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第四单元周清试卷答案

初一第四单元周清试卷答案
初一第四单元周清试卷答案

初一周清试卷答案

1. 给带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x ǐn ɡ

( )

h án ɡ

( )辈b ai 潺ch án

ch án

( ) 不

bù惮dàn

( )

凫fú( )水shu ǐ

絮xù叨dāo

( ) 弥mí

( )散 蕴yùn 藻zǎo ( )

piāo

miǎo

( ) 旺相

xiànɡ

( ) 乌桕jiù

( ) 棹

zhào

( )着

船 船楫jí( ) 竹篙ɡāo ( ) 亢kànɡ( )奋 蓦m?( )然

冗rǒnɡ

( )

t?nɡ

( )仁 颤栗lì

( ) 戛jiá( )然而止

pánɡ礴b?

( )

shuǐ门

m?n 汀

tīnɡ

( ) 参差cī( )( )不齐

zhàn

( )

水 尽态极妍yán

( ) 颦pín 蹙c ù

( )( ) 浑身解xia

( )数

叱chì

( )责 cu ān duo( 撺掇 ) hu ì暗(晦 ) j ī( 羁 )绊 qi a(惬 )意 ch ìzh à( 叱咤 )风云 c àn ( 粲 )然 ch ēn ( 嗔 )视 2.文学常识填空:

(1)《社戏》作者 鲁迅 ,原名 周树人 ,是我国 现 代著名 文学家 、 思想家 、 革命家 ,他的两部短篇小说集是 《彷徨》 、 《 呐喊》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本文选自 《 呐喊》 (2)《安塞腰鼓》作者 刘成章 。

(3)《竹影》作者 丰子恺 ,原名 丰润 ,

现 代 画家 、 散文家 。本文选自 《丰子恺文集》 。

(4)《观舞记》作者 冰心 ,原名 谢婉莹 , 现 代著名 诗人 、儿童文学家。本文选自 《冰心全集》 。

(5)《口技》一文选自《虞初新志· 秋声诗自序 》,本文的作者是 清代 代 林嗣环 ,

字____铁崖。《虞初新志》是清代张潮编选的一部笔记小说集。

3.戏曲知识:

(1)①中国戏曲的角色分为__生__ 、旦、净、丑四大行当。京剧称为东方“歌剧”,也是中国的国粹。

4.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这段江南水乡的童年生活经历,在《社戏》一文中都是详写部分。

B《安塞腰鼓》一文的作者刘成章,用酣畅的笔调,描绘出南方少数民族的舞蹈风情以及人民生命的升华。

C丰子恺借描写小伙伴们月光下画竹影一事,把艺术之美蕴藏在孩子的童稚活动中,耐人寻味。

D冰心写的《观舞集》向读者展示出异国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舞蹈演员卡拉玛姐妹的舞姿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5、下面语段标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删去“应该”或“必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的对象”(或“的人”)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将“走进”改为“翻开”,或将“一页”改为“天地”(意合即可)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应将“无数的”放到“生灵”前

6、写出下面诗句的上句或下句。(8分)

(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约客》)

(2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3)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明鸣。(韦应物《滁州西涧》)

(4)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抒发时世之凋敝丧乱和人生凄凉飘零的语句是: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论诗》中表达创作应该求新求变,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的语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呓.语(yì)齁.声(hōu)中间.(jiàn )曳.屋(yè)许许

..声(hǔ)几.欲先走(jī)犬吠.(fèi )夫叱.大儿声(chì)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1)手有百指.(手指)不能指.其一端(指出)

(2)作.作索索(拟声词)百千齐作.(本意为起来,在这译为发出来)(3)众宾团坐.(坐着)满坐.寂然(同“座”,座位)

(4)妇抚儿乳.(喂奶)儿含乳.啼(奶头)

(5)以为妙绝.(极点)群响毕绝.(消失)

(6)于厅事之.东北角(的)妇拍而呜之.(代词,他)

(7)众妙.毕备(妙处)以为妙.绝(好,奇妙)

(8)其.夫呓语(她的)不能指其.一端(其中)

9.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词作动词,说出

(2)不能指.其一端:名词作动词,指出。

(3)京中有善.口技者:形容词作动词,擅长

(4)忽然抚尺一下.:.方位名词作动词,落,拍

(5)宾客意少.舒:形容词作副词,稍略

10.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1)会.宾客大宴古义:适逢,正赶上今义:合拢,聚在一起

(2)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古义:隐隐约约今义::小,细微

(3)中间

..力拉崩倒之声古义:中间夹杂今义:里面。

(4)两股.战战古义:大腿今义:量词或一种组织单位

(5)几欲先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11. (1)“京中有善口技者”中“善”字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统领全文,点明主旨,为下文埋下伏笔。

(2)“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一句有什么作用?

侧面烘托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12.翻译句子。

(1)京中有善口技者

京城中有一个擅长口技的人。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中间夹着噼里啪啦房屋倒塌的声音

(3)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客人们的情绪稍微放松了一些,慢慢地坐端正了。

13.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将它们分别填在横线上。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①.表示突然发生:_忽、忽然_②表示同时发生:__一时__ ③表示相继发生:__既而__ ④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_是时_⑤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__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施.八尺屏障(设置,安放)

(2)但.闻(只)

(3)众妙毕.备(全,都)

(4)虽.人有百手(即使)

(5)奋.袖出臂(扬起)

15.文章首尾为什么都交待“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暗示道具简单,侧面烘托口技者的高超技艺。

16.中主要是从哪两方面来写失火、救火场景的?

正面描摹火场的各种声音,侧面描写听众神态

17.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18.下面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 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 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渲染火场和大厅里声音的嘈杂,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 这段主要内容是写表演者以口技摹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19.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哪些声音直接地表现了火势的凶猛?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

②哪些声音表现了大火中人们的行动?

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③作者是怎样盛赞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的?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周周清试卷 (9、1)试卷及答案

以诚信品质查学习得失,凭执着精神获成长自信. 十堰外国语学校 初中语文(苏教版)九年级(上) 周周清试卷 2016年9月1日 十堰外国语学校九年级2016-2017学年上学期周周清试卷 (9.1) (时限:70分钟 满分100分 主要内容:《与朱元思书》) 一、积累与运用。(1-7小题每题3分,8小题6分,共27分) 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 .哺.育(p ǔ) 机械.(xi è) 一气呵.成(h ē) 溯.流而上(su ?) B .琐.事(su ǒ) 诅.咒(z ǔ) 声名狼藉.(j í) 惟妙惟肖.(xi ào ) C .分歧.(q í) 喧.嚣(xi āo ) 坚持不懈.(ji ě) 瑰. 丽(gu ì) D .收敛.(li ǎn ) 干涸.(g ù) 鲜.为人知(xi ǎn ) 铁锹.(qi ū)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 .气势磅礴、场面宏大的国庆阅兵仪式虽早已落下维幕,每当想起仍令人热血沸腾。 B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消声匿迹多年的桃花水母频频重现浙江各地。 C .少数年轻人通霄达旦地玩电子游戏,这样既荒废学业,又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D .这部小说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反映了波澜壮阔的现实生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3.下列句子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D ) A .经调查,“8·12”天津港爆炸事故原因是瑞海公司违规经营、违规储存危险货物以及安全管理极其混乱造成的。 B.面对叙利亚小难民艾兰伏尸海滩的照片,使欧洲一些国家终于松口,允许更多难民入境。 C.磁州瓷器工艺精湛,具有高雅、时尚、个性的艺术享受,是一种观赏价值极高的艺术品。 D.屠呦呦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研究,有效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为医学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 .菲律宾虽欲扩大军备,但财力贫乏,面对美国的天价先进武器,只能望洋兴叹....。 B .陆续出台的房改令意图大相径庭....,都是想通过合理控制房价而稳定房地产市场。 C .金融危机山雨欲来,政府未雨绸缪....,应对措施有力保障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D .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 ,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B ) A .鲁迅,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我们学过他的短篇小说有《社戏》等。 B .《陈涉世家》中,陈胜、吴广起义的导火线是“天下苦秦久矣”,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C .面对东晋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人民徭役繁重,陶渊明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刻画了一个与污浊社会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的情趣。 D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描写了富阳到桐庐一带富春江秀丽的风光,抒发了作者厌弃尘俗和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一项是。( C ) 生活中种种苦涩,_____________,历程中多少挫折,_____________,漫漫岁月里的辛苦挣扎,_____________。但由于忍耐,由于奋斗,也由于不断地向上望,坚韧的生命终能超越所有的忧患与磨难,而从生活自身获得智慧。 A .曾使人衰老憔悴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B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使人失望流泪 C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给人痛苦沉思 曾催人衰老惟悴 D .曾使人失望流泪 曾催人衰老憔悴 曾给人痛苦沉思 7、将下列句子整理连贯,正确的一项是:( D ) ①语文,就是我的精神乐园。 ②我在其中享受自然,体验人生,步入思想高地,领略无限风光。 ③我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④那种快乐,那种情怀,那种在母语家园里边遨游边吮吸甘露的惬意难以言表。 ⑤希望你也能爱语文,从中找到无穷的乐趣。 A 、①②③④⑤ B 、⑤③①②④ C 、①③②④⑤ D 、③①②④⑤ 8、古诗文默写填空。 ①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_。 ③ 风烟俱净 ,天山共色。 ④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⑤晏殊的《浣溪沙》中被誉为“千古奇偶”的句子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9—13题(19分)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有删改) 9. 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6分)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人教版]

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说明:1.全卷共五大题,满分以100分计。 2.本试卷设有卷面书写4分,附加题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一、积累与应用 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2分 裹.藏()葱.茏()潜.行()猛.犸() 狩.猎()喧嚣.()喑.哑()静谧.() 峰峦.()弥.漫()霎.时()残骸.() 2、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 ⑴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 ⑵……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⑶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形容非常有滋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是蝉的头骨和胸骨。() ⑷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安静)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4分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⑻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⑽卷云、卷积云、积云和卷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3、下列语段的第一层(用“/”表示)第二层(用“//”表示)划分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周清.pdf

语文周周清【3】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屏障 .(zhànɡ)澎湃.(pài)哺.育(fǔ)狂澜.(lán) B.嗥.鸣(háo) 怪诞.(dàn) 默契.(qì) 蚱.蜢(zhà) C.祈 .祷(qí) 哽.住(ɡěnɡ) 崎岖.(qū) 金柝.(tuò) D.山巅.(diān) 亘.古(ɡèn) 老叟.(sǒu) 污秽.(huì) 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懊诲字帖回环曲折B.斑谰戎尺九曲连环 C.田笼镐头扑朔迷离 D.摩损体魄一泻万丈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改正并随时发现自己的缺点。 将“努力”与“随时”调换位置。 B.这件事的具体详情,我以后再告诉你。 删掉“具体”。 C.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将“传统”改为“作用”。 D.经过共同努力,使我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删掉“使”。 4.下列各句所使用的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B.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C.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棵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有我的手印。D.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5.名句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2)惊涛澎湃,;浊流宛转,。 (3)旦辞爷娘去,,不闻爷娘唤女声,。 (4)《木兰诗》中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doc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______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④________________,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⑤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⑥《登幽州台歌》中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4分)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这天夜里,我睡得十分香甜,梦中huǎng惚在那香气四yì的梨花林里漫步,还看见一个身穿着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丛中歌唱…… 第二天早上,我们没有立既上路,老人也没有离开,我们决定把小茅屋修葺.一下,给屋顶加点儿草,把房前屋后的排水沟再挖深一些。一个哈尼小姑娘都能为群众着想,我们真应该向她学习。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huǎng()惚四yì( ) 修葺.(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2分) (3)下面是“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四个义项。文中“漫步”的“漫”的意思应为( )(2分) A.水过满,向外流B.到处都是 C.淹没D.不受约束,随便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为反问句。(2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_》中的主人公。祥子第二次为买车攒的钱被________(填人名)敲诈去了。(2分) (2)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________》,讲述了全国解放前夕,重庆地区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例如:叛徒甫志高带领特务窜到乡下,________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2分) 4.学校准备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分)

周周清试卷..

《山市》第一部分: 1、《山市》选自。作者蒲松龄,别号,是代著名的文学家。 2、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碧瓦飞甍()⑵高垣睥睨()() 3、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而楼上人往来屑屑⑵历历在目 ⑶尘气莽莽然⑷或凭或立 4、本文以为序,描绘了幻境变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请根据提示填空。初生阶段——发展阶段——高潮阶段——消失阶段。 5、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概括出山市的特点。 6、本文的中心句是 7、读了本文,你认为奂山的山市蜃景有哪四种主要特点?各引一句原文证明你的观点。 8、海市蜃楼是世间奇景,人们很少能看到,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看到。阅读本文之后,你有什么感想?用一句话来概括。 《山市》第二部分: 1、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飘渺()⑵逾时() 2、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连亘六七里⑵倏忽如拳如豆 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⑴然数年恒不一见。 ⑵惟危楼一座,直接霄汉。 4、“一切乌有”中的“乌有”意思为,有一个含有“乌有”的成语是。 5、阅读下面两副对联,说说它们写的是哪一部作品和哪一个作家。 ⑴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⑵岂有真鬼狐?前贤形此箴世。安得装妖孽?后代剥它画皮。 作品:作家: 6、用你知道的物理知识简单解释一下“海市蜃楼”或“山市奇景”出现的原 因。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1、《聊斋志异》柳泉居士清2、⑴méng ⑵pì nì 3、⑴忙碌的样子⑵清晰⑶广大⑷有的4、时间孤塔宫殿城郭危楼如拳如豆5、奇异奇妙神秘变化多端罕见变幻莫测6、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7、①规模宏大: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②变化迅速:倏忽如拳如豆,遂不可见。③形象逼真: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见山上人烟市肆,与市无别。④色彩鲜艳:碧瓦飞甍。8、大自然充满神奇,我喜欢大自然。 第二部分:1、⑴piǎo miǎo⑵yǘ2、⑴连绵不断⑵突然3、略4、没有子虚乌有 5、作品:《聊斋志异》作家:蒲松龄 6、在大气中,空气会出现各层密度不同的现象,冷空气密度比热空气密度大,在温度不同的两层空气交界处,光线也会发生折射和反射,像镜子一样显示出远方的景物的影像。 1给下列字注音 青冥.(míng)飞甍.(méng)高垣.(yuán)禅.院(chán ) 逾.时(yú)连亘.(gèn)倏.忽(shū)窗扉.(fēi)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 奂山的“山市”,是淄川县八景中的一景,但经常好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②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相顾惊疑,念近中无此禅院。 忽然看见山头有一座孤零零的宝塔耸立起来,高高地直插青天,(大家)你看我,我看你,又惊奇又疑惑,心想这附近并没有佛寺啊。 ③无何,见宫殿数十所,碧瓦飞甍,始悟为山市。 不多久,(又)看见几十座宫殿,瓦是碧绿的,屋脊高高翘起,这才省悟到原来是(出现)“山市”了。 ④未几,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居然城郭矣。 没多久,(又出现了)高高的城墙,(顶上是)呈凹凸形的短墙,连绵六七里,竟然是一座城了。 ⑤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 城中有像楼阁的,有像厅堂的,有像街坊的,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数也数不过来。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初一语文上册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说明:1.全卷共五大题,满分以100分计。 2.本试卷设有卷面书写4分,附加题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一、积存与应用 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2分 裹.藏()葱郁 ..()潜.行()猛.犸()狩.猎()喧嚣.()喑.哑()宁静() 峰峦.()充满 ..()顿时 ..()残骸.() 2、依照括号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 ⑴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⑵……迈开了人类探究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进展过程中能够作为标志的大事)。() ⑶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形容专门有味道),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那个笼子里到处是蝉的头骨和胸骨。() ⑷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专门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安静)气氛再适合只是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4分 ⑴那最轻巧、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这种云专门薄,阳光能够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旧专门清晰。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⑷假如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看起来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专门高,那儿水分少,它们一样可不能带来雨雪。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顺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3周周清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第十三周周清试卷 一、基础。(50分) 1.根据提示填空。(24分,每空2分) 1.赵师秀《约客》一诗中,表达诗人候客时长而失望焦躁情绪的两句是: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 赵翼《论诗》一诗中,说明人才辈出,各个时代都有有才华有成就的新人出现的两句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3.__荷笠带斜阳___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散人》 4.默写《滁州西涧》 _独____ ,_____ 。_____ ,_____ 。 2.根据拼音写汉字。(14分,每空2分) (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ān duo(撺掇)起来 (2)怪家里的人不早定,xù dao(絮叨)起来 (3)他们太dài màn(怠慢),是待客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 (4)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yì fèn tían yīng( 义愤填膺 )。 (5)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yùn zǎo(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6)委实没有一个不会fú shuǐ(凫水)的。 3.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的感悟,仿写画线句子。(4分)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 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 仿写:父爱是一颗白杨,让你的心灵即使在炎热的沙漠也能感到阵阵清凉______ 父爱是一座高山,让你的情感即使经受旅途的风雪依然历久弥新 ______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D) (3分) A.这是最后一天的劳动,是同学们最紧张、最愉快、最有意义的一天 B.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汽车和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汽车”后面加“司机”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人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5.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王红和张艺原来在学校是好朋友,毕业之后一直过从甚密,可谓藕断丝连 比喻表面上断了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指男女之间情思难断,不能形容友谊 B大会主席团作出决定,会议期间不准无故迟到,对那些不遵守大会纪律的不速之客要通报批评。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 班级姓名学号计分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29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商酌.(zhuó)竹篾.(miè)驿.路(yì)陡.峭(dǒu) B.洗濯.(zhái)循.环(xún)隐逸.(yì)大抵.(dǐ) C.捷.报(jié)妥帖.(tiè)案牍.(dú)苔痕.(hén) D.打拱.(gōng)丁卯.(mǎo)赔.礼(péi)拖沓.(tà) 2.下列词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晶莹烦琐筹划修葺 B.哀掉愣住简陋尴尬 C.恩惠取谛震悚颠沛 D.监督滞笨诘问抱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尤金站男子100米决赛中,我国选手苏炳添虽然没有拔得头筹 ....,却创造了9.99秒的成绩,成为第一个突破10秒大关的黄种人。 B.任何一个国家在安全面前都难以独善其身 ....,只有通过对话与合作,亚洲各国才能共同应对挑战,共维稳定,共享安全。 C.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 ....,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D.城市是农民工的谋生之地,也应该是他们的幸福家园,我们要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让 他们真正在城市安居乐业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杨绛先生学贯中西,著述丰硕,成就非凡,享誉海内外。 B.是否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 C.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 D.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市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5.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 B.《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

六年级数学第10周周清测试卷

六年级数学第十周周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 )÷15= 5 4 =( )%=( )(小数)=( )折。 2. 15是20的( )%,20是15的( )% 3. 种200棵树苗,死了6棵,这批树苗的成活率是( ) 4. 连接( )和( )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决定圆的位置,( )决定圆的大小。 5. 45千克菜籽榨出15千克油,菜籽的出油率是( )。 6. 22kg 的50%是( )kg ,( )kg 的40%是5kg 元。 7. 六(1)班今天到校47人,3人请假,六(1)班的出勤率( );图书角有80本书,故事书占30%,其他是漫画书,漫画书有( )本。 8. 圆的周长是15.7厘米,半径是( )厘米,面积是( )厘米2 9. 圆规两脚分开3厘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0. 在3.14、π、3.145、 3.14%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 二、判断题(5分) 1. 百分数化成分数后都是真分数。 ( ) 2. 用100千克小麦磨出85千克面粉,这批小麦的出粉率为85%千克。 ( ) 3. 甲数比乙数少20%,乙数比甲数多20%。 ( ) 4. 一种商品,先涨价20%,再降价20%,现价与原价相等。 ( ) 5. 所有的圆都有无数条半径,无数条对称轴。 ( ) 三、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里(10分) 1. 把15千克食盐溶解到100克水里,盐水的含盐率为( ) A 、15% B 、约13.3% C 、约16.7% 2. 某工厂男职工人数是女职工人数的60%,男职工人数比女职工人数少( )。 A 、60% B 、37.5% C 、40% 3. 有500台电话机,卖掉20%,再增加20%,这时电话机有( ) A 、480台 B 、500台 C 、520台 4、8千克的20%加上8千克是( )千克 A 、8.8 B 、9.6 C 、828 D 、12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 12.《纪念白求恩》 导读:初一语文上册选入的课文《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 一、知识结构 (一)文学常识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二)文章主题 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三)结构 第一部分(1)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2)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3)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4)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议论文文体知识

(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形式: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3)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五)夹叙夹议: 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 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六)重点问题: 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 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 明确:不行。“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1、设问句,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引起读者的注意。 2、双重否定句,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他,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中考语文复习周清检测试题

语文周清试卷 班级:姓名: 一、古诗词名句填写:(18分) 1、,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知汝远来应有意,。(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望岳》中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4、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7、予独爱莲之,。(周敦颐《爱莲说》) 8、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9、岁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语)十则》) 10、,锦鳞游泳;,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浮光跃金,,渔歌互答。(范仲淹《岳阳楼记》) 11、_________________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2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猝.然(cù)绽.放(zhàn) 炫.耀(xuàn) 妄自菲.薄(fēi) B.粘.贴(zhān) 附和.(hè) 翘.首(qiào) 茅塞.顿开(sè) C.剔.除(tì) 脸颊.(jiá) 游弋.(yì) 不屑.置辩(xiè) D.联袂.(mèi) 贮.藏(zhù) 静谧.(mì) 断壁残垣.(yuán)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错误 ....的一项是()。(3分)

A.赔偿蔓延气冲霄汉谈笑风声 B.感概潮讯两全奇美无缘无故 C.翱游摆度高屋建领功亏一溃 D.逃窜追溯坚定不疑渊远流长 3.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3分) A、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B、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C、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我读过你写的每一本书。”母亲拉开书橱说:“你看,你写的书,一本也不少,都在这里。” 4.下面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政府专门制定了有关的规章制度。 B、在韩国学生赵承熙制造了校园枪击惨案后,立即受到世界各大媒体的关注。 C、随着奥运脚步的到来,长虹“PDP”等离子屏生产线正投入轰轰烈烈的生产。 D、读了这首诗,他的思想倍受启发。 5.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央视春晚总导演马东别有用心,使晚会不仅彰显了“一切源于 生活”的理念,也展现了无与伦比的气韵,别具一格的形式,精彩纷 呈的内容。 B、上课时,小明在课堂上偷偷玩掌上游戏机,被老师发现后叫到 办公室狠狠批评了一番,一回到教室,他就忘乎所以,好像什么都没 发生一样。 C、老王虽然已退休了,但他精力充沛,做起事来就是一个年富力 强的人。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 的这次扶困助残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能袖手旁观。 6.下面对文学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唐三藏在五行山救出孙悟空,在高老庄收服八戒,在流沙河 又收服沙悟净。从此,师徒四人跋山涉水,西去取经。 B、《水浒》中的三个女将分别为扈三娘、顾大嫂、孙二娘。她 们的绰号分别是一丈青、母大虫、母夜叉。 C、《格列佛游记》第四卷以恣肆的笔调,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 诞现象。在飞岛国这个乌托邦国度里,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D、保尔在朱赫来的教育影响下,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和阶级斗 争的道理,从而走上了革命道路。

初一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

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20 分) 1.注音全对的一项 [ ] (1庇匕@护烟囱t#ng妒d)忌较ji4o 量 (2)和睦m)渣滓z! 矗ch)立 奚x9 落 (3)轻蔑mi8碰撞 chu4ng惭c2n 愧掘h*e开 (4)覆f)灭流逝 sh@懦门八弱争辩bi4n 2.加粗字读音全不一致的一项 [ ] 烟(1 ) 日薄西山 薄荷喉片 一层薄 丽(2 ) 分文不取 人口分布 分外美 明(3 ) 伸展筋脉 脉脉含情 脉络分 鸟(4 ) 笼罩大地 笼络人心 笼中之

3.加粗字的注音全对的一 2)秀气 苍穹 广漠 置之度外 (1) y@n 愚 蠢 y* 的确 d0 御聘 2) 分 外 f6n 滑稽 j9 贮蓄 zh) 3) 陛 下 b@ 赏赐 c@ 显露l A u 4) 钦差 ch1I 爵士 ji2o 勋章 x&n 4.字形不全正确的一 1)理智 陛下 辩论 作工 2) 滑稽 呈报 烦闷 座位 3) 显耀 炫耀 娱乐 钻研 4) 测试 艰苦 反省 通讯 .全是贬义词的一 组 1) 晶莹 郑重 珍藏 清晰 精神抖 擞 2) 顽强 坚强 坚固 顽固 一模一样 3) 奸诈 卑劣 踌躇 鼓动 絮絮叨叨 4) 勾结 狡猾 炫耀 溺爱 不可救药 1)澄清 慈善 安适 望风而逃 是 6.全是中性词的 5

3)结果事物修理熙熙攘攘 (4)休息徘徊诚实不能自已 7.选择一个合适的词 (1)①希望②渴望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民,( )着光明和自由。 (2)①夸张②夸耀③炫耀 一个专爱( )自己长处的人,常常不能虚心向别人学习。 (3)①尖锐②尖刻 大家对他的批评十分( )。 (4)①保存②保藏③珍藏 我一直( )着这件珍贵的衬衫。 8.选择恰当的介词 (1)①对②向③从 长长和队伍( )雨花台走去。 (2)①连②对③把 那些托后裙的内臣都( )手在地上东摸西摸,好像他们已在拾起衣裙似的。 (3)①为②由③被 他( )深深地感动了。 (4)①从②在③向 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 )更衣室里。” 9.为词语选择恰当解释 ( 1 )自吹自 ①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形容能干。 ②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2)洋洋自得

九年级数学第一周周清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数学第一周周清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2的倒数是( ) A. -2 B. 2 C. -12 D. 1 2 2. 柳絮纤维的直径约是0.00000105 m .数据“0.0000010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1.05×106 B. 0.105×10-6 C. 1.05×10-6 D. 105×10-8 3.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4. 下列运算准确的是( ) A. a 2+a 2=a 4 B. a 3·a 2=a 6 C. (3a )2=6a 2 D. 2a 4÷a 2=2a 2 5. 如图是正方体的一种展开图,其每个面上都标有一个汉字,那么在原正方体中,与汉字“智”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 ) 第5题图 A. 义 B. 仁 C. 信 D. 礼 6. 不等式组???2x >3x -1 14x ≤1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准确的是( )

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内的点P 是反比例函数y =k x (k ≠0)图象上的一点,过点P 作P A ⊥x 轴于点A ,点B 为AO 的中点,若△P AB 的面积为3,则k 的值为( ) 第7题图 A. 6 B. -6 C. 12 D. -12 8. 某校有47名同学参加学校举行的科技创新比赛,预赛分数各不相同,取前24名同学参加决赛,其中一名同学知道自己的分数后,要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决赛,还需要知道这47名同学分数的(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方差 9. 如图,四边形OABC 是矩形,A (2,1),B (0,5),点C 在第二象限,则点C 的坐标是( ) A. (-1,3) B. (-1,2) C. (-2,3) D. (-2,4) 第9题图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4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光阴流失如梭,发展苍海桑田。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2 分) A.殉.职(xùn)啜.泣(cuò)狭隘.(ài) B.佩.服(pèi)热忱.(chén)嘶.哑(sī) C.坍.塌(tān)纯粹.(cuì)瞬.间(sùn) D.慷.慨(kānɡ)滑稽.(jì)禁锢.(ɡù) 3.找出下列句子中错别字并加以改正,(4分) (1)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溢求精。() (2)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逢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吼叫。() (3)他们开始嘲笑我,发出嘘声,然后继续向上爬,这样他们就可以从涯顶绕道回家。( ) (4)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荒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 4.如果要准确表达下面的意思,运用哪些词语合适。请在相应的括号中写出来。(3分) (1)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2)不长草木的地方。() (3)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喂,等等我”!我声音嘶哑地喊着,“我爬不……” B “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 C.《纪念白求恩》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D.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 6.下列句子填空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 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第四单元检测 —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00分) 一、积累和运用(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2分) A.殉职(xùn) 坍塌(tān) 附和(hè) 刨根问底(páo) B.抽噎(yē) 硬朗(yìn) 纯粹(cuì) 参差不齐(chā) C.水渠(qǘ) 干涸(hé) 狭隘(yì) 哄堂大笑(hōng) D.晕眩(yūn) 溜达(da) 戳穿(chuō) 拈轻怕重(zhān) 解析:B硬朗(yìng) 参差不齐(cēn)C水渠(qú)狭隘(ài)D拈轻怕重(niā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C)(2分) A.极端帐蓬呻吟沉默寡言 B.酷热琢磨派遗混为一谈 C.热忱凌乱滚烫惊慌失措 D.畏俱酬劳突兀麻木不人 解析:A帐篷B派遣D畏惧麻木不仁 3.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2分) A.古时候,用“令尊”“君尊”尊称对方的父亲,用“家严”“家君”谦称自己的父亲。 B.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C.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吃月饼等。 D.“立”是开始的意思,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始。 解析: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4.古诗文默写。(4分) (1)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2)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强欲登高处,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高远的志向,是努力奋斗取得成功的前提。②一个人能往高处走,主要取决于其是否立志高远。③当把追求放到生命的制高点时,你会觉得什么困难也无法阻挡自己前进的脚步。④出身不同可能会导致你输在起跑线上,只要你比别人更加努力,你就可能赢在人生的终点。

五年级英语上册第一周周清试卷

舞钢市新时代国际学校五年级英语第一周周清英语试卷(一)(时间:8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词过关。(每小题1分,共10分) 1.遇见(过去式)__________ 2.那些 ___________ 3.冰激凌 ____________ 4.我们(宾格)____________ 5.等待 ____________ 6.电子邮件 ___________ 7.跑(过去式)____________8.爱你的 ______________ 9. 发送 ______________10. 吃完 ______________ 二、选出不同类的一项。(每小题1分,共10分) ( )1、A. Chinese B. teacher C. worker D. nurse ( )2、A. rabbit B. bike C. monkey D. elephant ( )3、A. she B. he C. they D. at ( )4、A. ran B. apple C. pear D. lemon ( )5、A. like B. love C. go D. pencil ( )6、A. email B. send C. postcard D. ruler ( )7、A. finish B. went C. bought D. dropped ( )8、A. buy B. have C. those D. eat ( )9、A. rice B. noodles C.hurry D. fish

( )10、A. above B. run C. near D.in 三、写出单词的相应形式。(每小题2分,共20分) 1. meet(过去式)________ 2. ran (原形) ___________ 3. bus (复数) ________ 4. new (反义词) _________ 5. come(过去式)_______ 6. us(主格) __________ 7. let’s(完全形式)______ 8.buy(过去式)__________ 9. have(过去式) _______ 10.for(同音词) _________ 四、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 )1、He ______ his pencil-box yesterday. A. droped B. drops C. dropped ( )2、My grandma _________ a small house many years ago. A. lived B. lived in C. lived at ( )3、Look at ________ beautiful flowers! A. This B. those C. that ( )4、--- Is it the twin’s bedroom? --- Yes, it is. It’s ______ bedroom. A. Lily’s and Lucy’s B. Lily and Lucy C. Lily and Lucy’s ( )5、I often go to school ________. A. by a bike B. by bike C. ride bike

新课标人教版语文初一上册 第四单元试卷及答案

2007年度七年级(上) 语文第四单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 说明:1.全卷共五大题,满分以100分计。 2.本试卷设有卷面书写4分,附加题6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00分。 一、积累与应用 20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2分 裹.藏()葱.茏()潜.行()猛.犸() 狩.猎()喧嚣.()喑.哑()静谧.() 峰峦.()弥.漫()霎.时()残骸.() 2、根据括号中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8分 ⑴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动物中弱者被强者吃掉)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自语。() ⑵……迈开了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树起了宇航事业的一块新的(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⑶它们对这道菜吃得(形容非常有滋味),以至于两三个星期间,这个笼子里到处是蝉的头骨和胸骨。() ⑷我所能听到的一点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安静)气氛再适合不过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14分 ⑴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⑵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影子依然很清晰。⑶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⑷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粼波,这就成了卷积云。⑸卷云和卷积云的位置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⑹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温和的阳光,云块四周围散发出金黄的光辉。⑺积云都在上午开始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⑻在晴天,我们还会遇见一种高积云。⑼这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