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单元综合测试三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单元综合测试三 教科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四单元《一念之差与一步之遥》单元综合测试三 教科版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网吧老板拦住,网吧老板跟他说:“给你找个刺激的网站玩玩吧,第一次上网不要钱。”你认为小刚应该:( )

A.进去玩玩,没什么大不了的

B.第一次上网不要钱,这条件不错,就进去一次,下不为例

C.抵制不良诱惑,坚决不进去

D.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小伙伴

2.“拒绝毒品”列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这是因为:( )

A.青少年吸毒已成为当前社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B.毒品必然会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

C.吸毒会严重摧残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D.吸毒已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

3.“小时偷针,长大偷金。”这个俗语是说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先天决定的,而是往往源自日常生活的:( )

A.不良习惯

B.一件小事

C.偶尔看了一本“黄色”书籍

D.偶尔犯了一次错误

4.欠债不还,拾到遗物归自己,这种行为属于:( )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犯罪

5.下列对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有:( )

A.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B.犯罪不一定违法,但违法必定犯罪

C.违法不一定犯罪,但犯罪必定违法 D.有一般违法行为发展下去一定会犯罪

6.下列属于行政违法行为的是:( )

A.欠债不还

B.违反交通法规

C.抢劫

D.贩卖毒品

7.16岁的男孩小华虽然从小爱玩好动,但是学习成绩还算不错。一次在游戏机房里,他认识了一群“哥们”。他们掏出一种白色粉末,围坐在那吸,小华毫不犹豫的伸出了手。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造成小华吸毒的原因是:( )

①强烈的好奇心②盲目的趋同心理

③结交了一群不良“哥儿们”④没有认识到吸毒的危害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目前,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人员总数已增加到100万人,其中青少年占74%。有关部门强调:2003年的禁毒工作将继续以在校中小学生和高危人群为重点。对此,你认为青少年应做到:( )

①积极配合,做好毒品预防宣传工作

②只要不上瘾吸几口也无妨

③用合适的手段,积极同吸毒、贩毒、制毒行为作斗争

④要珍爱生命、自觉远离和拒绝毒品

A..①③④ B.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9.违法行为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这些行为所违反的法律类别,可以把违法行为分为:( )

①违宪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社会复杂,诱惑多多。面对周围世界的诱惑,青春期的青少年应该:( )

A.想方设法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B.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都要去试一试

C.跟着感觉走

D.认清诱惑,经受考验

11.考试中同学要你“帮忙”时,“我”会:( )

A.当时不理睬,事后会给他(她)讲清危害,并帮助补习

B.有时会偷偷“帮助”一下

C.有求必应

D.看情况再说

12.青年罗某在公交车上谎称自己得了“非典”,造成满车乘客的恐慌,个个争先恐后挤下车,结果罗某被公安机关拘留。罗某的行为是( )

A.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B.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C.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D.行使言论自由权利的行为

13.中学生小徐在踢足球时将自己的一个“随身听”放在球场边,踢完球后忘记带走,被同学小罗拾得。小徐得知后去找小罗索还,但小罗却以自己拾得为理由拒绝返还。小罗的行为:( )

A.触犯了我国刑法规定,是犯罪行为 B.是违法行为,因为他拒绝履行我国民法规定的义务

C.是应受行政处罚的行为

D.是不道德的,但不违法

14.民事违法和行政违法行为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相对较小,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因而称为:( )

A.刑事违法行为 B.犯罪行为

C.一般违法行为 D.民事行政违法行为

15.王家父子因家庭琐事经常发生争执,父亲一怒之下,用砖块砸向儿子腿部,将儿子打成重伤。父亲的这种行为是( )

A.父教子的行为 B.教育方法不当 C.违法行为 D.犯罪行为

16.公民陈某一天夜晚对一名妇女实施抢劫,被路人抓获,并扭送至派出所,在法院审理时,陈某辩说:“我什么也没抢到。”但仍被判刑。此案说明( )

A.法院错了,陈某没抢钱不是违法行为 B.法律具有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

C.公民应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D.陈某的行为只是一般违法行为

17.张某购买陶瓷时打破了该店的一个清代花瓶。张某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 )

A.确认花瓶的所有权B.恢复花瓶原状C.赔偿陶瓷店的损失D.向陶瓷店老板道歉18.根据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属于( )

A.一般违法行为

B.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

C.应受刑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D.违反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19.从法律的角度看。“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两句古语提示的道理是:( )

A.必须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B.犯罪往往是从一般违法开始的,我们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C.违法必然走向犯罪

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联系

20.目前,各种网站良莠不齐,有的充斥一些不健康的内容,容易使未成年人误入歧途。学生张某自从迷上网上聊天后,结识了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荒废了学业。家长和老师怎么劝也不听,最后发展到离家出走。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

①生活中处处有诱惑,未成年人无法摆脱②不良诱惑影响学业,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③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拒绝不良诱惑

④要学会拒绝,坚决不上网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④

21.有多少青少年因吸毒误入歧途,一发不可收拾,结果悔之晚矣。“千万不要尝试毒品,只要有了第一次,就会恶魔缠身,难以摆脱!”这是吸毒青少年的忠告。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要避免猎奇和盲目从众心理,提高自控能力

②吸毒危害人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具体表现

③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对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后果做出正确的判断

④能够明辨是非,懂得毒品危害的人就一定能够拒绝毒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2.王传根是独生子,父母都是知识分子,自小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双亲的疼爱。上初中后,经不住诱惑,沉迷于黄色网站和光盘。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竟发展到同他人拦路抢劫、强奸,不到16岁就被判刑。这一典型事例告诫我们:( )

①人如果一味追求低级趣味,发展下去极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②要远离电脑和网络

③应该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④要学会善于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3.犯罪行为必然是违法行为,但违法行为却不一定是犯罪行为。‘判断一个人是否犯罪,要看他的行为是否:( )

①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②违反刑事诉讼法③触犯刑法④应受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4.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拒绝交还失主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违背了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B.违反了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C.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D.别人无权干涉

25.正读初中的魏某曾被评为“三好学生”,但是自从结识了社会上游手好闲的“朋友”后,他开始小偷小摸,继而发展到偷盗同学家的财物,最后在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这说明:( )

①青少年要依法律己

②一个人如果法制观念淡薄,就很容易从一般违法发展到犯罪.

③一般违法与犯罪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

④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

26.情景一:你的好朋友邀你去上网,并包吃包住。

情景二:你的家人无缘无故被人打了,亲戚邻居要去血债血还。

结合上述情景谈谈你的选择及理由。

27.某校周边分布着一些图书出租店、录象厅和网吧,其中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对学生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请回答:假如你是该校的一名学生,面对这一情况,你该怎么办?

28.有人认为:拾到遗失物品不还是理所当然的,大不了是个道德问题,用不着法院判决。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

29.有人说: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性严重,必须承担法律责任;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不应负法律责任。请评析这种说法。

30.一天,王明去当地书店购书,当时除店主外,书店里只有王明一个顾客。店主向王明说:“我这儿有几本好书,你买不买,价格很便宜。”王明翻看时,发现是几本黄色书籍。王明不敢买。店主说:“我送一本,看着好的话,以后再来买。"后来,王明从店主手里高价购买了许多淫秽书籍,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1.某城市未成年犯管教所对在押的未成年犯进行了调查统计,以下是部分调查数据。材料一:从现有的不良行为看,经常吸烟者占69.7%,经常喝酒的占60.06%,有打架行为的占57.58%,有旷课行为的占49.86%,经常光顾网吧的占44.9%,有赌博行为的占44.08%,上课携带管制刀具的占41.6%,看过黄色书籍和淫秽音像制品的占31.96%。材料二:从犯罪类型看,抢劫罪居于首位,占51.79%;其次是强奸罪,占19.01%;此外还有故意杀人、敲诈勒索、绑架等罪名。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材料一、二中的行为分别属于什么行为?这两种行为之间有什么联系?

(2)从上述材料中我们应得到哪些启示?

32.一名年仅16岁的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在校无心学习,精神萎糜不振。虽经学校老师及家长的多次教育和劝导,但仍不思悔改。不幸的是,该少年在不知不觉中结织了自己认为很信得过的网上“朋友”。某日,这个所谓的“朋友”,邀该少年外出旅游,在未经学校许可和老师知晓的情况下,该同学欣然前往。谁知该同学却一去不回。学校着急,家长更是心焦……。

阅读材料后回答:(12分)

(1)作为中学生,我们在网络交往中应怎样保护自己?

(2)我们作为一个网上游客时,应遵守怎样的网络规则?

第四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答案C解析:对中学生来说不良网吧属于不良诱惑,对我们有巨大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坚决抵制。A、B、D项的说法都是不可取的,故选C项。

2.答案C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说法错误。当前社会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经济建设。B项说法太绝对。D项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3.答案A解析:有一般违法走向犯罪往往是从一些不良习惯引起的,因此我们应该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故选A项

4.答案C解析: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与犯罪。A、D项属于犯罪行为,不符合题意。欠债不还,拾到遗物归自己是民与民之间的官司纠纷故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选C项。

5.答案C解析:违法行为分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二者是有区别的。犯罪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故

A、B项说法错误。D项说法太绝对,故选C项。

6.答案B解析:A项属于民事违法行为,C、D项已构成了犯罪。故选B项。

7.答案D解析:本材料中导致小华吸毒的原因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两个方面。主观因素是他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盲目从众心理,没有认识到吸毒的危害性。而客观因素是结交了一群不良朋友。故选D项。

8.答案A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俗话说:“吸毒一口,误入虎口。”第②种说法错误。故选A项

9.答案D解析:违法行为分为违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其中一般违法行为又包

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故本题选D项。

10答案D解析: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从众、要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故选D项

11.答案A解析:考试中帮助同学不是真正的帮助,反而会害了对方。故选A 项。

12.答案C解析:罗某的行为是扰乱交通工具上的公共秩序行为,故选C项

13.答案B解析:拾到遗物归自己属于民事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A、B、D项应排除,故选B项

14.答案C违法行为分为违宪行为、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其中一般违法行为又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故选C项。

15.答案D解析:父亲的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儿子的生命健康权,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构成了犯罪。故选D项。

16.答案B解析犯罪行为使之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并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陈某的行为已构成了犯罪,受到法律严惩说明法律具有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的作用。故选B项

17答案C解析:张某打破了该店的一个清代花瓶。属于一起民事违法行为,应赔偿陶瓷店的损失。故选C项

18.答案C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故选C项

19.答案B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A项说法不符合题意,C、D项说法错误。故选B项

20答案C解析:面对不良诱惑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盲目从众、要控制好自己的好奇心。要学会拒绝。第①④项说法错误故选C项。

21答案A解析:本题可采用排除法。第④种说法错误故选A项。

22答案B解析:不良诱惑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我们应该学会拒绝。第②种说法太绝对,故选B项。

2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犯罪的特征第②种说法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24答案D

25答案B解析:第②种说法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选D项。

26答案情景一:自己不去,也劝阻朋友。理由:去上网有可能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利的影响,要控制自己,坚决不去住。情景二:应制止,并劝说亲戚和邻居们采取合法方式去解决。理由:要坚持原则,分清是非,不能感情用事,否则,如果去报复,自己的合法权益不但得不到保护,还会因侵害他人的权益,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7.①依法自律,法律不允许做的事坚决不做②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增强抵御各种不良诱惑的能力③及时检举揭发娱乐业的违法行为④向有关部门或学校提出整治周边环境或加强学校教育等有关建议。

28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拾到遗失物品不还,不仅是不道德行为,而且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一般说来,凡是我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社会主义道德谴责的行为。有许多法律上的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②我国法律规定,拾到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如果将拾得物品拒绝交还原主,拒绝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是违法行为,应受到相应的法律责任。

29.前半句是正确的,后半句是错误的。①犯罪行为是性质最严重,社会危害性大的行为,应当受到刑罚处罚。②一般违法行为虽然对社会危害不大,但同样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直接影响国家对社会各方面的管理,也是法律所禁止的,也要受到法律制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30.不良诱惑会毒害人的心灵,使人们不思进取,影响个人进步和发展青少年要克服猎奇心理,提高自己的控制能力②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小事情上注意,抵制不良诱惑。

31材料一属于违纪或一般违法行为,材料二属于犯罪行为。有一般违法行为的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事件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我们要预防违法犯罪,就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我们一定要从小加强道德修养,杜绝不良诱惑;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自觉履行受教育得义务,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少年。

32. (1)中学生在网络交往中保护自己,必须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资料,不随意答应网友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尽可能找熟悉的朋友或师长帮助解决,不要仅仅依赖网友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以免受骗上当。中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辨别觉察能力,提高自己的抗诱惑能力,才能保护自己。 (2)网络交往要遵守的网络规则:①要遵守道德。在网络聊天室、公告栏等公共场所,要语言文明,轻松幽默,不辱骂他人;对求助者,要出于爱心,尽力相助;与网友交流,要真诚友好,不欺诈他人等等。

②要遵守法律。网络交往是现实人际交往的延伸,因此,上网要遵守法律这一最基本的行为准则。例如,不恶意制造,传播流言,不侮辱他人人格,不进行诈骗活动;不泄露国家机密;不制造,传播病毒,不利用网络破坏公共设施等等。

八年级上册政治期中测试卷

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思想品德试卷 (注:本套试题共分为Ⅰ、Ⅱ卷,考试时间为100分钟,满分为100分。) 命题人:朱敏审核人:敖金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所有答案填在答题卡上有效) 1、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表现在() A、危难时刻 B、日常生活中 C、缺钱花的时候 D、生活的点点滴滴 2、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有一些沟沟坎坎,甚至是大风大浪。我们作为儿女() ①不能和父母一起过苦日子 ②要能与父母共同面对风浪 ③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的心都应该和父母一起跳动 ④有时我们要分担家庭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歌曲《常回家看看》中唱道:“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帮爸爸捶捶背揉揉肩……”,常回家看看是() A、子女没有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B、孝敬父母的表现 C、没有必要的行为 D、是子女应尽的道德义务,但不是法律义务 他一直讨厌他的母亲。多年来,她除了向他要钱,没有别的事,而且常常打来电话对他破口大骂。 后来母亲死了,她的遗物里面有一本存折和一封信,存折上的数字高达数千万日元。母亲的遗信写道:“孩子,你从小乱花钱,我担心你会变成一个落魄的穷光蛋,因此才那样去做,一方面可以刺激你去赚更多的钱,另一方面也为了替你储蓄。你大哥一家对我很好,你的钱我一分都没花,现在你拿去好好地使用它吧!”看完信,他哭倒在地。 他,就是日本著名影星北野武。据此完成4-7题 4、对于北野武的母亲,网民各抒己见。下面的看法,你赞成的是() A、她是一个视财如命的人,不值得尊重和孝敬 B、她和天底下其他的母亲一样深爱着自己的儿子 C、她爱钱胜过爱自己的儿子,把儿子当成摇钱树 D、她偏爱北野武,让北野武的哥哥一个人承担赡养义务 5、北野武原来一直讨厌他的母亲,是因为() A、他母亲一直不爱他,一点也不关心他 B、北野武长期没有跟母亲生活在一起 C、他母亲厚此薄彼,偏爱北野武的哥哥 D、母亲打他、骂他并不停地问他要钱的方式掩盖了母亲对他的深爱 6、看完信,北野武哭倒在地,这是因为() A、母亲留下数达千万的巨额遗产,北野武激动不已 B、北野武为自己忙于拍戏,没有见上母亲最后一面而懊悔 C、母亲过世了,再没有人打骂北野武了,更没有人再向北野武要钱了 D、北野武过去一直没有体会母亲对自己的爱,现在才能体会母亲的爱 7、北野武在母亲过世后才收到母亲“迟来的爱”,这告诉我们,要感知父母的爱,要求我们() ①仔细领会父母为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的良苦用心 ②要懂得父母对我们的爱不只是体现在百般呵护上,也包含在严厉的要求中 ③要懂得父母为子女做的任何事情都是对的 ④只要是父母的要求,我们都要服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有人对500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反映与父母有冲突的情形较为集中,具体表现在“穿 衣打扮”“父母唠叨”等方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们要努力克服逆反心理 B、冲突是由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不理解造成的 C、严也是一种爱 D、在家庭交往中,必须事事顺从父母 9、“现在的孩子不知道怎么了,跟大人一句话都没有,可见了他那帮小伙伴,话可多着呢……” 原来和谐亲密的亲子关系,现在变得格格不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 ①家长的教育方法不当 ②进入青春期,青少年有了自己的思想,渴望独立 ③随着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疏远,青少年不再需要亲情的呵护 ④出现逆反心理的青少年对父母的关爱不认可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0、中国古代社会对家规非常重视。我国古代丰富的治家思想有() ①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有很多是长辈约束晚辈,男性管制女性的“不平等条约” 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④比较集中地体现在《礼记》《颜氏家训》《三字经》等著作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在不同的国家,家庭文化会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在我国,姓名往往按照“姓、辈、名”的模 式排列,而国外的姓名则更注重个性,并且倡导男女平等。中外家庭文化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因为() 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②科技和文化水平的不同 ③各国地域和历史发展的差异④家庭人数的不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列有关中国家庭结构的变迁轨迹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家庭规模逐渐缩小 1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习题精选

八年级政治上册第六课习题精选 一、单项选择题 1.非典时期,网上广泛流行一些幽默短。如:“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表明:此次非典病毒在距地面60公分以上为活动区,60公分以下不能存活,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大家——外出尽量爬行。预防非典型肺炎秘方:甘草、金银花、板蓝板、鱼腥草加冰糖各 40克,加水煮后倒掉,用砂锅猛砸自己的头部至碎为止。如果没死,终生免疫非典。祝健康!”等等。这些幽默短使相识不相识的人心情愉快地团结在一起,众志成城,共同对抗病魔。这说明 A.我们要遵守网络规则 B.网络交往超越了空间,使大家更好地团结在一起 .网络交往好处不大 D.个别不法分子利用网络作案 2.有些同学通过上网获取了丰富的知识,有些同学沉迷网络荒废了学业 ( ) A.这说明上网百害无一利 B.这表明网络是生活的全部 .这表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D.这说明凡是上网的人都会成瘾 3.网络交往的对象具有以下特点

①虚拟性②间接性③隐蔽性④现实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②③④ D. ①③④ 4.并非所有人上网都会成瘾,网瘾常常与自身的某些心理因素有关。最容易成为“网痴”的人是 A.性格开朗,善于交往的人 B.经常遭受挫折和失败的人 .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D.家庭有计算机可以上网的人 5.对网络的正确认识是() A.网络游戏是一种能够锻炼我们的耳、眼、手、脑的体育活动 B.网络游戏可以彻底的放松和调节自己,是提高自己的智力的体操 .网络不是生活的全部,青少年不应成为网络的俘虏,必须抵制沉溺网络的行为 D.青少年要想有所作为必须拒绝网络 二、简答题 1.一个有理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会怎样对待网络?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第三单元 1、说明文分类: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说明顺序:时间,空间,逻辑 3、说明方法及作用:①下定义:揭示……的本质特征②分类别:条理清楚,界限分明 ③举例子:具体、真切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④作比较:突出……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⑤打比方:生动形象⑥列数字:准确说明⑦引用:使说明内容更充实。 十一中国石拱桥 1、第一段中心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2、逻辑顺序: ①石拱桥的总体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②具体介绍两座桥 ③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大成就的原因,取得的成就 3、赵州桥(逻辑顺序):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用列数字、打比方、引用、做诠释等说明方法) 4、特点:①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像一张弓。②大拱的两肩,各有两个小拱 ③大拱有28到拱圈拼成④形式优美 5、卢沟桥说明方法:列数字,引用,举例子,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 6、写卢沟桥的结构:①地理位置②修建年代③结构特点 十二桥之美(说明性小品) 1、画之美:①画面要有点、线、面构成②和周围景物既对照又不失和谐 2、吴冠中:画家,代表作有《长江三峡》《鲁迅的故乡》《狮子林》 3、本文使用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摹状貌 4、桥往往担任了联系形象的重叠及交错的角色 5、凡是起到构成及联系之关键作用的形象,其实也就具备了桥之美! 十三苏州园林叶圣陶 1、苏州四大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清代留园 2、说明顺序:逻辑顺序①从全文看:从整体到局部②从各部分看:由大到小,由主到次(四个讲究,三个注意) 3、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别 4、苏州园林的特点: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5、总起下面几个自然段的一句话: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6、全文总纲: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图画中”的美感。 十四故宫博物院 1、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2、说明顺序:空间顺序(由南到北,有中间到两边) 3、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的特征: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 4、龙:突出皇帝的威严 十五说“屏” 陈从周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思品上期中试卷 班级 姓名 座号 成绩 友好提示: 亲爱的同学,转眼间我们已过去了八年级的第一学期, 相信你一定学到了许多、感受了许多、成长了许多,那么,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知识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逢年过节,我们漳浦县很多出门打工的民工大都长途跋涉赶回家乡。这是因为( ) A .他们出门在外太辛苦,想休息 B .他们不能适应沿海地区的生活 C .他们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 D .他们想到处去走一走,看一看 2、下列同学的话中,体现了对父母的理解、关心的有( ) ①“妈妈只需要我好好学习,现在不需要我做什么别的事。” ②“抚养我是父母的责任,只要我喜欢的东西就应该给我买。” ③“父母想跟我聊聊,可是我学习实在太忙了,哪的时间闲聊啊?” ④“放学后我就回家,晚了爸爸、妈妈会担心。” A .①②③④ B .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周虹最近有点烦,跟谁都不愿多说话,父母想了解原因,周虹的正确做法是( ) A .关上门不理他们 B .不告诉他们烦心事,以免他们担心 C .离家出走,找朋友解决 D .主动和他们交流,请家长帮助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4、你认为以下属于男女同学恰当交往的是 ( ) A .小婷是个活泼的女孩,经常与男生称兄道弟、打打闹闹 B .小梅和小强互相欣赏,两人经常避开集体活动单独交往 C .小繁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她很少于男生交往 D .小玉和小亮都是班干部,他们经常一起组织和策划班级活动 5、关于“如何正确看待老师的批评”,下列四位同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甲:老师的批评也是一种爱 B .乙: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C .丙:换位思考,能理解老师的批评 D .丁:老师的批评只能接受 6、下课了,可老师上课时讲的一个问题没听懂。这时你会( ) A .由于爱面子,怕被别的同学笑话而羞于开口 B .对老师坦言相告,诚恳地说出自己的疑问 C .不求甚解,以后再说

政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政治 期末试卷及答案

政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香港“修例风波”至今,暴徒不断升级武力,并将暴力蔓延至大学,占领校园与警方对峙。下列对暴徒行为的评析正确的有( ) ①他们是在维护自身的合法的民主权利,表达自身的诉求,只是方式暴力 ②他们的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扰乱了社会治安 ③他们的行为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他人、对社会不负责任 ④他们必将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惨痛代价,也将承担不负责任的责任 A.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 2.“近期我们发现你在食堂用餐期间校园卡消费较低,所以向你的校园卡内打入200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2019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不少学生收到了这样的短信,这是该校依托学生校园一卡通消费大数据,“隐性资助”贫困学生。学校这一做法 ①会使贫困生产生自卑感、挫败感 ②在帮助贫困生同时,也维护了他们的自尊 ③启示我们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 ④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这启示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 A.真诚待人 B.迁就他人 C.平等待人 D.诚实守信 4.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战士,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1955年,张富清退役转业,竭尽所能为民造福。60多年来,张福清深藏功名。张富清的事迹说明 A.每个人扮演着一定角色,承担一定责任 B.只有“战斗英雄”不计代价与回报 C.承担责任一定要忽略代价与回报 D.得到的回报越多,越不计代价 5.下列违法行为中,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划分的有 ①民事违法行为 ②行政违法行为 ③一般违法行为 ④严重违法行为

初二上册人教版政治的知识点

初二上册人教版政治的知识 1 《思想品德》八年级(上)知识整理 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一.我知我家 1.家庭关系的建立 (1)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而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确立的几种情形 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新的家庭;非婚生子女不一定与生身父(母)同住一起,但父(母)与子女间的法定权利义务仍然存在,非婚生子女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3)家庭结构的类型 现在常见的几种家庭类型,即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2.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1)与父母的血缘关系不可改变 父母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生命是父母给予的,这种关系无可选择、无法改变。 (2)与父母的感情是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一种亲情 (3)要了解自己的父母、了解家人的好品质,了解好的家风 填写家庭树,看看自己家庭结构的类型;讲讲好的家风、好的传统、家庭里出名的人。 二.我爱我家 1.大人讲我小时侯 (1)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2)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3)我们尽享家庭的亲情和温暖 2.无悔的奉献 (1)父母对家庭的贡献——夸夸自己的父母 (2)父母对子女之爱——概述母爱和父爱 母爱是最无私的;父爱如山,深沉严格。 (3)父母对子女的义务——父母养育子女是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3.感受家庭温暖 (1)从各个方面感受家庭带给我们的温暖 家是人们的情感栖息地、物质生活后盾、安全健康保障、娱乐天地、天然学校和今后发展的大本营。 (2)热爱自己的家——用自己感触最深的话,表达对父母的敬爱之情。 三.难报三春晖 1.爱洒心间 (1)父母对我们的付出 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这种恩情永远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15课《说“屏”》同步训练 1.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屏风(píng)纳凉(nà)帷幕(wéi)点缀(zhuì) B.书斋(zhāi)休憩(xī)伧俗(cāng)徒劳(tū) C.流萤(yíng)销魂(xiāo)咏屏(yǒng)称道(chèn) D.空间(kòng)屏障(zhāng)雅俗(yǎ)得体(dé) 答案:A 解析:分析:B.“憩”应读“q씓徒”应读“tú”;C.“咏”应读“yǒng”“称”应读“chēng”;D.“空”应读“kōng”“障”应读“zhàng”。 点评:此题考查重点字的字音辨析。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2.给加点的字注音。 擅.长( ) 帷.幕( ) 韶.光( ) 伧.俗( ) 屏.风( ) 流萤.( ) 缓.冲( ) 纳.凉( ) 答案:shàn| wéi| sháo |cāng| píng |yíng| huǎn| nà 解析:分析:首先要读准拼音,注意易错的声韵母,比如b与p,j、q、x的区别,n、l的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的区别。 点评: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音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3.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zhuì() wéi幕 ( ) 屏zhāng()nà凉() 答案:缀 |帷|障|纳 解析:分析:这是这节课中的重点字。写汉字时注意不要写错别字,尤其是“帷”和“障”。点评:写汉字,要根据语境结合拼音正确判断,注意形似同音字,不要写错别字。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 政治 第 1 页 共 3 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八年级政治 (总分: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20题,共40分) 1.但丁有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 ) A、提示我们不要重视别人的意见 B、鼓舞我们按自己的想法去做 C、鼓舞我们自主的做出并坚持正确选择,克服盲从 D、提示我们只管自己走,不管别人说什么 2.下列同学的话语中,体现了对父母的理解的是( ) A、“只要学习好,其他都无关紧要。” B、“抚养我,是父母的义务。只要我想要的,他们就应满足我。” C、“只要是妈妈说的,我都听从,都照办。” D、“放学后我们应该尽快回家。回家晚了,就会让父母担心的。” 3.2006年国际禁毒日的主题是“毒品不是儿戏”。这是因为( ) ①吸毒会导致营养不良、精神颓废、传播艾滋病 ②吸毒会诱发多种刑事犯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 ③毒品问题绝不是一般性的治安问题,而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④抓好禁毒,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刻不容缓的大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孙中山曾经说过:“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民间谚语讲:“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不曲折的路。”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 A.人生遇到不如意的事占多数 B.造成挫折的原因是自然因素 C.挫折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D.人生不可避免要遇到挫折 5.“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 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萧伯纳的这句名言告诉我们( ) A.克服闭锁心理,多与人交往 B.上课时多讲话 C.尊重朋友的意见 D.友情是有条件的,必须有物质作为保障 6.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立能力的过程。自立就是 ( ) A.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B.自己的事情分给大家做 C.别人的事情抢着干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7.社会生活中违法的表现各式各样,下面属于刑事违法行为的有 ( ) ①拾得他人遗失的钱物不还。②持刀拦路抢劫。③在机动车道上骑自行车带人。 ④用炸药在水库炸鱼无意把别人炸成重伤。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8.下列哪句名言不属于自强精神的表现( ) A.眼前多少难甘事,自古男儿当自强 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 C.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D.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9. 从众具有两重性,具体表现为( ) ①广泛性 ②真实性 ③虚伪性 ④欺骗性 ⑤积极性 ⑥消极性 A. ①② B. ③④ C. ⑤⑥ D. ④⑤ 10.16岁的女生张丽被毒品埋葬了青春; 17岁的中学生李逵因赌博去持刀抢劫,被判处有期徒刑――――这说明不良诱惑 ( ) ①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 ②影响学业进步和个人的发展 ③会使意志薄弱者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④只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危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1.青少年要远离不良诱惑.健康成长,就要做到 ( ) ①不涉足不健康游戏厅和网吧 ②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拒绝不良诱惑 ③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不做自己想做而不应该做的事情 ④只对学习感兴趣,其他事情不闻不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网络巨大的功能日益凸显,同时它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人们对青少年上网这一现象持不同的态度,其中正确的看法是( ) A 、上网可以开阔视野,获取许多有益信息,青少年上网越多越好 B、网络不良诱惑很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青少年不能上网 C、网络的世界很精彩,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是无可厚非的 D、网络是一把双刃剑,青少年要学会文明上网 13.有同学认为“偶尔吸食毒品不会上瘾,不必小题大做。”这一观点错在( ) ①不知道毒品的成瘾性、危害性和违法性②不知道吸毒贻害后代,是滋生艾滋病的“温床” ③认为毒品可以消除解闷 ④不知道吸毒与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4.有的同学经常三两为伴,在上学的路上欺负小一点的同学,强拿强要他们的钱物。中学生这样的行为( )①败坏社会风气,影响社会治安 ②构成了犯罪,应受行政处罚 ③影响同学间的交往和感情 ④很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⑤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⑥是严重不良行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④⑤⑥ 15.小茜和同桌小明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关系很好,且经常一同进出教室。于是班上开始有人悄悄议论他俩“早恋”,并反应到了老师那里。小茜知道后,心里非 座位号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部编版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知识点

2018年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1.1我与社会 ※ 1.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就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 一个“结点”。 (2) 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 身份。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3)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参加社会生活的意义 随着身体的成长、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会更加关心国家的发展,或为之自豪或准备为之分忧。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1.1.2 在社会中成长 ※1、养成亲社会行为行为的原因(或意义) P8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系社会发展等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 认可。 2、怎样理解人的社会化?(为什么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化?) (1)、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最初的自然的生物个体转化为社会的人的过程。 (2)、人的成长是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逐步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怎样培养亲社会的行为? (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培养, (2)、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心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4)、参与社会的过程,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 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八年级上册政治知识点(人教版)

政治知识点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 一、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二、社会对个人成长有什么重要作用?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三、社会化对一个人的影响。 1、使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2、能力不断提高。 3、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4、价值观念日渐养成。 5、使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为什么离不开社会?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四、亲社会行为的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五、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 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3、参与社会的过程,既是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的过程。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 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六、亲社会行为的表现: 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 七、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 1、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塑造健康的人格。 3、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4、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 一、网络对我们的影响。 正面影响: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2、网络让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3、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4、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5、网络推动社会进步。 6、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7、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8、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负面影响:1 网络是把双刃剑。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3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4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二、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017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Unit-3知识点讲练

八年级上册Unit 3 一、重点短语 1 . more outgoing 更外向 2. As…as…与…一样… 3. the singing competition 唱歌比赛 4. be similar to 与…相像的/类似的 5. the same as 和…相同;与…一致 6. be different from 与…不同 7. care about 关心;介意 8. be like a mirror 像一面镜子 9. the most important 最重要的 10. as long as 只要;既然 11. bring out 使显现;使表现出 12. get better grades 取得更好的成绩 13. reach for 伸手取14. in fact 事实上;实际上 15. make friends 交朋友 16. the other 其他的 17. touch one’s heart 感动某人 18. be talented in music 有音乐天赋 19. be good at 擅长… 20. be good with 善于与…相处 21. have fun doing sth. 享受做某事的 22. be good at doing sth 擅长做某事 23. make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 24.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 25. as+adj./adv.的原级+as 与…一样… 26. It’s+ adj.+for sb. to do sth. 对某人来说,做某事……的。 Section A Page 17 1. 两个事物进行比较可以用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表达: (1) A + be+ 形容词比较级+ than +B (A比B更… ) Jane is taller than Kate. (2) A + 动词+ 副词比较级+ than +B (A比B更… ) Jane runs faster than Kate. 2. 形容词的比较级的构成。 (1) 比较级一般在形容词后加_________, 如:tall—taller, short—shorter, old—older (2)以辅音字母+y结尾的双音节词,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funny—funnier, heavy—heavier. 单 音节词除外,如: shy— shyer (3)如果只有一个元音字母,并且后有一个辅音字母结尾,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 big—bigger, thin—thinner (4)多音节词的比较级,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 如:outgoing—more outgoing, beautiful—more beautiful (5)不规则词的变化需要死记: good/well---___________; bad/ill--____________, many/much---_________; little---________; far--_______ 3. (1) both….and…. 表“两者都”,连接两个主语时视为复数。如: Both you or I ______ right. ( be ) 你和我都是对的 (2) either...or…表“要么…要么…”,连接两个主语时,谓语动词遵守就近原则。如: Either you or I ______ right. ( be ) 要么你要么我是对的 4. both表“两者都”,all表“多者都” 题:_______ of my parents are teachers. We are ________ in China. 5. play the drums 打鼓(乐器前要加the,drum要用复数,架子鼓不止一个) 6. heavy (1)重的(2) 胖的,同义词为fat,反义词为thin. 7. 反义疑问句:前面是陈述句,用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后面反问对方以证实自己的观点。基本规律为前肯后 否,前否后肯。后面的附加疑问句的构成与改一般疑问句的方法相同。如:①He isn’t a teacher, ___________ ? ②She can dance, _________ ? ③He likes English, __________? (1)反义疑问句的回答根据事实用Yes或No来回答,但前否后肯的很容易出错,可改成一般疑问句或前 肯后否再作回答。如; He can’t sing, ___________ ? ( 如果他能,怎么回答)----- _______________ (2) this, that 和表物的不定代词做主语,用it代替;表人的不定代词用they来代替。 Something is wrong, __________ ? Everyone likes English, _____________ ?

政治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政治版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对责任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 B.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仅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C.一个人即使有不同的角色,但也只要承担最重要的责任 D.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首先要对社会负责 2.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列情形中,属于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有 ①小欣应网友邀请,瞒着家长和老师,在某网吧单独与网友见面 ②小琪上网查阅资料时,屏幕上弹出“点击有大奖赠送”的网页,他马上将其关闭 ③小明在网上用同学的名字发帖,发布了一些暴力信息 ④周末,小远在家玩游戏,电脑提示他“在线时间过长”,他马上退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走进社会,感受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有利于我们走向成熟。下列了解社会的方式不恰当的是 A.到敬老院教老人用手机 B.和爷爷奶奶一起到庄稼地里除草 C.睡一觉,开展梦中调查 D.与同学一起游览祖国大好河山 4.住建部最新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版标准。将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____、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个大类11小类。 A.无害垃圾 B.干湿垃圾 C.可回收物 D.不可回收物 5.下图漫画中人物的行为属于() A.民事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D.严重违法行为

6.当今世界,网络已成为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作为青少年应学会理性参与网络生活。以下做法正确的有() ①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②不加分辨地随意结交网友,约会网友 ③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④不制造和传播谣言,不泄露他人隐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下图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语“青年(YOUTH)”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与红色的背景构成爱心图案。青年志愿者标志的寓意是 ①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②向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 ③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来④青年要将参与志愿活动作为自己主要任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善不是一种学问,而是一种行为。”这告诉我们 A.关爱他人不需要回报 B.关爱他人要见诸行动 C.关爱他人,尽己所能 D.为别人付出就是关爱 9.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既能承担社会责任,又可以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下列不属于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是() A.青年志愿者参加西部扶贫接力计划 B.认真完成每一次班级值日 C.利用星期天参加义务植树活动 D.参加爱心捐助活动 10.2019年6月26日,由民政部开发设计的移动应用产品《国家社会组织法人库》微信小程序(1.0版)上线运行,公众可一键查询社会组织真伪、举报非法社会组织及办理相关事务。该款小程序实时归集公开全国83万多家社会组织基础信息,2301家全国性社会组织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评估等级、表彰、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失信记录等信息。这说明() 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B.网络促进我国民主政治的进步,丰富了人民民主形式 C.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拓展了文化交流内容 D.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限制,促进了公民的交往 11.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学会关爱,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怀有一份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这说明

政治版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政治 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政治版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B.要杜绝不良行为,与人为善 C.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D.要回避一切责任,讲究策略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指出:“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功能,制定劳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生生活实践、劳动技术和职业体验教育。”之所以如此强调“劳动”,是因为 ①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②只要劳动就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③劳动是人类发展的基础④劳动能改变每个人的生活习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下图标志的整体构图为心的造型,同时也是英语“青年(YOUTH)”的第一个字母Y;图案中央既是手,也是鸽子的造型,与红色的背景构成爱心图案。青年志愿者标志的寓意是 ①热心献社会,真情暖人心②向需要帮助的人奉献一片爱心 ③伸出友爱之手,面向世界,奔向未来④青年要将参与志愿活动作为自己主要任务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物价上涨慢一点,收入增长快一点,就业机会多一点,资源消耗少一点,孩子学费降一点,医疗费用低一点”……这“一点”反映了 A.我国在发展中取得的成绩 B.我国在发展中需要正视的一些问题 C.我国政府正在采取的一些措施 D.我们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 5.宿舍的灯管坏了,小王找到电工师傅就说:“喂,电工,我们宿舍的电灯坏了,你快去修理呀!”对方很干地说:“没时间,”后来,小李非客气地说:“师傅,很对不起,打扰你了,我们宿舍的电灯坏了麻烟你抽点儿时间帮我们修理一下,好吗?“电工师傅很快就帮他们修好了,这一事例告诉我们( ) ①与人交谈时,要态度谦和 ②遇事要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 ③与人交往时要以礼相待,说话和气,不盛气凌人 ④使用了礼貌用语,办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6.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国政府多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赏析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赏析

————————————————————————————————作者:————————————————————————————————日期: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诗词赏析 1.《野望》 王绩是初唐诗人,性情简放,“不喜拜揖”,曾三仕三隐。唐贞观初年,因疾罢官,躬耕于东皋,自号“东皋子”。其山水田园诗朴素自然,意境浑厚,对于扭转齐梁以来绮靡诗风,开创唐诗盛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翁方纲评价其诗作“以真率疏浅之格,入初唐诸家之中,如鸢凤群飞,忽逢行鹿,正是不可得也”。 《野望》是其代表性诗作,也是现存较早的格律严整的五言律诗。诗歌首联“望”字点题,交代时间(薄暮时分)、地点(东皋),以及人物心情。薄暮时分,牛羊归家,鸡栖于埘,难免让人产生思归之情。可是归去何方呢?诗人满腹心事,无可诉说,只好徘徊来徘徊去,却始终感觉无枝可依。“徙倚”即徘徊,写出人物内心的苦闷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表现出作者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却始终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绪。 颔联和颈联承“望”字而来:又紧扣“薄暮”,写出远望所见到的景色。“树树皆的色,山山唯落晖”,写远景、静态,侧重宏观描绘: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转而写人,写动态、近景: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这些景物,在其他田园诗人笔下,可能意味着静谧、悠闲、恬淡,但在诗人这里,看到牧人们皆有所归,“我”却独无,反而呈现出忧郁、孤独、清冷的色彩,这自然是诗人心绪投射于外物的反映。 尾联由外物回归自身,首尾呼应,抒发感情,收束全诗。“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夕阳下景色的宁谧,农人们归家的喜悦,都冲淡不了诗人心头的忧郁。在这田园的生活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很陌生,诗人感觉自己虽身处陶渊明般的境地,却与之若即若离,只好向前贤那里寻找慰籍,放声高歌,怀念古时候的隐者伯夷和叔齐。 从王绩生平行事看,他对陶渊明是比较仰慕的。性嗜酒,曾作《五斗先生传》,中有“有以酒请者,无贵贱皆往,往必醉,醉则不择地斯寝矣,醒则复起饮也”的语句,与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性嗜酒,……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神似;还曾模仿陶渊明《自祭文》,给自己撰写墓志铬。但他的归隐,不如陶渊明那么彻底,不能“忘怀得失”;对田园生活,也不如陶渊明那么热爱,总笼罩着一种落寞和苦闷的情绪。这些在《野望》中都有所表现。 这首诗遣词造句朴素自然,意境清新恬淡,一洗齐梁以来的雕饰浮艳之气,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所以历来为学者所重视。王尧衢说:“此诗格调最清,宜取以压卷。”沈德说:“五言律

八年级政治上册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从古代的“同砚”“砚台”“窗友”“同门”“同窗”“同席”到今天的同学、学友、书友、校友、学长,这些社会关系的确立都是基于 A.血缘关系B.业缘关系C.地缘关系D.法律关系 2.某校综合实践兴趣小组成员参观了城区污水处理厂。同学们有秩序地参观了一系列污水处理设施,认真听取了工作人员的讲解。看着污水变成了清水,同学们由衷地发出了感叹。你认为下列哪项不属于学校组织学生参加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 A.锻炼学生社会实践能力B.浪费学生宝贵学习时间 C.增强学生亲近社会情感D.教育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3.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青少年 ①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②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③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 ④获取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4.近期抖音宣布启动“向日葵计划”,将对适合青少年的知识科普类、传统文化类视频加权推荐,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告诉我们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B.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C.理性参与网络生活D.网络平台传播正能量 5.“近期我们发现你在食堂用餐期间校园卡消费较低,所以向你的校园卡内打入200元,希望能够帮助到你……”2019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不少学生收到了这样的短信,这是该校依托学生校园一卡通消费大数据,“隐性资助”贫困学生。学校这一做法 ①会使贫困生产生自卑感、挫败感 ②在帮助贫困生同时,也维护了他们的自尊 ③启示我们关爱他人需要讲究策略 ④启示我们要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需求和需求的总和。 A.政治经济B.经济科技 C.科技军事D.生存发展 7.八年级(1)班的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你认为下列同学们的发言观点正确的是 A.轻微的社会危害行为就是一般违法行为 B.一般违法行为不属于犯罪,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C.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上不良行为,一定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政治上册 复习提纲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提纲 姓名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 1.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果把个人看成点,把人与人的关系看成线,那么,由各种关系连接成的线就织成一张“大网”,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2.如何理解社会对人的影响? 答:(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2)我们的衣食住行、学习和娱乐等都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3.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有什么意义? 答:(1)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4.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答: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①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5.网络如何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答:(1)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互联网不仅给人们提供信息,而且提供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3)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6.网络如何推动社会进步?答:(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①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已经成为社会生产的新工具、经济贸易的新途径。②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地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①互联网打破了地域界限,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提高了文化传播的速度。②互联网促进了科技创新所需的物质与信息资源快速流动,加速了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③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理解世界的方式,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 7.为什么要警惕网络中的陷阱? 答:(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①在开放的网络世界里,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让人防不胜防。②各种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会给被侵权人造成困扰和伤害,给社会带来恐慌和不安。 8.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答:(1)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关信息面前停留,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 (3)我们要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只有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才能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9.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答:(1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我们可以通过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