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中国梦主题班会教案

放飞中国梦

——初一(3)班“放飞中国梦”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放飞中国梦”的真正涵义。

2.借助名家阅读材料触动学生心灵,并引导其践行“放飞中国梦”理念。

3.引导学生放飞自己的中国梦。

【活动重点】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放飞中国梦”的真正涵义。

2.借助名家阅读书籍触动学生心灵,并引导其践行“放飞中国梦”理念。

【活动难点】

引导学生放飞自己的中国梦。

【活动过程】

主持人:孙雨昕

一、播放音乐,营造氛围。

事先准备好羽泉的《奔跑》(live版)音乐,铃声未响前就开始播放,营造主题班会的气氛,调动同学们对活动的积极性。

二、讨论有关“放飞中国梦”的话题。

1.我们为何要“放飞中国梦”?

(1)由新闻社评论员在蛇年新春为读者带来的《放飞中国梦》引发思考:我们的中国梦是什么?《放飞中国梦》

作者:新华社评论员

披挂着年节的大红楹联,点缀着新生的稚嫩枝蕾,癸巳年春天向我们走来。这是一个新风拂面的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是一个放飞梦想的春天!

蛇年春节将至,浓郁的年味扑面而来。这年味里,不仅有丰收锣鼓里传来的粮食总产量九连增的五谷芳香,有7.8%的增速带来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欣慰,有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9.6%的喜悦,有城乡医保水平提高带来的生活安定感,更有亿万人民对国家更加繁荣富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的殷切祝福与希望。

感慨忆昔日,豪迈话新年。回顾百年来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一个道理简单而深刻——国强与民富,国泰与民安,是如此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今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真切、更加富于感召力。这,使得蛇年春节更加不同寻常,更加富有魅力。

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城乡居民收入倍增目标,让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变得更加实在而具体。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样的美好中国梦与每一个中国人息息相关,也让2013年的春节变得更加充满生机。

成就中国梦,需要形成更多的共识、凝聚更大的力量,需要领导干部转变工作作风,营造良好社会风气。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深入基层,以实际行动密切党和人民的鱼水关系。

励精图治、求真务实的新风,让蛇年春节多了几分清新、清爽、清明,如迎风盛开的报春花传达着春天的信息:党的十八大发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宣言书、动员令,正在中华大地上得到热切回应,预示出中华民族必将凝聚起更多的共识和能量,推动科学发展,助力改革攻坚,冲破思想观念障碍,消除利益固化藩篱,使中国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中国梦想更加充满希望。

龙腾千里昂首去,蛇年更上一层楼。天地之间,中华民族阔步前行,将刻下新的生命年轮;日月之下,华夏儿女众志成城,将开始新的历史出发,走进春天,走向未来。

(2)讨论并交流自己的梦想

2.《你有美好的前途吗?》心理测试

(1)心理测试

1.对于团体的工作,你抱着:()

A、热心参加的态度;

B、漠不关心的态度;

C、十分厌烦。

2.你对工作的态度是:()

A、宁肯做待遇低些但价值高的工作;

B、认为工作只不过是为了解决生活;

C、一心一意只做报酬高的工作,不理会工作有没有意义;

3.当自己逐渐长大时,你同时会:()

A、学习更多的知识或者技能;

B、内心感到恐惧与不安;

C、毫无感觉,不予理会。

4.对于交朋友,你会感觉到:()

A、十分重要,因此在平时你就喜欢与人交往,注意礼貌,争取友谊;

B、以为友谊很平常,不必重视;

C、友谊无价值,不如孤独自处。

5.对于报纸刊物的看法:()

A、认为有注意的必要,因此常选择性阅读,以了解世界大事,学习新的知识;

B、当作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可有可无;

C、不予注意,认为与其看报章,不如去看戏。

6.对于服装,你的态度是:()

A、要求端正、整齐,不必奢华;

B、只要能保暖适体,不必讲究;

C、"先敬罗衣后敬人",对服装十分讲究。

7.当你孤独寂寞时,你会:()

A、去找朋友,或去找些事情来做;

B、独自去散散步,或者去看看戏;

C、闭门胡思乱想来打发时间。

8.当自己有缺点的时候,你就:()

A、承认自己的缺点,极力设法改正;

B、如果没有人发觉,就不予理会,也不自我检讨;

C、即或有人指点,也极力否认。

9.对于生活开支,你:()

A、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养成储蓄的习惯;

B、认为只要不欠债就行;

C、今朝有酒今朝醉,不必有什么计划。

10.当遇到困难时,你就:()

A、找出产生困难的原因,并且把遇到挫折当作是一次经验和教训;

B、内心不安,设法找人来帮忙;

C、独自悲哀,感到消极,对前途无望。

11.当别人批评你时,你就:()

A、冷静地考虑别人的意见,如果是对的,就予以接受;不当的也不随便发怒,只找机会辩白一下;

B、不理会别人的批评,不作任何反应;

C、对别人的批评,一概表示不满,并且与人争吵。

12.对男女关系的看法,你认为:()

A、男女地位是平等的,彼此是合作的关系;

B、男女之间应保持相当距离;

C、男女关系很平常,可以很随便。

13.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你就:()

A、首先判断对方遇到的是什么困难,如果有援助的必要,就立即去帮助对方;

B、不问理由,尽力去助人;

C、认为这是别人的事,采取袖手旁观的态度。

14.对事物的"新"或"旧"的看法:()

A、认为事物不必分新旧,好不好要看价值如何;

B、一视同仁;

C、只接受新的事物,旧的一概不要。

15.你对生活的安排是采取:()

A、拟定一年的计划,在一年之中又按月拟定具体的工作和学习目标;

B、请他人为自己安排,或者依照他人的生活计划;

C、认为过一天算一天,不必做什么安排。

(3)评分标准

每题A记5分,B记2分,C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4)结果分析

60分以上,优等。你对生活和事业抱有崇高理想,能面对现实,遇见困难挫折能设法克服,能与人合作,创造事业。

40-59分,中等。你对生活和事业有一定想法,基本上能正视现实,对大部分困难和挫折能想方设法克服,但有时也会产生悲观消极的念头。

39分以下,说明你对各种问题的认识尚不清楚,或抱有错误观念,对克服困难缺乏信心。你必须加紧练习,锻炼自己,多多交友,才能创造美好的前途。

(5)如何才能培养正确的理想并开创美好的前途与人生呢?

A.投身社会的激流:社会化是个人学习有效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社会化水平越高,就越能正确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社会观、政治观、价值观、幸福观;就越能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就越能认识时代的特点、社会的要求、自己所处环境的客观条件,从而按照社会需要来确立自己的理想。

B.量力而行:许多人都不难做到"胸怀大志",却不易做到"脚踏实地",往往给自己设置超出自身能力太多的目标,这样既加大了"达标"的难度,又饱受"失败"的打击和折磨,有人甚至由此而丧失了信心和志气。因此,酌情量力,从自己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计划,才不失为明智之举。

C.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相结合:理想不是简单的幻想,切忌好高骛远。人们可以实施小步计划,从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最终会迈向理想的顶峰!

3.推荐介绍《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

(1)总体介绍

这是一部梦幻体的长篇小说,这是一百个中国孩子从四岁到十五岁——曾今做过的、正在做着的以及将要做的梦。这一百个中国孩子,年龄层次不同,民族地域各异的孩子,都在这本书里扮演了一个梦游者的角色,作者用各自风味独具的梦,装扮着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的生活。

(2)作者简介

董宏猷(1950-),湖北咸宁人,中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1950年生于武汉市汉口古老的深巷中。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当过中学教师、文学期刊编辑。现任武汉市作家协会主席,武汉市文联副主席。湖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197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开始儿童文学创作。著有《董宏猷文集》四卷,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十四岁的森林》、《胖叔叔》幽默小说系列、《少男少女进行曲》、《山鬼》,小说集《长江的童话》、《湖畔静悄悄》以及诗集、散文集、纪实文学等多种。曾经三次获得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两次获得中共中央宣传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还获得中国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等。作品在台湾省出版后,曾被评为“十佳图书”,并获台湾省优良儿童图书金龙奖。长篇小说《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曾作为唯一的一部纯文学作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国际儿童图书评奖。多部作品被译介到国外。

(3)内容简介

本书是《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系列图书之一,梦幻体小说集《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是董宏猷的另一部代表作。当时还在上小学的女儿跟他讲了几个梦境,董宏猷的心受到了震撼,他领悟到孩子的梦往往反映了一个人孩童时期心理与客观现实的矛盾。于是他发动所有熟悉的老师给孩子们布置作文《我的梦》,一时间孩子们各种各样的梦象雪片一样飞来。《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实际上是跨文体写作,他以小说为基调,引入诗化的语言、散文化的结构,甚至散文诗的意境、纪实文学报告文学的叙事风格,他的创作可以说是开创了儿童文学一种新的风格。

(4)书评

《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规模宏大,构思独特,充满孩童关怀。作家追想并摹写了一百个孩子的梦境,以梦幻体的书写方式试图深入到孩童的意识和无意识深处,以期以最形象可触的方式再现孩童主体生成阶段的惶惑、焦虑、惊奇、欣喜以及对于爱和一切美好事物的渴求和向往。这些孩子从四岁到十岁,其不同的遭际和背景为梦境延展的方向和模式提供线索。文本表面看来是孩子们的“梦境实录”,实则是作家想象力、心灵领悟力的结果,包含了作家对于孩子的现实境况和精神渴求的深刻理解,亦流露出作家对于孩童的大爱。(李红叶)

(5)内容摘录——《彩色的太阳》

她——四岁。她所在的幼儿园里,有许多外国小朋友,其中,有黄皮肤的孩子,也有白皮肤和黑皮肤的孩子……

叮、叮、叮,有人轻轻地敲着玻璃窗。她睁眼一看,只见窗外有几张笑脸,冲她一笑,一闪,就不见了。

咦,好像是日本的美惠子、俄罗斯的尼娜,还有朝鲜的哲浩、美国的杰克、坦桑尼亚的卡普亚……奇怪了,他们怎么到这儿来了呢?

不理他们不理他们!她赌气地噘着嘴翻过身去,给窗外的小伙伴们一个后脑勺。

一想起上午的图画课她就生气呢。今天,老师要他们画圆圆的太阳。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红太阳,要他们照着涂颜色。可是她却画了三个太阳:一个黄太阳,一个白太阳,一个黑太阳。

“不对不对!”哲浩嚷了起来。他指着黑板,一边说一边拿着红蜡笔做手势:“应该涂红颜色!”

她瞪着哲浩,嘟着嘴没吭声。然后拿起黄蜡笔,在黄太阳下画了一个小男孩;拿起白色的蜡笔,在白太阳下画了一个小男孩;拿起黑色的蜡笔,在黑太阳下也画了一个小男孩。

她指了指哲浩,又指了指杰克和卡普亚。

哲浩把杰克和卡普亚喊过来了。他一边指着她画上的小男孩,一边笑着点点杰克和卡普亚的鼻子。

杰克瞪大了眼睛,直摇头:“错啦!”

卡普亚瞪大了眼睛,直摇头:“错啦!”

尼娜和美惠子跑过来,瞧了瞧她画的太阳,也笑了起来。

他们把自己的图画拿了过来。他们都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

她不服气:“你们错了!你们错了!”

可他们都拍手笑了起来:“你错啦!”

……叮、叮、叮。又有人在敲窗。

哼,才不理你们呢。她正想着,忽然听见一阵欢呼:“看啊,看啊,黄太阳!黄太阳!”

她一听,急忙跑到窗前。一看,啊,真的!天上闪着一轮黄太阳,和她画的一模一样。黄太阳放射着奶黄一样的阳光,好多好多小朋友走进了阳光中,一下变成了黄色的孩子。

她正觉得奇怪,太阳一下又变得雪白雪白了,像雪白的冰淇淋。阳光像雪白的牛奶一样流淌着,好多好多的小朋友走进了阳光里,一下变成了白色的孩子。

突然间太阳又变了,变成了黑色,像乌金一样,黑得闪闪发亮。阳光像黑色的长头发一样飘荡着,好多好多的小朋友走进了阳光里,一下又变成了黑色的孩子。

她咯咯地笑了起来,觉得真有趣。

她正笑着,忽然看见太阳像皮球一样掉了下来,黄色的白色的黑色的小朋友都喊着叫着跑过去抢皮球。

太阳—会几黄一会儿白一会儿黑。

小朋友们便争着抢着:“这是我的!”“这是我的!”“这是我的!”

她不禁“啊”地叫了一声。

她这一喊可不得了。所有的小朋友都发现了她,都喊着叫着跑了过来,一阵阵脚步声越来越近,吵着嚷着要她评评理。

黄孩子说黄太阳是她画的。

白孩子说白太阳是她画的。

黑孩子说黑太阳是她画的。

他们跑进了花园跑进了客厅跑进了她的房间,争着吵着闹着嚷着。她只好用双手把耳朵捂住。这时她才想起了老师说的话:老师笑着看了她的图画,把黑板上的红太阳擦掉了,没有画黄太阳,没有画白太阳,也没有画黑太阳,而是用各种颜色画了一个彩色的太阳。

老师说天上的太阳只有一个。

老师说太阳有七种颜色,因此太阳应该是个彩色的太阳……

她缩在墙角里,双手抱着头,捂着耳朵,心里想,要是太阳是彩色的,小朋友们就不会争吵打架了……

正想着,忽然听见一阵欢呼:“啊——啊——彩色的太阳!彩色的太阳!”

她急忙跑到窗台前。真的!太阳像个彩球,一闪一闪地变幻着各种色彩。她看见哲浩、美惠子、杰克、尼娜、卡普亚,都拿着各种色彩的蜡笔,在天上画着五彩缤纷的太阳光。他们笑着,画着,回过头来喊她:“快来呀!快来呀!”

她高兴极了,急忙去找蜡笔。可是蜡笔不见了!她急得脑门直冒汗。

文具盒里没有。书包里没有。书桌上没有。抽屉里也没有!

彩色的太阳旋转着,彩色的阳光像彩绸一样飘动着。蜡笔画的线条刚画完,立刻就变成了彩绸,飘呀飘的。

她急得大声喊起来:“妈妈!妈妈!我的蜡笔呢?我的蜡笔呢?”……

她把被子蹬掉了,醒了过来。妈妈笑着问她:“你要蜡笔干吗呀?”她喃喃地自语:“太阳,彩色的太阳……”

三、活动结束。

1.请同学们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2.赠语结束

●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杜鲁门·卡波特)

●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丁尼生)

●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得神圣(阿·安·普罗克特)

●一切活动家都是梦想家(詹·哈尼克)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走。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以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他(鲁迅)

●梦境每是现实的反面(伟格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