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大钱学森实验班简介

西交大钱学森实验班简介
西交大钱学森实验班简介

钱学森实验班简介

西安交通大学作为中国最优秀的研究型大学之一,秉承传统优势,追求学术卓越,致力于培养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国家栋梁之材。

为了探索杰出人才培养模式,西安交通大学自2007年开始开办“钱学森实验班”。遵循著名科学家、杰出校友钱学森“大成智慧学”的教育理念,按照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架实验班课程体系,依托西安交大学科优势,采用开放式、启发式、先理后工、工文结合的培养模式,按照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构建实验班课程体系,注重学生初步的系统集成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自我学习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成为在各行业起引领作用的优秀杰出创新人才。

“钱学森实验班”的学生由优秀的理工类保送生、自主选拔优秀生、高考优异生和优秀的少年班学生组成。其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如下:

?单独编班,独立授课。以通识教育为主,选修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重点加强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数学建模能力、物理洞察能力等培养,以利于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深造。

?实行导师制,按本硕连读进行培养。由导师根据教务处规定的本科阶段培养要求和研究生院规定的硕士阶段培养要求,参照“钱学森班”指导性教学计划,为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实行个性化人才培养途径,因材施教,并配备优秀教授团队,倡导并实践学术批判,人文包容。

?实行学分制。学生完成前四年本科培养方案规定的各类学分、总学分和其它教学环节,符合本科毕业条件,学校可在第八学期末授予其原招生录取专业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并在毕业证书上注明“钱学森实验班”。

2014年钱学森实验班候选人确认表

济南八所重点高中全解读之济南一中

济南八所重点高中全解读之济南一中 济南一中1903建校,作为百年老校,走出过很多名人。如今的济南一中,坐落在老山轻工的校园内,无论是建筑还是占地面积很有“大学范”,那么学校的管理,考试成绩,教学理念如何呢? 中考录取分数线数据分析 2014年济南一中招生计划为1200人,统招生计划中推荐生录取20人,指标生录取836人,择校生录取109人。根据表格可见,济南一中招生人数逐年略有升高,其分数线一直没有突破500以上。济南一中是首批的推荐生试点学校,但是由于政策的限制,控制招收的人数不超过20人。 济南一中的实验班及分班情况 济南一中是有实验班的,正常来说是一个年级4个实验班,级部共计20个班级。4个实验班又叫做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实验单元,又叫钱学森实验班。 实验班选拔时间:高一开学前,暑假后期,2013年实验班的选拔考试时间是在8月21号。

实验班选拔条件:分数达到学校录取的中考统招录取分数线的同学可以参加测试。 实验班考察内容:高中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必修一前两章或前两单元。也会有部分初中的只是,不过高中的内容占据大部分。 实验班录取: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择优录取,进行分班。实验班每班人数不超过50人。此外实验班的人员是不固定的一年更换一次,主要根据上下两个学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来更换,正常来说更换的概率在10%左右。 新高一的分班:除实验单元外,其他高一新生按照成绩平行分班,并在男女生比例等方面努力实现各班的均衡。 高考升学率 济南一中高考的升学率,2013年济南一中一本人数近100人,上线率为10%,这中间不包含艺体类的考生,本科上线人数在500,上线率50%。 说说一中的保送。济南一中是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学校,保送的类型为省级优秀学生。每年济南一中有1-2名的保送生。在一中保送必然不是大家竞争的目标。 校风和管理 济南一中是全寄宿的学校,高一新生可申请走读,不过申请的流程比较麻烦,要看学校最后的审核情况,如无特殊情况建议还是统一寄宿比较好。学校的整体

弘扬钱学森精神

弘扬钱学森精神,培育爱国情操 人生是需要正确的价值观来支撑的,拥有正确价值观的人,能够无怨无悔地生活,尽心尽力地奋斗,心甘情愿地付出。正确的价值观铸就人生道德的防火墙,可以让人抵御不良风气的侵蚀,抵挡艰难困苦的打击。当今,各种思想意识的多元多样多变,东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导致部分人价值观迷失,在此形势下,中央适时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爱国”作为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中学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学培养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育的形式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就是选择伟人作为榜样,让中学生欣赏他们精彩的人生演出,感受他们璀璨的精神光芒,体味他们为成功所辛勤的付出,羡慕他们创造的丰功伟绩,领略他们的博大精深,用典型而生动、鲜活而具体的事例去展示伟人的心路历程,让学生在用心品读中,如坐春风,在熏陶渐染中,净化心灵,形成正确而坚定的人生价值观。钱学森先生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享誉海内外的科学巨匠,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卓越功勋彪炳史册,崇高品德和精神光照后人。虽然斯人已逝,但风范长存,精神永垂。继承和弘扬钱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学生的德育教育,意义重大而深远。 弘扬钱学森精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教育学生报效祖国,培养赤诚忠贞的爱国之情。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是民族精神财富中最瑰丽的珍宝,它具有巨大的向心力,没有爱国精神,国家将缺乏凝聚力,成为一盘散沙。钱学森先生告诉我们,爱国,就意味着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召唤,就意味着要将毕生的心血和才华奉献给国家。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大洋彼岸时,在美国学习、工作的钱学森先生,心系国家,密切关注局势的变化,义无反顾地放弃优裕工作和生活条件,决心早日归家,报效祖国。虽遭到美国政府的百般阻挠,甚至被投进监狱,失去自由,但他痴心不改,归心似箭。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钱学森先生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归国后,他带领老一代航天人,披荆斩棘,克服重重困难,全身心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在较短时间内铸就了“两弹一星”的历史丰碑,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晚年时,他密切关注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出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凸显出这位伟人的胸怀和眼界,以及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和历史使命感。 在钱先生的心里,国为重,家为轻。他曾经深情地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他曾经坦率地说:“我在美国前三四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他曾经真诚地说:“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国家。”他曾经忧虑地说:“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爱国是钱学森先生终身不渝的情怀,是钱学森精神的基石。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始终将个人前途命运深深融入国家、民族的复兴之中,为祖国强盛和人民幸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钱老先生以一生的成就和风骨树立了爱国的光辉典范,影响后人,烛照历史。在中学生中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就应该选择钱学森先生这样的伟人作为榜样,让学生志存高远,把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增强他们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当代中学生成长于国家繁荣富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为丰富的时代,他们视野开阔,个性张扬,追求个人利益和自由,注重实现自身价值,但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部分学生国家观念模糊,爱国情感淡漠,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空洞,方式单一,甚至流于形式,应付了事。弘扬钱学森先生的爱国精神是中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当务之急。中学要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学生聆听钱先生的故事,阅读有关他的书籍,观看他的生平图展,在谈心得、讲体会的过程中,让学生把激动的泪水凝固成爱国的磐石,将个人理想与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资料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

钱学森生平介绍 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西安交通大学面试准备

西安交通大学面试准备 一、面试概况 采取分组交互式比较型方式(即五人一小组进行面试,组中五人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每组5名学生,面试时间为60分钟。主要环节包括“英语口语表达”、“知识问答”、“集体讨论”等,主要考察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知识、心理素质、以及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个人的知识问答为电脑抽签形式。 预计将有1200人左右参加面试,录取800名左右,C等级优惠政策在不在800名里。现在是A200名,B600名。二、面试题型和具体试题 宗旨:面试主要是“透过知识看能力”。 主要考查哪些能力? 人文素养考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过程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倾向、审美情趣等。 自然科学素养题考查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思维主要考查学生思维是否开阔,是否有新奇的想法,是否具备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能力。 小组讨论环节,主要看学生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还有人归纳说,面试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反应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兴趣爱好及知识面拓展情况等。 据考生介绍,面试大概分为以下7个环节: 一、自我介绍。 你要准备一个英文的自我介绍,准备一些小的话题:家乡,家乡的名胜,我的爱好,我的家等等。这个英文的介绍算在你的面试英语成绩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中文的介绍一般是不要求的,但也有部分考生反映有1分钟的中文自我介绍(时间是1分钟旁边有人用电脑计时,尽量不要超过1分钟也许评委会打断你)。老师也可能根据你的介绍去追问你一些问题。(重要:最好中文介绍想好下一步老师会问你什么,你怎么回答好,这样就不怕追问了。) 二、英文问答。考生须在一分钟内用英语回答面试官的提问。 例题:①高中生活和大学生活会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规划以后的学习生活? ②对出国留学有什么看法? 听不懂时可说:I am sorry. I did not understand what you are saying.(很抱歉。我没有听懂你说的话) 救场最主要的是你的心态。你应该放松,不会或者是听不懂都不要觉得尴尬。微笑,把你的自信表现出来是最主要的。

用大成智慧学教育理念设计培养方案培育创新人才最新教育文档

用“大成智慧学”教育理念设计培养方案培育创新人才 西安交通大学于2007年招收第一届钱学森实验班。创办钱学森实验班是为了遵循当代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理念,探索一种新的办学思想和培养国家科技杰出人才的新模式,研究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方法。希望从实验班走出去的学生在几十年后能有像钱学森那样的伟大科学家脱颖而出,屹立在世界东方。 一、创办钱学森实验班的教育理念 1、大成智慧学教育理念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交大校友钱学森学长提出“人类知识有一个科学技术的体系,这是系统化了的知识……”。钱老提出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有11个部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建筑科学、地理科学、文艺理论。每一个部门又有三个层次(文艺理论除外):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这11个部门通过对应的11座哲学桥梁:自然辩证法、唯物史观、数学哲学、系统论、人学、天人观、认识论、军事哲学、建筑哲学、地理哲学、美学,将科学提升到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最高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随着历史的进展,这11个科学技术部门也会与时俱进发生变化,有些部门也许重新

整合,还会有新的部门产生,人类的知识体系随着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适应和改造,以及对社会的认识、适应和提升而不断变化。 钱学森提出的知识体系体现了其“集大成,得智慧”的教育理念。大成智慧的核心就是要打通各行各业各学科的界限,使整个知识体系涉及的各科学技术部门之间相互渗透、学科交融、互补促进、改革创新。体现在高等教育,就是要构建学科交叉、基础宽厚的知识体系和课程结构,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系统集成能力,能够系统、综合地考虑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只是考虑局部最优。学科跨度越大,创新程度也越大。 “大成智慧学”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加入现代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以人为本,人一机结合,可以迅速有效地集古今中外有关信息、知识、智慧之大成,系统设计,团队协作,科学而创造性地去解决各种复杂性问题。这是大成智慧教育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产生1+1>2的教学效果。 2、新的“通才”教育观 钱老提出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是“通才”。通才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尤其是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科学家应该学点艺术,艺术家也应该学点科学”,在人才培养中“不但要理工结合,要理工加社会科学”,“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的鲜明的

钱学森谈创新型人才培养

钱学森谈创新型人才培养 钱老非常关注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他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个基本途径在于实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实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因为创新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这三种思维,以及人类智慧中的“性智”和“量智”这两种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晶。 高度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钱老一直倡导和推崇创新精神,他的一生真正做到了“活动老,学到老”,他取得的杰出成就是对创新精神的最好的诠释。他晚年还特别关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将此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关键。2005年和2007年,温家宝总理两次看望钱老,耄耋之年的钱老都谈到了国家要高度重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并语重心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并且指出“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平时,钱学森也就创新人才的培养多次强调,“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钱老强调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不人云亦云;就是要“敢于研究别人没有研究过的科学前沿问题。而不是别人已经说过的东西我们知道,没有说过的东西,我们就不知道”。 钱老对创新精神的切身感悟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度重视是和他的教育经历密切 相关的。1935年,钱学森留学美国,先后入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留学美国的这段时间对钱学森来说意义重大,尤其是加州理工学院这一阶段。加州理工学院崇尚对知识与真理的追求,学术民主和创新之风尤盛,这令钱学森受益终身。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他一生的道路上的两个高潮之一。钱老回国后身体力行,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一直坚持这种作风,以教育中国学者和开创国内新的研究风气。无疑,这对我国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等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两个基本途径 钱老认为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领军人物,就要坚持走科学与艺术结合之路,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下功夫;就要坚持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结合之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结合上下功夫。 创新型人才是人类不同思维和智慧共同作用的结晶 钱老根据思维方式的不同特点,将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同时,他又借鉴哲学家熊十力教授把人类智慧分为“性智”“量智”的观点,认为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军事科学等10大科学技术部门的知识是性智、量智的结合,但

济南八所重点高中全解读

济南八所重点高中全解读之省实验 2015年省实验中学面向全市招生计划3050人,共录取3050人,统招生计划中推荐生录取51人;指标生录取2086人;统招生录取805人。 进入省实验的三种途径 以特长生录取:每年的5月上旬会进行招生报名,中旬进行考试,通过特长进入高中的学生占据很小的比例。特长生录取要统计专业测试成绩和中考成绩(特长生要参加中考考试),特长专业测试通过,学校会公示名单,最后的录取名单,要依据中考的文化课成绩。 以推荐生录取:省实验推荐生考试无疑是最火爆的,2014年参加的实验推荐生考试有700人,今年参加实验推荐达到了上千人,竞争比例达到了20:1。 通过中考录取:这一部分,没什么特别要说,就是填报志愿大家要做好一个衡量。 升学情况 2013年省实验的综合一本上线人数1200人(期中含艺体生),2013年省实验中学保送生54名,2014年最新国际班走向情况:63位学生100%被美国、加拿大、英国等世界名校录取,平均每位学生收到5个大学录取通知书。其中,86%学生被美国排名前50位大学录取,30%的同学收到了美国排名前30位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分班情况

实验中学无重点班,只设有国际班,分班统招生、择校生、艺体生,分班都是一样的,实验遵循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平均成绩都差不多。 校区分配 目前省实验3个校区,西校、东校住宿,本校走读。录取时学校不分校区,统一划线。校区意向统计只用于摸底调查,届时学校有权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进行校区调配。 分配原则是:根据每个校区的实际容纳量,主要参考家校距离,兼顾校区意向选择等。 选择校区参考资料:证明材料包括:(1)房产证原件和复印件。(2)户口本原件、户口本首页和索引页复印件。报送材料时要求,将初中学校、准考证号及姓名写在证明材料首页顶端。据去年家长分享是根据户口所在地,还要拿着房产的证明。 东校成绩相对突出,本校有浓厚的文化底蕴,西校像刚升起的太阳,光芒夺目。实验能给孩子自己学习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潜能,让孩子适应环境,提升自己适应力,习惯的养成,和做人的气质都会再这里得到提升,她们或许输在高考,但不输在自信上。 济南八所重点高中全解读之山师附中 本校计划中包括指标生612人,统招生207人,择校生81人。招生总数中含艺术生26人,体育生34人,推荐生15人。另2014年山师附中招收国际班,60人,2个班。 校区分配

周瑜生平事迹

周瑜生平事迹 篇一:三国人物性格探析之周瑜 三国人物性格探析之周瑜 作者系西安交大钱学森实验班学生 一、引言 作为中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经典的历史人物,影响了世世代代无数中国人甚至是外国人的思想与人生。其中周瑜就是主要人物之一。由于正统思想的影响,《三国演义》中明显倾向于蜀汉,因而便不可避免的通过对周瑜过多的负面刻画以此来衬托诸葛亮的正面形象,并且将周瑜在一定程度上作为诸葛亮的陪衬出现。那么,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是怎样去刻画周瑜的形象的,这个形象的特点在哪里,而历史上的周瑜又是怎样的呢? 二、周瑜的生平以及其在《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1.周瑜的生平 周瑜(175—210年),字公瑾,三国时期吴国著名将领,在孙氏开基立业,创立鼎足三分格局的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周瑜“长壮有姿貌”[1],他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

谐也”[1]。自此,周瑜便开始了他的三国征途。后孙策遇刺,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当孙权势力单薄,关键时刻,周瑜等人挺身而出,忠心不二地继续扶持孙吴政权,使其逐渐走向了繁荣的局面,促使形 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后刘璋任益州牧,张鲁不断生事滋扰,周瑜建议孙权争夺蜀地。得到孙权的肯定后,周瑜想赶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备工作,然而不幸的是他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2.《三国演义》中周瑜的故事 由于受思想的影响,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为了表现对正统蜀汉的推崇,进行了不少的夸大来赞美蜀汉,为此,作者便需要通过故意夸张地贬低其他政权和才人来衬托蜀汉的正统和蜀汉阵营谋士的智慧。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国演义》中刻画的周瑜在很大程度上被贬低了,而这样做的目的在书中很容易看出:作者是通过对周瑜的负面描写如计谋不够高、心胸狭窄等特点来反衬诸葛亮的大度和神机妙算等,从而达到襃赞正统蜀汉的目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周瑜在历史上的很多贡献都被移动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这使得周瑜在小说中的活动不是非常丰富。纵观整部小说,周瑜的人生基本上被作者无情地划分为了前后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而这两部分的分界线很明显是诸葛亮的出山:在诸葛亮出山之前,即在小说的三十八回之前,周瑜可谓在东吴叱咤风云,有充分的权威性,他的各种战略也是十分优秀而且有远见。历数他在这一阶段作出的贡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

钱学森生平介绍 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

西安交大简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其前身是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创建于1953年,本学科点1988年和2000年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并为全国第一批“机械制造”博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及首批博士后流动站单位,1998年获得第一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博士点授权。本学科点在2001-2005年建设期间,以国家装备制造技术需求与制造学科前沿发展趋势为导向,开展了快速成型与快速模具制造、制造信息化、高速高精密装备自动化、微纳制造与微机电系统、精密制造与测量、生物制造等方面的研究。在2000年的五个学科方向基础上,根据目前学科设置和发展状况,凝练学科方向,拓展前沿研究,重点建设了四个研究方向:(1)快速制造;(2)微纳制造;(3)数字化制造;(4)生物制造。 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 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学院是交通大学历史最悠久,实力最雄厚的学院之一,聚集了众多机械工程领域中的知名专家及教授,在国内外具有很高的声誉。机械工程学院培养的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学生就业率一直名列前

茅,现已成为国家培养机械工程学科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多年来,为祖国的机械工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是我院最有成就的校友之一。 机械学院的主要任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的机械工程领域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面向机械工程领域开展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促进我国机械工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机械学院现有教职工20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长江学者”4人,陕西省教学名师3人,教授60人(包括博士生导师48人),副教授52人,高级工程师10人,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在职攻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机械工程学院有机械工程(2007年学科评估第3)、仪器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覆盖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及仪器、设计艺术学等7个专业,并设有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院有三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分别为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重点学科、机械电子工程重点学科。本科专业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工业设计、车辆工程四个专业招生。 机械工程学院有4个专业系,11个科研研究所,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通过“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建设,机械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近3年来,在教学和科研中获得国家级奖励十余项、其中,2009年获国家科学技术奖2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成果20项,承担了国家973、863、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预研等重点、重大项目约200项,2008年度以机械学院院长卢秉恒院士为首席科学家的”超高速加工及其装备的基础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立项。在2009年国家重大专项之一“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申请中,获得主持项目4项和参与课题19项。企业合作项目200余项,学院已经形成了创新务实的教学与科研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的前身为机械工程系及机械学系,机械工程系,创建于1913年,1956年随校迁至西安;机械学系成立于1985年,两系在1994年6月合并成立了机械工程学院。

员工管理晚年钱学森心忧人才培养

(员工管理)晚年钱学森心 忧人才培养

晚年钱学森心忧人才培养 https://www.360docs.net/doc/c813741656.html,2009年11月01日02:45重庆晚报我要评论(36) 温家宝来到钱学森家见望钱老(资料图片)新华社 钱学森回信 回顾钱老的壹生,不禁想起科学界流行甚广的壹句话: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祖国不会忘记,于面对西方封锁、国家建设举步维艰的日子里,正是壹批又壹批钱学森这样的爱国科学家放弃了海外优越的生活回到祖国,为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同志,因病于2009年10月31日8时6分于北京逝世,享年98岁。 昨天,钱学森的儿子钱永刚教授的手机壹直处于繁忙中,不停的有亲友来表示哀悼。他表示,父亲走的时候很安详,壹家人均于身边。钱永刚今年5月曾对记者表示,钱老的身体只能是说对壹个90多岁老人仍能够。 钱家是个大家族,于江南有大量的族人,于海外也有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钱永健这样的亲属。钱永刚介绍,家人们均于忙于后事,目前仍没有通知他们外地、海外的亲友,因为父亲的身份,所以壹切后事,要等中央的统壹安排。家里会布置灵堂,今起接受公众吊唁。 钱学森同志的秘书涂元季少将的身边工作人员也表示,当下壹家人均于忙于后事,追悼会或纪念仪式的日期和形式均仍没有定下来,大家要耐心的等待通知。 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登门见望

1955年9月于毛泽东周恩来等老壹辈革命家的关怀下,钱学森冲破重重阻力离开美国回国。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十分关心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钱学森,曾多次登门见望。 2008年1月19日,于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钱学森家中,亲切见望这位为中国科技事业作出杰出贡献的著名科学家,代表党中央向他表示衷心的祝福。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年来曾四次见望钱学森。2009年8月6日,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温家宝冒着细雨,专程登门见望钱学森,向他致以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对这位“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温家宝始终心存敬意。 回应讲学邀请 钱老给重庆大学亲笔回信 “我1958年曾到重庆,当下已经88岁,行动不便,不能来参加校庆……”于重庆大学校史馆,珍藏着这样壹封钱学森的亲笔信件。 10年前,重庆大学70周年校庆,时任重庆大学校长的吴中福,给钱老写了壹封信,希望邀请钱老来重大讲学。吴中福回忆,当时是重庆大学70年校庆之际,学校领导班子经过商量,希望邀请钱老到重庆大学来,壹是参加校庆庆典,其次也希望能邀请钱老给我们讲讲学。“我们写好信后,托人专门交给钱老,没想到很快就得到回信了。” 当时钱老已经是88岁高龄了,但钱老仍是亲笔写了这封回信。记者昨日于校史馆里见到了钱老的真迹。信中写道:“我1958年曾到重庆,当时是47岁,当下已经88岁,已经

钱学森生平年表

钱学森生平年表 191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 1929-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1934年毕业于机械工程系铁 道机械工程专业。 1934年1934年考取清华大学飞机设计专业公 费留美。 1934-1935年到杭州笕桥飞机厂实习,又到南京、南昌空军飞机修理厂见习, 最后到北京参观清华并拜访导师王士倬。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离国,同船的留美同学有徐 芝纶、夏勤铎等。到了美国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 1936年10月钱学森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开始了与冯·卡门(von Karman) 教授先是师生后是亲密合作者的情谊。同年,钱学森参加马林纳 领导的火箭研究小组,在冯·卡门指导下,与马林纳等一起研究 火箭发动机的热力学问题、探空火箭问题和远程火箭问题等,并 参与了美国早期用可储存液体推进剂的几种试验性火箭,如 1945年“女兵下士”探空火箭和后来的“下士”导弹研制工作。1937年秋由马林纳介绍,钱学森参加了当时加州理工学院的马列主义学习 小组,也得识该小组的书记、化学物理助理研究员S·威因鲍姆 (Weinbaum)。 1938年钱学森与冯·卡门合作进行的可压缩流动边界层研究,揭示了即 使一个运动的热体与外界冷空气在某一飞行马赫数时有相当的 温度差,对物体的冷却仍逆变为加热。这是由于空气受压缩,温 度升高和边界层传热率增加的结果。钱学森和冯·卡门给出了发 生这种逆变的马赫数计算公式。 1939年6月完成了在加州理工学院的博士论文工作,论文为《高速气动力学 问题的研究》等4篇,取得航空和数学博士学位后,任加州理工 学院航空系的助理研究员。同年,钱学森发表了关于可压缩液体 二维亚声速流动的研究结果,冯·卡门在1941年发表了关于空 气动力学中压缩效应的研究成果。他们对翼上的压缩作用,共同 提出了一个更普遍一些的修正,不用扰动很小这一假设,而且基 于经过他们所修正的流动方程的另一种线性化,使它能应用于高 速流动特别是应用于计算作用在翼型上的诸力。卡门·钱学森方 法能给出某一速度范围内的满意结果。 1940年由于王助的推荐,钱学森成为成都航空研究所的通信研究员,写 了一篇题为《高速气流突变之测定》的专论,刊登在该所报告第 二号。从1940开始,钱学森与冯·卡门合作,对飞机金属薄壳 结构非线性屈曲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包括外部压力所 产生的球壳的屈曲,结构的曲率对于屈曲特性的影响,受轴向压 缩的柱面薄壳的屈曲,有侧向非线性支撑的柱子的屈曲,以及曲 度对薄壳屈曲载荷的影响等。 1941年从加拿大来了几位庚子赔款的留学生:郭永怀、林家翘、傅承义, 1942年又来了钱伟长,钱学森和他们相处的比较密切,常常在 一起讨论各种问题。 1942年钱学森的研究工作已有了成绩,并教了一些学生,同时由于美国 战时军事科学研究的需要,暂时放松了对外国人的限制,他得以 参加机密性工作。同年,美国军方委托加州理工学院举行喷气技 术训练班,钱学森是教员之一。 1944年美国陆军得知德国研制V-2火箭的情报,遂委托冯·卡门教授领 导,马林纳为副,大力研究远程火箭。美国原始型的“下士”式 导弹的设计,钱学森负责理论组,把林家翘、钱伟长也请来,进

钱学森生平事迹介绍

钱学森,人类航天科技的重要开创者和主要奠基人之一,是航空领域的世界级权威、空气动力学学科的第三代挚旗人,是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是二十世纪应用数学和应用力学领域的领袖人物——堪称二十世纪应用科学领域最为杰出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成为和其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并以《工程控制论》的出版为标志在学术成就上实质性地超越了科学巨匠冯·卡门,成为二十世纪众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群星中,极少数的巨星之一;钱学森同志也是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之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着的杰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钱学森一九一一年十二月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九二三年九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习,一九二九年九月考入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现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一九三四年六月考取公费留学生,次年九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一九三六年九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师从世界着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一九三八年七月至一九五五年八月,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在二十八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1950年,钱学森同志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同志由此受到美国政府迫害,遭到软禁,失去自由。 1955年10月,经过周恩来总理在与美国外交谈判上的不断努力——甚至不惜释放15名在朝鲜战争中俘获的美军高级将领作为交换,钱学森同志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自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1956年初,他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并任命他为委员。 1956年参加中国第一次5年科学规划的确定,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被周恩来称为中国科技界的“三钱”,钱学森受命组建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他主持完成了“喷气和火箭技术的建立”规划,参与了近程导弹、中近程导弹和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研制,直接领导了用中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近程导弹运载原子弹“两弹结合”试验,参与制定了中国第一个星际航空的发展规划,发展建立了工程控制论和系统学等。 在控制科学领域,1954年,钱学森发表《工程控制论》,引起了控制领域的轰动,并形成了控制科学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高潮。1957年,《工程控制论》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同年9月,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成立大会推举钱学森为第一届IFAC理事会常务理事,他成为了该组织第一届理事会中唯一的中国人。 1958年4月起,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对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钱学森曾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技协会主席。1991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和一级英雄模范奖章。 在应用力学领域,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学及固体力学方面做了开拓性研究,揭示了可压缩

西安交大钱学森实验班

西安交大钱学森实验班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1年12月11日 15:25:38 来源:新华网新华微博【字号:大中小】【打印】 新华网西安12月11日电(记者周劼人、许祖华)12月1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钱学森的母校之一西安交通大学,有一个以“钱学森”命名的实验班,正在以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为办学指导,试图通过践行钱学森的教育思想,来回答“钱学森之问”,探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西安交大从2007年开始在一年级本科新生中选拔各方面基础好的学生,组建钱学森实验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如今,钱学森实验班已招收5届学生,首届学生已于今年7月毕业。 “‘大成智慧学’是钱学森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钱学森认为,科学家不仅要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有哲学和人文艺术修养,创新需要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西安交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说。 “钱学森班在课程设置方面,打破原有专业壁垒,将全部课程以钱学森现代科学体系中的11个部类划分,学生所学基本要涉及所有方面,培养模式上,实行的是六年学制:三年通识教育,一年专业教育,两年研究生教育。通识教育时不分专业、独立设班,单独授课。”西安交大副教务长邱捷介绍说。 提及这种跨学科教育带来的好处,钱学森班首届毕业生魏笠深有感触:“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从自身专业背景出发,去解决一个问题,而钱班的同学往往会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专业的知识。” “在人文素养方面,学校为钱学森班开设了艺术思维与方法、艺术欣赏与创作等课程,我

们希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逻辑思维,而且有形象思维、批判思维的内容在里面。”邱捷说。为钱学森班教授艺术思维与方法课程的马西平老师说:“没有想到这些以理工科为主的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求知欲也很强。许多同学都觉得在艺术类课程和实践活动中,自己的兴趣、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像被唤醒了一般。” 虽然进入钱学森班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进了钱学森班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钱学森实验班实行严格的分流制度,一门课程不及格,或三门课程在70分以下,都将被分流到普通班。据了解,首届钱学森实验班学生入学时有65人,毕业时只剩下33人。 钱学森实验班在课程设计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采取开放式、启发式、小班讨论的课程教学方式,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授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韩省亮老师所教授的《理论力学》课是钱学森班同学非常喜欢的一门课。一次,韩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大作业“,要求同学们不用胶水等辅助材料,用纸设计一座桥,架在间隔1米的两张课桌间,让模型车能顺利通过。最终,哪个组的纸桥越轻,这个组的得分就越高。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又翻书、又计算、又讨论、又试验。 “除了校园里的训练,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环节。”西安交大副校长程光旭说。 钱学森班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暑假,都必须自行联系工矿企业实习,回校后撰写实践报告,通过答辩才能取得学分。社会实践开阔了他们的学习视野,提高了思考问题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合作。 2011年7月,钱学森实验班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实验班的一些“成果”也逐步显现。“他们常常不经意间就成为团队的领袖。”西安交大副教务长邱捷说,在学生们参与的各类竞赛和毕业设计中,钱学森班的学生因为涉猎的知识系统多,往往眼界宽、学识广,看

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构想

和科学家钱学森关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 教育构想 生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而且对他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钱老虽逝,仍旧感动着中国,感动着世界。在众多的怀想和反思中,“钱学森之问”因其关系着教育,关系着未来,备受人关注。我们推出此版,算作对钱老的纪念和对钱老精神的践行。——编者 集大成得智慧 ——钱学森关于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教育构想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 让“钱学森之问”成为舆论焦点的,是2009年11月11日,钱老逝世11天后,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的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其实,“钱学森之问”早在2005年温家宝总理看望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时,就已经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

并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专家和有关教育部门的思考。 2005年3月29日,已经94岁高龄的钱学森,在解放军总医院的病房里和身边的工作人员作了一次长谈,重点就是培养创新人才。他说:“回国以后,我觉得国家对我很重视,但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更多的钱学森,国家才会有大发展。我今年已90多岁了,想到中国长远发展的事情,忧虑的就是这一点。” 我们当然不会误解为,钱老希望整个教育都要培养拔尖人才,毕竟,教育还承担着大众化教育的使命。只是,在提大众化教育的同时,不应该忘记英才教育;在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不要忘记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 “钱学森之问”到底揭示了一个怎样的教育问题?钱老自己是怎样回答的呢? 钱学森之答 一般来说,钱学森一旦提出一个问题,心里就已经有自己的见解了。他的一位学生曾说:“无论多么难的问题,钱老总能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来。”

钱学森 资料_教案教学设计

钱学森资料 本文是关于钱学森资料,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钱学森网: 【介绍】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学位王天外国语。 1929年至1934年在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毕业后报考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录取后在杭州笕桥飞机场实习。1935年至1939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获硕士学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与数学系学习,获博士学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研究员。1943年至194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间:1940年至1945年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员)。1945年至1946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气动力学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国。1955年至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1970年至1982年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还历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中国宇航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名誉会长,中科院主席团执行主任、数学物理学部委员。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国科协第三届全委会主席。1991年5月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科协名誉主席。1992年4月被聘为中科院学部主席团名誉主席。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学习研究期间,与他人合作完成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与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同年,国务院、xx根据他的建议,成立了导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