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杀虫剂简介

农药杀虫剂简介
农药杀虫剂简介

农药杀虫剂简介

1、杀虫剂的种类

农药杀虫剂作用方式各不相同,有胃毒剂、触杀剂、熏蒸剂、内吸剂、引诱剂、驱避剂、拒食剂、不育剂、昆虫激素等。胃毒剂是一种昆虫通过消化器官将药剂吸收而显示毒杀作用;触杀剂主要是药剂接触到昆虫,通过昆虫体表侵入体内而发生作用来杀死昆虫;熏蒸剂可以以气体状态散发于空气中,通过昆虫的呼吸道侵入虫体使其致死;内吸剂一般是通过药剂被植物的根、茎、叶或种子吸收,当昆虫吸食这种植物的液汁时,将药剂吸入虫体内使其中毒死亡。另外还有引诱剂:药剂能将昆虫诱集在一起,以便捕杀或用杀虫剂毒杀;驱避剂:将昆虫驱避开来,使作物或被保护对象免受其害;拒食剂:昆虫受药剂作用后拒绝摄食,从而饥饿而死;不育剂:在药剂作用下,昆虫失去生育能力,从而降低害虫数量。

例如克百威是杀虫剂、杀螨剂和杀线虫剂。主要用在苜蓿、甜菜、谷物、柑桔、咖啡、棉花、葡萄、果树、大豆、玉米、马铃薯、水稻、甘蔗、烟草和蔬菜上。含有克百威的种衣剂产品是用于大豆、玉米等种子下种前在其表面包衣用的,其目的是防治地下害虫以及叶面害虫的侵害。

2、农药杀虫剂的毒性

农药具有一定毒性。农药使用不当或食用含有农药的蔬菜等食品就会中毒。中毒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毒性是指农药进入体内后短时间引起的中毒现象。农药的慢性毒性是指长期吸收少量农药,药剂在身体内蓄积,造成人体机能损害而引起的慢性中毒。有些药剂小剂量短期给药未必会引起中毒,但长期连续吸收后,中毒现象就会逐步显现。

部分农药施用后不易分解,仍有部分或大部分残留在土壤中、农作物上。这些残留农药在食物上达到一定浓度后,人或动物长期食用,就会使农药在体内积累起来,引起慢性中毒。

有些农药在使用后,它可能粘附在作物外表,也可能渗透到植物内部,被作物吸收。这些农药虽然受到外界环境条件如光照、雨、露、气温的影响以及植物体的作用,逐渐分解消失,但速度缓慢。在收获时,如施药不适当,农产品中往往有一定量的农药残留,特别是在农作物接近收获期施用过多、过浓的农药,更会造成农产品中有过量的农药残留。因此正确使用农药十分重要。

无公害农药有哪些

无公害农药指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毒性小或无毒,易分解,不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污染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安全的农药。

无公害农药包括:

生物源农药:直接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体提取的物质作为防治病、虫、草害和其它有害生物的农药。可分为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如苏云金杆菌(Bt)、除虫菊素、株素、性信息素、井岗霉索、农抗120

浏阳霉素、农用锭霉素、阿维菌素、赤霉素、罢苔素内脂、黎芦碱、苦参碱、烟碱等生物碱。

矿物源农药:有效成份起源于矿物的无机化合物总称。主要有硫制剂,铜制剂,磷化物。如硫酸铜、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磷化锌等。而毒性较大、残留较高的砷制剂及氟化物等不在本推荐范围之内。

有机合成农药:限于毒性较低、残留低及使用安全的有机合成农药。推荐经过多年使用安全的菊酯类,中低毒性的有机磷类,有机硫等杀虫剂、杀菌剂及部分除草剂等。如氮氰菊酯、溴氰菊酯、氛氯氰菊酯、甲氰菊酯、甲基毒死蜱、辛硫磷、乙酰甲胺磷、多苗灵、甲霜灵、甲基硫菌灵、禾草灵、乐果、敌敌畏、百菌清、代森锰锌、粉镑宁、扑海因、杭蚜咸、禾草克、果尔、吡虫林、都尔、玉农乐、巨星、乙草胺等。

玉米除草剂分类及选用

酰胺类除草剂:酰胺类除草剂是目前玉米田最为重要的一类除草剂,可以为杂草芽吸收,在杂草发芽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有效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

该类除草剂品种较多,如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等;试验证明:在同等有效剂量下,该类除草剂其杂草活性比较结果如下:乙草胺>异丙草胺>丁草胺>甲草胺;根据其有效用量,除草活性的量化比较结果是乙草胺;异丙甲草胺;丁草胺:异丙草胺为1:0.9:0.8:0.7;其中以乙草胺应用较为普遍,活性

最高,价格较低,该类除草剂受墒情影响很大,墒情差时除草效果显著降低。

三氮苯类除草剂:三氮苯类除草剂可以有效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和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以杂草根系吸收为主,也可以为杂草茎叶少量吸收。代表品种有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等,其中以莠去津使用较多,对玉米较为安全,活性最高;但莠去津宜与乙草胺等混用以降低用量,提高除草效果和对后茬作物安全性。

苯氧羧酸类除草剂:主要于玉米苗后防治阔叶杂草和香附子。代表品种有2甲4氯钠盐、2,4-D丁酯。其中2甲4氯钠盐广泛用于玉米田防治香附子。但要按照标签要求使用,使用时期不当产生药害。

磺酰脲类除草剂: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噻黄隆可以用于玉米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

其它除草剂:百草枯和草甘膦是灭生性除草剂,可以在玉米40厘米高以后进行定向喷雾,可以有效防治多种杂草。另外,也对以用使它隆、百草敌、溴苯腈、苯达松等品种防治玉米田阔叶杂草。

高温干旱加紧防治红蜘蛛

红蜘蛛又名火龙虫,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往往会导致其大发生,因此,一定要及时防治。

1.为害特点。以成若螨群集在叶背、花、果上刺吸汁液,并吐丝结网,初期沿叶脉出现黄白色似针尖状斑点,迅速发展成灰白色或

黄白色大斑,使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或破坏,蒸腾作用增大,植株严重失水,使叶片褪绿变黄色、灰白色、红色,严重时叶片干枯脱落。一般先为害下部叶片,再向上蔓延。

2.防治方法。及时清除田园及地边杂草,以减少虫源。夏、秋干旱季节,适时抗旱灌水,增加田间湿度,促进作物生长,可控制螨类生长。

在发生为害始见期至若螨始盛期,使用杀螨剂连续用药防治2~3次,防治间隔期5~7天,喷药要均匀周到。药剂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75%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20%螨克乳油1000~1500倍液等,应注意交替用药。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防治

?玉米细菌性茎腐病的典型症状是在玉米中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发生水浸状腐烂,引起组织软化,并有腥臭味。一般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开始发病。首先植株中下部的叶鞘和茎秆上出现不规则的水浸状病斑,病菌在浸染茎秆和心叶的过程中,造成生长点组织坏死、腐烂,并散发出腥臭味。病株容易从病部折断,不能抽穗或结实,一般发病率即相当于损失率。降雨有利于发病,特别是连续干旱后突降暴雨或暴雨后骤晴,田间湿度大,病菌侵茎率高;害虫发生严重、地势低洼等也是造成病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防治方法:及早清除病株,集中销毁,减少传染源;合理施肥,雨后及时排水、培土,促进玉米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防治害

虫,减少伤口;药剂防治可在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农用链霉素4000~5000倍液喷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