革命中起过显著的进步作用。代表作家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革命与独立》《不朽颂》《远足》。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年10月21日-1834年7月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成为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罗伯特·骚塞(1774—1843)是“湖畔派”三诗人中才气较差的一位。年青时代思想激进,饱读伏尔泰、卢梭的著作,在威斯敏斯特学校学习时曾因撰文反对校方体罚学生而被开除学籍。进牛津大学后,他更醉心法国大革命,写史诗《圣女贞德》歌颂革命,后来还与柯尔律治计划在美洲的森林里建立乌托邦社会。但中年后骚塞的政治态度却变得十分保守,还热衷于趋附权贵,成了统治者的御用文人,并因此获得“桂冠诗人”的称号。1821年他以桂冠诗人身份作颂诗《审判的幻景》颂扬去世不久的英王乔治三世,攻击拜伦、雪莱等进步诗人,称他们是“恶魔派”(撒旦派)。拜伦作同名讽刺长诗一首,对乔治三世和骚塞作了尽情的揶揄奚落。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还有《当初我们两分别》《给一位淑女》《雅典的女郎》《希腊战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我见过你哭》《我给你的项链》《写给奥古斯塔》《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给托马斯·穆尔》

英国的名胜古迹

英国的名胜古迹 四川省安岳中学邓伊 内容提要 一、1、让同学们了解英国有哪些著名的名胜古迹? 2、让我们知道应该哪名胜古迹的地理位置,了解为何值得了解! 二、1、培养学生收集、查阅和整理资料,根据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发表见解的能力。 2、学会基本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技巧。 3、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合作精神。 4、适应时代需求,培养学生社会调查研究的能力。 正文 英国(The United Kingdom)是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组成的联合王国,一统于一个中央政府和国家元首。该国社会安定、生活稳定,犯罪率低并极少有暴力行为发生。英国的气候温和,无严寒酷暑,四季如春。这里交通便捷、公路和铁路系统既安全又高效,电讯业也属世界上最发达者之列。大城市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迅猛崛起,这就使许多历史建筑和遗迹得以保存,并确保了大量的公园和绿地未被占用。作为欧洲最大和最具国际特色的城市,伦敦是英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不折不扣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众多国际组织和企业的总部所在地。 伦敦塔桥英国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思想的社会。英国的艺术、音乐、文化和饮食一直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人民和民族习惯的影响,并与许多国家有着悠久而密切的联系。直到现在,它仍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英语国家保持着牢固的关系。英国是欧盟成员国,25年来,在维护和发展欧盟与中国的关系方面,它是始终不渝和热心的支持者。英国是欧盟国家在中国最大的投资者。 英国位于欧洲,是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以及爱尔兰岛东北部的北爱尔兰和一些小岛(海外领地)组成。英国本土位于欧洲大陆西北面的不列颠群岛,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24.36万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英格兰地区13. 04万平方公里,苏格兰7. 88万平方公里,威尔士2. 08万平方公里,北爱尔兰1. 36万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部的岛国。由大不列颠岛(包括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岛东北部和一些小岛组成。隔北海、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欧洲大陆相望。它的陆界与爱尔兰共和国接壤。海岸线总长11450公里。全境分为四部分:英格兰东南部平原、中西部山区、苏格兰山区、北爱尔兰高原和山区。 一、问题提出: 英国名胜古迹有哪些? 二、研究过程: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18世纪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改变了欧洲由规则式园林统治的长达千年的历史,这是西方园林艺术领域内的一场极为深刻的革命。 1.文学艺术的影响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3.产业经济的影响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1.文学艺术的影响 当时的诗人、画家、美学家中兴起了尊重自然的信念,他们将规则式花园看作是对自然的歪曲,而将风景园看作是一种自然感情的流露。这为风景园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2.自然地理与气候的影响 (1)欧洲兴起法国勒诺特尔造园热时,英国受影响极少,原因有二:1是英国人固有的保守性,2是在英国丘陵起伏的地形上,要想建造勒诺特尔式宏伟壮丽的效果,必须大动土方改造地形,从而耗资巨大。 (2)英国多雨潮湿的气候条件下,植物生长十分有利,而树木的整形修剪要花费更多的劳力。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3.产业经济的影响 (1)14世纪中叶,黑死病流线,1/3人口减少→农业结构改变→畜牧业发展→毛纺业发展→畜牧业发展→改变了英国的乡村景观和风貌。(2)16世纪,产业革命的发展→燃料、建筑材料匮乏→禁止砍伐森林法令颁发→12种树必须加以保护,包括栎树→保护了英国树林景观。(3)18世纪,牧草与农作物的轮作制→乡村风景面貌改变。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4.对中国园林与文化的赞美与憧憬的影响 虽然当时英国人有不少热衷于追求中国园林的风格,却只能取其一些局部而已。 中国园林与英国自然风景园的不同:中国园林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对自然的高度概括,体现出诗情画意。英国风景园为模仿自然,再现自然。反对者认为风景园与郊野风光无异。 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产生的历史背景 英国自然风景式造园思想首先是在政治家、思想家和文人圈中产生,他们为风景式园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且借助于他们的社会影响,使得自然风景式园林一旦形成,便广为传播,影响深远。 ?英国哲学家培根认为:凡是高度的美在比例上都显得有点古怪。 ?17世纪上半叶,培根预言自然式园林终将出现。他还亲自造园以实现其理想,可惜未保留下来。?培根在著作《训示》中呼吁人们抛弃对称、树木整形和一潭死水的设计手法,强调园中要有一处富有野趣的荒原,使人们得以寻觅纯粹的荒野,一些乡土植物和灌木,接近自然花园的概念。?培根被后人誉为自然风景式园林的预言家。 ?清教徒诗人密尔顿1641年开始构思、1663年陆续出版完成的宗教叙事诗《失乐园》,被看作是最后一部伟大的史诗。他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将伊甸园描绘成一片自然风光。 ?弥尔顿有关自然和花园的认识对后世的艾迪生等人产生深刻影响,被后人看作是自然风景式造园的先驱。 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1) ?威廉·坦普儿(William Temple,1628-1699)英格兰政治家与外交家,于1685年出版了《论伊壁鳩鲁的花园》一书,其中有关于中国园林的介绍。 ?沙夫茨伯里伯爵三世(Anthony Ashley Cooper ShaftesburyIII,1671-1713),政治家,哲学家,受柏拉图主义影响较深。 ?约瑟夫·爱迪生(Joseph Addison,1672-1719)是一位散文家、诗人、剧作家和政治家。他于1712年发表《论庭园的快乐》,认为大自然的雄伟壮观是园林所难以达到的,并由此引申为园林愈接近自然则愈美,他认为造园应以自然为目标。 这正是风景式园林在英国兴起的理论基础。 影响18世纪风景园形成的人物与作品(2) ?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1688-1744),是18世纪前期著名的讽刺诗人,1713年他写了一篇《论植物雕刻》的随笔,其中盛赞风景式园林,对于植物雕刻表示了深恶痛绝,被称为?°英国风景式造园运动的最早斗士?±。

英国旅游景点概述

英国旅游景点概述 一、简要阐述英国伦敦的旅游景点. 1唐宁街10号 建于1680年,18世纪以来一直是英国历届首相官邸和办公处。唐宁街为17世纪后半叶由唐宁(Downing)爵士开发建筑的私人住宅街道,后来保留了四所住宅。1733年,英国国王将10号辟为首相府邸,11号现为财政大臣官邸,12号是财政大臣的办公室。 唐宁街10号楼内最有名的房间是内阁室,从室内可远眺皇家禁卫军的换岗仪式和圣?詹姆斯公园(St.James’sPark)。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邱吉尔(Churchill)将地下室的一间房间用做餐厅。二楼有早餐厅、国宴厅、书房及第二会客厅,其中最大的为国宴厅。客厅内挂有名贵油画,大部分借自博物馆和画廊。唐宁街10号一直室英国政府做出重大决定、制定政策和举行改变世界的会议的中心。 2大本钟 大本钟介绍 中国人给大本钟起了一个可爱的外号叫做“大笨钟”。大本钟(Big Ben)代表了英国古典文化,是伦敦的标志,也是英国人的骄傲。大本钟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 (Clock Tower) 的大报时钟的昵称。 大本钟基本信息 位于威斯敏斯特桥的南面桥头,与英国议会大厦相连,英国议会大厦的北角。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自从1859年投入使用后,英国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对大本钟实施维护,包括清洗钟体、替换大本钟的报时轮系和运转轮系等。

外形特点 钟楼高95米,钟直径9英尺,钟重14 吨,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每15分钟响一次。大本钟巨大而华丽,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每个钟面各由312块乳白色玻璃镶嵌而成。大本钟自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历史意义 大笨钟曾经激发起英国人无比崇高的爱国热情和一往无前的英勇气概,是伦敦人民的骄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伦敦遭受了1224次空袭,而大笨钟始终播送着它那安定人心的钟声。特别令人肃然起敬的是每年的休战纪念日(11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上午11:00鸣响的钟声,那是在哀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阵 亡的英国军人,此时,整个城市交通停止,人们脱帽肃立,仰望那雄伟的大笨钟。每当议会召开会议的时候,大钟上方的灯就会点亮。一到夜晚,大钟在灯光的照耀下,静静地浮在夜空中,从对岸观望更觉壮观。门票: 免费 开放时间: 每周一、周二、周四14:30-22:00,周三10:00-14:30,周五9:30-15: 3杜莎夫人蜡像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旅游简介 杜莎夫人蜡像馆(Madame Tussaud’s)是位于英国伦敦的一间蜡像馆,其在阿姆斯特丹、纽约、香港和拉斯维加斯都有分馆,在中国的上海分馆也于2006年开幕。蜡像馆是由蜡制雕塑家杜莎夫人建立的,有众多世界名人的蜡像,其中恐怖屋最为出名。整个馆由3层楼及地下室组成,分4个展览层。

英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作家.

William Wordsworth (7 April 1770 –23 April 1850 was a major English Romantic poet who, with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helped launch the Romantic Age in English literature with their 1798 joint publication, Lyrical Ballads. Wordsworth's masterpiec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The Prelude, a semi autobiographical poem of his early years which the poet revised and expanded a number of times. The work was posthumously titled and published, prior to which it was generally known as the poem "to Coleridge". Wordsworth was England's Poet Laureate from 1843 until his death in 1850. The poet Robert Southey as well as Coleridge lived nearby, and the three maen bec ame known as“Lake Poets”.骚塞,柯勒律治也居住在同一地城,三人并称为“湖畔诗人”。 Wordsworth was a defining member of the English Romantic Movement. 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 Like other Romantics, Wordsworth’s personality and poetry were deeply influenced by his love of nature, especially by the sights and scenes of the Lake Country, in which he spent most of his mature life. 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他大部分人生所度过的地方--湖区--的风光景色都对他的性格和作品有着深远的影响。 A profoundly earnest and sincere thinker, he displayed a high seriousness tempered with tenderness and a love of simplicity. 他是一位真挚深刻的思想者,作品在严谨中充满纯真质朴与敏感。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William Wordsworth I wandered lonely as a cloud 我孤独地漫游,像一朵云

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主要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

On Major Poets and Masterpieces of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ChapterI:the background of the rise of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The French Revolution of 1789 (French Revolution) brought hope to the future of human,and it impacted on British Society ,too.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not only created wealth, but also intensifyi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labor and capital.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and the traditions, man and nature promoted intellectual differentiation. Then, a group of better educated people felt confused about the society and they were at a loss what to do .In this context, the British Romantic literature rose.It originated in the end of th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became prosperou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hapterII:the classification of poet in English romantic period 2.1 the pioneer of English romantic literature The pioneer of romantic literature is poet Robert Burns who lived in late eighteenth century and William Blake. Burns draw nourishment from the folk songs in Scotland, ("Poems, chiefly in Scottish dialcet") is his masterpiece, specializing in Lyric and satire ; Blake's "songs of innocence" and "songs of experience" ,which describe the ideal society order,are creative and fresh,full of originality. 2.2 the two schools of British Romantic literature Two opposing schools were formed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romanticism.They are active romanticism and passive romanticism. Active romanticism is a positive trend of progress.Active romantic poets dare to face up to reality, criticize the social darkness and lead people to look ahead.Passive r omanticism is a reactionary countercurrent negative trend, it takes a negative attitude to escape, against the status quo, cling to the past and leads people to look back. 2.2.1 the representatives of Active Romanticism The emerged poets put forward the British Romantic literature to a climax.The representative poets are Byron, Shelley and Keats,they are active romanticist.Unlike the lake poets, they put more fighting consciousness and politic trends in his works. Shelley (1792 - 1822) is the most concentrated romantic poet and a British Utopian.In

英文介绍英国的著名景点

1:The River Thames is the second longest river in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longest river entirely in England, rising at Thames Head in Gloucestershire[ 格洛斯特郡(英格兰)], and flowing into the North Sea at the Thames Estuary(河口). It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in flowing through London, the capit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although London only touches a short part of its course. The river is tidal in London with a rise and fall of 7 metres (23 ft) and becomes non-tidal at Teddington [特丁顿(英国国立物理研究所所在地)]Lock. The catchment area covers a large part of South Eastern and Western England and the river is fed by over 20 tributaries. The river contains over 80 islands, and having both seawater and freshwater stretches supports a variety of wildlife. the river has supported human activity from its source to its mouth for thousands of years providing habitation, water power, food and drink. It has also acted as a major highway both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the Port of London, and internally along its length and connecting to the British canal system. The river’s strategic position has seen it at the centre of many events and fashions in British history, earning it a description by John Burns as ―Liquid History‖. It has been a physical and political boundary over the centuries and generated a range of river crossings. In more recent time the river has become a major leisure area supporting tourism and pleasure outings as well as the sports of rowing, sailing, skiffing, kayaking, and punting. The river has had a special appeal to

英美文学选读(英国)浪漫主义时期笔记

Chapter 3 The Romantic Period 1. The Romantic Period: The Romantic period is the period generally said to have begun in 1798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s Lyrical Ballads and to have ended in 1832 with Sir Walter Scott’s death and the passage of the first Reform Bill in the Parliament. It is emphasized the special qualities of each individual’s mind. 2.Social background: a. during this period, England itself had experienced profound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The primarily agricultural society had been replaced by a modern industrialized one. b. With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coming into its full swing, the capitalist class came to dominate not only the means of production, but also trade and world market. 3.The Romantic Movement: it expressed a more or less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 the existing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that came with industrialization and the growing importance of the bourgeoise. The romantics demontrated a a strong reaction against the dominant modes of thinking of the 18th-century writers and philosophers. They saw man as an individual in the solitary state. Thus, the Romanticism actually constitutes a change of direction from the outer world of social civilization to the inner world of the human spirit. The Romantic period is an age of poetry. Blake, Wordsworth, Coleridge, Byron, Shelley and Keats are the major Romantic poets. They started a rebellion against the neoclassical literature, which was later regarded as the poetic revolution. Wordsworth and Coleridge were the major representatives of this movement. Wordsworth defines the poet as a “man speaking to men”, and poetry as “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eelings.” Imagination, defined by Coleridge, is the vital faculty that creates new wholes out of disparate elements. The Romantics not only extol the faculty of imamgination, but also elevate the concepts of spontaneity and inspiration, regarding them as something crucial for true poetry. The natural world comes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poetic imagination. Nature is not only the major source of the poetic imagery, but also provides the dominant subject mattre. It is in solitude, in communion with the natural universe, that man can exercise this most valuable of faculties. Romantics also tend to be nationalistic, defending the great poets and dramatists of their own national heritage against the advocates of classical rules. Poetry: to the Romantics, poetry should be free from all rules.they would turn to the humble people and the common everyday life for subjects. Prose: It’s also a great age of prose. With education greatly developed for the middle-class people, there was a rapid growth in the reading public and an increasing demand for reading materials.Romantics made literary comments on the writers with high standards, which paved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new and valuable type of critical writings. Colerige, Hazlitt, Lamb, and De Quincey were the leading figures in this new development. Novel: the 2 major novelists of the period are Jane Austen and Walter Scott. Gothic novel: a tyoe of romantic fiction that predominated in the late 18th century, was one of the Romantic movement. Its principal elements are violence, horror, and the supernatural, which strongly appeal to the reader’s emotion. With is description of the dark, irritional side of human nature, the Gothic form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ver the writers of the Romantic period. 3. Ballads: the most important form of popular literature; flourished during the 15th century; Most written down in 18th century; mostly written in quatrains; Most important is the Robin Hood ballads. 4. Romanticism: it is romanticism is a literary trend. It prevailed in England during the period of 1798-1832. Romanticists were discontent with and oppos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ism. They split into two groups.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开始于十八世纪末,到内战爆发为止,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时期。华盛顿·欧文出版的《见闻札记》标志着美国文学的开端,惠特曼的《草叶集》是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压卷之作。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是美国文学的繁荣时期,所以也称为"美国的文艺复兴。" 美国社会的发展哺育了"一个伟大民族的文学"。年轻的美国没有历史的沉重包袱,很快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成长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这一时期也是美国历史上西部扩张时期,到1860年领土已开拓到太平洋西岸。到十九世纪中叶,美国已由原来的十三个州扩大到二十一个州,人口从1790年的四百万增至1860年的三千万。在经济上,年轻的美国经历向工业的转化,影响所及不仅仅是城市,而且也包括农村。蒸汽动力在工、农业生产上的运用、工厂的建立、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以及科技上的发明创造使经济生活得到了重组。另外,大量移民促进了工业更加蓬勃的发展。政治上,民主与平等成为这个年轻国家的理想,产生了两党制。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国家的文学和文化生活。随着独立的美国政府的成立,美国人民已感到需要有美国文学,表达美国人民所特有的经历:早期清教徒的殖民,与印第安人的遭遇,边疆开发者的生活以及西部荒原等。这个年轻国家的文学富有想象,已产生了一种文学环境。报刊杂志如雨后春笋,出现了一大批文学读者,形成了十九世纪上半叶蓬勃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 外国的,尤其是英国的文学大师对美国作家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作家由于秉承了与英国一样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同英国一样的浪漫主义风格。欧文(Irving)、库柏(Cooper),坡(Poe),弗伦诺(Freneau)和布雷恩特(Bryant)一一反古典主义时期的文学样式和文学思潮,开创了较新的小说和诗歌形式。这一时期大多数美国文学作品中,普遍强调文学的想象力和情感因素,注重生动的描写、异国情调的表达、感官的体会和对超自然力的描述。美国作家特别注意感情的自由表达和人物的心理描写。作品中的主人公富有敏感激动的特质。注重表现个人和普通人是这一时期作品的强烈倾向,几乎成了美国的信仰。富雷诺、布雷思特和库柏等人的作品对客观自然的描写有强烈的兴趣。富雷诺在"帝国的废墟"主题中对过去情景的描写绘声绘色,布雷恩特对北美五大湖区的史前印第安人描述引人入胜,欧文对哈德逊河传说的巧加利用炉火纯青,库柏的长篇历史小说深入细致。总的来说,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上接英国文学传统,下开美国文学之风。 虽然美国文学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但这一时期著名的文学作品表现的却是富有美国色彩的浪漫主义思想。"西部开拓"就是一个说明美国作家表现自己国家的恰好的例子。他们大量描述了美国本土的自然风光:原始的森林、广袤的平原、无际的草原、沧茫的大海、不一而足。这些自然景物成为人们品格的象征,形成了美国文学中离开尘世,心向自然的传统。这些传统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 Stocking Tales〉、梭罗的《沃尔顿》(Walden)以及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中都得到了明显的表现。随着美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在小说、诗歌中美国人物都越来越明显地操本地方言,作品多表现农民、穷人、儿童以及没有文化的人,还有那些虽然没文化但心地高尚的红种人和白种人。美国清教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对美国人的道德观念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美国文学中也留下了明显的印迹。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比起欧洲文学,美国文学的道德倾向十分浓厚。在霍桑(Hawthorne)、梅尔维尔(Melville)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美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足能标炳的是新英格兰的超验主义运动。该运动开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新英格兰的先验主义俱乐部。本来,这个超验主义只是对新英格兰人提出来的。它是针对波士顿的唯一神教派的冷淡古板的理性主义而提的。而后来逐渐影响到全国,特别是在高级知识分子和文学界人士当中影响颇大。超验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是爱默生(Emerson)和梭罗(Henry Davd Thoreau),他们的作品对美国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超验主义"承认人类具有本能了解或认识真理的能力,能够超过感官获取知识"。爱默生曾说:"只有人心灵的尊严才是最神圣的。"超验主义还认为自然是高尚的,个人是神圣的,因此人必须自助。 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作家,著名的有富雷诺(Philip Freneau〉、布雷恩特(William Cullen Bryant)、郎费罗(Henry Words worth longfellow)、娄威尔(James Rassel Lowell)、惠特(John Greenleaf whitter〉、爱伦·坡(Edgar Ellen Poe)、以及惠特曼(Walt Whitman)。惠特曼的《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是美国十九世纪最有影响的诗歌。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的小说富有独创性、多样性,有华盛顿·欧文的喜剧性寓言体小说,有爱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欣赏

Choose one romantic poet and make your comment on one of his/her poem. A Red,Red Rose Robert Burns Robert Burns is an excellent native poet of Scotland. He had written many lyrics praising nature, love, and friendship, such as “A Red, Red Rose”,“My heart’s in the Highland”. And today I will express my comment on his lyric “A Red, Red Rose”. This poem was written in 1794 and published in 1796. It is one of the world famous love poems, and one of Burns’best poems. It is written by a man for his lover. In the last stanza we can see that he is going away somewhere and “fare the weel”. The narrator keeps the poem simple as he does not want to complicate the expression of his feelings, his only desire is to proclaim his love for his partner, like a rose, soft, delicate, beautiful and innocent, in its simplicity, it sums up this man’s feelings for someone he adores. With its simple Scotch language, Burns expresses his love with strong emotions in effective words and haunting rhythm. The language of the poem is quite simple and such Scottish words like “luve”, “las”, “gang”, make it melodious and immortal. So, the poet’s own emotions are expressed with such vividness and simplicity that they appeal directly to the readers’heart. The red rose is a lyric of genius, made out of the common inherited material of folk song. It is an example of something that is very old but which seems startlingly new because it manages to convey deep feeling without qualification or embroidery. The extreme simplicity of the language and the charming rhythmic beat of the verse express better than anything else the poet’s true sentiments toward his beloved. In a word,it is the most popular poem in the world without any doubt, and I love it so much. 专业:英语专业 学号:B12123104 姓名:王利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