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儿童疫苗接种指南

2020年最新儿童疫苗接种指南
2020年最新儿童疫苗接种指南

2020年最新儿童疫苗接种指南

2016年12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布了最新版儿童疫苗接种程序时间表

备注:

【1】选择乙脑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选择乙脑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四剂次接种程序;乙脑灭活疫苗第1、2剂间隔7~10天;

【2】选择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一剂次接种程序。选择甲肝灭活疫苗接种时,采用两剂次接种程序。

疫程序表所列各疫苗剂次的接种时间,是指可以接种该剂次疫苗的最小接种年(月)龄。

1.乙肝疫苗第1剂: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

2.卡介苗:<3月龄完成。

3.乙肝疫苗第3剂、脊灰疫苗第3剂、百白破疫苗第3剂、麻风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第1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2剂:<12月龄完成。

4.A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18月龄完成。

5.麻腮风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第1剂、百白破疫苗第4剂:<24月龄完成。

6.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或乙脑灭活疫苗第3剂、甲肝灭活疫苗第2剂:<3周岁完成。

7.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1剂:<4周岁完成。

8.脊灰疫苗第4剂:<5周岁完成。

9.白破疫苗、A群C群流脑多糖疫苗第2剂、乙脑灭活疫苗第4剂:<7周岁完成。

而大家关心的疫苗补种的原则,国家对14岁以下儿童也有明确

的规定

1.对未曾接种某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根据儿童当时的年龄,按照该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下文对该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原则

中规定的疫苗种类、接种间隔和剂次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重新开始全程接种。

3.应优先保证儿童及时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全程接种,当遇到无法使用同一厂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种情况时,可使用不同厂家的

同品种疫苗完成后续接种(含补种)。疫苗使用说明书中有特别说明

的情况除外。

4.针对每种疫苗的具体补种建议以及2007年国家扩大免疫规划(以下简称扩免)后新增疫苗的补种原则,详见下列具体疫苗的补种

原则部分。

1.不同疫苗同时接种:现阶段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均可按照免疫程序或补种原则同时接种,两种及以上注射类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严禁将两种或多种疫苗混合吸入同一支注射器内接种。

2.不同疫苗接种间隔:两种及以上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注射类减毒活疫苗,如果未同时接种,应间隔≥28天进行接种。国家免疫规

划使用的灭活疫苗和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如果与其他种类国家免

疫规划疫苗(包括减毒和灭活)未同时接种,对接种间隔不做限制。

3.如果第一类疫苗和第二类疫苗接种时间发生冲突时,应优先保证第一类疫苗的接种。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一类疫苗除了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以外,还包括:省

级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县级及以上人民政

府或者其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组织开展的应急接种或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比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如果中国为儿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Hib 疫苗,则每年可避免49000名儿童死亡。

国家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都可以按照免疫程序和预防接种方案的要求,全年(包括流行季节)开展常规接种,或根据需要开展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

另外对于被HIV病毒感染儿童的注射疫苗建议,这份报告也有明确解释,不过小潘潘就不在这里给大家详细介绍了。

(整理)孩子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

疫苗注射表: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 ●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 ●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二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 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卡介苗【试验后决定是否复种】●出生四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五个月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满六个月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八个月可注射麻疹疫苗 ●生后1.5-2岁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 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 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反应: 疫苗虽经灭活或减毒处理,但毕竟是一种蛋白或具抗原性的其他物质,对人体仍有一定的刺激作用而引起的。其实这也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就象感冒发热一样是机体在抵御细菌或病毒。 正常反应:局部反应如轻度肿胀和疼痛。百白破疫苗接种后,宝宝屁股上出现硬结就是吸附制剂接种后常见的现象。接种疫苗后的全身反应有发热和周身不适,一般发热在 38.5 ℃以下,持续 1 ~ 2 天均属正常反应。无论局部还是全身的正常反应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多喂水、并注意让宝宝多休息即可。如果宝宝高热,可服用退烧药,可以做物理降温、吃些富有营养又好消化的食物、多喂水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异常反应:局部感染、无菌性脓肿;晕针、癔病;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等。遇到晕针、过敏性休克应立即让宝宝平卧、头部放低、口服温开水或糖水;与此同时立即请医生作紧急对症处理。出现皮疹,可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宝宝应用脱敏药。出现过敏性休克一般表现为接种后很短时间内宝宝面色发白、四肢发凉、出冷汗、呼吸困难、甚至神志不清、抽风等。此时一般医生会立即给宝宝进行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同时给激素和脱敏药观察治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

乙肝疫苗接种指南

乙肝疫苗接种指南 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显示,病毒性肝炎依然是我国法定报告传染病中报告病例数第一的乙类传染病。据估算,我国乙肝病毒感染者约8600万人,丙肝感染者约1000万人,每年约33万人死于乙肝或丙肝感染导致的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是“罪魁祸首”,仅仅42纳米的乙型肝炎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灾难,夺走了千千万万人的性命和健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自从发现乙型肝炎病毒以后,人类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征服乙肝病毒、消灭乙肝病毒的研究与斗争。很多朋友不了解乙肝疫苗,从而导致有患乙肝的可能,这让乙肝疫苗大大地“苦恼”。 注射乙肝疫苗有什么作用?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接种疫苗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且不会伤害到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预防乙肝的免疫力,以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哪些人群需要注射乙肝疫苗? 新生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因为乙肝疫苗可以很好地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新生儿出生后成功接种乙肝疫苗就能够大大降低将来感染乙肝的几率,因此,新生儿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儿童和成人:儿童和成人,如果乙肝三系统检查均是阴性,转氨酶正常,可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注射乙肝疫苗后抗体产生情况: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后,只有30%的人产生乙肝表面抗体,而且抗体效果很不稳定;接种第二针后,有90%的人产生抗体;接种第三针后抗体的阳性率可达96%以上,而且抗体效果持续维持在较高水平。 乙肝疫苗只需要注射一次吗? 当注射乙肝疫苗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一种免疫球蛋白),抗体有一定的半衰期,当下降到一定水平时,不足以起保护作用,可通过再次注射疫苗,刺激机体,产生和提高抗体水平。所以,乙肝疫苗不是只注射一针就可以了。 打乙肝疫苗加强针有必要吗? 由于在前次注射时免疫系统存有记忆细胞,当再次注射时,记忆细胞会快速发挥作用,所以加强注射只要一针,就能恢复到理想抗体水平,并且效果很好。对大多数的人而言,乙肝疫苗加强针是很有必要的。 乙肝疫苗加强针怎么打? 为保证预防效果,接种乙肝疫苗后,应抽血化验乙肝两对半,若乙肝抗体呈阳性,说明接种成功,同时还应查乙肝抗体滴度。 若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仅为10~100mIU/ml,最好在6个月后打1次;乙肝抗体滴度最高值为101~1000mIU/ml时,应于首次接种后1~2年内复测乙肝抗体滴度;

最新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疫苗接种时间表 计划内疫苗(一类疫苗)

计划内疫苗是国家规定纳入计划免疫,是从宝宝出生后必须进行接种的疫苗,属于免费疫苗。

计划外疫苗(二类疫苗) 除国家规定宝宝必须接种的疫苗外,其他需要接种的疫苗都属于推荐疫苗,也就是计划外疫苗,这些疫苗都是本着自费、自愿的原则,家长可以有选择性的给宝宝接种。 在注射疫苗时应注意:要在孩子身体状况好的时候进行 接种前要先测体温,若有发烧要推迟接种、未完全恢复健康前暂缓注射,但应在病好后及时补接种。 接种后,当天不要洗澡,也不能让孩子太疲劳。 属过敏体质者,应向医生反应

极个别孩子可能会高烧,可请医生看看,给予对证治疗 以下情况是不能在期间注射疫苗:如孩子正在发烧,患有急性传染病、哮喘、风疹、湿疹等疾病或有心脏病、肾炎及肝炎等疾病时,暂时不要打预防针。孩子腹泻时不要吃小儿麻痹糖丸,等病好后两周才能补吃。 有“羊癫疯”病史及药物过敏史的儿童不要进行预防接种。 疫苗注射表 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可注射乙型肝疫苗 出生24小时后可注射卡介苗 出生满一个月可以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二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出生后满三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卡介苗【试验后决定是否复种】 出生四个月可注射脊髓灰质炎糖丸活疫苗,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出生后五个月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出生后满六个月可注射乙型肝炎疫苗

出生后满八个月可注射麻疹疫苗 生后1.5-2岁可注射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白破二联>)、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二类疫苗 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儿童最佳接种疫苗时间表

儿童最佳接种疫苗时间表(供参考) ①出生24小时 乙肝疫苗 必打:预防乙型病毒肝炎(乙肝) 免费/收费第1剂/共3剂 卡介苗 必打:预防儿童结核病,特别是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肺炎 免费共 1 剂 ②1 月龄 乙肝疫苗 必打:预防乙型病毒肝炎(乙肝) 免费/收费第2剂/共3剂 ③2 月龄 五联疫苗 必打: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收费第1剂/共4剂 轮病疫苗

推荐:预防因 A 群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 收费第1剂/共3剂 脊灰疫苗(口服,减活) 必打:预防脊髓灰质炎 免费第1剂/共4剂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疫苗) 推荐:预防 b型号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多种侵袭病,如脑膜炎、肺炎等 收费第1剂/共4剂 脊灰疫苗(注射,灭活) 推荐:预防脊髓灰质炎 收费第1剂/共4剂 ④3 月龄 肺炎疫苗(7价结合) 推荐:预防因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收费第1剂/共4剂 五联疫苗 推荐: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收费第2剂/共4剂

脊灰疫苗(口服,减活) 必打:预防脊髓灰质炎 免费第2剂/共4剂 流感嗜血杆菌疫苗(Hib 疫苗) 推荐:预防 b型号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多种侵袭病,如脑膜炎、肺炎等 收费第2剂/共4剂 白百破疫苗 必打: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 免费第1剂/共4剂 脊灰疫苗(注射,灭活) 推荐:预防脊髓灰质炎 收费第1剂/共4剂 ⑤4 月龄 肺炎疫苗(7价结合) 推荐:预防因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 收费第2剂/共4剂 五联疫苗 推荐:百日咳疫苗+白喉疫苗+破伤风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广东省儿童常用疫苗接种程序指南共5页文档

广东省儿童常用疫苗接种程序指南广东省儿童常用疫苗分为三类:计划免疫类疫苗、计划免疫管理类疫苗和扩大免疫服务类疫苗。 计划免疫用疫苗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新生儿出生后按照免疫接种程序免收疫苗费用必须接种的疫苗,而计划免疫管理类疫苗和扩大免疫服务类疫苗都属自费疫苗。 计划免疫类: 卡介苗: 用于预防结核病,新生儿要尽早接种1个剂量。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婴幼儿于2、3、4月龄时各接种(口服)1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1.5~2周岁和4周岁时各进行1次加强免疫。(该疫苗属口服活疫苗,切勿加在温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服用时只可用凉开水送服;疫苗一定要服食到肚,如有呕出,需补服。 另外,服苗后2小时后才可吃热东西,最好在服苗后2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或其他乳制品。)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

婴幼儿在3、4、5月龄时各接种1剂量,免疫程序规定两剂次间隔的时间不少于28天,1.5~2周岁加强免疫1剂量,7岁时用精制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1剂量。 麻疹减毒活疫苗: 婴幼儿于8月龄接种第1剂,4周岁时加强免疫1剂量。 乙肝疫苗: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注射第2、3针。 乙脑疫苗: 乙脑疫苗分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两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同:乙脑减毒活疫苗: 婴幼儿满8月龄接种1剂量,满1.5周岁~2周岁和6周岁时各加强免疫1剂量。乙脑灭活疫苗: 婴幼儿满8月龄接种2剂,2剂间隔7~10天;1.5~2周岁、6周岁时各加强免疫1剂量。 计划免疫管理类: 甲型肝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有甲肝减毒活疫苗(包括液体型和冻干型两种剂型)和灭活疫苗两种剂型,其免疫程序不同:甲肝减毒活疫苗:儿童满2周岁时接种1剂。灭活甲肝疫苗:儿童满2周岁接种首剂,间隔6~12个月后加强免疫再接种1剂,共两剂。风疹疫苗:儿童满1周岁时接种1剂。 扩大免疫服务疫苗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 婴幼儿满6月龄后接种两剂,两剂间隔3个月,3周岁、6周岁时各加强免疫接种1剂。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婴幼儿2月龄、4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1剂,满1周岁后再接种1剂量。 水痘疫苗:儿童满2周岁接受免疫1剂。 流行性感冒疫苗: 儿童满6月龄后即可接种,但6月龄~12周岁的儿童只可使用裂解型流感疫苗和亚单位型流感疫苗。全病毒型疫苗严禁接种于12岁以下的儿童。由于流感的严重危害和流感病毒存在变异,世界卫生组织每年都会向全球公布流感疫苗病毒组分,而且接种流感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有效保护期限约为1年,所以,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

小孩打预防针时间表

宝宝打预防针时间表 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岁。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 孩子在打防疫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孩子打完预防针24小时之内最好都不要洗澡,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1、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2、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 3、接种疫苗的禁忌 疫苗接种禁忌预防接种的原理,就是通过接种抗原刺激机体,使宝宝体内产生特异性抗体来对付细菌、病毒。但是,有些时候,宝宝身体出现了某些特殊情况,就不适合接种,我们称这种情况为禁忌证。 每种疫苗所含抗原不同,禁忌证也会不同。禁忌证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暂时禁忌证;另一类是绝对禁忌证。早产儿、难产儿,正在发热或患一般疾病的急性期儿童就属于暂时禁忌证。这些宝宝可以在疾病康复后补种。但是,如果你的宝宝具有免疫功能缺陷、或是严重过敏体质,就属于绝对禁忌证,接种疫苗可能发生异常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绝对不可接种疫苗。 (1)卡介苗禁忌: 早产的宝宝、低出生体重的宝宝(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难产的宝宝应该慎种。 正在发热、腹泻、严重皮肤病的宝宝应缓种。 结核病,急性传染病,心、肾疾患,免疫功能不全的宝宝禁种。

成人肺炎链球菌疫苗指南概述

成人肺炎链球菌疫苗指南概述 来源:作者:jennifer_jjy 美国免疫实践指南咨询委员会(ACIP)于2014年9月对2010年版的《成人肺炎链球菌疫苗指南》进行了更新,来自芝加哥大学医学部的Pisano等在JAMA杂志上发表了临床指南纲要,旨在评估13价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CV13)和23价肺炎链球菌多糖疫苗(PPSV23)在年龄≥65岁成年人中的应用。 主要推荐 1. 年龄≥65岁、未接种肺炎链球菌疫苗的成年人(或者年龄≥65岁、肺炎疫苗接种史不明的成年人)应接种1剂PCV13,6到12个月后再接种1剂PPSV23(PCV13和PPSV23接种的最短间隔为8周)。 2. 既往接种过1剂或以上PPSV23、年龄≥65岁的成年人应接种1剂PCV13。PPSV23和PCV13接种的最短间隔为1年。 3. 对于65岁前接种过PPSV23的成年人,应该在65岁后接种PCV13(PPSV23和PCV13接种的最短间隔为1年)。PCV13接种6到12个月后,应再次接种PPSV23(再次PPSV23接种与首剂PPSV23接种的最短间隔为5年)。 临床总结 肺炎链球菌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和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病因。肺炎链球菌也会导致侵袭性肺炎链球菌感染(IPD),如菌血症、细菌性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和骨髓炎。 2012年,全美约有31600例肺炎链球菌感染病例和3300例肺炎链球菌相关死亡病例。儿童和年龄≥65岁的成人是感染率最高的年龄段。

1983年,PPSV23在美国获准上市。2013年发表的一篇meta分析指出,接种PPSV23 可以减少IPD的发生,但是尚无一致证据表明接种PPSV23可以减少肺炎死亡率或全因死亡率。 2000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7价PCV(PCV7)应用于儿童疫苗计划中。PCV7的应用使成人和儿童PD的发生率均有所下降。 PCV13是另一种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由13种肺炎链球菌血清型荚膜多糖抗原所构成(包括血清型6A,这种血清型并未包括在PPSV23中),与灭活白喉破伤风类毒素结合。 PPSV23通过非T细胞通路发挥作用,而结合疫苗制剂则作用于T细胞相关免疫应答。 证据基础 2011年,美国FDA批准PCV13应用于所有年龄≥50岁的成年人。2个在美国进行的多中心随机双盲临床研究比较了单剂接种PCV13和单剂接种PPSV23的免疫原性。 其中一项研究将PCV13和PPSV23随机接种于831名之前未接种过肺炎链球菌疫苗、年龄60-64岁的成年人。疫苗接种1个月后,PCV13组和PPSV23组4种共有血清型(3,5,14,19F)抗肺炎链球菌调理吞噬活性(OPA)无显着差异,PCV13组的6A血清型和其他8种共有血清型(1,4,6B,7F,9V,18C,19A,23F)的OPA显着改善。 另一个研究共招募了936名年龄≥70岁、既往接种过PPSV23的受试者,随机接种PCV13或PPSV23。研究发现,接种PCV13后,10种血清型(PCV13和PPSV23共有血清型)的OPA无显着改变。 2014年9月,ACIP指南建议将PCV13接种范围扩展应用于所有年龄≥65岁的成年人。

广东省儿童常用疫苗接种程序指南

广东省儿童常用疫苗接种程序指南 广东省儿童常用疫苗分为三类:计划免疫类疫苗、计划免疫管理类疫苗和扩大免疫服务类疫苗。 计划免疫用疫苗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新生儿出生后按照免疫接种程序免收疫苗费用必须接种的疫苗,而计划免疫管理类疫苗和扩大免疫服务类疫苗都属自费疫苗。 计划免疫类: 卡介苗: 用于预防结核病,新生儿要尽早接种1个剂量。 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婴幼儿于2、3、4月龄时各接种(口服)1次,每次间隔不少于28天,1.5~2周岁和4周岁时各进行1次加强免疫。(该疫苗属口服活疫苗,切勿加在温开水或热的食物内服用,服用时只可用凉开水送服;疫苗一定要服食到肚,如有呕出,需补服。 另外,服苗后2小时后才可吃热东西,最好在服苗后2小时内停止吸吮母乳或其他乳制品。) 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混合疫苗: 婴幼儿在3、4、5月龄时各接种1剂量,免疫程序规定两剂次间隔的时间不少于28天,1.5~2周岁加强免疫1剂量,7岁时用精制白破二联疫苗加强免疫1剂量。 麻疹减毒活疫苗: 婴幼儿于8月龄接种第1剂,4周岁时加强免疫1剂量。 乙肝疫苗: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针,1月龄和6月龄时分别注射第2、3针。

乙脑疫苗: 乙脑疫苗分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灭活疫苗,两种疫苗的免疫程序不同:乙脑减毒活疫苗: 婴幼儿满8月龄接种1剂量,满1.5周岁~2周岁和6周岁时各加强免疫1剂量。乙脑灭活疫苗: 婴幼儿满8月龄接种2剂,2剂间隔7~10天;1.5~2周岁、6周岁时各加强免疫1剂量。 计划免疫管理类: 甲型肝炎疫苗: 甲型肝炎疫苗有甲肝减毒活疫苗(包括液体型和冻干型两种剂型)和灭活疫苗两种剂型,其免疫程序不同:甲肝减毒活疫苗:儿童满2周岁时接种1剂。灭活甲肝疫苗:儿童满2周岁接种首剂,间隔6~12个月后加强免疫再接种1剂,共两剂。风疹疫苗:儿童满1周岁时接种1剂。 扩大免疫服务疫苗类: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 婴幼儿满6月龄后接种两剂,两剂间隔3个月,3周岁、6周岁时各加强免疫接种1剂。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婴幼儿2月龄、4月龄和6月龄分别接种1剂,满1周岁后再接种1剂量。 水痘疫苗:儿童满2周岁接受免疫1剂。 流行性感冒疫苗:

0-1岁育儿-疫苗接种时间表

疫苗接种时间表 【导读】从宝宝呱呱坠地以来就开始和疫苗打交道了,帮宝宝注射疫苗能增强宝宝对某些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目前我国有免费一类疫苗和自费二类疫苗两大类。一般宝宝从出生后就开始接种国家免费的一类疫苗,一类疫苗一直到打到6岁。宝宝什么时候接种哪种疫苗是由确切的疫苗接种时间的,下面一起来了解下疫苗接种时间表。 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出生后,身体各器官系统还没发育好,抵抗力就比较差。为了让宝宝具备对抗某些传染性比较强的病菌,必须给宝宝接种相应的疫苗。宝宝要接种的疫苗种类比较多,接种的时间也是有所不同的,妈妈们要弄清楚每一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及时带宝宝去接种疫苗。下面整理了疫苗接种时间表供广大妈妈参考。 国家免费提供接种的一类疫苗 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需要自费的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可替代全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程序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 3、麻腮风疫苗:1.5-2周岁注射一针,基础免疫后4年加强1针。 4、甲肝减毒活疫苗或甲肝灭活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接种时间是2岁时注射1针,4年后加强1针。灭活疫苗1-16岁接种2针,间隔6个月,16岁以上接种1针。 5、水痘疫苗:1-12岁接种1针次。 6、B型流感嗜血杆菌苗:2、4、6月龄各注射一次,12月龄以上接种一针即可。 7、流行性感冒疫苗:1-3周岁每年注射2针,间隔1个月。3周岁以上每年接种1次即可。 疫苗接种的不良反应

成人疫苗接种时间表

成人疫苗接种时间表

成人疫苗接种时间表 并不是只有小孩子才需要定期进行免疫接种!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需要进行免疫来确保自己的健康,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儿时接种的疫苗会慢慢失效,并且,你也会不断地受到新型病毒的威胁,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肩负的社会责任也越来越多,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保护好你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义务。 看看你需要注射什么疫苗 成人注射疫苗的品种只要由以下这些因素决定: 年龄、生活习惯、健康状况、旅游目的地(有些国家可能属于某些特定传染病的高危地区)、免疫历史(你曾经注射过的疫苗种类和注射时间)。

对于大多是人来说需要注射以下这些疫苗: 1、流感疫苗 2、百白破联合疫苗 3、疱疹病毒疫苗 4、肺炎疫苗 5、乙肝疫苗 其他你可能需要接种的疫苗包括人乳头瘤病毒、甲肝、脑膜炎、水痘、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 你可以通过本站提供的《成人疫苗接种时间表》来确定何时需要接种何种疫苗:

(点击图片查看原图) 也许你对于各种疫苗的作用还不是很清楚,毕竟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那些拗口的医学专用名词实在是不好理解,那么下面就让跟随我们来认识一下这些常见的传染病及相应的免疫疫苗吧: 白喉【使用百白破联合(Tdap)疫苗或白破联合(Td)疫苗进行免疫】 白喉是由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或与感染病人接触传播。临床特征为咽喉鼻等处灰白粗厚的假膜形成及外毒素引起的心肌、神经及其他脏器的损害,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如发热、乏力、恶心呕吐头痛等。人群普遍易感,呈世界性分布,尤多见于温带地区。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季、冬季、初春较多,大多预后良好,重症病人有一定的死亡率。 甲肝【使用甲肝(hepatitis A)疫苗进行免疫】

接种疫苗指南

告知父母——接种疫苗指南 一、疫苗是保护你宝宝健康的最好方法 父母是子女健康的有这义务和责任,包括保护他们远离疫苗可预防疾病造成的疾病。为你的孩子接种疫苗,同时了解接种疫苗和为什么它对孩子的健康起重要作用。能让宝宝远离许多严重和潜在的致命疾病。作为父母您需要了解以下几点知识。 1.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用极少量的死亡或削弱细菌制造而成。疫苗帮助免疫系统学习如何保护人类机体免受疾病伤害。接种疫苗是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方式保护宝宝远离真正的疾病。 2.免疫系统是什么? 体内的免疫系统是一个安全部门,它能保护宝宝免受致病细菌和病毒等引起的疾病,而实现这些保护机制需通过一系列步骤,我们称其为免疫反应,也许将来某段时间,宝宝被疾病感染,免疫系统就将学会如何识别致病菌,并且攻击它。 比如你的孩子每日在家,在托儿所或在超市里,都能接触到成千上万的病菌。即使是父母给的一个甜蜜的吻也可以充满细菌。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的,你宝宝的免疫系统能过很轻松的自我处理。但有些细菌却能使你的孩子病得很重。 所以我们必学感谢疫苗,是它让你的孩子的免疫系统学习如何识别某些有害细菌。 3.疫苗是如何工作的?

灭活疫苗或者减毒疫苗帮助你的小孩子系统得到两个重要的保护伞:抗体和免疫记忆。如果你宝宝将来被某些疾病感染后,它将帮助你的孩子快速识别和抵抗病菌。 大多数宝宝接种疫苗,能得到非常好的保护。这意味着他们永远不会得到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的攻击。在极少数情况下,儿童接种仍然可以得到这种疾病,因为他们只得到部分疫苗的保护。如果他们被感染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症状,但是不会遭受严重的并发症。就像……开车时,安全带并不是100%有效的保护你,但是安全带能显著降低受伤的风险。 4.接种疫苗的方式。 大多数疫苗是由注射(针)到你的孩子的上臂和大腿,也有一些可以口服疫苗(口服)或经鼻(喷到鼻子)。 5,假如我的宝宝不接种疫苗将会如何? 一些孩子不能接种某些疫苗是由于过敏反应或其他医疗条件。由于他们不能接种疫苗,那些本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能避免疾病的感染风险将大大增加。某些疾病对于成人来说,微不足道,但是对于脆弱的婴儿来说将是致命的。 6如果人们很少得到这些疾病, 为什么我的孩子还需要接种疫苗? 某些疾病(比如小儿麻痹症、麻疹)以前很流行,但是现在很少,那是因为我们国家实行免疫疫苗接种,但是现在的消失,并不代表它们已经消失了,当人们不接种疫苗时,甚至一例麻疹都可以迅速传播。

疫苗接种时间表

宝宝预防接种时间表和注意事项 一、一类疫苗: 出生24小时内:乙肝第一剂 0月龄:卡介苗 1月龄:乙肝第二剂 2月龄:口服脊灰疫苗 3月龄:口服脊灰疫苗白百破第一剂4月龄:口服脊灰疫苗白百破第二剂 5月龄:白百破第三剂6月龄:乙肝第三剂流脑第一剂 8月龄:麻疹第一剂乙脑第一剂 9月龄:流脑第二剂 18月龄:白百破第四剂麻疹第二剂2岁:乙脑第二剂 3岁:流脑第三剂4岁:口服脊灰疫苗 6岁:流脑第四剂乙脑第三剂白破第一剂 16岁:白破第二剂 二类自费疫苗: 流脑A+C: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接种无细胞白百破:接种时间同免费百白破 乙肝:儿童和成年人中易感人群接种,没有具体的年龄规定 麻风腮:18个月代替麻疹接种甲肝:一般1岁以后接种 甲乙肝:16岁以上儿童接种水痘:1岁以后接种 流感:6个月-3岁儿童接种儿童流感接种二针,3岁以上儿童接种成人剂型流感 肺炎: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接种 HIB:2月龄以上可接种 轮状病毒:2个月-3岁婴幼儿 二、各类疫苗介绍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脊灰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白白破:预防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流脑:预防流行性脑膜炎麻疹:预防麻疹乙脑:预防乙型脑炎卡介苗:预防肺结核 流脑A+C:预防A型C型流脑麻风腮:预防麻疹、风疹、腮腺炎甲肝:预防甲型肝炎 流感:预防流行性感冒水痘:预防水痘肺炎:预防90%的肺炎HIB:预防B型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和肺炎轮状病毒:预防轮状病毒引起的夏秋季腹泻。 三、注意事项 1.乙肝第一剂和卡介苗都在产院接种,低体重儿童需体重大于5斤才能接种 2.口服糖丸前半小时不宜喂奶,以防孩子吐奶时将疫苗一同吐出。服完后半小时内不宜热饮。 3.白百破有无细胞和全细胞之分,全细胞是免费的,但接种后付反应可能较大,接种了全细胞可改接种自费的无细胞,但反过来不可以。 4.麻疹疫苗第二剂可以用麻风腮疫苗代替。但鸡蛋过敏者不宜接种,可以等孩子大一些试试吃鸡蛋是否仍过敏后接种。 5.流脑疫苗免费的是接种A群疫苗,可用A+C代替。因为前几年上海曾发过C群流脑病例。 6.乙脑疫苗有减毒和灭活之分,灭活疫苗初种8月龄第一针,隔一周接种第二针。减毒只需8月龄接种1针,具体要看地段医院有哪种疫苗了。 7.所有的疫苗接种后都可能会有发烧现象,妈妈要特别留意宝宝的体温变化。高烧要及时作退烧处理。宝宝当天接种后尽量不要洗澡,以免感染接种部位。实在要洗澡的话建议不使用沐浴露,清水洗就可以了。 8.二类疫苗都是自费的,妈妈们可以自行考虑是否接种,建议大家麻风腮和水痘一定要接种,因为发病率较高,孩子上幼儿园后容易感染这两种疾病,每个公司出的疫苗有所不同,接种时间仅供大家参考。 说明:上面列出的是我推荐大家的宝宝预防接种时间表,主要依据是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和结合宝宝身体、生理变化以及我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供各位妈妈使用。 1、乙肝国家规定就是初免三针,但所产生的抗体不足以保持到宝宝成年,推荐宝宝在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大学一年级各加强一针; 2、麻疹一岁半加强可以由麻-风-腮三联代替,也就是这两个用一个就可以,推荐使用三联,能保护三种疾病,效果还好,宝宝还能少扎针; 3、流脑在宝宝初种是要间隔三个月注射两针,这是2006年新修改的程序,2、5岁时的加强可以使用流脑A+C进行; 4、乙脑疫苗有两种,减毒初免是一针,灭活初免是间隔7-10天两针,但灭活的反应比减毒的小; 5、水痘和甲肝疫苗列在2岁是出于现在的宝宝大部分都在2-3岁的时候上幼儿园,推荐在宝宝上幼儿园前把这两个疫苗扎上。水痘选国产和进口的都行,效果一致,但进口的有扎过疫苗后仍得病的退疫苗款的承诺;甲肝推荐使用国产的灭活疫苗(孩尔来福),效果和进口的一样价格便宜; 6、HIB现用疫苗说明书上推荐的程序是周岁内接种两针,一岁半加强一针;或是周岁后接种一针。推荐宝宝周岁后接种一针就可以了; 7、肺炎疫苗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使用,如果宝宝平时身体不太好极易感冒,推荐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联合使用,肺炎疫苗用一次,流感疫苗每年给宝宝用(1岁以后,周岁内的宝宝没有用流感疫苗的必要),预防效果极好,如果宝宝平时身体很好,这两种疫苗都没有使用的必要 新生儿接种的疫苗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〇一六年五月

目录 一、病原学 (1) 二、临床学 (3) (一)临床特征 (3) (二)诊断与治疗 (5) 三、流行病学 (5) (一)全球流行概况 (5) (二) 我国流行特征 (6) (三)血清流行病学 (7) (四)疾病负担 (8) (五)传播方式、传染性和潜伏期 (8) (六)非疫苗预防措施 (9) 四、EV71疫苗 (9) (一)疫苗研发进展 (9) (二)疫苗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 (10) (三)疫苗安全性 (11) (四)免疫持久性 (11) 五、EV71疫苗使用建议 (12) (一)接种对象 (12)

(二)接种程序 (12) (三)接种途径及剂量 (12) (四)接种禁忌和慎用情况 (13) (五)接种管理 (13) (六)注意事项 (14) (七)其他相关问题 (15) 参考文献 (16)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 EV71)是人类肠道病毒的一种。EV71感染可引起多种疾病,其中以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最为常见。2007年以来,EV71感染相关HFMD在我国婴幼儿人群中持续流行,发病率高,并导致一定比例的患儿死亡。由于EV71病毒主要通过接触传播,儿童普遍易感且隐性感染比例高,常规卫生学预防措施实施难度大、防控效果差。 2015年12月,我国两家疫苗企业研发、生产的EV71灭活疫苗(EV71疫苗)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生产注册审批,其在人群中的应用将为预防EV71感染和HFMD提供重要手段。 为指导临床医生、疾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和预防接种人员合理使用EV71疫苗,做好受种儿童家长沟通与咨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对现有科学文献进行评估和专家论证基础上,制定了《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我们将根据新的科学认识和证据,及时对本《指南》进行更新。 一、病原学 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是引起婴幼儿HFMD主要病原体之一。由于该病毒具有脊髓前角神经组织嗜性,因而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无菌性脑炎和脑膜炎、脊髓灰质炎样麻痹)。1969年,EV71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的婴儿粪便标本中分离到[1]。1998年,我国从深圳

宝宝预防针一览表

宝宝预防针一览表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2015年宝宝预防针一览表出生时:乙肝疫苗(第一次)、卡介苗 1月龄:乙肝疫苗(第二次) 2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一次) 3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二次)、百白破(第一次) 4月龄:脊髓灰质炎疫苗(第三次)、百白破(第二次) 5月龄:百白破(第三次) 6月龄:乙肝疫苗(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一次) 8月龄:麻疹疫苗(第一次)、乙脑疫苗(非活第一、二次)、(减活第一次) 9月龄:A群流脑疫苗(第二次) 18月龄:百白破(第四次)、麻疹疫苗(第二次) 2岁:乙脑疫苗(非活第三次)、(减活第二次) 3岁:A群流脑疫苗(第三次) 4岁:脊髓灰质炎疫苗(第四次) 6岁:乙脑疫苗(非活第四次)、(减活第三次)、A群流脑疫苗(第四次)、精白破(第一次) 16岁:精白破(第二次) 由此可见流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6月龄、9月龄、3岁、6 岁。 乙脑疫苗的接种时间分别为:8月龄、2岁、6岁。

孩子在打防疫针前,家长要给孩子洗一次澡换件干净衣裳,向医生说清孩子健康状况,经医生检查认为没有接种“禁忌症”方可接种。孩子打完预防针24小时之内最好都不要洗澡,打过防疫针以后要避免剧烈活动,对孩子要细心照料,注意观察,如孩子有轻微发热反应,一般在1—2天就会好的,如反应加重,应立即请医生诊治。 1、一类疫苗 出生时:卡介苗、乙肝疫苗(基础) 一个月:乙肝疫苗(基础) 两个月:脊灰疫苗(基础) 三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四个月: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基础) 五个月:百白破疫苗(基础) 六个月:乙肝疫苗、A群流脑苗(基础) 八个月: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基础) 九个月:A群流脑苗(基础) 1.5-2岁: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加强) 3岁:A群流脑苗(加强) 4岁:脊灰疫苗(加强) 6岁:百白破疫苗(加强)、乙脑疫苗、A群流脑苗(加强) 2、二类疫苗 (1)A+C群流脑疫苗:3周岁注射1针次,6、9周岁各加强一针。

2020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 新生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及补种工作,是确保全体新生完成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建立有效的免疫屏障,加强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保护学生身体健康,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的重要措施。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卫生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本制度适用于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入学新生。 二、幼儿园、中小学在新生入学报名时,学校在办理相关报名手续时,要求家长或监护人出示该新生的《预防接种证》和《XX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开学前家长到接种点去查验,全程接种的开此证明)。补种完成后补发正规的查验证明(补种单上有医生签字,标明接种日期,疫苗的批号)。验证时根据接种证上的接种记录,查验对学生各疫苗免疫剂次和我省的标准免疫程序,判断学生是否完成全部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登记有关信息,新生《XX省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证明》收存后由学校保健室或卫生室保存。如未接种完成的学生,开具的是《补种通知单》。学校督促家长去接种。已遗失《预防接种证》的学生,应尽快到原预防接种单位补办《预防接种证》。外地来的学生,应出示原籍办理的《预防接种证》。 三、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相应疫苗接种或接种记录不完整、不真实或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将出具书面补种(补证)通知发

放给儿童家长或监护人,通知并督促家长或监护人,带学生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或到原接种单位(发证单位)补证。将其接种信息登记在《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中,学校建立新生入学预防接种查验档案。 四、学生在完成补种(补证)后,将补发正规的查验证明(补种单上有医生签字,标明接种日期,疫苗的批号)交学校验证登记。学校在《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疫苗完成情况记录表》中备注中予以说明。对于不能及时补证或补种的学生,学校应督促学生家长尽快完成补证、补种。 五、在完成新生入学验证工作后,学校建立专门资料管理档案,存档备查。 六、学校要积极配合相关卫生部门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七、查验原则:国家规定在16岁内应完成接种的疫苗共8种(包括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其中卡介苗接种1针,乙肝疫苗3针,脊髓灰质炎糖丸4次,百白破4针,精白破2针,麻疹疫苗2针,乙脑疫苗4针,流脑4针。 学校应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卫生主管部门的决定,积极配合卫生部门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水痘疫苗接种指南

水痘疫苗接种指南 水痘疫苗是预防水痘的最好办法。接种不仅保护接种者,还可以减少社会上因为疾病或其他原因未接种疫苗的人感染水痘疾病的风险。虽然没有疫苗是100%有效,但国内外临床证实,水痘疫苗是非常有效的,保护率至少可达90%。如果接种疫苗的人得到水痘,它通常是一个非常温和的情况下,持久的只有几天,并涉及较少的皮损(通常小于50),轻度或无发热症状。幼儿接种水痘疫苗后保护作用可以长期存在。一般而言,一次接种即可。美国已经把水痘疫苗列入儿童常规免疫计划中,但在我国,水痘疫苗还属于自费疫苗。XIXI已经1周1个月了,准备接种水痘疫苗,查了一些资料,整理一个水痘疫苗接种指南,希望对您的宝宝健康有所参考价值。 什么是水痘?水痘疫苗需要打吗? 水痘常见于2~10岁的儿童,是一种发病急、传染性很强的传染病。水痘好发于冬春两季,常在幼儿园或小学校内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体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疱疹的浆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宝贝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也就是说,如果健康的儿童与患水痘的儿童经常一起玩耍、说话、密切接触都可能被感染而发病。 所以一旦患了水痘应注意隔离,在完全治好以前不应去幼儿园或上学。即使是与水痘患者接触过的小孩,也应隔离观察2~3周。因为感染病毒后不是立即发病,一般要经14~17天的潜伏期,长者可达3周。 水痘传染性很强,患病儿童是唯一的传染源,与之接触的幼儿若未患过水痘或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约有90%会发病,因此接种水痘疫苗是非常有必要的。水痘减毒疫苗是将水痘病毒OKA株在MRC5二倍体细胞培养繁殖而获得的病毒冻干制品。每剂疫苗含有不少于103.3蚀斑形成单位(PFU)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幼儿水痘的发病过程 最初,患病幼儿会出现发热、倦怠、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1~2天内发疹。首先发于躯干,逐渐到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躯干多,四肢较少。初起为红色小丘疹,数小时后变成绿豆大小的水疱,周围绕以红晕。水疱初呈清澈的水珠状,壁薄易破,伴有瘙痒。经数天而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不留疤痕。在发病3~5天内,皮疹陆续分批发生,所以同时可见丘疹、水疱、结痂等不同时期的皮损,病程约2~3周。 幼儿口腔、眼结膜、咽部、外阴等黏膜也偶可发生损害,常形成溃疡而伴有疼痛。皮疹并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规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常现象。若水疱抓破后继发细菌感染,可发生皮肤坏疽,甚至引起败血症。此外,少数患病幼儿还可出现水痘性肺炎、脑炎、心肌炎及暴发性紫癜等并发症。 水痘疫苗什么时候打,怎么打? 对12月龄以上的健康儿童、青少年及成人、高危人群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水痘预防的主动免疫。儿童及成人均于上臂皮下注射,绝不能静脉注射。疫苗应通过提供的稀释液复溶,并应完全溶解。应在消毒剂完全挥发后再行接种。

儿童13价肺炎疫苗接种指南(两个月以上)

儿童13价肺炎疫苗接种指南(两个月以上) 在维港健康预约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1、目前市面上有哪些肺炎球菌疫苗可供婴幼儿选择? 现时,市面上共有三种肺炎球菌结合疫苗已于卫生署注册,分别为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10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0),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 2、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是什么? 肺炎球菌感染泛指由肺炎球菌引致的疾病。现时,此细菌已发现有超过90种不同的血清類型。疫苗包含的血清類型越多,对孩子的保障亦更佳。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是 7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7)的升级版,能针对共13种最常見的肺炎球菌血清類型,是目 前对婴幼儿覆盖率最高的疫苗。 3、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和7价肺炎球菌疫苗(PCV7)最大的分别是什么? 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PCV13)是目前唯一能为婴幼儿覆盖入侵性及抗药性较高的肺炎球 菌血清型,如3,6A及19A型的疫苗。 4、我的孩子身上有带菌吗? 肺炎球菌十分常見,是儿童感染细菌性肺炎的最常見原因之一。有研究显示,不少儿童都带有肺炎球菌,病菌较常「躲」在幼童的鼻咽腔内,只要孩子的身体变弱,便会病发,令家长防不胜防。建议家长应尽早为儿童做好预防接种。 5、在儿童肺炎球菌疫苗接种计划下,儿童接种肺炎球菌疫苗的时间表是怎样? 根据香港政府提供的儿童肺炎球菌疫苗接种计划新生婴儿应在兩个月大、四个月大及六个月大时分别接种共三剂的基础接种,并在十二至十五个月大时接种加强剂10。 6、13价肺炎球菌结合球菌能提供多少保护作用? 根据2014年入侵性肺炎球菌感染实验室监测数据表示,13价肺炎球菌结合球菌可对其所包含的13种血清型肺炎球菌提供接近七成的覆盖率。 7、如儿童在开始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后患上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应在何时完成其余接种?儿童即使患上入侵性肺炎球菌疾病后,亦应根据其年龄及健康风险完成其余的肺炎球菌疫苗。余下的接种可在病情好转后进行,详情请向维港健康查询。 8、何时可以替孩子预约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 婴幼儿可以由6星期大开始接种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5,详情请向维港健康查询。 9、维港健康是否提供13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接种预约服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