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最新高考数学总复习之【立体几何好题难题集萃】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最新高考数学总复习之【立体几何好题难题集萃】及参考答案
人教版最新高考数学总复习之【立体几何好题难题集萃】及参考答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人教版最新高考数学总复习之【立体几何好题难题集萃】及

参考答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附参考答案)

浙江理(14)(安徽卷)理科数学(16)多面体上,位于同一条棱两端的顶点称为相邻的,如图,正方体的一个顶点A 在平面内,

其余顶点在的同侧,正方体上与顶点A 相邻的三个顶点到的距离分别为1,2和4,P 是正方体的其余四个顶点中的一个,则P 到平面的距离可能是:αααα

①3; ②4; ③5; ④6; ⑤7

以上结论正确的为_____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 解:如图,B 、D 、A1到平面的距离分别为1、2、4,则D 、A1的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3,所以D1到平面的距离为6;B 、A1的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B1到平面的距离为5;则D 、B 的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C 到平面的距离为3;C 、A1的中点到平面的距离为,所以C1到平面的距离为7;而P 为C 、C1、B1、D1中的一点,所以选①③④⑤。

αααα

α

αα32αα72α

3. 过平行六面体任意两条棱的中点作直线, 其中与平面平行的直线共有D 1111D C B A ABCD -11D DBB

A .4条

B .6条

C .8条

D .12条

4、若是平面外一点,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D P α

(A )过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相交 (B )过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垂直P αP α

(C )过只能作一条直线与平面平行 (D )过可作无数条直线与平面平行P αP α

【说明】过一点作已知平面的垂线有且只有一条(唯一性) 过平面外一点可作无数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存在性)

(浙江文)(17)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D ∥BC,∠BAD=90°,PA ⊥底面ABCD ,且PA =AD=AB=2BC,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

(Ⅰ)求证:PB⊥DM;

(Ⅱ)(文)求B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理) 求C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解:方法一: (Ⅱ)(文)连结DN , 因为PB ⊥平面ADMN ,

所以∠BDN 是B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 在中, Rt BDN

?1

sin ,2BN BDN BD ?=

=

故B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是.6π

方法二:

如图,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BC=1,则

A xyz -(0,0,0)A

1

(0,0,3),(2,0,0),(1,,1),(0,2,0)

2P B M D

(Ⅱ)因为 所以PB ⊥AD. 又PB ⊥DM. (2,0,2)(0,2,0)

PB AD ?=-?0=

因此的余角即是BD 与平面ADMN.所成的角. PB AD 因为 所以=

cos 3PB AD π=

PB AD

因此BD 与平面ADMN 所成的角为. 6π

(理) (II )取的中点,连结、,AD G BG NG 则,//BG CD

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和与平面所成的角相等.BG ADMN CD ADMN

因为平面,PB ⊥ADMN

所以是与平面所成的角.BGN ∠BG ADMN 在中,.Rt BGN

?10

sin 5BN BNG BG ∠=

=

故与平面所成的角是.CD ADMN

10

arcsin

5

方法二:如图,以为坐标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则A

A xyz -1BC =

1

(0,0,0),(0,0,2),(2,0,0),(2,1,0),(1,,1),(0,2,0)

2A P B C M D .

(II ) 因为,(2,0,2)(0,2,0)PB AD ?=-?0=

所以,又因为,所以平面PB AD ⊥PB DM ⊥PB ⊥.ADMN 因此的余角即是与平面所成的角.,PB DC <>CD ADMN

因为,

cos ,||||PB DC PB DC PB DC ?<>=

?105=

所以与平面所成的角为.CD ADMN

10

arcsin

5

18、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1,M 是底面BC 边上的中点,N 是侧棱CC1上的点,且CN =2C1N.

(Ⅰ)求二面角B1-AM -N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 (Ⅱ)求点B1到平面AMN 的距离。 解法1:(Ⅰ)因为M 是底面BC 边上的中点,所以AMBC ,又AMC,所以AM 面BC ,从

A1

C 1B1

N

而AMM, AMNM ,所以MN 为二面角,—AM —N 的平面角。又M=,MN=,⊥⊥

1C ⊥1C 1B ⊥1B ⊥∠1B 1B 1B 2

2

1B B BM

+15142

=+

=22145

496MC CN +=

+=

连N ,得N =,在MN 中,由余弦定理得。故所求二面角—AM —N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1B 1

B 22111110193

B C C N +=+

=?1

B 222111152510

5

4369cos 2555

226

B M MN B N B MN B M MN +-

+-===

??

1B 55

(Ⅱ)过在面内作直线,为垂足。又平面,所以AMH 。于是H 平面AMN ,故H 即为到平面AMN 的距离。在中,H =M 。故点到平面AMN 的距离为1。1B 11BCC B 1B H MN ⊥H

AM ⊥11BCC B ⊥1B 1B ⊥1B 1B 11R B HM ?1B 1

B 151sin 11

25

B MH =

?-=1B 解法2:(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则(0,0,1),

M (0,,0),1B 1

2

C(0,1,0), N (0,1,) , A (),所以,2331,,0

22-

3

(

,0,0)

2AM =,,。

11(0,,1)2MB =-12(0,,)23MN = 因为

131

00()01022MB AM =

?+?-+?=所以,同法可得。1MB AM

⊥MN AM ⊥

故﹤﹥为二面角—AM —N 的平面角1,MB MN 1B

∴﹤﹥=cos 1,MB MN 115

5

12.

55526MB MN MB MN ?==??

故所求二面角—AM —N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1B 5

5

(Ⅱ)设n=(x,y,z)为平面AMN 的一个法向量,则由得

,n AM n MN ⊥⊥

3

0024120323x x y z y z ?=?=?????

?=-??+=??? 故可取

3(0,,1)4n =- 设与n 的夹角为a ,则。1MB 115

25

3cos 35523MB n a MB n

?===

??

所以到平面AMN 的距离为。1B 1525

cos 125MB a ?=

?=

(17)(本小题共14分)

如图,在底

面为平行四边形的四棱锥中,,平面,且,点是的中点.P ABCD

-F

E

O

B

A

P

AB AC ⊥PA ⊥ABCD PA AB =E PD

(Ⅰ)求证:;AC PB ⊥ (Ⅱ)求证:平面;//PB AEC (Ⅲ)求二面角的大小.E AC B -- 解:(1)由平面可得PAAC^PA ⊥ABCD 又,所以AC 平面PAB ,所以^AB AC ⊥ (2)如图,连BD 交AC 于点O ,连EO ,则 EO 是△PDB 的中位线,EOPB\// \PB 平面//AEC

(3)如图,取AD 的中点F ,连EF ,FO ,则

EF 是△PAD 的中位线,EFPA 又平面,EF 平面\\^//PA ⊥ABCD

ABCD

同理FO 是△ADC 的中位线,FOABFOAC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EOF 是二面角E -AC -D 的平面角.又FO =AB =PA =EFEOF =45而二面角与二面

角E -AC -D 互补,故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135.\\^\D\D°°//121

2E AC B --E AC B --

(19)(本小题满分14分,第一小问满分4分,第二小问满分5分,

第三小问满分5分)

在正三角形ABC 中,E 、F 、P 分别是AB 、AC 、BC 边上的点,满

足AE:EB =CF:FA =CP:PB =1:2(如图1)。将△AEF 沿EF 折起到的位置,使二面角A1-EF -B 成直二面角,连结A1B 、A1P (如图2)EF A 1?

(Ⅰ)求证:A1E ⊥平面BEP ;

(Ⅱ)求直线A1E 与平面A1BP 所成角的大小;

(Ⅲ)求二面角B -A1P -F 的大小(用反三角函数表示)

19(06年江苏19分)本小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等基础知识,以及空间线面位置关系的证明、角和距离的计算等,考查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

解法一:不妨设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

在图3中,过F 作FM ⊥ A1P 与M ,连结QM,QF,∵CP=CF=1, ∠C=600,

∴△FCP 是正三角形,∴PF=1.有∴PF=PQ ①,

1

12PQ BP =

=

∵A1E ⊥平面BEP, ∴A1E=A1Q, 3EQ EF == ∴△A1FP ≌△A1QP 从而∠A1PF=∠A1PQ ②, 由①②及MP 为公共边知△FMP ≌△QMP, ∴∠QMP=∠FMP=90o,且MF=MQ,

从而∠FMQ 为二面角B -A1P -F 的平面角.

在Rt △A1QP 中,A1Q=A1F=2,PQ=1,又∴. ∵ MQ ⊥A1P ∴15

A P =11255A Q PQ

A P

MQ ?=

=

∴在△FCQ 中,FC=1,QC=2, ∠C=600,由余弦定理得

255

MF =

3QF =

在△FMQ 中,

222

7cos 28MF MQ QF FMQ MF MQ +-∠==-

? ∴二面角B -A1P -F 的大小为

7

arccos

8π-

[06浙江(理)17] 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为直角梯形,AD ∥BC,∠BAD=90°,PA ⊥底面ABCD,且PA =AD=AB=2BC,M 、N 分别为PC 、PB 的中点.

变式1:求面PAB 与面PCD 所成角 利用面积射影或转化为有棱二面角

变式2:E 为AD 中点,求面PAB 与面PCE 所成角 点面距离

[06湖南(理)18] 如图4,已知两个正四棱锥P-ABCD 与Q-ABCD 的高分别为1和2,AB=4.

(Ⅰ)证明PQ ⊥平面ABCD; (Ⅱ)求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 (Ⅲ)求点P 到平面QAD 的距离.

解法一: (Ⅰ).连结AC 、BD ,设.由P -ABCD 与Q -ABCD O BD AC =

都是正四棱锥,所以PO ⊥平面ABCD ,QO ⊥平面ABCD. 从而P 、O 、Q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所以PQ ⊥平面

ABCD.

(II )由题设知,ABCD 是正方形,所以.由(I ),平面,

故可以分别以直线CA 、DB 、QP 为轴,轴,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上图),由题设条件,相关各点的坐标分别是,,

AC BD ⊥PQ ⊥ABCD x y z (0,0,1)P (0,0,2)Q -(0,22,0)B

所以,,

)

2,0,22(--=AQ (0,22,1)

PB =-3cos ,.9AQ PB

AQ PB AQ PB

?<>=

=

?

从而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是.

3arccos

9

(Ⅲ).由(Ⅱ),点D 的坐标是(0,-,0),,

2

2)0,22,22(--=AD

(0,0,3)PQ =-,设是平面QAD 的一个法向量,),,(z y x n =

由 得.?

???

?=?=?00AD n AQ n ?????=+=+00

2y x z x

取x=1,得. 所以点P 到平面QAD 的距离.)

2,1,1(-

-=n 32

.2

PQ n d n

?=

=

解法二: (Ⅰ).取AD 的中点M ,连结PM ,QM.因为P -ABCD 与Q -ABCD

都是正四棱锥,所以AD ⊥PM ,AD ⊥QM. 从而AD ⊥

平面PQM.

又平面PQM ,所以PQ ⊥AD.同理PQ ⊥AB ,所以PQ ⊥

平面ABCD.?PQ

(Ⅱ).连结AC 、BD 设,由PQ ⊥平面ABCD 及正四棱锥的性质可知O 在O BD AC =

PQ 上,从而P 、A 、Q 、C 四点共面.

取OC 的中点N ,连结PN .

因为,所以,

11,22PO NO NO OQ OA OC ===PO NO

OQ OA = 从而AQ ∥P N.∠BP N(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连接BN ,

因为.

222(22)13

PB OB OP =+=+=

所以.

22293103

cos 29233PB PN BN BPN PB PN +-+-∠===

??? 从而异面直线AQ 与PB 所成的角是.

3

arccos

9

(Ⅲ).由(Ⅰ)知,AD ⊥平面P QM ,所以平面P QM ⊥平面QAD. 过P作PH⊥QM

于H,则PH⊥平面QAD ,所以PH的长为点P 到平面QAD 的

距离.

连结OM ,则.所以,

1

22

OM AB OQ

=

==45MQP ∠= 又PQ=PO+QO=3,于是.

32

sin 452PH PQ ==

即点P 到平面QAD 的距离是.32

2

(9)如图,O 是半径为l 的球心,点A 、B 、C 在球面上,OA 、OB 、OC 两两垂直,E 、F 分别是大圆弧AB 与AC 的中点,则点E 、F 在该球

面上的球面距离是B

(A) (B) (C) (D)4π3π2

π

42π

EF 球面距离←∠EOF ←EF ←题设条件 3.三种问题

接切问题、截面问题、折叠问题,非主干知识,考查的频率不高,但它们不会被遗忘

1)接切问题往往需要根据图形的对称性,进行空间想象,合情推理,画出合理的截面图

例 1 [06全国(Ⅲ)9] 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A.16π B.20π C.24π D.32π说明】几个结论:

1)正四棱柱的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

2)正方体的对角线是外接球的直径

3)正方体的棱长是内切球的直径

4)若球与正方体的每条棱都相切,则正方体的面对角线是球的直径

例2

[06江苏9] 两相同的正四棱锥组成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可放棱长为1的正方体内,使正四棱锥的底面ABCD与正方体的某一个平面平行,且各顶点均在正方体的面上,则这样的几何体体积的可能值有

(A)1个(B)2个

(C)3个(D)无穷多个

两相同的正四棱锥组成如图1所示的几何体,可放棱长为1的正方体内,使正四棱锥的底面ABCD与正方体的某一个平面平行,且各顶点均在正方体的面上,则这样的几何体体积的可能值有

(A)1个(B)2个

(C)3个(D)无穷多个

【思路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正四棱锥的体积

【正确解答】由于两个正四棱锥相同,所以所求几何体的中心在

正四棱锥底面正方形ABCD中心,有对称性知正四棱锥的高为正方体棱

长的一半,影响几何体体积的只能是正四棱锥底面正方形ABCD的面积,

问题转化为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内接正方形有多少种,所以选D.

2)截面问题难有定式可循,往往难度较大

棱长为2的正四面体的四个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 若过该球球心

的一个截面如图1,则图中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截面)的面积是 C

2

A. B.2

3

2

图1

C. D.23

3)折叠与展开

折叠与展开的关键是在折叠与展开的过程中各元素之间位置关系

与数量关系是否变化

折叠所得立体图形中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需要在平面

图形中寻找

展开所得平面图形中元素之间的位置关系,数量关系需要在立

体图形中寻找,展开体现了降维、化归思想

(06山东理12题)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2DC=2,∠

DAB=60°,E为AB的中点,将△ADE与△BEC分别沿ED、EC向上折起,

使A、B重合于点P,则P-DCE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C

(A) (B) 2734π

26π (C) (D) 8

246π

(06江西文)15.如图,已知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1,高为8,一质点自点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点的最短路线的长为

10

.111ABC A B C -A 1A

解:将正三棱柱沿侧棱CC1展开,111ABC A B C - 其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由图中路线可得结论。 4.四点加强 1)加强设问的开放性 2)加强元素的不定性 3)加强条件的隐蔽性 4)加强知识的综合性

1)加强设问的开放性,就是改变以往”从条件到结论的直线思维模式”,增加过程的探索性

[06辽宁(理)18]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正方形.、分别是、的中点,将沿折起,如图所示,记二面角的大小为.ABCD E F AB CD ADE DE A DE C --(0)θθπ<<

(I) 证明平面;//BF ADE

(II)若为正三角形,试判断点在平面内的射影是否在直线上,证明你的结论,并求角的余弦值.ACD A BCDE G EF θ

2)加强元素形式的不定性,就是增加过程中元素的运动变化,其表现可以语言表达,也可引入参数,这就需要答题者寻求规律、抓住本质.

06浙江14:正方体在平面上的射影面积

06湖北18:引入参数,点P在CC1上运动

06江西15:折叠,P在BC1上运动,求PC+A1P

的最小值

还有题目中未出现运动迹象,但需要我们用运动变化的思想去解决的.

3)加强条件的隐蔽性,就是加强对条件的等价转化

[06辽宁(理)16] 若一条直线与一个正四棱柱各个面所成的角都为α,则cosα=______

本题转化为正方体

[06湖北(理)18] 如图,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P是侧棱CC1上的一点,CP=m.

(Ⅱ)在线段A1C1上是否存在一个定点Q, 使得对任意的m, D1Q 在平面APD1上的射影垂直于AP, 并证明你的结论。

利用三垂线定理转化,问题等价于“在A1C1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D1Q⊥AP”

利用逆向思维转化,问题等

价于“在A1C1上是否存在一点Q,O1

G C1

D1

A1

B1

P

使D1Q⊥平面ACC1A1”,故Q是A1C1的中点

4)加强知识的综合性

在以往立几中有与简易逻辑、组合(概率)、解析几何的综合,今年又增加了与函数,数列、不等式的综合.

[06广东(理)14] 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期间,某商店橱窗里用同样的乒乓球堆成若干堆“正三棱锥”形的展品,其中第1堆只有1层,就一个球;第2、3、4、……堆最底层(第一层)分别按图所示方式固定摆放,从第二层开始,每层的小球自然垒放在下一层之上,第n堆第n层就放一个乒乓球,以f(n)表示第n堆的乒乓球总数,则f(3)=___,f(n)=____;(答案用表示).

立几与数列的综合

[06山东(理)16] ④如图,已知正方体ABCD- A1B1C1D1,P为底面ABCD内一动点,P到平面AA1D1D的距离与到直线CC1的距离相等,则P点的轨迹是抛物线的一部分.

立几与解几的综合

[06江苏18] 请您设计一个帐篷。它下部的形状是高h为1m的正六棱柱,上部的形状是侧棱长为3m的正六棱锥(如图所示)。试问当帐篷的顶点O到底面中心O1的距离为多少时,帐篷的体积最大?

立几与函数\导数的综合

立体几何大题练习题答案

立体几何大题专练 1、如图,已知PA ⊥矩形ABCD 所在平面,M 、N 分别为AB 、PC 的中点; (1)求证:MN//平面PAD (2)若∠PDA=45°,求证:MN ⊥平面PCD 2(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 (1)求证://EF 平面PAB ; (2)若平面PAC ⊥平面ABC ,且PA PC =,90ABC ∠=?, 求证:平面PEF ⊥平面PBC . P A C E B F

(1)证明:连结EF , E 、F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 //EF AB ∴. ……………………2分 又?EF 平面PAB ,?AB 平面PAB , ∴ EF ∥平面P AB . ……………………5分 (2)PA PC = ,E 为AC 的中点, PE AC ∴⊥ ……………………6分 又 平面PAC ⊥平面ABC PE ∴⊥面ABC ……………………8分 PE BC ∴⊥……………………9分 又因为F 为BC 的中点, //EF AB ∴ 090,BC EF ABC ⊥∠=∴ ……………………10分 EF PE E = BC ∴⊥面PEF ……………………11分 又BC ? 面PBC ∴面PBC ⊥面PEF ……………………12分 3.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C=BC ,点D 是AB 的中点。 (1)求证:BC 1//平面CA 1D ; (2)求证:平面CA 1D⊥平面AA 1B 1B 。 4.已知矩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P ,PA ⊥平面ABCD ,E 、F 分别是 AB 、PC 的中点. (1) 求证:EF ∥平面PAD ; (2) 求证:EF ⊥CD ; (3) 若∠PDA =45°,求EF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

近五年高考数学(理科)立体几何题目汇总

高考真题集锦(立体几何部分) 1.(2016.理1)如图是由圆柱和圆锥组合而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 ) A 20π B24π C28π D.32π 2. βα,是两个平面,m,n 是两条直线,有下列四个命题: (1)如果m ⊥n,m ⊥α,n ∥β,那么βα⊥; (2)如果m ⊥α,n ∥α,那么m ⊥n. (3)如果αβα?m ,∥那么m ∥β。 (4)如果m ∥n,βα∥,那么m 与α所成的角和n 与β所成的角相等。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_ 3.(2016年理1)如图,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是三个半径相等的圆及每个圆中两条互相垂直的半径.若该几何体的体积是π328,则它的表面积是 A 17π B.18π C.20π D.28π 4.平面α过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的顶点A ,α//平面11D CB ,?α平面ABCD =m , ?α平面11A ABB =n,则m,n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23 B.22 C.33 D.3 1 5.(2016年理1)如图,在以A,B,C,D,E,F 为顶点的五面体中,面ABEF 为正方形,AF=2FD ,∠AFD=90°,且二面角D-AF-E 与二面角C-BE-F 都是60° .(12分) (Ⅰ)证明:平面ABEF ⊥平面EFDC ; (Ⅱ)求二面角E-BC-A 的余弦值.

6. (2015年理1)圆柱被一个平面截取一部分后与半球(半径为r )组成一个几何体,该几何体三视图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是16+20π,则r=( ) A.1 B.2 C.7 D.8 7.如图,四边形ABCD 为菱形,∠ABC=120°,E,F 是平面ABCD 同一侧的亮点,BE ⊥平面ABCD,DF ⊥平面ABCD,BE=2DF,AE ⊥EC. (1) 证明:平面AEC ⊥平面AFC; (2) 求直线AE 与直线CF 所成角的余弦值。 8.一个正方体被一个平面截去一部分后,剩余部分的三视图如下图,则截取部分体积和剩余 部分体积的比值为() 9.如图,长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AB = 16,BC = 10,AA1 = 8,点E ,F 分别在1111C D B A , 上,411==F D E A ,过点E,F 的平面α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 (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明画法和理由); (2)求直线AF 与平面α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0.如图,菱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AB=5,AC=6,点E,F 分别在AD,CD 上,AE=CF=45 ,EF 交BD 于点H.将△DEF 沿EF 折到△DEF 的位置,OD ’=10 (1)证明:D ’H ⊥平面ABCD (2)求二面角B-D ’A-C 的正弦值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难题汇编含答案解析

数学《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复习知识点 一、选择题 1.某学生到工厂实践,欲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3的实心圆锥体工件切割成一个圆柱体,并使圆柱体的一个底面落在圆锥体的底面内.若不考虑损耗,则得到的圆柱体的最大体积是( ) A.16 9 π B. 8 9 π C. 16 27 π D . 8 27 π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条件求出圆柱的体积,利用基本不等式研究函数的最值即可. 【详解】 解:设圆柱的半径为r,高为x,体积为V, 则由题意可得 3 23 r x - =, 3 3 2 x r ∴=-, ∴圆柱的体积为23 ()(3)(02) 2 V r r r r π =-<<, 则3 333 3 163331616 442 ()(3)() 9442939 r r r V r r r r ππ π ++- =-= g g g g …. 当且仅当 33 3 42 r r =-,即 4 3 r=时等号成立. ∴圆柱的最大体积为 16 9 π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圆柱的体积和基本不等式的实际应用,利用条件建立体积函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中档题. 2.在三棱锥P ABC -中,PA⊥平面ABC,且ABC ?为等边三角形,2 AP AB ==,则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A . 272 π B . 283 π C . 263 π D . 252 π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计算出ABC ?的外接圆半径r ,利用公式R =可得出外接球的半径,进而可 得出三棱锥P ABC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 【详解】 ABC ? 的外接圆半径为 2sin 3 AB r π = = PA ⊥Q 底面ABC ,所以,三棱锥P ABC - 的外接球半径为 3R ===, 因此,三棱锥P ABC - 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 2 284433R πππ?=?= ??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三棱锥外接球表面积的计算,解题时要分析几何体的结构,选择合适的公式计算外接球的半径,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3.已知圆锥SC 的高是底面半径的3倍,且圆锥SC 的底面直径、体积分别与圆柱OM 的底面半径、体积相等,则圆锥SC 与圆柱OM 的侧面积之比为( ). A B .3:1 C .2:1 D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圆锥SC 的底面半径为r ,可求得圆锥的母线长,根据圆锥侧面积公式求得侧面积;由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相等可构造方程求得圆柱的高,进而根据圆柱侧面积公式求得圆柱侧面积,从而求得比值. 【详解】 设圆锥SC 的底面半径为r ,则高为3r ,∴圆锥SC 的母线长l ==, ∴圆锥SC 的侧面积为2rl r π=; 圆柱OM 的底面半径为2r ,高为h ,

高考数学专题复习立体几何(理科)练习题

A B C D P 《立体几何》专题 练习题 1.如图正方体1111D C B A ABCD -中,E 、F 分别为D 1C 1和B 1C 1的中点, P 、Q 分别为A 1C 1与EF 、AC 与BD 的交点, (1)求证:D 、B 、F 、E 四点共面; (2)若A 1C 与面DBFE 交于点R ,求证:P 、Q 、R 三点共线 2.已知直线a 、b 异面,平面α过a 且平行于b ,平面β过b 且平行于a ,求证:α∥β. 3. 如图所示的多面体是由底面为ABCD 的长方体被截面AEFG 4=AB 1=BC 3=BE ,4=CF ,若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 ①求EF 和点G 的坐标; ②求异面直线EF 与AD 所成的角; ③求点C 到截面AEFG 的距离. 4. 如图,三棱锥P —ABC 中, PC ⊥平面ABC ,PC=AC=2,AB=BC ,D 是PB 上一点,且CD 平面PAB . (I) 求证:AB ⊥平面PCB ; (II) 求异面直线AP 与BC 所成角的大小; (III )求二面角C-PA-B 的余弦值. 5. 如图,直二面角D —AB —E 中,四边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AE=EB ,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1)求证AE ⊥平面BCE ; (2)求二面角B —AC —E 的余弦值. 6. 已知正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底面边长为2,点M 在侧棱1BB 上. P Q F E D 1C 1B 1A 1D C B A F E C B y Z x G D A

(Ⅰ)若P 为AC 的中点,M 为BB 1的中点,求证BP//平面AMC 1; (Ⅱ)若AM 与平面11AA CC 所成角为30ο,试求BM 的长. 7. 如图,在底面是矩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PA ⊥底面ABCD ,PA =AB =1,BC =2. (1)求证:平面PDC ⊥平面PAD ; (2)若E 是PD 的中点,求异面直线AE 与PC 所成角的余弦值; 8. 已知:在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B = a ,AA 1 = 2a . D 是侧棱BB 1的中点.求证: (Ⅰ)求证:平面ADC 1⊥平面ACC 1A 1; (Ⅱ)求平面ADC 1与平面ABC 所成二面角的余弦值. 9. 已知直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的底面是菱形,且60DAB ∠=,1AD AA =F 为 棱1BB 的中点,M 为线段1AC 的中点. (Ⅰ)求证:直线MF //平面ABCD ; (Ⅱ)求证:直线MF ⊥平面11ACC A ; (Ⅲ)求平面1AFC 与平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 10. 棱长是1的正方体,P 、Q 分别是棱AB 、CC 1上的内分点,满足 21==QC CQ PB AP . P A B C D E

最新-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汇编

A B C D E F 2008-2018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汇编 (2008年第16题) 在四面体ABCD 中, 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 ∥平面ACD (2)平面EFC ⊥平面BCD 证明:(1) ??? E , F 分别为AB ,BD 的中点?EF ∥AD 且AD ?平面ACD ,EF ?平面ACD ?直线EF ∥平面ACD (2)? ?????CB =CD F 是BD 的中点 ? CF ⊥BD ? ?? AD ⊥BD EF ∥AD ? EF ⊥BD ?直线BD ⊥平面EFC 又BD ?平面BCD , 所以平面EFC ⊥平面BCD

B C? (2009年第16题)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点D在B1C1上,A1D⊥B1C . 求证:(1)EF∥平面ABC (2)平面A1FD⊥平面BB1C1C 证明:(1)由E,F分别是A1B,A1C的中点知EF∥BC, 因为EF?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EF∥平面ABC (2)由三棱柱ABC—A1B1C1为直三棱柱知CC1⊥平面A1B1C1, 又A1D?平面A1B1C1,故CC1⊥A1D, 又因为A1D⊥B1C,CC1∩B1C=C,CC1、B1C?平面BB1C1C 故A1D⊥平面BB1C1C,又A1D?平面A1FD, 故平面A1FD⊥平面BB1C1C

P A B C D D P A B C F E (2010年第16题) 如图,在四棱锥P —ABCD 中,PD ⊥平面ABCD ,PD =DC =BC =1,AB =2,AB ∥DC , ∠BCD =90°. (1)求证:PC ⊥BC ; (2)求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 证明:(1)因为PD ⊥平面ABCD , BC ?平面ABCD ,所以PD ⊥BC . 由∠BCD =90°,得CD ⊥BC , 又PD ∩DC =D ,PD 、DC ?平面PCD , 所以BC ⊥平面PCD . 因为PC ?平面PCD ,故PC ⊥BC . 解:(2)(方法一)分别取AB 、PC 的中点E 、F ,连DE 、DF ,则: 易证DE ∥CB ,DE ∥平面PBC ,点D 、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相等. 又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E 到平面PBC 的距离的2倍. 由(1)知:BC ⊥平面PCD ,所以平面PBC ⊥平面PCD 于PC , 因为PD =DC ,PF =FC ,所以DF ⊥PC ,所以DF ⊥平面PBC 于F . 易知DF = 2 2 ,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2. (方法二)等体积法:连接AC .设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为h . 因为AB ∥DC ,∠BCD =90°,所以∠ABC =90°. 从而AB =2,BC =1,得△ABC 的面积S △ABC =1. 由PD ⊥平面ABCD 及PD =1,得三棱锥P —ABC 的体积V =13S △ABC ×PD = 1 3 . 因为PD ⊥平面ABCD ,DC ?平面ABCD ,所以PD ⊥DC . 又PD =DC =1,所以PC =PD 2+DC 2=2. 由PC ⊥BC ,BC =1,得△PBC 的面积S △PBC = 2 2 . 由V A ——PBC =V P ——ABC ,13S △PBC ×h =V = 1 3 ,得h =2, 故点A 到平面PBC 的距离等于2.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立体几何

2019-2020年高考数学大题专题练习——立体几何(一) 1.如图所示,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正方形,⊥PD 平面ABCD , 2PD AB ==,点,,E F G 分别为,,PC PD BC 的中点. (1)求证:EF PA ⊥; (2)求二面角D FG E --的余弦值. 2.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由一个直角三棱柱ADE BCF -和一个正四棱锥P ABCD -组合而成,AF AD ⊥,2AE AD ==. (1)证明:平面⊥PAD 平面ABFE ; (2)求正四棱锥P ABCD -的高h ,使得二面角C AF P --的余弦值是 22 .

3.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DC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ABCD是 面积为ADC ∠为锐角,M为PB的中点. (Ⅰ)求证:PD∥面ACM. (Ⅱ)求证:PA⊥CD. (Ⅲ)求三棱锥P ABCD -的体积. 4.如图,四棱锥S ABCD -满足SA⊥面ABCD,90 DAB ABC ∠=∠=?.SA AB BC a ===,2 AD a =. (Ⅰ)求证:面SAB⊥面SAD. (Ⅱ)求证:CD⊥面SAC. S B A D M C B A P D

5.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ABCD 为矩形,测棱PD ⊥底面ABCD ,PD DC =,点E 是 BC 的中点,作EF PB ⊥交PB 于F . (Ⅰ)求证:平面PCD ⊥平面PBC . (Ⅱ)求证:PB ⊥平面EFD . 6.在直棱柱111ABC A B C -中,已知AB AC ⊥,设1AB 中点为D ,1A C 中点为E . (Ⅰ)求证:DE ∥平面11BCC B . (Ⅱ)求证:平面11ABB A ⊥平面11ACC A . E D A B C C 1 B 1 A 1 D A B C E F P

全国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

2013年国理科数学试题分类汇编7立体几何 一、选择题 1 .(2013年新课标1(理))如图有一个水平放置的透明无盖的正方体容器容器8cm 将一个 球放在容器口再向容器内注水当球面恰好接触水面时测得水深为6cm 如果不计容器的 厚度则球的体积为 ) A 2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 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m α?n β?则m n ⊥ B .若//αβm α?n β?则//m n C .若m n ⊥m α?n β?则αβ⊥ D .若m α⊥//m n //n β则αβ⊥ 3 .(2013年上海市春季数学试卷(含答案))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4则这两个球的体积 之比为( ) A .1:2 B .1:4 C .1:8 D .1:16 4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大纲版数学(理)WORD 版含答案(已校对))已知正四棱柱 1111ABCD A B C D -12AA AB =则CD 与平面1BDC 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 A 5 .(2013年新课标1(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 ) A .168π+ B .88π+ C .1616π+ D .816π+ 6 .(2013年湖北卷(理))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从上到下由四个简单几何 体组成其体积分别记为1V 2V 3V 4V 上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旋转体下面两个简单几何体均为多面体则有( ) A .1243V V V V <<< B .1324V V V V <<< C .2134V V V V <<< D .2314V V V V <<< 7 .(2013年湖南卷(理))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 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 A .1 B 8 .(2013年普通等学校招生统一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某四棱台的三视图如 图所示则该四棱台的体积是

(完整word版)高考数学常见难题大盘点:立体几何

转化转化 2013高考数学常见难题大盘点:立体几何 1.如图, 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3,BC=4,AA1=4,点D是AB的中点,(I)求证:AC⊥BC1;(II)求证:AC 1//平面CDB1; 解析:(1)证明线线垂直方法有两类:一是通过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证明,二是通过线 面垂直来证明线线垂直;(2)证明线面平行也有两类:一是通过线线平行得到线面平行,二 是通过面面平行得到线面平行. 答案:解法一:(I)直三棱柱ABC-A1B1C1,底面三边长AC=3,BC=4AB=5, ∴AC⊥BC,且BC1在平面ABC内的射影为BC,∴AC⊥BC1; (II)设CB1与C1B的交点为E,连结DE,∵ D是AB的中点,E是BC1的中点, ∴ DE//AC1,∵ DE?平面C D B1,AC1?平面C D B1, ∴AC1//平面C D B1; 解法二:∵直三棱柱ABC-A1B1C1底面三边长AC=3, BC=4,AB=5,∴AC、BC、C1C两两垂直,如图,以C 为坐标原点,直线CA、CB、C1C分别为x轴、y轴、z轴,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C(0,0,0),A(3,0,0),C1 (0,0,4),B(0,4,0),B1(0,4,4),D( 2 3 ,2,0) (1)∵AC=(-3,0,0), 1 BC=(0,-4,0), ∴AC? 1 BC=0,∴AC⊥BC1. (2)设CB1与C1B的交战为E,则E(0,2,2).∵DE=(- 2 3 ,0,2), 1 AC=(-3,0, 4),∴ 1 2 1 AC DE=,∴DE∥AC1. 点评:2.平行问题的转化: 面面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主要依据是有关的定义及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2.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AB⊥AD,CD⊥AD,PA⊥底面ABCD,PA=AD=CD=2AB=2,M 为PC的中点。 (1)求证:BM∥平面PAD; A B C A B C E x y z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 ==,则棱锥 AB BC -的体积为。 O ABCD 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 1,3,0C -,()0,0,1P 。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 0,{ n AB n PB ?=?= 即 3030 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 m 0, { PB BC ?=?= 可取m=(0,-1,3-) 27 cos ,727 m n =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7 -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3 C 2 3 D 63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 (A) 42-+ (B)32-+ (C) 422-+ (D)322-+ 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3 (B)43 (C) 23 (D) 83 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 ⊥⊥(Ⅰ)证明:SE=2EB ;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

历年全国理科数学高考试题立体几何部分精选(含答案)

(一) 1.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 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俯视图可以为 2.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O的球面上,且6,23 ==,则棱锥 AB BC -的体积为。 O ABCD 3.如图,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 边形,∠DAB=60°,AB=2AD,PD⊥底面ABCD. (Ⅰ)证明:PA⊥BD; (Ⅱ)若PD=AD,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一) 1.D 2.83 3. 解:(Ⅰ)因为60,2DAB AB AD ∠=?=, 由余弦定理得3BD AD = 从而BD 2+AD 2= AB 2,故BD ⊥AD 又PD ⊥底面ABCD ,可得BD ⊥PD 所以BD ⊥平面PAD. 故 PA ⊥BD (Ⅱ)如图,以D 为坐标原点,AD 的长为单位长,射线DA 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D-xyz ,则 ()1,0,0A ,()03,0B ,,()1,3,0C -,()0,0,1P 。 (1,3,0),(0,3,1),(1,0,0)AB PB BC =-=-=- 设平面PAB 的法向量为n=(x ,y ,z ),则0,0,{n AB n PB ?=?= 即 30 30x y y z -+=-= 因此可取n=(3,1,3) 设平面PBC 的法向量为m ,则 m 0,m 0,{PB BC ?=?= 可取m=(0,-1,3-) 27cos ,727 m n ==- 故二面角A-PB-C 的余弦值为 27-

(二) 1. 正方体ABCD-1111A B C D 中,B 1B 与平面AC 1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23 B 33 C 23 D 63 2. 已知圆O 的半径为1,PA 、PB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A 、B 为俩切点,那么PA PB ?的最小值为 (A) 42-+ (B)32-+ (C) 422-+ (D)322-+ 3. 已知在半径为2的球面上有A 、B 、C 、D 四点,若AB=CD=2,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A) 23 (B)43 (C) 23 (D) 83 4. 如图,四棱锥S-ABCD 中,SD ⊥底面ABCD ,AB//DC ,AD ⊥DC ,AB=AD=1, DC=SD=2,E 为棱SB 上的一点,平面EDC ⊥平面SBC . (Ⅰ)证明:SE=2EB ; (Ⅱ)求二面角A-DE-C 的大小 .

2019高考数学试题汇编之立体几何(原卷版)

专题04 立体几何 1.【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设α,β为两个平面,则α∥β的充要条件是 A.α内有无数条直线与β平行 B.α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β平行 C.α,β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 2.【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如图,点N为正方形ABCD的中心,△ECD为正三角形,平面ECD⊥平面ABCD,M是线段ED的中点,则 A.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 B.BM≠EN,且直线BM,EN是相交直线 C.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 D.BM≠EN,且直线BM,EN是异面直线 3.【2019年高考浙江卷】祖暅是我国南北朝时代的伟大科学家,他提出的“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称为祖暅原理,利用该原理可以得到柱体的体积公式V柱体=Sh,其中S是柱体的底面积,h是柱体的高.若某柱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柱体的体积(单位:cm3)是 A.158 B.162 C.182 D.324

4.【2019年高考浙江卷】设三棱锥V –ABC 的底面是正三角形,侧棱长均相等,P 是棱VA 上的点(不含端点).记直线PB 与直线AC 所成的角为α,直线P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为β,二面角P –AC –B 的平面角为γ,则 A .β<γ,α<γ B .β<α,β<γ C .β<α,γ<α D .α<β,γ<β 5.【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文数】已知∠ACB=90°,P 为平面ABC 外一点,PC =2,点P 到∠ACB 两边AC , BC P 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 6.【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文数】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 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图1).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图2是一个棱数为48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表面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该半正多面体共有________个面,其棱长为_________.(本题第一空2分,第二空3分.) 7.【2019年高考全国Ⅲ卷文数】学生到工厂劳动实践,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如图,该模型为长方 体1111ABCD A B C D 挖去四棱锥O ?EFGH 后所得的几何体,其中O 为长方体的中心,E ,F ,G ,H 分别为所在棱的中点,16cm 4cm AB =BC =AA =,,3D 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0.9 g/cm 3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为___________g. 8.【2019年高考北京卷文数】某几何体是由一个正方体去掉一个四棱柱所得,其三视图如图所示.如果网 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那么该几何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

数学竞赛之立体几何专题精讲(例题+练习)

数学竞赛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立体几何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当然也是每年的全国联赛的必然考查内容.解法灵活而备受人们的青睐,竞赛数学当中的立几题往往会以中等难度试题的形式出现在一试中,考查的内容常会涉及角、距离、体积等计算.解决这些问题常会用到转化、分割与补形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一、求角度 这类题常以多面体或旋转体为依托,考查立体几何中的异面直线所成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或二面角的大小 解决这类题的关键是 ,根据已知条件准确地找出或作出要求的角. 立体几何中的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二面角三种.其中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通过作两条异面直线的平行线找到表示异面直线所成角的相交直线所成的角,再构造一个包含该角的三角形,解三角形即可以完成;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则要首先找到直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一般来讲也可以通过解直角三角形的办法得到,其角度范围是[]0,90??;二面角在求解的过程当中一般要先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三种方法:①作棱的垂面和两个半平面相交;②过棱上任意一点分别于两个半平面内引棱的垂线;③根据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另外还可以根据面积射影定理cos S S θ'=?得到.式中S '表示射影多边形的面积,S 表示原多边形的面积,θ即为所求二面角. 例1 直线OA 和平面α斜交于一点O ,OB 是OA 在α内的射影,OC 是平面α内过O 点的任一直线,设,,.AOC AOB BOC αβγ∠=∠=∠=,求证:cos cos cos αβγ=?. 分析:如图,设射线OA 任意一点A ,过A 作 AB α⊥于点B ,又作BC OC ⊥于点C ,连 接AC .有: cos ,cos ,cos ;OC OB OC OA OA OB αβγ=== 所以,cos cos cos αβγ=?. 评注:①上述结论经常会结合以下课本例题一起使用.过平面内一个角的顶点作平面的一条斜线,如果斜线和角的两边所成的角相等,那么这条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会落在这个角的角平分线上.利用全等三角形即可证明结论成立. ②从上述等式的三项可以看出cos α值最小,于是可得结论: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平面内经过斜足的所有直线所成的角中,斜线与它的射影所成的角最小. 例、(1997年全国联赛一试)如图,正四面体ABCD 中,E 在棱AB 上, α O C B A E A

历年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汇编含详解

历年江苏高考数学立体几何真题汇编(含详解) (2008年第16题) 在四面体ABCD 中, CB =CD ,AD ⊥BD ,且E 、F 分别是AB 、BD 的中点, 求证:(1)直线EF ∥平面ACD (2)平面EFC ⊥平面BCD 证明:(1) ? ??? ?E ,F 分别为AB ,BD 的中点?EF ∥AD 且AD ?平面ACD ,EF ?平面ACD ?直线EF ∥平面ACD (2)??????? ?? ?CB =CD F 是BD 的中点 ? CF ⊥BD ? ??? ?AD ⊥BD EF ∥AD ? EF ⊥BD ?直线BD ⊥平面EFC 又BD ?平面BCD , 所以平面EFC ⊥平面BCD (2009年第16题) 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E ,F 分别是A 1B ,A 1C 的中点,点D 在B 1C 1上, A 1D ⊥ B 1 C . 求证:(1)EF ∥平面ABC (2)平面A 1FD ⊥平面BB 1C 1C 证明:(1)由E ,F 分别是A 1B ,A 1C 的中点知EF ∥BC , 因为EF ?平面ABC ,BC ?平面ABC ,所以EF ∥平面ABC (2)由三棱柱ABC —A 1B 1C 1为直三棱柱知CC 1⊥平面A 1B 1C 1, 又A 1D ?平面A 1B 1C 1,故CC 1⊥A 1D , 又因为A 1D ⊥B 1C ,CC 1∩B 1C =C , CC 1、B 1C ?平面BB 1C 1C 故A 1D ⊥平面BB 1C 1C ,又A 1D ?平面A 1FD , 故平面A 1FD ⊥平面BB 1C 1C (2010年第16题)

2007年高考理科数学“立体几何”题

2007年高考“立体几何”题 1.(全国Ⅰ) 如图,正四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12AA AB =, 则异面直线1A B 与1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 . 15 B . 25 C . 3 5 D . 45 解:如图,连接BC 1,A 1C 1,∠A 1BC 1是异面直线1A B 与1AD 所成的角,设AB=a ,AA 1=2a ,∴ A 1B=C 1B=5a , A 1C 1=2a ,∠A 1BC 1的余弦值为4 5 ,选D 。 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在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已知 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2,则该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 解: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DEF 的三个顶点分别在 正三棱柱的三条侧棱上,∠EDF=90°,已知 正三棱柱的底面边长为AB=2,则该三角形 的斜边EF 上的中线DG=3. ∴ 斜边EF 的长为23。 四棱锥S ABCD -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侧面SBC ⊥底面ABCD .已知45ABC =∠, 2AB = ,BC = SA SB == (Ⅰ)证明SA BC ⊥; (Ⅱ)求直线SD 与平面SAB 所成角的大小. 解法一: (Ⅰ)作SO BC ⊥,垂足为O ,连结AO ,由侧面SBC ⊥底面ABCD , 得SO ⊥底面ABCD . 因为SA SB =,所以AO BO =, 又45ABC =∠,故AOB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O BO ⊥, 由三垂线定理,得SA BC ⊥. (Ⅱ)由(Ⅰ)知SA BC ⊥,依题设AD BC ∥, 1 A A B 1B 1A 1D 1C C D C 1A C F A D B C A S

2019届高考理科数学专题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2019届高考理科数学专题 高考中的立体几何问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一个多面体的三视图如图4-1所示,则此多面体的表面积是() 图4-1 A.22 B.24- C.22+ D.20+ 2.如图4-2,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线画的是某组合体的三视图,则该组合体的体积 是() 图4-2 A.+π B.+π C.4+π D.+π 3.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所有顶点均在球O的表面上,E,F,G分别为AB,AD,AA1的中点,若平面EFG截球O所得圆的半径为,则该正方体的棱长为() A. B. C.3 D.2 4. [数学文化题]如图4-3为中国传统智力玩具鲁班锁,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啮合,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其上下、左右、前后完全对称,六根完全相同的正四棱柱分成三组,经90°榫卯起来.现有一鲁班锁的正四棱柱 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2,欲将其放入球形容器内(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若球形容器的表 面积的最小值为56π,则正四棱柱的高为()

A. B.2 C.6 D.2 5. [数学文化题]中国古代计时器的发明时间不晚于战国时代(公元前476年~前222年),其中沙漏就是古代利用机械原理设计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流到下部容器.如图4-4所示,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形容器组成,圆锥形容器的底面圆的直径和高均为8 cm,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形容器高度的(细管长度忽略不计).若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则此圆锥形沙堆的高为() 图4-4 A.2 cm B.cm C.cm D.cm 6.如图4-5,在正三棱柱ABC-A1B1C1中,AA1=AB,E,F分别为BC,BB1的中点,M,N分别为 AA1,A1C1的中点,则直线MN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图4-5 A. B. C. D.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7.若侧面积为8π的圆柱有一外接球O,则当球O的体积取得最小值时,圆柱的表面积 为. 8.如图4-6,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作以A为顶点,分别以AB,AD,AA1为轴,底面圆半径为r(0

立体几何 高考真题全国卷

(2018 文 I )在平行四边形中,,,以为折痕将折起,使点到达点的位置,且. ⑴证明:平面平面; ⑵为线段上一点,为线段上一点,且,求三棱锥的体积. (2018 文 I I )如图,在三棱锥中,, ,为的中点. (1)证明:平面; (2)若点在棱上,且,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ABCM 3AB AC ==90ACM =?∠AC ACM △M D AB DA ⊥ACD ⊥ABC Q AD P BC 2 3 BP DQ DA ==Q ABP -P ABC -AB BC ==4PA PB PC AC ====O AC PO ⊥ABC M BC 2MC MB =C POM A B C P O M

(2018 文 III )如图,矩形ABCD 所在平面与半圆弧CD 所在平面垂直,M 是CD 上异于C ,D 的点. ⑴证明:平面AMD ⊥平面BMC ; ⑵在线段AM 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MC ∥平面PBD ?说明理由. (2017 文 I )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AB//CD ,且90BAP CDP ∠=∠= (1)证明:平面PAB ⊥平面PAD ; (2)若PA=PD=AB=DC,90APD ∠=,且四棱锥P-ABCD 的体积为8 3 ,求该四棱锥的侧面积.

(2017 文 II )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侧面PAD 为等边三角形且垂直于底面ABCD , 1 ,2 AB BC AD BAD == ∠90.ABC =∠=? (1)证明:直线BC ∥平面PAD ; (2)若△PCD 的面积为P ABCD -的体积. (2017 文 III )如图,四面体ABCD 中,△ABC 是正三角形,AD=CD . (1)证明:AC ⊥BD ; (2)已知△ACD 是直角三角形,AB=BD .若E 为棱BD 上与D 不重合的点,且AE ⊥EC ,求四面体ABCE 与四面体ACDE 的体积比.

立体几何经典难题汇编

1 / 6 立体几何难题汇编1 1. 在正方体的顶点中任意选择4个顶点,对于由这4个顶点构成的各种几何形体的以下判断中,所有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①能构成矩形; ②能构成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 ③能构成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④能构成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 ⑤能构成三个面为全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面为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 A .2 B .3 C .4 D .5 【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专题】证明题. 【分析】画出图形,分类找出所有情况即可. 【解答】解:作出正方体: 在正方体的顶点中任意选择4个顶点,对于由这4个顶点构成的各种几何形体z 只能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任意一个侧面和对角面皆为矩形,所以正确; ③四面体A 1-BC 1D 是每个面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四面体,所以正确; ④四面体B 1-ABD 的每个面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正确; ⑤四面体A 1-ABD 的三个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第四个面A 1BD 是等边三角 形. 由以上可知:不能构成不是矩形的平行四边形,故②不正确. 综上可知:正确的结论个数是4. 故选C . 【点评】全面了解正方体中的任意四个顶点构成的四面体和平面四边形是解题的关键. 2. 一个半径为1的小球在一个棱长为的正四面体容器内可向各个方向自由运动,则该小球永远不可能接触到的容器内壁的面积是____________ . 【考点】棱锥的结构特征.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小球与正四面体的一个面相切时的情况,易知小球在面上最靠近边的切点的轨迹仍为正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4626 46

2 / 6 ,故小三角形的边长为,做出面积相减,得到结果. 【解答】解:考虑小球与正四面体的一个面相切时的情况,易知小球在面上最靠近边的切点的轨迹仍为正三角形,正四面体的棱长为 故小三角形的边长为 小球与一个面不能接触到的部分的面积为 ,∴几何体中的四个面小球永远不可能接触到的容器内壁的面积是 4×18 =72 故答案为:72 【点评】本题考查棱柱的结构特征,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看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是什么,看出是一个正三角形,这样题目做起来就方向明确. 3.(2012?上海)如图,AD 与BC 是四面体ABCD 中互相垂直的棱,BC=2,若AD=2c ,且AB+BD=AC+CD=2a ,其中a 、c 为常数,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是 ______________. 【考点】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作BE ⊥AD 于E ,连接CE ,说明B 与C 都是在以AD 为焦距的椭球上,且BE 、CE 都垂直于焦距AD ,BE=CE .取BC 中点F ,推出四面体 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当△AB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时几何体的体积最大,求解即可. 【解答】 解:作BE ⊥AD 于E ,连接CE ,则AD ⊥平面BEC ,所以CE ⊥AD ,由题设,B 与C 都是在以AD 为焦点的椭圆上, 且BE 、CE 都垂直于焦距AD , AB+BD=AC+CD=2a ,显然△ABD ≌△ACD ,所以BE=CE .取BC 中点F ,∴EF ⊥BC ,EF ⊥AD ,要求四面体ABCD 的体积的最大值, 46 26 131346*46**26*26*183,2222-=33 3 22.a c -

2018年高考数学立体几何试题汇编

2018年全国一卷(文科):9.某圆柱的高为2,底面周长为16,其三视图如右图.圆柱表面上的点M 在正视图上的对应点为A ,圆柱表面上的点N 在左视图上的对应点为B ,则在此圆柱侧面上,从M 到N 的路径中,最短路径的长度为 A .217 B .25 C .3 D .2 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 中,3AB AC ==,90ACM =?∠,以AC 为折痕将△ACM 折起,使点M 到达点 D 的位置,且AB DA ⊥. (1)证明:平面ACD ⊥平面ABC ; (2)Q 为线段AD 上一点,P 为线段BC 上一点,且2 3 BP DQ DA == ,求三棱锥Q ABP -的体积. 全国1卷理科 理科第7小题同文科第9小题 18. 如图,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E F 分别为,AD BC 的中点,以DF 为折痕把DFC △折起,使点C 到达点 P 的位置,且PF BF ⊥. (1)证明:平面PEF ⊥平面ABFD ; (2)求DP 与平面ABFD 所成角的正弦值. 全国2卷理科: 9.在长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1AB BC ==,13AA =,则异面直线1AD 与1DB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15 B . 5 C . 5 D . 2 20.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22AB BC ==,4PA PB PC AC ====,O 为AC 的中点.

(1)证明:PO⊥平面ABC; --为30?,求PC与平面PAM所成角的正弦值.(2)若点M在棱BC上,且二面角M PA C 全国3卷理科 3.中国古建筑借助榫卯将木构件连接起来,构件的凸出部分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眼,图中木构件右边的小长方体是榫头.若如图摆放的木构件与某一带卯眼的木构件咬合成长方体,则咬合时带卯眼的木构件的俯视图可以是 19.(12分) 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所在的平面与半圆弧CD所在平面垂直,M是CD上异于C,D的点. (1)证明:平面AMD⊥平面BMC; (2)当三棱锥M ABC -体积最大时,求面MAB与面MCD所成二面角的正弦值. 2018年江苏理科: 10.如图所示,正方体的棱长为2,以其所有面的中心为顶点的多面体的体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