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学实验报告平菇,金针菇

真菌学实验报告平菇,金针菇
真菌学实验报告平菇,金针菇

实验报告

10生物技术(1)班夏志强10521012

实验一平菇栽培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1·目的: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掌握平菇塑料袋栽培技术。

2·原理:选择适宜的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培养料厚加水搅拌均匀,层播

法装袋接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菌袋。待菌丝长满培养料后,给予适宜的温、光、湿、气等条件,进行出菇管理。

二·实验用品

材料:棉籽壳,水,石膏

器材:锅,塑料袋,酒精灯,镊子,剪刀

三·实验内容

1.培养料配制:按照需要量准确称取棉籽壳,倒在地面,将石灰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倒入棉籽壳中翻拌均匀。注意含水量要适宜。含水量判断方法为用手握少量培养料用力握有水渗出而不下滴为宜。

2.装袋接种:采用层播法装袋播种。先撒上一层菌种,装入培养料,待装料至料袋的四分之一时,撒上一层菌种,待装料至料袋的一半时,撒上一层菌种,封口。

4.菌袋培养:袋装好后搬回宿舍进行培养观察,控制温度25℃左右、空气相对湿度

70%以下,保持空气新鲜,暗光培养。30

天左右菌丝可以发满菌袋。

6.采收和后茬管理

待平菇菌盖平展、连柄处下凹、边缘平伸时,就可以采收。采收后清理料面,停水养菌

5天左右,再进行后茬菇的管理。

四·注意事项

所压的料应内松外紧,便于菌生长,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并且上下松紧一致决不允许培养料中出现分层或有大量缝隙;每袋装料不超过2/3袋长。建议每袋料装3~5 cm压一次料,每次压到边缘时,手扶袋,一手用大拇指侧向内压,切记不宜压得太紧,用手握装好的料有松散感,但不散开为宜。

接种:将装好的料用筷子打一个孔直到底部,在底部上一点也可以(孔是为了通气,增加氧气含量),然后将菌种均匀的洒在培养料

上,接种量不可过多,只要大致覆盖住培养料即可做个标记。

五·实验结果

实验二金针菇栽培实验

一·实验目的与原理

1·目的:通过实验,使同学们掌握金针菇栽培技术

2·原理:金针菇的菌种及制备方法。菌种是

最基本的生产资料。菌种一般分三级,即母种、原种、栽培种。母种又叫一级种或试管种,多是由子实体组织分离得到的纯菌丝。简单地说,就是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从子实体上取一小块菌肉,放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长出菌丝体,再由它经几次转管就得到许多试管种,这些试管种就叫母种。为了得到种性优良的菌种,大多数生产单位的母种都来源于科研单位或菌种站,而后再自行扩繁得到数量较多的母种。原种又叫二级种,是将母种转接到栽培料上培养得到的瓶装或袋装菌种。栽培种又叫三级种,是由原种进一步扩大转接到瓶装或袋装培养料中,繁殖得到的,它是用于大面积栽培的菌种。

二.实验步骤

(一). 母种的培养

1. 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5~20克、自来1000毫升、自然PH 配制步骤:其做法是先洗净去皮,再称取200g马铃薯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20~30分钟,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四层纱布过滤,再据实际实验需要加葡萄糖和琼脂,继续加热搅拌混匀,稍冷却后再补足水分至1000毫升,分装试管或者锥形瓶,加塞、包扎,(121℃)灭菌20分钟左右后取出试管摆斜面或者摇匀,冷却后贮存备用。

2. 菌丝的分离在无菌操作条件下,从子实体上取一小块菌肉,放入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培养,长出菌丝体。

3. 栽培种培养基的配置

(二). 原种的培养

1. 原种培养基配方棉籽皮培养基配方:

棉籽皮90%、麦麸(或米糠)8%、糖1%、碳酸钙1%、水适量(1.5倍于培养基)配制步骤:先把白糖溶于水中,其它料按比例混合,兑水拌匀,使培养料含水量达60%左右(手测方法是:用手紧握料,指缝间有水痕,但不下滴)。然后装瓶(用750毫升菌种瓶或500毫升罐头瓶都可以)。料装至瓶肩即可,料面一定要压实,中央用一径粗1.5厘米的木棒扎一孔洞,以利发菌时通气。将瓶壁用湿布擦净,再用牛皮纸,外加一层聚丙烯塑料膜包扎瓶口。

2. 原种灭菌装好的料瓶放入高压锅内灭菌,压力为每平方厘米1.4公斤,保持2小时(用常压灭菌时,与栽培料灭菌相同,到后面我们再介绍)。以上讲的是原种培养基的制作及灭菌,下边介绍原种接种:

3. 菌种的接种灭菌后的料瓶,待冷却后,放入接种箱内进行消毒,方法同上。然后双手伸入接种箱内,同时带入母种试管束,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和母种试管壁,点燃酒精灯,灼烧接种钩后放入酒精瓶内待用。打开母种管棉塞,用火焰灼烧管口,边烧边转,灼烧均匀后抬起,停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无菌区内,拿取接种钩,烘干酒精后伸入母种试管,钩取1/5菌种,迅速放入打开口的原种瓶内,再盖好瓶口,进行下一瓶接种。一般一支母种接4~6瓶原种。

4.培养与管理接好菌的原种瓶放在25℃左右的培养室内培养。接好种的栽培瓶或袋,需放到培养室进行培养,培养温度为20~25℃,经常通风,保持培养室空气新鲜,避光培养,空气相对湿度不能超过65%。在适宜的条件

下,25~30天长满瓶,30~40天长满袋。

(三). 搔菌和催蕾菌丝长满袋后,揭去薄膜,将表面老菌丝搔掉。搔菌的目的是使菌丝接触新鲜空气,促使菇蕾多而整齐,如果老菌丝形成的菌膜不厚,也可以不搔菌。搔菌用8号铁丝作成小耙,在酒精灯上消毒后进行;或用酒精棉球消毒。搔菌后,将培养料压平,否则松动的培养料易失水干燥。

(四). 出菇管理

菌丝发满后,条件适宜即可长出子实体原基。原基长出后将袋口解开,保持10℃以下的低温让子实体健壮生长,当子实体逐渐长大后,将菌袋完全展开。当子实体长至12~16厘米,菌盖直径0.8~1.2厘米、边缘内卷尚未开伞时及时采收

(五). 实验结果

由于实验过程受到杂菌污染,实验没有继续进行

最优化实验报告

最优化方法 课程设计报告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 学号: __________ 成绩: 2017年 5月 21 日

目录 一、摘要 (1) 二、单纯形算法 (2) 1.1 单纯形算法的基本思路 (2) 1.2 算法流程图 (3) 1.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4) 二、黄金分割法 (7) 2.1 黄金分割法的基本思路 (7) 2.2 算法流程图 (8) 2.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9) 2.4 黄金分割法应用举例 (11) 三、最速下降法 (11) 3.1 最速下降法的基本思路 (11) 3.2 算法流程图 (13) 3.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13) 3.4 最速下降法应用举例 (13) 四、惩罚函数法 (17) 4.1 惩罚函数法的基本思路 (17) 4.2 算法流程图 (18) 4.3 用matlab编写源程序 (18) 4.4 惩罚函数法应用举例 (19) 五、自我总结 (20) 六、参考文献 (20)

一、摘要 运筹学是一门以人机系统的组织、管理为对象,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等工具来研究各类有限资源的合理规划使用并提供优化决策方案的科学。通过对数据的调查、收集和统计分析,以及具体模型的建立。收集和统计上述拟定之模型所需要的各种基础数据,并最终将数据整理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模型。 最优化理论和方法日益受到重视,已经渗透到生产、管理、商业、军事、决策等各个领域,而最优化模型与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商业、国防、建筑、通信、政府机关等各个部门及各个领域。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最优化理论与方法的迅速进步为解决实际最优化问题的软件也在飞速发展。其中,MATLAB软件已经成为最优化领域应用最广的软件之一。有了MATLAB 这个强大的计算平台,既可以利用MATLAB优化工具箱(OptimizationToolbox)中的函数,又可以通过算法变成实现相应的最优化计算。 关键词:优化、线性规划、黄金分割法、最速下降法、惩罚函数法

食用菌栽培技术基础性实验

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食用菌栽培技术基础性实验》 实验项目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建议学时数每组人数必选/可选 1 食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2 2 必选 2 母种培养基的配制 2 3 必选 3 高压蒸汽灭菌 2 4 必选 4 母种的转管及分离技术 2 1 必选 5 主要病虫害的识别 2 3 必选

实验一、食用菌形态结构的观察 常见与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是担子菌亚门层菌纲和腹纲的一些种类,它们由双核菌丝分化形成子实体,子实体是有性孢子着生的器官其孢子外生在担子上,并聚集成一层子实层,但它们的子实体(担子实)形状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故为我们认识食用菌类别的主要标志之一。 一、目的要求 使学生能找出食用菌次生菌丝的特征,分辨伞菌的微观构造;熟练制作标本片,能在显微镜下快速找出目标;并能分析图像不清的原因或排除显微镜的某些故障。 二、仪器用品及实验材料 1. 器具:光学显微镜、尖头镊子、解剖刀、解剖针、解剖剪、刀片、载玻片、盖玻片、酒精灯、火柴、蕃红染色剂、二甲苯、擦镜纸、吸水纸等。 2. 材料:平菇、草菇、香菇、蘑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斜面菌种与平板菌落,及其各种鲜子实体,胡萝卜。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实验内容 1.次生菌丝体的观察(菌苔形态及微观形态的观察) 2.子实体的观察(外观形态及菌褶微观构造的观察) (二)方法步骤 1、次生菌丝体的观察 (1)肉眼观察 从颜色、菌丝生长势、爬壁力、有无无性孢子、菌苔边缘特征等方面进行识别。 (2)显微镜观察 制片:在载玻片中央滴蕃红,用无菌接种针拨去气生菌丝,取其下绿豆粒大一薄片培养基置于蕃红染液中。放盖片,颠吸水纸后用手指适当按压,将培养基压碎,使其均匀平展于载玻片上。

运筹学实验报告

运 筹 学 实 验 报 告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工商11-2班 姓名:石慧婕 学号:311110010207

实验一线性规划 一实验目的 学习WinQSB软件的基本操作,利用Linear Programming功能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掌握线性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求解方法,重点在于单纯形法的应用以及灵敏度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安装WinQSB软件,了解WinQSB软件在Windows环境下的文件管理操作,熟悉软件界面内容,掌握操作命令。利用Linear Programming功能建立线性模型,输入模型,求解模型,并对求解结果进行简单分析。 三实验步骤 1.将WinQSB文件复制到本地硬盘;在WinQSB文件夹中双击setup.exe。 2.指定安装WinQSB软件的目标目录(默认为C:\ WinQSB)。 3.安装过程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单位名称(任意输入),安装完毕之后,WinQSB菜单自动生成在系统程序中。 4.熟悉WinQSB软件子菜单内容及其功能,掌握操作命令。 5.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启动程序开始→程序→WinQSB→Linear and Integer Programming。 某工厂要用三种原材料C、P、H混合调配出三种不同规格的产品A、B、D。已知产品的规格要求,产品单价,每天能供应的原材料数量及原材料单价分别见下表1和2。该厂应如何安排生产,使利润收入为最大? 表1 产品名称规格要求单价(元/kg) A 原材料C不少于50% 原材料P不超过25% 50 B 原材料C不少于25% 原材料P不超过50% 35 D 不限25 表2 原材料名称每天最多供应量(kg)单价(元/kg)

平菇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1、学习平菇的栽培方法基本操作步骤 2、掌握平菇的栽培方法难点及关键技术 3、通过平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袋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实验原理】 袋式栽培是目前国内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栽培方法。按照培养料的不同处理方式,可分为生料、发酵料、熟料、发酵熟料4种袋式栽培法。与床式栽培相比,袋式栽培在封闭条件下发菌,能有效地控制杂菌污染,提高栽培成功率;菌袋可立体堆码,能大量节约做菇床和栽培架的开支。 【实验材料】 1、食用菌品种:平菇夏灰1号菌种 2、平菇配方:木屑1.5框、棉籽壳65斤、麦麸20斤、轻钙1斤、磷肥1斤。即棉籽壳60%、木屑20%、麸皮18%、轻钙1%、石灰粉1%、硫酸镁0.3%,另外加o.1%多菌灵。 3、仪器或其他用具: 75%酒精、棉球、酒精灯、接种镊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高压蒸气灭菌锅等。 【实验步骤】 1、菇房建设与消毒,平菇喜温,一般采用温室培养,菇房要保证具

有保温、加湿和通风便利。在菇房使用前,都要打扫干净,并进行彻底消毒火菌,主要用甲醛熏蒸法消毒(①每立方米空间用10ml甲醛,将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后,氧化还原反应放热,产生大量甲醛蒸气,对密闭的空间进行杀菌消毒。②无菌室经甲醛熏蒸后,经24h人才能进入室内工作。③如还有刺激鼻眼的气味,应消除残余的甲醛气体。方法是用浓度25-28%的氨水,在室内熏蒸或喷雾,经10-30min,氨与空气中的甲醛结合,可消除残存的甲醛气体。 2、食用菌研究所已准备好塑料袋、堆制发酵好原料。 3、装袋灭菌,将发酵料装入塑料袋内.边装边压,松紧适度(手按略有弹性),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然后直接套塑料颈圈(直径 4~5cm,可用包装塑料带焊制),外加塑料薄膜封口。料袋装好后,进行高压(O 147MPa,126℃)蒸汽灭菌。在灭菌锅内摆放时,料袋间应留钉空隙。高压灭菌时间为1.5~2h。灭菌结束后,缓慢排放蒸汽,以防料袋胀裂。 4、接种,菌种的选择至关重要,从外观看,一般选用绝对无杂菌、爬壁力强、生民健壮、洁自浓密、菌龄小的种类作菌种。接种前需按常规消毒方法对接种室进行紫外线消毒,用75%酒精对双手及接种工具和塑料袋消毒,之后用石碳酸喷雾消毒1次,最好在酒精灯火焰上方接种。接种时料内温度应低于30℃。接种过程应迅速,以防污染,接种完成后立刻封紧袋口。接种量应尽量大,尽量放满培养料袋的洞中,保证菌丝布满培养料表面,可有效防比杂菌污染。 5、菌丝培养,培养室温度以25℃为最宜,料内温度不能超过30℃。

食用菌栽培技术综合性实验

植物生产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用菌栽培技术综合性实验》 实验项目一览表 序号实验名称建议学时数每组人数必选/可选 1 原种、栽培种的培育2学时4人必选 2 菌种保藏及复壮2学时4人必选 3 平菇袋栽4学时4人必选

实验一、原种、栽培种的培育 一、实验教学目的 能制作适宜培养料,独立完成接种前的准备工作,用无菌操作法准确进行原种、栽培种的接种。并通过培养观察,分析自己的接种结果。 二、实验基本原理 母种、原种、栽培种都是具有统一血缘关系的祖孙三代,品性相同,只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健壮。菌种生产就是从母种开始,到栽培种为止。原种和栽培种的培育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接种时接的菌种级别不一样。两菌种培养基的配方可以相同,也可有所区别,由于栽培种经过了母种及原种两次的驯化,其培养基可比原种培养基更粗放些。 三、所涉及的课程及知识点 在该实验中,涉及到了农学类和生物学类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的部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如微生物学(菌丝降解纤维素等,…)、仪器分析(……),…… 四、仪器设备及实验材料 1. 器具:菌种瓶、棉塞、打孔棒、菌种袋、接种耙、大镊子、酒精灯、火柴、酒精棉球、标签、高压灭菌锅、接种箱、消毒药品等。 2.材料:棉籽壳、麸皮、蔗糖、石灰粉、过磷酸钙、母种、原种等。 五、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实验内容 1、培养料的配制 2、菌种瓶及菌种袋的分装 3、原种的接种 4、栽培种的接种 (二)方法步骤 两菌种的生产过程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接种时取接的菌种不一样。 1.培养基的配制 (1)配方与配制 ①颗粒培养基(麦粒、玉米粒等) 配方:粮食粒98.5%,石膏粉1%,碳酸钙0.5%。 配制:将洗净的粮食粒洗净,用1%石灰水泡胀,文火煮沸15~20min(熟而不烂,勿破皮),捞出晾至无明水后拌入余料。原种多使用颗粒培养基。

运筹学实验报告

运筹学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了解及掌握运筹学一些常用软件,如excel,WinQsb 实验步骤: 1用Excel求解数学规划 例:求max=2x1+x2+x3 4x1+2x2+2x2≥4 2x1+4x2≤20 4x1+8x2+2x3≤4 步骤: 1.输入模型数据 2.在E3单元格输入公式“=SUMPRODUCT($B$2:$D$2,B3:D3)”,并拖动复制E3的公式到E4-E6:

3.从“工具”菜单中选择“规划求解”,将弹出的“规划求解参数”窗口中的目标单元格设为$E$3,可变单元格设为$B$2:$D$2,目标为求最大值:4.添加约束:由于本例的约束条件类型分别为<=、>=和=,因此要分3次设置,每次设置完毕后都要单击“添加”按钮,如下图。添加完成后选择“确定”返回。 5.单击“选项”按钮,将“规划求解选项”窗口中的“采用线性模型”和“假定非负”两项选中后点“确定”返回,设置好参数的界面如下图: =1,x2 =0,x3 =0,max Z=2。6.单击“求解”按钮,得到问题的最优解为:x 1

2.winQSB求解线性规划及整数规划 [例]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Minz=2x1—x2+2x3 2x1+2x2+x3=4 3x1+x2+x4=6 第1步:生成表格 选择“程序,生成对话框: 第2步:输入数据 单击“OK”,生成表格并输入数据如下

第3步:求解 决策变量(Decision Variable):x1,x2,x3 最优解:x1=2,x2=0,x3=0 目标系数:c1=2,c2= -1,c3=2 最优值:4;其中x1贡献4、x2,x3贡献0; 检验数(Reduced Cost):0,0,1.75。 目标系数的允许减量(Allowable Min.c[j])和允许增量(Allowable Max.c[j]):目标系数在此范围变量时,最优基不变。 约束条件(Constraint):C1、C2; 左端(Left Hand Side):4,6右端(Right Hand Side):4,6 松驰变量或剩余变量(Slack or Surplus):该值等于约束左端与约束右端之差。为0表示资源已达到限制值,大于0表示未达到限制值。 影子价格(Shadow Price):-1.25,1.5,即为对偶问题的最优解。 约束右端的允许减量(Allowable Min.RHS)和允许增量(Allowable Max.RHS):表示约束右端在此范围变化,最优基不变。 3.winQSB解运输问题

运筹学实验报告1

运筹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要求:学会在Excel 软件中求解。 实验目的:通过小型线性规划模型的计算机求解方法。 熟练掌握并理解所学方法。 实验内容: 题目: 某昼夜服务的公交线路每天各时间区段内所需司机和乘务人员数如下; 设司机和乘务人员分别在各时间区段一开始上班,并连续工作八小时,问该公交线 路至少配备多少名司机和乘 务人员。列出这个问题的线 性规划模型。 解:设Xj 表示在第j 时间区段开始上班的司机和乘务人员数 班次 时间 所需人数 1 6:00-10:00 60 2 10:00-14:00 70 3 14:00-18:00 60 4 18:00-22:00 50 5 22:00-2:00 20 6 2:00-6:00 30

。 6-10 10-14 14-18 18-22 22-2 2-6 1 X1--- X1 2 X2--- X2 3 X3--- X3 4 X4--- X4 5 X5--- X5 6 X6 X6--- 60 70 60 50 20 30 所需人 数 Min z=x1+x2+x3+x4+x5+x6 St: x1+x6>=60 X1+x2>=70 X2+x3>=60 X3+x4>=50 X4+x5>=20 X5+x6>=30 Xj>=0,xj为整数, j=1,2,3,4,5,6

过程: 工作表[Book1]Sheet1 报告的建立: 2011-9-28 19:45:01 目标单元格(最小值) 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 $B$1 min 0 150 可变单元格 单元格名字初值终值 $B$3 x 0 45 $C$3 x 0 25 $D$3 x 0 35 $E$3 x 0 15 $F$3 x 0 15 $G$3 x 0 15 结果:最优解X=(45,25,35,15,15,15)T 目标函数值z=150 小结:1.计算机计算给规划问题的解答带来方便,让解答变得简洁;

平菇栽培技术实验

平菇栽培技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平菇的形态特征、生长过程及生活条件。 2.初步掌握平菇的栽培技术。 3. 学会测量平菇生长过程中的相关参数。 二、实验原理 平菇担孢子成熟后,就会从菌褶上弹射出来,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孢子开始萌发、伸长、分枝,形成单核菌丝,当不同性别的单核菌丝结合,并同时进行锁状联合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进入生殖生长。子实体经不同的发育阶段成熟,最后又形成孢子,完成了平菇的生活史 平菇属木腐生菌类。平菇需要的氮源主要是蛋白质、氨基酸、尿素等。平菇在0-3℃始形成孢子,但以12-18℃时形成最好。菌丝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4-27℃,高于35℃时,生长菌丝易老化,变黄;低于7℃,生长缓慢。菌丝抗寒能力较强,能而-30℃的低温。 平菇耐湿能力较强,野生平菇在多雨、阴凉或相当潮湿的环境下发生。在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含水量在65-70%,如果低于50%,菌丝生长很差。含水量过高,也会影响菌丝生长。子实体发育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在55%时生长缓慢,40-45%时小菇平缩;高于95%时菌盖易变色腐烂,也易感染杂菌。 平菇的菌丝在黑暗中能正常生长,有光可使菌丝生长速度减缓。子实体分化发育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光照不足,原基数减少,菌盖小而苍白,畸形菇多。直射光强光下不能形成子实体。平菇是好气性真菌,恢复菌丝和子实体生长都需要空气。平菇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PH在3-10范围内都能正常生长发育。平菇栽培的培养料主要有棉籽壳、锯木屑、秸秆三大类。 平菇的栽培方法有很多:按培养料分,有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 本实验采用养料栽培中的代料栽培。 三、实验材料 棉籽壳,废棉,玉米蕊, 石灰或石膏:调整ph向碱性 碳酸钙:调ph向酸性 磷钾肥:磷酸钙,磷酸二钾氢等,补充磷,钾,钙,促进微生物分解活动,促进菌丝健壮生长。 无机盐类(石膏,碳酸钙)补充s和Ca,固定气态氮,加速基质分解 有机氮源辅料:(木屑,麦麸)促进菌丝生长,增强长势 纤维类(棉籽壳,椴木):主要C源 菌袋:装料 圆锥木棒:在料堆上打透气孔 长柄温度计:测料堆温度 覆盖物(编织袋,麻包等):盖住料堆 高压蒸汽灭菌锅:灭菌 四、栽培料处理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doc

《食用菌栽培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食用菌栽培技术》是中等职业学校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 设施农业栽培专门化方向课程,是从事设施农业生产技术岗位工作的 必修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的基础理论及生产技术,并能利用其原理对生产技术进行实践及革新。在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手 段及开展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职业 道德,热爱农业、保护环境的职业情感。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的基础知识,能够对食用菌进行分类识别,熟练掌握食用菌的菌种生产技术,并能根据播种期与生产量,确定出合适的各级菌种的生产时间与制种量。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常见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管理关键技术,制订食用菌生产计划,解决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1)了解食用菌菌种的概念,能够分辨出各食用菌种类。 (2)掌握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 (3)掌握食用菌生产中常用消毒灭菌方法。 (4)熟悉平菇、香菇、木耳、双抱菇、鸡腿菇、金针菇等主要 食用菌的生物学特性,掌握其栽培关键技术。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项目类别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参考学时 绪论 1. 食用菌的概念和分类 1. 了解蔬菜食用菌的概念 2 项2. 发展食用菌生产的意义及分类 3. 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与药用价值 2. 熟悉食用菌的营养和药 目 4. 食用菌产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用价值 一 3. 了解食用菌产业的现状 与发展前景 食用菌基 1. 食用菌的形态结构 1. 熟悉食用菌的形态结构8 础 2. 食用菌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活和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 史 3 条件 项. 食用菌的营养 2. 熟悉食用菌对营养物质 目 4. 影响食用菌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的要求 二 5. 食用菌遗传育种 3. 了解食用菌的生活史和 6. 实训育种方法 (1)食用菌形态结构观察 (2)食用菌抱子大小的测定 食用菌菌 1. 菌种生产的基本设备 2. 培养基 1. 熟悉食用菌菌种生产的10 种生产的配制 3. 消毒与灭菌 4. 接种与培设备和菌种生产过程 项养 5. 菌种分离方法 6. 菌种的保存 2. 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 目与复壮 7. 液体菌种生产简介 8. 实制方法 三训( 1)菌种培养基制作( 2)接 3. 能够独立进行消毒与灭 种与培养菌、接种和培养、菌种分离 和菌种的保存 木腐型食 1. 香菇 1. 掌握香菇和平菇的栽培 用菌栽培(1)概述管理技术 ( 2)生物学特性 2. 熟悉黑木耳、银耳和金针 ( 3)栽培管理技术菇的栽培特点 2. 平菇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项 3. 黑木耳 目 (1)概述 四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4. 银耳 (1)概述 ( 2)生物学特性 ( 3)栽培管理技术 5. 金针菇 ( l )概述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高产三需要: 氮素:均衡全面的营养是平菇高产的物质基础,但在传统的配方中往往氮素不足,因为无论你加了多少的玉米粉或麸皮,增加的却是碳源而非氮肥.为什么呢玉米粉中大都是淀粉,也就是碳水化合物,粗蛋白的含量只占了7%左右,折合纯氮就少的可怜,麸皮粗蛋白含量百分之十几,折合纯氮才二点几.而培养料中的氮肥与产量是成正比例的.过多的玉米粉或麸皮还会带来负作用,容易造成污染.所以添加氮源要想他法。 微量元素:在平菇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中作用很大,虽用量很小,一般的农资市场很难买到真正的微肥,因为真正的微肥,其鳖全剂成本很高,售价也高,不是几角钱或一元多钱就能买到的。 水分:在传统的平菇栽培观念中,人们认为培养料中有多少水分就能出多少菇,然而在实践中得出的结论却是这样的;出一市斤菇要消耗一公斤水分.从你装袋时的含水量就能看出你能出多少菇,所以要想提高产量,不补水是无法做到平菇高产的。 平菇高产三要素: 1、高营养:加入偏高的营养能使出菇后劲足,多出菇。 高营养配方:棉籽壳500、秸秆或甘蔗渣500、麸皮150、玉米粉80、糖5、磷酸二氢钾1、硫酸镁1、过磷酸钙25、石灰60、尿素5、多菌灵1.5。 具体操作:当温度低于25度时开始批量生产。将主料用水预湿后闷一晚上,第二天将辅料加入其中并搅拌均匀,然后建堆发酵,堆高1.2-1.5、宽1.5、长不限,每天翻堆一次,第三天开始装袋,选择折宽为25cm-28cm、长45cm的聚丙稀袋子,装料时松紧度要一至。料装好后即上锅灭菌,灭菌时需用大火,必要时可用鼓风机助燃。当料内温度达到100度时保持8小时,此时可用小火来保持料内温度。停火后在锅内闷6小时即可出锅至消毒干净后的接种室,当袋内温度降到30度以下时进行无菌接种。发菌管理,发菌期间需注意内温过高,如温度太低可堆积培养。 2、熟料生产:由于加入了高营养,必须进行熟料生产,如用生料生产必将会导致菌袋大量的污染。 3、出菇管理:在每出完一茬菇后补一次营养水。 平菇高产栽培四措施: 追加营养液:头潮菇采收后,将菌袋放入加有0.1%尿素和3%白糖的营养水

运筹学线性规划实验报告

《管理运筹学》实验报告实验日期: 2016年 04月 21日—— 2016 年 05 月 18 日

3.在点击“新建”按钮以后,按软件的要求输入目标函数个数和约束条件个数,输入目标函数级约束条件的歌变量的系数和b值,并选择好“≤”、“≥”或“=”,如图二所示,最后点击解决

4.注意事项: (1)输入的系数可以是整数、小数,但不能是分数,要把分数化为小数再输入。(2)输入前要合并同类项。 当约束条件输入完毕后,请点击“解决”按钮,屏幕上讲显现线性规划问题的结果,如图所示

5.输出结果如下

5.课后习题: 一、P31习题1 某家具公司生产甲、乙两种型号的组合柜,每种组合柜需要两种工艺(制白坯和油漆).甲型号组合柜需要制白坯6工时,油漆8工时:乙型号组合柜需要制白坯12工时,油漆4工时.已知制白坯工艺的生产能力为120工时/天,油漆工艺的生产能力为64工时/天,甲型号组合柜单位利润200元,乙型号组合柜单位利润为240元. 约束条件: 问题: (1)甲、乙两种柜的日产量是多少?这时最大利润是多少? 答:由实验过程中的输出结果得甲组合柜的日产量是4个,乙的事8个。 . 0,0,6448,120126;240200 z max ≥≥≤+≤++=y x y x y x y x

(2)图中的对偶价格13.333的含义是什么? 答: 对偶价格13.333的含义是约束条件2中,每增加一个工时的油漆工作,利润会增加13.33元。 (3)对图中的常数项围的上、下限的含义给予具体说明,并阐述如何使用这些信息。 答:当约束条件1的常数项在48~192围变化,且其他约束条件不变时,约束条件1的对偶价格不变,仍为15.56;当约束条件2的常数项在40~180围变化,而其他约束条件的常数项不变时,约束条件2的对偶价格不然,仍为13.333。 (4)若甲组合柜的利润变为300,最优解不变?为什么? 答:目标函数的最优值会变,因为甲组合柜的利润增加,所以总利润和对偶价格增加;甲、乙的工艺耗时不变,所以甲、乙的生产安排不变。 二、学号题 约束条件: 无约束条件 (学号)学号43214321432143214321 0 0,30 9991285376)(53432ma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z ≤≥≤-+-+≥-+-+=-++-+++=??????????????-≥?-?-?-?-?-7606165060~5154050~414 )30(40~313)20(30~21210 20~11 10~1)(学号)(学号)(学号学号学号)(学号不变学号规则

运筹学实验报告

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运筹学 实验项目:求解线性规划问题 实验类别:综合性□设计性□√验证性□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指导教师:成绩: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GO 软件的使用方法、功能; 2、学会用LINGO 软件求解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 二.实验内容 1、某班有男同学30人,女同学20人,星期天准备去植树。根据经验,一天中,男同学平均每人挖坑20个,或栽树30棵,或给25棵树浇水,女同学平均每人挖坑10个,或栽树20棵,或给15棵树浇水。问应怎样安排,才能使植树(包括挖坑、栽树、浇水)最多。建立该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其解。 2、求解线性规划: 12 1212212max 2251228..010 ,z x x x x x x s t x x x =++≥??+≤??≤≤???为整数 3、在高校篮球联赛中,我校男子篮球队要从8名队员中选择平均身高最高的出场 ⑴ 中锋最多只能上场一个。 ⑵ 至少有一名后卫 。 ⑶ 如果1号队员和4号队员都上场,则6号队员不能出场 ⑷ 2号队员和6号队员必须保留一个不出场。 问应当选择哪5名队员上场,才能使出场队员平均身高最高? 试写出上述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求解。 三. 模型建立 1建立模型为:设需要男生挖坑x1人,栽树x2人,浇水x3人,女生挖坑x4人,栽树x5人,浇水x6人,则建立的数学模型为:

14 12345614252536max 2010302020103020302025150,1,2,3,4,5,6=+++=??++=??+=+??+=+??>==?且为整数 i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i 2.建立模型为:设j x =1表示第j 号队员上场,j x =0第j 号队员不上场,j=1,2,3,4,5,6,7,8. 12345678) 126781462612345678max 1/5(1.92 1.90 1.88 1.86 1.85 1.83 1.80 1.781121501,1,2,3,4,5,6,7,8. =++++++++<=??++>=??++<=?+<=??+++++++=?===?j j z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rx j 四. 模型求解(含经调试后正确的源程序) 1、(1)编写程序如下 model : max =20*x1+10*x4; x1+x2+x3=30; x4+x5+x6=20; 20*x1+10*x4-30*x2-20*x5=0; 30*x2+20*x5-25*x3-15*x6=0; @gin(x1); @gin(x2); @gin(x3); @gin(x4); @gin(x5); @gin(x6); end (2)编写程序如下: model : max =x1+2*x2; 2*x1+5*x2>12; x1+2*x2<8; x2<10; @gin(x1);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平菇高产栽培的产量标准是每1公斤原料达到2公斤以上鲜菇产量。所谓大面积达到3公斤、4公斤、甚至5公斤鲜菇产量是不可能的,是一种误导。 平菇栽培管理技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重点应抓住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一、营养元素合理配给 平菇属木腐菌类中的一个异养生物、体内无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养分,但它能依靠菌丝细胞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来分解和利用自然界现成的营养物质或人工配制的多种“全营养”培养基。营养物质是平菇生命的能源和形成子实体的物质基础,就广义来讲,凡能为其提供能量、合成细胞物质及在新陈代谢中起调节作用的物质,都是平菇的营养源。主要分为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生长素等。 生产中,首先是主要原料质量要优。所选用的各种物质必须新鲜、于燥、无霉烂变质、无虫蛀,凡是己被雨淋和霉烂变质的原料均不宜作培养材料,即使成功,也难高产。其次是培养基的碳氮比例要合理。合适的碳氮比为34~40:1 。如果氮素不够,会明显影响产量,若氮素过高,轻则会导致菌丝徒长,营养生长周期延长,推迟正常出菇时间。重则若栽培方式不当,导致料内游离氮不能有效挥发,将会严重抑制菌丝生长,甚至在料中生长大量鬼伞类杂菌。第三是添加无机盐类营养(矿质营养)的比例不能失调。钙能促进菌丝体的生

长和子实体的形成;磷不仅是核酸和能量的组成部分,也是碳素代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钾在细胞组成、营养物质的吸收及呼吸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添加比例分别为:钙1.5%~2%,磷1%~1.5%,钾0.3%。总而言之,营养是平菇高产的物质基础,基础打牢了,夺取高产就有了可靠的保障。 二、菌种基因应考核论证 优良菌种是夺取平菇高产的重要条件,这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优与劣的鉴别标准呢?通常所说的菌丝长满瓶或袋,菌龄适宜,外观无杂菌、虫害,菌丝洁白、浓密、粗壮即为优良菌种。其实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并不能说明该品种(菌株)就优良。而真正的优良品种除具备上述外观标准外,还必须具有优良的内在品质和潜在因素,即遗传基因稳定。要求出菇温度范围广,稳产高产,菇形美观,柄短盖厚,色泽亮丽,风味独特,既要有抗杂性,又要有抗遗性。因此,引种时须严格考核,做好出菇试验。如国平1号、国平2号、庆丰1号、三峡1号等菌株,均具备上述特征,可称为平菇中的新秀佳品。 三、环境因子综合调节 平菇生长发育,对外界环境条件有着特定的要求、只有掌握并满足其要求时,才能获得丰收,夺取高产。温度是平菇生长发育中最重要和最敏感的环境因素之一。菌丝体和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不同温型的菌株出菇温度差异显著,不同生产季节的温度相差明显,生产中必须从实际出发,分门别类,采用灵活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在发菌期对料温的有效调控,出菇期将温度调控到该

运筹学指派问题的匈牙利法实验报告

运筹学 课 程 设 计 报 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 2012年6月20日

目录 一、题目。 二、算法思想。 三、算法步骤。 四、算法源程序。 五、算例和结果。 六、结论与总结。

一、题目: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 二、算法思想。 匈牙利解法的指派问题最优解的以下性质: 设指派问题的系数矩阵为C=()c ij n n?,若将C的一行(或列)各元素分别减去一个常数k(如该行或列的最小元素),则得到一个新的矩阵C’=()'c ij n n?。那么,以C’位系数矩阵的指派问题和以C位系数矩阵的原指派问题有相同最优解。 由于系数矩阵的这种变化不影响约束方程组,只是使目标函数值减少了常 数k,所以,最优解并不改变。必须指出,虽然不比要求指派问题系数矩阵中无 负元素,但在匈牙利法求解指派问题时,为了从以变换后的系数矩阵中判别能否 得到最优指派方案,要求此时的系数矩阵中无负元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总 费用为零这一特征判定此时的指派方案为最优指派方案。 三、算法步骤。 (1)变换系数矩阵,使各行和各列皆出现零元素。 各行及各列分别减去本行及本列最小元素,这样可保证每行及每列中都有 零元素,同时,也避免了出现负元素。 (2)做能覆盖所有零元素的最少数目的直线集合。

因此,若直线数等于n,则以可得出最优解。否则,转第(3)步。 对于系数矩阵非负的指派问题来说,总费用为零的指派方案一定是最优指派方案。在第(1)步的基础上,若能找到n个不同行、不同列的零元素,则对应的指派方案总费用为零,从而是最优的。当同一行(或列)上有几个零元素时,如选择其一,则其与的零元素就不能再被选择,从而成为多余的。因此,重要的是零元素能恰当地分布在不同行和不同列上,而并在与它们的多少。但第(1)步并不能保证这一要求。若覆盖所有零元素的最少数目的直线集合中的直线数目是n,则表明能做到这一点。 此时,可以从零元素的最少的行或列开始圈“0”,每圈一个“0”,同时把位于同行合同列的其他零元素划去(标记为),如此逐步进行,最终可得n个位于不同行、不同列的零元素,他们就对应了最优解;若覆盖所有零元素的最少数目的直线集合中的元素个数少于n,则表明无法实现这一点。需要对零元素的分布做适当调整,这就是第(3)步。 (3)变换系数矩阵,是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出现零元素。回到第(2)步。 在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总有一个最小元素。对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所在的行(或列)中各元素都减去这一最小元素,这样,在未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势必会出现零元素,但同时却又是以被直线覆盖的元素中出现负元素。为了消除负元素,只要对它们所在的列(或行)中个元素都加上这一最小元素(可以看作减去这一最小元素的相反数)即可。 四、算法源程序。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栽培技术 红平菇菌株H1的培养特性与营养成分分析 摘要:分别在PDA培养基、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和MEA培养基上研究了红平菇菌丝体的培养特性,并对栽培后获得的红平菇子实体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培养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红平菇在不同的培养基上宏观和微观培养特性各有不同,但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都能够产生细胞外酚氧化酶,说明红平菇是一种白腐菌.菌丝在PDA和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生长旺盛,白色,绒毛状至絮状,略显粉状,在马铃薯半组合培养基上呈现出明显的环纹;在MEA培养基上生长较弱,气生菌丝体较稀疏.菌体在3种培养基上产生的微观特征包括多数为节状分隔少数为简单分隔的薄壁菌丝、膨大的头状囊状体、很多八面体形和圆柱形的晶体等结构.对红平菇子实体营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红平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食品,富含多种人体必需和非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其中新鲜子实体中水分含量为90.16%,自然风干的子实体中水分含量为6.36%.自然风干的子实体中粗脂肪的含量为2.63%;粗蛋白含量为24.69%;总酸度仅为0.187 3%;总灰分含量为9.43%;还原糖含量为0.507%;氨基酸总量为17.6%,其中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由于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分析氨基酸的成分与含量,因此没有检测出色氨酸),还含有其他10种非必需氨基酸;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VB10.032 ng、VB20.469 mg、VC0.20 mg、VE701.16 mg;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大量元素钾1 292 mg、磷1 206 mg、钠338.06 mg、钙151.44 mg、镁262.25mg;每100 g自然风干的子实体粉碎样品中含微量元素锌16.1 mg、铁10.89 mg、铜1.53 mg、锰1.46 mg. 红平菇的栽培技术 C903红平菇是从印度引进的优良菌种,形似平菇、粉红鲜艳、易栽培、投资小、用料简、生长快,每10平方米的面积用种5支,15天可采收红平菇450公斤,市场鲜销价值2000余元。其特点是:①出菇早,产t高,⑧栽培料来谏广,价格低,如稻草、麦稼、玉米芯、豆杆、麦枯、棉子壳、花生壳等。 红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一、原料配比 1.棉籽壳90%,麦麸(玉米面)8%,过磷酸钙1%,石灰1%; 2.杂木眉82%,玉米面15%,过磷酸钙1%,石灰1%; 3.玉米芯85%,玉米面13%,过磷酸钙1%,石灰1%; 4.玉米芯44%,杂木屑40%,玉米面14%,过磷酸钙1%,石灰1%; 5.玉米秸(高梁秸)80%,玉米面17%,复合肥1%,过磷酸钙1%,石灰1%; 二、原料发酵处理 将过磷酸钙、石灰加工成粉末状。过磷酸钙均匀撒在料中,过磷酸钙加入水中,同时加入50%的多菌灵(或克霉灵),石灰按每吨水4~5千克,多菌灵每吨水加0.5千克。料水比1∶1.6~1.8,料水份为60%~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食用菌栽培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用菌的基础知识。 2、掌握食用菌培养基的配置原理。 3、通过平菇、香菇、金针菇的栽培实验,掌握食用菌代料栽培的一般方法和栽培管理技术。 4、学习和掌握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二、实验容 1. 代料栽培培养基的制备 2. 培养基的灭菌 3. 接种 三、实验原理(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法 食用菌的母种一般是采用孢子分离法或组织分离法得到的纯培养物。利用食用菌子实体部组织进行分离,是获得母种最简便的方法。 四、实验材料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食用菌:香菇、平菇。 (2)培养基:PDA培养基斜面。 (3)仪器或其他用具: 75%酒精棉球、接种针记号笔等。 2、食用菌的组织分离 (1)试剂:棉籽壳、麸皮、蔗糖、CaCO3 (2)仪器或其他用具:平菇菌种、香菇菌种、金针菇菌种、姬菇菌种、茶树菇菌种、台秤、盆子、聚丙烯塑料袋、颈圈、封口膜、橡皮筋、高压蒸气灭菌锅、pH试纸(pH 5.5—9.0)、记号笔、麻绳等 1、原种制作实验材料 (1)拌料按培养料配方准确称取所需棉籽壳和麸皮放入大盆中用手搅拌混合 溶于水中,然后泼洒在棉籽壳和麸皮上,边加水边均匀,将所需的蔗糖和CaCO 3 搅拌,直至均匀。搅拌好后,焖30分钟,使培养料吸水均匀。 (2)侧培养水分培养料搅拌好后,用于抓一把培养料握在手中,攥紧,手指缝中有水印但无水滴滴下,这时的含水量适合,为60%—62%,若含水量不足,可再加少量的水,充分搅拌均匀,在检测,直至含水量合适为止。 (3)装袋边加边将培养料压实,装至3/4左右,袋口套上颈圈,用木棒在培养料中打一洞,盖上封口膜,用橡皮筋扎紧。 (4)灭菌 126 ℃高压蒸气灭菌90分钟。 (5)接种栽培袋冷却到25℃左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镊子或接种枪夹取所需菌种(1个鸡蛋大小)放入培养料袋的洞中。 (6)培养接种后的栽培袋,放入23- 25℃培养室,堆放高度三至四层,空气湿度60%-65%,每周翻堆一次,使上下发菌一致,同时挑出污染的栽培袋丢弃,

运筹学实验报告汇总

maxz=11000 11 x +9500 12 x +9000 13 x +8000 21 x +6800 22 x +6000 23 x + 14000 31 x +12000 32 x +10000 33 x 11 x +21 x +31 x <=100 12 x + 22x + 32 x <=300 13 x +23x +33 x <=200 s.t. 1100011x +950012x +900013x >=190000 8000 21 x +6800 22 x +6000 23 x >=130000 14000 31 x +12000 32 x +10000 33 x >=350000 ij x >=0(i=1,2,3;j=1,2,3)

二、求解过程 三、实验分析 从表中可以看出,水稻只在III等耕地上种植21.1 2 hm;大豆只在III等耕地上种植21.7 2 hm;玉米在I等耕地种植100 2 hm,III hm,II等耕地种植300 2 hm。可以获得最大总产量6892222kg。 等耕地种植157.22 (2)如何制订种植计划,才能使总产值最大?

一、建立模型 设 ij x 表示为i 种作物在j 等耕地种植的面积(i=1表示水稻,i=2表示大豆, i=3表示玉米;j=1表示I 等耕地,j=2表示II 等耕地,j=3表示III 等耕地)。z 表示总产值。 maxz=(1100011 x +9500 12 x +9000 13 x )*1.2+(8000 21 x +6800 22 x + 6000 23 x )*1.5+(14000 31 x +12000 32 x +10000 33 x )*0.8 11 x +21 x + 31 x <=100 12 x + 22 x + 32 x <=300 13 x +23x +33 x <=200 s.t. 1100011x +950012x +900013x >=190000 8000 21 x +6800 22 x +6000 23 x >=130000 14000 31 x +12000 32 x +10000 33 x >=350000 ij x >=0(i=1,2,3;j=1,2,3)

运筹学实验报告

运筹学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2015—12—18 实验目录 一、实验目得?3 二、实验要求?3 三、实验内容..................................................................................................................... 3 1、线性规划?3 2、整数规划?6 3、非线性规划 (13) 4、动态规划........................................................................................................... 14 5、排队论?19 四、需用仪器设备........................................................................................................... 26 五、MATLAB优化工具箱使用方法简介 (26) 六、LINGO优化软件简介.......................................................................................... 26 七、实验总结?27

一、实验目得 1、会利用适当得方法建立相关实际问题得数学模型; 2、会用数学规划思想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会用排队论思想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4、会用决策论思想及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掌握MATLAB、LINGO等数学软件得应用; 二、实验要求 1、七人一组每人至少完成一项实验内容; 2、每组上交一份实验报告; 3、每人进行1~2分钟实验演示; 4、实验成绩比例: 出勤:40% 课堂提问:20% 实验报告:30% 实验演示:10%. 三、实验内容 1、线性规划 例运筹学74页14题 Minz=—2x —x2 s、t、2x1+5x2≤60 x1+x2≤18 3x1+x2≤44 X2≤10 X1,x2≥0 用matlab运行后得到以下结果:

平菇栽培技术-食用菌

第五章平菇栽培技术 第一节概述 1、俗称 过去平菇专指侧耳属糙皮侧耳。 俗称:杨树菇、冻菇、北风菇、平茸、青蘑等。 现在人们把侧耳属的其它一些栽培种类也称为平菇。如:金顶侧耳、桃红侧耳、美味侧耳、紫孢侧耳等。 2、食用价值 平菇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含有8中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特别是粮食和豆类中缺乏的赖氨酸、甲硫氨酸; 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3、药用价值 平菇含有抗生素,具有抗菌作用; 含有多糖蛋白,有抗癌作用; 含有微量的牛黄酸和γ-氨基丁酸,降低体内的胆固醇、降低血压、预防动脉硬化等作用。 5 ※<标题二> 第二节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与生态习性 (一)形态特征 平菇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1、菌丝体 白色绒毛状,不分泌色素,有琐状联合。 2、子实体 着生方式:丛生,呈复瓦状。少单生。 (1)菌盖: 初期:扁平球型 形状成熟时:扇形、肾形、浅喇叭形 颜色初期:蓝褐色 成熟时:灰白色、紫白色、青灰色 菌肉颜色:白色、肥厚 菌褶颜色、着生方式:白色、延生、不等长 孢子印:无色 衰老时:菌盖反卷 (2)菌柄 菌柄颜色、着生方式:白色、侧生

短或无、基部常有绒毛。 (二)生态习性 1、分布:平菇在我国分布极为广阔 2、季节:平菇在深秋至早春,甚至初夏簇生于枯木上。 二、生育特点 (一)菌丝体生长期 1、定植期:接种后2~3d,菌种开始萌动,四周生长出白色菌丝,并逐日扩展连接。 2、扩展期:菌丝萌动后8~10d,以菌种为中心向四周迅速扩散。 3、深入期:接种后20~35d,菌丝迅速向深层发展。 4、巩固期:接种后35d左右,菌丝长满全部栽培袋。 (二)子实体发育期 1、桑椹期:基质表面分化出成堆的米粒状菌蕾,形似桑椹。 2、珊瑚期:桑椹期后3~5d,粒状菌蕾渐渐伸长,呈短棒状菌柄,形似珊瑚。 3、成形期:珊瑚状菌柄渐渐加粗,并在顶部形成菌盖,菌盖向一侧扩展,盖下可见到菌褶结构,各部分区分明显。 4、成熟期:菌盖边缘由内卷渐趋平展,子实体完全发育成熟。 三、生活条件 1、营养 平菇平属于木腐菌。(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的能力强) 碳源:要求不太严格,大多数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等的农副产品下脚料,如木屑、棉籽壳、玉米芯、蔗渣、甜菜废丝。 氮源:采用各种含氮量较高的物质,如麦麸、米糠、玉米粉、豆饼粉等。无机盐:适当加入磷、钾、镁、钙等物质,如过磷酸钙、石膏等。 2、温度 平菇为低温型变温结实性菌类。 菌丝体生长范围3~35℃,最适温度为24~28℃; 子实体分化范围5~26℃,据子实体分化对温度的要求不同,分为:低温型:10~15℃ 中温性:16~22℃ 高温型:22~26℃ 3、水分和湿度 平菇属喜湿性菌类。 菌丝生长要求培养料含水量为55~65%; 子实体发育阶段为85~90%。 4、空气 平菇是好气性真菌,菌丝和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氧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