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瓦斯灾害的特征及防治(2020版)

隧道瓦斯灾害的特征及防治(2020版)
隧道瓦斯灾害的特征及防治(2020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隧道瓦斯灾害的特征及防治

(2020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隧道瓦斯灾害的特征及防治(2020版)

一、概述

在瓦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瓦斯突出和爆炸的隐患,一些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和成熟的施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我国修建了13座铁路瓦斯隧道,总延长40km左右,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隧道选线时即应尽量避免不良地质和煤与瓦斯突出地带,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出现穿越煤层瓦斯的情况。因此,一般来说隧道勘测选线阶段的瓦斯预测比煤田矿井的瓦斯预测要难得多,预测精度也低得多。铁路隧道的开挖断面通常为50~120m?,而煤巷掘进断面通常为7~12m?,因此,总结瓦斯隧道施工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瓦斯灾害的特征

1.瓦斯的形成

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一种混合气体,甲烷(CH4)与乙烯(C2H2),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苹果的香味,以自由气体状态存在于煤层或围岩的裂缝、孔隙之中,其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贮存空间的体积、压力和温度。当压力、温度变化时,游离瓦斯转化为吸着瓦斯称为吸附,吸附瓦斯转化为游离瓦斯称解吸。

瓦斯极易燃烧,但不能自然,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源能燃烧或爆炸。当坑道中的瓦斯浓度小于5%或大于16%时,遇到火焰只是在火源附近燃烧而不会爆炸;瓦斯浓度在5%~6%到14%~16%时,遇到火源便会爆炸,9.5%左右时爆炸威力最大,但瓦斯浓度大于43%时,一般遇火也不能燃烧,瓦斯浓度爆炸界限见表1。

2.瓦斯的放出类型

瓦斯放出是地层中的瓦斯气体在地应力作用下沿岩体构造裂隙外漏的表现。归纳起来,发生瓦斯放出有二个主要因素:地应力、瓦斯和围岩结构,而地应力和围岩中瓦斯的存在是引起瓦斯放出的

主要因素。从岩层中放出瓦斯,可分为几种类型:

(1)瓦斯的渗出:它是缓慢的地、均匀地、不停地从煤层或岩层的暴露面的空隙中渗出,延续时间很久,有时带有一种“嘶嘶”的声音。

(2)瓦斯的喷出:比上述渗出强烈,从煤层或岩层裂隙或孔洞中放出,喷出的时间有长有短,通常由较大的响声和压力。

(3)瓦斯的突出:在短时间内,从煤层或岩层中突然猛烈地喷出大量的瓦斯,喷出的时间,可能从几分钟到几小时,喷出时常有巨大的轰响,并夹有煤块或岩块。

以上三种瓦斯放出形式,以第一种放出的瓦斯量为最大。

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影响

煤与瓦斯突出是由瓦斯、地应力和煤的物理力学性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影响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大量研究成果表明: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具有控制作用,褶皱、断层等不同的构造是控制瓦斯赋存及分布的重要因素。

1.聚煤古环境对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影响

适宜的成煤建造特征总体上控制煤与瓦斯形成条件,我国绝大多数聚煤古环境为二叠系煤层,少数为侏罗系,极少数为石炭系煤层。煤与瓦斯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它们的产生、赋存、富集均受地质条件的控制。而瓦斯主要赋存于煤层中而煤层赋存在含煤系中,因此,含煤系的建造特征是瓦斯形成和保存的基础条件。一般来讲,在三角洲、滨海平原等环境中形成的瓦斯涌出量趋势较大,突出较严重。

2.地质构造对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影响

(l)煤层埋藏深度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煤层的埋藏深度越深煤层中的瓦斯向地表运移的距离就越长,散失就越困难。同时,深度的增加也使煤层在压力的作用下降低了透气性,有利于保存瓦斯。在近代开采深度范围内,煤层的瓦斯含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

(2)构造体系与瓦斯赋存及分布的关系

巨型纬向构造带的活动对内生矿床的生成,不同地质时期建造都有控制作用。天山-阴山带和昆仑山-秦岭带明显控制了各含煤建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煤矿瓦斯治理论文煤矿瓦斯论文: 煤矿瓦斯灾害防治技术探讨 摘要:在分析目前煤矿瓦斯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技术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措施,分别阐述了煤矿井下水力压裂和地面采动井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实践表明:煤矿井下定向压裂增透消突成套技术可有效提高瓦斯抽采率,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地面采动井可“一井三用”,对抽放采动区域瓦斯效果较好。 关键词:煤矿;瓦斯;水力压裂;采动井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产煤国,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约占70%左右,因而煤炭行业是关系我国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基础产业。然而,煤炭行业又是我国安全生产形势最为严峻的行业之一,预防和控制煤矿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已成为国家和政府层面上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核心任务。在所有煤矿灾害事故中,尤以瓦斯事故为重,其中主要以煤与瓦斯突出以及由瓦斯超限而造成的瓦斯爆炸为最主要的表现形式。近年来,虽然煤矿瓦斯防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没有从根本上遏制重大瓦斯事故的发生,2008年全国共煤矿发生瓦斯事故182起,死亡778人,其中较大瓦斯事故63起,死亡290人;重特大瓦斯事故18起,死亡352人〔1〕。瓦斯灾害已成为制约高效集约化开采技术发展和安全生产的最重要因素,常规或单一的瓦斯灾害防治技术已不能满足煤矿高效安全生产的需要,强化瓦斯抽采才是防止瓦斯灾害事

故最有效的根本途径。针对我国煤层赋存条件复杂,瓦斯抽采率低的特点,提出利用井下水力压裂技术和地面采动井抽采与常规的井下瓦斯抽采相结合的综合瓦斯治理新思路,以供商榷。 1瓦斯灾害防治技术评析 1.1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我国煤储层构造复杂,且煤层多强烈变形〔2〕,多数煤田煤体构造破碎严重,Ⅲ、Ⅳ类煤所占比例较重,煤质松软、坚固性系数偏小,煤层透气性低,渗透率一般在(0.001~0.1)×10-3μm范围内,瓦斯抽采效果不佳,造成瓦斯治理困难。而且随着采掘活动向纵深延伸,煤层瓦斯赋存以“三高一低”(高应力、高瓦斯压力、高瓦斯含量及低渗透性)为主要特征,常规的瓦斯抽采技术难以发挥作用,抽采率低下,抽采效果不明显,瓦斯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采用强制增透的瓦斯治理和井上下联合抽采的综合治理措施势在必行。新版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6条明确规定:“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不采突出面。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目前,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主要有开采保护层、水力压裂和钻孔抽采3种技术措施。根据规定,对具有保护层开采条件的煤层应优先开采保护层使煤层整体卸压、消突;但对于不具备保护层开采条件的、单一、低透气性煤层,在实施防突措施时,水力压裂与井下常规瓦斯抽采技术相结合就显的尤为重要了。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瓦斯灾害防治(新编版) 摘要:瓦斯对矿井安全的威胁主要有爆炸、突出、窒息三种表现形式。瓦斯防治技术的研究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是瓦斯涌出和突出预测,包括对煤岩层中瓦斯含量的预测、采掘过程中瓦斯涌出量和涌出形式的预测、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预测等,根据预测结果确定合理的采掘部署及防治瓦斯灾害的措施;另一方面是瓦斯灾害预防,包括对煤层及采空区中的瓦斯进行抽放、采掘空间的合理通风、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的消除等,其目的是减少瓦斯涌出量、消除瓦斯异常涌出、将采掘空间中瓦斯浓度稀释到可爆炸限以下,保证充足的氧气供给。 关键词:矿井安全瓦斯突出矿井分级突出预测 1突出矿井分级 由于突出矿井分级方法难以确定,分级管理虽早已提出,但一

直未实现。通过“九五”专项攻关和专家反复讨论,现基本取得一致意见。即:突出矿井按突出危险程度划分为严重突出矿井和一般突出矿井。突出矿井等级用简便方法初步划分后,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确认。 简便方法根据最大突出强度、平均突出强度、突出频度、最大瓦斯压力和最大开采深度,按公式计算β值,β≥0.5时,为严重突出矿井;否则,为一般突出矿井。模糊综合评判法按照二层次模糊综合决策模型采用12个指标(6个为突出危害指标和6个为突出危险指标)综合判定突出矿井等级。简便方法易操作,但准确性较差,供现场初步划分突出矿井等级;模糊综合评判法数学处理手段科学,准确性高,但相对复杂一些,为此研制了专门软件。该软件操作界面好,只要用户按提示输入相应数据,马上就能得出结果。突出矿井分级方法和相应的管理措施将编入新的《煤矿安全规程》。这样,全国80多个一般突出矿井将按相应措施进行管理,极大地解放生产力。 2瓦斯突出预测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煤矿瓦斯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是以沼气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一般指沼气,以下所称瓦斯均指沼气。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比空气轻,易聚集在巷道顶部或上山迎头,在条件适宜时有燃烧和爆炸性,在高浓度时能使人缺氧窒息。瓦斯灾害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首,危害程度最大,必须严格遵守“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为有效防治煤矿井下瓦斯灾害,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瓦斯检查 1、建立瓦斯检查制度,配备瓦斯检查员。瓦检验员要持证上岗,做到跟班巡回检查,不空班、漏检。 2、井下的一切工作地点和硐室都要纳入瓦斯检查范围。每一个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每班不少于3次,其它地点(含回风巷)每班至少检查1次。 3、放炮作业地点,在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要检查放炮地点20米以内的瓦斯,并不少于检查1次。 4、要对每一个用风地点的进风风流、回风风流和工作面的瓦斯进行检测,其数据要进行对比分析,以便确切掌握、监控井下瓦斯浓度。 5、瓦检员要认真填写每次瓦斯检测记录台帐和工作地点的瓦斯记录牌板。 6、瓦检员对甲烷传感器必须定期进行检校、瓦斯检测仪器要定期保养和送有资质部门校验,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无误。

二、瓦斯监测 1、每个工作面必须配备1台便携式瓦斯报警器。 2、便携式瓦斯报警器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和校验。 3、井下作业人员应认真观察井下作业场所的瓦斯异常变化情况,如发现煤炮声、煤体松软和开裂、瓦斯浓度突然大幅度变化、温度变化等现象时,应立即撤离现场,查明原因,妥善处理。 三、瓦斯超限处理要求 1、采掘工作面进风风流中,氧气不得低于20%,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或二氧化碳不得超过0.75%。 2、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风流中瓦斯超过1.0%或二氧化碳超过 1.5%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并立即报告矿长和安全员,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3、采掘工作面以及放炮地点机电开关附近20米以内的瓦斯浓度达到 1.0%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放炮及其它工作,进行处理;待瓦斯浓度降至1.0%以下时,才能恢复工作。 4、当岩巷掘进遇到煤层、破碎带或煤层突然变化地段时,必须准确监测和检查瓦斯,如发现瓦斯大量增加或其它异常现象时,立即停止掘进、撤出人员进行处理。 5、采掘工作面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安全员和矿长,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6、无论任何情况下,进入停风工作面作业之前,都必须先检查瓦斯和二氧化碳,只有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达到规定范围以下,才能进入作业。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利用-课程设计 1、矿井概况和煤层赋存条件 1.1、矿井概况 矿井位于平原地区,地面标高+150m ,井田走向长4.0km ,倾斜长1.8km ,井田上界-100m ,下界-860m ,两翼以断层为界。可采储量60000万吨,井型为年产90万吨,服务年限67年。井田采用立井多水平上山开拓方式,分区式通风。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m ,运输水平-260m ,水平服务年限14年。矿井开拓系统见图1、图2所示。水平运输大巷及采区集中上山布置在煤层地板石灰岩层内,每翼一个采区,采区走向长度2000m (采区每翼长度1000m )。 1.2、煤层赋存条件 井田内煤层赋存稳定,有可采煤层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k11(3.0m)K10(1.5m)K9(3.2m),煤层地层柱状图见图3,经上级批准K11、K9煤层有煤与瓦斯突出。煤层倾角20。。 2、抽放瓦斯设计的基础参数 经测定第一水平回风水平(-100)各煤层的瓦斯压力1.5MPa ,运输水平(-260)为3.1MPa(绝对压力)。煤层温度20°C ,煤的真比重1.43,假比重1.3。在30°条件下煤样的吸附常数为a=21.5m3/t ,b=1.1MPa ,煤的工业分析,挥发分V=21.5%,灰分A=16.5%,水分W=1.5%;运出采区煤样残留瓦斯压力0.1MPa (绝对压力),煤柱残留瓦斯压力0.5MPa (绝对压力)。K10 瓦斯参数特性表 2.1、瓦斯含量 X y =VpT 0/(Tp 0ξ)(2-1) 式中V ——单位重量煤的孔隙容积,m 3/t ; p ——瓦斯压力,Mpa ; T 0、p 0——标准状况下的绝对温度(273K)与压力(0.101325MPa); T ——瓦斯的绝对温度,T =273+t ,t 瓦斯的摄氏温度(℃); ξ——瓦斯压缩系数,; X y ——煤的游离瓦斯含量,m 3(标准状况下)/t(煤) 根据所给数据,得: P=(1.5+3.1)/2=2.3 V=1/1.3×[(1.43-1.3)/1.43]=0.07m 3/t ,ξ取1.04 所以,X y =0.07×2.3×273/(293×0.101325×1.04)=1.424m 3/t 100 10031.0111)(0W A W e bp abp x t t n x --++= -(2-2) 式中 t 0——实验室测定煤的吸附常数时的试验温度,℃。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编号:SM-ZD-58823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一、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内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冲击波和有害气体。 焰面是巷道中运动着的化学反应区和高温气体,其速度大、温度高。从正常的燃烧速度(1~2.5m/s)到爆轰式传播速度(2500m/s)。焰面温度可高达2150~2650°C。焰面经过之处,人被烧死或大面积烧伤,可燃物被点燃而发生火灾。 冲击波锋面压力由几个大气压到20大气压,前向冲击波叠加和反射时可达100大气压。其传播速度总是大于声速,所到之处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通风设施损坏,巷道垮塌。 瓦斯爆炸后生成大量有害气体,某些煤矿分析爆炸后的气体成份为O26%~10%,N282%~88%,CO24%~8%,CO2%~4%。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的生成量更大,往往成为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瓦斯事故防治措施

编号:2011-08 本号:01 名 称: 瓦斯防治措施 批 准: 赵 乔 有 编 制: 张 见 平 贯 彻: 陈 志 林 编制日期: 2011-05-07 实施日期: 2011-05-10 麒麟区煤炭行业监管审批表(审核)事项表

(审批) 审核意见(签字) 年 月 日主要领导 审批意见 (签字) 年 月 日 注:1、曲靖市麒麟区煤炭工业局关于煤炭行业监管工作重点及审批事项规范管理的通知》(区煤字【2010】25)号文中所涉及的审批事项必须使用本表。 2、本表认真填写一式三份,局、所、煤矿各留一份,与申请的详细审批事项申请一起存档。

强源煤炭有限公司偏坡煤矿咱嘎井安全技术措施贯彻表

在煤矿的采掘生产中,给安全生产带来最大威胁的是瓦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瓦斯事故是导致人员伤亡最多的事故。也是煤矿安全生产防范事故中的重点。在目前的科学领域里,瓦斯依然是一个不能治愈的癌症。它对人员的伤害、对煤矿设施的破坏,是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中最大、最严重的。煤矿在生产作业中,必须对瓦斯进行严格的管理,防止各类瓦斯事故的发生。 编制该措施的目的,主要是提高煤矿职工对瓦斯及瓦斯事故的认识,对瓦斯事故进行提前防范和清楚遇到瓦斯事故时的处置方法,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和遇到瓦斯事故时能尽量减少人员的伤亡,以此达到安全生产管理的目的。 一、瓦斯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指煤矿井下以甲烷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指甲烷。 瓦斯通常指甲烷,分子式为CH4,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瓦斯比空气轻,具有较强的扩散性,扩散速度是空气的1.34倍。当无瓦斯涌出源时,巷道内瓦斯的分布是均匀的;当有瓦斯涌出源时,在其涌出的侧壁附近会出现瓦斯浓度升高,巷道顶板、冒顶区顶部往往积聚高浓度的瓦斯,这不是因为瓦斯具有上浮力,而是说明这里有瓦斯涌出源。 瓦斯具有较强的燃烧和爆炸性。 二、矿井瓦斯的危害 1、瓦斯窒息 甲烷虽然本身无毒,但是空气中甲烷浓度较高时,就会相对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当甲烷浓度降到43%时,氧气浓度就会被冲淡到12%,人员就会感觉到呼吸困难;当甲烷浓度达到57%时,氧气浓度会降到9%,人员一旦进入,在短时间内就会窒息死亡。 2、瓦斯的燃烧和爆炸 当空气与瓦斯混合到一定浓度时(一般达到瓦斯浓度5%—16%,再有其它惰性气体或煤尘混合的情况下,瓦斯爆炸浓度还会相对降低),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小于12%,在遇到火源时,瓦斯就会爆炸。瓦斯爆炸和燃烧产生高温火焰和强烈的冲击波,同时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对矿井造成极强的破坏力,给煤矿职工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威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式 版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摘要] 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势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取得的进展和新成果。通过“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提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出了基于瓦斯地质、地质动力区划、电磁波探测方法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AE声发射、电磁辐射和瓦斯涌出等原理的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测技术,实验成功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瓦斯灾害综合防治及顺煤层强化抽放等技术,开发了矿井通风系统监测、可靠性评

价分析及决策控制技术。另外还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需开展的科技研究工作。 [关键词] 危险性评价;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放;灾害治理;新技术 1 概述 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大,矿井瓦斯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据统计,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585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 式样本

瓦斯灾害治理新技术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摘要] 在分析煤矿安全科技工作现状和趋 势基础上,介绍了近年来我国瓦斯灾害防治技术研究 取得的进展和新成果。通过“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的 研究,提出了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性评价方法,研究出 了基于瓦斯地质、地质动力区划、电磁波探测方法的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技术和基于AE声发射、电磁 辐射和瓦斯涌出等原理的煤与瓦斯突出非接触连续预 测技术,实验成功了高瓦斯煤层群开采保护层瓦斯灾 害综合防治及顺煤层强化抽放等技术,开发了矿井通 风系统监测、可靠性评价分析及决策控制技术。另外 还分析了我国煤矿安全所面临的挑战和急需开展的科

技研究工作。 [关键词] 危险性评价;煤与瓦斯突出;瓦斯抽放;灾害治理;新技术 1 概述 瓦斯是我国煤矿的主要灾害因素之一,瓦斯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由于灾害因素多、治理难度大,矿井瓦斯一直是我国煤矿安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目前,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据统计,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高瓦斯矿井占26.8%,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7.6%,低瓦斯矿井占55.6%。国有地方和乡镇煤矿中,高瓦斯矿井和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占15%左右。部分局矿的情况更为严重,如淮南矿业集团所属11对矿井均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导入新课】总所周知,煤矿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高危行业,在生产工作中容易发生一些灾害,但每种灾害都不是突然发生的,在发生之前都会件随着一结异常表现,那么一旦发生事故,我们要掌握应急避险措施。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于我们煤矿的安全生产意义重大,对于我们每名职工生命安全也非常重要。 大家知道的煤矿井下作业多发的自然灾害事故有哪些吗? 瓦斯灾害、矿井火灾、矿尘灾害、矿井水害、顶板事故。 【讲授新课】矿井瓦斯灾害防治与应急避险 一、瓦斯的性质 矿井瓦斯是指从煤、岩层中涌出的以甲烷(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独指甲烷。 (1)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比空气轻。风速较低时,瓦斯会积聚在巷道顶部及冒顶处上部,因此,必须加强这些地方瓦斯的检查和处理。 (2)瓦斯有很强的扩散性。一处有瓦斯涌出,就能扩散到巷道附近,使瓦斯的危害范围扩大。 (3)瓦斯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在一定的瓦斯压力和地

压力共同作用下,瓦斯能从煤岩体中向采掘空间涌出,甚至喷出或突出。 (4)瓦斯具有燃烧性和爆炸性。当瓦斯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时,遇到引爆热源就能引起燃烧或爆炸,严重影响和威胁职工生命健康和矿井安全生产。 瓦斯爆炸虽然危害性强,但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 二、瓦斯爆炸的条件 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三者缺一不可。 (1)瓦斯浓度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在把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瓦斯爆炸界限为5%—16%,5%为爆炸下限,16%为爆炸上限。 (2)引火温度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是650—750℃。 (3)氧气浓度当氧浓度低于12%时,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失去爆炸性。 既然满足这三个条件才能造成瓦斯爆炸,为了预防爆炸的发生,所有我们应从这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治理。 三、瓦斯事故的预防和治理 1、防止瓦斯积聚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瓦斯爆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众多煤矿事故中,瓦斯爆炸造成的危害最大,从每 年的事故统计来看,大多数煤矿的重大事故都是由于瓦斯 爆炸引起的。而在我国目前重点煤矿大多数属于瓦斯矿 井,其中高瓦斯矿井和突出矿井占全国矿井总数的44%。 预控、预防、控制瓦斯爆炸事故,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 关键。瓦斯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提高每个 管理干部和职工对瓦斯的认识,特别是对瓦斯危害性的认 识的同时,必须采取有利措施,有效防治煤矿重特大瓦斯 事故的发生,以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一、什么是瓦斯爆炸 瓦斯爆炸是瓦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受激发而发生的剧 烈化学反应,反应时产生大量的热和气体,主要是以CH?为

主的瓦斯与空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发生剧烈化学反应的结果。瓦斯爆炸是自由基链反应过程,它包括链引发、链传递、链分支和链终止等过程。如果混合气体各成分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并且存在火源点,链反应过程就会被引发,链传递和连分支反应随之很快发生,反应速度急剧增加,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气体温度迅速升高,体积剧烈膨胀,从而引起爆炸。 二、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井一旦发生瓦斯爆炸,就会造成一系列及其严重的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爆炸产生高温。爆炸时产生的热量,使周围气体温度迅速升高,爆炸瞬间的温度为1850℃—2650℃。这样的高温,会造成人员伤亡,并可能引起火灾,烧毁设备、设施,损坏巷道; 2)爆炸产生高压气体和强大冲击波。由于爆炸时气体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瓦斯爆炸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瓦斯爆炸的危害 矿内瓦斯爆炸的有害因素是,高温、冲击波和有害气 体。 焰面是巷道中运动着的化学反应区和高温气体,其速 度大、温度高。从正常的燃烧速度(1~2.5m/s)到爆轰式 传播速度(2500m/s)。焰面温度可高达2150~2650° C。焰面经过之处,人被烧死或大面积烧伤,可燃物被点燃 而发生火灾。 冲击波锋面压力由几个大气压到20大气压,前向冲击 波叠加和反射时可达100大气压。其传播速度总是大于声 速,所到之处造成人员伤亡,设备和通风设施损坏,巷道 垮塌。

瓦斯爆炸后生成大量有害气体,某些煤矿分析爆炸后的气体成份为O26%~10%,N282%~88%,CO24%~8%,CO2%~4%。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的生成量更大,往往成为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 二、煤矿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原因分析 1、火源 井下的一切高温热源——电气、放炮、摩擦、静电 2、发生地点 掘进工作面占80%~90%,采煤工作面占10%~20% 采煤工作面发生地点上隅角,采煤机药割附近 掘进面发生的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地点采用局扇通风,如果局扇停止运转、风筒末端距工作面较远、风筒漏风太大或局扇供风能力不够,以致风量不足或风速过低,瓦斯容易积聚。另一方面,放炮,掘进机械,局扇,电钻等的操作管理,如不符合规定,容易产生高温火源。

瓦斯防治技术现状及趋势

煤矿瓦斯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本文简单介绍了我国的能源利用的背景、我国煤炭生产状况、煤炭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威胁我国煤炭生产的主要因素。着重从矿井瓦斯涌出量的测定、矿井瓦斯的抽放、煤与瓦斯突出的防治、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防治、瓦斯煤尘爆炸防治和瓦斯检测系统的发展等方面介绍了世界上主要产煤大国在煤矿瓦斯治理上的技术现状、作用效果及其瓦斯治理的前景和趋势。 关键词:煤矿:瓦斯治理:国内外技术现状:趋势 1 内容背景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摆脱贫困,是我我国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的主要任务。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作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能源在其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气仅占1.2%。"十五"期间,我国煤炭产量由2001年的13.8亿吨已增长到2005年的21.9亿吨,年均增长2.02亿吨,保证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撑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我国已经形成了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2004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5.6%和67.7%。2006年我国原煤产量达23.7亿吨,列世界第一位。 2 我国煤炭生产状况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的基础能源,在国名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煤炭工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产量持续增长,生产技术逐步提高,安全生产条件有哦所改善,但仍然存在着增长方式粗放,安全事故多发等问题,为我国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问题。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虽然持续下降,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管理的规范,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从总体上讲,出现了不断好转的局面。在开展机械化生产,原煤产量不断提升的情况下,1949年至2000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总体趋于稳步下降态势。 近年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表2.1 煤矿企业2000年发生伤亡事故2863起,死亡5798人;2001共发生死亡事故3082起,死亡5670人;2002年共发生死亡事故4344起,死亡6995人;2004年全年煤矿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3853起,死亡6009人。2003年世界煤炭产量约50亿吨,煤矿事故死亡总数约8000人.当年我国的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5%,事故死亡人数则占近80%.2003年我国煤矿平均每人每年产煤321吨,全员效率仅为美国的2.2%,南非的8.1%;而百万吨死亡率则是美国的200倍,南非的30倍.2004年全国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即使控制在3.1,但与世界上先进

3瓦斯灾害防治0

3 瓦斯灾害防治 3.1瓦斯灾害因素分析 3.1.1 瓦斯赋存状况 各层煤所含瓦斯成份都是以氮气为主,二氧化碳微量,属二氧化碳~氮气带。区内瓦斯的赋集与运移条件、围岩特征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在空间上不是均匀分布于煤层之中,区内各煤层埋藏浅(上部煤层在侵蚀基准面之上),地层产状近水平,无贮气构造,煤的变质程度低,虽有少量瓦斯溢出,但大多沿岩石裂隙逸散于大气中,因此测试结果气体总量很小。各煤层的瓦斯对煤层开采不会造成危害。 福庆煤矿为整合矿井,自2007年以后一直停产整合,无实际生产的瓦斯涌出量鉴定结果,因此本次设计变更根据陕西省煤炭工业局“关于2007年度全省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大昌汗乡柳树渠煤矿2007年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20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40m3/t,为瓦斯矿井。 3.2 防爆措施 3.2.1 防止瓦斯聚集的措施 瓦斯聚集是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通风是防止瓦斯聚集的最主要措施。设计保证井下各工作场所、井巷及硐室均有足够、有效、稳定、连续的新鲜风流,能将井下涌出的瓦斯及时冲淡排走,避免瓦斯聚集,使井下各工作场所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在生产中应加强检查,防止并及时处理局部瓦斯积存,(如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顶板附近及顶板冒落空洞内的、掘进中的放炮孔支护的锚杆孔等瓦斯积存)。设计预防瓦斯聚集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井下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严禁漏检。 2、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不得他人代替。 3、加强局部扇风机管理,局部扇风机距回风巷道口大于10m,风筒到工作面距离在作业规程中要明确规定。 4、加强通风,保证井下各用风点有足够风量,坚持测风制度及时调整风量,维护好主要进、回风巷道,保持设计断面,以减小通风阻力。 5、加强通风设施管理,保证完好合格。 6、及时封闭废巷和采空区,减小漏风,对长度大于6m的不透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设栅栏或密闭,避免人员误入引起瓦斯中毒事故。 7、采掘工作面实行独立通风,个别工作面采用串连通风时要设瓦斯警报断电器,将瓦斯浓度控制在0.5%以下。 8、加强局部扇风机管理,采取双闭锁即时瓦斯断电,风电闭锁。 9、坚持用水炮泥,炮眼布置、深度、装药量、封炮泥长度,符合《煤炭安全规程》和作业规程。 10、发现失爆设备必须及时更换。 11、贯通巷道相距20m时必须加强通风排放瓦斯使瓦斯不超标时才能贯通。 3.2.2 防止瓦斯引燃 1、井下高低压电机和电气设备、照明灯具、通信、自动化装置和仪表、仪器的选择必须选用矿用防爆型。生产中应加强机械及电器设备的管理,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90条的规定周期进行各项检查、测定和调整,保持其各项性能完好。按照作业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机械磨擦及碰撞引起火花及电火花引爆瓦斯和煤尘。

矿井瓦斯防治措施

矿井瓦斯防治措施 瓦斯是煤炭开采过程中的伴生物,能够发生燃烧、爆炸、窒息等瓦斯事故,瓦斯事故的发生,一般都具有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为了杜绝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和职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措施,望各队组能够认真贯彻执行本措施。 一、矿井瓦斯防治目标 1.将高瓦斯矿井抽成瓦斯矿井。 2.杜绝井下任何地点瓦斯超限、瓦斯积聚。 3.保证采掘工作面的正常生产。 4.保证矿井无瓦斯超限事故的发生,实现全年瓦斯“0”超限的目标。 5.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不出瓦斯事故。 6.在全体干部职工心中牢固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二、建立健全正规、完善、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 1.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其中1套作备用,备用通风机能在10min内开动。 2.主要通风机必须定期进行切换,并进行检修和维护。 3.主要通风机必须按规定进行风机性能测定,保证主要通风机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4.保证通风机在驼峰以下运行,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稳定可靠。 5.矿井必须具有完整独立,稳定可靠的通风系统,采区实行分区通风,工作面有独立的通风系统。 6.矿井没有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扩散通风、采空区通风等。 7.矿井通风设施的构筑质量必须符合《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8.矿井通风设施必须保证完好,工作面、采区、主要风巷的调风设施必须安设合理、可靠。 9.矿井的总风量,采掘工作面、硐室、行人巷道、其他用风地点的风量、风速必须符合《规程》和相关标准规定,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 10.必须定期对矿井进行通风系统审查,及时解决矿井通风系统中出现的问题。 11.改变矿井通风系统、采区通风系统、工作面通风系统等地点的通风系统时、必须按规定制定相应的措施,并进行会审,最后贯彻落实。 三、加强局部通风管理 1.局部通风机所在的巷道必须保证风量充足,严禁出现循环风,局部通风机到巷道回风口此段距离巷道的风速不得低于0.25m/s。

隧道瓦斯灾害的特征及防治(2021新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隧道瓦斯灾害的特征及防治 (2021新版)

隧道瓦斯灾害的特征及防治(2021新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概述 在瓦斯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着瓦斯突出和爆炸的隐患,一些先进的隧道施工技术和成熟的施工方法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我国修建了13座铁路瓦斯隧道,总延长40km 左右,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隧道选线时即应尽量避免不良地质和煤与瓦斯突出地带,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出现穿越煤层瓦斯的情况。因此,一般来说隧道勘测选线阶段的瓦斯预测比煤田矿井的瓦斯预测要难得多,预测精度也低得多。铁路隧道的开挖断面通常为50~120m?,而煤巷掘进断面通常为7~12m?,因此,总结瓦斯隧道施工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瓦斯灾害的特征 1.瓦斯的形成 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一种混合气体,甲烷(CH4)与乙烯(C2H2),遇明火容易发生爆炸。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苹果的香味,以

瓦斯防治书籍

高瓦斯隧道施工指南:以家竹箐隧道为例姚振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03出版) ¥42.00 ¥31.50 矿井瓦斯涌出理论及预测技术程五一,高坤,富向,等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7出版) ¥35.00 ¥29.70 煤矿井下瓦斯抽采(放)钻孔施工新技术石智军、胡少韵、姚宁平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11出版) ¥50.00 ¥35.00 煤矿瓦斯抽采与瓦斯灾害防治胡千庭中国矿大出版社(2007-11出版) ¥17.00 ¥14.30 矿井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实用措施梁爱堂煤炭工业出版社(2010-07出版) ¥21.00 ¥17.80 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预测的研究许江、等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06出版) ¥45.00 ¥37.40 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理论及技术程五一煤炭工业出版社(2008-08出版) ¥38.00 ¥32.30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和防治孙和应、常松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12出版) ¥18.00 ¥15.30 瓦斯地质规律与瓦斯预测张予敏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08出版) ¥39.00 ¥33.20 煤矿瓦斯动力灾害防治及控制技术周世宁、林柏泉科学出版社(2007-09出版) ¥80.00 ¥64.80 燃气燃烧与瓦斯爆炸(原著第3版)伯纳德·刘易斯中国建筑工业(2007-01出版) ¥86.00 ¥61.50 燃气燃烧与瓦斯爆炸(原著第3版)伯纳德? 刘易斯、京特?冯? 埃尔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09出版) ¥98.00 ¥83.30 燃气燃烧与瓦斯爆炸(原著第3版) 伯纳德·刘易斯中国建筑工业(2007-01出版) ¥86.00 ¥61.50 煤矿瓦斯重大灾害预警理论及应用杨玉中、吴立云、何俊、等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出版) ¥39.00 ¥28.50 瓦斯隧道建设关键技术丁睿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05出版) ¥55.00 ¥44.50 煤矿瓦斯检查工张振普中国矿大出版社(2008-11出版) ¥24.00 ¥19.20 煤矿瓦斯监测新技术董川、双少敏、李忠平、等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07出版) ¥39.00 ¥27.70 矿井瓦斯治理实用技术何国益煤炭工业出版社(2009-01出版) ¥38.00 ¥32.30 高瓦斯矿区千万吨级矿井建设朱晓明、姜铁明、赵玉岐、郝海金科学出版社(2006-08出版) ¥48.00 ¥36.00 矿井瓦斯防治技术孙和应、常松岭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01出版) ¥25.00 ¥21.70 煤矿瓦斯灾害特征挖掘与融合预测付华、邵良彬科学出版社(2011-02出版)

《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项措施》

河南省政府颁布《河南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十项措施》为提高全省煤矿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水平,遏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促进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根据《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河南省强化煤矿安全生产暂行规定》等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措施: 一、建立健全瓦斯灾害防治管理体系 煤炭企业要按照规定明确各管理层级的防突职责。煤与瓦斯突出矿井要建立健全由地质、技术、通风、防突、安检、机电、调度等部门组成的防突管理协调机构,负责完善瓦斯灾害防治管理制度;要配齐符合有关规定的、技术水平适应的各类防突人员,其中现场防突技术人员应由从事防突专业工作不少于2年且胜任防突工作要求的专业人员担任;矿长是防突工作第一责任人,必须具有分管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安全、生产、技术工作2年以上副职工作经历;总工程师由常务副矿长担任,承担直接协调、组织防突工作职责;要配备专职防突副矿长,在总工程师领导下负责防突工作;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其他副职负责分管范围内的瓦斯灾害防治工作。 二、强化矿井瓦斯等级管理 矿井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直接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开采同一煤层、同一地质单元,且开采标高在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始突标高以下的相邻矿井;煤层瓦斯压力不低于0.74兆帕;施工钻孔时有喷孔、顶钻等瓦斯动力现象。升级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的,由所在煤炭企业6个月内直接报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煤矿安全监管

部门、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备案,否则追究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责任。 三、规范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和区域验证 矿井的突出煤层始突标高以下不得划分无突出危险区,以前划分的一律作废。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必须以实测数据为准,测点间距按煤层走向不得大于100米。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应由矿长和总工程师组织实施,预测结果必须由煤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确认。经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或经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后确定为消除突出危险的区域,在进行采掘作业时必须采用工作面预测方法进行区域验证;采掘工作面一旦发现验证参数指标超限、发生瓦斯动力现象或突出预兆的,必须重新实施区域防突措施。 四、从严确定矿井区域突出危险性预测、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的参数临界值 矿井预测和检验煤层或采掘工作面瓦斯突出危险性的参数临界值指标,由煤炭企业的总工程师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组织试验考察确定,并报煤炭企业董事长签字确认,其中瓦斯含量临界值指标不得大于6立方米每吨,瓦斯压力临界值指标不得大于0.6兆帕,其他验证和检验参数临界值指标应小于《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中的参考值。测定的瓦斯参数必须由矿井总工程师签字确认,区域防突措施效果评价报告必须由煤炭企业总工程师签字确认。 五、严格执行区域防突措施 矿井煤层瓦斯压力大于0.6兆帕或瓦斯含量大于6立方米每吨时,必须采取开采保护层或利用底(顶)板岩巷穿层钻孔预抽煤层瓦斯的区

谈煤矿井下灾害防治参考文本

谈煤矿井下灾害防治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谈煤矿井下灾害防治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近些年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其中今年省内的大事故 就比较多,那么这些煤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何在呢?煤 矿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 是安全基础不实,部分应该被淘汰的设备还一直在使用, 煤矿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速度缓慢,先进技术的推广力度 不够;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那么,矿井井下灾害又有 哪些呢?我们又将如何的管理和防治这些灾害事故呢?利 用科学技术,掌握灾害事故的特学,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 素质,就能有效的管理和防治煤矿井下灾害事故。我就以 下面四个方面的灾害事故作浅要分析。 一、瓦斯灾害 煤矿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众

多。有的原因具有潜在性、突发性,而事故本身具有破坏性和灾难性。但煤矿瓦斯灾害事故的发生也有其一般的规律,只有掌握了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性,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和发展。煤矿灾害事故发生的原因,除了与矿井本身的自然条件、开采工艺、管理水平、安全意识及员工素质等有很大关系外,技术装备水平仍然是极为关键的因素。煤矿井下工作场所是动态变化的,影响灾害发生的因素也是变化的。现有监测监控技术仅仅能监测到局部小范围的安全参数,不能做到实时预测分析和监控,难以预先得知瓦斯灾害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及波及区间,也难以预先制定和执行有效预防灾害的措施,使得瓦斯灾害事故难以显著下降,灾害危害程度难以有效控制,灾害事故原因难以调查清楚。 我国所有煤矿均为瓦斯矿井。其中高瓦斯矿井就占到了80%以上。现在我国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机械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