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优化参数的调整

网络优化参数的调整
网络优化参数的调整

网络优化参数的调整

?天线参数

天线方向角:结合实际地理情况,解决小区合理覆盖;减小小区间的干扰;

天线下倾角:小区的合理覆盖范围的控制;减小小区间的干扰;

?接入参数

?切换参数

?系统窗口参数

?功率参数

基站发射功率:保证基站总发射功率可达到20W;

各信道数字增益:调整这些值以得到小区的合理覆盖;

?功率控制参数

?数据相关参数

提高数据业务的上网数率;

?邻区表的调整

按照切换比率排列邻区关系顺序;删除不必要的邻区关系,增加缺漏的邻区关系;检查邻区关系表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系统出错信息检查

检查系统出错log中记录的错误记录,修改相关的参数;

?系统告警信息检查

根据系统记录的告警信息,排除对网络质量有影响的告警。

LTE网络无线参数及KPI指标优化(详)

一、LTE小区选择及相关参数 1.1 小区选择S准则 UE进行小区选择时,需要判断小区是否满足小区选择规则。小区选择规则的基础是EUTRAN小区参考信号的接收功率测量值,即:RSRP。 驻留小区的条件要求符合小区选择S准则:Srxlev>0。 Srxlev= Qrxlevmeas-(Qrxlevmin+Qrxlevminoffset)-Pcompensation; Pcompensation=max(PMax-UE Maximum Outpower,0) 各参数含义如下: 1、Srxlev:小区选择S值,单位dB; 2、Qrxlevmeas:测量小区的RSRP值,单位dBm; 3、Qrxlevmin:小区最小接收电平,单位dBm,目前集团规定为:-128;(该参数可影响用户接入) 4、Qrxlevminoffset:减少PLMN之间的乒乓选择,此参数只在UE驻留在访问PLMN (Visited PLMN)时, 周期性地搜寻更高级别的PLMN时使用.; 5、PMax:UE在小区中允许的最大上行发送功率; 6、UE Maximum Outpower:UE能力决定的最大上行发送功率 1.2 小区选择相关参数 小区选择相关参数如下: 二、LTE小区重选及相关参数 2.1 小区重选相关知识 2.1.1 小区重选知识

小区重选指(cell reselection)指UE在空闲模式下通过监测邻区和当前小区的信号质量以选择一个最好的小区提供服务信号的过程。当邻区的信号质量及电平满足S准则且满足一定重选判决准则时,终端将介入该小区驻留。UE驻留到合适的小区停留1S后,就可以进行小区重选的过程。小区重选过程包括测量和重选两部分过程,终端根据网络配置的相关参数,在满足条件时发起相应的流程。 2.1.2 重选的分类 1)系统内小区测量及重选; ●同频小区测量、重选 ●异频小区测量、重选 2)系统间小区测量及重选; 2.1.3 重选优先级概念 1)与2/3G网络不同,LTE系统中引入了重选优先级的概念 ●在LTE系统,网络可配置不同频点或频率组的优先级,通过广播在系统消息中告诉UE,对应参数为cellreselectionPriority,取值为(0….7);(注:0优先级为最低,现网同频设置为5;异频设置宏站加室分底层&高层设置为6,室分高层加宏站为4,室分底层加宏站为5.) ●优先级配置单位是频点,因此在相同载频的不同小区具有相同的优先级; ●通过配置各频点的优先级,网络便能方便地引导终端重选到高优先级的小区驻留达到均衡网络负荷、提升资源利用率,保障UE信号质量等作用; 2)重选优先级也可以通过RRCConnectionRelease消息告诉UE,此时UE忽略广播消息中的优先级信息,以该信息为准; 网络主动引导UE进行系统间小区重选,完成CS域语音呼叫等; 2.1.4 重选系统消息 LTE中,SIB3-SIB8全部为重选相关信息,具体如下: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华为分册

中国移动TD-LTE无线参数设置指导优化手册 -华为分册 (征求意见稿)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1 前言 (3) 2上行资源分配 (7) 3上行ICIC (7) 4下行资源分配 (8) 5下行MIMO (9) 6移动性管理 (10) 7LC(过载控制) (11) 8功控算法 (12) 9信道配置&链路控制 (13) 10数传算法 (13) 11传输TRM算法 (14) 12 SON (14) 13附件:华为ERAN3.0参数列表 (14) 14《LTE无线网优参数集》 (14) 15《TD-LTE无线参数指导优化手册》 (15)

1 前言 1.1 关于本书 1.1.1目的 本文主要介绍了华为TD-LTE系统eRAN3.0版本的各个专题的相关参数,对参数进行介绍和分析,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和使用系统中的参数,提高系统性能。 1.1.2读者对象 本手册适用于TD-LTE系统的基本概念有一定认识的华为公司内部工程师。 1.1.3内容组织 本手册是基于TD-LTE产品eRAN3.0版本的参数介绍,其内容组织如下: 第一章:对本手册的目的,读者对象,内容组织进行介绍。 第二章上行资源分配:介绍Sounding RS资源分配和上行调度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三章上行ICIC:介绍上行ICIC相关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四章下行资源分配:介绍PUCCH资源分配、下行CQI调整、下行调度和下行物理控制信道的参数配置及调整影响。 第五章下行ICIC:介绍下行ICIC相关参数的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六章下行MIMO:介绍下行MIMO(含Beamforming)与CQI模式的参数配置方法及其调整的影响。 第七章移动性管理:介绍切换、重选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八章LC(过载控制):介绍负载控制算法、随机接入控制算法、系统消息SIB映射、移动性负载平衡算法、准入控制算法的参数配置及其调整影响。 第九章功控算法:介绍影响上行功率控制算法、下行功率控制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第十章信道配置&链路控制:介绍影响DRX控制算法、上行定时控制算法、上行无线链路检测算法的相关参数及其调整影响。

馈线调整经验

天馈线优化测试经验 一、天馈线影响通信质量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1、基站天馈线连接错位引起VSWR告警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新建基站经安装、调测,开通后,基站运行正常。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基站出现了话务拥塞、掉话现象,VSWR经常告警。由于告警与天馈线系统有关,维护人员先用天馈线测试仪分别对每个扇区作了测试,结果发现测量值均在标准范围内,证明天馈线本身没有问题。 我们知道,分集接收是解决信号衰落,提高信号接受强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区通过分集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可以提高天线增益,同时通过对每个扇区信号的对比来判断接收系统是否正常,如果检测信号强度有差别,基站就会产生话务拥塞、掉话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天馈线故障引起的。 维护人员对天馈线逐一全面检查,发现1#2#扇区天馈线相互错位,因此,1 #2#扇区的天线方向性图发生了变化,使接收信号减弱,从而使分集接收天线发生VSWR告警,造成基站话务量拥塞和掉话,以设计文件要求连接天馈线,VS WR告警消失,且拥塞和掉话降到了指标范围内。 2、基站经纬度有误引起掉话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维护人员在实地路测中,发现少数基站的实际经纬度与规划中的经纬度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选址中碰到困难,最后不能按设计中要求确定,要将基站移至其它地方,但规划数据库中未能得到更新,仍按原计划规划其相邻小区及频率,因而造成很多相邻小区漏做或做错,引起掉话,发现此问题后,按实际地形重新规划邻区及频点,恢复正常。 3、基站扇区错位及方位角有误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此类问题在测试发现最多,特别是在郊县区,如某业务区1#基站一三扇区错位,2#基站二三扇区错位,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从天馈线接至机房设备的标签不对而接错。此外部分基站三个扇区都存在方位偏离,某基站三个扇区在常规状态下方位角分别为90°/210°/330°但实际上基站的方位角偏离较大,偏离达4 5°,这种现象造成大量基站间切换失败率很高,并引起切换掉话,经过重新连接天馈线顺序,按设计调整方位度,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接通率。 4、分集接收天线间距过小,收发天线不平行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网络优化常用方法及相关软件和参数

网络优化常用方法及相关软件和参数 网络优化的工作流程具体包括五个方面:系统信息收集,数据分析及处理,制定网络优化方案,系统调整,调整网络优化方案。 常用的优化方法有话务统计分析法、信令跟踪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在实际优化中,常将三种方法结合起来用,以分析OMC_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信令仪表K1205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和路测仪表Agilent 64XX进行路测分析,是进行网络优化常用的有效手段。 1话统计分析法 主要是用ALCATEL研发地OMC_RPROJ3.x.x工作平台话务统计工具来收集的无线话务报告数据和在OMC_R上收集的系统硬件告警信息和收集的参数分类处理,便于分析网络。 1.1OMC_RPROJ3.XX工作平台介绍 通过OMC_RPRJ3.X.X工作平台导出的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次数、干扰、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中存在的坏小区、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信令跟踪及路测手段,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情况。 OMC_RPRJ3.X.X工作平台导出Excel后的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如以下各图:

180报告表 180 counter是整个网络小区间的切换数据。 CI_S-原小区CI LAC_S-原小区LAC CI_T-目标小区CI LAC_T-目标小区LAC C400-切换请求次数 C401-切换应答次数 C402-切换成功次数 C402_C400-切换成功率 180counter统计中可检查出切换异常的小区,结合信令和OMC_R上的观察,查找出问题的原因(参数,硬件,时钟是否准确等)。

网络优化解决方案

网优中心 针对多厂家交换数据的装置 基于数据仓库技术的元数据驱动设计及多维分析方法 基于 基于数据仓库多维分析方法的网络性能分析、指标( 网络运行性能、运行资源、运行收益及客户满意度的综合分析网络关键数据的自动发布、监控告警体系 网络容量、性能、负荷等运行趋势分析、预测 网络资源、负荷、话务等均衡优化 基于 用户自定义的多维报表体系 为网络的中高级领导层提供管理决策支持 为网络的综合监测、网络优化、网络规划提供服务

参数高速的跟踪分析,发现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参数及参数最优设置 运行参数与设计参数的对比分析,指导参数的设置和检查规划数据的合理性不同时期的参数对比分析,发现影响网络性能的关键参数及参数最优设置可视化、地理化的参数查询 运行参数自动合理性检查 适应网络体系结构的变化,可以进行基站割接、增加和删除等操作 根据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 方便的网优维护日志管理 针对多厂家话务数据的装载 主要网元( 可由用户自定义的网络性能指标体系和计算公式 多维度的指标分析、追踪 异常网元的定位 网络性能指标的地理化分析 实时自动生成用户定义的动态报表体系 自动生成专业的分析报告 针对典型网络问题的专家分析 用户定义的网络性能监控与报警 针对单个或多个呼叫过程的跟踪、分析 失败事件的统计、跟踪和分析,根据失败信令点的无线环境和 小区无线指标分布分析( 小区无线统计报告 移动网络测试优化分析系统

带有数字化电子地图实时地理导航 测试和回放时所有窗口实时关联、互相对应测试时自动识别网络 广播信道 时隙测试功能 CQT

强制切换测试和锁频测试 可同时对移动 实时邻频干扰载干比测试 GSM 测试和回放时测试点与服务主小区实时连线 扫频支持: 支持 主叫自动拨号、被叫自动应答 CDD 地理化描述无线网络的各项测试参数 专题分析无线下行覆盖、干扰、切换等网络问题 话务数据的地理化观测 准确的双网关对比统计报告,用户可选的强大综合统计报告空闲 频率复用的地理化观测 利用高速扫频数据做信号传播及干扰分析 主小区的 六个邻小区信息 三层信令信息 信道和无线 SQI 网络参数信息( 信令事件实时显示和统计 采集事件实时显示和统计 GSM/DCS 协议支持 对于 连续信道场强扫频速度 设备尺寸长 移动网络室内测试系统

无线网络优化参数调整

无线网络优化的BSC和小区参数调整1.1 一致性检查 ?小区参数是网络最佳性能的基础。优化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一致性检查以发现不一致设置的存在。总体上进行了以下检查: 1.1.1 小区定义单向 ?在别的BSC 中发现有相邻关系定义,在反向却没有,这意味着切换只能单向进行,除了特殊情况外反向相邻关系都应添加。 1.1.2 NCCPERM设置 ?如果NCCPERM的设置与NCC不同,则没有切换能进入这些小区。 NCCPERM是以8位BIT MAP的形式编码,0为不允许,1为允许。 例如: 允许NCC=1,编码为二进制00000010,NCCPERM=2(十进制) 允许NCC=0和1,编码为二进制00000011,NCCPERM=3(十进制) 1.1.3 MBCCHNO设置 ?相邻小区的MBCCHNO没有定义,会使得这些小区的切换也无法进行;而MBCCHNO定义过多,又会影响小区的切换准确性和及时性。 1.1.4 BCCH, BSIC, CGI定义有误 ?外部小区的参数定义正确性对外部切出切换成功率至关重要。如果BCCH, BSIC 和CGI其中一个定义有误, 对这些小区的切换同样无法进行。 1.1.5 邻小区同BCCH同BSIC ?这将严重影响切换成功率和随机接入性能(在同一BSC内最好不要存在相同BCCHNO和BSIC的小区)。 1.1.6 本小区与邻小区同BCCH ?产生BCCH干扰,会造成掉话高,并影响切换指标。 1.1.7 BCCH与TCH或TCH与TCH间的同邻频干扰 ?会造成掉话高,并影响切换指标(内切换频繁),影响网络的总体性能。 2 无线功能参数 和小区数据调整 2.1 空闲模式行为的参数调整 ?空闲模式是指手机开机但没有分配专用信道 ?空闲模式行为主要是小区重选 2.1.1 ACCMIN ?ACCMIN定义手机接入网络的最低下行接受电平。ACCMIN设置为–110 即-110dBm或低于,许多手机可以接入网络确不能建立有效链接,以致浪费SDCCH资源并增加SDCCH及TCH掉话。如果

无线网络优化的bsc和小区参数调整

无线网络优化的bsc和小区参数调整 1.1一致性检查 小区参数是网络最佳性能的基础。优化过程中,不断地进行一致性检查以发现不一致设置的存在。总体上进行了以下检查: 1.1.1小区定义单向 在别的BSC 中发现有相邻关系定义,在反向却没有,这意味着切换只能单向进行,除了特殊情况外反向相邻关系都应添加。 1.1.2NCCPERM设置 如果NCCPERM的设置与NCC不同,则没有切换能进入这些小区。? ?NCCPERM是以8位BIT MAP的形式编码,0为不允许,1为允许。 ?例如:?允许NCC=1,编码为二进制00000010,NCCPERM=2(十进制)?允许NCC=0和1,编码为二进制00000011,NCCPERM=3(十进制) 1.1.3MBCCHNO设置 相邻小区的MBCCHNO没有定义,会使得这些小区的切换也无法进行;而MBCCHNO定义过多,又会影响小区的切换准确性和及时性。 1.1.4BCCH, BSIC, CGI定义有误 外部小区的参数定义正确性对外部切出切换成功率至关重要。如果BCCH, BSIC和CGI其中一个定义有误, 对这些小区的切换同样无法进行。 1.1.5邻小区同BCCH同BSIC 这将严重影响切换成功率和随机接入性能(在同一BSC内最好不要存在相同BCCHNO和BSIC的小区)。 1.1.6本小区与邻小区同BCCH 产生BCCH干扰,会造成掉话高,并影响切换指标。 1.1.7BCCH与TCH或TCH与TCH间的同邻频干扰 会造成掉话高,并影响切换指标(内切换频繁),影响网络的总体性能。 2 无线功能参数和小区数据调整 2.1 空闲模式行为的参数调整 空闲模式是指手机开机但没有分配专用信道 空闲模式行为主要是小区重选 C1 标准

网络优化基本知识

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二GSM无线网络优化的常规方法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在网络优化的初期,常通过对OMC-R数据的分析和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在采用图1的流程经过几个循环后,网络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仅采用上述方法较难发现和解决问题,这时通常会结合用户投诉和CQT测试办法来发现问题,结合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在实际优化中,尤其以分析OMC-R话务统计报告,并辅以七号信令仪表进行A接口或Abis接口跟踪分析,作为网络优化最常用的手段。网络优化最重要的一步是如何发现问题,下面就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1.话务统计分析法: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它反映了无线网络的实际运行状态。它是我们大多数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根据。通过对采集到的参数分类处理,形成便于分析网络质量的报告。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时隙话务量、无线信道可用率、话音信道阻塞率和信令信道的可用率、掉话率及阻塞率等),可以了解到无线基站的话务分布及变化情况,从而发现异常,并结合其它手段,可分析出网络逻辑或物理参数设置的不合理、网络结构的不合理、话务量不均、频率干扰及硬件故障等问题。同时还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统一的参数模板,以便更快地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整特定小区或整个网络的参数等措施,使系统各小区的各项指标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全网的系统指标。 2.DT (驱车测试):在汽车以一定速度行驶的过程中,借助测试仪表、测试手机,对车内信号强度是否满足正常通话要求,是否存在拥塞、干扰、掉话等现象进行测试。通常在DT中根据需要设定每次呼叫的时长,分为长呼(时长不限,直到掉话为止)和短呼(一般取60秒左右,根据平均用户呼叫时长定)两种(可视情况调节时长),为保证测试的真实性,一般车速不应超过40公里/小时。路测分析法主要是分析空中接口的数据及测量覆盖,通过DT测试,可以了解:基站分布、覆盖情况,是否存在盲区;切换关系、切换次数、切换电平是否正常;下行链路是否有同频、邻频干扰;是否有小岛效应;扇区是否错位;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及天线高度是否合理;分析呼叫接通情况,找出呼叫不通及掉话的原因,为制定网络优化方案和实施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网络优化参数介绍

RSRP: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 power. 衡量某扇区的参考信号的强度,在一定频域和时域上进行测量并滤波。可以用来估计UE离扇区的大概路损,LTE系统中测量的关键对象。在小区选择中起决定作用。 SINR: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是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信噪比”。 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最初出现在多用户检测。假设有两个用户1,2,发射天线两路信号(cdma里采用码正交,ofdm里采用频谱正交,这样用来区分发给两个用户的不同数据);接收端,用户1接收到发射天线发给1的数据,这是有用的信号signal,也接收到发射天线发给用户2的数据,这是干扰interference,当然还有噪声。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是接收信号的强度指示 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弱测定信号点与接收点的距离,进而根据相应数据进行定位计算的一种定位技术 如无线传感的ZigBee网络CC2431芯片的定位引擎就采用的这种技术、算法。 接收机测量电路所得到的接收机输入的平均信号强度指示。这一测量值一般不包括天线增益或传输系统的损耗。 RSRQ(ReferenceSignalReceivingQuality)表示LTE参考信号接收质量,这种度量主要是根据信号质量来对不同LTE候选小区进行排序。这种测量用作切换和小区重选决定的输入。 RSRQ被定义为N*RSRP/(LTE载波RSSI)之比,其中N是LTE载波RSSI测量带宽的资源快(RB)个数。RSRQ实现了一种有效的方式报告信号强度和干扰相结合的效果。 [1] PL为传播路径损耗(Pathloss),单位为dB采用0kumura_Hata模型来分析WCDMA系统的无线传播:PL=69.55+26.16lgF-13.82lgH+(44.9-6.55lgH)×lgD-C(F)其中,PL为传播路径损耗,单位为dB;F为系统工作频点,单位为Hz;D为小区半径,单位为m;H为基站天线高度,单位为m;C(F)为地物校正因子,一般取值:代入模型后,得到以CS64k业务为例,基站侧接收灵敏度为115.3dBm,假定90%地区覆盖,慢衰落储备为5.6dB,网络负荷为50%,干扰储备为3dB,软切换增益为5dB,汽车穿透损耗为8dB,直放站天线增益为18dBi,馈线损耗为3dB,直放站总输出功率为20W,控制信道为 5.2W,话务信道可用功率为14.8W,则每信道平均发射功率为14.8W/6=2.47W=33.9dBm,则PL=33.9-5.6-3+5-8+18-3+115.3=152.6dBm 通过计算得到:城市D=3km;郊区D=6.8km;农村D=25.6km。 power headroom 功率上升空间

无线温度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及数据协议解析 无线温度采集系统中接收器作为最终的数据接收终端,在数据与电脑或外部设备数据交换中起到了过度作用,一般接收到数据后传给电脑或者传个,然后处理器对数据做存储管理和处理。而与电脑或者数据交换的接口一般是\\。所以,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我们的无线采集接收器也同样提供\\三种形式。以下将一一介绍。PLC PLC RS232RS485USB RS232RS485USB 维恩科技 Rfinchina RS -485 无线接收器简介 第一页 参数设置软件简介 第二页 参数设置流程 第三页 参数设置及数据协议解析 WWW .RFINCHINA .COM WWW .RFINCHINA . COM 指令型数据包格式 优点:RS485接口在工程中比RS232更实用 标准RS485接口接收器,结构合力外观大气 配吸盘天线效果图 有效数据包格式 第五页 第六页 通过以上数据格式和指令,用户结合具体案例情况自行设计上位机软件, 注意:温度值、温度下限、温度上限均是有符号数,以二进制补码形式构成,其他数据格式均为无符号数,。若用户已了解二进制补码计算过程,则可忽略以下计算示例或直接使用我们提供C程序代码即可。下述如无特殊说明,以0b开头数字为2进制表达形式,以0x开头数字为16进制表达形式。例1: 若温度值1(TMP1)为0xFF,温度值0(TMP0) 为0x83,温度换算步骤如下: a) 则温度值 U_TMP = 0xFF83,即0b1111 1111 1000 0011,其最高位即位15为1则按序执行b) b) 将U_TMP的16位数据按位取反后得,N_TMP = ~U_TMP = ~0xFF83 = 0x007C,即0b0000 0000 0111 1100c) 将N_TMP +1,即 N_TMP = N_TMP +1 = 0x007C + 0x0001 = 0x007D = 125(十进制)d) 由U_TMP可知,其最高位即位15为1,则温度为负值,即S_TMP = N_TMP = 125(十进制)e) 将S_TMP / 10,即S_TMP = S_TMP / 10 = 125 / 10 = 12.5 ℃例2: 若温度值1(TMP1)为0x0D,温度值0(TMP0) 为0x0C a) 则温度值 U_TMP = 0x0D0C,即0b0000 1101 0000 1100,其最高位即位15为0则跳转执行d)b) 空c) 空 d) 由U_TMP可知,其最高位即位15为0,则温度为正值,即S_TMP = U_TMP = 0x0D0C = 3340(十进制)e) 将S_TMP / 10,即S_TMP = S_TMP / 10 = 3340 / 10 = 334.0 ℃ 温度值、温度下限、温度上限,三者运算原理一致,故不赘述。由上述两例可总结得出C程序算法(仅参考):算法1:(熟悉单片机等微处理器开发人员容易接受此算法,但此算法效率低) unsigned char tmp1 = 0xFC;Unsigned char tmp0 = 0xEB; unsigned short u_tmp = (tmp1<<8) + 0xEB;signed short s_tmp;if(u_tmp & 0x8000) s_tmp = - (~u_tmp+1) ; //负值Else s_tmp = u_tmp; //正值 算法2:(精通C语言的开发人员更容易接受此算法,且此算法运算效率高) unsigned char tmp1 = 0xFC;unsigned char tmp0 = 0xEB; unsigned short u_tmp = (tmp1<<8) + 0xEB;signed short s_tmp = (signed short) u_tmp;s_tmp = s_tmp / 10; 反馈型数据包格式型号:RX01L39-485BZ 模块尺寸:长:100mm 宽:70mm 高度:24mm 两侧带固定翼状态指示: 绿色指示灯为电源指示灯(常亮), 红色指示灯为信号指示灯(当发送或接收完一次数据时亮,无数据收发时为灭)数据接口:RS485(从左至右) 天线接口: 默认配备可弯折天线,也可选配带延长线的吸盘天线便于工程安装数据协议:8-N-1 默认波特率38400 反馈值数据包格式 为了便于数据管理开发,我们开放通讯协议,以下描述数据类型和格式,对与想直接使用的用户,直接使用即可,具体细节欢迎交流. 我们主要推出无线温、湿度采集器主要有三种外形结构,以下对对应的设置开关和电源开关做出说明 表带型(如上中图):SET为设置开关(拨到左方为设置模式,拨到右方为采集模式),POWER为电源开关(拨到左方为开启,拨到右方为关闭)密封型(如上右图):打开外壳为SET设置开关(拨到->方向为设置模式),POWER为电源开关(拨到->方向为开启电源) 采集器设置(从机配置)步骤 1.关闭采集器电源,设置开关调整到参数设置模式然后上电,此时指示灯为长亮,表示已经进入设置模式 2.接收端串口与电脑相连,然后打开电源,然后打开设置软件,点读取可以读取才采集器的信息,注意软件最下方会显示状态信息。 3.如果要设置修改参数,先选择参数,然后点<写入配置>,注意设置软件下方会有状态提示信息,如果想验证可以再读取信息来比对 4.关闭采集器电源,设置开关调整到正常收发模式,,然后上电,即可按新的参数进行采集了,每次发送时指示灯会闪烁一次 中继器设置(如上左图)步骤 1.需要开关设置,上方为设置开关(拨到下方为设置模式,拨到上方为采集模式),下方为电源开关(拨到下方为开启,拨到上方为关闭) 2.接收端串口与电脑相连,然后上电,然后打开设置软件,第一次不要先点读取参数 3.如果要设置修改参数,先选择参数后点<写入配置>,注意设置软件下方会有提示信息,如果想验证可以再读取信息来比对 4.重启接收器就有效 备注:接收器的组编号、频率一定要跟该组的采集器的组编号一致。

网络优化总结分析报告

山东移动淄博分公司 2015年度总结分析报告 山东移动淄博网络部 2015 年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All rights reserved 目录 1网格优化工作总结 (10) 1.1淄博网格概述 (10) 1.2省巡检指标分析 (12) 1.3主要优化工作: (14) 1.3.1工参核查 (14) 1.3.2拉网测试 (14) 1.3.3天馈调整 (15) 1.3.4参数调整 (15) 1.4网络问题反馈 (15) 1.4.1缺少基站导致弱覆盖 (16)

1.4.2美化罩无法调整导致周围SINR差 (16) 1.4.3超高站覆盖过远导致SINR差 (17) 1.4.4超低站导致周围弱覆盖 (17) 1.5网格优化案例 (18) 1.5.1覆盖优化 (18) 1.5.2SINR优化 (19) 1.5.3覆盖优化 (21) 1.6总结 (22) 2MR弱覆盖优化整治 (22) 2.1MR弱覆盖问题点分析 (23) 2.1.1楼宇较密集导致弱覆盖 (23) 2.1.2站间距过大导致弱覆盖 (24) 2.1.3站点数据删除导致弱覆盖 (24) 2.1.4超高超低站导致弱覆盖 (24) 2.1.5天馈线问题 (25)

2.2MR弱覆盖整改计划 (25) 2.3MR弱覆盖处理 (26) 2.3.1参数类 (26) 2.3.2天馈类 (28) 2.3.3新加站类 (30) 3KPI指标分析优化 (32) 3.1指标监控内容和KPI指标定义 (32) 3.2TOP小区查找和分析处理 (33) 3.2.1接入性top分析处理 (34) 3.2.2保持性top分析处理 (36) 3.2.3移动性top分析处理 (37) 4VOLTE工作总结 (39) 4.1省公司VOLTE工作部署落实情况 (39) 4.2V O LTE优化开展与问题总结 (41) 4.2.1日常网格、CQT点测试 (41) 4.2.2VoLTE场景化测试 (41)

天馈线测试

对基站天馈线系统进行测试的方法 (2006-06-05 10:51:19) 摘要:本文从说明基站天馈线系统的正常运行对网络服务质量的影响出发,阐述了保持基站天馈线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用SITE MASTER对基站天馈线系统进行测试的方法。 关键词:天馈线测试 无线基站发射信号和接收由移动台发射的信号都是通过天馈线系统来完成的,因此天馈线系统安装质量和运行情况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通话质量、无线信号的覆盖和收发信机的工作状态。当发射天馈线发生故障时,发射信号将会产生损耗,从而影响基站的覆盖范围,若发射天馈线出现的故障较为严重时,基站会关闭与其相连的收发信机;当接收天馈线发生故障时,则其接收由移动台发射来的信号将会减弱,从而产生在移动台接收信号很强的基站范围内不能占用该基站无线信道的现象,同时也会影响通话质量,甚至导致掉话。目前基站只是对发射天馈线进行监测,而没有对接收天馈线进行监测,当接收天馈线发生故障而影响网络服务质量时,不会产生任何的告警,维护人员无法及时进行准确的故障定位而浪费人力和时间。当天线之间的隔离度达不到要求时,使一部发信机发射的信号侵入另一部发信机,并在该发信机的输出级与输出信号发生互调,产生新的组合频率信号随同有用信号一起发射出去,从而构成对接收机的干扰。因此,对天馈线系统特别是对接收天馈线和天线的隔离度进行日常的维护测试,及早发现问题,防范于未然是十分必要的。 天馈线系统的故障主要发生在天线、电缆和接头上。如在安装时不合规范造成天线的排水不畅,在下雨天时导致天线内的积水;对接头的处理不好,在潮湿或下雨的天气下造成接头的进水,若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则会进一步损坏馈线。在大城市里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许多地方没有足够的空间适合天线的安装,在这样的情况下所安装的天线不能确定其旁瓣和后瓣的去藕度够不够而影响隔离度。 对天馈线进行测试主要是通过测量其驻波比(VSWR)或回损(Return Loss)的值和隔离度(Isolation)来判断天馈线的安装质量和运行情况的好坏。驻波比的计算公式如下:

(常见GSM无线参数的设置)

华为GSM系统无线参数优化参考 作为移动通信系统,GSM网络中与无线设备和接口有关的参数对网络的服务性能的影响最为敏感。GSM网络中的无线参数是指与无线设备和无线资源有关的参数。这些参数对网络中小区的覆盖、信令流量的分布、网络的业务性能等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调整无线参数是GSM网络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无线参数调整需解决问题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为了解决静态问题。即通过实测网络各个地区的平均话务量和信令流量,对系统设计中采用的话务模型进行修正,解决长期存在的普遍现象,营运者仅需定期地对网络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测量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网络全局或局部的参数和配置进行适当调整。另一类调整用于解决由于一些突发事件或随机事件造成在某个时间段中,网络操作员根据测量人员即时得到的数据,实时地调整部分无线参数,改善网络性能,或局部地区发生的话务量过载、信道拥塞的现象。 网络优化中的无线参数的调整可归纳为第二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各参数根据实际的情况应有不同,以达到最优效果。一般来说,无线参数的调整依赖于实际网络运行过程中的大量实测数据,另一方面,根据在多次优化项目中积累一定的经验试探性的调整。以下将对在GSM网络系统中需要根据实际运行环境调整调整的无线参数从其意义、调整方式以及根据实际工程经验给予一定的解释。 1、网络色码和基站色码 内容:网络色码即NCC,用于区分不同地区的网络,编号全国统一;基站色码即BCC用于区分周围具有同样BCCH频点的小区;跳频小区中, 跳频数据表中的训练序列号TSC一定要配置成与本小区的BCC一 致。NCC与BCC组成BSIC。NCC与BCC组成BSIC。 取值范围:NCC 0~7 BCC 0~7 经验值:根据实际规划设计调整,避免同频同BSIC小区。 2、功率等级: 内容:“0”的功率等级表示功率最大,每级以2dB递减。 取值范围:华为BTS的功率等级: BTS3X基站支持0~10级的静态功率等级设置;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优化调整经验与体会

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线优化调整经验与体会 摘要:本文着重结合基站网络优化的实际经验,论述天馈线影响通信质量范围分析和优化调测方法 关键词:天馈线优化测试经验 一、天馈线影响通信质量原因分析和处理方法 1、基站天馈线连接错位引起VSWR告警故障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新建基站经安装、调测,开通后,基站运行正常。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基站出现了话务拥塞、掉话现象,VSWR经常告警。由于告警与天馈线系统有关,维护人员先用天馈线测试仪分别对每个扇区作了测试,结果发现测量值均在标准范围内,证明天馈线本身没有问题。 我们知道,分集接收是解决信号衰落,提高信号接受强度的重要措施之一,小区通过分集接收天线接收信号,可以提高天线增益,同时通过对每个扇区信号的对比来判断接收系统是否正常,如果检测信号强度有差别,基站就会产生话务拥塞、掉话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天馈线故障引起的。 维护人员对天馈线逐一全面检查,发现1#2#扇区天馈线相互错位,因此,1#2#扇区的天线方向性图发生了变化,使接收信号减弱,从而使分集接收天线发生VSWR告警,造成基站话务量拥塞和掉话,以设计文件要求连接天馈线,VSWR告警消失,且拥塞和掉话降到了指标范围内。 2、基站经纬度有误引起掉话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维护人员在实地路测中,发现少数基站的实际经纬度与规划中的经纬度不一致,甚至相差很大,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选址中碰到困难,最后不能按设计中要求确定,要将基站移至其它地方,但规划数据库中未能得到更新,仍按原计划规划其相邻小区及频率,因而造成很多相邻小区漏做或做错,引起掉话,发现此问题后,按实际地形重新规划邻区及频点,恢复正常。 3、基站扇区错位及方位角有误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此类问题在测试发现最多,特别是在郊县区,如某业务区1#基站一三扇区错位,2#基站二三扇区错位,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从天馈线接至机房设备的标签不对而接错。此外部分基站三个扇区都存在方位偏离,某基站三个扇区在常规状态下方位角分别为90°/210°/330°但实际上基站的方位角偏离较大,偏离达45°,这种现象造成大量基站间切换失败率很高,并引起切换掉话,经过重新连接天馈线顺序,按设计调整方位度,性能得到改善,提高了接通率。 4、分集接收天线间距过小,收发天线不平行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采用分集接收天线时,若收发天线距为3-5m时,可达到理想效果,获得3dB增益。但目前某业务区除楼顶采用铁塔外,部分基站一般采用桅杆,呈田字型,天线置于每个端点上,收发天线间距过小,仅有1m,这样很难获得分集接收的效果,此外部分收发天线根本不平行,有的甚至发送天线就指向接收天线,有的收发天线前方不远处有很高的广告牌,这样容易造成信号被挡返弹,产生干扰。 5、天线被挡或朝向高层建筑层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目前很多基站都设置于居民区,因采用桅杆结构,很多基站1扇区都朝向高层建筑屋顶,难以吸收话务量,虽然处在高话务区,但话务量很低,如某市区1#、2#基站都处在高层建筑物居民楼上,原来第一扇区话务量一直很低,后将其发射天线移至墙边,指向马路,并适

5G通信网络优化载波聚合特性参数描述

5G RAN 载波聚合特性参数描述 1 变更信息 变更信息不包含参数/性能指标/术语/参考文档等章节的内容变更,提供其他章节的如下变更: ?技术变更 技术变更描述不同版本间的功能和对应参数变更。 ?文字变更 文字变更是在功能没有变更时,仅对文字内容进行优化或修改描述问题。 1.1 5G RAN 2.1 Draft A (2018-12-30) 相对于5G RAN2.0 02 (2018-10-30),本版本变更如下。 技术变更

文字变更 无。 2 文档介绍 2.1 文档声明 文档目的 特性文档目的如下: ?让读者了解特性相关参数原理。

?让读者了解特性使用场景、增益衡量以及对网络和功能的影响。 ?让读者了解特性对运行环境的要求。 ?让读者了解特性开通以及开通后的观测与监控。 说明: 由于特性部署及增益验收与具体网络场景相关,本特性文档仅用于指导 特性激活。如果想要达到理想的增益效果,请联系华为专业服务支撑。 软件接口 特性文档中的MO、参数、告警和性能指标与文档发布时的最新软件版本一致。 如需获取当前软件版本的MO、参数、告警和性能指标信息,请参见随当前版本 配套发布的产品文档。 体验特性 体验特性是由于产业链配套(终端/核心网)等原因在当前版本无法正式商用,但可以满足客户测试和商用网络体验的特性。客户如要体验,需和华为沟通, 正式体验前需要和华为签署MOU声明。此类特性在当前版本不销售,客户可免 费体验。 客户承认并接受,体验特性因缺乏商用网络验证存在一定风险,客户使用体验 特性前应充分了解其预期增益和对网络可能带来的影响。同时客户承认并接受,因华为对体验特性并没有向客户收取相应费用,华为不对客户因不能使用或/和使用体验特性造成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赔偿责任。体验特性本身出现问题,华 为不承诺本版本内解决。华为保留在后续R/C版本中,将体验特性改为商用特 性的权利。后续版本中若体验特性转为商用特性,客户需支付许可费,购买相 应的License,方可使用。如果客户未购买License,新版本升级后体验特性自动失效。 2.2 特性映射 本文档描述以下特性: 3 概述 定义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网络优化常见问题及优化方案 建立在用户感知度上的网络优化面对的必然是对用户投诉问题的处理,一般有如下几种情况: 1.电话不通的现象 信令建立过程 在手机收到经PCH(寻呼信道)发出的pagingrequest(寻呼请求)消息后,因SDCCH拥塞无法将pagingresponse(寻呼响应)消息发回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可通过调整SDCCH与TCH的比例,增加载频,调整BCC(基站色码)等措施减少SDCCH的拥塞。 因手机退出服务造成不能分配占用SDCCH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对于盲区造成的脱网现象,可通过增加基站功率,增加天线高度来增加基站覆盖;对于BCCH频点受干扰造成的脱网现象,可通过改频、调整网络参数、天线下倾角等参数来排除干扰。 鉴权过程 因MSC与HLR、BSC间的信令问题,或MSC、HLR、BSC、手机在处理时失败等原因造成鉴权失败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由于在呼叫过程中鉴权并非必须的环节,且从安全角度考虑也不需要每次呼叫都鉴权,因此可以将经过多少次呼叫后鉴权一次的参数调大。 加密过程 因MSC、BSC或手机在加密处理时失败导致呼损。 对策:目前对呼叫一般不做加密处理。 从手机占上SDCCH后进而分配TCH前 因无线原因(如RadioLinkFailure、硬件故障)使SDCCH掉话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通过路测场强分析和实际拨打分析,对于无线原因造成的如信号差、存在干扰等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对于硬件故障,采用更换相应的单元模块来解决。 话音信道分配过程 因无线分配TCH失败(如TCH拥塞,或手机已被MSC分配至某一TCH上,因某种原因占不上TCH而导致链路中断等原因)而导致的呼损。 对策:对于TCH拥塞问题,可采用均衡话务量,调整相关小区服务范围的参数,启用定向重试功能等措施减少TCH的拥塞;对于占不上TCH的情况,一般是硬件故障,可通过拨打测试或分析话务统计中的CALLHOLDINGTIME参数进行故障定位,如某载频CALLHOLDINGTIME值小于10秒,则可断定此载频有故障。另外严重的同频干扰(如其它基站的BCCH与TCH同频)也会造成占不上TCH信道,可通过改频等措施解决。 2.电话难打现象 一般现象是较难占线、占线后很容易掉线等。这种情况首先应排除是否是TCH 溢出的原因,如果TCH信道不足,则应增加信道板或通过增加微蜂窝或小区裂变的形式来解决。

天馈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天馈线安装施工工艺标准 1.施工准备 1.1 劳动组织 1.2 工机具 1.3 材料(以房顶天线安装为例)

2.操作程序 2.1 工艺流程 2.2 操作要领 2.2.1天线选址: 天线选址的原则按越重要越排前的原则如下: (1)可视保证:在无线站点之间的天线应该有足够的可视空间; (2)馈线长度:在保证可视的前提条件下,尽量选择馈线长度最短的位置以减少损耗; (3)能够避免的话不要装在楼顶最高处;

(4)天线安装施工容易。 2.2.2 杆塔或基础施工(见立杆部分和铁塔基础部分) 2.2.3 天线的安装 首先将天线、馈线和配套零部件按产品说明的要求组装好,然后在天线的支撑位置,用卡具固定于塔杆的天线支架上,并且使天线与塔杆的平行间距大于使用波长,减少塔杆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在天线端口处,将馈电线用连接器(或称电缆头)与天线接好,弯一个直径约五十倍馈电线直径的圆环固定于天线支架上,避免连接器部位直接受力而断线或损坏。详见下页示意图。 2.2.4 天线的调试 (1)根据天线装配说明装好天线。 (2)将天线安装在可能的最高位置。 (3)将同轴电缆和中心的AP连接。 (4)将同轴电缆和远端WB或SA连接。 (5)手动调整天线直到WB或SA的WLNK灯亮。 (6)调整天线,使设备的信号质量灯直到得到最佳信号。

房顶定向天线安装示意图房顶全向天线安装示意图房顶全向天线安装示意图

(7)确定两边天线的大致方向,螺丝先不要拧紧;(假定一边为天线A,另一边为天线B)首先初步固定天线A,先调节天线B,水平转动天线,根据设备面板上的指示灯显示情况,找到最佳接收位置;保持该最佳接收位置不动,再调天线A,反复调整天线,直至三个信号质量最好为止。 3.质量标准 3.1天线、馈线到达现场应进行检查,其型号、规格和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产品的规定。 3.2 天线的安装高度、方向和安装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3.3天线杆(塔)应按设计在杆上做单独的避雷针,杆根部埋设单独的避雷电线,与避雷针连接牢靠。 3.4 天线避雷针上端与天线上端夹角应小于450 3.5 馈线不得有接头,天馈线连接处及馈线与室外防雷器的连接处应做防水处理。 3.6馈线引入房间处应向下做滴水弯,防止雨水顺馈线进入室内。 3.7天馈线系统驻波比应小于1.5。 3.8天线防雷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4.安全环保事项 4.1不要把天线安装在空中的电线附近.所有这些电线都可能致命.。 4.2如果你必须在这些电线附近安装天线,不要将连接好的天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