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如何促进青年技术人才成长

论述如何促进青年技术人才成长
论述如何促进青年技术人才成长

谈谈如何促进青年技术人才成长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青年员工越来越成为企业的有生力量,对企业的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人才现状及发展的需要也使得培养青年技术人才成为当务之急。高素质的青年技术人才队伍既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也是企业安全稳定长周期生产的基础和保证。作为基层生产车间,我们充分认识到青年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也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本文尝试就如何促进青年技术人才成长进行浅显的总结和探讨。

一、高度重视,把青年技术人才培养作为队伍素质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

围绕公司“素质工程”建设要求,结合车间实际,我们认真分析目前青年员工组成和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现状,班子成员统一思想认识,结合青年员工思想现状和车间人员结构实际情况,积极开展“青年技术人才成长活动”。车间高度重视员工教育培训工作,我们认为,既要抓好日常生产组织,也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两手都要抓。我们在干部员工中积极灌输“学习是进步的前提、技能是有为的基础”的思想,特别是帮助青年员工理解“学习和工作、技能和业绩、成才和进步”的关系,营造主动学习、积极学习的氛围,引导青年员工积极投入“青年技术人才成长活动”中。

通过在青年员工力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技术培训、技能大赛、矩阵培训、导师带徒等活动,既发挥传统培训方式的优

势,又赋予“青年技术人才成长活动”以新的活力,创新培训方式,充实培训容。在加强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车间领导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并参与班组员工学习,经常听取员工群众的意见,了解大家的需求,带头学习和讨论,引领和激发员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帮助青年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学技成才,促进青年技术人才的较快发展,为车间安全稳定生产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二、强化培训,使一线青年员工技术技能培养的具体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为了给车间培养技术过硬、素质过硬的青年岗位能手及青年技术人才,提高青年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车间制定了青年技术人才成长培训计划,明确了班子分工,宣传“培训是员工最大的福利”和“今天培训教育,明天收获效益”的理念,帮助青年员工理解“学习是进步的前提”、“岗位靠竞争,有为才有位”的深刻含义。

一是注重培训计划的针对性。根据员工队伍实际,车间严格制定培训计划和组织具体实施,计划做到针对性强,明确车间培训工作职责和责任。在实施培训中,对每项培训任务均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容、安排培训场地、选拔优秀技术人员授课,确保培训容落实。

二是注重培训方式的可行性。拓宽培训方式,通过开展信息交流与沟通,导师与学员知识互动,学员讨论等形式提高培训效

果,倡导能者为师,互相为师,培训方式做到不拘泥于课堂,不拘泥于形式,尽量多渠道、多模式开展教育培训。加强员工培训需求调查,认真梳理分析员工反馈的信息,调整完善培训方法,尽量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员工自学相结合,有的放矢、注重成效的开展培训。集中培训,即强化培训。通过集中进行理论讲课和现场实践,强化培训容的落实。在岗培训,即实时培训。强调班长和老师傅的作用,把每次上班都当做一次培训的机会,在岗进行系统培训,更具体,更可视,更有效。特别是当装置发生问题或工艺产生波动时,处理的过程和处理的总结都是难得的培训机会。

三是注重过程的具体落实。开展“师带徒”活动。进一步完善师徒合同容,注重进行双向考核,师傅要传授到位,徒弟要积极学习,车间定期对师徒合同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开展技能竞赛。鼓励青年员工参与技能竞赛,车间青年员工在公司技能竞赛中取得技术状元等优异成绩,经过竞赛的洗礼,营造了氛围、锻炼了队伍、选拔了人才、积累了经验,在员工中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抓学习、练技术的风气变的得浓厚起来,为车间锻造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营造了良好的环境。突出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培训。根据员工事故应急处理能力较薄弱的现实,加强员工事故案例学习,剖析事故原因,立足岗位,引以为诫,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员工事故应急处理能力。开展班组岗位练兵。车间每月按要求进行各类练兵活动,练兵主要围绕车间工艺、设

备、安全知识,在平时工作中注重操作人员的技术更新,使操作人员时刻记住安全,并进行模拟操作,以保证安全平稳的生产运行。细化培训需求矩阵模块。将模块中的知识点梳理分类,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培训思路将划分后的知识点划分至专业组和班组,由各专业组技术人员搭建题库框架,由班组人员对知识点进行细化,结合操作规程及日常操作技能,进行题库的编写,经过验证审核,形成员工培训需求矩阵题库,作为员工上岗考核、技能鉴定、日常岗位练兵的题库。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车间采取适时重点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方法,加大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的指导力度,按要求做好鉴定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每一位员工达到岗位要求,实现全员持证上岗。

通过以上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力争锻造一支会工作、能吃苦、善创新、能创造的高素质青年技术人才队伍。

三、干中培养,让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尽快成长成熟,成为车间生产管理的主力军。

管理的核心在干部,专业技术人员是车间生产管理工作的中坚,是车间安全生产具体工作落实的主要力量,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目前,车间专业技术人员年轻人居多,他们文化程度高,接受能力强,但实践经验不足,作风比较浮躁。培养他们,是车间领导和班子全体成员的职责;培养他们,是车间生产管理工作的需要,而车间目前人员结构和人才急需的现状也要求我们,培养他们就必须要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在干中学,在实

践中快速进步、快速成长,以满足车间生产管理的需要。

一是要重视思想作风培养,做好传帮带。青年员工最需要的是良好的思想作风和职业素质,这是作为企业员工的基本素质,更是作为一名基层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质。职业素养是一个人在职业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在品质,具有良好思想作风和职业素质的人,才会在自己的职业道路上得到良好的发展,也才能为企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此,车间领导带头学习公司文化,带头践行职业规,提高综合素质,以自己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影响青年员工,做好传帮带。车间领导根据日常生产和管理情况,做到带头深入现场,深入一线,在装置出现故障,工艺出现异常时,主动快速到达现场,并有意识地引领专业技术人员参与其中,现场分析,现场讲解,判断故障,剖析原因,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在车间党支部开展的破解难题活动中,积极吸收和鼓励他们参与,针对立项难题,明确具体要求,发动他们动脑筋、想办法,利用技术攻关会分析,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利用装置检修的大好时机,鼓励他们盯在现场,大胆实践,要求他们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交代任务督促他们参与,实时指导帮助他们提高,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质。

二是注重业务技能培养,强化干中学。车间借助日常生产调度会、技术攻关讨论会、综合管理会等,注重引导青年专业技术人员关注和参与,引导他们投入到破解难题的分析讨论和实践

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在组织对操作规程修订和评审的过程中强化他们的学习;在完善工艺操作作业卡的工作中督促他们学习;在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实践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在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中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在车间大检修过程中让青年技术人员担当主力军,安排各项检修任务,磨练他们的责任心,引导他们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在参与装置大检修的过程中学习更多更有效的工艺和设备知识;在解决具体问题和难题中磨练强化他们执行力的提高。在这些具体实践活动中,既体现管理过程群策群力的合力,又在具体的实践中提升了他们的业务素质,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职业素养,使他们尽快成长为车间生产管理的主力军。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