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1394接口解析

IEEE1394接口解析
IEEE1394接口解析

IEEE1394接口解析

1995年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制定了IEEE1394标准,它是一个串行接口,但它能像并联SCSI接口一样提供同样的服务,而其成本低廉。它的特点是传输速度快,现在确定为400Mb/s,以后可望提高到800Mb/s、1.6Gb/s、3.2Gb/s。所以传送数字图像信号也不会有问题。用电缆传送的距离现在是4.5m,进一步要扩展到50m。目前,在实际应用中,当使用IEEE 1394电缆时,其传输距离可以达到30m;而在使用NEC研发的多模光纤适配器时,使用多模光纤的传输距离可达500m。在2000年春季正式通过的IEEE 1394-2000中,最大数据传输速率可达到1.6Gb/s,相邻设备之间连接电缆的最大长度可扩展到100m。

IEEE1394的前身是1986年由苹果电脑(Apple)公司起草的。苹果公司称之为火线(FireWire)并注册为其商标。而Sony公司称之为i.Link。德州仪器公司则称之为Lynx。实际上,上述商标名称都是指同一种技术,即IEEE1394。

FireWire完成于1987年,1995年被IEEE定为IEEE1394-1995技术规范,在制定这个串行接口标准之前,IEEE已经制定了1393个标准,因此将1394这个序号给了它,其全称为IEEE1394,简称1394。因为在IEEE1394-1995中还有一些模糊的定义,后来又出了一份补充文件P1394a,用以澄清疑点、更正错误并添加了一些功能。除此之外,还通过P1394b讨论增加新功能的接口标准。作为一个工作组标准,P1394b是一个高传输率与长距离版本的IEEE1394,它的单信道带宽为800Mb/s。在这一方案中,一个重要的特性是,在不同的传输距离与传输速率下可以使用不同的传输媒介。

网络设备经数字接口进行信号交换。当连接多台机器时,由于存在音频、视频、控制等各种各样的信号,所以接口的信息传输方式、传输速度、传输容量、可带机器的数量、可接电缆的长度等,是要考虑的主要方面。现在世界上虽然有IEEE1394、通用串行总线(USB)等多种数字接口,但用上述标准衡量,最受重视的是IEEE1394。

IEEE1394作为一个工业标准的高速串行总线,已广泛应用于数字摄像机、数字照相机、电视机顶盒、家庭游戏机、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更新一代的产品如DVD、硬盘录像机等也将使用IEEE1394。其在数字视音频消费市场的广泛应用,为家用市场甚至专业市场开辟了全数字化拍摄到制作环境。IEEE1394接口已经在一些厂家的摄录机中使用,如Sony 推出的DVCAM 系列摄录设备,松下公司推出的DVCPRO25系列设备。其它厂家也相应推出各自的摄像机产品,将1394接口的应用推向新的高度。

IEEE1394接口的物理特质

IEEE1394是串行的数字接口,也许有人会认为为什么不采用像IDE或PCI这样的并行总线呢?因为更多的导线将提供更大的带宽。其实,并行端口非常复杂,相对于串行总线来说需要更多的软件控制,而且系统开销也很大。因此,并行接口不一定能够提供更快的传输速率。此外,价格也是一方面的因素。更多的控制软件和连接导线都会增加技术的实现成本。而且并行导线容易产生信号干扰,解决这一问题同样也需要增加费用。相对于并行总线,串行总线的另外一个优势就是节省空间。串联线体积更小,使用更加方便。

IEEE1394接口有6针和4针两种类型。6角形的接口为6针,小型四角形接口则为4针。最

早苹果公司开发的IEEE1394接口是6针的,后来,SONY公司看中了它数据传输速率快的特点,将早期的6针接口进行改良,重新设计成为现在大家所常见的4针接口,并且命名为iLINK。这种连接器如果要与标准的6导线线缆连接的话,需要使用转换器。

两种接口的区别在于能否通过连线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6针接口中有4针是用于传输数据的信号线,另外2针是向所连接的设备供电的电源线。由于1394是一串行总线,数据从一台设备传至另一台时,若某一设备电源突然关断或出现故障,将破坏整个数据通路。电缆中传送电源将使每台设备的连接器电路工作,采用一对线传送电源的设计,不管设备状态如何,其传送信号的连续性都能得到保证,这对串行信号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低电源设备,电缆中传送电源可以满足所有的电源需求,因而无需配备外接电源连接器。这就是传送电源的优点。

传送电源的两根线,它们之间的电压一般为8~40V,最大电流1.5A,供应物理层电源。为提供电隔离,常使用变压器或电容耦合。变压器耦合提供500V电压,成本低;电容耦合提供60V电位差隔离。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要传送电源。以Sony公司为代表推出的数字摄录一体机中就采用第二种接口设计,所使用的电缆比第一种更细。接口为4芯,即只有双绞线,不含有电源。4针接口由于省去了2根电源线,因此只剩4根信号线。

在应用方面,一般来讲,受配置接口的空间等因素的限制,6针的接口,主要用于普通的台式电脑。时下很多主板都整合了这种接口,特别是Apple电脑,统统采用的这种接口;在笔记本电脑和一体机等电脑中则大多采用4针。另外,在数码摄像机等产品和家电中,采用4针的情况也比较常见。4针接口从外观上就显得要比6针的小很多,与6针的接口相比,4针的接口没有提供电源引脚,所以无法供电,但优势也很明显:就是小!特别是近一段时间,笔记本电脑和DV都在朝着小型化和超薄化发展,像SONY近期上市的IP系列数码摄像机,机身小巧,整合度高,在这样的机器上如果采用6针的接口,则显得非常笨拙。另外,DV的1394接口主要用于传输影像数据,所以也无需供电。但是如果您是添加外置硬盘,6针的1394端子就非常必要了,首先是外置硬盘体积比较宽大,所以也就不计较接口大小。其次,外置硬盘运行时需要供电,并且需要有非常高速的传输速率,此时带供电的6针1394接口就非常必要了。在这方面,Apple的iPOD就比较有代表性,其一方面通过1394接口传输文件,另一方面其也通过FireWire线缆进行自动充电。虽然IEEE-1394可以通过串联线为接驳设备供电,但是对于各种连接设备来说只靠连接线供电还是远远不够的。例如,像硬盘这种对于电量要求较高的设备就很难从所接入的设备中得到充足的电力供应。以Evergreen推出的HotDrive 为例,该硬盘如果与PC连接的话,不需要任何的外部电源供应;但是如果与笔记本电脑连接的话,就需要使用一个外接电源。纵上所述,这两种IEEE1394接口可谓是各有千秋,所以也无法说谁比谁更好。不过说到这里,还要告诉大家一个小问题,目前市面上不仅有四针对四针、六针对六针的传输线缆,也有六针转四针的传输线缆。但是由于IEEE1394接口的传输速率很快,以致其连接线缆对屏蔽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市面上见到的IEEE1394线都不长,大概最长的也就是3米多一些。

分层协议

1394接口的传输通过分层协议实现,分为物理层、链路层和处理层。其中处理层用于实现信

号的请求和响应协议。右图是1394分层协议示意图。其中串行总线管理(Serial Bus Manager)负责系统结构控制。

各层的具体功能如下:

链路层(Link Layer):提供数据包传送服务,即具有异步和同步传送功能。异步传送与大多数计算机应答式协议相似;同步传送为实时带宽保证式协议。同步传送适合处理高带宽的数据,特别是对于多媒体信号。同步信号传送对于要把AV产品的信号保存到PC的硬盘上的消费者尤其重要。

物理层(Physical Layer):提供1394电缆与1394设备间的电气及机械方面的连接,它除了完成实际的数据传输和接收任务之外,还提供初始设置(Initialization)和仲裁(Arbitration)服务,以确保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节点传输数据,以使所有的设备对总线能进行良好的存取操作。

处理层(Transaction Layer):支持异步协议写、读和锁定指令。此处,写即是将发送者的数据送往接收者;读即是将有关数据返回到发送者;锁定即是写、读指令功能的组合。

同步传输及其操作

为了保证高速数据传送所需带宽及其时延,1394总线具有同步传送功能。

1394总线同步资源管理有一个带宽可利用(Bandwidth Available)寄存器,对具有同步传送能力的节点规定了剩余的可利用的带宽。在总线复位或同步节点加入总线时,对节点就需要进行带宽的分配。例如一个DV设备需要近30Mb/s的带宽(视频数据率:25Mb/s;音频、时码和包开销:3~4Mb/s)。带宽以带宽分配单元来度量。在1600Mb/s (s160)速率下,一帧为125ms,一个分配单元约20ms,共有6144个单元。一帧内,100ms用于同步传送,25ms用于异步传送,所以在总线复位时,可利用带宽寄存器的设定值为4915个单元。在100Mb/s(s100)系统中,DV设备将需要约1800个单元;在200Mb/s(s200)系统中,将需要900个单元。

1394设备需要通过物理层的控制传送数据。对于异步传送,首先要传送发送端和接收端地址(ID),然后传送数据包;一旦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将发送一个应答信号给发送端。当同步传输时,发送端需要一个具有规定带宽的同步通道。同步通道ID传出后将传输数据包;接收端监视进来的通道ID,仅接收有关ID的数据。用户负责确定所需同步通道的数量和带宽,最多可以使用64个同步通道。这里总线首先以定时间隙(Timing Gap)形式送出帧定时指示以表明帧包的开始,紧接着是同步通道#1和#2所规定的时间,其余时间用作异步传输。由于同步传输通道已经建立,总线就能保证所需带宽,从而进行数据传送。

1394电缆标准规定了3种信号速率: 90.304、196.608和393.216Mb/s,简称为S100、S200和S400。更高的速率正在发展之中。

拓扑结构

1394标准规定了两类总线:电缆型和底板型。

1394电缆型设备设有多个连接器,允许以花瓣型或拓扑树连接,计算机可以经1394重复器(Repeater)与一定距离的其它设备相连。重复器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再驱动1394信号以扩大设备间的距离。1394分相器(Splitter)用在桥和设备之间,用来提供另一个出口,以与1394总线桥相连。分相器为用户提供较高的拓扑灵活性。

1394总线桥的作用是使每个工作区的数据传输孤立。不同的工作设备使用不同的1394电缆带宽。而且相互之间并不影响。

1394总线桥允许所选择的数据从一总线段传输到另一总线段,因此通过总线某些设备可以获得其它设备的图像数据。由于1394电缆传送电源,因而物理(PHY)信号接口带有电源,这样即使传送端电源中断,信号仍可以送出。

每一个节点通常有3个连接器,连接器常以菊花型连接16个节点,其标准电缆长度为4.5m,所以电缆总长度为72m(16×4.5)。当然,使用高质量电缆可使长度增加。

IEEE1394接口的特点:

数字接口:

数据能够以数字形式传输,不需数模转换,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复杂性,保证了信号的质量。

速度快

IEEE 1394标准定义了三种传输速率:98.304 Mbps,196.608 Mbps,392.216 Mbps。因为这三种速率分别在100 Mbps,200 Mbps,400 Mbps附近,所以标准中亦称之为S100,S200,S400。这个速度完全可以用来传输未经压缩的动态画面信号。

而IEEE 1394.b标准正在研讨支持800 Mbps和1 600 Mbps的传输速率;

实时数据传输

IEEE1394提供同步传输模式,保证发送的时间轴信息(时间标记)以固定的间隔精确复制数据。这一点十分重要,尤其对传输音/视频这些与时间严格相关的信号及数据。这也是IEEE1394用作多媒体计算机的接口,以及用于音/视频设备间信号传输的原因之一。

广泛的互连性

与一些专用接口如AES/EBU、MIDI、SDI或SCSI不同,IEEE1394具有广泛的互连性。使用IEEE1394,数字音频、MIDI、数字视频及不同的控制信号都能够一同传输。IEEE1394是一个能够在不同设备间进行互联的接口标准,它消除了音频和视频设备之间的界限。在录音棚和后期制作间,各种格式的录音机和录像机、调音台、非线性编辑工作站、电子乐器、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都可以通过IEEE1394接口实现自由连接,构成一个灵活传输和数据共享的网络系统。

数据传输速率的兼容性

按照当前的标准,铜缆的数据传输率是100、200、400Mb/s,今后提高了的数据传输率可与以前的传输速率兼容。这意味着几种不同的数据通信速率能同时存在。比如,按照IEEE 1394-1995的结构,数据传输率为100、200和400Mb/s的设备可以在同一网络上共存。

电缆自由连接

IEEE1394允许电缆自由连接,并且支持星形和环形布局(在某些情况和设备下)。在一条总线上可以同时连接63台设备。按照1394.1标准,借助一个总线桥,就可以把6.4万台设备连接起来。

低损耗电缆和接插件

使用IEEE1394传输信号和数据,粗重的、昂贵的多芯电缆和相应的接插件将不再需要,取而代之的是纤细柔软、低损耗的电缆(光纤)和连接器。IEEE1394电缆包含三对屏蔽双绞线,两对用于数据和控制信号,一对用于电源。

即插即用

IEEE1394为点对点总线技术,不需要终接,系统工作时任意热插拔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在网络上增减节点,IEEE1394协议都将自动调整网络。它是一个真正的“即插即用”硬件解决方案,无需设定ID(识别符)或终端负载,主节点可以动态确定。

不依赖计算机

IEEE1394与USB不同。USB主要是用于个人计算机(PC)与其外部设备进行数据文件的传输,即使是两台设备之间的连接和传输也必须经过PC。而IEEE1394除了用于计算机数据文件的传输外,还能用来直接传输音/视频信号及MIDI数据,信号可以在两台设备之间直接传输而无需通过PC。现在的WIN98 SE、WIN2000、WIN ME、WIN XP都对IEEE1394支持的很好,在这些操作系统中用户不用再安装驱动程序,也能使用IEEE1394设备。

价廉

适合于家电产品。IEEE 1394的价格降低,部分原因是通过串行数据传输来达到的,它采用了简化电子电路和电缆设计。其发送和接收器件作为标准芯片组提供,处理寻址、初始化、仲裁和协议。

IEEE13914接口的应用

家用视频领域

DV格式摄录设备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具有专业级图像质量,性价比高,易于操作,特别是

在移动状态和狭小空间下应用有突出的优势,而越来越被人们认可。通过其IEEE1394接口,节目素材可直接下载到便携式非线性编辑设备上,这样可实现无缝的数字采集、传输、记录、编辑。

由于系统中各设备之间传送的都是数字信号,无需A/D和D/A转换。

专业视频领域

近几年在家用DV格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VCAM(Sony)和DVCPRO(松下)格式设备,在专业视频领域的销售量急速增加,以1394接口的全数字系统也相继推出。

DV的基本技术参数如下

码率 25 Mbits/s

720x576, 25fps (PAL), 720x480 29.97 fps (NTSC)

YUV 4:2:0 (PAL), YUV 4:1:1 (NTSC)

Sony公司基于DV压缩的DVCAM摄录一体机,通过iLINK电缆可与VAIO笔记本电脑连接,再加上视、音频编辑软件,可组成一套完整的数字编辑系统,实现现场编辑和网络传输。DVCAM 数字格式满足广播电视用户对专业视频设备的要求。在网络化节目制作方面,Sony DVCAM(25Mb/s)产品推陈出新,今年推出了硬盘记录单元DSR-DU1和硬盘录像机DSR-DR1000P。

DSR-DU1是基于DVCAM压缩格式、可以用于拍摄的素材记录载体,它可以通过CA-DU1摄像机适配器直接外挂在DVCAM摄录一体机的后部,通过i.LINK(IEEE1394)电缆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质量无损失的数字采集、传输和记录。它提供长达3h的记录时间,具有间隔记录、自动循环记录等功能,可以通过i.LINK接口与DVCAM编辑录像机或非编系统连接,提高编辑工作效率。

松下在基于DV压缩的DVCPRO摄录设备上,开发了IEEE1394 DV输入/输出接口,并推出了这种接口板卡,以适应网络数据传输的应用环境。

展望

IEEE1394接口目前最大的传输速度为400 Mbps,针对这样的情况,传送高于DV信号码率的信号完全可以实现。IEEE1394接口不仅仅局限于DV格式信号的应用上。2002年4月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NAB展会上,Apple与Panasonic就宣布将会联合开发基于DVCPRO50和 DVCPRO HD格式的FireWire编辑平台。这将是世界上首个支持4:2:2 视频压缩的50Mbps乃至100Mbps 高清信号码率的数字信号的平台,通过IEEE1394接口,计算机将不需要增加PCI采集卡,数字信号也不再需要经过压缩就可以上载到计算机中,而且整个过程中信号质量不会有任何损失。

针对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模拟分量系统,是否无法通过IEEE1394接口实现信号是传输呢?在

路由器端口详细解析

路由器网络接口解析大全(转贴)路由器网络接口解析大全 Router#show interface e0/0 Ethernet0/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down Hardware is AmdP2, address is 0009.4375.5e20 (bia 0009.4375.5e20) Internet address is 192.168.1.53/24 MTU 1500 bytes, BW 10000 Kbit, DLY 1000 usec, reliability 172/255, txload 3/255, rxload 39/255 Encapsulation ARPA, loopback not set Keepalive set (10 sec) ARP type: ARPA, ARP Timeout 04:00:00 Last input never, output 00:00:07, output hang never Last clearing of "show interface" counters never Input queue: 0/75/0/0 (size/max/drops/flushes); Total output drops: 0 Queueing strategy: fifo Output queue :0/40 (size/max) 5 minute input rate 0 bits/sec, 0 packets/sec 5 minute output rate 0 bits/sec, 0 packets/sec 0 packets input, 0 bytes, 0 no buffer Received 0 broadcasts, 0 runts, 0 giants, 0 throttles 0 input errors, 0 CRC, 0 frame, 0 overrun, 0 ignored 0 input packets with dribble condition detected 50 packets output, 3270 bytes, 0 underruns 50 output errors, 0 collisions, 2 interface resets 0 babbles, 0 late collision, 0 deferred 50 lost carrier, 0 no carrier 0 output buffer failures, 0 output buffers swapped out (1) 接口和活动状态 在上面的显示中,内容表示硬件接口是活动的,而处理行协议的软件过程相信次接口可用。如果路由器操作员拆卸此硬件接口,第一个字段将显示信息is administratively down.如果路由器在活动间隔内收到5000个以上的错误,单词Disabled将出现在此字段中,以显示连路由器自动禁用此端口。行协议字段还显示以前提到的三个描述之一:up 、down、administratively down.如果字段项是up,则表示处理行协议和软件过程相信此接口可用,因为她正在接收keepalives的目的也是如此,其他设备可以确定某个空闲连接是否仍然活动。对于以太网接口,Keepalives的默认值是10s。我们不久将注意到,Keepalives设置可以通过为特定接口使用show interfaces命令来获得。可以用keepalive interface 命令来改变keepalives 设置。此命令的格式如下: Keepalive seconds (2) 硬件字段为你提供接口的硬件类型。在以上的例子中,硬件是CISCO扩展总线(CxBus)以太网,即接口处理器的533-Mbps数据总线。因此,硬件通知我们高速CxBus接口处理器用于支持以太网连接。同时还要注意显示字段包括接口的Mac地址。Mac是48位长的。因为Mac地址的头24位是表示生产厂家ID,所以十六进制数00-10-79是由IEEE分配给Csico的标识符。 (3) Internet地址 如果某个接口是为IP路由配置,那么将为它分配一个Internet地址。此地址后面是他的子网掩码。IP地址是205.141.192.1/24 。反斜杠(/)后面表示此地址的头24位表示网络,他等于子网掩码255.255.255.0。

2.实验二、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详解版)资料

实验二、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 1、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可以: 1)掌握路由接口IP地址的配置及接口的激活 2)掌握telnet的使用及配置 3)熟悉CDP的使用及配置 4)了解基本的debug调试命令 5)理解并实现设备之间的桥接 6)绘制基本的网络拓扑图 7)掌握数据通信的可达性测试 8)掌握路由器的密码恢复步骤 9)熟悉TFTP服务器的使用 10)掌握路由器配置文件的备份与恢复 11)掌握路由器IOS文件的备份、升级和恢复 2、拓扑结构 路由器的日常维护与管理拓扑 3、实验需求 1)设置主机名,并关闭域名解析、关闭同步、关闭控制台超时 2)使用相关命令查看当前配置信息,并保存当前的配置文件 3)桥接PC到机架路由器,配置路由器接口的IP地址,开启接口并测试路由器与 本机的连通性,开启debug观察现象 4)使用TFTP传送文件,分别实现拷贝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到TFTP服务器和从TFTP

服务器导入配置文件到路由器 a)将当前配置文件保存到本机,并在本机打开并修改所保存的配置文件 b)将当前配置文件保存到同学电脑 c)将保存在本机的配置文件导入所使用的设备 d)将同学保存的配置文件导入所使用的设备 e)注意观察导入配置文件时设备提示信息的变化 5)使用TFTP备份路由器的IOS文件 6)IOS文件的升级和灾难恢复 7)路由器的密码恢复 8)使用CDP发现邻居设备,实现telnet远程登入到邻居设备 9)用主机名绑定IP,实现telnet主机名与telnet IP一致的效果 10)实现GNS3模拟器与本机之间的桥接,并将模拟器的配置文件保存到本机4、参考配置 1.配置基本命令 设置主机名、关闭域名解析、同步、控制台超时 Router>enable Router#config terminal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Router(config)#hostname r14//命名主机 r14(config)#no ip domain-lookup//关闭域名解析 r14(config)#line console 0 r14(config-line)#logging synchronous //关闭日志同步 r14(config-line)#exec-timeout 0 0//关闭控制台超时 r14(config-line)#end r14# 2.查看当前配置信息,并保存当前的配置文件 r14#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当前运行的配置文件 Building configuratio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420 bytes ! version 12.2 service timestamps debug uptime service timestamps log uptime no service password-encryption ! hostname r14 ! ! ip subnet-zero ! ! no ip domain-lookup !

高速电路 接口电平最佳详解.

高速电路 (由于高速电路有很多参考资料,本文并不侧重全面讲述原理、各种匹配和计算方法,而是侧重评析一些高速电路的优缺点,并对常用电路进行推荐使用。) 一、高速信号简介: 常见的高速信号有几种:ECL电平、LVDS电平、CML电平 其中ECL电平根据供电的不同还分为: ECL――负电源供电(一般为-5.2v) PECL――正5V供电 LVPECL――正3v3供电,还有一种2.5V供电 一般情况下,常见的高速信号都是差分信号,因为差分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并且自身产生的干扰比较小,能够传输比较高的速率。 二、几种常见的高速信号: 1、PECL电平 从发展的历史来说,ECL信号最开始是采用-5.2V供电的(为何采用负电源供电下面会详细说明),但是负电源供电始终存在不便,后来随着工艺水平的提升,逐渐被PECL 电平(5V供电)所替代,后来随着主流芯片的低电源供电逐渐普及,LVPECL也就顺理成章地替代了PECL电平。

PECL信号的输出门特点: A、输出门阻抗很小,一般只有4~5欧姆左右: a、输出的驱动能力很强;直流电流能达到14mA; b、同时由于输出门阻抗很小,与PCB板上的特征阻抗Z0(一般差分100欧姆),相差 甚远当终端不是完全匹配的时候,信号传到终端后必然有一定的反射波,而反射波传会到源端后,也不能在源端被完全匹配,这样必然发送二次反射。正因为存在这样的二次反射,导致了PECL信号不能传输特别高的信号。一般155M、622M的信号还都在使用PECL/LVPECL信号,到了2.5G以上的信号就不用这种信号了。 c、 B、PECL信号的回流是依靠高电平平面(即VCC)回流的,而不是低电平平面回流。所以, 为了尽可能的避免信号被干扰,要求电源平面干扰比较小。也就是说,如果电源平面干扰很大,很可能会干扰PECL信号的信号质量。 a、这就是ECL信号出现之初为何选用负电源供电的根本原因。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 GND平面是比较干净的平面。因为我们可以通过良好的接地来实现GND的平整(即干扰很小)。 b、从这个角度来说,PECL信号和LVPECL信号都是容易受到电源(VCC)干扰的,所以 必须注意保证电源平面的噪声不能太大。 C、对于输出门来说,P/N二个管脚不管输出是高还是低,输出的电流总和是一定的(即恒 流输出)。恒流输出的特性应该说是所有的差分高速信号的共同特点(LVDS/CML电平也是如此)。这样的输出对电源的干扰很小,因为不存在电流的忽大忽小的变化,这样对电源的干扰自然就比较小。而普通的数字电路,如TTL/CMOS电路,很大的一个弊病就是干扰比较大,这个干扰大的根源之一就是对电源电流的需求忽大忽小,从而导致供电平面的凹陷。 D、PECL的直流电流能达到14mA,而交流电流的幅度大约为8mA(800mV/100ohm),也就 是说PECL的输出门无论是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都有直流电流流过,换一句话说PECL 的输出门(三极管)始终工作在放大区,没有进入饱和区和截至区,这样门的切换速度就可以做得比较快,也就是输出的频率能达到比较高的原因之一。 下面是PECL电平的输入门结构: 其中分为二种:一种是有输入直流偏置的,一种是没有输入直流偏置,需要外接直流偏置的。 一般情况下,ECL/PECL/LVPECL信号的匹配电阻(差分100欧姆)都是需要外加的,芯片内部不集成这个电阻。 大家可以看到,VCC-1.3V为输入门的中间电平(即输入信号的共模电压),对于LVPECL 来说大约为2V,对于PECL来说为3.7V。 也就是说,我们要判断一个PECL/LVPECL电平输入能否被正常接收,不仅要看交流幅度能否满足输入管脚灵敏度的要求,而且要判断直流幅度是否在正常范围之内(即在VCC-1.3V 左右,不能偏得太大,否则输入门将不能正常接收)。在这一点上与LVDS有很大的差别,务必引起注意。

路由器网络接口解析--fastethernet

Router#show interface e0/0 Ethernet0/0 is up, line protocol is down Hardware is AmdP2, address is 0009.4375.5e20 (bia 0009.4375.5e20) Internet address is 192.168.1.53/24 MTU 1500 bytes, BW 10000 Kbit, DL Y 1000 usec, reliability 172/255, txload 3/255, rxload 39/255 Encapsulation ARPA, loopback not set Keepalive set (10 sec) ARP type: ARPA, ARP Timeout 04:00:00 Last input never, output 00:00:07, output hang never Last clearing of "show interface" counters never Input queue: 0/75/0/0 (size/max/drops/flushes); Total output drops: 0 Queueing strategy: fifo Output queue :0/40 (size/max) 5 minute input rate 0 bits/sec, 0 packets/sec 5 minute output rate 0 bits/sec, 0 packets/sec 0 packets input, 0 bytes, 0 no buffer Received 0 broadcasts, 0 runts, 0 giants, 0 throttles 0 input errors, 0 CRC, 0 frame, 0 overrun, 0 ignored 0 input packets with dribble condition detected 50 packets output, 3270 bytes, 0 underruns 50 output errors, 0 collisions, 2 interface resets 0 babbles, 0 late collision, 0 deferred 50 lost carrier, 0 no carrier 0 output buffer failures, 0 output buffers swapped out (1) 接口和活动状态 在上面的显示中,内容表示硬件接口是活动的,而处理行协议的软件过程相信次接口可用。如果路由器操作员拆卸此硬件接口,第一个字段将显示信息is administratively down.如果路由器在活动间隔内收到5000个以上的错误,单词Disabled将出现在此字段中,以显示连路由器自动禁用此端口。行协议字段还显示以前提到的三个描述之一:up 、down、administratively down.如果字段项是up,则表示处理行协议和软件过程相信此接口可用,因为她正在接收keepalives的目的也是如此,其他设备可以确定某个空闲连接是否仍然活动。对于以太网接口,Keepalives的默认值是10s。我们不久将注意到,Keepalives设置可以通过为特定接口使用show interfaces命令来获得。可以用keepalive interface 命令来改变keepalives 设置。此命令的格式如下: Keepalive seconds (2) 硬件字段为你提供接口的硬件类型。在以上的例子中,硬件是CISCO扩展总线(CxBus)以太网,即接口处理器的533-Mbps数据总线。因此,硬件通知我们高速CxBus接口处理器用于支持以太网连接。同时还要注意显示字段包括接口的Mac地址。Mac是48位长的。因为Mac地址的头24位是表示生产厂家ID,所以十六进制数00-10-79是由IEEE分配给Csico 的标识符。 (3) Internet地址 如果某个接口是为IP路由配置,那么将为它分配一个Internet地址。此地址后面是他的子网

ThinkPad笔记本接口解析大全

ThinkPa笔记本各种接口全解析 1.1394接口 1394接口,全称IEEE 1394接口,也称火线接口(Firewir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以及家庭数字娱乐的高速低成本的数字接口。IEEE 1394接口最早是由美国苹果公司开发的Firewire用于网络互联,后由IEEE标准化组织进行标准化而形成现行标准。 2. 3D Sound 3D即数字混响、数字录音和数字制作。3D SOUND是指采用数码技术进行混响、录音和制作,用以保证能够充分发挥多媒体音响的3D环绕立体声技术。全面采用带有3D SOUND 立体声的声卡,将家电的技术引入高科技的计算机领域,使笔记本声音表现更加逼真。 3. AC Adapter 即AC适配器。AC是Alternating Current,的缩写,即交流电。按照规律性的时间间隔改变其流动方向的电流。AC适配器用来将外部交流电的电压转化为IT设备中工作所需的额定电压以供应设备电力需要。 4. Accupoint I Accupoint I,是传统鼠标指点杆Accupoint的升级,它在原鼠标左右键的上方添加了两个键以支持滚屏功能。滚屏功能主要用于,当页面一屏显示不完时,不用点击屏幕右侧的滚动条,可以直接用滚动键实现滚动功能。 5. ACPI ACPI(Advanced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是1997年由INTEL/MICROSOFT/TOSHIBA提出的新型电源管理规范,意图是让系统而不是BIOS来全面控制电源管理,使系统更加省电。其特点主要有:提供立刻开机功能,即开机后可立即恢复到上次关机时的状态,光驱、软驱和硬盘在未使用时会自动关掉电源,使用时再打开;支持在开电状态下既插即拔,随时更换功能。ACPI主要支持三种节电方式,1、(suspend即挂起)显示屏自动断电;只是主机通电。这时敲任意键即可恢复原来状态。2、(save to ram 或suspend to ram 即挂起到内存)系统把当前信息储存在内存中,只有内存等几个关键部件通电,这时计算机处在高度节电状态,按任意键后,计算机从内存中读取信息很快恢复到原来状态。3、(save to disk或suspend to disk即挂起到硬盘)计算机自动关机,关机前将当前数据存储在硬盘上,用户下次按开关键开机时计算机将无须启动系统,直接从硬盘读取数据,恢复原来状态。 6. AGP 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的缩写,即“加速图形端口”,是英特尔开发的新一代局部图形总线技术。AGP技术的两个核心内容是:一、使用PC的主内存作为显存的扩展延伸,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显存的潜在容量;二、使用更高的总线频率66MHz、133HZ甚至266MHz,极大地提高数据传输率。AGP总线是一种专用的显示总线,并且将显示卡从POI:上独立出去,使得PCI声卡、SCSI设备、网络设备、I/S设备等的工作效率随之得到提高。从AGP 中受益最大的是以3D游戏为主的一些3D程序。其发展已经经历了AGP 1×,AGP 2×,AGP 4×,AGP 8×几个阶段。

车联网技术全面解析及主要解决方案盘点教学内容

车联网技术全面解析及主要解决方案盘点

车联网技术全面解析及主要解决方案盘点 车联网(IOV:Internet of Vehicle)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 【慧聪汽车电子网】 车联网概念解析 2004年中国提出“汽车计算平台”计划,防范汽车工业“空芯化”现象;巴西政府强制所有车辆2014年前必须安装类似“汽车身份识别”的系统并联网;欧洲、日本的ITS(智能交通系统)计划中也都有“车联网”的概念;印度甚至要求所有黄包车都装上GPS与RFID;2011年初,中国四部委联合发文,对“两客一危”运营类车辆提出了必须安装智能卫星定位装置并联网的强制性要求……这些都是车联网的雏形。 美国国家网络可信身份标识战略白皮书NSTIC则是一个里程碑,它要求所有移动终端、包括汽车都必须安装“安全ID芯片”;美国DOT进一步要求,2012年所有运营类车辆都必须遵从M911。显而易见,车联网已经不只是一个汽车业信息化的问题了,而已经上升到了国家信息安全和国家战略层面,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立法实施了。 什么是车联网 车联网(IOV:InternetofVehicle)是指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车与传感设备等交互,实现车辆与公众网络通信的动态移动通信系统。它可以通过车与车、车与人、车与路互联互通实现信息共享,收集车辆、道路和环境的信息,并在信息网络平台上对多源采集的信息进行加工、计算、共享和安全发布,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对车辆进行有效的引导与监管,以及提供专业的多媒体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从网络上看,IOV系统是一个“端管云”三层体系。 第一层(端系统):端系统是汽车的智能传感器,负责采集与获取车辆的智能信息,感知行车状态与环境;是具有车内通信、车间通信、车网通信的泛在通信终端;同时还是让汽车具备IOV寻址和网络可信标识等能力的设备。 第二层(管系统):解决车与车(V2V)、车与路(V2R)、车与网(V2I)、车与人(V2H)等的互联互通,实现车辆自组网及多种异构网络之间的通信与漫游,在功能和性能上保障实时性、可服务性与网络泛在性,同时它是公网与专网的统一体。 第三层(云系统):车联网是一个云架构的车辆运行信息平台,它的生态链包含了ITS、物流、客货运、危特车辆、汽修汽配、汽车租赁、企事业车辆管理、汽车制造商、4S店、车管、保险、紧急救援、移动互联网等,是多源海量信息的汇聚,因此需要虚拟化、安全认证、实时交互、海量存储等云计算功能,其应用系统也是围绕车辆的数据汇聚、计算、调度、监控、管理与应用的复合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GPS+GPRS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也不是物联网,只是一种技术的组合应用,目前国内大多数ITS试验和IOV概念都是基于这种技术实现的。笔者以为,简单基于这样的技术来发展车联网,对国家战略领先和技术创新是非常不利的,会造成整体落后国际竞争的被动局面。 什么是GID IOV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是根据车辆特性,给汽车开发了一款GID(GlobalID,相对于RFID)终端。它是一个具有全球泛在联网能力的通信网关和车载终端,是车辆智能信息传感器,同时也具有全球定位和全球网络身份标识(网络车牌)功能。 GID将汽车智能信息传感器、汽车联网、汽车网络车牌三大功能融为一体,具体表现为: 车辆状态的信息感知功能:GID与汽车总线(OBD、CAN等)相连,内嵌多种传感器,可感知和监控几乎所有车辆的动态与静态信息,包括车辆环境信息和车辆状态诊断信息等; 泛在通信功能:GID具有V2V、V2I和自组网(SON、移动AdHoc、AGPS等)的能力,具有车内联网以及多制式之间的桥接与中继功能,具备全球通信、全球定位与移动漫游能力;

路由器的基本操作解析

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实验报告 学号:2013141462034 姓名:于泽渊专业:计算机班级:2013级6班第8周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实验课时 2 实验项目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实验时间2015/20/28 实验目的理解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路由器的基本操作。 实验环境Pc机1台,路由器1台. 实验内容(算法、程序、步骤和方法)实验原理: 路由器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通过路由器的Console 口管理 路由器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路由器的网络接口,但特点是线缆特殊,需要近距离配置。第 一次配置路由器时必须利用Console 进行配置,使其支持telnet 远程管理。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 式等等几种。 用户模式进入路由器后得到的第一个操作模式,该模式下可以简单查看路由器 的软、硬件版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测试。用户模式提示符为Red-Giant> 特权模式由用户模式进入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路由器的配置文件进 行管理,查看路由器的配置信息,进行网络的测试和调试等。特权模式提示符为 Red-Giant# 全局配置模式属于特权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配置路由器的全局性 参数(如主机名、登录信息等)。在该模式下可以进入下一级的配置模式,对路由 器具体的功能进行配置。全局模式提示符为Red-Giant (config)# 端口模式属于全局模式的下一级模式,该模式下可以对路由器的端口进行参数

配置。 Exit 命令是退回到上一级操作模式, end 命令是直接退回到特权模式 路由器命令行支持获取帮助信息、命令的简写、命令的自动补齐、快捷键功能。 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和路由器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Hostname 配置路由器的设备名称即命令提示符的前部分信息。 当用户登录路由器时,你可能需要告诉用户一些必要的信息。你可以通过设置标题来 达到这个目的。你可以创建两种类型的标题:每日通知和登录标题。Banner motd 配置路由器每日提示信息motd message of the day。 Banner login 配置路由器远程登录提示信息,位于每日提示信息之后。 锐捷路由器接口Fastethernet 接口默认情况下是10M/100M 自适应端口,双工模式也为 自适应。 在路由器的物理端口可以灵活配置带宽,但最大值为该端口的实际物理带宽。 查看路由器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执行。 Show version 查看路由器的版本信息,可以查看到路由器的硬件版本信息和软件版本信 息,用于进行路由器操作系统升级时的依据。 Show ip route 查看路由表信息。 Show running-config 查看路由器当前生效的配置信息。 实验步骤: 第一步:路由器命令行的基本功能 RSR20>? !使用?显示当前模式下所有可执行的命令 Exec commands: <1-99> Session number to resume disable Turn off privileged commands disconnect Disconnect an existing network connection enable Turn on privileged commands exit Exit from the EXEC help Description of the interactive help system lock Lock the terminal ping Send echo messages ping6 ping6 show Show running system information start-terminal-service Start terminal service telnet Open a telnet connection

usb2.0与usb3.0简明解析

USB2.0接口 USB的全称是Universal Serial Bus,USB支持热插拔,即插即用的优点,所以USB接口已经成为M P3的最主要的接口方式。USB有两个规范,即USB1.1和USB2.0。 USB1.1是目前较为普遍的USB规范,其高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2Mbps,低速方式的传输速率为1.5 Mbps(b是Bit的意思),1MB/s(兆字节/秒)=8MBPS(兆位/秒),12Mbps=1.5MB/s。目前,大部分M P3为此类接口类型。 USB2.0规范是由USB1.1规范演变而来的。它的传输速率达到了480Mbps,折算为MB为60MB/s,足以满足大多数外设的速率要求。USB 2.0中的“增强主机控制器接口”(EHCI)定义了一个与USB 1.1相兼容的架构。它可以用USB 2.0的驱动程序驱动USB 1.1设备。也就是说,所有支持USB 1.1的设备都可以直接在USB 2.0的接口上使用而不必担心兼容性问题,而且像USB 线、插头等等附件也都可以直接使用。 使用USB为打印机应用带来的变化则是速度的大幅度提升,USB接口提供了12Mbps的连接速度,相比并口速度提高达到10倍以上,在这个速度之下打印文件传输时间大大缩减。USB 2.0标准进一步将接口速度提高到480Mbps,是普通USB速度的20倍,更大幅度降低了打印文件的传输时间。 右图为USB接口连线定义 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他只有4根线,两根电源两根信号,如下图.故信号是串行传输的,usb接口也称为串行口,usb2.0的速度可以达到480Mbps。可以满足各种工业和民用需要.USB接口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是:+5V 500mA 实际上有误差,最大不能超过+/-0.2V 也就是4.8-5.2V 。usb接口的4根线一般是下面这样分配的,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正负极弄反了,否则会烧掉usb设备或者电脑的南桥芯片:黑线:g nd 红线:vcc 绿线:data+ 白线:data- -------------------------------------------------------- USB接口定义颜色 一般的排列方式是:红白绿黑从左到右 定义: 红色-USB电源:标有-VCC、Power、5V、5VSB字样 绿色-USB数据线:(正)-DATA+、USBD+、PD+、USBDT+ 白色-USB数据线:(负)-DATA-、USBD-、PD-、USBDT+ 黑色-地线:GND、Ground

详解路由器WAN、LAN接口类型

路由器上有不同的接口,对于一般用户而言,我们只需要用到W AN口和LAN口,这两种接口外表看起来是一样的,但它的用处是不一样的,本篇介绍W AN口和LAN口的不同之处。 一、W AN是英文Wide Area Network的首字母所写,即代表广域网,而LAN则是Local Area Network的所写,即局域网,从它们的名称上我们就不难看出,W AN口主要用于连接外部网络,如ADSL、DDN、以太网等各种接入线路,而LAN口用来连接家庭内部网络,主要与网络中的交换机、集线器或电脑相连,可以说这两类网口一类对外,一类对内。 二、宽带路由器上W AN口和LAN口的网线连接方法不一样,将网络运营商提供的接入网线插在W AN口上,然后将几台共享上网的电脑接到LAN口上,然后用一台电脑登录路由器的管理界面进行相应的配置即可完成共享上网了。 三、网络数据在W AN口和LAN口的传输过程,当家庭网络中的机器向外部网络发送数据包的时候,首先发送一个请求到默认网关,也就是发送到宽带路由器。路由器在分析该数据包中的内网IP地址时会检查设备本身的NA T地址转换表。在找到相应的条目后,就会利用WAN口IP地址去与外部网络进行通信。 四、外部网络接收到数据包后,会解析出数据包中的路由器的W AN口IP地址,并对该地址进行响应,将响应数据包发送到路由器。然后路由器再次进行NAT地址转换,将W AN 口IP地址转换为发送请求的内网IP地址,最终完成整个数据包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五、除了在带宽上得到提升之外,大多数多W AN口路由器还支持全自动负载均衡与实时备份,并可根据源或目的地址指定优先通道,故障时流量自动重分配等功能,利用多W AN口宽带路由器可以基本上避免因网络运营商造成的网络中断,虽然购买多W AN口路由器和增加网络接入线路会造成投资上的增多,但是对于企业用户来说,所得到保障是远远大于付出的。 六、除了常规的W AN口接外网入户线、LAN口接内网计算机的常规用法外,我们也可以把把入户线和接计算机的网线都连接在LAN口上,把宽带路由器当交换机用,这种连接方式有几个值得注重的事项,首先需要你的宽带路由器的LAN口或上联的设备网口支持端口翻转(Auto MDI/MDIX)功能,否则的话,你可能需要将你的直连线改为交叉线,才能使你的宽带路由器能通过LAN口连接到外部网络中。 七、使用这种方式就丧失了宽带路由器的路由功能,因此要实现共享上网的话,需要你的家庭网络中的计算机使用你的运营商网络中的合法IP地址。同时,为了保持对路由器的可访问,要将路由器的LAN口的IP地址也设为合法的运营商的地址。 转载自:https://www.360docs.net/doc/c812450748.html,

显示器各种接口全面解析

摘要显示器各种接口全面解析 随着显示器的发展,它所拥有的接口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对于显示器的那些接口到底是干什么用的,也就越来越迷糊。甚至有一些经常关注IT的朋友,也同样如此。一些JS或者厂商,正是看到了这一点,经常在宣传和导购中,通过夸大或者虚假宣传的方式,误导消费者,让其在糊里糊涂中,上当受骗。 为此,对目前显示器所用的接口进行一个全面的解析,就显得很必要了。目前, 显示器所涉及到的接口较多,其中主要用,HDMI,USB,DP等。其中有些接口还分为不同的类型和版本。在本图片解析中将会对其一一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VGA 接口: VGA接口,是我们常见的一种接口,从CRT时代到现在,一直都在被采用。它是一种色差模拟传输接口,D型口,上面有15个孔,分别传输着不同的信号,另外VGA接口还被称为D-Sub接口。

特性: 1、理论上能够支持2048x1536分辨率画面传输。 2、VGA由于是模拟信号传输,所以容易受干扰,信号转换容易带来信号的损失。 3、在1080P分辨率下,用户就可以通过肉眼明显感受到画面的损失。 4、建议1080P分辨率以下显示器采用。 VG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显示器接口,几乎绝大部分的低端显示器均带有VGA接口,但也由于它的缺点比较明显,高分辨率无法达到应有刷新率及只有图像输入没有声音输入,让它很难在中高端的显示器中有发挥的余地。 DVI接口: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1] ),即数字视频接口。它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I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数字显示工作组)推出的接口标准。DVI接口比较的复杂,主要分为三种,DVI-A,DVI-D以及DVI-I。而DVI-D和DVI-I又有单通道和双通道之分。

路由器参数介绍详解

路由器参数介绍 接口种类 路由器能支持的接口种类,体现路由器的通用性。常见的接口种类有:通用串行接口(通过电缆转换成RS 232DTE/DCE接口、V.35 DTE/DCE接口、 X.21 DTE/DCE接口、RS 449DTE/DCE接口和EIA530 DTE接口等)、10M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10/100自适应以太网接口、千兆以太网接口、ATM接口(2M、25M、155M、633M等)、POS接口(155M、622M等)、令牌环接口、FDDI 接口、E1/T1接口、E3/T3接口、ISDN接口等。 用户可用槽数 该指标指模块化路由器中除CPU板、时钟板等必要系统板及/或系统板专用槽位外用户可以使用的插槽数。根据该指标以及用户板端口密度可以计算该路由器所支持的最大端口数。 CPU 无论在中低端路由器还是在高端路由器中,CPU都是路由器的心脏。通常在中低端路由器中,CPU负责交换路由信息、路由表查找以及转发数据包。在上述路由器中,CPU的能力直接影响路由器的吞吐量(路由表查找时间)和路由计算能力(影响网络路由收敛时间)。在高端路由器中,通常包转发和查表由ASIC芯片完成,CPU只实现路由协议、计算路由以及分发路由表。由于技术的发展,路由器中许多工作都可以由硬件实现(专用芯片)。CPU性能并不完全反映路由器性能。路由器性能由路由器吞吐量、时延和路由计算能力等指标体现。 内存 路由器中可能由多种内存,例如Flash、DRAM等。内存用作存储配置、路由器操作系统、路由协议软件等内容。在中低端路由器中,路由表可能存储在内存中。通常来说路由器内存越大越好(不考虑价格)。但是与CPU能力类似,内存同样不直接反映路由器性能与能力。因为高效的算法与优秀的软件可能大大节约内存。 端口密度 该指标体现路由器制作的集成度。由于路由器体积不同,该指标应当折合成机架内每英寸端口数。但是出于直观和方便,通常可以使用路由器对每种端口支持的最大数量来替代。 路由信息协议(RIP) RIP是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协议,通常利用跳数来作为计量标准。RIP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由于RIP实现简单,是使用范围最广泛的路由协议。该协议收

5G前传光模块全面解析

5G前传光模块全面解析 蓬勃发展的5G市场 2019年5G推出,在亚洲,北美和欧洲迅速发展。GSMA预测,未来5年5G连接将持续增长。GSMA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5亿。 图1-1 5G连接预测 2020年至2025年,全球运营商将在移动通信领域投资约1.1万亿美元,其中约80%将用于5G资本支出。 图1-2移动通信中的资本支出

5G无线前传接口要求最低速率为25Gbit/s 5G无线通信需要比4G更多的频谱资源,以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URLLC)以及大规模物联网(mMTC)。 当前,5G使用低于6GHz FR1频谱,该频谱支持100Mbit/s的最大带宽,是4G LTE的五倍。当有64个信道且带宽为100MHz时,公共无线电接口(CPRI)协议要求前传信道至少达到100Gbit/s。但是,在2017年,业界尚未为100Gbit/s的光模块做好准备。因此,开发了增强型CPRI(eCPRI)协议。 图2-1 eCPRI的不同拆分模式 eCPRI协议定义了多种拆分模式。较高协议层的接口需要较低的传输带宽。在主流拆分方案中,一些物理层信号处理功能从基带传输到天线侧,仅需从前传接口获得25Gbit/s的速率。近年来,对主流前传光模块的需求已从4G时代的10Gbit/s演变为5G时代的25Gbit/s。 考虑到无线频谱中的中低频段已经很拥挤,3GPP为5G分配了更高的频段。但是,这导致更高的信号损耗。因此,为了确保良好的通信质量,5G基站密度要比4G更高,以及更高的光模块要求。LightCounting预测,在未来五年内出售的所有光模块中,用于5G前传的25G 光模块将超过50%。 图2-2无线前传光模块销量

权威全面解析:高清和标清视频格式的图像尺寸

理解高清和标清视频格式的图像尺寸 目前,视频格式大致可以分为标清(SD)和高清(HD)两类。对于非线编辑而言,标清格式的视频素材主要有分为PAL制式和NTSC制式。我国大陆地区和香港电视节目使用的是PAL制式,而我国台湾地区、韩国、美国使用的NTSC制式。DV的画质标准就能满足标清格式的视频要求,一般PAL DV的图像像素尺寸为720×576,而NTSC DV的图像尺寸为720×480。所不同的是,PAL制式每秒钟传输25帧图像,而NTSL制式每秒钟传输29.97帧(按30帧计算,每隔10秒掉1帧)。 高清(HD)格式比较复杂。一般我们认为,图像垂直线数达到1080线为高清视频。由于高清图像的宽高比均应达到16:9,所以垂直1080线对应的水平宽度为1920线,也就是说标准的高清视频分辨率应该是1920×1080线,所以1920×1080线也叫全高清。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高清视频应该采用全帧传输,也就是逐行扫描。区别逐行还是隔行扫描的方式是看帧尺寸后面的字母。高清格式通常用垂直线数来代替图像的尺寸,比如1080i或者720p,就表示垂直线数是1080或者720。i代表隔行扫描,p代表逐行少描。高清视频中还出现i 帧,是为了向下兼容,向标清播放设备兼容。 介于高清(HD)和标清(SD)之间的视频帧尺寸,一般被称为小高清。比较有代表性的是HDV。 HDV的帧尺寸为1400×1080,采用隔行扫描的模式,或者逐行扫描模式,1280×720p。这种HDV是一种基于MPEG-2压缩的数据格式,通过MPEG压缩和减少了拍摄帧尺寸。HDV播放时通过拉伸图像,使之成为1920×1080。因而HDV不是真正的高清,一是因为HDV是压缩图像,其记录的数据量与DV相同,二是原帧尺寸达不到1920×1080,图像是通过拉伸的方式达到的。这样介于标清和高清之间的图像格式优缺点,请参见《高清视频格式概述》。高清视频格式概述因为最新的高清晰度视频规格支持多种帧尺寸、帧速率和扫描方法,所以当前有许多高清晰度格式可用。下面描述了最常用的格式。 1080i60 这是一种常见的广播格式,与标准清晰度NTSC视频兼容。 优点 由于分辨率高,此格式中的单个静帧的质量非常高。 29.97 fps帧速率和隔行扫描都兼容标准清晰度NTSC视频。 缺点 快速动作或快速摄影机移动都可能会造成交错假像。 1080i50 1080i50与标准清晰度PA L视频兼容。 优点 由于分辨率高,此格式中的单个静帧的质量非常高。 25 fps帧速率和隔行扫描都兼容标准清晰度PAL视频。 缺点 快速动作或快速摄影机移动都可能会造成交错假像。 因为帧速率较低,此格式所造成的运动假像比1080i60严重。

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讲解

路由技术基础知识详解 1、带宽资源耗尽。 2、每台计算机都浪费许多时间处理无关的广播数据。 3、网络变得无法管理,任何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4、每台计算机都可以监听到其他计算机的通信。 把网络分段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同时你必须提供一种机制使不同网段的计算机可以互相通信,这通常涉及到在一些ISO网络协议层选择性地在网段间传送数据,我们来看一下网络协议层和路由器的位置。 我们可以看到,路由器位于网络层。本文假定网络层协议为IPv4,因为这是最流行的协议,其中涉及的概念与其他网络层协议是类似的。 一、路由与桥接 路由相对于2层的桥接/交换是高层的概念,不涉及网络的物理细节。在可路由的网络中,每台主机都有同样的网络层地址格式(如IP地址),而无论它是运行在以太网、令牌环、FDDI 还是广域网。网络层地址通常由两部分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网桥只能连接数据链路层相同(或类似)的网络,路由器则不同,它可以连接任意两种网络,只要主机使用的是相同的网络层协议。 二、连接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下面是数据链路层,为了它们可以互通,需要“粘合”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用于把网络层(3层)地址映射到数据链路层(2层)地址,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则反之。 虽然ARP的定义与网络层协议无关,但它通常用于解析IP地址;最常见的数据链路层是以太网。因此下面的ARP和RARP的例子基于IP和以太网,但要注意这些概念对其他协议也是一样的。 1、地址解析协议 网络层地址是由网络管理员定义的抽象映射,它不去关心下层是哪种数据链路层协议。然而,网络接口只能根据2层地址来互相通信,2层地址通过ARP从3层地址得到。 并不是发送每个数据包都需要进行ARP请求,回应被缓存在本地的ARP表中,这样就减少了网络中的ARP包。ARP的维护比较容易,是一个比较简单的协议。 2、简介 如果接口A想给接口B发送数据,并且A只知道B的IP地址,它必须首先查找B的物理地址,它发送一个含有B的IP地址的ARP广播请求B的物理地址,接口B收到该广播后,向A回应其物理地址。 注意,虽然所有接口都收到了信息,但只有B回应该请求,这保证了回应的正确且避免了过期的信息。要注意的是,当A和B不在同一网段时,A只向下一跳的路由器发送ARP 请求,而不是直接向B发送。接收到ARP分组后处理,注意发送者的对被存到接收ARP 请求的主机的本地ARP表中,一般A想与B通信时,B可能也需要与A通信。 3、IP地址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