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KPI指标定义及优化指导

LTE-KPI指标定义及优化指导
LTE-KPI指标定义及优化指导

系统扩容方案预制定

LTEKPI指标定义及优化

指导书

页脚内容I

目录

1 概述..............................................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编写目的错误!未指定书签。

1.2术语和缩写错误!未指定书签。

1.3本文书写约定错误!未指定书签。

2 无线关键性能指标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呼叫建立类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2.1.1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2E-RAB建立成功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3无线接通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呼叫保持类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2.2.1无线掉线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2E-RAB掉话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移动性管理类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2.3.1eNB内切换成功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2eNB间切换成功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3CSFB成功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系统资源类指标错误!未指定书签。

2.4.2无线资源利用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3系统资源利用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1概述

1.1编写目的

本文档目的是对LTE的性能指标进行分类及解释,为LTEKPI分析工作提供指导。

1.2术语和缩写

1.3本文书写约定

本文每个性能指标都是按照下面的表格进行组织的

a)关于字段说明中的“性能指标名称”是指每个性

能指标的中文名称。

b)关于字段说明中的“统计时间粒度”一项,是指

后台每隔多长时间进行一次数据的记录。如果该粒度与前台

采集的时间粒度一样,则直接把前台的数据保存为一条记

录,如果后台的粒度大于前台的粒度,则把前台的数次采集

数据进行合并后作为一条记录保存。合并的方法有多种,看

采集的对象,如果是单纯的累加则累加前台数次采集的结果,如果是采集的测量量(比如发射功率),则进行平均值计算后作为一条记录保存。

c)关于字段说明中的“统计区域粒度”一项,在无线侧,统计粒度是按照eNB或cell进行数据统计。

d)关于字段说明中的“指标取值”一项,表示该指标的取值建议,可能不同的无线环境下取值有所不同,需要按照具体的场景列出。

e)关于字段说明中的“指标意义”一项,所填的是该指标对于无线网络所表达的意义,也就是能够衡量什么。

f)关于字段说明中的“指标定义”一项,所填的是该指标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的说明。

g)关于字段说明中的“备注及影响因素”一项,所填的是其它字段所没有解释到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2无线关键性能指标

2.1呼叫建立类指标

呼叫成功率是反映LTE系统性能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是运营商十分关注的指标。一个完整的呼叫接通率有多个层次:寻

呼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和E-RAB指配建立成功率。UE

从接收到网络发来的寻呼消息,到E-RAB指派完成,完成一个完

整呼叫流程,包括主叫流程和被叫流程。信令流程如下图(参见

3gppts36.331、3gppts23.401):

图错误!未指定样式名。-错误!未指定顺序。接入信令

E-RAB指派成功后,UE即可以开始进行数据业务,如浏览网页、ftp下载等。

2.1.1RRC连接建立成功率

2.1.2E-RAB建立成功率

后台指标跟踪如下,RRC及ERAB建立成功率均是100%,已恢复正常。

2.1.3无线接通率

性能指标名称统计时间粒度统计区域

粒度

指标

取值

无线接通率

15分钟、30分钟、

1小时、…、1天、…

Cell

指标意义

反映小区对UE呼叫的接纳能力,直接影响用户对网络使用的感受。

指标定义

由于通常一个呼叫建立首先需要触发RRC建立,所以综合考虑接通率,需要把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和E-RAB建立成功率联合起来。

KPI计算公式:

无线接通率=RRC建立成功率*E-RAB建立成功率*100%

用到的计数器说明

见“RRC连接建立成功率(业务相关)”和“E-RAB建立成功率”的计数器

2.2呼叫保持类指标2.2.1无线掉线率

问题分析:1、核查小区告警及传输故障,未发现异常;

2、排查小区参数设置,未发现故障;

3、检查小区干扰情况,指标正常;

4、排查小区邻区设置及其相关参数设置,未发现异常;

5、排查小区覆盖情况,通过提取TA覆盖,发现小区在覆盖距离上偏远,最大距离达到3KM,确认小区存在存在覆盖过远现象;

问题解决:调整小区参考信号功率142->92,控制小区覆盖范围,调整后观察,小区回复正常;

2.2.2E-RAB掉话率

性能指标名称统计时间粒度统计区域粒

指标

取值

E-RAB 掉话率

15分钟、30分钟、

1小时、…、1天、…

Cell

指标意义

反映系统的通讯保持能力,是用户直接感受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指标定义

eNB由于某些异常原因会向CN发起E-RAB释放请求,请求释放一个或多个无线接入承载(E-RAB)。当UE丢失、不激活、或者eNB异常原因,eNB 会向CN发起UE上下文释放请求,这也会导致释放UE已建立的所有E-RAB。

KPI计算公式:

E-RAB掉话率=(eNodeB触发的E-RAB异常释放总次数+小区切换出

2.3移动性管理类指标

1.LTE系统内切换介绍

LTE系统内切换和CDMA/WCDMA系统内切换不同,只有硬切换没有软切换,UE都是断开服务小区的通信链路后再接入到

目标小区。

切换触发原因有:

a)因为网络覆盖触发,当UE检测到邻小区信号质

量高于服务小区信号一定门限,且服务小区信号质量低于某

一门限时,网络会触发UE进行切换;

b)因为网络负荷触发,当UE服务小区负荷过载而

邻区负荷较低,且UE检测邻区信号质量满足一定门限时,

网络会触发UE进行切换;

c)因为业务触发,当UE所在服务小区不支持UE

发起的某种业务,而邻接小区支持这项业务,且UE检测邻

区信号质量满足一定门限时,网络可以触发UE进行切换;

d)因为速度触发,当eNB判断UE移动速度超过或

低于某个速度,同时UE所在网络部署了高速、低速小区时,

eNB将UE切换到对应小区以更好的提供网络服务;

LTE切换类型划分:

LTE切换可分为系统内切换和系统间切换,系统内切换又可根据载频配置情况分为同频和异频,下面通过这些分类来全面

反映系统切换性能。

2.LTE与其他系统切换介绍

在当前无线运营竞争格局下,由于牌照、运营策略等多种原因,不同运营商往往筹建不同无线技术的网络;对于同一运营

商,由于网络升级的过渡性及综合业务服务质量考虑,也会筹建

多种制式网络。而对于终端用户而言,全球无缝服务是必然趋势,

所以不同制式网络间切换非常重要。对于LTE来说,存在和3G

各种制式(CDMA2000、WCDMA、TD-SCDMA)网络切换的需求,甚

至也存在和2GGSM网络、B3GWiMAX网络切换的需求。系统间切

换能力直接影响用户(往往是高端用户)对网络服务的满意度。

LTE网络和各种其他网络的切换过程基本相同,均通过两种网络核心网网关之间的交互完成切换信息的传递,对于接入网

来说,系统间切换和系统内切换没有太大差别。

下面给出系统间切换出和系统间切换入流程,本文LTE 与其他所有系统间切换均参考此流程。

从LTE网络切换到其他无线网络流程:

图错误!未指定样式名。-错误!未指定顺序。

从其他无线网络切换到LTE网络流程:

图错误!未指定样式名。-错误!未指定顺序。

2.3.1eNB内切换成功率

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100%

eNB内异频切换成功率=(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内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eNodeB内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100%

备注及影响因素

硬件传输故障(载频坏、合路天馈问题);数据配置的合理性;拥塞问题;时钟问题;干扰问题;覆盖问题及上下行不平衡;

案例

C市某小区存在eNB内切换成功率低,提取eNB内同、异频切换指标如下所示:

通过提取两两切换指标发现该小区对同站邻小区切换时存在因覆盖引起的切换尝试次数每小时上百次,但成功次数近几十次,可以看出该站两个小区间存在因覆盖导致的切换失败,修改问题小区的参考功率92为122后,监控15分钟指标正常,次日跟踪切换指标恢复正常。指表如下所示:

2.3.2eNB间切换成功率

性能指标名称统计时间粒度统计区域

粒度

指标取

eNB间切换成功率

15分钟、30分钟、1

小时、…、1天、…

CelloreNB

指标意义

反映了与其他eNB连接的情况下,UE在基站间的切换成功情况,与系统切换处理能力和网络规划有关,是用户直接感受较为重要的指标之一。

指标定义

计算公式:

eNB间切换成功率=(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成功次数+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同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通过重建回源小区的eNodeB间异频切换出执行成功次数)/(eNodeB间同频切换出尝试次数+eNodeB间异频切换出尝试次数)*100%

备注及影响因素

硬件和传输故障类、数据配置类、拥塞类、干扰、时钟问题;

案例

C市锣锅巷-SCDHLS1HM1QY-D2从16日开始eNB间切换成功率降低,从原来的全天个位数上升到全天300次以上,严重影响切换成功率。指标如下所示:

提取CELL级两两切换测量发现所有邻小区对锣锅巷-SCDHLS1HM1QY-D2切换失败,核查锣锅巷-SCDHLS1HM1QY-D2所有邻区的外部小区数据。发现锣锅巷

-SCDHLS1HM1QY-D2的外部小区数据与现网数据不一致,修改锣锅巷-SCDHLS1HM1QY-D2所有外部小区的外部数据切换成功率恢复正常。指标如下所示:

2.3.3CSFB成功率

性能指标名称统计时间

粒度统计区域粒度指

标取值

CSFB成功率15分钟、30

分钟、1小时、…、

1天、…

CelloreNB

指标意义

是指CS语音回落,用于在LTE和2、3G网络共同覆盖的区域对于不支持IMS 业务的终端回落到2、3G网络使用CS进行语音业务,同时保持数据业务连续性的功能。

指标定义

在例行指标核查时,发现小区数码广场卖场-2CSFB回落指标长期偏差,近一周CSFB成功率全部为0,回落全部失败,而同站数码广场卖场-1CSFB回落指标较好,CSFB成功率基本为100%,具体指标情况如下:

注:CSFB成功率=(E-UTRAN向GERAN执行的CSFB重定向次数+E-UTRAN向GERAN执行的CSFB切换执行成功次数)/eNodeB收到的CSFB触发次数*100%

问题分析

1)、开启功能核查:由于相关CSFB相关参数,以基站为单位进行开启,同站1小区CSFB回落全部正常,排除参数功能未开启导致回落失败原因;

2)、信令跟踪:通过信令跟踪,确认问题发生阶段,在对数码广场卖场-2进

行信令跟踪时发现,小区CSFB回落可以正常触发

(S1AP_INITIAL_CONTEXT_SETUP_REQ/cause:CSFBREQ),但在实际执行中

(RRC_CONN_REL)信令中无2G频点,由此确认小区设置2G频点存在错误或确失。

通过LSTGERANNFREQGROUP查询小区频点配置情况,发现小区无2G频点配置,而同站1小区则配置完整,确定小区故障原因,系频点缺失导致小区CSFB回落全部失败;

问题处理

①邻区数据完善

确认问题原因后,对数码广场卖场-2进行了邻区数据补充和完善,参照数码广场卖场-1小区邻区设置,补齐补全问题小区2G频点定义及相应相应邻区关系,如图所示。

②指标监控对比

邻区补充完成后,为确保问题点分析正确,对CSFB回落指标进行了实时监控,确认CSFB回落指标恢复正常,同时跟踪信令确认,信令RRC_CONN_REL可正常携带2G频点,故障恢复正常。

2.4系统资源类指标

2.4.1.1MAC层流量

性能指标名称统计时间粒度统计区域粒

指标

取值

2.4.1.2PDCP层流量

2.4.2无线资源利用率

2.4.2.1PUSCHPRB平均利用率

VoLTE的指标定义

VoLTE DT指标定义 1.语音MOS质量 语音MOS质量=(MOS>=2.5个数)/(MOS个数)×100%; 语音MOS质量=(MOS>=3.0个数)/(MOS个数)×100%; 语音MOS质量=(MOS>=3.5个数)/(MOS个数)×100%; 语音MOS质量取主、被叫手机的统计结果,按照分段出具采样点统计。 2.呼叫建立成功率 接通率=主叫建立次数/试呼次数×100%; 试呼次数为主叫发起的SIP_INVITE消息的次数 接通次数为主叫收到的SIP_180 RINGING消息的次数 3.接通率 接通率=主叫接通次数/试呼次数×100%; 试呼次数为主叫发起的SIP_INVITE消息的次数 接通次数为主叫收到的SIP_INVITE 200 OK消息的次数 注:接通率分两类,上述指标为V oLTE呼叫接通率。另需统计测试中主叫在CS域的呼叫接通率(长短呼分开统计)。 4.掉话率 掉话率=掉话次数/主叫接通次数×100%; 注:掉话率分两类,即VoLTE呼叫掉话率和CS域呼叫掉话率(长短呼分开统计)。 掉话率分别统计时间掉话率及里程掉话率(长短呼合并统计)。 时间掉话率=通话状态测试时间/掉话次数(分钟/次) 里程掉话率=通话状态测试里程/掉话次数(公里/次)

5.呼叫建立时延 呼叫建立时延= 主叫发起SIP_INVITE至网络侧下发SIP_180 RINGING 间时间差求和/起呼SIP_INVITE到网络侧下发 SIP_180 RINGING消息时间差计数×100%; 注:空闲态及连接态分开计算,并记录统计次数占比。另需整理呼叫建立时延详情,包括每次呼叫时延情况呈现。 6.RTP丢包率 RTP丢包率=(发送RTP数-接收到RTP数)/发送RTP数×100%; 7.RTP抖动 RTP抖动=相邻两个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的绝对值求和/相邻两个包的发送时间和接收时间的时间差的绝对值计数; 8.IMS注册时延 MS注册时延=终端上发SIP REGISTER消息到网络侧下发200 OK消息的时间差求和/终端上发SIP REGISTER消息到网络侧下发200 OK消息的时间差计数; 9.IMS注册成功率 IMS注册成功率= IMS注册成功次数/(IMS注册失败次数+IMS注册成功次数) ×100%; IMS注册成功指终端发送SIP_REGISTER,并收到SIP_REGISTER 200 OK; 10.eSRVCC切换成功率 eSRVCC切换成功率=eSRVCC切换成功次数(UE收到MobiltyFromEUTRACommand-指向WCDMA,随后上发Handover complete消息)/eSRVCC切换尝试次数(UE收到MobiltyFromEUTRACommand-指向WCDMA)×100%; 11.LTE切换成功率 LTE HO成功率=LTE HO成功次数(UE收到包含mobilitycontrol的RRC重配消息后,上发RRC重配完成且没有发生RRC连接重建的次数)/LTE HO尝试次数(UE收到包含mobilitycontrol的RRC重配次数)×100%;(同频/异频)

航空指标的定义

运输业务量相关指标 ●航线:飞机飞行的空中路线称为航线。其中,各航段的起讫点(技术经停点除外)都在国内的航线称为国内航线;航线中任意一个航段的起讫点(技术经停的除外)在外国领土上的航线称为国际航线;航线中任意一个航段的起讫点在香港或澳门地区的航线称为港澳航线(经港澳地区飞往外国的航线统计为国际航线)。 ●航段:飞机从起飞到下一个着陆之间的飞行。一条航线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航段。凡航段的两端都在国内的称为国内航段,两端或有一端在国外的称为国际航段,两端或有一端在香港或澳门的称为港澳航段。 ●城市对:指客票或客票的一部分所规定的可以在其间旅行的两个城市,或者根据货运舱单或货运舱单的一部分在其间进行货运的两个城市。 ●定期航班:习惯上称正班,是指按向社会公布的班期和时刻运营的航班。 ●加班:加班是指按定期航班的航线和航班号临时增加的航班。●包机:包机是指承运人根据与包机人所签定的包机合同,按约定的起飞时间、航线所进行的运输飞行(包机按包用形式划分,可分为整机包用、全座舱包用和部分舱位、部分座位包用等。包机架次的统计是指整机包用的架次)。承运人利用包机的回程(或去程)运载客货,称为回程(或去程)利用。 ●旅游包机:是指为方便旅游有旅游部门包用的包机飞行此类飞行

的票价有时还包括食宿以及其他服务费用。 ●专机:专机飞行是指符合国家规定的重要包机飞行。 ●起飞架次:指航空器(以下均称飞机)在航空运输飞行过程中的起飞次数。其中,航空运输是指利用飞机从事民用商业航空运输。民用商业航空运输指为取酬而向社会公众提供的定期或不定期的运送旅客货邮的运输飞行。起飞次数等于飞机的着陆次数或飞行的航段数。 ●飞行小时:指从飞机滑动前撤轮档起至飞机着陆停稳后安放轮档止的全部时间,即为飞机地面滑动时间和飞行时间之和。如某个航段的飞行时间应等于飞机在该航段的空中飞行时间与地面起飞、降落时的滑行时间相加。统计时,原始数据以时、分为计算单位,汇总以小时为计算单位取整填报。 ●飞行里程:运输飞行完成的公里数。计算方法为航段距离与在该航段上完成的航班数的乘积之和,航段距离按收费距离计算。原始数据以“公里”为计算单位,汇总时以“万公里”为计算单位。计算公式:飞行里程(万公里)=(∑航段里程(公里)×航班数)/10000 ●旅客运输量:运输飞行所载运的旅客人数。成人和儿童各按一人计算,婴儿因不占座位不计人数。原始数据以人为计算单位。汇总时,以万人为计算单位填报,保留两位小数。一个航班的旅客运量表现为飞机沿途各机场旅客的始发运量之和。其中,机场旅客始发运量是指客票确定的以本机场为起点,始发乘机的旅客。统计时每一特定航班(同一航班)的每一旅客只应计算一次,不能按航段重复计算,唯一

volte指标定义

V oLTE指标 语音业务 V oLTE始呼接通率(语音/视频) a)指标名称:VoLTE始呼接通率(语音/视频) b)英文名称:Service.VOLTE.MocConnectedSuccRate c)业务需求:VoLTE主叫业务用户感知的呼叫接通(振铃)成功率。 d)指标定义:VoLTE始呼接通率指从主叫网络侧看,收到VoLTE语音或视频的Invite 始呼请求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的比率。(注:指标可以区分为语 音呼叫和视频呼叫。但由于IMS允许语音和视频在一次通话过程中可以来回切换, 比如在呼叫发起时的视频通话,可能接通时是语音通话,或者先发起语音通话,再 切成视频,再切回语音。由于切换在同一次通话中发生,较难(也无必要)将语音 和视频通话严格区分开来,因此本指标及后续指标不对语音和视频切换进行识别,只按第一次协商的业务类型决定是语音还是视频)。 。 e)指标算法:语音始呼接通率语音始呼接通次数 语音始呼总次数 ?VoLTE语音始呼接通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语音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下图消息12)的次数。 (参见3GPP TS .24.229)。 ?VoLTE语音始呼总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语音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的次数。 视频始呼接通率视频始呼接通次数 。 视频始呼总次数 ?VoLTE视频始呼接通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视频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下图消息12)的次数。 (参见3GPP TS .24.229)。 ?VoLTE视频始呼总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视频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的次数。

VoLTE接通率分析

许昌VoLTE接通率分析 1.概述 通过VoLTE性能平台和网优平台对许昌的VoLTE接通率在全省排名,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定位网络真实指标情况,通过小区级指标分析网络中高频次、高接通失败的小区分析初步定位原因并提出优化建议。 分析结果: 通过两个不同的平台统计出的VoLTE接通率指标和排名情况看,许昌的接通率指标 在全省的排名一直靠后,总体较差,趋势一致 从全省关联指标对比可以看出,许昌下行弱覆盖小区占比指标排名靠前,但是PHR 异常小区占比靠后,上行受限严重,这也是导致接通率指标差的主要因素 从6月1日至8月1日,许昌VoLTE接通率指标基本保持在99.43%左右,7月30、 31日由于大面积上行干扰导致指标劣化,8月13日后指标开始回升,截止8月23 日已经恢复至99.49%。 造成无线接通率指标差的主要因素是集中在RRC建立阶段,许昌的RRC连接成功率 低于ERAB建立成功率0.04个百分点 导致许昌RRC建立失败占比最高的counter是SIGN_EST_F_RRCCOMPL_MISSING,占 99.16%,这是由于基站发出RRC connection setup后没有收到RRC Setup completions 消息所致,主要反映了基站和UE之间的无线环境问题,体现在覆盖 和干扰方面 低接通小区主要分布在许昌县和许昌市区,这两个区域占比为52% 低接通小区主要分布在平原农村和室内覆盖场景下,共计占比为54.67%,这说深 度覆盖不足时导致许昌接通低的主要原因 低接通小区主要分布在F频段,占比为82.67% 通过关联指标对高频次低接通小区逐个按照下行弱覆盖、上行弱覆盖、上下行均弱 覆盖、高用户、故障、下行干扰及其它等7种原因进行分析,导致VOLTE接通差的 主要原因是覆盖不足,这和低接通小区主要分布在农村场景和F频段是相吻合的。问题分析方法及建议: 对高频次低接通小区(一周内连续2日接通率低于95%的小区),通过MR覆盖率,上行

统计学知识点全归纳__全面、准确

一、统计学 统计学是一门关于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1)政治算术学派 最早的统计学源于17世纪英国。其代表人物是威廉·配第,代表作《政治算术》。政治算术学派主张用大量观察和数量分析等方法对社会经济现象进行研究的主张,为统计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其被称为“无统计学之名,有统计学之实”。 (2)记述学派 亦称国势学派,创始人和代表人物是德国康令和阿亨瓦尔,主要使用文字记述方法对国情国力进行研究,其学科内容与现代统计学有较大差别。因此被称为“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 (3)社会统计学派 创始人和代表人物,德国恩格尔和梅尔。该学派主张统计是实质性的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认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现象,目的在于明确社会现象内部的联系联系和相互关系。 (4)数理统计学派 创始人是比利时统计学家凯特勒,他所著的代表作《社会物理学》等将概率论和统计方法引入社会经济方面的研究,其认为统计学是一门通用的方法论科学。 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数理统计学得到迅速发展。到20世纪中期,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数理统计学派成为英美等国统计学界的主流。 三、统计的特点 (1)数量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包括现象的数量表现、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和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2)总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的数量方面。例如,国民经济总体的数量方面、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总体的数量方面、各企事业单位总体数量方面等等。 (3)具体性: 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具体事物的数量方面,而不是抽象的量。这是统计与数学的区别。 (4)社会性: 社会经济现象是人类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条件、过程和结果,社会经济统计以社会经济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自然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四、统计工作过程 (1)统计设计 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在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制定统计指标、指标体系和统计分类,给出统一的定义、标准。同时提出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方案和工作进度等。(2)收集数据 统计数据的收集有两种基本方法,实验法和调查法。 (3)整理与分析 描述统计是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登记、审核、整理、归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用图表的形式表示经过归纳分析而得到的各种有用的统计信息。

统计预测与决策基本概念定义

统计预测的概念 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未来、预测未来。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定量预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统计预测方法是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方法。实际资料是预测的依据,经济理论是预测的基础,数学模型是预测的手段,它们共同构成统计预测的三个要素。统计预测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预测的作用是通过各个企业或行业内部的行动计划和决策来实现的。统计预测作用的大小取决于预测结果所产生的效益多少。影响预测作用大小的因素:预测费用的高低,预测方法的难易程度,预测结果的精确程度。预测方法分类:1、可归纳分为定性预测与定量预测,定量预测又可分为回归预测法和时间预测法。2、按预测时间分为近期、短期、中期、长期预测。 3、按预测是否重复分为一次性预测和反复预测。统计预测方法的选择主要考虑(原则):合适性、费用和精确性。步骤:1、确定预测目的 2、搜索和审核资料 3、选择预测模型和方法 4、分析预测误差,改进预测模型 5、提出预测报告。 自适应过滤法原理:就是从自回归系数的一组初始估计值开始利用公式i t t t i X ke --+Φ=Φ2)1('it 主次迭代,不断调整,以实现自回归系数的最优化。基本步骤:1、首先确定模型阶数P 2、选择合适的滤波参数k 3、计算每一次残差e 4、根据残差e 以及调整公式i t t t i X ke --+Φ=Φ2)1('it 计算下一轮的系数 5、迭代直到取得合适的系数。特点:经过逐次迭代,自回归系数可以不断调整,以使自回归系数达到最优化。优点:1、简单易行,可采用标准程序上机运算 2、适用于数据点较少的情况 3、约束条件较少 4、具有自适应性,能自动调整回归系数,是一个可变系数的数据模型。 干预分析模型简介:1、干预的含义:时间序列经常会受到特殊事件及态势的影响,称这类外部事件为干预。 2、研究干预分析的目的:从定量分析的角度来评估政策干预或突发事件对经济环境和经济过程的具体影响。干预事件按其影响的形式归纳起来分为以下四种:1、干预事件的影响突然开始,长期持续下去。2、干预事件的影响逐渐开始,长期持续下去。 3、干预事件突然开始,产生暂时的影响。 4、干预事件逐渐开始,产生暂时的影响。 景气和景气预测:景气是对经济发展状况的一种综合性描述,用以说明经济的活跃程度。经济景气是指总体经济呈上升趋势,经济不景气是指总体经济呈下滑的发展趋势。世界各国普遍采用扩散指数和综合指数相结合的方法来对总体经济状态进行全局的判断和预测,即所谓的景气预测法。景气指标:经济的景气状态时通过一系列经济指标来描述的,称为景气指标。景气指标分为:先行指标、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景气循环又称经济波动,也称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分为古典周期和现代周期,通常包括扩张和收缩两个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复苏、高涨、衰退和萧条。经济周期按类别分为:古典周期,现代周期 按长度分为:1,短:基钦周期 2、中:尤格拉周期 3、中长:库兹涅周期 4,长:康德拉提耶夫周期。景气指标选择原则: 1、重要性和代表性 2、可靠性和充分性 3、一致性和稳定性 4、及时性和光滑性。合成指数:合成指数又称综合指数,其计算方法是先求出每个指标的对称变化率;然后求出先行、同步和滞后指标三组指标的组内、组间平均变化率,使得三类指标可比;最后,以年为基年,计算出其余年份各月(季)的(相对)指标。预警系统原理:选择一组反映经济发展状况的敏感指标,运用有关的数据处理方法,将多个指标合并为一个综合性指标,通过一组类似于交通管制信号红、黄、绿灯的标识,利用这组指标和综合指标对当时的经济状况发出不同的信号,通过观察信号的变动情况来判断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预警系统作用:1,正确评价当前宏观经济的状态,恰当地反映经济形势的冷热程度,并能承担短期经济形势分析的任务。2,能描述宏观经济运行的轨迹,预测其发展趋势,在重大经济形势变化或发生转折前,能及时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决策者要制定合适的政策,防止经济发生严重的衰退或发生经济过热。3,能及时地反映宏观经济的调控效果,判断宏观经济调控措施是否运用恰当,是否起到了平抑经济波动幅度的效果。4、有利于企业的经营决策。5,有利于改革措施出台时机的正确决策。

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____个人整理版

《统计学》简答题 第一章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含义: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 定性数据是只能用文字或数字代码来表现事物的品质特征或属性特征的数据,具体分为定序数据和定类数据。定量数据是只能用数值来表现事物数量特征的数据,具体分为定距数据和定比数据。 2)按照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相对数和平均数 绝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绝对数量特征的数据。以最直观、最基本的形式体现现象或事物的外在数量特征,有明确的计量单位,是表示直接数量标志或总量标志的形式。 相对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相对数量特征的数据。通过另外两个相关统计数据的对比来体现现象或事物之间的联系关系,其结果主要表现为没有明确计量单位的无名数。 平均数是用以反映现象或事物平均数量特征的数据。体现现象或事物某一方面的一般数量水平。 3)按收集方法,可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 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 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 4)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 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 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5)按照加工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原始数据和次级数据 原始数据是指直接向调查对象收集的、尚待加工整理、只反映个体特征的数据,或通过实验采集的原始记录数据。 次级数据是指已经经过加工整理、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各种非原始数据。 4.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描述统计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推断统计是和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是简单的描述现象,并没有进行假设,再利用数据检验,得出推断的结果。 5.统计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常用的统计方法有哪些? 统计设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与解释(核心、最终目的) 常用的统计方法:大量观察发、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推断法、统计模型法

计生统计指标及概念

计生统计指标及概念 (一)人口总数统计 1、年初人口数:是指在观察期的起始点时的总人口数。 期初总人口:即本期初的人口,分年初、季初,具体指期初之月1日零时的人口。本期期初人口等于上期期末人口。 2、年末人口数:是指在观察期的结束时的总人口数。 当年年末人口数就是下年的年初人口数。 期末总人口:即本期末的人口,分年末、季末,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的人口。本期期末人口等于下期期初人口。 3、年平均人口数:是指一年之中各个时点的平均总人口数。计算年平均人口数公式。即:年平均人口数=(年初人口数+年末人口数) /2 4、年出生率:指某地年内人口出生人数与该年人口平均(或年中)人数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保留两位小数,下同)。其计算公式为:年平均人口=年初人口+年末人口÷2(保留整数)年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5、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一年为期计算。计算公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全年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年平均人数* 1000‰=出生率-死亡率6、年死亡率:指某地一年内死亡总数与该地年平均人口之比,通常用千分数表示,其计算机公式为:年死亡率=某地-年内死亡总数÷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7、生育更替水平是指这样一个生育水平,即同一批妇女生育女儿的数量恰好能替代她们本身。当净人口再生产率为1.00时,恰好等于更替水平。 总和生育率为2.1即达到了生育更替水平。 (二)婚姻统计 1、育龄妇女人数:是指从月经来潮到绝经止这一年龄阶段内的妇女。国际上通用的育龄妇女的年龄界限为15-49岁。 2、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是指育龄妇女中已经结过婚的妇女人数,也包括已经离婚或丧偶的妇女。 3、初婚率:是指在期内初婚(不含再婚、复婚)的人数与同期平均人口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初婚率=当年初婚人数÷该年平均(年中)人口×1000‰。 女性初婚人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在民政部门首次登记结婚的女性人数(不包括再婚复婚的人数)。 女性结婚人数:是指某一地区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在民政部门登记结婚的女性人数(包括初婚、再婚、复婚的人数)。 4、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 5、晚婚是指在法定的结婚年龄的基础上,适当推迟实际结婚年龄。迟于法定年龄三年以上结婚者,为晚婚即男25周岁,女23周岁以上结婚者。 6、晚育是指适当推迟妇女婚后的初育年龄。初育年龄是指妇女婚后生育第一个孩子的年龄。晚育年龄为法定结婚年龄男22周岁,女20周岁各同时加上三年零九个月以上。 (三)出生总数统计

VoLTEKPI指标定义

语音质量类终端在源小区收到RRC重配消息指示切换,到终端在网内控制面,12, LI标小区收到RRC重配消息指示切换完成的时间差 源小区最后一个PDCP层数据包到LI标小区接收到的网内用户面第一个PDCP 层数据包的时间差 空从eNodeB下发Handover Command到终端向BSS切换中断网间口发送H0 Complete的时间差时延控制核MME向eMSC发送PS to CS Request,到收到PS to面心CS Complete/Ack的时间差网 源小区最后一个PDCP层数据包到訂标小区建立专有网间用户面信道恢复话音的时间差 主叫端发起BYE Message到收到网络侧下发的SIP 200话音挂机时延0K消息差 从终端发生RLF, Radio Link Failure,无线链路失败, RRC重建时延的时刻,大盘终端发出RRC Connection Reestablishment Complete 的时刻 IMS注册成功率IMS注册成功次数/终端开机次数*100% 话音接通成功率成功完成呼叫次数/终端发起呼叫总数*100% 掉话率掉话次数/成功建立呼叫次数*100% 网内切换成功率切换成功次数/切换请求次数*100% KPI指标类eSRVCC切换成功率eSRVCC切换成功次数/eSRVCC切换尝试次数*100% ,9,寻呼成功率寻呼成功次数/EPC发起寻呼请求总次数*100% 平均长保时间用户保持通话状态时间的平均值 紧急呼叫建立成功率拨打紧急呼叫成功接通次数/总拨打次数*100% 里程掉话比掉话次数/呼叫行驶的里程数,km, *100% 2资源占用类

2.1上行RB数(新指标) 1,定义 ,每秒上行调度RB数/每秒上行实际调度次数。 2,统计方法 ,每秒上行调度RB数:指该用户在过去1秒内被实际调度的上行RB数; ,每秒上行实际调用次数:指该用户在过去1秒内被系统实际上行调度的次数,而非 过去1秒内的所有调度机会(例如过去一秒内所有的上行时隙数U); ,例如,在过去1秒内如果系统调度了 4次,调度的RB数分别为34、81、57、 70, 则该数据应为(34+81+57+70)/4,而不是简单得将总调度RB数平摊到过去1秒内 所有的调度机会上:(34+81+57+70)/600。 2.2下行RB数(新指标) 1,定义 ,每秒下行调度RB数/每秒下行实际调度次数。 2,统计方法 ,每秒下行调度RB数:指该用户在过去1秒内被实际调度的下行RB数; ,每秒下行实际调用次数:指该用户在过去1秒内被系统实际下行调度的次数,而非 过去1秒内的所有调度机会(例如过去一秒内所有的下行时隙数U); ,例如,在过去1秒内如果系统调度了 4次,调度的RB数分别为34、81、57、 70,

经济学指标如何定义

经济学指标如何定义 经济指标是经济研究、分析、计划和统计以及各种经济工作所通用的工具,是金融及经济的数据的片断,由政府或私人机构的各种各样的代理处出版。 随着生产关系和经济结构的变革,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国际经济联系的扩展,新的经济范畴和经济指标不断涌现,使经济指标更加系统化、程序化,以同现代计算技术相适应。对于经济指标的计算范围、口径、方法、计量单位等,要有统一规定,并逐步达到标准化和通用化,以立法方式固定下来。 这些统计是定期告知公众,因此,在金融市场,几乎每一个人都会依赖这些数据。当许多投资对这种共享的信息的待机反应时,经济指标通常对产生交易及价格变动有很大的潜在力。尽管在表面上看起来在经济上领先的掌握程序会带来更大的方便去分析,然后在充分了解经济指标所提供的信息下交易,几个简单的规则都是指有必要地根据这些数据来跟踪组织及做出交易决定。 大多经济指标可以分为领先指标和落后指标。 领先指标是经济要素,它们会在经济开始时跟随某一模式或趋势之前变动,领先指标是用来预测经济变化。 落后指标是那些经济要素,它们是在经济已经跟随某一特定模式或趋势后变化。 分类

在中国,按照经济指标所反映的经济现象的不同,有以下分类: 按照经济指标反映经济现象的范围,分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 按照经济指标反映计划目标或实际情况,分为计划指标和统计指标。 按照经济指标的计量单位属性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 按照经济指标反映经济发展的规模或生产经营效益,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数量指标一般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按照经济指标职能的不同,分为核算指标和考核指标。

volte指标定义

VoLTE指标 语音业务 VoLTE始呼接通率(语音/视频) a)指标名称:VoLTE始呼接通率(语音/视频) b)英文名称:业务需求:VoLTE主叫业务用户感知的呼叫接通(振铃)成功率。 c)指标定义:VoLTE始呼接通率指从主叫网络侧看,收到VoLTE语音或视频的Invite始 呼请求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的比率。(注:指标可以区分为语音 呼叫和视频呼叫。但由于IMS允许语音和视频在一次通话过程中可以来回切换,比 如在呼叫发起时的视频通话,可能接通时是语音通话,或者先发起语音通话,再切 成视频,再切回语音。由于切换在同一次通话中发生,较难(也无必要)将语音和 视频通话严格区分开来,因此本指标及后续指标不对语音和视频切换进行识别,只 按第一次协商的业务类型决定是语音还是视频)。 d)指标算法:。 ?VoLTE语音始呼接通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语音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下图消息12)的次数。(参 见3GPP TS .)。 ?VoLTE语音始呼总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语音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的次数。 。 ?VoLTE视频始呼接通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视频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后,向主叫用户成功转发180响应消息(下图消息12)的次数。(参 见3GPP TS .)。 ?VoLTE视频始呼总次数:主叫侧VoLTE SBC收到VoLTE视频的Invite始呼请求(下图消息1)的次数。

注:图中虚线表示响应消息。 e)测量数据映射关系:Mw xDR, ?VoLTE语音始呼接通次数:xDR中字段“Interface”=Mw,且“Service Type”=0,且“Procedure Type”=5,且“CALL_SIDE”=0,且“ALERTING_TIME”≠全F的xDR 个数。 ?VoLTE语音始呼总次数:xDR中字段“Interface”=Mw,且“Service Type”=0,且“Procedure Type”=5,且“CALL_SIDE”=0的xDR个数。 ?VoLTE视频始呼接通次数:xDR中字段“Interface”=Mw,且“Service Type”=1,且“Procedure Type”=5,且“CALL_SIDE”=0,且“ALERTING_TIME”≠全F的xDR 个数。 ?VoLTE视频始呼总次数:xDR中字段“Interface”=Mw,且“Service Type”=1,且“Procedure Type”=5,且“CALL_SIDE”=0的xDR个数。 f)数据类型: 实型 g)数据单位:无 h)空间粒度:UE

经典问答如何准确定义考核指标

案例分析——指标定义 指标确定后,若不加于定义和说明,或定义模糊不清、不准,很容易引起歧义,造成误解而偏离考核的本意。定义指标,涉及许多细致的工作,如指标是定量还是定性?定量是取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核算公式又该如何定?定性指标又该如何描述才更客观?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和详细说明,请问: 1、你们有对考核指标进行详细的定义说明吗? ?A、有 ?B、没有 2、如何对考核指标进行准确有效地定义?结合企业实 际,请谈谈你的看法和实操经验。 解答一:正如题目说的一样,指标必须定义准确,不能引起有第2种理解,做到不用解释的情况下,任何人都可以理解。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1、看HR部门自己的指标如何定义。 正人先正己,HR部门如果连自己部门的指标都定义不准确,被其他部门或领导发现,是要闹笑话的,分享以下2个指标的定义: (1)招聘达成率(%)。

公式:招聘达成率(%)=考核期内招聘入职总人数/考核期内应招聘入职总人数*100%。说明如下: A)考核期内:指每月1日0点钟至月末最后一天24点钟。 B)考核期内招聘入职总人数:指的是通过HR部门招聘、其他部门或员工介绍等各种员工招聘方式,办理了入职手续并正式与公司建立劳动关系的所有于考核期内入职的新员工(含暂时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员工),包括入职后工作几分钟、半天、1天、2天、3天或更长时间选择自离、辞职、辞退的员工。 C)考核期内应招聘入职总人数:指的是公司各部门所填写的用人申请,经各级领导批准后,明确要求于考核期内必须招聘到位且报到入职的总人数。若只在考核期内申请而不是在考核期内必须到岗的用人申请则不在统计范围。 D)达成率:大于等于90%此项得满分,每降低1%扣1分,扣完此项为止。 为此,HR部门必须充分计划招聘能力,在各部门用人申请审核时把好关,并做好解释工作,既不能影响用人部门正常工作,也需尊重招聘工作实际。 (2)员工离职率(%)。

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一)生产总值(GDP) 1、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增长率。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成果。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通俗地讲,GDP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活动而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增加”是相对于初期的“投入”而言,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较上年增加”的部分。 对一个国家称为“国内生产总值”,对省、市、县统称为地区生产总值,具体称为xx省、xx市、xx县生产总值。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综合指标,是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中最重要的总量指标,为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具有国际可比性。 目前为止,GDP仍然是世界各国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其重要作用还无其他指标可替代。GDP是宏观反映国民经济运行状况的“晴雨表”,是政府和社会各界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综合指标。比如,联合国决定一国的会费时,要根据其“连续6年的GDP和人均GDP”;世界银行决定一国所能享受的硬贷款、软贷款等优惠待遇时,也是根据“人均GDP”。最近20多年,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如翻两番,全面小康等都与GDP挂钩,国家战略目标的确定,以及相应采取的财政政策、金融政策,都和对GDP及其增长速度的判断有关。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社会最终成果的实

物量规模的变动情况。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是以价值量来衡量,不同时期价值量规模的变动既包含了数量变动,又包含了价格变动的因素,不同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对比,首先要消除各种不可比因素,使之成为与基期相适应的价格计算的生产总值。计算公式:生产总值增长速度(%)=(报告期不变价生产总值/基期不变价生产总值-1)*100% 2、人均GDP。世界银行常用人均GDP对各国进行排序,他剔除了人口因素,通常用来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和居民富裕程度(GDP反映整体实力)。人均GDP就是GDP总量除以常住人口平均数(主要为了与GDP计算时的在地原则一致,剔除人口流动因素影响),人均GDP更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真实发展水平,我国的全面小康标准实现程度主要以人均GDP为划分标准。人均GDP不仅受经济总量的影响,也受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影响。 3、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工农业总产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最终成果。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通俗地讲,GDP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活动而新创造出来的价值,“增加”是相对于初期的“投入”而言,不是字面意义上的“较上年增加”的部分。 工农业总产值是工业总产值加农业总产值,是工业和农业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产品的价值总和。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工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VoLTE指标定义

一、V oLTE概述(一)网络构架 (二)

二、指标定义 (一)IMS注册成功率 1、计算公式: IMS注册成功次数/终端开机次数*100% 2、相关说明: 终端开机后,将先后完成EPC附着,IMS信令承载建立和IMS注册流程,以上3 个流程均正常完成,则定义为一次IMS注册成功。 (1)EPC附着:终端开机→广播消息读取→随机接入→RRC连接建立→默认承载建立(CMNET,QCI=9)→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2)IMS信令承载建立:终端发起PDN Connectivity Service到默认承载建立(IMS,QCI=5)→RR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 (3)IMS注册:终端发起SIP Register→SIP401→SIP Register→SIP 200 OK 3、步骤流程: (1)MS用户发出注册请求消息; (2)P-CSCF通过DNS得到用户归属网的I-CSCF; (3)P-CSCF把注册消息转到I-CSCF; (4)I-CSCF查询HSS,为用户选择一个S-CSCF; (5)I-CSCF将消息转到S-CSCF; (6)S-CSCF从HSS得到用户的认证信息; (7)S-CSCF通知用户重新认证; (8)用户重新发起注册(1-5步); (9)认证通过,S-CSCF通知HSS; (10)S-CSCF从HSS下载用户数据和iFC; (11)S-CSCF通知AS进行第三方注册; (12)AS从HSS得到用户数据(可选); (13)P-CSCF向S-CSCF订阅注册事件通知; (14)用户向S-CSCF订阅注册事件通知。

对标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资料)

浅议能效对标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来源:中国改革论坛作者:熊华文周伏秋发布时间:2009.07.30 报告摘要:确定能效对标的指标体系是企业实施对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联系各项对标工作流程的纽带。本文提出了构建能效对标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分析了指标体系的构成要素和主要内容,归纳、总结了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和步骤,并指出了在对标指标体系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报告全文: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是指企业为提高能效水平、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能效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管理和技术措施,达到标杆或更高能效水平的节能实践活动。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对标活动,是引导重点企业节能、促进企业在节能降耗中上水平、上台阶的重大举措,对推动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深入实施,明显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确定能效对标的指标体系是企业实施对标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联系各项对标工作流程的纽带,是开展对标工作的基础和依托。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应该能够系统地、全面地反映所要瞄准、关注的内容和对象,应该能够涵盖影响企业总体能效水平和能源利用状况的关键因素和环节。 1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开展企业对标工作,重要的一项工作应该是确定要对标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的同时还包含各指标的基本概念、定义、计算公式和统计口径,主要影响因素和改进途径分析,以及适用不同企业的对标基准值确定方法等,这些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有机的整体。 一般而言,构建对标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5项原则。 一是全面性确定的各项指标应该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能源利用状况和能效水平的总体状况,能够涵盖主要的用能工序和环节,能够有助于找到与标杆企业间在能源利用方面的主要差距及产生原因,有助于识别影响能效水平的关键因素,为制定有效的、可行的、全面的改进措施和方案奠定基础。 二是独立性各指标应相对独立,减少指标间的耦合现象和重复现象。选择指标时应尽量避免各指标间互相影响的现象,降低指标间的相关性。描述一项特定的内容和对象,应尽量选择最能反映该项内容或对象特点、又不受其他指标影响相对独立的单一指标。 三是通用性选择的指标应为业界所熟悉,是行业内通用的、常用的、易于获取的指标

基本统计指标说明

基本统计指标说明 统计时间:分时期数和时点数。时期数分自然年和学年,其中,财务、科研和图书信息按自然年度时期统计汇总数,教学信息按学年度时期统计汇总数;特定时刻产生的指标数按照时点值统计当时发生数。 自然年:指自然年度,即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 学年:指教育年度,即2014年9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 时点:是指统计数据的截止时间,即2015年9月30日。如在校生数、教职工数、占地面积、固定资产总值等指标为统计时点数。 (具体时间参考采集信息的时间标注) 表1-4 学校教学科研单位(时点) 指标解释: 教学科研单位名称:指学校具有教学或科研功能的直属院、系、所等。

表2-6-1 本科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时点) 指标解释: 本科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指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教学实验室或中心、供教学用的各类实习、实训场所。教学实验室名称,以学校正式批准的设立的名称为准。 院系(单位)号:指学校内部对该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所隶属的院系(单位)的管理编号。所属单位不在“表1-3 学校相关行政单位”、“表1-4学校教学科研单位”范围内的,单位号请填写“000”,单位名称如实填写。 院系(单位)名称:指该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所隶属的院系(单位)名称。 性质:选择该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是属于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还是实习场所、实训场所。 面向专业:指该实验、实习、实训场所承担教学活动主要面向的本科专业。面向多个专业的,不同专业间用英文分号隔开(填写长度不超过10个专业)。面向全校所有本科专业的,填写“不限定专业”。 学年度承担的实验教学人时数:指该实验、实习、实训场所学年度承担的本科实验教学人时总数。其中,每次实验教学人时数=实验教学课时数×参与实

最新华为SEQ VoLTE指标规范资料

华为SEQ VoLTE指标规范 1VoLTE简介 VoLTE即Voice over LTE,它是一种IP数据传输技术,VoLTE是基于IMS的语音业务,可实现数据与语音业务在同一网络下的统一。4G网络下不仅仅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同时还提供高质量的音视频通话,后者便需要VoLTE技术来实现。VoLTE技术带给4G用户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接通等待时间更短,以及更高质量、更自然的音视频通话效果。VoLTE与2G、3G语音通话有着本质的不同。VoLTE是架构在4G网络上全IP条件下的端到端语音方案。VoLTE相较2G、3G语音通话,语音质量能提高40%左右,因为它采用高分辨率编解码技术。VoLTE为用户带来更低的接入时延(拨号后的等待时间),比3G降50%,大概在2秒左右,而2G时代在6~7秒。此外,2G、3G下的掉话时有发生,但VoLTE的掉话接近于零。 对运营商而言,部署VoLTE意味着开启了向移动宽带语音演进之路。从长远来看,这将给运营商带来两方面的价值,一是提升无线频谱利用率、降低网络成本。因为对于语音业务,LTE的频谱利用效率远远优于传统制式,达到GSM的4倍以上。 另一个价值就是提升用户体验,VoLTE的体验明显优于传统CS语音。首先,高清语音和视频编解码的引入显著提高了通信质量;其次,VoLTE的呼叫接续时长大幅缩短,测试表明VoLTE比CS呼叫缩短一半以上;第三,与RCS的无缝集成可以带来丰富的业务 2VoLTE涉及的接口 图中红色标记的的探针采集接口是VoLTE涉及的关键接口。 外置探针

S-CSCF/I-CSCF 关键网元: 接口简介:

3VoLTE KQI指标说明 图1: VoLTE KQI信令面流程图

统计学(第三版)李金昌课后简答题

统计学简答题 第一章 1.统计的含义与本质是什么? 含义:1、统计工作:调查研究。资料收集、整理和分析。 2、统计资料:工作成果。包括统计数据和分析报告。 3、统计学:研究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数据资料的一门方法论科学。 本质:就是关于为何统计,统计什么和如何统计的思想。 2.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性质?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就其研究对象而言,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和差异性的特点;就其学科范畴而言,具有方法型、层次性和通用性的特点;就其研究方式而言,具有描述性和推断性的特点。 3.统计学数据可分为哪几种类型,不同类型数据各有什么特点? (1)按照所采用的计量尺度可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 特点:分类数据说明的是事物的品质特征,用文字表述,结果均表现为类别。数值型数据说明现象的数量特征,用数值表现。分类数据: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别之间是平等的并列关系,无法区分优劣或大小,各类别之间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顺序数据:数据表现为类别,各类别之间可以比较顺序,比分类数据精确;数值型数据:数据表现为具体的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2)按收集方法可分为观测的数据和实验的数据。特点:观测数据:数据是在没有对事物进行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得到的,实验数据:数据是在实验中控制实验对象而收集到的。(3)按照被描述的对象和时间的关系可分为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特点:截面数据:描述的是现象在某一时刻的变化情况时间序列数据:描述的是现象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 4.如何正确理解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关系? 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是统计方法的两个组成部分。描述统计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则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描述统计对资料的数量特征及其分布规律进行测定和描述;而统计推断是指通过抽样等方式进行样本估计总体特征的过程,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两项内容。推断统计是和假设检验联系在一起的,这只是简单的描述现象,并没有进行假设,再利用数据检验,得出推断的结果。 5.统计研究的基本过程如何? 统计设计,数据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与解释(核心、最终目的) 6、总体、样本、个体三者关系如如何?试举例说明。 答:所为总体,就是统计所研究的客观对象的全体,是有所有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事物所组成的集合体。有时也称为母体。 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个个别事物称为个体。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的集合,也称子样。 总体与个体的关系:1、总体容量随着个体数的增减可变大变小;2、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中的个体可发生变化;3、随着研究范围的变化,总体与个体的角色可以变换。 样本与总体的关系:1、总体是所要研究的对象,而样本则是所要观测的对象,样本是总体的代表和缩影。2、样本使用来推断总体的。3、总体和样本的角色是可以改变的。 7.如何理解总体的大量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大量性是指总体中的个体数量必须是充分多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具有某种共同属性或特征,差异性是指个体的属性或特征在某些方面又必须存在一定的差异。统计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大量性是条件,同质性基础,差异性是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