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考试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考试大纲

一、总体要求

《西方经济学》是理论和应用经济学科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学习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深入了解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既要熟悉和把握市场运行的基本特征,生产者和消费者均衡的基本原理,又要深入理解国民经济均衡的基本规则,以及政府运用财政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条件、方式和效果,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分析和解决现代经济问题奠定坚实的经济学基础。

本门课程的考试目的在于测试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工具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其是否具有初步应用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去分析、解决市场经济中有关问题的能力。

为了测试学员掌握经济学基本知识并加以应用能力,考试可能涉及到课程所包含的任何一部分内容。因此,我们希望全体学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解概念,把握体系。西方经济学课程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部分共17章,内容丰富,涵盖面宽。各章之间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在学习或复习时,必须通读教材,以课程讲解为基础,在全面理解的前提下掌握该课程的结构体系和主要内容,并重点记忆重要概念,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第二,突出重点,兼顾全面。本课程考试着重考察考生对西方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经济学知识理解程度,以及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基本能力。因此,在学习和复习过程中考生应在了解一般内容的同时,尽量突出重点,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把握重点章节,掌握重点内容。

第三,加强练习,重视课件。围绕课程大纲的要求,本课程的相应课件设计了各种形式的练习题,以便学员复习时使用。因此,完成课件所要求的综合练习、课程作业、例题分析、样卷等栏目是必需的。这些栏目中所涉及到的练习题都是围绕课程内容中一些重要问题来设计的,力求覆盖课程中考生应该掌握和理解的内容。

第四,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以各国市场经济的实践为背景,充分理解经济理论所涉及到的有关经济现象,并尝试利用课程中的基本方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

总之,通过对教材的系统学习,有效地使用课件,完成相关要求,学员一定会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考核方式和试卷结构

1、考核方式:闭卷;答题时间:120分钟;

2、试卷结构

三、各题型解题技巧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主要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程度。单选题的题干常以陈述句或问句提出解题依据、目标、要求和方法等。备选答案是4个,但正确的答案只有一个。其难点在于几个备选答案多是相似的,极易混淆。此类题的目的是测试考生分辨正确和错误的能力,检查考生对课程基本内容,特别是基本概念掌握的程度和准确性。单选题涉及到的课程内容较为宽泛,考生能否选择正确,关键在于对课程内容和基本概念的熟悉和掌握程度。

2.多项选择题

这种题型与上述单项选择题相似,其特点是,在给定的5个备选答案中,至少有2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选对的得分,少选、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多项选择题的难度大于单项选择题,难就难在备选答案中到底有几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稍有疏忽就会选择失误,回答错误。这种题型增加了选择的迷惑性,减少了考生猜题的可能性,能测试出考生的真正水平。为了提高选择正确答案的可能性,考生除了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例如采用排除法、比较法或推理法对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外,关键还在于全面、系统地学习课程内容,扎实地掌握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正确界定问题的界限,理解问题的实质。

3.名词解释题

此类题型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试卷中涉及到的名词概念通常在“课程讲解”和“概念解释”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通常,考试中的名词以该课程中有相当大的涵盖和解释能力的概念为主。答题时要求简明扼要,抓住概念的实质,尤其要特别注意“边际”、“递增”、“递减”等关键词,而且在完成明确定义之后要对概念涉及的内容给予简要的扩充但不要求展开论述,有些名词可能包括其构成要素及显著特征。如果有图形表述就会更加一目了然。

4.简答题

这类问题主要检查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原理掌握的程度。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一般出现在教材中阐述比较完整、层次比较清楚的问题上。因此,所提问题在“课程讲解”中大多有现成答案。在回答这一类问题时,要求思路清晰,条理分明,对该题所涉及的要点要叙述全面、完整、准确。同时对每个要点要给出简要的解释,不需要展开论述。

5.计算题

计算题主要检查学生对西方经济学原理的运用程度。问题主要涉及到对均衡条件的应用,同时会用到一些简单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工具。回答时要求考生写出答题步骤。在没有熟练地掌握该课程一些特定的符号之前,连同经济学名称及相关符号都表述在答题过程中是必要的。

6.论述题

论述题主要检查学生对宏微观经济学的重点理论、重点原理的掌握程度及其综合应用能力。这类问题主要有两类。第一种为深入阐述题。这类论述题要求通过对比分析,说明问题的实质,回答时,要求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问题的基本要点,要点要完整、全面,分析时要有条理、清楚。另一类为联系实际题。在回答时要求考生首先解释本题所涉及的中心概念,然后阐述理论要点,从而给出理论的全貌;其次,联系实际时,理论要点与现实要扣得准确、适当,要避免所涉及的理论与现实相脱节的现象;最后能根据要点联系实际得出小结。

以上仅就不同题型的特点和答题时应注意的问题作了适当的提示。其实,不管什么题型,解题的关键都是对课程基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再次提醒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必须通读教材,认真学习课件,掌握课程讲解、综合练习、课程作业、例题分析、样卷等栏目的内容。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课程重点内容要反复学习,并勤于思考,使得经济学理论和分析成为从事经济活动的工具。

四、考核知识点

1.考核要求目标解释:

1)识记是指回忆学过的知识材料的能力。这些知识包括具体事实、方法、过程、形式、结构、背景、基本概念、原则和理论等。

2)领会是指把握知识材料所包含的意义,并将它们内在化和系统化的能力。可以通过三种形式考察经领会了知识材料的意义:一是转换,即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其它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比如复述课文;二是解释,即对一项学习内容加以说明或概述,如说明化学元素周期表中各项内容的含义;三是推断,即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如在实验过程中推想可能出现的结果。

3)运用是指把抽象的概念、原理、方法和理论应用于新的特定情境的能力。

2.考核知识点介绍:

引言

一、西方经济学的涵义

识记:西方经济学研究涉及到的范围。

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由来和演变

1、识记: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现代主流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济学家。

2、领会:西方经济学演变的主要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三、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

领会: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用途。

第一章绪论

一、稀缺性与选择

1、识记:稀缺性;生产资源;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生产可能性曲线;机会成本;

2、领会:资源的稀缺性与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生产可能性曲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的关系;选择与机会成本之间的联系。

3、应用: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之间的关系。

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识记: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使用效率的含义。

2、领会: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利用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资源使用的效率和资源总量的变动。

三、经济制度与资源配置

1、识记:自由放任;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混合经济制度。

2、领会: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的特征;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的特征;混合经济制度如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

3、应用:混合经济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

四、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1、识记: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2、领会: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供求分析概述

一、微观经济学概览

1、识记:消费者;厂商;产品市场;要素市场;简单经济系统的构成;微观经济学包含的主要内容。

2、领会:消费者、厂商及其与市场之间的联系;微观经济学主要内容之间的联系。

二、需求

1、识记:需求的含义;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需求规律;

2、领会: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之间联系与区别;用需求曲线表示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对需求规律的直观解释。

3、应用:分析影响需求的因素对需求产生的影响;举例说明需求规律的特例;通过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求解市场需求曲线。

三、供给

1、识记:供给;供给表、供给曲线和供给函数;供给规律。

2、领会: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含义;用供给曲线表示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3、应用:分析影响供给的因素;举例说明需求规律的特例;通过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求解市场供给曲线。

四、市场均衡

1、识记:均衡;市场均衡、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供求规律。

2、领会:需求和供给相互作用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过程。

3、应用:分析需求和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五、弹性理论

1、识记:需求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

2、领会: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对商品进行分类;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与低档品以及正常品中的奢侈品和非奢侈品之间的关系;交叉弹性系数与两种商品的替代和互补关系;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3、应用: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供求分析的简单应用

1、识记: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2、领会:支持价格的后果;限制价格的后果;

3、应用:领用供求均衡计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利用供求分析说明消费税的税收负担问题;需求弹性与厂商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基数效用论

1、识记:总效用;边际效用;消费者均衡。

2、领会:总效用与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均衡条件。

3、应用:利用基数效用论推导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曲线,并说明需求规律。

二、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1、识记:无差异曲线;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2、领会: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及其图形表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与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三、消费者的预算约束线

1、识记:预算约束线。

2、领会:预算约束线的图形表示;预算约束线变动的原因与结果。

四、消费者均衡

1、识记:收入—消费扩展线;价格—消费扩展线。

2、领会: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说明收入—消费扩展曲线;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说明价格—消费扩展线。

3、应用: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说明消费者均衡;画图说明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消费者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第四章生产理论

一、厂商及其经营目标

1、识记:厂商的主要法定形式;厂商的利润最大化目标。

2、领会:厂商的目标;厂商的利润、收益和成本之间的关系。

二、生产函数

1、识记:生产函数;短期;长期;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2、领会:生产函数的含义;短期和长期的概念区分;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经济含义。

三、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识记: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2、领会: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边际产量曲线与总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

3、应用:单一可变要素合理投入区的确定;在合理投入区中,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特征。

四、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1、识记: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的特征;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2、领会: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原因;边际技术替代率与等产量曲线的斜率。

3、应用:等产量曲线的特征及其经济含义;举例说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五、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1、识记:等成本方程;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条件;(3)生产扩展曲线。

2、领会:等成本线变动的原因和结果;生产要素最优组合的含义;生产要素最优组合条件的经济含义;厂商利润最大化与生产要素最优组合之间的关系。

3、应用:利用等成本方程和等产量曲线确定生产要素最优组合。

第五章厂商的成本与收益

一、成本概念

1、识记: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显性成本;隐性成本;会计利润;经济利润。

2、领会: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之间的区别;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的区分。

3、应用:举例说明机会成本在经营决策中的应用。

二、短期成本曲线

1、识记:短期总成本;不变成本;可变成本;平均成本;平均不变成本;平均可变成本的定义;边际成本。

2、领会:短期总成本、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平均成本与平均不变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与总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

3、应用:短期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与短期产量变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利用边际成本曲线说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形状。

三、长期成本曲线

1、识记: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规模经济;规模不经济;规模收益递增;规模收益不变;规模收益递减。

2、领会:长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特征;规模经济状况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之间的关系。

3、应用:长期总成本曲线的推导过程;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推导;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导致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的原因。

四、厂商收益与利润最大化原则

1、识记:总收益;平均收益;边际收益;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

2、领会:价格不变条件下,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厂商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时,厂商的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条件

3、应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在决策中的应用。

第六章市场理论

一、完全竞争市场

1、识记: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基本特征;厂商均衡;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停止营业点;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经济效率。

2、领会:完全竞争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关闭点的确定;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市场的短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调整过程。

3、应用: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的推导;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举例说明成本不变行业、成本递增行业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完全竞争厂商效率的评价。

二、垄断市场

1、识记:垄断市场的基本特征;

2、领会:行业中出现垄断的原因;垄断厂商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曲线及其相互关系。

3、应用:垄断厂商的短期和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分析。

三、垄断竞争市场

1、识记:垄断竞争市场的基本特征;产品差异;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条件;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

2、领会: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及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3、应用: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调整及其长期均衡;垄断竞争市场与完全竞争市场经济效率的比较分析。

四、寡头垄断市场

1、识记:寡头市场的基本特征;卡特尔。

2、领会:古诺模型;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卡特尔模型;寡头市场的效率。

3、应用:运用古诺模型描述经济现象;运用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描述经济现象;举例说明卡特尔形成的经济动机及其不稳定的原因。

第七章要素市场理论

一、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1、识记:引致需求;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原则;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2、领会: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利润最大化条件。

3、应用: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需求曲线;完全竞争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二、劳动的供给决策

1、识记:劳动的供给曲线;均衡工资率。

2、领会: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原因;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

3、应用:利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推导劳动的供给曲线;利用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说明均衡工资率的决定。

三、资本的供给和利息率的决定

1、识记:资本;利息率;均衡利息率。

2、领会:资本的特点;资本的需求曲线;资本的供给曲线。

3、应用:利用资本的供求均衡分析均衡利息率的决定。

四、土地的供给和地租率的决定

1、识记:地租率;租金;准租金。

2、领会:土地的需求曲线;土地的供给曲线;地租率取决于土地上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价格;用图形说明准租金的含义。

3、应用:土地的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均衡的地租率;具有垂直供给曲线的要素价格决定因素。

第八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一、一般均衡理论基本思想

1、识记:局部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价格;瓦尔拉斯定律。

2、领会: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一般均衡存在性。

二、经济效率和帕累托最优标准

1、识记:帕累托最优状态;帕累托增进;埃奇沃斯框图;产品转换曲线;产品转换率。

2、领会: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生产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生产与交换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的条件;产品转换曲线的特征及其含义。

3、应用:运用埃奇沃斯框图说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

三、完全竞争市场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

1、识记:“看不见的手”原理的含义。

2、领会:“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条件。

3、应用:论证完全竞争市场的一般均衡状态符合帕累托最优标准。

第九章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一、垄断

1、识记:行业的重新组合;反垄断法;价格管制;价格和数量管制;自然垄断。

2、领会:垄断所造成的社会成本;政府管制价格的确定;自然垄断行业的价格和数量管制。

3、应用:对垄断采取的经济政策。

二、公共物品的特性

1、识记:公共物品;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免费乘车者”问题。

2、领会: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需求曲线。

3、应用:公共物品何以造成市场失灵;公共物品最优供给量的确定。

三、外部经济影响

1、识记:外部经济影响或外在性;正向外部影响;负向外部影响;私人成本;社会成本;科斯定理。

2、领会:外部经济影响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科斯定理对解决外部影响的意义。

3、应用:矫正外部经济影响的政策。

第十章国民收入核算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识记:宏观经济学。

2、领会: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1、识记: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个人可支配的收入;名义GDP;实际GDP;两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四部门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2、领会:国民收入核算的支出方法和收入方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的收入这五个收入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三、价格总水平

1、识记:GDP折算指数;消费价格指数;名义变量;实际变量。

2、领会:价格总水平的测算。

四、国民收入核算与总需求和总供给分析

1、识记:总需求曲线;总供给曲线。

2、领会:总需求或总支出的构成因素;总供给或总收入的构成因素。

3、应用: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与均衡条件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投资与储蓄相等是两部门经济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均衡条件。

第十一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1、识记:消费函数;消费曲线;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线性消费函数;自主消费;引致消费;储蓄函数;储蓄曲线;平均储蓄倾向;边际储蓄倾向;线性储蓄函数。

2、领会: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

3、应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及其影响。

二、投资函数

1、识记:资本的边际效率;贴现;贴现率;投资;重置投资;净投资;投资函数;投资曲线;自主投资;引致投资。

2、领会:影响资本的边际效率的因素。

3、应用:分析影响投资的因素。

三、均衡国民收入决定

1、识记:两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三部门经济产品市场均衡的条件。

2、领会:在两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在两部门经济中,投资等于储蓄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在三部门经济中,总支出等于总收入决定均衡国民收入的过程。

3、应用:在三部门经济中,均衡国民收入变动的原因及其政策含义。

四、乘数理论

1、识记:投资乘数;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2、领会:投资乘数定理;政府购买乘数定理;税收乘数定理;平衡预算乘数定理。

3、应用:投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以及投资乘数定理成立的条件。

七、IS曲线

1、识记:IS曲线;IS曲线的代数方程。

2、领会:两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及其特征;三部门经济的IS曲线的推导过程。

3、应用:利用IS曲线说明产品市场的均衡调整过程;IS曲线的移动及其政策含义。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与利息率

一、利息率的决定

1、识记:货币的需求或流动偏好;货币的交易需求;货币的预防或谨慎需求;货币的投机需求;流动偏好陷阱;货币供给;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

2、领会:引起货币需求的三种动机;货币的供给曲线。

3、应用:货币需求函数的决定及其货币需求曲线的变动;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的相互作用决定均衡利息率;货币的需求或供给变动对均衡利息率的影响;流动偏好陷阱对市场均衡利息率决定的影响。

二、货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1、识记:LM曲线;LM曲线的代数方程。

2、领会:LM曲线的推导过程;利用LM曲线说明货币市场的均衡调整过程。

3、应用: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变动对LM曲线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

三、产品、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分析

1、识记:IS-LM模型;IS-LM模型的公式;产品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条件。

2、领会:产品和货币同时处于均衡的调整过程。

3、应用:IS曲线和LM曲线变动对均衡收入和均衡利息率的影响及其政策含义。

四、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

1、识记:凯恩斯三大心理规律。

2、领会:总需求决定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3、应用:凯恩斯理论利用三大心理规律对萧条作出的解释以及政策对策。

第十三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宏观经济政策概述

1、识记:宏观经济政策的四大目标;充分就业;价格水平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失业率;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萧条区域、古典区域和中间区域。

2、领会:各种经济政策目标。

3、应用: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及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二、财政政策

1、识记: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预算;公债;财政制度自动稳定器;财政政策;相机抉择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财政政策;政策滞后;挤出效应。

2、领会:西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制度;政府财政收支政策手段。

3、应用: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作用;财政政策运用及其制约因素分析。

三、货币政策

1、识记: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能;商业银行;法定准备率;再贴现;货币政策;相机抉择货币政策;存款创造乘数;公开市场业务。

2、领会:法定准备金制度;再贴现制度;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监管;货币政策的三大手段;存款创造乘数;货币政策的其他手段:道义劝说、严格或放宽信贷条件和贴现配额。

3、应用:货币政策的运用及其局限性。

第十四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分析

一、总需求曲线

1、识记:总需求曲线;总需求函数。

2、领会: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导致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及其对总需求的影响。

3、应用:通过总支出与总供给均衡的45°线分析说明总需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变动的原因及其政策含义。

二、总供给曲线

1、识记:总供给曲线;总供给函数;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短期总供给曲线。长期总供给曲线。

2、领会:短期供给曲线的特征。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特征;导致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原因。

三、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

1、识记:总需求与总供给均衡;滞涨。

2、领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决定均衡收入和价格总水平;短期内,总需求变动对均衡收入和价格总水平的影响。长期内,总需求变动对均衡收入和价格总水平的影响。

3、应用:总需求曲线与短期及长期总供给曲线的均衡分析;短期和长期总供给曲线同时使用的政策含义。

第十五章通货膨胀理论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及其影响

1、识记:通货膨胀率;温和通货膨胀、奔腾通货膨胀和超级通货膨胀;平衡和不平衡通货膨胀;未预料到的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收入财富分配效应;通货膨胀的产量和就业效应。

2、领会: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收入和财富分配产生的影响;通货膨胀对就业和产量产生的影响。

3、应用:通货膨胀的利与弊。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1、识记: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进口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惯性;预期。

2、领会:造成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具体原因;造成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3、应用: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过程;成本推进通货膨胀的过程;需求拉动和成本推进相互作用推动通货膨胀过程。

三、价格调整曲线

1、识记:价格调整曲线或菲利普斯曲线;简化的价格调整方程的公式。

2、领会:价格调整曲线的政策含义;价格调整方程表示的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3、应用: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出现交替关系的原因。

四、逆转通货膨胀的政策

1、识记:逆转通货膨胀的“冷火鸡”方案;逆转通货膨胀的渐近主义方案;收入政策;价格和工资管制;收入指数化;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政策。

2、领会:通过制造衰退逆转通货膨胀;收入政策的手段。

3、应用:举例说明通过制造衰退逆转通货膨胀的过程;综合分析通货膨胀成因及其对策。

第十六章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

1、识记: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率。

2、领会:理解经济增长需要注意的问题;经济增长率的分解公式。

3、应用:分析导致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及其政策;用余值法测算生产率提高对产出增长的贡献。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

1、识记:哈罗德—多马模型的主要假定条件;储蓄率;资本—产出比的定义;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实际增长率和有保证的增长率。

2、领会:哈罗德—多马模型稳定增长的条件。

3、应用:哈罗德—多马模型对经济增长的解释。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

1、识记: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主要假定条件;资本广化;资本深化。

2、领会: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及其含义。

3、应用:分析说明新古典增长模型稳定增长的条件;新古典增长模型对不发达经济的意义。

四、有关经济增长的意义

领会: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利益与成本。

---------------------------------------------------------------------

复习提示:

1.必须通读教材,尽量通看课件;

2. 特提醒注意课程BBS上的导学材料、章练习题目、同学提问、教师解答、教师发布复习和考试指导;

3.课件中带*号章节为选学内容,考试不涉及;

4.经常到课程BBS上查看同学或者教师发的有关考试复习的材料或者提问的帖子;(主页→ 教学辅导→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 学习交流→ 帖子列表)

5.参加考前语音答疑,或者收看答疑记录。(主页→ 值机答疑→进入答疑→西方经济学)

2016年福建省专升本管理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2016年福建省专升本考试管理类专业基础课考试大纲 第一部份管理学基础考试大纲(150 分) 一、考试要求 ?能准确地了解管理思想发展史中的重要时间、主要学派、重要人物及其主要贡献 ?能比较准确地理解管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能系统地了解管理学中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各项管理职能的基本内容和原则 ?能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管理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原则,分析、解决管理实际问题,对管理的基本工作能进行综合归纳 ?熟练运用管理学中的各种分类方法和工具,掌握计划、决策、领导、控制中的常用方法 二、考试内容 ?管理与管理学 掌握:管理的定义、性质及管理的职能 ?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认识:主要管理理论形成的时间、研究重点、特点以及相关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贡献 理解: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学派的主要思想和代表人物 掌握: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决策 理解:决策的基本特征与基本要素 掌握:决策的基本概念;决策的分类;决策的过程;集体决策方法 应用: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计划 认识:计划组织实施的方法 理解:计划的概念、性质、作用与类型 掌握:计划的编制过程;目标管理的过程; ?组织 理解:组织、组织设计的含义;组织结构的特性;组织设计的任务原则 掌握: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形式及其优缺点;组织的层级化与管理幅度 应用:应用组织理论分析问题 ?人力资源管理 理解:人力资源计划的任务 掌握:人员配备的原则;绩效评估的含义、程序与方法 ?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认识:组织变革的一般规律 理解:组织变革的动因;组织变革的阻力及其管理 掌握:组织变革的含义;组织变革的内容;组织变革的类型与目标;组织文化的概念及其主要特征;组织文化的内容与功能 ?领导

内科学复习题

内科学复习题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内科学复习题 17临床专升本 一、选择题 1.对嗜铬细胞瘤的诊断有较大意义的是以下哪项检查 ( A ) A、尿17-羟皮质类固醇测定 B、血钾测定 C、腹膜后充气造影 D、尿24h VMA测定 E、基础代谢率测定 2.高血压伴有低血钾首先考虑 ( C ) A、皮质醇增多症 B、嗜铬细胞瘤 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D、继发性慢性肾炎的高血压 E、肾动脉狭窄 3.心脏骤停早期诊断的最佳指标为 ( D ) A、瞳孔明显散大 B、测不到血压 C、呼吸停止 D、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 E、昏迷 4.隐匿性冠心病诊断依据之一是 ( A ) A、心电图有缺血型ST-T改变 B、血脂升高 C、有吸烟史 D、有家族史 E、年龄大于40岁 5.男,68岁,胸痛持续8小时,诊断为急性前间隔心肌梗死。病理性Q波等心电图特征性改变见于哪一组导联 (A ) A、V、V、V B、V、V、V C、I、aVL、V、V D、V~V E、Ⅱ、Ⅲ、aVF 6.目前认为对冠心病猝死有预防价值的药物为 ( D ) A、利多卡因 B、阿司匹林 C、乙胺碘呋酮 D、美托洛尔 E、维拉帕米 7.溶栓后出现的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下列哪种指标判断冠脉是否再通最敏感 ( A ) A、加速性室性自主心率

B、室性心动过速 C、室性早搏 D、房室传导阻滞 E、心室纤颤 8.胰腺癌常见的首发症状是 (B ) A、腹泻 B、腹痛 C、黄疸 D、消瘦 E、纳差 9.不符合急性胰腺炎的实验室检查的是 ( C ) A、血中正铁血白蛋白阳性 B、暂时性高胆红素血症 C、常见血糖减低 D、AKP、SGPT亦可增高 E、可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10.女性32岁,因上腹痛10小时,伴发热,呕吐急诊,查血清淀粉酶1000u(Somogyi),诊断为急性胰腺炎收入病房,其最基本的治疗方案是 ( B ) A、肾上腺皮质激素 B、禁食补液 C、抗生素 D、抑肽酶 E、胰岛素 11.急性胰腺炎时出现下列哪项常为预后不良的征兆 ( D ) A、血清血蛋白<40g/L B、甘油三脂升高 C、动脉血氧分压80mmHg D、血钙<1.75mmol/L E、脂肪酶升高 12.男,28岁,阵发性心慌3年,每次心慌突然发生,持续半小时至3小时不等。本次发作时心律齐,200次/分;心电图QRS波形态正常,P波不能明确查见。诊断为 ( D ) A、心房颤动 B、窦性心动过速 C、心房扑动 D、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13.单纯左心功能不全不会出现下列哪项表现 ( E ) A、劳力性呼吸困难 B、咳嗽、咳痰 C、咳粉红色泡沫痰 D、疲乏、无力 E、下肢水肿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2020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2020年中医医师考试大纲-《内科学》 第一单元呼吸系统疾病 细目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 6.治疗 细目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要点: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细目三:支气管哮喘

要点: 1.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四:肺炎 要点: 1.概述 (1)概念 (2)分类 2.肺炎链球菌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 3.肺炎支原体肺炎 (1)病因与发病机制 (2)临床表现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4)诊断与鉴别诊断 (5)治疗 细目五:原发性支气管肺癌要点: 1.病因 2.病理与分类 3.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5.诊断与鉴别诊断 6.治疗原则 细目三:急性心力衰竭 要点: 1.临床表现 2.诊断与鉴别诊断 3.治疗 细目四:心律失常 要点: 1.分类 2.发生机制

3.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细目五:快速性心律失常要点: 1.过早搏动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2.阵发性心动过速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3.心房颤动 (1)病因 (2)临床表现 (3)心电图诊断 (4)治疗 细目六:缓慢性心律失常要点: 房室传导阻滞

【工程考试类】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精编

(建筑工程考试)《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I.考试性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招生考试是由专科毕业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的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本科插班生考试应有较高的信度、效率、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内容 壹、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能运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进行案例分析,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 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理解”、“应用”二个层次,具体含义是: 理解:能正确认识和表述有关的概念、知识的含义,且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和联系。 应用:于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分析和掌握有关的原理问题和实际问题。 第1章项目管理概论 壹、考核知识点 1.项目概念 2.项目利益关联者 3.项目管理 4.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框架 5.项目管理的发展和我国项目管理的改革 二、考核要求

(壹)理解 1.项目的概念 2.项目管理的概念、项目管理内容 3.项目利益关联人及其作用 4.现代项目管理知识体系 5.我国项目管理发展以及最新研究动态。 第2章项目管理组织壹、考核知识点 1.项目管理组织概念 2.项目管理组织的类型及其优缺点 3.项目组织的选择 二、考核要求 (壹)理解 1.项目管理组织概念 2.项目组织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 第3章项目经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壹、考核知识点 1.项目经理 2.项目团队 3.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二、考核要求 (壹)理解

专升本考试大纲

浙江理工大学工商管理专业“3+2”专升本考试大纲 《管理学》考试大纲 一、内容提要和要求 第一章管理概论 1、组织与管理的定义。理解组织与管理的涵义,理解管理的研究对象:管理主体——管理者的基本特征,以及管理客体——管理对象及环境的特征。 2、管理的学科分类、特点、性质和基本原理。理解管理学的特点和性质;深刻理解管理的基本原理。 3、管理的基本职能。熟悉管理的基本职能,并能对组织进行管理职能分析。 4、管理机制和管理基本方法。认识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能对各种管理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 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 1、古典管理理论。深入理解泰罗科学管理的要点及其贡献;理解法约尔管理过程理论以其要点;韦伯的科层组织理论。 2、行为科学理论。深入理解梅实的人际关系学说与霍桑试验及其结论。 3、管理理论丛林。理解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流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和管理科学学派。 4、管理科学发展的新趋势。理解西方管理思想中对人的认识的发展变化,理解管理科学研究的内容的发展变化。 第三章管理的计划职能 1、计划工作。理解计划工作的含义,计划工作的类型及步骤;掌握计划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掌握计划工作的方法和技术。 2、战略性计划管理。理解管理目标的性质,远景与使命的含义;掌握战略性环境分析的要点,及战略选择的基本概念;深入理解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各种新型的企业资源计划方法。 3、决策理论。深入理解决策的概念,掌握决策的类型、决策的原则、决策的程序;掌握常用的定性和定量决策分析方法。 4、预测理论。理解预测的概念,熟悉经济预测的种类,掌握一般的预测方法。

内科学期末模拟试题及标准答案

模拟试题六 一、A型题(1~50题,每题1分,共40分) 1.诊断肺结核的主要依据是: A.低热、盗汗、咳嗽 B.血沉增快 C.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D.痰中找到结核菌 E.体重减轻 2.对于急性肾盂肾炎选择抗菌药物最有指导意义的是: A.尿路刺激征的轻重 B.热度的高低 C.尿中白细胞的多少 D.外周血白细胞增高程度E.尿沉渣涂片细菌革兰染色 3.引起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胃炎B.胃癌C.消化性溃疡 D.肝硬化门脉高压E.胃血管瘤 4.尿毒症患者出现贫血的主要原因是: A.红细胞寿命缩短B.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C.毒素抑制骨髓造血 D.肠道溃疡出血使血液丢失 E.营养不足,缺铁、低蛋白 5.关于慢性肾炎,不正确的是选项: A.仅少数由急性肾炎直接迁延而来 B.部分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C.并发感染可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且剂量要足 D.低蛋白血症时如无氮质血症可不限制蛋白摄人量 E.凡有1年以上蛋白尿、浮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者应考虑本病 6.肾病综合征使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最佳的是: A.微小病变型肾病B.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C.膜性肾病 D.膜增生性肾炎E.急性肾炎 7. 男,58岁。反复咳嗽、咯白粘痰、喘息6年,冬季加重,1周前上述症状再发,经治疗无效住院。检查:胸廓对称, 两肺可闻及干、湿罗音。X线示:两肺纹理增粗。其可能的诊断为: A.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B.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迁延期 C.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D.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迁延期 E.慢性单纯型支气管炎缓解期 8. 下列哪一项不是流脑的诊断条件: A.皮肤粘膜有瘀点、瘀斑B.脑膜刺激征阳性C.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 D.细菌学或免疫学检查阳性E.脑脊液检查糖及氯化物显著增高 9. 肺结核化学药物治疗中,判断疗效最主要的指标是: A.病灶吸收好转B.痰结核菌持续三个月转阴C.血沉恢复正常 D.空洞闭合E.体温恢复正常、体重增加 1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 A.平喘B.祛痰C.控制感染D.镇咳E.免疫治疗 11. 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用尿激酶治疗的目的在于: A.调节离子代谢B.营养心肌C.溶解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 D.溶解冠状动脉内的血栓E.改善心肌微循环 12.男,26岁。间断右上腹部疼痛半年。半年来反复右上腹疼痛,饭前明显,进食可减轻,有夜间痛,并有反酸、嗳气。 体检:腹部软,右上腹轻度压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触及。诊断为: A.慢性胃炎B.慢性胆囊炎C.胃溃疡D.慢性胰腺炎E.十二指肠溃疡 13.以下哪项是消化性溃疡合并穿孔的肯定性诊断依据: A.腹部疼痛突然加重B.发热C.腹部有压痛、反跳痛、板状腹 D.肝浊音界缩小E.X线透视见右膈下新月状游离气体 14. 根除Hp的标准治疗方案是: A.氢氧化铝+甲硝唑+四环素B.胶体次枸橼酸铋+阿莫西林+四环素 C.法莫替丁+甲硝唑+四环素D.硫糖铝+ 甲硝挫+克拉霉素 E.奥美拉唑+替硝唑+克拉霉素 15. 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A.肥达反应阳性B.血白细胞减少C.血培养阳性 D.高热、中毒症状E.肝脾肿大、肠出血 16. 男,15岁。消瘦,HbA1c l2.8%,C肽释放呈低平曲线,GAD—Ab阳性。治疗除饮食控制外首选的是: A.继续观察B.格列本脲C.二甲双胍D瑞格列奈E.胰岛素 17. 女,35岁。有糖尿病家族史,空腹血糖6.8mmol/L。为确诊糖尿病,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重复测空腹血糖B.测餐后2小时血糖C.多次测任意血糖 D.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E.糖化血红蛋白

303内科学考试大纲

303内科学考试大纲 基础知识 单元细目要点要求 一、常见症状与体征1.发热(1)常见原因:感染性、非感染性 (2)发生机制 (3)临床表现:发热的分度、过程与特 点、热型、临床意义 (4)诊断方法与步骤:伴随症状与体征、 实验室检查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2.咳嗽与咯痰(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 (3)伴随症状 了解 掌握 掌握3.咯血(1)概念 (2)病因 (3)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 掌握 4.紫绀(1)概念 (2)发生机制 (3)分类与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 熟悉 5.胸痛(1)常见病因 (2)发生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步骤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6.呼吸困难(1)常见病因 (2)临床表现与发生机制 (3)诊断步骤 掌握7.水肿(1)常见病因 (2)发生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8.恶心、呕吐(1)发生机制 (2)常见病因与临床特点 (3)伴随症状和意义 熟悉 掌握 掌握9.腹痛(1)常见病因 (2)发生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方法、步骤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10.腹泻(1)常见病因 (2)发生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方法、步骤 掌握 熟悉 掌握 掌握

11.呕血(1)常见出血病因及部位 (2)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 表现 (3)伴随症状、体征和临床意义 (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与非食管静脉曲 张破裂出血的区别 (5)出血量与活动性判断 掌握 12.便血(1)病因 (2)不同出血量的病理生理改变 (3)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和意义 掌握 13.黄疸(1)正常胆红素代谢 (2)黄疸分类 (3)黄疸鉴别诊断 (4)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肝功能、免疫 学检查、血液学检查、超声、X线、核 素等治疗性试验熟悉掌握掌握掌握 14.腹水(1)常见病因 (2)发生机制 (3)诊断方法、步骤 (4)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掌握熟悉掌握掌握 15.肝肿大(1)概念 (2)常见病因、机制 (3)诊断方法 (4)常见疾病的鉴别诊断 掌握 16.淋巴结肿大(1)正常淋巴结 (2)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常见原因 (3)浅表淋巴结的触诊方法与顺序 (4)肿大淋巴结的触诊内容 (5)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熟悉掌握掌握掌握掌握 17.紫癜(1)概念 (2)引起紫癜的常见原因 (3)紫癜的临床特点,与出血性皮疹的 鉴别 (4)紫癜的临床表现 掌握 18.脾肿大(1)正常脾脏的体表投影位置 (2)引起脾肿大的常见原因 (3)体格检查时脾肿大的测量方法及临 床常用脾肿大分度标准熟悉熟悉掌握 19.尿量异常(1)多尿、少尿、无尿的定义及临床意 义 (2)夜尿增多的定义及临床意义 掌握

2017专升本考试大纲

2017专升本考试大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 一、考试科目、考试时间与分值、考试题型 本专业专升本入学考试科目为《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二、考试参考教材 《人力资源管理》科目考试参考教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董克用、李超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三、考试要求及内容 第一章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识记:人力资源的含义,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 (2)领会:人力资源的性质,人力资源的功能 (3)应用: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 (1)识记:四种人性假设理论 (2)领会: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3)应用:人力资源管理的环境 第三章职位分析与胜任素质模型 (1)识记:职位分析的含义,胜任素质的定义 (2)领会:职位分析的步骤 (3)应用:职位分析的方法,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第四章人力资源规划 (1)识记: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与分类 (2)领会: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3)应用:人力资源供需的平衡 第五章员工招聘 (1)识记:招聘的含义,员工甄选的含义 (2)领会:影响招聘活动的因素,内部招募的渠道与方法,外部招募的渠道与方法(3)应用:招聘工作的程序,员工甄选程序与工具 第六章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1)识记:职业生涯的含义,职业生涯管理的含义,职业生涯规划的含义 (2)领会:职业选择理论,职业发展阶段理论 (3)应用: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分阶段的职业生涯管理 第七章培训与开发 (1)识记:培训与开发的含义 (2)领会:培训与开发的主要方法 (3)应用: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八章绩效管理 (1)识记:绩效的含义,绩效管理的含义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福建农林大学成人教育(函授)学位课程 《工程项目管理》考试大纲 一、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课程性质与考核目的 《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项目管理的原理在我国被现代社会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工程建设领域,对项目管理的运用和研究相对更早、更深入。而且随着社会、科技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管理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重视。《工程项目管理》课程为学生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统一考试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检验考生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使其学会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中的一般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指定教材 王雪青、杨秋波主编的《工程项目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3月版。 (三)复习方法 考生必须根据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指定的教材,尽可能较全面、系统、完整地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专业教师应在考生系统学习的基础上,对重点和难点章节进行有针对性地分析、辅导。 (四)内容分类 从考试的基本目的和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本大纲将各章节内容划分为重点把握、基本领会、一般了解和不作要求四个层次。考核内容一般不超出本大纲所列的基本范围。 1、重点把握:能熟练掌握本课程中有关概念、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含义,并能正确地识记和表述。 2、基本领会:初步熟悉本课程的有关概念、原理和方法间的区别和联系,基本掌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一般操作技能。考核目标的重要程度仅次于重点把握。 3、一般了解:内容作一般性了解,起系统性学习作用。

专升本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0年专升本考试管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1.? 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形式的基础是 A.个人崇拜式权威? B.理想性一合法权威C.传统式权威? D.个人情感 2.预算也被称为 ??? A..规划B.规则C.数字化的计划D.方案3.控制标准是时间的函数,这种控制类型属于 A.程序控制B.跟踪控制C.自适应控制D.最佳控制 4.组织文化的核心是 A.组织形象设计B.组织制度的完善C.组织的价值观D.管理机制 5.持久有形\可以核实的沟通方式是 A.口头方式B.书面方式 C.非语言方式D.电子媒介方式 6.组织中的每一个人只能服从一个上级的指挥,这是法约尔提出的A.分工原则B.集权与分权原则

C.统一指挥原则D.统一领导原则 7.根据计划的明确性,可以将计划分为 A.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B.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程序性计划和百程序性计划 8.矩阵型组织结构的主要缺点是 A.易产生遂道视野B.双重领导,权贵不一致 C.部门间协调难D.易产生本位主义 9.能够防止"彼得现象"的产生的管理人员的培训方法是 A.设置代理职务B.设立助理职务C.工作轮换D.工作丰富化 10.俄亥俄州立大学对领导方式的研究发现,更能使下属达到高绩效和高满意度的领导方式是 A.低关怀__低定规B.高关怀__低定规 C.低关怀__高定规D.高关怀__高定规 11.某人渴望结成紧密的人个关系、回避冲突以及建立亲切的友谊,这是 A.成就的需要B.依附的需要C.权力的需要D.安全的权力 12.责任、权力、利益三者之间不可分割,必须是协调的、平衡的和统一的,

(完整word版)内科学期末试卷

这份资料涵盖了课本所有内容,看完这份基本不用看其他的了。认真看完考试不上90你找我1B 2E 3E 4E 5Em 2.慢性支气管炎主要病因不包括:() A. 过敏因素 B. 环境污染 C. 气候因素 D. 长期吸烟 E. 真菌感染 3.阻塞性肺气肿的体征不包括:() A.桶状胸 B. 语颤普遍减弱 C. 叩诊过清音 D. 肺界扩大 E. 两下肺湿啰音 6B 7C 8A 9A 10A 6.下列哪项不是肺心病的临床表现:(b ) A. 下肢浮肿 B. 贫血 C. 肝颈回流征阳性 D. 心尖搏动剑突下明显 E. 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 9.下列肺炎中,哪种极少并发肺脓肿:(e )aaaaaaaaaaa A. 肺炎链球菌肺炎 B. 金葡菌肺炎 C. 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 D. 绿脓杆菌肺炎 E. 真菌性肺炎 10.临床上诊断支原体肺炎的主要依据是:(aaaa ) A. 临床表现 B. 血细菌培养阳性 C.血清冷凝集试验阳性 D. 红霉素治疗有效 E.以上都不是 11A12 D 13A 14 A 15 C 13.关于结核病的治疗,哪项错误:(a ) A. 应坚持早期,联合,大量,规律和全程用药 B. 有结核中毒症状,X线下病灶有浸润者,需化疗 C. 病灶部分硬结,痰菌阴性者,可先观察 D. 吡嗪酰胺能杀灭吞噬细胞内的结核菌 E. 初治病例如条件允许,尽量采用短程化疗(6个月) 15.左心衰竭最早出现的症状是:(cccc ) A.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B. 端坐呼吸 C. 劳力性呼吸困难 D. 咳嗽、咳痰、咯血 E. 少尿及肾功能损害 16 E 17 B 18 C 19 C 20 C 16.下列哪项心律失常体表心电图检查无法确立:( e ) A.窦性心动过速 B.窦性心律不齐 C.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静止 E.一度窦房传导阻滞 18.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心电图的病理性Q波 B.心电图表现ST段上抬 C.肌钙蛋白增高(定量测定) D.CK增高 E.CK-MB增高 19.主动脉瓣狭窄三联征是指:() A.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呼吸困难,胸痛 B.主动脉瓣区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喷射音,主动脉瓣区震颤 C.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 D.呼吸困难,胸痛,晕厥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试-考试大纲 内科学

内科学 一、呼吸系统疾病 (一)总论熟悉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与疾病的关系。 (二)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的诊断知识。 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慢性支气管炎发展成为肺气肿的过程,病理变化特征。 3、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4、掌握不同病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三)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1、掌握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慢性肺心病)缓解期及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的特点、诊断方法; 2、掌握慢性肺心病呼吸功能不全与心功能不全的处理要点,本病缓解期防治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3、掌握实验室检查。 4、掌握诊断和鉴别诊断。 (四)支气管哮喘 1、熟悉本病的发病原理。 2、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类型、诊断及鉴别诊断、并发症等。 3、掌握根据本病的发病原理,临床的不同类型,采用综合的防治方法来阻断引起哮喘发作的行个环节。 (五)呼吸衰竭 1、掌握呼吸衰竭的病因、发病原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2、掌握呼吸衰竭时的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意义。 3、掌握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六)肺炎 1、掌握肺炎球菌肺炎的病理,临床表现。 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病理、临床特点、诊断治疗。 (七)肺脓肿 1、掌握肺脓肿的诊断、治疗原则和方法。 2、熟悉肺脓肿的病因、发病原理和鉴别诊断。 3、了解外科治疗的适应症。 (八)肺结核 1、掌握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与变态反应和免疫力的关系,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抗痨药物的正确使用,大咯血的处理。 2、熟悉肺结核X线特点;痰结核菌的检查方法;防痨原则和方法;结核菌素试验;卡介苗接种。 (九)胸膜炎①掌握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②熟悉结核性胸膜炎的防治方法。 (十)支气管肺癌掌握本病的早期症状、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则。 二、循环系统疾病 (一)心力衰竭 1、掌握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诱因和病理生理特点: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科目考试大纲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科目考试大纲 1Z20000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1Z201000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 1Z201010 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和任务 1Z201011 建设工程管理的内涵 1Z201012 建设工程管理的任务 1Z20102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Z201021 业主方、设计方和供货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1Z201022 项目总承包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Z201023 施工方项目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1Z201030 建设工程项目的组织 1Z201031 项目结构分析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2 组织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3 工作任务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4 管理职能分工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5 工作流程组织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36 合同结构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1Z201040 建设工程项目策划 1Z201041 项目决策阶段策划的工作内容 1Z201042 项目实施阶段策划的工作内容 1Z201050 建设工程项目采购的模式 1Z201051 项目管理委托的模式 1Z201052 设计任务委托的模式 1Z201053 项目总承包的模式

1Z201054 施工任务委托的模式 1Z201055 物资采购的模式 1Z20106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和编制方法1Z201061 项目管理规划的内容 1Z201062 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方法 1Z201070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方法 1Z201071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 1Z20107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 1Z201080 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 1Z201081 项目目标动态控制的方法及其应用 1Z201082 动态控制在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1Z201083 动态控制在投资控制中的应用 1Z201090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1Z201091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 1Z201092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任务 1Z201093 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责任 1Z201094 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方法 1Z201095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任务 1Z201100 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和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1Z201101 项目的风险类型 1Z201102 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流程 1Z201110 建设工程监理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1Z201111 监理的工作性质 1Z201112 监理的工作任务 1Z201113 监理的工作方法 1Z202000 建设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1Z202010 成本管理的任务、程序和措施

专升本内科学精选试题

福建省 专升本《内科学》 精选试题

一、呼吸系统 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一、填空题 1.肺动脉高压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2.慢支临床分为、、三期。 3.肺心病代偿期的主要表现是_____,失代性期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 答案: 1.动脉血氧分压下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上升 2.急性发作期;慢性迁延期;临床缓解期 3.原发病表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三、选择题 A1 型题 1、男性,54岁,慢性咳嗽、咳痰10年,气急3年。X线提示肋间隙增宽,两肺透亮度增加,右上圆形透亮区,双下肺纹理增粗紊乱,诊断首先考虑D A、支气管哮喘 B、支气管扩张C 气胸D 慢支、肺气肿E慢性支气管炎 2、男性,32岁,3年来咳嗽、咳痰,冬重夏轻,3天来咳嗽加重,咳黄痰。查体:双肺干、湿性啰音,心肺正常。WBC 11×109/L,胸部X线正常,你认为此病人早期最可能发生下列哪项肺功能改变C A、支气管哮喘发作期 B、支气管哮喘缓解期 C、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 D、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 E、支气管扩张继发感染 3.慢支加重最主要的诱因是A A.感染 B.吸烟 C.酗酒 D.疲劳 E.免疫力低下 4.COPD 的主要特征是B A.大气道阻寨 B.小气道阻寨 C.双肺哮鸣音 D.桶状胸 E.胸片示肺野透光度增加 5.COPD 并发肺心病急性加重时,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是C A.应用利尿剂 B.应用呼吸兴奋剂 C.应用抗菌药物 D.应用血管扩张剂 E 应用强心剂 6.慢支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B A.气短 B.长期反复咳嗽咳痰 C.胸痛 D.咯血 E.长期发热 7.导致肺心病最常见的原发病是C A.重症肺结核 B.支气管哮嘴 C.慢性支气管炎 D.支气管扩张 E.尘肺 8.引起二氧化碳潴留的主要机制是B A.动静脉分流 B.肺泡通气不足 C.无效腔通气 D.通V 血流比例失调 E.弥散障碍

(内科学)考试大纲

(内科学)考试大纲 【一】呼吸系统 1.总论 掌握:呼吸系统疾病的要紧治疗方法:抗感染(常用药物、应用原那么)、氧气治疗、祛痰镇咳、解除支气管痉挛 2.慢性支气管炎 掌握:(1)概念;(2)要紧临床表现、分型和分期;(3)诊断和和鉴别诊断;(4)治疗;(5)预后 3.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掌握:(1)概念;(2)临床症状、分型和体征;(3)常见并发症;〔4〕发病机理4.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掌握(1)病因;(2)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发生机制;(3)临床表现;〔4〕慢性肺心病的并发症;(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代偿期与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急性加重期的具体治疗措施 5.支气管哮喘 掌握:(1)概念;(2)病因;〔3〕发病机制;〔4〕本病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病情分度的诊断标准;〔5〕急性发作期和非急性发作期病情不同程度的处理措施;〔6〕临床表现、诊断、分期及鉴别诊断、并发症 6.呼吸衰竭 掌握:〔1〕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改变。〔2〕血气分析改变,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的改变〔3〕慢性呼吸衰竭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那么 7.肺炎 掌握:〔1〕肺炎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感染性休克的治疗〕。〔2〕熟悉葡萄球菌肺炎、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3〕了解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军团菌、厌氧菌、念珠菌和曲菌性肺炎的临床表现、X线征象和治疗特点。 8.肺结核 掌握:(1)感染途径;(2)肺结核病理的差不多病变和播散途径;(3)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进展(即临床分型);(4)临床表现;(5)诊断方法;(6)化疗原那么和常用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对氨基水杨酸) 9.原发性支气管肺癌 掌握:〔1〕早期症状;〔2〕早期诊断和治疗原那么;〔3〕病理特点 10.胸腔积液 掌握:〔1〕胸腔积液的常见病因和鉴别诊断;(2)结核性胸膜炎的防治方法 【二】循环系统 1.总论 掌握:心血管疾病诊断要求,包括:病因诊断、病理解剖诊断、病理生理诊断、心功能诊断(心功能分级)、并发症诊断和治疗原那么 2.心力衰竭 掌握:(1)慢性心力衰竭的差不多病因和诱因;(2)左心衰和右心衰的要紧临床表现;(3)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那么及治疗措施;(4)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措施 3.心律失常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工程项目管理》课程考试大纲 本考试的目的在于考核已完成专科学习的考生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运用工程项目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解决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核,判断考生是否较好地达到本课程标准所确定的学习目标,并对其继续进行本科相关专业深入学习的能力进行评估。 一、考试内容、要求和目的 第一章工程项目管理概述 1、项目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2、工程项目的分解体系 3、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4、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5、项目管理的指导思想与内容 第二章项目管理组织 1、工程项目组织工作概述 2、项目组织系统的建立 3、建设项目组织管理体制 4、施工项目管理组织形式 第三章项目经理 1、项目经理的地位和作用 2、项目经理的素质 3、注册建造师的相关知识 第四章项目计划 1、项目计划概述 2、施工项目管理规划 第五章项目目标控制 1、项目控制的基本原理 2、项目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3、工程项目质量目标控制

4、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上) 5、质量管理数理统计方法(下) 第六章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和生产要素管理 1、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概述 2、施工项目生产要素管理概述 第七章建设工程监理 1、建设工程监理概述 2、工程建设监理的性质和内容 3、工程项目监理实施 二、教材或参考书 1、本课程选用的教材 《工程项目管理》陈群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 2、教学参考书 (1)《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成虎、陈群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9月 (2)《工程项目管理》乐云主编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声明:此资源由本人收集整理于网络,只用于交流学习,请勿用作它途。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处理。

《管理学原理》专升本考试大纲

《管理学原理》专升本考试大纲 Ⅰ考试得目得与要求 《管理学原理》就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得必修专业基础课,主要研究管理活动得普遍规律与一般方法得科学。尽管各种具体得管理活动千差万别,但管理者在处理问题时,都要通过一定得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等职能来实现组织得目标。在实施这些管理职能时,其内容会有所不同,但遵循得基本原理与原则却就是一样得,这就就是管理得共性,也就就是管理学所要研究得对象。只有掌握本课程基本原理,才能更准确地理解与把握市场营销、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等课程得基本内容。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要求学生:正确认识课程得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体系、结构,对管理学基础有一个总体得认识。掌握管理学得基本职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了解学科发展得新理论与新思想。紧密联系实际,学会分析案例,解决实际问题,把学科理论得学习融入对经济活动实践得研究与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本考试旨在认定经济管理专业专升本得学生其学习就是否达到了预期得课程要求,为经济管理学院招生提供依据。试题可能涉及课程中任何有关章节得内容。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照识记、领会与应用三个层次规定其应达到得能力层次要求。三个能力层次就是递进等级关系。各能力层次得含义就是: 识记:能知道有关得名词、概念与知识得含义,并能正确认识与表述。就是低层次得要求。 领会:在识记得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事实、方法得区别与联系。就是较高层次得要求。 应用:在领会得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分析与解释有关得理论与现实问题。 Ⅱ考试内容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一、学习目得与要求 通过本章得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内容:管理得定义,管理得主要职能,管理者所扮演得三大类角色,管理者所具备得三大技能。能理解各种管理职能得具体含义及相互关系,学会对所熟悉得组织可能遇到得有些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得合理思路。 二、考核知识点 (一)管理及基本特征 (二)管理者得角色与技能 (三)管理学研究得对象与内容 三、考核要求 (一)管理及其基本特征 1、识记:(1)管理得要素;(2)管理得基本职能。 2领会:(1)管理得基本特征:科学性、艺术性;管理得二重性

内科护理学(专升本)期末考试

1. (单选题) 肝硬化最严重后果的并发症是(本题3.0分) A、上消化道出血 B、肝性脑病 C、肝肾综合征 D、门静脉血栓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3 2. (单选题) 成人颅内压的正常值是(本题 3.0分) A、50~100 mH2O B、50~200 mH2O C、70~100 mH2O D、70~200 mH2O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3. (单选题) 治疗风心病的根本方法是(本题3.0分) A、保护心功能 B、改善心功能

C、手术如二尖瓣分离术 D、积极预防风湿活动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 4. (单选题)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以下哪项关系密切(本题3.0分) A、支原体 B、溶血链球菌 C、军团菌 D、遗传因素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5. (单选题) 心绞痛典型心电图表现是(本题3.0分) A、心肌缺血ST段抬高 B、P-R间期延长 C、ST段压低>0.1mV,T波低平或倒置 D、出现Q波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 6. (单选题) 急性肾盂肾炎最具特征的尿异常是(本题3.0分) A、血红蛋白尿 B、胆红色素尿 C、脓尿 D、晶体尿 学生答案: C 标准答案:C 解析: 得分: 3 7. (单选题) 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时,罕见的电解质异常是(本题3.0分) A、血钾升高 B、血钙升高 C、血镁升高 D、血磷升高 学生答案: B 标准答案:B 解析: 得分: 3

8. (单选题) 引起尿毒症最为多见的原因为(本题3.0分) A、慢性肾盂肾炎 B、肾小动脉硬化症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慢性肾小球肾炎 学生答案: D 标准答案:D 解析: 得分: 3 9. (单选题) 急性心梗病人无并发症,卧床休息的时间安排的一般规律哪项不妥(本题3.0分) A、24h内绝对卧床休息,第2-3天床上活动 B、第1-3天绝对卧床休息 C、第4-7天卧床休息,可在床上作四肢活动 D、第2周离床站立和室内缓步走动 学生答案: A 标准答案:A 解析: 得分: 3 10. (单选题) 消化性溃疡的特征性临床表现(本题3.0分) A、食欲不振

内科学考试大纲--专业英语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医院内科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 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xxx] 考试科目名称:专业英语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闭卷(可自带词典,电子词典除外)、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试卷包括试题册和答题卡。考生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卡上。 4)题型结构: 试卷为3000-400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文献段落。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Ⅰ.考试内容: 英译汉。要求考生阅读、理解长度为3000-4000词左右的一个或几个英语文献段落,并将其全部译成汉语。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共100分。 Ⅱ.考查内容: 考查考生理解所给英语语言材料并将其译成汉语、阅读和理解英语文献资料的能力,考查考生医学文献翻译的基本原则和翻译方法。要求译文准确、完整、通顺。 Ⅲ.考生应掌握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 (一)语言知识 1.语法知识 考生应能熟练地运用基本的语法知识,其中包括:

(1)名词、代词的数和格的构成及其用法; (2)动词的时态、语态的构成及其用法; (3)形容词与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构成及其用法; (4)常用连词的词义及其用法; (5)非谓语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分词)的构成及其用法; (6)虚拟语气的构成及其用法 (7)各类从句(定语从句、主语从句、表语从句)及强调句型的结构及其用法;(8)倒装句、插入语的结构及其用法。 2.词汇 考生应能较熟练地掌握5500个左右常用英语词汇以及相关常用词组,并了解原文的前提下,借助词典工具书,考虑到医学本身的特点,使用正确的词语进行翻译和读懂文章。 (二)语言技能 考生应根据具体语境、句子结构或上下文读懂不同文体的医学文献,含科普宣传材料、病历记录、分析报告、论文等多种文献,根据所读材料,考生能: 1.理解主旨要义; 2.理解文中的具体信息 3.理解文中的概念性含义; 4.进行有关的判断、推理和引申; 5.根据上下文推测生词的词义; 6.理解文中的总体结构以及单句之间、段落之间的关系; 7.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或态度; 8.区分论点和论据。 三、参考文献来源:SCI期刊数据库

2011年河南专升本考试管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

2011年河南专升本考试管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2套2011年河南专升本考试管理学模拟试题(一)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对于管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管理适用于盈利性组织 B 管理只适用于工业企业 C 管理普遍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 D 不同类型的组织,在基本职能和管理原理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2、某公司的采购部在每个月的月初都要根据生产计划和原材料的库存决定采购的品种和数量,这是一种() A 风险型决策 B 不确定型决策 C 程序化决策 D 非程序化决策 3、对于盈亏平衡点分析(又称量本例分析),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在盈亏平衡点,企业的总销售收入等于总生产成本 B 在盈亏平衡点,产品单位价格等于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 C 在盈亏平衡点,产品的单位价格等于产品的单位成本 D 在盈亏平衡点,企业的利润为零 4、保证在组织中“事事有人做”属于管理的() A 计划职能 B 组织职能 C 领导职能 D 控制职能 5、某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固定成本为16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0 000元,每台售价为 12 000元,试计算该产品的盈亏平衡点是() A 14台 B 12.5台 C 7.3台 D 80台 6、“If……then……”短句是()所揭示的思想 A 权变理论学派 B 决策理论学派 C 系统理论学派 D 社会系统学派 7、企业将经营领域扩展到与原先完全无联系的产品生产和销售领域中去,属于() A 同心多元化战略 B 横向一体化策略 C 横向多元化战略 D 混合多元化策略 8、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工作程序、技术和知识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指的是管理者的() A 预测技能 B 技术技能 C 人际技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