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加几进位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9加几进位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9加几进位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9加几进位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9加几进位加法数学教学反思

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我在教学9加几时就是按传统的9加几教学的。课本的信息窗以“小小运动会”为切入点,深入到孩子的学校生活,非常吸引孩子的兴趣。

信息窗1通过运动员和志愿者报名的情况,引入9加几的计算,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先让同学们动手摆小棒,来算9+6等于多少?在说的过程中,有的说“一个一个数的方法,知道9+6=15”。有的说:“从9往后接着数”,这些方法还都属于比较慢的方法,但是不管哪一

种方法我都没有提出反对。通过的演示,引导孩子再动动脑筋,能不能想出更好的方法,让老师和同学一眼就能看出有多少根小棒呢?逐步引导孩子说出“凑十法”,并总结出了“凑十法”的口诀:“看大数,分小数,凑成十,算得数”来帮助孩子计算。

在看大数这一个小部分里,我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和孩子一起确定了9、8、7、6、5各数的好朋友是谁,也就是以上各数与哪个数可以凑成十,并一起编了儿歌“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演变为拍手歌,作为课中操让孩子活跃思维。

从这里我明白了,教师应开放自己的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只要是学生自己动脑想出来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本课也出现了很多不足之处,首先是从数数到凑十法演变的过程中,我的角色太过重要,明显地着急让孩子快速

接受我的方法,以至于许多孩子并没有真正理解凑十思想就被动地按照我的方法来做。其次,孩子说得多,动笔少,速度跟不上思维。很多孩子口诀背得很熟但是遇到实际问题还是不会计算。还有一点就是,课本信息窗的内容不能满足孩子学习的情境,我还应该多找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来吸引他们进行学习。

在课堂上发生一件小插曲,让我对一年级的孩子刮目相看。在计算9+7时,根据凑十法将7分成1和8,这时有一个学生突然提出:“老师,我觉得也可以把9分成3和6,因为7和3也是好朋友!”这个想法让我惊叹,分不同的加数这个环节我原本打算在复习的时候提出来让学生思考,但是这个学生在刚刚开始学习就有这样的思考是非常好的。我假装苦恼地问孩子们:“是哦,9找到好朋友了可是7也想找好朋友怎么办啊?”孩子们在简短的讨论之后给出了答案:“凑十法”中提到过“看大数,分小数”,所以大

数找朋友比较简单!

从对这一节课的反思中,我明白了要让孩子们多思考、多动手、多实践,提高他们的参与程度,最大限度地拓宽他们的思维,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交流过程中,提倡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体现算法多样化思想,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此时,暂不比较算法的优劣,只是在演示和板书时对其中“凑十”法进行了不露痕迹的关注。最后让学生比较,哪一种方法好,好在哪里。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知道了用凑十法比较简单,为后面的学习”8、7、6加几”做好了铺垫。

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 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新授10分钟结束,剩余30分钟就进行各项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和强化中,学生的计算终于有了较高的正确率。而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比较前后教学的差异,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

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节课就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9加几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凑十法”,初步学会用“凑十法”来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 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摆件。 学具:小棒20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师:羊氏家族们今天要举行“羊羊生日会”你们想参加吗?那么首先要闯过“速算城堡”这三关,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准备,出发! 1.复习(第一关) 2. 复习(第二关) 3. 复习(第三关) 师:同学们学得真不错,闯关成功,请进入羊羊圣诞会。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观察羊羊生日会图。(教学9+3) 师:欢迎来到了羊羊生日会,有几只羊羊参加?又来了几只? 师:你知道一共有几只羊吗? 师:怎么列算式?(板书算式9+3=12、主题图)

2.试着说说想法。 师:9+3真的等于12吗?你有检验的方法吗?拿出你们的小棒棒,摆一摆(小 组合作后请学生说说想法) 可能出现:方法一:数一数的方法 方法二:把一只羊移到左边凑成10.10加2等于12. 3.教学凑十法。 4 、两只羊羊图(9+4) 师:我们刚刚学习了“凑十法”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来算一算一共有几多小花吗?你是怎么列算式?(指名回答) 师:羊羊们为了了解你们运用“凑十法”的情况,决定要考考你们,首先,我们要 从小组开始检查,同学们加油哦。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9+2=11 (喜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2、9+4=13(灰太狼组其中一员回答) 3、9+6=15(沸羊羊组其中一员回答) 4、9+7=16(懒洋洋组其中一员回答) 5、9+8=17(全班一起回答) 6、9+9=18(全班写一写,做一做) 小结:唱“羊羊凑十法歌” 小游戏:大转盘 师:前面那么多关,那么多考验,我们都一一闯过了,现在剩下了终极大闯关来争夺羊羊圣诞大礼物,你们想得到这份大礼吗?那就开始吧! 7.终极大闯关 1.第一关碰碰车(每一小组回答一次) 2第二关吃水果(每小组其中一员回答) 3第三关找位置(抢答)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一: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一部分学习的好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的影响,计算时又慢又容易出错,以后继续学习口算和多位数的笔算是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因此,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进一步学习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 本单元分三小节完成,第一节,学习9加几,这一小节以实际情景提供计算题,让学生在操作中理解并接受凑十法,第二节,学习8、7、6加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凑十法,同时要求学生在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和交换加数的位置等几种方法中,会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第三小节,学习5、4、3、2加几,这一小节是完全脱离实物,让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进一步巩固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种算法,也为今后学习加法的交换律打下基础。 在教学中,学生对凑十法掌握较好,能根据具体的题选择合适的凑十法,在口算小数加大数的试题中,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用交换加数的位置想另外一个算式来口算的方法。本单元的解决问题与以往的解决问题相比,有两个新的要求,一是要求在得数后面写出单位名称,二是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总的来说,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极个别学生对于给小数凑十的方法似乎有点儿排斥.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二: 每当被问起最喜欢上什么课时,很多孩子都会回答我:体育课!所以我常常羡慕起体育老师:让孩子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想必是每个教师的心愿吧!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体育课场地大,有相对自由的活动空间。2、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去,而不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3、有例如:毽子、短绳、跑步、做操等多种项目供孩子自由选择。4、通过竞赛等形式体现团队合作精神,及时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细看来,除了第一条无法毗及外,其余3条均是数学课能够达到的。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就参与性,选择性,合作性这几方面花了心思进行设计,同时以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kitty猫为情境主线,在民主,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孩子因此感受到了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的乐趣。 参与性:上课的开始我首先提出质疑:8+5应该怎样算,你有什么好办法?用学具分别表示8和5,然后动手摆一摆。在这里,每个学生都得到了动手操作学具和发表自己想法的机会。在汇报时我尽量让学生叙述、补充,使他们体验了自己获得成功的快乐。 选择性:学生在进行凑十法的演算时,同时找到了拆大数和拆小数两种方法,基于这种情况,为鼓励学生的积极思维,我忽略了课本上看大数,拆小数的计算方法,而是对两种拆数方法都给予了肯定。并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而对于这样选择式的教学,我在练习设计时也多次采用,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合作性:合作如何有价值有成效?合作了是否还需要独立思考?我个人认为:合作是在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独立完成有困难或依*个人力量能够完成但效率远低于集体完成的情况下所进行的课堂活动。这节课,探究进位加法的算理是一个难点,我觉得学生有必要通过讨论来互相交流想法,获得新知。为了避免一些学生只当听众,我要求每个人先自己动手,在思考出一种方法后,再与小组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这样既给了他们独立思考的时间又分享了其他同学的经验,获益斐浅。在游戏进行中,有的小组分工明确,有的小组合作意识不强,所以两极分化明显,这样的差距也使学生懂得了合作的重要性。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生在已经熟练的知道了两位数加整十数是先算几十加几十,得数再加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是先算几加几,也就是先用两位数的个位加几后得数再加整十数;在这个基础上把新知识转化成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教学。 1、难易结合,突出重点。 由于本节课是一堂计算课因此我以复习,通过选用有针对性的口答计算的方式进行导入,第1题中的口算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又是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为学习新知识理清思路。第2题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有利于学生把计算方法迁移过来。这样不但重视了知识的回忆,而且重视了方法的迁移。 2、注重了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新授知识的过程中,我通过学生自己摆小棒操作的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得到答案,并在小组中的交流谈论,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笔算的注意点。充分发挥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口算的迁移作用,让学生先算4+6=10,发现得数是10,与原有认识发生矛盾时,再通过摆小棒探索算法,初步悟出算理。让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动脑、动手、动口,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

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体会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认真反思: 1、这节课上完,也许很多老师和我一样都有一个共同的疑惑,这节课究竟在哪里使用学具比较恰当呢?怎样让学生产生使用学具的需要呢?我个人觉得,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没有必要强求学生先摆一摆学具再列式计算,应该允许学生直接列式计算。在学生介绍自己的计算方法的时候,可以通过追问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这样算的道理,要求学生解释算理,这也是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能不能想办法让自己说清楚你的算法呢?”可以用小棒来摆一摆。”这样,学生对使用学具就真正有了需要,而且学具的使用也能真正为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为了体现教材呈现出的方法走过场。 2、有小部分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后跟不进位的加法相混淆,造成在做不进位加法时也进位了。例如在做53+4时得数写成67了。这种情况需要在下一节练习课上多用几组进位加和不进加的题目进行对比练习,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案例及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案例及教学反思 文昌阁小学滕建华 教学案例: 学习内容: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过程,并能正确地加以口算。 2、使学生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理解口算方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二、出示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计算。 三、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师:前段时间,同学们为云南灾区捐了一些水,现在他们已经收到了,你们看,他们正准备发给大家呢! 2、课件出示场景图 师:你们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先看一看再和同桌说一说。 3、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咱们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4、要求没人够吗?必须知道什么?要求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怎样想?怎样列式? 5、具体解决有多少矿泉水的问题。 四、动手操作,讨论算法。 (1)出示24+9,说说计算的过程算法,有困难的可借助小棒。 (2)学生汇报,交流24+9各自的计算方法。 ①从24开始,一个一个地往后数9个,就能算出24+9=33。 ②从24里面拿一个给9,9就成了10,23+10=33。 ③把9分成6和3,24+6=30,30+3=33。 ④4+9=13,20+13=33。 2、归纳24+9的算法。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我们比较一下,哪种算法最方便? 五、后教 1、理解算理。 (1)直观演示,说明算理。 一起演示:24根小棒加上9根小棒,先把4根和9根合起来是13根,再把20根和13根合起来是33根。我们把刚才的操作过程写下来。(板书)

一年级数学上册十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反思苏教版

十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凑十法”的教学,帮助学生转化思想。遵循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通过操作、演示,帮助学生形成“凑十法”的表象,通过口述凑十的过程,在数学语言的不断交锋、碰撞与合作中,形成操作过程的表象,把操作的程序转化成学生头脑中的思维程序,通过想凑十的过程,在头脑里形成原来的操作情景,利用表象使形象的知识内化为学生头脑中的智力活动。在教学时,让学生多次口述凑十的过程,激活学生思维,掌握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8、7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经对用“凑十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让学生说你想怎么计算时,多数学生都是拆7凑8,看来学生能运用原来的知识顺利地进行知识的迁移。之后让学生口述凑十的过程,发现有些学生搞不清楚到底要拆哪个数,凑哪个数。之后就用统一“拆小凑大”的方法,再训练口述凑十的过程,可能训练的还是不够多,学生在做练习时错误率还蛮高的,还得加强凑十法的口述,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6、5、4、3、2加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9、8、7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进位计算。本节课的计算实际上有两种思路,其中6+5,6+6是新学的算式,可以用前面所学的“凑十法”迁移过来计算,其他的题目都是较小的数加较大的数,只要交换加数的位置就能转化为学过的算式,而这种转化的方法在7+9时已经学过。所以本节课完全是让学生自己探索计算的方法,尝试计算。总得来说大多学生掌握的较好,但还有少数人不够熟练,因此回家的练习是必不可少的。本学期所有的加法都已经学完,学生要熟记一些算式,在做题目时才能做到既快又准确。

一年级数学7.1 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题(带答案)

一年级数学7.1 9加几的进位加法练习题(带答案)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1. 会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及相应的几加9的进位加法。 2. 能正确计算9加几或几加9的进位加法。 3. 会用多种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夯实基础,才能有所突破…… 1. 先圈出10个,再算一算。 (1) 9+=(个) (2) +=(个) (3) =(根) 2、填一填。9+8=□ 9+7=□ 9+6=□ 9+5=□ 3. 小火车开来喽!(比一比,算一算。) 4.脑筋转转转,答案现现现. (1) 一个加数是9,和是14,另一个加数是( ). (2) 一个加数是7,和是16,另一个加数是( ). (3)一个加数是9,另一个加数是一位数中最小的数,和是( ). 5. 看图列式计算。+=颗+=个 +=个+=只 这是一座由课内通向课外的桥梁…… 6. 在( )里填数。 9+( )=13 6+( )=15 ( )+9=11 9+( )=17 9+( )=18 ( )+9=12 7. 不计算,在得数大的里画”?肌薄? 9+8 9+7 9+5 9-5 9+4 9+6 9+9 9+10 8. 生活自助餐。 (1) 一共有多少只兔子?=(只) (2)采松果。 它俩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个)

(3) 要送给苗苗幼儿园18面,他俩做的够吗? (4)小猴子过山洞。 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在过山洞?关注体育 (5)2012年6月9日,国际排联世界女排大奖赛中国队对阿根廷3-1获胜,全场比赛中国女排徐云丽取得9分,杨婕赚取8分,两人一共获取多少分?跃过去,你就是尖子生! 我爱读书写字 9. 妞妞看一本20页的童话书。 第三天妞妞要从第几页看起?10.克勤第一天写了2个毛笔字,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1个毛笔字,写了4天,他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第七单元小小运动会--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1. (1)9+4=13 (2)9+6=15 (3)9+5=14 2. 略 3. 略 4. (1 5 (2)9 (3)9 5. (1)6+9=15 (2)9+9=18 (3)9+4=13 (4)9+5=14 6. 4 9 2 8 9 3 7. 略 8. (1)9+7=16 (2)8+9=17 (3)7+9=16(面) 因为16<19,所以不够。 (4)9+1+8=18(只) (5) 9+8=17(枚) 9. 9+6+1=16(页) 10. 共写了14个字。第一天写2个字,第二天写3个字,第三天写4个字。第四天写5个字。四天共写了:2+3+4+5=14(个)。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几随堂练习

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十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9加 几随堂练习 一、填空题 1. 填数。 ________ 13 15 ________ 19 2. 一个十,五个一是________。 3. 有________个,先加________个是十个,再加________个就是16个。 4. 想一想,有________个人吃饭,如果20人来就餐还需要加________份。 5. 三个一共有________个角。 6. 看规律填一填:21、________、17、15 、________。 7. 看图数一数,一共有________种动物,________只________只 ,一共有________只动物。

8. 填表(个数一定要对好) 应加或已有 ________ ________ 应加或已有 ________ ________ 总计 ________ 17 15 20 9. 蔬菜为我们提供了营养,我们都要吃啊。你喜欢吃、 、、。从左数排在________它是________(不会写的字可以画图)。 10. 观察这几种植物、、、

你认为从右数第________种与其他不同。 二、判断题 11. 上图苹果比辣椒多。 12. 再画6个就和一样多。 13. 一共有16只鸭。 14. 18个苹果加上2千克苹果等于20个苹果。 15. 第三比第二多。 三、单选题 16. 13前的第5个数是,13后边第7个数是。() A . 7、5 B . 8、20 C . 5、6 17. 比6多5的数是()。 A . 5 B . 6 C . 11 18. 哪个说的对?()

A . 我排第一我最多 B . 我排第二我也第二多 C . 我们加在一起有12朵 19. 有4只在飞,又飞来9只,一共有多少只?() A . 4只 B . 7只 C . 13只 20. 小猫钓鱼,桶里有9条,还要钓7条,一共有多少条小鱼?() ? A . 9条 B . 16条 C . 7条 四、计算题 21. 地上长着8个,白兔的篮子里有了6个,地上生出了多少个? 22. 粗心的小明写了9个字,写错了3个,还有7个字没写,他要写几个字?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 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钟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比较前后教学的差异,我认为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

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以前的课堂上,学生基本上是听讲—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基本上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新课程所要求的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数学教学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本节课就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一年级四班田涛 学习完了进位加,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有个别学生还没有很好地掌握进位写几进几的方法,需要课下在进一步的辅导。

9加几进位加法

9加几进位加法 范县第一小学晁轶群 教学目标: 理解“凑十法”的算理,会用凑十法准确计算9加几。 教学重难点: 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出示课题及目标:理解凑十法,能利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引导思考,从名字上来看,你认为凑十法是什么? 2、口算练习 12+5= 10+2= 11+1= 10+6= 15+4= 10+9= 13+3= 10+5= 11+3= 10+1= 15+3= 10+7= 13+2= 10+3= 14+2= 10+4= 12+2= 10+8= 通过比较,得出:10加几容易计算。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运动会场景画面。让学生自己观察并说出发现。 2、解决“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 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很多饮料,“一共有多少盒饮料?”。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交流,互相启发,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请小组的代表向全班同学介绍本组解决问题的方法。 (1)教师讲解一般方法,再用“凑十法”算出结果。 (2)充分肯定学生探索的方法,并以“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题,让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加深学生对各种解决方法的认识。 (3)强化“凑十法”。用课件演示。 教师先指出:纸箱内有9盒饮料,箱外有4盒饮料,这两部分合并在

一起,就是现在有的饮料。所以要用9+4计算。(板书:9+4) 问:怎样算出9+4的得数呢? 让学生重述凑10的过程:放进箱里1盒是10盒,箱外面还有3盒,10盒加上3盒一共是13盒。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教师总结:因为9+1得10,所以算9+4,先把4分成1和3;9加1得10,再加3得13。 教师板书“=13”。让学生齐读算式。 3、解决做一做的第一题,课件演示,教师板书。 三、总结规律: 见9想1,把另一个加数分成1和几,9加1得10,10加几就是十几。这样的得数都超过了10的加法,就是进位加法。 四、练习巩固: 1、完成做一做的2题。比较两个式子的联系。 2、做一做的3题,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也变大。渗透函数思想。 3、练习二十的3题。 板书设计: 9加几的进位加法 学习目标:掌握“凑十法”, 9+4=13 准确计算9加几。 9+5=14 9+7=16 课后小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打印版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这节课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地方主要体现在较好地贯彻了课改的新思想,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计算在生活中很有用,但单纯的计算又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为此,我把计算教学融入到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列竖式计算的方法。首先根据课本主题图创设学生郊游乘车活动,提出“四个班只有两辆车怎么办?”“你认为哪两个班可以合坐一辆车?”,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内容,并把这个情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此学生非常感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也很高。在掌握了计算方法之后,还为学生设计了为皮卡丘买商品的活动。这样不仅较好地使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较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列竖式计算对学生来说只是变换了一种书写的方法,不会太难。因此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独立尝试。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就请自学课本或请教旁边的同学,培养他们自主探索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通过独立尝试和小组讨论学习后,无需教师多讲一句,就能把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说出来。如列竖式时个位要对齐个位,十位要对齐十位,从个位算起,个位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等等。所以我想,教师只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 这节课也存在着不足的地方。例如,在学生汇报不进位加的计算方法时,有几个学生提出也可以从十位加起,这时有学生反驳说如果要进位的话,你先算十位再算个位,当个位向十位进1后,就要把十位擦掉重新写,这样比较麻烦,所以不能从十位算起。学生说得非常好,但我没有抓住机会因势利导让学生想想试试,而是继续按教案进行教学,这说明我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还不能把课改的理念完全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不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实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把课改工作做得更好。

9加几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 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 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 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 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

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 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 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 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画面说图意。 1、看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小兔白白送来9 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 5 瓶牛奶。 一共有几瓶牛奶?左边有9 瓶牛奶,右边有5 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 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 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1 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1 逐个数数。 如从9 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教学反思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 算加法。设计这节课时,我觉得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学生完全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自主探究,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学生用小棒、计数器、凑十法都在我的预料之中,但是用竖式计算出现的几种情况,我真没有预料到。这就是新旧课程的不同之处!使用旧教材这部分知识时,大多数学生是按照教师的要求一步一步来进行操作,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学会、记住计算的方法。整个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新授10分钟结束,剩余30分钟就进行各项练习,在反复的练习和强化中,的计算终于有了较高的正确率。而本节课,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全班交流用了大约25分钟,只有15分的练习时间,一节课结束,全班计算正确率竟达到99%!而且整节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比较前后教学的差异,我认为教师在使用新教材,实施新课程的过程 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指出: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在于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的机会,在于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提出了不同的想法,遭遇“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时候,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学生对自己发现的结论进一步反思,澄清认识,找到正确的方法、答案。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

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8---P10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会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进位)的加法。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情境中提出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数学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1、理解相 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

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8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根据学 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 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 的问题。 2、完成P9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1、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掌握好本节知识,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奠定良好的基础。 2 、9加几部分呈现有“点数”“接着数”“凑十法”和“根据具体题目选择特殊方法”等。教材注意在具体情境下,让学生自己想出不同的计算方法,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3、让学生经历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获得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朋友你喜欢做运动吗?你喜欢什么运动?前不久,我们学校举行了阳光运动会,同学们参加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想不想看看他们在赛场上精彩的表现?一起看。(点课件) 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们班的小朋友参加了赛跑和投沙包这两项比赛,

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一个“问题广场”来激发学生探索和创造欲望,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引出了与本节课教学有关的数学信息,并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善于提出问题是好的学习开端,但能够把问题解决好会让你更机灵的!“一共有多少名运动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2、那“9+6=?”,从学具袋中把小棒全请出来!用9根蓝色小棒代表赛跑的人数,6根红色小棒代表投沙包的人数,摆摆看一共多少人?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三、总结提升 1、运用动画呈现算式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把接近10的数先凑成10再计算——“凑十法”。

《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20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反思 梁晓菊 在学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我认为刚开始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教学难点:计算方法的多样性。最后,从“算法多样化”中提炼出“算法最优化”,达到“算法熟练化”。 一、作好铺垫。 先上好“凑十”准备课。凑十法”是学生新接触的一种方法,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凑十法”是计算进位加法教学的重点内容,“凑十法”具有规律性强、易于理解和过程简捷等特点。并且,在以后学习的计算方法中经常会用到。掌握好“凑十法”对进一步学习其他计算都有好处。让学生明确:给9、8、7、6、5凑十各需几,为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打基础,分散教学难点。 1、复习10的组成。师出1个手指,说道:“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出9个手指,答道:“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9组成10,学习“凑十” 。 2、学生动手摆小棒(低年级计算教学一定要从实物入手,效果才会好),分别给9、8、7、6、5凑十。如:学生先摆出9根小棒,教师提问“再摆几根才凑成十? ” (再摆1根凑成十,9+1=10。8、7、6、5凑十教法类似),师生一起来拍手说一说。给9凑十需要1,9加1等于10; 给8凑十需要2,8加2等于10; 给7凑十需要3,7加3等于10; 给6凑十需要4,6加4等于10; 给5凑十需要5,5加5等于10。 3、总结凑十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亲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凑成一双手”。 二、体现数学生活性。 以9加几教学内容为例,我首先让学生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具有初步的应用意识,再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首先创设情景:爸爸买了3瓶饮料,妈妈买了9瓶饮料,一共有多少瓶饮料?师:你们知道一共有几瓶饮料吗?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三、体现算法多样化,培养创新意识。

9加几的进位加法

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88至90页的知识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复习2至10的组成。 2、4+5 3+6 8+1 3+3 2+5 10-6 10-9 3、口算:10+2 10+9 10+6 7+10 3+10 10+4 10+8 10+0 1++10 5+10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报境,教学例1 (1)这是我们学校运动会的场面,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 生:有踢毽子的、跳绳的、跑步的、跳远的。 (2)师: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这些运动员参加这些比赛很辛苦,于是学校服务队的小朋友给运动员准备了许多好喝的饮料(出示数饮料画面),仔细看看一共有几盒牛奶?引导学生看图列算式,板书 9 + 4 这就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有关了,今天我们就来学9加几 2、探究算法 9+4等于几呢?可能出现的有: a.我们是接着数的,10、11、12、13。(接数法)

b.我们是一个一个数的,1、2、3、4······12、13.(点数法) c.我是先从右边拿一个放到左边,左边是10,右边是3,加起来是13。(凑十法) 教师追问:为什么要把这个拿到左边去呢?做什么用呢? 引导学生回答:这样左边正好有10个了,10+3好算。 3、归纳算法 这是一个好方法,我们知道了10加几就等于十几,所以啊我们可以想:9加几等于10?(1)。 板演:把4分成1和3,9加1等于10,10再加3等于13。这个方法真好。 三、讲练结合掌握“凑十法” 看到同学们知道了9+4等于13,三位同学可高兴了,他还要请我们帮忙,大家愿意帮助他吗? 1、(出示课件)小棒图,反复巩固9加几的凑十法。怎样列算式? 板书: 9+5 引导学生说算法:先想9加(1)等于10,把5分成(1)和(4),9加1等于10,10再加4等于(13)。 2、(出示课件)鸡蛋图。问学生怎样列式。列式算式后,让学生自己用回顾下该怎么计算。 小结:像9+4、9+5这样“9加几”的题目,(板书课题)要先把9想办法凑成十,再算十加几,这样的计算方法叫“凑十法”。 四、巩固练习 书上第89页“做一做”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黑板演示。 五、口算。 六、小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总结:以后我们在做9加几的题目时,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见9想1凑成10,这样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2、情感渗透:我们在小组活动中和小伙伴们合作,探究了解决问题的新办法,同学们真了不起!在下一次的课堂上,还有更快乐和奇妙的数学游戏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可要加油干哟! 七、作业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教学反思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及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口算。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依据学生已有的旧知识,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从而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本节课我放手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发现解题中,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要向十位进一,这个一要写的小一些,在十位数的右下方。在本节课中,突出了以下两大特点: 首先,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关联方面,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究的情境与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去讨论、思索,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当学生有了不同的想法或困惑时,教师就要以引导者、合作者的身份恰当点拨、引导,使学生进一步反思,找到正确的方法并得出正确答案。在本节课中,我抛砖引玉的将问题抛出,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通过摆小棒,拨计算器,理解当个位上两数相加满10时,我们就会把这10根小棒捆成1捆,变为一个十。在研究竖式计算时,我就点了一下,对于满10怎么向十位进1,孩子可以很好的接受。 其次,本节课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学生在操作中明白算理;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也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学生在交

流中相互启发,相互学习,在不同观点碰撞中产生绚烂的火花,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思考交流习惯,并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 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在实际列竖式计算时,对于进到十位的小1的处理上不理想,有的学生将小1写的很大,我问答这个1要怎么写时,他们可以很清楚的说出要求。还有部分学生在满十进一时,会说,但列竖式计算的时候,容易忘记加进上来的“1”,今后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竖式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