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语“无为而治”看“无为”的传统文化内涵

从成语“无为而治”看“无为”的传统文化内涵

从成语无为而治看无为的传统文化内涵论文代写

成语无为而治最早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瞬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孔子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想劝告领导者要效法尧舜,为政以德。虽然,后来老子的《道德经》里也提到为无为,则无不治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但两者所说的内涵却是大不相同的,而这个不同则主要体现为无为内涵的不同。就无为的内涵而言,它并不是简单的无所作为或者无意识的活动的意思。李约瑟教授在《科学思想史》中,把它界定为不违反自然的活动。对此,儒、释、道三家也有他们各自的观点。

就儒家而言,儒家是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观点的,他们所说的无为而治其实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强调领导者要为政以德,要从修养自身入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就如同《中庸》里面所说的: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其中的君子笃恭指的就是修身,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另一层意思是:作为领导者,切忌事必躬亲,而应该举贤授能,群臣分职,就如同《新序·杂三》所说的那样: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无为而天下治。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可见,孔子所说的无为并非是真的无为,而是一种领导战术和策略问题,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有为。至于儒家经典《孟子·离娄下》所说的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则是把不为看成是有为的前提和条件;而《韩诗外传》所说的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知足,然后富从之中的无为,则有少欲知足,不违背自然而为的意思。开题报告/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与儒家相似,道家也主张无为,主张无为而治。只是道家所说的无为则含有不乱为,不妄为,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道法自然的意思。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还常把无为与无执相提并论,认为无为就是不执著于结果地去‘为’,是为而不恃为而不争功成而弗居。而且,他还认为世界的本原就是无,只有无才符合道的原则。因此,他说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说到老子的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它其实是以虚无、清静为基础的,既反对以德修身,又反对举贤使能,主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的无为而治。而这些,我们往往只有联系老子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老子这种政治思想背后的济世情怀和良苦用心。老子所处的春秋时代,诸侯混乱,统治者强作妄为,贪求无厌,肆意放纵,使得民不聊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子才大声呼吁: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无为其实是针对统治者的苛政而提出的;好静是针对统治者的骚扰而提出的;无欲是针对统治者的贪婪而提出的。老子认为,为政者只有保持无为,让人民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人民大众才能平安富足,社会自然才能安定和谐。简历大全/html/jianli/

至于佛教,佛教也主张无为。大乘佛经《无量寿经》上也说:无有忧思,自然无为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不过,佛教上所讲的无为指的是不作妄执,中道而行。从这个意义来说,佛教的无为其实是相对于有为建立的,离开了有为,也就没有什么无为。所以,佛教上所说的有为无为本是一体的,有为的当下就是无为。具体说来,佛教上说的有为,是从行为上说的。佛菩萨既然为救世而来,其本来寂灭而清净的心,

必能展现大悲愿力,广度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令其离苦得乐。而佛教上所说的无为,则是从心上说的,指的是心不着相万缘放下,心地清净,一念不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或者正如《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佛菩萨虽然大慈大悲地广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可是内心始终都没有执着我如何如何度了多少多少众生,没有执着一个我相,也更没有执着一个众生相。而离开了这些执着,心自然就会很清净,很自在,一如《心经》上所说: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毕业

综上所述,如果说儒家所说的无为实际上是一种积极的有为的话,那么道家的无为便是一种合乎自然的不妄为,而佛教的无为则是一种无私无我、自在解脱而抵达涅槃乐的境界。不过,毋庸置疑的是,儒、释、道三家中的任何一家都有着强烈而又深沉的济世情怀,他们都是有所为而又有所不为的,他们所倡导的无为和有为实际上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为用的有机统一的整体。

其他参考文献

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 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 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

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

Hu, Zhuanglin.[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

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

Li, Qingxue,and Peng Jianwu.[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

Lian, Shuneng.[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Ma, Huijuan, and Miao Ju.[马会娟、苗菊],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

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

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

Xu, Jianping.[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

Yan, Qigang.[严启刚],英语翻译教程[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