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精馏安全操作规程

溶剂精馏安全操作规程

溶剂精馏安全操作规程

1、生产特点

1.1 将使用过的溶剂120#溶剂油、甲苯、酒精、丁醇、丙酮、四氢呋喃、DMF

等进行蒸馏,提纯,回收溶剂。

将使用过的溶剂加入蒸馏釜,,根据各种溶剂不同的沸点,决定采用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然后在夹套通入蒸汽,控制蒸汽大小加热至溶剂的沸点,将溶剂从蒸馏釜顶蒸出,经冷却塔冷却后进入溶剂贮槽。

1.2溶剂易燃。

各种溶剂燃点非常低,并且易挥发,一旦在蒸馏过程中发生溶剂泄漏,遇火极易燃烧。

1.3 高温蒸汽的烫伤。

蒸汽管道与被加热的设备系统,必须进行保温及隔热措施,防止操作人员不慎接触蒸汽管道造成人员烫伤事故的发生,蒸汽管道、阀门要专人定期进行保养,保持完好,无泄漏状况。

1.4高温物料烫伤

由于蒸馏过程中,蒸馏釜内的物料温度达到100℃左右,如果物料发生一旦泄漏,被人体接触,易发生高温烫伤,因此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集中注意力认真操作。设备管道应完好无泄漏,定期进行巡回检查,严禁带病运行,以免高温物料泄漏烫伤操作人员。

2、安全操作要点

2.1 严格控制蒸汽加入量

蒸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蒸馏温度,也就是要控制好蒸汽的加入量,如果蒸汽量过大,温度偏高,将高沸点物质从塔顶带出,造成溶剂不纯;蒸汽量过小,温度偏低,溶剂蒸馏缓慢,影响进度。

2.2 保持蒸馏的操作平稳

蒸馏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操作的平稳,应避免蒸馏釜发生冲釜,从而加长操作周期,增加操作费用,影响产品质量。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日期: 2011.04.24 班 级: 化工0801 姓 名: 王晓 同 组 人:丁大鹏,王平,王海玮 装置型号: 精馏实验 一、摘要 精馏是实现液相混合物液液分离的重要方法,而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进行分离过程的主要单元,板式精馏塔为其主要形式。本实验用工程模拟的方法模拟精馏塔在全回流的状态下及部分回流状态下的操作情况,从而计算单板效率和总板效率,并分析影响单板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得以提高塔板效率。 关键词:精馏、板式塔、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单板效率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气-液接触状况。 3、测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6、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三、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和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用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 e N E N 式中 E —总板效率; N —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 Ne —实际板数。

甲磺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甲磺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 程正式版

甲磺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 规范操作程序,强化环保意识,提高操作水平。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甲磺精馏岗位。 3 职责及职责范围 3.1 职责 3.1.1 遵守厂纪厂规及上级有关规定。 3.1.2 服从班长指挥,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1.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1.4 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流程、生产原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3.1.5 增强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本岗位环境达到环保要求。 3.2 职责范围 3.2.1 严格按本操作法规定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确保精馏产品质量,加强设备和仪表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和仪表的使用寿命。 3.2.2 按照岗位责任区检查各个密封点,及时处理泄漏点。 3.2.3 负责本岗位卫生区卫生,垃圾要求分类存放。 4 岗位执行标准(略)

5 工艺操作顺序 5.1准备工作 (1)检查本岗位全部密封点,保证无泄漏或松动现象。 (2)检查本岗位设备的完好性。 (3)检查温度计、温度自动记录仪、压力表、色谱仪等仪表,保证仪表正常。 (4)检查电动设备保证正常运转。 (5)检查蒸汽管道,保证管道畅通。 6 应急措施 6.1停电 蒸馏过程时突然停电,要立即关闭蒸汽阀,打开釜上放空阀,然后打开釜底凝液排放阀;关气相色谱,待色谱冷却后再关氢气阀门。

装卸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装卸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作业现场应有装卸作业操作规程,进入仓库、禁止烟火重地(或场所)、或其他特殊场所安全工作要求,应做到严格按照规定执行。 2、加强安全防护和自我安全保护意识,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要求,引导车辆进行卸货前安全检查,确保安全。 3、在禁火区域装卸时,严禁将火种带入或在禁火区域内吸烟,不将违禁物品带进工作场所。 4、穿戴好需要的安全防护用品或用具,登车严禁穿高跟鞋和不扣脚跟的鞋。 5、工作时不允许碰撞、搬动危险的物件,不逊于用手触摸或身体接触到电气开关、电线或带电的物体。 6、装卸工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上工作,不准站在装卸材质有可能滚落、坠落的方向,以防发生意外。在装卸成堆物品时,要防止货物倒塌伤人。登高装卸货物时,应有供人站立的平台,不应站在物品上作业。 7、装卸货物作业时,装卸平台要平稳牢固,工作的站位要留有安全转身余地。伸缩链板输送机伸缩移动时,应停止作业,站在安全位置,伸缩移动后再重新作业。 8、托盘的码放应整齐垂直、稳固。装卸货物时,应按照下重上轻、下大上小秩序码垛整齐,按定额装卸。 9、装卸现场实行负责人带班管理,负责向现场装卸人员和驾驶人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并监督检查。 10、装卸前应先检查货运车辆的装卸安全状况,防止车辆重心偏离造成货物或车辆侧翻。装卸操作要坚持慢行、前后左右兼顾的原则,当视线受影响时,要特别注意走动人员的动向和行进路线的安全。 11、结束每一项装卸工作后,要做好清理现场工作,不能留下搬运的工具(包括辅助作用的木棍、垫板、架子或各种物品)、装卸作业形成的废物或垃圾等。 12、工作暂停、人员离开工作场所和中途吃饭、以及工作结束时,都要通知相关人员工作完毕,相关人员不在的情况下,锁好门窗。断开工作时打开的电器、电源开关,并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措施。 13、禁止在装卸作业区内维修车辆。装卸作业由仓库安排,严禁高温下作业。装卸物品应轻拿轻放,严禁乱摔乱砸。

化工大学精馏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姓名: 学号: 专业: 班级: 同组人员: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实验 实验名称:精馏实验 实验日期: 2016.5.13 北京化工大学

实验五精馏实验 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稳定工作状态下塔顶、塔釜及任意两块塔板的液相折光度,得到该处液相浓度,根据数据绘出x-y图并用图解法求出理论塔板数,从而得到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通过实验,了解精馏塔工作原理。 关键词:精馏,图解法,理论板数,全塔效率,单板效率。 一、目的及任务 ①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②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③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塔效率。 ④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⑤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⑥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二、基本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无穷多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午实际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的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化工原理精馏实验报告

北京化工大学 实验报告 精馏实验 一、摘要 精馏是实现液相混合物液液分离的重要方法,而精馏塔是化工生产中进行分离过程的主要单元,板式精馏塔为其主要形式。本实验用工程模拟的方法模拟精馏塔在全回流的状态下及部分回流状态下的操作情况,从而计算单板效率和总板效率,并分析影响单板效率的主要因素,最终得以提高塔板效率。 关键词:精馏、板式塔、理论板数、总板效率、单板效率 二、实验目的 1、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2、了解板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气- 液接触状况。 3、测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4、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5、测定全塔的浓度或温度分布。 6、测定塔釜再沸器的沸腾给热系数。 三、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 板上实现多次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和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

需要有无穷多块塔板的精馏塔。当然,这不符合工业实际,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 一个操作限度。若操作处于全回流时,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工业装置开停车、排除故障及科学研究时采用。 实际回流比常取用最小回流比的倍。在精馏操作中,若回流系统出现故障,操作情况会急剧恶化,分离效果也将变坏。 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有以下两种定义方法。 (1)总板效率E N e 式中E —总板效率;N—理论板数(不包括塔釜);Ne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E ml E x n 1 x n E ml * x n 1 x n* 式中E ml—以液相浓度表示的单板效率; x n,x n-1—第n 块板的和第(n-1 )块板得液相浓度; x n*—与第n 块板气相浓度相平衡的液相浓度。 总板效率与单板效率的数值通常由实验测定。单板效率是评价塔板性能优劣的重要数据。物系性质、板型及操作负荷是影响单板效率的重要因素。当物系与板型确定后,可通过改变气液负荷达到最高的板效率;对于不同的板型,可以在保持相同的物系及操作条件下,测定其单板效率,已评价其性能的优劣。总板效率反映全塔各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设计中。 若改变塔釜再沸器中电加热器的电压,塔板上升蒸汽量将会改变,同时,塔釜再沸器电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将发生变化,其沸腾给热系数也将发生变化,从而可以得到沸腾给热系数也加热量的关系。由牛顿冷却定律,可知 Q A t m

搅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搅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476-80 搅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目的 规范操作程序,强化环保意识,提高操作水平。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搅拌岗位。 3职责及职责范围 3.1 职责 3.1.1 遵守厂纪厂规及上级有关规定。 3.1.2 服从班长指挥,认真完成指令性任务。 3.1.3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1.4 掌握本岗位的工艺流程、生产原理,不断提高操作技能。 3.1.5 增强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能耗,减少数派污染物排放量,确保岗位环境达到环保要求。 3.2 职责范围

3.2.1 严格按本操作法规定进行生产过程控制,确保无泄漏事故发生,加强设备和仪表的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和仪表的使用寿命。 3.2.2 按照岗位责任区检查各个密封点,及时处理泄漏点。 3.2.3 负责本岗位卫生区卫生,垃圾要求分类存放。 4.1 岗位执行标准 副产酸比重:1.13±0.003;副产酸浓度:26%±0.5% 5工作顺序 5.1 反应气吸收系统 5.1.1检查系统设备、管道、阀门是否正常。 5.1.2液位控制:稀酸吸收罐液位高度为罐高的80%—90%,浓酸吸收罐液位高度为罐高的70%左右。 5.1.3启动系统:确认稀酸吸收罐和浓酸吸收罐内液位在控制范围之内,开启冷却器及降膜吸收罐至降膜吸收循环泵、降膜吸收循环泵至降膜吸收器、稀酸吸收罐至稀酸喷射器的阀门,关闭其它阀门,启动

溶剂回收工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溶剂回收工安全操作规程(最新 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溶剂回收工安全操作规程(最新版) 1、在各工序开车前首先使冷凝系统处于运行状态以防止未经冷凝的溶剂汽体从尾气出口外窜。 2、在生产中随时观察冷凝水温度若有异常应立即找明原因采取措施特别注意防止断水一旦断水立即采取紧急停车措施。 3、分水器除温度过高、沉淀物过多、出水管堵塞等情况外一般不得从底部放空管路水以免放出溶剂。 4、经常观察分水器液面是否有混合油。如发现混合油时应即检查蒸发器、汽提塔有否泛液现象并采取相应措施。 5、定期检查水封池经引爆试验呈阳性的则应检查分水器的分水情况。 6、特别注意蒸烘机的混合汽中的含泡沫情况混合汽中含泡沫较多容易造成节能器堵塞而且会使大量汽不能热交换从蒸煮缸安全放

空阀中大量喷射造成不安全因素。 7、随时检查尾气排放情况控制好吸收塔矿物油温度保持负压30mm水柱洗涤器严禁断水。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北京化工大学精馏实验报告

北 京 化 工 大 学 化 工 原 理 实 验 告 : : : : : : 实验名称 班级 姓名 学 号 同组成员 实验日期 精馏实验 2015.5.13 实验 日 期

精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填料塔的构造与操作; 2、熟悉精馏的工艺流程,掌握精馏实验的操作方法; 3、了解板式精馏塔的结构,观察塔板上汽液接触状况; 4、掌握液相体积总传质系数K a的测定方法并分析影响因素 x 5、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单板效率; 6、测量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和单板效率 二、实验原理 在板式精馏塔中,混合液的蒸汽逐板上升,回流液逐板下降,气液两相在塔板上接触,实现传质、传热过程而达到分离的目的。如果在每层塔板上,上升的蒸汽与下降的液体处于平衡状态,则该塔板称之为理论塔板。然而在实际操做过程中由于接触时间有限,气液两相不可能达到平衡,即实际塔板的分离效果达不到一块理论塔板的作用。因此,完成一定的分离任务,精馏塔所需的实际塔板数总是比理论塔板数多。 回流是精馏操作得以实现的基础。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参数之一,其大小影响着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 回流比存在两种极限情况:最小回流比和全回流。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有无穷多块板的精馏塔。这在工业上是不可行的,所以最小回流比只是一个操作限度。若在全回流下操作,既无任何产品采出,也无原料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塔中,这在生产中无实验意义。实际回流比常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本实验处于全回流情况下,既无任何产品采出,又无原料加入,此时所需理论板最少,又易于达到稳定,可以很好的分析精馏塔的性能。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很多,大致可归结为: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以及塔的操作

精馏塔操作规程完整

精馏操作基本知识 1、何为相和相平衡: 答:相就是指在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不同相之间往往有一个相界面,把不同的相分别开。系统中相数的多少与物质的数量无关。如水和冰混合在一起,水为液相,冰为固相。一般情况下,物料在精馏塔内是气、液两相。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如果物料系统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物料在各相的相对量以及物料中各组分在各个相中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我们称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平衡时,物质还是在不停地运动,但是,各个相的量和各组分在各项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当条件改变时,将建立起新的相平衡,因此相平衡是运动的、相对的,而不是静止的、绝对的。比如:在精馏系统中,精馏塔板上温度较高的气体和温度较低的液体相互接触时,要进行传热、传质,其结果是气体部分冷凝,形成的液相中高沸点组分的浓度不断增加。塔板上的液体部分气化,形成的气相中低沸点组分的浓度不断增加。但是这个传热、传质过程并不是无止境的,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其各组分的两相的组成就不再随时间变化了。 2、何为饱和蒸汽压? 答:在一定的温度下,与同种物质的液态(或固态)处于平衡状态的蒸汽所产生的压强叫饱和蒸汽压,它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众所周知,放在杯子里的水,会因不断蒸发变得愈来愈少。如果把纯水放在一个密闭容器里,并抽走上方的空气,当水不断蒸发时,水面上方气相的压力,即水的蒸汽所具有的压力就不断增加。但是,当温度一定时,气相压力最中将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数值 专业资料可编上,这时的压力称为水在该温 度下的饱和蒸汽压。

应当注意的是,当气相压力的数值达到饱和蒸汽压力的数值是,液相的水分子仍然不断地气化,气相中的水分子也不断地冷凝成液体,只是由于水的气化速度等于水蒸汽的冷凝速度,液体量才没有减少,气体量也没有增加,气体和液体达到平衡状态。所以,液态纯物质蒸汽所具有的压力为其饱和蒸汽压时,气液两相即达到了相平衡。 3、何为精馏,精馏的原理是什么? 答: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把产生的蒸汽多次部分冷凝,使混合物分离为所要求组分的操作过程称为精馏o 为什么把液体混合物进行多次部分汽化同时又多次部分冷凝,就能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呢?对于一次汽化,冷凝来说,由于液体混合物中所含的组分的沸点不同,当其在一定温度下部分汽化时,因低沸点物易于气化,故它在气相中的浓度较液相高,而液相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这就改变了气液两相的组成。当对部分汽化所得蒸汽进行部分冷凝时,因高沸点物易于冷凝,使冷凝液中高沸点物的浓度较气相高,而为冷凝气中低沸点物的浓度比冷凝液中要高。这样经过一次部分汽化和部分冷凝,使混合液通过各组分浓度的改变得到了初步分离。如果多次的这样进行下去,将最终在液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高沸点的组分,在气相中留下的基本上是低沸点的组分。由此可见,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同时进行,就可以将混合物分离为纯或比较纯的组分。 液体气化要吸收热量,气体冷凝要放出热量。为了合理的利用热量,我们可以把气体冷凝时放出的热量供给液体气化时使用,也就是使气液两相直接接触,在传热同时进行传质。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实践中,这种多次部分汽化 专业资料可编伴随多次部分冷凝的过程是逆 流作用的板式设备中进行的。所谓逆 流,就是因液体受热而产生的温度较高

精馏岗位操作规程

精馏岗位操作规程 1、岗位任务 除去粗甲醇中的水分和有机杂质,根据不同的要求,制得不同纯度的精甲醇。 3、岗位指标 3.1预塔塔顶压力:≤0.06Mpa 预塔塔底压力:0.06-0.1 MPa 加压塔塔底压力:≤0.65 Mpa 加压塔塔顶压力:≤0.6 MPa 常压塔塔底压力:0.04-0.06 Mpa 常压塔塔顶压力:0.005-0.015 MPa 粗甲醇PH值:7.5-9 常压塔釜液含甲醇:<0.1% 精甲醇密度:0.790-0.792g/cm3 4、开车步骤: 5.1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5.2.1 打开粗甲醇预热器进出口阀门,启动粗甲醇泵,经FV0701调节流量后由预热器向预蒸馏塔进料,建立塔釜液位至1/2-2/3。启动碱液泵向系统加入碱液控制预后甲醇PH值7.5—9。 5.2.2检查预塔冷凝器是否正常工作。微开预塔再沸器蒸汽进口阀进行暖管后,将进口阀打开,通过FV0702流量调节阀手动调节蒸汽加

入量,控制塔釜温度在80℃~85℃左右。通过PV0701将塔顶压力控制在0.05MPa(G)左右。当预塔回流槽液位达到正常后,开回流泵建立回流,向回流槽内加萃取水控制预后比重0.84-0.87,当预塔各塔板温度保持恒定不变时,表明已建立热平衡,慢慢调节各指标至正常,待操作稳定后,可将各调节阀由手动改为自动,准备向加压塔进料。 5.2.3 打开预后甲醇泵向加压塔进料,并建立塔釜液位至1/2—2/3。5.2.4 检查常压塔冷凝器是否正常工作。微开加压塔再沸 器蒸汽进口阀门进行暖管后, 将进口阀打开,通过FV0703流量调节阀手动调节蒸汽加入量,观察加压精馏塔内压力变化情况,待塔内压力大于0.2MPa后,开塔底出料阀,向常压精馏塔进料,并建立常压精馏塔的液位至1/2—2/3。同时加压精馏塔内的压力继续上升,待加压塔回流槽建立正常液位后,开回流泵打全回流。调节蒸汽加入量,最终控制加压精馏塔塔釜温度在126—132℃,塔顶温度在117—122℃。5.2.5常压塔回流槽建立正常液位后,开常压塔回流泵,建立回流。待各塔板温度恒定不变时,表明两塔已建立热平衡。打开加压塔、常压塔产品冷却器精甲醇采出阀,并将采出物送往粗甲醇贮槽。按要求慢慢调节各项指标,使两塔操作稳定。 5.2.6根据精甲醇分析结果,调节各塔回流量,并决定是否开启杂醇油采出管线阀门。 5.2.7 稳定各塔的操作,待各项指标正常后,将各有关的调节阀投入自动。 5.2.8正常开车后半小时采样分析精甲醇,合格后将采出物改送精甲醇

仓库装卸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仓库装卸搬运工安全操 作规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装卸搬运工安全操作规程 1、严格遵守易燃、易爆及化学危险物品装卸运输的有关规定。装卸粉散材料及有毒气散发的物品,应配戴必要的防护用品。 2、工作前应认真检查所用工具是否完好可靠。不准超负荷使用。 3、装卸时应做到轻装轻放,重不压轻,大不压小,堆放平稳,捆扎牢固。 4、人工搬运、装卸物件应视物件轻重配备人员。杠棒、跳板、绳索等工具必须完好可靠。多人搬运同一物件时,要有专人指挥,并保持一定间隔,一律顺肩,步调一致。 5、堆放物件不可歪斜,高度要适当。对易滑动件要用木块垫塞。不准将物件堆放在安全道内。 6、用机动车辆搬货物时,不得超载、超高、超长、超宽。如遇必须超高、宽、长装运时,应按交通安全管理规定。要有可靠措施和明显标志。 7、装车时,随车人员要注意站立位置。车辆行驶时,不准站在物件和前栏板之间。车未停妥不准上下。 8、装卸货物应挂规定吊点。起吊装箱件时应先检查箱体底脚是否牢固完好,按吊线标志吊挂,并经试吊确认稳妥后方能起吊。 9、使用卷扬机、钢管滚动滑移货物时,要有专人指挥。路面要坚实平整,绳索套结要找准重心,保持直线行进,有棱角快口部位应设垫衬,卸车成下坡应加保险绳,货物前后和牵引钢丝绳边不准站人。

10、装运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严禁与其他货物混装。要轻搬轻放,搬运场地不准吸烟。车厢内不准坐人。 11、装卸时,应根据吊位变化,注意站立位置。严禁站在吊物下面。 12、铁路车辆装运物件,不得超过车厢允许高度和宽度。铁路两侧一米五以内。不得堆放装卸物件,不准在车厢底下或顶上休息。 13、在高栏板车厢装卸货物起重驾驶员无法看清车厢内的指挥信号时,应设中间指挥,正确传递信号。 1.工作场地和库房严禁烟火。操作者应熟悉灭火器材的位置和使用方法。 2.要保持工作环境的卫生与通风。浸漆、喷漆量较大的连续作业线,必须安设抽风罩和废漆处理装置。操作时必须戴防毒口罩或通风面具。 3.高处作业应扎好安全带,防止滑跌。工具、漆桶要稳妥放好。在容器内作业,必须采取有效通风措施或戴通风面具。 4.在油漆作业场所10米以内,不准进行电焊、切割等明火作业。 5.需油漆、喷漆的工件,应放置稳固,摆放整齐。 6.带电设备和配电箱周围一米以内,不准喷漆作业。在装配试车地点进行工作,要间隔一定距离。严禁在运转的设备上刷漆或喷漆。装配输送线上的产品或悬链上的工件喷漆时,应在喷漆室内进行。操作时,必须戴好口罩或面具。

罐区溶剂卸放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罐区溶剂卸放安全操作规 程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罐区溶剂卸放安全操作规程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溶剂车停放指定区域,关油门、熄火。溶剂车停 放后用专用的防溜车装置堵住轮胎,溶剂车需停放15分钟 以上才可以卸货。 二、进入罐区作业时,仓管人员、司机、卸放责任人 身上严禁携带火种,不准在罐区使用非防爆的通信设备, 作业前穿戴好劳动安全防护用品,戴好安全防护手套。 三、仓管人员通知化验室人员取样,并出具《物料化 验单》,仓管人员跟踪检验结果,检验合格后告之责任人 及司机,溶剂代号,切记要对号入座。 四、仓库人员连接静电接地报警器,将报警器一端静 电夹夹持车辆,另一端静电夹夹持接地网络连线或接地地 桩,即可进行静电安全转移、泄放,当没有正确连接或通

路不畅时设备会自动发出持续蜂鸣声提醒、报警。 五、检查静电线路夹是否夹好,槽车上的通气口是否打开透气,相应贮槽阀门是否开启,灭火器材是否到位。 六、一切工作准备就绪,责任人再行检查,无异常、司机缓慢打开罐车卸料阀,责任人打开转料泵开关,作紧急准备状态。 七、输剂开始及完毕,责任人必须坚守岗位,需思想注意力高度集中。随时处理突发事件。 八、清理现场、物品一定要做到干净整齐。 九、不准两辆溶剂车同时卸放,另有溶剂车卸放的同时,其余一辆溶剂车不准在停放区域内。 十、二甲苯的安全流量流速控制在每小时12975升,当流量流速超过规定值,可以适当调节进料泵前面的物料阀,以达到规定的流量流速范围之内。 十一、不得擅自违反操作规定。

精馏实验实验报告

精馏实验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1.实验前,请想象并尝试描述气速与整塔压降的关系? 依照教材P228页,当液体喷淋量为零时,压降与空塔气速呈直线关系,与气体以湍流形式流过管道的关系类似;有一定喷淋量时,压降因管道变窄增大,但几乎与无喷淋量时平行;过截点以后,气体对液体产生阻滞作用,填料表面持液量增多,压降随气速较快增长;过了泛点之后,液体变为连续相而气体变为分散相,阻力猛增。 2.实验前,请同学们回顾精馏塔的塔板与填料的发展历程? 舌形塔板 斜孔塔板 鼓泡式塔板 散堆填料 规整填料

3.实验前,请尝试回答精馏操作过程中,使混合物较彻底分离的基本条件? 1、相对挥发度差异较大; 2、每一块板能使气液充分接触; 3、塔高足够高; 4、再沸器与冷凝器温度稳定; 5、混合物不形成共沸物; 6、运行规范稳定,不出现漏液、烨沫夹带、气泡夹带、液泛等非规范操作; 7、加料不反混; 二、实验记录 包括操作条件、实验现象、原始数据表,要求数据的有效数字、单位格式规范。 【原始数据表】 6 77.9 87.8 35.1 24.0 127 瓦数/kw 次数塔顶组成/% 塔釜组成/% 3 1 18.75 81.25 86.30 13.70 2 15.5 3 84.47 88.83 13.17 5 1 12.52 88.48 88.20 11.80 2 13.12 86.88 89.10 10.90 6 1 11.91 88.09 88.35 11.65 2 11.71 88.29 88.14 11.86

【数据处理】 ※空塔气速 首先根据测得的回流液流量求空塔气速。由于实验中采取全回流的方式,回流液质量流量与蒸气质量流量相同。 实验中转子流量计已经将实际溶液的流量转换为水的流量,由公式 2 1 s s V V = (1) 将读数转换为实际回流夜的流量。其中: f ρ取转子密度,近似为铁质,取密度7900kg/m3,1ρ取20 o C 水的密度,2ρ取回流温度下 混合液体的密度。水取998kg/m 3,乙醇取789 kg/m 3。 塔顶、塔釜的溶液组成取两次实验的平均值,并依据公式1 1 n wi m i x ρρ=∑ 计算不同温度下回 流液密度,得到数据如下: 表一、不同功率下的回流液密度 瓦数/kw 塔顶组成/%水 回流液密度kg/m^3 3 17.1 4 818.3751 5 12.82 810.7671 6 11.81 809.008 7 7 23.92 830.6076 7 13.07 811.2035 将所得到的回流液密度带入公式(1),即可得到回流液体积,体积和密度均已知,则可以得到回流液质量。因为全回流,所以根据物料守恒,上升蒸汽的质量与回流液质量相等。 表二、不同功率下的回流液质量流量 瓦数/kw 回流液体积流量L/h 回流液质量流量kg/h 3 7.3 5.9791 5 21.6 17.4929 6 27. 4 22.1651 7 20. 5 17.067 6 7 32.0 25.9294

精馏塔安全操作规程简易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精馏塔安全操作规程简易 版

精馏塔安全操作规程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应用在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1、检查精馏塔系统阀门关/开是否正确, 蒸馏开始前,开启冷却水循环系统,并打开泄 压阀,然后打开冷凝器冷却水阀门,将水压调 整到0.15MPa,关闭进料转子流量计阀门。 2、开启精馏塔系统真空,真空度约0.07— 0.08MPa,如蒸馏物料挥发性较强,开启盐水机 组,启用冷阱,捕集物料。 3、启动磁力泵,将蒸馏物料送入计量罐 内,再输送至高位槽。 4、打开预热蒸汽阀,打开塔釜蒸汽阀,并 将蒸汽压力控制在需要的范围之内,保持设定 温度。

5、检查塔体、塔釜、残液槽之间连接管道的阀门开启是否正确。 6、选择合适的进塔料口,打开转子流量计,流量根据具体情况加以调整。 7、个蒸馏过程必须监控真空度、蒸汽压力、流量、物料输送以及出料情况。蒸馏完毕,排渣,清洗系统。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

精馏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课程名称: 实验名称:筛板塔精馏操作及效率测定 姓名: 学院係): 学号: 指导教师: 同组同学: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板式塔的结构和流程,并掌握其操作方法; 2、测定筛板塔在全回流和部分回流时的全塔效率及全回流时的单板效率; 3、改变操作条件(回流比、加热功率等)观察塔内温度变化,从而了解回流的作用和操作条件 对精馏分离效果的影响。 要求:已知原料液中乙醇的质量浓度为15~20%,要求产品中乙醇的质量浓度在85%以上。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板式精馏塔的塔板是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塔釜产生的上升蒸汽与从塔顶下降的下降液 逐级接触进行传热和传质,下降液经过多次部分气化,重组分含量逐渐增加,上升蒸汽经多 次部分冷凝,轻组分含量逐渐增加,从而使混合物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一)全回流操作时的全塔效率E T和单板效率E mV(4)的测定 1、全塔效率(总板效率)E T N T 1 E T T 100% (1) N P 式中:N T—为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理论板数,包括蒸馏釜;

N P—为完成一定分离任务所需的实际板数,本装置■ =7块。 在全回流操作中,操作线在x-y图上为对角线。根据实验中所测定的塔顶组成X D、塔底组成X W(均为摩尔百分数)在操作线和平衡线间作梯级,即可得到理论板数N T。

2、部分回流时全塔效率 Er 的测定 2.1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yn+i ——精馏段第n+1块塔板上升的蒸汽组成,摩尔分数; x n ——精馏段第n 块塔板下流的液体组成,摩尔分数; R----回流比 R=L/D X D ----塔顶产品液相组成,摩尔分数; 实验中回流量由回流转子流量计 8测量,但实验操作中一般作冷液回流,故实际回流量 需进行校正 式中:L o ——回流转子流量计上的读数值 ,ml/min L ——实际回流量,ml/min tD-----塔顶液相温度,C tR-----回流液温度,C O?-_-塔顶回流液在平均温度(t D +t R )/2 下的比热,KJ/kg ? K r D -----塔顶回流液组成下的汽化潜热, KJ/kg 产品量D 可由产品转子流量计测量,由于产品量 D 和回流量L 的组成和温度相同,故回流 比R 可直接用两者的比值来得到: R - (4) D 式中:D-----产品转子流量计上的读数值,ml/min 实验中根据塔顶取样分析可得 X D ,并测量回流和产品转子流量计读数 L0和D 以及回流温度 tR 和塔顶液相温度tD ,再查附表可得 C P D , rD ,由式(3)( 4)可求得回流比 R ,代入式(2) 即可得精馏段操作 线方程。 2.2加料线(q 线)方程 X F q 1 式中:q------进料的液相分率 y nl R X D (2) 式中 L °[1 C pD (t D 毁] (5)

精馏操作规程

溶剂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生产特点 1.1 将ADH及衍生物使用过的溶剂120#溶剂油、甲苯、酒精、丁醇、丙酮、四氢呋喃、DMF等进行蒸馏,提纯,回收溶剂。 将使用过的溶剂加入蒸馏釜,,根据各种溶剂不同的沸点,决定采用常压蒸馏或减压蒸馏,然后在夹套通入蒸汽,控制蒸汽大小加热至溶剂的沸点,将溶剂从蒸馏釜顶蒸出,经冷却塔冷却后进入溶剂贮槽。 1.2溶剂易燃。 各种溶剂燃点非常低,并且易挥发,一旦在蒸馏过程中发生溶剂泄漏,遇火极易燃烧。 1.3 高温蒸汽的烫伤。 蒸汽管道与被加热的设备系统,必须进行保温及隔热措施,防止操作人员不慎接触蒸汽管道造成人员烫伤事故的发生,蒸汽管道、阀门要专人定期进行保养,保持完好,无泄漏状况。 1.4高温物料烫伤 由于蒸馏过程中,蒸馏釜内的物料温度达到100℃左右,如果物料发生一旦泄漏,被人体接触,易发生高温烫伤,因此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规定,穿戴好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集中注意力认真操作。设备管道应完好无泄漏,定期进行巡回检查,严禁带病运行,以免高温物料泄漏烫伤操作人员。

2、安全操作要点 2.1 严格控制蒸汽加入量 蒸馏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蒸馏温度,也就是要控制好蒸汽的加入量,如果蒸汽量过大,温度偏高,将高沸点物质从塔顶带出,造成溶剂不纯;蒸汽量过小,温度偏低,溶剂蒸馏缓慢,影响进度。 2.2 保持蒸馏的操作平稳 蒸馏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操作的平稳,应避免蒸馏釜发生冲釜,从而加长操作周期,增加操作费用,影响产品质量。 3、常见事故及预防 4、溶剂蒸馏岗位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1、严禁酒后上班,上班时间内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 2、严格控制加热蒸汽量。 3、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违章作业,并阻止他人违章作业。

精馏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精馏实验 一、 实验目的 ① 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及部分回流条件下的全塔效率。 ② 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的单板效率。 ③ 测定精馏塔在全回流条件下塔体浓度(温度)分布。 ④ 测定再沸器的传热膜系数。 二、 实验器材 精馏实验装置(北京化工大学制) 三、 实验原理 在精馏过程中,由塔釜产生的蒸汽沿塔逐板上升与来自塔顶逐板下降的回流液在塔板上多次部分汽化部分冷凝,进行传热与传质,使混合液达到一定程度的分离。 回流是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塔顶的回流量与采出量之比称为回流比。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主要参数,它的大小直接影响精馏操作的分离效果和能耗。若塔在最小回流比下操作,要完成分离任务,则需要无穷多块塔板,在工业上是不可行的。若在全回流下操作,既无任何产品的采出,也无任何原料的加入,塔顶的冷凝液全部返回到塔中,这在生产中无任何意义。但是,由于此时所需理论板数最少,易于达到稳定,故常在科学研究及工业装置的开停车及排除故障时采用。通常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2~2.0倍。 1. 塔板效率 板式精馏塔中汽液两相在各塔板上相互接触而发生传质作用,由于接触时间短暂和不够充分,并且汽相上升也有一些雾沫夹带,因此其传质效率总不会达到理论板效果。通常用塔板效率来表示塔板上传质的完善程度。 塔板效率是体现塔板性能及操作状况的主要参数。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很多,大致归纳为:流体的物理性质(如粘度、密度、相对挥发度和表面张力等)塔板结构以及操作条件等,由于影响塔板效率的因素相当复杂,目前仍以实验的方法测定。 (1)总板效率E (或全塔的效率):反映全塔中各层塔板的平均分离效果,常用于板式塔的设计。 e N N E 式中 E ——总板效率 N ——理论板数 e N ——实际板数 (2)单板效率 ,反映单独的一块板上传质的效果,是评价塔板式性能 优劣的重要数据,常有于塔板的研究。

精馏塔的操作规程

精馏塔的操作规程 一、操作要点: 1、循环水流量不低于60m3/h。 2、真空压力控制在-0.07MPa—-0.09MPa。 3、蒸汽总压控制0.4MPa左右,实际使用压力在0.1-0.2MPa。 二、工艺流程: 1、控制真空-0.08MPa,冷凝水正常开启。 2、中控室远程控制蒸汽阀,控制温度、压力、回流、进料。 缓慢开蒸汽阀,打开加热器放水阀放水后关闭,打开疏水器入口阀,疏水器正常使用,塔底液位开始下降,EDC开始汽化,关闭出料阀,进行全回流操作。当塔顶温度在(45℃—52℃)左右时,逐渐减少回流,回流控制在(1.2m3/h),液位降低时,通过流量计进料,塔顶真空压力、温度稳定后,控制回流和进料流量,调整蒸汽压力,使塔中温度保持正常,取样分析,合格后开出料阀门,向干燥器放料,流入成品罐。 3、排液操作。当塔底液位计接近满时(1500mm),缓慢开启残料罐阀门,向残料罐排液,当液位降至1/2时(750mm)关闭阀门,控制塔底液位不能从平衡管道溢入残料罐。 三、工艺指标: 1、蒸汽总压力:≥0.4MPa,压缩空气≥0.2MPa。 2、塔内液位:1/2—2/3之间(750mm—1500mm)。 3、真空压力:-0.07MPa—-0.09MPa。

4、温度:底温90℃—100℃(1#—2#塔),3#塔:85℃—95℃,4#—5#塔:80℃—90℃。 中温:1#—2#塔:60℃—80℃;3#塔:65℃—85℃;4#—5#塔:70℃—85℃。 顶温:1#—2#塔:55℃—63℃;3#塔:50℃—60℃;4#—5#塔:45℃—55℃。 5、蒸汽压力控制在0.1—0.2MPa。 四、开车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各操作阀门和仪表开关状态是否正确灵敏,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2、检查半成品储罐情况。 3、检查蒸汽供应是否正常。 4、循环水系统是否正常,真空压力是否正常。 五、正常开车 1、中控室利用远程系统打开进料阀门,通过流量计进料,当液位达到2/3时(1500mm),关闭进料阀。 2、缓慢开启蒸汽阀,打开加热器放水阀,放水后关闭,打开疏水器入口阀,疏水器正常使用,塔底液位开始下降,EDC开始汽化,关闭出料阀门进行全回流操作,当塔顶温度至规定温度稳定时,逐渐减少回流,液位降低时,通过流量计进料,塔顶真空压力、温度稳定后,控制回流和进料流量。调整蒸汽压力,使塔中温度保持正常,取样分析合格后,打开出料阀门,向干燥器放料,流入成品罐。 3、放残料操作。当塔底液位计接近满时(1500mm),缓慢开启残料

甲醇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甲醇精馏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岗位任务 1、甲醇精馏岗位任务: 是通过预精馏塔的加水萃取精馏,除去精醇中轻组分(即低沸点物质,通过主塔除去粗甲醇中重组分(即高沸点物质),得到精甲醇产品,把合格的精甲醇产品送成品库,不合格的甲醇送粗甲醇储罐。 2、精馏原理: 精馏又称为分馏,是蒸馏方法的—种。 精馏原理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具有不同沸点,在一定温度下,各组分具有不同的蒸汽压,当液体混合物受热时,部分液体气化,液相与气相平衡,在气相中易挥发物质所占比例较大,将此蒸汽部分冷凝所得到的液相含易挥发物质较多,这就是进行了一次简单蒸馏。重复将此液再生气化,又进行了一次气液平衡,蒸汽又重新冷凝得到液体,其中易挥发的组分又增加了。如此继续往复,最终就能得到接近组分的物质。 二、工艺流程图(见下页)。 三、岗位工艺指标: 1、预精馏塔: 塔底温度:79~81℃塔底压力:<0.06MPa 放空温度:35~55℃予后比重:0.86~0.88g/mL

预后PH值:7~9 入料量:2—2.5m3/h(视生产情况定) 加水量:30~50%/h(根据预后调节) 1 加碱量:5%(根据PH值调:1宁) 回流量:3—3.5m3/h 2、精馏塔: 塔底温度:108~112℃采出温度:(26块板温度)76~78℃塔底压力:<0.07MPa 主塔放空温度:<55~C 残液比重:≥0.996g/mL 进料量:3~3.5m3/h流量:7~8m3 /h 3、蒸汽稳压:0.36~0.38MPa 四、本岗位正常开停车步骤: 正常开车步骤: 1、开各冷却器冷却水阀,送冷却水。 2、开粗醇罐出口阀门,开预塔入料泵,向预塔进料,使塔釜液位达1/2--- 2/3。 3、开总蒸汽阀门,开预塔再沸器蒸汽阀,并用压力自调阀拧制蒸汽压力,控制塔釜温度在80℃左右。 4、当预塔回流槽出现液位,开预回流泵,建立回流。 5、当软水收集槽中出现液位,开萃取水泵,水量控制在予塔进料的10~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