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协加工网

中国外协加工网
中国外协加工网

中国外协加工网

篇一:针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外协、外包、外购定义

针对机械加工行业的外协、外包、外购定义

外协,主要指产品外包、服务外包。意思和外包差不多,外包多用于口语,外协则是较为规范的语言。

外包:是指某公司提高图纸和技术要求外,还要提供材料,让外方进行加工。

外协:产品由组织设计,因没有生产手段等原因选择供方进行生产,即为外协。如某厂需要一个铸件,但自己无法生产和加工,把该铸件交一供方为其生产。

外协指的是本企业产品的原材料除市场上能采购得到以外,某些零部件委托其他企业生产,可以自己提供原材料或设备,也可以签订详细的质量保证协议,按照本企业产品质量的标准提供合格的产品。

外协直接受组织控制,一般在组织的生产范围内按组织的要求作业和服务,并由组织验收;

外协件,主要指产品外包商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外包商提供的服务。在Iso9000中,外协直接受组织控制,一般在组织的生产范围内按组织的要求作业和服务,并由组织验收,因此外协件不是简单的采购,而是需要根据要求组织验收的。如电焊部件、五金制品等。外购件:一般指没有标准化的零件,需要单独进行设计和定做,也就是从外部订

购获得,所以称为外购件。外购件是针对标准件来说的,外购件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如汽车产品的外购件有变速器、轮胎、喇叭等。

外购:是指你单位派人外出购买(可以到任意处购买)外购:产品不是由组织设计,但因生产需要,从某供方处购买。

外协件---由你自己购买原材料,由外协单位协作加工,然后按协议价格购回。外购件---由外协单位负责购买原材料并加工,你购买后直接可以投入生产。外包一般在组织范围外,由外包单位按组织提供的原材料、图纸、检验规范、验收准则等进行产品生产和提供。

在一定意义上,避免了企业或者单位出现生产链过长而造成自我难以调控的局面。有的产品部件所需技术性强,企业技术达不到,那么这样就节约了成本和时间;另外,有的企业规模有限,固定的员工无法满足此项生产任务,那么交由外部其他相关企业代为生产加工则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实现了利润收入的双丰收。

实例:美特斯邦威创立品牌时只是温州的一个服装加工厂,资金非常紧缺,如果不采用虚拟经营模式,它难以突破小规模瓶颈,也走不到今天。当时美特斯邦威算了一笔账,如果一家工厂年产量是2500万件套,自己去建至少需要5个亿的投资,这对美特斯邦威来说可谓难以承受之重,若整合外部过剩的生产能力则没有这方面的烦恼。因此,当1995年很多服装企业还在比设备先进性和厂房大小时,美特斯邦威把原有的工厂卖掉,将生产和销售外包,集中有限的财力强化产品设计和品牌经营――这正是服装产业链条上最核心、附加值最高的两

部分。

美特斯邦威把自己定位于服装品牌运营商,而非制造商、经销商或者零售商,但美特斯邦威随时能了解上游工厂的生产状况,随时能看到全国各地的库存情况和运营情况,并做到及时调货。仅靠品牌组织上下游资源的流通,从了解客户的需求到生产,美特斯邦威仅需要10天-15天。

美特斯邦威公司先后与广东、江苏等地300多家外协工厂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包括面料、辅料和成衣厂。美特斯邦威将自己与工厂的业务流程整合在一起。工厂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登录美特斯邦威的电子商务门户,实时查看生产计划、物料需求、往来账结算,实现从服装创意设计、面料采购、生产过程、产品质检入库及出库销售、物流配送和财务对账等整个供应链全过程的协同工作。

诸如美特斯邦威、耐克等品牌服装,其早期就是产品自己设计,生产由外协完成的,不过其在控制着产品质量。其享有的就是“美特斯邦威”这个品牌。其能走到今天,享有今天的地位,亦是得益于外协战略。

外包过程如何进行识别?

它可以是组织主体产品中某个配套部分或零部件、附件的外协制造(这一部分也可作为外购物质进行管理),也可以是组织主体产品的某个分项或工序作业的对外分包,还可以是组织对外分包的任何服务过程。外包过程提供的产品可以是硬件、软件、流程性材料或服务以及它们的任何组合。

一、外包过程要充分识别

外包过程是经组织识别为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但选择由组织的外包方实施的过程。一般来说,组织在产品实现过程中都可能选择一些外包方,即都会不同程度地存在某些外包过程。问题是对选择的外包方疏于应有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在建立、实施质量管

理体系时对外包过程有一个重新识别的问题。在识别外包过程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①外包过程要在与产品实现的相关过程中识别。产品实现的直接过程中已选择的外包过程(如产品的委外设计、外协件的制造、外部工序的实现、产品的委外运输和储存、计量器具的检定等),可能比较容易识别。产品实现的支持过程中所选择的外包过程,即涉及标准中《资源管理》和《测量、分析和改进》等过程中的外包过程(如人员的培训,某些设备的提供、维护或工作环境的管理,产品的委托检测或试验,顾客意见的委托收集和分析,过程或产品的委托审核等)也需要进行一一识别。

②外包过程要识别输入、输出和控制要求。其内容应包括确定评价、选择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和方式,确定外包过程的相关信息和验收标准。这是对外包过程实施控制的核心。

③外包过程要识别已选择的外包过程的影响程度和重要性,必要时确定它们的等级,以便于确定对它们进行控制的类型和程度。

三、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在规定外包过程控制的类型和程度时,须考虑下列因素的影响:

①外包过程对组织提供满足要求产品的能力的潜在影响。

②组织和外包方对外包过程控制的分担程度。

③组织通过应用Iso9001:20XX标准7.4条款实现所需控制的能力。具体的控制方法,要注意以下四个问题:

①外包过程要按Iso9001:20XX标准相关条款的要求实施深入控制,规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如对委外设计过程还应按“7.3设计和开发”条款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对有关事项(设计策划、输入、输出及更改)进行认可或批准,对设计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适度地参与并评价。

②外包过程按Iso9001:20XX标准“7.4采购”条款的要求实施基本控制,可以对外包过程实施分类管理。

③控制方法要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加以适当规定。④外包过程要按过程方法来控制。对外包过程的实现进行策划,控制外包方的实施,对外包过程的实施和结果进行监视或测量,收集和分析外包过程的相关数据并实施持续改进,以增强外包过程的质量保证能力。

篇二:外协加工合同样式

外协加工委托单

需方(甲方):合同编号:加工方(乙方)签订地点:

一、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技术要求、数量、价格、完工时间。

二、质量要求、技术标准:严格按照图纸执行,图纸中未标注公差尺寸的按gb/T1804-2000中等m级执行。三、技术服务:自甲方验收合格起,乙方对产品质量负责一年免费维修。四、包装标准、包装物的

中国国内机械行业分析

中国国内机械行业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现代制造业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营管理模式乃至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文化。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世界的制造业正在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大国。我国在家电等若干产品的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但是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设计、先进制造工艺和装备及现代化管理等方面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一、中国机械制造业管理现状与特点 中国机械制造业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和经验。但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形成,由于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国外的技术、资金、产品大量涌入中国,中国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国内外激烈的竞争局面。竞争要求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产品质量高、价格低、交货及时、服务好。这些市场竞争的武器与企业管理的模式、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组织结构、业务流程密切相关。然而相当部分中国企业及人们的思想意识仍然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上述竞争武器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1)生产计划控制的模式落后 尚未实施ERP的机械制造企业几乎100%采用台套计划的方式。即以产品最长生产周期作为构成产品各种物料的采购提前期和生产提前期。过分夸大的提前期是造成库存和在制品储备高,流动资金占用大的根本原因。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脱节,零件成套水平差,不能准时交货。或者用高储备来保交货期。距离现代管理方法物料需求计划MRP、准时生产JIT、供应商管库房VMI、同步生产相差甚远。体现在财务数据上是存货额大,但其原因就一定是台套计划方式造成的吗?具体有哪些表现?

(2)企业应变能力差 今天的市场瞬息万变,需求多样化。按订单装配MTO,按订单制造MTO,按订单设计MTD,大规模定制MC。品种规格繁多,生产、采购异常复杂。从客户—销售—设计—生产—采购—财务—成本,需要一个完整的供应链管理,才能动态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适应千变万化市场和客户定制化的要求。 (3)成本计算不准确,成本控制差 人工成本核算一般只能计算产品成本,无法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大量成本数据采集是人工归集的,数据准确性很差,使得成本计算不准确。一般不进行标准成本的计算,也很少进行成本分析,因此成本控制差。 (4)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 制造业产、供、销、人、财、物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他们之间存在大量信息交换。然而人工管理信息分散、缺乏完善的基础数据,信息分散、不及时、不准确、不共享、大大影响管理决策的科学性。 (5)多层式的组织机构而不是面向业务流程的扁平化的组织,一般业务流程不合理,业务流程的管理和控制不规范,随意性大。 (6)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程式化的管理,管理的优劣因人而异。尽管通过ISO9000制定了一系列的程序文件,执行的效果可因企业和管理者而异。

外协加工合同范本(标准版)

编号:FS-HT-05018 外协加工合同(标准版) Outsourcing processing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年____月____日 编订:FoonShion设计

外协加工合同(标准版) 甲方: 乙方: 第一条总则 一、双方本着友好合作、平等互利的原则,经友好协商,特订立本协议。 二、甲方以本协议为基准,把协议规定的产品委托给乙方生产,乙方接受此委托,并保证将合格产品提供给甲方。 第二条本协议应用范围 一、本协议适用于根据此协议由双方缔结的、以书面形式确认的,所有具体的委托加工订货单(见第三条)。 二、所有书面签署的委托加工订货单,如有不明确、不详尽之处,将按此协议相关条款执行。

三、对此协议的任何追加、修改都需经双方以书面形式确认后再列入此协议,与此协议具有同等约束力 第三条委托加工订单 一、在每次生产前,甲方需开立具体的委托加工订单,其一般条款由本协议规定,补充条款在订单中说明,经双方确认签字盖章后生效。 二、委托加工订单的主要内容为加工的货物名称、数量、价格(含17%增值税)、交货期、交货地点、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资料以及具体的特定要求等,其经双方确认签字盖章后,具有同本协议同等的法律效力。 三、委托加工订单附属本协议,符合本协议中的一般规定,为本协议不可缺少的附件。 四、订单货物加工价格确认:由乙方根据加工成本和利润,提出报价单,经甲方签字确认。 五、测试治具及乙方没有的测试设备由甲方负责提供。测试治具如需乙方代制作,乙方收取制作费(具体价格乙方另行报价)。

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进入出口加工区?适合进入出口加工区的企业有哪几类? 答:出口加工区是海关监管的特定区域,特别适合以出口为主的加工企业进入。 可以进入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一是出口加工企业;二是专为出口加工企业提供服务的仓储企业;三是经海关核准专门从事加工区内货物进、出的运输企业。 适合进入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一是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激烈,接到定单后在很短时间内交货的企业;二是原材料、零部件品种繁多,单耗核定复杂,在区外运用加工贸易手册管理手续极为繁琐的企业;三是出口产品的龙头企业,即通常所说的下游企业,产品总装在区内,配套在区外。 保税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区别是什么? 答: (1)设立的目的不同。设立出口加工区主要是为了改革加工贸易的监管模式,遏制屡禁不绝的加工贸易走私现象。由现行的开放式的无担保管理模式向特定区域的封闭式管理模式转变,是由1999年3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银行保证金台账制度的意见》之后的又一项重大举措。保税区设立的目的是为了借鉴国外自由贸易区的先进经验,在我国境内划定特定区域,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区”。那么保税区会不会被出口加工区冲垮呢?我们认为不会,第一个保税区设立至今天已经10年了,虽然15个保税区各自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也总结出了一些共性的东西。出口加工业是基础,没有基础是发展不起来的,或者说是不稳固的。当加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就会向更高层次飞跃,保税区已经开始向区域性的物流分拨中心和自由贸易区转变。随着加入世贸组织,放开进出口经营权后,保税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2)政策对比。通过仔细研究出口加工区与保税区的政策,我们可以认识到:出口加工区的政策与保税区的政策着重点不同,因此不可以说出口加工区比保税区更优惠。两者区别在于: ①从区外进入加工区的国产机器设备、料件、基建物资可以向税务部门申请办理出口退税;而保税区必须是货物离境才可办理退税。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监管仓库比较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 保税物流园区、出口监管仓库、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 比较 我国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共有11种,具体为:1保税区;2出口加工区;3保税物流园区;4保税港区;5综合保税区;6出口监管仓库;7进口保税仓库;8保税物流中心(A)型;9保税物流中心(B)型;10跨境工业园区;11霍尔果斯边境合作区。他们的作用具体如下: 一、保税区 1、保税区亦称保税仓库区。保税区具有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享有“免证、免税、保税”政策,实行“境关外”运作方式,是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运作机制最便捷、政策最优惠的经济区域之一。 我国在1990年5月,在外高桥建立中国第一个保税区,又相继建设了天津港、、的福田和沙头角、、、家港、、、、、、、洋浦等保税区。 保税区的审批权限由国务院进行审批。 2、保税区的主要功能:出口加工、进口保税仓储、国际贸易、商品展示。 3、保税区的主要政策:进口区自用物资免税,其他进口货物保税。 4、海关监管特点:设有专门管理机构,进口货物二线管理,出口货物一线管理。 5、运往保税区货物退(免)税的政策规定:

(1)外贸企业 对保税区外企业运到保税区(不包括保税物流园区、保税仓库以及出口监管仓库)的货物按规定征收增值税,不予办理退(免)税。 对保税区企业从区外购进货物,将这部分货物购进或加工后出口,可按规定办理退(免)税。 (2)生产企业 对保税区外的生产企业运到保税区(不包括保税物流园区、保税仓库以及出口监管仓库)的货物按规定征收增值税,不予办理退(免)税。 保税区生产企业从区外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购进原材料、零部件等加工成产品出口的,可按保税区海关出具的出境备案清单以及其他规定的凭证,向税务机关申请办理免、抵、退税。 保税区进料加工企业从境外进口料件,可凭保税区海关签发的“海关保税区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办理《生产企业进料加工贸易免税证明》等单证。 二、出口加工区 1、出口加工区是指一国或地区在港口、机场附近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划出的一定区域,在区搞好水、电、道路、通讯、厂房等基础设施,用优惠办法吸引外国投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出口加工工业,以达到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增加就业、赚取外汇等目的。 出口加工区是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面积3平方公里以.其功能仅限于产品外销的加工贸易,区可设置出口加工企业及其相关仓储,运输企业。出口加工区将实行封闭式的区域管理模式,在管理手段等方面较之传统的

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知识分享

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现状 机械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在整个制造业中,机械制造业的地位十分重要,通过提供各种机械来保障各个行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与机械制造工业技术水平的高低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包括了轻工业、重工业等在内的机械制造业体系,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由于我国机械制造业起步较晚,且底子薄,同时还受到其他国家在技术上的封锁的影响,使我国的机械制造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相当巨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生产的产品品质与技术水平不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太少;制造技术与工艺落后,结构也不够合理;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并且在先进制造技术与生产管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个性化的需求将会更加的强烈,作为已经深人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正面临着如何适应市场需求的严峻挑战。 2.当前机械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研究,在中国的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系统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成本管理控制较为困难 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原来那种产品技术长期不变的情况已经不能够被市场接受。而技术更新则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占用企业大量的资金。机械制造的产品定制性很强,基本是按照订单装配、制造、设计、生产;产品的规格繁多,原材料的生产、采购异常复杂,容易造成额外成本的产生;同时为了能够控制产品的品质,也容易导致成本增加。成本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而当前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仅仅只停留在成本核算之上,难以真正有效的降低成本,进而造成浪费,不符合精益生产的思想。 (2)生产运营与生产现场方面 部分工作人员的生产理念比较落后,生产运作理念难以适应市场竞争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没有完善的生产控制计划,没有ERP的机械制造企业计划的方式;生产计划与采购计划没有能够有效结合,零件成套水平不足;缺乏准确的成本计算,成本控制不足;人工成本核算通常情况下只能够计算产品成本,难以计算零部件成本;成本费用分摊很粗,部分成本数据的采集仍然是人工归集,数据的准确性不足,成本计算不够准确;多层式的组织机构和一般业务

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引言 目前,我国关于出口加工区的功能设置和政策设计是基于东部地区优越的区位和雄厚的加工贸易基础而制定的。这种功能设置和政策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中部出口加工区承接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相对而言,江西省地处中部,不具备东部沿海地区的区位优势,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加工贸易的梯度转移及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状况,提出促进某某市出口加工区跨越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章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现状及问题 1.1某某市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 2005年6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江西某某市出口加工区正式设立,这是江西省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某某市出口加工区位于某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工业园东北部,距某某市市中心区9公里、某某市外贸码头15公里、昌北国际机场100公里、某某市机场14公里。北京九龙铁路和武汉某某市铁路在此交汇,南昌某某市高速、105国道从出口加工区旁经过。规划面积为2.81平方公里,四至范围是:东至白马岭,西至昌九高速公路,南至双瑞路,北至彭塘湾。 某某市出口加工区总规划面积2.81平方公里,一期建设面积为0.987平方公里。加工区从设立起高速推进筹建工作,创造了中国第四批出口加工区建设的最快速度,2006年6月20日,在全国新批准的同批次18个加工区中第一个通过了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目前共引进工业项目40个,合同资金42亿元1。其中亿元项目14个,已竣工投产项目22个,在建项目8个。表1-1显示了某某市加工贸易的出口额,从2005年到2007年,某某市加工贸易额成倍快速增长,占江西省比重略有增长。随着某某市出口加工区内项目的投产,在未来二至三年,某某市的加工贸易额必将大大增长,成为江西加工贸易新的增长点。 1数据来源:九江出口加工区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c815576668.html,/news_view.asp?newsid=1043

金桥出口加工区

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一个以“出口加工区”命名的国家级开发区,位於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现规划面积24平方公里,西连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分为东、西、南三部分:东部为工业区,1998年4月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为“上海金桥现代科技园”;2001年9月被认定为“上海浦东软件园浦东分园”;西部为生活区——碧云国际社区;南部亦为工业区,坐落于川沙镇北面,面积4平方公里。2001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金桥出口加工区中的3平方公里区域实行海关封闭管理。经过十年的开发,金桥出口加工区内的基础设施已十分完善,在“七通一平”的基础上增加了“集中供热”和“卫星通讯”配套,达到了“九通一平”。2000年8月,金桥出口加工区获得“ISO14000国家示范区”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第三,上海第一个ISO14000国家示范区。 2001年1月9日国务院批准在金桥出口加工区设立海关监管区,规划面积为2.8平方公里,在该区域内实行海关封闭管理,并享受赋予出口加工区的各项政策。在此区域内将重点发展面向出口的零部件工业、利用国内元器件组装出口以及来料加工的整机工业。金桥出口加工区海关监管区将迅速建成为环太平洋地区的一个重要出口产品制造基地。 金桥出口加工区海关监管区交通便捷、通关快速,劳动力资源丰富,区位优越、距离亚太枢纽港——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仅10公里,距离上海虹桥机场仅38公里,距离年货物吞吐量740万吨的外高桥港19公里、距离年货物吞吐量将达到5000万吨的五号沟港区10公里,距离上海市外环线3公里、内环线12公里。 一.地理位置(交通状况) 金桥出口加工区位於上海浦东新区中部,西连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南接张江高科技园区。金桥出口加工区距虹桥机场25公里,沿高架内环线到金桥仅需30分钟。浦东国际机场距金桥15公里,已于1999年建成第一条跑道。金桥距外高桥港区9公里,外高桥港区目前年吞吐能力240万吨。建设中的五号沟港位於金桥东北侧7公里,设计年海运能力5000万吨。金桥出口加工区西部与内环线(全长48公里)直接相连,外环线(全长89公里)通过金桥东侧。整个开发区通过杨浦大桥、南浦大桥、延安东路隧道与浦西相连。金桥出口加工区公交线路有30条。开发区内建有220千伏变电站1座,规划建设35千伏变电站11座,已建3座,供电能力16万千伏安。开发区内规划程控电话容量15万门,现已建成6万门,可为区内提供国际长途、国内长途,传真、数据通讯等各类通讯服务。另外,还建有卫星通讯网络地面接收站(VSAT),已投入使用。 二.基础设施情况 道路 区内主要道路宽20-50米。目前,区内已建成道路总长63.90公里,道路面积200.31万平方米。 雨水排放 区内建有泵站5座,总排水能力为每秒69.65立方米,雨水排放管道总长83.85公里,已形成完善的排放系统。

浅谈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浅谈中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 【摘要】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不同方面的发展要求机械制造业作为一个传统的领域已经发展了很多年,积累了不少理论和实践经验,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个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越加强烈。作为已经深入到各行各业并已成为基础工业的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发展分析 经过近6O年的发展,我国机械制造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充分利用国内外的资金和技术,做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使制造技术水平、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有了很大提高,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物料品种规格多,多数企业属于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生产断断续续,给企业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成本核算也难做到准确。但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振兴和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当今世界,制造业三分天下的格局已经形成,有学者预言:21世纪,中国将是世界的制造中心。所有这些又给我们带来了难得的机遇。挑战与机遇并存,我们应面对挑战,抓住机遇,以振兴机械制造业为己任,奋发图强,使我国的机械制造业早日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伴随经济全球化,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机械制造业的中心,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机械制造业不仅制造工艺装备陈旧、生产自动化技术落后、企业管理粗放、缺乏自主创新产品与先进技术等,而且在快速、高品质、低成本,以及优质服务方面也有较大的差距。因此正确分析中国机械制造业的品牌优势、技术优势和成本优势,并依据不同类型制造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制造业的信息化战略对策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机械制造业正在面对庞大的内需市场和更为开放的国际市场,正在成为全球的机械制造基地。依靠资源消耗、低劳动力成本的机械制造业是难于维持可持续发展。因此缺乏自主创新技术与品牌的机械制造企业,迫切需要改善自己的竞争环境,才有可能使中国从机械制造大国逐步发展成为制造强国。中国机械制造业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国际市场竞争提出的挑战。 21世纪,世界机械工业进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阶段,对比其他行业,机械工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这些主要特点: (1)经济规模化。全球化的规模生产已经成为各大跨国公司发展的主流。在不断联合重组,扩张竞争实力的同时,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强对其主干业务的投资与研发,不断提高系统成套能力和个性化,多样化市场适应能力。 (2)地位基础化。发达国家重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在本国工业中所占比重、积累、就业、贡献均占前列,更在于装备制造业为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是现代化经济不可缺少的战略性产业,即使是迈进“信息化社会”的工业化国家,也无不高度重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 (3)机械制造业跨国并购加剧。现代并购不再一味地强调对抗竞争,强强联合成立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主要手段,这是机械制造业全球化过程中大公司谋求生存发展的一大特点。而且趋饱和的市场,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投资建厂的风险增大,也使得更多企业开始采用联合并购的手段。在建厂的前提下,优化企业产品结构,以达到提高生产能力、扩大市场份额、获取规模效益的目的。以高技术为内涵的行业来自技术创新的威胁,使跨国公司走上了联合之路,以形成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机械制造业大企业间的战略并购,导致了机械工业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世界机械工业的竞争格局出现了协作型的局面。 (4)机械制造业全球化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传统的全球化方式有两种:一是以母国

上海市六大产业基地

上海市六大产业基地

上海市六大产业基地 1、微电子产业基地 上海微电子产业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微电子产业是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已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形成了设计、制造、封装、测试、气体、培训等相关联的集成电路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地区之一。上海微电子产业正向浦东、漕河泾、松江、青浦等地区加速集聚,从东到西横贯上海的“一带二区”微电子产业基地格局已基本形成。 一、微电子产业基地建设概况 2005年,上海电子信息产业在高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调整也在加快。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3个制造行业的工业产值占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其中,集成电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亿元,资产总计560亿元。行业规模继续扩大,主要产品在全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出口交货值达2756亿元,比上年增长31.2%,占全市出口交货值比重的55.4%。上海集成电路行业新增3l 户企业。年内,集成电路行业科技投入增大,技术水平提高,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达70.7亿元,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达33.95亿元。第五代TFT—LCD(彩色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液晶平板生产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激光视盘机EVD等都大大提升了技术水平。 二、微电子产业园区 1.浦东微电子产业带 浦东微电子产业带以张江为核心,向金桥出口加工区和外高桥保税区延伸,并向周围区域辐射,形成南北走向的基地核心区。目前投产或在建的企业已初步构成包括集成电路产业、IC配套产业、微电子信息、整机及软件等在内的完整的产业链,并已发展成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技术最先进、最具发展潜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区域。 2.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微电子产业 开发区微电子产业,已形成包括咨询、设计、开发、制造、测试、封装、销售、服务及相关配套等在内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拥有先进、贝岭、新进、讯科等6条生产线、2家国家级集成电路研究中心、30多家研发企业及10多家配套企业。光电子产业,拥有美国朗讯科技、康宁光纤、捷普科技、上海光通信、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等知名企业。计算机及软件产业,拥有英业达、日本电报电话、爱普生、理光、PFU、麦迪实等众多企业。 目前微电子、光电子、计算机软硬件的企业数,已占开发区企业总数的一半;销售收入占开发区总销售收入的80%以上,出口总额超过开发区出口总额的90%,是投资最集中、项目集聚度和关联度最高的支柱产业。至2005年底,开发区拥有集成电路企业57家,实现年销售收入52.54亿元;光通信及网络设备企业117家,年销售收入57.52亿元;计算机软硬件企业166家,年销售收入646.99亿元;电子器件及数字电子企业90家,年销售收入20.24亿元。 3.松江工业区微电子产业 松江园区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在出口加工区A区形成的以达丰电脑为主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和西部科技园区形成的以台积电(上海)有限公司为主的集成电路制造基地,产业集聚步伐明显加快,产业规模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集中。 达丰(上海)电脑有限公司在商务部公布的2005年进出口额最大500家企业和出口额最大200家企业名单中,分别以167.67亿美元、114.55亿美元荣获进出口500强第三名和出口200强第二名。 台积电(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8月,计划建设二条8英寸、0.25微米工艺集成电路生产线。在未来8-10年内,台积电(上海)有限公司投资规模将达到100亿美元。 4.青浦工业区微电子产业 青浦工业园区从2002年起加大引进集成电路产业的力度,目前,青浦已经集聚了包括全球第三大专业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新科金朋(上海)有限公司(STATS ChipPAC)、专业封装测试服务提供商宏茂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ChipMOS)和配套企业等在内的集成电路相关企业,初步形成以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和配套设备材料为主的产业群。

机械制造业国际走向与国内现状分

机械制造业国际走向、国内制造业现状及对策 一.制造业的生存问题 问题的提出: ) 美国:70年代《第三次浪潮》称制造业为夕阳工业(后工业阶段)。而90年代又加大了投入,使经济回升。其实从86年到98年美国(MIT)及国家研究委员会(NRC)等一直提倡:一个国家要生活好,必须生产的好。(发达国家皆如此) 研究结果:(世界)从175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250年和对2020年未来制造预测证明:制造始终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最基本的手段;是国家经济发动机运转的强大支柱; 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防务能力及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保证。 (我国)同上,“在今后10~20年制造业得到一个大的发展机会。。。强化人员培 训、转变观念,在市场中学习和成长。。。利用信息技术和高新科学技术改进和 提升传统产业,把中国建成世界制造大国”。 (大中国与大HK概念) 。信息革命的到来不意味着制造业的衰退 。网络化经济的到来其实与制造业并不对立,而可相辅相成。 。企业必须建立对市场反应敏捷的网络化制造体系,且刻不容缓。 。10年内制造如果不跟网络结合则最危险。如结合的好,就发展的好。(GM原来视网络为“高尖端”,但进去之后才认为似乎网络是为自己量体裁衣定制的)。

二.从市场特征看走向 60年代起: 资源经济、金融经济 知识经济 居民平均消费小康型 富裕型 市场主导由卖方 买方 产品竞争Q 、C 、T 、S T (首要因素)(Q 不可能有问题, 且能做最好就不要对付,如光洁度) 市场开放性越来越大:合资生产;引进技术生产;专利许可生产;异地产品本地化生产;全 (为何T 是首要因素?因为社会发展快、市场需求变化更快,时间就是金钱,能否赢 得定单,看时间。模具、家电尤为如此) 现在市场产品竞争多了一个要素: 产品创新:新产品和服务 过程创新:高效、品质、消除浪费、工艺和商务活动 技术创新 市场创新:加强、保持与顾客的沟通(需求是源泉) 经管创新:组织重构(扁平)、知识经管、创新经管、变革经管(它 影响到其它创新) 目标 英国观念:企业的目标是“使顾客满意”(自然盈利) 三、从经济特征看走向 。欧美处于后工业阶段,我国尚早 高技术经济 或称为网络经济(也有网络泡沫)、 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以智力资源为无形资产的第一要素,通过知识和智力对短缺的自然资 源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分配,并开发富有的自然资源来创造新的财富。 ) 知识经济的出现,将导致社会经济领域的的一系列变化:

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法定文本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01 总则 (1) 02、功能定位 (2) 03、控制单元 (4) 04、用地规划 (6) 05、绿地及公共开放空间规划 (8) 06、道路交通规划 (9) 7、市政工程规划 (13) 8、防灾规划 (16) 9、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18)

01 总则 1.1规划背景 在新的历史时期,为继续发挥保税区域在深化对外开放中的窗口、示范和带动作用,国家对保税区域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的整体部署,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宁波保税物流园区将整合为具有全面优势的综合保税区,并最终向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自由贸易园区转型发展。 1.2规划依据与参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01 (2)《宁波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7.10 (3)《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4)《宁波市北仑片分区规划(2006—2020)》 (5)《宁波市北仑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6)《宁波保税区转型发展研究》(中共宁波市委办公厅、宁波保税区管委会课题组,2008.12) (7)《宁波保税区宁波出口加工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8)《立足新起点、争创新优势、为建设全国一流保税区而努力奋斗——在宁波保税区2008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9)涉及城乡规划建设的其他法律、法规 (10)其他相关的标准规范及规划文件等 1.3规划范围 保税区东区由太河路(西)、海河路(东),骆霞公路(南)、保税北路(北)所围合,规划面积为113.1公顷; 保税区西区由保税区北路(西北)、黄河路(东),骆霞公路(南)所围合,规划面积为120.2公顷; 保税区南区及出口加工区分别由泰山路(北),规划穿山疏港高速公路(南)、富春江路(东)、新安江路(西)所围合,范围内面积为489.12公顷。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包含上述四部分,总规划面积722.44公顷。 1.4规划期限 本规划确定的规划期限与《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保持一致,规划基准年为2008年。

外协加工合同协议书范本 通用版

编号:_____________外协加工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委托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受托方): 法定代表人: 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就加工和服务达成以下协议。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1条协议管理 1.1 本协议只在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合同章条件下生效,《外协加工通知单》在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盖章条件下生效。 1.2 甲乙双方在签署此协议的基础上,就每笔具体业务另行签订甲方的《外协加工通知单》。 1.3 双方不得随意修改和解除本协议,如一方要求修改或解除本协议时,需提前6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60天内修改造成的所有损失由修改提出方承担。 1.4 本协议未尽事宜由双方友好协商解决。 第2条双方责任 2.1 甲方为委托方。需向乙方提供与加工产品有关的工艺文件或样板及其他必要的技术文件。 2.2 甲方按加工批次提供成套、合格的材料件。 2.3 乙方为受托方。正常生产情况下,乙方必须按《外协加工通知单》的约定保质、保量按时交付加工成品。当遇到交付期与乙方休息日冲突时,应首先满足甲方的交付期。 2.4 若甲方委托乙方采购材料,则乙方应按约定如期、如数采购并保证质量。 第3条材料齐套保证

3.1 甲方提供材料 3.1.1 甲方依据元件清单配套。对于封装小于1210的表贴器件甲方在加工单备料过程中已经增加了2%的损耗,乙方在加工过程中丢失损毁的材料如超过约定的2%的部分,由甲方补料,乙方承担超出部分的物料费用,其余物料不允许乙方有损耗,材料本身质量不合格除外。甲方提供乙方产品维修过程中需要的物料,乙方每月将维修废料返还给甲方,由于乙方管理不当造成甲方维修物料的丢失或挪用,乙方承担物料损失的费用。 3.1.2 整机加工时,包装等料允许有1%的过程损耗。在此额度内以坏换好,在此额度外将由乙方承担材料费。来料未加工时的损坏料由乙方封存待换。否则按加工过程中的损耗处理。 3.1.3 乙方应在接到配套料的1个工作日内核对完物料并将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甲方。否则视为乙方完全确认甲方的装箱种类及数量。对于生产过程中的维修用件,由乙方书面通知甲方,甲方补发。故障件由乙方按约定退还甲方。 3.1.4 当某批加工完时,乙方应将完好余料及甲方提供的仪表、工装如数退还甲方并列出退件清单。 3.1.5 若甲方对不按元件清单配料而采取整批整包方式发放的物料,乙方必须按甲方约定记账并按期盘点。 3.2 乙方采购材料 3.2.1 乙方应按照甲方的生产计划,依据甲方提供的BOM表的规格或样品、数量等进行采购。 3.2.2 乙方采购的材料供应商必须事先得到甲方的认证或使用甲方认可的品牌。 3.2.3 乙方对其采购的材料的规格、数量及质量负责。 3.2.4 如果乙方按照甲方BOM而采购的材料在一年内没有使用,将视为多余材料,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按原价购回。 第4条交货保证 4.1 乙方应按《外协加工通知单》约定,如期交付货物。由于吁甲方供料致使乙方停工待料不能按时交付时,应按双方再次约定的日期交付或按逾期日顺延。 4.2 乙方提交货物时提供甲方一份装箱单及其对应产品的设备序列号清单。如为乙方送货,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及前景

中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及前景 摘要 机械制造业水平与规模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机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它的发展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机械制造业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技术装备,其发展水平是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总体上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很大,而且差距缩小速度缓慢。只有深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去分析,才能清晰地看到症结所在,从而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之路。因此对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现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以了解当前我国机械制造业的状况,使我国机械制造业摆脱困境,提高技术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 在世界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发展状况,生产环境,组织结构,主要问题,发展对策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BSTRACT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level and scale is a measure of a country's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economic strength is one important indicat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the basic industry of national economy, 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sector.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provide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for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its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the major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 one of the signs. The whole country and the international advanced level is still great, and the gap is narrowing slowly. Only the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go deep into analysis in order to clearly see the crux of the problem in order to find a modern manufacturing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road. Theref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me simple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o bail out China's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improve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and competitiveness in the world market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KEY WORDS: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the production environment,the structure of the organization,the main problem,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再思考

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0年伴随浦东开发开放而诞生的国家级开发区。2012年10月31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金桥开发区由“上海金桥出口加工区”正式更名为“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标志着金桥开发区“优二进三”转型发展战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当前,金桥开发区在新一轮转型发展过程中,既面临以数字化制造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产业革命所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和上海推进自贸区建设所带来的外部改革环境,也面临欧美国家强力推进“制造业回流”、“实体经济回归”和东南亚国家打造制造业低成本竞争优势的双重夹击。新阶段新思考,金桥开发区的“转型之舵”又将转向何方? 2011年1月,笔者曾在《浦东开发》杂志上写过《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几点思考》一文,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自己在金桥开发区管委会党组与上海产业研究院联组学习时的主题发言,再就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作些回顾和思考,以作抛砖引玉,期冀更多热心人关注支持金桥。 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新成果 金桥开发区在前一轮“优二进三”转型发展战略上的成功,得益于金桥开发区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向高端化、服务化转变的机遇,而且将发展“2.5产”(生产性服务业)、“4产”(信息通讯业ICT)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推动了金桥开发 区的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国家统计局浦东调查队联手上海社科院开展的《上海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转型演变趋势研究》课题报告指出:金桥开发区制造高端化和服务先进化的产业升级趋势显著,进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时期。 1、产业能级进一步提升。2012年金桥开发区被命名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金桥开发区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端、高新、高效特征日益明显。高端、高科技产品以及专利数量均实现大幅度增长,新产品产值率超过50%,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43%。金桥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分别占上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的1/7、工业税金总额的1/6。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金 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再思考 金桥开发区转型发展的主要路径:由“金桥制造”向“金桥智造”的再提升,由“机制创新”向“服务升级”的再转变,由“两轮驱动”向“三足鼎力”的再突破,由“产业聚集”向“产城融合”的再跨越。 ●文/李幼林 论坛Opinion ■图为金桥开发区内,手机芯片设计制造也成为一重要产业。 张弦/摄 Pudong Development 2013/12 30

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

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 本文通过对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现状的调研, 分析了加工区在基础设施、物流运输成本、外汇账户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出口加工区; 外汇管理; 对策建议 出口加工区出现在20 世纪六十年代, 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港口、机场附近交通便利的地区, 划出一定区域范围, 新建和扩建码头、车站、道路、仓库和厂房等基础设施, 并提供减免关税和国内税等优惠待遇, 鼓励外商在区内投资设厂, 生产以出口为主的制成品。在我国, 出口加工区( 以下简称: 加工区) 是经国务院批准, 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加工区在我国出现时间不长, 但它在较短时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 展现了巨大的活力。 一、西安出口加工区的发展现状 西安出口加工区于2002 年6 月21 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 2003 年10 月30 日通过国家验收, 2004 年4月5 日正式封关运行。 (一) 建立了精简高效的组织运行机制。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位于国家级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管理体制实行" 两个牌子, 一套人马" , 两区属于同一管委会领导, 下设" 出口加工区管理办公室" 分设招商部、工程建设部及综合管理部, 仅有正式职工6 人, 临聘人员9 名, 负责加工区的日常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工作。 ( 二) 建立了符合实际的招商模式。实行" 管委会- 管理办- 委托代理" 的三级招商模式, 建立奖励机制, 充分调动各部门、个人和社会力量进行招商引资。针对地处西部不发达地区, 国外企业在这里单独投资的概率相对较小, 而更愿意与国内优秀企业合作进入加工区的实际。将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之间穿针引线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采取多种方式对周边区域、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 以及外商进行有针对性的招商工作,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 三) 高标准规划, 基础建设日臻完善。国家级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位于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 东至未央路, 西至朱宏路, 南至城运村, 北至绕城高速公路, 总规划面积2.8 平方公里, 距市中心11 公里, 距西安咸阳国际机场20 公里, 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加工区首期开发面积0.61 平方公里, 目前, 已建成标准厂房1.8 万平方米, 办公楼0.36 万平方米, 生活区临时建房0.5 万平方米。 ( 四) 发展速度较快, 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出口加工区闭关运行一年多来, 已有15 家企业入区, 13 家企业开工建设, 10 家企业投产运营。入区企业主要有以普瑞新能源公司为代表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 以彩瑞显示技术公司、彩辉显示技术公司为代表的电子及零部件产业; 以商泰机械制造公司、晨阳机械制造公司、佰易科技公司为代表的精密机械产业。企业产品多数属于高新技术产品, 产品出口美、英、德、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出口额在全国39 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中排第14 位, 中西部名列第一。 二、西安出口加工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一) 吸引外资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目前, 陕西西安出口加工区入区的15 家企业, 投资额为3.9 亿元人民币, 其中外资不足50% , 并且, 尚无较大规模的外商或跨国公司入区。在西北地区引进外资相对较难的情形下,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特殊经济区, 需要充分利用提供的优惠待遇, 进一步发挥其吸引外资的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中国机械制造业现状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一个国家最基础的行业,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业的整体水平,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很快,它将如何发展,以下主要从管理体制、组织机构、综合素质、技术黑洞、生产环境、市场等方面的现状给以认真分析。 机械制造业是制造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科技、国防提供技术装备,是整个工业、经济与科技、国防的基础,是现代化的动力源,是现代文明的支柱。 以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现有的生产制造系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为迎接制造环境变化的挑战,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积极研究和制定跨世纪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和生产模式,提出了诸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精益生产、敏捷制造、世界级制造系统等一系列新型制造系统思想和管理模式,并根据具体国情,制订了及时向新型制造系统转移的战略和行动日程。毫无疑问,现在集中精力加速向新系统转移的那些国家,将成为全球市场最有力的竞争者。 建国以来,中国机械制造业发展很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在生产、技术、管理、对外贸易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但总体上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很大,而且差距缩小速度缓慢。只有深入到机械制造业中去分析,才能清晰地看到症结所在,从而找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之路。 1.制造业的管理体制 中国现行的管理体制,源于传统计划经济模式。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工业管理实行的是部门管理。部门管理是以直接行政性管理、强制指令性管理为手段,以单一所有制下的企业即国有企业为对象,以条块分割为特征,将企业按规模和产品分别归属于各级政府的专业部门。 这种部门管理体制,在中国初步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管理体制暴露出许多难以避免的弊端,最突出的,一是政企不分,企业在很大程度上被当作“生产车间”没有经营自主权,活力匮乏;二是国有资产实际上被地方和部门分割,存量资产难以跨地区、跨部门流动,产业结构难以有效调整,生产要素难以优化配置;三是部门对企业只管直属的,不管它属的,全行业发展缺乏统筹规划,重复生产,重复建设,重复引进屡禁不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