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750-85氟化物测定方法

GB5750-85氟化物测定方法
GB5750-85氟化物测定方法

GB5750-85氟化物测定方法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可采用电极法和比色法。电极法的适应范围较宽,浑浊度、色度较高的水样均不干扰测定。比色法适用于较清洁的水样,当干扰物质过多时,水样需预先进行蒸馏。

20.1 离子选择电极法

20.1.1 应用范围

20.1.1.1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氟离子的含量。

20.1.1.2 色度、浑浊度及干扰物质较多的水样可用本法直接测定。

20.1.1.3 本法的最低检测量随不同的电极性能而稍有不同。

20.1.2 原理

氟化镧单晶对氟离子有选择性,被电极膜分开的两种不同浓度氟溶液之间存在电位差,这种电位差通常称为膜电位。膜电位的大小与氟溶液的离子活度有关。

氟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组成一对原电池。利用电动势与离子活度负对数值的线性关系直接求出水样中氟离子浓度。

为消除OH-的干扰,测定时通常将溶液pH控制在5.5~6.5之间。

20.1.3 仪器

20.1.3.1 氟离子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

20.1.3.2 离子活度计或精密酸度计。

20.1.3.3 电磁搅拌器。

20.1.4 试剂

20.1.4.1 氟化物标准贮备溶液:将氟化钠(NaF)于105℃烘2h,冷却后称取0.2210g,溶于纯水中,并定容至100ml,贮于聚乙烯瓶中备用。此溶液1.00ml含1.00mg氟化物。

20.1.4.2 氟化物标准溶液:将氟化物标准贮备溶液(20.1.4.1)用纯水稀释成1.00ml含10.0μg氟化物的标准溶液。

20.1.4.3 离子强度缓冲液I:适用于干扰物浓度高的水样。称取348.2g 柠檬酸三钠(Na3C6H5O7·5H2O),溶于纯水中,用1+1盐酸调节pH值为6,最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ml。

20.1.4.4 离子强度缓冲液Ⅱ:适用于较清洁水。称取58g氯化钠(NaCl)、3.48g柠檬酸三钠(Na3C6H5O7·5H2O),量取57ml冰乙酸,溶于纯水中,用10mol/L 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值至5.0~5.5,最后用纯水定容至1000ml。

20.1.5 步骤

20.1.5.1 标准曲线法

20.1.5.1.1 取10ml水样于50ml烧杯中。若水样中总离子强度过高,应取少量水样稀释到10ml。

20.1.5.1.2 加10ml离子强度缓冲溶液,水样中干扰物较多时用离子强度缓冲液I(20.1.4.3);较清洁的水样用离子强度缓冲液Ⅱ(20.1.4.4)。若水样中总离子强度很低时,可以减少强度缓冲液用量。

20.1.5.1.3 放入磁芯搅棒搅拌水样溶液,插入氟离子电极和甘汞电极,在不断搅拌下读取平衡电位值(指每分钟电位值改变小于0.5mV,当氟化物浓度甚低时,约需5min以上),并在标准曲线查出水样中氟离子的浓度。

20.1.5.1.4 分别取氟化物标准溶液(20.1.4.2)0、0.20、0.40、0.60、1.00、1.50、2.00、3.00ml于50ml烧杯中,各加纯水至10ml。再各加与水样相同的离子强度缓冲液(20.1.4.3或20.1.4.4)。此标准系

列的浓度分别为0、0.20、0.40、0.60、1.00、1.50、2.00、3.00mg/L 。按20.1.5.1.3步骤中相同条件测定此标准系列的电位。以电位(mV )为纵坐标,氟化物的活度P F =-log aF -

)为横坐标,在半对数纸上绘制标准曲线。在测定过程中,标准溶液与水样的温度应该一致。

20.1.5.2 标准加入法

取50ml 水样于200ml 烧杯中,一般情况下可以加离子强度缓冲液Ⅱ

(20.1.4.4)后直接测定。当水样中干扰物过多时,加入50ml 离子强度缓冲液I 。放入磁芯搅棒搅拌水样溶液,插入离子电极和饱和甘汞电极,在不断搅拌下读取平衡电位值(E 1,mV )。然后加入一小体积(小于0.5ml )的氟化物标准贮备溶液(20.1.4.1),再次在不断搅拌下读取平衡电位值(E 2,mV ),E 2与E 1应相差30~40mV 。

20.1.6 计算

20.1.6.1 标准曲线法

氟化物(F -,mg/L )可直接在校准曲线上查得。

20.1.6.2 标准加入法 21/11/)110(V V C C s E --=?

式中:C ——水样中氟化物(F -)含量,mg/L ;

C 1——加入标准贮备溶液的浓度,mg/L ;

V 1——加入的标准贮备溶液的体积,ml ;

V 2——水样体积,ml ;

S ——测定水温t℃时的斜率,其值为0.1985(273+t℃)。

20.1.7 精密度与准确度

有26个实验室用本法测定含氟1.25mg/L的合成水样,其他离子浓度(mg/L)为:硝酸盐,25;硫酸盐,20;氯化物,55。相对标准差为1.9%,相对误差为0.8%。

20.2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20.2.1 应用范围

20.2.1.1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20.2.1.2 水样中存在Al3+、Fe3+、Pb2+、Zn2+、Ni2+、Co2+等金属离子均能干扰测定。尤其是Al3+,能生成极稳定的,数微克的铝即可产生干扰。草酸、柠檬酸、酒石酸盐等也干扰测定。氯化物、硫酸盐、过氯酸盐大量存在时也能引起干扰。因此当水样含干扰物质多时必须用蒸馏法预处理。

20.2.1.3 本法的最低检测量为2.5μg。若取25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浓度为0.1mg/L。

20.2.2 原理

氟与氟试剂和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络合物,颜色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高而加深。在pH4.5的溶液中,生成的颜色可稳定24h。

20.2.3 仪器

20.2.3.1 50ml具塞比色管。

20.2.3.2 分光光度计。

20.2.4 试剂

20.2.4.1 氟化物标准溶液:同20.1.4.2。

20.2.4.2 氟试剂溶液:称取0.385g氟试剂(C19H15NO8,又名茜素络合酮或1,2-羟基蒽醌-3-甲基-N,N-二乙酸),置于少量纯水中,滴加1mol/L 氢氧化钠溶液使之溶解。然后加入0.125g乙酸钠(NaC2H3O2·3H2O),加纯水至250ml。保存于棕色瓶内,置于冷暗处。

20.2.4.3 硝酸镧溶液:称取0.433g硝酸镧〔La(NO3)3·6H2O〕,滴加1mol/L盐酸溶解,加纯水至500ml。

20.2.4.4 缓冲溶液:称取85g乙酸钠(NaC2H3O2·3H2O),溶于800ml 纯水中。加入60ml冰乙酸,用纯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的pH值应为4.5,若有差异,则用乙酸钠或乙酸调节pH为4.5。

20.2.4.5 内酮。

20.2.4.6 0.1%酚酞溶液:称取0.1g酚酞(C20H14O4),溶于50ml95%乙醇中,并加纯水至100ml。

20.2.5 步骤

20.2.5.1 水样的预处理

水样中有干扰物质时,需先将水样蒸馏(蒸馏装置见图5)。将400ml纯水置于1000ml蒸馏烧瓶中,小心加入200ml浓硫酸,摇匀。投入20~30粒玻璃珠,塞上插有温度计的瓶塞。温度计下端应接近瓶底。然后加热蒸馏至温度升高到180℃时为止。弃去蒸馏液。待瓶内硫酸溶液冷却至120℃以下,加入250ml水样。若水样中氯化物有干扰,蒸馏前可按每毫克氯离子需要5mg硫酸银的比例,加入固体硫酸银。加热蒸馏至瓶内温度接近180℃为止。温度不得超过180℃,以防大量硫酸蒸出。收集馏液于250ml容量瓶中,最后加纯水至250ml刻度。

如需连续蒸馏几个水样,可待蒸馏瓶内硫酸冷却至120℃以后,再加入另一份水样。如蒸馏含氟量高的水样后,必须在蒸馏另一样品之前加入250ml纯水,同水样方法蒸馏,以清洗可能残留在装置中的氟。

蒸馏瓶中酸液可多次使用,直至变黑为止。

20.2.5.2 取25.0ml澄清水样或经蒸馏法预处理的蒸馏液,置于50ml 比色管中。如氟化物(F-)高于50μg,则取少量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25ml。

20.2.5.3 另取氟化物标准溶液(20.2.4.1)0、0.25、0.50、1.00、2.00、3.00、4.00及5.00ml,分别置于50ml比色管中,各加纯水至25ml。

20.2.5.4 向上述各比色管中加入5ml氟试剂溶液(20.2.4.2)及

2ml缓冲溶液(20.2.4.4)〔由于反应生成的蓝色三元络合物随pH值增高而变深,为使标准和试样的pH值致,必要时可用0.1%酚酞溶液(20.2.4.6)为指示剂,调节pH到中性后再加入缓冲液,使pH在4.1~4.6之间〕。混匀。缓缓加入5ml硝酸镧溶液(20.2.4.3),摇匀。再加入10ml丙酮(20.2.4.5)。加纯水至50ml,混匀。在室温放置60min。于620nm波长下,用1cm比色皿,以纯水作参比,测定吸光度。

20.2.5.5 绘制校准曲线,从曲线上查出样品管中氟的含量。

20.2.6 计算

C=M/V

式中:C——水样中氟化物(F-)的浓度,mg/L;

M——在校准曲线上查得的样品管中氟的含量,μg;

V——水样体积,ml。

20.2.7 精密度与准确度

有13个实验室用本法测定与20.1法相同的含氟1.25mgL的合成水样,相对标准差为3.2%,相对误差为2.4%。

20.3 茜素锆比色法

20.3.1 应用范围

20.3.1.1 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氟化物的含量。

20.3.1.2 当水中干扰因素超过下列限度时,需将水样先行蒸馏,氯化物,500mg/L;硫酸盐,200mg/L;铝,0.1mg/L;磷酸盐,1.0mg/L;铁,2.0mg/L;浑浊度,25度;色度,25度。

20.3.1.3 本法的最低检测量为5μg氟化物。若取5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浓度为0.1mg/L。

20.3.2 原理

茜素红在适当的pH范围内能与多种金属离子形成与染料本身不同颜色的物质。锆与茜素红形成红色的内络合物较其他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更稳定,它们结合的分子比为:1:1。当水样中存在氟离子时,能与锆形成更稳定的无色络合物,释放出茜素红。在酸性溶液中茜素红呈黄色。随着氟离子浓度的增高,溶液由红色逐渐转变为黄色,比色定量。

20.3.3 仪器

50ml具塞比色管。

20.3.4 试剂

20.3.4.1 氟化物标准溶液,同20.1.4.2。

20.3.4.2 茜素锆溶液

20.3.4.2.1 将101ml浓盐酸加至300ml纯水中;另取33.3ml浓硫酸,加至400ml纯水中。将上述两溶液混合后放冷。

20.3.4.2.2 称取0.3g氧氯化锆(ZrOCl2·8H2O),溶于50ml纯水中,另外称取0.07茜素磺酸钠(C14H7O7SNa·H2O,又名茜素红S),溶于50ml纯水中。然后将此溶液缓缓加至氧氯化锆溶液中,放置澄清。

将20.3.4.2.1 的混合酸液加至20.3.4.2.2的溶液中,再加纯水至1000ml,待溶液由红色变黄色(约1h)后,即可使用,避光保存。

20.3.4.3 0.5%亚砷酸钠溶液:称取0.5g亚砷酸钠(NaAsO2),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

20.3.5 步骤

20.3.5.1 取50.0ml澄清水样或水样经预处理(20.2.5.1)后的蒸馏液,置于50ml比色管中。如含氟量超过1.4mg/L时,可取少量水样,用纯水稀释至50ml。当有游离氯存在时能对有色络合物起漂白作用,可加入1滴0.5%亚砷酸钠溶液(20.3.4.3)脱氯。

20.3.5.2 另取50ml比色管9支,分别加入氟化物标准溶液(20.3.4.1)0、0.50、1.00、2.00、3.00、4.00、5.00、6.00及7.00ml,用纯水稀释至50ml。

20.3.5.3 将水样管和标准溶液管放置至室温,各加2.5ml茜素锆溶液(20.3.4.2),混匀后放置1h,用目视法比色。茜素锆盐与氟离子作用过程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颜色的形成在6~7h后仍不能达到稳定。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水样、空白和标准系列加入试剂的量,反应温度和放置时间。

20.3.6 计算

C=M/V

式中:C——水样中氟化物(F-)浓度,mg/L;

M——相当于氟化物标准的含量,μg;

V——水样体积,ml。

20.3.7 精密度和准确度

有30个实验室用本法测含氟1.30mg/L和0.43mg/L的合成水样,其他成分的浓度(mg/L)为:钙,40和5.3;镁,8.4和1.8;总硬度,136和20.7;钠,46.6和8.2;钾,9.8和2.1;硫酸盐,93.6和7.2;氯化物,87.9和18.4;可溶性固体,338和54等。相对标准差为8.3%和11.5%,相对误差为0.8%和4.7%。

氟化物测定方法

氟化物 氟化物(F﹣)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F﹣)。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氟化物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有色冶金、钢铁和铝加工、焦炭、玻璃、陶瓷、电子、电镀、化肥、农药厂的废水及含氟旷物的废水中常常都存在氟化物。 1.方法的选择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氟试剂比色法,茜素磺酸锆比色法和硝酸钍滴定法。电极法选择性好,适用范围宽,水样浑浊,有颜色均可测定,测量范围为0.05-1900mg/L。比色法适用于含氟较低的样品,氟试剂法可以测定0.05-1.8mg/L(F﹣);茜素磺酸锆目视比色法可以测定0.1—2.5mg/L(F﹣),由于是目视比色,误差比较大。氟化物含量大于5mg/L时可以用硝酸钍滴定法。对于污染严重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以及含氟硼酸盐的水样均要进行预蒸馏。 2.水样的采集和保存 应使用聚乙烯瓶采集和贮存水样。如果水样中氟化物含量不高、pH值在7以上,也可以用硬质玻璃瓶贮存。 预蒸馏

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 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高氯酸:70—72%。 步骤 (1)取50ml水样(氟浓度高于2.5mg/L时,可分取少量样品,用水稀释至50ml)于蒸馏瓶中,加10ml高氯酸,摇匀。连接好 装置加热,待蒸馏瓶内溶液温度升到约130℃时,开始通入蒸 汽,并维持温度在130—140℃,蒸馏速度约为5—6ml/min。 待接收瓶中馏出液体积约为200ml时,停止蒸馏,并水稀释 至200ml,供测定用。 (2)当样品中有机物含量高时,为避免与高氯酸作用而发生爆炸,可用硫酸代替高氯酸(酸与样品的体积为1+1)进行蒸馏。控 制温度在145 5℃。 2.直接蒸馏法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HJ/T 400-2007 ) 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测量机动车乘员舱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点设置、采样环境条件技术要求、采样方法和设备、相应的测量方法和设备、数据处理、质量保证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车辆静止状态下,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的采样与测量。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5089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M1、M2 、M3、N 类车辆 采用 GB/T 15089 中的定义: M1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不超过九座的载客车辆。 M2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 5000 kg 载客车辆。 M3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超过九个,且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 5000 kg 的载客车辆。 N 类车辆指至少有四个车轮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 3.2挥发性有机组分 本标准中挥发性有机组分是指利用 Tenax 等吸附剂采集,并用极性指数小于 10 的气相色谱柱分离,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到正十六烷之间的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的总称。 3.3醛酮组分 本标准中醛酮组分是指利用本标准附录 C 的方法能够测出的甲醛、乙醛、丙酮、丙烯醛、丙醛、丁烯醛、丁酮、丁醛、甲基丙烯醛、苯甲醛、戊醛、甲基苯甲醛、环己酮、己醛等化合物的总称。 4采样 4.1采样技术要求 4.1.1实施采样时,在本标准规定的环境条件下,受检车辆处于静止状态,车辆的门、窗、乘员舱进风口风门、发动机和所有其他设备(如空调)均处于关闭状态。 4.1.2受检车辆所在的采样环境应满足下列条件: a)环境温度:25.0 C± 1.0C ; b)环境相对湿度:50%± 10%; c)环境气流速度w 0.3m/s ; d)环境污染物背景浓度值:甲苯 w 0.02mg/m3、甲醛w 0.02mg/m3。 4.2采样点设置 4.2.1采样点的数量按受检车辆乘员舱内有效容积大小和受检车辆具体情况而定,应能正确反映车内空气污染状况。其中: a)M1 类车辆布置测量点 1 个,位于前排座椅头枕连线的中点(可滑动的前排座椅应滑到 滑轨的最后位置点); b)M 2类车辆布置测量点不少于 2个,沿车厢中轴线均匀布置; c)M3类车辆布置测量点不少于3个(当M3类车辆为双层或绞接

浅析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浅析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及分析方法 发表时间:2019-06-18T17:05:06.1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何星李倩[导读]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原因、定义,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结合我国当前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论述水、气、土及固废中的挥发有机物常用采集及分析方法。 武汉博源中测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206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原因、定义,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结合我国当前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论述水、气、土及固废中的挥发有机物常用采集及分析方法。 关键词:挥发性有机物;监测;采集;分析方法引言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木材加工、有机化工、印刷包装、建筑装饰装修、集装箱制造、工业排放、尾气污染处理不到位或者不处理等行为,使得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可逆转的损害。所以需要我们对水、气、土及固废中VOCs进行监测。 1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概念在我国,挥发性有机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133.32Pa,常压下沸点在50—260℃的有机化合物,或在常温常压下任何能挥发的有机物固体或液体[1]。挥发性有机物多数具有大气化学反应活性,是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提物[2]。同时,可以通过气相物理化学过程形成一次有机气溶胶(SOA)[3-4]。VOCs的主要成分有:苯系物、有机氯化物、氟里昂系列、有机酮、胺、醇、醚、酯、酸和石油烃化合物等。 VOCs是大气中一类重要的气态污染物,其一,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紫外线的作用下,VOCs中的烃类化合物与氮氧化物参与光化学反应生成二次污染物,如臭氧(O3)、过氧乙酰硝酸酯和有机气溶胶等,导致光化学烟雾,也是PM2.5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其二,苯、甲苯及甲醛对人体健康会造成很大伤害,其三,参与反应的这些化合物寿命还相对较长,可以随着风吹雨淋等天气变化,或者飘移扩散,或者进入水和土壤,直接影响生态环境。 2环境中挥发性有机物的采集技术 2.1 大气中VOC的采样方法 环境空气和废气分别参照HJ/T194、HJ/T 397的相关规定执行。对于气体中VOCs的采样方法,一般有针筒抽气采样、吸附管采样、气袋采样和苏码罐等采样方法,都要求采集样品具有代表性。注射器采样,采样结束后,立即用内衬聚四氟乙烯的橡皮帽密封,避光保存,应当天分析完毕。气袋采样,对于用气袋法采集好的样品应低温或常温避光保存。在采样现场样品必须逐件与样品登记表、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分类装箱。运输过程中严防样品的损失、受热、混淆和粘污。样品应尽快送到实验室,样品分析应采样后在8个小时内完成;最迟不应超过24小时。吸附管采样,用吸附管采样后,立即用密封帽将采样管两端密封,4℃避光保存,7日内分析。苏码罐采样,在常温下保存,采样后尽快分析,20天内分析完毕。 2.2 水中VOC的采样方法 海水、地下水、地表水和污水的样品采集分别参照GB 17378.3、HJ/T164和HJ/T91的相关规定,所有样品均采集平行双样,采样前,需向40ml样品中加入0.025g抗坏血酸,调pH≤2,并贴好标签注明酸化,4℃避光保存,14日内分析。若未酸化,则样品24h内分析。 2.3土壤、沉积物和固废中VOC的采样方法 土壤的采集参照HJ/T 166,沉积物的采集参照GB 17378.3的相关规定。固废中VOCs的采样方法按照HJ/T298进行。采样前,向每个40ml 棕色样品瓶中放入一个磁子,密封,贴好标签并称重(精确到0.01g),采样时用采样器采集约5g样品到样品瓶中,迅速清理样品瓶口及瓶身,密封样品瓶,采集后冷藏运输,在4℃避光保存,7日内分析。至少采三份平行样,其中一份用于测定含水率,另一份做平行样。分析前,将样品恢复至室温,称量并记录样品瓶重量(精确到0.01g),用注射器向样品瓶中加入10ml。 3水、气、土及固废中 VOCs的分析方法 3.1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 由于VOCs在环境中含量极微,因此一般采用进样量少、分辨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5,6],其中气相色谱(气质联用)可分辨大多数的VOCs,具有定性全面,定量准确,灵敏度高(ppb级)等优点。基于气质联用可以很好地进行未知化合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特点,国家环保部制定了一系列用GC-MS测定挥发性有机物的标准方法。气态污染物依据采样方式及气体类型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如环境空气分析方法有用吸附管采集的HJ 644-2013,苏码罐法HJ759-2015,有组织废气常见的分析方法有气袋法HJ732-2014,吸附管法HJ734-2014等。其中气袋采集的气体样品比较完整,需要做好样品袋密封及泄露检查,不利于仪器自动进样,样品保存时间短。吸附管法只能采集被特定吸附剂吸附的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管携带运输方便,使用年限长,有利于仪器自动进样,分析效率高,成本低,样品保留时间长。一般第三方机构会选用吸附管法。苏码罐采集的样品比较完整,有利于做全面的成分分析,相对而言罐身体积比较大,需要配套的进样、清洗仪器,分析成本较高。一般国家检测机构常用苏码罐法进行采样分析。 3.2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 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常用的分析方法有GB/T 5750.8-2006(附录A)、HJ639-2012、HJ686-2014等。主要是借助吹扫捕集使样品中挥发性有机经高纯氦气吹扫后吸附于捕集管中,将捕集管加热并以高纯氦气反吹,被热脱附出来的组分经气相色谱分离,用质谱仪进行检测。通过待测目标化合物保留时间和标准物质相比较进行定性,外标法或内标法定量。其中HJ639-2012应用比较广泛,适用于海水、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当取样量为5ml时,用全扫描方式测定,检出限为0.6-5.0ug/L。除MS外,其他类型的检测器应用也比较多,包括电子捕获检测器ECD[7]、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光离子化检测器PID[8]、基于与臭氧起光化学反应的检测器等。 3.3土壤、沉积物和固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 土壤和沉积物中挥发性有机物常用的分析方法有HJ605-2011、HJ642-2013、HJ741-2015等,主要是借助顶空或吹扫捕集进样,用GC-MS或GC-FID进行分析。其中HJ605-2011应用最为广泛,适用于测定土壤和沉积物中65种挥发性有机物,当样品量为5g,用全扫描方式时,检出限为0.2-3.2ug/kg。固废中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有GB5085.3-2007 附录O,不同于土壤的地方是,测定前需要用HJ/T299-2007种硫酸硝酸法浸提,取40ml浸提液进行分析,检出限为0.005mg/L。 3.4 其他分析方法

食品中氟化物的前处理及测定方法

ANALYSIS & TEST 分析与检测 40 食品安全导刊 2010年3月刊 食品中氟化物的 前处理及测定方法 耿娟 丁仕兵 郭兵 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孔青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史蕊 黄岛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氟是卤族中最活泼的气态元素,一般食品中都含有微量的氟。人体中适量的氟可以促进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增强骨骼的强度;但是摄入过量的氟,会对骨骼、肾脏、甲状腺及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时会造成氟骨症,使人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加强氟检测,严格控制食品中的氟含量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将分别从前处理和检测方法两方面介绍食品中氟化物的传统检测方法和最新研究进展。 食品中氟化物的前处理方法 食品中氟化物的前处理方法主要有灰化-蒸馏法、微量扩散、氧瓶燃烧、碱熔、高温燃烧水解等。 灰化-蒸馏法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国际公职分析化学家联合会(AOAC)也将其用于测定食品中氟的前处理。但是该法操作繁琐,敞开式的体系容易导致氟损失。 微量扩散法是食品中的氟化物在扩散盒内与酸作用,产生氟化氢气体,氟化 氢气体扩散并被氢氧化钠吸收。该法是上述方法中最为准确的一种前处理方法,已被用于我国国家标准中食品样品中氟测定的前处理。 氧瓶燃烧法适用于氟含量较高的样品前处理法。该法是将食品与助燃剂蔗糖和过氧化钠混合,用氧弹燃烧分解样品,用氟离子选择电极和标准加入法测定样 品中的氟含量,可以取得满意的分析结果。如潘锋采用氧瓶燃烧——离子色谱法对茶叶中的总氟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氧瓶燃烧,不仅能够完全使茶叶中的氟得以释放,而且还能有效净化试样中的基体,消除茶叶中蛋白质、有机酸等的干扰,使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此外,由于氧弹燃烧法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是在密闭体系中进行,可以减少样品污染和损失率,因而是一种符合环境保护 的绿色化学分析技术。 食品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目前最常用的氟化物测定方法是间接法,即对样品进行适当的预处理,使样品中各种形态的氟化物定量转化成可溶性氟离子溶液,然后采用化学法或仪器法进行测定。测定方法主要有化学滴定法、比色法、电极法和色谱法。表1是根据已有 的文献报道,列举了几种常见氟化物的测定方法与前处理方法。化学滴定法 化学滴定法是测定食品中氟含量较为经典的方法,滴定法的原理是在酸性溶液中加入茜素磺酸盐,它可以与牡盐形成红紫色络合物,当氟离子存在时,会形成浅粉色的氟化牡离子而使溶液褪色。该法适用范围较广,可以测定高脂、高油性及高纤维含量食品;分解样品完全,但分析周期长,分析称样量大,对于氟含量较低食品的检测精确度较差。另外,由于茜素牡盐与氟离子的作用过程容易受到各种因 素的影响,所以必须严格控制样品和标准系列显色剂的加入量及放置时间。比色法 传统比色法的基本原理是,待测样品与氟试剂和硝酸镧反应生成蓝色三元络合物,由于蓝色的深浅与氟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因而可以通过测定蓝色络合物在 表1 食品中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和前处理系统

挥发性有机物采样和前处理系统 1.设备用途 主要用于环境空气、应急监测、室内环境气体样品和工业场所空气中VOC的定量采集及处理。并可作为气相色谱和色质联用系统的前处理装置。 2.工作原理 苏玛罐在实验室被清洗和抽成真空,带到现场后无需电源、动力及辅助设施,即可迅速采样。环境样品空气拿回实验室经过浓缩仪进行多级浓缩处理,得到目标待测挥发性有机物,自动转移到气相色谱或是气质联用仪中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要配气装置把高浓度的标准气体稀释为低浓度气体作分析的标准工作曲线。 3.工作条件 3.1工作电源:AC220V±10%,50Hz。 3.2工作温度:-5~50℃ 3.3相对湿度:≤90% 4.技术性能与要求 4.1该套设备应能符合HJ759-2015标准方法以及美国环保局(EPA)TO-14和 TO-15中样品采集、分析前处理及标样配制等相关的质量保证的有关要求,可以较好地应用于大气中挥发及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检测。 4.2可对苏玛罐或气袋采集的空气样品进行浓缩处理和进样的功能;对标准样品 及内标配制、进样、空白样品进样等功能。空气样品在经过浓缩前处理的过 程中能有效消除空气中CO 2、O 2 、H 2 O、N 2 等的干扰。 4.3在中国市场已有较成熟的用户,河南省环保系统用户不少于4家。 4.4仪器配置 4.4.1预浓缩仪(含四位罐进样口,1台) 4.4.2数字稀释系统(1台) 4.4.3自动清罐仪(1套) 4.4.4真空采样钢罐(3.2L钢罐10个) 4.4.5流量校准器(1台) 4.4.6其它配件 (1)TO14标气、TO15标气补足气及内标气各一瓶。

(2)标气超纯减压阀3个 (3)真空表1个 (4)Silonite?涂覆的采样过滤头10个 (5)积分采样器3个 (6)169L进口液氮罐(带液氮),耐压大于50PSI,带有自释压装置 5.技术参数 5.1.预浓缩仪 5.1.1可用于采样罐、采样袋。 5.1.2可对样品中碳数C 18 (甲烷除外)以下的极性(醛、醇、酯、酮、醚)和非极性、活性硫、氮化合物等挥发性与半挥发性有机物进行预浓缩,并有效 去除气体样品中的H 2O、CO 2 、N 2 与惰性气体。可以同时分析TO14或TO15 所列的所有化合物。 5.1.3兼容大体积静态顶空分析器,能与真空采样钢罐快速连结。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以与自动进样器连用。 5.1.4能与各类气相色谱或气质联机正常连结使用,控制软件内置美国(EPA) TO-14和TO-15标准分析方法及硫化物标准分析方法。用户也可根据应用方便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 5.1.5全新的三级冷阱,第一级为空阱,第二级为Tenax捕集管,第三级为冷冻 聚焦,有效去除空气中CO 2、O 2 、H 2 O、N 2 等的干扰而不损失TO15方法中的 规定的极性化合物,全部参数的设置由计算机控制;方便与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仪联机,无需占用进样口。 5.1.6采用电子体积控制(EVC)功能直接测量进样的体积,最少可至10cc,进样 量范围10-1000ml。 5.1.7可在预浓缩主机上,增配定量环模式,使高低浓度进样在同一主机上实现。 5.1.8使用数控阀,阀芯可停留在任意位置,可达到完全阻断样品与浓缩仪内的 管路包括冷阱接触的可能,从而大大减小样品间相互交叉的可能;且所有样品经过的阀均被加热,可大大减少样品污染的可能。 5.1.9所有样品流路及接口必须经过Silonite?涂覆的惰性化处理,以分析硫化 物以及醛酮类化合物。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方法确认

大气固定污染源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67-2001方法确认 1.目的 通过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吸收液中氟离子的浓度,分析方法检出限、回收率及精密度,判断本实验室的检测方法是否合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不能测定碳氟化物,如氟利昂。 3. 职责 3.1 检测人员负责按操作规程操作,确保测量过程正常进行,消除各种可能影响试验 结果的意外因素,掌握检出限、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2 复核人员负责检查原始记录、检出限、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的计算方法。 3.3技术负责人负责审核检测结果及检出限、方法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结果 4.分析方法 4.1 测量方法简述 4.1.2 样品的采集和保存 污染源中尘氟和气态氟共存时,采样烟尘采样方法进行等速采样,在采样管的出口串联三个装有75ml吸收液的大型冲击式吸收瓶,分别捕集尘氟和气态氟。 若污染源中只存在气态氟时,可采用烟气采样方法,在采集管出口串联两个装有5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0.5~2.0L/min的流速采集5~20min。 采样管与吸收瓶之间的连接管,选用聚四氟乙烯管,并应尽量短。 注:连接管液可使用聚乙烯塑料管和橡胶管。 采样点数目,采样点位设置及操作步骤,按GB/T 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有关规定进行。采样频次和时间,按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有关规定进行。 采样结束后,将滤筒取出,编号后放入干燥洁净的器皿中,并按照采样要求,做好记录。吸收瓶中的样品全部转移至聚乙烯瓶中,并用少量水洗涤三次吸收瓶,洗涤液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采样管与连接管先用50ml吸收液洗涤,再用400ml 水冲洗,全部并入聚乙烯瓶中,编号做好记录。样品常温下可保存一周。 4.1.3 分析步骤 取6个50ml聚乙烯烧杯,按表1配制标准系列,也可根据实际样品浓度配制,

固定污染源废气 氟化氢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暂行)(HJ688-2013)

主题:氟化氢检测(监测)方法指导书第 A 版第 0 次修订颁布日期:2015年10月01日 氟化氢检测(监测)方法指导书 (方法标准号:HJ688-2013) 编制: 审核: 批准: 批准日期: 修改记录表 序号对应章节号修改前内容修改后内容修改人批准人批准日期

主题:氟化氢检测(监测)方法指导书第 A 版第 0 次修订颁布日期:2015年10月01日 1方法原理 本方法采用加热的采样管连续从固定污染源采集废气样品,经加热的过滤器滤除颗粒物,废气样品进入冷却的碱性吸收液,气态氟化物被吸收生成氟离子。经离子色谱仪分离检测,保留时间定性,响应值定量。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氟化氢的离子色谱法。 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氟化物的测定,以氟化氢浓度表示,不能测定碳氟 化物,如氟利昂。 当采样体积120L,定容体积200ml 时,检出限为0.03mg/m 3 ,测定下限为0.12mg/m 3 ; 定容体积500ml 时,检出限为0.08mg/m 3 ,测定下限为0.32mg/m 3 。 3仪器及试剂 3.1 试剂和材料 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水,GB/T 6682,二级。 3.1.1氢氧化钾(KOH)。 3.1.2无水碳酸钠(Na2CO3)。 3.1.3氟化钠(NaF),优级纯:在110℃下干燥2h,于干燥器中保存。 3.1.4吸收液 3.1. 4.1氢氧化钾溶液:c(KOH) = 0.1mol/L。称取 5.6g 氢氧化钾(3.1.1),溶解于水,稀释至1000ml。 3.1. 4.2氢氧化钾-碳酸钠溶液:c(KOH) = 0.006mol/L,c(Na2CO3) = 0.008mol/L。称取0.33g 氢氧化钾(3.1.1) 和0.85g 无水碳酸钠(3.1.2),溶解于水,稀释至1000ml。 3.1.5 淋洗液 3.1.5.1氢氧化钾溶液:c(KOH) = 0.030mol/L。称取1.7g 氢氧化钾(3.1.1),溶解于水,稀释至1000ml。 3.1.5.2 氢氧化钾-碳酸钠溶液:c(KOH) = 0.0018mol/L,c(Na2CO3) = 0.0024mol/L。称取0.1g 氢氧化钾(3.1.1)

烟气中氟化物测定

烟气中氟化物测定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烟道气中的气态及尘态氟化物。 2 引用标准 《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 3 原理 用滤筒捕集尘态氟化物、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气态氟化物,加硝酸溶液处理后制备成样品溶液,用氟离子电极测定。 4 试剂 吸收液 L氢氧化钠溶液; %溴甲酚绿指示剂称取100mg溴甲酚绿于研钵中,加少量(1+4)乙醇,研细,用(1+4)乙醇配成100mL溶液; L、L盐酸溶液; L硝酸溶液; L、L氢氧化钠溶液; 总离子强度缓冲溶液(TISAB)称取柠檬酸钠(3C)、20.0g硝酸钾,置于1000mL烧杯中,加300mL水溶解,加%溴甲酚绿指示剂1mL,用盐酸溶液及氢氧化钠溶液调节至溶液刚转变为蓝绿色为止,pH为(也可在酸度计上,用酸、碱溶液调节至),移入10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氟化钠标准储备溶液称取2.210g氟化钠(优级纯,经110℃烘干2h),溶解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保存于聚乙烯塑料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 1000μg氟; 氟化钠标准溶液临用时将氟化钠标准储备液用水稀释成每毫升含μg及100μg氟的标准溶液。 5 仪器 多孔玻板吸收瓶; 聚乙烯塑料杯; 氟离子选择电极; 甘汞电极; 磁力搅拌器用聚乙烯或聚四烯乙烯包裹的搅拌子; 离子活度计或精密酸度计(精度±1mv); 小型超声波清洗器; 烟尘采样装置; 超细玻璃纤维滤筒。 6 采样 当烟气中共存尘氟和气态氟时,需按照烟尘采样方法进行等速采样。在加热式滤筒采样管的出口,串联两个装有50~7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分别捕集尘氟和气态氟。 当烟气中不含尘氟或只测定气态氟时,可按照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串联两个装有50~ 7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以~2 L/min 的流量采样5~20min。 编制:刘峰审核:王博批 准:邹阳 7 分析步骤 标准曲线的绘制

实验 4 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实验四水中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水中氟化物的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活饮用水水质限值为 1.0mg·L-1 。测定氟化物的方法有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比色法和容量滴定法,前两种方法应用普遍。本实验采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游离态氟离子浓度,当水样中含有化合态(如氟硼酸盐)、络合态的氟化物时,应预先蒸馏分离后测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离子活度计或pH计、晶体管毫伏计及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氟化物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分析干扰测定的因素和消除方法。 2.复习教材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在预习报告中列出被测原电池,简要说明测定方法原理和影响测定的因素。 二.仪器 1.氟离子选择电极(使用前在去离子水中充分浸泡)。 2.饱和甘汞电极。 3.精密pH计或离子活度计、晶体管毫伏计,精确到 0.1mV。 4.磁力搅拌器和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5.100mL、50mL容量瓶。 6.10.00mL、 5.00mL移液管或吸液管。 7.100mL聚乙烯杯。

三.试剂 所用水为去离子水或无氟蒸馏水。 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 称取 0.2210g基准氟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烘干约40min,冷却),用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μg。 2.乙酸钠溶液: 称取15g乙酸钠(CH 3COONa)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 3.盐酸溶液:2mol·L-1。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称取 58.8g二水合柠檬酸钠和85g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5.水样①,②。 四.测定步骤 1.仪器准备和操作: 按照所用测量仪器和电极使用说明,首先接好线路,将个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开启电源开关,预热15min,以后操作按说明书要求进行。 2.氟化物标准溶液制备: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果中氟离子

离子色谱法测定水果中氟离子 王雨,李静 戴安中国有限公司应用研究中心, 北京,100085,wangyu@https://www.360docs.net/doc/c816702724.html, 摘要:本文使用IonPac AS15中高疏水性高容量阴离子交换色谱柱,使氟离子与高浓度有机酸高效分离,配合大体积进样方式,成功分析了水果样品中的痕量氟离子。氟离子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99.94%,氟离子的最低检出限为1.8μg/L。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基体干扰小,方法高效准确。 关键词:氟离子;离子色谱;水果; 氟是人类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氟对人体健康的作用取决于剂量,摄入氟过多或过少都会给人体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由于人体对氟含量极为敏感,因此氟的安全范围比其他微量元素窄得多[1]。适量的氟可以促进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钙化,增强骨骼的强度。但是长期摄人过量氟化物会引起氟中毒,如由于氟摄入过多可引起牙齿、骨骼等组织的病理改变,也可引起肾脏、肝脏等器官的组织病变等。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均制定了人体每日氟摄入量标准。世界卫生组(WHO)规定,人均每天适宜的氟摄人量为2.5~4.0 mg[2]。国标GB4809-84 《食品中氟允许量标准》 对多种食品中氟的含量有限制要求[3]。 本文利用离子色谱梯度淋洗的方法,成功分析了多种水果中的氟离子含量,通过IonPac AS15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柱分离,有效避免了样品中大量有机酸对氟离子测定干扰,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分析干扰少,结果准确可靠。 1、实验部分 1.1仪器与试剂 仪器:ICS-3000型离子色谱仪(Dionex,美国) 试剂和样品:氟离子标准溶液(1000mg/L);甲醇(色谱纯,百灵威公司);超纯水(Millipore,电阻率为18.2MΩ/cm);OnGuard RP(1.0cc)前处理柱;0.22μm尼龙滤膜;市售水果。 1.2 色谱条件 色谱柱:IonPac AS15阴离子交换分析柱,250*4mm;IonPac AG15保护柱,50*4mm 淋洗液:KOH,0-17 min 3 mM, 17.1-27 min 60 mM , 27.1-31 min 3 mM; 淋洗液流速:1.2ml/min; 抑制器:ASRS 300型抑制器4mm,外接水抑制模式,抑制电流为150mA; 进样量:200μL;https://www.360docs.net/doc/c816702724.html,/Shop/product.asp?id=15599&cid=&s=&page=2 1.3 溶液配制

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方法

VOC采样方法说明 主要内容:1、采样仪器介绍;2、采样袋清洗;3、空气样品采集 1、采样仪器介绍 采样工作使用了采样泵、硅胶管和采样袋三种仪器或材料。图1为02L-D型便携式采样泵的吸气和排气端。仪器采用单阀门控制,当需要采集样品时,只需把采样袋用直径为5mm的硅胶管接到排气端,然后打开采样泵开关即可。需要从采样袋排气时,用硅胶管把泵的吸气端连接采样袋的吸气端,然后打开泵。图2为采样使用的硅胶管。图3为Tedlar 采样袋。图4为采样袋的进气阀门。 图1 2L-D型便携式采样泵 图2 直径为5mm的硅胶管

图3、Tedlar采样袋 图4 采样袋的进气阀门 2、采样袋清洗 采样袋每次使用之前以及分析结束之后,都要用氮气进行清洗,每次清洗大概三到四次,如果上次使用时样品的目标物浓度较大可酌情增加清洗次数。注意,每次往采样袋里充氮气时不要过充,否则采样袋因袋内外的压力差而撑破。 具体步骤: a 往采样袋里充氮气,充气量大约为袋容量的2/3。 b 抽气。按图5的方式,连接采样袋和采样泵。打开采样袋进气阀门,最后打开采样泵。采 样袋内氮气抽完时立即结束,不要让氮气抽完后采样泵继续空跑,否则容易烧坏泵。

图5 排气时袋与泵的连接方式 3、空气样品采集 因为清洗采样袋时有氮气残留,所以正式采样之前都要用样品气体清洗采样袋一到两次。一般来说,吸气端最好连接一个较长的硅胶管,减少人对样品气体的影响,采集的样品空气离人体越远越好。具体步骤是: a.润洗采样袋。按图6连接泵与袋,打开进气阀,之后打开采样泵。充气约一半时,把袋 内的空气抽出。同清洗一样,千万不能过充。 b.采集样品气。同润洗一样操作。充气完毕后关闭泵以及采样袋进气阀。 图6 充气时袋与泵的连接方式

氟化物测定作业指导书

氟化物测定作业指导书 ( 依据标准: HJ/T67-2001 离子选择电极法) 技术依据:HJ/T67-2001 离子选择电极法 1 范围 1.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气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中氟化物的测定。不能测定碳氟化物,如氟利昂。 1.2 测定范围 当采样体积为150L时,检出限为6×10-2mg/m3;测定范围为1~1000 mg/m3。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正式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T 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的测定和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3 定义 氟化物系指气态氟与尘氟的总合。本标准中的气态氟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尘氟指溶于盐酸溶液的与颗粒物共存的氟化物。 4 原理 使用滤筒、氢氧化钠溶液为吸收液采集尘氟和气态氟,滤筒捕集尘氟和部分气态氟,用盐酸溶液浸溶后制备成试样,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测定;当溶液的总离子强度为定值而且足够大时,其电极电位与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另有说明外均为分析纯试剂,所用水为去离子水。 5.1 盐酸(HCL):ρ=1.18g/ml 5.1.1 盐酸溶液0.25mol/L 取21.0ml盐酸(5.1)用水稀释到1000ml。 5.1.2 盐酸溶液1.0mol/L 取84.0ml盐酸(5.1)用水稀释到1000ml。 5.2 氢氧化钠(NaOH) 5.2.1 氢氧化钠溶液0.3mol/L 将氢氧化钠(5.2)12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作为吸收液。 5.2.2 氢氧化钠溶液1.0mol/L 将氢氧化钠(5.2)40g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 5.3 氟化钠标准贮备液1.000mg/ml0 称取0.2210g氟化钠(优级纯,于110℃烘干2h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溶解于水,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贮存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内保存,临用时放至室温再用。 5.4 氟化物标准溶液 将氟化钠标准贮备液(5.3)用水稀释成2.5μg/ml、5.0μg/ml、10.0μg/ml、25.0μg/ml、50.0μg/ml、100.0μg/ml的标准溶液,临用现配。上述溶液均贮存于聚乙烯瓶中。 5.5 溴甲酚绿指示剂0.1g/100ml 称取100mg溴甲酚绿于研钵中,加少量1+4(V/V)乙醇研细,移入100ml容量中,用1+4(V/V)乙醇定容至标线。 5.6 总离子强度缓冲液(TISAB) 称取59.0g柠檬酸钠(Na2C6H5O2?2H2O),20.0g硝酸钾(KNO3),置于1000ml烧杯中,加300ml水溶解,加溴甲酚绿指示剂(5.5)1ml,用盐酸(5.1)(约11ml)调节至溶液刚刚转变为蓝绿色为止,此时pH为5.5左右,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氟化物的测定

水质分析---指导书日期 2010年11月01日页数量组组 1、目的: 为使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做到有方法可依、规范水质分析方法的过程和便于对化验室质量的控制与管理。 2、测定方法: 离子选择电极法 3、适用范围: 实用于环境监测水及废水中氟化物的测定。测定下限浓度为 0.02 mg/L,上限为1999 mg/L。 4、仪器和器皿 4.1PH/电导率/离子综合测定仪。 4.2磁力搅拌器及塑料包裹的搅拌子。 4.3100ml、1000ml容量瓶。 4.450ml、100ml和500ml烧杯。 4.550ml量筒。 4.62.00ml、 5.00ml和 10.00ml吸液管, 50.00ml移液管。 4.7镊子。

5、试剂 5.1氟化物标准贮备液: 称取 0.2210基准氟化钠(NaF)(预先于105~110℃烘干2h或者于500~650℃烘干约40min,冷却),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贮存在聚乙烯瓶中。此溶液每毫升含氟离子100微克。 5.20.1mol/L氢氧化钠和 0.1mol/L盐酸或 0.1mol/L硫酸。 5.3溴百里香酚蓝指示剂, 0.05%。 5.4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 称取 24.0xx柠檬酸和 270.0克柠檬酸钠用去离子水溶解后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存于聚乙烯瓶中。或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称取 58.8xx水合柠檬酸钠和 85.0克硝酸钠,用去离子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至5~6,转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存于聚乙烯瓶中。 6、测定步骤 6.1电极的准备:

氟化物测定方法

精心整理 氟 化 物 氟化物(F ﹣)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氟易患龋齿病,饮水中含氟的适宜浓度为0.5—1.0mg/L (F ﹣)。当长期饮用含氟量高于1-1.5mg/L 的水时,则易患斑齿病,如水中含氟量高于4mg/L 时,则可导致氟骨病。 12以上,预 蒸 馏 通常采用预蒸馏的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和直接蒸馏两种。直接蒸馏法的蒸馏效率较高,但温度控制较难,排除干扰也较差,在蒸馏时易发生暴沸,不安全。水蒸气蒸馏法温度控制严格,排除干扰好,不易发生暴沸。 1.水蒸气蒸馏法

水中氟化物在含高氯酸(或硫酸)的溶液中,通入水蒸气,以氟硅酸或氢氟酸形式而被蒸出。 仪器 蒸馏装置 试剂 50ml) 蒸馏装置 试剂 (1)硫酸:ρ=1.84g/ml. (2)硫酸银。 步骤

(1)取400 ml蒸馏水于蒸馏瓶中,在不断摇动下缓慢加入200 ml浓硫酸,混匀。 放入5—10粒玻璃球,连接装置。开始缓慢升温,然后逐渐加快升温速度,至温度达180℃时停止加热,弃去接收瓶中馏出液,此时蒸馏瓶中酸与水的比例为2+1,此操作的目的是除去蒸馏装置和酸液中氟化物的污染。待蒸馏瓶中的溶液冷至120℃以下,加入250ml样品混匀,按上述加热方式加热至180℃时止(不得超过180℃,以防带出硫酸盐)。此时接收瓶中馏出液的体积约为250 ˉ)。 干扰:Clˉ30; SO42ˉ 5.0; NO3ˉ 3.0; B4O72ˉ 2.0; Mg2+ 2.0; NH4+1.0; Ca2+0.5。下述离子含量(μg)亦不干扰测定: PO43ˉ200; SiO32ˉ100; Cr6+40; Cu2+10; Pb2+10; Mn2+10; Hg2+5; Ag+5; Zn2+5; Fe3+2.5; Al3+2.5; Co2+2.5; Ni2+2.5; Mo6+2.5。 当干扰离子超过上述含量时,可通过直接蒸馏或水蒸气蒸馏而消除。 3.方法的适用范围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水中氟离子

离子选择性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电位分析法的操作过程。 3、掌握用标准曲线法测定水中微量氟离子的方法。 4、了解总离子强度调节液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验原理 一般氟测定最方便、灵敏的方法是氟离子选择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敏感膜由LaF 3单晶片制成,为改善导电性能,晶体中还掺杂了少量0.1%~0.5% 的EuF 2和1%~5%的CaF 2。膜导电由离子半径较小、带电荷较少的晶体离子氟 离子来担任。Eu 2+、Ca 2+代替了晶格点阵中的La 3+,形成了较多空的氟离子点阵,降低了晶体膜的电阻。 将氟离子选择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待测离子可以吸附在膜表面,它与膜上相同离子交换,并通过扩散进入膜相。膜相中存在的晶体缺陷,产生的离子也可以扩散进入溶液相,这样在晶体膜与溶液界面上建立了双电层结构,产生相界电位,氟离子活度的变化符合能斯特方程: --=F a F RT K E lg 303.2 氟离子选择电极对氟离子有良好的选择性,一般阴离子,除OH -外,均不干扰电极对氟离子的响应。氟离子选择电极的适宜pH 范围为5-7。一般氟离子电极的测定范围为10-6~10-1mol /L 。水中氟离子浓度一般为10-5mol /L 。 在测定中为了将活度和浓度联系起来,必须控制离子强度,为此,应该加入惰性电解质(如KNO 3)。一般将含有惰性电解质的溶液称为总离子强度调节液 (total Ionic strength adjustment buffer ,TISAB)。对氟离子选择电极来说,它由KNO 3、柠檬酸三钠溶液组成。 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离子浓度有两种基本方法。方法一:标准曲线法。先测定已知离子浓度的标准溶液的电位E ,以电位E 对lgc 作一工作曲线,由测得的未知样品的电位值,在E-lgc 曲线上求出分析物的浓度。方法二:标准加人法。首先测定待分析物的电位E1,然后加人已知浓度的分析物,记录电位E2,通过能斯特方程,由电位E1和E2可以求出待分析物的浓度。本实验测定氟离子采用标准曲线法。 三、仪器与试剂 氟离子选择电极一支;饱和甘汞电极一支;恒温水浴锅一台。100mL 烧杯若干个,50mL 容量瓶若5个,25mL 移液管、10mL 移液管,1mL 和10mL 有分刻度的移液管各一支,100mL 容量瓶一个。 NaF(基准试剂);KNO 3(分析纯);柠檬酸三钠(分析纯);NaOH(分析纯)。 氟标准溶液0.5g/L :称取于120°C 干燥2小时并冷却的NaF 1.106g 溶于去离子水中,而后转移至1000 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保存在聚乙烯塑料瓶中备用。 氟标准溶液0.2g/L :移取0.5g/L 氟离子标准溶液20mL 稀释到50mL 。实验前随配随用,用完倒掉洗净容量瓶。 依照上述方法依次配制0.01g/L 、0.04g/L 的氟标准溶液。

冷却系统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方法

冷卻系統水中揮發性有機物採樣方法 NIEA W791.50C 一、方法概要 本方法係以手動採水設備或於取水閥門下以棕色玻璃瓶採集盛裝石化製程之冷卻水塔水中揮發性有機物樣品。 二、適用範圍 本方法適用於石化製程之冷卻水塔水中揮發性有機物樣品採集。 三、干擾 略 四、設備及材料 (一) 溫度計:使用攝氏溫標,量測範圍0 至100 ℃(或適合範圍),刻度須準確至±1 ℃,其外殼最好套有金屬或軟、硬塑膠保護裝置,以防破裂。 (二) 手提式分光光度計:檢測餘氯用,使用波長515 nm(或其他特定波長),樣品槽之 光徑等於或大於 1 cm(請參閱環保署公告方法NIEA W408 四、設備一節)。 (三) 樣品容器:棕色玻璃瓶40mL以上,附中空螺旋及鐵氟龍墊片之瓶蓋,用於檢測揮發性 有機物之水樣。依檢測項目選用能盛裝檢測所須水樣體積之容器。 (四) 手動採水設備:附有長柄之採樣容器等伸縮式採樣器或相當功能之採水設備,參考範 例如附圖一。 (五) pH 計或pH 試紙(適用範圍pH:0至14)。 五、試劑 (一) 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樣品保存用去氯劑,分析試藥級,純度99.7 %以上。 (二) 試劑水:本方法需使用不含有機物之水,即試劑水中干擾物之濃度需低於待測物之方 法偵測極限。此類試劑水可由純水製造系統製造不含有機物之去離子水。針對揮發性有機物質分析用之不含有機物試劑水,可將蒸餾水煮沸15 min 後,將水溫保持在90 ℃,通入惰性氣體1小時。

(三) 鹽酸(1 + 1):分析試藥級,加入500 mL 濃鹽酸於400 mL 試劑水中,稀釋至 1 升。 (四) pH 計標準緩衝溶液:校正用,可使用市售之商品溶液,保存期限依商品規定。 六、採樣及保存 (一) 冷卻水塔若無取水閥門時以手動採水設備採取表面水樣,再將水樣倒入樣品容器中, 蓋緊瓶蓋並檢視有無氣泡產生,若有氣泡需要重採。 (二) 冷卻水塔有取水閥門時,採樣前必須打開取水閥門20秒以上排出管線內的餘水,而 後將樣品瓶開口置於取水閥門開口管線下方取水樣,蓋緊瓶蓋並檢視有無氣泡產生,若有氣泡需要重採。 (三) 用於檢測揮發性有機物之水樣體積單一採樣點,若使用40 mL棕色玻璃瓶盛裝,需採 集2瓶以上。盛裝水樣不得以擬採之水樣預洗,加鹽酸使水樣之pH < 2,裝樣後不得含有氣泡,存於暗處,4 ±2℃冷藏,若水樣中含有餘氯,則於每瓶水樣中添加25 mg 抗壞血酸,並儘快進行分析,樣品最長保存期限14天。 (四) 其他注意事項: 1、採樣人員必須對欲採取樣品之環境背景資料有所了解,以決定所需要的安全裝備。 2、採集樣品所用之取水閥門、手動採水設備及管件等,儘可能避免使用會產生污染之設備,如濾網、軟管、或迴轉式水龍頭。 3、採集樣品區域應遠離大量落塵、雨、或可能的污染源。 4、採集水樣的取水閥門位置要適中,便於放置採樣瓶,並注意瓶口不應接觸取水閥門。 5、採樣位置應於冷卻水塔進流端之採樣口採取水樣。 七、步驟 略 八、結果處理 略 九、品質管制 (一) 所採之樣品應貼有樣品標籤及封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