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分类及简单作用机制 已整理

抗菌药物分类及简单作用机制 已整理
抗菌药物分类及简单作用机制 已整理

抗菌药物分类及简单作用机制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1、喹诺酮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菌DNA回旋酶影响DNA合成。)

一代:萘啶酸。二代:吡哌酸。三代及其他: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芦氟沙星、司氟沙星、莫西沙星、氟罗沙星、格帕沙星、曲伐沙星、琳沙星、吉米沙星、加替沙星、妥舒杀星、帕珠沙星、司帕沙星

2、磺胺类(作用机制:抑制二氢叶酸合成)

磺胺甲噁唑(SMZ)、硫胺嘧啶、复方新诺明、柳氮磺吡啶、磺胺米隆、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异唑、磺胺苯吡唑、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多辛、磺胺脒、磺胺醋安、琥磺胺噻唑、甲氧苄啶

3、甲氧苄啶类(作用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合成)

甲氧苄啶(TMP)

4、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5、硝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

抗生素:由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化学物质,能抑制微生物和其他细胞增殖的物质

抗生素分类:

一、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细胞壁粘肽合成,支原体除外,其无细胞壁。)

1、天然青霉素:青霉素G(苄青霉素)、

2、半合成青霉素:(1)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青霉素)、非萘西林(苯氧乙青霉素)(2)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3)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匹氨西林(4)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酶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呋苄西林、阿洛西林、哌拉西林、阿帕西林(5)主要作用于革兰阴性菌的青霉素:美西林、匹美西林、替莫西林

头孢菌素类:(作用机制:与细胞膜上青霉素结合蛋白即PBPS结合,阻碍细胞壁合成。)

1、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头孢羟氨苄、头孢拉定、头孢噻分、头孢噻啶、头孢硫脒、头孢乙氰、头孢替唑钠、头孢匹林纳

2、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孟多、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头孢替安、头孢丙烯头孢雷特、头孢尼西

3、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噻亏、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硫啶、头孢咪唑、头孢地尼

4、第四代头孢菌素:头孢甲吡唑、头孢吡亏、头孢克定、头孢匹罗

其他β-内酰胺类:

1、头霉素类:头孢西丁

2、氧头孢烯类:拉氧头孢

3、单环β-内酰胺类(单环菌素类):单酰胺曲素,卡芦莫南

4、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亚胺硫霉素)、美罗培南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他做巴坦

二、氨基糖苷类:(作用机制:阻碍蛋白质合成)

链霉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新霉素、大观霉素、庆大霉素、西索米星、小诺米星、已帕米星、阿斯米星、巴龙霉素、地贝卡星

三、多肽类:

1、多粘菌素类:(作用机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

多粘菌素B、多粘菌素E

2、杆菌肽(作用机制:抑制细胞壁合成)

四、四环素类:(作用机制:抑制细菌生长,影响蛋白质合成)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脱氧土霉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金霉素、美他环素(甲稀土霉素)、地美环素

五、氯霉素类:(作用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

氯霉素

六、大环内酯类:(作用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

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甲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泰利霉素、麦迪霉素、麦白霉素、罗红霉素、氟红霉素、米欧卡霉素

七、林可胺类:(作用机制:抑制蛋白质合成)

林可霉素(洁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氯洁霉素)

八、糖肽类:(作用机制:阻碍细胞壁合成)

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

九、磷霉素类:磷霉素

抗真菌药物:

一、抗生素类:灰黄霉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

二、唑类:咪康唑、酮康唑、益康唑、伊曲康唑、氟康唑、噻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克霉唑、

三、烯丙胺类:特比萘芬、

四、其他:氟胞嘧啶、克粘菌素、联苯苄唑、卡泊芬净、萘替芬、环吡酮胺、托萘酯、美怕曲星

抗病毒:

利巴韦林、干扰素、齐多夫定、地丹诺辛(双脱氧肌苷)、拉米夫定、斯塔夫定、扎西他宾(双脱氧胞苷)、沙奎那韦、力托那位、奈非那韦、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阿昔洛韦、泛昔洛韦

女人如春天的桃花。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时,婀娜多情的桃花会竞相开放,如一片片红霞,与如纱的垂柳,形成了桃红柳绿的春日美景。而青春靓丽的美女,正恰如春光明媚中盛开的桃花,缤纷绚烂,激情四射,充满青春的活力,充满青春的幻想,充满青春美妙的情怀。

青春岁月,容光焕发的美女,爽朗的笑声,轻盈飘逸的秀发,眉飞色舞的眼神,热情奔放的性格,恰如妩媚鲜艳的桃花,装扮了温暖的春天,惊艳了春天的美丽。无论走到哪里,美女总会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总是一道靓丽的风景,使春天增添了无与伦比的靓丽,所以说女人如春天如霞的桃花!

女人如夏日的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炎炎烈日下,荷花亭亭玉立,静谧地开放,粉绿相间,分外妩媚。“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白闲逸,自由脱俗,清新淡雅,芬芳四溢的天然美丽。远离喧嚣的尘市,在一方水土里,独享一份圣洁高雅,恬静安然的舒适,柔情似水的缠绵婉约,恰如一个静享清欢的善良女子。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女人天生就是清纯、善良、静美、温柔如水的性格,拥有善良的心灵,宽容的心胸。每天只求安静地做好自己,不斤斤计较,不张扬,以一颗博爱之心,宽容身边的人和事。容忍于心,善存心间,用一颗感恩的心,温暖着身边的人和事,所以说女人如夏日清爽的荷花!

女人如秋天的菊花。秋高气爽,硕果累累时,到处是丰收的喜悦景象。一场秋雨一场寒时,百花凋谢,万物凋零的时刻,菊花却在风吹雨打中毅然绽放,用顽强的生命力,笑对风雨。多姿多彩的菊花,傲然开放,装点了秋日的荒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怡然自得的享受啊!

而如花的女人,一路走来,吃尽千辛万苦,历经曲曲折折,却毫不畏惧艰难。照顾老人,陪伴孩子,洗衣做饭,工作加班,任劳任怨。宁愿自己吃苦受累,从不抱怨。在平凡的岁月,书写着女人们的精彩与不平凡。即使韶华远逝,年青的容颜失去光彩,依然在为家人创造着温暖、快乐、幸福的家园,所以说女人如秋霜中绽放的菊花!

女人如冬日的梅花。在白雪皑皑的冬季,天苍苍,野茫茫之时,大地一片衰败的景象。行走在路上,寒风凛冽,刮到脸上如刀般的疼痛,但是女人依然在路上坚强地面对、承受。这不正是无惧风雪、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梅花的品格吗?“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 梅花以它的弱小娇艳的身躯,凌寒傲雪,装点着寂寞荒凉的冬日!

在光阴的故事里,女人走过青春岁月,走过三十而立,走过四十不惑……此刻,正逐渐走在繁华落幕的路上,肩负着生活无奈的痛苦,品尝着人间聚散离合的悲欢。无论条件多么的艰苦,女人们一如既往地在路上打拼、奋斗着,时刻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的责任,装扮着世界的美好和浪漫,正在骄傲地撑起自己的半边天。“ 梅花香自苦寒来.” 所以说女人如冬日火红的寒梅!

女人如花,四季都在竞相地绽放,闪烁着耀眼的光华;女人又非花,漂亮、善良、宽容、感恩,是始终如一的信念。女人如水,柔情似水,缠绵婉约;女人又非水,坚强、勇敢、优雅、浪漫,是一生的追求。

抗生素的分类和使用

抗生素的分类 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3 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下几种:(一)(3 -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和头抱菌素类的分子结构 中含有3 -内酰胺环。近年来又有较大发展,如硫酶素类(th ienamycins )、单内酰环类(monobactams), 3 - 内酰酶抑制 剂(3 -lactamadeinhibitors)、甲氧青霉素类(methoxypenic iuins)等。 (二)氨基糖甙类:包括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新霉素、核糖霉素、小诺霉素、阿斯霉素等。 (三)四环素类: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及强力霉素等。 (四)氯霉素类:包括氯霉素、甲砜霉素等。 (五)大环内脂类:临床常用的有红霉素、白霉素、无 味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等、阿奇霉 素。 (六)作用于G+细菌的其它抗生素,如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等。 (七)作用于G菌的其它抗生素,如多粘菌素、磷霉素、卷霉素、环丝氨酸、利福平等。

(八)抗真菌抗生素:如灰黄霉素。 (九)抗肿瘤抗生 素:如丝裂霉素、放线菌素D、博莱霉素、阿霉素等。 (十)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如环孢霉素。 链霉素 是从链霉菌(灰色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一种抗生素。链霉素的硫酸盐是白色或微黄色的粉末或结晶,易溶于水,比较稳定,对某些杆菌,特别是结核杆菌,具有显著的抑菌乃至杀菌作用。链霉素主要用于治疗结核病、鼠疫、百日咳、细菌性痢疾和泌尿道感染等。 金霉素 也叫做“氯四环素”,是从金霉菌(金色链丝菌)培养液中提取出的一种抗生素。金霉素的盐酸盐是金黄色的结晶,味苦,能溶于水中。金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青霉素产生了抗药性的细菌性感染,以及斑疹伤寒、异型肺炎、沙眼、阿米巴痢疾等疾病。 灭瘟素 又叫“稻瘟散”、“布拉叶斯”,是一种从放线菌培养液中提取出来的抗生素,用于防治稻瘟病、稻胡麻斑病、水稻菌核病等。但是,番茄、烟草、茄、桑、豆类等植物对灭瘟素较敏感,不能使用。

抗生素分类及特点

抗生素应用原则与方法经验性选药应先作痰涂片检查,可大致确定感染的病原体是使抗生素的选择相对具有针对性。 G+ 球菌或G -杆菌,这样可以 在社会获得性感染中,病原体以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厌氧 菌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为主,常选用红霉素类、四环素类、青霉素G、氨苄青霉素、复 方新诺明、林可霉素类及第一代头孢菌素类。 医院内感染、老年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患、免疫抑制患者感染中,以G一杆菌为主(如肠 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不动杆菌)和G+球菌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厌氧菌为主,尚有真 菌、结核和非结核类分支杆菌及少见的巨细胞病毒、卡氏肺孢子虫等。 常用耐酸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类、第一至三代头孢菌素类、亚胺培南、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万古霉素及抗厌氧菌药和抗真菌药。在经验性治疗的同时,应积极开展病原 学检查。 抗菌治疗三天后,若肺炎的临床表现好转,提示选择方案正确,继续按原方案用药。如若临床表现无改善或病情恶化,应调换抗感染药物。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度高,抗菌谱窄、价廉、低毒副反应的药物。如果无药敏结果作指导,应选用能控制常见G-杆菌、绿脓杆菌和G+球菌的药物。 对有误吸病史或腹腔、盆腔感染者,还应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尽量选用毒副作用少的B -内 酰胺类,剂量要足,给药方法要正确。 联合用药与合理配伍 一般细菌感染用一种抗生素能够控制,无需联合用药,但对病原菌不明的严重感染或患者有基础疾病并发心肺功能不全,免疫功能低下,或混合感染,应采取联合用药,可起到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减少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联合用药的合理配伍应是繁殖期杀菌剂加静止期杀菌剂,如B -内酰胺类加氨基糖苷类,可 起协同作用;静止期杀菌剂加速效抑菌剂,如氨基糖甙类加大环内酯类,有累加协同作用;青霉素类加头孢菌素类,可连续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产生协同作用。 速效抑菌剂与繁殖期杀菌剂不宜联合应用,如大环内酯类与B -内酰胺类,因为速效抑菌剂 可迅速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而使其不能进入繁殖期,从而导致繁殖期杀菌剂活性减弱,产生拮抗作用。 泰能与哌拉西林合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可出现拮抗作用,因泰能诱导细菌产生B -内酰胺酶, 使耐酶力低的青霉素灭活。 抗生素的后效应与给药间隔时间 抗生素的后效应(PAE)指高浓度药物与细菌接触后,随着体内代谢,药物浓度逐渐降低,当浓度低于MIC 时抗菌药物仍可持续抑制细菌生长,这种现象称为PAE。 各种抗菌药物对G+球菌都有不同程度的PAE。但对G-杆菌,只有氨基糖苷类与喹诺酮类药物有满意的

1.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1.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PK/PD 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β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型的β-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β-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菌的青

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β-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β-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 的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β- 内酰胺酶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 1、抗菌药物的分级使用管理是由医疗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质管、院感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实施的。 2、抗菌药物的使用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减少毒副反应,减少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严格控制缺乏指征抗菌药物的使用,坚决制止滥用抗菌药物。积极开展并规范围术期用药。 3、必须贯彻有样必采的原则,药敏结果未报告前或病情不允许情况下,可根据临床经验用药。用抗菌药前采样(可多次)送培养和药敏,待药敏报告后再调整。 4、遵循分线用药原则,根据病情应用抗菌药物,提倡应用第一线药物,控制第二线药物,严格控制第三线药物的使用。 5、普通感染或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提倡首选一线抗菌药物;二线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上应由主治医师以上批准后方可使用;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应根据药敏或有关专家会诊或疑难病讨论意见,由经管医师提出申请,科主任审批,报分管院长或质管科审批后方可使用。 6、审批后的三线抗菌药物的使用期限不超过七天,若确需继续使用,应重新办理审批手续。 7、实行三线抗菌药物使用审批登记制,具体由质管科负责。质管科每月对使用审批情况检查,检查结果纳入科室抗菌药物量化考核。

8、坚持量化考核结果与奖罚措施挂钩,对情况特别严重者予以通报处理。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管理制度 按照“浙江省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试行)”,进一步提高我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结合本院实际,特作以下规定: 一、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原则 1、抗菌药物是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个别也可局部应用)的各种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硝基呋喃类等化学合成药。抗菌药物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等所致的感染性疾病,非上述感染原则上不用抗菌药物。 2、力争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正确采集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以期获得用药的科学依据。未获结果前或病情不允许耽搁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针对最可能的病原菌,进行经验治疗。一旦获得感染病原培养结果,则应根据该病原菌的固有耐药性与获得性耐药特点以及药敏试验结果、临床用药效果等调整用药方案,进行目标治疗。 3、感染性疾病的经验治疗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因此十分重要,须认真对待。在经验治疗前应尽快判断感染性质,对轻型的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一般抗菌药物。对医院感染或严重感染、难治性感染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测可能的

抗菌药物分类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抗生素(antibiotics): 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抗菌药的分类: 第I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类、头孢菌素类 第II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 第Ⅲ类: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 第Ⅳ类:慢效抑菌药:如磺胺类 I+II:协同(增强) I+Ⅲ:拮抗(可能) II+Ⅲ:协同(增强或相加) I+Ⅳ:协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s) 包括:1、青霉素类抗生素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3、非典型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菌机制: 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激活细菌自溶酶。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Penicillins) (一)天然青霉素类(窄谱青霉素)Natural Penicillin 青霉素G 抗菌谱: ★大多数G+球菌: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不耐药的淋病奈瑟菌。 ★少数G-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放线菌。 临床应用 首选: ★溶血链球菌A组、B组感染:蜂窝组织炎、丹毒、猩红热、扁桃体炎等。 ★敏感葡萄球菌感染、鼠咬热。 ★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与链霉素联用)。 ★淋病。 ★梅毒、回归热。 ★流行性脑膜炎(首选SD,SD无效时才首选)。 ★破伤风、白喉(与抗毒素合用)。 ★钩瑞螺旋体病、放线菌病。 (二)半合成青霉素Semisynthetic Penicillins 1.耐酶类青霉素(异恶唑类青霉素) 药物:氟氯西林 抗菌特点:①耐酶,耐酸;对G-菌无效。 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该类药可产生耐药性。 应用: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不良反应:与青霉素G有交叉过敏反应。 2.广谱青霉素类 代表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羟氨苄西林) 共同特点:(1)广谱。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头孢类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cephalosporins )是分子中含有头孢烯的半合成抗生素,属于β- 根据其抗菌作用的特点,一般将头孢菌素分为一、二、三,四代(见1表)。 头孢菌素抗菌作用比较(表1) 项 目 常用品种 抗 菌 谱 及 作 用 特 点 备注 第一代 头孢氨苄、头孢拉啶、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注射) 抗革兰氏阳性菌, 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阴性杆菌所致的感染较弱。 可口服, 注射 第二代 甲氧头孢噻吩、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尼西钠等。 抗菌范围较第一代广,对球菌感染的抗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弱。对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感染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代强。 较少用 应 第三代 头孢噻呋钠(动物专用),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等。 抗菌范围较第一、二代更广,对所有致病菌都有抗菌作用,但对革兰阳性菌的球菌的抗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其特点是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 临床广泛用应 第四代 头孢匹罗,头孢奎诺(动物专用) 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强大的作用,且能用于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同时具有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优良性能。 价格昂 贵 1第一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范围及作用与青霉素相同,常用于革兰氏阳性菌,尤其是球菌所致的感染,也可用于青霉素耐药的球菌。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阴性杆菌所致的烧伤及其他部位的感染较弱。对绿脓杆菌所致的烧伤及其他部位的感染无效。常用的第一代头孢菌素品种有头孢唑林、头孢氨苄、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等。其中除头孢唑林只能供注射外,其他的均可用于口服,也称为口服头孢.第一代头孢菌素主要应用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治疗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常需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联合应用。 2 第二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范围较第一代广,对球菌的抗菌作用与第一代相仿或略弱。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泌尿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代强。对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耐药的抗菌作用比第一代好。常用的品种有头孢夫辛钠、头孢替安、甲氧头孢噻吩、头孢美唑、头孢孟多、头孢尼西钠等。 3 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范围较第一、二代更广,几乎对所有致病菌都有抗菌作用,但对革兰阳性菌的球菌尤其是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其特点是对绝大多数革兰氏阴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包括对绿脓杆菌、沙门氏菌和脆弱拟杆菌等也具有抗菌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常用于革兰氏阴性菌所致的肠道感染,肺炎、胸膜炎以及皮肤和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常用的品种有:头孢噻呋钠(动物专用),头孢噻肟钠、头孢哌酮钠、头孢曲松钠、头孢他定、头孢克肟、头孢唑肟等。

一二三线抗生素分类

一二三线抗生素分类 分类一线抗菌药物(非限制使用) 青霉素类青霉素G、苄星青霉素、普鲁卡因青霉素、青霉素V钾、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菌素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克罗、头孢丙烯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阿米卡星、链霉素、妥布霉素 氯霉素类氯霉素 大环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麦迪霉素、白霉素四环素强力霉素(多西环素) 氟喹诺酮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呋喃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 磺胺类SD、SMZ/TMP、柳氮磺胺吡啶、磺胺脒 其他类甲硝唑、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磷霉素、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 抗真菌药制霉菌素、酮康唑 抗病毒药利巴韦林、阿昔洛韦 中草药制剂大蒜注射液、黄连素、板蓝根、双黄连、抗病毒口服液、香莲片、三金片、鱼腥草注射液 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贵的药物,或近年来耐药发展较为迅速的品种,属控制使用。 管理措施:有药敏结果证实;若无, 应由高级职称医师查房签名, 无高级职称医师的科室须由科室主任查 房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 分类二线抗菌药物(限制使用) 青霉素类美洛西林、阿洛西林、氟氯西林、阿莫西林+双氯西林、氨苄西林+氯唑西林、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头孢菌素头孢硫咪、头孢替安、头孢噻肟、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地嗪、头孢唑肟、头孢甲肟、头孢米诺、头孢匹胺、头孢克肟、头孢布烯、头孢地尼、头孢特仑酯、头孢泊肟酯、头孢他美酯、头孢托仑酯 其它β酰胺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头孢替安、氨曲南、拉氧头孢、氟氧头孢 氨基糖苷类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异帕米星、大观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 氯霉素类甲砜霉素 大环酯类乙酰吉他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 四环素四环素、美满霉素 氟喹诺酮依诺沙星、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氟罗沙星、司帕沙星、莫西沙星、加替沙星、托沙星、芦氟沙星、那氟沙星、帕珠沙星 糖肽类去甲万古霉素 其他类替硝唑、多粘菌素B、对氨基水酸钠、利福喷丁、利福布丁 抗真菌药氟康唑、伊曲康唑、咪康唑、氟胞嘧啶 抗病毒药金刚烷胺、乙刚烷胺、泛昔洛韦、阿糖腺苷、干扰素、拉米夫定、阿昔洛韦 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

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市第一人民医院 抗菌药物分线使用及分级管理办法 为促进我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根据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制订本办法及分线目录。 第一章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 第一条抗菌药物是指对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主要用于细菌、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及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性疾病。缺乏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依据的,原则上不使用抗菌药物。 第二条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应尽可能正确采集有关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作为选用药物的依据。未获结果前或严重感染,病情急迫的情况下,可根据临床诊断推断最可能的病原菌,选择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一旦明确病原菌,应根据临床用药效果并参考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第三条对轻症社区获得性感染或初治患者,可选用常用抗菌药物。对医院获得性感染、重症感染、难治性感染患者应根据临床表现及感染部位,推断可能的病原菌及其耐药状况,选用抗菌活性及针对性强、安全性好的抗菌药,必要时可以联合用药。 第四条临床医师选择抗菌药物时,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患者的疾病状况:感染严重程度、机体生理、病理、免疫功能状态等。 (二)抗菌药物的特性:包括抗菌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抗菌谱、抗菌活性和后效应等)、药代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排泄、半衰期、血药浓度和细胞浓度等)以及不良反应等。 (三)给药途径:轻中度感染尽量选用生物利用度高的口服制剂;重症感染或因病情需要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四)有多种药物可供选用时,应优先选用价格低廉、抗菌作用独特、窄谱、不良反应少的抗菌药物。 第五条抗菌药物的调整:一般感染患者用药72小时(重症感染48小时)后,可根据临床疗效或病原菌检测结果,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所用抗菌药物。 第六条疗程:一般感染在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好转或恢复正常后继续用药2~3天,特殊感染或特殊药物按特定疗程执行。

抗菌药物考试试题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培训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分)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 A患者感染病情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C抗菌药作用特点D以上3项 2、可辅以抗菌药局部应用的情况有:( a) A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B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C隐球菌脑膜炎D化脓性腹膜炎 3.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b ) A慢支急性发作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细菌性肺炎 4、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d) A昏迷B中毒C上呼吸道感染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5、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c ) 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B长期用药预防C晚期肿瘤患者D风湿热复发 6、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 ) A切口感染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b ) A手术后3天B术后24小时C术后1周D用至患者出院 8、应用头孢哌酮时应给患者补充:(d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维生素Kl 9、肾功能减退时,必须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a) A糖肽类B克林霉素C利福平D大环内酯类 10、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b)

A氯霉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酯化物D利福平 11、厌氧菌感染不可以选用:(b ) A亚胺培南B氨基糖苷类C甲硝唑D克林霉素 12、治疗肠球菌属感染首选:( b) A氯霉素B氨苄西林C左氧氟沙星D头孢唑林 13、下列药物中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者有:(c ) A氨苄西林B头孢曲松C头孢他啶D头孢呋辛 14、有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的药物为:(c ) A青霉素B氟喹诺酮类C氨基糖苷类D头孢菌素 15、新生儿感染治疗不宜选用:( a) A环丙沙星B头孢曲松C青霉素D以上都是 16、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 c) A青霉素B头孢呋辛C环丙沙星D磷霉素 17、氨基糖苷类对以下那种细菌抗菌活性差:(b ) A大肠埃希菌B肺炎链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克雷伯菌18、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 A克林霉素B亚胺培南C庆大霉素D青霉素 19、老年感染患者一般不宜选用:( c) A青霉素类B克林霉素C氨基糖苷类D头孢菌素类 20、属于FDA妊娠期分类B类,孕妇可使用的抗菌药为:(c ) A环丙沙星B庆大霉素C青霉素D四环素 2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以下何种病原菌感染:(c )

抗菌药物三级分类

抗菌药物三级分类表 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1.青霉素类:青霉素卞星青霉素(注射剂)氨苄西林(注射剂)苯唑青霉素(注射剂)阿莫西林哌拉西林钠(注射剂) 2.头孢菌素类:头孢氨苄头孢羟氨苄头孢唑林钠(注射剂)头孢拉定 3.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注射剂)新霉素(片剂) 4.酰胺醇类:氯霉素 5.四环素类:四环素(片剂)土霉素(片剂)多西环素(片剂胶囊剂) 6.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琥乙红霉素(片剂、胶囊剂颗粒剂)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7.磺胺类药:磺胺嘧啶复方磺胺甲恶唑柳氮磺吡啶磺胺嘧啶锌(散剂、软膏剂)磺胺嘧啶银(软膏剂)磺胺醋酰钠 8.喹诺酮类:吡哌酸(片剂、胶囊剂)诺氟沙星(片剂、胶囊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 9.硝基米唑类:甲硝唑 10.硝基呋喃类:呋喃妥因(片剂、胶囊剂)呋喃唑酮(片剂、胶囊剂) 11.抗结核病药类: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利福定乙胺丁醇(片剂、胶囊剂)链霉素吡嗪酰胺 12.抗真菌药类:大蒜素制霉素(片剂)克霉唑 13.其他抗真菌药物:小檗碱(片剂)林可霉素磷霉素 限制使用抗菌药物 1、青霉素类:青霉素V(片剂、颗粒剂)氯唑西林钠(颗粒剂、注射剂)阿洛西林钠(注射剂)美洛西林钠(注射剂)阿莫西林钠-双氯西林钠(胶囊剂) 2、头孢菌素类:头孢硫咪头孢克洛(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头孢美唑(注射剂)头孢呋辛钠头孢西丁钠(注射剂)头孢曲松钠(注射剂)头孢哌酮钠(注射剂)头孢他啶(注射剂)拉氧头孢钠头孢唑肟头孢噻肟钠(注射剂)氨曲南(注射剂) 3、氨基糖苷类:妥布霉素奈替米星依替米星大观霉素 4、B-内酰胺类抗生素与B-内酰胺酶抑制剂:舒他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剂)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注射剂)哌拉西林钠-三唑巴坦钠(注射剂)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5、四环素类:米诺环素(片剂、胶囊剂、颗粒剂) 6、大环内酯类:罗红霉素(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克拉霉素(片剂、干混悬剂)阿奇霉素(片剂、注射剂)吉他霉素 7、磺胺类药:甲氧苄啶 8、喹诺酮类: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注射剂)加替沙星司氟沙星芦氟沙星氟罗沙星(注射剂) 9、硝基米唑类:替硝唑奥硝唑 10、抗结核病药类: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利福喷汀(片剂、胶囊剂)利福布汀 利福平-异烟肼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环丝氨酸 11、抗真菌类:咪康唑酮康唑(片剂、胶囊剂)伊曲康唑(片剂、胶囊剂)氟康唑氟胞嘧啶特比萘芬 12、其他抗真菌药物:克林霉素多粘菌素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2016年抗菌药物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抗菌药物分类特点及应用》培训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选题(3*10=30分) 1、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起抗菌作用的药物有() A、克林霉素 B、氯霉素 C、红霉素 D、万古霉素 E、达托霉素 2、下列哪类抗菌药物影响细菌细胞的蛋白质的合成()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糖肽类 E、磷霉素 3、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抗菌活性的药物() A、哌拉西林 B、头孢他啶 C、美罗培南 D、头孢曲松 E、环丙沙星 4、对MRSA不具抗菌活性的药物为() A、达托霉素 B、万古霉素 C、利奈唑胺 D、头孢唑林 E、替考拉宁 5、治疗脑膜炎需要同时鞘内给药的抗感染药为() A、青霉素 B、头孢曲松 C、两性霉素B D氟康唑 E、美罗培南 6、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不具抗菌活性的药物为() A、替卡西林/克拉维酸 B、米诺环素 C、左氧氟沙星 D、头孢吡肟 E、SMZ/TMP 7、无论脑膜有无炎症,不能透入脑脊液的抗菌药物为() A、氯霉素 B、头孢曲松 C、米诺环素 D、万古霉素 E、红霉素 8、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红霉素 B、头孢菌素 C、克林霉素 D、青霉素 E、四环素类 9、前列腺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青霉素 B、头孢他啶 C、氟喹诺酮类 D、氨曲南 E、头孢拉定 10、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有关的PK/PD参数主要为()

A、血药峰浓度/MIC B、AUC24/MICCDE C、血药浓度达到或超过MIC的时间(T>) D、以上均是 E、以上均否 二、多选题(5*10=50分) 1、口服吸收差的抗菌药物为() A、阿莫西林 B、左氧氟沙星 C、两性霉素B D、万古霉素 E、氟康唑 2、胆汁中浓度高的抗菌药物有() A、利福平 B头孢哌酮 C、氨基糖苷类 D、万古霉素 E、氟康唑 3、抗菌药物的药效学指标包括药物对细菌的() A、最低抑菌浓度(MIC) B、最低杀菌浓度(MBC) C、抗生素后效应(PAE) D、生物利用度 E、AUC 4、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有() A、氨基糖苷类 B、氟喹诺酮类 C、头孢菌素类 D、氟胞嘧啶 E、利奈唑胺 5、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有() A、青霉素类 B、头孢菌素类 C、碳青霉烯类 D、两性霉素B E、棘白菌素类 6、与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杀菌活力有关的主要PK/PD参数是() A、Cmax/MIC B、AUC24/MIC C、>MIC D、消除半衰期 E、生物利用度 三、简答题(1*20=20分) 1.抗菌药物的分类?

常用抗菌药物的作用特点及注意事项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胡永芳 常用抗菌药物的分类。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它的化学结构,抗菌谱,以及药代动力学的PK/PD来分类。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里边抗菌药物根据它的临床的实用级别,又可以 分为不同的级别。 一、抗菌药物的分类-按化学结构分类 通常常用的抗菌药物可以按照化学结构分为β内酰胺环类的、喹诺酮类的、大环内 酯类、氨基糖苷以及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磺胺类、硝基咪唑类等,以它的母 核来做它的分类。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就是这几大类。 首先看一下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包括哪些?它分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非典 型的β- 内酰胺的抗菌药物。 β- 内酰胺环的抗菌药物以青霉素为例,青霉素按照它的抗菌谱又可以分为抗葡萄球 菌的青霉素类以及抗铜绿假单的氨基青霉素类,还有根据青霉素它是天然来源发酵得来的 还是合成的,又分为天然的青霉素。随着青霉素在临床的广泛使用,逐渐出现了耐酶的青 霉素。为了克服在临床上使用过程中产生的β- 内酰胺酶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做过化学的结构改造以后又出现了像甲氧西林一类的耐酶的青霉素。在化学结构上做了一定的修饰以后,又出现了广谱的青霉素类药物,比如刚才说的氨基青霉素类。像青霉素类的药物主要 是针对的常见的阳性球菌。在青霉素的结构做了改造以后,它就有一个氨基,所以氨基青 霉素类的药物都具有抗铜绿假单的作用。头孢菌素类的抗菌药物根据它的生产的年代不同,分为了临床上现在在一类手术切口广泛使用的头孢唑啉,第二代头孢菌素,比如头孢呋辛,以及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肟等等,还有第四代的头 孢菌素类药物头孢吡肟。 β- 内酰胺环类的药物还包括一大类非典型的β- 内酰胺环抗菌药物,比如β- 内 酰胺酶的抑制剂舒巴坦、三唑巴坦。还有一类就是单环类的抗菌药物,如氨曲南。还有一 类就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它的抗阳性球菌和阴性杆菌的抗菌谱是跟第二代头孢菌素, 比如头孢呋辛、头孢西林相似的。但是它对于厌氧菌的作用又强于这些药物。还有一大类 头霉素类的抗菌药物,如头孢米诺,还有头孢美唑。还有就是特殊期使用的抗菌药物,碳

抗菌药物使用分级管理制度

XX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分线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按“非限制使用”、“限制使用”和“特殊使用”分级管理规定,建立抗菌药物分线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预防和纠正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 第二章抗菌药物分级原则 第二条将常用抗菌药物划分成一、二、三线: (一)第一线药物(非限制使用):抗菌谱相对较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价格低廉、货源充足的抗菌药物,依临床需要使用。 (二)第二线药物(限制使用):抗菌谱较广、疗效较好但不良反应较明显或价格较昂贵的药物,例如第三代头孢菌素等,应控制使用。 (三)第三线药物(特殊使用):疗效独特但毒性较大、价格昂贵、新研制上市的抗菌药物以及一旦发生耐药即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品种,例如万古霉素、第四代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两性霉素B、恶唑烷酮类等,应严格控制使用。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一、二、三线药物名录(附件1),并定期调整、更新。 第三章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 第三条住院医生处方权限为一线药物,主治医师处方权限为一、二线药物,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处方权限为一、二、三线药物,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在值班或急诊时遇到严重感染的情况,可用二、三线药物,但需报医务科备案。 第四条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先选用一线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第五条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二线抗菌药物治疗时,由药敏结果证实;若无,应由主治以上医师签名。

第六条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按临床治疗用药方案需要三线抗菌药物治疗时,应由具有高级职称科主任签名或有感染专科医生会诊记录,或有全院疑难病例讨论意见,或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批准。选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从严控制,须经药事管理委员会认定、具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或相关专业专家会诊同意,由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开具处方后方可使用。 第七条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一线以上药物进行治疗,但若培养及药敏证实第一线药物有效时应尽可能改为第一线药物:(一)感染病情严重如:①败血症、脓毒血症等血行感染,或有休克、呼吸衰竭、DIC等合并症;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③脏器穿孔引起的急性腹膜炎、急性盆腔炎等;④感染性心内膜炎、化脓性心包炎等;⑤严重的肺炎、骨关节感染、肝胆系统感染、蜂窝组织炎等;⑥重度烧伤、严重复合伤、多发伤及合并重症感染者;⑦有混合感染可能的患者。 (二)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发生感染时,包括:①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②接受抗肿瘤化学疗法;③接受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者;④血WBC<1×10^9 /L或中性粒细胞<0.5×10^9 /L; ⑤脾切除后不明原因的发热者;⑥艾滋病;⑦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症;⑧老年患者。 (三)病原菌只对二线或三线抗菌药物敏感的感染。 第八条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未经会诊或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处方量不得超过1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第九条联合用药3种及以上抗菌药物要有药敏监测报告,且须经科主任批准并报医务科备案。 第十条在经验使用三线抗菌药物前,应做细菌培养与药敏试验,获得药敏试验结果后,参照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第十一条“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小组”每年1-4次对感染病人的分布、病种、药敏耐药菌株、院内感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向全院通报。定期对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将调查结果向药事管理委员会报告,并具体落实药事管理委员会作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机制 附抗菌表

抗菌药物的分类及其机制附抗菌表 (一)分类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3.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4.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5.多肽类抗生素 6.喹诺酮类抗菌药 7.抗真菌药物 (二)简介 1.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特点:结构上均含β-内酰胺环 包括:(1)青霉素类,(2)头孢菌素类,(3)头霉素类,(4)碳青霉烯类,(5)单环β-内酰胺类,(6)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合剂。 (1)青霉素类 青霉素G及口服青霉素V钾片 耐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等)针对产青霉素酶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株(MRSA)对本品耐药。

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替卡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及哌拉西林等)抗G-杆菌活力强,对绿脓杆菌亦有良效。 美洛西林对G+球菌作用较强。 近年新合成的氨基酸青霉素阿扑西林(Aspoxicillin)抗菌谱更广,除MRSA及耐药肠球菌外,其他G+、G-球菌杆菌对本品均敏感,针对胞壁、胞膜有双重杀菌作用,生物利用度好。 抗G-菌青霉素有美洛西林、替莫西林(temocillin)及福米西林(fomidacilli n),前者仅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高效,后两者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G-球、杆菌和绿脓杆菌活力强,比其他青霉素类强10~20倍。 (2)头孢菌素类 第一代头孢菌素对G+球菌作用强,炭疽杆菌和白喉杆菌也高度敏感,对G-菌中的脑膜炎球菌、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和奇异变形杆菌也有活力。头孢唑啉和头孢拉定可作为第一代的代表。 第二代头孢菌素对酶的稳定性增强,主要作用于大部分肠杆菌科、流感杆菌和奈瑟菌属等G-菌,对G+球菌略逊于第一代,对绿脓杆菌、沙雷杆菌、不动杆菌及阴沟杆菌多无效。品种有头孢呋辛、头孢孟多及头孢替安(cefotian),后者抗菌谱广,对除脆弱类杆菌外的厌氧菌也有较高活力。头孢克洛为口服制剂,可抑制所有流感杆菌和90%卡他莫拉菌,常用于呼吸道感染。 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更稳定,抗G-菌作用更强,对沙雷杆菌、绿脓杆菌也有效,常用于重症感染、院内感染和颅内感染。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教案

一、抗菌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主要是干扰病原菌的生化代谢过程,从而影响其结构与功能,致使其失去生长繁殖的能力而产生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的作用。见图20-1。 图20-1抗菌药物作用机制示意图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等抗生素通过抑制转肽酶的功能,干扰病原菌细胞壁基础成分黏肽的合成,造成新生细菌胞壁缺损。而受菌体的高渗透压影响,水分由外界不断渗入,致使细胞膨胀、变形,在自溶酶的影响下,细胞破裂溶解而死亡。 (2)影响胞浆膜的通透性 多黏菌素、两性霉素B等能选择性地与病原菌胞浆膜中的磷脂或固醇类物质结合,使胞浆膜通透性增加,导致菌体内蛋白质、核酸等重要物质外漏,造成细菌死亡。 (3)抑制细菌细胞蛋白质合成 氨基苷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均对细菌的核蛋白体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作用,从而抑制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呈现抑菌或杀菌作用,但不影响哺乳动物的核蛋白体的功能和蛋白质的合成。 (4)抑制核酸合成 喹诺酮类、利福平等通过抑制菌体核酸合成,妨碍菌体细胞的正常分裂生长。 (5)抗叶酸代谢 磺胺类、甲氧苄啶(TMP)分别通过选择性抑制叶酸代谢过程中二氢叶酸合成酶和二氢叶酸还原酶,影响四氢叶酸合成,导致核酸合成障碍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二、耐药性 耐药性又称抗药性,多指病原菌与抗菌药多次接触后,病原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一种病原菌仅对一种抗菌药产生耐药性者称为单药耐药;一种病原菌同时对

两种以上抗菌药产生耐药性者称为多重耐药(又称交叉耐药性)。耐药性给临床用药带来困难,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耐药性的产生大致有下列几种方式。 (1)细菌产生灭活酶 灭活酶可分为水解酶和合成酶两类。水解酶如β-内酰胺酶,能使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水解裂开而失活。但β-内酰胺酶有青霉素型和头孢菌素型,青霉素型主要水解青霉素类抗生素,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作用很微弱;头孢菌素型主要水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但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也能水解。 合成酶又称钝化酶,多数对氨基苷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能产生此种酶。该酶将某些基团转移到氨基苷类抗生素分子上,使其抗菌活性丧失。 (2)细菌改变外膜屏障及主动外排机制 细菌通过降低膜通透性而阻止药物进入菌体,如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耐药;或者通过增强主动排出系统,把已进入菌体的药物泵出菌体外,如金葡菌对大环内酯类耐药。 (3)细菌改变药物作用靶位 革兰阳性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是菌体内作用靶位青霉素结合蛋白(penicillin bindingproteins,PBPs)与药物亲和力下降,PBPs数量减少,或出现新的低亲和力的PBPs 等,而使药物不能与靶部位结合。 (4)细菌改变代谢途经 细菌通过改变自身代谢途径而改变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如对磺胺耐药的细菌,不再利用对氨苯甲酸(PABA)及二氢蝶啶合成自身需要的叶酸,而是直接利用环境中的叶酸;也可能通过产生抗菌药的拮抗物(PABA)而呈现耐药。

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抗生素的分类及特点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包括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多肽类、喹诺酮类、磺胺类、抗结核药、抗真菌药及其他抗生素。 β-内酰胺类 此类属于繁殖期杀菌剂。其特点是: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和毒性低。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新型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的复合制剂。 (1)青霉素类 青霉素G:临床上主要用于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流感杆菌多数对其耐药。普鲁卡因青霉素G半衰期较青霉素长。青霉素V 钾片耐酸,可口服,使用方便。 双氯青霉素:对产酸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活性最强,对其它G 球菌较青霉素G差,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无效。 阿莫西林:抗菌谱与氨苄青霉素相似,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和流感杆菌对本药敏感,抗菌作用优于氨苄青霉素,但对假单胞菌无效。 广谱抗假单胞菌类:对G 球菌的抗菌作用与青霉素G相似,对G-杆菌(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流感杆菌等)及假单胞菌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尤其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抗菌活性更强。 (2)头孢菌素类 此类属广谱抗菌药物,分四代。第一、二代对绿脓杆菌无效,第三代中部分品种及第四代对绿脓杆菌有效,该类药物对支原体和军团菌无效。 第一代头孢菌素:包括头孢噻吩/氨苄/唑林/拉定。对产酸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G 球菌抗菌活性较第二、三代为强,对G-杆菌的作用远不如第二、三代,仅对少数肠道杆菌有作用。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差,对肾有一定毒性。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不动杆菌等无效。其中头孢唑林/拉定较常用。

抗菌药物分类90282

抗菌药物分类90282

抗菌药物(Antimicrobial agents) 能抑制或杀灭病原菌,用于防治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药物。包括抗生素和人工合成抗菌药物。抗生素(antibiotics): 是某些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其它微生物作用的代谢产物。 抗菌药的分类: 第I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类、头孢菌素类 第II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多粘菌素类 第Ⅲ类:速效抑菌药:如四环素类、氯霉素类与大环内酯类 第Ⅳ类:慢效抑菌药:如磺胺类 I+II:协同(增强) I+Ⅲ:拮抗(可能) II+Ⅲ:协同(增强或相加) I+Ⅳ:协同 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s) 包括:1、青霉素类抗生素 2、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3、非典型的b-内酰胺类抗生素 抗菌机制: 阻碍细胞壁粘肽合成,造成细菌细胞壁缺损;激活细菌自溶酶。 一、青霉素类抗生素(Penicillins) (一)天然青霉素类(窄谱青霉素)Natural Penicillin 青霉素G 抗菌谱: ★大多数G+球菌:溶血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双球菌。 ★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杆菌、破伤风杆菌。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不耐药的淋病奈瑟菌。 ★少数G-杆菌: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 ★螺旋体: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放线菌。 临床应用 首选: ★溶血链球菌A组、B组感染:蜂窝组织炎、丹毒、猩红热、扁桃体炎等。 ★敏感葡萄球菌感染、鼠咬热。 ★草绿色链球菌心内膜炎(与链霉素联用)。 ★淋病。 ★梅毒、回归热。 ★流行性脑膜炎(首选SD,SD无效时才首选)。 ★破伤风、白喉(与抗毒素合用)。 ★钩瑞螺旋体病、放线菌病。 (二)半合成青霉素Semisynthetic Penicillins 1.耐酶类青霉素(异恶唑类青霉素) 药物:氟氯西林 抗菌特点:①耐酶,耐酸;对G-菌无效。 ②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该类药可产生耐药性。 应用:耐青霉素G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不良反应:与青霉素G有交叉过敏反应。 2.广谱青霉素类 代表药物: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羟氨苄西林)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根据感染部位、严重程度、致病菌种类以及细菌耐药情况、患者病理生理特点、药物价格等因素,加以综合分析考 虑,制定用药方案。 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规定: 一.对轻度与局部感染患者应首选用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非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是经过临 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小,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可参照《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中一线用药。一般作为主治医师以下专业职称的用药权限。 二.对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者合并感染或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抗菌药物敏感的,可选用限制使 用抗菌药物治疗。限制使用抗菌药物在疗效、安全性、对细菌耐药性的影响、药品价格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可参照《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中二线用药,一般作为主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用药权限。 三.特殊使用抗菌药物由于不良反应明显,不宜随意使用,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 耐药而导致严重后果。如新上市的抗菌药物,其疗效或安全性任何一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或并不优于现用药物,药品价格昂贵。如果患者病情需要应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应具有严格临床用药指征及/或确凿依据(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经抗感染或有关专家会诊,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职称的人授权后,并记录在病历中,方可使用。可参照《一、二、三线抗感染药物名录》中三线用药。 四.紧急情况下临床医师可以越级使用高于权限的抗菌药物,但仅限于1天用量,如需持 续用药应有上级医师授权。在经验使用三线抗菌药物前,应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待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参照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五.各科室应重视病原微生物检测工作,对感染性疾病以及在幵放伤口的清创和感染伤口的扩创时 应及时送标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微生物实验室应提高病原学诊断水平并及时报告细菌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医师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六.严格掌握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 通常不宜常规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如普通感冒、麻疹、水痘等病毒性疾病, 昏迷、休克、中毒、心力衰竭、肿瘤、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患者。 2. 如病人因发热就诊应先进行血常规筛查,确定是细菌感染再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3. 对于急诊和住院病人需要手术治疗时应参照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中围手术期 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方法进行。 七.我院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应定期幵展合理用药培训,并督导全院临床管 理用药工作,幵展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和细菌耐药趋势分析,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 医院感染委员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