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离子的检验离子共存.pdf

常见物质的检验

常见物质的检验(一)常见气体的检验 (二)常见离子的检验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NO3 NaCl NaOH B. KOH Na2CO3 HCl C. KNO3 NaOH FeCl3 D. AgNO3 BaCl2 HNO3 体验思路:能否共存就是离子间能否反应,离子的鉴定也是利用其发生的复分解反应,B项CO32-和盐酸电离的H+反应放出气体,C项Fe3+和NaOH电离的OH-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D项Ag+和Cl-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A。 思考2:推断可能存在的离子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CuSO4、CaCl2、Na2SO4、NaCl等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部分该固体溶于水,可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再向其中加入BaCl2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HNO3沉淀部分消失,回答: (1)该固体一定含有、一定不含、可能含; (2)写出其中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思路:物质的推断应该看成离子的推断,离子是由物质电离的,离子有物质必然有。由第一步得到澄清的无色溶液,推断无CuSO4因为它电离的Cu2+在溶液中为蓝色,加BaCl2产生白色沉淀且加硝酸后部分溶解,则必有两种以上沉淀,不溶的部分必为BaSO4,溶的部分为BaCO3,所以Na2CO3、Na2SO4一定有,又因为Na2CO3和CaCl2不能共存,所以CaCl2一定没有,剩下NaCl可能有。这样后面的两个反应也很明显了。 过程:(1)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 (2)略。 思考3:设计鉴别离子的试验方案 如上题,体验2中NaCl是可能含有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证明其是否存在。 思路:本实验实际为检验Cl-是否存在,所以很多同学马上想到:加入AgNO3溶液和稀硝酸,但却没有考虑到溶液中已经有CO32-和SO42-硝酸虽可溶解掉CO32-但AgSO4微溶于水且不溶于硝酸,在溶液中也可能会产生沉淀干扰Cl-检验,所以应先设计方案除去SO42-,这样就想到了先加 Ba(NO3)2溶液除去SO42-再加AgNO3溶液和稀硝酸就可以确定Cl-是否存在了。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1、 Mg2+: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Mg(OH)2],该沉淀不溶于过量的NaOH溶液。 2、 Al3+:加入NaOH溶液,生成白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但不能溶于氨水。 3、 Ba2+:加入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4),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 Ag+:①加入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生成白色沉淀(AgCl),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加入氨水,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氨水,沉淀溶解。 5、 Fe2+:①加入少量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Fe(OH)2],迅速变成灰绿色,最终变成红褐色[Fe(OH)3]。②加入KSCN溶液,无现象,然后加入适量新制的氯水,溶液变红。 6、 Fe3+:①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血红色。②加入NaOH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7、 Cu2+:①加入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Cu(OH)2]。②插入铁片或锌片,有红色的铜析出。 8、 NH4+:加入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NH3),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9、 H+:①加入锌或Na2CO3溶液,产生无色气体;②能使紫色石蕊试液、pH试纸变红。

10、K+:铂丝蘸其溶液,在无色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12、Na+:铂丝蘸其溶液,在无色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13、Ca2+:铂丝蘸其溶液,在无色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砖红色 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 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能使红色石蕊试纸、pH试纸变蓝。 2、 Cl-: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 3、 Br-:①加入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AgBr),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加入氯水后振荡,滴入少许四氯化碳,四氯化碳层呈橙红色。 4、 I-:①加入AgNO3溶液,生成黄色沉淀(AgI),该沉淀不溶于稀硝酸。②加入氯水和淀粉试液,溶液变蓝。 5、 SO42-:加入BaCl2、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4),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6、 SO32-:①加入盐酸或硫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该气体可使品红溶液褪色。②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aSO3),该沉淀可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O2)。 7、 S2-:①加入盐酸,产生臭鸡蛋气味的气体,且该气体可以使湿润的 Pb(NO3)2试纸变黑。②能与Pb(NO3)2溶液或CuSO4溶液生成黑色的沉淀(PbS 或CuS)。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子所用试剂方法现象 化学方 程式 C l-AgNO3溶 液和稀HNO3 将AgNO3溶液滴入待测液中,再 加稀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 HNO3 AgNO3+ NaCl==AgCl ↓+NaNO3 S O4 2-BaCl2溶液 和稀盐酸 将稀盐酸滴入待测液中,再加B aCl2溶液 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 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 不溶于稀盐酸 BaCl2+ Na2SO4==Ba SO4↓+ +2N aCl C O3 2-盐酸(或HN O3) 和澄清石灰水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或HNO 3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 +2HCl==2Na Cl+H2O+ CO 2 ↑ CO2+Ca (OH)2==CaC O3↓+H2O O H-酚酞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或红色石蕊试纸 ①将酚酞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②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 中 ③将待测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 上 ①溶液变红 ②溶液变蓝 ③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H +紫色石蕊 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 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 中 ②将待测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 上 ①溶液变红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N H4+浓NaOH溶 液 将浓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 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 管口(或用玻璃棒蘸浓盐酸置于试管 口)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纸变蓝(或遇到浓盐酸产生大量 白烟) NH4Cl+ NaOH Na Cl+H2O+NH 3↑ C u2+NaOH溶液将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生成蓝色沉淀 CuSO4+ 2NaOH==Cu (OH)2↓ F e3+NaOH溶液将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生成蓝色沉淀 FeCl3+ 3NaOH==Fe (OH)3↓+3N aCl 常见酸、碱、盐的检验: 物质检验方法实验现象典型化学式 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 试管中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2)滴人稀盐酸和BaCl2 溶液[或Ba(NO3)2溶液] (1)溶液变红 (2)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 入BaCl2溶液有自色沉淀生成 H2SO4+BaCl2==BaS O4↓+2HCl Na2SO4+Ba(NO3)2= =BaSO4↓+2NaNO3 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 试管中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2)滴人AgNO3溶液和 稀硝酸 (1)溶液变红 (2)有白色沉淀生成,且该沉淀不 溶于稀硝酸 HCl+AgNO3=AgCl ↓+HNO3 NaCl+AgNO3==Ag Cl↓+NaNO3 碳酸盐及碳酸氢盐 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 试管中 (1)加稀盐酸或稀硝酸 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使澄清的 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2HCl=2Na Cl+H2O+CO2↑ NaHCO3+HCl=NaCl

中学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及气体的吸收方法 检验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含量较多)检验空气等气体中含量较少的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现象:燃着的木条正常(继续)燃烧。(不使用带火星的木条,因为不能复燃)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验满氧气:氧气已收集满。 排水法:若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则氧气已收集满。 鉴别O2、空气、N2(或CO2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H2(或CO、CH4等可燃性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几瓶气体中。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 O2,使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N2是(或CO2),能被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是H2(或CO、CH4)。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检验H2: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凝结。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硫酸铜粉末。 现象: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验满氢气: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不能验满;排水法收集氢气验满方法与氧气相同。 检验H2O(水蒸气):通过硫酸铜粉末。现象: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吸收H2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液体干燥剂吸水效果比固体干燥剂好) 检验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吸收CO2:通过NaOH溶液。(吸收效果比石灰水好)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 检验CO: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没有水珠凝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 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CH4: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凝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气体顺序:先通过硫酸铜粉末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某溶液检验其它气体。 如:检验塑料灼烧后生成的气体中含CO2和水蒸气的顺序:先将气体通过硫酸铜粉末(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中学常见离子检验方法与常见操作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1.检验溶液中含有F e3+的实验操作: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 S C N溶液,若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 e3+。2.检验溶液中含有F e2+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 S C N溶液,溶液不变色,在加入几滴氯水后溶液变红,则证明溶液中含有F e2+。 3.验证溶液中不含有铁元素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加几滴K S C N溶液,溶液不变色,在加入几滴氯水后溶液不变红,则证明溶液中不含+铁元素。 4.检验溶液中含有N H 4 +的实验操作是: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后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 变蓝则证明溶液中含有N H 4+。

5.如何检验S O 4 2-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盐酸无现象,在加入B a C l 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 中有S O 4 2- 。 6.如何检验C l - 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加入A g N O 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H N O 3 后沉淀不 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C l - 。 二、实验室常见操作 1. 气密性检验 (1)装置形成封闭体系→操作(微热、手捂、热毛巾捂、加水等) →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2)微热法检查的关键词是封闭、微热、气泡、水柱; (3)液差法的关键词是封闭、形成液差。 甲 ①实验开始前,某同学对甲实验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关闭活塞,从长颈漏斗加水至浸没长颈漏斗的下端,继续加水形成一段水柱,一段时间水柱无变化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①实验开始前,某同学对乙实验装置进行了气密性检查,方法是: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将导管插入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烧瓶,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导管内出现一段水柱,证明气密性良好。 2.气体的收集 依据:根据气体的溶解性或密度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高中化学常见离子的检验和物质的鉴别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方法 离子检验试剂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离子方程式 H+①酸度计 ②pH试纸 ③石蕊试 液 ①将酸度计的探头 浸泡在待测液中② 用玻璃棒蘸取少量 待测液滴到干燥的 pH试纸上③取样, 滴加石蕊试液 ①、②pH<7 ③石蕊变红 K+焰色反应①铂丝用盐酸洗涤 后在火焰上灼烧至 原火焰色②蘸取溶 液,放在火焰上灼 烧,观察火焰颜色。 浅紫色(通过蓝色 钴玻璃片观察钾 离子焰色) Na+焰色反应火焰分别呈黄色 NH4+NaOH溶液 (浓)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NaOH 浓溶液并加热,将 湿润红色石蕊试纸 置于试管口 加热,生成有刺激 性气味、使湿润红 色石蕊试纸变蓝 的气体 Ag+稀HNO3、稀 盐酸(或 NaCl)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稀HNO3 再加入稀盐酸(或 NaCl) 生成白色沉淀,不 溶于稀HNO3 Ag++Cl-=AgCl↓ Ba2+①稀H2SO4 或可溶性 硫酸盐溶 液②稀 HNO3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稀 H2SO4再加入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且 沉淀不溶于稀 HNO3 Ba2++ SO42-=BaSO4↓ Fe3+KSCN溶液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入KSCN 溶液 变为血红色溶液Fe3++3SCN-=Fe(SCN)3加苯酚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 试管中,加苯酚 溶液显紫色 淀粉KI溶 液 滴加淀粉KI溶液溶液显蓝色2Fe3++2I-=2Fe2++ I2加NaOH溶 液 加NaOH溶产生红褐色沉淀Fe3++3OH-=Fe(OH)3↓ Fe2+ ①KSCN溶 液,新制的 氯水 ①取少量待测溶液 于试管中,加入 KSCN溶液,新制的 氯水 ①加入KSCN溶液 不显红色,加入少 量新制的氯水后, 立即显红色。 2Fe2+ + Cl22Fe3+ + 2Cl- Fe3++3SCN-=Fe(SCN)3

高一化学:常见物质的检验

常见物质的检验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现象分析等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常见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设计简单的探究实验方案。 三、设计思路 化学研究中,人们经常根据某些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现象和特征条件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质检验知识,但不够系统化,需进一步总结和提炼。本节课选择Cl-、SO42-、CO32-、NH4+等常见离子作为检验对象,复习总结初中化学知识,学习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介绍现代分析测试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物质检验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认识到物质检验过程中防止干扰的设计、多种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及操作技能。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明确物质检验的意义和价值,并初步明确进行物质检验的依据或策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其次,根据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情景,提出具体的任务。 四、教学过程 [导入] 物质的检验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如为保证公平竞赛,在大型运动会上会进行兴奋剂检测;检查身体时对血糖血脂的检验;质检员对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的检验,等等。 [情景]“资料链接”——由某抗秧苗病菌的农药袋上的标签可知,该农药含

有碳酸铵和硫酸铜两种成分。如何通过实验确证该农药中含有铵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呢?指出所用的试剂、预期将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完成课本“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实验1-4。 各个实验中,依次观察到什么现象?出现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明确NH4+、Cl—、SO42—等离子的检验所采用的试剂和方法等: NH4+:加浓NaOH溶液,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Cl—: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SO42—:滴加BaCl2溶液和稀盐酸,生成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 [讨论]在完成相关实验时,都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请结合实验过程及相关元素化合物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实验1:试纸为何要润湿?实验2:为何要加稀硝酸?实验3:为什么要加稀盐酸? [补充实验] 碳酸钾、碳酸钠分别与硝酸银、氯化钡溶液反应,并分别滴加酸溶液。 结论:氨气溶于水才能电离出OH—; 检验Cl—加入稀硝酸是为了避免CO32—的干扰; 检验SO42—加入稀盐酸是为了排除CO32—的干扰。 [小结] 什么是物质的检验? 物质的检验应根据物质独有的特性,要求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 你还能回忆出哪些物质的检验方法呢? 要求:能够独立、准确地回顾出一些物质检验的方法,尽可能多地归纳出有关物质或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生回忆常见物质的检验:碳酸盐、酸、碱、淀粉、丝绸制品等。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初四化学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进一步复习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有机物相关知识。 3、培养科学的阅读、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教学教程 一、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是。 二、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三种物质间的转化。 1、复习阅读P73页3 2.练习:1)《石灰吟》中的化学知识。古诗《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化学视角看,它描述了“石灰”的生产使用过程。请你指出诗句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变化,并写出反应方程式。思考在系列变化中“石灰”的主要成份及俗称。 2)(2006?威海)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制取碳酸钙,流程图为 (1)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所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 ___; ②_______ __; ③. (2)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另外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三、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阅读复习P73 2、练习

1)、(2015?兰州)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A.NH4Cl B.KCl C.CaHPO4 D.KNO3 2)、(2015?孝感)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鉴别 硫酸钾和硫酸铵﹣﹣熟石灰混合研磨、闻气味 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闻气味 B、物质除杂 盐酸中混有硫酸﹣﹣加适量氯化钡溶液过滤 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磁铁吸引 C、安全知识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 居室装修﹣﹣常开窗通风,防止甲醛中毒 D、物质与微粒构成 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A.A B.B C.C D.D 3)、(2015?x疆)古丽同学发观校园中的玫瑰花生长不茂盛,叶子发黄.需要施加下列肥料中的()A.K2CO3B.NH4Cl C.Ca(H2PO4)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识别化肥的探究活动.他们对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磷矿粉四种化肥的实验探究步骤如下: (1)步骤一:在装有四种化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 (2)步骤二:再分别取少量未区分出的另外三种化肥于研钵中,各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的是_____.由此可知,在使用该类化肥时,要避免与_____(填“酸”或“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以防降低肥效. 有同学提出,氯化铵、硫酸钾也可用下列某种物质进行区分,你认为可行的是_____. A.硝酸钡溶液;B.氯化钠溶液;C.酚酞溶液;D.稀盐酸. 四、生活中的有机物。 1、阅读复习P74 2、练习: 1)(2014.威海)8.人体就像一个复杂的“化学工厂”。在下列食物中,不能给这个“化学工厂”提供能量的是 A. 鸡蛋 B.花生油 C.矿泉水 D.馒头6.(2分)2)(2015?威海)在①糖类②油脂③蛋白质④维生素⑤纤维素⑥无机盐⑦水⑧二氧化碳中,属于人体必须 3)2008.威海8.人类从环境中摄取的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下列物质是人的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且作为反应物参加了化学反应的是 ①蛋白质;②淀粉;③油脂;④维生素;⑤食盐;⑥水;⑦空气;⑧黄曲霉素;⑨二氧化铅;⑩纤维素。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⑨D.①②③④⑤⑥⑦⑩ 4)2009.威海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油脂和维生素是人体中重要的供能营养素 B.玻璃钢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复合材料之一 C.氮肥、磷肥、钾肥及复合肥是农业生产中主要的化学肥料 D.浓硝酸、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发生化学变化,失去生理功能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测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测 离子所用试剂实验原理对应现象 硫酸根离子盐酸,BaCl2溶液Ba2+ +SO42-=BaSO4 白色沉淀 氯离子硝酸,AgNO3溶液Ag+ +Cl-=AgCl 白色沉淀 碳酸根离子盐酸2H+ +CO32-=H2O+CO2 无色气泡 钠离子铂丝钠离子焰色为黄色黄色火焰 钾离子铂丝钾离子焰色为紫色紫色火焰 铵根离子NaOH溶液NH4+ +OH-=NH3+H2O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物质的量摩尔 教你~首先物质的量只能用于微观粒子 ~~~~你把从三个方向去理解~~第一个:个数。我们把NA(近似6.02 ×1023)个粒子规定为一摩尔。公式 ~~n=N/NA=N/6.02 ×1023理解就是把它NA(近似6.02 ×1023)看做一个集体~~有NA(近似6.02 ×1023)这么多个粒子就是一个集体~一个物质的量~`一摩尔~和十二瓶啤酒就是一打啤酒一个意思~~第二个方面是:~~质量~~通过研究发现~·当物质的质量等于他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的时候它所有的粒子个数就是NA(近似6.02 ×1023)也就是一摩尔~~18克水里面有NA(近似6.02 ×1023)个水分子~~正好一摩尔~那只要我们知道物质的质量就可以知道它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了~就除以他的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所以得出公式~n=m/M ~~~~和上面的和起来你就可以知道了物质的量是一个把宏观和微观联系起来的一个物理量~~我们知道质量相对原子分子质量就知道了粒子个数了~~~N/NA=N/6.02 ×1023 =n = m/M 还有一个是第三方面~~体积~~注意这个只适用于气体~~我们通过研究在相同情况下的相同物质的量的各种气体所占有的体积是一样的~~规定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Vm ~就一摩尔的气体的体积是Vm ~~公式 n=V/Vm ~得出在标准大气压下1mol任何气体的质量为22.4 L~~我们就规定了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气体摩尔体积为22.4~~n=V/Vm =V/22.4(如果不是标况就不是22.4了) 最后浓度~~最好理解~~就是单位体积的物质里面有多少摩尔的物质1.物质的量浓度. 公式c=n/V 关于稀释~~你就记得由c=n/V 得n=c*V 我们稀释是加水或别的东西~~溶液的溶质n没有变化所以 c1*V1=n=c2*V2

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docx

第一讲常见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掌握常见物质检验、分离和提纯的方法。2016,卷甲12T; 2.能对常见的物质进行鉴别。2015,卷Ⅰ26T(1)(2) 常见物质的检验[ 学生用书 P236] [ 知识梳理 ] 一、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①H +、② Fe3+、③ Fe2+、④ Al 3+、⑤ NH +4、⑥ Cu2+、 ⑦N a +、⑧ K +、⑨ Ag + 将上述符合相应现象的离子的代号填入下表: 试剂与方法现象被检离子产生红褐色沉淀② 产生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③NaOH 溶液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加至过量沉淀溶解④ 生成蓝色沉淀⑥NaOH 溶液并加热生成可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⑤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②KSCN 溶液→氯水开始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或双氧水时溶液呈红色③盐酸→稀硝酸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⑨石蕊试液溶液呈红色①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⑦

火焰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⑧二、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①OH -、② Cl -、③ Br-、④ I-、⑤ SO24-、⑥ SO23-、⑦ CO23-、⑧ HCO -3、⑨ SiO 23-、⑩ AlO -2将上述符合相应现象的离子的代号填入下表: 先加氯化试剂与方法现象 先产生沉淀,后溶解,生成的气体能使品红溶 被检离子品红溶液⑥ 钡溶液,液褪色 再加稀盐品红溶液,澄清先产生沉淀,后溶解,生成的气体不能使品红 ⑦酸,生成石灰水溶液褪色,但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分无沉淀生成,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 澄清石灰水⑧ 别通入 先加氯化钡溶液,再加稀盐酸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浊 产生沉淀,且不溶于稀盐酸 产生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产生浅黄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产生黄色沉淀,且不溶于稀硝酸 ⑤ ② ③ ④ 续表 试剂与方法 氯水,四氯化碳 石蕊试液酸碱指示剂 酚酞试液 稀盐酸 现象 下层呈橙色 下层呈紫红色 变蓝色 变红色 生成白色胶状沉淀 生成白色絮状沉淀,盐酸过量时溶解 被检离子 ③ ④ ① ⑨ ⑩ 三、常见气体的检验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 子 所用试剂 方法 现象 化学方程式 Cl - AgNO 3溶液和稀HNO 3 将AgNO 3溶液滴入待测液中,再加稀HNO 3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 3 AgNO 3+NaCl==A gCl↓+NaNO 3 SO 4 2- BaCl 2溶液和稀盐酸 将稀盐酸滴入待测液中,再加BaCl 2溶液 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 加 BaCl 2溶液生成白色 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盐酸 BaCl 2+Na 2SO 4==BaSO 4↓+ +2Na Cl CO 3 2- 盐酸(或HN O 3) 和澄清石灰水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或H NO 3).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Na 2CO 3+2HCl==2NaCl+H 2O+ CO 2↑CO2+Ca(OH)2==CaCO3↓+H2O OH - 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或红色石蕊试纸 ①将酚酞试液滴入待测液 中 ②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 测液中 ③将待测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 ①溶液变红 ②溶液变蓝 ③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H + 紫色石蕊试液或蓝色石蕊试纸 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②将待测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①溶液变红②蓝色石蕊 试纸变红 —— NH 4 + 浓NaOH 溶 液 将浓NaOH 溶液加入待测液中,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NH4Cl+NaOH NaCl+H2O+NH3↑

高中化学常见物质检验方法

1.常见气体的检验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Fe3+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

生成。 3.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10)PO43-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4.几种重要有机物的检验 (1)苯能与纯溴、铁屑反应,产生HBr白雾。能与浓硫酸、浓硝酸的混合物反应,生成黄色的苦杏仁气味的油状(密度大于1)难溶于水的硝基苯。 (2)乙醇能够与灼热的螺旋状铜丝反应,使其表面上黑色CuO变为光亮的铜,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乙醛。乙醇与乙酸、浓硫酸混合物加热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饱和Na2CO3溶液,有透明油状、水果香味的乙酸乙酯液体浮在水面上。 (3)苯酚能与浓溴水反应生成白色的三溴苯酚沉淀。能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紫色溶液。 (4)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蓝色Cu(OH)2加热反应,生成红色的 Cu2O沉淀。 5.用一种试剂或不用试剂鉴别物质 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时,所选用的试剂必须能和被鉴别的物质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能产生不同的实验现象。常用的鉴别试剂有FeCl3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H2SO4、Cu(OH)2悬浊液等。 不用其他试剂来鉴别一组物质,一般情况从两个方面考虑: ①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性等),首先鉴别出来,然后再用该试剂去鉴别其他物质。 ②采用一种试剂与其他物质相互反应的现象不同,进行综合分析鉴别。

初中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初中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记忆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知道常见物质颜色。 2、初步学会检验组成里含有硫酸根离子或氯离子的盐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2、通过对硫酸根离子、氯离子检验等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初步学会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并学会主动交流。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教学重点:探究硫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通过归纳、总结离子反应的特点。 四、教学用品: 药品:Na2CO3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稀盐酸、稀硝酸、稀硫酸。 仪器:试管、胶头滴管。 五、教学过程: 一、回忆探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取样,滴入溶液,若有无色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若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物质中可能含有离子。 讲解:在初中化学里,重要离子的检验除了碳酸根离子外,还有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的检验。 二、探究硫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1)探究实验 实验1:往稀硫酸中滴入硝酸钡溶液后,轻轻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再滴加稀硝酸,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交流: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写出化学方程式:H2SO4+Ba(NO3)2===BaSO4↓+2HNO3

讲解:说明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2: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硝酸钡溶液后,轻轻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再滴加稀硝酸,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交流: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写出化学方程式:Na2CO3+Ba(NO3)2===BaCO3↓+2NaNO3 BaCO3+2HNO3=Ba(NO3)2+H2O+CO2↑ 讲解:说明碳酸钡溶于稀硝酸。 (2)归纳总结 H2SO4+Ba(NO3)2===BaSO4↓+2HNO3 Na2CO3+Ba(NO3)2===BaCO3↓+2NaNO3 问题:上述反应从离子的角度看,有什么特点? 讲解:上述反应说明Ba2+与SO42-或CO32-反应都会生成白色沉淀。 归纳:往某无色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时,若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该白色沉淀可能是或,再滴加几滴稀硝酸,若白色沉淀溶解,则该沉淀是,若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该沉淀是,说明该无色溶液中含有离子。 讨论:如何检验某种溶液里含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SO42-的检验方法 取样,滴入溶液和溶液,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样品溶液中含有SO42-离子。 三、探究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1)探究实验 实验1:往稀盐酸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后,轻轻振荡。观察有什么现象?滴加稀硝酸,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交流: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不溶解。 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讲解:说明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 实验2:往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AgNO3溶液后,观察有什么现象?滴加稀硝酸,观察又有什么现象? 交流: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后,白色沉淀溶解,同时有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二) 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教学目的 1、学会Cl-、SO42-、CO32-、NH4+等离子检验的实验技能,能用焰色反应法、离子检验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2、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实验现象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等方法 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能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 教具准备【实验1、2、3、4仪器、试剂】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怎样检验某固体物质是否为碳酸盐? 2、怎样区别纤维与蛋白质? 讲述可以根据不同原子、分子或离子的某些特征反应对物质进行检验,以确定物质的组成。【讲授新课】 一、物质检验的要求和步骤: 讲述物质的检验——根据其目的和要求的不同,通常可分为: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 1、鉴定、鉴别和推断的比较 不同点相同点 鉴定一定要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对其组成进行全分析,对于离子化 合物而言,即不仅要检出阳离子,又要检出阴离子:如鉴定某一 物质是否是硫酸钾。 均要根据待检物质的 特征反应,选用适当 的试剂和方法,准确 观察反应中颜色变 化、沉淀的生成或溶 解、气体的生成、焰 色等现加以判定。 鉴 别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进行区别的过程。 推断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推理,确认被检验是什么物质或什么物质可能存在,什么物质一定不存在的过程。 2、物质检验时对反应的一般要求――所用方法简便,反应现象明显: (1)反应要有良好的选择性,反应速率要快,并能反应完全。 (2)反应要有明显的外部特征:如溶液颜色的改变,沉淀的生成或溶解、气体的生成等。(3)要排除干扰物质的影响。 3、物质检验的基本步骤: (1)对试样进行外观观察:主要目的是利用被检验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对可能含有的组分进行推断,进而排除某些组分存在的可能性。 (2)试样的准备:不论是固体试样,还是液体试样,都只能取少量用于配制溶液或用于检验。(3)检验:各取少许溶液,根据要求在试样中加入已知成分和性质的试剂,并根据所发生的现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 子 所用试剂方法现象化学方程式 Cl-AgNO3溶液和稀 HNO3 将AgNO3溶液滴入待测液中,再加稀 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O3 AgNO3+NaCl ==AgCl↓+N aNO3 SO4 2-BaCl2溶液和稀 盐酸 将稀盐酸滴入待测液中,再加BaCl2 溶液 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 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溶 于稀盐酸 BaCl2+Na2S O4==BaSO4 ↓+ +2NaCl CO3 2-盐酸(或HNO3) 和澄清石灰水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或HNO3).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2HC l==2NaCl+H 2O+ CO2↑ CO2+Ca(OH) 2==CaCO3↓ +H2O OH-酚酞试液、紫色 石蕊试液或红 色石蕊试纸 ①将酚酞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②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③将待测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 ①溶液变红 ②溶液变蓝 ③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H+紫色石蕊试液 或蓝色石蕊试 纸 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②将待测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①溶液变红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NH4 +浓NaOH溶液 将浓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加热, 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或用玻璃棒蘸浓盐酸置于试管口)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 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或遇到浓盐酸产生大量白 烟) NH4Cl+NaOH NaCl+H2 O+NH3↑ Cu2NaOH溶液将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生成蓝色沉淀CuSO4+2NaO

几种常见离子的检验

离 子 所用试剂方法现象化学方程式 Cl-AgNO3溶液和 稀HNO3 将AgNO3溶液滴入待测液中,再加 稀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且不溶于稀HN O3 AgNO3+Na Cl==AgCl↓ +NaNO3 SO 42-BaCl2溶液和 稀盐酸 将稀盐酸滴入待测液中,再加BaCl 2溶液 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BaCl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且沉淀不 溶于稀盐酸 BaCl2+Na2S O4==BaSO4↓ + +2NaCl C O3 2-盐酸(或HNO 3) 和澄清石灰 水 向待测液中加入盐酸(或HNO3).将 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此气体能 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Na2CO3+2H Cl==2NaCl +H2O+ CO2 ↑ CO2+Ca(O H)2==CaCO 3↓+H2O O H-酚酞试液、紫色 石蕊试液或红 色石蕊试纸 ①将酚酞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②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③将待测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 ①溶液变红 ②溶液变蓝 ③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 H+紫色石蕊试液 或蓝色石蕊试 纸 ①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待测液中 ②将待测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①溶液变红 ②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N H4 +浓NaOH溶液 将浓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加 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 管口(或用玻璃棒蘸浓盐酸置于试管 口) 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 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 蓝(或遇到浓盐酸产生大量白 烟) NH4Cl+Na OH NaCl +H2O+NH3 ↑

Cu 2+NaOH溶液将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生成蓝色沉淀 CuSO4+2Na OH==Cu(O H)2↓ Fe3 +NaOH溶液将NaOH溶液加入待测液中生成蓝色沉淀 FeCl3+3Na OH==Fe(O H)3↓+3NaCl 常见酸、碱、盐的检验: 物质检验方法实验现象典型化学式 硫酸及可溶性硫酸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 中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2)滴人稀盐酸和BaCl2溶 液[或Ba(NO3)2溶液] (1)溶液变红 (2)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 BaCl2溶液有自色沉淀生成 H2SO4+BaCl2==BaSO4 ↓+2HCl Na2SO4+Ba(NO3)2==B aSO4↓+2NaNO3 盐酸及可溶性盐酸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 中 (1)滴入紫色石蕊试液 (2)滴人AgNO3溶液和稀硝 酸 (1)溶液变红 (2)有白色沉淀生成,且该沉淀不溶 于稀硝酸 HCl+AgNO3=AgCl↓ +HNO3 NaCl+AgNO3==AgCl ↓+NaNO3 碳酸盐及碳酸氢盐取少量待检验溶液于试管 中 (1)加稀盐酸或稀硝酸 (2)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 的石灰水中。 有气体生成,且该气体使澄清的石 灰水变浑浊 Na2CO3+2HCl=2NaCl +H2O+CO2↑ NaHCO3+HCl=NaCl+ H2O+CO2↑ 铵盐将铵盐与碱混合共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NH4Cl+NaOH Na Cl+NH3↑+H2O 检验中的干扰和排除

中学常见物质的检验方法

常见物质的检验、鉴别及气体的吸收方法检验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含量较多) 检验空气等气体中含量较少的氧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现象:燃着的木条正常(继续)燃烧。(不使用带火星的木条,因为不能复燃) 向上排空气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若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验满氧气:氧气已收集满。 排水法:若有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则氧气已收集满。 鉴别O2、空气、N2(或CO2等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H2(或CO、CH4等可燃性气体):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几瓶气体中。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使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使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N2是(或CO2),能被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是H2(或CO、CH4)。 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 检验H2: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凝结。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硫酸铜粉末。 现象:黑色的CuO变成红色,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验满氢气: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不能验满;排水法收集氢气验满方法与氧气相同。 检验H2O(水蒸气):通过硫酸铜粉末。现象:白色硫酸铜粉末变成蓝色。 吸收H2O(水蒸气):通过浓硫酸。(液体干燥剂吸水效果比固体干燥剂好) 检验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验满二氧化碳: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口,若燃着的木条火焰熄灭,则二氧化碳已收集满。(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吸收CO2:通过NaOH溶液。(吸收效果比石灰水好)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 检验CO:现象: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没有水珠凝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 现象: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检验CH4:用燃着的木条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再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凝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检验气体顺序:先通过硫酸铜粉末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某溶液检验其它气体。 如:检验塑料灼烧后生成的气体中含CO2和水蒸气的顺序:先将气体通过硫酸铜粉末(检验水蒸气)→再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CO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