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路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

=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

I +?=;I =1

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

P P I I 121

2

2

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5=A ;U I I S =-?=218

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

2

11-=-I I ;I 18=-A ;U S =

-24V 。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题1】:

[解答]

I=

-+

94 73A=0.5A;U I

a b

.

=+=

9485V;

I U

1

6

2

125

=

-

=

a b.A;P

=?

61

2

5

.W

=

7

.5

W

;吸

收功率7.5W。【题2】:[解答]

【题3】:[解答] C。

【题4】:[解答]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05 =.A。

【题5】:[解答]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L=0.5A。【题6】:[解答]

【题7】:[解答]

I=0.6A;U1=-2A=-12V;U2=2I+2=32V

【题8】:[解答]由图可得U=4I-4。

【题9】:[解答]

⑴U =-3

V 4 ⑵1 V 电压源的功率为P =2 W (吸收功率) 7 ⑶1 A 电流源的功率为P =-5 W (供出功率) 10

【题10】:[解答]A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题1】: 【题2】:I I 1330+-=;I I 1220++=;I I 2430--=;331301243

I I I I -+--+=; 解得:I 1=-1.5 A, I 2=-0.5 A, I 3=1.5 A, I 4=-3.5 A 。 【题3】:[解答]

()()()11233241233418611218241231213+++--=+-++=+-+++=--???

?

?I I I I I I I ;I 1655=.A 【题4】:[解答]

()(

)2222412232

1261212++-+=-++++=-???I I

I I ;I 21=- A ;P =1 W 【题5】:[解答]答案不唯一,有多解。

【题6】:[解答]

设4A 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 ,各网孔电流为I 1、I 2、I 3,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题7】:[解答]

()

258452818

+++?+?=-

I;解得I=-36

.A;U=-68

.V。

【题8】:[解答]

去掉10Ω支路,设网孔电流如图所示

()

()

?

?

?

?

?

=

+

+

-

-

=

-

+

+

-

-

=

30

6

6

6

30

6

6

3

3

4

c

b

c

b

a

a

I

I

I

I

I

I

;解得

?

?

?

=

-

=

A

25

.0

A

5.4

c

b

I

I

?

?

?

?

?

=

-

=

-

=

-

=

-

=

A

3

A

75

.4

I

A

5.0

a

3

c

b

2

b

1

I

I

I

I

I

I

【题9】:[解答]

设15 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

()

()()()

122100

3415450

++-?=

+----=

?

?

?

??

I U

I U

'

'

;解得I=105

.A;U=-1V。

【题10】:[解答]

选节点d为参考点

1

3

1

2

1

6

1

3

1

6

1

2

15

3

5

1

6

1

3

1

6

1

3

1

2

15

3

1

2

1

2

1

2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U U U

U U

U U

a b c

a b

a c

;解得U

c o

=5V=U。

【题11】:[解答]

111

1111

1

111

6

123

1

12

21

12

1

125

2

5

42

4

313

5

2

5

43

R R R

U

R R

U I

R

U

R R R

U

R

U I

R

U I I

R

U

R

U 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

S

S S

S

R

【题12】:[解答]

-6.5W;供出功率。

【题13】:[解答]

用节点法

1

3

11

71

12

+

?

?

?

?

?-=-

R

U

R

U;-++

?

?

?

?

?=--+

11

1671

12

R

U

R

U;令U10

=;解得R=1Ω。【题14】:[解答]

⑴电路如图:

⑵解法一:将第2方程乘以2再减第3方程,可得U U

23

-=,即U2与U3公共支路电流为零。⑵解法二:电路为一平衡电桥,0.1 S公共支路中电流为零。

【题15】:该电路的一种可能的结构形式:(本答案不唯一,可有多解)

【题16】:[解答]

()()

222422

+--=

U U

a c

;()

-++=

2242

U U

a c

;U

c

.

=14V;U a.

=32V

【题17】:[解答]

选电压源负端为参考点,设其余各节点电压自左至右分别为U

1

、U

2

、U

3

、U

4

U U

U U U

R

U U U

U R I R

x

x x

12

324

431

4

8

1

2

1

2

1

2

1

2

1

2

1

3

11

2

1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

1

2

;解得R

x

=45.Ω。

【题18】:[解答]

选电压源负端为参考点:

()

()

-+++-=

-++=-

=

?

?

?

?

?

U U U

U U

U

123

23

1

1110

112

1

解得U

3

1

=-V;U U U

=--?=-

31

124V

【题19】:[解答]

选节点f为参考点:

U

U

U U

U U U U

U U U U

e

c

a b

a b c d

b c d 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1

1

2

1

2

23

1

2

1

2

1

1

5

1

5

23

1

2

11

1

2

13

化简得

-+=

-=-

?

?

?

U U

U U

a

2565

12118

..

..

d

a d

;解得U

U

a

d

=-

=-

?

?

?

??

23

2

2

V

V

;故U U

1

115

==-

a f

.V;U U

2

==

ed

V。

第四章 电路定律

【题1】:用叠加定理求OC U ;OC U '=3V ;1OC -=''U V ;OC U =2V ;=0R 1Ω等效电路为:

【题2】:V 776oc =

U ;Ω=7

10

o R ;A

2=I 【题3】:B

【题4】:D 【题5】:A 【题6】:B 【题7】:D 【题8】: 【题9】: 【题10】: 设U f b =1 V 则U e f =9 V ,U e b =10 V U d e =90 V ,U db =100 V U cd =900 V ,U cb =1000 V U ac =9000 V ,U ab =10000 V

可知此电路输出电压逐级衰减10倍

当U ab =50 V 时,则U cb =5 V U db =0.5 V U eb =0.05 V U fb =0.005 V 【题11】:C 【题12】:4.5、2。 【题13】:

V 30oc =U Ω=5.1o R Ω=

=5.1o L R R 时能获得最大功率W 1504o

oc

2max ==R U P

第八章 相量法

【题1】:电流表A 2读数为10A ,电压表V 2读数为1002V 【题2】:S )92.0j 39.1(Y 0-=,G =1.39S ,L=0.543H 【题3】:L=1.2H 【题4】:I=1A

【题5】:V )81.166t cos(292.21u 0+=ω’

【题6】:2C L R 2)U U (U U -+=,上述关系也可从相量图得出

【题7】:1i =A )t 10cos(2,2i =A )87.36t 10cos(28.00-,3i =A )13.53t 10cos(26.00+;

相量图:

【题8】:R=86.603Ω,L=0.159H,C=31.831F

μ

第九章一般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题1】:C=64F

μ

【题2】:Ω

235

.0

R"=,94

.0

C

1

"

=

ω

,F

06

.1

C"=

【题3】:⑵、⑸正确,⑴、⑶、⑷不正确

【题4】:当

L

R

R

L

ω

ω

=时,电流

.

I值最大,即)

mA

(

10

I

.

=,此时频率)

H

(

50

L

2

R

2

f

Z

=

=

=

π

π

ω

]

【题5】:52.35∠-43.45o V

【题6】:C

.

I=4l

.

I=7.07∠-8.2o A,35.55

S

~

S

.

I

=∠-161.6o VA,4.

22

S

~

1

.

I

4

=2∠-108.4o VA,85

.

55

S

~

C

.

U

5.0

=∠-26.5o VA,]

【题7】:j1A

1

-

=

I&

【题8】:()()V

81

.

138

2

cos

126

.

2?

+

=t

t

u

【题9】:⑴P L=250W,⑵P L=310W,⑶P L=500W

【题10】:当Ω

1j

2

Z

Z0

.

L

-

=

=时可获最大功率,且W

2

P

max

L

=

【题11】:r=3.47Ω,C=53.2μF

【题12】:(1)25∠53.1oΩ(2) 25∠53.1o VA (3) 1013V

【题13】:

C

u(t)=2.03 cos(t-82.96o)V

【题14】:r=1000Ω,

1

.

U=j125V

【题15】:L=109.7 mH,r=6.27Ω

【题16】:V

2j

4

2j

2

2

4j

U OC

.

+

=

-

+

+

=,Ω

1j

1

Z

+

=,(b)图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题17】:

.

I=7.07∠-8.13o A

【题18】:71F

μ

【题19】:

S

I

P(产生)=600W,

S

I

Q(产生)=0Var;

S

U

P(产生)=-100W,

S

U

Q(产生)=500Var

【题20】:P=2W,Q=2Var,S=22VA,S

~

=2+j2VA

【题21】:L=0.02H,R=1Ω,Q=50

【题22】: 4.124A

【题23】:

LC

3

1

=

ω

【题24】:电压表读数为200V,电流表读数为102 A

第十章耦合电感和变压器电路分析

【题1】: Ω55j Z ,V 60U OC .

=-=,(b )图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题2】: 0.64H

【题3】: 电压=OC .

U 60∠180o V ,等效阻抗Z ab =j9Ω,(b )图为戴维南等效电路

【题4】: .

U =0.354∠8.13o V 【题5】: .

1I =.

L 1

I =1.77∠-25.64o (A );

.

3I =.

L

2

I =-1.77 ∠-25.64o (

A );.2I =.L 1I -.

L 2I =3.54∠-25.64o

(A ) 【题6】: .

2I =0

【题7】: n=2,.1I =5∠0o (mA )

,.

2I =10∠0o (mA ) 【题8】: L 1=L 2=183.75 mH ,M=130.5 mH

【题9】: )](C

31

)M 2L L ([j I

U

Z 21..

i Ωωω-

++==

【题10】: 设ω=100rad/s )[Z 12= j1(Ω),Le =10(mH )]

【题11】: L 1 [R 1+jω(L 1+L 2-2M 12)1L .I + jω(M 12-M 13+M 23-L 2)2L .

I =J .

U ]

L 2 jω(M 12-M 13+M 23-L 2)1L .

I +[ jω(L 2+L 3-2 M 23 )-C

1j ω]2L .

I =0 } 【题12】:1.59∠-12.720 A

第十一章 三相电路

【题1】:220 220 190 【题2】:15 0 15 【题3】:D 【题4】

Z 11215=

+=j 9Ω I p 1==380

15

253.A I I l 1p 1==3438.A ∴电流表A 1读数为43.8A

()Z 1

3

4=+j3Ω ()4+j3//()431250-=∠?j 3.Ω I l =

=220

3125

704..A 电流表A 读数为70.4A 【题5】:300V

【题6】:

对负载Z 1 I l1=3A

则相电流 I p1=3A

Z 1负载端电压 U U p1l j80==?+=3603100 V 对星接负载Z 2 线电压 U l V =1

003

相电压 U p 2V =100 ∴I l2j30

=

+=100

402A

P U I 23=l l 22

c o s ? ?2369=?. =480W

【题7】

相量图如下:

C

得 &&&.'=+=??=I I I A A A B c o s 1522386A &&&.'=-=I I I B B A B 3

86A I C =2A 【题8】:D

【题9】:C

第十二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题1】:串联电路应谐振于2ω故 L =

1

2502

ωC

≈?H ; 并联电路应谐振于2ω故 C L =

=?1

250

2

ωμF 。 【题2】:402s i n ωt 作用&'=∠?I 220A &'=I 10 20260s i n (3ωt +?)作用&''=∠?I 1160A &''=I 2

0 i i i t 111260='+''=+?s i n (3 ω) A i i i t 22222='+''= s i n ω A P =(12+22

)?=20100 W 【题3】:

c o s V t 作用时 Z =1∠?369.Ω &.I =∠?1369- A ()()

'=-?i t t c o s 369. A c o s 2 V t 作用时 &..''=∠-?I 0477266A ()()

''=-?i t t 04472266..c o s A ()()()

[]

i t t t =-?--?c o s c o s 36904472266...A 【题4】:U R 0200=V

L 、C 对二次谐波谐振

方程()

50

20

5230

22

2

21

i u

u

i t

R

R

+=

+=+?

?

?

?

??

c o sω

得()()

u t t

R21

100

3

230

=-+?

c o sωV

()()

u t t

R

=-+?

?

??

?

??

200

100

3

230

1

c o sωV

U R=+?

?

?

?

?

?=

200

1

2

100

3

20138

2

2

.V 10

【题5】:A

【题6】:B

【题7】:D

【题8】:10 1

【题9】:C

【题10】:A

电路Ⅱ

第六章一阶电路题1:(t=0+时刻的等效电路)2.5A;1.5V

题2:(t=0+时刻的等效电路)25V s;10A s

题3:0;2 A;0;2 A

题4:2.5 A; 7.5 V; 1.25 A

题5:(c)

题.6:

5

3

A;0。

题7:(c)

题8:(b)

题9:(

R C

1-α

题10:(b)

题11:

题12:30; 1.5; 50; 48。

题13: 题14:

u C ()V 04+=;τ14=m s ;u t C t

()e V =-4250t ≥0;i t C u t

C C t ()d d e m A ==--4250 t >0,i L ()m A 040+

=;τ25=m s ;i t L

t

()e m A =-40200t ≥0;it i t i t C L ()()()=--12200

=+---(e e )m A 60440250200t t

t ≥0。 题15:5; 40; 0.5; 20。 题16:(e

)V

63--t

题17:32e A -t ; 512(e )A --t ; (e )A

10112--t

。 题18: 题19:(c) 题20:

i i L L ()A ()020-+==;i L ()A ∞=6;R 025=.Ω;τ==L R 015s ;it t

()(e )A =--645;t ≥0; ut t

()e V =-105t ≥0;

题21:

04<

;u ()V ∞=6;R 04=Ω;τ=4s ;得ut

t

()(e )V =+-631

4,04<

()(e )V =+-6121

4,04≤≤t s ;t >4s 时;u ()e V 41261

+

-=+;u ()V ∞=18;τ=6s ; 得 ut t ()(e )e V ()=--????????---18661164,t >4s ;或 ut t ().e V ()=-??????

??--183793164,t >4s ;

题22:

u C

()V ∞=12;R 08=Ω;τ=08.s ;得 u t C t

()(e )V .=--121125,t ≥0 题23:

i L ()A 08+=

;A 8)0(1=+i ;i 15()A ∞=;i L ()A ∞=2;R 04=Ω;s 2

1=τ;得i t L t

()(e )A =+-262,t ≥0;i t t

1

253()(e )A =+-,t >0。 题24:

第十三章 拉普拉斯变换答案

【题1】:

i 102()A -=;i 205()A -

=

【题2】:c

【题3】:d 【题4】:d 【题5】:c

【题6】:A 提示:可用比较系数法K s s K s s s s s s 122

2

22

1111()()()()

+++++=+ K 21=,K 11=- 【题7】:

3411114

2222

()()s s s s ++=+-+ft t t ()s i n s i n ()=-1

22 【题8】:c

【题9】:d 【题10】:

112R R C

t t e ()/-τε τ=+R R

R R C 1212

【题11】:作s 域模型,选用节点法,设节点电压U s 1()(电容电压),和节点电压U s 2()(受控源两端电

压),可得:()()()()()12211212+-+=s U s s U s I s ;I s U s ()()=-12;解得U s s s ss s 22121345()()()

()

=++++ U s U s s o ()(

)=+211 =++-++12322()(j )(j )

s ss s ;[

]

u t t t t

o

()..e c o s (.)()V =++?-72758161572ε 【题12】:u C ()V 040-=;i L ()A 04-

=;复频域模型如图

节点方程()()s s U s s s C +++=+++11540460

5得U s s s ss s C

()()=++++40204606622=++-+1030589126805894732

s s s .... u t e C

t t

()(..e )V ..=+---1030589058912684732 , t >0 【题13】:u C 101()V -= u C 200()V -

=

+

_

_

__

+

+

+

88

12

1

s

24

s32

s

1

s

U s

C1

()

U s

C2

()

()()

()

1

8

1

1

22

4

1

83

2

1

8

1

1

22

4

+

+

+

+

=+

+

s s

U

s

s s

s

Us

s s

ss s

()

(.)()

()()

=

++

++

5124

813

U s

s s s

U s

s

s s s

C

C

1

2

3

4

1

13

1

5

2

12

13

()

()()

()

.

()()

=-

++

+

=

+

++

u t

C

t t

1

3

1

3

8

3

8

=-+

--

(e e)()V

εu t

C

t t

2

3

1

1

4

3

4

=--

--

(e e)()V

ε

【题14】:

i

1

006

().A

-

=L i

11

004

().

-

=()()

.

1

1

2

3

2

3

1

62

104

2

3

2

3

+

+

+

+

=+

-

+

s

s

U s

s s

Us

s s

ss s

()

(.)()

()()

=

++

++

0413

24

I s

U

s s s s

262

1

1

6

11

4

1

2

3

8

1

4

()=

+

=-

+

-

+

i t

t t

2

24

1

16

1

40

3

80

=--

--

(e e)()A

ε

【题15】:

i

1

001

().A

-

=L i

11

002

().

-

=i

2

009

().A

-

=L i

22

006

().

-

=U

s

s s s

=

+

++

123

24

.

()()

I s s s =-+-

+8402404

i t t t

=----(e e )()A 8204024ε

或[

]

i t t t

=----0375015022524..e .e ()A

ε 【题16】:

05

.05

.

Us s s s s

s s s ()..()=+

+++=+++2212521252222550252 I s s ss s L ()()()=+++42550252 I s s s s L

()....=-+-+4396050510040449495 i t L

t t

=----(.e .e )()A ..43960040505495ε

【题17】:

U s c 2()

10

I s s s s s ()=-++=+10040

1012136112

U s s Is s s s C 2

134********()()=+=-+ u t t C t 212

6424()(e )()V =--ε

【题18】:

作s 域模型,选用网孔法

)

(2)()(2)()21

()()(212

)()()2(12121s I s U s U s I s s s sI s U s

s sI s I s ==+++--=

-+ 解得:

I s s s s U s

I s s s s 2221244136

26427056()()

()()()(.)(.)o =

+++==+++ u t t t t

o

..()(.e .e )()V =---96436405627ε

【题19】:

u C ()V 01-= i L ()A 02-= 复频域模型如图

节点方程:(

.

)().

s

s

Us

s

C

10

1

2

1

25

01

2

++=-得U s

s

s s

C

()=

-

++

20

54

2

=

+

-

+

8

4

7

1

s s

it ut e

C

t t

()()(.e)A

==-

--

1

2

435

4,t>0

第十五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答案

题1

????

?

()1

()2()3

4()4()5

()0

1

2

35

6

7

8

9

?

(画错一条(包括方向错误)扣2分,错4条以上则无分)

题2:(C)

题3:(D)

题4:(C)

题5:(C)

题6:(A)

题7:

题8:

题9:

题10:

d d u t C 1=-+0505..S i i L d d u t C 2=-+022.u i C L d d i

t

L =-050512

..u u C C 题11:

题12:

题13:

d d u t

C =--+u i u C L 1000S d d i t L =-?+250075001075003

u i u C L S

题14:

第十六章 二端口网络答案

3、典型习题 【题1】:(B ) 【题2】:(B ) 【题3】:(A ) 【题4】:输出端开路时的转移阻抗; 输入端开路时的输出阻抗。 【题5】:

()12R R 12+ ()12R R 21- ()12R R 21- ()1

2

R R 12+ 【题6】:&&&&&&11122122U z I z I U z I z I 112

212=+=+???

z U I I 1

1&&&===11202Ω z U I

I 12&&&===1

2

102Ω z U I

I 21&&&==-=2

1

20

z U I

I 22&&&===2

2

106Ω 【题7】:U I U U I 11331=?+?+=??

?1302,得z 11=3Ω U I U U I 123

32

=+=???32 ,得z 12=5Ω

U U U U U I 233331()=-+=-=?

?

?

2352,得z 21=-10Ω;U I U U I U U I 22332332()=-+=-=???23252,得 z 22=-8Ω

【题8】:(B ) 【题9】:(B )

【题10】:G C +j ω1 -G -G G C +j ω 2 【题11】:

【题12】:

【题13】:(D)

【题14】:(A)

【题15】:

U h I h U

I h I h U

1111122

2211222

=+

=+

?

?

?

;h11=

U

I U

1

1

2

=

= 4Ω;h12=

U

U I

1

2

1

=

=

1

3

;h21=

I

I U

2

1

2

=

=1 ;h22=

I

U I

2

2

1

=

=

1

6

S

【题16】:S断开时5?10-3h11-250h12=0。005?100 5?10-3h21-250h22=0;

S闭合时5?10-3h11-125h12=0。005?100 5?10-3h21-125h22=

125

1000

解得[H]=

1000

50103

Ω

-

?

?

?

?

?

?S

【题17】:(B)

【题18】:(C)

【题19】:由U1、I1、U2、I2的参考方向;

U a U a I

I a U a I

1112122

121222

2

=+

=+

?

?

?

;a

U

U

I

I

I

11

1

2

1

1

2

2

6

1

3

1

==

?

=

=

;a

U

I

I

I

U

12

1

2

1

1

2

2

1

3

6

===

=

Ω;a

I

U

I

I

I

21

1

2

1

1

2

6

1

3

05

==

?

=

=

.S;a

I

I

I

I

U

22

1

2

1

1

21

3

3

===

=

【题20】:(C)

【题21】:(C)

【题22】:

U z I z I

U z I z I

1111122

2211222

=+

=+

?

?

?

622

4

1

21

=-

=-

?

?

?

I

U I

解得

I

U

1

2

4

=

=

A

V

电源所提供的即网络N消耗的功率为P

N

=24W

【题23】:1.断开R,置电压源为零值

由Y 参数方程 I 2=-??+?025005U 2;可求得 R ab ==U I 2

2

2Ω 2.开路电压U ab 由下图求得

7

由Y 参数方程:I 2=-?+?=02505012U U 可得 U ab =U2=2V ,则 P max =?05W 【题24】:U a U a I I a U a I 1112122

1212222=+=+??

?

(设2I 参考方向指向2)

5.002

1

112

-==

=I U U a Ω-===6.0021

122U I U a S 75.00

2

1

212-===I U I a 5.00

2

1

222-==

=U I I a

【题25】:(C )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 信号运算电路 5-1推导题图5-43中各运放输出电压,假设各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a)该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故输出为: ()0.36V V 3.02.01o =?+=U (b)该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于是输出为: V 15.03.02 1 105i o -=?-=-=U U (c)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1o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反相比例电路可知: ()15.03.0*2/11-=-=o U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V 5.0==+-U U ,则有: ()()k U U k U U o 50/10/1o -=--- 于是解得: V 63.0o =U (d)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1o U ,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可知: ()V 45.03.010/511o =?+=U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V 5.0==+-U U ,则有: ()()k U U k U U o 50/10/1o -=--- 于是解得: V 51.0o =U 5-2 11 图X5-1 u

5-3由理想放大器构成的反向求和电路如图5-44所示。 (1)推导其输入与输出间的函数关系()4321,,,u u u u f u o =; (2)如果有122R R =、134R R =、148R R =、Ω=k 101R 、Ω=k 20f R ,输入4 321,,,u u u u 的范围是0到4V ,确定输出的变化范围,并画出o u 与输入的变化曲线。 (1)由运放的虚断虚短特性可知0==+-U U ,则有: f R u R u R u R u R u 0 44332211-=+++ 于是有: ??? ? ??+++-=44332211o U R R U R R U R R U R R U f f f f (2)将已知数据带入得到o U 表达式: ()4321o 25.05.02i i i i U U U U U +++-= 函数曲线可自行绘制。 5-4理想运放构成图5-45a 所示电路,其中Ω==k 10021R R 、uF 101=C 、uF 52=C 。图5-54b 为输入信号波形,分别画出1o u 和2o u 的输出波形。 前一级电路是一个微分电路,故()dt dU dt dU C R R i U i i o //*1111-=-=-= 输入已知,故曲线易绘制如图X5-2所示。 图X5-2 后一级电路是一个积分电路,故()??-=-=dt U dt U C R V o o 1122out 2/1 则曲线绘制如图X5-3所示。 图X5-3 /V

《电路》邱关源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全集

答案 第一章 【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125V 。 【2】:D 。 【3】:300;-100。 【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 =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 I +?=;I =1 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7V 。 【题18】: P P I I 121 2 2 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5=A ;U I I S =-?=218 5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 2 11-=-I I ;I 18=-A ;U S = -24V 。 第二章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五章习题答案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五章习题答案

第五章信号运算电路 5-1推导题图5-43中各运放输出电压,假设各运放均为理想运放。 (a) 该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故输出为: U 。 1 0.2 0.3V 0.36V (b) 该电路为反相比例放大电路,于是输出为: 5 1 U o U i - 0.3 0.15V 10 2 (c) 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U °1,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反相比例电路可知: U o1 1/2 * 0.3 0.15 后一级电路中,由虚断虚短可知, U U 0.5V ,则有: U o U /10k U U o1 /50k 于是解得: U o 0.63 V (d) 设第一级运放的输出为U °1,由第一级运放电路为同相比例电路可知: U o1 1 5/10 0.3 0.45V 后一级电路中, 由虚断虚短可知, U U 0.5V ,则有: U o U /10k U U o1 /50k 于是解得: U o 0.51V OO 3R ru -R u u u u u 5RT R R > I CX) + 5-2 试设计一个实现 U o U i1 U i2 U -R- i5 1 U i6 U i7 U i8运算的电路。

2 图X5-1

5-3由理想放大器构成的反向求和电路如图5-44所示。 (1)推导其输入与输出间的函数关系U。f U|,u2,u3, u4; (2)如果有 & 2R、R3 4R、R4 8R,、R 10k 、R f 20k ,输入u,,u2,u3,u4的范围是0到4V,确定输出的变化范围,并画出u。与输入的变化曲线。 (1)由运放的虚断虚短特性可知U U 0,则有: U1 U3 U4 U0 R1 R2 R3 R4 R f 于是有: R f R f R f R f U o —5 —U2 —U3 -U R1 R2 R R4 (2)将已知数据带入得到U。表达式: 2U M U i2 0.5U i3 0.25U i4 函数曲线可自行绘制 5-4理想运放构成图5-45a所示电路,其中R R2 100k 、C1 10uF、C2 5uF 5-54b为输入信号波形,分别画出U o1和U o2的输出波形。 前一级电路是一个微分电路,故U°1 i*R R1C1 dU i/dt dU〃dt 输入已知,故曲线易绘制如图X5-2所示。 -0

测控电路课后答案

一.1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控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输出能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信号。在整个测控系统中,电路是最灵活的部分,它具有便于放大、便于转换、便于传输、便于适应各种使用要求的特点。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测控系统、乃至整个机器和生产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测控电路。 2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而其中哪几个因素又是最基本的,需要特别注意? 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 (1)噪声与干扰; (2)失调与漂移,主要是温漂; (3)线性度与保真度; (4)输入与输出阻抗的影响。 其中噪声与干扰,失调与漂移(含温漂)是最主要的,需要特别注意。 3为什么说测控电路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的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适应在各种情况下测量与控制的需要,要求测控系统具有选取所需的信号、灵活地进行各种变换和对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运算的能力,这些工作通常由测控电路完成。它包括: (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2)直流与交流、电压与电流信号之间的转换。幅值、相位、频率与脉宽信号等之间的转换; (3)量程的变换; (4)选取所需的信号的能力,信号与噪声的分离,不同频率信号的分离等;对信号进行处理与运算,如求平均值、差值、峰值、绝对值,求导数、积分等、非线性环节的线性化处理、逻辑判断等 二.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阻抗相匹配; 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⑨成本低 2-7什么是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应用何种场合? 有抑制传感器输出共模电压(包括干扰电压)的放大电路称为高共模抑制比放大电路。应用于要求共模抑制比大于100dB的场合,例如人体心电测量。 2-8 图2-8b所示电路,N1、N2为理想运算放大器,R4=R2=R1=R3=R,试求其闭环电压放大倍数。 由图2-8b和题设可得u01 =u i1 (1+R2 /R1) = 2u i1 , u0=u i2 (1+R4 /R3 )–2u i1 R4/R3 =2u i2–2

邱关源《电路》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1-8章

答案及解析115 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 1】:由U AB5V可得: I AC 2.5A:U DB0: U S12.5V。 【题 2】:D 。 【题 3】: 300; -100 。 【题 4】:D 。 【题 5】:a i i1 i 2;b u u1 u2;c u u S i i S R S;d i i S 1 u u S。R S 【题 6】: 3; -5; -8。 【题 7】:D 。 【题 8】:P US150 W ; P US26W;P US30 ; P IS115 W ; P IS214W ;P IS315W。【题 9】:C。 【题 10】:3; -3。 【题 11】: -5; -13。 【题 12】:4(吸收); 25。 【题 13】:0.4。 【题 14】:31I 2 3;I 1 A 。3 【题 15】:I43A; I23A; I31A; I5 4 A。 【题 16】:I7A;U35V;X元件吸收的功率为 P UI245 W。 【题 17】:由图可得U EB4V;流过2电阻的电流 I E B 2 A;由回路ADEBCA列KVL得 U AC 2 3I ;又由节点D列KCL得I CD 4I ;由回路CDEC列KVL解得; I 3 ;代入上式,得 U AC7 V。 【题 18】: P12I122;故I12I 22; I 1I 2; P2I 22 ⑴KCL:4I 13I1; I18A;U S2I 1 1 I 18V 或16. V;或I1I 2。 255 ⑵ KCL:4I 13 I1;I18A;U S24V。 2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题 1】: [解答 ] I94A = 0.5 A ; U ab9I 4 85.V; 73 I 1U ab6 A ; P6125. W = 7.5 W ;吸 1.25 2 收功率 7.5W 。【题 2】: [解答 ] 【题 3】:[解答] C。 【题 4】: [解答 ]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005. A 。 【题 5】: [解答 ] 等效电路如图所示,I L =0.5A 。 【题 6】: [解答 ] 【题 7】: [解答 ] I=0.6A ; U1=-2A=-12V ;U 2=2I+2=32V 【题 8】: [解答 ] 由图可得 U=4I-4 。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三章习题答案内容

第三章 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3-1 什么是信号调制?在测控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制?什么是解调?在测控系统 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在精密测量中,进入测量电路的除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外,还往往有各种噪声。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又很微弱,将测量信号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是测量电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便于区别信号与噪声,往往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就是调制的主要功用。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作为载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让后者的某一特征参数按前者变化。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在信号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一个正弦信号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号作载波信号。可以对脉冲信号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 3-2 什么是调制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什么是已调信号? 调制是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个特征由作为载体的信号提供。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载体,这个载体称为载波信号。用需要传输的信号去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如幅值、频率、相位。这个用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信号称调制信号。在测控系统中需传输的是测量信号,通常就用测量信号作调制信号。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叫已调信号。 3-3 什么是调幅?请写出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 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x 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常用的是线性调幅,即让调幅信号的幅值按调制信号x 线性函数变化。调幅信号s u 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 t mx U u c m s cos )(ω+= 式中 c ω──载波信号的角频率; m U ──调幅信号中载波信号的幅度; m ──调制度。 图X3-1绘出了这种调幅信号的波形。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4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信号分离电路 4-1简述滤波器功能,按照功能要求,滤波器可分为几种类型? 滤波器是具有频率选择作用的电路或运算处理系统,即对不同频率信号的幅值有不同的增益,并对其相位有不同的移相作用。按照其功能要求,滤波器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与全通五种类型。 4-2按照电路结构,常用的二阶有源滤波电路有几种类型?特点是什么? 常用的二阶有源滤波电路有三种:压控电压源型滤波电路、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型滤波电路和双二阶环型滤波电路。 压控电压源型滤波电路使用元件数目较少,对有源器件特性理想程度要求较低,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对于一般应用场合性能比较优良,应用十分普遍。但压控电压源电路利用正反馈补偿RC网络中能量损耗,反馈过强将降低电路稳定性,因为在这类电路中,Q值表达式均包含-Kf项,表明Kf过大,可能会使Q 值变负,导致电路自激振荡。此外这种电路Q值灵敏度较高,且均与Q成正比,如果电路Q值较高,外界条件变化将会使电路性能发生较大变化,如果电路在临界稳定条件下工作,也会导致自激振荡。 无限增益多路反馈型滤波电路与压控电压源滤波电路使用元件数目相近,由于没有正反馈,稳定性很高。其不足之处是对有源器件特性要求较高,而且调整不如压控电压源滤波电路方便。对于低通与高通滤波电路,二者Q值灵敏度相近,但对于图4-17c所示的带通滤波电路,其Q值相对R,C变化的灵敏度不超过1,因而可实现更高的品质因数。 双二阶环型滤波电路灵敏度很低,可以利用不同端输出,或改变元件参数,获得各种不同性质的滤波电路。与此同时调整方便,各个特征参数可以独立调整。适合于构成集成电路。但利用分立器件组成双二阶环电路,用元件数目比较多,电路结构比较复杂,成本高。 4-3测控系统中常用的滤波器特性逼近的方式有几种类型?简述这些逼近方式的特点。 测控系统中常用的滤波器特性逼近的方式可分为巴特沃斯逼近、切比雪夫逼近与贝赛尔逼近三种类型。 巴特沃斯逼近的基本原则是在保持幅频特性单调变化的前提下,通带内最为平坦。其特点是具有较为理想的幅频特性,同时相频特性也具有一定的线性度。 切比雪夫逼近的基本原则是允许通带内有一定的波动量ΔKp,故在电路阶数一定的条件下,可使其幅频特性更接近矩形,具有最佳的幅频特性。但是这种逼近方式相位失真较严重,对元件准确度要求也更高。 贝赛尔逼近的基本原则是使相频特性线性度最高,群时延函数τ(ω)最接近于常量,从而使相频特性引起的相位失真最小,具有最佳的相频特性。但是这种

最新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三章习题答案资料

第三章 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3-1 什么是信号调制?在测控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制?什么是解调?在测控系统 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在精密测量中,进入测量电路的除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外,还往往有各种噪声。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又很微弱,将测量信号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是测量电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便于区别信号与噪声,往往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就是调制的主要功用。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作为载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让后者的某一特征参数按前者变化。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在信号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一个正弦信号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号作载波信号。可以对脉冲信号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 3-2 什么是调制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什么是已调信号? 调制是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个特征由作为载体的信号提供。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载体,这个载体称为载波信号。用需要传输的信号去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如幅值、频率、相位。这个用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信号称调制信号。在测控系统中需传输的是测量信号,通常就用测量信号作调制信号。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叫已调信号。 3-3 什么是调幅?请写出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 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x 去控制高频载波信号的幅值。常用的是线性调幅,即让调幅信号的幅值按调制信号x 线性函数变化。调幅信号s u 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 t mx U u c m s cos )(ω+= 式中 c ω──载波信号的角频率; m U ──调幅信号中载波信号的幅度; m ──调制度。 图X3-1绘出了这种调幅信号的波形。

测控电路课后答案(张国雄 第四版)

第一章绪论 1-1为什么说在现代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都离不开测量与控制技术? 为了获得高质量的产品,必须要求机器按照给定的规程运行。例如,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除了对生产过程的检测与控制外,还必须对产品进行检测。这一方面是为了把好产品质量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检测机器与生产过程的模型是否准确,是否在按正确的模型对机器与生产过程进行控制,进一步完善对生产过程的控制。 生产效率一方面与机器的运行速度有关,另一方面取决于机器或生产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为了使机器能在高速下可靠运行,必须要求机器本身的质量高,其控制系统性能优异。要做到这两点,还是离不开测量与控制。 产品的质量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生产自动化同样一点也离不开测量与控制。特别是当今时代的自动化已不是本世纪初主要靠凸轮、机械机构实现的刚性自动化,而是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柔性自动化、自适应控制与智能化。越是柔性的系统就越需要检测。没有检测,机器和生产系统就不可能按正确的规程自动运行。自适应控制就是要使机器和系统能自动地去适应变化了的内外部环境与条件,按最佳的方案运行,这里首先需要的是对外部环境条件的检测,检测是控制的基础。智能化是能在复杂的、变化的环境条件下自行决策的自动化,决策的基础是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掌握,它同样离不开检测。 1-2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计算机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进步。在一块芯片上能集成多少个元件取决于光刻工艺能制作出多精细的图案,而这依赖于光刻的精确重复定位,依赖于定位系统的精密测量与控制。航天发射与飞行,都需要靠精密测量与控制保证它们轨道的准确性。 一部现代的汽车往往装有几十个不同传感器,对点火时间、燃油喷射、空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信号放大电路 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 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 阻抗相匹配;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 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 ⑨成本低。 2-2 (1)利用一个741 和一只100k 的电位器设计可变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 10V u S 10V ;(2)如果u S 10V 时,在空载状态下将一个1k 的负载接到电压源上时,请问电源电压的变化量是多少?(741 参数:输入阻抗r 2 ,差模增益 d a V mV ,输出阻抗r o 75 ) 200 (1)电路设计如图X2-1 所示: 15V 25k u s I 100k N L 25k R L 15V 图X2-1 (2)由于电压跟随器属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结构,该结构下的输入、输出阻抗为: 5 R r 1 T r 1 a 2 1 2 0 0 0 0V0 V 1 4 1 0 i d d R r 1 T r 1 a 75 1 200000V V 1 0.375m o o o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电压跟随器中的反馈增大了等效输入阻抗,减小了等效输出 阻抗,可以达到阻抗变换的效果。 进一步计算得: I u R 10V 1k 10m L S L u R I 0.375 m10m 3.75 V

S o L 1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三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信号调制解调电路 3-1什么是信号调制?在测控系统中为什么要采用信号调制?什么是解调?在测控系统中常用的调制方法有哪几种? 在精密测量中,进入测量电路的除了传感器输出的测量信号外,还往往有各种噪声。 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又很微弱,将测量信号从含有噪声的信号中分离出来是测量电 路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便于区别信号与噪声,往往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就是调制的主要功用。调制就是用一个信号(称为调制信号)去控制另一作为载体的信号(称为载波信号),让后者的某一特征参数按前者变化。在将测量信号调制,并将它和噪声分离,放大等处理后,还要从已经调制的信号中提取反映被测量值的测量信号,这一过程称为解调。 在信号调制中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作为载波信号。一个正弦信号有幅值、频率、相位三个参数,可以对这三个参数进行调制,分别称为调幅、调频和调相。也可以用脉冲信号作载波信号。可以对脉冲信号的不同特征参数作调制,最常用的是对脉冲的宽度进行调制,称为脉冲调宽。 3-2什么是调制信号?什么是载波信号?什么是已调信号? 调制是给测量信号赋以一定特征,这个特征由作为载体的信号提供。常以一个高频正弦信号或脉冲信号作为载体,这个载体称为载波信号。用需要传输的信号去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如幅值、频率、相位。这个用来改变载波信号的某一参数的信号称调制信号。在测控系统中需传输的是测量信号,通常就用测量信号作调制信号。经过调制的载波信号叫已调信号。 3-3什么是调幅?请写出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它的波形。 调幅就是用调制信号X去控制咼频载波信号的幅值。常用的是线性调幅,即让调幅信号的幅值按调制信号X线性函数变化。调幅信号u的一般表达式可写为: s = + G> U s (U m mx) cos c t t r3 式中c——载波信号的角频率; U ——调幅信号中载波信号的幅度; m m — — 调 制 度

测控电路(第5版)第八章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 连续信号控制电路 8-1 简述典型PWM 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 8-2 PWM 控制电路在双极式工作时会不会发生电流断续现象?为什么? 8-3 图8-12所示电路在变为单极式控制时,当负载很轻的情况下电流会在一个 周期内来回变向,试分析此时V 1、V 2、V 3、V 4的开关情况,并绘出电压、电流波形。 图8-12 题8-3图 8-4 何谓PAM 调速?何谓PWM 调速?这两种调速方式有什么不同? 8-5 在120°导电角控制电路中(见图8-20)环形移位寄存器的状态只能有六 个,为什么?当因某种干扰出现其它状态,如001110时,逆变器工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u b2 u b4 4 M 2 V 1 V 3 V 4 V 2 V D3 V D2 V D1 V D4 u b1 u b3 E i a A B 1 3

图8-20 题8-5图 8-6 180 导通型逆变器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在某一时刻同时有几个功率器件导通? 8-7 什么是SPWM 控制?采用SPWM 控制有什么好处? 8-8 试分析单相全桥式电压源逆变器(见图8-17)各晶体管在双极性SPWM 调制信号作用下的工作状况,画出输出电压波形。 8-9 常用的变频器有哪几种?试总结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8-10 AC -DC -AC 变频器的主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由什么主要元件组成? 8-11 电流源型变频器和电压源变频器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在性能上有什么差异? 第八章 连续信号控制电路 8-1 简述典型PWM 控制电路的基本结构。 典型的PWM 控制电路主要有模拟式PWM 控制电路和数字式PWM 控制电路。 模拟式PWM 控制电路主要由脉冲频率发生器和电压比较器构成,脉冲频率发生器一般用锯齿波发生器或三角波发生器。 b5 b4 b3 b6 D D Q S D 1 D Q Q D S D 2 S D 3 D Q D 4 S Q D Q R D 5 R D 6 光电耦合驱动电路 START LD U b 1 ≥ 1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汇总

习题参考答案 (时间仓促,难免有误,请指正,谢谢!) 1-3试从你熟悉的几个例子说明测量与控制技术在生产、生活与各种工作中的广泛应用。 为了加工出所需尺寸、形状的高精度零件,机床的刀架与主轴必须精确地按所要求的轨迹作相对运动。为了炼出所需规格的钢材,除了严格按配方配料外,还必须严格控制炉温、送风、冶炼时间等运行规程。为了做到这些,必须对机器的运行状态进行精确检测,当发现它偏离规定要求,或有偏离规定要求的倾向时,控制它,使它按规定的要求运行。 计算机的发展首先取决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制作的进步。在一块芯片上能集成多少个元件取决于光刻工艺能制作出多精细的图案,而这依赖于光刻的精确重复定位,依赖于定位系统的精密测量与控制。航天发射与飞行,都需要靠精密测量与控制保证它们轨道的准确性。 一部现代的汽车往往装有几十个不同传感器,对点火时间、燃油喷射、空气燃料比、防滑、防碰撞等进行控制。微波炉、照相机、复印机等中也都装有不同数量的传感器,通过测量与控制使其能圆满地完成规定的功能。 1-4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控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的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输出能控制执行机构动作的信号。在整个测控系统中,电路是最灵活的部分,它具有便于放大、便于转换、便于传输、便于适应各种使用要求的特点。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测控系统、乃至整个机器和生产系统的性能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测控电路。 1-5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而其中哪几个因素又是最基本的,需要特别注意? 影响测控电路精度的主要因素有: (1)噪声与干扰; (2)失调与漂移,主要是温漂; (3)线性度与保真度; (4)输入与输出阻抗的影响。 其中噪声与干扰,失调与漂移(含温漂)是最主要的,需要特别注意。 1-7为什么说测控电路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的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适应在各种情况下测量与控制的需要,要求测控系统具有选取所需的信号、灵活地进行各种变换和对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运算的能力,这些工作通常由测控电路完成。它包括: (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2)直流与交流、电压与电流信号之间的转换。幅值、相位、频率与脉宽信号等之间的转换; (3)量程的变换; (4)选取所需的信号的能力,信号与噪声的分离,不同频率信号的分离等; (5)对信号进行处理与运算,如求平均值、差值、峰值、绝对值,求导数、积分等、

测控电路6习题答案

第六章信号转换电路 6-1 常用的信号转换电路有哪些种类?试举例说明其功能。 常用的信号转换电路有采样/保持(S/H)电路、电压比较电路、V/f(电压/频率)转换器、f/V(频率/电压)转换器、V/I(电压/电流)转换器、I/V(电流/电压)转换器、A/D(模/数)转换器、D/A(数/模)转换器等。 采样/保持(S/H)电路具有采集某一瞬间的模拟输入信号,根据需要保持并输出采集的电压数值的功能。这种电路多用于快速数据采集系统以及一切需要对输入信号瞬时采样和存储的场合,如自动补偿直流放大器的失调和漂移、模拟信号的延迟、瞬态变量的测量及模数转换等。 模拟电压比较电路是用来鉴别和比较两个模拟输入电压大小的电路。比较器的输出反映两个输入量之间相对大小的关系。比较器的输入量是模拟量,输出量是数字量,所以它兼有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某些属性,是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之间联系的桥梁,是重要的接口电路。可用作鉴零器、整形电路,其中窗口比较电路的用途很广,如在产品的自动分选、质量鉴别等场合均用到它。 V/f(电压/频率)转换器能把输入信号电压转换成相应的频率信号,广泛地应用于调频、调相、模/数转换器、数字电压表、数据测量仪器及远距离遥测遥控设备中。f/V(电压/频率)转换器把频率变化信号线性地转换成电压变化信号。广泛地应用于调频、调相信号的解调等。 V/I(电压/电流)转换器的作用是将电压转换为电流信号。例如,在远距离监控系统中,必须把监控电压信号转换成电流信号进行传输,以减少传输导线阻抗对信号的影响。I/V(电流/电压)转换器进行电流、电压信号间的转换。例如,对电流进行数字测量时,首先需将电流转换成电压,然后再由数字电压表进行测量。在用光电池、光电阻作检测元件时,由于它们的输出电阻很高,因此可把他们看作电流源,通常情况下其电流的数值极小,所以是一种微电流的测量。随着激光、光纤技术在精密测量仪器中的普及应用,微电流放大器越来越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以微型计算机为核心组成的数据采集及控制系统中,必须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为此要使用模/数转换器(简称A/D转换器或ADC)。相反,经计算机处理后的信号常需反馈给模拟执行机构如执行电动机等,因此还需要数/模转换器(简称D/A转换器或DAC)将数字量转换成相应的模拟信号。 6-2 试述在S/H电路中对模拟开关、存储电容及运算放大器这三种主要元器件的选择有什么要求。 选择要求如下: 模拟开关:要求模拟开关的导通电阻小,漏电流小,极间电容小和切换速度快。 存储电容:要选用介质吸附效应小的和泄漏电阻大的电容。

测控电路复习习题及答案

试题一答案 一、选择题 1.右图所示电路为自举组合电路,其输入电流i 为 A. 0 B. u i /10kΩ C. u i /20kΩ D. u i /30kΩ ( C ) 2.右图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为 A. )1/(δδ+=i o u u B. )1/(δδ+-=i o u u C. )1/(δδ-=i o u u D. )1/(δδ--=i o u u ( D ) 3.公式2 022 02) ()(ωαωω+++=S S S K S H P 为 A. 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B. 二阶有源高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C. 二阶有源带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D. 二阶有源带阻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 D ) 4.一个10bit 逐次逼近A/D 转换器,其满量程电压为10V, 若模拟输入电压V 1=i u ,其数字输出量的数值为 u i

A. 0001100101 B. 0001100110 C. 0001000110 D. 0001010101 ( B ) 5.在相位跟踪细分电路中,相位基准 A. 既是反馈环节,又是细分机构,分频数等于细分数 B. 是反馈环节,但不是细分机构 C. 是细分机构,且分频数等于细分数,但不是反馈环节 D. 既是反馈环节,又是细分机构,细分数是分频数的2倍( A ) 6.右图是晶体管三相桥式逆变器,对其特点的叙述哪一个是不正确的 A. 每一相上桥臂晶体管与下桥臂晶体管 各导通1200 B. 上、下桥臂晶体管导通状态互相间隔600 C. 各相之间相位差为1200 D. 换流只能在上下桥臂间进行( D ) 7.在PWM功率转换电路中,有制动工作状态和不可逆的意思是 A. 电路不能提供电动机电枢的反相电流和反相电压 B. 电路能提供电动机电枢的反相电流但不能提供反相电压 C. 电路不能提供电动机电枢的反相电流但能提供反向电压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测控电路李醒飞第五版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信号放大电路 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阻抗相匹配;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⑨成本低。 2-2 (1)利用一个741μA 和一只100k Ω的电位器设计可变电源,输出电压范围为1010S V u V -≤≤; (2)如果10S u V =时,在空载状态下将一个1k Ω的负载接到电压源上时,请问电源电压的变化量是多少?(741μA 参数:输入阻抗2d r =MΩ,差模增益 200a V mV =,输出阻抗75o r =Ω) (1)电路设计如图X2-1所示: u s 25k 25k 100k L R 15V +15V -L ∞ + +N 图X2-1 (2)由于电压跟随器属于输入串联、输出并联型结构,该结构下的输入、输出阻抗为: ()()()511212000001410i d d R r T r a V V β?+=+=MΩ?+???MΩ ()()()1175120000010.375o o o R r T r a V V m β?+=+=Ω+??Ω 由上式我们可以看出,电压跟随器中的反馈增大了等效输入阻抗,减小了等效输出阻抗,可以达到阻抗变换的效果。 进一步计算得: 10110L S L I u R V k m ?=Ω=A

邱关源《电路》第5版课后习题答案解析1-8章

答案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题1】:由U A B =5V 可得:I AC .=-25A :U D B =0:U S .= 125V 。 【题2】:D 。 【题3】:300;-100。 【题4】:D 。 【题5】:()a i i i =-12;()b u u u =-12 ;()c ()u u i i R =--S S S ;()d ()i i R u u =--S S S 1。 【题6】:3;-5;-8。 【题7】:D 。 【题8】:P US1=50 W ;P U S 26=- W ;P U S 3=0;P I S 115=- W ;P I S 2 W =-14;P I S 315= - W 。 【题9】:C 。 【题10】:3;-3。 【题11】:-5;-13。 【题12】:4(吸收);25。 【题13】:0.4。 【题14】:3123I +?=;I =13 A 。 【题15】:I 43=A ;I 23=-A ;I 31=-A ;I 54=-A 。 【题16】:I =-7A ;U =-35V ;X 元件吸收的功率为P U I =-=-245 W 。 【题17】:由图可得U E B =4V ;流过2 Ω电阻的电流I E B =2A ;由回路ADEBCA 列KVL 得 U I A C =-23;又由节点D 列KCL 得I I C D = -4;由回路CDEC 列KVL 解得;I =3;代入上 式,得U A C = -7V 。 【题18】: P P I I 1212 2222==;故I I 1222=;I I 12=; ⑴ KCL :43211-= I I ;I 185=A ;U I I S =-?=2185 11V 或16.V ;或I I 12=-。 ⑵ KCL :43211-=-I I ;I 18=-A ;U S =-24V 。

测控电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绪论 1-1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什么样得作用? 传感器得输出信号一般很微弱,还可能伴随着各种噪声,需要用测控电路将它放大,剔除噪声、选取有用信号,按照测量与控制功能得要求,进行所需演算、处理与变换,输出能控制执行机构动作得信号。在整个测控系统中,电路就是最灵活得部分,它具有便于放大、便于转换、便于传输、便于适应各种使用要求得特点。测控电路在整个测控系统中起着十分关键得作用,测控系统、乃至整个机器与生产系统得性能在很大程度就是取决于测控电路。1-2影响测控电路精度得主要因素有哪些,而其中哪几个因素又就是最基本得,需要特别注意? 影响测控电路精度得主要因素有: (1)噪声与干扰; (2)失调与漂移,主要就是温漂; (3)线性度与保真度; (4)输入与输出阻抗得影响。 其中噪声与干扰,失调与漂移(含温漂)就是最主要得,需要特别注意。 1-3为什么说测控电路就是测控系统中最灵活得环节,它体现在哪些方面? 为了适应在各种情况下测量与控制得需要,要求测控系统具有选取所需得信号、灵活地进行各种变换与对信号进行各种处理与运算得能力,这些工作通常由测控电路完成。它包括:(1)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2)直流与交流、电压与电流信号之间得转换。幅值、相位、频率与脉宽信号等之间得转换; (3)量程得变换; (4)选取所需得信号得能力,信号与噪声得分离,不同频率信号得分离等; (5)对信号进行处理与运算,如求平均值、差值、峰值、绝对值,求导数、积分等、非线性环节得线性化处理、逻辑判断等。 1-4测量电路得输入信号类型对其电路组成有何影响?试述模拟式测量电路与增量码数字式测量电路得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得作用。 随着传感器类型得不同,输入信号得类型也随之而异。主要可分为模拟式信号与数字式信号。随着输入信号得不同,测量电路得组成也不同。 图X1-1就是模拟式测量电路得基本组成。传感器包括它得基本转换电路,如电桥,传感器得输出已就是电量(电压或电流)。根据被测量得不同,可进行相应得量程切换。传感器得输出一般较小,常需要放大。图中所示各个组成部分不一定都需要。例如,对于输出非调制信号得传感器,就无需用振荡器向它供电,也不用解调器。在采用信号调制得场合,信号调制与解调用同一振荡器输出得信号作载波信号或参考信号。利用信号分离电路(常为滤波器),将信号与噪声分离,将不同成分得信号分离,取出所需信号。有得被测参数比较复杂,或者为了控制目得,还需要进行运算。对于典型得模拟式电路,无需模数转换电路与计算机,而直接通过显示执行机构输出,因此图中将模数转换电路与计算机画在虚线框内。越来越多得模拟信号测量电路输出数字信号,这时需要模数转换电路。在需要较复杂得数字与逻辑运算、

测控电路第五版李醒飞第九章习题答案

第九章逻辑与数字控制电路 9-1 已知某直流电磁阀的驱动电流为6A,用2mA 的标准TTL电平实施控制,试设计一合适的驱动电路。 按照图X9-1组成电路:其中场效应晶体管V1 采用IRF640,耐压200(V),极限工作电流15(A);泄流二极管V D 需耐压200(V),极限工作电流10(A);箝位二极管V S的箝位电压为 6.8(V),极限工作电流100(mA);电阻R1 为510( ),电源E c按照直流电磁阀的要求取定。 +E C V D Z L I L U i R1V1 V S 图X9-1 9-2 若图9-4 中的负载Z L是电阻加热器,应在电路中做何改动以便实现不同加热速度的给定? 改动后的电路如图X9-2 所示。U i 为控制加热开始和停止的电平信号。U s则为5kHz 的矩形波。通过改变U s 的占空比,可控制V1 的导通角,从而实现不同 加热速度的给定。 E Z L I L P1 R5 R1 V D R2 R3 ~ u U i 4N25 e b2 V1 R6 SCR1 V S b1 V2 C 1 R4 A K 4N25 P2 U S R 7 图X9-2

9-4 图9-11 的电路应如何改动,才能使图9-8 中的电源控制信号发挥作用? 改动后的电路如图所示。增加正与门D5,U s为实现电源控制的电平信号。当U s为高电平时,D5的输出由步进脉冲信号U i控制;当U s为低电平时,D5的输出为低电平,强制V1与V 2截止,步进电动机各绕组电流为零。 +5V+80V 光耦合器R4 D1R3 U p D Q U q V D3 C1V1 R V D1 R1N D 3 U R&+12V L I L R2N R5R L U i&D51D4V2 U s V D2 GND R6V D4 图X9-3 9-5 试设计一完整的三相步进电动机驱动电路。 采用3个题9-4图所示的电路单元,并配置相应的环行分配器电路,即可实 现对三相步进电动机的驱动。基本电路如图所示,其中U p为斩波信号,U i为步进脉冲信号,U d为旋转方向控制信号,U s为电源控制信号。 U p 50kHz振荡器+A 功率驱动电路A A U i光耦合器环行 +B U d光耦合器分配器功率驱动电路B B电动机 U s光耦合器+C 功率驱动电路C C AC-DC电源 图X9-4 9-6 为什么在9.4.2的数控立式铣床示例中XY轴的位置检测可以用装在直流伺服电动机上的光电码盘实现,而Z 轴的位置检测要用光栅? 光电编码盘也叫光电编码器,可将被测轴的角位移转换成脉冲数字。它测量的是传动丝杠的转角,测量丝杠转角误差换算成传动螺母的线位移误差后一般影 响较小。 Z轴位置的检测使用反射式金属光栅实现,标尺光栅安装在机床上,所需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