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和复习题解答..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和复习题解答..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和复习题解答..

广播电视技术作业题和复习题解答

第一章作业题

1、什么是广播?广播有哪2种含义?广播电视有哪三个特点?★

答:广播:一种“定点发送、群点接收”的通信方式。

广播2种含义:

(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包括声音广播、电视广播和数据广播等。

(2)特指:声音广播-广播电台向广大听众进行的节目传送过程。

广播电视三个特点:

(1)形象化:

(2)及时性:

(3)广泛性:

2、广播电视主要有哪三种传输方式?★

答:传输方式主要有三种:

(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

(2)有线传输系统:

(3)卫星传输:

3、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1)节目制作与播出:(2)发送与传输:(3)接收与重现:(4)监测网

★三代广播:(1)AM-调幅声音广播,(2)FM-调频声音广播,

(3)DAB-数字声音广播

★三代电视:(1)黑白电视广播,(2)彩色电视广播,(3)数字电视和高清晰度电视广播

5、无线电波频段如何划分?什么是VHF?什么是UHF?

无线电波划分:极低频,超低频,特低频,甚低频,低频,中频,高频,甚高频,特高频,超高频,极高频。

VHF(甚高频):30 MHz -300MHz,米波

UHF(特高频):300 MHz -3000MHz,分米波

6、开路电视共有多少频道?有线电视频率范围是多少?有线电视有多少增补频道?

开路电视频道:共68个。DS-1~DS-68

有线电视频率范围:5 MHz~1000 MHz(上行5 MHz~65 MHz,下行87 MHz~1000 MHz)

有线电视标准频道:DS-6~DS-68

有线电视增补频道:Z-1~Z-42

第二章作业题

1、说明声音三要素及其具体含义。

(1)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2)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3)音色: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

4、什么是模拟信号?什么是数字信号?

答:模拟信号: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连续变化的信号。

数字信号:指在时间和幅度上都离散的信号。

5、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要经过哪些处理环节?每个处理环节的具体作用是什么?

答:模/数转换过程包括处理环节:取样、量化、编码。

(1)取样:将时间轴上连续的信号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抽取出一个信号的幅度样本,使其成为时间上离散的脉冲序列,也即将信号在时间域离散化。

(2)量化:在幅度轴上将连续变化的幅度值用有限位的数字表示,也即将信号幅度离散化。

(3)编码:将已量化的信号幅值用二进制或多进制数码表示,6、对模拟信号进行取样时,对取样频率有何要求?为什么?

答:对取样频率要求:(奈奎斯特取样定理)要想取样后能够不失真地恢复出原信号,则取样频率必须大于信号最高频率的二倍。

7、设声音信号的取样频率为32kHz,量化比特数为16bit,则数字化后该声音信号的数码率为多少?

答:单声道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32kHz×16bit=512kbps 双声道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声道数=512kbps×2=1024 kbps

8、什么是信源编码?什么是信道编码?分别说明它们的主要任务。

答:

信源编码:解决模拟信号的数字化、降低冗余度和提高数字信号

的有效性所进行的编码。主要任务:(1)A/D变换;(2)压缩编码。

信道编码:提高数字传输可靠性、降低误码率、按一定规则加入冗余码元所进行的编码。主要任务:(1)码型变换;(2)差错控制。

第2章复习提问

2、表征声音强弱的三个参量是什么?

(1)声压:基准声压=2×10-5 Pa 。

(2)声功率:声源在单位时间内向外辐射的总声能(声源辐射功率)。单位是瓦(W)。

(3)声强:基准声强(参考声强)=10-12 W/ m2。

3、什么是声音的三要素?

答:声音的特性可由三个要素来描述,即响度、音调和音色。

(1)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与声波的幅度密切相关。

(2)音调:人耳对声音高低的感觉。与声波的基波频率密切相关。

(3)音色:音色是人们区别具有同样响度、同样音调的两个声音之所以不同的特性,或者说是人耳对各种频率、各种强度的声波的综合反应。与声波的频谱(波形)密切相关。

4、什么是分贝(dB)?什么是电平(Level)?常用的分贝制有哪些?

分贝(dB):用于表征声音和电信号量值和增减程度的计算单位。

电平(Level):某点功率P1与选定基准功率P0之比的对数关系,

通常用分贝(或奈培)表示。它是描述功率的物理量。P1(dB) = 10lg(P1/P0) [dB]

常用的分贝制:

(1)分贝瓦[dBW] P 0=1[W ] ~ 0[dBW] (2)分贝毫瓦[dBm] P 0 =1[mW ] ~ 0[dBm] (3)分贝毫伏[dBmV] P 0 =(1mV)2/75Ω=0.0133μW~0 [dBmV]

(4)分贝微伏[dBμV] P 0 =(1μV)2 /75Ω=0.0133pW~0 [dBμV]

(5)分贝音频单位[dBu] P 0 =(0.775V)2/600Ω=1 [mW ] ~ 0[dBu]

6、传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传声器技术指标有哪些?

答:传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声能?机械能?电能,

7、扬声器基本工作原理是什么?扬声器的技术参数有哪些?

电能?机械能?声能,

8、什么是立体声?辨别声源的两个物理因素是什么?双声道立体声拾音方式有哪些?

立体声:具有层次分明、立体感(方位感和深度感)的声音效果。

辨别声源的两个物理因素:(1)声音到达左右耳的时间差(或相位差);(2)声音到达左右耳的声级差(或强度差)。

9、什么是5.1声道?

聆听者前面3个声道:L= 左,C= 中,R= 右。

聆听者后面2个声道:LS= 左环绕,RS= 右环绕。

聆听者前面增加.1声道(大约150Hz 以下超低音):LFE=低音炮。

12、数码率如何计算?存储量如何计算?量化信噪比如何计算?

数码率=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比特/秒]

存储量=取样频率×量化比特数×声道数×时间/8[字节]

说出MPEG音频压缩标准三个层次。

(2)三个层次(编码算法序列):

①层次1:简化的MUSICAM,

②层次2:标准MUSICAM ,

③层次3:ASPEC算法与算法MUSICAM结合。

18、什么是误码率?什么是误比特率?

(1)误码率=单位时间内接收的错误码元数/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总码元数

(2)误比特率BER=单位时间内接收的错误比特数/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总比特数

第3章作业题

1、什么是录音?录音采用哪三类存储媒介?

录音时采用的三种存储媒介:

(1)磁记录:(2)光记录:。(3)固体记录:

3、简要解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的两个工序。

(1)前期制作:通过素材采集、录音、摄影形成节目素材工艺过程。

(2)后期制作:对节目素材编辑、剪接、复制、配音制作等可供泼出的完整节目成品的一系列工艺过程。

4、什么是DAW?音频制播系统的工作站类型有哪些?

数字音频工作站DA W(Digital Audio Workstation):以微型计算机为控制设备,以硬磁盘为记录媒介,以声卡为输入/输出接口的非线性数字音频系统。

5、什么是混响?什么是混响时间?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声音效果有何影响?

混响:声源停止发声后,在声场中由迟到的反射声形成的声音的“残留”现象。长短以混响时间来表示。

混响时间(t60):当一个连续发声的声源,在达到稳态声场后声源突然停止发声,则从声源停止发声到室内声能密度衰减到原来的百万分之一(60dB)时所经历的时间。

混响时间的影响:混响时间长则丰满度增加,而清晰度下降。

6、调音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调音台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

(1)输入部分:(2)输出部分:(3)监听部分:

7、广播电视节目的播出方式有哪几种?

播出方式分为直播、录播和转播。

(1)直播:(2)录播:

(3)转播:转播可分为实况转播和台际转播两种。

8、什么是SAN ?什么是RAID ?

存储区域网络SAN(Storage Area Network):廉价冗余磁盘阵列RAID(Redu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

第3章复习提问

第4章作业题

1、调制的原因是什么?什么是调制?调制涉及到三种信号是什么?

调制:利用欲传送的低频信号去控制高频振荡(载波)的某一参数,使之具有信号特征的过程;调制涉及到三种信号:(1)载波信号:(2)调制信号;(3)已调波信号。

2、什么是调幅和调频?两者有何主要区别?

调幅和调频的主要区别:

(1)高频载波振幅:调幅的振幅是变化的。调频是等幅波。

(2)高频载波频率:调幅高频载波频率不变;调频频率变化。

(3)已调波频带宽度:调频比调幅波宽得多。

(4)声音质量:调频比调幅好。

(5)传输距离:调幅的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比调频大。

3、画出我国立体声广播基带复合信号的频谱图。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包括哪些信号?

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组成:U=(L+R)+ (L-R)M+P

(1)主信道信号:和信号M=L+R(0Hz~15kHz);(2)副信道信号:已调的差信号(L-R)M,(23kHz~53 kHz)(3)导频信号P (19kHz)。

4、立体声解码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中解码器工作原理:

(1)利用低通滤波器得到复合信号中的主信道信号L+R。(2)利用带通滤波器得到已调的副信道信号(L-R)M。(3)利用选频电路得到导频信号P。(4)对(L-R)M进行平衡解调,得到副信道信号L-R。(5)将主信道信号和副信道信号相加、相减,得到立体声的左声道信号L和右声道信号R。

5、DAB技术要点是什么?DAB的工作频段是多少?

DAB系统工作频段:30MHz~3GHz。

第4章复习提问

3、电波的传播途径有哪3种?

电波的传播途径:(1)天波传播;(2)空间波传播;(3)地波传播。

6、基本的模拟调制方式有哪些?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有哪些?

基本的模拟调制方式:(1)调幅AM;(2)调频FM;(3)调相PM。

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1)幅移键控ASK;(2)频移键控FSK;(3)相移键控PSK。

7、调幅分哪几类?在广播电视中对应业务是什么?

调幅分类

(1)AM,(2)DSB-AM,(3)SSB-AM,(4)VSB-AM

调幅在广播电视中对应业务

(1)含有载波的双边带调幅,简称普通调幅(AM),主要应用于中波调幅广播(MW)。

(2)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幅(DSB-AM, Double Side Band-AM ),又称平衡调幅或抑载调幅,主要应用于调频立体声广播(stereo FM)的副信道中差信号(S = L- R)对38kHz副载波的调制。彩色电视中的色度信号[C(t)= U sin wsct ± V cos wsct]对彩色副载波(fsc = 4.43MHz)的调制。

(3)单边带调幅(SSB-AM, Single Side Band-AM ),

(4)残留边带调幅(VSB-AM , Vestigial Side Band-AM ),主要用于电视广播中对图象信号(P或V信号)对图象载波f P(或fV)的调制。

8、调幅波的两个重要参数是什么?调幅波的频谱有哪些成分组成?

(1)调幅度m a:反映调幅波振幅变化的相对程度。

(2)通频带B=2 Fm:反映已调波的有效带宽。

调幅波的频谱成分:

(1)载波,(2)上边带,(3)下边带。

12、发射台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广播发射台的基本构成包括哪些?

发射台的三个基本任务:

(1)产生高频振荡激励电能,

(2)控制高频振荡电能,

(3)将受控高频振荡电能转换为空间电磁波,

19、我国双声道立体声广播的制式是什么?二重调制是指什么?

我国双声道立体声广播的制式:导频制(AM-FM)

二重调制:

(1)第一次调制:用差信号对副载波(fS=38kHz)进行抑制载波的双边带平衡调幅,已调的差信号再与主信道(0~15kHz)的M信号和fP=fS/2=19kHz导频信号组合在一起成为复合基带信号;

(2)第二次调制:用复合基带信号对主载波进行调频。

导频制立体声复合信号组成:U=(L+R)+ (L-R)M+P (1)主信道信号:和信号M=L+R(0Hz~15kHz);(2)副信道信号:已调的差信号(L-R)M,(23kHz~53 kHz)(3)导频信号P (19kHz)。

21、导频制立体声编码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导频制调频立体声广播系统中编码器工作原理:

(1)由L和R信号形成主信道信号和副信道信号

主信道信号:L+R,频谱范围:0Hz~15kHz

副信道信号:L-R,频谱范围:0Hz~15kHz (2)用差信号对38kHz的副载波信号进行平衡调幅,调制后的信号为(L-R)M,频谱范围:23kHz~53kHz

(3)采用平衡调幅方式可抑制副载波,从而降低发射功率(副载波中不携带要传送的信息,因此抑制掉不会影响信息的完整性)。

(4)将主信道信号和调制后的副信道信号相加,另外再加上导频信号P(19kHz),就得到了复合信号:U=(L+R)+ (L-R)M+P

27、调幅广播接收机由哪些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1)天线:感应电磁波信号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2)高频调谐放大器:通过改变回路的谐振频率来进行频道选择,同时对所选频道的高频信号进行放大;(3)本地振荡器:自行产生高频信号,其频率与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同步改变,且总是比后者高465kHz;(4)混频器:将放大后的高频信号与本地振荡器产生的高频信号进行频率混合,并输出二者的差频信号;(5)中频放大器:对混频器输出的中频信号(载波为465kHz)进行放大;(6)检波器:对调幅信号进行解调,恢复原来的音频信号;(7)低频放大器:对音频信号进行放大;(8)扬声器:完成电-声转换,并以足够的强度辐射声波。

28、双声道立体声FM接收机由哪些组成部分?分别有什么作用?

(1)天线:感应周围空间的电磁波。(2)高频调谐放大器:选择节目频道,并将所选的节目信号放大到所需要的电平,(3)混频器:变换成频率为10.7MHz的中频信号。(4)本地振荡器:产生超外差的本地等幅振荡。(5)限幅器:滤除附加的干扰和噪声,使接收信号的信噪比得到提高。(6)鉴频器:进行调频已调信号的解调,得到基带复合信号。(7)立体声解码器:从基带复合信号解码出M、S信号(8)矩阵电路:由M、S信号相加、相减,得到立体声的L信号和R信号。(9)L、R低频放大器:分别放大L、R音频信号到一定功

率。信号。(10)L、R扬声器:完成电-声转换,分别辐射出左、右路声波。

数字调幅广播工作频段:30MHz以下。

第5章作业题

1、什么是色温?色温升高,颜色如何变化?★

色温:当光源发射光的相对辐射功率谱及相应颜色与黑体在某一温度下辐射光色完全相同时黑体的绝对温度(K)。

色温升高:颜色偏蓝。色温较低,颜色偏红。

2、什么是彩色三要素?★

(1)亮度: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

(2)色调:指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量。不同波长的光颜色不同,也是指的色调不同。

(3)饱和度:指彩色的深浅、浓淡程度。色调和饱和度合称为色度(Chromaticity)。

3、什么是三基色原理?三基色原理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基色原理:根据人眼彩色视觉特性总结出的重现彩色感觉和混合的规律。

三基色原理主要内容:(1)彩色可分解和合成;(2)三基色相互独立;(3)色度取决于混合比例;(4)总亮度为分亮度之和。

4、什么是亮度方程?它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亮度方程:Y=0.30R+0.59B+0.11G

5、兼容制彩电传送的信号有哪些?在兼容制彩色电视系统中,对色

差信号都进行了哪些处理?★

兼容制彩电传送的信号:(1)亮度信号。(2)两个色差信号:红色差信号和蓝色差信号。(3)复合消隐信号。(4)复合同步信号。(5)色同步信号。

对色差信号的处理:★

(1)频带压缩:依据“大面积着色原理”,亮度采用全带宽传输,色差信号采用1.3MHz窄带传输,以压缩色差信号的传输频带。既保持足够的色度信息,又节省频带。

(2)频谱搬移:通过调幅方式实现亮度信号主要占据视频频带的低端,已调色差信号主要占据视频频带的高端。

(3)频谱间置:依据亮度信号和已调色差信号的谱线簇在视频频带的高端正好错开半个行频的距离。在视频频带的高端通过频谱交织,以实现亮、色信号之间的频分复用。

6、彩色电视制式有哪三种?三种制式的共性和区别分别是什么?★

三种制式:(1)NTSC制(正交平衡调幅制)(2)PAL制(逐行倒相正交平衡调幅制)(3)SECAM制(逐行轮换、储存、调频传色制)。

共同点:(1)都传送了亮度信号和红色差信号及蓝色差信号,(2)都采用以色差信号调制在彩色副载波上的方式实现频谱间置,以达到兼容的目的。

主要区别:色差信号调制载波的方式不同。

7、什么是数字电视?画出数字电视系统的结构框图。★

8、压缩编码的三个步骤分别是什么?★图像压缩的主要技术指标是什么?

压缩编码的三个步骤:

(1)映射(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对表示信号的形式进行映射变换,解除或削弱图像信号内部的相关性,降低结构上的冗余度。

(2)量化(消除视觉冗余):进行符合主观视觉特性的量化,减少表示信号的精度。

(3)统计编码(熵编码):利用统计编码消除用于编码信号所包含的统计冗余。

9、MPEG压缩编码三种模式是什么?MPEG的数据结构的6个层次又是什么?★

MPEG三种压缩编码模式:

(1)I-帧:帧内编码帧,必须传递,(2)P-帧(:前向预测帧。(3)B-帧:双向预测帧。

MPEG的层次结构:(1)“块”(Block):DCT处理单元,(2)

“宏块”(Microblock):运动处理单元,(3)“宏块条”(Slice):同步恢复单元,(4)“图像”(Pictrue):基本编码单元,(5)“图像组”(Group of Pictrue):视频随机存取单元,(6)“图像序列”(Vidio Sequence):节目段落随机存取单元。

10、纠错编码方式有哪些?DVB系统的纠错方式是怎样的?★

纠错编码方式

(1)前向纠错(FEC):(2)自动请求重发(ARQ):(3)混合纠错(HEC):(4)掩错方式(数据替换):

第5章复习提问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多少?三种人眼能够感知的光是什么?★

(1)可见光波长范围:380nm~780nm,能够引起人眼的视觉反应的电磁波的光谱范围。

(2)三种人眼能够感知的光:①直射光,②透射光,③反射光。

6、什么是对比度?什么是亮度层次?两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对比度(反差):原景物或重现图像的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比。C=Bmax/Bmin

亮度层次(灰度级数):在画面最大亮度与最小亮度之间可分辨的亮度感觉差级数。

7、什么是视觉惰性?什么是临界闪烁频率?

临界闪烁频率:不引起视觉闪烁感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

f c=45.8Hz

16、什么是扫描?扫描实质是什么?★

扫描:电视系统中顺序分解像素和综合像素的实现过程。将组成一帧图像的像素,按顺序转换成电信号的过程(或逆过程)。

扫描实质:时空转换。

18、什么是隔行扫描?为什么要采用隔行扫描?

隔行扫描:将一帧电视图像分成奇数场和偶数场两场来扫描,奇数场扫描画面的奇数行,偶数场扫描画面的偶数行,奇数场和偶数场图像嵌套在一起形成一幅完整的图像。

隔行扫描优点:(1)克服逐行扫描方式电视信号的带宽过宽。(2)能在不改变帧频的条件下克服闪烁现象。

19、我国模拟电视扫描参数是如何规定的?★

我国电视标准规定:(1)一帧扫描总行数为625行,其中,帧正程575行,帧逆程50行;(2)采用隔行扫描方式,每场扫描312.5行,场正程287.5行,场逆程25行;(3)场频为50Hz,场周期为20ms;(4)行频为15625Hz,行周期为64μs,行正程时间为52μs ,行逆程时间为12μs ;(5)扫描光栅的宽高比为4:3。

20、什么是CCD ?CCD 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荷耦合器件CCD:CCD工作原理:光输入?电荷包存储?电荷包转移?信号电荷输出

21、三片摄像机的基本工作过程是什么?★

三片摄像机的基本工作过程:(1)分光成像:被摄景物的光像?变焦镜头?红、绿、蓝三个基色光像。(2)光电转换:三个基色光像?同时进行光电转换?相应的红、绿、蓝三基色电信号。(3)

编码输出:三基色电信号?放大处理?编码器,最终从编码器

彩色全电视信号。

22、彩色图像显示的设备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显示设备特点:(1)都采用空间混色法,(2)每个显示单元同红、绿、蓝三色光点组成,(3)三色光点的发光强度由三基色电信号控制。

32、彩色全电视信号由哪些信号组成?★

彩色全电视信号组成:亮度信号+已调色差信号+ 复合消隐信号+ 复合同步信号+色同步信号。

色同步信号:传送副载波的基准频率和相位信息,保证接收端恢复的副载波与发送端的副载波同频同相。

36、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包括哪些信号?PAL彩色电视信号的产生过程是什么?

PAL制彩色全电视信号=彩色图像信号+同步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复合同步信号+消隐信号+色同步信号)=亮度信号+U 信号±V信号+行同步信号+场同步信号+行消隐信号+场消隐信号+色同步信号。

37、彩色电视信号的类型有哪些?★

(1)复合电视信号:Y+已调色度信号+定时同步信号。

(2)分离电视信号(S-Video信号):Y、C

(3)分量电视信号:Y、R-Y、B-Y

(4)三基色电视信号:R、G、B

39、什么是复合编码?什么是分量编码?取样频率各有什么要求?

复合编码方式:将彩色电视信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得到一个数字复合电视信号;

复合编码取样频率要求:

对PAL制,取样频率fs =17.72MHz,每行的取样点数=1135

分量编码方式:对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分别进行取样、量化和编码,得到三个数字分量电视信号。

分量编码取样频率应考虑因素:

(1)满足取样定理:取样频率≥2.2fm=13.2MHz。

(2)实现固定正交取样结构:f s=n×f H(行频的整数倍)。

(3)兼容两种扫描系统:f s=m×2.25MHz(2.25MHz的整数倍)。

(4)节省码率:f s尽量靠近2fm。

40、分量编码四种方式有什么不同?★

(1)4:2:2编码方式:亮度信号的取样频率为13.5MHz,两个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均为6.75MHz。显然,这种方式下色差信号的水平分解力是亮度信号的一半。4:2:2编码方式广泛应用于演播室节目制作和传输中。

(2)4:4:4编码方式: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或R、G、B 信号)的取样频率均为13.5MHz,且取样结构完全相同。这种方式下,三个信号具有相同的水平和垂直分解力。这种方式一般用在对R、G、B信号进行数字化的场合。

(3)4:1:1编码方式: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分别

为13.5MHz、3.375MHz、3.375MHz,因此两个色差信号在垂直方向上的分解力与亮度信号相同,但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解力是亮度信号的1/4。

(4)4:2:0编码方式:亮度信号与色差信号的取样频率与4:2:2方式相同,但两个色差信号每两行取一行,因此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解力均为亮度信号的一半。

第6章作业题

第6章作业题

1、三片摄像机基本工作过程分哪三个步骤?★

(1)分光成像:被摄景物的光像?变焦镜头?红、绿、蓝三个基色光像。

(2)光电转换:三个基色光像?同时进行光电转换?相应的红、绿、蓝三基色电信号。

(3)编码输出:三基色电信号?放大处理?编码器?彩色全电视信号。

2、编码器的作用是什么?PAL制电视编码是怎样的过程?★

编码器作用:将红、绿、蓝三基色信号编码成一个亮度信号和两个色差信号,并把它们按某一电视标准组合成一个彩色全电视信号输出。

PAL制电视的编码过程:

(1)经过视频处理和放大的三基色电信号R、G、B首先进入编码矩阵,编码成亮度信号Y和色差信号R-Y、B-Y。

05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题(完整答案版)

广播电视传输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按其传输媒质可分为:_有线_和____无线___。 2、目前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有_____频分复用___和_____时分复用________。 3、模拟通信可采用_调频__、___调幅__、___调相__三种调制方式,采用数字调制时,相应地称为_______FSK______________、_______ASK__________、________PSK______________三种键控方式。 4、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模型是:____故障___管理;____性能_____管理;_配置_____管理;____计费____管理;_____安全_____管理。 5、数据通信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七层协议中的第二层和第七层分别是:_____数据链路层______、____应用层_________。 6、1毫瓦在75 欧姆上所对应的电平为_274__毫伏。 7、电视信号包括图像和伴音信号,图像信号频谱为__0Hz-6MHz_________,伴音信号频谱为 ___________20Hz-20KHz___。我国的电视标准采用__625__行和___25____帧的隔行扫描制。行扫描频率为_____15625Hz________,场扫描频率为___50Hz_________。 8、在卫星接收和发射系统中按馈源与反射面的相对的位置可分为:___前______天线、______后_____天线、___偏________天线。 9、国际电联按频率把全世界卫星通信与广播频段划分为__三__个区,中国属于第___三__区,Ku波段的下行频段为__ 11.7 -12.2GHz _______和____ 12.2 -12.7GHz _____。 10、国内卫星通信中采用的电波极化方式为_____线极化_________。 11、当电波传播空间参数发生变化,使接收电平改变的现象称为__衰落__现象。 12、对于模拟微波传输系统来说,一般在单向传输时,出现下述情况之一,并连续10S以上既为中断不可用:视频加权信杂比低于图象质量评价标准______分以下;声音节目信号低于主观评价等级________分以下;接收信号功率低于调频_____________电平以下。 13、在光纤通信中,按调制信号的不同,分为两大类,即__调频_调制和__调幅___调制。

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政策法规》试卷 (2013-11-1) Hits:48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20题。共20分) 1.《教育法》的渊源是指教育法的具体( )。 A.机构形式 B.组成形式 C.表现形式 D.结构形式 2.义务教育实行__________领导,__________统筹规划实施,__________管理为主的体制。 ( ) 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 3.义务教育法规定,教师的工资水平应当( )当地公务员的平均水平。 A.相当于 B.不低于C.略高于 D.略低于 4.学校不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造成严重后果,根据有关法律规定, ( )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校长 B.学校负责人 C.学校负责人和有关直接负责人 D.班主任 5.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 )。 A.三年 B.三至五年C.两年 D.四年 6.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 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C.学校 D.人民政府 7.如果要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或者其他大学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B.高等师范院校专科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D.中等职业师范教育类专业毕业及其以上学历8.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在校园内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他财产的,由( )来处罚。 A.学校 B.教育主管部门C.家长 D.公安机关根据治安管理条例 9.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教师培养工作,采取措施发展( )。 A.教育工作 B.教师教育 C.教育事业 D.教育活动 10.弄虚作假、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资格撤销后, ( )不能参加考试。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1.教育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是( )。 A.上下级关系 B.行政管理关系C.教育教学关系 D.监护与被监护关系12.(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高等教育 13.未成年人的( )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 ②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 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 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我们的党在 ①思想上,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 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 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 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两种倾向。 6、什么是党性原则?它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定义】党性原则是一定政党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和组织原则在新闻活动中的体现; (2)【基本要求】 ①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②必须全面、准确、生动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使之变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不允许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的公开报道中发表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相反的言论; ③必须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宣传纪律; ④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 性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闻自由与资 本主义新闻自由的本质区别,防止滥用新闻传播自由权利的现象。 7、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答:(1)为人民服务;(2)为社会主义 服务;(3)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 8、什么是正面宣传? 答:“正面宣传”就是要着力宣传能鼓舞 和推动人们分法向前的各种光辉业绩。 9、什么是舆论导向? 答:指新闻宣传中占主导地位的舆论导 向。 10、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本要求是什 么? 答:(1)根本是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为指导, 自觉地、坚定不移地同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保持一致,积极贯彻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纲 领。推动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 (2)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增强政治意 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3)必须唱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4)必须贯彻团结稳定,正面宣传,善 于并敢于回答群众面临的焦点、热点和敏感问 题。 1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需要:把好关、 把好度 12、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什么?意义是什 么? 答:舆论监督的实质是人民的监督。 【意义】(1)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建设 的推动力 (2)舆论监督是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重 要方式 (3)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重 要内容 (4)舆论监督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 有效途径 (5)舆论监督是揭露腐败、反对官僚注 意的有力武器; 13、新闻舆论监督是新闻传媒运用新闻舆 论手段对社会所实行的监督。 14、新闻事业舆论监督的主要功能? 答:(1)监视社会环境、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调节功能; (3)社会控制功能 (4)社会制衡功能 (5)动态平衡的社会监督; 15、监督的三大原则:建设性、科学性、 依法监督。 16、搞好新闻监督工作的要求? 答:(1)划清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界限; (2)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3)要有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4)坚持共振客观、实事求是、抓住本 质、打中要害; (5)要坚持党的领导。 17、为什么要坚持政治家办报? 答:(1)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党性原则 的要求,是由其性质决定的,是对实现党领导 新闻事业的保证; (2)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贯主张。 18、毛泽东在1957年6月,提出政治家 办报的思想。并提出(抢)“新闻”、(压) “旧闻”,(不发)“不闻”的观点。 19、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1)讲政治、讲党性、提高政治素 养; (2)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处理问题; (3)突出重点宣传,把握政治方向; (4)增强全局观念,加强宏观意识 (5)讲究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 20、新形势下政治家办报的要求? 答:(1)打好理论路线根底; (2)打好政策法律根底; (3)打好群众根底; (4)打好知识根底; (5)打好新闻业务根底。 21、新闻真实性的内涵是什么? 答:以事实为基础和依据来报道新闻,其 本质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唯物论的反映 论,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如 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22、怎样坚持新闻的真实性? 答:(1)事实真实(要素、材料、背景); (2)概括性真实。 23、什么是本质真实? 答:指新闻报道要反映出事物的内在品质 和规律。 24、“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生活、 群众。 25、新闻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答: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 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 鼓舞人,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 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 26、怎样坚持“三贴近”原则? 答:(1)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内容 上创新,改进宣传报道; (2)提高引导水平要注意在方法上创新; (3)提高引导水平要主要在体制上创新。 27、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答:坚持报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当社会效益与经 济效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 一位。 28、文艺上的“二为”方针? 答: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9、双百方针是指什么? 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由毛泽东 在《论十大关系》中最早提出。 30当前社会主义的主旋律:爱国主义集 体主义、社会主义。 31、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统一:三 者是相统一的,密不可分,只有思想性、艺术 性、观赏性相统一,文艺作品才有生命力、吸 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2、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征是什么? 答:(1)能够及时、敏锐地反映社会和 时局的变化; (2)以全社会为服务对象,加强同人民 群众的联系; (3)要具有较强的政治信念; (4)具有权威性; (5)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6)具有浮光掠影的弱点。 33、新闻工作者的职业修养包括哪些? 答:(1)政治修养; (2)思想修养; (3)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修养; (4)业务能力修养。 34、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是什 么? 答:(1)是一种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 建筑;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色彩; (3)是对新闻传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调 节规范体系。 35、新闻工作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什 么? 答:(1)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高校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政策法规检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6小题,每小题1分,共4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于()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 A.1986 B.1993 C.1996 D.2001 2. 义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A.社会性 B.强制性 C.自愿性 ?D.普及性 3. 依据法律来管理教育,规范教育行为,就是()。 A.以法治教 B.以罚治教 C.依法治教 D.教育法制 4. (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 B.中等教育 C.职业教育 D.普及教育 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权力。 6.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务院有权制定和发布( )。 A.教育法律 B.教育行政法规 C.教育部门规章 D.地方教育法规 7. 对我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形式和任务作出原则性规定并且规定了公民受教育权利的是()。 A.宪法 B.义务教育法 C.教育法 D.教师法 8. 《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不仅适用于公立各级各类学校,也适用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种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体现了()。 A.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 B.坚持教育社会主义方向的原则 C.教育的公共性的原则

D.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 9. 《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结构从()起取得法人资格。 A.申请之日 B.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 C.第一次招生之日 D.学校开始教学活动之日 10.《义务教育法》第十四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体现了教育法的()作用。 A.社会作用 B.预测作用 C.强制作用 D.指引作用 11. 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经费由()。 A.国务院负担 B.地方政府负担 C.分级管理,以县为主 D.国务院和和地方政府根据职责共同负担 12. 设立幼儿园,需履行的手续是() A.申请审批? B.登记注册 C.审查批准 ?D.主管部门指定 13. 学生的基本权利是指()赋予学生的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权利。A.社会? B.学校 C.国家 ?D.教育法律 14.教育法律规范中规定的当某种条件或情况出现时,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应该做 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禁止作什么,这是教育法律规范构成要素的()。 A.法定条件? B.行为准则。 C.法律后果 ?D.法律关系 15.能行使自由裁量行为的主体是()。 A.行政相对人? B.行政主体 C.行政客体 ?D.学校 16. 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性所决定的 ()。 A.行政关系 B.民事关系 C.伙伴关系 ?D.管理关系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讲解学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新闻基础知识 一、广播电视节目时广播电视台所播出的内容的基本组织形式和播出形式。 它是一个按时间段划分、按线性传播的方式安排和表现内容,依时间顺序播送内容的多层次系统。 二、广播的传播符号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三、电视传播符号— 1、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2、图像(文字、示意图、图表、照片、图片、影像) 四、电视影像特征: 1、再现性 2、时空一体的运动存在方式 3、声像一体的信息形式 4、限定性显示空间 5、感性的符号形式 6、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五、电视影像要素: 1、镜头与蒙太奇 2、画面构图 3、光线 4、拍摄角度 5、运动镜头 6、景别

六、广播电视新闻语言表达的原则: 1、易于接收 2、可听性 3、准确性 4、完整性 5、通俗性 七、广播优势: 1、传播迅速信息量大 2、听众覆盖面广 3、声情并茂参与性强 八、广播劣势: 1、不易保存 2、线性传播,选择性差 九、电视优势: 1、信息符号视听兼并 2、重构时空,现场感强 3、时效性强 十、电视劣势: 1、不易保存 2、选择性差 3、孤立影像含义的不确定性

十一、消息是一种简明扼要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事实的体裁,用于广泛传播各个领域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实,是各种新闻媒介运用最多最经常的新闻报道形式。 事件消息:以报道刚刚发生或仍在发展变化、一般具有较明确的事件始终点的新闻事件为主的消息体裁。 非事件消息:着重反映的客观事物一般没有明确的事件始终点,报道其发展变化阶段性特点或基本面貌,反映蕴含其中的典型意义。 十二、人物专题:以人物为报道对象,通过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生活经历,进而揭示时代背景、历史潮流、社会全貌的新闻专题。 事件专题:反映新近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专题节目。 十三、研究性专题:通过对社会生活和实际工作的综合分析,得出经验教训和规律性认识的新闻专题节目。 十四、谈话节目:一人或多人完全用讲述的方式表现节目内容的节目形式。十五、现场报道:记者在新闻现场边采录音响(画面)、边采访、边解说报道的形式,包括直播和录播两种播出方式。 十六、连续报道:跟踪新闻事件发展进程连续多次播出的累积式报道。 十七、系列报道:围绕同一个新闻主题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多次多篇成组的报道。 十八、深度报道:运用揭示、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多角度报道新闻的形式。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终审稿)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1、与其它信息传播方式相比,广播电视有哪些特点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与报纸、杂志、音像制品、互联网等其它传播媒介相比,广播电视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形象化:广播电视能够以声音和图像的形式来传递信息,使人们在 接收信息时既能“闻其声”,又能“观其貌”,因此具有形象化的 特点。 2)及时性:广播电视是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信息,因此具有及时 性的特点,几乎在信息播出的同时,听众和观众就可以立即收到; 而且可在某一事件发生的同时,就把它传播到世界各地(现场直 播)。 3)广泛性:几乎在各个国家,广播电视都是覆盖范围最广泛的一种传 播媒介。从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的信息,可以深入到其服务区域 中的每一个家庭。公众可同时接收到所传送的各种信息内容。 综上所述,广播电视这种传播媒介同时具有形象化、及时性和广泛性这三个特点,是任何一种其它传播媒介所无法比拟的。 2、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每一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广播电视系统主要由节目制作与播出、发送与传输、接收与重现三大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业如下:

节目制作与播出是整个广播电视系统的信号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设备及技术手段制作出符合标准的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按一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发送传输端。 发送与传输部分的作用是将广播电视节目信号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传送到接收端。 节目接收与重现部分是电视广播系统的终端,其主要作用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信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图像及声音。 3、制作声音节目需要哪些技术手段和设备为什么 在声音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另外还需要对音频信号进行处理及存储,因此需要以下设备及技术: 录音室(或播音室)、传声器、拾音技术、调音台、录音设备、声音节目的编辑加工设备、高质量的监听系统等。 4、制作电视节目需要哪些技术手段和设备为什么 在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需要将外界的光景物变成相应的电信号,另外还需要对视频信号进行处理和存储,因此需要以下设备及技术:演播室、摄像机、录像机、编辑制作设备、视频切换台等。 5、声音是如何产生和传播的 声音是由物体机械振动或气流扰动引起弹性媒质发生波动产生的。声音必须通过空气或其它的媒质才能进行传播。 6、说明声音三要素及其具体含义。

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横线处的最佳选项,每题2分,共36分) 1.【】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 A、党性原则 B、真实性原则 C、指导性原则 D、群众性原则 2.【】首次明确提出,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 A、列宁 B、毛泽东 C、邓小平 D、江泽民 3.【】“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于年提出。 A、1941 B、1945 C、1980 D、1989 4.【】“让党和国家的声音传入千家万户,让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各地。”这是同志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创建周年作出的重要批示。 A、毛泽东10 B、邓小平30 C、江泽民50 D、江泽民60 5.【】世纪开始出现一些以采集和发布新闻为生的专职人员。 A、14 B、15 C、16 D、17 6.【】是中国古代的报纸,通常指历代封建政府发行的官报。 A、邸报 B、小报 C、京报 D、宫门钞 7.【】民国初期的名记者被称为“新闻界全才”。 A、黄远生 B、徐宝璜 C、邵飘萍 D、胡政之 8.【】与胡适曾在《每周评论》上展开“问题与主义”的论战。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9.【】《》是中国共产党在“五卅运动”中创办的通俗政治报纸,是迄今能见到实物的中共第一种日报,由瞿秋白主编。 A、热血日报 B、解放日报 C、新华日报 D、人民日报 10.【】1937年初“西安事变”后范长江赴延安采访,所撰写的通讯后被编集成册,名为《》。 A、《中国的西北角》 B、《塞上行》 C、《延安归来》 D、《西行漫记》 11.【】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一书,第一次真实生动地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共领导的革命斗争。 A、斯诺 B、斯特朗 C、史沫特莱 D、爱泼斯坦 12.【】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呼号XNCR。 A、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B、延安人民广播电台 C、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D、陕北人民广播电台 13.【】总部位于澳大利亚悉尼,由澳大利亚媒体大亨默多克所拥有,其业务覆盖了电影制作发行、电视广播、广告、报纸杂志、图书出版、多媒体信息技术和体育运动方面,拥有全球最强大的体育电视。 A、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B、美国维亚康姆 C、贝塔斯曼 D、新闻集团 14.【】新闻事业最基本的功能是报道新闻和。 A、引导舆论 B、传播知识 C、提供娱乐 D、刊播广告 15.【】新闻事业作为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信息力、力、产业力和文化力。 A、舆论 B、凝聚 C、影响 D、向心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2

1、什么是混响?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声音效果有何影响? 答:在室内,当第一个音没有消失时如果又发出第二个音,这两个音将混合在一起,听起来就会感到含混不清。这种现象称为房间的混响。 混响时间的长短对室内的声音效果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响时间是对各种房间进行音质设计或音质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房间的混响时间短时,声音听起来比较清晰,但过短则会感到声音干涩,并且会感到声音响度不够;混响时间长时,声音听起来比较丰满,但过长则会感到前后声音分辨不清,降低了声音的清晰度。 2、调音台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答:调音台具有如下主要功能: (1)多路音频输人信号的混合(如传声器、CD机、录音机等); (2)多路音频输入信号音量的平衡; (3)音质的均衡与修饰; (4)实现混响、延迟等各种特殊音响效果的处理; (5)立体声的调音控制; (6)具有多路信号输出等。 3、调制指的是什么?广播节目信号发射前为何要进行调制? 答:在发送端,将要传送的信息(称为调制信号)运载到高频率的交变电流(称为载波)上的过程即为调制。 调制有两个主要原因: (1)通过调制可将低频信号“附加”在高频载波上,这样才能用尺寸适当的天线进行有效的电磁辐射; (2)通过调制可将各路节目信号在频谱上区分开来。 4、什么是调幅和调频?二者有何主要区别? 答:调幅是指用调制信号(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去控制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振幅,从而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调频是指使用调制信号(音频信号或视频信号)去控制改变高频载波信号的频率,使高频载波的瞬时频率按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同时幅度保持不变。 调幅和调频的主要区别是,调幅过程改变的是载波的幅度,因此调幅波的幅度变化代表了调制信号的变化;而调频过程改变的是载波的频率,因此调频波的频率变化代表了调制信号的变化。 5、设调制信号的频率为1kHz,载波的频率为700kHz,问调幅波的频谱中有哪些频率分量? 答:调幅波的频谱中有以下几种频率分量:700 kHz,699 kHz,701 kHz。 6、设某声音节目信号的频谱范围是40Hz~15kHz,用该信号对640kHz的载波进行调幅,问调幅波的带宽为多少? 答:调幅波的带宽为:30 kHz。

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1

教育政策法规试题及答案(一)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

广播电视综合知识 第一部分政治理论知识: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 1、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联系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2)量变质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 2、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 3、唯物史观。(★★)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1)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商品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价值规律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其价值来进行,遵循等价交换、自愿让渡的原则。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 二、毛泽东思想

5、毛泽东思想。(★★★★) 形成:萌芽和初步形成的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成熟发展时期(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继续发展和渐臻丰满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进一步发展时期。 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军队建设和军事理论;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党的建设和统一战线,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发展和检验真理等。群众路线:(1)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和工作路线;(2)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3)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理论: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内涵:(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五位一体; 总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广播电视(广播中心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卷

2011年全省广播电视(广播中心系统)技术能手竞赛试卷单位:姓名: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工作要坚持不间断、高质量、既经济、又安全的十二字方针。 2、信道复用技术有三种方式:时分复用、频分复用和波分复用。 3、如果将十六进制数32转换成十进制数为50,转换成二进制数为110010。 4、一个好的数据压缩技术必须满足3项要求。一是压缩比大;二是实现压缩的算法简单,压缩、解压缩速度快;三是数据还原效果好。按照解码后的数据与原始数据是否完全一致来进行分类,数据压缩方法一般划分为有损压缩法和无损压缩法两种。 5、平衡式接法的输入/输出设备抗噪声能力较强,能够抑制共模噪声。 6、响度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7、人的听觉范围大约在20Hz 到20KHz 。 8、我们通常所使用的MP3音频格式,是指采用MPEG-1 编码方式的第3 层编码。采用此类编码算法进行音频数据的压缩主要是利用了人耳掩蔽效应的心理声学模型。 9、AES/EBU数字音频接口,采用了串行传输格式,用于线性地表示数字音频信号。该标准采用单根绞合线对,在无须均衡的情况下,可以在长达100米的距离上传输数据。而MADI接口是允许最多56 个信道的音频数据沿最长50 米单根带BNC终端的电缆传输的多信道音频数字接口。 10、信道编码是在数据的存储或传输之前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将原始信息的比特形式转换为适于信道传输的比特形式。 11、播出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录播、直播、转播和热线等。 12、传声器的主要性能指标包括:灵敏度、频率特性、输出阻抗和方向性。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D的音频的信号是典型的( A ) A、离散信号 B、连续信号 C、连续和离散信号 D、电波传输信号 2、扬声器得到的功率不要超过它的(C )功率,否则,将会烧毁音圈。 A、输出 B、输入 C、额定 D、平均 3、声音信号经过A/D转换出现了混叠现象,这主要是因为( C ) A、采样的比特数太低了 B、采样的比特数太高了 C、采样的频率太低了 D、采样的频率太高了 4、简单电压比较器和滞回电压比较器相比(B ) A、前者的抗干扰能力强 B、后者的抗干扰能力强 C、二者的抗干扰能力均不强C、二者的抗干扰能力都很强 5、根据电波传播特性,中波的传播方式是(C )。 A、地波B、天波C、地波和天波D、空间波 6、以太网物理地址(MAC)长度为:(B ) A、46位 B、48位 C、56位 D、64位 7、A、B两个输入变量中只要有一个为“1”,输出就为“1”,当A、B 均为“0”时输出才为“0”,则该逻辑运算称为( A ) A、或运算 B、与运算 C、与非运算 D、或非运算 8、某个IP地址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192,该IP地址的主机号有( C )位。 A、2 B、4 C、6 D、8 9、下列选项中不是光纤的优点的是( D ) A、频带宽 B、传输远 C、保密性好 D、安装容易 10、下列操作系统中哪项一般不作为服务器操作系统?( D ) A、Windows NT Server B、UNIX C、LINUX D、Windows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标准答案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民族政策法规知识竞赛试题 答案: 1-5 DACDD 6-10 ACCCC 11-15 CDBAC 16-20 BCCBB 21-25 CCCBB 26-30 CCCBD 31-35 CCABC 36-40 BCBAA 41-45 CCDCB 46-50 AABBA 51-55 CABAB 56-60 DCCDA 61-65 CCBDC 76-80 DDDCA 91-95 AAADD 66-70 CBBBC 81-85 CCBBD 96-100 DCBCC 71-75 ACBCB 86-90 CCDCD 1、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A.统一国家 B.多民族国家 C.共和国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中国目前共有()个少数民族。 A.55 B.56 C.57 D.54 3、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的义务。 A.国家统一和稳定 B.国家稳定和发展 C.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D.统一和团结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关系。 A、平等、互助 B.平等、团结 C.团结、互助 D.平等、团结、互助 5、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联邦制 B.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A.聚居 B.散居 C.杂居 D.群居 7、我国民族地区地大物博,民族自治地方总面积占了国土陆地面积百分比是()。 A.50% B.70% C.63.8% D.81.3% 8、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A.继承和发扬 B.发展和创新 C.保持或者改革 D.维护或者改变 9、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A.一级地方组织 B.一级政府 C.不可分离的部分 D.地方部门 10、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有()的代表。 A.一定比例 B.一定数量 C.适当名额 D.一定名额 1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设立的民族工作的专门机构称为()。 A.民族事务委员会 B.民族宗教委员会 C.民族委员会 D.民族工作办公室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全国编辑记者资格证考试复习资料之《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答: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 2、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把握那些方面的内容? 答:①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②要坚持把 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③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④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改造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⑤要坚持政治家办报,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3、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核心和根本点是什么? 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4、新闻工作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①思想上,我们的党在要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新闻工作的指针,宣传党的理论基础和思想体系;②政治上,要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使之成为亿万群众的自觉行动;③组织上,要接受党的领导,遵守党的组织原则和新闻宣传工作的纪律;④原则问题上,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的思想和主张,对那些一时难以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的群众,要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说理进行疏导和教育。 5、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宣传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基本要求】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必须准确,紧密联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际,紧密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解决思想和理论问题,同时防止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

广播电视技术试题集3

1、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什么?各是什么含义? 答:描述彩色光的三个基本参量是亮度、色调、饱和度。 亮度是指彩色光作用于人眼而引起的视觉上的明亮程度。光源的辐射能量越大,物体的反射能力越强,亮度就越高。 色调指彩色的颜色类别,它是决定彩色本质的基本参量。发光物体的色调(即颜色)由其自身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不发光物体的色调由物体的反射、透射特性及照明光源的光谱功率分布决定。 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深浅、浓淡程度。对于同一色调的彩色光,饱和度越高,颜色就越深、越浓。 2、什么是视觉惰性?电视系统是如何利用视觉惰性的? 答:人的视觉对外界光刺激的响应有一定的延时。当一定强度的光突然作用于人眼时,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稳定的主观亮度感觉;当光消失以后,亮度感觉也不是瞬间消失,而是要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消失。也就是说,视觉的建立和消失都有一定的惰性,我们称之为视觉惰性。 视觉惰性,特别是视觉暂留特性是现代电视系统的基础。电视是将一帧帧静止画面以一定的频率在屏幕上轮流显现出来,这时人眼观看的虽然是一连串的静止画面,但是由于视觉暂留特性,前一帧画面的印象尚未消失,后一帧画面的印象又开始建立,前后画面在视觉上融合衔接在一起,因此人眼感觉到画面不是断续出现而是连续出现的。 3、什么是闪烁感觉和临界闪烁频率? 答:对于脉冲性重复光源,人眼有一个称之为闪烁感觉的特性。也就是说,当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不太高时,人眼会跟随光源的变化产生一明一暗的感觉,即闪烁感觉。脉冲光源的重复频率提高时,这种闪烁感觉会随之减轻。当重复频率提高到一定值后,闪烁感觉可完全消失,这时人眼感觉到的不是一闪一闪的脉冲光源,而是亮度恒定的不闪烁光源。不引起视觉闪烁感的光源最低重复频率通常称为临界闪烁频率。 4、人眼的彩色视觉有哪些特点? 答: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可以归纳如下:一定的光谱分布表现为一定的颜色,而同一种颜色则可以是不同的光谱分布。这一特性对彩色电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即在电视图像的重现过程中,不必重现原景物的光谱分布,只需使重现图像与原景物有相同的彩色视觉效果就行了。 5、什么是三基色原理?它对彩色电视系统有何意义? 答:人们通过大量实验发现,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单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可得到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彩色。具有这种特性的三个单色光叫三基色光,而这一发现也被总结成三基色定理,其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彩色都可以由三基色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得;反之,这些彩色也可以分解成三基色;三基色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即其中任何一种基色都不能由其它两种基色混合得到;混合色的色调和饱和度由三基色的混合比例决定;混合色的亮度是三基色亮度之和。 三基色原理是彩色电视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因为自然界中的彩色是千变万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