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图文混排)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图文混排)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图文混排)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按钮,这时鼠标箭头

单击需要旋转的图片,点击【图片】工具栏的

单击需要环绕的图片,点击【图片】工具栏的

使用【绘图】工具栏里的

也可使用、

【图片】工具栏,可使用位置,然后点击

2012年3月18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

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 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 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引导学生学会跟同伴交流,交换意见,互相评价的好习惯。 2) 促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美感欣赏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和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以两幅电子小报对比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 生通过观察、思考感悟任务,接受任务,然后通过看课本、观看软件、请教同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法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学生演示;复杂问题教师引领,逐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 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构建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本课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架设网络评价系统,给学生一个更人性化更先进有效的学习、交流、评价环境。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37759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 10=(1325) 8 =(2D5) 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 2=(1325.24) 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模板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教学对象教学时间年月日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1.1 计算机概述 1.2 计算机系统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概念 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掌握键盘的使用,学会标准指法操作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建议学时理论:2 上机:2 教学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方法理论: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讲授(.PPT);上机:指导上机实验 演示设计1.1 计算机概述 板书设计1.2 计算机系统 教学过程 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是计算机; 计算机的发展; 计算机的分类; 课程导入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主要内容计算机硬件系统: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 一、教学内容: 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 、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 、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 前景;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 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 语言(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三、重点与难点 重点: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应用领域,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数据在 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课时分配:讲授 4 学时、实验 2 学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 学时) 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 2、计算机发展过程 阶段年份物理器件软件特征应用范围 第一代46-57 电子管机器语言、 科学计算 汇编语言 第二代58-64 晶体管高级语言科学计算、数据处 理、工业控制第三代65-70 小规模集成 操作系统科学计算、数据处 电路理、工业控制、文字 处理、图形处理第四代70 至今大规模集成 数据库网各个领域 电路络等 3、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趋势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4、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5、计算机的主要应用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 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1]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 图文混排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一、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win7+0ffice2010)

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7+Office 2010版)教师:陈治伯 专业:本科、专科(公共基础课) 编写: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 充实: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首页 1、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2、授课对象:本专科 3、学时学分:学时52(理论:34,上机:18),学分3 4、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教材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Windows7 + Office2010版),张金秋,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7 (2)、参考书 《新编计算机基础案例教程》(第1版),李占平、江华伟、张金秋,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指导与测试》(第3版),王爱民、杨庆祥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计算机文化基础》乔桂芳赵丽峰蔡泽光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9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江华伟主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 5、考核方式:考查、开卷 6、课的类型:讲授课、上机课 课堂授课为主,结合答疑、作业批改,进行必要的上机实验。课堂授课采用现场实例操作、多媒体课件。 课程类型→讲授课、上机课 多媒体教学→现场实例操作、投影展示 案例式教学→精选典型实例讲授 辅助教学方式→启发引导、提问、师生互动 7、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1)、教师先操作演示知识点,然后提出类似的设计题目,请学生分析制作方法、步骤、使用的技术等,如果时间允许请学生试做,教师及时点评,并让学生分组讨论是否还有更加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沟通、团队合作能力。 (2)、鼓励学生组建兴趣小组,写实习报告,培养学生的写作、总结能力,丰富课余文化生活。 面向应用需要多种教学模式师生互动学习 重视实践实习强化创新意识树立团队精神 引入良性竞争培养自学能力增强审美修养

《word图文混排》教育教学设计

《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作者:————————————————————————————————日期:

《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插入、编辑图片,设置图文环绕,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版面设计。 能力目标: 1、会应用word的图文混排制作简单的贺卡、宣传单、电子手抄报等。 2、培养学生对图文混排作品的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在练习中的分工合作能力、组织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感受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实现图文混排。 教学难点:对图片和文字进行格式和布局的排版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分组探究法、展示评价法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软件:WORD2003、教学案例素材,多媒体课件

硬件: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伽卡他卡电子教室教师端及学生端)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利用网络教室展示几幅图文并茂的文档,学生能过鉴赏,评价值得学习的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由教师演示并简单讲解插入、编辑图片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障碍。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文字环绕方式等知识点。最终要求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素材和网络中的资源,共同合作编排出图文并茂的作品。接着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能过鉴别评价每个学生投票选出优秀的课堂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课件展示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鉴赏。(你认为这三件WORD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如果给你做,你能做出来吗?认真学习这节课,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制作,并且还能做得更好呢。)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重点运用学生对优秀作品评价和教师语言激励评价。 2、展示教学目标:课件展示,明确学习目标。 3、教学内容

《图文混排教学》教学设计

《图文混排教学》教学设计

《图文混排教学》教学设计 新疆石河子第四中学:郭丽华制作

测试上课时的重点知识 发现什么了?说说看!!! 学生:分析预测:“文本框中的文字没写完”,学生:“文章写 完了,文本框中没有完全显示”。 教师:以鼓励、表扬的态度评价学生的回答。 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室》展示:多媒体课件1完成后 的标准。然后问:老师想看看:谁专心!!!谁找到了 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一边看书,一边自主、自觉摸索、探究操作。 教师:巡视、启发、指导、示范操作,解决学生遇到的坎。 教师:发现有学生举手表示解决了问题。教师提问甲:如何 解决的? 学生:“再创建一个文本框”,“创建文本框链接”……。教师 确定四个或更多的优秀生。 教师:谁来当小老师,到教师机上演示? 学生:边演示边叙述。文本框排版时,文本框的内容不能全 部显示出来,这时需要再创建一个文本框,将没有显 示的文字显示在新创建的文本框中。创建文本框超连 接,文本框中的文字多了,鼠标指向文本框上,鼠标 光标发生变化,“一个溢出水的杯子”呈现在你面前。 移动鼠标,指向空文本框时,鼠标光标又发生变化, “一个倒水的杯子”呈现在你面前。 教师:大屏幕展示 创建“文本框”超连接: 1、建立文本框:“菜单兰”中“插入”项“文 本框” 2、创建文本框链接关键步骤:选中文本框 右键单击边框单击“创建文本框链接” 如图所示: 一只显示在大屏幕上直至 本课时知识技能出现。 从学生身旁的老师和老师 的作品入手布置上课的情景, 又有《多媒体网络教室》控制 学生的思维紧跟老师的思路。 让学生的情感和目标都触手可 及,似乎跳起来就能摘到苹 果。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doc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章节名称 图文混排 计划学时 1学时 学习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佛山市南海区教育局教研室主编的实验教材《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二单元第六课。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是excel这个单元的重点,操作性比较强。 学习者分析 学生已经对word有一定的认识,已掌握了表格的编辑和艺术字标题设计的能力。 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认识与掌握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的新知识,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并把它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技能: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相互鉴赏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的新知识,并能独立完成整个操作过程。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交流探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追求新知识,实事求是、独立

思考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培养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和课堂上的活跃者。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解决措施:通过创设情景,揭示主题入手,由此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交流探索来进行学习。 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学生认识与掌握插入与设置文本框,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新知识,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设计,并把它应用于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据的理论 做中学、引导自主探索式的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明确学习目标 2分钟

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1.教师先出示两组请柬设计给学生看; 2.问学生:你喜欢哪一组?为什么?那你们也想做出这样美观的请柬吗; 3.引出这节课学习的内容“图文混排”。 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1.学生从与教师的对话中引起学习的兴趣; 2.教师的引导话语中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图文混排。 通过师生对话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交流探索 学生分组自学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和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5分钟 引导自学,提出要求: 1.出示自学提纲,请第一、二两小组的学生自学文本框的插入与设置,第三、四两小组的学生自学图片的插入与设置; 2.要求学生在自学时如果遇到困难,同位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帮助,也可以请教小组里的其他成员。 学生自学,相互协作: 学生按要求自学书本的内容自学若遇到困难则同位相互讨论 和相互帮助。 小组协助交流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促使学生提高自学能力和技能的形成,培养学习互相帮助的精神,让学生能在学中形

初中信息技术《WORD图文混排》教案

《WORD图文混排》 一、课题:《WORD图文混排》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插入、编辑图片,设置图文环绕,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版面设计。 能力目标: 1、会应用word的图文混排制作简单的贺卡、宣传单、电子手抄报等。 2、培养学生对图文混排作品的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在练习中的分工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感受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实现图文混排。 教学难点:对图片和文字进行格式和布局的排版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分组探究法、展示评价法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准备

软件:WORD2003 七、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利用网络教室展示几幅图文并茂的文档,学生能过鉴赏,评价值得学习的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由教师演示并简单讲解插入、编辑图片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障碍。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文字环绕方式等知识点。最终要求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素材和网络中的资源,共同合作编排出图文并茂的作品。接着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能过鉴别评价每个学生投票选出优秀的课堂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八、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对比展示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鉴赏。(你认为这三件WORD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如果给你做,你能做出来吗?认真学习这节课,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制作,并且还能做得更好呢。)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 重点运用学生对优秀作品评价和教师语言激励评价。 2、教学内容 (一)插入、编辑图片 (课件展示,教师演示、讲解并指导学生学会操作的方法,学生自评:我学会了吗?)。 (1)图片的插入:执行“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选择路径,选择图片,单ft“插入”按钮。

小学信息技术优秀教案《图文混排》

图文混排 ——制作小板报 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南阳里小学黄醒球 一、教学内容: 小学信息技术(广东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一章计算机文字处理第六节。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制作小板报的一部分。在这之前已经学过小板报的准备、设置规格、规划,刊头设计和输入文本,学习图文混排能够使小板报主题突出,版面鲜艳,充满生气,活泼感人,是本章节的重点内容;这是首次学习图文混排处理,是以后进一步学习演示文稿,网页等图文混排的技能基础;同时,学好本课内容有利于以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本课重点:掌握设置图片的环绕方式和剪裁图片。 本课难点:综合应用图文混排的知识,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 三、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信息技术差不多两年,具有电脑基本的操作技能。经过本学期的学习,他们也已经熟识金山文字的操作界面及文字排版的技能,初步了解了金山文字操作规律。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制作了一个纯文本的小报,渴望能够将单一的小报进行润色、丰富。电脑技术是一种技能的操作,鉴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缺少练习,因此操作水平

有一定差距,教学过程中注重分层教学,发挥小组合作,加强互教互学。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根据版面需要对图片设置适合的环绕方式。 2)能够将图片剪裁成椭圆形、多边形等,丰富小报版面。 2、过程与方法: 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一个知识的全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自学能力;懂得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通过查书、课件等手段解决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学会跟同伴交流,交换意见,互相评价的好习惯。 2)促进学生对图文并茂的电子小报的美感欣赏的培养。 五、教学策略分析: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和人性化的课堂管理模式,首先以两幅电子小报对比引入课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感悟任务,接受任务,然后通过看课本、观看软件、请教同学、小组讨论、请教老师等多种学习方法展开研究式、探索式学习,通过学生交流,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简单任务学生演示;复杂问题教师引领,逐步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实现学生自身能力的构建和信息素养的提升。同时,本课还注重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架设网络评价系统,给学生一个更人性化更先进有效的学习、交流、评价环境。在教学方法中渗透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案备课[全套]

计算机应用基础 全 套 教 案 年月日

目录 计算机基础知识 (3) 计算机发展历程 (3) 计算机系统组成 (5) 计算机数制表示 (7) 计算机外部设备 (10) 计算机安全 (13) 中英文输入 (15) 软件系统 (17) WINDOWS操作系统 (19) 认识Windows系统 (19) 文件与文件夹 (23) WINDOWS系统常用设置 (26) 常用软件安装配置 (29) Internet(因特网) (31) 认识Internet(因特网) (31) 网上信息搜索 (35) 电子E-mail (37) 网络通信、发布、存储 (39) 文字处理软件 (42) Word基本操作 (42) Word字符格式 (46) Word表格基本操作 (49) Word版面操作 (51) Word图文混排 (54) Word图文混排实例 (56) Word样式模板 (58) 电子表格软件 (61) Excel基本操作 (61) Excel单元格基本操作 (63) Excel格式化基本操作 (66) Excel计算、排序、筛选、汇总 (69) Excel图表使用 (72) Excel页面及打印设置 (74) 多媒体软件应用 (76) 多媒体知识 (76) 图像处理 (79) 音频与视频 (81) 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 (83) 幻灯片基础知识 (83) 幻灯片样式母版 (85) 对象操作 (87) 动画、放映、打包 (89)

科目计算机应用基础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授课题目及章节、页码计算机系统组成 教学目的1、认识组成微型计算机系统的主要外部部件的名称。 2、熟悉硬件和软件所包括的主要容:硬件的主机和外设;软件的种类。 3、认识微型计算机的主板系统单元电路组成的电子器件的名称及其功能。 4、熟悉常用的外存储器设备的种类及使用特点:硬盘、闪盘、光盘及光盘驱动器等。 教学重点1、认识微型计算机系统外部主要组成设备。 2、认识常用外存储器的种类及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主要技术指标 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讲解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硬件是计算机物理装置,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软件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这些程序使用的数据以及相应的文档集合。 “什么是个人计算机系统?”的问题。教师再给学生概括小结“尽管个人计算机的外观各有不同,但其系统组成通常都包括以下的部件:计算机系统单元(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磁盘驱动器、CD-ROM或DVD-ROM驱动器或光盘刻录机、音箱、打印机等”引导学生过渡并完成下一个活动。 任务二认识主板系统单元 展示计算机系统单元的部结构,剖析微型计算机主板的组成结构,向学生展示CPU、存储器、芯片组(南桥、北桥芯片)、总线、BIOS芯片是什么样子的,初步认识它们的外观,并学习系统单元电路的主要部件特点、功能与作用等知识。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MINBE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教案 2017 ~ 2018 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教师:计算机教学团队 课程所属系(部):信息与工程系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授课班级:2017级室内设计2班 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 )课程属性: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64学时 学分:4学分 使用教材:董正雄编,《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学习指导》,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 考核方式:考试(以证代考) 参考书目:1.黄佐权、王宇川,《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 2011年7月; 2.宋晏,刘勇,杨国兴,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工业 出版社,2013年08月;

3. 刘瑞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Windows 7+Office 2010),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05月;

标题:第一章信息社会与计算机 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 计算机与计算机系统 PC微机系统的组装与选购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信息、信息技术及主要特性,信息学科、计算科学的发展和研究领域;了解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及应用。 2.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3.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 授课时数:2学时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2.教学难点:掌握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微机的CPU(中央处理器)、主板、内存、总线及其组成。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内容及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无论任何一种职业都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那么计算机是如何传达信息,辅助我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呢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学习。 新授: 信息科学与信息社会 信息及其主要特性

WORD图文混排教案

一、课题:《WORD图文混排》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插入、编辑图片,设置图文环绕,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版面设计。 能力目标: 1、会应用Word的图文混排制作简单的文档、文章等。 2、培养学生对图文混排作品的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对文章的美观的理解、排版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学习,感受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Word的兴趣。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实现图文混排。 教学难点:对图片和文字进行格式和布局的排版设计方法。 四、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分组探究法、展示评价法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软件:WORD2010、教学案例素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广播软件(极域电子教室) 硬件:多媒体教室(机房)、 七、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室展示几幅图文并茂的文档,学生能过鉴赏,评价值得学习的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由教师演示并简单讲解插入、编辑图片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障碍。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文字环绕方式等知识点。最终要求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素材和网络中的资源,共同合作编排出图文并茂的作品。接着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能过鉴别评价每个学生投票选出优秀的课堂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八、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课件展示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鉴赏。(你认为这三件WORD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如果给你做,你能做出来吗?认真学习这节课,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制作,并且还能做得更好呢。)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重点运用学生对优秀作品评价和教师语言激励评价。

word图文混排-电子板报教案

一、学习任务 【能力目标】 1、能利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板报类文本信息的处理。 2、能设计出不同主题、形式的电子板报。 【知识目标】 1、初步掌握在word中运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进行综合处理问题的方法。 2、学会设计、评价电子板报。 【德育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指导 【指导思想】 本课出自师大学《大学计算机基础》第七章实验——制作电子板报,属于文字处理软件应用畴。它是WORD字处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综合应用和巩固提高,是学生板报设计、制作的扩展和提升,从更高层次来认识板报的版面结构、布局和排版技术的应用。 设计了本次单元活动任务,这个任务活动可以将之前所学的知识全部包含其中,既检验了学习情况,又可以体会到WORD的神奇,通过设计并制作一份电子小报,不但可以更好地掌握WORD文档的制作,还可以通过电子小报的形式表达思想和信息,从而体会到,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实践问题的解决,做到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知识的整合。 【学情分析】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技班学生,是在他们已经学习了WORD文档的基本制作这一单元之后,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文稿的编辑、文字与段落的设计、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与编辑、页面设置等技能之后,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并运用WORD的文档编辑功能的前提下,设计了这样一个单元结束的活动任务,所以,学生可以完成这个任务。 【教学重点、难点】

1、电子板报中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2、插入对象(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格式(色彩搭配、位置摆放)设置。 【教学模式与方法】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做、学、教”三位一体式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学习方法:协作学习、自主学习 【课型与课时】 课型:练习 课时:1课时(45分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设计任务,搜集素材 学生准备:回忆WORD相关知识,按成绩和操作能力分组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xx 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10=(1325)8=(2D5)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2=(1325.24)8 1.2.3二进制的算术运算与逻辑运算 ①算术运算 ②逻辑运算 “与”运算,“或”运算,“非”运算,“异或”运算1.3 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1.3.1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 ①定点数:定点整数、定点小数

(完整版)《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WORD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插入、编辑图片,设置图文环绕,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文档版面设计。 能力目标: 1、会应用word的图文混排制作简单的贺卡、宣传单、电子手抄报等。 2、培养学生对图文混排作品的评价能力、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在练习中的分工合作能力、组织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团队的协作学习,感受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鉴赏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插入和编辑图片,实现图文混排。 教学难点:对图片和文字进行格式和布局的排版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分组探究法、展示评价法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准备 软件:WORD2003、教学案例素材,多媒体课件

硬件: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学软件(伽卡他卡电子教室教师端及学生端)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呈现方式 利用网络教室展示几幅图文并茂的文档,学生能过鉴赏,评价值得学习的地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再由教师演示并简单讲解插入、编辑图片的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扫除障碍。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文字环绕方式等知识点。最终要求学生利用准备好的素材和网络中的资源,共同合作编排出图文并茂的作品。接着通过展示优秀作品,能过鉴别评价每个学生投票选出优秀的课堂作品,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后通过总结培养学生审美评价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导入 (1)通过课件展示三幅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鉴赏。(你认为这三件WORD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如果给你做,你能做出来吗?认真学习这节课,老师相信你们都能制作,并且还能做得更好呢。)以美激趣,唤起学生探究的意愿,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重点运用学生对优秀作品评价和教师语言激励评价。 2、展示教学目标:课件展示,明确学习目标。 3、教学内容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图文混排》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图文混排》是陕科版九义教材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中第二单元第四章《图片处理》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分为三部分“插入图片”、“图片的调整”、“设置图片格式”,这一节安排在本章的最前面,是为学生深入学习制作电子报刊起奠定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插入及编辑图片的方法。 2、掌握图文环绕方式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探求用word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图片的插入方式和图片与文字的环绕设置。 教学难点:图文环绕方式的设置。 [教学准备]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实践法、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先演示两篇文章,一篇没有图片,一篇加入图片并作一定的编排,让学生观察,看一看哪篇文章更美观,从而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使学生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也想自己动手试一试。同时提供了学习动力,引出了本节课的主题——《图文混排》。 二、任务驱动,目标明确 1、插入图片 (1)、图片的来源:从菜单“插入”——“图片”中可以看到图片的来源有:剪贴画、来自文件、艺术字、自选图形等。 (2)、图片的插入方式:

[教师活动] 广播演示插入图片的过程。然后巡视指导。 [学生活动] 学生模仿操作练习。 2、图片的调整 师问:插入的图片大小、位置不合适,如何对它进行调整呢? [学生活动] 学生自学课本P59—P60页,自主探索学习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师:巡视,做个别指导。 师:收集问题,并将问题分析,整理,展示问题。 [共同解决问题] 3、图文混排——设置图片格式 师问:同学们希望图片和文章是如何排列的? 生:根据书上的菜单提示,找到自己满意的图文混排方式,并比较各种混排方式的不同。 三、阶段小结 1、在文档中插入图片的操作。(首先知道插入图片的来源) 2.在图片调整时,必须先选中图片以及注意鼠标的出现形式。 3.图文混排时,遵循主题明确,布局美观,大方的原则。 四、提出任务,开展竞赛 让学生来作小编辑,自己动手设计一份电子报。文字资料和图片老师利用网络共享向学生提供。在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巡查,遇到学生有疑难问题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后,再次利用网络教室的广播功能把他们的作品向其他同学展示,创作好的予以表扬,使学生在交流中不断开阔眼界,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共同进步。 五、作业:给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制作一张电子贺卡。 六、附板书设计 第一节图文混排 1、插入图片 2、图片调整 3、图文混排——设置图片格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1 计算机概述 1、第一台计算机的产生和特点? 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用于计算炮弹弹道轨迹。它的全称为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它的运行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法运算。 2、计算机从第一台产生到今天的发展历程如下:(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使用的电子元件是电子管(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使用的电子元件是晶体管(3)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0年)使用的电子元件是集成电路时代。 (4) ___计算机(1970年至今)使用的电子元件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5)新一代计算机(也称未来计算机)新一代计算机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将向智能计算机、神经计算机、生物计算机以及光子计算机等方向发展;但距真正研制成功仍有相当大的距离,可是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实现。 1.1.2 计算机的分类名称应用领域生产国家或厂商运行速度价格巨型机天气预报、空间技术美、日、英、法、德、俄、中国万亿次每秒最贵微型机个人美国Intel公司、联想、SONY、华

硕较快低大型机银行、政府部门、大公司美国IBM、日本富士通快贵小型机工业控制、数据采集 DEC公司快较低工作站专为工程师设计 SUN、HP、SGI公司较快低小巨型机各个大公司、大学、科研院所各单位自由组合快贵 1.1.3 计算机的特点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存储容量大、具有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过程控制、辅助设计与教学、人工智能 1.3.1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包括:主机内(CPU、内存、主板、显卡、电源、光驱、网卡等),外部设备(键盘、鼠标、显示器、硬盘、U盘、手机存储卡等)。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输入设备(键盘等)输入数据,在CPU的控制下将数据交给内存条,内存再将数据交给CPU运算,CPU运算完成后将数据返回给内存条,最后由内存条将运算结果数据交给显卡输出到显示器。 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系统软件:辅助计算机完成工作任务的软件称为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辅助用户完成工作任务的软件称为应用软件。

Word中图文混排的教学设计

Word中图文混排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图文混排(小报的制作) 教学对象:学过word的基本操作的中学生 教学目标: 1.掌握处理图形对象的方法和技巧; 2.了解各种环绕方式的版面效果; 3.能够实现图文混排,编排出图文并茂的文档。 教材分析: 本课是“文字处理”一章内容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字符排版、段落排版和插入对象的方法。本课主要学习图文混排的方法,让学生在排版过程中综合运用已学的技能,掌握排版的指导思想、操作要领,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教学重点与难点: 处理对象的方法和技巧,如何快速找到处理对象的命令。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把要求学生对以前学习的内容充分复习,引导学生知道哪方面是图文混排的重点,重点强调这方面的能力,还有适时的给学生演示一些小技巧,让学有余利的学生能够钻研。然后让学生更快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教学模式: 学生在“图文混排”学习中的最大问题就是:上课可以完成练习,但独立应用时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是因为学生在课上只是依样画葫芦,并没有真正掌握操作思路和要领。因此教师宜采用启发式教学,正确引导学生用比较和联想的方法,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通过分析、总结,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领会操作要旨,做到应用时得心应手。 教具准备:多媒体机房,小报的一些实例。 教学流程图:

给学生展示一张小报 导入新课教师演示 让学生说出它的组成 重难点强调 学生练习教师总结一下本节课内容 给学生展示一些小技巧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于学生都学过word的基本操作,教师事先准备一张报纸,上课时教师拿出来让学生观看这张报纸里含有哪些在word中学过的图形,工具等。然后启发学生如果这张报纸要自己做,自己会怎么想,通过提问学生汇集各种思路。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些小报的实例,学生看起来肯定很漂亮,然后引导学生自己也制作一张漂亮的小报出来给别人看,别人一定会夸奖他。进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首先让学生回忆设定文字格式的方法。要注意的是Word排版的基本原则“先选定后操作”,选定文字后,有两种基本操作方法:一是用格式工具栏上的快速按钮完成;二是用字体对话框来全面设置。前一种方法快捷,后一种方法全面。 让学生回忆如何打开或隐藏格式工具栏以及如何打开字体对话框。格式工具栏可在“视图”菜单的“工具栏”子菜单中打开或隐藏;字体对话框可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或右击选中的文字后单击弹出快捷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来打开。 将处理文字的方法应用图形对象的处理中,并在这过程中类比这两者处理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Word文档排版中,图片、剪粘画、文本框、艺术字、公式和自选图形等都作为图形对象来处理,这些图形对象的处理方法很相似,只要掌握了其中一种对象的处理方法,其它对象的处理方法就可依此类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