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与抑郁症的关系,心态决定一切

疾病与抑郁症的关系,心态决定一切
疾病与抑郁症的关系,心态决定一切

疾病与抑郁症的关系,心态决定一切

临床中我们会发现抑郁症有很多种,但是我接触最多的应该是疾病与抑郁症的关系。由于我从医48年,在临床的

时间比较久,我是一直和病人面对面的在打交道,很多人来了以后,当陈述了他的病情以后,我看到的那种压力是很大的,这就是有些人患有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长期得不到有效地治疗以后,而产生心理的压抑状态,但是我觉得疾病与抑郁症的关联的相互解除,还容易一些,只要把他疾病的原始症状解除了,那么抑郁症随之而来就会好很多。今天我说的这个病例是我的学生,她患有严重的哮喘。当她来找我治疗的时候,你离很远的距离,就可以听到她那种沉重的喘息声。当我用听诊器听诊的时候,我发现她气以及双肺有很强的哮鸣音。如果你当时看到了这个病人,你也会觉得,真的是没有办法给她治愈,当时她呼吸音急促,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别说她到处求医有沉重的思想和心理压力,即使我们医者遇到这样的病人,也觉得这么严重的疾病,能治好吗?她是去年10月份来找我的,前前后后大约治疗了3到4个

疗程,每次它来治疗,我都是以穴位注射为主,然后是火针、针灸,艾灸为辅,因为艾灸是她自己在家就可以做,可是火针和针灸她做不了,穴位注射,做起来更有难度,所以她来找我做穴位注射,火针治疗。我记得她好像是一共来了15

次,她的疾病就有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到现在已经完全痊愈了。春节到了,她给我拜年的同时发给了我一个红包,下面您看到的是我们两个的交流。只要疾病好了,抑郁症就会自然消除。这是疾病导致的抑郁症。由疾病导致的抑郁症,如果疾病好了,那么抑郁症也会痊愈了。这是两个因果关系。首先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抑郁情绪不等于抑郁症,抑郁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包括与同事的不开心,工作上的压力,等等都会引发抑郁情绪。但是抑郁症则不同,如果想诊断抑郁症,应该到专业的机构去进行诊断。很多患有抑郁症的人,几年来不想见人,不想说话,整天郁郁寡欢,又不想吃药。做事情也没有积极性。有时候会莫名的想哭,难受,等等很多自己的抑郁情绪和症状。春季万物复发,也是疾病容易复发的季节,这个季节容易让人产生悲观的情绪,如何走出抑郁,远离自杀,给自己、家人、朋友等一个健康的环境呢?美妙动听的音乐,可以让人身心舒畅,甚至忘却烦恼。中医经典古籍《素问·举痛论》中说“百病皆生于气也”,《灵枢·五音五味》又详细论述了宫、商、角、徵、羽等5种音阶调治疾病的理论,最后被归纳为“百病生于气而止于音”的音乐治病理论。如果你有喜欢的音乐,不妨静下心来,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给自己的抑郁心境做一下音乐疗伤的治疗。这也是用音乐治疗抑郁症的一种方式。另外,艾灸可以舒缓抑郁的情绪:艾灸:中脘,期门,太冲中脘,很多患有抑郁症

的人,脾胃不好,不爱吃饭,那么可以艾灸中脘,增加脾胃功能。要知道脾胃是后天之本,如果脾胃好了,很多疾病都会得到相应的濡养。中脘: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恶心、治疗烧心、嗳气、治疗慢性肝炎、治疗慢性胃炎、胃痛,辅助消化等。本穴作为肝经募穴,尽管其穴内气血空虚,但却募集不到气血物质,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门。期门:功效解读:期门穴为足太阴、足厥阴、阴维三经之会。属肝经,为肝之募穴。该穴有化瘀解郁之功效,可治疗胸胁胀满疼痛等。上述两个穴位是可以使用艾灸盒艾灸的,可以买一个大的艾灸盒,点燃后,盖上毛巾艾灸,不会有太大的烟。艾灸太冲穴,叫做“消气穴”,它散肝火,补心血,安心神,利水道,功能极为强大

太冲:艾灸脚背上的肝经穴位太冲穴。它在大趾与二趾之间,离开趾根约4厘米的地方,此穴消长久瘀结之气最有效。肝经的“太冲”,叫做“消气穴”,它散肝火,补心血,安心神,利水道,功能极为强大。上述几个穴位,您经常做一做艾灸,按摩或刮痧,坚持下来,对您的抑郁症或抑郁情绪,都会有非常好的治疗作用。我想说的是,上述这几个穴位,如果你

要做艾灸,需要坚持做下来,并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会解决你疾病的问题,同时您还要加上涌泉穴,加上涌泉穴以后会对你的睡眠有非常好的帮助。抑郁症的病人,如果有一个非常好的睡眠,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和治愈也是非常必要的。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抑郁症病人的性格特征及心理护理 女性病人在心理社会应激与认知方面的能力均低于男性,且女性具有特异的性格特征。情绪不稳定,敏感多疑,人际关系紧张;价值感低,缺乏自信,自卑感强;思维缓慢甚至虚无,罪恶妄想;回避社交场合,退缩、孤独,是以持久而显著的心境低落为基本表现,并伴有相应思维和行为异常的一类精神障碍。RSHWHO渡氧专项脑细胞修复工程,针对“脑细胞疲劳、失眠、焦虑”的,集合六个国家(法国、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的科研成果,锁定了影响脑疲劳、神经紧张、抑郁、焦虑、失眠的脑部核心要素,富含121种营养和微量元素,其中活性成分54项,含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对压力症状缓解功效已经在临床研究上得到证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需配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改善患者日常状况。 抑郁发作的典型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随着对认识的提高,住院病人的比例近年来大幅度提高,病人住院期间的各种意外亦时有发生。住院病人的治疗自然是最为重要的,但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护理对帮助病人顺利完成各种治疗、减轻抑郁情绪、消除消极意念和行为、增强生活信心、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复发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心理护理存在着专业化不强、缺乏针对性、策略欠恰当等问题。心理护理应根据病人状的不同程度、不同的疾病阶段与类型以及病人的不同心理特征,实施个体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 实例:我科一位40岁的性格内向的女性病人,初中文化,平时寡言少语,因情感极度低落,思维内容障碍而入院,护士在与的交流中得知其丈夫事业心强,平时很少陪伴妻子,妻子长期在家,寂寞孤独,数年后,逐渐感到失去了自我,缺乏自信、低自尊、低价值感,甚至认为丈夫有抛弃她的思想,因而产生了严重的忧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对进行了心理护理:其一,加强了与的沟通,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其二,在与的多次交流中,护理人员向指出了负向想法的根源是由于生活的空虚,目标的缺乏而逐渐导致了低自尊、低价值感,缺乏自信。 RSHWHO渡氧提出了脑营养平衡学说:

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系列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ICD-10)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2074 更新时间:2010-5-9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在ICD-20中,抑郁发作不包括发生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发作只包括首次发作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ICD-10规定的抑郁发作一般标准有3条: G1.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2周。 G2.在病人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F30.-)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 G3.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此种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F10-F19)或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F00-F09)所致。抑郁发作的症状分为两大类,可以粗略地将之分别称为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有3条: (1)抑郁心境,对个体来讲肯定异常,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

里,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持续至少2周; (2)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3)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 抑郁发作的附加症状有7条: (1)自信心丧失和自卑; (2)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和不适当的罪恶感; (3)反复出现死或自杀想法,或任何一种自杀行为; (4)主诉或有证据表明存在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例如犹豫不决或踌躇; (5)精神运动性活动改变,表现为激越或迟滞(主观感受或客壑ぞ菥 桑 ?ltBR>(6)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 (7)食欲改变(减少或增加),伴有相应的体重变化。 轻度抑郁发作(F32.0):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四条。 中度抑郁发作(F32.1):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六条。ICD-10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躯体综合征症状,在含义上与DSM-IV的伴忧郁或经典分类中的内源性抑郁症类似。这些症状包括: (1)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失去乐趣; (2)对正常时能产生情感反应的事件或活动缺乏反应; (3)比通常早醒2小时以上; (4)早晨抑郁加重;

情绪调适与疾病的关系

情绪调适与疾病的关系 徐薇!,戴瑞婷",杨安阳",徐志刚" (!#北京军区天津疗养院,$%%$&!;"#天津第四中心医院) 关键词’情绪调适;疾病;关系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早在!)$"年,国际学者坎农[!]分析了不同情绪状态时对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情绪学说是心理学的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代心理学家研究证明,情绪的生理基础既包括大脑皮质活动,又包括皮质下中枢的活动,大脑皮质起调节、制约的作用。情绪既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现象,也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当人体受到外界各种不同事件刺激时,大脑皮质对各种事件会发生不同反映,这种反映就是情绪的外在表现。随着客观世界的复杂化、多维化,人们的感觉也深化繁衍,由于人的个性差异,情绪也随之千变万化。因此,要有一个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才能使身体健康。 !’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疾病与心理情绪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心理情绪的状态也影响疾病的进程、转归和预后。在当今的社会变迁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自身的感触,有不同的情绪变化。高度紧张的生活节奏、千丝万缕的人际关系,在竞争中求生存,人们心理适应的差异导致了情绪的不稳定。情绪是人体心理活动的一种表现,心理活动与社会稳定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当人体情绪的外环境发生突如其来的事件,且超过了人体正常心理承受能力,肌体就会产生疾病。 ’’人们在社会生活事件的刺激下产(01(0、事故、失恋)产生的紧张、焦虑、愤怒、悲伤或过喜等情绪反应,都伴随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当心血管调控系统受到敏感的刺激后,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产生变化,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心肌收缩、心率加快、心博量增加,继而诱发心血管疾病。有人做过试验,被试者看不同的电影时,其尿中的儿茶酚胺浓度变化如下:看风光片时,尿中的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均降低;看攻击性影片或喜剧片时,尿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不变;看恐怖片时,尿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均上升。试验还发现,人愉快时肾上腺素排出量最高,安静时最低;不愉快时肾上腺素的变化与去甲肾上腺素相似;情绪激动时,儿茶酚安排除量均上升,情绪压抑时,血与尿中肾上腺皮质激素量均持续相当高,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醛固酮也类似变化[!]。 ’’23455在!),!年报道了对胃瘘患者的观察,发现情绪可以引起胃粘膜、胃壁运动血管充盈和粘膜分泌的不同变化,长期紧张的精神刺激和不良的情绪反应,作用于大脑皮质开始引起兴奋。长时间过度兴奋的大脑皮质转为超限抑制,导致了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植物神经的控制中心视丘脑下部紧张性增高,进而发生机能的紊乱和异常[!]。通常为副交感神经系统兴奋、肾上腺素皮质激素升高、粘膜下血管痉挛、胃部内分泌增加、胃运动亢进、胃酸分泌增加、胃蛋白酶原分泌增加、67逆向弥散增加而诱发溃疡病。 ’’紧张的刺激作用于大脑后,可通过下丘脑和垂体,促使肾上腺释放皮质激素,可降低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及消化能力,以致病原体有可能在体内增殖而感染[!]。紧张的刺激情绪可使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紧张的刺激影响下丘脑,胸腺功能失调,8细胞成熟受损,巨细胞吞噬的能力下降,而干扰了淋巴细胞的再循环,免疫器官退化,功能低而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重症肌无力症等许多疾病,都与情绪的失控密切相关。 近代医学证明,人体具有生物性、心理性两大防御体系。前者是人体的生物免疫系统,后者指人的良性情绪功能等心理作用["]。心理活动是人体组织器官对外事务反应的集合。在这些器官的调解下,人体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与自然环境与社会保持动态的平衡。当这种平衡受到破坏,人失去了良好的心境和情绪,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因此,调试好自我心境才能有良好的、稳定的情绪。 "’情绪的自我调适 情绪明显带有社会性,或喜或忧、或惊或怒,与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水平有关。评定每个人的情绪、矫治不良情绪,掌握好这一点对疾病的防治都非常重要。产生不良情绪原因有三:!社会改革的步伐加快,社会关系网的微妙变化;"各种突发事件的产生,外环境的改变;#承受心理压力顺应度的较弱与应激不良。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对于最敏感的应激源类型,各人有不同的反应。每人对应激源的敏感性也是各不相同。事态骤变、失意及其他问题,某人可以处之泰然,而另!人则会感到束手无策[$]。躯体反应与情绪体验是一致的,情绪一旦改变,相应的躯体反应立即消失。因为,心里紧张或不良的情绪,可诱发疾病,不良的情绪可以使病情加重,不良的情绪可以降低药物治疗的效果。因此,必须学会调整自我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顺应各种应激源,缓解紧张、焦虑的不良情绪。笔者认为首要一点是超越自我,正确认识自我价值,做到胸襟开阔,理智宽容的对待生活、工作,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心态。其次是平衡心理,善交朋友,学会自我放松,在遇到不愉快事件,想不通问题时,与朋友聊聊天,听听音乐,散散步或到大千世界去郊游,以达到放松心情的目的。再者,学会宣泄,把所有的不快讲出来,使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另外,运动疗法也可使自身从不良的情绪中走出来。现代精神卫生科学阐明,稳定和乐观的良性情绪是防治疾病不可缺少的心理因素。笔者认为,身心健康状况受个人生活、社会和心理因素平衡的影响,情绪的失控会影响到人对事物的认知。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我情绪调适。在绝望中摆脱烦恼,在痛苦中抓住快乐,在压力下寻找解脱,在失败的时候找回希望[,]。在这个世界中会有许多事情是我们难以预料的,我们不能控制际遇,无法预知未来,但我们能掌握自己,调试自我情绪。只有稳定的良性情绪,才能有一个健康的躯体。$’参考文献 ,%%"《职业与健康》’"%%/年!!月第""卷第""期’9++:;18<9=1=>6?1@86A3B#""=3#!!=3CDEFDG,"%%/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神经症心理咨询】导读:抑郁症的表现不仅有心理层面的表现同时还存在躯体上的表现,会引起一些躯体症状。当我们发现自己有躯体上的不适但是经检查又不存在躯体上的疾病时就需要我们一起注意了。深圳燕园博思神经症心理咨询专家为您解读: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抑郁症存在的躯体症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抑郁发作时也能出现幻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强迫和恐怖症状,因思维联想显著迟缓及记忆力下降,易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抑郁性假性老年痴呆症。轻性抑郁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抑郁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思维迟缓,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学症状(如情绪昼夜轻重,食欲,性欲下降等),自知力常丧失,不主动求治,可资鉴别。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称为抑郁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其他科就诊,躯体检查及辅助检查往往无阳性表现,易误诊为神经症或其他躯体疾病,对症治疗一般无效,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 深圳燕园博思神经症心理咨询专家结语: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有时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只是身体上生病了而不是心理上生病了。容易引起我们对于自我的一种判断和认知。当我们出现一些躯体上的不适但有不是器质性病变时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深圳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愿为您提供专业化、有效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文章来源:燕园博思深圳心理咨询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c78709483.html,

黄帝内经关于情绪与疾病

《黄帝内经》关于情绪与疾病 中医认为,人的情绪有七种:怒、喜、思、忧、悲、恐、惊,即所谓“七情”。《黄帝内经》认为:某种情绪过于强烈、持久或失调,会引起脏腑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疾病。 《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喜怒伤气,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素问·刺法论》云:大悲伤也,悲伤即肺动,而其气复散也。 《素问·疏五过》云: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灵枢·寿夭刚柔》云:忧恐忿怒伤气。 《灵枢·百病始生》云:忧思伤心,忿怒伤肝。 《灵枢·九针论》云:形数惊恐,筋脉不通,病生于不仁。 《黄帝内经》认为:某种情绪可以通过另一种情绪来调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悲胜怒,恐胜喜。 《黄帝内经》这些关于情绪失常导致疾病以及调节情绪治疗疾病的观点对后世运用情绪疗法治疗疾病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名医通过调节情绪治疗疾病,不乏其例。 《三国志·魏书·方伎传》载有华佗以情绪治病的例子:“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瘥,乃多受其货而不加治,无何弃去,留书骂之。郡守果大怒,……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声而愈。” 金代名医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对于用调节情绪的方法治疗疾病颇有发挥。其所著《儒门事亲·卷三》云:“悲可以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

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虑彼志此之言夺之。” 《儒门事亲·卷五》记载了几个张从正通过调节患者情绪治病的例子: 息城司侯,闻父死于贼,乃大悲哭之,罢,便觉心痛,日增不已,月余成块,状若覆杯,大痛不住,药皆无功,乃求于戴人。戴人至,适巫者在其旁,乃学巫者,杂以狂言以谑病者。至是大笑,一、二日,心下结块皆散。戴人曰∶《内经》言∶忧则气结,喜则百脉舒和。又云∶喜胜悲,《内经》自有此法治之。 项关令之妻,病食不欲食,常好叫呼怒骂,欲杀左右,恶言不辍。众医皆处药,几半载尚尔。其夫命戴人视之。戴人曰∶此难以药治。乃使二娼,各涂丹粉,作伶人状,其妇大笑;次日,又令作角抵,又大笑;其旁常以两个能食之妇,夸其食美,其妇亦索其食,而为一尝。不数日,怒减食增,不药而瘥,后得一子。 一富家妇人,伤思虑过甚,二年不寐,无药可疗。其夫求戴人治之。戴人曰∶两手脉俱缓,此脾受之也。脾主思故也。乃与其夫,以怒而激之。多取其财,饮酒数日,不处一法而去。其人大怒汗出,是夜困眠,如此者,八、九日不寤,自是而食进,脉得其平。 卫德新之妻,旅中宿于楼上,夜值盗劫人烧舍,惊坠床下,自后每闻有响,则惊倒不知人,岁余不痊。戴人见而断之曰∶惊者为阳,从外入也;恐者为阴,从内出也。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自知也。足少阳胆经属肝木。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乃命二侍女执其两手,按高椅之上,当面前,下置一小几。戴人曰∶娘子当视此。一木猛击之,其妇人大惊。戴人曰∶我以木击几,何以惊乎?伺少定击之,惊也缓。又斯须,连击三、五次;又以杖击门;又暗

怎样缓解抑郁情绪

但是抑郁症则不同,它是一种病理心理性的抑郁障碍,与遇到挫折后出现的抑郁情绪完全不同,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不产生抑郁情绪,那才是不正常。正常忧郁情绪与病理性抑郁症怎样区别呢? 1. 正常人的情绪忧郁是基于一定的客观事物,事出有因。而病理情绪忧郁障碍通常无缘无故地产生,缺乏客观精神应激的条件,或者虽有不良因素,但是“小题大做”,不足以真正解释 病理性忧郁征象。 2. 一般人情绪变化有一定时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常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能恢复心理平稳。而病理性忧郁症状常持续存在,甚至不经治疗难以自行缓解,症状还会逐渐加重恶化。精神医学规定一般忧郁不应超过两周,如果超过一个月,甚至持续数月或半年以上,则可以肯定是病理性忧郁症状。忧郁情绪程度较轻,程度严重达到病态时称为反应性抑郁症。南昌军民医院吴春华专家认为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程度严重,并且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无法适应社会,影响其社会功能的发挥,甚至产生严重的消极、自杀言行。 3. 抑郁症可以反复发作,每次发作的基本症状大致相似,有既往病史可以印证。 4. 典型抑郁症有生物节律性变化的特征,表现为晨重夜轻的变化规律。许多病人常说, 每天清晨时心境特别恶劣,痛苦不堪,因而不少病人在此时常有自杀的念头。至下午3~4 时以后,患者的心境逐渐好转,到了傍晚,似乎感到没有毛病了,次晨又陷入病态的难熬时光。健康小常识 5. 抑郁症的家族中常有精神病史或类似的情感障碍发作史。 6. 有持续性顽固性失眠,多种心理行为同时受到阻滞抑制,生理功能低下,本能活动能力下降,体重、食欲和性欲下降,全身多处出现难以和定性的功能性不适,检查又无异常,以上这些均是抑郁症的常见征象。 心境障碍的诊断主要应根据病史、临床症状、病程、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典型病例诊断一般不困难。密切的临床观察,把握疾病横断面的主要症状及纵向病程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是临床诊断的可靠基础。切不可把各种症状与自己对号入座,进行自我折磨。改善抑郁症的七剂良“药”目前,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的人数正在逐年增多。 能够改善抑郁症的七剂良“药”: 一、身体动起来。研究发现,每天30分钟、一周五次的运动可以赶走低落的情绪。即使15分钟的散步也能使你保持两小时的活力。 二、多享受音乐。研究人员发现,听音乐是仅次于运动的第二有效的排除抑郁的手段。当然要选择一些充满活力的音乐。 三、经常深呼吸。选择一个舒服的位置坐下,闭上双眼,全身放松,呼吸缓慢自然,默念喜欢的短语。这种方式可以通过降低呼吸频率、心跳频率和血压来缓解紧张情绪。 四、充足的睡眠。睡眠不足会使人焦躁。保证每天7~8小时睡眠,并且睡前尽量放松,不要熬夜或有工作压力。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

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 以下是关于抑郁症的表现测试题,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抑郁症,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心理疾病,假如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抑郁症,就会严重影响患者和家人的正常生活,抑郁症情绪埋在内心深处,常常会使疾病长时期耽误,得不到解决,所以了解抑郁症的症状对于抑郁症及时的治疗也是非常关键的。 抑郁症的表现 1、消极悲观: 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2、精力丧失: 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是轻度抑郁症的症状。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3、情绪症状: 情绪症状是抑郁症的最显著、最普遍的症状。抑郁症病人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抑郁心情和兴趣的消失。抑郁症病人的生活中,似乎充满了无助和绝望。抑郁心境,病人感 ·

到情绪低落,悲观绝望,觉得生活没有意义。丧失兴趣,对日常活动、平日的爱好都感到没有兴趣,尤其是体验不到乐趣。 4、动机症状: 抑郁症病人的动机症状体现在做任何事情都缺乏动力。语调低沉,言语行动迟钝缓慢,感到头脑迟钝,变笨了;严重时不语、不动、不食。某些病人可出现自杀意念及行为。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动机水平。大多数人,都能够做到早晨按时起床,按时去工作或上学,能够积极寻找各种方法来娱乐我们自己以及他人。 5、认知症状: 认知症状是抑郁症的另外一大症状。自我评价低,贬低自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自责,觉得自己对不起家人朋友,严重者出现妄想,如感到自己有严重罪过,或严重的不能治疗的某种疾病,或一贫如洗,甚至感到自己及世界已经不存在了。某些极度抑郁的患者,甚至相信他们应该为世上的不公正和不平等现象负责,他们应该为自己的“罪恶”而受到惩罚。 ·

性格情绪与十二经络及与人体生病之间的关系

大家有没有发现:身边总是会有人与某一种健康问题纠缠不清。比如,经常性的感冒、皮肤过敏、喉咙不适、胃痛胃溃疡、失眠多梦、经常性头痛等症状。当事人常常会想:我是不是身体出现什么问题了,但是,有时候,你不知道,经常的负面情绪才是幕后黑手…… 疾病与性格特征的关系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从胃溃疡、支气管哮喘到老年痴呆症,各种疾病都与性格特征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急躁易怒——原发性高血压 排除富贵病的不良生活因素外,高血压病人被发现更容易具有趋向好斗和急躁易怒、要求过高过急等性格特点。 易犯人群表现为雄心勃勃,醉心于工作,但是缺乏耐心,容易产生敌意情绪,常有时间紧迫感。同时临床还发现,此类人群与冠心病、中风、脑血管疾病、消化道溃疡关系密切。 争强好胜——消化道溃疡 消化道疾病与心理、情绪、性格的关系相当密切。病人常常具有以下特点:如争强好胜,即使休息仍不能松弛;个性太过认真严谨,同时认死理太执着,不撞南墙绝不回头;情绪易波动,但惯于克制,

喜怒不形于色;虽然人际关系正常,但自我控制强,而并非天生热情、喜好社交等。 心理冲突——糖尿病 排除了遗传、生活方式等原因后,生活与工作中的重大变故、挫折和心理冲突等可以诱发和加重病情。曾经有医生提出“糖尿病人格”,认为他们容易有性格不成熟、被动依赖、优柔寡断、缺乏自信等特点,但后来发现,这些人格也见于其他慢性病人。 情绪不稳——头痛 最常见的有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长期情绪紊乱、精神紧张容易造成紧张性头痛。 而偏头痛与心理、血管、生化三方面有关,在性格和情绪方面,患者容易有情绪不稳定、过分因循守旧、对问题处理欠灵活、极端关心身体,偏于抑郁、悲观,易于不满等性格特点。 幼稚敏感——支气管哮喘 作为儿童较常见的一种心身疾病,与体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研究中也发现,患儿的性格趋于内向,有悲观倾向,多为过分依赖、幼稚敏感和希望受人照顾;遇事退缩,自信心不足,情绪比较不稳定,甚至较小的事情也能够导致强烈的情绪反应。 精神紧张——神经性皮炎 皮肤问题是多种不良刺激的综合结果,其中精神刺激、情绪因素、压力太大无法宣泄、过度劳累是重要的原因。甚至有观点认为,如

关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疏导与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生抑郁情绪的疏导与几点思考 A同学,女,20岁,青海大学医学院学生,籍贯青海。该生ㄨㄨㄨ年考入青海大学医学院,在班内表现一直默默无闻,学习中上,性格内向,不张扬。有固定一位同宿舍朋友。由于家庭贫困,穿着简朴,生活简单。 大学二年级时,该生行为表现怪异,连续无故旷课(以往从未旷过课),常因小事与宿舍同学吵架,敏感多疑,声称自己将要去很远的地方,到时让同学将自己的床单、被褥烧毁。并时常莫名哭泣、发呆。考试课有三门不及格。 在得知该生的情况后,心理咨询老师与她进行了初次交谈,当心理咨询老师很小心地问一句:“你最近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时,她失声哭泣,大概持续了5分钟才停止。 心理咨询老师:你能给心理咨询老师说说吗? A同学:她想害心理咨询老师。 心理咨询老师:是谁? A同学:就是她,她肯定想害心理咨询老师。 心理咨询老师:你能告诉心理咨询老师她是怎么想害你的? A同学:她偷看心理咨询老师睡觉。 心理咨询老师: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A同学;当心理咨询老师醒来时,她在盯着心理咨询老师看。 心理咨询老师等她继续往下说。大概过了1分钟。 A同学:她在心理咨询老师床底下放排球。 心理咨询老师:其他人的床底下放过吗? A同学点点头。 心理咨询老师:你认为她在你床底下放排球,你睡觉时偷看你,是想谋害你。A同学:是。(停顿)心理咨询老师的书包被偷了,是她偷的。 心理咨询老师:你说说看。 A同学:心理咨询老师在教室看书时被她偷的,她跟踪心理咨询老师。 心理咨询老师:你看见她拿了吗? A同学:没有,但心理咨询老师肯定是她。 心理咨询老师:你觉得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A同学:她嫉妒心理咨询老师学习好,书包偷了,不让心理咨询老师好好学。心理咨询老师:除了这位同学外,你觉得还有人想害你吗? (停顿) A同学:ㄨㄨㄨ嫉恨心理咨询老师? 心理咨询老师:你觉得她也嫉恨你 A同学:嗯,她男朋友喜欢心理咨询老师。 …… 在交谈时,A同学思维表现比较迟缓,对所述情况深信不疑,并表示很痛苦,因为怕别人害她,晚上失眠。 根据交谈内容,心理咨询老师私下从其他学生那里了解了一些有关情况,她怀疑的那位同学原来是她同乡,性格大大咧咧,而她又小心敏感,自尊心强,两人行为方式完全不同,只因为小事发生口角,致使两人关系不和,偷书包之事、谋害之说是她个人疑心猜想,ㄨㄨㄨ嫉恨她,也是她的妄想猜测,只因 ㄨㄨㄨ的男朋友向她借了几本书,使她有了这种“推断”。综合以上情况,心理咨询老师翻阅了大量心理咨询的书籍,初步断定,A同学已患有轻微妄想,社会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内心痛苦自己无法摆脱,心理问题没有超出三个月,而且妄想内容没有完全泛化,属于“严重心理问题”,同时伴有轻微人格障碍。 为了能有效及时地减轻A同学内心痛苦,改变其思维、行为方式,不使情况再严重化,心理咨询老师详细制定了一系列解决措施 1.行为疗法行为疗法是一种针对行为的疗法,它注重的是行为的更改和克服,而很少关心“潜意识”或“内在精神的症结”。针对A同学的症状,心理咨询老师选用了两种行为疗法:放松疗法和发泄疗法。由于同学关系的紧张,她所谓自身安全的担忧,使得A同学有一定的焦虑症状,心理咨询老师建议她晚上入睡前进行一定的放松,并且教了一些放松的方法,身体的放松进而产生情绪的放松。另外鼓励她有烦心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如果不愿意交流,可以采取发泄疗法,在纸上将烦心事写出来,或在没人的地方进行宣泄,这样做有助于更好地投入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如果得不到宣泄,就会将症结积聚在心,久而久之,会影响自己的心理健康。心理咨询老师要求她必须进行放松与发泄,并且自己体会效果。经过几次后,她感觉很有收获。

抑郁症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1.以情绪低落为基本症状 2.应有下列症状中的至少4项 1)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 2)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3)精神运动型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出现罪恶妄想。 5)思维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3.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4.病程标准 症状至少持续2周 5.排除标准 1)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

2)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在icd-20中,抑郁发作不包括发生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发作只包括首次发作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icd-10规定的抑郁发作一般标准有3条: g1.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2周。 g2.在病人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f30.-)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 g3.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此种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f10-f19)或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f00-f09)所致。抑郁发作的症状分为两大类,可以粗略地将之分别称为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有3条: (1)抑郁心境,对个体来讲肯定异常,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持续至少2周; (2)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3)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 抑郁发作的附加症状有7条: (1)自信心丧失和自卑; (2)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和不适当的罪恶感; (3)反复出现死或自杀想法,或任何一种自杀行为; (4)主诉或有证据表明存在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例如犹豫不决或踌躇; (5)精神运动性活动改变,表现为激越或迟滞(主观感受或客壑ぞ菥桑 ?ltbr> (6)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 (7)食欲改变(减少或增加),伴有相应的体重变化。 轻度抑郁发作(f32.0):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四条。 中度抑郁发作(f32.1):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六条。icd-10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躯体综合征症状,在含义上与dsm-iv的伴忧郁或经典 分类中的内源性抑郁症类似。这些症状包括: (1)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失去乐趣; (2)对正常时能产生情感反应的事件或活动缺乏反应; (3)比通常早醒2小时以上; (4)早晨抑郁加重;

抑郁情绪的自我疏导

【抑郁】抑郁情绪的自我疏导 1、了解情绪周期 生活就像是乘坐情绪的过山车。某些日子你觉得人生充满希望,而另外一些日子你又觉得人生毫无希望。更多的时间里,你处于这两者的中间状态。理解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变化样式可以帮助你正确对待情绪问题。下次感到郁闷时,请记住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状态。知道了情绪低落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状态而已,会让你把闷闷不乐看得不那么严重。 2、与乐观的人相处 没有什么比你周围的人更能影响你的想法和态度了。想法(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可以传染的。要是你周围都是些消极的人,那你肯定也会开始消极起来。要想改变生活的面貌,多花些时间和乐观积极的人在一起吧。寻找那些人并从他们身上学习如何以乐观的态度看待世界。大多数情况下,你将会分享他们的快乐。 3、改变周围的环境 改变心境的最好方法是改变周围的环境。当你抑郁时,你就会把自己的问题与周围的环境联系起来。很有可能,你周围的环境会时时提醒你,自己很失败。这有可能成为一个恶性循环。解决的办法是改变。改变不必是革命性

的改变。清理卫生、多些灯光,或者添置小摆设都可以改变整个房间的氛围,让你摆脱抑郁。 4、打破旧有惯例 整日遵循同样的生活习惯,会让你陷入单调和抑郁的状态。这也常常导致人们陷入旧有惯例不可自拔。为了改变,你得时不时的临时改变生活习惯。如果可能,休息一天不要工作。做一些你平时没时间做的事情,或者做一些你从未尝试过的事情。从长远讲,时不时的休息和调整会让你摆脱抑郁并能使你的工作更有效率。 5、坚持锻炼 特别是早晨时期的锻炼,李宏夫教授指出很多抑郁症患者有行动迟缓、邋遢、懒惰的状况,长期这种状况不仅严重损害身体机能,更会加重抑郁症患者消极、负面情绪。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的空气可以说是一天当中最清新的时刻,它可以充分调动人体潜能活化身体细胞,当身体放松了,内心也慢慢就会放松下来,情绪自然就会有一定的缓解。 6、外出交际 把自己关在家里,逃避与人接触,是抑郁症患者常见的表现,而这首先是他们所需要改变的地方。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低、不如他人、什么都做不好等负面症状,这些感受导致他们兴趣匮乏、遇事退缩、减少社交活动、封闭自己,这使得抑郁症者处在恶性循环之中,不断的强化了自我症状。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前提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多接触朋友,参加社会活动或出去旅游,尽管开始内心会很痛苦,但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负面的情绪感受就会被外部环境慢慢消融,你的自信心就会重燃起来。 7、整理感受 抑郁症患者更多时候是沉浸在自己的消极感受中,虽然在他们的认识层面上有时也认为自己的想法或情绪是不合理的,但是自己仍是无力摆脱,要想真正转变这种认识的方法之一,就是把自己的感受整理在一个专门的笔记本上,无论是多么荒唐的或者在你认为是可笑的,你所要做的就只是完整的把它整理在笔记本上,不要急于去分析它、认识它,你可以在锻炼或者身心状态有所缓解之后,再去看它,要知道,只是去看不必分析,因为这不是锻炼你分析和认识的能力,你也不缺乏这种能力,而你一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8、静心冥想 心理学上讲,专注于呼吸是身心一体的练习,可以让分离以久的身心开始融合,消除内在思想的对抗,回归本真的自我。从医学上讲,呼吸、心跳、肠胃蠕动是受自律神经也就是植物神经的控制,专注于呼吸的训练可以修复高级神经系统,这是其他任何医学手段、药品或补品不能达到的。 抑郁症患者可在早晚的时间练习观息法,练习时轻轻闭上双眼,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无论任何念头出现,你都要以不推、不抗、不纠缠的心接纳它,而你所需要做的就只是纯然的观察呼吸,以盘腿的姿态,二十分钟时间为基础,半个月至一个月后,可以延长练习时间至四十分钟到—个小时。 冥想是身心灵修习的一种很好行为,现在已被广泛的应用到心理治疗和心灵成长活动中,冥想可以减少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有规律地练习冥想会增强意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获得启迪。 冥想有很多方法,这里所提出的是一种简单的冥想练习,抑郁症患者只需在内心中确定一个自己的愿景图,它可以是任何一种主题,以抑郁症患者自身感到平静、放松或是愉悦为准,然后在大脑中去想象实现,越是能集中投入情感在这个愿景图上,效果就越好,这个练习要持续重复去做。

情绪和疾病的关系

生病,是因为情绪能量在身体堵塞 2014-07-27 阅读 (18) 身心能量整合 无论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在人体都会表现为某一部位能量通道阻滞,而按摩则是“一个和身体对话的全过程”。对话好了,经络畅通,身心疾病也就消失了。 找到导致疾病发生的人体能量阻塞区域,通过按摩改善这通道,形成通畅的能量供应通道,有炎症的就会消失,有损伤的也就自动修复了。 为什么身体通道会出现阻塞呢?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情绪,小部分才是因为外力造成的。人生气时会觉得心理难受,就是因为情绪影响内动力,损害五脏里的精力,引起身体能量的内燃耗,就是内耗。 情绪比外界的环境不好更影响我们的身体。所以,体内环保还需从情绪入手。 身体像是我们历史的记事本,藏着所有的记忆,创伤和故事,它通常以疾病的形式提醒着我们。情绪以一种信息形式在神经和经络传导,当某种情绪过大,传导神经就会受到破坏,堵在那里,从而形成一个记忆。我们身体的背部肌肉对应着不同的脏器,通过按摩可以了解身心内在状态。比如: ⊙肩颈板硬、酸痛,通常是愤怒积压而成的。 ⊙左侧肩胛骨与背椎间板硬,易导致心脏问题,主要由伤心、委屈等情绪累积。 ⊙右侧肩胛骨板硬主要由于抱怨、不满等情绪积压所致,易导致胃部炎症。 ⊙后背部板硬的人通常具有讨好性人格,会出现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并且容易得糖尿病。 ⊙腰椎板硬主要受恐惧的情绪影响,易导致肾虚、肾炎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

⊙低椎僵硬的人要注意抑郁症的倾向,因为经常会独自生闷气。 为什么会如此神奇,一摸一个准呢?中医一直讲致病的几个大因素,无非是六淫七情,六淫是我们可以抵御的,风邪寒暑燥湿,通过我们的皮肤进入我们的身体。热了可以找个阴凉地,冷了多穿一些,只要我们起居有节,能按四时而生,符合自然规律,就可以抵御外界之病。七情对身体的影响比较复杂。 哈弗大学曾有一个调查:90%的病来自我们的内在,来源于我们的情绪,大部分癌症病人与父母关系不好,负性情绪过多,抱怨消极情绪在生命中占大多数。黄帝内经里有五脏与五志之说,每种脏器代表一种能量,代表一种情绪。 其实,情绪就是一种能量,如果我们长期处于情绪当中,它会形成一种物质留在我们的身体里,阻碍我们吸收正常的身体养分,造成身体器官功能失衡,从而破坏身体内部平衡系统,造成疾病。 打个比方说,当一个人心中有委屈和害怕的时候,心里会听到一个「木」的声音,闻木声则惕然而惊,这伤的就是胃经和肾经,人时常会有吐的感觉,腰常会很不舒服,皮肤会很粗糙,而且长向心肉,肚子大,腿很细,当这样的情绪起来的时候,人想喊。 农村中,有一种病,就是疯了。中医有一句话,就是登高而歌,弃衣而逃。经常想喊,动作却不受控制,不穿衣服,到处乱跑。过去,我们会把这类人送精神病院,吃药,这样,就会把一个人害了。其实,这类病症,是胃经和肾经萎弊。 胃经,是从我们的第二个脚趾,沿一定的路线,通过心包,到我们的脸上。当我们受到很大委屈,堵住我们的胃经的时候,一,是影响我们的胃,二,是影响我们的心脏。在中医中,心脏是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神明。当心包受到伤害,被萎弊的时候,人就失去了理智,失去了认知。 而关于肾经,当我们受到惊吓的时候,我们会觉得我们的脊椎从后脑

中学生抑郁情绪的调查研究(doc 8页)

中学生抑郁情绪的调查研究(doc 8页)

中学生抑郁情绪的调查研究 生科院04生本(2)班谭贞晶 1、引言 1.1抑郁的界定 抑郁起源于拉丁文,意指“下压”,不同的研究者对抑郁的具体定义与解释各不相同。国外学者认为,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影响。严重的抑郁不仅会损害个体的动机和情绪,甚至会导致自杀行为。我国学者孟昭兰认为,抑郁是一种复合性情绪体验。它与一般的悲伤不同,抑郁的体验比任何一种单一负性情绪更为强烈,而且持续时间更长,给人带来的痛苦更长。它除了悲伤外,还伴有痛苦、愤怒、自罪感、羞愧等情绪。冯正直将青少年抑郁界定为青少年期出现的以忧郁为主的显著而持久的悲哀、不幸和烦躁的情绪、行为和身心不适症状。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发现,抑郁的核心特征是缺乏快乐,失去体验快乐的能力,它影响着我们的行为、身体和心理,伴随着行为和身心的不适症状。 1.2抑郁对中学生的影响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竞争意识的加强,自我实现愿望的提高,中学生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抑郁症的困扰,甚至有的同学因抑郁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乃至采取自杀的行为。研究抑郁症现象及其成因,提高中学生对抑郁症的调适能力,已成为当前中学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目前我国对中学生抑郁的深入研究并不多,进一步研究中学生的抑郁情绪,一方面,深化各种相关因素与抑郁关系的认识,另一方面以更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抑郁情况采取不同措施,对中学生抑郁的预防与干预有重大意义。 1.3 本调查的概述 本研究主要用问卷法,以湛江市两所中学的589名中学生为被试进行了抑郁自评量表测试,通过卡方检验等统计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考察性别、年级等因素对中学生抑郁情绪发生的影响,以期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抑郁情况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2、研究对象与工具

女性抑郁症的几大异常表现

女性抑郁症的几大异常表现 意志消沉 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 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拨。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患者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意志消沉,几乎每天如此,通过两种方式得到证明,一个是主观表达(如感到空虚、无助、悲伤等),另一个是别人的观察(爱哭泣等)。 自我评价低 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甚至选择自杀作为自我惩罚的途径。 自杀观念和行为,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患有严重抑郁症的患者常选择自杀来摆脱自己的痛苦。 快感缺失 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疲劳感 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能顾及。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睡眠障碍 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比平时早2~3小时,醒后不复入睡,陷入悲哀气氛中,故称为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及末期失眠症。伴有焦虑症者表现为入睡困难和恶梦多,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 食欲改变 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 对抑郁症、排解抑郁情绪的关键还在于自己的心理调节,必要时应求助于心理医生。当面就诊是最佳的治疗方式,如在特殊情况下,不方便及时就诊(特别是重度抑郁患者)请及时电话咨询相关医生,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获得帮助,或服用抗抑郁药。为此要学会正视现实,发泄消极情绪,或走向大自然调整心境。

抑郁症临床表现是什么

抑郁症临床表现是什么 抑郁症是情感性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抑郁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初步的研究表明,抑郁症占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位,在自杀人群中约有70%的个体和抑郁症或抑郁情绪有关。同时,抑郁症还和个体出现物质依赖、焦虑性障碍等情况密切相关。但抑郁症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的人数只占总患病人数的10%左右,其原因主要和医学专业人员对该病的识别率低,尤其是非精神专科医师对该病的识别率低以及普通人群对抑郁症有关常识的缺乏,从而导致不能及时寻求医疗援助等因素有关。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的专家张可斌的详细介绍。 临床表现 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抑郁发作。以患者可体验到与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三低”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认为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缺失和易疲乏,可伴有多种躯体不适症状,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自杀观念和行为等。 病情变化呈昼重夜轻特点,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并且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抑郁可一生仅发作一次,也可反复发作。 1.兴趣下降或缺乏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部分活动,或大部分活动,甚至几乎是全部活动的兴趣下降或丧失。 2.“三无”症状“三无”症状即无望、无助和无价值。所谓无望是指患者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都感到没有信心、失望甚至是绝望;无助是指患者感到自己孤立无援,尽管周围的人都在给予关心和帮助;无价值是指患者感到自己的存在无论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没有任何价值。 3.“三自症状”“三自症状”即自责、自罪和自杀。自责是指患者过分地责备自己,埋怨自己,夸大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自罪是指患者毫无根据地认定自己有罪,甚至是罪大恶极,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由此患者可以出现自虐、自伤行为(如不吃饭或少吃饭,甚至自己伤害自己);自杀是指患者主动采取的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的行动,其最终结果是导致当事人的死亡。抑郁患者可以表现出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等不同形式。 4.认知障碍许多患者可出现思维迟缓,感到脑子反应慢,开动不起来,表现为声音低沉,语流缓慢以及应答反应时间延长。注意力不集中,感到近记忆力下降。各种认知障碍症状的出现和情绪低落紧密相连。 5.精神运动性抑制或激越患者可出现少语或不语,行动迟缓。严重者可出现木僵。患者不吃、不喝,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肌张力增高,大小便潴留等。激越患者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6.焦虑病理性的焦虑是指在没有相应客观刺激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内心体验的不安和不安全感,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表现和运动性不安。抑郁症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相当普遍,并成为有的患者采取自伤、自虐行动、自杀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7.躯体症状许多抑郁症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但实验室检查不能查见相应病变,或其躯体症状不能用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解释。最常见的躯体症状是消化系统的各种症状和疼痛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食欲下降或缺乏、性欲下降、体重下降。有的患者甚至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抑郁情绪反而不突出,这种情况往往造成诊断的困难。 8.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中觉醒次数增多、缺乏睡眠感等)和贪睡。最具特征性的睡眠障碍为早醒性失眠。

心里暗示与疾病的关系

心里暗示与身体疾病的关系 健康无忧网作者Emily yang 以下是四个有关心理暗示与疾病的真实例子。 案例一:一天,我的朋友往我家沙发上一躺说:“我心脏病发作了,可惜我的药吃完了。”我急忙找来听诊器仔细听了她的心肺,发现都很正常,就问她:“你怎么知道你有心脏病?”她回答说:“反正我有心脏病,因为我父亲有心脏病。”我问她有没有看过医生,她回答说看过,我又问她医生怎么说;她回答说:“医生没说什么”;于是我告诉她:“你没有心脏病,你父亲有心脏病也不代表你就一定会得心脏病。下次切忌暗示自己有心脏病,否则你真的会患上心脏病。”从那以后她的心脏病消失。 案例二:一个聪明漂亮的高中女生,失恋后不愿上学,呆在家里,她的父母不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反而,强行给她吃药,还经常喊:“犯精神病了!”结果女孩真的患上精神病,从此远离正常的生活。 案例三:一位老太太,他儿子告诉她:“你患食道癌了,要住院开刀。”,老太回答说:“我这么大年纪了怕什么,开刀?不去!”一年后,结果老太太食道癌消失了。 案例四:医生告诉老人的儿子:“将你父亲拉回家吧,他很快就不行了。”老人回到家中,开始到后院挖地,种花。半年后,花开了,老人依旧健在。老人的儿子打电话给医生,医生很吃惊,叫老人的儿子将老人带到医院。老人说:“你让我回家,我就认为我的病已经好了。” 前两例是负面心理暗示,后两例是正面心理暗示。可见,心理暗示对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多么重要的影响力。 著名的人格与行为医学家Ritberger博士提醒我们:不要忽视我们内在的抗病机制及我们的思想与情绪在疾病中所担当的重要角色;她进一步提出,治病(treat)的那个人是医生,而使我们治愈(heal)的那个人是谁?是我们自己!你们看明白了吧:我们甚至可以治愈自己的疾病! 病患的意义不是告诉患者:“自己快要死了。”而是告诉我们因为我们不良的生活习惯、思想情绪或行为方式等已经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认真反思与总结我们自己身上所有的不良习惯(包括负面的思想情绪),并加以改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