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概论 第一章 中国文明的历史地理环境

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地理生态环境,是指中国进入文明社会以来的整个历史时期的地理环境,即历史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包括两个主要方面: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又分为

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海陆分布等,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较缓慢。

人文地理环境,如疆域、政区、民族、人口、城市、交通、农业、牧业等方面,发展变化的速度比自然地理因素发展变化的速度要快得多。

第一节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一、疆域、政区

1、疆域

①夏、商、周(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6世纪)

没有完全得到考古发现的证实,但可以肯定它已经统治了范围不小的地区。

②秦朝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终于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公元前210年,秦朝的疆域北起河套、阴山山脉和辽河下游流域,南至今越南东北和广东大陆,西起陇山、川西高原和云贵高原,东至于海。

③汉、晋、唐、宋、元

此后的历代中原王朝的疆域虽然时有盈缩,但基本的趋势是逐渐扩大、逐渐巩固,不少王朝都拥有过今天中国领土以外的疆域。如从西汉中期至

西晋末年的400多年间,朝鲜半岛的东北部曾经是中原王朝的正式政区。自西汉中期至唐朝末年的千余年间,今越南北部都是中原王朝的一部分。唐朝和元朝的北界都远达今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唐朝的西界一度直抵中亚的咸海。

④清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清朝最终奠定了今日中国疆域的基础,形

成了一个北起萨彦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至库页岛,拥有1000多万平方公里的统一国家。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侵入中国,用武力迫使清朝政府签

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中国的大片领土;甚至连条约都不签订,凭借实力造成侵占的既成事实。但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使国土免遭更大的损失。

今天,中国国土的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次于俄罗斯、加拿大而居世界第三位。

2、政区

政区(行政区域)是国家为进行分级管理而划分的地方,它的出现是以国家的建立为前提的。

①商、周:分封制

实行分封制,从上到下“分土而治”,不需要分级管理。

②春秋战国时代:郡县制

一开始,县与郡并没有上下之分,也没有主从关系。但发展到战国后期,随着县的普遍设置,郡成了县的上一级政区。

③秦、汉:郡县制、州郡县制

东汉末期,原来只起监察作用的州才成为最高一级政区,形成州一郡一县三级制。开始全国只设十几个州,但汉以后州的数量不断增加,到南北朝后期已达到数百个,一个州所管的郡县越来越少,三级制已变得毫无意义。

④隋、唐:郡县制为主,道、方镇为辅

隋大业三年(607年)合并、撤销了一些州县,又将州改为郡,重新实

行郡、县二级制。尽管唐朝将郡改称州,并有16年时间又改州为郡,但

基本上都是二级制。为了对地方实施监察,开元年问(713—741年)在全

国设置了十五个道。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的抵抗实力,不得不普遍设置方镇,以节度使掌握方镇的军政大权。方镇(又称道)成了州以上的一级政区,形成方镇(道)一州一县三级制。

⑤宋代: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977年,宋太宗废止了方镇辖州的制度,由原来专管督征运送财赋的

各路转运使兼管军民事务,形成路一州(府、军、监)~县三级制。

⑥元朝:省、路(府)、州(县)二级,少数也有路、府、州、县四级

元朝的中央政府称为中书省,在进入中原的初期将它的派出机构——行中书省进驻各地,统管军民事务,以后成为最高一级行政区划。

⑦明、清:省、道(府、州)、县制

明初洪武九年(1376年)废除行省制,原来的省改称布政使司,分别

任命三位官员负责民政、司法监察和军务。1427年后,全国划分为两京(南、北直隶)和十三布政使司,俗称两京十三省或十五省。省以下废除了路,但设有若干分守道、分巡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以后,朝廷为了地方治安或边防,陆续向各地派驻总督或巡抚,成为最高的地方行政官。到明朝后期,全国有总督、巡抚辖区约三十个。清初设十八省,以总督或巡抚为长官,以下只有府(或直隶州、直录所)、县(散州、散所)二级。每省还分为若干道,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⑧民国:省、道、县三级制;省、县二级制、省、专区、县三级制

辛亥革命前后废除了府一级,州、所都改为县,又重划了道区,所以成了省、道、县三级制。国民党政府废除了道,企图实行省、县二级制,但到30年代“剿共”时又在江西首先分区设行政督察专员,不久推行到

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承了这一制度,称为专区,以后改称地区,作为省的派出机构。

在少数民族或边疆地区,历代还设置过各种特殊的政区或机构,如汉、唐的都护府,元朝的宣政院辖地,清朝的将军、大臣辖区等。少数民族政

权或边疆政权,或者模仿中原王朝的政区制度,或建立了自己的行政区划,但游牧民族的政权一般仅以部族、军事编制或游牧区作为划分的单位。

二、民族、人口

1、民族

在今天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朝鲜族、俄罗斯族、塔塔尔族等几个

是在以往一二个世纪中从境外迁入的以外,绝大多数都是在中国形成的,或者已在中国生活了很长的时间。除汉族以外,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女真、蒙古、满族都曾建立过统治中原地区的政权,其中蒙古和满族还统治过整个中国。但无论是汉族还是非汉族建立的政权,都包容其他民族,都是多民族的国家。

2、人口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公元2年在汉朝设置政区的范围内有近6000万人口,超过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的三分之一。

12世纪初的北宋末年,其境内的人口已经超过1亿,加上辽、西夏

境内和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就更多,而当时世界人口约有3.2亿,也占三

分之一以上。1850年,世界人口达到约12亿,而中国人口已突破4.3亿,所占比例也没有减少。

人口分布很不均衡:南密北疏(北密南疏),东密西疏

公元初,60%的人口分布在太行山、中条山以东,豫西山地、淮河以北,燕山山脉以南的区域内,平均密度约每平方公里77人。而长江以南

大多数地区人口稀少。以淮河、秦岭、白龙江作为划分北、南方的界线,北方与南方所占人口的比例为7:3。

公元10世纪末,北南人口比例为4:6,14世纪前期竞达到2:8。

明清以来,人口的北南差有所缩小,大致稳定在4:6。10世纪以后,主

要的人口稠密区已经转到南方,其中长江中下游、成都平原、福建人口尤其稠密。19世纪前期,苏州府(大致相当于今苏州市)的人口密度超过每

平方公里千人,为全国之冠。

到本世纪初,以腾冲——瑷珲一线为界,中国形成了东南人口稠密区和西北人口稀疏区,至今仍无明显的改变。

历史上的人口迁移相当频繁,规模也很大。14世纪中叶以前,移民

的主流是由北向南,即从黄河流域迁至长江流域及更南地区,其中以西晋末年永嘉之乱后、唐朝安史之乱后、北宋末年靖康之乱后的三次南迁影响最大,移民人数最多。在明朝初年,数百万人口被从长江以南迁至江淮之间、淮河流域,从山西迁至华北平原。

此后直到本世纪前期,移民的主流是从平原进入山区,从内地迁往边疆。随着沿海城市和工矿城市的兴起,又有大量人口从农村和小城镇迁入这些城市。

此外,历代统治者以行政或军事手段将人口集中在首都附近,边疆或其他地区的强制性移民,北方游牧民族、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也曾多次发生,并具有相当大的规模。

中国人也不断移居海外,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的人民,从15世纪以

来就以东南亚为主要移殖区。19世纪中叶以后,向海外移民的规模日益

扩大,移民及其后裔的数量已达数千万。中国移民对所在国家和中国本身在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诸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三、地形、地貌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65%。海拔500米以下的仅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5.2%,而3000米以上

的却占25.9%。全球超过8000米的12座山峰,我国即有7座。

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高差悬殊。高山、高原以及大型内陆盆地主要分布在西部,丘陵、平原以及较低的山地多见于东部,宽阔缓斜的大陆架则在我国大陆东南侧延伸于海下。地势自西而东层层下降,形成地形上的三级台阶,习惯上称为“三大阶梯”。

青藏高原是最高一级的地形阶梯,被称为“世界屋脊”,海拔在

4000—5000米,许多山峰超过7000米。在高原的东侧是举世闻名的横断

山高山峡谷地带,高原内部的巨大山脉间地势宽缓,湖盆星布,长江、黄河、澜沧江等亚洲大河都发源于此。

青藏高原以东、以北,至大兴安岭、太行山、伏牛山、雪峰山一线为第二阶梯,其内部地形相当复杂。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和阿拉善高原、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等都在这一区域,其中吐鲁番盆地是我国最低的内陆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低于海平面155米。

再往东就是我国地势最低的一级阶梯,海拔低于200米的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江南广大地区海拔数百米的红层丘陵盆地都在这一区域。但台湾岛上最高的玉山高达3950米,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2座,地势之高在世界海岛中也属罕见。

从有甲骨文记载的商朝算起只有三千多年,但在局部地区,由于自然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地形、地貌已经发生了不少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发生在第二、第三阶梯内。

比较明显的有:

①湖泊的发育和消亡。

②水道和水系的变迁。流经东部平原地区的江河下游一般都发生过变化,其中黄河和海河水系的变迁尤其剧烈,决溢改道极其频繁。

③海陆变迁。从辽东湾到杭州湾之间不少沿岸地区都是最近二三千年间陆续成陆的,但也有一些陆地重新沦入大海。

④黄土高原的变迁。水土流失使原来的“塬”日渐缩小,地形破碎,生态条件越来越差。

⑤沙漠的变迁。沙漠面积扩大,吞没了一些绿洲和城市;也有一些沙漠后退了,重新得到开发。这些变化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往往产生重大的影响。

四、气候

中国的大部分领土处于北温带,有三个特点:

一是季风气候明显,主要表现为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二是大陆性气候强,表现为冬、夏两季平均温度与同纬度其他地区或国家有较大的差异。冬季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则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差较大。

三是气候类型多种多样。

中国的气候状况还是有一定的变化:

一、温度的变迁。五六千年来,我国气候的总趋势是由温暖转向凉爽。

二、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转干。

这两方面的变化所产生的复杂后果,对经济的开发、民族的迁移、人

口的增长、文化的传播,以至社会的治乱和王朝的兴衰都起着或大或小的作用。

第二节 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与影响

一、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当然也是人类的意识或精神的基础。因此,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所起的作用是具有一定的决定意义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了物质基础。

2、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包括人类)及其活动(包帮人类活动),都不可避免地有一个产生、发展以至消亡的过程。

3、在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

会减少,只能是各种形式的转化或传递,除非来自这一环境之外(例如其

他星球),或者离开这一环境。

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在此前提下利用

这一环境,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加速、延缓或制止物质的某些转化和能量的某些传递。

但是在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在具体的人和物上,地理环境一般只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不是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远没有达到极限,尽管这一极限是客观存在的。也就是说,尽管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的条件是有限度的,但只要人类还没有超越这一限度,就能够拥有相对无限的活动余地。

在起决定作用的同时,地理环境也给人类的发展保留着相对广泛的自由,因为:

第一,它并没有规定人类从生产到消亡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第二,它并没有确定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和传递的具体过程、方式和时间;

第三,人类只要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一环境,实现对自身有利的物质转化和能量传递。

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从来没有达到极限,今天离极限也还相当遥远。而且,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人们对地理环境的利用程度存在着相当悬殊的差异,利用的方式也迥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会如此丰富多采、干差万别,为什么在大致相同的地理环境中,在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人类的活动会出现如此不同结果的缘由所在。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的作用是不相同的。所以在人类的早期,即人类基本上还只能被动地适应现成的环境时,地理环境对人类各方面的活动几乎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人们开始能动地利用地理环境,因而地理环境对人类具体活动的决定作用就逐渐减弱。生产力越发达,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利用能力和程度就越大。但这一切都是以地理环境所提供的条件为前提的,并且是以不违背它的内在规律为限度的。

二、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1、为发展农业提供了适宜条件

在中国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建

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的,它们形成于农业区,也随着农业区的扩大而传播。大量汉族(华夏)人口不断从黄河流域迁往南方、西北、东北各地,文化上的优势和数量上的多数使这些移民最终成为迁入地区的主体人口,他们所传带的文化自然也成为迁入地的主体文化。在这一过程中,尽管传统文化也吸取了牧业民族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但由于农业生产的基础始终没有改变,这种吸收便都以能否适应农业文明的需要为前提。

2、保护、延续了中国文化发展的稳定性。

从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地位看,有利于中国文化延续的地理因素就更明显了。

中国大陆的这片农业区的面积和产量在东亚大陆一直遥遥领先,供养着数量最多的人口,因而很自然地成为东亚地区的中心所在,也是文明程度最高、文化最发达的地区。在西方文明传入之前,周围的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印度支那半岛和东南亚各地的农业文明在总体上落后于中国文化,当然不可能对它形成冲击和挑战。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具有相当大的军事实力,并多次以武力入主中原,但在文化上却是弱者,最根本的原因是其文化不适应农业地区。因此军事上的征服者毫无例外地成为文化上的被征服者,他们最终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中国文化。

中国和西方文明的中心不仅距离遥远,而且隔着高山、沙漠、草原、海洋等一系列地理障碍。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要越过这些地理障碍即使不是不可能,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因此在总体上却无法动摇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在西方殖民者进入亚洲以前,没有一次军事行动能够到达中国。

三、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国土辽阔,从最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会合处到最西的帕米尔高

原间约有5200公里,从最北的漠河以北的黑龙江江心到南海诸岛中的曾

母暗沙约有5500公里,历史上的疆域范围更大。所以,在中国内部形成

了各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地理特征,蕴藏的自然资源也丰富多采,各不相同。境内的一些主要山脉,如东西向的天山、阴山、燕山、昆仑山、秦岭、大剜山、南岭,南北向的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北东向的太行山、大兴安岭,北西向的阿尔泰山、祁连山以及弧形的喜马拉雅山等,主要的河流如长江、黄河、淮河、汉江、辽河等,往往成为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在衣食住行方面,中国各地历来就存在很大的差别,久而久之就形成各种不同的风俗习惯。农业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依赖,发展成重农轻商的安土重迁的观念。但生活在海滨的人民却把海洋视为生活的必需和财富的来源,不但把渔业、盐业作为主要产业,还致力于海上交通和与海外的联系。西域(今新疆和中亚地区)的一些绿州小国本身土地有限.又没有开发的余地,但却位于东西交通的必经之地,所以很早就以商业发达著称于世。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条件比农业民族更为严酷,只能以迁徙和战斗来对付自然环境和异族的压力。尽管他们早就接触到汉族文化,但在物质文明方面也没有全盘接受。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在儒家思想占居统治地位以后,不同的汉族地区在接受程度和表现形式方面也是有很大差异的,非汉族地区就更无一致可言。总之,强烈的地域特点使中国文化的多样性非常明显。

地理障碍对文化的传播有很大影响,也使中国的不同地区所受到的外来文化影响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如在穿越秦岭的道路没有开辟之前,四川盆地、云贵高原与中原地区的联系非常困难,很早就开通了与西南境外的联系。近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精美文物,就具有与中原同时期的器物不同的特点,很可能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由于与中原之间隔着崇山峻岭,早期或者根本没有陆路联系,或者交通极其艰险,所以海上交通发达,很早就开辟了通向沿海其他地区、近海岛屿及东南亚的航线。直到东汉初,岭南与中原的交通主要还是依靠绕道福建、浙江的海

路,所以中原文化的传播相当困难,越族文化依然占主要地位。

关于构建全县良好生态的调研报告

生态是一个地方生活现状及发展环境的反映,是风、政风、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其核心是员的作风问题。纵观我县生态环境,近年来通过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纪律规矩教育、“”教育等系列实践活动,作风主流持续向好,风清气正的生态基本形成。但一些共性问题仍客观存在,不可小觑。

一、明心见性,清醒认识生态存在的突出问题

以问题为导向,是改进作风最有效的方法,是构建良好生态的最佳途径。善于发现问题,清醒正视问题,才能有效解决问题。调查表明,当前影响我县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有以下五类。

一生活欠严肃。一些乡镇部门对的理论不学习、不研究、不领会,对民主议事的规定、规则执行不自觉、不认真部分乡镇部门组织生活、民主生活少之又少、有的甚至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利器钝化生锈,味不足、辣味不浓,使“一把手”权力得不到有效制衡和监督,其他班子成员得不到真正帮助少数地方部门“一把手”议事决策时“一孔出气、一鸟独鸣”,容不下不同发声,听不得半点意见,在重大决策上独断专行,唯我独尊个别员在行权用权上以权谋私,进行权权交易、权钱交易,大搞利益输送。如此种种,虽属少数个别,但却如滴墨入清水,混浊了地方的生态环境。

二纪律规矩欠刚性。一是还存在不讲个例。个别员不能与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对涉及的方针政策随意发表评论,口无遮拦,毫无顾忌,甚至对上级决策部署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二是还存在不守规矩怪圈。拉小山头,搞小圈子,致使“老乡圈”、“同学圈”、“玩乐圈”等各种利益“圈子”客观存在。三是还存在不要原则的操作。特别是在经济利益突出的项目建设、工程发包及重大资金使用上依然存在着不讲制度讲关系,不讲程序讲运作,不讲公平讲摆平的诸多不正常现象。这些不讲纪律、不讲规矩行为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嘈杂了生态环境。

三选人用人欠引导。受前些年生态诟病的影响,仍然存在“三信三不信”的选人用人怪论怪象。一是信潜规则不信明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平级调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的潜规则仍被一些信奉。同时,选人用人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腐败问题也助长了极少数”找捷径”、“攻偏门”的浮躁情绪。二是信“作秀”不信做事。为拉选票、积累升迁资本,极少部分仍然用“作秀代替做事”,耍花架子,搞门面盆景,沽名钓誉、虚报浮夸,误导考核,以至于产生了“谈匠不如搞匠”的思维误区。三是信资历不信能力。由于论资排辈的惯性影响,年轻滋生熬日子、混资历的消极思想,使得干事创业的锐气受挫,积极进取和开拓创新的精神不强。诸如此类,危害了选人用人的生态源头。

四作风建设欠持久。当前,部分员在作风建设上主要存在“九大问题”。即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坐而论道,自说自话欺上瞒下,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重权轻责,胡乱作为心浮气躁,虎头蛇尾慵懒散漫,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得过且过贪图享乐,挥霍浪费。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对上吹吹拍拍、曲意奉承,对下官气十足、颐指气使干事创业“玩空手道”、“练假把式”;宏观布局只顾眼前、不顾长远等等。虽进行了多轮整治,但时有回潮反弹,仍是影响生态的主要问题。

五履职尽责欠担当。少数遇事“难”字当头、“退”字当先,遇到矛盾和问题,上推下卸、左躲右闪,能推则推。有的八面玲珑、四处讨好,当“两面人、老好人”,把“不表态”当法宝,把“打哈哈”当护身符。有的在驻村包点上沉不下去,在督导检查上走马观花,在民主生活上只放礼花,在落实执行上敷衍塞责等。林林总总,一言蔽之,就是在履职尽责不够,担当精神欠佳,在营造良好生态环境中“关键少数”的表率引领作用发挥不够。

二、追本溯源,深入解析影响生态的主要原因

任何问题的形成都有其滋生的土壤,不追本溯源,就不能探因究理、正心固本。综合分析当前我县生态建设的总体状况,主要原因是“五个放松”。

一放松了生活的要求。内生活庸俗化、形式化是导致风、政风变质的重要因素。内生活不经常、不严肃,必然破坏员的免疫系统,削弱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必将导致学习浮于表面,民主生活流于形式,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难以施展,从而制约内民主的发展。如不提高警惕,严格要求,“批评与自我批评”将变成“表扬与自我表扬”,积极的思想斗争将变成自我赞颂和相互吹捧员,特别是“一把手”也会在“用人一句话”、“花钱一支笔”、“决策一言堂”的错误上渐行渐远,良好生态势必受到损害。

二放松了纪律规矩的尺度。讲纪律,重执行是员安身立命之本。放松纪律规矩的尺度,就必然导致员在思想上的“防腐性”和上的“免疫力”不强就必然使得员在政策规定执行上搞变通、打折扣,让小错误演变成大错误就必然滋长搞“下不为例、变通处理”的心理暗示,从而让员始终走不出“人情”、“关系”的怪圈。纪律松一寸,歪风长一尺。生态和自然生态一样,稍不注意,很容易受到污染,一旦放了纪律规矩的尺度,势必产生生态的恶化效应。

三放松了用人导向的宣传。用人导向决定用人质量,影响用人公信度。如果用人导向错误,就会模糊的努力方向,影响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影响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就会使“关系升迁论”、“作秀升迁论”、“资历升迁论”等错误思想在员的大脑中潜滋? 四放松了作风建设的力度。生态的核心是作风问题,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如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不持之以恒,时紧时松就会使歪风回潮反弹,敷衍扯皮的“推诿风”、萎靡不振的“庸懒风”、麻木不仁的“冷漠风”、华而不实的“漂浮风”、只说不做的“空谈风”。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以权谋私、“中梗阻”等各种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及“四风”问题就会伺机抬头。因此,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是构建良好生态的主要因素。 五放松了责任意识的强化。员,特别是在一个地方的生态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具有源头性、导向性、引领性作用。如放松了对责任担当意识的强化,委落实风廉政建设的主体责任就会大打折扣,纪委执行执纪监督问责也会软弱虚化。就会导致慢作为、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横生,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乱象横行,就无法形成求真务实谋发展、勇于担责抓工作的新常态。因此,员只有带头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把反腐倡廉工作抓实,把队伍作风建设抓好,才能真正构建海晏河清的生态。

三、多管齐下,努力构建海晏河清的良好生态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祛除顽疾非一日之功。要彻底根除“雾霾”,切断“污染源”,构建山清水秀的生态,须多管齐下,从五个方面着力。

一把牢思想开关“铸魂”。

一是强化理想信念,补精神之钙。净化生态,必须把思想引领摆在首位。因为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从近年来我县发生的腐败案件看,最根本的问题都是没有拧紧思想“总开关”,而最终坠入腐败深渊的。因此,我们应紧紧抓住思想建设这一根本,时刻为员清神醒脑不断强化性教育这一核心,砥砺锤炼员品格夯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基础,切实为员“充电、补钙”。进一步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自觉筑牢思想上的“防腐墙”,增强上的“免疫力”,从而营造思想意识范畴的良好生态。

二是严肃内生活,扬民主之风。要推动的组织生活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使“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双重组织生活、民主评议员等制度落在实处,确保组织生活起到“除尘”“过滤”作用,及时阻隔不良风气侵蚀。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制度和委议事规则及决策机制,有效防止民主、集中“一头重”,出现决策“一言堂”和各自为政的分散主义现象。要切实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既“真刀真枪”,“红脸出汗”,又出以公心,帮助同志内省改过、成长进步,从而为净化生态营造好的“气候”环境。

三是增强法治思维,净思想之源。净化生态,必须把加强法治建设作为根本点和着力点。时下,“逆淘汰”、“特权现象”、“地方保护”等生态中的一些“常见病”,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人治思维、专制思维、特权思维在作祟,是法治思维缺失的反映。我们要提教育引导员深刻理解和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学法、尊法、守法、护法,坚守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增强法治意识,营造法治氛围。做到依法办事、照章行事、按程序决策,以法治保障业已构建的良好生态安全。

二推进从严治“强基”。

一是施严教,固化纪律规矩铁观念。充分利用群众路线教育,纪律和规矩集中教育,“”教育及风廉政宣传教育月等活动载体,突出“八项规定”这个聚焦点,狠抓作风教育突出法纪学习这个关键点,狠抓警示教育突出入脑入心这个薄弱点,狠抓廉政文化渗透教育。以引学,考试促学,专家送学等多种形式使纪律规矩教育全覆盖。并通过严纪明规教育,让遵纪守规观念落地生根,使员坚守“底线”、不碰“红线”,自然而然练就过硬作风、养出浩然正气,形成良好生态。

二是立严规,构建常治常严新常态。坚持思想建和制度治紧密结合,将“严”字贯穿立规建制,常治常管始终,形成从严治管的长效机制。并结合县域实际,以惩防体系建设为总揽,以规范资源权、财经权、人事权“三大核心权力”运行为重点,进一步锁紧关键环节、堵住关键漏洞,把制度的笼子扎得更紧、更密、更牢。坚决维护相关规定、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强化执行力,始终坚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执行制度没有例外,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对那些罔顾制度、规定,顶风违纪的人,坚决查处,不搞“下不为例”,以严规严制促进生态进一步优化。

三是强严管,提高遵纪守规自觉性。员在守纪律、讲规矩上既要严于律己、管好自己,更要勇于担当、敢抓敢管,做到亲自抓、主动抓、严格抓、经常抓,不当“老好人”,勇于做“黑包公”。要切实履行“管好班子,带好队”的责任。要加强教育管理力度,做到早提醒、早纠正,及时“拉袖子、扯腿子” 真切的关心和保护员。同时,对出现问题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的严肃追究责任,真正发挥严抓严管的威力,促使员自觉遵纪守规,做良好生态的坚守者、维护者、建设者。

三匡正用人导向“立标”。

一是坚持标准不走样。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为标准,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择优录用,坚决重用那些重实干、肯奉献、形象好、政绩突出的,坚决不用那些不讲原则、不干实事、不愿担当的“老好人”。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不让买官卖官者得逞,更不让脚踏实地的好吃亏。切实匡正选人用人导向,树立风向标,营造良好的从政环境,从选任的源头,奠下良好生态基础。

二是严格程序不空转。严格执行《政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严肃任用程序,最大限度地压缩个人意志的影响和自由裁量空间。特别要把好动议提名、考察考核、程序步骤“三关,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遵守制度不违规,坚决防止“程序空转”。对拟提拔人选充分酝酿,集体讨论决定,坚决防止“决策一言堂,用人一句话”、表面走程序等问题。对考察,广泛听取意见,力求客观准确掌握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减少带病提拔、带病上岗的不良问题,严防生态“母体”携菌。

三是坚决查纠不手软。建立健全选人用人的问责制,倒逼各级组织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切实履行选人用人的把关责任。加强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监督,重点加强对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完善群众和社会舆论监督,努力营造公道正派、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坚决查纠拉票贿选、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违纪行为,不仅要处理当事人,而且要追究责任人,有效预防和治理选人用人不正之风,进一步营造选人用人的良好风气,加速生态优化步伐。

四狠抓作风反腐“除垢”。

一是致力防微杜渐,坚持不懈强化监督。健全监督管理信息,建立纪检、组织、信访、审计等部门对监督管理的信息共享平台,完善廉情档案,全面掌握情况。加强日常监管,注重抓早、抓小,经常性对员进行”体检”,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及时“咬耳朵”“扯袖子”,严防小毛病发展成大问题。增强监管合力,切实发挥短信举报平台作用,建立信访问题联合查办机制,健全和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切实筑牢生态的“防护网”。

二是致力弊绝风清,持久深入整治作风顽症。好作风是风清气正生态的标志,想要弊绝风清就必须深入持久地整治作风顽症。通过采取专项整治措施,扎实整治公车私用、违规宴请、带彩娱乐、纪律松弛、为官不为等作风顽症,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相关意见。通过跟踪督查,严厉查处办事效率低下、小鬼难缠、中梗阻等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通过改进方式,加大明察暗访力度,紧紧盯住“四风”问题的新动向,对那些披上“隐身衣”、躲进“青纱帐”的隐蔽性问题,深挖细查,使之无处遁形。以作风建设的持久性,维护稳固持久的良好生态。

三是致力正本清源,坚定不移惩治贪污腐败。腐败是对生态的最大污染。我们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做到有腐必惩、有贪必肃,抓早抓小、快查快结。既坚决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又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要坚决实行“一案双查”,倒逼“两个责任”落实,对发生重大腐败案件和严重违纪行为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严肃查处当事人,又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使“一案双查”制度在预防和惩治腐败中发挥更大效用。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强力治污除垢,净化生态。

五强化责任担当“正气”。

一是强化主体责任,扬敢于担当正气。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两个责任”的重大决定,及时出台关于加强风廉政建设落实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配套制度,明确责任清单。督促各级政主要与班子成员层层签订《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并就落实“两个责任”与所辖行政区和部门负责人的开展专题约谈,层层厘清责任,拧紧责任链条。同时,认真落实“一岗双责”等制度,强化对落实责任不到位,履职担当不力问题的追责问责,使员自觉深耕责任田,增强构建良好生态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

二是强化监督责任,扬服务为民正气。坚持从群众利益出发,有利于群众的就坚决支持,不利于群众的就坚决纠正。强化对惠农政策落实、公共资金使用、土地征拆等涉及民利问题的监督强化对群众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会保障以及食品安全等涉及民生方面的监督强化对办事效率低下,服务态度粗暴,吃拿卡要等影响民心问题的监督。切实扬服务为民正气,保障改善民生力度,保障公共投入比例,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提升和政府的公信力,使群同心共创良好生态。

三是强化示范引领,扬勤勉忠诚正气。员作为“关键少数”,在生态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要带头履职尽责,做责任担当的表率,还要做其他各方面的表率。要通过践行“”,坚持从严治吏,促使员带头严格廉洁自律,转变作风带头坚守原则,依纪依法办事带头坚守正道,弘扬勤勉忠诚正气。让员真正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优良的风促廉洁政风带朴实民风,自然形成河清海晏的良好生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