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中心建设制度汇编

卒中中心建设制度汇编
卒中中心建设制度汇编

卒中中心建设相关制度汇编

一、卒中中心多学科会诊制度

二、医院卒中中心各类人员职责

三、医院卒中中心奖惩制度

四、医院卒中中心救治流程管理制度

五、医院卒中中心联合例会制度

六、卒中中心出院指导及随访制度

七、医院卒中中心多学科联合查房制度

八、医院卒中中心培训制度

九、卒中中心数据库管理制度

十、医院卒中中心双向转诊制度

十一、疑难、危重病例联合讨论制度

十二、医院卒中中心管理工作会议制度

XXX医院卒中中心多学科会诊制度

一、凡遇脑卒中疑难病例、入院三天内未明确诊断、治疗效果不佳、病情严重等均应组织多学科会诊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二、会诊由病人所在科室科主任或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持,召集神经内科、急诊科、及相关影像检验科室人员参加。必要时报医务科组织会诊讨论。

三、主管医师须事先做好准备,将有关材料整理完善,写出病历摘要,做好发言准备,简明介绍病史、病情及诊疗经过;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开展本次讨论的目的、意义及关键问题;与会医师可各抒己见,积极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或有关资料和信息;最后由主持讨论者总结概括,综合分析,明确结果,确定诊疗方案。

四、主管医师应作好书面记录,讨论内容包括诊断、鉴别诊断、诊疗变更的原因、需进一步完成的检查等。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地点、主持人及参加人员的职称、病情报告及讨论目的、参加人员的具体发言内容、讨论意见及主持人汇总的小结意见等,并将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中,小结意见于当日记录于病程记录中。

五、脑卒中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每月至少举行两次。

XXX医院卒中中心各类人员职责

溶栓团队职责分工

检验科职责

对标有脑卒中“绿色通道” 标识的申请单及标本快速反应,优先满足绿色通道患者的需要,并严格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具体时限规定如下:血常规、血糖在接到标本10分钟内出报告,血型、电解质、肾功能、凝血功能、心肌酶等检查在接到血标本35分钟内出报告;其他项目酌情尽快完成。急诊血常规+血糖检验报告出具的平均时间(从采血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15min得5分,超过0分。

影像科职责

对标有脑卒中“绿色通道” 标识的申请单快速反应,优先满足绿色通道患者需要,在患者到达影像科5min

之内完成头颅影像学检查,并在10min内完成阅片并出具报告。(入院到CT检查完成时间≤25分钟,得9分)。急诊科职责:

缩短院内延误。目前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指南倡导从急诊就诊到开始溶栓(DNT)应争取在60min 内完成。这就需要急诊科溶栓绿色通道各个环节密切配合、统筹安排工作和时间,最大限度缩短确定溶栓的时间,在溶栓时间窗内尽早应用rt-PA。如果没有rt-PA

或因医保和经济原因,亦可以选择尿激酶溶栓治疗,以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失。

急诊分诊

急诊分诊工作必须在5min内完成,由急诊分诊护士采用FAST量表对到诊患者进行简单评估,如发现任何一项异常,应考虑为脑卒中,并进行快速分诊,点击绿色通道启动键,给患者佩戴“绿色通道/抢救” 字样标识,带领患者快速就诊。

快速诊断与评估

急诊首诊医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及评估工作需在40min内完成,包括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神经功能评分、开具各项检查单等。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可根据《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的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

②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

④排除非血管性病因(脑外伤、中毒、癫痫后状态、瘤卒中、高血压脑病、血糖异常、脑炎及躯体重要脏器功能严重障碍等引起的脑部病变);

⑤脑CT/MRI排除脑出血。溶栓患者的选择应参考(静脉溶栓部分)适应证和禁忌证。

尽快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诊断评估

采集病史、体格检查及神经功能评估三项工作应该在10min内完成。

(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的时间最为重要。特别注意睡眠中起病的患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的时间作为发病时间。其他病史采集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痫性发作、感染、创伤、肿瘤、风湿免疫及妊娠史等。

(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体检:评估气道、呼吸和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3)采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系统功能评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