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1单元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020秋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1单元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2020秋人教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练习:第1单元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第一单元第一课

一、夯实双基

1.下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封人请见.(xiàn) 从者见.(jiàn)之

见.(xiàn)其二子子路反见.(jiàn)

B.木铎.(duó) 问津.(jīng)

执舆.(yú) 怃.(wǔ)然

C.长沮.(jù) 桀溺.(nì)

殆.(dài)而耰.(yōu)而不辍

D.荷.(hé)蓧芸.(yún)草

食.(sì)之奚.(xī)自

【解析】A.从者见之:xiàn,B.津:jīn,D.荷hè。

2.下列句子全有通假字的一项是(D)

①天将以夫子为木铎②长沮、桀溺耦而耕③是鲁孔丘之徒与④而谁以易之⑤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⑥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⑦植其杖而芸⑧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⑥

C.④⑤⑦⑧D.③④⑤⑦

【解析】②桀,通“杰”,③与,通“欤”,④而,通“尔”,⑤辟,通“避”,⑦芸,通“耘”。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见”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C)

A.仪封人请见B.使子路反见之

C.见其二子焉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解析】A、C都是“引见”的意思,B.晤见,D.被。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

A.二三子何患.于丧乎B.子路从而后.

C.杀鸡为黍而食.之D.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解析】B.后: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落在后面,C、D均为使动用法。

5.对选段1“仪封人请见”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本段通过写孔子与仪封人之间的对话,刻画出了仪封人超人的见识和孔子神奇的个人魅力。

B.仪封人见孔子前称孔子为“君子”,见后赞叹“天将以夫子为木铎”,极写仪封人对

孔子的大力赞美。

C.“木铎”喻指孔子,突出孔子的政治追求及作用,即宣扬正道,改变无道。

D.用“木铎”作喻,形象阐明孔子远大的政治抱负及其对社会的巨大作用,高度赞扬孔子勇于担当责任的伟大精神。

【解析】未写孔子与仪封人之间的对话。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述孔子的言行,内容涉及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文学、教育等各方面,是了解儒家学说最直接、最宝贵的资料。

B.记录墨子及其弟子言行的《墨子》一书,由墨子的弟子整理而成。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与儒学并称为“显学”。

C.道家经典《老子》由老子所著,以其“言道德之意”,所以又称“道德经”。老子,姓李名耳,为道家创始人。

D.道家学派的另一著作《庄子》,是庄周所著,其文语汇丰富,多用寓言,想象丰富,形成一种汪洋恣肆,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独特风格。鲁迅先生说:“其文则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解析】《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编辑而成,主要记载孔子言行及孔子应答弟子时的对话,也有弟子互相谈论他们所听到的孔子的话;《墨子》一书由其弟子及其后学整理而成;《庄子》一书非庄周一人著述,由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7~10题。

见课本2(长沮、桀溺耦而耕)

7.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

A.长沮、桀溺耦.而耕耦:两人并耕

B.夫执舆.者为谁舆:车

C.夫子怃然

..曰怃然:怅然若失的样子

D.吾非斯.人之徒与斯:那么

【解析】斯:这。

8.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CD)

A.而谁以.易之B.子路行以.告

C.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以.杖荷蓧

【解析】A.与,B把,CD,用。

9.下列句子中的“易”字,与例句中的“易”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B)

例: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A.以乱易.整,不武

B.移风易.俗

C.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D.岂得之难而失之易.钦?

【解析】例句和B都当“改变”讲,A.替代,C.交换,D.容易。

10.下列对文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长沮在确认“执舆者”是孔丘之后,没有直接回答子路的问话,而是说“是知津矣”,这种“答非所问”的话,其实是一种嘲讽,是对孔子选择的人生道路表示不满。

B.经过一轮的问答之后桀溺同样没有回答子路的问话,却说:“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意思是,天下混乱,你跟谁去改变它呢?你与其跟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哪如跟随我们这样的“避世之士”,出世而隐居呢!

C.所谓“避人之士”,就是躲避世人的人,是说孔子不愿接触一般世俗之人,自视清高。

D.孔子在听了子路报告的长沮、桀溺的话以后,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意思是,天下如果有德政,我就不会投身到变革天下的活动中去了。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比长沮、桀溺等人境界更高。

【解析】“避人之士”指躲避跟自己志趣不合的人。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孔子世家(节选)

《史记》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氏。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陬人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

孔子要经,季氏飨士,孔子与往。阳虎绌曰:“季氏飨士,非敢飨子也。”孔子由是退。

孔子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孔丘,圣人之后,灭于宋。吾闻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及釐子卒,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往学礼焉。是岁,季武子卒,平子代立。

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委吏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

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1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B)

A.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B.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C.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D.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解析】原文标点: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1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野合:不合礼仪的婚配。中国古代礼仪认为结婚生育的合适年龄,男性应该在16至64岁之间,女性应该在14至49岁之间。凡是在这个范围之外的都是不合礼仪的。孔子的父亲叔梁纥迎娶颜徵在时已66岁,故称之为“野合”。

B.飨士:用酒食招待士人。士:指区别于庶民的上层分子。孔子是宋国贵族的后代,但到孔子时早就衰落了,所以季氏的家臣阳虎斥退了他。

C.孔子长九尺有六寸,换算成米就是三米多,这是不可能的事,应该是夸张的写法,是为了突出孔子的“奇异”。

D.老子,姓李名耳,与孔子同时而年长于孔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与庄子合称“老庄”。

【解析】春秋时的尺不同于现在的尺,那时的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1厘米,这样算来,孔子九尺六寸约等于现在的221.76厘米,也是相当高的,故在当时被称为“长人”,即高人。

1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孔子生而有异相,头顶像四边高、中间低的小山头,他的父亲联系到祈祷尼丘的事,所以把他的名字叫做丘,字仲尼。仲,是排行老二的意思,说明孔子还有个哥哥。

B.孔子生下来他父亲就死了,埋葬在鲁东的防山。孔子长大后等他母亲死后就把他父母合葬在一起。

C.孔子从小就喜欢读书,外出就在身上带着书。有一次鲁国贵族季孙氏设酒宴招待士人,孔子前去参加,被季氏的家臣阳虎斥退。

D.孔子自幼丧父,既贫且贱,但由于他刻苦学习少而好礼,在年轻时就有了一定的声望。鲁大夫孟釐子临死前告诫他的儿子们,以后要拜孔子为师,向他学礼。

【解析】孔子生而其父死,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也死了,因为他小,所以他母亲没有告诉他他父亲的墓葬处。他因为不知道父亲的墓葬处,怕把他母亲埋错了地方,只能把他母亲“殡(停柩待葬)于五父之衢”,后来陬人父之母告诉了他父亲的墓葬处,他才把他的父母亲合葬在一起。

1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

译文: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设祭祀用的俎豆,扮作行祭祀礼的样子。

(2)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委吏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

译文:孔子贫穷并且社会地位低下,等到长大以后,曾经做管理仓库的职员,计算物品很准确;又曾经做管理牧场的职员,牲畜孳生繁盛。

【参考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孔防叔生了孔伯夏,孔伯夏生了叔梁纥。叔梁纥和颜氏女子(名徵在)野合而生了孔子。夫妻二人到尼山去祈祷,而后生了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孔子因生得头顶像四边高、中间低的小山,所以给他起名叫丘,字仲尼,姓孔氏。

孔子出生以后他父亲叔梁纥就死了,埋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的东部。孔子不知道他父亲具体埋在哪里,因为他年纪小,他母亲没有告诉他。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设祭祀用的俎豆,扮作行祭礼的样子。孔子的母亲死了以后,就浮厝在五父之衢,是为了慎重起见,怕埋错了地方,陬人父的母亲告诉了孔子他父亲的墓葬处,然后才把他父母合葬在防山。

孔子随身携带着书籍,鲁国贵族季孙氏设宴招待士人,孔子前往参加。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斥退他说:“季氏是宴请士人,并不是宴请你。”孔子因此退回。

孔子十七岁,鲁国大夫孟釐子病得很重,将要死了,告诫他的儿子孟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代。在宋国被灭。我听说圣人的后代,即使没有掌握政权,也一定会有有道德修养、通晓事理的人。现在孔丘年少而好礼,大概他就是那有道德修养、通晓事理的人吧?我假如死了,你们一定要拜他为师!”等到孟釐子死了,孟懿子和鲁国人南宫敬叔前去跟他学礼。这一年,季武子死了,平子继承父位。

孔子贫穷而又社会地位低下。等到长大以后,曾经做管理仓库的职员,计算物品很准确;又曾经做过管理牧场的职员,而牲畜孳生繁盛。因此做了司空(掌管工程的官)。不久离开鲁国,在齐国被迫离开,在宋国、卫国被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住,在这种情况下只得又返回鲁国。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高人”,认为他很奇异。鲁国又好好地对待孔子,孔子因此返回鲁国。

鲁国的南宫敬叔对鲁国国君说:“请允许孔子去周地。”鲁国君于是给了他一辆车,两匹马,一个童仆跟随。到周地请教礼,拜见老子。告辞离开,老子送别他时说:“吾听说富贵的人把财物送给人,仁德的人把语言送给人。我不能富贵,只是冒用仁人的称号,送给你

几句话吧。说:‘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辨见识广大的人常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的罪恶的缘故。作为人子,不要考虑自身利益;作为人臣,不要考虑自身利益’。”孔子从周地返回鲁国,弟子逐渐地多起来了。

四、高考热点

15.(2020·高考全国卷Ⅱ)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75个字。

2020年6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方案》明确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方案》提出,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初步建立以贸易自由便利和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由贸易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成为我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方案》的公布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答案】①2020年6月1日,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③对建设海南自贸港做了全面部署和具体安排,④这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需要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要信息和次要信息;最后将主要信息连缀成通顺的句子。本段共5句话。第一句话交代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方案》的时间、负责单位和方案内容。第2句话指出“海南自贸港建设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第3句话交代《方案》明确了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第4句话交代海南自贸港的发展目标及其具体内容。第5句话交代《方案》公布的意义。根据上述信息可以得出答案:国家公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对建设海南自贸港的时间表、路线图、范围、发展目标做了部署和安排,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16.假如你的朋友要开车从太原上高速到张家口,但他根本不清楚路线。现在请你从下图中选择必要的信息加以组合,给他发一条简洁的手机短信,告诉他最佳的行驶路线。(不超过65 个字)

短信内容:北向直行至忻州向东北右转,经五台山,一直往东,过阜平天生桥到顺平,再往东北方向行驶至涿州,转西北直行即可。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命运总是与人一同存在的。__①__,虽然有时它深不可测;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虽然有时它来去无踪。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只有另一半才在上帝的手里。在你绝望的时候,__②__;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别忘了上帝手里还有另一半的命运。你的恐惧越放大,你手中掌握的那一半越小,你失去的也就越多;你的努力越超常,你手里掌握的那一半越大,你获得的也就越丰硕。因此,人的一生的全部意义就在于:__③__。

【答案】①不要惧怕命运的无常__②因为命运有一半在你手里__③用你手中拥有的去获取上帝掌握的(或:用你自己的一半去获取上帝手中的一半)

五、读写创新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材料二:开山岛是一座荒芜的弹丸小岛,也是军事要塞连云港的前哨阵地,岛上生活条件很差。王继才、王仕花夫妇坚守开山岛整整32年,坚持每天升国旗、巡岛、护航标、写日志,并与走私偷渡等不法行为作斗争。2019年,他们夫妇获评“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

上述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用于学校五四青年节纪念大会上演讲。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佳作赏读】

青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常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国家的繁荣昌盛更需要我们一代去创造。然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又怎能让社会真正的进步,让祖国真正的富强呢?

曾经,我不止一次地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本该在校接受教育的学子,却衣衫褴褛,目光呆滞地跨入监狱的铁门,而他们的父母抱头痛哭,痛不欲生。含辛茹苦地养育,本想让他们成龙成凤,但换来的却是毁灭的人生……当我们看到这一幕幕的时候,我想没有人不为之落泪,为之惋惜,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血与泪的教训之后,我们还需要看到这样的悲剧在你我身上重演吗?如果我们心中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就不会重复昨天的故事,那么,我们该怎

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呢?

有一种精神能使身处黑暗的人看见光明,使困于逆境的人看见希望,有一种力量,能给我们以无穷的动力,给我们以美好的前景,这就是理想信念,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比尔·盖茨才成为世界首富;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爱迪生才发明了电灯;正因为有了理想信念,贝多芬才在耳聋时奏响了第九交响曲。所以,我们要从现在起以理想信念为导航。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爱国主义是我们的灵魂,我们的根,爱国主义的伟大精神塑造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格,培育了不计其数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孙中山的救国图存,振兴中华,难道我们不应该有一颗忠诚的爱国心吗?

雷锋曾经说过:对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这种温暖,就是我们常说的团结互助,相互关怀,就是人世间最高尚,最纯洁的人际关系。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创造,团结就是奇迹。我们青少年要重视团结,维护团结,才能使我们心情舒畅,才能实现良好的人际关系。

诚信是一束芬芳的花,熏香了他人,欢愉了自己,是一曲悠长的歌,升华了人生,诗意了社会。正因为有了诚信,才有孔子的名言民无信无立;正因为有了诚信,才有海尔集团这个砸出来的世界品牌;正因为有了诚信,才有毛泽东的警句“当老实人,做老实事,说老实话”。

让我们都做到诚实守信,那么你的生命因诚信而光彩夺目,你的明天因诚信而更加美好。同学们,让我们以理想信念为导航,怀揣一颗爱国心,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做21世纪有正确价值观的好少年!努力吧!奋斗吧!谢谢大家。

莘莘学子,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远方模糊的,而要做手边清楚的事。每一日所付出的代价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所以每一日都要更用心。这天太宝贵,不就应为酸苦的忧虑和辛涩的悔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这天,它不再回来。加油!!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含答案)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课题:《天下有道,丘也不与易也》(一)

神木中学“352”高效课堂高二语文导学案课题:《天下有道,丘也不与易也》(二)

答案: 一、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有弟子三千人,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潜心致力于古文献整理,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其思想以“仁”为核心,倡导推行“仁政”,且应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为仁”。自西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文化 正统,影响极为深远。 《论语》是早期的语录体散文著作,篇幅短小,各篇之间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每篇内各选 文间之没有共同的主题。 三、通假字 长沮、桀溺耦而耕 {桀通杰} 是鲁孔丘与? {与通欤} 而谁以易之 {而通尔}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辟通避} 植其杖而芸 {芸通耘} 使子路反见之 {反通返} 【译文】 (1)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 (2)长沮、桀溺一起耕田,孔子路过,让子路询问渡口。长沮说:"驾车人是谁?"子路说:"是孔丘。"是鲁国孔丘吗?"是。"他天生就应该知道渡口在那里。"子路再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我是仲由。"是鲁国孔丘的学生吗?"是。"坏人坏事象洪水一样泛滥,谁和你们去改变?你与其跟随避人的人,哪里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的人呢?"他边说边不停地播种。子路回来告诉孔子,孔子失望地说:"人不能和鸟兽同群,我不同人打交道而同谁打交道?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提倡改革了。" 目标检测:(1)引见(2)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3)渡口(4)这样(5)改变(6)匡正,挽回(7)除草(8)拿东西给人吃。 导案二 词类活用 ①耰.而不辍名词作动词,用耰耕地 ②楚狂接輿歌.而过孔子名词作动词,唱歌 ③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形容词使动 ④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动词使动使。。。止 文言句式 ①奚自宾前 ②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前 ③子路行以告省略,以之告 ④二三子何患于丧乎状语后置 ①见:仪封人请见引见 子见夫子乎看见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化常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文化常识)

高中语文选修教材文化常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先秦诸子选读》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长恨歌》 1.列土:封爵赐邑。古代天子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社坛上的泥土授予被封者,象征土地和权力,称为“列土分茅”。 2.梨园:中国唐代训练乐工的机构。我国人民在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梨园”,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子弟”,把几代人从事戏曲艺术的家庭称为“梨园世家”,戏剧界称为“梨园界”等等。 3.龙驭:指天子车驾。除此之外,该词还有“皇帝”“君临天下”及委婉称呼“帝王去世”。 《行路难》 行路难:乐府《杂曲歌辞》调名,古乐府道路六曲之一,亦有变行路难,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及离别悲伤之意,多以“君不见”为首,后鲍照拟作为多。 《阿房宫赋》 1.妃嫔媵嫱:“妃”,皇帝的妾,或太子、王侯的妻;“嫔(pín)”“嫱(qiáng)”:都是古代宫廷中一种女官,实即皇帝的妾,地位比“妃”要低;“媵(yìng)”,古代统治阶级嫁女时随嫁的人(陪嫁的侍女),也可能成为嫔、嫱。 2.锱铢:古代重量单位,一锱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细微。 《六国论》 1.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 2.故事:先例。除此之外,在古文中一般也有“旧日的制度,例行的事”以及“掌故,典故”等意思。 《伶官传序》 1.从事:官名,源于汉武帝时期,有刺史属吏之称,分为别驾从事史、治中从事史等,主要职责是主管文书、察举非法,到宋代时被废除。

2.太牢:即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古代祭典用的猪、牛、羊等),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牢”本为养牲畜的圈,在这里指祭祀用的牲畜;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古代祭祀用牛、羊、猪各一头叫太牢,用羊、猪各一头叫少牢。古人又把牛叫“太牢”,羊叫“少牢”。 3.告庙:天子或诸侯出巡、遇兵戎等重大事件而祭告祖庙。 4.忽微:微小的事。忽,一寸的十万分之一;微,一寸的百万分十一。 5.俳优:以乐舞谐戏为业的人即古代演滑稽戏杂耍的艺人。 6.杂戏:古代娱乐形式之一,包括百戏、杂乐、歌舞戏、傀儡戏等。 祭十二郎文 1.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以行第称呼韩老成。“郎”,唐代口语,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2.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古代常用伯(孟)、仲、叔、季来表示长幼之序,如伯夷、叔齐,再如孔子字仲尼,是因他排行第二,故字中有“仲”。孟者,《说文》:“孟,长也。”即孟在排行中指最年长的。仲,《说文》:“仲,中也。”仲,在排行中指居中的。”季,《说文》:“季者,少称也。”如季叔,后引申为最后、末尾,如季军。 3.孤:幼年死去父亲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无依无靠的人。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 4.所怙:指所依靠的父亲(其实也包括母亲)。语出《诗经》:“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失怙,指死了父亲;失恃,指失去母亲。 5.省:探望。古代一般是看望父母、尊亲的意思。 6.薨:古代称侯王死叫薨,唐代及以后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古代对人死的称呼反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严格的等级制度,《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诸侯死

天下有道(详细文言知识点)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知识点教师版 一、通假字: 1、桀溺“桀”通“杰”。 2、是鲁孔丘与?“与”同“欤” 3、而谁以易之?“而”通“尔”。 3、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而”通“尔”;“辟”通“避”。 4、植其杖而芸“芸”通“耘”,除草。 5、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返回。 二、古今异义 1、君子之至于斯也“至于”古:到了;今义:表另提一事。 2、遇丈人,以杖荷蓧“丈人”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3、明日:古义:第二天。 三、词类活用 1、耰而不辍耰:名作动,用耰松土。 2、孔子下,欲与之言下:名作动,下车。 3、子路从而后后:名作动落后 4、止子路宿止:使动,使……止(停止) 5、欲洁其身,而乱大伦洁:形容词的使动,使……清白;乱:使……混乱 四、特殊句式 1、而谁以易之?句式:宾语前置 2、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句式:宾语前置 3、子路行以告之句式:省略句 4、子曰:“隐者也”句式:判断句 5、子路宿于石门句式:状语后置句 五、一词多义 1、而 ①子路拱而立连词,表修饰②杀鸡为黍而食之连词,表顺承 ③耰而不辍连词,表顺承 ④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连词,表修饰 ⑤趋而辟之连词,表顺承 ⑥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连词,表转折 ⑦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连词,表转折 2、之 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取独 ②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结构助词“的”;结构助词“的”;衬音助词;代词 ③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取独 ④道之不行取独 ⑤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之:这样 六、重点实词 1、从者见.之见:引见。 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过:路过,经过;津:渡口。 3、夫子怃然 ..怅然若失的样子。 4、丘不与易.也变革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匡正,挽回 6、今之从政者殆.而!危险 7、以杖荷.蓧担,背负 8、趋.而辟之趋:快步走。 9、奚.自疑问代词,代地方,可以理解为“何”“哪里” 10、杀鸡为黍而食之食:拿东西给别人吃。

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先秦诸子选读》第四单元《有无相生》教案

《有无相生》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掌握阅读、赏析古文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 3、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培养客观看待问题的精神。 学习重点 掌握本章的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学习难点 体会老子关于事物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平时人们求神问卦时总是说:天灵灵,地灵灵,太上老君快显灵,那么你们知道太上老君是谁吗?他就是我们这个单元要认识的道家创始人:老子。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老子的是何许人也?他都有些什么思想?有什么著作传世? 二、老子及《道德经》 1、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约生活在春秋末年公元前580年~500年之间,《史记》载“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楚国苦县厉乡,即现今的亳州市涡阳县闸北郑店。老子曾担任“周藏室之史”,深懂周朝的图书典籍,学问渊博,见周王室衰微,弃官西去,至函谷关遇见关令尹喜。尹喜请求他著书,“于是老

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最终成了隐士,“莫知所终”。(《史记》) 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道教奉为教主或教祖,尊为“道德天尊”,列三清尊神之一。《老子西升化胡经.序说第一》:“以为圣人生有老容,故号为老子”。 老子出生 老子既是神灵,他的降生也不同于一般的凡人。 河上公《老子道德经章句序》:老子“当周时李氏女妊之八十一,部左腋而生”。(敦煌本《玄言新纪明老部》引) 葛玄《老子序诀》说:“周时复托神李母,部左腋而生,生即皓然,号曰老子”。 《列仙传》说:“老子母扶李树而生老子。老子生而能言,指李树曰:以此为姓”。(《事类赋》卷26引) 葛洪《神仙传·老子》说:“其母感大流星而有孕,虽受气天,然见于李家,犹以李为姓”。 老子的形貌及其世系。老子是2500多年前的人,历史上只说他是个寿者,具体的面貌形像,后代人也是无从知道的。但在葛洪《神仙传·老子传》里说:老子黄白色,美眉、广颡、长耳、大目、疏齿、方口、厚唇,额有三五达理,日角月悬,鼻纯骨、双柱,耳有三漏门。 关于老子出生的传说,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知识·梳理] 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请见.(xiàn) 木铎.(duó) 长沮. (jù) 桀溺. (nì) 耦.(ǒu) 执舆.(yú) 耰. (yōu) 怃.(wǔ)然 荷.(hè)蓧.(diào) 芸.(yún) 黍.(shǔ) 食. (sì)之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 (1)桀溺(“桀”,通“杰”) (2)是鲁孔丘与(“与”,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 (3)而谁以易之(“而”,通“尔”) (4)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辟”,通“避”) (5)植其杖而芸(“芸”,通“耘”,除草) (6)使子路反见之(“反”,通“返”) 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 (1)道???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德政,名词)怀其璧,从径道. 亡(小路,名词)于是废先王之道.(法令制度,名词)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说,动词) (2)食??? 杀鸡为黍而食.之(拿东西给人吃,动词)食.而不知其味(吃,动词)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通“饲”,喂养,动词)

(3)之?????从者见之.(他,代词)天下之.无道也久矣(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助词)是鲁孔丘之. 徒与(的,助词)吾欲之.南海,何如(到,动词)之. 二虫又何如(这,代词)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 (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 古义: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 今义:指妻子的父亲 (2)明日.. ,子路行以告 古义:第二天 今义:明天 (3)不仕无义.. 古义: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 今义:没有义气 (4)君子之至于.. 斯也 古义:到 今义:达到(某种程度) (5)子路从而.. 后 古义:从,跟从;而,连词。 今义:用于下文开头,表结果、目的或进一步行动。 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 (1)欲洁. 其身(使动用法,使……清白) (2)植. 其杖而芸(使动用法,使……直立) (3)止. 子路宿(使动用法,使……留下来) (4)耰. 而不辍(名词作动词,用耰松土并使土块细碎) (5)子路从而后. (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6)不仕. 无义(名词用作动词,出来做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导学案2

《天下有道,xx不与易也》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利用上下文语境推敲方法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了解孔子及《论语》内容,学习孔子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可贵人生态度和伟大精神,探究孔子积极入世精神的深远影响。 【诱思一·文本探究】 1、孔子跟长沮、桀溺以及荷蓧丈人一类的人物有什么不同? xx: 长沮、xx溺以及荷蓧丈人: 2、孔子重视对社会道义的担当,在选文中有多处表现,试选择一、两处进行简要说明。 3、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对我们现实认识有很多启示,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自己的看法。【诱思二·重点字词揣摩】 1、xx人请见: 2、子路xx: 3、而谁以易之: 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 5、xx下: 6、遇丈人,以杖荷蓧: 7、植其杖而芸:8、止子路xx: 9、不仕无义:10、xx: 11、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译文。 12、且而与其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译文。

13、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译文。 14、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行其义也。 译文。 15、是知其不可而为者与? 译文。 【补充材料】 一、xx小故事一:误会xx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二、xx的小故事二:xx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各课原文

《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二、当仁,不让于师 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子张》)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曰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 课标导航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晨读时间 1、妙语连篇 《论语》名句精选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中。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2、流行在线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是多少?/我们应该做什么?/这一生才不会浪费掉。/ 我们到底重不重要,/我们是不是很渺小,/ 深藏心中的那一套,/人家会不会觉得很可笑?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 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 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不要让自卑左右你向前冲,/ 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同,/ 也许你就是最好的那种。——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 3、经典素材 (1)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在社会政治黑暗时,不同流合污,保持自身高洁的品行。 (2)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许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苦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 4、崭新视角 孔子和关公有标准像了,西门庆还会远吗? “孔子标准像”在争议声中推出不到一个月,又有媒体爆出消息称,山西运城要为“武圣”关羽制作标准像。有位网友问:如果运城要制作“全球统一”的关羽标准像,那么杭州是否要推出“全球统一”的济公标准像,苏州是否要推出“全球统一”的唐伯虎标准像呢? 当孔子标准像被中国孔子基金会隆重推出的时候,善良的人们仅仅被告知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他的博大儒雅,利于孔子文化的对外传播。而过了几天之后,人们才知道使用这个所谓的孔子标准像是要付费的,于是乎众人哗然,谴责之声四起。 在推出孔子标准像的时候,中国孔子基金会的某负责人曾经说:“我们的孔子是最标准的”。嘿嘿!恕笔者不敬,你凭什么说你的孔子是最标准的呢?谁见过孔夫子?他老人家也不可能留下什么照片之类的东西,如果现代人想挟标准之像以收费于天下,岂不是一种“垄断”行为?某些部门希望谋求孔子产业化,到底是“传播文化”,还是“商业炒作”?到底是“肖像垄断”,还是“资源独占”?如此的行为是否算是一种文化专制和文化暴力呢?

高中语文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讲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基础·夯实] 一、识记字音 1.莒. 父(jǔ) 2. ( n í) 3.( yu è) 4. 彫. (di āo) 二、通假字 1.是知. 也 通智,聪明 2.诲女. 知之乎 通汝,你 3.如日月之食. 焉 通蚀 4.无. 欲速 通毋,不要 5.然后知松柏之后彫. 也 通凋,衰落 三、古今异义 岁寒,然后.. 知松柏之后彫也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连词,表示接在动作或情况之后 四、一词多义 1.知????? ①知.之为知之 知道②孰为汝多知.乎 知识③其无知.,悲不几时 灵魂④绝宾客之知. 交情⑤君何以知.燕王 了解⑥其真不知.马也 识别

2.过????? 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犯过错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经过③花过.而采 过去④愿枉车骑过.之 拜访 3.文????? ①小人之过也必文. 掩饰②独其为文.犹可识 文字 4.而????? 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连词,表转折②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连词,表并列③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连词,表假设④必不得已而.去 连词,表因果 5.信????? ①人而无信.,不知其也可 名词,信用②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动词,相信③信.可乐也 副词,确实④低眉信.手续续弹 副词,随意 五、词类活用 (一)名词作动词 1.过. 而能改 过:犯了错误 2.小人之过也必文. 文:掩饰 (二)使动用法 1.人能弘.道,非道弘. 人 弘:使……弘扬,使……扩大 2.则远. 怨矣 远:使……远,远离 3.足.食,足. 兵 足:使……充足 六、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为”表判断) 2.是知也 (“也”表判断) (二)省略句 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于孔子) (省略状语) 2.于斯二者何先(去) (省略动词) (三)宾语前置句

(完整版)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和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原文及译文 1、【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sàng)(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duó)(4)。” 【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 2、【原文】长沮、桀溺(1)耦而耕(2)。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3)焉。长沮曰:“夫执舆(4)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同“欤”)?”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5)?且而与其从辟(6)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7)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8)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注释】(1)长沮、桀溺:两位隐士,真实姓名和身世不详。(2)耦而耕:两个人合力耕作。 (3)问津:津,渡口。寻问渡口。(4)执舆:即执辔。(5)之:与。(6)辟:同“避”。(7)耰:用土覆盖种子。(8)怃然:怅然,失意。 【译文】长沮、桀溺在一起耕种,孔子路过,让子路去寻问渡口在哪里。长沮问子路:“那个拿着缰绳的是谁?”子路说:“是孔丘。”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子路说:“是的。”长沮说:“那他是早已知道渡口的位置了。”子路再去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子路说:“我是仲由。”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门徒吗?”子路说:“是的。”桀溺说:“像洪水一般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而且你与其跟着躲避人的人,为什么不跟着我们这些躲避社会的人呢?”说完,仍旧不停地做田里的农活。子路回来后把情况报告给孔子。孔子很失望地说:“人是不能与飞禽走兽合群共处的,如果不同世上的人群打交道还与谁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不会与你们一道来从事改革了。” 3、【原文】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文】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4、【原文】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1)。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2),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杀鸡为黍(3)而食(4)之。见其二子焉。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注释】(1)蓧:古代耘田所用的竹器。(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

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能力训练:第1单元《论语》选读1-7(附答案)

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①羔豚者弗饰贾②;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孔子遂行。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五年后)季桓子病,辇而见鲁城,喟然叹曰:“昔此国几兴矣,以.吾获罪于孔子,故不兴也。”顾谓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鲁;相鲁,必召仲尼。”后数日,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鱼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终,终为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终,是再为诸侯笑。”康子曰:“则谁召而可?”曰:“必召冉求③。”于是使使召冉求。冉求将行,孔子曰:“鲁人召求,非小用之,将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归乎!归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子赣知孔子思归,送冉求,因诫.曰“即用,以孔子为招”云。 (选自《孔子世家》,有删节) 注:①粥:通“鬻”,卖。②贾:同“价”,价格。③冉求:与后面的子赣同为孔子的学生。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由大司寇行摄. 相事 摄:代理。 B .不曰“乐其以贵下. 人”乎 下:谦虚地对待。 C .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 者八十人 好:美丽。 D .送冉求,因诫. 曰 诫:勉励。 解析:D 项,这里的“诫”是“叮嘱”的意思。“勉励”与“以孔子为招”意思不符。 答案:D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 我之为.先并矣且君尝为. 晋君赐矣 B.????? 季桓子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 出 C.????? 以.吾获罪于孔子犹不能不以. 之兴怀 D.????? 吾不知所以裁之.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解析:A 项,表被动/动词,给予;B 项,于是/才;D 项,代词/结构助词,的。 答案:C 1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孔子为政有方,鲁国上下知礼守序,齐人闻风恐惧。 B .齐人献女乐文马迷惑鲁国君臣,终致孔子离开鲁国。 C .桓子在病重将死时承认当初没有重用孔子是个错误。 D .康子未遵“必召仲尼”的遗训,舍孔子而改召冉求。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师版导学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评价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参考注释,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及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预习案 【知识链接】 1、儒家思想及其《论语》: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造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理想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张中庸之道,反对“过”与“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相互谈论,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关于书名的来源,班固《汉书·艺文志》中有这样的解释:"《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3、语录体的特点: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书,主要体式有四种:(1)直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2)答问体,即先指出问者及所问问题,然后记录孔子的回答;(3)对话体,记录孔子跟弟子或其他人之间的对话经过情形;(4)一边记叙事情的经过,一边记录孔子的言论。 【我的疑问】 探究案 第一课时 (学习要点:组内讨论,大胆质疑,勇于探究) 一、分小组反复诵读,注意个别字的读音。 二、赏析第一、二小节: 1、仪封人为什么敬佩孔子?对孔子的评价是什么?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

高二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1—4题每题3分,5题每空1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怃.然(wǔ)以杖荷蓧.(diào)揠.苗(yàn) B.喟.然(kuì)庠.序(xiáng)腊.肉(xī) C.莞.尔(wǎn)朝觐.(jiàn)一箪.食(dān) D.哂.笑(shǎi)怵.惕(chǔ)耦.耕(ǒu)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我们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致力于推动历史前进,还是抱残守缺 ....,既无思想又无作为。 B.我们对对方提出的要求一定要慎重考虑,切不可轻诺寡信 ....。 C.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考试答卷书写用笔要挑选好。笔要滑、细、深。滑者流畅,细者清楚,深者醒目。 D.上级两袖清风,下级就会廉洁自律。如此上行下效 ....,社会风气就会逐步好转起来。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人们的悲哀在于,应该珍惜的时候不懂得珍惜,而懂得珍惜的时候却失去了珍惜的机会。B.数码媒体艺术,大多数人还是比较陌生的;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正日益受到关注和发展。 C.生活节奏加快了,中年人大多工作繁忙、家务劳累,因此要加强健身运动,选择一些放松性的、能缓解肌肉紧张及精神的锻炼项目为宜。 D.文学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4.把下列4句话填入文段的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杨朱的贵我人 格,;孟子的大丈夫人格,;荀子的君子式人格,;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及教学反思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案及教学反思“百家讲坛”主讲嘉宾鲍鹏山曾经引用南朝刘义庆的话“山荫道上,应接不暇”来形容自己读庄子的感受。其实,何止是读庄子,读先秦诸子任何一家的作品,都会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感受,所以,今天的说课内容,我选择了“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篇课文。 教学设计背景和设计思路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选自人教版《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属于选修内容。尽管新课改已经过去多年,但关于选修教材如何教如何考,江西省目前仍无定论。于是教师也许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更多的老师则是把它当做一般的文言文来处理。 其实不然。我以为,《先秦诸子选读》尽管选文皆为文言文,但由于其作者皆为光耀千秋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因此决不能按照一般文言文的套路来上。《先秦诸子选读》课程应该承担着引导学生通过学习陶冶身心、涵养德行,并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的重要任务。 我的这一篇《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教学设计正是在这一理念下产生的。在教学设计中,除了帮助学生梳理重要文言现象外,更重要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所赋予的思想面对同样无道的天下,儒家与道家分别选择了不同的处世之道;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孔子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改变天

下的人生目标,并且不惧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目标走下去。我以为后者才是本课的精华所在。 为了上好《先秦诸子选读》第一课,我苦苦求索,认真准备,寻找了与课文相关的许多资料。相关链接便是本教学设计的一大特色,教学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人物言行,揣摩人物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正确领会和评价孔子勇担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孔子时代的社会背景,掌握文中重要文言现象。 2、分析人物言行,揣摩人物思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孔子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最深远影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在中国思想家、教育家和学者中,他又是对世界历史和文化产生过最深远影响的一个。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谁能像他这样有着如此深远的国内和国外影响,没有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释文题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蓧丈人等。这句话反映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以说是“不识时务”,但也可以说是坚韧不拔。这种精神是极难得的,也是值得敬佩的。 明主旨 本课五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与坚韧的品质。 1.词语理解 (1)通假字 ①长沮、桀. 溺耦而耕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鲁孔丘与.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且而.与其从辟. 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植其杖而芸.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使子路反. 见之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一词多义 与????? 是鲁孔丘与.: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鸟兽不可与.同群: 天下有道,丘不与. 易也: 易?????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采掇者易.辨识耳: 高祖为亭长,素易. 诸吏:

见???? ????? jiàn ????? 悠然见 .南山: 项伯即入见 .沛公: 吾未尝不得见 .也: 于是见.公输盘: 汝真女子之见.也: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xiàn ??? 见. 其二子焉: 才美不外见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古今异义 ①遇丈人..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岳父。 ②子见夫子.. 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含讥讽意。 ③君子之至于.. 斯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④子路从而.. 后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一个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⑤明日.. ,子路行以告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明天。 2.词类活用 (1)耰. 而不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路从而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止. 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人教版语文选修《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word教案1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公开课 直接入题:春秋时代,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民不聊生,当时的有识之士,也就是知识份子,都认为天下无道,但他们面对这残酷的现实,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孔子选择周游列国,而隐士选择避开世俗的纷扰,去山林隐居。本来选择不一样,各走各路,并无妨碍,但孔子去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礼乐治国的理想,就得翻山越岭,跋山涉水,难免遇到隐士,有着不同人生态度的人相遇就难免碰撞出一些思想的火花。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些思想的火花。自己将第二则材料自由朗读一遍,读的时候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长沮、桀溺对孔子周游列国的行为持什么态度呢? 为了节约时间,我改换了这样一个开场白,其实第三版的开场更可取,一步步环环相套,只是理科班的学生们对春秋这个时代太缺乏了解,问了,恐怕也只能是自问自答。 自由读之后单个读,借以纠正字音,引起注意,而后齐读。 提问:哪句话体现了长沮对孔子的态度? 长沮:是知津矣!翻译一下:这人(周游天下),他知道渡口在哪儿?是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与前面一句“是鲁孔丘与?是也”两个是相同吗?这里的是是代词,这个人,前两句的是表判断。为什么长沮说孔子一定知道渡口在哪儿,明明孔子不知道所以才派子路来请长沮指点迷津的啊? 给时间思考讨论 可以有两种理解:嘲笑,这个人天天周游天下,中原的路恐怕是走遍了,理所当然应该知道道路在何方,何必来问我呢。想象长沮说这话时脸上的表情:哂笑(讥笑)。 根据回答进一步引申:既然孔子不知道渡口在哪里,长沮偏说他知道,说明他对孔子的了解简直是超过了孔子自己,哪句话证明他对孔子是了解的:是鲁孔丘与?显然他是知道孔子的,是有一定了解的,他知道孔子不知道渡口在哪,却偏说孔子知道,显然他说的这个津不是孔子要问的那个津,长沮口中的津究竟指的是什么呢? 第二种:将津引申为人生之路,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只不过不是往前走,而是调转车头,回家隐居去。故作神秘的劝告,有点像佛祖微笑点化世人。 用带有讥讽之意的微笑将这句话读一遍。让学生体会,点学生读,之后由老师范读,最后集体读。是—--知—津—矣!(注意语气与语速)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合集先秦诸子选读概述

概述 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 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 二、“百家争鸣”和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宗法制动摇,兼并战争频仍、政治风云多变。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士阶层空前活跃.有的聚徒讲学、有的游说各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以招揽人才,壮大目己的势力,而贤能之士也借机献计献策,陈述己见。如战国中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中各派学者荟萃,竟达上千人,他们论学议政,著书立说,盛况空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