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读书笔记

红高粱读书笔记
红高粱读书笔记

《红高粱》读书笔记

摘要: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梁》是站在民间立场上讲述的一个抗日故事。这部小说的情节是由两条故事线索交织而成的:主干部分是写民间武装伏击日本汽车队的起因和过程;二是写余占鳌和戴凤莲在抗击日本侵略时期的爱情故事。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小说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并不少见,但莫先生的这部小说与以往的革命历史小说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以虚拟家族回忆的形式把全部笔墨都用来描写由土司令余占鳌的民间武装,以及发生在高密东北乡这个乡野世界中的故事。

《红高梁》这篇小说以第一条抗日故事为线索,写戴凤莲家的长工罗汉大爷被日本人残酷地剥皮致死,余愤而拉起土匪队伍在胶平公路上伏击日本汽车队伍,发动了一场由土匪和村民参与的民间战争。小说并没有刻意描述战争的惨烈,而是将其还原成了一种自然主义式的斗争。后一条爱情故事线索中,“我”奶奶19岁时不得不嫁在十八里坡开烧酒坊的五十多岁的李大头。“我”爷爷——余,在奶奶——戴出嫁时做轿夫,并在这途中与其产生了感情,并率众杀死了一个土匪,随后在戴回门时,与其激情相爱。这个人也就成为了“我”后来的爷爷。最终,奶奶在给爷爷抗日队伍送饭的途中不幸身亡,而我的爷爷,在乡人全部战死,歇斯底里之时,悲痛地为奶奶送行,放声高歌……

小说一开始,就传来了“我”的叙述,这是一个以现在时进行回述的读点,“我”在此是一个故事的叙述者。虽然他并未在故事中出现,但他又是故事中人物的后代,从而具有被叙述的意义。小说在叙述人称上,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叠合在一起。这是小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地方之一。红高粱的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豆官(爸爸),像是初生的太阳,充满着朝气与活力,做事毫无畏惧敢作敢当,在爸爸的身旁传达命令,目睹着战事发生的一幕幕;土匪出身的余占鳌(爷爷),他,有血有肉,毫无畏惧,是英雄,也是土匪;是正义,也是野蛮。莫言笔下的《红高粱》可以说是历史与人类学相激荡。伦理学把人群简单地分为“善”与“恶”两类,而人类学却把人类还原为活的生命体,壮丽的生存之诗就这样鲜活地呈现出来。红高粱世界中的民间道德的核心,是自然世界的法则,生命的强力是这里唯一的领舞者。面对生命世界的大法则,那些世俗世界的小伦理显得那样虚弱不堪;面对酒神那英雄的迷狂和汹涌的诗意,日神统治下的理性,道德,一切功利化的价值判断,则显得那样渺小卑俗。莫言在书中写道:“爷爷奶奶,他们杀人越货,精忠报国,他们演出过一幕幕英勇悲壮的舞剧,使我们这些活着的不肖子孙相形见绌,在进步的同时,我真切地感到种的退化。”而这或许也是“我”深切感到“种的退化”的原因。

面对《红高粱》时,就会感知到全片都被那辉煌的红色所浸透。红色是太阳、血、高粱酒的色彩。从小说一开始到小说结束,总会出现一种事物,那就是红高粱。红高粱代表着莫言所向往的洋溢着生命力度的充满狂欢色彩的酒神精神,是生命强力的象征。作品中多次写到高密东北乡人的生命强力。这部作品以红高粱为名,而且第一章也以红高粱命名,开篇就营造了一个红高粱世界,到处弥漫着红高梁的气息,他们都是活生生的灵物。生存在这片土地上的喜食高粱的乡亲们也都具有了高粱般鲜明的性格:挺拔、坚韧、坚固、团结、伟岸、生气蓬勃、狂放不羁、英勇无畏。

我或许像很多人一样,在他得到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才开始了解到有莫言这个人。我想,正是因为莫言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积累与乡村生活经验,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原始思维,构造出了一个以生命对抗伦理,以酒神反对日神,以民间替代主流,以大地整合历史的生机勃勃的世界。他还在小说中构造出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出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正因为莫言异于常人的写作表达手法,所以才能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才能吸引到我们的眼球。

书中的红高粱地,透着生命的神圣,作为一个巨大的自然生命群,它舒展,它盛大,它坚强,它热烈,亦或宽厚。高粱地,见证了生命的诞生,又让人感到生命被摧残的震撼。面对一幕幕红高粱快速移动的场景,在我内心深处唤起的是一种对生命的自信和对热烈悲壮的生命的礼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