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神经病的神经超声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病的神经超声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病(peripheral neuropathy)是神经科医师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其病因繁复,病理表现多样,临床表现相似,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为疾病的确诊带来挑战。超声技术在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随着定量超声的发展,已成为该类疾病诊断中极具意义的辅助检查手段。

一、周围神经病的分类

周围神经病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元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改变所致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获得性周围神经病和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其中获得性周围神经病又包括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CIDP)、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MMN)、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acquired demyelinating sensory and motor neuropathy, MADSAM)等,结缔组织性周围神经病,营养、代谢性周围神经病,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等。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为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可分为遗传性感觉运动伴自主神经型周围神经病、遗传性感觉受累为主的周围神经病、遗传性运动受累为主的周围神经病、遗传性代谢性周围神经病等。

二、神经超声的发展及检测内容

1970年,Lazzaro Spallanzan通过观察蝙蝠使用超声定位捕获猎物,最早报道超声波现象。随后Pierre Curie第一次发现并描述压电现象,Paul Langevin将该现象应用于超声海底探测。超声技术最早应用于临床评估及诊断在1940年,Elder和Donald应用超声评估婴儿及心脏。1985年Solbiati等[1]报道神经干的超声影像表现,并在一具生前表现为反复喉神经受累的尸体上,检测到受损喉神经的超声表现,这也是第一次用超声观察到周围神经的病理表现。1988年Fornage和

Rifkin[2]在离体标本上用5.0~7.5 MHz的线阵探头观察正常神经解剖图像。随后Fornage[3]用高频探头观察离体神经,并且与组织切片进行比较证实神经二维声像图表现出来的低回声区对应组织学上的神经纤维束,而强回声带则对应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结缔组织。神经超声技术迅速发展,临床上开始使用频率大于15 MHz的高频探头,细小感觉纤维例如正中神经的掌中神经皮支也能被清晰捕捉,并且随着多普勒超声分辨力的提高,神经纤维束内的血流变化也能被客观评估。目前超声技术除可用于检测常规神经传导功能的神经外,还可检测脊柱至锁骨间,甚至锁骨至腋间臂丛的解剖形态,其中包括副神经及肌皮神经。腓神经、隐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甚至手指神经也可被探及,但上述神经的小分支较难检测。此外,脑神经中的视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副脊神经等在神经走行的特定位点上也可被探测到[4]。

目前临床上神经超声常规检查的神经包括: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坐骨神经,臂丛等。临床常用5.0~18.0 MHz频率的线阵探头。5.0 MHz的低频探头用于深部神经探测,如坐骨神经近端。18.0 MHz的高频探头用于浅表神经探测。

超声检查中常用衡量神经的检测指标有:神经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神经横截面积变异率(cross sectional area variability)、声波特征(echogenity)、血供变化(vascularity)和神经移动度(mobility)[5]。在横断面二维声像图上可测量神经横断面积,即为神经横截面积;在二维纵断声像图上可测量神经纤维束的直径(diameter)。变异率(variability):在定量神经超声中,以下4种变异率指标可用来衡量神经纤维功能状态:(1)横截面积变异率(intranerve cross sectional area variability):最大横截面积/最小横截面积(max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 /min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可以评估局灶性及弥漫性神经纤维束的增粗。(2)神经纤维束横截面积变异率(internerve cross sectional area variability):最大横截面积变异率/最小横截面积变异率(max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 variability/min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 variability)。目的在于协助判断周围神经神经损害的分布方式。(3)双侧神经纤维束内横截面积变

异率比值(side-to-side difference ratio of the intranerve cross sectional area variability,SSDIVA):同名神经一侧纤维束最大与最小横截面积变异率/另一侧最大与最小横截面积变异率,目的是对偏侧周围神经损害的检测识别。(4)神经丛内横截面积变异率(the intraplexus cross sectional area variability):臂丛最大横截面积/臂丛最小横截面积(max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 of the brachial plexus/minimal cross sectional area of the brachial plexus),可区别局灶性或弥散性的臂丛神经病变[6,7]。正常神经纤维束在横断面二维声像特征表现为,由低回声(hypoechoic)的神经束及高回声(hyperechoic)的神经束膜组成的蜂窝样结构(cable-like structures)。在纵断切面显示低回声与高回声并行的结构特征,与周边低回声伴散在高回声的肌肉组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由于肌腱较神经纤维束更具有各向异性及高回声特征,因此在改变探头入射角度时肌腱回声变化较神经变化更显著。彩色血流声像模式下,正常神经纤维束无动脉血流充盈声像,当神经纤维束受周围组织压迫或炎性病变浸润时,可探及周围丰富的血流声像特征。肌腱与神经毗邻,可随着关节的活动而移动,较神经纤维束结构更具有移动性。当不同原因导致神经水肿时,神经束结构消失,病变神经纤维束在肢体进行屈、伸、旋、展等动作时,移动度明显减低。

三、目前几种常见的超声评分方法

1.波鸿(德国城市名)超声积分(Bochum ultrasound score,BUS):

该评分方法由Kerasnoudis等[8]于2014年提出,具体内容:超声检测包括以下4处神经节段的神经横截面积:(1)尺神经位于Guyon管处;(2)尺神经位于上臂处(内上髁与腋窝连线中点处);(3)桡神经位于桡神经沟处;(4)腓肠神经位于腓肠肌内外侧头处。以上4处神经节段的神经横截面积若大于正常值,计1分;若同一节段双侧神经横截面积均增大,仍计1分。故BUS积分最低0分,最高4分。该评分方法最早用于急、慢性炎性脱髓鞘疾病的鉴别。

2.超声模式评分(ultrasound pattern sum score,UPSS):

该评分方法由Grimm等[9]于2015年提出,具体内容:(1)UPS-A:测量以下4条神经,共8处节段的神经横截面积:正中神经上臂、肘部及前臂中部处,尺神经上臂及前臂中部处,胫神经腘窝及脚踝部,腓总神经腘窝处。若上述节段神经横截面积较正常参考值增大,但小于150%正常高值,计1分;大于150%正常高值,则计2分。故总分最高为16分。(2) UPS-B:第5及第6颈神经出椎间孔和横突处直径(测量时探头纵向放置,与神经平行),颈动脉鞘处迷走神经横截面积,上述3处神经增粗,计1分,最高积分为3分。(3)UPS-C:腓浅神经小腿处神经横截面积增粗,则计1分。(4)UPSS:即上述3部分积分的总和,故积分区间为0~20分。该方法最早用于鉴别急性及亚急性周围神经病。

3.改良超声模式评分(modified ultrasound pattern sum score,mUPSS):

该评分于2015年同样由Grimm等[10]提出,该评分保留UPS-A、B、C的评分方式,增加UPS-D,即嵌压积分(entrapment score),正中神经腕部横截面积/前臂横截面积及尺神经肘部尺神经沟处横截面积/上臂横截面积。上述嵌压比值(entrapment ratios)大于1.4,计2分;>1.0,<1.4,计1分;小于1.0,则不计分。故UPS-D最高4分,最低0分;而mUPSS总分最高24分,最低0分。该方法最早运用于遗传性周围神经病间的鉴别。

4.UPSS,均质性评分(homogeneity score,HS)和局部神经增粗指数(regional nerve enlargement index,RNEI)综合评价系统:该方法由Grimm等[11]于2016年提出,其目的为应用超声鉴别炎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与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其中UPSS评分方法同前。HS为定量及客观地对神经形态学进行评价提出。非均一性增粗(inhomogeneous enlargement),指神经各阶段全面性增粗,且增粗大于150%正常高值处与小于150%正常高值处同时存在,计1分。均一性增粗(homogeneous enlargement),分为轻度(增粗小于150%正常高值),计2分;重度(增粗大于150%正常高值),计3分。局灶性(regional)或无神经增粗,计0分。HS系统适用于正中神经、尺神

经及胫神经,最高9分,最低0分。RNEI指在正中、尺、胫神经上,若存在同一神经的非经典嵌压部位上横截面积正常节段与横截面积增粗节段同时存在,则计1分,总分最高3分。

目前上述4种超声定量评价积分系统,大多以神经横截面积作为观察指标及计分依据,相信随着定量超声发展,会有涵盖更多超声检查指标、更为全面的评价系统出现。

四、几种获得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超声特征

1. GBS:

GBS是常见的急性周围神经病,包括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急性运动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 axonal neuropathy,AMAN)、急性感觉运动性轴索性神经病(acute motor-sensory axonal neuropathy,AMSAN)和Fisher综合征等。GBS最常见的超声表现为除尺神经上臂处及坐骨神经以外的节段性神经横截面积增粗,当伴有突出的自主神经功能受累时还可见迷走神经横截面积增粗,当伴有显著的脑脊液蛋白升高时,可见C6神经直径增大[12]。正中神经及尺神经横截面积可较正常对照值增加0.4倍[13]。当UPSS<10分和(或)UPS -A<7分,且UPS-B≥1分时(敏感度63.2%,特异度90.3%),提示GBS可能性大[9]。GBS神经超声表现,与神经电生理及GBS后所致的功能损害尚无明确相关性[14]。对于GBS而言,神经超声较电生理的优势在于,GBS早期,尤其是起病1~3 d,神经传导速度可完全正常,而此时神经超声可作为非常有价值的诊断工具,检测到节段性横截面积增粗。

2. CIDP:

CIDP常见神经超声表现为周围神经近端或远端局灶性神经横截面积增粗,横截面积变异率增大,血供增多(increased vascularization)以及C5、C6神经根直径增粗[15],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可较正常对照值增加1.3倍[13]。神经横截面积的增大可能为免疫介导的炎性脱髓鞘过程中导致神经炎性水肿所致,或反复髓鞘脱失及再生过程中导致神经局灶洋葱头样改变所致,但尚未有神经超声异常改变及对应节段神经病

理结果证实。当BUS积分≥2分时,可将CIDP从AIDP中鉴别出(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90.4%)[8]。此外,当UPSS≥10分(敏感度78.6%,特异度97.2%)和(或)UPS-A≥7分(敏感度80%,特异度93%),提示CIDP可能性大[9]。2016年Kerasnoudis等[16]提出了神经超声协议,体现出神经超声在CIDP鉴别诊断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该协议为慢性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的超声诊断制定了规范化操作流程。大致内容如下:(1)第一步:根据BUS:若BUS≥2分,则考虑可能诊断为CIDP;若BUS≤2分,则进行下一步检测。(2)第二步:测量正中神经前臂处、尺神经前臂处、胫神经脚踝处神经横截面积:若至少上述3处之一出现横截面积病理性改变,则考虑可能诊断为MMN,若上述3处横截面积均正常则进行下一步。(3)第三步:测量正中神经腕管处、尺神经肘部神经横截面积:若上述至少2处之一出现横截面积病理性改变,则考虑可能诊断为MADSAM;若上述2处横截面积均正常,则考虑可能诊断为血管炎或副蛋白血症性周围神经病。上述规范化超声检测流程还需经过多中心、前瞻性的大样本检测以进一步证实其对于鉴别CIDP、MMN、MADSAM的特异度及敏感度。对于CIDP其神经超声表现与神经电生理关系尚存争议。有研究表明,横截面积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呈反比,且横截面积增粗与神经传导阻滞相关[17],但其他研究[18,19]并未发现类似相关性。对于CIDP,神经超声较神经电生理检测手段的优势之处在于,神经传导检测中当运动或感觉神经的波幅无法引出时,神经超声能弥补电生理的不足,提供神经的形态学改变证据,为诊断提供帮助。

五、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神经超声特征

临床上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相对复杂,神经超声技术的应用将有助于病变的评估。目前神经超声在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hereditary motor and sensory neuropathy (HMSN),也被称为夏科-马里-图斯(Charcot-Marie -Tooth,CMT)病]、遗传性压力易患性周围神经病(HNPP)及家族性淀粉样变多发性神经病(FAP)。

1.CMT:

遗传性感觉运动性周围神经病与遗传性纯感觉神经病、遗传性纯运动神经病、遗传性感觉自主神经病有部分重叠。CMT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变性病,尽管目前CMT有超过75种的基因型,但西方国家80%的CMT基因型表现为PMP22、MPZ、MFN2和GJB1。CMT按遗传方式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utosomal dominant)、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utosomal recessive)、X连锁遗传(X-linked inheritance)。在西欧,北美和日本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为主[20]。

CMT1A为最常见的脱髓鞘型CMT,为染色体17p11上PMP22基因的重复致PMP22编码的周围髓鞘蛋白22(一种周围神经致密髓鞘上的跨膜蛋白)合成异常。神经超声可见周围神经、臂丛及神经根较健康人增粗,回声增强。受压部位近端神经增粗,远端神经束扩大;神经肥大及神经束的增粗呈弥漫性[21]。CMT1B是因编码髓鞘蛋白0(myelin protein zero)的MPZ基因突变,神经超声表现为正中神经及迷走神经增粗,而腓肠神经直径减小,这也许与轴索长度依赖性损伤相关[22]。CMT2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较健康人稍大,但较CMT1A 患者神经横截面积稍小。CMTX1是CMT中仅次于CMT1A常见的类型,因编码连接素-32蛋白的GJB1基因突变。但由于病例数的限制,目前研究结论尚不一致,仅一项研究表明CMTX1患者的正中神经横截面积较健康人增大,但其他研究则提示缩小[23]。根据Grimm等[11]提出用于鉴别遗传性及获得性周围神经病的'UPSS, HS和RNEI'综合评价系统,提示CMT1主要表现为神经全面均一的增粗,MMN及MADSAM主要表现为神经局灶性、非均一的增粗,而CIDP既可表现为神经局灶性增粗,也可表现为全面性均一或非均一性增粗。其中UPSS>10分,HS>4分,提示CMT1亚型;UPSS<7分,RNEI>1分,UPSC正常则提示MMN;UPSS>7分,且多源性神经横截面积增粗提示典型CIDP。临床上,常见的获得性周围神经病如CIDP仅凭临床特点,有时不易与无明确家族史的脱髓鞘性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相鉴别。此时神经超声作为无痛、价廉、简便的检测手段,可为临床提供十分有意义的鉴别信息(表1)。我国刘明生等[24]在CMT1患者进行神经超声测定,可见各个部位的横截面积均明显增大,与CIDP有显著不同,

提示神经超声横截面积测定可以作为辅助鉴别CIDP和CMT1的方法之一。但需警惕的是,当获得性周围神经病的病程较长,病情反复,且未获得及时治疗时,其神经超声也可表现为弥漫性显著增粗[25]。此外,研究表明CMT1A的神经横截面积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呈反比,与CMT评分呈正比[23]。

表1获得性周围神经病与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在超声方面的鉴别诊断

2.HNPP:

HNPP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为17号染色体短臂1区1带亚单位(17P11.2)上1.5 Mb长度的片段缺失所致,发病平均年龄多为20~30岁,但变异较大。典型临床表现为反复短暂性的压迫性麻痹,无痛但伴有单一神经或臂丛支配区局灶性的感觉运动症状。尺神经和腓总神经最易受累,其次为臂丛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颅神经较少受累,短暂性的面神经、三叉神经、舌下神经麻痹有过报道[26]。

HNPP神经超声可见多发性局灶性的神经增粗,回声增强,不仅可出现在神经易受压部位,也可出现在易受压区域外,常见于正中神经、尺神经、胫后神经和腓总神经。Goedee等[21]就CMT1A与HNPP神经超声不同点进行研究,发现所有受检者均有神经增粗,但无神经内血管分布增多。神经的增粗与肌力、年龄、性别和病程无显著相关性。在腕管及尺神经沟这些神经易受压迫的部位检测发现,HNPP患者神经增粗大于CMT,但易压迫部位近端神经增粗CMT-1A 较HNPP显著。HNPP患者中正中、尺神经、腓总神经的肿胀率明显高于CMT患者组。CMT-1A组患者中神经束直径较HNPP组患者显著增大,尤其在易受压迫的近端部位。CMT-1A组患者较HNPP组更显著地表现为神经低回声。在Schreiber等[23]的研究中,分别测量了正常对照组、CMT1A、CMT2A、CMTX、HNPP组正中神经于腕部、前臂的神经横截面积及纤维束直径,发现CMT及HNPP组神经横截面积较正常组均增大,且CMT1A较HNPP组增加显著;CMT组与

HNPP组相比,神经纤维直径增大也更为显著。此外,Grimm等[10]提出mUPSS可鉴别常见的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在UPSS积分方面:CMT1A>CMT1B和CMTX>HNPP;嵌压比值方面:CMT1A、CMT1B及CMTX<1.0,HNPP>1.4。CMT2未见明显的CSA增大。

3. FAP:

FAP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结台蛋白(TTR)、载脂蛋白AI(apolipoprotein AI,APOAI)或凝溶胶蛋白(gelsolin,GSN)的基因突变所致。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TRR基因碱基突变位点已超过100种,TTR Met30是FAP中最普遍的基因类型。FAP以各脏器淀粉样沉积为特点,周围神经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玻璃体混浊、心肌病和肾功能衰竭是FAP的主要临床表现。

Granata等[27]研究提示TTR相关神经病患者的神经超声表现多样,既可为多灶性,也可为局灶性神经横截面积增大,甚至可表现为正常神经超声。上述神经超声表现的差异性与患者病程严重程度相关。而且,此研究发现FAP患者肘部尺神经的横截面积增大显著,推测可能与淀粉样蛋白易沉积于神经易受嵌压部位有关。此外神经超声提示的神经横截面积的增大与神经电生理提示的CMAP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相关。尤其表现为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后神经的横截面积与复合单位动作电位呈负相关,正中神经的横截面积与SNAP呈负相关。尽管家族性淀粉样变性表现为临床及神经电生理上的神经弥漫性对称性严重受累,但神经超声未见弥漫性损害,不同病例之间神经超声表现各异。此项研究并未发现家族性淀粉样神经病在神经超声有特殊表现。

综合分析,造成不同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神经超声研究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在于:(1)测量方法不同:有些研究以包括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神经束膜高回声环(hyperechoic rim)在内的范围作为神经横截面积,而另一些研究则以神经纤维束高回声环以内的范围作为神经横截面积。

(2)试验设计中是否严格遵守随机双盲的方法:即是否将神经超声的图像采集者及图像分析者独立开来,并且对所检测对象的具体诊断加以保密,控制偏倚。(3)所纳入研究对象的人种、入组的人数及是否针对

身高、体重、年龄等影响因素进行分层分析。

以上3种常见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比较见表2。

表23种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比较

六、神经超声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临床上已经开始使用频率大于15 MHz的探头。高频宽带线阵探头的临床应用(可高达22 MHz),使图像的分辨力、敏感度、多普勒血流评估等技术有了显著的发展,更加清晰地探测到神经纤维束解剖结构的病变及神经周围组织变化。但神经超声依然存在自身的局限性,由于其高频率特征,深部的或周围包绕脂肪的神经难以检测清晰;骨质下的神经由于声影遮蔽也难以发现。此外,受检者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年龄、性别、环境温度、检测者对神经走行等解剖知识的掌握及对超声技术应用的成熟度等均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客观性与准确判断。

神经超声具有无痛、无创、价廉等优势,超声技术在周围神经病中应用有时也能弥补传统神经电生理检测的不足,例如:在脱髓鞘类型的CMT患者中,部分患者由于远端肌肉明显萎缩或兴奋阈值明显升高,CMAP往往测不到,但由于脱髓鞘CMT可致神经显著增粗,此时神经超声对神经增粗型CMT诊断有很大帮助。随着神经超声应用的普及,未来超声联合神经传导检测能为鉴别获得性周围神经病和遗传性周围神经病提供详实证据,能为进一步确定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类型及基因筛查方向提供有利帮助,并能协助甄选出需要进一步检查的、可能患有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家族成员。随着临床上对遗传性周围神经病的诊断能力的提高,针对该类疾病的神经超声研究不仅在涉及的疾病谱上,而且在定量研究上都将会有更进一步的发展。目前,部分国家已有神经超声正常参考值的报道,考虑存在不同人种的区别,中国迫切需要检测出适用于自己的神经超声正常参考值范围。此外,神经超声检测在疾病治疗效果的观测及预后随访方面的应用,也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与修复的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与修复的研究进展陈焱肖志宏邢廾谋周围神经损伤后神经轴突连续性中断,神经纤维传导障码.导致感觉退化和自主功能丧失。神经元表型从传送者转换为再生状态,激活负责神经元存活和轴突再生的相关基因表达。临床上周围神经应尽叮能采取端-端吻合修复,如直接吻合张力过大,神经移植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对供区损害却无法避免。随着分子生物学及材料工程技术的进步,神经导管和生物治疗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巾变得越来越取要。本文主要对周围神经损伤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一.神经再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1神经再生的分子机制:神经损伤后,病变部位从轴突远端与神经细胞断开连接。周围神经切断后神经元胞体经历的一系列变化,称为神经元反应,通过W豇leh曲变性在损伤平面以远创建一个利于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傲环境G损伤导致的逆向运输信号障碍癣内流以及受损端暴露于变性与炎性环境等协同作用均刺激近端神经再生,但神经再生起始的信号仍未被阐明m。周围神经损伤能激话神经元自身生长,并克服髓鞘再生相关抑制因素的影响圆。周围神经系统中.在神经元自身生长能力激活捉再生微环境、轴突导向因子和细胞黏附分子的共同作用下,损伤的神经能成功再生。 周围神经轴突的再生是复杂的,在神经损伤远侧残端和生长相关的基因表达上调,这些基閃在再生的行为中很重要。出人意料的是,几个基因都存在抑制再生活动。一个例子是mN.一个抑止细胞生长的候选基因:通过siRNA来抑制Ⅳ瞓和 UNC5H或运用药理学激活剂和抑制剂.多个通路可影响轴突再生。许多对神经恢复的干预途径经过研究同样存在有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归纳成表1。 2.离子通道在周围神经修复中的作用:周围神经损伤后去髓鞘的神经便暴露出离子通道。现在认为神经传导功能受损导致诱发痛觉过敏、感觉倒错等功能异常的病理现象与钾离子通道受损引发的电位异常密不可分㈤。Rasband等㈤研究证实有髓鞘神经纤维中对4-AP敏感的掣亚单位Kv1.1、KvI.2以及胞浆B亚单位Kv2位于j此tap。mnod豇区域。基于这个解剖定位关系.一旦髓鞘受损,势必会影响钾离子通道功能进而引起钾离子大量外溢,无法产生正常的复合动作电位,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受损。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目前认为阻断钾离子通道有助于恢复受损神经的传导功能。Sun等㈤研究发现.在周围神经损伤发生传导功能受损的关键是周围神经钾离子通道暴露。当神经干受到大于阈值的刺激时候会产生动作电 位,钠离子大量内流产生峰电位.然后钾离子通道被激活,钾离子大量内流。这个过程中钾离子通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快钾离子通道IA,其特点是能够快速被激活,也能够快速被抑制:另外一种是慢钾离子通道Idr,被激活起来较为缓慢,但是在复极化的过程中作用持续存在。现在普遍认为4-AP是一种快钾离子通道抑制剂,并且能够快速恢复受损脊索的神经传导功能。防止因髓鞘破坏引起的神经冲动向周围扩散,从而加强受损伤神经传导并恢复神经损伤造成的神经细胞轴突的功能损坏。该机制使得早期提高或恢复神经传导,缓解神经损伤导致的长期疼痛成为可能。二、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评价 1.损伤机制:评估患者周围神经损伤,首先应确定损伤的机制。挤压伤能产生多种组织复合损伤,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失神经支配。穿透伤可导致部分或完全性神经损伤,枪弹相关的 详细检查以确定神经再生潜力。扭曲、牵引型损伤可致神经卡压和牵拉,导致神经及轴索断裂㈤。对于闭合性骨折导致神经损伤常自行恢复,大多数患者无需手术干预,可保守治

周围神经病的神经超声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病的神经超声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病(peripheral neuropathy)是神经科医师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大类疾病,其病因繁复,病理表现多样,临床表现相似,病情轻重程度不一,为疾病的确诊带来挑战。超声技术在周围神经病中的应用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随着定量超声的发展,已成为该类疾病诊断中极具意义的辅助检查手段。 一、周围神经病的分类 周围神经病是指周围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元的功能障碍和结构改变所致的一组疾病。根据病因可分为获得性周围神经病和遗传性周围神经病,其中获得性周围神经病又包括免疫介导性周围神经病,如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 GBS)、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 CIDP)、多灶性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motor neuropathy, MMN)、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acquired demyelinating sensory and motor neuropathy, MADSAM)等,结缔组织性周围神经病,营养、代谢性周围神经病,副肿瘤性周围神经病,嵌压性周围神经病,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等。遗传性周围神经病为遗传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组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特点的疾病,可分为遗传性感觉运动伴自主神经型周围神经病、遗传性感觉受累为主的周围神经病、遗传性运动受累为主的周围神经病、遗传性代谢性周围神经病等。 二、神经超声的发展及检测内容 1970年,Lazzaro Spallanzan通过观察蝙蝠使用超声定位捕获猎物,最早报道超声波现象。随后Pierre Curie第一次发现并描述压电现象,Paul Langevin将该现象应用于超声海底探测。超声技术最早应用于临床评估及诊断在1940年,Elder和Donald应用超声评估婴儿及心脏。1985年Solbiati等[1]报道神经干的超声影像表现,并在一具生前表现为反复喉神经受累的尸体上,检测到受损喉神经的超声表现,这也是第一次用超声观察到周围神经的病理表现。1988年Fornage和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819046027.html,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明瑛吴坚 来源:《医学信息》2019年第08期 摘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患者可出现肢体的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其中以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DSPN)最为多见。目前DPN的筛查方式多样,其中五项筛查、单丝和音叉检查是临床常用的初筛方式,各类量表可 为DPN作等级评估,神经传导速度(NCV)是目前公认的诊断金标准。此外,高频超声、角膜共聚焦显微镜、磁共振神经成像等新兴检查方法优势逐步显露。由于DPN是炎症、氧化应激、免疫损伤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医师们也在积极探索相关血清学指标,以求为DPN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多临床依据。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远端对称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检查;血清标志物 中图分类号:R745;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DOI: 10.3969/j.issn.1006-1959.2019.08.019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8-0062-05 Abstract: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Patients may have numbness, pain and paresthesia of the limbs. Among them, distal symmetry multiple peripheral neuropathy (DSPN) is the most common. At present,DPN screening methods are diverse. Five screening, monofilament and tuning fork examinations are commonly used in clinical screening methods. Various scales can be used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DPN, and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NCV) is currently recognized as a diagnostic gold. standard. In addition, the advantages of emerging inspection methods such as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corneal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neurography have gradually emerged. Because DPN is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such as inflammation, oxidative stress, and immune damage, physicians are also actively exploring relevant serological indicators to provide more clinical evidence for early diagnosis of DPN. Key words: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istal symmetric multiple peripheral neuropathy; Neurophysiological examination;Serum markers 近年來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统计,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约4.51亿人,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比率可达到85%~95%[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发病率也在逐年增加, 且与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有研究表明,在患者确诊糖尿病后5年、10年和20年DPN的发病率分别约为30%、60%和90%,甚至有8%~30%的糖尿病前期患者已经存在多发神经病变[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综述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一、发病机制 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多项研究显示,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神经细胞凋亡等与DPN的发生密切相关。 1、氧化应激:高血糖状态下,活性氧(ROS)产生过多,超过了机体的清除能力,导致氧化应激。ROS可直接损伤DNA和蛋白质,引起神经细胞凋亡和功能障碍。 2、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在DPN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高血糖可激活炎症反应,而炎症反应反过来又可诱发氧化应激,形成恶性循环。 3、神经细胞凋亡:高血糖可诱导神经细胞凋亡,进一步导致神经纤维脱髓鞘和轴突变性。 二、诊断与评估 1、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详细的病史、体格检

查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其中,神经电生理检查(如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对于诊断DPN具有重要价值。 2、评估:评估DPN的严重程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评估指标包括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睡眠质量等。其中,睡眠质量评估可采用睡眠问卷调查或睡眠日记等方式进行。 三、治疗进展 1、药物治疗:目前用于治疗DPN的药物主要包括抗抑郁药、抗癫痫药、抗组胺药等。一些新型药物如针对神经痛的靶向药物也在研发中。 2、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针灸、按摩等。这些方法在缓解DPN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3、针对发病机制的治疗:针对DPN的发病机制,一些新型的治疗方法也在研究中。例如,抗氧化剂和抗炎药物可能有助于缓解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神经保护剂可能有助于防止神经细胞凋亡;神经营养剂可能有助于促进神经再生等。 四、展望 随着对DPN发病机制的深入了解,未来的治疗策略可能会更加针对其

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 素之一。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两类,其中包括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病等,这些疾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困扰。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科学家们一直在进行着各种形式的研究,以期提高治疗和预防的效果。下面我们来看看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一、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1. 脑卒中的治疗 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头痛、失语、肢体无 力等。脑卒中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目前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血管扩张药物和减少炎症反应的药物,同时通过物理治疗来恢复受损的神经功能。最新的研究表明,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干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加速康复。这一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发展,相信未来这种治疗方法将会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2. 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 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老年性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记忆和思维能力。目前,针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最新的研究表明,某些基因突变和外部环境因素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症发生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科学家们可以寻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法,预防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 3. 帕金森病的治疗 帕金森病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特点是肌肉僵硬、肢体震颤等症状。 至今,对帕金森病的研究还在不断深入。现有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最新的研究表明,使用深部脑刺激器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症状,让患者更好地

控制疾病进程。研究人员还在不断寻找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治疗方法,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二、周围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1. 神经炎的治疗 神经炎是一种神经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神经病变、肌无力等症状。目前,对神经炎的治疗主要通过应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来抑制免疫反应,其效果较为明显。在研究上,科学家们发现,针对某些关键结构的新药物可以有效预防神经炎的发生。如果这一研究能够成功,将会为神经炎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 2. 颈椎病的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颈部疼痛、头痛、肩部疼痛等。 目前,治疗颈椎病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最新的研究表明,超声波可以有效地帮助颈椎病患者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如果这一研究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有望成为颈椎病治疗领域的新亮点。 总结: 神经系统疾病是一类十分严重的疾病,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在科学家们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下,对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逐渐得到优化和改善。从干细胞移植到超声波治疗,每一次研究的发现和突破都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带来了新的方法和希望。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未来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会更加科学、精准、有效。

超声诊断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超声诊断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探讨 外周神经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率在临床上较高。这类疾病的主要 症状包括局部感觉减退、感觉异常、肌力下降等。由于其症状多种多样,因此需要运用多 种方法进行诊断。目前,超声诊断已经成为了外周神经病变的较为常见的诊断方法之一。 本文将主要探讨超声诊断外周神经病变的临床价值。 超声诊断外周神经病变主要涉及到外周神经的超声检查。外周神经的超声检查主要通 过探头对神经进行扫描,通过回声的信号反馈来判断神经是否存在病理改变。在临床上, 常用的检查方法包括灵敏度较高的超声波(高频)和红外线成像技术(IRI)。超声波技术常常被用于检查神经内部及其周围是否有损伤;而IRI技术则可以帮助医生检查神经表面 及其周围的其他组织是否存在病理改变。 1. 非侵入性 相对于其他的医学检查方法,超声检查是非侵入性的。这就意味着不会对患者造成任 何伤害,不需要进行任何切开手术等操作。 2. 简便易行 超声检查的操作比较简单,患者不需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也不需要接受麻醉等药 物治疗。这一点非常适合那些无法接受其他检查方法的患者。 3. 显示清晰、易于识别 超声检查的回声信号效果非常清晰,患者的神经组织清晰可见。通过这种方式,医生 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并缩短治疗时间。 1. 受操作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超声检查的质量受到检查人员操作水平和检查设备的精度等因素的影响。 2. 部分神经不适宜超声检查 一些部位的神经如手段神经,易受周围组织覆盖而导致超声回声信号不清晰,影响检 查结果。 1. 神经筋膜痴呆的诊断 超声扫查可显示肌肉筋膜的增厚、高低波混杂及局部水肿。本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 2. 神经根炎和神经痛的诊断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诊断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指由于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伤而引起的神经损伤,是糖尿病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表现为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和自主神经紊 乱等多种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造成了很大影响,严重者可导致肢体残疾。 近年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不断更新和完善,主要包括病史询问、 神经系统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和生物学指标检测等。 病史询问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首要步骤,通过询问患者有无感觉、运动障碍 等症状、症状的部位、发病的时间和病程等情况,了解其神经系统受损的情况。同时,还 要询问患者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和服药情况等,以评价糖尿病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治疗依 从性。 神经系统检查是评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要方法,包括感觉、运动和自主神经的 检查。感觉检查主要包括痛觉、触觉、温度觉和震动觉等,其中最常见的是足底痛觉受损 和触觉减退。运动检查主要包括肌力、肌张力和肌肉萎缩等,严重者还可出现踝反射消失。自主神经检查主要包括心率变异性和直肠肌张力等指标的检测,以评估自主神经功能的受 损程度。 神经电生理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 定和肌肉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以评估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和程度,包括感觉神 经和运动神经的检测。肌肉电图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肌肉电生理学变化,包括电位幅度、形态、持续时间和激发阈值等。 神经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磁共振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波等技术,可以对神经 系统进行影像学评估和定量分析。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扫描可清晰显示神经损伤的部 位和程度,尤其对于神经根和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超声波检查可评估周围 神经的直径、厚度和形态等指标,是一种无创且简便易行的检查方法。 生物学指标检测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补充手段,包括血红蛋白A1C、血浆葡 萄糖、血脂、肝酶和肌酸激酶等生化指标的检测。其中,血红蛋白A1C是评估患者长期血 糖控制的重要指标,也可反映神经系统的损伤程度。 综上所述,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诊断方法多样化且互相补充,从不同层面和角 度评估神经系统的受损情况,有助于准确诊断疾病、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计划,并及时干预、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的痛苦和负担。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出现幻听、妄想、思维紊乱等症状。多年来,神经影像学研究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这一疾病的机会。本文将介绍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影像学研究进展,探讨其对我们理解该疾病的意义。 1. 结构性神经影像学研究 结构性神经影像学研究主要通过MRI技术,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群的大脑结构差异。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灰质体积普遍减少,尤其是在额叶、颞叶和顶叶等区域。此外,患者的脑室扩大,脑白质异常也常见。这些结构性改变与患者的认知和情绪功能障碍密切相关。 2. 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 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主要使用fMRI技术,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特定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大脑活动变化。研究发现,患者在执行工作记忆、情绪调节和认知控制等任务时,与正常人群相比,大脑活动模式存在明显差异。特别是在前额叶、顶叶和颞叶等脑区,患者的活动异常增加或减少。这些功能性改变可能与患者的思维紊乱、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有关。 3. 连接性神经影像学研究 连接性神经影像学研究主要使用脑网络分析技术,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情况。研究发现,患者的脑网络结构存在明显异常,主要表现为大脑网络的功能连接减弱或破坏。这种连接性改变可能与患者的认知和情绪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并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症状表现有关。 4. 神经化学成像研究

神经化学成像研究主要使用PET和SPECT等技术,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 内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变化。研究发现,患者的多巴胺系统功能异常,尤其是多巴胺D2受体的超敏反应。这种神经化学改变可能与患者的妄想和幻觉等症状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神经影像学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精神分裂症的病理机制提供了重要 线索。结构性神经影像学研究揭示了患者大脑结构的异常变化,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揭示了患者大脑活动的异常模式,连接性神经影像学研究揭示了患者脑区之间的功能连接异常,神经化学成像研究揭示了患者神经递质和受体的异常变化。这些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如样本量较小、研究方法不一致等。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期更全面地理解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影像学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周围神经损伤的B超诊断

周围神经损伤的 B超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的B超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病例的时间为2019年7月-2021年2月,全部为得到明确诊断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共纳入78例,健肢、患肢均给予B超形态学检查,分析并比较正常神经与损伤神经声像图的差异。结果:B超诊断可将周围神经细微结构清晰显示出来,以周围神经损伤时超声检查获得的特异性表现为依据对病损范围、部位及神经缺损长度进行确定,并对假性神经瘤进行识别。结论:超声诊断周围神经损伤可准确定位,确诊率高,可为临床制定手术方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B超;周围神经损伤;诊断价值 周围神经损伤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其主要是由交通事故或外伤导致的,医源性神经损伤的发生概率也比较高。针对周围神经损伤,临床开展患肢感觉功能、运动功能检查,即可得到定性诊断。但如果是神经恢复不良或闭合性损伤需要开展二期手术的患者,选择B超对病变性质和程度进行确定则更理想[1]。B超作为临床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其为临床诊断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在2019年7月-2021年2月的时间范围内纳入78例周围神经损伤患者,详见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病例的时间为2019年7月-2021年2月,全部为得到明确诊断的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共纳入78例,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2例;患者年龄在17-25岁范围内,平均年龄(36.8±2.7)岁;病程在4周-3年范围内,平均病程(8.4±1.7)个月。其中10例肘部尺神经卡压,5例腓总神经损伤,7例股部坐

骨神经损伤,9例上臂桡神经损伤,坐骨神经近端损伤、胫神经近端损伤、股神经近端损伤各2例,41例腕部正中神经损伤。 1. 1. 方法 选择的仪器为飞利浦iu22、GE彩色多普勒超声仪,选择的探头类型为L12-5、L9-3;12-3MHz为探头频率,在肢体纵横涂抹耦合剂,以人体对称特点为依据,通过直接扫查法检查患肢、健肢同一水平。如果是开放性损伤,需要借助医用手套隔离伤口和探头。探头需要与皮肤保持垂直状态,顺着伤侧,按照自上而下的顺序进行连续滑行扫查,对长轴、短轴上神经走行、形态进行观察,并对损伤程度、部位和周围韧带、肌腱、血管位置存在的关系进行明确,最后和手术、病理对照。 2结果 正常外周神经声像图表现具体如下:纵切的情况下,内部束状结构会显示出来,主要是不同条处于平行排列状态,且被高回声带分隔开的低回声区;横切的情况下,会有蜂窝状结构表现出来,也就是背景为高回声均匀,不同个圆点状低回声。以神经损伤的具体临床表现、病理改变以及超声检查结果,具体可将神经损伤划分为6级。第1级:出现相关性症状,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神经结构无异常,连续3个月保守变性后,临床症状消失。第2级:明显的神经水肿,质地极为僵硬,回声显著降低,具有完整的神经外膜,束膜不清;部分神经束显示出平行结构紊乱的情况;随访结果显示恢复正常者占多数。第3级:神经部分已经处于断裂状态。相对而言,正常、断裂神经各占一部分,外膜是完整状态,手术过程中可见轴突变性部分已经发生断裂肿胀,一部分神经束已经受损;以束性强回声连续性部分中断为超声表现,中断区以低回声为表现,具有清楚的边界,但正常束状平行强回声依然占一部分。第4级:神经已经处于完全断裂状态,外膜中断的同时神经束断裂,断端神经束呈现粗大状态,中断区以低回声或无回声区为主,神经近端直径明显增粗。第5级:形成瘢痕或周围牵拉部分瘢痕;神经以弯曲走行为主,清晰可见神经外膜,局部呈现水肿状态,超声显示神经粘连以损伤部位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研究进展

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研究进展 摘要:在超声引导下对手术区域进行麻醉,能够清晰辨认出神经靶点,提高 神经阻滞精准性。为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本文结合各学者的研究结果,阐述了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研究进展。文章首先分析了外周神经阻滞原理, 强调了超声引导优势。最后详细分析了在超声引导下,行外周神经阻滞的方法以 及常见阻滞神经。 关键词:超声引导;外周神经;神经阻滞 前言:和全身麻醉相比,局部麻醉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经济效益更高。在熟练专业的麻醉师协助下,能够实现对神经的精准麻醉。 如今超声介入治疗凭借其操作简单,创伤性高,治疗操作准确性高,逐渐应用于 多种疾病的治疗中。借助于超声引导,神经阻滞准确性进一步提高。 1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的原理 在超声设备辅助下,人体不同组织中穿透声波的能力不同,呈现出不同的衰 减程度,形成不同亮度等级的图像[1]。如实体脏器,呈现出低回声,血液和血管 反射程度较低,呈现出黑色图像,无回声。胆结石和横膈膜反射程度较高,呈现 出高回声。目前常使用药物有:0.3~0.5%罗哌卡因、0.3~0.5%罗哌卡因和2%利多 卡因混合[2]。 2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阻滞的优势 程加文[3]对比超声引导和盲探法行臂丛神经阻滞,超声引导下,通过查看神 经组织清晰的影像,可规避重复操作对患者的创伤性,规避血管神经,麻醉组织 更加安全。超声影像下可清楚地观察到血管结构、肌肉组织和神经位置,随时调 整穿刺针路径,保证局部麻醉药物能够均匀分布,快速扩散,提高麻醉药效。传 统盲探方法无法准确避开血管和神经,容易导致神经损伤,诱发气胸、血肿等并

【超声微课堂】外周神经疾病的超声诊断

【超声微课堂】外周神经疾病的超声诊断 超声检查是诊断外周神经疾病最及时最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之一,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Ali 等在2015 年第10 期的World Neurosurgery 杂志上发表文章对其进行了详细介绍。 既往由于超声探头分辨率过低,其诊断神经损伤的价值有限,然而随着超声设备及检查技术的提升(包括高频探头的应用和扫查方式的改进),目前可以高分辨图像显示相对较小的外周神经,其分辨率甚至比现在最常采用的 MRI 检查技术还要高。神经电生理学检查可提供神经功能障碍的位置和病变程度等重要诊断数据,但因其自身所限,无法确定神经的形态学改变以及神经损伤的详细类型。超声检查不仅可弥补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的这方面缺陷,而且检查过程中并不给患者带来疼痛。 临床 MRI 图像的分辨率一般在 450 微米左右,而超声图像可达到更高分辨率,其 10MHz 探头的轴向分辨率即可接近 150 微米,而当前临床常用的18MHz 探头分辨率会更高。因此,超声能更清晰显示每条神经的超微结构,对更细小的神经(如末梢神经)进行评估。另外,超声也可评估人工植入物附近的神经,而 MRI 可能会受限。 正常外周神经声像图表现 超声检查检查神经时应依据其解剖走形进行。比如,臂丛神经的检查应从脊神经和臂丛神经干开始向其末端延伸至指神经。操作者的局部解剖知识和检查部位的形态可影响检查效果,因此检查者须具备肌肉、肌腱和血管的解剖知识,同时根据某些解剖标志也可更容易地发现神经的所在位置。 神经的超声检查多采用高频线阵探头(8-18MHz),其内部的不同解剖结构可表现为不同回声。横切面上,神经表现为低回声结构,内部可见细小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区,呈「蜂窝状」(图1),这种表现的解剖学基础正是低回声的神经束被高回声的神经束膜分隔。神经从近端向远端走行过程中逐渐变细为小分支,其中的神经束膜也存在不同变化。横切面图像对描述神经解剖和发现病变最有价值,神

低强度超声促进周围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低强度超声促进周围神经修复的研究进展 蒋文莉;唐杰;王月香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一直是医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虽然显微外科学的发展以及组织工程的出现,为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带来了佳音,但是目前其临床疗效仍不十分理想。低强度超声波作为物理治疗的一种方式,被研究认为能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低强度超声主要利用超声波的机械效应,提高细胞膜和细胞壁的通透性,增强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细胞生长。低强度超声治疗最早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促进骨折愈合、肌腱愈合及软骨、椎间盘等组织的愈合中。早期人们也研究过低强度超声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争论的焦点主要在连续超声或脉冲超声方式的选择以及热效应是否发挥作用上。初步研究表明:低强度超声可以促进雪旺细胞增生以及在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坐骨神经截断伤、神经导管修复缺损坐骨神经等神经损伤过程中的修复和再生。对于其作用的机制的研究也从细胞学、分子生物学、酶学、离子通道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索。作为无创便捷的治疗方法,低强度超声虽然还有很多方面的问题尚待商榷研究,其未来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是值得肯定和期待的。%Nowadays,peripheral nerve injury is becoming the focus of social attention.Although microsurgery and tissue engineering provide new methods for repair and regeneration of peripheral nerve,their clinic effects are far from ideal.In recent years,different methods have been used to improve peripheral nerve recovery,such as physical stimulus like laser,electricity magnetic field,shock waves and ultrasound.And promising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Mechanical effect was recognized as main effect in the biologic action of 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LIPUS)while thermal mechanisms were not.Micromechanical stimulation

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聚焦超声产品的上市情况和研究进展

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聚焦超声产品的上市情况和 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17-11-15 (原创 2017-11-15 CMDE 中国器审) 一、传统聚焦超声产品 与太阳灶聚焦阳光在焦点处产生巨大能量原理类似,聚焦超声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于体内靶区,在肿瘤内产生瞬态高温、空化、机械作用等生物学效应,杀死靶区内的肿瘤细胞。我国2000年左右批准此类产品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后续陆续批准用于肝脏、乳腺、骨等部位实体肿瘤的治疗。 为了获得合适的穿透深度和聚焦效果,这类系统的超声波源需要直径三四十厘米的弧面,还需要水系统与皮肤耦合,尺寸较大。另有一类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聚焦超声产品,由于治疗部位表浅,波源设计成了经直肠插入式,尺寸较小。影像引导和疗效评估方面,早期产品均采用超声,后续为准确获得治疗区温度,避免扩大热损伤,优化治疗效果评价,开发出了磁共振引导的系统。 二、已上市用于神经外科的聚焦超声产品 2016年7月美国FDA通过PMA路径,批准了一款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系统用于原发性震颤的治疗。它采用了一个独特设计的磁共振兼容头部波源,在不对传导路径上颅骨和脑组织造成热损伤的前提下,将超声能量聚焦在下丘脑特定部位,对其热毁损,从而减少患者震颤

症状。一个包括76位患者的随机双盲临床试验支持其PMA批准,治疗12月后患者的运动功能相对于基线改善40%。 该产品最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独特设计的头部波源。脑神经损伤特别是大脑皮层的损伤会对行为和认知功能产生重大影响,本产品能够毁损颅内靶点而不伤及正常脑组织,至少解决了3个关键技术:小焦点范围,高定位精度,头皮—颅骨—脑“软硬软”组织的声学耦合问题。 三、用于神经外科的聚焦超声技术研究进展 有了这种新型波源,研究人员开始探索聚焦超声技术在神经外科领域中其他可能的应用,如脑肿瘤消融、血脑屏障打开(Blood-Brain-Barrier Destroy,BBBD)等。其中后者配合载药微泡可尝试治疗阿兹海默症或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超声在诊断周围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超声在诊断周围神经疾病中的应用 1概述 在过去几10年内,超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周围神经系统疾患的诊断,其良好的组织分辨力,对神经病变能早期诊断并改善预后,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与CT和MRI比较,超声具有无创、简便、迅速及短期内可重复检查的优势,其实时显像的特点,使其可在检查过程中提供在多种体位下动态的、多角度多平面的图像。 2超声评估方法简介 2.1神经的形态超声在诊断周围神经疾患过程中,对神经形态的测量是最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常用神经横截面上的横截面积、肿胀比率、以及在纵切面上的测量出神经直径来评估神经的肿胀程度[1]。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常需要将探头垂直于神经进行探查,并且在探查过程中尽可能保持探頭以最小的力悬于体表。神经的强回声边缘是测量时选取神经区域的标志[2,3]。在测量时为了取得最佳的图像,常需要对患者体位进行调整,比如探查尺神经时,推荐采用肘关节伸直位至屈曲90°之间的角度,因为当肘关节屈曲超过90°时,神经横截面的区域会缩小。评价神经形态时,神经横截面积的绝对值是目前最常用的诊断指标,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神经肿胀率是评估神经形态的重要指标,所谓肿胀率,通常指神经在病变部位横截面积的最大值与无病变部位横截面积的比率。神经受压时,病变节段通常广泛增粗,用这个参数进行神经的形态评估,可以提高对于神经卡压性疾患的诊断准确性[4]。部分正常人会出现生理性的神经形态变异,用神经肿胀率进行评估亦可以减少诊断时的假阳性病例。此外,神经的扁平率在诊断神经卡压性疾病时也有一定意义。所谓扁平率,是指神经在同一横截面,最大与最小直径之间的比率。神经受压时,病变节段在横截面上可以呈现出扁平的椭圆状,扁平率对于这类形态异常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另外有文献认为扁平率对于CTS的诊断价值较低[5,6]。最近有报道通过评价不同平面横截面积的差值以此减小个体差异对结果带来的影响,但有系统回顾仍倾向单纯测量横截面积来获得最佳的诊断准确性和可靠性。 2.2神经的血流信号常用超声多普勒技术评估神经的血流情况,操作时将探头置于神经走行部位并缓慢提高信号增益。正常神经中无法探查到彩色多普勒信号。当信号增益达到最高时,组织内可能会出现一些杂乱的无特异性的彩色多普勒信号。只有当信号出现的频率与动脉搏动同步,这时神经内的血流信号才是有意义的。当各种疾患引起神经压迫或炎症时,可引起神经内血管充血并导致超声检查中血流信号的出现。研究中常针对这类神经内的血流信号进行分级,以此作为评估神经疾患的一项指标。 2.3神经的回声信号正常神经的回声呈蜂窝状:成束的暗色低回声信号散布在明亮的高回声信号中。病理状态下,水肿会导致神经内回声信号的减弱及束状结构的缺失。其评估方法类似于上述对血管分布的分级,也是对超声图像进行视

超声评价周围神经系统

超声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临床背景下评价周围神经系统(例如遗传性疾病、神经卡压综合征、创伤和肿瘤),从而影响到有症状患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1-4]。电生理学已成为评价临床的“金标准”,但是关于这种方式与超声比较的文献快速积累起来[5-11]。总的来说,神经病学家对不考虑患者疾病强烈集中使用肌电图描记和超声以及结合使用这些技术对神经疾病的概念及治疗重新定义有了日益 增加的领悟[12]。无论在同一阶段两种方式都采用还是联合单一方法或不联合,最终神经成像将取代神经生理学是个讨论的问题[9,13]。注意目前文献的情况,如果以Thornbury’s评分[14]评估神经超声有效性,大多数影响上下肢神经的病理学已超过Ⅰ级(技术有效性)。对于主要的骨纤维管综合征甚至达到Ⅱ级(诊断准确有效性)。现在大量增加的是探讨Ⅲ级(诊断-思考有效性级)来决定影像方式是否有助于加强或改变临床鉴别诊断以及Ⅳ级(治疗有效性)评价超声治疗效果[9,15]。作为这种方式临床效果的判定标准,近来一个关于超声和电诊断学评价一系列连贯的病人单神经病的预期的研究向肌电图描记实验室查询神 经损害的信息[9]。经过一年的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超声有助于确认或扩大诊断所见,在大约一半的病例超声可提供用别的方法不能发现的解剖信息,在大约25%病例,超声显示在哪手术和如何手术改变诊断和治疗方向[9]。著者认为我们只是刚开始在这个领域“剥洋葱”。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的目的在于回顾高频超声在评价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应用,也包括一个关于正常解剖和超声扫查技术的简短介绍。 正常解剖和超声扫查技术 采用当前的高分辨力探头,超声可对神经直接成像并显示内部结构,包括固定于高回声背景(神经外膜)下的许多低回声结构(神经纤维束)[16]。通常神经是柔软可变形的结构,形状可由圆形变为椭圆形,取决于神经走行的解剖通路的宽度以及与神经关联的周围结构的突起。另外神经是运动的,常能在探头稍加压或患者运动时看到在动脉、肌腱或肌肉表面滑动。在超声检查中神经很少各向异性,不像肌肉和肌腱,正确成像不必要求超声束垂直入射。在关节周围,神经横穿过狭窄的骨纤维管道,由于神经纤维束紧密包裹和局部神经外膜量减少可表现为更同质的低回声[17]。在整个肢体短轴平面仔细扫查对于识别神经是必要的(图 1A)。由于长轴切面上神经纤维束易于与在同一平面经过的肌肉和肌腱的回声

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新进展

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技术新进展 金荒漠;郭向阳 【摘要】超声引导下周围神经阻滞技术目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单纯使用神经刺激器相比,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更高,耗时更短.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近年来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将超声应用于硬膜外麻醉是否可行仍存在争议.超声引导技 术并不能显著减少穿刺所致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但与神经刺激器联合使用仍能改善 神经阻滞操作的安全性.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1(003)010 【总页数】8页(P51-58) 【关键词】超声;周围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局部麻醉;神经损伤 【作者】金荒漠;郭向阳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安全、便捷、有效和快速的医疗工作是现代医学的核心内容,麻醉科的许多临床工作针对的是病人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怎样在高效运转的医疗模式下保证医疗质量,是摆在麻醉学从业人员面前的严峻问题。目前,以超声技术为代表的诸多可视化技术使麻醉学科逐渐摆脱了“盲目”操作的时代,进入到可视化操作的新纪元。超声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快、认可度最高的可视化技术。它对医疗效率和医疗质量

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改善了临床麻醉操作的水平,将麻醉学带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麻醉超声技术包括超声引导神经阻滞技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TEE)、经颅多普勒技术、以及超声引导下的动静脉穿刺等等。其中超声引导周围神经阻滞技术近年来以令人惊讶的速度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值得我们在下面进一步阐述。 1 超声引导技术与应用神经刺激器在外周神经阻滞研究进展 周围神经阻滞技术自发明以来已经有多种辅助方法,如超声引导[1]、透视引导[2]、神经刺激[3]和筋膜突破音[4]等,从最初的寻找异感法,到神经刺激器的广泛使用,再到超声引导辅助神经刺激器,周围神经阻滞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历了逐步提高的发展过程。近年来有多项研究对神经刺激器或超声引导技术进行了比较,有证据显示,单纯通过神经刺激方法引导置管对改善下肢的镇痛效果作用很小[5-6]。 根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最新的一项前瞻性随机临床研究[7],对于单次和持 续股神经阻滞,联合应用神经刺激器和超声引导技术比单独使用神经刺激器成功率更高[(63.3% vs.38.3%),P=0.010],耗时更短[9.0(6.0~22.8 min)vs.13.5 (6.0~35.9 min),P=0.024],同时病人的满意率更高。Thomas等[8]研究发现,对于肌腱沟法臂丛神经阻滞,单纯使用超声引导技术置管比神经刺激器引导耗时更短[(4.3 ± 1.5)min vs.(10 ± 1.5)min,P=0.009],麻醉起效更快[(12 ± 2)min vs.(19 ± 2)min,P=0.02]。Bendtsen等[9]对坐骨神经阻滞的前瞻性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即超声引导下置管进行连续坐骨神经阻滞的成功率更高(94% vs.79%,P=0.03),进针深度更小(1 cm [1~6] vs.2 cm [1~10],P=0.0005),患者阿片类药物使用剂量更小 [18 mg (0~159 mg)vs.34 mg (0~152 mg),P=0.02]。此外,McNaught等[10]研究认为,使用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达到有效镇痛所需最低局麻药容量比神经刺激器引导法显著减小[0.9 ml (0.3~2.8 ml) vs.5.4 ml (3.4~8.6 ml),P=0.034]。

【周围神经系统免疫】CIDP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周围神经系统免疫】CIDP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神经根周围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具有临床和免疫学异质性的、可治性的、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其患病率为0.67/10万-10.3/10万。1956年,Austin JH描述了一组激素反应性的复发性多发神经病;1975年,Dyck PJ等根据53个患者的临床、电生理、病理学特点,定义了慢性炎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根据2010年EFNS/PNS的诊断标准,CIDP为进展性或复发性周围神经病,病程超过2个月,具有电生理或病理学周围神经脱髓鞘的证据,免疫抑制或免疫调节治疗有效。当患者临床表现提示CIDP,但电生理不符合EFNS/PNS脱髓鞘诊断标准时,会给诊断带来困难。若这些患者的神经影像(神经超声或MRI)提示神经增粗,或许会对诊断有所帮助。此外,抗神经节及节旁蛋白IgG4抗体的发现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该组患者具有相似的临床特点,对标准的CIDP治疗效果可能有限,而免疫抑制剂(包括传统免疫抑制剂和单克隆抗体如利妥昔单抗)治疗可能有效。本文从CIDP的临床类型、诊断及治疗几个方面描述其进展。 01 临床类型 经典的CIDP临床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或复发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无力达峰时间通常超过2个月,常伴有感觉受损、腱反射消失或减低。有些患者可能急性起病(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120名CIDP患者中急性起病者占18.1%),数日至数周达峰,反复复发,首次发病时可能诊断为GBS。CIDP变异型包括纯运动型CIDP (pure motor CIDP)、纯感觉型CIDP(pure sensory CIDP)、多灶性获得性脱髓鞘性感觉运动神经病(multifocal acquired demyelinating sensory and motor neuropathy,MADSAM;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