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管理评审资料汇编

2017 管理评审资料汇编
2017 管理评审资料汇编

管理评审

重庆市精益标准件厂

评审日期:二〇一七年七月十八日

目录

一、管理评审计划 (1)

二、管理评审通知 (2)

三、管理评审报告 (4)

四、管理评审输入与评审纪要 (6)

五、签到表 (11)

附件:

一、内部审核报告

二、不符合项报告

三、质量目标完成汇总表

管理评审计划

1 评审目的

通过评审,确保公司QMS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与公司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2 评审安排

2.1 根据公司QMS运行的实际需要,2017经营年度计划实施1次管理评审。

a)第1次评审:2017年7月18日

b)b)如有临时需要,由总经理决定进行临时管理评审。

2.2 评审人员

a)评审主持:总经理张天洪主持,按议程评审各项输入,形成评审输出。

b)参加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按议程提交评审输入,发表评审意见。

c)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梁安模,参加评审,综合评审意见形成评审报告。

d)记录人员:曹海英。

3 评审内容

3.1 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管理者代表。

3.2 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管理者代表。

3.3 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及其趋势的信息,包括:

1)顾客满意和有关相关方的反馈——综合部;

2)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综合部;

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综合部;

4)不合格及纠正措施——综合部;

5)监视和测量结果——综合部;

6)审核结果——管理者代表;

7)外部供方的绩效——综合部。

3.4 资源的充分性——综合部。

3.5 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管理者代表。

3.6 改进的机会——各部门。

编制:曹海英审核:梁安模批准:张天洪

日期:2017-06-20 日期:2017-06-20 日期:2017-06-20

管理评审通知

公司各领导成员、各部门负责人:

根据公司年度《管理评审计划》的安排,实施公司2017年度第1次管理评审,相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1 评审目的

通过评审,确保公司QMS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与公司战略方向保持一致。

2 评审安排

2.1 评审时间:2017年7月18日。

2.2 评审会议地点:公司会议室。

2.3 评审人员

a)评审主持:总经理张天洪主持,按议程评审各项输入,形成评审输出。

b)参加人员:各部门负责人,按议程提交评审输入,发表评审意见。

c)评审报告:管理者代表梁安模,参加评审,综合评审意见形成评审报告。

d)记录人员:曹海英。

3 评审会议时程

3.1 08:30~08:55,评审人员签到。

3.2 09:00,总经理主持启动管理评审会议。

3.3 09:10~12:00,各部门提交评审输入,总经理主持进行评审。

1)评审管理者代表提交的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2)评审管理者代表提交的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3)评审相关部门提交的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及其趋势的信息。

1)综合部提交的顾客满意和有关相关方的反馈;

2)综合部提交的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3)综合部提交的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

4)综合部提交的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5)各部门提交的监视和测量结果;

6)管理者代表提交的审核结果;

7)综合部提交的外部供方的绩效。

(接3.5议程)

3.4 12:00~13:00,午餐时间。

(续3.3议程)

3.5 13:00~14:30,各部门提交评审输入,总经理主持进行评审。

4)评审各部门的资源的充分性。

5)评审管理者代表提交的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6)评审各部门建议的改进的机会。

3.6 14:30~14:40,总经理裁定下列事项相关的决定和措施:

1)改进的机会;

2)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变更;

3)资源需求。

3.7 14:40~15:30,休会,管理者代表准备管理评审报告。

3.8 15:30~16:30,复会,总经理主持审定管理评审报告。

3.9 16:30,评审会议结束,记录人员收集整理评审记录交综合部存档。

编制:曹海英审核:梁安模批准:张天洪

日期:2017-06-20 日期:2017-06-20 日期:2017-06-20

管理评审报告

报告人:梁安模

尊敬的总经理,各位同事:大家好!

承总经理授权,我以管理者代表的名义,总结本次管理评审结果,并报告如下。

一、本次管理评审按公司《年度管理评审计划》实施,符合QMS策划的安排。

二、本次管理评审由总经理主持,各部门经理或主管参加,评审人员覆盖公司各部门,无缺席,符合QMS程序的规定。

三、本次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完整,覆盖了策划的全部内容,无缺项,符合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符合QMS程序的规定。

四、经评审,确认了以下内容:

1、本次评审是初次实施,无以往管理评审的措施。

2、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两点变化:其一,客户产品需求量明显增大,要求公司适应这一变化,相应增大组织能力,确保对客户的产品供应;其二,对公司QMS的运行和控制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内部因素的变化主要基于QMS的持续运行,使公司的知识水平和绩效水平两个方面有一定提升,基本能够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

3、顾客满意水平优良,并呈现稳定的态势;有关相关方无不良反馈,未见劣化趋势。

4、公司质量目标2项,实现2项,实现程度100%。

5、公司过程绩效指标26项,实现26项,实现程度100%,过程绩效基本稳定,未见劣化趋势。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主要以客户现场不良反映,目标100%,实际平均100%。

6、本评审周期内,综合来自内部和外部审核检查结果,提出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项数1项,基本处于正常稳定水平。针对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均按时有效关闭。

7、监视和测量活动得到实施和保持,其结果提供了QMS及其过程的运行绩效、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顾客满意、外部供方的绩效、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风险和机遇、质量目标实现程度等全面、适时、充分的信息。

8、本评审周期内,无外部审核,内部审核结果发现1项一般不符合,已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有效,予以关闭。审核结论认为公司QMS及其过程基本得到有效运行、实施和保持。

9、外部供方得到有效控制,绩效水平达到或基本达到公司的要求。

10、公司现有资源基本充分,能够满足QMS运行的需要。

11、本评审周期内,所确定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在QMS过程运行中得到了完全实施,

12、各参加评审人员充分发表了意见,针对QMS提出了改进的建议。这些改进的建议由总经理裁定,形成了评审输出,见本报告。

五、评审结论

通过对各项输入信息的充分评审,评审人员一致认为,在本评审周期内,公司QMS及其过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具有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六、评审输出

经评审,并由总经理裁定,形成以下事项相关的决定和措施:

1、同意公司QMS具有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意见,予以保持。

2、决定由综合部负责,各部门配合,采取适当措施获取并应用项目管理和顾客服务知识,努力实现公司业务不断扩大的目标。

报告完毕,请总经理主持予以审定。

梁安模

2017.7.18

管理评审输入与评审纪要

记录整理:曹海英

根据ISO9001:2015标准要求及公司策划的安排,针对本运行期间以下绩效和有效性信息予以输入并评审,从而评价公司QMS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一、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评审输入]

管理者代表:公司建立QMS以来,这是第一次实施管理评审,此前没有管理评审输出的有关措施。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二、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情况。

[评审输入]

管理者代表:根据监视结果,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两点变化:其一,客户产品需求量明显增大,要求公司适应变化,相应增大供应能力,确保对客户的产品供应;其二,对公司QMS的运行和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内部因素的变化主要基于QMS的持续运行,使公司的知识水平和绩效水平两个方面有一定提升,能够适应外部因素的变化。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三、顾客满意及有关相关方的反馈。

[评审输入]

生技部:在本运行期间,没有发生顾客和有关相关方的投诉,顾客满意水平优良,实现顾客满意度90分的目标,并呈现稳定的态势;有关相关方无不良反馈,未见劣化趋势。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四、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评审输入]

综合部:公司质量目标2项,实现2项,实现程度100%。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目标95%,实际达成100%。

顾客综合满意度目标≥90分,实际达成92.7分。

对此,公司坚持当前质量目标,在后续工作中,各部门仍然需要共同努力。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五、过程绩效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

[评审输入]

综合部:为达成过程绩效,公司确定了26项过程绩效指标,其中包括3项直接根据公司质量目标落实的指标。

过程绩效指标实现26项,实现程度100%。

未达成的过程绩效指标同公司质量目标,过程绩效基本稳定,未见劣化趋势。

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主要以客户现场不良来反映,目标100%合格,实际达到100%。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达到顾客要求暨公司质量目标,并基本呈稳定态势。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六、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评审输入]

综合部:本评审周期内,综合来自不同方面和层次的审核、检查结果,提出了需要采取纠正措施的不合格项数1项,基本处于正常稳定水平。

针对不合格的纠正措施均按时有效关闭。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七、监视和测量结果。

[评审输入]

综合部:监视和测量活动得到实施和保持,监测提供了QMS及其过程的运行绩效、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顾客满意度、外部供方的绩效、外部环境、内部环境、风险和机遇、质量目标实现程度等全面、适时、充分的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公司及各部门适时有效地掌握QMS及其过程的运行和控制。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八、审核结果。

[评审输入]

综合部:本评审周期内,无外部审核,内部审核结果发现1项一般不符合,已实施纠正措施并验证有效,予以关闭。

审核结论认为公司QMS及其过程基本得到有效运行、实施和保持。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九、外部供方的绩效。

[评审输入]

综合部:通过采购外包过程,以及相关的准则和方法,有效控制外部供方的绩效,绩效水平达到或基本达到公司的要求。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十、资源的充分性。

[评审输入]

综合部:公司为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并提供了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员、基础设施、过程运行环境、监测资源、公司特有的知识。

1、人员:按照部门和岗位的需要配备了充足的人员,能够实现QMS的正常运行。

2、基础设施:设备设施能力满足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和服务,并有约30%潜力空间;办公设备设施没有短缺发生,QMS没有发生因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的运行欠缺。

3、过程运行环境:公司坚持符合法规要求的工作制度、适当的激励机制、针对现场环境控制的5S管理制度等,将社会因素(如非歧视、安定、非对抗),心理因素(如减压、预防过度疲劳、稳定情绪),物理因素(如温度、热量、湿度、照明、空气流通、卫生、噪声)等予以有效的结合,确保了过程运环境符合要求,以此获得合格的产品和服务。

4、监测资源:公司配备了产品监测所需的监测设备、监测人员、监测环境等资源,能够充分实施对顾客所要求产品和服务的监视和测量。

5、公司特有的知识:通过培训、沟通、交流、总结,以及相关制度、程序、作业文件、标准规范等,确定了运行过程并获得合格产品和服务的相关知识。如各项业务工作的流程、交流和沟通的方法与渠道、产品质量的判定、投诉的处理等等,基本上没有发生因为知识的欠缺而导致QMS及其过程运行出现错误,或产品和服务不符合要求的情况。

总结:公司现有资源基本满足QMS运行的需要,但知识方面应不断充实和加强。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十一、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评审输入]

管理者代表:公司充分考虑外部环境、内部环境的影响,以及有关相关方要求的影响,在策划QMS时,确定了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同时,策划了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以及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施这些措施,并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所有策划的措施得到了有效的实施,QMS运行中未发生不利的、负面的风险影响。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确认上述输入信息完整、准确、充分,其过程符合QMS的运行要求,其时效和结果符合预期。

十二、改进的机会。

[评审输入]

综合部:QMS按照新版标准运行,时间不长,其整体的稳定水平还不能予以可信的评价,需要更多的运行时间予以判定,暂无改进建议。

生技部:产品销售和顾客满意是公司始终保证的重点工作,需要持续的充实和加强。

建议采取适当措施获取并应用项目管理和顾客服务知识,努力实现公司业务不断扩大、持续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

管理者代表:总体而言,QMS按照新版标准运行的状态基本符合预期,存在的不足已由相关部门提出了改进的建议,同意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

总经理:相关部门应着重针对产品报废率目标,深入研究问题根源,找到有效解决办法,争取实现公司既定的质量目标。

[评审意见]

经全体人员评审,提出的改进事项针对了主要问题,对QMS确有重要影响,同意所提的改进建议,请总经理予以裁定。

[评审结论]

管理者代表:综合各参评人员的评审意见,本次管理评审结论如下:

1、公司的QMS基本形成了“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的良性管理循环,基本建立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预防问题”的机制,基本能够实现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持续增强顾客满意的预期结果。QMS基本具有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应予保持。

2、建议获取并应用项目管理和顾客服务的知识,努力实现公司业务不断扩大、持续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

[评审输出]

总经理裁定:

1、同意公司QMS具有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意见,予以保持。

2、决定由综合部负责,生技部配合,获取并应用项目管理和顾客服务的知识,努力实现公司业务不断扩大、持续增强顾客满意的目标。

签到表

■会议□ 教育培训□ 日期: 2017年7月18日

2017新版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评审报告

2017年××××××××× 管理评审报告 根据管理评审计划和管理评审实施计划的安排,中心于××年××月××日在四楼会议室××主任主持召开了由中心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管理评审会议。 本报告根据2017年度管理评审会议记录、2017年管理评审计划及会议发言稿进行整理,形成本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一、会议的目的:讨论评价××××××××一年内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二、评审依据: 1)《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2)质量控制情况、资源配置情况报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内审报告、监督员报告。 三、评审包括下列内容: a) 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b) 与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c) 客户满意度、投诉和相关方的反馈; d) 质量目标实现程度; e) 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 f) 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g) 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h)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i) 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 j)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k) 资源的充分性; l) 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m) 改进建议; n) 其他相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员工培训。 四、评审方法:会议讨论形式 五、评审参加人员:见管理评审会议签到表。 六、评审过程: ××主任首先分析了××年××月-××年××月××××××××(中心名称)组织结构、管理方式、管理办法等对目前管理体系的适应性,传达××××××(上级主管单位名称)对中心发展规划,拟给中心的资源配置情况,强调中心下一步的工作内容。同时××要求参会人员,对目前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方式、运行的有效性,质量目标的控制情况,人员培训情况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质量负责人××介绍了刚刚结束的2017年内审情况以及中心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质量管理室主任××介绍了中心目前的人员技术状况,人员培训情况,2017年需要培训的重点以及新设备的检测参数方法引进、开发等事项。 大型仪器室主任××介绍了仪器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维护保养、检定/校准情况。

BRC管理评审报告

东莞明彩纸品有限公司 2017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目的:评價公司BRC管理体系的现状以及BRC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并确定 持续改进的机会(包括产品安全和质量目标),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合法、高质量的产品. 评审会议时间: 2017年11月08日 参加人员: 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各部门经理主管 评审过程(内容)如下: 1. 上一次管理评审的行动计划和时间框架; 对上次管理评审记录进行复查,对在之前所要跟进的地方,工厂都有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 施。 2.第一、二、三方审核情况分析。 我司的BRC管理体系最近在2017年10月25日进行了一次内部审核,本次审核共发现1个不合格项,(严重无,一般1项,观察无 ),其中缺点数:品管部1個;总体来讲,本次审核表明本公司的管理体系是有效的。 另外,本次审核为抽样审核,故希望本次没有查到问题的部门,也要对该类问题引起注意及 作出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的改善截止目前止,所有问题已全部做了改善,并结案很好。本次内审表 明本公司BRC管理体系基本符合BRC标准,本次内审不符合项也有各部门分析原因,提出纠正预防措施并且实施,综上所述,本公司的BRC管理体系是基本有效的,我司的BRC管理体系总体运行效果良好,能够满足认证要求和提供客户健康安全产品的要求。详见《内审检查 表》、《内审不符合报告》、《内审报告》。 外部审核情况: 2017年1月初进行了ISO9001认证,发现一个轻微不符合项,问题点已改善; 2017年2月17日公證行BV對公司進行了質量審核,發現了8個問題點,问题点已改善; 2017年4月13日公證行ITS對公司進行了質量審核,發現了10個問題點,问题点已改善;

管理评审报告(2017)

管理评审(决议)报告 一、评审目的: 1、评价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经今年监督审核/换版后新文件对 ISO9001:2015标准的充分性、适宜性、有效性。 2、评价本年度质量方针、目标完成情况;认真查找影响质量体系运行的主次因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认真落实,稳步提高产品质量水平。 3、评价对质量体管理系所采取的整改措施的效果,进而评价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二、评审组织: 主持:总经理 参加: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内审员。 三、评审内容: 1、评审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经本轮第一次监督审核对ISO9001:2015标准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2、评价公司新的组织结构设置、各部门职责分配、各种资源及设备设施配置是否合理,评价公司今年新编制的整套体系文件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需要修改完善的地方,是否符合公司持续发展壮大的需要。 3、详细评审评议以下报告。 详见2017年度管理评审计划中各部门提交的总结报告。 四、评审结论(决议): 1、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正式运行十多年来,对体系作过多次监视和测量(内审、过程的监视和测量、管理评审等);运行状况正常,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今年继续保持认证证书(顺利通过本轮第二次监督审核,并取得《监督审核合格通知书》)。 2、公司机构设置、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环境资源、信息资源、各种设施)的配置、各部门的岗位职责设置,能满足公司目前实际要求。 3、现在使用的各类质量文件(已完成对体系文件的局部修改,并及时发放了文件更改通知单)能够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能够指导实际生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符合ISO9001:2008版的三性。 4、2017年公司的质量方针为“市场开拓是生存的基础,产品创新是竞争的核心,顾客满意是追求的目标,持续改进是永恒的主题”体现了公司在质量方面的经营理念和宗旨,突出了市场开拓在企业生产经营中非常重要的作用。会议决定:2018年继续使用此方针,按照有关文件规定,另行发布。 公司确定的年度质量方针很完善,内涵丰富,员工对此非常熟悉,在各个部门得以贯彻落实。各部门对公司质量目标都按时进行分解;但是具体落实部署的很少,监督考核少,在这方面应予以改进。 6、公司2017年度质量目标大部分已完成,未完成的项目,根据相关会议做出取舍,下移2018年公司经营目标中。 7、2017年度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将在元月份发放,望各部门抓好质量目标的落实、分解等工作。

电梯公司管理评审计划、报告

电梯公司管理评审计划、报告

————————————————————————————————作者:————————————————————————————————日期:

填表注意事项: 1.内审计划时间要在内审报告时间之前 2.管理评审计划时间要在管理评审报告时间之前 3.内审计划及报告时间都要在管理评审计划及报告之前 4.安全教育培训及安全检查表时间要在试安装电梯施工期间 5.自检报告及安装过程记录中的自检员或质检员应填写田维珍或康继兵

管理评审计划 No:TXGSJH2014-01 评审目的:为确保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满足质量方针和实现质量目标,符合《TSG Z0004-2007》等要求,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使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评审参加部门、人员:综合部、工程部、质量技术部;总经理、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各质量体系责任人。 评审依据:1)《TSG Z0004-2007》 2)《质量保证手册》 3)《程序文件》 4)《作业指导书》 5)《TSG T7001-2009》 评审内容:1)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和体系文件的适用性; 2)政府部门的意见要求以及法规、技术规范要求的满足程度; 3)近期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的结果; 4)客户反馈及申诉和投诉; 5)工作业绩和服务的质量; 6)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 7)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8)改进的建议; 9)管理人员的报告; 10)其他相关信息。 各部门评审准备工作要求: 1)质量技术部负责按评审输入的要求,准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报告,并提交质量 负责人审核。 2)参加会议的有关部门准备书面材料,汇报本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存在问题及改 进措施、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改进的建议。 计划评审时间:

管理评审报告模板

XXXXXXXXX有限公司2018年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7月

一、评审时间 2018年7月23日13:00,公司在行政议室召开管理评审会议。 二、评审人员 总经理XXXX、管理者代表XXXX及各部门/分厂负责人和其他指定人员。 三、评审目的 评审的目的是对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确保体系持续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为体系的改进提供机会,包括方针和目标。 四、评审依据 ISO9001:2015标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等)、顾客要求、法律法规及相关方的要求和意见。 五、评审综述 (一)2017年管理评审提出4项改进建议,完成情况如下: (二)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变化情况 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针对质量管理,公司从内、外及其他相关方、原材料、工艺设备到出货的各环节都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进行了有效的控制,并不断地采取预防性与可行性相关评估,对风险评估运作可行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采取措施有效性,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措施是有效的,各项运作基本上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质量、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符合ISO9001:2015 /IATF16949:2016标准要求有效性运行。 另外,从内部环境上看:为顺应市场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公司需不断开发新产品、做好内部管理,以适应较为复杂的环境因素变化。从外部环境上看:公司应紧紧抓住轨交轴承造修市场机遇,同时应取得铁路货车轴承一般检修

资质,并在汽车轴承,特别是重卡轴承方面有所突破,以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公司质量体系管理能否顺应外部变化,不断利用持续改进达到法律法规要求,并满足相关方需求,同时,符合自身经营发展方向,进而不被市场竞争规则所淘汰,达到或超越主要客户要求,将成为影响公司未来体系运行的主要因素。 (三)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情况 1、顾客满意及相关方的反馈 上半年,市场营销部对顾客满意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编制了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顾客满意度总得分为95.3,详见顾客满意度报告。 顾客抱怨共7起,主要是铁路轴承热轴问题,汽车轴承无客户投诉。 2、质量目标实现程度 上半年,各项质量目标已达标,未出现过重大的质量事故或退货事件的发生。 详见(2018质量目标及过程绩效统计) 3、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上半年,公司过程合格率、报废率等均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其中: 产品交付合格率为99.8%,其中汽车产品为100%; 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为100; 零件一次交验合格为98.4%; 交付及时率为98.2%,其中汽车产品为100%; 生产计划完成率为107.6%; 内部废品损失为0.18%; 外部不良损失占制造成本为0.13%; 质量成本占制造成本为5.63% 详见(2018上半年质量目标及过程绩效统计、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4、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a)体系运行以来,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基本能按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管制程序执行,2018年内审共开出了15项不符合报告及纠正和预防措施单据,全部完成整改。通过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使体系得到了改进和提高。 b)外部客户投诉7起,均进行了相应回复和改善。

公司管理评审报告(doc 12页)

XXXX 管理评审报告编制:审批:

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一日编制 2001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NO:CH-PS-1-2002 1.目的: 对本厂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论进行复审,评价本厂质量方针、目标对公司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并依据本厂当时内外环境,全面系统地评价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 2.性质: 首次管理评审。 3.范围: 《质量手册》所覆盖的所有条款及各职能人员。 4.依据: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质量手册》 及有关程序文件。 B 本厂内外环境。包括:生产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预防 和纠正措施的状况、水泥市场需求情况,用户对本厂产品质 量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 C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 内部质量审核结果。 5.评审组: 组长: 组员: 6.评审频次:一次/年。 7.评审时间:2002年11月28日

8.评审地点:本厂会议室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2001年度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NO:CH-PS-2-2001 一.会议时间: 2002年11月28日上午8:30 ~ 17:00 二.会议地点: 本厂会议室(三楼) 三.会议主持人、记录人: 主持人:记录人: 四.参加人员: 五.议程安排: 六.本年度的管理评审按计划准时进行,望各评审员做好准备。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基本有效,各部门的工作基本能够符合相关准则和体系文件的规定要求, 体系文件能够指导公司的检测工作和其他质量、技术管理工作,质量控制能够有效的对检测工作及其他工作的质量实施有效监控。? 3.?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 公司拥有一批先进的检测设备,在硬件上满足检测需求。下一步公司应把工作重点放在新设备的开发、方法引进,提升公司的技术能力。? f)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 管理层详细的制定公司的2017年-2018年监督计划,按照质量体系运行的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及将监督各个环节工作要求内容分别格式化,编制了监督记录表格并组织监督员进行监督工作的培训。各部门通过开展监督工作及时纠正了日常工作中的错误。? g)内外部审核的结果;? 2018年1月20日公司按照内审计划及内审实施计划,对质量体系进行了系统的审核,全面的评审了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本年度内部审核检查出2项不符合工作,通过采取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消除已存在的不合格工作。使质量体系得到改进和完善。通过内审证明了丹东荣创建筑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质量体系基本能够有效的运行。 ?h)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内审和监督发现的不合格工作均采取了纠正和预防措施予以纠正、预防,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后内审员和监督员对措施的实施后的完成情况和纠正结果的符合性进行了跟踪验证。确认纠正和预防措施的效果符合要求。? i)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结果;? 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 为保证检测公司采取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的方法控制检测质量,以履行向客户承诺的检测质量。通过与凤城检测中心进行检验检测机构间的钢筋样品比对,比对结果证明我公司的检测质量符合质量控制计划要求,能够有效控制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 j)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 未承担委托检验检测样品的检验检测任务,工作量和工作类型无变化。?

IATF16949管理评审报告已通过新版认证.docx

管理评审报告 (2017.4月至2017.11月) 一、评审时间:2017年12月18日下午13:30~16:30 二、评审主持:运营总监 评审出席: 质量部,工艺工程部,制造/设备部,采购部,供应链,人事部,财务部,EHS, 三、评审地点:会议室 四、评审内容及要求: 1) 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上一次改进项目结果) 2) 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3) 下列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包括其趋势: a) 顾客满意和有关相关方的反馈; b) 质量目标(包括维护目标的绩效评审)的实现程度; c) 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 d) 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e) 监视和测量结果; f) 审核结果及内部审核方案有效性的评审。 g) 外部供方的绩效。 4) 过程有效性的衡量;(和以上年度绩效的比较) 5) 过程效率的衡量;(OEE,质量成本,一次合格率等等)目标指标的变更 6) 不良质量成本(内部和外部不符合成本); 7) 资源的充分性; 8) 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共识别了23个过程,这些过程均都识别了风险和机遇,并制定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从目前来看其控制措施基本有效) 9) 过程评审活动的结果; 10) 通过风险分析(如FMEA)识别的潜在使用现场失效标识;(未发生) 11) 产品符合性;(检验项目,产品符合标准,RoHS,REACH) 12) 对现有操作更改和新设施或新产品进行的制造可行性评估和产能策划的评价; 13) 保修绩效;(投诉) 14) 顾客计分卡评审(在适用情况下); 15) 实际使用现场失效及其对安全或环境的影响;(客户使用现场) 16) 产品和过程的设计和开发期间特定阶段的测量的确定、分析和汇总结果; 五、管理评审主要内容(输入): 5.1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2017年4月份管理评审结果共有1项需要改善。经验证改善措施均已执行并且有效。 5.2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GJB9001C-2017管理评审报告

***********有限公司 管理体系文件 管理评审记录汇编 编制:日期:2018.11.11 审核:日期:2018.11.11 批准:日期:2018.11.11

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通知单

会议签到表

评审输入: 1.内审不符合项目以及以往管理评审决议的跟踪事项; 2.质量目标和经营计划实施的情况及适宜性; 3.顾客满意、顾客投诉情况报告; 4.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报告及重大质量问题的处理; 5.人力资源架构及培训情况; 6.实际的和潜在的实效对质量的影响; 7.合理化持续改进建议、预防措施及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更; 8.过程的绩效和产品符合性; 9.新产品设计开发情况报告; 10.质量成本分析报告; 11.法律、法规的更新及合规性评价情况; 12.顾客要求变化情况; 13.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交流信息,包括抱怨; 14.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情况; 15.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评审结果: 通过本次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决议事项如下: 1.我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持续有效、且是适宜和充分的; 2.2018持续改进项目得到了实施; 3.质量方针满足公司发展战略; 4.质量目标得到了分解、执行与管理; 5.本次会议决议的持续改进项目,按《持续改进控制程序》执行,由质量管理部汇总各部门 持续改进事项至《2019年持续改进项目一览表》,各部门应按照程序文件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持续改进计划》,质量管理部对持续改进的追踪方式由“管结果”向“管过程”改进; 6.新开发的军品按GJB体系要求和军品客户要求、法律法规要求进行; 7.部分量产产品应按要求进行改进和验证,确保满足军方客户要求。

xx公司管理评审报告(doc)

XXXX 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审批: 二零零二年十二月一日编制 2001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NO:CH-PS-1-2002 1.目的: 对本厂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结论进行复审,评价本厂质量方针、目标对公司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并依据本厂当时内外环境,全面系统地评价本厂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改进。2.性质: 首次管理评审。 3.范围: 《质量手册》所覆盖的所有条款及各职能人员。 4.依据: A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0)、《质量 手册》及有关程序文件。 B 本厂内外环境。包括:生产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 性、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水泥市场需求情况,用 户对本厂产品质量评价、顾客满意度调查。 C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D 内部质量审核结果。

5.评审组: 组长: 组员: 6.评审频次:一次/年。 7.评审时间:2002年11月28日 8.评审地点:本厂会议室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2001年度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NO: CH-PS-2-2001 一.会议时间: 2002年11月28日上午8:30 ~ 17:00 二.会议地点: 本厂会议室(三楼) 三.会议主持人、记录人: 主持人:记录人: 四.参加人员: 五.议程安排:

六.本年度的管理评审按计划准时进行,望各评审员做好准备。 编制:办公室批准: 2002年11月20日2002年11月20日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望各部门提供本部门的资料,作为评审时的参考。 2002年11月20日 --------------------------------------------------------------------------------------------------------------------- 管理评审会议通知 为确保厂的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ISO9001:2000标准,于11月28日8:30时对厂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第1次评审,请以下人员准时参加:

管理评审报告(范本)

青岛金纳工艺品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管理评审报告 一、评审准备工作 在体系正常运行每年一度对本公司质量/环境方针、质量/环境目标、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及组织机构、职责分配、资源配置等性况的评审,以保证质量/环境方针和目标指标的实现。2014年8月18日,公司已将管理评审通知和评审计划发至公司各相关部门并张贴,各部门均按要求认真准备了本部门的管理评审工作报告,为2014.年8月20日的管理评审会议的顺利召开提供了保证。 二、评审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及评审方法 1.评审时间:2014年8月20日,下午14:00—16:00 2.评审地点:公司会议室 3.参加人员: 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各科科长、本次内审执行内审员 三、管理评审内容 (详见二零一四年年度管理评审计划) 四、管理评审结果 1.质量/环境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评审 质量、环境方针:“四高一低,回报社会。”评审认为,公司制定的质量方针与公司的经营理念(提供优质产品,满足顾客需要,发展壮大公司,为社会作贡献)相适应,并为公司提供了制定质量目标的框架,是公司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并在公司全体员工中得到沟通和理解。2014年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满足产品标准、顾客需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本期共生产成品300000pcs。 2014年公司的质量目标:“顾客满意度≥95%,成品不良率≤1.5%,含重大环境因素的废弃物专业处置率达100%,各车间单位能耗年削减0.5%。”共四项。针对公司的目标,各职能部门还做了相应的目标分解,对产品实现过程的各工序建立了明确的目标,并以过程中的统计数据按规定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及评价,公司制定的质量目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体现出产品要求所需的具体内容,与公司的质量方针保持一致。2014年(截止7月底)的质量目标达成情况为:顾客满意度为:95.1%,成品不良率为0.189%,废弃物专业处置率达100%,各车间单位能耗年有效降低。客户对公司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总体来说是比较满意的。 公司将环境保护列为公司的基本准则之一,坚持质量效益和环保同时发展;严格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预防环境污染;在防止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污染的同时,致力于节约能源,并有效利用,合理处置并减少废弃物,定期实施管理评审,以实现环境体系各环境行为的持续改进;准确把握企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制定并完善环境目标和指标,加强环保教育训练,提高全员环保意识。与公司的经营理念相适应,为公司制定环境目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是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并得到公司全体员工的理解和支持。2005年在公司领导的带领和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以环境保护为己任,严格遵守相关环境法律法规,致力于降低电能、节约用纸、限制相关环境物质、对企业活动中的各种废弃物的排放进行严格控制及对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满意的成绩,得到了客户及各相关方的好评。 评审认为:按ISO9001:2000版及ISO14001:1996版标准的要求,我司的质量/环境方

IATF16949新版管理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报告 技质部根据《管理评审计划》的规定和安排于2017年7月29日在会议室组织召开了有关公司总经理主持的管理评审会议,出席会议的人员有公司领导、管理者代表、各部门负责人及质量体系内审员和其各相关人员。管理评审的目的是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到会人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对质量管理体系现状的适用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了汇报和评价,其会议进行的要点如下: 一、评审目的 评价ISO9001:2015 /IATF16949:2016 新版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的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提出并确定各种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 二、评审范围: 公司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涉及的产品和服务及制造相关所有过程。 三、评审依据: 1.ISO9001:2015 /IATF16949:2016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法律法规要求及顾客特殊要求及相关方的要求和意见; 2.公司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相关管理文件; 3.公司经营计划和质量、环境方针、总目标及各部门指标; 四、评审内容及要求: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1. 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2. 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3.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 3.1 顾客满意和有关相关方的反馈; 3.2 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3.3 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 3.4 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3.5 监视和测量结果; [%24388 5F44 彄M#? 22602 584A 塊f 3.6 审核结果; 3.7 外部供方的绩效;

4. 资源的充分性; 5. 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6. 改进的机会; 五.管理评审主要内容(输入): 5.1 上次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 2017年5月管理评审结果共有19项需改善。经验证:改善措施均已按要求改善,无其它追踪事项。 5.2 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针对质量管理,公司从内、外及其他相关方、原材料、工艺设备到出货的各环节都必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进行有效的控制,并不断的具有预防性与可能性相关评估,通过数据考评,对风险评估运作可行有效性,应对风险和机遇采取措施有效性,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措施是有效的,各项运作基本上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包括质量、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并符合ISO9001:2015 /IATF16949:2016 标准要求有效性运行。 另外,从内部环境上看:为顺应市场变化,提高效益,公司需不断开发新产品、做好内部管理,以适应较为复杂的环境因素变化。从外部环境上看:公司质量体系管理能否顺应其变化,不断利用持续改进达到法律法规要求,并满足相关方需求,同时,符合自身经营发展方向,进而不被市场竞争规则所淘汰,达到或超越主要客户要求,将成为影响公司未来体系运行的主要因素。 5.3 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 5.3.1 顾客满意和有关相关方的反馈 a)顾客反馈情况主要是通过顾客满意度调查以及顾客的电话、口头反应,均为轻微事件,且满意度也达到了90% b)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希望物流配送更加迅速。 c)对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改进的建议,主要是售后顾客意见的处理更加及时、高效。 5.3.2 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各部门的目标已达标,从2017年1月至今未出现过重大的质量事故或退货事件的发生。 5.3.3 过程绩效以及产品和服务的合格情况 36528 8EB0 躰27151 6A0F 樏fI 39931 9BFB 鯻 a)过程合格率、报废率等均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5.3.4 不合格及纠正措施 a)体系运行以来,对日常工作中发现较大的问题,基本能按不合格/纠正预防措施管制程序执行, 2017 年共开出了2 项纠正措施单据,通过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使体系得到了改进和提高。

ISO27001:2013管理评审报告

ISO27001-2013管理评审报告 评审日期:2017年1月15日 评审目的:验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寻找改进点。 分析2016-2017年度外审前信息安全工作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明确本年度工作目标,提出改进措施、建议,确保信息安全方针、目标的实现和满足法律法规和客户的需求。 一、评审内容: ①安全方针和目标是否正在实现,过去3个月中所取得的业绩是否达到、完成或超过安全方针和目标的要求; ②管理人员和监督人员过去3个月中管理与监督的状况,法律法规的满足程度、以及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③管理体系运行是否受控、是否有效(近期内审结果),体系文件的事宜性; 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如何; ⑤听取资源充分性报告; ⑥风险评估报告、可接受风险等级、报告中提出的薄弱点或威胁; ⑦客户反馈意见的汇总分析; ⑧员工培训教育情况分析报告; ⑨客户投诉及其处理情况汇总; ⑩改进的建议;

?其他日常管理议题。 二、评审组成员: 总经理、管代、各部门经理、内审员。 三、评审意见和结论: 1、本公司按照ISO27001:2013的要求建立的管理体系,全面覆盖了的业务活动。从运行以来,管理体系得到了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2、ISMS-1001《信息安全管理手册》规定的本公司的安全方针、目标,符合准则要求和本公司实际情况,通过努力正在逐步实现。 3、ISMS-1001《信息安全管理手册》中所列的控制项是真实的。与之相关联的机构和岗位设置是合理的,机构及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切实可行;与之相关联的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配置是充分的、合理的;与之相关联的物理环境条件是符合要求的;各个要素、各个程序和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循环是封闭的。 4、管理体系运行以来,管理及监督人员开展了有效的工作,监督管理工作有明显成效。 共进行了1次内审,内审覆盖了本公司与软件研发与技术服务的所有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内审共发现2个不符合项,这些问题均已得到了纠正;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良好。 硬件、采用附录A中的11类控制方式,130个控制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存在少量的一些问题(详见内审报告),也已提交了整改报告。

2017年管理评审报告【精选】

管理评审总结报告 2017年度经各部门全体同仁共同努力,顺利通过本年度内部审核,公司正全力推行一体化管理体系,始终坚持“以市场、技术为先导,以生产、服务为根基;以法为遵、预防污染、节能降耗”,使管理方针在企业内得到沟通和理解,不断深化管理方针的理解和实施,加强评审,使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得到持续改进,始终紧紧围绕管理方针实施。 一、评审目的: 通报公司内部审核和纠正实施情况,总结体系全面运行以来的工作,系统评估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确定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 二、评审内容: 1.以往管理评审所采取措施的实施情况 2.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 3.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的信息 4.顾客满意和相关方的反馈 5.质量目标的实现程度 6.过程绩效以及生产服务的符合性 7.不合格以及纠正措施 8.监视和测量结果 9.内外部审核结果 10.外部供方的绩效

11.资源的充分性 12.应对风险和机遇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13、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 14、相关方关注的问题,如对周边环境的新要求、地方政府的要求 15、客户的要求等、客户反馈的意见 16、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绩效分析 17、影响体系运作的变更 18、纠正预防措施完成情况 19、管理方针和目标的达成情况 20、改进的建议 21、合规性评价 22、事故调查、处理情况 23、体系运作中需改进的机会。 三、评审时间、地点及会议议程 详见“管理评审计划” 四、评审情况概述 本次管理评审是公司按照ISO9001:2015、ISO14001:2015标准要求建立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后复评的管理评审。通过对内部质量审核和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情况的分析评价,肯定了体系建立以来的成绩,也看到了需要改进的方面,为体系建设的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 本次管理评审,按照会议议程完成了即定的各项事宜,评审和通过了内审报告、内审不符合项纠正实施情况报告、质量、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报告、质

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计划 编制: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计量理化室 2016.03.15

计量理化室2016. 03. 15

****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 有限公司计量理化室 2016.03.31

**** 有限公司 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一、评审概况 2016年3月31日9时00分一11:00时,在公司四楼议室召开了2016年度测量管 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 会议参加人员有: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测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部门负责人、计量管理负责人等共20 人。会议由王副总经理主持。 会上,首先由计量理化室汇报了自2016年 3 月以来公司测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及公司质量管理目标完成情况、汇报2016 年度内部审核报告、汇报2016年度测量设备计划情况。然后,由动力车间、质量管理部、多缸机分厂、单缸机、机加工分厂、供应部针对质量目标和程序分解完成情况进行了汇报和交流。大家对影响测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议题进行了讨论,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改进措施。 最后,王副总经理作了总结发言,会议完成了预定目标。 二、评审目的、内容和依据 本次管理评审的目的是评审公司测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明确体系改进的要求。 (一)评审的内容: ①测量管理体系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②测量管理体系的职责分配是否合理,有无重叠、遗漏或矛盾。 ③测量管理体系的手册和程序文件与公司质量体系是否协调,有无矛盾,程序的可操作 性如何? ④ 测量管理体系内审报告 ⑤ 2016 年度测量设备计划 ⑥测量器具现场管理和测量过程控制的实施情况; ⑦对公司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议、要求和文件的修改意见。 (二)评审的依据: 1、GB/T 19022-2003/ 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2、《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3、公司测量体系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 4、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三、主持人讲话和各部门负责人汇报要点 1、管理者代表按照测量管理体系运行要求,今天召开体系运行评审会,就公司测量管理体系一年来的运行情况进行总结。在公司最高管理者的推动和大家共同努力下,公司测量管理体系通过了2015 年度监督审核,公司计量管理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召开管理评审,就是对前一阶段工作进行检查,还有哪些不待合标准的规定,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要仔细反思

IATF-各部门提交管理评审分析报告

IATF-各部门提交管理评审报告

————————————————————————————————作者:————————————————————————————————日期:

体系负责人提交管理评审的资料 一、体系运行报告 自公司总经理高层决策为规范管理、稳定提高客户满意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拓产品市场占有率。选择咨询公司进行体系辅导,从标准的基础知识培训、标准讲解培训、文件编写培训、程序文件学习;大量准备工作完成文件发行后,各部门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相关文件,并按文件规定开展工作。同时安排内审员外训为内审有效进行作准备。 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为验证和了解本公司管理体系执行情况,对体系、过程和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审核。体系审核和过程审核各发现1项一般不符合,无严重不符合,相关部门均已按要求采取改善措施,已整改并由内审员验证改善完毕,审核结果表明各部门均已按文件规定执行作业,总体上取得较好效果。上次管理评审的措施已全部得落实和验证。 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过程绩效的完成情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针“每一次的出货都是比赛,每一次比赛我们都要赢”的指导下运行情况良好,质量方针目前可以指引公司的发展,在本年度中质量方针保持不变。 公司共识别了4个顾客导向过程、6个管理过程、9个支持过程,共26个目标(见附件),所有目标均达成了预设目标要求,2017年度目标暂时保持不变,在2017年12月底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目标评审后,再修订新的作为2018年的年度目标。 三、内外部因素、相关方、风险管理及合规性评价情况: 公司识别了管理风险、法规法规和顾客的要求、产品的风险(FMEA),包括供应中断、顾客干扰等方面的风险和机遇,并制定了战略风险管控措施、FMEA、应急计划等,在日常管理对管理风险、法规风险及顾客的要求进行了监测,经综合评价,所有措施均被落实,且符合法规的要求,风险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未来一年暂没有重大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包括管理体系的变更。 四、资源配置和客户要求方面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当前组织机构设置能很好满足其运作需求,不需要调整;人员配置和能力适当,培训工作良好;生产的产品均能满足其客户合理要求,故按目前体系结构执行。 体系负责人 2017年09月20日

最新年品质部管理评审报告资料

品质部2017年管理评审报告 尊敬的公司领导、各管理人员: 品质部2017年一年来的工作回顾总结如下: 从质量管理或控制的立场,品质部在一年来人员稳定,但检验人员整体业务能力仍然不足,现状下工作任务是全检相对居多(多数产品需要全检外观多次、海能达产品外观,颜色,螺纹等全检),内部同外协供应方的关系比较被动,不能主导整个质量体系很好的运作,从质量检测理解是达到了一定要求,但从质量控制与质量预防角度是没有达到预防效果,整体还是离质量控制与质量预防要求有一定差距。 一、测量设备方面: 1.自去年内部增加新添进的盐雾试验机、 2.5D龙门精密测试仪、恒温恒湿机和色差仪已经持续 使用一年多时间,为检验规范、标准带来了极大提升能做到有据可依而不是以往完全依赖供方控制无具体明确的检验方式方法衡量。 2.2017年内部培养了两个2.5D、恒温恒湿测量检测人员、2个盐雾试验测试人员和部门所有人 员能使用色差仪。 三、本年度客诉重大事件 3.1、第一起:6月23日投诉6300534000000基板因电镀银层气泡银层脱落异常问题共计退货379PCS, 累计两款退货642PCS电镀银层脱落风险需重新烘烤排查。 四、来料管控检验 4.1、因内部的变革已经实施15个月,全年主要是以来料检检为主,实际检验过程中会更加考验检验人员的检验能力,没有提醒,没有预防,只有一次检测机会,一旦出错将直接流向客户端面临客诉 4.2、目标考核办法;供应商进料合格批率;合格批/总进料批*100%计算,每月统计,实际运行状况请参考下数据和移动图: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统计与2016年外协来料管控对比:来料质量同2015年无明显变化,任然趋于不稳定, 2016年前10月有9个月不达我司质量目标,平均合格率在92.47%,2017年前10月有9个月不达我司质量目标,平均合格率在93.06% ,合格率上升0.59个百分点,但平均月份远低于我司制定的来料质量目标95%。 4.3 2017年10月份前共计开出《质量问题通知书兼回答书》109批次,只有诚益佳作几份简单回复,

IATF16949-2016各部门提交管理评审报告

IATF16949-2016各部门提交管理评审报告

体系负责人提交管理评审的资料 一、体系运行报告 自公司总经理高层决策为规范管理、稳定提高客户满意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开拓产品市场占有率。选择咨询公司进行体系辅导,从标准的基础知识培训、标准讲解培训、文件编写培训、程序文件学习;大量准备工作完成文件发行后,各部门组织本部门人员学习相关文件,并按文件规定开展工作。同时安排内审员外训为内审有效进行作准备。 体系运行一段时间后,为验证和了解本公司管理体系执行情况,对体系、过程和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审核。体系审核和过程审核各发现1项一般不符合,无严重不符合,相关部门均已按要求采取改善措施,已整改并由内审员验证改善完毕,审核结果表明各部门均已按文件规定执行作业,总体上取得较好效果。上次管理评审的措施已全部得落实和验证。 二、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过程绩效的完成情况: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质量方针“每一次的出货都是比赛,每一次比赛我们都要赢”的指导下运行情况良好,质量方针目前可以指引公司的发展,在本年度中质量方针保持不变。 公司共识别了4个顾客导向过程、6个管理过程、9个支持过程,共26个目标(见附件),所有目标均达成了预设目标要求,2017年度目标暂时保持不变,在2017年12月底再进行一次全面的目标评审后,再修订新的作为2018年的年度目标。 三、内外部因素、相关方、风险管理及合规性评价情况: 公司识别了管理风险、法规法规和顾客的要求、产品的风险(FMEA),包括供应中断、顾客干扰等方面的风险和机遇,并制定了战略风险管控措施、FMEA、应急计划等,在日常管理对管理风险、法规风险及顾客的要求进行了监测,经综合评价,所有措施均被落实,且符合法规的要求,风险被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未来一年暂没有重大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包括管理体系的变更。 四、资源配置和客户要求方面 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良好,当前组织机构设置能很好满足其运作需求,不需要调整;人员配置和能力适当,培训工作良好;生产的产品均能满足其客户合理要求,故按目前体系结构执行。 体系负责人 2017年09月20日

管理评审计划表

管理评审计划表 页次:page 1 of 1 制订日期: 2012年3月12日 管理评审计划表 页次:page 2 of 1 jf-q4-d-05 a/o 总经理:管理代表: 制订:篇二:管 理评审计划表及评审报告 管理评审计划表 no.: 管理评审报告 篇三: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计划 1.评审时间安排 2015年01月06日上午 9:00-11:30 2. 地点:会议室 3.参加评审人员 总经理; 技术总监(含技术经理);生产总监(含生产经理);销售总监(含销售经理); 财务经理;品保经理;行政经理;采购经理;人资经理等。 4.评审目的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2014年12个月运行的有效性和适宜性进行科学地评价,寻找持续 改进的机会,确保我司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5.评审前资料准备相关部门准备管理评审会议资料,由品质保证部汇总保存,具体所 需资料如下: 5.1由管理者代表拟定2014年度品质目标达成及纠正改善状况报告; 客户审核评估报告; 内部审核评估报告。 5.2 由品质保证部拟定2014年度客户投诉及改善状况报告; 过程品质控制符合性报告; 量仪保养,维护及校验情况报告。 5.3 由销售部拟定2014年度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及销售业绩报告。 5.4 由采购部拟定2014年度供应商开发; 供应商审核; 供应商考评状况报告 5.5由技术中心拟定2014年产品设计,研发状况;工程技术能力状况;试验室运行情况 报告。 5.6 由生产部拟定2014年度生产计划完成状况; 物料损耗状况;生产加工能力及效率状 况;设备维护状况; 出货准时完成率状况等报告。 5.7 由行政部拟定2014年度公司文件存档,发放/回收情况; 安全,环境情况报告。 5.8 由人力资源部拟定2014年度人员流失,招聘及培训状况报告。 6. 具体资料分解: 6.1 销售 1.产品销售业绩: 销售业绩分析和改进方案和措施。 2.客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调查报告及改善措施。 3.客户交期完成率:样板及批量交期完成状况及改善措施。 4. 2015年度提升计划及措施。 6.2 技术中心 1.年度计划研发项目;实际完成研发项目。 2.客户对项目研发的认可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