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生物统计试卷

高级生物统计试卷
高级生物统计试卷

高级生物统计学开卷考试试题

年级专业:姓名:

1、多因素方差分析:有一小麦裂区试验,主区因素A,分A1(深耕)、A2(浅)两水平,副区因素B,分B1(多肥)、B2(少肥)两水平,重复3次,小区计产面积15平方米,其田间排列和产量(假设数字)如下图,试作分析。

区组Ⅰ区组Ⅱ区组Ⅲ

2、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设一个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包括对照种在内共有5个供试品种,在4个地点进行2年试验,每点每次试验均统一采用相同小区面积重复3次的随机区组设计,其结果列于表,试对年份、试点、品种及其互作做方差分析,并对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区域作详细分析。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产量(kg/33m2)

试点品种

2013年2014年

ⅠⅡⅢⅠⅡⅢ

Y两优2号19.7 31.4 29.6 45.5 50.3 60

天两优4号28.6 38.3 43.5 47.5 41.1 49.4 合肥丰两优9号20.3 27.5 32.6 54.2 52.3 64.5 皖稻16627.9 40 46.1 62.2 53.1 74.7

II优838 22.3 30.8 31.1 47.4 57.8 50.5

Y两优2号40.8 29.4 30.2 53.9 58.8 47.7

天两优4号44.4 34.9 33.9 63.7 61.1 52.2 安庆丰两优9号44.6 41.4 26.2 53.9 59.1 56.4 皖稻16639.8 39.2 29.1 74.2 75.6 67

II优838 71.5 47.6 55.4 51.1 47.3 45

Y两优2号34.7 29.1 35.1 42.1 47.1 30.8

天两优4号28.8 28.7 21 38.3 29.4 30.5 芜湖丰两优9号29.8 38.4 28 42.1 40 39.8 皖稻16627.2 27.6 20.4 44.3 43.5 47.7

II优838 43 32.7 32 53.9 51.8 50.3

Y两优2号20.2 30.2 16 26.6 26.5 32.7

天两优4号13.2 20.5 9.6 21.4 18.7 24.1 池州丰两优9号24.5 41.6 30.6 20.7 26.8 30.4 皖稻16619 18.4 24.6 20.7 23.6 30.9

II优838 27.6 30 22.7 32.6 40 34.2

3、配合力分析:试对以下水稻组合的单株产量性状做配合力分析。

组合

区组1 区组2 区组3

单株1 单株2 单株1 单株2 单株1 单株2

1*2 15 11 10 12 14 11

1*3 12 16 18 14 16 20

1*4 27 21 17 21 21 19

1*5 7 8 9 11 9 10

2*3 10 14 9 11 12 16

2*4 21 17 24 18 26 20

2*5 8 10 11 14 12 11

3*4 26 24 25 29 27 31

3*5 13 10 18 16 14 13

4*5 21 22 25 28 20 22

4、多元回归:江苏无锡连续12年测定一代三化螟高峰期(y,以4月30日为0)与1月份雨量(x1,mm)、2月份雨量(x2,mm)、3月上旬平均温度(x3,℃)和3月中旬平均温度(x4,℃)的关系,得结果于下表。试建立y依x i的最优线性回归方程并估计该方程的离回归标准误。

x1x2x3x4y

47.5 42.9 20.2 0.2 67.0 5.5 44.4 8.9 39.0 74.2 15.9 26.4 30.6

32.3

37.4

21.5

61.6

83.5

24.1

24.9

10.2

54.9

74.2

50.7

11.1

8.1

6.7

8.5

6.8

5.0

10.0

6.1

7.1

4.4

4.6

4.1

9.0

9.5

11.1

8.9

9.4

9.5

11.1

9.5

10.8

6.8

3.8

5.8

17

21

26

23

20

30

22

26

27

23

23

27

5、曲线回归:不同生长时间玉米叶数的实测观察结果如下表所示,请作出曲线回归方程。

6、BP神经网络分析:影响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因素由麦田1代幼虫量、6月降水天数,5月

积温、6月积温、5月湿度、5月降水天数和6月湿度等7个因素构成,2代发生率发生程度重、偏重、中、偏轻和轻分别赋值为0.9、0.7、0.5、0.3和0.1.试以1982-1991年的调查数据建立BP神经网络模型,对2014年及2015年的棉铃虫发生程度进行预报.

年份1代率6月5月6月5月5月 6 月发生降水积温积温湿度降水湿度程度

1982 71.3 6 650 737 48 3 59 0.7

1983 79.4 7 648 784 68 7 52 0.9

1984 58 6 619 760 63 4 63 0.5

1985 43.3 10 604 746 67 12 63 0.3

1986 36.7 7 649 777 56 4 57 0.9

1987 18.9 9 631 739 59 9 63 0.1

1988 111 6 596 765 67 6 62 0.9

1989 90 9 643 753 54 6 57 0.5

1990 105 8 607 743 62 8 64 0.7

1991 92.3 10 610 738 58 9 63 0.9

2014 26.8 9 615 770 62 9 62 预测

2015 13.5 6 625 750 63 3 51 预测

7、聚类分析:15个油菜品种的考种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对15个品种做聚类分析。

8、判别分析:油菜菌核病发病程度(1重,2较重,3较轻)与花后日照时、株高、防治间

隔、氮肥用量密切相关,请根据下列调查数据得出判别公式,并对某年四个指标分别为177,135,26,18时的菌核病发病程度进行判别分析。

花后日照时X1 株高X2 防治间隔X3 氮肥用量X4 类别

232 135 21 12 1

246 134 10 41 1

201 157 12 27 1

175 150 7 8 1

130 167 20 14 1

255 125 7 14 2

130 100 6 12 2

150 117 7 6 2

120 133 10 26 2

160 100 5 10 2

185 115 5 19 3

170 125 6 4 3

165 142 5 3 3

136 108 2 12 3

100 117 7 2 3

9、主成分分析:15个油菜品种15个指标的花后耐旱相关系数如下表,请对该资料进行主成分分析,并分析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的主分量进行详细描述。

花后干旱不同耐旱相关性状的耐旱系数

基因型编号LRD

W RDW LRV RV TRA ADW SDW AFW SD PH PBN PN SN WTS SY

Genotype X1X2X3X4X5X6X7X8X9X10X11X12X13X14X15

1 0.45 0.63 0.66 0.7

2 1.00 0.48 0.68 0.34 1.01 0.96 0.79 0.48 0.97 0.96 0.44

2 0.78 0.95 0.58 0.69 0.69 0.74 0.80 0.60 1.09 1.07 0.97 0.56 0.96 1.09 0.75

3 0.95 0.75 1.53 1.61 1.47 0.61 0.65 0.53 0.78 1.07 0.86 0.59 0.88 1.05 0.54

4 0.77 0.27 0.81 0.61 1.22 0.48 0.49 0.30 0.74 0.90 0.72 0.47 0.88 1.40 0.59

5 0.7

6 0.79 0.56 0.63 0.60 0.66 0.72 0.6

7 1.09 0.99 0.8

8 0.5

9 0.86 1.02 0.62

6 1.10 0.92 0.53 0.49 0.74 1.19 0.9

7 0.95 1.13 0.99 0.93 0.96 1.01 0.95 1.12

7 0.84 0.92 1.82 2.25 2.06 0.59 0.83 0.34 0.92 1.00 0.83 0.66 0.93 1.14 0.60

8 1.37 1.33 0.86 0.82 0.94 0.89 1.13 0.80 1.07 1.07 0.56 0.76 0.97 1.00 0.95

9 1.12 1.05 1.50 1.32 1.42 0.78 1.07 0.44 0.87 0.98 0.93 0.64 1.06 1.11 0.86

10 0.81 0.85 1.03 1.13 1.17 0.72 1.31 0.66 1.10 1.02 1.01 0.59 0.91 1.20 0.79

11 0.97 1.03 0.71 0.68 1.09 0.93 1.05 0.50 0.89 1.10 0.94 1.10 0.84 0.98 0.71

12 0.55 1.01 0.67 0.88 0.86 0.73 0.75 0.64 0.98 1.05 0.91 0.76 0.97 1.05 0.79

13 1.96 1.40 1.16 1.35 1.23 1.13 1.14 0.76 0.96 1.10 1.00 1.16 1.09 1.07 0.95

14 0.51 0.53 0.95 0.86 0.62 0.71 0.79 0.61 1.04 1.08 0.85 0.76 1.08 0.81 0.73

15 1.57 1.55 1.00 1.09 1.07 1.55 1.46 0.95 1.03 0.94 1.07 1.33 1.14 0.94 1.10

LRDW:恻根干重,RDW:根干重LRV:侧根体积RV:根体积TRA:侧根面积ADW:侧根干重SDW:总根干重AFW :鲜重SD:茎粗PH:

株高PBN:一次分枝数PN:单株总荚数SN:每荚粒数WTS:千粒重SY单株种子产量9、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闭卷 说明:1、答题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2、考生应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卷上答题作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 (已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高级生物统计 试题

高级生物统计试题

(1)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高级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考试时间: 主考教师:明道绪考试年级: 小麦施肥试验,通过试验以期获得小麦在不同氮、磷、钾施用量下产量变化趋势。三因素的上、下水平如下: Z1 (氮肥,kg/亩) Z2 (P2O5, kg/亩) Z3 (K2O, kg/亩) 上水平Z2j 下水平Z1j 15 10 16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依次为:342.5 , 312.0 , 251.0 , 220.5 , 300.0 , 258.5 , 262.5 , 235.0 , 250.0 , 200.0 , 306.0 , 265.0 , 296.0 , 264.5 , 300.0 , 313.0 , 325.0 , 275.0 , 299.0 , 330.0 , 301.0 , 310.0 , 317.5 (斤/亩)。 请按下述要求进行二次回归分析: (1)列出因素水平编码表(普通尺度)(12分); (2)列出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案(12分); (3)列出试验设计结构矩阵与试验结果计算表(20分); (4)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25分); (5)剔除F <1不显著的项后建立二次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此方程的 相关指数,并将编码因素还原为实际因 素,求出y 与Z1, Z2, Z3的二次回归 方程(25分); (6)应对结构矩阵与试验结果表作何变动就可以对试验结果按三因素二次回归几

乎正交或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来进行分析?(6分) (注意:已算得B0= 6534,B1 = 154 . 1 ,B2 = 312.962, B3= 182.983 , B 12= 122, B 13 = - 8, B 23= 14, B 1 ′ = - 426.596, B 2 ′ = - 84.408 , B 3′= -114.102,SS y = 29965.3261;计算中间 过程及最后结果均保留4位小数) (2)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高级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考试时间:2002年1月8日 主考教师:明道绪

高级生物统计学基础习题

计算题 1、某小麦品种的常年平均亩产量为μ=210公斤, 现从外地引种一新品种, 在6 个试验点试种, 得平均亩产是X=224公斤,其标准差为S=4.63公斤, 试问该新品种的产量是否与原来的品种有显著差异?(α=0.05) 2.有一水稻品种的比较试验, 参试品种有4个, 对照品种一个(CK), 随机区组设计,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3亩, 试验结果如下: 进行方差分析 3.有一杂交水稻品种, 田间随机抽样调查10株主穗的穗粒数, 得以下数据: 株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穗粒数110 112 128 131 125 104 117 121 115 126 试描述这组数据的主要特征特性. 4、有一水稻品种和栽插密度的两因子试验, 参试品种4个(a=4), 栽插密度3个(b=3), 设 5、有一晚稻品种的联合区域试验, 参试品种6个, 对照品种一个(CK), 共7个品种随机区组试验, 设置三次重复, 小区面积0.04亩, 试验结果如下: 各品种的小区平均产量(公斤)为: XA=19.4 XB=20.8 XC=12.5 XD=15.8 XE=20.4 XF=16.8 X(CK)=17.6 该试验的目的是对参试品种与指定的对照品种(CK)进行比较, 请继续进行多重比较, 采用LSDα法测验(α=0.05) 6、田间随机调查10株紧凑型玉米品种"掖单13号"的株高(CM)和果穗籽粒重(克),得以下数据: 株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高191 192 189 185 201 193 198 211 210 215 穗重169 167 156 141 144 150 154 156 138 157 试问该两个性状中哪一个的变异程度大? 7、有一杂交玉米的品比试验, 参试品种6个, 对照品种一个, 共7个品种, 随机区组设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量。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30称为大样本。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两类。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如果事件A和事件B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地概率P(AB)=P(A)*P(B)。 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n和p两个参数决定的。 正态分布曲线上,μ确定曲线在x轴上的中心位置,σ确定曲线的展开程度。 等于σ/√n。 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 x t分布曲线和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低,尾部偏高。 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应作两个假设,一个是无效假设,一个是备择假设。 对一个大样本的平均数来说,一般将接受区和否定区的两个临界值写作μ-uασ?x_ μ+uασ?x 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或nq<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2 χ检验主要有3种用途: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适应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2 χ检验中,在自由度df=(1)时,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其矫正的2 χ=(p85)。 c 2 χ分布是连续型资料的分布,其取值区间为[0.+∞)。 猪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检验两个纯合亲本的F2代性状分离比是否符合孟德尔第一遗传规律应采用适应性检验法。 独立性检验的形式有多种,常利用列联表进行检验。 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混合模型3类。 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该设置重复,以正确估计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误差平方和最小。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可加性、方差同质性3个基本假定。 如果样本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正反弦转换等。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1]。

高级生物统计试题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455.0,455.0,460.0,415.0,430.0,457.5,435.0,447.5,450.0,457.5,467.5,447.5,470.0,458.5,422.5,436.5,442.5,450.5(kg/亩)。 请按下述要求进行二次回归分析: (1)列出因素水平编码表(普通尺度)(12分); (2)列出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案(12分); (3)列出试验设计结构矩阵与试验结果计算表(20分); (4)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25分); (5)剔除F<1不显著的项后建立二次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此方程的 相关指数,并将编码因素还原为实际因素,求出y与Z1,Z2,Z3的二次回归方 程(35分); (6)应对结构矩阵与试验结果表作何变动就可以对试验结果按三因素二次回归几乎正交或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来进行分析?(6分) (注意:已算得B0=10285.5,B1=-92.73,B2=0.3450,B3=8.2950,B12=-42.5, B13=7.5,B23=27.5,B11=-1812.4270,B22=-1773.0970,B33=-1768.9570, SS y=4661.3696;计算中间过程及最后结果均保留4位小数) Z1 Z2 Z3 1.682 20 80 24 1 16.95897741 63.78121284 19.13436385 0 12.5 40 12 -1 8.041022592 16.21878716 4.865636147 -1.682 5 0 0 j 4.458977408 23.78121284 7.134363853 No. c1 c2 c3 Z1 Z2 Z3 1 1 1 1 16.96 63.78 19.13 2 1 1 -1 16.96 63.78 4.87 3 1 -1 1 16.96 16.22 19.13 4 1 -1 -1 16.96 16.22 4.87 5 -1 1 1 8.04 63.78 19.13 6 -1 1 -1 8.04 63.78 4.87 7 -1 -1 1 8.04 16.22 19.13 8 -1 -1 -1 8.04 16.22 4.87 9 1.6818 0 0 20 40 12 10 -1.6818 0 0 5 40 12 11 0 1.6818 0 12.5 80 12

生物统计试题答案分析

生物统计试题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试验方案: 2 I 型错误 3总体 4显著水平 : 5回归系数 1试验方案:根据试验目的与要求,所拟进行比较的全部处理的总称,是整个试验的核心部分。 2 I 型错误:在显著性检验中,无效假设H0本来成立而被否定,这类错误成为I型错误,亦称“弃真”错误. 3总体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 4显著水平 :在显著性检验(假设检验)中用来确定否定或接受无效假设的概率标准称为显著水平,常用α表示. 5单因数试验::在一个试验中,只研究某一因素不同水平的效果. 二.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 B 2 A 3 C 4 A 5 D 6 B 7 B 8 C 9 B 10 D 11 B 12 A 13 B 14 C 15 B 1.试验设计中遵循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 )。 A.估计误差 B.降低误差 C.消灭误差 D.减少土壤差异 2 A 正态分布曲线是以参数μ和σ的不同而表现的一系列曲线( ) B正态分布曲线是以参数X和σ的不同而表现的一系列曲线 C正态分布曲线是以参数X和σ的不同而表现的一系列曲线 D正态分布曲线是以参数μ的不同而表现的一系列曲线 3.算术平均数的离均差平方之和为( )。

A. 1 B. 0 C. 最小 D. 最大 4.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方差自由度( )。 A.n-1 B. n+2 C. n D. n-2 5.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都是()。 A.变数 B. 变异数 C. 统计数 D. 参数 6.保证总体参数位于一定区间范围的概率称为( )。 A.显著水平 B. 置信度 C. 临界值 D.置信限 7.比较观察与理论次数是否相等的假设测验称为( ) A.独立性测验 B. 适合性测验 C. t测验 D. F测验 8.X2独立性测验中自由度的计算方法为( ) A.k-1 B. k C. (r-1)(c-1) D. rc-1 9有一正态总体,其中σ=2、μ=30 ,求该总体x<26.08z中的概率() A 0.01 B 0.025 C 0.05 D 0.001 10 A第二类错误是指统计假设测验中否定了一个正确假设所犯的错误()B第二类错误是指这在统计假设检验中一般不会发生 C第一类是指统计假设检验中接受了一个错误假所设犯的错误 D第一类错误是指统计假设检验中否定了一个正确假设所犯的错误 11 以下那一个是样本标准误差() A: S B: S/n C: σ D:S2/n 12 以下的那一个分布与自由度无关() A 正态分布 B t分布 C X2分布 D F分布 13 在α=0.05水平上拒绝时要冒------的风险() A 0.01 B 0.05 C 0.95 D 0.99 14 单因数方差分析中,检验处理效应的方法是() A SS A除以SS e B SS e除以SS A C MS A除以 MS e D MS e除以 MS A 15 X2检验的矫正方法方法是() A 理论值减0.5 B 观察值与理论值之差的绝对值减0.5 C 观察值减理论值减0.5 D 观察值减0.5 三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5分)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范文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A.31 - x ~N(0,1) B.11 - x ~N(0,1) C.91 - x ~N(0,1) 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算平 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C.前者比后者小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若 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A.应用标准正态概率表查出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D.置信水平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上称为 ( )。 A.方差的齐性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在一个有限总体中要随机抽样应采用放回式抽样方法。 12. 在实际抽样工作中,为了减小标准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增大样品容量。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1,60)=,则左尾概率为,自由度为(60,1)的F分布的临界 值为 14. 衡量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15.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N (8,4),P(x < )=。(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16.何谓“小概率原理”?算术平均数有两条重要的性质,是什么? 小概率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会发生的。若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计算出来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而在一次试验中,它竟然发生了,则可以认为假设的条件不正确,从而否定假设。 算术平均数的性质: 1.离均差之和为零 2. 离均差平方之和最小 17.计算5只山羊产绒量:450,450,500,550,550(g)的标准差。 标准差 18.一农场主租用一块河滩地,若无洪水则年终可获利20000元,若发洪水则会损失12000元。 根据经验,该地发洪水的概率为40%。现有某保险公司允诺:若每年投保1000元,将补偿因洪灾所造成的损失。问农场主该不该买这一保险? 未投保的期望赢利:E(X)= 20 000 ×+ (12 000) ×= 7 200(元) 投保后的期望赢利:E(X)= (20 000 – 1 000) ×+ (?1 000) ×= 11 000(元)。 故要买这一保险。

生物统计学试题有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A.31 - x ~N(0,1)B.11 - x ~N(0,1)C.91 - x ~N(0,1)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 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C.前者比后者小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 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A.应用标准正态概率表查出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D.置信水平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上称为 ( )。 A.方差的齐性检验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在一个有限总体中要随机抽样应采用放回式抽样方法。 12. 在实际抽样工作中,为了减小标准误,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增大样品容量。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1,60)=,则左尾概率为,自由度为(60,1)的F分布的 临界值为 14. 衡量优良估计量的标准有无偏性、有效性和相容性。 15.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N (8,4),P(x < )=。(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16.何谓“小概率原理”?算术平均数有两条重要的性质,是什么? 小概率的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几乎是不会发生的。若根据一定的假设条件,计算出来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

第一章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第三章 12 2--∑∑n n x x )(

浙大生物统计学题库

·《生物统计学》应用题试题库 生物统计学应用试题1 姓名: 学号: 单位: 得分: 一. 某省生物会考满分为100分,平均分71分,标准差12.8分,现定前15%为A 等,次25%为B等,问A等、B等的最低分数线各是多少分? 二. 为了验证某种“增高”药物的效果,现取某班级男生随机分组后进行对照实 三. 四.

生物统计学应用试题2 姓名: 学号: 单位: 得分: 一.某省生物会考满分为100分,平均分71分,标准差12.8分,现定前15%为A等,某考生考了88分,问该考生是否达到A等? 二.为了检验长跑的体锻效果,某班级12名男生长跑一个月进行前后对比实 三.

生物统计学应用试题3 姓名: 学号: 单位: 得分: 一.某省生物摸底考满分为120分,平均分86分,标准差14.8分,现定前後15%为优和差,问优和差的分数线是多少? 二.为了检验某减肥药的减肥效果,12名受试者一个月进行前后对比实验, 三. 理。

生物统计学用于试题4 姓名: 学号: 单位: 得分: 以上,某学生的 一. 美国大学规定獲得獎學金的学生的成績百分位需在P 85 CEEB=620分,问该生能否獲得獎學金? (注:CEEB=100Z+500) 二. 为了检验游泳的体锻效果,某班级12名男生游泳鍛煉一个月进行前后对比 三. 四.

生物统计学应用试题5 姓名: 学号: 单位: 得分: 一.某省生物会考满分为100分,平均分71分,标准差12.8分,现定前15%为A等, 次25%为B等,某考生考了72分,问该考生是否达到B等? 二.为了检验长跑的体锻效果,某班级12名男生长跑一个月进行前后对比实验, 三. 四.

生物统计学试题

1999-2000学年第二学期9811甲乙《生物统计学》试题(试题库0008A卷) 一.判断题(每题1.5分,计15分) 1. 1995年南京市雨花区蔬菜生产基地测量全部粉团萝卜肉质根重,所得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2. N(0,1)分布是指分布参数μ值=0的特定分布。() 3. 泊松分布主要用于描述小概率发生次数的概率分布。() 4. 当u=1.96时,统计假设测验的右尾概率为0.01。() 5. 方差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以试验误差均方为标准,对各个变异来源的均方作F测验。() 6. 对6个枇杷品种患黄龙病率调查,其患病率分别为12%,13%,9%,18%,30%,16%,该资料方差分析前应作正反弦转换。() 7. 一个试验模型的方差分析数学模型的确定,是在获取试验结果之前就已确定。() 8. 科学地增大样本容量,表明1/n和1/SS x越小,有利于提高y=a+bx的估计可靠度。() 9. 单向分组资料作方差分析,处理效应不论是固定还是随机,对其平方和与自由度分解及F 测验,统计推断均无区别。() 10. 一元线性回归有重复观察值资料,Y方面总变异平方和分三部分,即回归平方和、离回归平方和和误差平方和。() 二. 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 1. 算术平均数的两个特性是( )。 a. ∑x2最小,∑(x-x)=0 b. ∑(x-x)2最小, x=0 c. ∑(x-x)2最小,∑(x-x)=0 d. ∑(x2-x2)最小,(x-x)=0 2. 人口调查中,以人口性别所组成的总体是( )总体。 a.正态 b. 对数正态 c. 二项 d. 指数分布 3. 下列哪个概率不可能是显著水平α的取值( )。

《高级生物统计学》考核题

《高级生物统计学》考核题 1.何为多重共线性?它对资料分析有何影响?如何处理?(10分) 答: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是指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之间由于存在精确相关关系或高度相关关系而使模型估计失真或难以估计准确。对多重共线性的两点认识:1)在实际中,多重共线性是一个程度问题而不是有无的问题,有意义的区分不在于有和无,而在于多重共线性的程度。 2)多重共线性是针对固定的解释变量而言,是一种样本的特征,而非总体的特征。 自变量之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这些自变量通常是相关的,如果这种相关程度非常高,使用最小乘法建立回归方程就有可能失效,引起不良后果: 1)参数估计值的标准误变得很大,从而使t值变得很小; 2)回归方程不稳定,增加或减少某几个观察值,估计值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3)t检验不准确,误将应保留在方程中的重要变量舍弃; 4)估计值的正负符号与客观实际不一致。 消除多重共线性有多种方法,消除多重共线性的方法: 1)增加样本容含量; 2)定义新的自变量代替高度多重共线性的变量,或将一组具有多重共线性的自变量合并成一个变量; 3)删除不必要的解释变量:如在自变量中剔除某个造成共线性的自变量,重新建立回归方程; 4)其它方法:逐步回归法和主成分分析法;采用逐步回归方法也能有效限制有较强相关关系的自变量同时进入方程。 2.如何评价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优劣?(10分) 答:评价所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优劣,可以采用方差分析法对所有自变量X1,X2…...等作为一个整体来检验他们与应变量Y之间是否有线性关系,并对回归方程的预测或解释能力做出综合评价。除了方程分析法,另外可以用决定系数(R2),R2可用来评价回归方程优劣。随着自变量增加,R2不断增大,对两个不同个数自变量回归方程比较,须考虑方程包含自变量个数影响,应对R2进行校正。所谓“最优”回归方程指最大者。还有复相关系数等。对各自变量的假设和评价可以采用偏回归系数、t检验法和标准化回归系数等方法。另外,可以采用残差分析来检查资料是否符合模型。 3.logistic回归与线性回归有什么不同?两种方法各有什么特点?(10分) 答:logistic回归属于概率型非线性回归,它是研究二分类或多分类观察结果与一些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一种多分类方法,可用于分析疾病与各危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 logistic回归可用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分析药物或毒物的剂量反应和预测与判别。其变量选择可用前进法、后退法和逐步回归法筛选变量,可以用模型拟合优度检验自变量的预测能力。 而线性回归主要适用于计量资料,是一个或一组变量对应一个应变量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的方程。线性回归可以用回归方程进行估计和预测,也可进行影响因素,统计控制。 在应用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前,需要绘制散点图,可以用残插图来考察数据是否符合模型假设条件。 4.对量表的评价有哪些指标及其统计学方法?(10分)

高级生物统计试卷

江西农业大学《高级生物统计》课程考试试卷 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分数 一、简答题(每题5分,共15分) 1、请简述什么是系统聚类法。 2、请简述因子分析的步骤。 3、请说明什么是多元相关分析。 二、某地市场上销售的MP4有多种牌号,有些畅销,有些滞销。现从该地市场的畅销、滞销品牌中各随机抽取10台,按照11级李氏量表对其质量、功能进行评分,分值越高越好,并统计了MP4的市场价价格,数据如下。(1)根据样本资料用费希尔判别法建立判别函数,并对样本进行回判。(2)当某一新品牌要上市时,测量了质量、功能评分分别为8、7,价格为610,试预测其是否将畅销。(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20分) 三、人们常常根据一个人2岁时的身高来预测此人成年后的身高(cm)。下表给出了10个人2岁时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数据,请根据这些数据建立一个一元回归方程,并且对回归关系进行假设检验。如果一个人2岁时的身高为83厘米,预测他成年后的身高将会是多少。(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20分) 四、欲按能耗、糖耗将运动项目分类,以便对不同的能耗、糖耗的运动提供不同

的膳食,使运动员既能得到能量的补充,又不造成多余的体脂堆积。某单位对上海划船队6名队员作了能量代谢测定,得13个项目的平均数据如表,运用SPSS 软件作Q 聚类分析,并画出树状图。(采用ward 法进行类间聚类)(20分) 五、为研究雌激素对子宫发育的影响,现有4窝不同品系未成年的大白鼠,每窝3只,随机分别注射不同剂量的雌激素,然后在相同条件下试验,并称得它们的子宫重量,见表 ,试作方差分析。(请写出SAS 程序并对结果进行简单分析)。(25分) 各品系大白鼠不同剂量雌激素的子宫重量(g) 品系(A ) 雌激素注射剂量(mg/100g)(B ) 合计x i. 平均.i x B 1(0.2) B 2(0.4) B 3(0.8) A 1 106 116 145 367 122.3 A 2 42 68 115 225 75.0 A 3 70 111 133 314 104.7 A 4 42 63 87 192 64.0 合计x .j 260 358 480 1098 平均j x . 65.0 89.5 120.0

植物所自命题715生物统计真题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年招生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生物统计 考生须知: 1.本试卷满分为150分,全部考试时间总计18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80分) 1.相关系数、复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12分) 2.准确性与精确性(8分) 3.试验误差、试验误差来源及控制途径(12分) 4.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与几何平均数(16分) 5.频率与概率(8分) 6.对比设计与正交设计(8分) 7.极差、标准差与变异系数(8分) 8.回归分析与相关分析(8分) 二、选择题(共20分,可以有多个正确答案) 1.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有:。(6分) A.重复 B.最小样方数 C.局部控制 D.省时 E.随机 2.下列属于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有:。(3分) A.聚类分析 B.主成分分析 C.因子分析 D.协方差分析 3.在统计分析中,常见的理论概率分布有:。(3分) A.正态分布 B.二项式分布 C.泊松分布 D.指数分布 4.设随机变量X和Y独立同分布,记U=X-Y,V=X+Y,则随机变量U和V关系的正确选择为: 。(2分) A.不独立 B.独立 C.相关系数不为零 D.相关系数为零 5.田间试验中随机误差的主要来源:。(3分)

A .试验材料个体间或局部环境间的差异 B .测量工具不准确 C .试验操作与管理技术上的不一致 D .试验条件(气象因子、栽培因子等)的波动性 6.样本特征数包括: 。(3分) A .平均数 B.标准差 C.偏斜度 D.变异系数 三、概念填空(20分,每题4分) 1.设P(A)=0.4,P(A ∪B)=0.7,当A ,B 互不相容时,P(B)= ,当A ,B 相互独立 时,P(B)= 。 2.设有10个零件,其中6个一等品,4个二等品,今从中任取2个,则恰有1个一等品的 概率为 ,至少有1个一等品的概率为 。 3.某小麦研究中心欲随机将9个小麦新品种平均分配到三个基地去种植,其中9个新品种中 有3个是常规品种,6个杂交品种,则每个基地各分到一个常规品种的概率 ;3个常规品种分配到同一基地的概率是 。 4.设χ1,…………,χ10是来自正态总体N (μ,σ2 )的简单随机样本,其中参数μ和σ未知,记 ∑==n i i x n x 11,2 1 2 )(∑=-=n i i x x Q ,则假设H 0:μ=0的t 检验使用统计量 5.设总体X 服从正态分布N(0,22 ),而x 1,?,x 15为来自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则随机变量 Y =(x 12 +?+x 102 )/{2(y 112 +?+y 152 )}服从 分布,参数为 。 四、应用题(30分) 1.设自一大批产品的100个样品中,得一级品60个,求这批产品的一级品的95%的置信区间。(μ0.05=1.96)(15分) 2.土壤内NaCl 的含量对植物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NaCl 的含量过高将增加组织内无机盐累积,抑制植物生长。表1中的数据是每100克土壤中所含NaCl 的克数(X )和对植物单位叶面积干物质重量的影响(Y )。计算干物质重量在NaCl 含量上的回归方程,并检验回归显著性(t 5,0.01(双侧)=4.032)(15分) 表1 不同NaCl 含量对植物单位叶面积干物质重量的影响

生物统计试题

一、名词解释(l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多因数试验 2.二项总体 3. 互作效应 4. 随机模型 5. 试验方案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一分共10分 1.在假设检验中“差异不显著”即表示不否定无效假设,此时 ( ) ①无效假设必定正确 ②可能犯Ⅱ型错误 ③可能犯I 型错误 ④可能用时犯I 、II 型错误 2.样本均数抽样总体之均数(μx )与原始总体均数(μ)之间的关系是 ( ) ① μ x = n μ ② μ x =n μ ③ μ x =μ ④ μ x =n μ 3.t 检验中,在显著水平а和误差自由度df 一定的条件下,单侧检验和双侧检验之临界t 值(t а(单)t а(双)的关是 ( ) ① t а(单) =t 2α(双) ② t α(单)= t α(双) ③ t α(单)>t α(双) ④ t α(单)>t 2α(双) 4. 以下的那一个分布与自由度无关( ) A 正态分布 B t 分布 C X 2 分布 D F 分布 5.下面四式中可能出现负值的是 ( ) ① ()x x -∑ 2 ② ?? ? ?? -∧∑y y 2 ③ () x x -∑ ④ ()x x -∑ () y y - 6.算术平均数的离均差平方之和为( )。 A. 1 B. 0 C. 最小 D. 最大 7.样本容量为n 的样本方差自由度( )。 A. n-1 B. n+2 C. n D. n-2 8.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方差都是( )。 A. 变数 B. 变异数 C. 统计数 D. 参数 9.保证总体参数位于一定区间范围的概率称为( )。 A. 显著水平 B. 置信度 C. 临界值 D.置信限

生物统计学模拟试题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 典型抽样 2. 随机误差 3. “小概率事件实际不可能性”原理 4. 试验指标 5. 试验因素 6. 适合性检验 7. 极差 8. 自由度 9. Ⅱ型错误 10. 随机区组设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得分:分 1. 在二项分布中,如果事件A发生某一结果的概率为0.46,则其对立事件的概率为。 2. 利用Excel软件对配对资料进行t检验时,首先打开Excel电子表格,然后输入原始数据,接着点击工具栏中的“”,打开“”工具对话框,在变量区域中输 第 1 页共8 页

入相应变量,选定标志项,在输出区域中输入输出区域的单元格后,按确定按钮即可得到结果。 3. 统计学上,符号S表示,μ表示,σ2表示。 4. 标准正态分布的两个参数μ= ,σ2= 。 5. 方差分析的三个基本假定是、 和。 6. 准确性和精确性的含义是不同的。设某一试验指标的真值为μ,观测值为x,若x与μ差的绝对值|x-μ|越小,则观测值x的越高;反之则低。若观测值彼此接近,即任意两个观测值x i、x j差的绝对值|x i-x j|小,则观测值的高;反之则低。 7. 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横行单位组数=直列单位组数=重复数。 8. 在进行次数资料的 2检验时,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的条件是自由度等于。 9. 某一猪场饲养的长白成年母猪的平均体重为190 Kg,标准差为13 Kg,那么其变异系数C.V等于(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10. 算术平均数的基本性质是、。 11. 方差分析的多重比较中LSD法是的简称。 12. 在进行方差分析时,对于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试验资料的数学模型,其中观测值x ij= 。 三、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15分)得分:分 1. 在生物统计中,样本容量记为n。关于小样本容量描述正确的是()。 A. n≤20 B. n≤30 C. n>20 D. n>30 2. 正态分布曲线与横轴之间的总面积等于()。 A. 次数总和n B. 次数总和n+1 C. 0.95 D. 1.0 第 2 页共8 页

高级生物统计试题(6)

四川农业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试题 课程名称:高级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考试时间: 主考教师:明道绪考试年级: 一水稻施肥试验,研究产量Y与氮、磷、钾施用量间的关系。三因素的上、下水平如下: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结果依次为:437.5, 425.0, 450.0, 452.5, 462.5, 455.0, 455.0, 460.0, 415.0, 430.0, 457.5, 435.0, 447.5, 450.0, 457.5, 467.5, 447.5, 470.0, 458.5, 422.5,436.5, 442.5, 450.5 (kg /亩)。 请按下述要求进行二次回归分析: (1)列出因素水平编码表(普通尺度)(12分); (2)列出试验设计与实施方案(12分); (3)列出试验设计结构矩阵与试验结果计算表(20分); (4)建立二次回归方程并进行显著性检验(25分); (5)剔除 F <1不显著的项后建立二次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计算此方程 的相关指数,并将编码因素还原为实际因素,求出y 与Z1, Z2, Z3的二次 回归方程(35分); (6)应对结构矩阵与试验结果表作何变动就可以对试验结果按三因素二次回归几乎正交或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来进行分析?(6分) (注意:已算得B0 = 10285.5 ,B1 = -92.73 ,B2 =0.3450 , B3=8.2950 , B 12= -42.5 , B 13 = 7.5, B 23 = 27.5, B 11 = -1812.4270, B 22 = -1773.0970, B 33 = -1768.9570 ,SS y = 4661.3696;计算中间过程及最后结果均保留4位小数)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 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闭卷 说明:1、答题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2、考生应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卷上答题作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 (已知84.32 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着水平为5%,则测验的 αu 值为(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高级生物统计试卷

高级生物统计学开卷考试试题 年级专业:姓名: 1、多因素方差分析:有一小麦裂区试验,主区因素A,分A1(深耕)、A2(浅)两水平,副区因素B,分B1(多肥)、B2(少肥)两水平,重复3次,小区计产面积15平方米,其田间排列和产量(假设数字)如下图,试作分析。 区组Ⅰ区组Ⅱ区组Ⅲ 2、多年多点区域试验:设一个水稻品种区域试验,包括对照种在内共有5个供试品种,在4个地点进行2年试验,每点每次试验均统一采用相同小区面积重复3次的随机区组设计,其结果列于表,试对年份、试点、品种及其互作做方差分析,并对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区域作详细分析。 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产量(kg/33m2) 试点品种 2013年2014年 ⅠⅡⅢⅠⅡⅢ Y两优2号19.7 31.4 29.6 45.5 50.3 60 天两优4号28.6 38.3 43.5 47.5 41.1 49.4 合肥丰两优9号20.3 27.5 32.6 54.2 52.3 64.5 皖稻16627.9 40 46.1 62.2 53.1 74.7 II优838 22.3 30.8 31.1 47.4 57.8 50.5 Y两优2号40.8 29.4 30.2 53.9 58.8 47.7 天两优4号44.4 34.9 33.9 63.7 61.1 52.2 安庆丰两优9号44.6 41.4 26.2 53.9 59.1 56.4 皖稻16639.8 39.2 29.1 74.2 75.6 67 II优838 71.5 47.6 55.4 51.1 47.3 45 Y两优2号34.7 29.1 35.1 42.1 47.1 30.8 天两优4号28.8 28.7 21 38.3 29.4 30.5 芜湖丰两优9号29.8 38.4 28 42.1 40 39.8 皖稻16627.2 27.6 20.4 44.3 43.5 47.7 II优838 43 32.7 32 53.9 51.8 50.3 Y两优2号20.2 30.2 16 26.6 26.5 32.7 天两优4号13.2 20.5 9.6 21.4 18.7 24.1 池州丰两优9号24.5 41.6 30.6 20.7 26.8 30.4 皖稻16619 18.4 24.6 20.7 23.6 30.9 II优838 27.6 30 22.7 32.6 40 3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