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山东医药2019年第59卷第28期

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手术治疗中的

应用进展

张卫建,张晖

(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安徽蚌埠233000)

摘要: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第三位,且呈现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措施是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术的方式随着腹腔镜设备及技术的发展亦发生变化,目前逐渐由传统的开腹手术演变至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较传统手术相比,腹腔镜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存在众多。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微创手术

doi:10.3969/j.issn.1002-266X.2019.28.025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66X(2019)284093_04

结直肠癌(CRC)发病率在男性患者中位居第三位,在消化系统肿瘤中位居第一位[]。目前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约为37.6/10万,病死率约为19.1/10万,随着我国饮食结构的变化,高脂肪饮食和肥胖人群不断增加,结直肠癌发病率亦有不断升高和年轻化趋势。手术是结直肠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腔镜手术得到快速发展,手术操作亦趋于标准化,手术时间亦接近传统的开放手术。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配套器械的不断进步,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亦得到快速发展,从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LS),至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全腔镜手术及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与开放手术相比,微创手术具有类似优点,手术野清晰,放大的图像更有利于微细结构的保留男口盆底自主神经、各种膜结构和筋膜的辨认,但微创手术需一定的学习曲线和相对固定的手术团队。现针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的优缺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主要方式进展等进行文献复习和总结。

1腹腔镜与传统开放手术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效果比较

腹腔镜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轻,术后康复快,术后并发症降低等优点[]。多数学者认为在术后短期效果上,腹腔镜组具有安全、易操作等优势,并推荐成为结直肠癌手术的标准方法。Wang 等[]回顾性分析了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在横结肠全系膜切除(CME)术中的比较,发现无腹腔镜手

通信作者:张晖(E-mail:dajian0629@https://www.360docs.net/doc/c817482733.html,)术中转成开放手术病例,且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在切除标本长度和平均清扫淋巴结数目上两组相当,术后伤口感染、吻合口痿等并发症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兰小军等⑷回顾性分析了122例腹腔镜手术的皿期右半结肠癌患者,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组在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开放手术组,但手术时间长于开放手术组;在淋巴结清扫方面,两组清扫数量相当,但腔镜手术组有更高的阳性检出率男年复发、转移及生存指标无统计学差异。金岩柏等⑹报道,腹腔镜结肠癌手组量低统开腹手组,术后镇痛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传统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后出血、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亦低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外科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平均住院日短等优点,在淋巴结清扫、全系膜切除、后症面统手统

2手术方式的选择

2.1腹腔镜结直肠癌治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逐渐成为结直肠癌外科治疗的标准术式之一,近年得到快速发展,在标准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不断有新的内容补充进来,如单孔腹腔镜手术;手辅助腹腔镜手;腹腔镜下的结直肠癌全系膜切除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将注意力放到单孔结直肠癌切除术(SILS),虽然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男旦单孔手术能进一步降低术后疼痛,减少腹壁创伤及多孔可能导

93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评估报告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评估报告 一、科室基本情况 XXX人民医院普通外科是XXX人民医院最早成立的科室之一,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奠定了普通外科专业技术水平在全市内乃至省内的领先地位,目前是XX市医学重点(培育)学科、XX医学重点学科、XX市第二人民医院医联体对点交流基地、XX市普外科联盟基地等。普通外科现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2人,应届毕业生2人。普通外科专以消化道肿瘤手术综合治疗和腹腔镜微创外科为主,朝着学科专业化、高端化、精细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科室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在全市率先开展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率先开展难治性伤口及压疮的多元化护理模式综合治疗,现开放床位41张,年手术800多台,其中腔镜手术200余台。 二、设备配置 (1)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2)有满足普通外科内镜诊疗工作需要的内镜设备和 相关器械、耗材。 (3)配备有心电监护仪(含血氧饱和度监测功能)、除颜 仪、简易呼吸器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 (4)设有麻醉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等专业科室及专 业医师,有满足普通外科内镜麻醉必须的设备、设施,具备 普通外科内镜麻醉技术临床应用能力以及并发症综合处理

和抢救能力。 (5)有内镜消毒灭菌设施,医院感染管理符合要求。 三、人员资质 普通外科可开展普通外科内镜手术医师共4人:科主任XX,副主任XX,主治医师XX,主治医师XX。 (1)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且执业范围与开展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相适应的临床专业。 (2)科主任XX参加工作30年,副高职称,累计参与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1200例。XX副主任医师参加工作20多年,累计参与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800例。XX主治医师参加工作11年,累计参与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500例。XX主治医师参加工作7年,累计参与完成普通外科内镜手术不少于220例。 (3)均经过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系统培训并考核合格。 四、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相关规范 1、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诊疗指南 手术适应证 腹腔镜手术适应绝大多数结直肠癌。 手术禁忌证 (1)肿瘤直径大于6cm或和与周围组织广泛浸润;腹部严重粘连、重度肥胖者、大肠癌的急症手术(如急性梗阻、穿孔等)和心肺功能不良者为相对手术禁忌。 (2)全身情况不良,虽经术前治疗仍不能纠正者:有严重心肺肝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优势与进展

【关键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优势 1990年10月美国医生patrickleahy进行世界上首例腹腔镜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后,腹腔镜逐渐被运用于结直肠癌手术中。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自身的不断完善以及业界对该技术的更好运用与掌握,特别是超声刀、腔内切割闭合器等高科技器械的出现,使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有了更好的发展,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其手术安全性、可行性、肿瘤根治性及近远期疗效已得到美国关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随机对照试验 (rct)结果的证实[1]。该研究证实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与开腹手术5年总生存与无瘤生存率相同。这不仅解决了腹腔镜手术的肿瘤根治原则问题,而且为腹腔镜技术在结直肠癌外科治疗领域中巩固了地位。编辑。 1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优点 目前已有rct显示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相对于传统手术的诸多优点[2]。更小的手术切口显著减少了术后疼痛及切口相关并发症并能增加美容效果。研究发现,腹腔镜术后更快的切口愈合有助于结直肠癌患者早期进行辅助化疗。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术后肠梗阻发生率更少,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日常活动更快。尽管有研究认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时间较长,但对患者安全无任何影响,况且随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并无差异甚至更短。研究表明: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并发症、再次手术率、死亡率以及再次住院率相似或发生率更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短期优势在老年人中更能得到体现,相对于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并发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缩短、生命质量更高及卫生经济学评价更有优势。在直肠癌tme治疗原则上,delaney等报道腹腔镜tme治疗中下段直肠癌与传统开腹tme相比有以下优势:①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②对盆筋膜脏、壁两层之间疏松结缔组织间隙的判断和入路的选择更为准确;③腹腔镜可抵达狭窄的小骨盆并放大局部视野,对盆腔植物神经丛的识别和保护作用更确切;④腹腔镜下超声刀可达狭窄的小骨盆各部,可以更完整地切除含脏层盆筋膜的直肠系膜[3]。 2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性 开腹手术是目前治疗结直肠癌的金标准,腹腔镜手术必须达到和开腹手术一样的肿瘤根治标准才能被认可,即达到足够的切缘距肿瘤的距离和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及数量。美国cost研究组[1]一项包含48个中心872例结肠癌病例的rct结果显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组切除标本的平均远切端距离和近切断距离与开腹组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中位淋巴清扫数两组均为12枚。leung等[4]的腹腔镜乙结肠癌手术结果亦显示肿瘤远端切缘平均4.5 cm,平均淋巴结清扫数11.1枚,与开腹组无差异。而另一项包含1990~1999年公开发表的具有清扫淋巴结数目与切缘距离数据的35个研究(3935例患者)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清扫淋巴结数目比开腹组多0.3~2.14枚,平均远切端距离为4.6 cm[5]。对于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手术的研究,bretagnol等[6]报道了包含144例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前瞻性研究,88%切除标本能保持系膜的完整性,淋巴清扫数目为10(0~42)枚,肿瘤距下切端距离20(5~80) mm,98%下切缘镜检阴性。肿瘤环周切缘(crm)平均7(0~30) mm,94%镜检阴性。总的镜检阴性率(下切缘与环周切缘均阴性)93%。dulucq等[7]也有相似的结论。而breukink等[8]关于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tme术的临床对照研究则显示腹腔镜组在下切端距离35(10~100)mm、肿瘤周边切缘5(1~30) mm、淋巴清扫数目8(1~25)枚以及达到r0根治的比例(92.7%)均与开腹组的30(5~80) mm、10(1~30) mm、8(2~20)枚以及(87.8%)无显著差异。因此,可以认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符合肿瘤的根治性原则。此外,腹腔镜探查还可发现临床和其它检查不能发现的腹膜转移,并与开腹手术一样很容易确认并进行活检,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开腹探查,对术前影像学检查不能确定的肝脏病变,术中腹腔镜超声完全可以弥补腹腔镜不能触摸的缺点,达到与术中超声和触摸同样的效果[9]。这些表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根治效果与开腹手术是相同的。 在手术的远期效果方面,国外多名学者作过回顾或对照研究。barlehner对394例腹腔镜手

关于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中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手术室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中的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7-09-06T11:44:01.6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8月第24期作者:吴畏 [导读] 在消化道临床治疗过程中,结直肠癌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近几年中,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四川省林业中心医院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实施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实施手术室护理方式,并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常规组患者中发生并发症情况(18.00%)高于实验组(10.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施手术室护理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而且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此护理方式值得运用和推广。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可行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4-0275-02 在消化道临床治疗过程中,结直肠癌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而在近几年中,结直肠癌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1]。这种疾病不仅恶性程度较高,而且进展较快,从而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因此,患此疾病的人们需要及时治疗。目前,治疗这种疾病主要采用的是微创性的技术——腹腔镜,它不仅安全性较高,而且创伤小以及痛苦轻,在治疗结直肠癌中获得良好的效果[2],即可以有效根除此疾病。本文主要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运用手术室护理可行性,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平均实验组和常规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24例,平均年龄为(58.2±11.5)岁,疾病类型:直肠癌有18例,横结肠癌有12例,乙状结肠癌有10例,升结肠癌有10例;常规组中男性患者有28例,女性患者22例,平均年龄为(59.1±10.7)岁,疾病类型:直肠癌有20例,横结肠癌有10例,乙状结肠癌有8例,升结肠癌有18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疾病类型一般资料无差异性(P>0.05),有良好的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一般的护理方式,而实验组则实施手术室护理方式,护理方法如下:第一,基础护理,护理人员主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而实施护理,如观察患者的血压情况、心率等。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做好器械准备工作,如准备腹腔镜、高频电刀以及超声刀等。再者对患者的皮肤实施护理[3],用棉签蘸取药水进行清理皮肤,然后再运用碘伏消毒处理,从而有效确保患者的皮肤清洁。第二,在术前的1d,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进行科学饮食,主要以流质为主,而在术前的晚上,则需要多饮用纯净水。第三,术中护理,护理人员要把患者的头部放置在低处,并把肩托放置在患者的肩部,然后运用沙袋进行固定,再把患者的双层脚套放在患者的下肢,用搁脚架实施固定[4];而患者的右手则置于手板,从而能够顺利开通患者的静脉通道,并做好麻醉工作。此外,在治疗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告知医生患者的具体情况,如果医生需要实施穿刺,护理人员则需要配合医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第四,术后护理,此时护理人员可以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腹部进行清洗[5],并为其加盖被子,保障患者能够处于一个温暖的环境中;此外,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尤其是患者麻醉消失之,需要安置引流管,并对恢复情况良好的患者转入病房中。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在术后的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包括患者出现吻合口漏、切口感染以及切口狭窄的情况,并发症率=吻合口漏+切口感染+切口狭窄。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所获得的数据均通过SPSS 19.0软件处理,其中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号(%)表示,并用χ2和t检验,将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实验组中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是(8.11±2.18)d;常规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是(11.09±1.88)d,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时间比常规组所需要的时间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2 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10.00%,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18.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请见表1。 3.讨论 腹腔镜术对患者来说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以及时间短的优点而得到广泛运用,尤其在治疗结直肠癌中,不仅能够有效根除此疾病,而且患者所承担的手术的痛苦也比较小[6]。此外,结直肠癌患者治疗中采用手术室护理的方式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通过本次研究中所获得数据,即:实验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比常规组所需要的时间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 10.00%,常规组患者的并发症率是18.00%,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患者实施手术室护理方式有效地减少了患者在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情况,而且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也大大缩短,此护理方式值得运用和推广。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腹腔镜检查;结直肠肿瘤;外科手术 自从1987年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以来,微创外科手术迅速渗透到外科各个领域。腹腔镜手术也被尝试用来治疗结直肠疾病。1990年jacobs和fouler先后在腹腔镜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和乙状结肠切除术获得成功[1,2]。1992年kockerling[3]首次在腹腔镜下完成miles手术。从此,腹腔镜技术逐渐应用于结直肠恶性肿瘤的根治性切除。但初期的经验发现,结直肠癌患者在经过腹腔镜手术方式治疗后,少数存在trocar处肿瘤种植复发。这种新的复发途径无疑使外科医生更加慎重地选择腹腔镜手术。加之手术本身技术难度大,器械依赖性强,而且肿瘤治疗效果不确切等诸多因素,腹腔镜结直肠恶性肿瘤手术未能像腹腔镜胆囊切除和胃底折叠术那样得到一致认同。争论的焦点包括结直肠癌微创手术是否符合肿瘤学要求,能否达到与开腹手术一样效果的淋巴结清扫,是否会促进肿瘤细胞播散等。故还不能作为一种常规手术方式。笔者现就开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相关的一些问题,如手术适应证、禁忌证、手术时间、术后恢复、中转开腹率、无瘤原则,生存率等,通过回顾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如下。 1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1.1 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结直肠恶性疾病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很大程度上根据剖腹术的规范而定,可分为根治性和姑息性手术。1995年之前,由于开展时间短,手术器械较单一,术者手术经验少等原因,手术适应证比较局限,近几年来,由于手术器械的研制飞速发展,术者手术技巧的不断提高,手术经验的积累,手术适应证有所扩大,早中期(dukes a、b期)已得到大多数学者认可,部分dukes c期病例仍能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原发灶条件较好的d期病例可考虑姑息性切除。veldkamp等[4]研究证实腹腔镜结肠肿瘤切除术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近期效果好于开腹结肠切除术,第一次发表的临床随机试验表明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的远期效果是提高了存活率。vorobev等[5]应用腹腔镜对158例直肠癌患者中的80例进行手术,结果表明腹腔镜术后的患者麻醉止痛剂需要量小,肠蠕动恢复早,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手术,腹腔镜直肠切除术后2年存活率为91.7%,而开腹手术后为84.6%。gellman等[6]及konishi等[7]曾分别对行腹腔镜结肠癌手术者与行开腹手术者进行了回顾性对比研究,其结论是腹腔镜结肠手术不仅适用于早期结、直肠癌,也适用于浸润肌层或更深层的浸润性癌。我国郑民华等[8]应用腹腔镜对7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直肠全系膜切除术(tme),认为符合tme原则,治疗低位、超低位直肠癌是可行的。腹腔镜手术应用于缓解原发性结直肠癌伴多发远处转移患者的症状已被广泛接受,对这一类患者,无需担心肿瘤清扫不彻底和复发,因为肿瘤播散已大大缩短了患者的生存期,其目的只是提高患者有生之年的生活质量。 1.2 腹腔镜手术禁忌证结直肠恶性疾病的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心肺功能差、严重贫血以至于无法耐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长时间的气腹,以及那些面临严峻技术挑战的情况,如患者合并妊娠、病态肥胖、肠梗阻和严重腹腔内粘连。伴有门静脉高压症及凝血障碍性疾病等容易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性疾病也应视为腹腔镜手术的禁忌证[9]。肿瘤横径超过6cm或伴有巨大淋巴结肿大时,则不适于腹腔镜切除,因肿瘤过大,取出肿瘤标本需要一个较大的腹部切口,这样一来,就丧失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局部浸润的肿瘤如肿瘤已侵犯周围子宫、膀胱、输尿管、小肠或十二指肠等器官,则不适于腹腔镜手术[10]。因为多脏器切除并不只是难度大和消耗时间,且所需的腹内多处吻合对技术需求非常高,往往到最后由于麻醉、手术时间过长的副作用掩盖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患者无法从中受益。肿瘤并发肠梗阻或肿瘤穿孔而出现腹膜炎的结直肠癌患者,不宜施行腹腔镜手术。 3 肿瘤根治原则的评价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是否遵循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同的肿瘤根治原则,是否能达到同开腹手术一样的效果尚存争议。与开腹手术一样,外科医生必须遵循所有通过剖腹手术总结出来的原则:①肿瘤完整切除,并清扫相应淋巴结;②术中做到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步骤及配合

幻灯片1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步骤及配合 李全幻灯片2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直肠的解剖 ●直肠的形态 ●直肠的构造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腹腔镜直肠癌的手术配合 幻灯片3 直肠的解剖 直肠为大肠的未段,长约15-16cm,位于小骨盆内。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续乙状结肠,沿骶骨和尾骨的前面下行,穿过盆膈,下端以肛门而终。 幻灯片4 幻灯片5 幻灯片6 幻灯片7 直肠的形态 直肠在盆膈以上的部分称为直肠盆部,盆部的下段肠腔膨大,称为直肠壶腹。盆膈以下的部分缩窄称为肛管或直肠肛门部。直肠有两个弯曲:上段凸向后,与骶骨前面的曲度一致,形成骶曲;下段向后下绕过尾骨尖,形成凸向前的会阴曲。 幻灯片8 直肠的构造 直肠壶腹内面的粘膜,形成2~3条半月状的直肠横襞这些横襞有支持粪便的作用。肛管上段的粘膜形成6~10条纵行的粘膜皱襞,叫肛柱。各柱的下端有半月形的小皱襞相连,称为

肛瓣。在肛瓣与相邻二柱下端之间有小凹陷,称为肛窦。各肛瓣与肛柱下端,共同连成锯齿状的环形线,称为齿状线,为皮肤和粘膜相互移行的分界线。齿状线以下光滑而略有光泽的环形区域,称为肛梳或痔环。痔环和肛柱的深面有丰富的静脉丛,此丛如淤血扩张则易形成痔 幻灯片9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一、早期直肠癌大多数无症状 进展期癌(中晚期)的患者出现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及腹泻等症状。 幻灯片10 直肠癌的中晚期表现 1. 直肠癌生长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出现便血症状。少量出血是肉眼不易发现,但用显微镜检查粪便时可以发现大量红细胞,所谓的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出血量多时可以出现大便带血,血色鲜红或暗红。当癌肿表面破溃、形成溃疡,肿瘤组织坏死感染,可出现脓血、粘液血便。 2. 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便不尽感、肛门下坠感,有时出现腹泻。 3. 当直肠肿瘤导致肠腔狭窄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肠梗阻症状(腹痛、腹胀、排便困难),排便前腹痛、肠鸣,排便后症状减轻。大便可变细、带沟槽。 4. 肿瘤侵犯膀胱、尿道时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肿瘤侵犯阴道时可出现直肠阴道瘘,阴道流出粪液;肿瘤侵犯骶骨及神经时可出现骶尾部及会阴部剧烈疼痛;肿瘤侵犯压迫输尿管时可出现腰部胀痛;肿瘤还可压迫髂外血管出现下肢水肿。上述症状均提示肿瘤属较晚期。 5. 肿瘤远处转移(肝脏、肺等)时,相应脏器可出现症状。如转移至肺时可出现干咳、胸痛等。 6. 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体重下降等症状。 幻灯片11 幻灯片12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辅助下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徐旭,邓忠南,利仕文,叶开华,蒙勤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结直肠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腹腔镜辅助下施行结直肠癌根治术24例,其中行右半结肠根治性切除术10例,乙状结肠根治性切除5例,直肠癌行Dixon术6例,Mile's术3例。结果 24例均完成腹腔镜辅助手术,全部病例均治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无并发症发生,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170~260min,平均195min,术中出血50~320ml,平均160ml,术后平均住院9.3天,6例术后用镇痛剂,术后随访10~26个月,未见肿瘤转移、局部复发、Trocar及小切口种植。结论在腹腔镜辅助下行结直肠癌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可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结肠肿瘤;直肠肿瘤;微创外科手术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2004年4月~2006年12月,我们应用腹腔镜辅助下施行结直肠癌手术2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4例中,男15例,女9例。年龄31~67岁,平均51岁。直肠癌9例(其中肿瘤距齿线7cm以上5例,3~7cm 4例),乙状结肠癌5例,结肠肝曲癌3例,升结肠癌4例,盲肠癌3例。肿瘤直径2~7cm。Dukes A期3例,B期15例,C期6例。病理类型:高分化腺癌5例,中分化腺癌14例,低分化腺癌5例。全部病例均于术

前作结肠镜检查,活检病理检查,腹部彩超、胸片、CT等检查,并证实无远处转移。无腹腔镜手术禁忌证。 1.2 手术方法 术前准备同开腹手术,术前尽量定位,小肿瘤术中肠镜定位。均采取气管插管全麻,平卧位,乙状结肠及直肠癌患者取截石位或平卧30°分腿位。气腹压力设定为1.60~2.00kPa。于脐部10mm观察孔置入腹腔镜,其余操作孔及标本取出切口视病灶位置而定。按常规检查腹腔,确定肝脏、腹腔、大网膜有无转移,进一步探查肠系膜根部血管有无肿大淋巴结,肿瘤的部位、大小,浸润程度,有无多发病灶。必要时作术中肠镜协助定位。确定切除部位后,用超声刀剪开患侧侧腹膜,游离结肠,首先显露输尿管,并加以保护。分离显露出预定切除肠管的系膜血管,盲肠癌、升结肠癌及结肠肝曲癌,于回结肠或右结肠动脉或结肠中动脉右支的起始部,降结肠癌、乙状结肠癌及直肠癌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双重缝扎血管并离断,并清除淋巴脂肪组织。切断所属肠系膜。于距肿瘤两端10~15cm处以棉带扎紧,健侧肠腔内注射5-Fu 500mg。对于直肠癌手术,游离直肠下段时应以超声刀锐性分离盘腔筋膜脏壁层之间疏松间隙,彻底切除直肠侧韧带,骶尾韧带,切除直肠前系膜。术中注意保护腹下神经及盘腔内神经、男性精索。女性在分离直肠前壁时可由助手于阴道内作引导。如作Dixon术者,在切除肠管时,距肿瘤下缘2.5cm处用粗线结扎肠管后,扩肛,用络合碘消毒肠腔,用透明肛窥(PPH手术用的)帮助,作直肠远端全层荷包缝合(腹腔镜监视)。于两线之间用超声刀剪断肠管,病变肠管用

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三)

!文章编号"!""#$%&’&#’""($")$"&B B$"* 手术规范与技巧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手术#三$ T/9/678,791,=.6>:62;76@7076:,-/0@/3,:6 于永扬"!王!存"!周总光"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 !中图分类号"A)!B^A#*B C*&!!!!文献标识码"@ !!!承/((G年第)期" *C’!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 *C’C!!手术要点!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要求往往高过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所以#除一套腹腔镜器械外#还应增备一套开腹手术器械#一旦腹腔镜手术中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以及必须开腹处理的特殊情况#应毫不犹豫中转开腹手术$ 患者双手平伸向外侧置于放臂板上#双腿放于R44+9凳上#成为一改良的膀胱截石位$/名术者应易于靠近患者腹部及会阴#以手术操作活动不受限为准$器械护士位于器械桌和术者之间$应有空间保证麻醉师方便地接近患者的头部和上半身$ 套管的数量受术者经验及不同部位肠段切除等因素影响$对乙状结肠切除#常只需用0枚套管$然而#如果估计解剖较困难#或需行脾曲或盆腔解剖时#则往往要使用’枚套管%["66$9套管置于脐部&;/33套管置于右下腹&/枚;(33套管分别置于左下腹和耻骨联合上方$由于麻醉方面的原因#要尽量对称地安放套管#如果可能#脐部外的0枚套管应在裤线以下&对于高个子患者#套管应置于下腹部较高的位置#这样有利于麻醉#并可减少术后疼痛及改善术后肺功能$ 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术者经常需要在术中更改术野#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有0个不同的术野#每个术野都要求改变患者体位及牵引以获得足够的显露$这0个术野包括脾曲’乙状结肠和盆腔上部$如前所述#解剖部位的显露是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利用重力作用以及用J",>$>-钳牵拉组织来实现的$应将术野内的解剖游离和止血完成后#再调整患者体位和开始下一术野操作$这样可避免反复改变患者体位#缩短手术时间$ 解剖脾曲时#患者转向右侧成反截石体位$一般采取将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三科!成都<;((’;" !!通讯作者"周总光#123"&4%87$:@<@";<0=>$3 !!作者简介"于永扬!;?@(年A"#男#江苏省新化人#医学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胃肠道肿瘤临床与相关基础研究#123"&4% .:.$9C."9C"7$F3"&4=>$3$网膜从横结肠左侧游离#而不是结扎胃结肠韧带内的血管#以保留网膜$助手用J",>$>-钳抓住网膜#向肝脏方向牵拉#将横结肠由远端向近端牵拉#然后沿网膜与结肠之间的无血管区进行分离$将网膜从横结肠左侧游离下来后#向上翻至胃及肝右叶上方#从而将脾结肠韧带暴露出来$结肠脾曲完全游离后#重新调整患者体位#开始远端降结肠及乙状结肠的游离$将手术台向右倾斜#患者处于截石体位$用/把J",>$>-钳抓住乙状结肠向内上方牵拉#用电剪切开腹膜返折直至乙状结肠折叠部$小心分离乙状结肠折叠部#左输尿管在其下方跨左髂血管处#应加以识别$确定左输尿管后#游离肠系膜下动脉并切断$游离过程是通过将手术台向左斜#并向上牵引小肠#将乙状结肠向前腹壁牵拉#以使血管紧张#易于识别#用电剪切开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周围的肠系膜$根据手术情况#如吻合口位置位于骶岬及以上平面#直肠上动脉应保留&如吻合口位于骶岬平面以下#则在肠系膜下动脉根部切断$血管的断离可用钛夹或腹腔镜切割缝合器$在切断之前#检查并确认左输尿管#慎防误伤$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的第0个术野为近侧盆腔#将患者置于陡的截石体位#以使小肠和已游离的乙状结肠不进入盆腔$可根据情况对直肠上段作适当游离以减少吻合部的张力$ 结肠系膜的切除可在体内或体外进行$对于良性病变#可通过腹壁小切口将切除肠襻拖出体外行肠管及其系膜的切断吻合$对于癌性病变#应按根治术式原则高位结扎’断离血管$通常#肠系膜下血管束缚着远侧乙状结肠的外支#尤其是肠系膜很短的肥胖患者#故肠系膜下血管的断离多在体内使用腹腔镜切割缝合器或钛夹夹闭断离$ 由于体内吻合存在一次性器械耗费多’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开放肠管暴露于腹腔的时间较长等诸多缺点#多数学者主张做一个小的腹壁切口#于体外进行结肠及其系膜的切除吻合$这样操作方便#腹腔污染轻$该切口可利用腹壁套管戳口延长实现$选择脐部直切口’耻骨上横切口或麦氏点斜切口#取决于不同部位肠段的切除与吻合口平面的高低$吻合方式的选择根据远端存留游离肠管长度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而定#可选择手工吻合或器械吻合$手工缝合法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 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隨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照组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感染、吻合口瘘、肺内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远处转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colorectal cancer treating colorectal cancer. 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February 2015,clinical data of 8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 group (n=40)and control group (n=40).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while control group was undergone open 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in treatment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the first exhaust time,diet intaking time,leaving bed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treatment group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P <0.05).The incidence rate of complication such as infection,anastomotic fistula,pulmonary infection and so on and the rate of distant metastasi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and there was a statistical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less trauma,less bleeding,shorter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so on,and it can promote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recovery.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 Laparoscope;Open operation;Radical res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一种常见的下消化道肿瘤[1],死亡率较高。手术作为CRC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案[2],临床疗效得到了证实。与开腹CRC 根治术对比,腹腔镜CRC根治术作为全新的手术方式,具有出血量少、疼痛轻、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生存期延长等优势[3]。本院对收治的CRC患者实施腹腔镜CRC根治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80例CRC患者的临床资料,随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 发表者:刘海6048人已访问 前言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大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徘徊在50%(直肠癌)至70%(结肠癌)。目前结直肠癌的诊治仍强调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结直肠癌根治术可选择传统开腹方式和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全世界已获得较广泛的开展,是腹腔镜消化道外科中最成熟的手术方式。现有的临床研究表明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等已相当甚至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在操作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已得到证实。在治疗原则上,腹腔镜消化道肿瘤手术同样须遵循传统开腹手术的肿瘤根治原则,包括①强调肿瘤及周围组织的整块切除(enblock resection);②肿瘤操作的无接触原则(no touch principle);③足够的切缘;④彻底的淋巴清扫。 我国直肠癌多发生于直肠中下段。直肠癌根治术有多种手术方式,但经典的术式仍然是经腹直肠前切除术(保肛)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非保肛。直肠全系膜切除(TME)理念可显著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提高5年生存率。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一样应遵循TME原则:①直视下在骶前间隙进行锐性分离;②保持盆筋膜脏层的完整性;③肿瘤远端直肠系膜全切除或不得少于5cm,远端肠管切除至少距肿瘤2cm。腹腔镜TME具有以下优势:①对盆筋膜脏壁二层间隙的判断更为准确;②更清晰的显露腹下神经丛,避免损伤; ③不用牵拉挤压肿瘤,更符合无接触原则。 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绝大多数结直肠癌 二.禁忌证 1.肿瘤直径大于6cm或/和与周围组织广泛浸润;腹部严重粘连、重度肥胖者、大肠癌的急症手术(如急性梗阻、穿孔等)和心肺功能不良者为相对手术禁忌; 2.全身情况不良,虽经术前治疗仍不能纠正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疾患,不能耐受手术为手术禁忌。 手术设备与手术器械 腹腔镜大肠癌的手术种类 主要有:①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②腹腔镜横结肠切除术;③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 ④腹腔镜乙结肠切除术;⑤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直肠癌保肛);⑥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直肠癌非保肛手术)。 手术基本原则 一 .手术切除范围 等同于开腹手术。结肠切缘距离肿瘤至少10cm,直肠远切端至少2cm,连同原发灶、肠系膜及区域淋巴结一并切除;直肠部位手术遵循TME原则; 二 .无瘤操作原则 先在血管根部结扎静脉、动脉,同时清扫淋巴结,然后分离切除标本。术中操作轻柔,应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教学查房

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教学查房 时间:2020年3月22日星期一 地点:手术室 主讲人:护士长 参加人员:手术室护士A/B/C/D/E 查房目标: 1.掌握直肠的局部解剖。 2.掌握“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一巡回护士配合要点。 3.掌握“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一洗手护士配合要点。 4.掌握“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中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拟提的问题: 1.直肠在盆腔内的解剖位置。 2.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术中巡回护士和洗手护土护理工作的关注点及护理措施。 3.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https://www.360docs.net/doc/c817482733.html,es手术与Dixon手术的区别。

护士长 各位同事,大家下午好。请大家结合下面手术病例一起复习直肠的解剖,熟悉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手术步骤,护理查房配合及专科护理新知识,以提高该类手术护理配合质量。 下面请洗手护士A汇报病例 洗手 护士A:汇报病例资料 患者申庆连,女,51岁,因“排便习惯改变1+月,加重伴血便2+月”人院,术前诊断:直肠癌伴不全性肠梗阻。 人院查体:神志清楚,合作。T36.5°C,P 88次/分,R 20次/分,Bp126/79mmHg,直肠指检:于直肠左前壁距肛缘6cm处扪及一菜花状肿块,大小约3*3cm,约占肠腔1/2圈,肿块质硬,活动度差。辅助检查胸片提示:左肺下野中带钙化灶,主动脉壁钙化,胸腰椎退变;肠镜:距肛缘6cm处可见一新生物隆起,大小约一圈,表面充血水肿,糜烂坏死,边界不清,内镜无法通过,考虑诊断直肠癌?病理活检提示:直肠活检,腺癌。

施行手术: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 护士长 通过以上病历介绍我们对患者病情有了初步的了解,直肠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在50%以上,患者可选择传统开腹方式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在全世界已获得较广泛的开展, 是最成熟的手术方式之一。为更精准掌握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下面我们共同复习一下与直肠有关的解剖关系,请廖平具体讲述一下直肠的局部解剂及相邻组织的关系。 护士 B 直肠这个名称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陌生,直肠为大肠的末段,长约15-16cm,位于小骨盆内。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续乙状结肠,沿骶骨和尾骨的前面下行,穿过盆膈,下端以肛门而终。直肠与小骨盆腔脏器的毗邻关系,男性直肠的前面有直肠膀胱凹,精囊,输精管壶腹,前列腺,输尿管盆部;女性则有子宫和阴道,阴道后穹,直肠子宫凹,子宫阴道隔。直肠在盆膈以上的部分称为直肠盆部,盆部的下段肠腔膨大,称为直肠壶腹。盆膈以下的部分缩窄称为肛管或直肠肛门部。直肠有两个弯曲:上段凸向后,与骶骨前面的曲度一致,形成骶曲;下段向后下绕过尾骨尖,形成凸向前的会阴曲。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9-07-22T09:55:54.8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16期作者:于鹏程汤阳阳王健诚 [导读]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较高,具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 (柳州市工人医院普通外科广西柳州 545005) 【摘要】结直肠癌临床发病率较高,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临床治疗多以手术方式为主。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临床应用广泛,且手术近远期疗效得到临床认可。长期随访资料初步证实患者预后质量与开腹手术差异不明显,说明腹腔结直肠癌手术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并且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临床日渐重视腹腔镜手术技术进一步创新探究,相关资料不断增加。本文结合以往临床研究结果,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应用及发展情况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6-0011-02 Progress in surgical treatment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Yu Pengcheng, Tang Yangyang, Wang Jiancheng General Surgery,Liuzhou Workers Hospital,Liuzhou Guangxi 545005,China 【Abstract】The clinical incidence of colorectal cancer is high.It is a common malignant tumor of the digestive system.The clinical treatment is mainly based on surgical method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paroscopic techniques,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The efficacy of the period was clinically recognized.Long-term follow-up data confirmed that the prognosis quality of the patient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pen surgery.It indicates that the operation of abdominal colorectal cancer has high application value,and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the clinical focus on laparoscopic surgery is further emphasized.Innovative inquiry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are constantly increasing.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clinical studies to review the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in order to provide effective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Colorectal cancer; laparoscopic surgery; Contraindications; Development trend 结直肠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较高,具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三位,即使目前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病死率仍居高不下,且近年来由于饮食结构、生活习惯变化,我国结直肠癌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针对非晚期结直肠癌治疗方式主要是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其中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应用范围较广[1-2]。大量研究及临床实践证实,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近期、远期疗效理想,且技术日臻成熟,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相关研究较多,本文对既往研究进行了综述,旨在探究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技术发展趋势,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效指导意见,现详述如下: 1.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用证和禁忌证 目前临床医学公认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具有出血少、切口小、术后恢复快、肠梗阻等发生率低等优势,且术中在腹腔镜辅助下,医者术野清楚,可清晰显示组织结构,利于锐性解剖,同时分离层次清晰,可有效避免对盆腔自主神经伤害[3]。此外,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用证较为广泛,《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中指出,腹腔镜手术在各个部位结直肠癌中均适用,适应症基本等同开腹手术,且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适应症范围会不断扩大。但是考虑到临床实际情况,腹腔镜手术存在一定禁忌证,具体如下:病变与周围组织广泛浸润;腹腔粘连严重;重度肥胖患者;伴有急性梗阻、穿孔等急症情况。同时有报道[4-5]称指出,对于在腹腔镜探查中发现腹腔严重粘连情况时,需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中转开腹,并严格考察医者手术水平,避免由于医生操作水平或经验不足导致的中转开腹,对患者造成不必要损伤。 2.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发展趋势 随着腹腔镜技术发展及临床需求变化,现有技术及操作会逐渐受限,需结合具体情况予以创新,引进新技术并不断推广,目前临床研究日渐重视新发展趋势探究,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了诸多指导意见。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操作安全性较高,并可避免手持腹腔镜术野受限等情况,有研究对常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治疗情况进行了探究,61例患者中,两种方式中转开腹率均低于6.0%,且淋巴清扫数目、吻合口疝等情况均无显著差异,证明了机器人辅助操作的安全性。除辅助器械的改变外,近年来临床治疗方式创新工作开展顺利,出现了多种新的治疗方法,其中单孔腹腔镜手术应用价值较高,具体操作时在患者脐部确定手术切口,在多通道套管帮助下置入腹腔镜手术器械,在术后切口美观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且较常规三孔操作手术创伤更小,术后疼痛明显减轻[6]。刘若妍[7]等人研究对比了三孔和单孔操作情况,结果显示后者美观度评分更高,更满足当下患者更注重切口外观恢复的需求。Miyo[7-8]等人在研究中也承认了单孔腹腔镜手术操作可减轻患者疼痛情况,缩减住院时间,但是必须在器械上加以完善,并强化医者操作水平,同时研究指出远期疗效尚未明确,需进行进一步大样本RCT探究,以此对结果进行进一步验证。针对单孔腹腔镜的局限性,国内部分单位采取减孔腹腔镜操作,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单孔腹腔镜的基础上另于预放置引流管的部位增加一至两个操作孔,在保证了手术操作的可靠性和方便性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更微创的效果,值得推广。并且也有很多国外研究重视单孔腹腔镜临床应用情况。 3.小结 在结肠癌的外科治疗中,腹腔镜手术已得到临床普遍认可,短期及长期效果较为优越,且相较于开腹手术创伤较小,患者术后恢复较快,且痛苦程度低,患者接受度较高。在今后研究工作开展中,应该充分应用我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数量众多的优势,开展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更为有利的循证医学依据,创新技术和设备,进一步探究机器人辅助操作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克服技术困难,实现技术创新,进而推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成为临床治疗首选方式。 【参考文献】 [1]曾焕虹(综述),付卫(审校).国外腹腔镜手术治疗直肠癌的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7):650-655. [2]王国森,周建平,盛伟伟,等.手助腹腔镜手术与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25(4):497-509. [3]朱渝军,陈刚,胡佳,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J].实用癌症杂志,2016,32(1):103-106. [4]王永鹏,佟昕,张庆彤,等.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中转开腹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8):694-6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